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09283B - 制备3-甲基环十五烷-1,5-二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制备3-甲基环十五烷-1,5-二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09283B
CN107709283B CN201680032030.8A CN201680032030A CN107709283B CN 107709283 B CN107709283 B CN 107709283B CN 201680032030 A CN201680032030 A CN 201680032030A CN 107709283 B CN107709283 B CN 1077092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ntadecene
methylbicyclo
formic acid
compound
aqueous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3203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09283A (zh
Inventor
M·布鲁罗伊格
S·鲁德纳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SF SE
Original Assignee
BASF 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SF SE filed Critical BASF SE
Publication of CN1077092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92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092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92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5/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 C07C45/27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by oxid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5/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 C07C45/27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by oxidation
    • C07C45/28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C = O groups bound only to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Preparation of chelates of such compounds by oxidation of CHx-moie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15/00Peroxides; Peroxyhydrates; Peroxyacids or salts thereof; Superoxides; Ozonides
    • C01B15/01Hydrogen perox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49/00Ketones; Ketenes; Dimeric ketenes; Ketonic chelates
    • C07C49/385Saturated compounds containing a keto group being part of a 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601/00Systems containing only non-condensed rings
    • C07C2601/18Systems containing only non-condensed rings with a ring being at least seven-membere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式(I)的3‑甲基环十五烷‑1,5‑二酮的方法,其包括用氧化剂氧化式(II)的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其中在水存在下使用甲酸与H2O2的混合物作为唯一氧化剂进行氧化并且其中H2O2的量为每摩尔式(II)的化合物至少1.1摩尔H2O2

Description

制备3-甲基环十五烷-1,5-二酮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通过用氧化剂氧化式(II)的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制备3-甲基环十五烷-1,5-二酮(I)的方法。
Figure BDA0001490990540000011
3-甲基环十五烷-1,5-二酮是具有令人感兴趣的嗅觉性质的式(I)的大环二酮。其也可充当其它大环麝香香味剂,如麝香酮的前体。
CH 519454描述了通过双环[10.3.0]十五烯[1(12)]的臭氧解或双环[10.3.0]十五烯[1(12)]用单线态氧(singlet oxygen)光氧化、接着酸性重排所得氢过氧化物而制备环十五烷-1,5-二酮。CH 519454也描述了双环[10.3.0]十五烯[1(12)]与高锰酸钾的反应。臭氧解和光氧化在大规模下难以操作,而通过用高锰酸钾氧化获得的反应混合物的后处理困难并产生废物。
