CN107792716B - 后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后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92716B
CN107792716B CN201710761457.8A CN201710761457A CN107792716B CN 107792716 B CN107792716 B CN 107792716B CN 201710761457 A CN201710761457 A CN 201710761457A CN 107792716 B CN107792716 B CN 1077927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t
processing
sheet
image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614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92716A (zh
Inventor
姉崎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7927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927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927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927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7/00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evic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auxiliary operations
    • B65H37/04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evic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auxiliary operations for securing together articles or webs, e.g. by adhesive, stitching or stap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42Detection methods
    • H04N1/00748Detecting edges, e.g. of a stationary she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5/00Folding thin material
    • B65H45/12Folding articles or webs with application of pressure to define or form crease lines
    • B65H45/30Fol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creasing, smoothing or application of adhesiv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62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the copy materi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82Special processing for irreversibly adding or changing the sheet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r its appearance, e.g. stamping, annotation printing, pun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N1/00602Feed roll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639Binding, stapling, folding or perforating, e.g. pun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702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795Read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24Post -processing devices
    • B65H2801/27Devices located downstream of office-type machin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789Adding properties or qualities to the copy medium
    • G03G2215/00814Cutt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789Adding properties or qualities to the copy medium
    • G03G2215/00818Punch devi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789Adding properties or qualities to the copy medium
    • G03G2215/00822Binder, e.g. glueing device
    • G03G2215/00831Stitch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789Adding properties or qualities to the copy medium
    • G03G2215/00877Folding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后处理装置,其能够不印刷不需要的标记地控制后处理位置。根据后处理装置(2),控制部(21)从由读取部(22)取得的读取图像检测纸张(P)的端部的位置以及纸张(P)上的图像的位置,基于检测到的纸张(P)的端部的位置和图像的位置,控制后处理部(23)中的后处理位置。

Description

后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后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公知的是对形成有图像的纸张实施压折痕、上下裁切、对折、骑马钉装订、切口裁切等后处理并作成册子的后处理装置。在这样的后处理装置中,例如为了制作全出血册子,不仅要求册子自身的完成尺寸为事先规定的尺寸,还要求相对于印刷的图像位置均等地进行裁切的品质。
