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713C - 降低身体脂肪含量和改善身体组成的食物组合物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降低身体脂肪含量和改善身体组成的食物组合物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713C
CN1075713C CN97190916A CN97190916A CN1075713C CN 1075713 C CN1075713 C CN 1075713C CN 97190916 A CN97190916 A CN 97190916A CN 97190916 A CN97190916 A CN 97190916A CN 1075713 C CN1075713 C CN 107571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composition
test
motion
amino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90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98077A (zh
Inventor
清水精一
吉冈康幸
冈村浩嗣
土居达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tsuka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tsuka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tsuka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Otsuka Pharmaceut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98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80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71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71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7Amino acids, peptides or prote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15Fatty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Fats or o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25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containing carbohydrate syrups; containing sugars; containing sugar alcohols; containing starch hydrolys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40Complete food formulations for specific consumer groups or specific purposes, e.g. infant formula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200/00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 A23V2200/30Foods, ingredients or supplements having a functional effect on health
    • A23V2200/332Promoters of weight control and weight los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Myc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Pediatric Medicine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降低身体脂肪含量和改善身体组成的食物组合物,其干重包括10~65%的蛋白,5~25%的脂肪和15~70%的碳水化合物,且其特征是通过运动前、运动过程中和/或运动后摄入,尤其是运动后的休息前摄入;和通过使用该食物降低身体脂肪含量和改善身体组成的方法。

Description

降低身体脂肪含量和改善身体组成的食物组合物及其方法
降低身体脂肪百分比、改善身体组成的食物组合物及降低身体脂肪百分比和改善身体组成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降低身体脂肪百分比、改善身体组成的食物组合物及降低身体脂肪百分比和改善身体组成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日渐增加的健康意识和对体型(Shape-up)、饮食等的更为重视,参与慢跑、骑自行车、爬山等的运动人群稳定增长并且研制多种食物组合物以供应这种体育锻炼中的能量并允许容易而方便地摄入高质量蛋白用于增加的肌肉重量并且体型得以发展和形成。为了提供适于供应这种体育活动时营养的食物组合物,本发明人也做了许多研究并在以前成功地开发出适于此目的的高蛋白、高粘度的营养性食物组合物(参照特公平7-102112)。该组合物不仅用于体育活动中的摄食,而且甚至,例如还可被手术后恢复期或肝脏及肾病恢复期的住院病人在床上容易而方便地摄入,但其在降低人类身体脂肪重量或改善身体的化学组成中不够有效。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降低身体脂肪百分比并改善身体组成的一种新的食物组合物以及用于适当摄入该食物组合物的方法学。
带着上面的目的,本发明人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且惊奇地发现根据与体育运动有关的预定时间表摄入规定的食物,如上面的食物组合物可增加肌肉重量并降低脂肪重量从而导致身体组成的改善。本发明是根据上面的新发现而形成。
                      发明公开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降低身体脂肪百分比和改善身体组成的方法和用于本方法中的降低身体脂肪百分比、改善身体组成的食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运动之前、期间和/或之后,优选在运动之后休息阶段之前即刻摄入干重含10~65%(重量%,后面以此类推)的蛋白、5-25%的脂肪和15-70%的碳水化合物。
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食物组合物,可提及这样的组合物,其干重包括40~65%(重量%;以后以此类推)的蛋白,5~25%的脂肪和15~40%的碳水化合物并具有500~3000cp范围内的粘度(30℃,B-型粘度计)和不少于80的氨基酸得分(基于2-5岁的人)。
术语“氨基酸得分(基于2-5岁的人)”用于这里是意指根据下面的由FAO/WHO/UNU联合委员会于1985年建立的氨基酸得分模型(学前2~5岁)计算的得分。
氨基酸                             每单位蛋白的必需
简称                               氨基酸(mg/g蛋白)
His                                       19
Ile                                       28
Leu                                       66
Lys                                       58
Cys                                       25
Tyr                                       63
Thr                                       34
Trp                                       11
Val                                       35
合计    (包括    His)                     339
        (不包括  His)                     320
蛋白含量计算为“氮×6.25”。
本发明的组合物不仅含有本身高质量高浓度的蛋白而且还含有良好营养平衡所必需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并且当其在运动之前、期间和/或之后摄入时,尤其是在运动之后休息阶段之前的即刻摄入时,蛋白被选择性地吸收入肌肉组织中,在此状态中蛋白固化的过程为运动所激发,而脂肪被燃烧作为能量来源且被消耗,从而得到身体组成的改进,以利于体型、身体构造、肌肉增加及肌肉动力的增加。
现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营养性食物组合物。该组合物可通过以与此类其它传统营养型食物类似的方式掺入上述的特异性蛋白、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作为基本成分而制备。
