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4306A - 车辆用电池单元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电池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614306A CN107614306A CN201680028474.4A CN201680028474A CN107614306A CN 107614306 A CN107614306 A CN 107614306A CN 201680028474 A CN201680028474 A CN 201680028474A CN 107614306 A CN107614306 A CN 10761430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bracket
- longitudinally reinforced
- pallet
- reinforced b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or vehicles, e.g. cars or trai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71—Lids or covers for the racks or secondary cas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60K2001/04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osition
- B60K2001/0438—Arrangement under the floo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在将多个高压电池(31a~33a)收纳于电池壳体(50)的电池单元(10)中,电池壳体(50)具备搭载有高压电池(31a~33a)的底部板(51A)和从上方进行覆盖的罩(52)。底部板(51A)具备板状的托盘(54)、纵向加强梁(55)以及多个托架(53)。纵向加强梁(55)配置成至少将相邻的托架(53)相连,纵向加强梁(55)与托架(53)隔着托盘(54)而配置成格子状。高压电池(31a~33a)在纵向加强梁(55)上以长度方向朝向车宽方向的方式固定,电池壳体(50)通过托架(53)固定在车辆(V)的地板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搭载于车辆的车辆用电池单元。
背景技术
在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车辆、燃料电池车等车辆中设置有将多个电池收纳在电池壳体中的电池单元。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池单元中,电池壳体由搭载有电池的托盘和从上方覆盖电池的罩构成,在托盘的下表面固定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多个梁部件。电池单元经由从托盘向车宽方向露出的梁部件的紧固连结部而固定在左右侧梁上。并且,托盘的电池收容部通过将前后方向分隔部和宽度方向分隔部呈格子状地与托盘一体设置,从而划分收容电池的电池收容室,并且确保托盘的刚性。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24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池单元中,由于通过与托盘一体形成的前后方向分隔部来确保前后方向上的刚性,因此托盘的形状可能会变得复杂,从而制造工序可能会变得复杂。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保持电池,并且能够使托盘本身简化且轻量化的电池单元。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提供以下方案。
第1方案为一种车辆用电池单元(例如,后述实施方式的电池单元10),其具备:
多个电池(例如,后述实施方式的高压电池31a~33a);以及
电池壳体(例如,后述实施方式的电池壳体50),其收纳多个该电池,
所述车辆用电池单元中,
所述电池壳体具备搭载有所述电池的底部板(例如,后述实施方式的底部板51A、底部板51B)和从上方覆盖所述电池的罩(例如,后述实施方式的罩52),
该底部板具备板状的托盘(例如,后述实施方式的托盘54、托盘64)、设置于该托盘的上表面且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纵向加强梁(例如,后述实施方式的纵向加强梁55、纵向加强梁65)、以及设置于该托盘的下表面且沿所述车辆的车宽方向延伸的多个横向加强梁(例如,后述实施方式的托架53、托架63),
所述纵向加强梁配置成至少将相邻的所述横向加强梁相连,
所述纵向加强梁与所述横向加强梁隔着所述托盘而配置成格子状,
所述电池在所述纵向加强梁上以长度方向朝向车宽方向的方式固定,
所述电池壳体通过所述横向加强梁而固定在所述车辆的地板下。
第2方案在第1方案的车辆用电池单元的基础上,其中,
在所述电池壳体中,由多个所述电池构成的第1电池模块(例如,后述实施方式的前部电池模块31)和第2电池模块(例如,后述实施方式的下后部电池模块32)隔着空间部(例如,后述实施方式的空间部34)而在前后方向上分离配置,
在所述第1电池模块的上方配置有前部座椅(例如,后述实施方式的前部座椅4),
在所述第2电池模块的上方配置有后部座椅(例如,后述实施方式的后部座椅5),
所述第1电池模块和所述第2电池模块分别配置在一对所述横向加强梁之间。
第3方案在第2方案的车辆用电池单元的基础上,其中,
在所述空间部配置有高压系统设备(例如,后述实施方式的DC-DC转换器22),
该高压系统设备固定于所述纵向加强梁(例如,后述实施方式的第1中纵向加强梁55E和第2中纵向加强梁55F、第2纵向加强梁65B)。
第4方案在第3方案的车辆用电池单元的基础上,其中,
在所述高压系统设备的前后方向上设置有一对所述横向加强梁(例如,后述实施方式的第2托架53B、第3托架53C,第2托架63B、第3托架63C),