压折痕位置、对折位置、骑马钉装订位置、上下裁切位置等后处理位置一般将纸张的端部作为基准(采用纸张基准)来规定。但是,在纸张基准下,由图像形成装置引起的纸张和图像的偏离、纸张原本带有的尺寸偏差、由热定影引起的纸张的收缩等造成的纸张和图像的微小偏离无法吸收,如图19(a)、(b)所示,存在印刷的图像区域的中心从册子的中心偏离的情况。因此,需要通过用户对输出纸的目视确认来对印刷的图像和后处理位置的位置关系进行微调整,从而花费时间以及人工费。另外,产生用于调整用的样本输出的色粉和纸张的浪费。
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记录纸张上形成基于图像数据的图像时,在相对于图像的规定位置形成标记,以该标记为基准,利用作为后处理装置的打孔单元调整打孔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535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中,由于在纸张上形成有与基于图像数据的图像不同的标记,因此存在用户所不希望的不需要的标记作为图像残留的情况。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能够不印刷不需要的标记地控制后处理位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一方面的发明的后处理装置具备:
读取部,其读取通过图像形成装置形成图像的纸张并取得读取图像;
后处理部,其对所述纸张实施后处理;
控制部,其从由所述读取部取得的读取图像检测所述纸张的端部的位置以及所述图像的位置,基于检测到的所述纸张的端部的位置和所述图像的位置,控制所述后处理部中的后处理位置。
第二方面的发明为,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
所述读取部在图像形成于所述纸张的双面的情况下,读取所述纸张的双面并取得所述纸张的双面的读取图像,
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读取部取得的所述纸张的双面的读取图像,控制所述后处理部中的后处理位置。
第三方面的发明为,在第二方面的发明中,
所述控制部在形成于所述纸张的双面的图像的位置偏离了第一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将后处理位置控制在与图像仅形成于所述纸张的单面的情况下的后处理位置不同的位置。
第四方面的发明为,在第三方面的发明中,
所述控制部在形成于所述纸张的双面的图像的位置偏离了事先确定的第二阈值以上(第二阈值>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控制为使所述后处理部不实施后处理。
第五方面的发明为,在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项的发明中,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纸张的端部和所述图像的距离为事先确定的范围外的情况下,控制为使所述后处理部不实施后处理。
第六方面的发明为,在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项的发明中,
所述后处理部对所述纸张实施压折痕处理、上下裁切处理、对折处理、骑马钉装订处理或打孔处理中的至少一种后处理。
第七方面的发明为,在第六方面的发明中,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纸张的纸张输送方向的端部的位置和所述图像的所述纸张输送方向的位置,进行所述后处理部中的压折痕位置、对折位置或骑马钉装订位置的控制。
第八方面的发明为,在第六方面或第七方面的发明中,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纸张的与纸张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端部的位置和所述图像的与所述纸张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位置,进行所述后处理部的上下裁切位置或打孔位置的控制。
第九方面的发明为,在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一项的发明中,
所述控制部基于从所述读取图像检测到的所述纸张的端部的位置和所述图像的位置、以及将所述图像形成于所述纸张时的作业数据,控制所述后处理部中的后处理位置。
第十方面的发明为,在第一方面至第九方面中任一项的发明中,
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读取部取得的一张纸张的读取图像,控制所述后处理部中的对所述纸张的后处理位置。
第十一方面的发明为,在第一方面至第九方面中任一项的发明中,
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读取部取得的多张纸张的读取图像,控制所述后处理部中的后处理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不印刷不需要的标记地控制后处理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图像形成系统的整体结构例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后处理装置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图2的读取部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图2的后处理部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2的压折痕部的基本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图2的上下裁切部的基本结构的俯视图。
图7(a)和图7(b)是表示图2的对折部的基本结构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图2的打孔部的基本结构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通过图2的控制部执行的后处理位置控制处理A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读取印刷有整面满版图像的纸张时的扫描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1是表示读取形成有文字图像的纸张时的扫描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在印刷于纸张的双面的图像偏离的情况下的修正值的算出方法的图。