上述的蛋白包括但不限于酪蛋白及其盐、明胶及其盐、可溶性明胶(如酶消化的明胶)全脂奶粉、脱脂奶粉、大豆蛋白、谷麸粉及小麦粉。脂肪包括但不限于大豆油、橄榄油、中链甘油三酯(MCT)、棉子油、葵花子油、可可油、芝麻油、米油、红花油、花生油、棕榈油及菜子油。碳水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糊精、蔗糖、果糖和葡萄糖等单糖、二糖如麦芽糖(malt sugar),麦芽糖(maltose)等及寡糖如果糖寡糖、乳糖寡糖、半乳糖乳糖及乳糖蔗糖。
上面本发明组成成分的配制比例可分别选自下面的范围。
     允许的百分比   优选的百分比   最佳的百分比
成分    (wt.%)       (wt.%)        (wt.%)
蛋白     10-65         40-65          40-53
脂肪     5-25          5-25           10-18碳水化合物  15-70         15-40          20-35
上面的蛋白量是用基于源材料中氮含量通过kjeldahr方法而测定的纯蛋白来表示的。
此外,必要时本发明组合物可补充以用于此类营养性食品中众所周知的各种添加剂。这种添加剂包括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包括合成及天然香料的香料、天然增甜剂(奇甜蛋白、斯替维亚属植物(stevia)等)、合成增甜剂(糖精、斯替维亚属提取物、天冬甜精等)、着色剂、调味品(奶酪、巧克力等)以及甚至所谓的节食纤维如多葡萄糖、果胶酸及其盐、精氨酸及其盐等。这些添加剂可独立使用或以二种或多种组合使用。对这种添加剂的配方量没有特别的限制但通常每100份本发明组合物的重量中加入0~约20份重量的添加剂。
本发明的组合物通过混合上面的成份加以制备。虽然对可用的制备技术没有特别的限制,但一般的方法包括向可溶于油的成分(油、脂肪或其它可溶于油的原料)中添加,如卵磷脂、糖酯等作为必需的常规乳化剂和添加如蛋白、碳水化合物等作为辅助的乳化剂并以常规的方式机械地乳化混合物。通过这样的方法可提供本发明的组合物。
按上面方式制备的本发明组合物可装入合适的容器中并于高压灭菌釜(120℃,20分钟)以提供良好贮藏期的终产品。该产品可直接使用或经适当稀释后使用。
这样提供的本发明组合物确保以适当的速率在肠道内分解(消化)和吸收,具有低的渗透压,因此避免了几乎所有摄入该物质人们中的腹泻风险,并且起到该类食品改善营养状态的效果。此外,当根据本发明以适当的时间摄入,该组合物对于降低身体脂肪百分比和改善身体化学组成来说完全发挥其预期的效果。
可根据摄取组合物个体的年龄、体重及性别、使用目的及其它因素选择组合物的剂量并无严格的限制。然而,通常该剂量优选选自干重约10-30g/剂量的范围或约50-300cc作为总体积。
在一阵运动之前、期间和/或之后,尤其在运动之后的休息期之前即刻摄入上面定义的组合物是本发明一个重要方面。术语“休息前阶段”,意指晚上睡觉前几小时且术语“运动”意指通常意义上肌肉力量的发挥,如无论其是发生于体操、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打高尔夫、网球、游泳、马拉松或铁人三项。术语“运动之后”意指一阵运动之后即刻至一小时以后的一段时间,优选刚好运动之后,且,其中包括间隔,意指一整套运动后的时间。此外,在长时间项目运动的情况中,如马拉松或铁人三项,本发明的组合物优选在运动期间摄入。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上面的食物组合物按上面定义的时间表摄入,可得到能量供应、肌肉增加、身体蛋白增加、塑造体型等目的。作为额外的优势,该组合物的摄取容易且简便。
根据上面定义的时间表摄入降低身体脂肪百分比、改善身体组成的本发明食物组合物得到多种改善,如脂肪重量的减少及肌肉体积的增加。此外,本发明组合物是优越的因为其腹泻、呕吐、恶心、腹部不适及其它副作用极轻微。
                      附图简述
图1显示根据测试实施例2实验的时间表。
图2为显示在测试实施例2实验中施用测试组合物过程中动脉血浆苯丙氨酸浓度随时间变化图。
图3显示测试实施例3实验的时间表。
图4为显示在测试实施例3实验中摄入测试组合物后血浆苯丙氨酸浓度随时间变化图。
图5为显示在测试实施例4中的12周期间体重、脂肪重量和除脂肪外体重的变化。
图6显示测试实施例5食物负荷测试的实验时间表。
图7绘制了实例5进行食物负荷实验前后中,在摄取特定食物前15分钟开始氧气摄入量随时间的变化图。
图8显示测试实施例6实验的时间表。
图9为显示在测试实施例6实验中动脉血浆总氨基酸浓度随时间变化图。
图10为显示在测试实施例6中动脉血浆胰岛素浓度随时间变化图。
图11为显示在测试实施例6实验中后肢苯丙氨酸(Phe)平衡图。
图12为显示在测试实施例6实验中肠道中必需氨基酸(EAA)平衡图。
图13为显示在测试实施例6实验中尿素氮分泌随时间变化图。
图14为显示在测试实施例6实验中肝脏的尿素氮平衡图。
图15显示测试实施例7实验的时间表。
图16为显示在根据测试实施例7实验中尿液中尿素氮的释放图。
图17为显示在测试实施例8实验中摄入测试食物后血浆总氨基酸浓度随时间变化图。
图18为显示在测试实施例8实验中摄入测试食物后达30分钟血浆总氨基酸浓度随时间变化图。
图19为显示在测试实施例8实验中摄入测试食物后血清胰岛素浓度随时间变化图。
图20为显示在测试实施例9实验中摄入测试食物后血浆总氨基酸浓度随时间变化图。
图21为显示在测试实施例9实验中摄入测试食物后血清胰岛素浓度随时间变化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
为了更为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制备本发明优选的降低身体脂肪百分比、改善身体组成食物组合物的一些实施例显示如下。也显示了测试实施例用于证实包括本发明组合物的各种组合物摄入的时间选择效应。在每个实施例中,%代表重量%。
实施例1-13
将酪蛋白钠、酪蛋白钙、明胶和糖置于水中并搅拌溶于其中。然后,加入NaCl和其它矿物质并搅拌溶解以得到溶液A。
另一方面,将酪蛋白溶于水中并以NaOH中和。向此溶液中加入MgSO4和其它矿物质。维生素及油并搅拌该溶液以得到溶液B。
混合溶液A和溶液B并且搅拌和调整体积后加入维生素、调味品等。将该混合物乳化以提供本发明的食物组合物。将该乳浊液以80ml的等份分装入管形容器中并灭菌以提供终产品。
下表1显示了按上面制备的本发明组合物的组成(成分及量)、粘度(30℃,B-型粘度计)及氨基酸得分(基于2-5岁)。
所用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及其配方量显示如下。
维生素类
维生素A                1155IU
维生素B1              0.92mg
维生素B2              0.92mg
维生素B6              0.92mg
维生素B12             2.77μg
维生素C                34.64mg
维生素D                92.36IU
维生素E                6.93IU
  泛酸                 4.62mg
  烟酸                 9.24mg
  叶酸                 184.72μg
 生物素                138.54μg
维生素K                69.27μg
  胆碱                 115.45mg
矿物质类
  Ca                   230.90mg
  PO4                 230.90mg
  Mg                   92.36mg
  Na                   323.26mg
  K                    600.34mg
  Cl                   461.80mg
Fe    7.39mg
Zn    3.69mg
Cu    0.46mg
Mn    9.24mg
I     34.64μg
                      表1实施例号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蛋白(g/80ml)   9.5      10.2     13.0      12.2      10.8
  (w/w%)    41.3     48.1     65.0      61.0      53.2∧ 碳水化合物
  (g/80ml)   9.2      7.5      5.2       3.0       6.9
  (w/w%)    40.0     35.4     26.0      15.0      41.7脂肪(g/80ml)   4.3      3.5      1.8       5.0       2.8
  (w/w%)    18.7     16.5     9.0       25.0      14.1能量(千卡)    114      103      89        105       94
蛋白组成
 酪蛋白      5.0      4.9      6.9       6.7       5.6
酪蛋白Na     2.1       -        -        2.2       1.1
酪蛋白Ca     2.2      3.7      3.3       3.3       1.1
全脂奶粉      -       4.7      3.9        -        5.6