在所述托盘的上表面,沿所述横向加强梁设置有至少一个横梁(例如,后述实施方式的前横梁56A、后横梁56B、横梁68),
保持所述高压系统设备的所述纵向加强梁固定于所述横梁。
第5方案在第4方案的车辆用电池单元的基础上,其中,
至少一个所述横梁配置成,从上方观察时与隔着所述高压系统设备的一对所述横向加强梁中的一个横向加强梁重叠,
由所述横梁和所述一个横向加强梁形成封闭空间。
发明效果
根据第1方案,通过纵向加强梁与横向加强梁隔着托盘而配置成格子状,即使不增加托盘本身的壁厚或者不使托盘本身具有刚性,也能够提高底部板的刚性,从而能够使托盘本身简化且轻量化。并且,通过将横向加强梁相连的纵向加强梁,能够可靠地保持电池。此外,通过使横向加强梁除了具有作为加强梁的功能以外,还具有作为紧固连结机构的功能,从而能够通过横向加强梁将电池单元固定在车辆的地板下,与另外设置紧固连结机构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部件数量且能够使组装容易。
根据第2方案,通过将第1电池模块和第2电池模块分别配置在一对横向加强梁之间,由此能够在格子状空间中以高刚性保持电池。
并且,在车辆用电池单元中,在前部座椅与后部座椅之间形成有空间部,因此能够避免对室内空间的影响。由此,不会妨碍后部座椅的乘客将脚放入前部座椅的下方或从前部座椅的下方拿出时的动作,能够确保乘客的舒适性。
根据第3方案,固定于纵向加强梁的高压系统设备在前后方向上被第1电池模块与第2电池模块夹着,因此能够有效地保护高压系统设备,以免受到碰撞等的冲击。
根据第4方案,能够通过在托盘的上表面配置的横梁更可靠地保护高压系统设备。并且,能够通过横梁进一步提高底部板的刚性。
根据第5方案,由横梁和隔着高压系统设备的一对横向加强梁中的一个横向加强梁形成封闭空间,由此能够以高刚性更可靠地保持电池和高压系统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搭载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电池单元的车辆的简要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从上方观察到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底部板的图。
图4是从下方观察到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底部板的图。
图5是从上方观察到的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底部板的图。
图6是从下方观察到的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底部板的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底部板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车辆用电池单元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附图是沿着符号的方向观察的。
[电池单元]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单元10主要具备多个电池模块31~33、DC-DC转换器22、电池用ECU40以及收容它们的电池壳体50,且搭载于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车辆、燃料电池车等车辆V。电池单元10配置在形成车厢2的地板面的底板3的下方。
[电池壳体]
电池壳体50包括搭载有多个电池模块31~33、DC-DC转换器22及电池用ECU40的底部板51、以及从上方覆盖它们的罩52。电池壳体50安装成,将形成底部板51的一部分而沿左右延伸的多个托架53(在第2实施方式中为托架63)紧固连结于底板框架(未图示),从而将电池单元10悬吊在底板3的下方,该底板框架在车辆V的两侧配设的下边梁的内侧并列设置。对于底部板51的详细结构在之后进行说明。
[电池]
在多个电池模块31~33中包括在电池壳体50的前部收容的前部电池模块31和隔着空间部34而在电池壳体50的后部收容的两个后部电池模块32、33,各电池模块31~33分别具有多个高压电池31a~33a。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左右方向上排列有两个、前后方向上排列有三个这共计六个高压电池31a构成前部电池模块31,同样由左右方向上排列有两个、前后方向上排列有三个这共计六个高压电池32a构成一个后部电池模块32(以下,还称为下后部电池模块32。),由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两个高压电池33a构成另一个后部电池模块33(以下,还称为上后部电池模块33。)。
多个电池模块31~33配置在车辆V的前部座椅4和后部座椅5的下方(参照图1)。具体而言,在前部座椅4的下方配置有前部电池模块31,在后部座椅5的下方配置有下后部电池模块32和上后部电池模块33。
前部电池模块31配置在前部座椅4的下方时,不重叠地进行平放。下后部电池模块32和上后部电池模块33配置在后部座椅5的下方时,在后部座椅5的座面前方上下配置。具体而言,构成下后部电池模块32的六个高压电池32a中,在排列在最前侧的两个高压电池32a的上方配置有构成上后部电池模块33的两个高压电池33a。
DC-DC转换器22为对直流电流进行变压的高压系统设备,配置在前部电池模块31与后部电池模块32、33之间的空间部34且电池单元10的宽度方向中央。并且,电池用ECU40为对高压电池31a~33a的充放电、温度进行管理的电池用的控制器,配置在上后部电池模块33的后方且下后部电池模块32的上方。
[底部板]
<第1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3和图4,对构成电池壳体50的第1实施方式的底部板51(以下,称为底部板51A。)进行详细说明。图3是从上方观察到的底部板51A的图,图4是从下方观察到的底部板51A的图。
底部板51A包括在高压电池31a~33a的下方配置的托盘54、固定于托盘54的上表面且沿车辆V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纵向加强梁55、以及固定于托盘的下表面且沿车辆V的车宽方向延伸的多个托架53。托架53作为横向加强梁而加强托盘54,并且如前述那样紧固连结于底板框架(未图示)。需要说明的是,在托盘54的前方固定有一对前方托架57A、57B,该前方托架57A、57B固定于将左右的下边梁之间相连的未图示的横梁。