图13是表示控制为不实施后处理时的纸张上的图像配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4是表示控制为不实施后处理时的纸张上的图像配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5(a)和图15(b)是示意性地表示适用了后处理位置控制处理A的情况下的裁切前纸张和完成的对开册子的图。
图1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后处理部的概略结构例的图。
图17是将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后处理部的骑马钉装订部和对折部放大表示的图。
图18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图2的控制部执行的后处理位置控制处理B的流程图。
图19(a)和图19(b)是示意性地表示通过现有技术的裁切前纸张和完成的对开册子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图像形成装置
2 后处理装置
21 控制部
22 读取部
23 后处理部
231 压折痕部
232 上下裁切部
233 对折部
234 骑马钉装订部
235 切口裁切部
236 打孔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是,发明的范围不限定于图示的例子。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图1中所示的图像形成系统的左右方向为X方向,以上下方向为Z方向,以与X方向以及Z方向正交的方向为Y方向。
(第一实施方式)
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系统100的整体结构例。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系统100构成为具备图像形成装置1和后处理装置2。图像形成装置1设于后处理装置2的纸张输送方向上游侧。
图像形成装置1基于输入的作业数据使图像在纸张P上形成(印刷)并定影,并向后处理装置2输送。作业数据包括在纸张P上形成的图像的图像数据和各种设定信息(例如,纸张尺寸、留白量、可印刷区域尺寸、是否双面印刷、实施的后处理的种类、页数、份数等)。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向后处理装置2发送作业数据。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1作为以下的图像形成装置来进行说明:在进行单面印刷的情况下,使被印刷的面朝下地向后处理装置2输送。
后处理装置2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对形成有图像的纸张实施后处理。
图2中表示后处理装置2的功能框图。如图2所示,后处理装置2构成为具备控制部21、读取部22、后处理部23、纸张输送部24和通信部25等。
控制部21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和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等构成。控制部21的CPU读取存储于ROM的系统程序或各种处理程序并向RAM展开,按照展开的程序,集中控制后处理装置2各部的动作。
读取部22读取从图像形成装置1输送的纸张(已形成图像的纸张),并向控制部21输出读取图像(称为扫描数据)。
图3表示读取部22的概略结构例。如图3所示,读取部22具备第一扫描单元221和第二扫描单元222等。
第一扫描单元221具备线传感器、光学系统和光源等,读取从图像形成装置1输送的纸张P的下面。在与第一扫描单元221将纸张输送路径夹住且相对置的位置,设有例如黑色的背景部件223。第一扫描单元221读取比纸张尺寸宽的范围,在控制部21中,根据扫描数据中的纸张P和背景部件223的色差把握纸张端部。
第二扫描单元222具有与第一扫描单元221相同的结构,并读取从图像形成装置1输送的纸张P的上面。在与第二扫描单元222将纸张输送路径夹住且相对置的位置,设有例如黑色的背景部件224。
如图2和图4所示,后处理部23构成为具备压折痕部231、上下裁切部232、对折部233、骑马钉装订部234、切口裁切部235和打孔部236等。
压折痕部231对从图像形成装置1输送来的纸张进行压折痕。
图5是将压折痕部231的基本结构的一个例子在XZ平面内表示的剖面结构图。如图5所示,向压折痕部231输送来的纸张P被拉入反转路径并向下方输送,在纸张前端被止挡件231c限制在规定位置的状态下停止。在该状态下在X方向上延伸的压折痕刀231a朝向具有同样在X方向上延伸的凹部的压折痕台231b向-X方向伸长,由此将纸张P夹持在压折痕刀231a的前端和压折痕台231b的凹部之间。通过该动作,在纸张P上形成以Y方向为长度方向的折痕。此处,止挡件231c的位置能够通过驱动源231d移动,在默认情况下被定位成,止挡件231c和压折痕刀231a的距离为A=纸张P的输送方向的长度×1/2。被压折痕的纸张P向上下裁切部232输送。
上下裁切部232一边输送纸张P一边裁切该纸张P的留白部分。
图6是将上下裁切部232的基本结构的一个例子在XY平面上表示的俯视图。如图6所示,上下裁切部232具有检测纸张端部的传感器G1、G2和能够在纸张宽度方向(Y方向)上移动的两个裁切齿232a、232b,通过以使裁切齿232a、232b由未图示的驱动源各自从纸张端部向内侧移动裁切量C1、C2的状态输送纸张P,来将纸张P的纸张宽度方向的留白切下裁切量C1、C2。此处,在默认情况下,裁切齿232a、232b被定位为,裁切量C1、C2为将纸张P的与纸张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纸张宽度方向。Y方向)的长度减去通过作业数据指定的可印刷区域的Y方向的长度后的长度×1/2。
对折部233将输送来的纸张P对折(对折)。
图7(a)、(b)是将对折部233的基本结构在XZ平面上表示的剖面结构图。如图7(a)所示,对折部233构成为具备止挡件233a、整合部件233b、折刀233c、折辊233d、233e等。
当纸张P被输送至对折部233时,如图7(b)所示,纸张P在纸张前端被止挡件233a限制在规定位置的状态下停止,该止挡件233a被定位在规定位置。之后,在纸张P的后端被整合部件233b限制在规定位置的状态下停止。通过在该状态下折刀233c在折辊233d、233e之间朝向Z方向伸长,纸张被夹持在折辊之间并形成折线。此处,止挡件233a的位置能够通过驱动源233f移动,在默认情况下被定位成,止挡件233a和折刀233c的距离为A=纸张P的输送方向的长度×1/2。被对折的纸张P向骑马钉装订部234输送。
骑马钉装订部234将输送来的纸张P堆叠一份并在折痕位置处钉入骑马钉。
切口裁切部235对与骑马钉装订的册子的书脊面垂直的面的端部进行裁切。
打孔部236在输送的纸张P上打孔。
图8是将打孔部236的基本结构的一个例子在XY平面上表示的俯视图。如图8所示,构成为具备:具有第一穿孔部236a~第四穿孔部236d的打孔单元236e、使打孔单元236e在Y方向(-Y方向)上移动的驱动源236f、检测纸张端部的未图示的传感器。当纸张P被输送来时,打孔部236检测纸张端部并通过驱动源236f使打孔单元236e移动至相对于纸张P成为规定位置来进行打孔处理。此处,打孔单元236e的位置在默认情况下被定位为打孔单元236e的机械中心(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二穿孔部236b和第三穿孔部236c的中间点)和纸张端部的距离为B=纸张P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纸宽)×1/2。