脱脂奶粉      -       3.0      1.5        -        2.9
  明胶       0.8       -        -        1.4       1.2酶水解的明胶    -        -       2.2        -         -
 小麦面      3.0       -        -         -        2.0
  奶酪        -       2.7      2.0        -         -
碳水化合物组成
纯净蔗糖          7.0    2.4    2.7    3.0    1.7
脂肪组成
  米油            4.2    0.1     -     5.0    1.0
 巧克力            -     3.0     -      -      -
其它成分
 维生素           适量   适量   适量   适量   适量
 矿物质           适量   适量   适量   适量   适量
  香料            适量   适量   适量   适量   适量
粘度(30℃)cp      1780   840    2220   1240   2150
 氨基酸得分       100    100    100    100    100
                         表1(续)实施例号      实施例6   实施例7   实施例8   实施例9   实施例10蛋白(g/80ml)    9.0       12.0      8.8       10.0      9.6
(w/w%)     45.0      59.7      44.2      50.0      48.7碳水化合物
(g/80ml)    8.0       7.0       8.3       5.2       6.7
(w/w%)     40.0      34.8      41.7      26.0      34.0脂肪(g/80ml)    3.0       1.1       2.8       4.8       3.4
(w/w%)     15.0      5.5       14.1      24.0      17.3能量(千卡)     95        86        94        104       96
  蛋白组成
   酪蛋白         5.6    6.9    4.9    5.0    4.9
  酪蛋白Na         -     1.1    1.1    3.3    3.1
  酪蛋白Ca         -     2.2    1.7     -      -
 全脂奶粉         3.7     -     1.5    5.6    3.5
  脱脂奶粉        1.5    1.5    0.9    1.5    1.8
明胶              0.6    0.9    0.6     -     0.4
酶水解的明胶      1.1    1.1     -      -      -
   小麦面         5.6    4.0    2.0     -     1.0
奶酪              3.2     -     3.8    3.2    3.6碳水化合物组成纯净蔗糖          1.7    3.3    5.7    0.5    3.5脂肪组成
米油              0.8    0.9    1.0    1.0    1.2巧克力            -      -      -     3.0     -其它成分维生素          适量    适量   适量   适量   适量矿物质          适量    适量   适量   适量   适量
香料             适量    适量   适量   适量   适量粘度(30℃)cp      1880    2310   1250   1220   760氨基酸得分         92     100    100    100    100
                 表1(续)实施例号      实施例11     实施例12    实施例13蛋白(g/80ml)   9.8           11.2        9.4
(w/w%)    51.0          52.1        49.5碳水化合物
(g/80ml)   6.3           7.1         6.3
(w/w%)    32.8          33.3        33.2脂肪(g/80ml)    3.1           3.2         3.3
(w/w%)    16.1          14.9        17.4能量(千卡)      92            102         93蛋白组成酪蛋白        5.6           6.3         4.8酪蛋白Na        -             -          1.5酪蛋白Ca       2.9           3.0         1.8全脂奶粉       4.3           2.5         3.2脱脂奶粉        -            3.8         2.5明胶         0.7           0.2          -酶水解的明胶     -            0.4          -小麦面        1.4           0.8         1.0奶酪         2.4            -          1.4碳水化合物组成纯净蔗糖       3.5           1.7         1.5脂肪组成米油         1.1           1.1         0.9巧克力         -            3.3         2.6其它成分维生素       适量    适量    适量矿物质       适量    适量    适量香料        适量    适量    适量粘度(30℃)cp  900     2500    1000氨基酸得分    100     100     100
试验例1
根据修改的玉木等的运动负荷测试方法[运动医学.,24,881(1992)],研究了由于训练时间和摄食时间选择的差异而造成的脂肪重量和肌肉重量的改变。测试方法如下。(1)实验动物
将52只4周龄的雄性SD大鼠分成训练组(运动组、3组,),每组10只以及对照组(非运动组,2组),每组11只。(2)饲养
动物饲养在23±1℃温度下进行。
动物房的光照周期为7:00~19:00。根据由5组中最少摄入组平均摄入值而核准的配对摄食时间表用AIN-93G(成长期大鼠的标准饲料)饲养动物,每次喂养1小时,每日2次。实验期间水随时保障供应。
作为测试食物组合物,使用了下表2显示的组合物纯饲料。表2
      原料     配方量(g)
    谷物淀粉     39.7486
     酪蛋白     20.0000
 糊精化的谷物淀粉     13.2000
      蔗糖     10.0000
     大豆油     7.0000
    纤维素粉     5.0000
    矿物质混合物     3.5000
    维生素混合物     1.0000
     L-半胱氨酸     0.3000
    重酒石酸胆碱     0.2500
    叔-丁基氢醌     0.0014
       合计     100.0000
在该表中,酪蛋白为一般用的奶酪蛋白且纤维素粉为“AvicelpH102”,一种结晶纤维素。叔-丁基氢醌被加入到豆油中。
运动组中有2组在上午喂食前进行运动(运动于7:00结束)(组1和组3)且有1组在晚上喂食前进行运动(运动于19:00结束后立即开始喂食)(组2)。组1于7:00获得配食且组3于11:00即运动后4小时获得配食。所有组晚间均于19:00喂食。
对照组有1组于7:00获得上午配食(组4)且1组于11:00获得上午配食(组5)。
由于大鼠为夜行性动物,在上午7:00-8:00期间喂食相当于人当天休息前的晚餐且在晚上19:00-20:00期间喂食相当于人的早餐。(3)运动负荷
运动负荷按如下完成。通过修改的玉木等的对抗训练方法[运动医学.,24,881(1992)],将每组中的10只动物同时进行一组训练程序。(3-1)设定限制时间:以3秒的间隔施用0.3秒10V的电休克共15次(约50秒,15×3秒)。(3-2)抬起次数:一天进行10套(约30分钟,10×3分钟)蹲坐训练(Squatraining)以2分钟间隔15次且将此训练每周重复3次(星期天、星期一和星期三组于星期四牺牲;星期天、星期二和星期四组于星期五牺牲)共10周。(3-3)负荷:负荷设定为最大负荷的65-70%。(3-4)训练强度安排:0-2周:700g×15次,10组;2-4周:900g×15次,10组;4-6周:1200g×15次,10组;6-8周:1400g×15次,10组;和8-10周:1500g×15次,10组。(4)评估参数
于星期二或星期五,在最后一次运动后24小时、禁食后12小时断头杀死动物并且在不超过8分钟内立即将每只动物尸体解剖。分析骨骼肌重量、体重、肝脏重量、心脏重量及脂肪组织重量。(5)结果
结果显示于表3-5。
表3显示体重、肝脏重量和心脏重量数据。
表4显示各种骨骼肌[比目鱼肌(Soleus)、腓肠肌(Gastrocnemius)、跖肌(Plantaris)、胫前肌(tibia)、长趾伸肌(EDL)、股四头肌及肱三头肌(Triceps brachii)]的重量。