托盘54具有大致矩形形状,通过对薄板材进行冲压成型而形成。托盘54与罩52一起保护收容在内部的高压电池31a~33a、DC-DC转换器22以及电池用ECU40等,以免受到水分、异物的影响,托盘54本身无需具有较高的刚性。
托架53具有:托架主体53p,其在托盘54的下方沿左右方向延伸并通过点焊等而固定于托盘54;以及托架紧固连结部53q,其以从托盘54向左右露出的方式设置于托架主体53p的左右两端部。托架53中,从前方起设置有第1托架53A、第2托架53B、第3托架53C以及第4托架53D共计4根,且第3托架53C的托架主体53p与第4托架53D的托架主体53p形成为一体。第1托架53A~第4托架53D的托架紧固连结部53q在前后方向上大致等间隔地配置,从而平衡良好地保持托盘54。
第1托架53A、第3托架53C以及第4托架53D的托架主体53p相对于托架紧固连结部53q形成为宽度宽,第2托架53B的托架紧固连结部53q与托架主体53p形成为大致相同的宽度。因此,第2托架53B的托架主体53p的宽度比其他托架53A、53C、53D的托架主体53p的宽度窄。
纵向加强梁55设置在托盘54的上方,即,设置在隔着托盘54而与托架53相反的一侧,4根第1前纵向加强梁55A~第4前纵向加强梁55D配置成将第1托架53A与第2托架53B相连,2根第1中纵向加强梁55E和第2中纵向加强梁55F配置成将第2托架53B与第3托架53C相连,而且4根第1后纵向加强梁55G~第4后纵向加强梁55J配置成将第3托架53C与第4托架53D相连。
第1前纵向加强梁55A和第1后纵向加强梁55G配置在托盘54的左端,第4前纵向加强梁55D和第4后纵向加强梁55J配置在托盘54的右端,第2前纵向加强梁55B和第2后纵向加强梁55H在托盘54的左侧中央与第1前纵向加强梁55A和第1后纵向加强梁55G分离配置,第3前纵向加强梁55C和第3后纵向加强梁55I在托盘54的右侧中央与第4前纵向加强梁55D和第4后纵向加强梁55J分离配置。因此,在托盘54的前部,第2前纵向加强梁55B和第3前纵向加强梁55C相邻配置,在托盘54的后部,第2后纵向加强梁55H和第3后纵向加强梁55I相邻配置。
第1中纵向加强梁55E在车宽方向上设置在第1前纵向加强梁55A及第1后纵向加强梁55G与第2前纵向加强梁55B及第2后纵向加强梁55H之间,并且靠近第2前纵向加强梁55B和第2后纵向加强梁55H设置,第2中纵向加强梁55F在车宽方向上设置在第4前纵向加强梁55D及第4后纵向加强梁55J与第3前纵向加强梁55C及第3后纵向加强梁55I之间,并且靠近第3前纵向加强梁55C和第3后纵向加强梁55I设置。
这样配置的托架53和纵向加强梁55隔着托盘54而形成格子状,从而确保底部板51A的刚性。并且,为了进一步提高刚性,在托盘54的上方,以固定于第1前纵向加强梁55A~第4前纵向加强梁55D的后端部和第1中纵向加强梁55E及第2中纵向加强梁55F的前端部且从上方观察时与第2托架53B重叠的方式,沿着第2托架53B设置有前横梁56A,并且以固定于第1中纵向加强梁55E及第2中纵向加强梁55F的后端部和第1后纵向加强梁55G~第4后纵向加强梁55J的前端部且从上方观察时与第3托架53C重叠的方式,沿着第3托架53C设置有后横梁56B。第2托架53B与前横梁56A、第3托架53C与后横梁56B由贯通托盘54的螺栓和螺母紧固连结而构成闭合截面,由此进一步提高底部板51A的刚性。
构成前部电池模块31的高压电池31a在第1前纵向加强梁55A与第2前纵向加强梁55B之间、以及第3前纵向加强梁55C与第4前纵向加强梁55D之间以长度方向朝向车宽方向的方式固定。并且,构成下后部电池模块32的高压电池32a在第1后纵向加强梁55G与第2后纵向加强梁55H之间、以及第3后纵向加强梁55I与第4后纵向加强梁55J之间以长度方向朝向车宽方向的方式固定。而且,DC-DC转换器22固定在第1中纵向加强梁55E与第2中纵向加强梁55F之间。
虽省略了图示,但高压电池31a、32a分别通过长方体形状的框架部件保持多个电池单体,因此通过框架部件在托盘54上将纵向加强梁55之间连结。因此,在托盘54的上下实质上形成一对横向加强梁,从而将高压电池31a、32a(电池单体)高强度地保持。
在这样构成的底部板51A上,在将第1托架53A和第2托架53B相连的第1前纵向加强梁55A与第2前纵向加强梁55B之间,沿前后方向配置有三个高压电池31a,同样在将第1托架53A和第2托架53B相连的第3前纵向加强梁55C与第4前纵向加强梁55D之间,沿前后方向配置有三个高压电池31a,由此通过共计六个高压电池31a构成前部电池模块31。并且,在将第3托架53C和第4托架53D相连的第1后纵向加强梁55G与第2后纵向加强梁55H之间,沿前后方向配置有三个高压电池32a,同样在将第3托架53C和第4托架53D相连的第3后纵向加强梁55I与第4后纵向加强梁55J之间,沿前后方向配置有三个高压电池32a,由此通过共计六个高压电池32a构成下后部电池模块32。需要说明的是,在下后部电池模块32的最前部的左右的高压电池32a上配置有构成上后部电池模块33的高压电池33a。
而且,在前部电池模块31与下后部电池模块32之间的空间部34,在固定于前横梁56A和后横梁56B的第1中纵向加强梁55E和第2中纵向加强梁55F上配置有DC-DC转换器22。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纵向加强梁55与托架53隔着托盘54而配置成格子状,即使不增加托盘54本身的壁厚或者不使托盘54本身具有刚性,也能够提高底部板51A的刚性,从而能够使托盘54本身简化且轻量化。并且,能够通过将托架53相连的纵向加强梁55可靠地保持高压电池31a~33a。而且,通过使托架53除了具有作为加强梁的功能之外,还具有作为紧固连结机构的功能,由此能够通过托架53将电池单元10固定在车辆V的地板下,与另外设置紧固连结机构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部件数量且使组装容易。并且,通过由底部板51A和罩52构成的电池壳体50来覆盖高压电池31a~33a,由此能够保护配置在地板下的高压电池31a~33a,以免受到水分、异物的影响。
并且,通过将前部电池模块31配置在第1托架53A与第2托架53B之间,并将下后部电池模块32和上后部电池模块33配置在第3托架53C与第4托架53D之间,从而能够在格子状空间中以高刚性保持高压电池31a~33a。