纸张输送部24具备输送辊、输送带、输送辊和输送带的驱动源等,并将纸张P沿着纸张输送路径输送。
通信部25由调制解调器、LAN适配器和路由器等构成,并进行与连接于LAN(LocalArea Network(局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等通信网络的PC(PersonalComputer(个人电脑))等外部装置的通信。例如,通信部25从外部装置接收作业数据等。
接下来,对后处理装置2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9表示通过控制部21执行的后处理位置控制处理A的流程图。
后处理位置控制处理A通过通信部25从图像形成装置1接收作业数据,在已形成图像的纸张P被输送时,通过与存储在控制部21的CPU和ROM中的程序的协作而被执行。
首先,控制部21使第一扫描单元221读取纸张P的下面并取得扫描数据(步骤S1)。
接着,控制部21参照作业数据,判断是否为双面印刷(步骤S2)。
在判断为不是双面印刷的情况下(步骤S2;否),控制部21移至步骤S4。
在判断为是双面印刷的情况下(步骤S2;是),控制部21使第二扫描单元222读取纸张P的上面并取得扫描数据(步骤S3),并移至步骤S4。
在步骤S4中,控制部21基于通过步骤S1、S3取得的扫描数据,判断在纸张P上形成的图像是否为整面满版图像(步骤S4)。整面满版图像是指,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在可印刷区域整面中形成的图像。
在判断为是整面满版图像的情况下(步骤S4;是),控制部21从读取到的扫描数据检测纸张端部的位置和图像端部的位置(步骤S5),基于检测到的纸张端部的位置和图像端部的位置,算出用于控制后处理位置的修正值(步骤S8)。
图10表示利用读取部22读取印刷有整面满版图像的纸张P时的扫描数据的一个例子。在图10中,白色矩形区域表示纸张P。纸张P的区域内的用点涂满的部分表示满版图像区域。用虚线包围的部分表示由作业数据指定的可印刷区域。在整面满版图像的情况下,从扫描数据检测纸张端部的位置和图像端部的位置,基于纸张端部和图像端部的距离(图10的X1、X2、Y1、Y2),能够通过以下的算式算出用于控制后处理部23的各个部分中的后处理位置的修正值XH(纸张输送方向的修正值)、YH(与纸张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纸张宽度方向)的修正值)。
XH=X1-(X1+X2)/2
YH=Y1-(Y1+Y2)/2
需要说明的是,也能够使用作业数据,通过以下的算式算出修正值XH、YH。
XH=X1-X
YH=Y1-Y
在判断为不是整面满版图像的情况下(步骤S4;否),控制部21从读取到的扫描数据检测纸张端部的位置和图像的位置(步骤S6),比较检测到的纸张端部与图像的距离(例如,与纸张端部最近的图像的距离)、和作业数据中的纸张端部与图像的距离(例如,与纸张端部最近的图像的距离)(步骤S7),算出用于控制后处理位置的修正值(步骤S8)。
图11表示利用读取部22读取如下纸张P时的扫描数据的一个例子,该纸张P形成有例如文本数据这样的、由于图像区域的背景部分未印刷而无法从扫描数据检测到图像端部的位置的图像。在图11中,用虚线包围的区域表示由作业数据指定的可印刷区域(图像区域)。虚线的文字表示作业数据中的文字部分的图像(文字图像)。用实线包围的区域表示基于作业数据的图像形成时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可印刷区域。实线的文字表示印刷的文字图像。在无法从扫描数据检测到图像端部的位置的情况下,如图11所示,从扫描数据检测纸张端部的位置和印刷的文字图像的位置,基于纸张端部和印刷的文字图像的距离(图11的Xa、Ya)以及作业数据中的纸张端部和文字图像的位置的距离(图11的Xb、Yb),能够通过以下的算式算出用于控制后处理部23的各个部分中的后处理位置的修正值XH1(纸张输送方向的修正值)、YH1(与纸张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修正值)。
XH1=Xa-Xb
YH1=Ya-Yb
需要说明的是,修正值是针对纸张P的下面和上面分别算出的。
接着,控制部21判断是否是从N张(N为2以上的整数)纸张的扫描数据算出修正值(步骤S9)。用户能够事先从图像形成装置1的操作部等设定是否从N张纸张的扫描数据算出修正值。
在判断为不是从N张纸张的扫描数据算出修正值的情况下(步骤S9;否),控制部21移至步骤S12。
在判断为是从N张纸张的扫描数据算出修正值的情况下(步骤S9;是),控制部21判断是否已算出第N张的扫描数据的修正值(步骤S10)。在判断为未算出第N张的扫描数据的修正值的情况下(步骤S10;否),控制部21返回至步骤S1。在判断为已算出第N张的扫描数据的修正值的情况下(步骤S10;是),控制部21将从N张纸张的扫描数据算出的修正值的平均值作为修正值算出(步骤S11),并移至步骤S12。
在步骤S12中,控制部21判断纸张P的下面的图像位置和上面的图像位置是否存在第一阈值以上的偏离(步骤S12)。在判断为纸张P的下面的图像的位置和上面的图像的位置不存在第一阈值以上的偏离的情况下(步骤S12;否),控制部21将针对下面算出的修正值决定为用于后处理位置的控制的修正值(步骤S13),并移至步骤S16。
在判断为纸张P的下面的图像位置和上面的图像位置存在第一阈值以上的偏离的情况下(步骤S12;是),控制部21判断纸张P的下面的图像位置和上面的图像位置是否存在第二阈值以上(第二阈值>第一阈值)的偏离(步骤S14)。
在判断为纸张P的下面的图像位置和上面的图像位置不存在第二阈值以上的偏离的情况下(步骤S14;否),控制部21将针对下面算出的修正值和针对上面算出的修正值的平均修正值(纸张输送方向的修正值和与纸张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修正值各自)作为用于后处理位置的控制的修正值而算出(步骤S15),并移至步骤S16。
例如,以整面满版图像为例,如图12所示,在将对于纸张P的正面(下面)图像的位置作为用点涂满的区域、将背面(上面)图像的位置作为用斜线涂满的区域的情况下,纸张输送方向的修正值XH、与纸张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修正值YH分别为
XH=〔{X1-(X1+X2)/2}+{X1′-(X1′+X2′)/2}〕/2
YH=〔{Y1-(Y1+Y2)/2}+{Y1′-(Y1′+Y2′)/2}〕/2。
另一方面,在判断为纸张P的下面的图像位置和上面的图像位置存在第二阈值以上的偏离的情况下(步骤S14;是),控制部21结束后处理位置控制处理A。
例如,如图13所示,在纸张P的下面的图像位置和上面的图像位置偏离较大且即使进行修正后处理位置也依然有问题(例如,图像中断)的情况下,控制部21控制为结束后处理位置控制处理A并使后处理部23不实施后处理。由此,能够抑制无用的动作。