CH 513791描述了环十五烷-1,5-二酮的制备,其包括在浓甲酸中用亚化学计量的55%H2O2水溶液氧化双环[10.3.0]十五烯[1(12)],接着使该中间体与氢氧化钾反应以产生双环[10.3.0]十五烷-1,12-二醇,其随后通过在冰醋酸中用Pb3O4处理裂解。该方法繁琐并包括使用有毒化学品。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生产式(I)的3-甲基环十五烷-1,5-二酮的方法。该方法应该容易操作,提供式(I)的化合物的良好产率。此外,应该避免使用有毒或昂贵的试剂。
令人惊讶地发现,如果在水存在下使用甲酸与H2O2的混合物作为唯一氧化剂进行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的氧化并且其中H2O2的量为每摩尔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至少1.1摩尔H2O2,可以有效地将式(II)的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转化成式(I)的3-甲基环十五烷-1,5-二酮。令人惊讶地,当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II)与亚化学计量的在甲酸中的H2O2在CH513791中描述的条件下反应时,形成仅痕量的3-甲基环十五烷-1,5-二酮(I)。此外,无法找到据称形成的3-甲基双环[10.3.0]十五烷-1,12-二醇。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式(I)的3-甲基环十五烷-1,5-二酮的方法,其包括用氧化剂氧化式(II)的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其中在水存在下使用甲酸与H2O2的混合物作为唯一氧化剂进行氧化并且其中H2O2的量为每摩尔式(II)的化合物至少1.1摩尔H2O2
该方法具有优于现有技术的几个优点。通过如本文所述的方法在水存在下使用H2O2和甲酸的混合物氧化式(II)的化合物直接导致以至少中等产率和选择性形成式(I)的化合物。不同于CH 513791中描述的方法,不需要后续反应步骤。不同于CH 519454中描述的方法,该方法容易大规模实施,因为H2O2比臭氧或单线态氧容易操作得多。此外,H2O2和甲酸便宜,因此不需要昂贵或有毒的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或Pb3O4
不受制于理论,但相信,在H2O2和甲酸的混合物中形成的过氧甲酸与式(II)的化合物反应以主要形成环氧化物,其在反应条件下进一步被过氧化氢或过氧甲酸攻击以形成加合物,其裂解成式(I)的化合物。
发现需要每摩尔式(II)的化合物至少1.1摩尔,通常1.2摩尔,特别是至少1.4摩尔,尤其是至少1.5摩尔H2O2的最少量实现式(II)的化合物的良好转化。H2O2的上限量较不重要,但是,H2O2的量通常每摩尔式(II)的化合物不超过5.0摩尔,特别是4.0摩尔,尤其是3.5摩尔。通常,H2O2的量为每摩尔式(II)的化合物1.2至5.0摩尔,特别是1.4至4.0摩尔H2O2,尤其是1.5至3.3摩尔H2O2
该反应原则上可以根据有机化学的标准程序进行。
发现有益的是,将用于该反应的H2O2的至少一部分,例如至少30%,特别是至少50%或至少70%或用于该反应的H2O2的总量添加到式(II)的化合物和甲酸的混合物中。该混合物在加入H2O2之前可含有水。但也可以通过添加H2O2,例如通过添加H2O2水溶液引入水。特别地,将式(II)的化合物和甲酸和任选水装入反应容器并将用于该反应的H2O2的一部分,例如至少30%,特别是至少50%或至少70%或用于该反应的H2O2的总量添加到任选含有水的由此获得的式(II)的化合物和甲酸的混合物中。
发现有益的是,在该氧化开始时存在用作氧化剂的H2O2总量的少于70%,特别是最多50%,尤其是最多30%。因此,将用于该反应的H2O2的至少30%,特别是至少50%或至少70%或用于该反应的H2O2总量在反应条件下添加到式(II)的化合物和甲酸的混合物中。
添加到式(II)的化合物和甲酸的混合物中的H2O2可以在一份或多份中或以恒定或改变的添加速率连续加入。发现有益的是,H2O2经至少2小时,特别是至少3小时,例如2至24小时,尤其是3至18小时加入。
优选地,H2O2以水溶液形式使用,其中该H2O2水溶液中的H2O2浓度特别是20至50重量%,更特别是25至40重量%。
根据本发明,在甲酸存在下将式(II)的化合物氧化成式(I)的化合物。特别地,式(II)的化合物与甲酸的重量比为最多1:1,特别是最多1:1.5或最多1:2,尤其是1:20至1:2。
根据本发明,在水存在下将式(II)的化合物氧化成式(I)的化合物。可以通过使用H2O2水溶液或通过使用甲酸水溶液或两者将该水量添加到反应混合物中。当然,也可以单独加入水。优选地,该反应混合物中的水浓度为3至25重量%。
实现式(II)的化合物氧化成式(I)的化合物所需的温度可变。通常,在-20至100℃,特别是0至80℃,尤其是10至60℃的温度下将式(II)的化合物氧化成式(I)的化合物。
反应压力不太重要。特别地,该反应在用环境空气平衡压力的非增压容器中进行。
本发明的方法可以设计成连续或分批进行。分批氧化可以在传统上用于此用途的反应装置,例如任选配备计量装置的搅拌反应器中进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也可以连续进行,例如在管式反应器中或在至少两个搅拌反应器的级联中,它们可以返混或不返混。
可以对该反应混合物施以传统后处理,包括例如萃取水性后处理、脱除挥发物等。通常,在该反应混合物的后处理之前或过程中通过添加合适的还原剂,如水性硫代硫酸盐、亚硫酸盐、亚硫酸氢盐、抗坏血酸或三苯膦破坏任何过量的过氧化物。