需要说明的是,与前部电池模块31相比,使对大容量侧的下后部电池模块32和上后部电池模块33进行保持的第3托架53C与第4托架53D一体成形,由此能够可靠地保持大容量的下后部电池模块32和上后部电池模块33。
并且,在电池单元10中,在前部座椅4与后部座椅5之间形成有空间部34,因此能够避免对车厢2的影响。由此,不会妨碍后部座椅5的乘客将脚放入前部座椅4的下方或从前部座椅4的下方拿出时的动作,能够确保乘客的舒适性。
并且,固定于第1中纵向加强梁55E和第2中纵向加强梁55F的DC-DC转换器22在前后方向上被前部电池模块31和下后部电池模块32夹着,因此能够有效地保护DC-DC转换器22,以免受到碰撞等的冲击。
并且,能够通过在托盘54的上表面配置的前横梁56A和后横梁56B更可靠地保护DC-DC转换器22。并且,能够通过前横梁56A和后横梁56B进一步提高底部板51A的刚性。
并且,由前横梁56A和第2托架53B形成封闭空间,并且由后横梁56B和第3托架53C形成封闭空间,由此能够以高刚性更可靠地保持高压电池31a~33a以及DC-DC转换器22。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5~图7,对构成电池壳体50的第2实施方式的底部板51(以下,称为底部板51B。)进行详细说明。图5是从上方观察到的底部板51B的图,图6是从下方观察到的底部板51B的图,图7是底部板51B的分解立体图。
底部板51B主要包括配置在高压电池31a~33a的下方的托盘64、固定于托盘64的上表面且沿车辆V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纵向加强梁65、以及固定于托盘的下表面且沿车辆V的车宽方向延伸的多个托架63。托架63作为横向加强梁而加强托盘64,并且如前述那样紧固连结于底板框架(未图示)。
托盘64具有大致矩形形状,通过对薄板材进行冲压成型而形成。托盘64与罩52一起保护收容在内部的高压电池31a~33a、DC-DC转换器22以及电池用ECU40等,以免受到水分、异物的影响,托盘64本身无需具有较高的刚性。
托架63具有:托架主体63p,其在托盘64的下方沿左右方向延伸并通过点焊等而固定于托盘64;以及托架紧固连结部63q,其以从托盘64向左右露出的方式设置于托架主体63p的左右两端部。托架63中,从前方起设置有第1托架63A、第2托架63B、第3托架63C以及第4托架63D共计4根,且第3托架63C的托架主体63p与第4托架63D的托架主体63p形成为一体。第1托架63A~第4托架63D的托架紧固连结部63q在前后方向上大致等间隔地配置,从而平衡良好地保持托盘64。需要说明的是,在第1托架63A的前方一体形成有一对前方托架67A、67B,该前方托架67A、67B固定于将左右的下边梁之间相连的未图示的横梁。
第1托架63A、第3托架63C以及第4托架63D的托架主体63p相对于托架紧固连结部63q形成为宽度宽,第2托架63B的托架紧固连结部63q与托架主体63p形成为大致相同的宽度。因此,第2托架63B的托架主体63p的宽度比其他托架63A、63C、63D的托架主体63p的宽度窄。
纵向加强梁65设置在托盘64的上方,即,设置在隔着托盘64而与托架63相反的一侧,3根第1纵向加强梁65A~第3纵向加强梁65C配置成将第1托架63A~第4托架63D全部相连。第1纵向加强梁65A配置在托盘64的左端,第2纵向加强梁65B配置在托盘64的中央,第3纵向加强梁65C配置在托盘64的右端。
这样配置的托架63和纵向加强梁65隔着托盘64而形成格子状,从而确保底部板51B的刚性。并且,为了进一步提高刚性,在托盘64的上方设置有副纵向加强梁66和横梁68。
副纵向加强梁66由2根第1副纵向加强梁66A和第2副纵向加强梁66B构成,第1副纵向加强梁66A和第2副纵向加强梁66B配置成将第1托架63A~第4托架63D全部相连。第1副纵向加强梁66A配置在第1纵向加强梁65A与第2纵向加强梁65B之间,第2副纵向加强梁66B配置在第2纵向加强梁65B与第3纵向加强梁65C之间。
横梁68设置成将第1纵向加强梁65A~第3纵向加强梁65C以及第1副纵向加强梁66A和第2副纵向加强梁66B全部横切。并且,横梁68以从上方观察时与第2托架63B重叠的方式沿着第2托架63B设置。第2托架63B与横梁68通过贯通托盘64被紧固连结而构成闭合截面,由此进一步提高底部板51B的刚性。这样,第2托架63B能够与横梁68协同配合而确保刚性,因此与其他托架63A、63C、63D相比,使托架主体63p的宽度变窄。换言之,未紧固连结有横梁68的其他托架63A、63C、63D通过加宽托架主体63p的宽度来提高托架本身的刚性。
构成前部电池模块31的高压电池31a和构成下后部电池模块32的高压电池32a在第1纵向加强梁65A与第2纵向加强梁65B之间、以及第2纵向加强梁65B与第3纵向加强梁65C之间,以长度方向朝向车宽方向的方式固定。此外,DC-DC转换器22固定在第2纵向加强梁65B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
虽省略了图示,但高压电池31a、32a分别通过长方体形状的框架部件来保持多个电池单体,因此通过框架部件在托盘64上将纵向加强梁65之间连结。因此,在托盘64的上下实质上形成有一对横向加强梁,从而高强度地保持高压电池31a、32a(电池单体)。
在这样构成的底部板51B上,在比横梁68靠前方的位置,在将第1托架63A~第4托架63D全部相连的第1纵向加强梁65A与第2纵向加强梁65B之间,沿前后方向配置有三个高压电池31a,同样在将第1托架63A~第4托架63D全部相连的第2纵向加强梁65B与第3纵向加强梁65C之间,沿前后方向配置有三个高压电池31a,由此由共计六个高压电池31a构成前部电池模块31。并且,在比横梁68靠后方的位置,从横梁68分离而在将第1托架63A~第4托架63D全部相连的第1纵向加强梁65A与第2纵向加强梁65B之间,沿前后方向配置有三个高压电池32a,同样在将第1托架63A~第4托架63D全部相连的第2纵向加强梁65B与第3纵向加强梁65C之间,沿前后方向配置有三个高压电池32a,由此由共计六个高压电池32a构成前部电池模块31。需要说明的是,在下后部电池模块32的最前部的左右的高压电池32a上配置有构成上后部电池模块33的高压电池33a。