表5显示白色脂肪组织[副睾(Epididymal)、肾周围(Perirenal)、肠系膜(Mesenteric)]及肩胛间褐色脂肪组织(Interscapularbrown)的重量(mg)。
表3
    体重(g)      肝脏重量(g)     心脏重量(g)
    组1     484±5     11.6±0.3*,**     1.20±0.02
    组2     484±7     12.8±0.4     1.14±0.03
    组3     477±8     13.6±0.3#     1.19±0.03
    组4     470±8     12.4±0.4     1.14±0.04
    组5     471±8     13.2±0.3     1.11±0.04
表4
    比目鱼肌(mg)    腓肠肌(mg)       胫前肌(mg)
    组1     409±11**  5181±84*,**     1893±46*,**
    组2     395±14#  5174±108*,**     1825±57**
    组3     384±12  5207±74*,**     1826±43**
    组4     388±15  4846±117     1724±44**
    组5     353±15  4713±128     1549±62
表4(续)
  跖肌(mg)  长趾伸肌(mg)  股四头肌(mg)  肱三头肌(mg)
组1  976±19  488±17  5941±244§  3327±85#
组2  947±25  519±53#  6441±190S  3305±83#
组3  948±16  455±12  5188±311  3237±99
组4  912±21  452±11  5429±225  3258±46
组5  918±31  422±16  5331±225  3045±91
表5
       附睾(mg)      肾周围(mg)
组1     7623±425*     9198±717**
组2     9629±541     12196±623
组3     9648±774     12181±954
组4     8924±660     12530±661
组5     9085±545     13149±714
表5(续)
      肠系膜(mg)     肩胛间(mg)
    组1     4268±339*,§     278±24#
    组2     5682±343     312±20
    组3     5837±558     331±21
    组4     6246±346     316±16
    组5     6829±457     345±22
在上表中,每个值是平均值±标准误(SE)。在表3中,*表示与组2相比p<0.05,**表示与组3和组5相比p<0.01,#表示与组4相比p<0.05。
在表4中,*表示与组4相比p<0.05,**表示与组5相比p<0.01,#表示与组5相比p<0.05,§号表示与组3相比p<0.01,S号表示与组3、组4和组5相比p<0.01。
在表5中,*表示与组2和组3相比p<0.05,**表示与组2、组3、组4和组5相比p<0.01,#表示与组5相比p<0.05,且§号表示与组4和组5相比p<0.01。
从上表中可以理解以下内容。
这样,其中的训练在休息阶段之前的组1(本发明组)中脂肪组织重量显著小于其中的训练在活动期之前组2中的值,表明身体脂肪百分比可成功地下降。此外,在休息阶段之前训练程序之后即刻喂食的组1中,脂肪组织重量甚至比训练之后一段时间喂食的组3更小,表明根据本发明可实现身体脂肪百分比更为有效的下降。试验例2
用慢性套管插入的狗模型(chronically cannulated dog model),利用动-静脉苯丙氨酸差异和用稳定的同位素L-[2H5]苯丙氨酸测定的身体蛋白代谢研究了由于运动后施用氨基酸-葡萄糖混合溶液时间选择的差异所致的骨骼肌氨基酸摄取和骨骼肌蛋白合成和降解速率的改变。测试方法如下。(1)实验动物
使用10只15月龄的比哥猎狗(beagle dog)。(2)动物模型的建立
经以戊巴比妥纳作全身麻醉后,将用于血液取样的慢性套管置于主动脉和外髋静脉中。此外,也将慢性套管置于外颈静脉和肝门静脉中。此外,将用于血流测量的环带(cuff)套于外髋静脉外面。在手术后2周康复期结束时将动物进行实验。(3)测试组合物(测试溶液)及施用方法
作为测试溶液,将示于下表6中的多种氨基酸制品(Amiparen,由Otsuka药厂生产,10%)及10%的葡萄糖注射液(由Otsuka药厂生产)以1∶1的比例混合并使用。通过经放入的套管以10ml/kg/h的速率连续点滴注入肝门静脉而完成此制品的施用。
                  表6成分              200ml中    300ml中    400ml中L-亮氨酸          2.80g      4.20g      5.60gL-异亮氨酸        1.60g      2.40g      3.20gL-缬氨酸          1.60g      2.40g      3.20gL-赖氨酸醋酸      2.96g      4.44g      5.92g(作为L-赖氨酸)    (2.10g)    (3.15g)    (4.20g)L-苏氨酸          1.14g      1.71g      2.28gL-色氨酸          0.40g      0.60g      0.80gL-甲硫氨酸        0.78g      1.17g      1.56gL-苯丙氨酸        1.40g      2.10g      2.80gL-半胱氨酸        0.20g      0.30g      0.40gL-酪氨酸          0.10g      0.15g      0.20gL-精氨酸          2.10g      3.15g      4.20gL-组氨酸          1.00g      1.50g      2.00gL-丙氨酸          1.60g      2.40g      3.20gL-脯氨酸          1.00g      1.50g      2.00gL-丝氨酸          0.60g      0.90g      1.20g氨基醋酸          1.18g      1.77g      2.36gL-天冬氨酸        0.20g      0.30g      0.40gL-谷氨酸          0.20g      0.30g      0.40g总的游离氨基酸    20.00g     30.00g     40.00g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
       (E)    11.82g     17.73g     23.64g非必需氨基酸含量         (N)    8.18g      12.27g     16.36gE/N                 1.44        1.44         1.44%枝链氨基酸
                 30.0w/w%    30.0w/w%    30.0w/w%氮含量              3.14g       4.71g        6.28gNa+含量            约0.4mEq    约0.6mEq     约0.8mEqCl-含量            不含有       不含有      不含有醋酸根含量          约24mEq     约36mEq       约48mEq(4)测试方法
测试方法显示于图1。
在实验开始时,将4.4μmol/kg启动(prime)剂量的L-[2H5]苯丙氨酸(在图中命名为L-[环-2H5]苯丙氨酸)从外颈静脉施用。之后,通过以6.6μmol/kg/h速率(恒速)连续点滴注入施用相同的化合物直到实验完成。在图1中箭头所示的时间完成从股动脉和外髋静脉的取血。(5)运动负荷
进行150分钟的跑台跑负荷(速度:10km/h.,斜角12%)。(6)测试条件
用运动后立即摄食的条件和运动后2小时摄食的条件以随机交叉设计并在各条件之间具有2周的恢复期进行实验。
运动后立即摄食的条件在于运动后立即开始2小时连续点滴注入测试组合物且运动后2小时的摄食条件在于运动后2小时开始2小时连续点滴注入测试组合物。(7)评估参数1.血浆苯丙氨酸-稳定同位素比例:气相色谱-质谱2.血浆氨基酸:高速氨基酸分析仪(日立制作所.,L-8500型)3.血浆葡萄糖:Glu-DH方法4.血浆FFA:酶学方法5.血浆胰岛素:RIA6.血浆CPK:RIA7.血流:Doppler方法8.红细胞压积:9.后肢骨骼肌中苯丙氨酸摄入~释放平衡:
平衡=(动脉血浓度-静脉血浓度)×血流×(1-红细胞压积
/100)/体重10.蛋白合成和分解速率:这些速率根据Barrett等方法[生物杂志.,245,223-228(1987)]计算。(8)结果
结果显示于图2(施用测试组合物期间动脉血浆中苯丙氨酸浓度的变化)、表7(在施用测试组合物期间后肢苯丙氨酸摄入速率)及表8(蛋白合成和分解速率)中。
图2为通过绘制施用测试组合物起始后的时间(分钟)为横坐标且施用测试组合物起始后动脉血浆苯丙氨酸浓度变化(nmol/ml纵坐标)而建立的图。在图2中,(1)代表运动后立即摄食的条件(n=10)且(2)代表运动后2小时摄食的条件(n=10)。每个值为平均值±标准差(SD)。*表示相对于运动后立即摄食条件p<0.05且**表示相对于运动后立即摄食条件p<0.01。
表7
  施用后15-45分钟nmol/kg/分钟     施用后60-120分钟nmol/kg/分钟  施用后15-120分钟nmol/kg/分钟
运动后立即施用     4.44±5.86     10.94±6.59     8.15±6
运动后2小时施用     4.07±6.07     5.36±2.31*   4.81±2.81**