可以对所得粗产物施以传统提纯措施,包括蒸馏或色谱法或组合措施。适用于提纯式(I)的化合物的蒸馏装置包括例如蒸馏塔,如任选配备泡罩塔盘、筛板、筛盘、packages或填料的板式塔,或旋带塔,如薄膜蒸发器、降膜蒸发器、强制循环蒸发器、Sambay蒸发器等,及其组合。
用作原材料的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是例如DE 2916418中已知的或可购得或其可类似于DE 2916418中描述的方法制备。
实施例
I)气相色谱分析:
GC-系统和分离方法:
GC-系统:Agilent 7890Series A;
GC-柱:DB-WAX(30m(长度),0.32mm(ID),0.25μm(膜));
注射器在230℃,检测器在280℃,流量1.5mL
温度程序:以3℃/min从80℃至250℃,250℃ 15min
II)生产实施例:
对比例1(根据CH 513791)
将2.5克(0.01摩尔)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在22℃下溶解在30毫升浓甲酸(90%)中。将该混合物加热至40℃。在此温度下逐滴加入0.55克50%(w/w)H2O2水溶液(8毫摩尔,0.8当量)。在已完成该添加后,将反应混合物在40℃下搅拌6小时。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22℃并静置过夜。然后缓慢加入15毫升10%(w/w)Na2SO3水溶液并将反应混合物在22℃下搅拌1小时。然后,该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蒸发并将15毫升乙醇添加到残留物中,接着40毫升10%(w/w)KOH水溶液。将该混合物在22℃下搅拌4小时,产物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水洗涤并在旋转蒸发器中蒸发溶剂以获得2克粗产物,其含有82%(GC面积)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和3%(GC面积%)3-甲基环十五烷-1,5-二酮。
对比例2(根据CH 513791,但使用35%H2O2)
将2.5克(0.01摩尔)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在22℃下溶解在30毫升浓甲酸(90%)中。将该混合物加热至40℃。在此温度下逐滴加入0.8克35%(w/w)H2O2水溶液(0.8当量)。在已完成该添加后,将反应混合物在40℃下搅拌6小时。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22℃并静置过夜。然后缓慢加入15毫升10%(w/w)Na2SO3水溶液并将反应混合物在22℃下搅拌1小时。然后,该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蒸发并将15毫升乙醇添加到残留物中,接着40毫升10%(w/w)KOH水溶液。将该混合物在22℃下搅拌4小时,产物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水洗涤并在旋转蒸发器中蒸发溶剂以获得2克粗产物,其含有76%(GC面积)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和8%(GC面积%)3-甲基环十五烷-1,5-二酮。
实施例1(3.2当量H2O2)
将2.5克(0.01摩尔)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在22℃下溶解在30毫升浓甲酸(90%)中。将该混合物加热至40℃。在此温度下逐滴加入3.1克35%(w/w)H2O2水溶液(32毫摩尔,3.2当量)。在已完成该添加后,将反应混合物在40℃下搅拌3小时。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22℃并缓慢加入30毫升10%(w/w)Na2SO3水溶液。然后,该反应混合物用二氯甲烷萃取。收集有机相并在过氧化物阴性试验后,在旋转蒸发器中蒸发有机溶剂。将所得油再溶解在乙酸乙酯中,该溶液用10%(w/w)KOH水溶液和用水洗涤。有机相用Na2SO4干燥并在减压下蒸发溶剂以获得2.1克粗产物,其含有43%(GC面积%)3-甲基环十五烷-1,5-二酮,代表基于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计36%的产率。
实施例2(3.2当量H2O2,大规模)
将70克(0.317摩尔)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在22℃下溶解在300毫升浓甲酸(90%)中。将该混合物加热至40℃。在此温度下逐滴加入115毫升30%(w/w)H2O2水溶液(1.014毫摩尔,3.2当量)。在已完成该添加后,将反应混合物在40℃下搅拌3小时。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22℃并缓慢加入300毫升20%(w/w)Na2SO3水溶液。然后,该反应混合物用二氯甲烷萃取。收集有机相并在过氧化物阴性试验后,在旋转蒸发器中蒸发有机溶剂。将所得油再溶解在乙酸乙酯中,该溶液用10%(w/w)KOH水溶液和用水洗涤。有机相用Na2SO4干燥并在减压下蒸发溶剂以获得80.1克粗产物,其含有23%(GC重量%)3-甲基环十五烷-1,5-二酮,代表基于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计25%的产率。
实施例3(H2O2计量)