而且,在前部电池模块31与下后部电池模块32之间的空间部34,在固定于横梁68的第2纵向加强梁65B上配置有DC-DC转换器22。在第2纵向加强梁65B上,在配置有DC-DC转换器22的区域的一部分设置有孔部69,使形成于纵向加强梁65和托盘64的空间与DC-DC转换器22经由孔部69而连通。由此,在该空间中布设的未图示的线束经由孔部69而与DC-DC转换器22连接。这样,通过在第2纵向加强梁65B上设置孔部69,能够将形成于纵向加强梁65和托盘64的空间作为线束收容空间而有效地利用,而且能够将DC-DC转换器22在高度方向上紧凑地配置。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纵向加强梁65与托架63隔着托盘64而配置成格子状,即使不增加托盘64本身的壁厚或者不使托盘64本身具有刚性,也能够提高底部板51B的刚性,从而能够使托盘64本身简化且轻量化。并且,能够通过将托架63相连的纵向加强梁65可靠地保持高压电池31a~33a。此外,通过使托架63除了具有作为加强梁的功能以外,还具有作为紧固连结机构的功能,由此能够通过托架53将电池单元10固定在车辆V的地板下,与另外设置紧固连结机构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部件数量且能够使组装容易。
并且,通过将前部电池模块31配置在第1托架63A与第2托架63B之间,并且将下后部电池模块32和上后部电池模块33配置在第3托架63C与第4托架63D之间,由此能够在格子状空间中以高刚性保持高压电池31a~33a。
需要说明的是,与前部电池模块31相比,使对大容量侧的下后部电池模块32和上后部电池模块33进行保持的第3托架63C与第4托架63D一体成形,由此能够可靠地保持大容量的下后部电池模块32和上后部电池模块33。
并且,在电池单元10中,在前部座椅4与后部座椅5之间形成有空间部34,因此能够避免对车厢2的影响。由此,不会妨碍后部座椅5的乘客将脚放入前部座椅4的下方或从前部座椅4的下方拿出时的动作,能够确保乘客的舒适性。
并且,固定于第2纵向加强梁65B的DC-DC转换器22在前后方向上由前部电池模块31与下后部电池模块32夹着,因此能够有效地保护DC-DC转换器22,以免受到碰撞等的冲击。
并且,能够通过配置于托盘54的上表面的横梁68更可靠地保护DC-DC转换器22。并且,能够通过横梁68进一步提高底部板51B的刚性。
并且,通过由横梁68和第2托架53B形成封闭空间,从而能够以高刚性更可靠地保持高压电池31a~33a以及DC-DC转换器22。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前述的实施方式,能够适当地进行变形、改良等。
例如,只要纵向加强梁55(65)与托架53(63)隔着托盘54(64)而配置成格子状即可,能够适当变更纵向加强梁55(65)和托架53(63)的形状、数量等。
并且,例示了作为高压系统设备的DC-DC转换器22,但电池单元10中并非一定需要包含高压系统设备。并且,也可以代替DC-DC转换器22或与DC-DC转换器22一起设置有其他高压系统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基于2015年6月4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15-113855),并将其内容作为参照而收入于此。
符号说明:
4 前部座椅
5 后部座椅
10 电池单元(车辆用电池单元)
22 DC-DC转换器(高压系统设备)
31 前部电池模块(第1电池模块)
31a~33a 高压电池(电池)
32 下后部电池模块(第2电池模块)
50 电池壳体
51A、51B 底部板
52 罩
53、63 托架
54、64 托盘
55、65 纵向加强梁
56A 前横梁(横梁)
56B 后横梁(横梁)
68 横梁
Claims (5)
1.一种车辆用电池单元,其具备:
多个电池;以及
电池壳体,其收纳多个该电池,
所述车辆用电池单元的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壳体具备搭载有所述电池的底部板和从上方覆盖所述电池的罩,
该底部板具备板状的托盘、设置于该托盘的上表面且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纵向加强梁、以及设置于该托盘的下表面且沿所述车辆的车宽方向延伸的多个横向加强梁,
所述纵向加强梁配置成至少将相邻的所述横向加强梁相连,
所述纵向加强梁与所述横向加强梁隔着所述托盘而配置成格子状,
所述电池在所述纵向加强梁上以长度方向朝向车宽方向的方式固定,
所述电池壳体通过所述横向加强梁而固定在所述车辆的地板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电池单元,其中,
在所述电池壳体中,由多个所述电池构成的第1电池模块和第2电池模块隔着空间部而在前后方向上分离配置,
在所述第1电池模块的上方配置有前部座椅,
在所述第2电池模块的上方配置有后部座椅,
所述第1电池模块和所述第2电池模块分别配置在一对所述横向加强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电池单元,其中,
在所述空间部配置有高压系统设备,
该高压系统设备固定于所述纵向加强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电池单元,其中,
在所述高压系统设备的前后方向上设置有一对所述横向加强梁,
在所述托盘的上表面,沿所述横向加强梁设置有至少一个横梁,
保持所述高压系统设备的所述纵向加强梁固定于所述横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电池单元,其中,
至少一个所述横梁配置成,从上方观察时与隔着所述高压系统设备的一对所述横向加强梁中的一个横向加强梁重叠,
由所述横梁和所述一个横向加强梁形成封闭空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113855 | 2015-06-04 | ||
JP2015-113855 | 2015-06-04 | ||
PCT/JP2016/065214 WO2016194684A1 (ja) | 2015-06-04 | 2016-05-23 | 車両用バッテリユニット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614306A true CN107614306A (zh) | 2018-01-19 |