*表示相对于运动后立即摄食条件p=0.049且**表示相对于上面相同的条件p=0.065。
表8
      休息时nmol/kg分钟       施用期间nmol/kg/分钟
运动后立即施用 蛋白合成速率蛋白分解速率     19.1±8.827.3±13.3     29.7±9.618.7±5.7
运动后2小时施用 蛋白合成速率蛋白分解速率     16.4±7.822.6±11.0     22.0±10.1*16.5±11.1
*表示相对于运动后立即摄食条件下蛋白合成速率p=0.028。
上面各个表中的每个值为n=10时的平均值±标准差(SD)且所有的统计分析通过配对t-检验完成。
从上面的图表中可理解下面内容。
从表7很明显在运动后立即摄食条件下摄食后15到120分钟期间后肢骨骼肌苯丙氨酸的摄入趋于大于运动后2小时摄食条件下的摄入(8.15±6对4.81±2.81nmol/kg/分钟.,p=0.065)并在摄入测试组合物后60到120分钟期间更为显著地大于后者的摄入(10.94±6.59对5.36±2.31nmol/kg/分钟.,p=0.049)。
从表8中也可看出在施用测试组合物期间的蛋白合成速率在运动后立即摄食条件下显著高于在运动后2小时摄食条件下的速率(29.7±9.6对22.0±10.1nmol/kg/分钟.,p=0.028)。
上面的结果表明运动后立即摄入蛋白较以运动后一段间隔后摄入蛋白更有利于身体蛋白的合成。
实施例3
为了研究在运动后立即或运动后2小时摄入本发明组合物[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的组合物,含有10.0g(48.3%)蛋白、7.7g(37.2%)碳水化合物及3.0g(14.5%)脂肪,每瓶78ml,粘度2300cp(30℃),氨基酸得分100]后血液氨基酸浓度的时间变化过程,进行了下面的实验。测试方法如下。(1)试验对象
登记5名运动俱乐部的健康大学生。(2)测试条件
测试用运动后立即摄食条件和运动后2小时摄食条件以交叉设计方式完成。(3)方法
测试程序显示于图3。
在该程序中,测试当日8:00开始的Ex代表相当于60%VO2max(相应于60%的最大吸氧量)功率自行车运动(60分钟)负荷。摄食和取血时间分别由箭头所示。
这样,在运动后立即摄食条件下,运动后立即摄入一瓶本发明组合物,并且在运动后2小时摄食的条件下,在运动后间隔2小时摄入一瓶本发明组合物。在两种条件下,取血均在摄入组合物前即刻和之后30、60和120分钟完成。
各对象测试前一天三餐(早餐、午餐和晚餐)和测试当天三餐均一致。(4)评估
用高速氨基酸分析仪(日立制作所,L-8500型)测定血浆苯丙氨酸浓度并评估数据。(5)结果
结果显示于图4中。
图4为通过绘制摄入测试组合物后的时间(分钟)为横座标且以摄入后血浆苯丙氨酸浓度改变(nmol/ml纵座标)而建立的图。在图中,(1)代表运动后立即摄食条件(n=5)且(2)代表运动后2小时摄食条件(n=5)。每个值为平均值±标准差且p代表相对于运动后立即摄食条件的显著性水平。统计分析通过配对t-检验完成。
从图4可得出下面的结论。
这样,摄入测试组合物后60分钟血浆苯丙氨酸浓度的升高度在运动后立即摄食条件下显著小于运动后2小时摄食条件下的升高并且甚至在摄入后120分钟时升高程度超于更小。此结果可理解为表明在运动后立即摄食条件较运动后2小时摄食条件有更大量的苯丙氨酸被组织所吸收并且,因而,在运动后立即摄入本发明组合物较运动后间隔一段摄食该组合物更有利于身体蛋白的合成。试验例4
为了分析通过在人类中经一轻的耐力训练后立即摄入本发明组合物对改善身体化学组成的可行性进行下面的实验。(1)受试对象
登记了15名具有肥胖倾向的女性志愿者(平均体重:62.3±2.8kg;平均年龄:22.5±1.0岁)。(2)控重计划
将志愿者进行下面的12周控重计划。因此,要求每位受试者每天用哑铃进行30分钟的轻耐力训练并且除节假日外,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摄入标准的晚餐,禁止摄入点心和酒类。对于早餐,调查一般摄食的菜单并要求受试者尽量按菜单摄入早餐。午餐没有限制且星期六、日及节假日随意进餐。要求受试者每天晚上做一次运动作为常规,在运动和晚饭之间至少有1.5小时的间隔。(3)测试条件
将受试者分成两组,即施予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实施例3中的组合物+运动,n=7)和没有施予组合物的组(仅仅运动,n=8)。要求施予本发明组合物的组运动后立即摄入实施例3中所述的测试组合物(被验物)。(4)评估参数1.体重2.皮下脂肪厚度:Harpenden皮脂厚度计(由英国Indicators生产)3.身体脂肪百分比:用(Nagamine)方程和Brozek方程通过皮下脂肪厚度计算。-(Nagamine)方程
男性≥18岁:D=1.0913-0.00116×S
女性≥18岁:D=1.0897-0.00133×S其中D=身体密度,S=皮下脂肪厚度(mm,上腕背部肩胛下部区域的和)-Brozek等的方程
F=4.570/D-4.142其中F=身体脂肪百分比(%)(5)结果
结果显示于图5。
图5是代表12-周期间体重、身体脂肪百分比(图中的“脂肪重量”)及去脂肪体重(图中的“去脂肪体重”)变化图(实验开始之前各值看为基线(O);显示了12周后增加或减少的量(kg))。左侧代表施以本发明组合物的组(组合物+运动)且右侧代表非摄食组(仅仅运动)。★表示相对于实验开始前的基线(在图中的Pre)p<0.05。
脂肪重量计算为(体重)×(身体脂肪百分比),且去脂肪体重计算为(体重)-(脂肪重量)。
从该图中可得出下面的结论。
脂肪重量在两组中均显著下降但在施以本发明组合物的组中平均下降为3.6kg,而在非摄食组为1.4kg,表明在施以本发明组合物的组中在脂肪重量上趋于表现出更大的下降。
去脂肪体重在两组中均趋于增加但在施以本发明组合物的组中增加为1.6kg,在非摄食组增加为0.6kg。这里又一次在施以本发明组合物的组中在去脂肪体重上显示出较大的增加。
上面的结果表明运动后立即摄入本发明组合物导致更大的身体组成改善效应。此外,受试者中能量和蛋白摄入没有差异显示上面的有利结果可归功于摄入的时间选择。试验例5
为了研究是否经轻的耐力训练后立即摄入本发明的组合物有利于人能量代谢的增加进行了以下的实验。测试方法如下。(1)受试对象
登记15名具有肥胖倾向的男性志愿者(平均体重:75.1±2.5kg;平均年龄:33.9±1.7岁)。(2)控重计划
将志愿者进行为期12周的以下控重计划。因此,要求每位受试者每天用哑呤进行30分钟的轻耐力训练并且除节假日外,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摄入规定的晚餐食谱,禁止摄入点心和酒类。对于早餐,调查平常摄入食物的菜单并要求受试者尽可能按菜单进早餐。午餐不受限制且星期六-星期日及节假日随意进餐。要求受试者每天晚做一次运动作为常规,晚饭和运动之间至少有1.5小时的间隔。(3)测试条件
将受试者分成两组,即施以本发明组合物的组(组合物+运动,n=8)和没有施以组合物的组(仅仅运动,n=7)。要求施以本发明组合物的组运动后立即摄入按实施例3所述组合物(本发明组合物)。(4)摄食负荷测试
根据图6中显示的测试程序进行摄食负荷测试,其中施以表9中所示的食物2次,即实验前和实验结束时施予。在休息阶段期间(休息-2)和摄食后休息阶段(休息-2)于图6中所示的1-14时间点取样呼出的气体。测定氧气的摄入并计算休息时和膳食后的代谢速率(VO2(ml/kg(BW)/分钟)。代谢速率通过后面的(5)2中描述的方法测定。
表9
重量(g) 碳水化合物(g)     脂肪(g)    蛋白(g)    合计(g)
面包  90.0     43.2     3.4     7.6     54.2
人造黄油  5.0     0.0     4.1     0.0     4.1
煮鸡旦  60.0     0.5     6.7     7.4     14.6
去滑火腿  40.0     1.1     1.0     6.3     8.4
桔汁  300.0     31.5     0.3     1.5     33.3
苹果  50.0     6.6     0.1     0.1     6.8
酸乳酪  100.0     5.0     3.0     3.9     11.9
 0.5     0.0     0.0     0.0     0.0
合计(g)   -     87.9     18.6     26.8     133.3
总能量(MJ)   -     1.47     0.70     0.45     2.62
%能量   -     56.1     26.7     17.2     100.0
(5)评估参数1.氧气摄入:Douglas袋方法。2.安静时代谢速率和膳食后代谢速率:Ferrannini′s氏方法(代谢,37,287-301,1988)。(6)结果
结果显示于图7及表10中。
图7为摄食负荷测试过程中实验开始前和实验结束后摄入标准食物前15分钟(表示为-15)开始经一段时间氧气摄入图(纵座标:氧气消耗VO2(ml/kg体重/分钟),横座标:摄食后的时间(分钟))。上面-行代表施以本发明组合物一组的结果(组合物+运动)且下面一行代表非摄食组(仅仅运动)。在该图中,时间0相当于摄入时间并由箭头所示,★表示相对于实验开始前的基线值p<0.05。
表10显示了实验开始前(基线)和实验结束时(12周)从施以本发明组合物组(组合物+运动,n=8)及非摄食组(仅仅运动,n=7)计算的安静时代谢速率(J/kg/分钟)和膳食后代谢速率(J/kg/分钟)的变化。
表10
            摄食组合物组                  非摄食组
  测试开始前   测试结束时   p=       测试开始前    测试结束时   p=
安静时代谢速率 68.1±2.2  73.6±2.0  0.026     69.1±2.2  69.9±3.8  N.S.