将5克(0.02摩尔)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在22℃下溶解在30毫升浓甲酸(90%)中。将该混合物加热至40℃。在此温度下逐滴加入1.8克30%(w/w)H2O2水溶液(0.016毫摩尔,0.8当量)。在已完成该添加后,将反应混合物在40℃下搅拌3小时。然后,取样并且——在如对实施例1所述后处理后——通过GC分析样品。然后,进一步加入1.8克30%(w/w)H2O2水溶液并将该混合物在40℃下搅拌另外3小时。这一程序重复两次。在每个3小时反应期后,取样并在后处理后通过GC分析。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22℃并缓慢加入30毫升10%(w/w)Na2SO3水溶液。然后,该反应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饱和NaHCO3水溶液和用水洗涤。收集有机萃取物,经Na2SO4干燥,并在减压下蒸发溶剂。通过在加入1.6当量H2O2(2x 0.8eq)后停止该反应,可以获得77%的3-甲基环十五烷-1,5-二酮最大选择性。
样品 转化率(%)* 二酮(%) 选择性(%)**
3h(0.8eq H<sub>2</sub>O<sub>2</sub>) 14% 9.5% 70%
6h(2x0.8eq H<sub>2</sub>O<sub>2</sub>) 65% 50% 77%
9h(3x0.8eq H<sub>2</sub>O<sub>2</sub>) 82% 54% 66%
12h(4x0.8eq H<sub>2</sub>O<sub>2</sub>) 100% 55% 55%
*基于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GC面积%。
**基于3-甲基环十五烷-1,5-二酮GC面积%。

Claims (42)

1.一种制备3-甲基环十五烷-1,5-二酮的方法,其包括用氧化剂氧化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其中在水存在下使用甲酸与H2O2的混合物作为唯一氧化剂进行氧化并且其中H2O2的量为每摩尔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至少1.1摩尔H2O2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H2O2的量为每摩尔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1.4至4.0摩尔H2O2
3.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H2O2的量为每摩尔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1.5至3.5摩尔H2O2
4.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将H2O2添加到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和甲酸的混合物中。
5.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将H2O2添加到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和甲酸的混合物中。
6.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将H2O2添加到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和甲酸的混合物中。
7.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添加的H2O2总量经至少2小时加入。
8.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添加的H2O2总量经至少2小时加入。
9.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添加的H2O2总量经至少2小时加入。
10.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添加的H2O2总量经2至24小时加入。
11.权利要求4至10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氧化开始时存在用于所述方法的H2O2总量的少于70%。
12.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氧化开始时存在用于所述方法的H2O2总量的最多50%。
13.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氧化反应进行的同时将H2O2总量的至少50%添加到所述反应混合物中。
14.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氧化反应进行的同时将H2O2总量的至少50%添加到所述反应混合物中。
15.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的方法,其中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化合物的氧化在-20至100℃的温度下进行。
16.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化合物的氧化在-20至100℃的温度下进行。
17.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化合物的氧化在-20至100℃的温度下进行。
18.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化合物的氧化在-20至100℃的温度下进行。
19.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化合物的氧化在-20至100℃的温度下进行。
20.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化合物的氧化在0至80℃的温度下进行。