在步骤S16中,控制部21判断纸张端部和图像的距离是否在规定范围内(步骤S16)。在判断为纸张端部和图像的距离不在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步骤S16;否),控制部21结束后处理位置控制处理A。
例如,在纸张端部和图像的距离过小从而后处理位置为机器的调整值禁止区域或规格值以下的情况下,控制为结束后处理位置控制处理A并使后处理部23不实施后处理。例如,如图14所示,在纸张端部和图像的距离Y1较小从而修正后的裁切量超过裁切量的规格值的情况下,不实施后处理。由此,能够抑制无用的动作。
在判断为纸张端部和图像端部的距离为事先确定的范围内的情况下(步骤S16;是),控制部21基于决定的修正值,进行后处理部23中的、被指示实施的后处理的后处理位置的控制(步骤S17),并使后处理部23进行后处理(步骤S18)。
在步骤S17中,控制压折痕部231、上下裁切部232、对折部233或打孔部236中的、被指示实施的后处理的后处理位置。
例如,在指示通过作业数据进行压折痕处理的情况下,控制部21使止挡件231c的位置移动至止挡件231c和压折痕刀231a的距离为从默认值A减去(或加上)修正值XH或XH1的值。
例如,在指示通过作业数据进行上下裁切处理的情况下,控制部21使裁切齿232a、232b的位置移动至从纸张端部(纸张宽度方向的端部)到裁切齿232a、232b为止的距离分别为从默认值C1、C2减去(或加上)修正值YH或YH1的值。
例如,在指示通过作业数据进行对折处理的情况下,控制部21使止挡件233a的位置移动至止挡件233a和折刀233c的距离为从默认值A减去(或加上)修正值XH或XH1的值。
例如,在指示通过作业数据进行打孔处理的情况下,控制部21使打孔单元236e的位置移动至打孔单元236e的机械中心和纸张端部(纸张宽度方向的端部)的距离为从默认值B减去(或加上)修正值YH或YH1的值。
接着,控制部21判断步骤S1~步骤S18的处理是否已完成到最终页(步骤S19)。在判断为未完成到最终页的情况下(步骤S19;否),控制部21返回至步骤S1。
在判断为已完成到最终页的情况下(步骤S19;是),控制部21基于作业数据,判断是否实施骑马钉装订处理和切口裁切处理(步骤S20)。在判断为实施骑马钉装订处理和切口裁切处理的情况下(步骤S20;是),控制部21使骑马钉装订部234和切口裁切部235进行骑马钉装订处理和切口裁切处理(步骤S21),并移至步骤S22。在判断为不实施骑马钉装订处理和切口裁切处理的情况下(步骤S20;否),控制部21移至步骤S22。
在步骤S22中,控制部21判断是否已完成设定份数的处理(步骤S22)。在判断为未完成设定份数的处理的情况下(步骤S22;否),控制部21返回至步骤S1。
在判断为已完成设定份数的处理的情况下(步骤S22;是),控制部21结束后处理位置控制处理A。
图15表示适用了上述的后处理位置控制处理A时的裁切前纸张的压折痕位置、上下裁切位置、折叠位置、切口裁切位置以及完成的对开册子。如图15所示,在后处理位置控制处理A中,从通过利用读取部22读取印刷了图像的纸张P而获得的扫描数据检测纸张端部的位置以及图像的位置,基于检测到的纸张端部的位置和图像的位置,将后处理位置修正为使图像区域的中心来到折叠位置、裁切位置和打孔位置的中心。因此,能够不印刷不需要的用于定位的标记地自动调整后处理位置,并能够得到高品质的册子。另外,能够省掉用户的后处理位置调整的负担和样本输出的浪费。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举出的后处理部23中,骑马钉装订处理构成为在对折位置钉入钉,不需要本发明的后处理位置控制,但在例如图16中所示的结构的、具备对折部237以及骑马钉装订部238的后处理部23中,也能够将本发明用于骑马钉装订位置的控制。
图17是将图16所示的后处理部23的对折部237以及骑马钉装订部238的基本结构的一个例子利用XZ平面表示的剖面结构图。
如图17所示,对折部237以及骑马钉装订部238沿堆叠托盘103排列地设置,并对堆积在堆叠托盘103的纸张P进行处理。
堆叠托盘103设置为纸张输送方向上游侧为上部且纸张输送方向下游侧为下部,并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地设置。在堆叠托盘103的入口附近设有引导件101以及输送辊102,沿箭头b的方向输送的纸张P经由引导件101以及输送辊102向堆叠托盘103排出。在堆叠托盘103的下部设有止挡件104,输送来的纸张P在被止挡件104限制在规定位置的状态下停止。在进行对折处理的情况下,通过在该状态下折刀237c朝向折辊237a、237b之间伸长,将纸张夹持在折辊之间并形成折线。此处,止挡件104的位置能够通过驱动源105沿堆叠托盘103在箭头d的方向上移动,在对折处理时,在默认情况下被定位成,止挡件104和折刀237c的距离为A=纸张P的输送方向的长度×1/2。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骑马钉装订处理的情况下,在设定张数的纸张P堆积于止挡件104以后,通过驱动源105使止挡件104移动至与骑马钉装订处理对应的位置,并在订书装置238a的骑马钉装订处理结束之后使止挡件104移动至与对折处理对应的位置。在骑马钉装订处理时,止挡件104的位置在默认情况下被定位成,止挡件104和订书装置238a的装订位置的中心的距离为A=纸张P的输送方向的长度×1/2。
其他的后处理装置2的结构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后处理装置2相同因此引用说明。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2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8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控制部21执行的后处理位置控制处理B的流程图。后处理位置控制处理B通过通信部25从图像形成装置1接收作业数据,在已形成图像的纸张P被输送时,通过与存储在控制部21的CPU和ROM中的程序的协作而被执行。
首先,控制部21执行步骤S31~步骤S38的处理,并算出用于控制后处理位置的修正值。步骤S31~步骤S38的处理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步骤S1~步骤S8的处理相同因此引用说明。
在步骤S39中,控制部21判断设定张数(一部分)的修正值的算出是否完成(步骤S39)。在判断为设定张数的修正值的算出未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39;否),控制部21返回至步骤S31。
在判断为设定张数的修正值的算出已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39;是),控制部21算出设定张数的修正值的平均值(步骤S40)。
接着,控制部21执行步骤S41~步骤S45的处理。即,在双面印刷的情况下,基于上面和下面的修正值的偏离量决定最终的修正值。而且,控制部21基于决定的修正值,控制后处理位置并使后处理部23执行后处理(步骤S46)。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41~步骤S45的处理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步骤S12~S16相同因此引用说明。