膳食后代谢速率 81.4±2.2  86.6±2.8  0.012     79.6±2.4  80.3±4.9  N.S.
每个值(单位:J/kg体重/分钟)为平均值±标准误且N.S.意思为没有明显差异。
从上图中可看出以下结论。
如图7所示,施以本发明组合物的测试组(上面一行)在实验结束时的摄食负荷下氧气摄入表现出显著的增加(-15,15,30,45,60,75,90及135分钟)但非-摄食组(下面一行)没有表现出改变。
上面的结果表明运动后立即摄入本发明的组合物有刺激能量消耗的可能性,换言之通过运动后立即摄入本发明的组合物具有建立瘦肉型身体组成的可能性。试验例6
用缓慢插入套管的狗动物模型,并在运动期间及运动前施用氨基酸-葡萄糖混合物研究了骨骼肌及内脏的氨基酸平衡、尿素氮的分泌及肌肉中糖原浓度的变化。测试方法如下。(1)实验动物
使用了雄性11月龄的杂种狗10条(平均体重:17.0±0.6kg)。(2)动物模型的建立
经以戊巴比妥作全身麻醉条件下,将用于取血的慢性导管置于动脉、股静脉、肝静脉及门静脉中,且将用于施用测试物质的慢性导管置于外颈静脉中。此外,将用于血流测量的探头(probe)附着于外髋动脉、肝动脉及门静脉上。在2周的术后恢复期,动物用于实验前根据白血球数、红细胞压积、食欲及体重变化证实其恢复。(3)实验条件
实验分四组进行,即AG组[氨基酸+葡萄糖摄食条件(10%Amiparen(Otsuka药厂)和10%葡萄糖注射液(Otsuka药厂)的等量混合物)],AA组[氨基酸摄食条件(10%Amiparen(Otsuka药厂)和生理盐水(Otsuka药厂)的等量混合物)],G组[葡萄糖摄食条件(10%的葡萄糖注射液(Otsuka药厂))]及S组[盐水摄食条件(仅仅生理盐水(Otuska药厂))],采用随机交叉设计,各条件之间具有2周的恢复期。(4)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显示于图8。实验1:经1小时休息期后,将测试物质经3.5个小时以10ml/kg/h的速率从外颈静脉注入。施用后60分钟开始,给予动物2.5小时的跑台训练负荷。训练完成与测试组合物施用的完成相一致。为了提供恢复期,将动物置狗悬带(dog sling)中3小时。在休息及恢复期间,施用生理盐水以确保必需的尿液量。3小时恢复期后,将动物带回代谢笼内并给以食物。
在图8中所示的时间点进行取血和取尿。(5)运动负荷
将动物给以150分钟的跑台跑训练(速度10km/hr,斜度12%)。(6)评估参数1.血浆氨基酸:高效氨基酸分析仪(日立制作所L-8500)2.血浆葡萄糖:Glu-DH方法3.血浆FFA:酶学方法4.血浆胰岛素:RIA方法5.尿素氮:UV方法6.血浆CPK:UV方法7.血浆LDH:UV方法8.血乳酸:酶学方法(Dialuca,Toybo)9.血流:Doppler方法10.红细胞压积11.糖元分析:Lo等人的方法(应用生理学杂志,28,234-236,1970)12.骨骼肌Phe摄入-释放平衡
平衡=(动脉血浓度一股静脉血浓度)×外髋静脉血流×(1-
红细胞压积/100)/体重13.肠道必需氨基酸摄入-释放平衡
平衡=(动脉血浓度-门静脉血浓度)×门静脉血流×(1-红
细胞压积/100)/体重(7)统计分析
通过Fisher PLSD进行每个时间点的组间比较和随时间进程的组对组比较。所有的计算用统计计算软件Stat-View完成。结果均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显著性水平为5%。(8)结果
结果显示于图9-14。
图9显示了动脉血浆总氨基酸浓度随时间变化图[纵座标:动脉血浆总氨基酸浓度(nmol/ml),横座标:跑台跑从0分开始后的时间(时间,分钟)]。
图10显示了胰岛素浓度的随时间变化图[纵座标:动脉血浆胰岛素浓度(μU/ml),横座标:跑台跑从0分开始后的时间(时间,分钟)]。
图11为显示后肢苯丙氨酸(Phe)平衡的图[纵座标:后肢Phe平衡(nmol/kg/分钟),横座标:跑台跑从0分开始后的时间(时间,分钟)]。
图12为代表肠道必需氨基酸(EAA)平衡图[纵座标:肠道EAA平衡(nmol/kg/分钟),横座标:跑台跑从0分开始后的时间(时间,分钟)]。
图13是代表尿素氮分泌变化图[纵座标:尿素氮分泌速率(mg/h),横座标:如图8实验时间表中所示的对照期、休息期、运动期及恢复期(0-1.5h及1.5-3h)的时间]。
图14为代表肝脏尿素氮平衡图[纵座标:尿素氮释放速率(μg/kg/分钟),横座标:以跑台跑为基准(0分)的时间变化(时间,分钟)]。
图9-14中标出的值均为平均值±标准误(SE)且各字母(a,b)表示各组间在p<0.05时有显著差异。★表示相对于施用前的基线p<0.05。图13和14中标出的值为平均值±标准误(SE),★表示相对于施用前的基线在p<0.05时有显著差异;且↑表示组间的p<0.05。
从上图中可得出以下结论。a)如图9所示,两者都含有氨基酸的AG和AA的施用分别导致运动前后显著高的血浆总氨基酸浓度。此外,如图10所示,AG和G的施用分别导致了胰岛素的升高。对于AG而言,胰岛素浓度的增加是最大的尽管与G相比葡萄糖剂量仅为二分之一。
上面的结果表明血液氨基酸浓度通过氨基酸摄食可很好地保持且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同时施用较仅施用碳水化合物导致胰岛素分泌的更大刺激。b)如图11所示,运动前两者均含氨基酸的AG和AA的施用分别导致后肢Phe平衡从释放相到摄入相的转变。而在运动中Phe平衡降低,施用了AA则转化为释放相,但施用AG时,维持在±0附近。
上面的结果表明运动前施用氨基酸抑制肌肉蛋白的分解且同时施用碳水化合物甚至帮助抑制运动期间肌肉蛋白的分解。
此外,观察到的运动期间仅具AG的肌肉蛋白降解的抑制表明了涉及AG胰岛素分泌刺激作用的机制。c)如图12所示,两者均含氨基酸的AG和AA的施用分别导致运动前及运动期间肠道EAA的摄入增加。
此结果表明运动前及运动期间肠道蛋白水解的可能受运动前氨基酸摄入的抑制。d)如图13所示,对于AG,从摄食开始到恢复3小时尿素氮的分泌显著小于AA。此外,如图14所示,对于AG,肝脏尿素的释放比AA更大程度地受到抑制。
上面的结果表明同时施用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导致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的抑制,意即抑制利用氨基酸的其它用途(主要用作能量来源)而不是用于身体蛋白的合成。
作为支持尿素氮分泌数据的数据,可提及这样的数据,即运动后立即施用,与仅用氨基酸相比,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导致了更少的尿素氮分泌(参考后面的测试实施例7,图16)。试验例7
用缓慢插入套管的狗动物模型,运动后施用氨基酸和葡萄糖的混合物并比较其与仅施用氨基酸后的尿素氮分泌的时间变化。测试方法如下。(1)实验动物
使用10只15月龄的小猎兔犬(平均体重11.8±0.3kg)。(2)测试条件
用两个条件进行实验,即,AG组[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摄食条件(10%Amiparen(Otsuka药厂)和10%葡萄糖注射液(Otsuka药厂)的等量混合物)]和AA组[氨基酸摄食条件(10%Amiparen(Otsuka药厂)和生理盐水(Otsuka药厂)的等量混合物)],采用随机交叉设计并在不同条件之间具有2周的恢复期。(3)实验方法
测试时间表显示于图15。
90分钟休息期后,施以跑台训练负荷。运动后立即开始,将测试组合物以10ml/kg/hr的速率经4个小时连续不断地施入肝门静脉。同时从运动后也立即开始,在施用阶段收集全尿(0-1小时命名为恢复0-1,1-2小时命名为恢复1-2,2-3小时命名为恢复2-3,且3-4小时命名为恢复3-4)。(5)运动负荷
施以150分钟的跑台跑负荷(速度101cm/hr,斜度12%)。(6)评估参数1.尿素氮:UV方法(7)统计分析
通过配对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用统计计算软件Stat-View进行所有的计算。所有的结果均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显著性水平为5%。(8)结果
结果显示于图16。
图16为代表运动后立即开始每单位小时尿素氮分泌速率(mg/h)图。
从上图中明显看出以下结论。a)如图16所示,当氨基酸与碳水化合物同时施用时,与仅施用氨基酸相比,恢复2-3和恢复3-4阶段尿素氮分泌速率显著较低。
上面的结果表明同时施用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抑制了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意即阻止利用氨基酸用于除身体蛋白合成之外的目的。试验例8