21.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化合物的氧化在10至60℃的温度下进行。
22.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应混合物中的水浓度为3至25重量%。
23.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应混合物中的水浓度为3至25重量%。
24.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应混合物中的水浓度为3至25重量%。
25.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应混合物中的水浓度为3至25重量%。
26.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应混合物中的水浓度为3至25重量%。
27.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的方法,其中H2O2以水溶液形式使用。
28.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H2O2以水溶液形式使用。
29.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H2O2以水溶液形式使用。
30.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H2O2以水溶液形式使用。
31.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中H2O2以水溶液形式使用。
32.权利要求26的方法,其中H2O2以水溶液形式使用。
33.权利要求27的方法,其中所述H2O2水溶液中的H2O2浓度为25至50重量%。
34.权利要求33的方法,其中所述H2O2水溶液中的H2O2浓度为25至50重量%。
35.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的方法,其中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与甲酸的重量比为1:20至1:2。
36.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与甲酸的重量比为1:20至1:2。
37.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与甲酸的重量比为1:20至1:2。
38.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与甲酸的重量比为1:20至1:2。
39.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中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与甲酸的重量比为1:20至1:2。
40.权利要求27的方法,其中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与甲酸的重量比为1:20至1:2。
41.权利要求33的方法,其中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与甲酸的重量比为1:20至1:2。
42.权利要求34的方法,其中14-甲基双环[10.3.0]十五烯[1(12)]与甲酸的重量比为1:20至1:2。
CN201680032030.8A 2015-06-03 2016-06-02 制备3-甲基环十五烷-1,5-二酮的方法 Active CN1077092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5170490.5 2015-06-03
EP15170490 2015-06-03
PCT/EP2016/062434 WO2016193330A1 (en) 2015-06-03 2016-06-02 Process for preparing 3-methylcyclopentadecane-1,5-dio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09283A CN107709283A (zh) 2018-02-16
CN107709283B true CN107709283B (zh) 2021-02-02

Family

ID=53385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2030.8A Active CN107709283B (zh) 2015-06-03 2016-06-02 制备3-甲基环十五烷-1,5-二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053409B2 (zh)
EP (1) EP3303278B1 (zh)
JP (1) JP6789989B6 (zh)
CN (1) CN107709283B (zh)
ES (1) ES2806203T3 (zh)
MX (1) MX2017015606A (zh)
WO (1) WO20161933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70828A1 (de) * 2015-11-23 2017-05-24 Basf S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verbindungen mit 16-oxabicyclo[10.3.1]pentadecengerüst und deren folgeprodukten
MX2018010024A (es) 2016-02-19 2018-11-09 Basf Se Ciclacion enzimatica de acido homofarnesilico.