例如,在进行对折处理的情况下,控制部21使止挡件104的位置移动至止挡件104和折刀237c的距离为从默认值A减去(或加上)修正值XH或XH1的值。
另外,例如,在进行对折处理的情况下,控制部21使止挡件104的位置移动至止挡件104和订书装置238c的订书位置的中心的距离变为从默认值A减去(或加上)修正值XH或XH1的值。
接着,控制部21判断设定份数的处理是否已完成(步骤S47)。在判断为设定份数的处理未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47;否),控制部21返回至步骤S31。
在判断为设定份数的处理已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47;是),控制部21结束后处理位置控制处理B。
这样,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骑马钉装订处理,能够将纸张P上的图像区域的中心作为骑马钉装订位置的中心。
像以上说明的这样,根据后处理装置2,控制部21从由读取部22取得的读取图像检测纸张P的端部的位置以及纸张P上的图像的位置,基于检测到的纸张P的端部的位置和图像的位置,控制后处理部23的后处理位置。因此,能够不印刷不需要的标记地控制后处理位置。
例如,控制部21能够基于纸张P的纸张输送方向的端部的位置和纸张P上的图像的纸张输送方向的位置,进行后处理部23的压折痕位置、对折位置或骑马钉装订位置的控制。
另外,例如,控制部21能够基于纸张P的与纸张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端部的位置和纸张P上的图像的与纸张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位置,进行后处理部23中的上下裁切位置或打孔位置的控制。
另外,在图像形成在纸张P的双面的情况下,读取部22读取纸张P的双面并取得纸张P的双面的读取图像,控制部21基于由读取部22取得的纸张P的双面的读取图像,控制后处理部23的后处理位置。因此,即使在图像形成于双面的双面印刷的情况下,也能够不印刷不需要的标记地控制后处理位置。
另外,控制部21在形成于纸张P的双面的图像的位置偏离了第一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将后处理位置控制在与图像仅形成于纸张P的单面的情况下的后处理位置不同的位置。因此,能够进行与双面的图像的偏差对应的后处理位置的控制。
另外,控制部21在形成于纸张P的双面的图像的位置偏离了事先确定的第二阈值以上(第二阈值>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控制为使后处理部23不实施后处理。因此,在纸张P的下面的图像位置和上面的图像位置偏离较大且即使进行修正后处理位置也依然有问题(例如,图像中断)的情况下,后处理部不被实施,因此能够控制后处理部23的无用的动作。
另外,控制部21在纸张P的端部和图像的距离为事先确定的范围外的情况下,控制为使后处理部23不实施后处理。因此,例如,在纸张端部和图像的距离过小从而后处理位置为机器的调整值禁止区域或规格值以下的情况下,不实施后处理,因此能够抑制后处理部23的无用的动作。
另外,控制部21在不是整面满版图像的情况下,基于从由读取部22取得的读取图像检测到的纸张的端部的位置和纸张P上的图像的位置、以及将图像形成于纸张时的作业数据,控制后处理部23中的后处理位置。因此,即使在不是整面满版图像且无法从扫描数据检测图像端部的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不印刷不需要的标记地控制后处理位置。
另外,控制部21基于由读取部22取得的一张纸张P的读取图像,控制后处理部23中的对纸张P的后处理位置,从而能够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对形成了图像的每张纸张高精度地控制后处理位置。
另外,控制部21基于由读取部22取得的多张纸张的读取图像,控制后处理部23中的后处理位置,从而即使在来不及一张一张地对纸张P控制后处理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控制后处理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记述表示本发明的后处理装置的优选的一个例子,并非将本发明限定于此。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作为后处理而进行压折痕处理、上下裁切处理、对折处理、骑马钉装订处理和打孔处理的结构的后处理装置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后处理装置并不限定于此,可以是能够进行这些后处理中的一部分的后处理的后处理装置,也可以是具备其他的后处理功能的后处理装置。另外,后处理部的结构以及后处理位置的修正值的算出方法是一个例子,并不限定于此。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部进行后处理装置的控制的图像形成系统中,也可以利用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部执行上述后处理位置控制处理A或B,基于由读取部取得的读取图像,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部中从读取图像检测纸张的端部的位置和图像的位置,基于检测到的纸张端部的位置和图像的位置控制后处理位置。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公开了作为本发明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介质,使用ROM、非易失性存储器、硬盘等的例子,但不限定于该例子。作为其他的计算机可读取介质,也可以适用CD-ROM等可移动存储介质。另外,作为经由通信回路提供本发明的程序的数据的介质,运载波(输送波)也适用。
此外,关于后处理装置的细微结构以及细微动作,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变更。

Claims (10)

1.一种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读取部,其读取通过图像形成装置形成图像的纸张并取得读取图像;
后处理部,其对所述纸张实施后处理;
控制部,其从由所述读取部取得的读取图像检测所述纸张的端部的位置以及所述图像的位置,基于检测到的所述纸张的端部的位置和所述图像的位置,控制所述后处理部中的后处理位置;
所述读取部在图像形成于所述纸张的双面的情况下,读取所述纸张的双面并取得所述纸张的双面的读取图像,