在运动之前摄入本发明组合物后血液氨基酸浓度和血液胰岛素浓度随时间变化与摄入市售蛋白粉(仅蛋白质)和摄入市售碳水化合物食物(仅碳水化合物)情况相比较进行了分析。测试方法如下。(1)受试对象
登记5名大学体育俱乐部成员的男性学生。(2)测试条件
测试用以下条件进行,即以与测试实施例3(P-13)中描述相同的本发明组合物的摄食条件、以与本发明组合物具有相同蛋白含量(PP)市售蛋白粉的摄食条件及以与本发明组合物具有相同热价的市售碳水化合物但具有约3倍于本发明组合物碳水化合物(CHO)的摄食条件,采用交叉设计。
上面提到的市售蛋白粉为获自明治制果公司的(SAVAS蛋白XX)且市售碳水化合物食物为获自森永制果的(Wider Energy-In)。(3)实验方法
实验前一天三餐(早、中及晚餐)和实验当天二餐(午餐和晚餐)使用标准食谱。
实验当天,于8:30给予测试食物并且摄食后30分钟开始,即9:00,施以60分钟的相应于60%VO2max的跑台训练负荷。
取血在摄食前、摄食后30分钟(运动开始前即刻)、运动完成后即刻(摄食后90分钟)、运动完成后30分钟(摄食后120分钟)、运动完成后60分钟(摄食后150分钟)及运动完成后120分钟(摄食后210分钟)进行。(4)评估参数1.血浆氨基酸:高效氨基酸分析仪2.血清胰岛素:RIA(5)结果
结果显示于图17-19。
图17显示了摄食测试食物后血浆总氨基酸浓度的时间变化。在该图中,血浆总氨基酸浓度(nmol/ml)绘于纵座标且摄食后的时间(分钟)绘于横座标上。30-90分钟阶段相应于跑台训练(图中的训练)。
图18显示了在P-13、PP及CHO组中摄入测试食物后的30分钟中血浆总氨基酸浓度的变化(nmol/ml)。
图19显示了摄入测试食物后血清胰岛素浓度的变化(μU/ml)。
在图中,每个值代表平均值±标准差(SD)。在图17中,★表示相对于0分钟p<0.05。图17及18中字母a、b和c表示在每组间p<0.05。在图19中,★表示相对于0分钟p<0.05且#表示相对于PP,p<0.05。通过配对t-检验做统计分析。
从上图中可得到下面的结论。a)从图17很明显,在施以本发明组合物的组(P-13组)和施以市售蛋白粉的组(PP组),血浆总氨基酸浓度在摄食后30分钟显著提高且在运动期间维持在较高水平。此外,在这些组中,甚至在运动完成后达30分钟时总氨基酸浓度还显著高于施以市售碳水化合物食物组(CHO组)的浓度。此外,在施以本发明组合物的组中摄食后达30分钟血浆总氨基酸浓度的绝对增加显著大于施以市售蛋白粉组的浓度(图18)。
上面的结果表明在运动开始前摄入本发明组合物能在运动期间维持高水平血液氨基酸水平表明该组合物抑制运动期间身体蛋白的分解。此结果也表明在可消化性和吸收上,本发明的组合物优于市售蛋白粉。b)如图19所示,摄食后30分钟血清胰岛素浓度在施以本发明组合物的组(P-13组)中升高但在施以市售蛋白粉的组(PP组)中没有升高并且此施以本发明组合物的组30分钟时的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施用市售蛋白粉的组。
上面的结果表明由于碳水化合物的配方(formulation),本发明的组合物具有胰岛素分泌刺激作用。由于胰岛素促进组织的氨基酸摄入和身体蛋白的合成并抑制身体蛋白的分解,所以认为本发明组合物胰岛素分泌刺激作用对身体蛋白合成是有利的。试验例9
在该测试中,运动后立即摄食测试实施例3中所述的本发明组合物并比较与摄食无碳水化合物的市售蛋白粉后的血液氨基酸与胰岛素浓度随时间的变化。(1)受试对象
登记12名体育俱乐部成员中的健康男性大学生。(2)测试条件
使用两种条件,即摄食一瓶(78ml)本发明组合物的条件(P-13)和摄食具有相同蛋白含量的无碳水化合物市售蛋白粉条件(PP),采用交叉设计。
作为市售蛋白粉,使用了获自明治制果株式会社的(SAVAS蛋白XX)。(3)实验方法
测试前一天及测试当天的三餐(早、中、晚餐)为一致的标准配食。
测试当日16:00开始,施以50分钟的相当于70%VO2max的功率自行车训练负荷,之后再给以举起25kg哑呤10次的负荷。该训练完成后,要求受试者摄入测试食物。摄入测试食物之前(运动后即刻)、摄入后30分钟、摄入后60分钟及摄入后120分钟进行取血。(4)评估参数1.血浆氨基酸:高效氨基酸分析仪2.血清胰岛素:通过RIA(5)结果:
结果列于图20及21中。
图20为代表摄入测试食物后血浆总氨基酸浓度随时间变化图[纵座标:血浆总氨基酸浓度(nmol/ml),横座标:摄食后时间(分钟)]。
图21为代表摄入测试食物后血清胰岛素浓度随时间变化图(纵座标:血清胰岛素浓度(μU/ml),横座标:摄食后时间(分钟))。
在各个图中的每个标绘值(plot)为平均值±标准差(SD)且图21中的★和#分别表示与0分钟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和与市售蛋白粉组(PP)有显著差异p<0.05。统计分析通过配对t-检验进行。
从这些图中很明显看出以下结论。a)从图20中可见,施以本发明组合物组(P-13组)与施以市售蛋白粉组(PP组)相比较,前者摄入测试组合物后30分钟的血浆总氨基酸浓度显著高于后者。此结果表明本发明组合物在可消化性和吸收上优于蛋白粉。b)从图21中可见摄入后30分钟时血清胰岛素浓度在施以本发明组合物的组中升高,而在施以市售蛋白粉的组中没有升高从而使前面一组摄食后30分钟时的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后者。
上面的结果表明包括在本发明组合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刺激了胰岛素的分泌。由于胰岛素促进组织氨基酸摄入和身体蛋白合成并抑制身体蛋白的分解,所以本发明组合物的胰岛素分泌刺激作用有利于身体蛋白的合成。

Claims (1)

1.降低脂肪重量、增加肌肉重量的食物组合物,在运动前、运动期间和运动后摄入,其含有干重40-65%重量的蛋白质、5-25%重量的脂肪和15-40%重量的碳水化合物。
CN97190916A 1996-05-23 1997-05-19 降低身体脂肪含量和改善身体组成的食物组合物及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571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2849496 1996-05-23
JP128494/96 1996-05-23
JP128494/1996 1996-05-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8077A CN1198077A (zh) 1998-11-04
CN1075713C true CN1075713C (zh) 2001-12-05

Family

ID=14986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909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5713C (zh) 1996-05-23 1997-05-19 降低身体脂肪含量和改善身体组成的食物组合物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004926A (zh)
KR (1) KR100481379B1 (zh)
CN (1) CN1075713C (zh)
WO (1) WO19970439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511094A (ja) * 1999-10-18 2003-03-25 マッスルテク リサーチ アンド ディヴェロプメント イン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無脂肪体重及び体力を増強するための食物補充物質
KR100407912B1 (ko) * 2001-01-20 2003-12-01 김명철 광고수단을 구비하는 화분
US6815421B1 (en) * 2001-03-22 2004-11-09 Osteopharm Inc. Polypeptides for use in ameliorating effects of aging in mammals
CA2449917C (en) * 2001-06-08 2009-09-22 Riken Amino acid mixture-containing agent capable of raising body temperature for food or drink use and medical use
US20040137037A1 (en) * 2002-09-27 2004-07-15 President, Shinshu University And Otsuka Pharmaceutical Co., Ltd. Plasma volume expanding formula