CN107614306B CN107614306B (zh) | 2020-10-09 |
Family
ID=57440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28474.4A Active CN107614306B (zh) | 2015-06-04 | 2016-05-23 | 车辆用电池单元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549619B2 (zh) |
JP (1) | JP6615196B2 (zh) |
CN (1) | CN107614306B (zh) |
CA (1) | CA2984476C (zh) |
DE (1) | DE112016002474T5 (zh) |
WO (1) | WO2016194684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66995A (zh) * | 2018-09-18 | 2019-01-08 | 北斗航天汽车(北京)有限公司 | 新能源汽车用能源系统 |
CN110303866A (zh) * | 2018-03-22 | 2019-10-08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 |
CN112117397A (zh) * | 2019-06-21 | 2020-12-22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包以及车辆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52139B (zh) | 2017-02-17 | 2024-07-30 | 慕贝尔碳纤维技术有限公司 | 电池结构和保护器 |
CN108657559B (zh) * | 2017-04-01 | 2024-05-07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托盘和车辆 |
JP7178770B2 (ja) * | 2017-06-29 | 2022-11-28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電池ホルダおよび電池パック |
JP7069603B2 (ja) * | 2017-08-28 | 2022-05-18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電動車両の車体構造 |
DE102018106399A1 (de) * | 2018-03-19 | 2019-09-19 | Muhr Und Bender Kg | Gehäuseanordnung zur Aufnahme elektrischer Speichermittel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Gehäuseanordnung |
DE102018211346A1 (de) | 2018-07-10 | 2020-01-16 |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 Kraftfahrzeug |
JP6683777B2 (ja) * | 2018-08-28 | 2020-04-2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バッテリケースの固定構造 |
KR102098496B1 (ko) * | 2018-09-18 | 2020-04-07 | 주식회사 포스코 | 배터리 케이스와 이의 제조방법 |
KR102098495B1 (ko) * | 2018-09-18 | 2020-04-07 | 주식회사 포스코 | 배터리 케이스 |
JP7154911B2 (ja) * | 2018-09-25 | 2022-10-18 | 株式会社Fts | バッテリーケース用ロアトレー |
DE102019102541B4 (de) * | 2019-02-01 | 2022-08-04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Speichereinrichtung für einen Energiespeicher eines Kraftfahrzeugs sowie Kraftfahrzeug mit wenigstens einer solchen Speichereinrichtung |
DE102019106424A1 (de) | 2019-03-13 | 2020-09-17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Energiespeicher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Kraftfahrzeug sowie Herstellungsverfahren |
JP7172889B2 (ja) * | 2019-07-11 | 2022-11-16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 |
JP7435063B2 (ja) | 2020-03-11 | 2024-02-21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車両のバッテリ搭載構造 |
KR102409895B1 (ko) * | 2020-07-31 | 2022-06-20 | 주식회사 포스코 | 배터리 케이스와 이의 제조방법 |
DE102022112734A1 (de) | 2022-05-20 | 2023-11-23 |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 Batteriesystem und Fahrzeug |
WO2024117846A1 (ko) * | 2022-12-02 | 2024-06-06 |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 배터리 팩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156380A (ja) * | 1995-12-06 | 1997-06-17 | Nissan Motor Co Ltd | 電気自動車のバッテリフレーム構造 |