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读取部取得的所述纸张的双面的读取图像,控制所述后处理部中的后处理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形成于所述纸张的双面的图像的位置偏离了第一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将后处理位置控制在与图像仅形成于所述纸张的单面的情况下的后处理位置不同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形成于所述纸张的双面的图像的位置偏离了事先确定的第二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且在第二阈值>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控制为使所述后处理部不实施后处理。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纸张的端部和所述图像的距离为事先确定的范围外的情况下,控制为使所述后处理部不实施后处理。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处理部对所述纸张实施压折痕处理、上下裁切处理、对折处理、骑马钉装订处理或打孔处理中的至少一种后处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纸张的纸张输送方向的端部的位置和所述图像的所述纸张输送方向的位置,进行所述后处理部中的压折痕位置、对折位置或骑马钉装订位置的控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纸张的与纸张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端部的位置和所述图像的与所述纸张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位置,进行所述后处理部的上下裁切位置或打孔位置的控制。
8.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基于从所述读取图像检测到的所述纸张的端部的位置和所述图像的位置、以及将所述图像形成于所述纸张时的作业数据,控制所述后处理部中的后处理位置。
9.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读取部取得的一张纸张的读取图像,控制所述后处理部中的对所述纸张的后处理位置。
10.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读取部取得的多张纸张的读取图像,控制所述后处理部中的后处理位置。
CN201710761457.8A 2016-09-01 2017-08-30 后处理装置 Active CN1077927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70450 2016-09-01
JP2016170450A JP6805648B2 (ja) 2016-09-01 2016-09-01 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92716A CN107792716A (zh) 2018-03-13
CN107792716B true CN107792716B (zh) 2020-08-25

Family

ID=59686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61457.8A Active CN107792716B (zh) 2016-09-01 2017-08-30 后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367959B2 (zh)
EP (1) EP3291014B1 (zh)
JP (1) JP6805648B2 (zh)
CN (1) CN1077927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206138A (ja) * 2018-05-30 2019-12-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加工装置
JP7366614B2 (ja) * 2019-07-10 2023-10-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21017351A (ja) * 2019-07-22 2021-02-1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23032136A (ja) * 2021-08-26 2023-03-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49559A (ja) * 2005-06-03 2005-12-22 Ricoh Elemex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の後処理装置
CN1911681A (zh) * 2005-08-11 2007-02-14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装订系统、成像装置、以及装订装置
CN101738892A (zh) * 2008-11-06 2010-06-1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记录部件存放处理装置、后处理装置及记录部件处理装置
CN101907844A (zh) * 2009-06-03 2010-12-08 夏普株式会社 对记录用纸进行包括打孔处理和装订处理的后处理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3420208A (zh) * 2012-05-17 2013-12-04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后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折叠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25146B2 (en) * 2005-03-30 2009-12-01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ustom paper cutting
JP2007153592A (ja) 2005-12-07 2007-06-21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パンチ穴位置調整方法
JP2008052115A (ja) * 2006-08-25 2008-03-06 Canon Inc 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印刷実行方法、並びに印刷実行のプログラム
JP2008308306A (ja) * 2007-06-15 2008-12-25 Duplo Corp 中綴じ折り装置