JP2004168704A (ja) * 2002-11-20 2004-06-17 Otsuka Pharmaceut Co Ltd 筋肉増加用製剤
JP4534579B2 (ja) * 2004-04-28 2010-09-01 味の素株式会社 リジン含有抗肥満または抗高脂血症用食品、飼料またはサプリメント
US20050276896A1 (en) * 2004-06-14 2005-12-15 Sadek Nagwa Z Formulation providing a low carbohydrate cereal based system including a novel dough and a pizza crust or bread product having open cell structure
WO2007060947A2 (ja) * 2005-11-22 2007-05-31 Sunstar Inc 健康食用組成物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健康食及び健康食セット
US7850997B2 (en) * 2007-03-21 2010-12-14 Tim Romero Dietary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enhancing lean body mass and exercise performance
BRPI0809675A2 (pt) * 2007-04-02 2014-09-16 Nestec Sa Composições alimentícias incorporando triglicerídeos de cadeia média
JP2007314560A (ja) * 2007-07-23 2007-12-06 Mitsui Sugar Co Ltd 運動に伴って起こる酸化的代謝を持続させる剤
US8595026B2 (en) * 2008-02-21 2013-11-26 Global Health Products, Inc. System and methods of obtaining reimbursements for patient treatment
WO2010126353A1 (en) * 2009-04-27 2010-11-04 N.V. Nutricia Pea-based protein mixture and use thereof in a liquid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suitable for enteral feeding
EP2327316B1 (en) * 2009-11-29 2016-11-16 Premier Nutrition Corporation Method of enhancing muscle protein synthesis
EP3223633A1 (en) * 2014-11-25 2017-10-04 Nestec S.A.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promoting lean body mass and minimize body fat gain and managing weigh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41494A1 (en) * 1990-02-05 1991-08-14 Pfizer Inc. Low-calorie fat substitute
CN1107668A (zh) * 1994-12-23 1995-09-06 广州鹰金钱企业集团公司 全价营养液体膳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26767A (ja) * 1982-01-22 1983-07-28 Ajinomoto Co Inc 肝臓病患者用栄養組成物
IL77629A (en) * 1985-01-22 1989-07-31 Abbott Lab High fat,low carbohydrate enteral nutritional for mula
JPH03219838A (ja) * 1989-11-06 1991-09-27 Itochu Shiryo Kk 体脂肪の蓄積量を減少させる飼料
JPH07102112B2 (ja) * 1990-04-06 1995-11-08 大塚製薬株式会社 高蛋白高粘性栄養補給食品組成物
EP0511587A1 (en) * 1991-04-26 1992-11-04 Takeda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Slimming composition
JPH09100238A (ja) * 1995-10-02 1997-04-15 Nissei Kosan Kk 痩身用組成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41494A1 (en) * 1990-02-05 1991-08-14 Pfizer Inc. Low-calorie fat substitute
CN1107668A (zh) * 1994-12-23 1995-09-06 广州鹰金钱企业集团公司 全价营养液体膳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004926A (en) 1999-12-21
KR19990035872A (ko) 1999-05-25
CN1198077A (zh) 1998-11-04
WO1997043912A1 (fr) 1997-11-27
KR100481379B1 (ko) 2005-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713C (zh) 降低身体脂肪含量和改善身体组成的食物组合物及其方法
CN101061860A (zh) 富含亮氨酸的营养组合物
CN1236683C (zh) 油/脂组合物
CN1313030C (zh) 包含生物素的新颖的营养药物性组合物
CN1223283C (zh) 提高运动员体能的藻菌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48179A (zh) 在骨骼肌中活化蛋白合成以及使分解代谢过程减活的组合物和方法
CN101035594A (zh) 用于糖尿病患者的食品
CN1087517A (zh) 用于降低高半胱氨酸水平的药物制剂
EP1629840A1 (en) Amino acid composition and fluid replacement
CN1895067A (zh) 减肥美容酸奶片(粉)
CN1767839A (zh) 抗过敏的组合物
CN1076589A (zh) 营养保健油
CN1968691A (zh) 用于通过葡糖异生作用加速酒精代谢或从疲劳恢复的组合物
CN1579198A (zh) 一种活性肽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694695A (zh) 包含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新颖的营养药物性组合物
CN1905863A (zh) 用于治疗代谢紊乱的方法和组合物
US8822536B2 (en) Dietary supplements containing terpenoid acids of maslinic acid or oleanolic acid and process for enhancing muscle mass in mammals
CN1853513A (zh) 一种具有缓解体力疲劳作用的运动饮料
CN1307478A (zh) 食品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CN100341499C (zh) 精神集中提高用组合物
CN1893841A (zh) 健康饮料
CN1836555A (zh) 一种携带食用方便的益寿养生米肠及其加工方法
CN1736220A (zh) 抗疲劳酸奶片
CN1096627A (zh) 稳定乳牛高牛乳产率的日粮及获得稳定的高产牛乳的饲养方法
CN1602190A (zh) 谷氨酸盐、谷氨酸盐衍生物或代谢产物、谷氨酸盐类似物或其混合物在制备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组合物中的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11205

Termination date: 2014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