BR112018074538B1 (pt) 2016-05-31 2022-09-13 Basf Se Composto, método para preparar compostos, uso de compostos, composição de substância aromatizante e/ou fragrância, produto perfumado ou aromatizado, e, método para perfumar um produto
JP7039551B2 (ja) 2016-07-15 2022-03-22 ビーエーエスエフ ソシエタス・ヨーロピア 3-メチル-1,5-シクロペンタデカンジオンからの14-メチル-16-オキサビシクロ[10.3.1]ペンタデセンの調製
JP2023151195A (ja) * 2022-03-31 2023-10-16 花王株式会社 環状ジケト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2023151194A (ja) * 2022-03-31 2023-10-16 花王株式会社 環状ジケト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519454A (de) 1966-02-08 1972-02-29 Firmenich & C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makrocyclischen Verbindungen
CH513791A (de) 1966-12-08 1971-10-15 Firmenich & C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makrocyclischen Verbindungen
CH482637A (de) * 1966-11-01 1969-12-15 Eschenmoser Albert Dr Prof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cetylenverbindungen
CH503680A (de) 1966-12-08 1971-02-28 Firmenich & C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makrocyclischen Ketonen
GB1232010A (zh) 1967-09-04 1971-05-19
DE2916418A1 (de) 1979-04-23 1980-11-06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14- methyl-bicyclo- eckige klammer auf 10.3.0. eckige klammer zu -pentadecen- eckige klammer auf 1(12) eckige klammer zu und neue zwischenprodukte dieses verfahrens
CN100494148C (zh) * 2006-09-15 2009-06-03 济南宏济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4-甲基环十五烷酮及应用
ES2516193T3 (es) * 2010-10-07 2014-10-30 Basf Se Procedimiento para la producción de cetonas, en particular de cetonas macrocíclicas
CN102786398A (zh) * 2012-08-30 2012-11-21 新乡医学院 一种经济环保的高纯度麝香酮规模化生产工艺
CN107001214B (zh) * 2014-12-26 2021-03-23 花王株式会社 环状二酮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CN107667087B (zh) 2015-05-20 2022-02-08 巴斯夫欧洲公司 制备大环二酮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03278A1 (en) 2018-04-11
JP2018516271A (ja) 2018-06-21
WO2016193330A1 (en) 2016-12-08
US10053409B2 (en) 2018-08-21
JP6789989B2 (ja) 2020-11-25
US20180179136A1 (en) 2018-06-28
JP6789989B6 (ja) 2020-12-16
EP3303278B1 (en) 2020-04-22
MX2017015606A (es) 2018-04-24
ES2806203T3 (es) 2021-02-16
CN107709283A (zh) 2018-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09283B (zh) 制备3-甲基环十五烷-1,5-二酮的方法
JP2022036968A (ja) 3-ヒドロキシ-3,6-ジメチルヘキサヒドロベンゾフラン-2-オンおよびその誘導体の製造
CN109053407A (zh) 一种合成β-突厥烯酮的方法
US4542244A (en) Oxabicycloalkane herbicides
EP2665714B1 (en) Process for epoxidation of vegetable oils
Surivet et al.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goniodiol and of its naturally occurring acetylated analogs
Das et al. Stereoselective total synthesis of dodoneine
US4567283A (en) Intermediates for oxabicycloalkane herbicides
RU2324690C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диэпоксидов лимонена
CN105646311A (zh) 一种制备β-阿朴-8’-胡萝卜醛的方法
WO2020212955A1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key intermediate of gemfibrozil
EP0115314A2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Cholecalciferolderivaten
CN105646431B (zh) 一种海洋天然产物Puupehenone的合成方法
CN108727178A (zh) 钨酸铵催化环己醇制备环己酮的方法
Shaji et al. Synthesis of 1-octacosanol from 1, 12 dodecanediol and cetyl alcohol
Serizawa et al. Construction of the ABC ring system of taxanes via stereoselective one-pot three-component coupling and intramolecular alkylation of a protected cyanohydrin ether
EP1652845B1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lactones and the use thereof as odoriferous material
JP7279702B2 (ja) 芳香族ヒドロキシ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US4554366A (en) Certain substituted, 7-oxabicyclo[2.2.1]heptan-2-ols and -2-ones as intermediates
DE3137802A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derivaten des 1-formyl-2,6,6-trimethyl-cyclohex-1-ens
JP5964727B2 (ja) α―フムラジエノンの製造方法
RU2612956C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1-адамантилацетальдегида
RU2176994C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миртенола
RU2313516C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дидецилдиметиламмония бромида
JP6270476B2 (ja) ジトリメチロールプロパン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