US8226076B2 (en) * 2009-10-08 2012-07-24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JP5578830B2 (ja) * 2009-10-21 2014-08-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JP2012231312A (ja) * 2011-04-26 2012-11-22 Canon Inc シート処理装置、シート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155024A (ja) * 2012-01-31 2013-08-15 Canon Inc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071487B2 (ja) * 2012-11-30 2017-0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825280B2 (ja) * 2013-03-19 2015-12-0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後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119425B2 (ja) * 2013-05-28 2017-04-2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位置合わせ方法
JP2015125318A (ja) * 2013-12-26 2015-07-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物の生産方法
JP6176160B2 (ja) * 2014-03-14 2017-08-0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49559A (ja) * 2005-06-03 2005-12-22 Ricoh Elemex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の後処理装置
CN1911681A (zh) * 2005-08-11 2007-02-14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装订系统、成像装置、以及装订装置
CN101738892A (zh) * 2008-11-06 2010-06-1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记录部件存放处理装置、后处理装置及记录部件处理装置
CN101907844A (zh) * 2009-06-03 2010-12-08 夏普株式会社 对记录用纸进行包括打孔处理和装订处理的后处理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3420208A (zh) * 2012-05-17 2013-12-04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后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折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063348A1 (en) 2018-03-01
JP6805648B2 (ja) 2020-12-23
EP3291014B1 (en) 2019-03-20
CN107792716A (zh) 2018-03-13
US10367959B2 (en) 2019-07-30
JP2018034455A (ja) 2018-03-08
EP3291014A1 (en) 2018-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92716B (zh) 后处理装置
JP5455671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44046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011138B2 (e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JP4964646B2 (ja) 製本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9090425B2 (en) Recording material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JP5677071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シート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094378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5092208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印刷制御方法
JP4946478B2 (ja) 用紙後処理装置
JP2013121669A (ja)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864653B2 (ja) 用紙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JP5772061B2 (ja) 折り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折り処理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折り方法
JP5895903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制御プログラム
JP4970182B2 (ja) 製本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109103B2 (ja) 製本システム
JP2019064233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3047144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およびシート折り方法
JP6390301B2 (ja) 用紙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322573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795261B2 (ja)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KR20160102115A (ko) 후처리 제어장치, 후처리 제어장치의 제어방법, 시트 처리 시스템 및 기억매체
JP2017052631A (ja) 用紙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488901B2 (ja) 用紙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20055677A (ja)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