JPH106785A (ja) * | 1996-06-24 | 1998-01-13 | Nissan Motor Co Ltd | 電気自動車のバッテリフレーム構造 |
JP2000149900A (ja) * | 1998-11-09 | 2000-05-3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電池収納モジュール装置及び電池収納装置 |
CN201347134Y (zh) * | 2008-11-28 | 2009-11-18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车的地板结构 |
CN101734132A (zh) * | 2008-11-07 | 2010-06-16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托架和具有该电池托架的车辆 |
CN102569693A (zh) * | 2010-12-15 | 2012-07-11 |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电池盒 |
CN103118890A (zh) * | 2011-05-02 | 2013-05-22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燃料电池车辆 |
US20130192914A1 (en) * | 2012-01-31 | 2013-08-01 |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Battery container |
CN103318005A (zh) * | 2012-03-23 | 2013-09-25 |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带有内置电池组的电动车辆 |
CN103347724A (zh) * | 2011-12-05 | 2013-10-09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燃料电池车辆 |
CN104443039A (zh) * | 2014-11-19 | 2015-03-25 | 湖南大学 | 一种用于电池包分布式安装的电动汽车车架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69903989T2 (de) | 1998-03-25 | 2003-10-0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Verschlossener Akkumulator und entsprechendes moduläres System |
JP5098544B2 (ja) | 2007-09-28 | 2012-12-12 |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 バッテリユニット |
JP4386131B2 (ja) | 2007-12-05 | 2009-12-16 |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 電気自動車 |
JP5552109B2 (ja) | 2011-12-27 | 2014-07-16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車載用バッテリートレイおよび車載用バッテリーフレーム |
JP5902078B2 (ja) | 2012-11-08 | 2016-04-13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電動車両 |
JP2014075348A (ja) * | 2013-11-07 | 2014-04-24 | Mitsubishi Motors Corp | 車両用バッテリケース |
JP2015097170A (ja) * | 2013-11-15 | 2015-05-21 | ダイキョーニシカワ株式会社 | バッテリ支持部材 |
-
2016
- 2016-05-23 US US15/571,150 patent/US10549619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5-23 CN CN201680028474.4A patent/CN107614306B/zh active Active
- 2016-05-23 JP JP2017521825A patent/JP661519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6-05-23 CA CA2984476A patent/CA2984476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6-05-23 DE DE112016002474.6T patent/DE112016002474T5/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6-05-23 WO PCT/JP2016/065214 patent/WO201619468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156380A (ja) * | 1995-12-06 | 1997-06-17 | Nissan Motor Co Ltd | 電気自動車のバッテリフレーム構造 |
JPH106785A (ja) * | 1996-06-24 | 1998-01-13 | Nissan Motor Co Ltd | 電気自動車のバッテリフレーム構造 |
JP2000149900A (ja) * | 1998-11-09 | 2000-05-3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電池収納モジュール装置及び電池収納装置 |
CN101734132A (zh) * | 2008-11-07 | 2010-06-16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托架和具有该电池托架的车辆 |
CN201347134Y (zh) * | 2008-11-28 | 2009-11-18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车的地板结构 |
CN102569693A (zh) * | 2010-12-15 | 2012-07-11 |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电池盒 |
CN103118890A (zh) * | 2011-05-02 | 2013-05-22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燃料电池车辆 |
CN103347724A (zh) * | 2011-12-05 | 2013-10-09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燃料电池车辆 |
US20130192914A1 (en) * | 2012-01-31 | 2013-08-01 |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Battery container |
CN103318005A (zh) * | 2012-03-23 | 2013-09-25 |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带有内置电池组的电动车辆 |
CN104443039A (zh) * | 2014-11-19 | 2015-03-25 | 湖南大学 | 一种用于电池包分布式安装的电动汽车车架结构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03866A (zh) * | 2018-03-22 | 2019-10-08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 |
CN110303866B (zh) * | 2018-03-22 | 2022-11-11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 |
CN109166995A (zh) * | 2018-09-18 | 2019-01-08 | 北斗航天汽车(北京)有限公司 | 新能源汽车用能源系统 |
CN112117397A (zh) * | 2019-06-21 | 2020-12-22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包以及车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614306B (zh) | 2020-10-09 |
DE112016002474T5 (de) | 2018-02-15 |
US10549619B2 (en) | 2020-02-04 |
CA2984476A1 (en) | 2016-12-08 |
US20180170165A1 (en) | 2018-06-21 |
JP6615196B2 (ja) | 2019-12-04 |
WO2016194684A1 (ja) | 2016-12-08 |
CA2984476C (en) | 2019-08-27 |
JPWO2016194684A1 (ja) | 2018-0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614306A (zh) | 车辆用电池单元 | |
US9956994B2 (en) | Lowe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automotive vehicle | |
CN103303375B (zh) | 机动车 | |
CN109383257B (zh) | 车辆侧部构造 | |
EP2580105B1 (en) | Vehicle battery pack housing structure | |
JP4306783B2 (ja) | 電気自動車のバッテリユニット取付構造 | |
DE102014115090B4 (de) | Befestigungsanordnung für eine batteriegruppe | |
CN107635860B (zh) | 车身后部结构 | |
CN103303374B (zh) | 机动车的车身 | |
CN110588312B (zh) | 车身下部结构体 | |
US11192438B2 (en) | Motor vehicle having a drive battery | |
CN107379949A (zh) | 车辆的蓄电池搭载构造 | |
JP7372228B2 (ja) | 電池パック搭載車両 | |
CN111038593A (zh) | 车辆下部结构 | |
CN106608283A (zh) | 汽车的车身构造 | |
US20150129275A1 (en) | High-voltage wire wiring structure in vehicle | |
CN107554609A (zh) | 用于车辆的地板总成及车辆 | |
JP6848543B2 (ja) | 電動車両の車体構造 | |
US20210284245A1 (en) | Vehicle body | |
ITTO20010024A1 (it) | Autoveicolo a struttura modulare, e procedimento per il suo assemblaggio. | |
CN110304152A (zh) |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 |
CN110304151A (zh) |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 |
JP2008094146A (ja) | 燃料電池搭載構造 | |
CN107554621A (zh) | 用于车辆的地板梁结构 | |
CN107554622A (zh) | 用于车辆的地板组件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