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39074B - 用于车辆的遮蔽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遮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39074B
CN107539074B CN201710483105.0A CN201710483105A CN107539074B CN 107539074 B CN107539074 B CN 107539074B CN 201710483105 A CN201710483105 A CN 201710483105A CN 107539074 B CN107539074 B CN 1075390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pull
control
roller blind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8310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39074A (zh
Inventor
H·泽尔
S-O·泽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cauto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cauto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10201611165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16111659B4/d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102016111661.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16111661B4/d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cauto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cauto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539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90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390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90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20Accessories, e.g. wind deflectors, blinds
    • B60J1/2011Blinds; curtains or screens reducing heat or light intensity
    • B60J1/2013Roller blinds
    • B60J1/2019Roller blinds powered, e.g. by electric, hydraulic or pneumatic actu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20Accessories, e.g. wind deflectors, blinds
    • B60J1/2011Blinds; curtains or screens reducing heat or light intensity
    • B60J1/2013Roller blinds
    • B60J1/2036Roller blind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elements
    • B60J1/2044Draw bars, including elements attached to it, e.g. sliding shoes, gripping elements or pull co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20Accessories, e.g. wind deflectors, blinds
    • B60J1/2011Blinds; curtains or screens reducing heat or light intensity
    • B60J1/2013Roller blinds
    • B60J1/2036Roller blind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elements
    • B60J1/2047End position holding means, e.g. suction cups, hooks on a vehicle, indentations on gu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20Accessories, e.g. wind deflectors, blinds
    • B60J1/2011Blinds; curtains or screens reducing heat or light intensity
    • B60J1/2013Roller blinds
    • B60J1/2036Roller blind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elements
    • B60J1/2061Tensioning systems for keeping the blind taut when in use, other than spring m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20Accessories, e.g. wind deflectors, blinds
    • B60J1/2011Blinds; curtains or screens reducing heat or light intensity
    • B60J1/2013Roller blinds
    • B60J1/2066Arrangement of blinds in vehicles
    • B60J1/2086Arrangement of blinds in 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nable windows, e.g. side windo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遮蔽装置,具有:卷帘幅,其能从拉入位置运动到拉出位置中;卷绕轴,卷帘幅以第一边缘固定在卷绕轴上;拉出型材,卷帘幅以第二边缘固定在拉出型材上;第一驱动器,其出于卷绕卷帘幅的目的而作用于卷绕轴;提升杆,其能可脱开地设置在拉出型材上;第二驱动器,设置在拉出型材上的提升杆借助该二驱动器使卷帘幅通过直线运动在拉入位置与拉出位置之间移动;设置在拉出型材中的锁止装置,其用于将拉出型材锚固在车辆侧的保持装置中;控制装置,其与锁止装置并且与提升杆相互作用,以便将锁止装置在拉出位置中解锁或锁定。拉出型材构造有容纳腔室,在容纳腔室中除了锁止装置之外设置有能影响锁止装置的位置的控制装置。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遮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遮蔽装置,尤其是用于轿车车门的侧面玻璃,该遮蔽装置具有:
卷帘幅,该卷帘幅能从拉入位置运动到遮蔽的拉出位置中;
卷绕轴,卷帘幅以第一边缘固定在该卷绕轴上;
拉出型材,卷帘幅以第二边缘固定在该拉出型材上;
第一驱动器,该第一驱动器出于卷绕所述卷帘幅的目的而作用到卷绕轴上;
提升杆,该提升杆能可脱开地设置在拉出型材上;
第二驱动器,设置在拉出型材上的提升杆借助该第二驱动器使卷帘幅通过直线运动在拉入位置与拉出位置之间移动;
设置在拉出型材中的锁止装置,该锁止装置用于将拉出型材锚固在车辆侧的保持装置中;
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一方面与锁止装置相互作用并且另一方面与提升杆相互作用,以便将锁止装置在卷帘幅的拉出位置中解锁或锁定。
背景技术
已知轿车配备有遮蔽装置,以便一方面最大程度地减少加热内部空间且引起眩目作用的日光入射而且另一方面防止行人看到内部空间里面。由EP196740A2已知的是,这样的遮阳卷帘电动地在拉出的遮蔽位置与拉入位置之间来回运动。为此,遮阳卷帘的拉出型材与提升杆连接,该提升杆被马达驱动地移进和移出,并且以这种方式使遮阳卷帘在拉入位置与拉出位置之间来回运动。
不可脱开地固定在拉出型材上的提升杆经常出于外观原因、但也考虑到在事故中的车辆乘客保护而被看作是有问题的。因此,本申请人在DE102013016047A1中提出一种遮阳卷帘,该遮阳卷帘借助提升杆运动到遮蔽位置中并且在那里保持在车辆侧,从而可脱开地安装在拉出型材上的提升杆可以往回移动到其被门饰板遮盖的拉入位置中。
DE102008063775A1提出在拉出型材中设置用于提升杆的容纳部。该提升杆可脱开地支承在所述容纳部中。此外,拉出型材具有锁止装置。该锁止装置能够锚固在车辆侧。在提升杆移出时,该提升杆被锁定在拉出型材的容纳部中,其中,一旦拉出型材的锁止装置固定在车辆侧,则解除提升杆在拉出型材中的锁定。然后,该提升杆能够运动到其被遮盖的拉出位置中。为了使遮阳卷帘从遮蔽位置往回移动到其拉入位置中,所述提升杆再次朝拉出型材的方向运动。一旦提升杆嵌入在容纳部中,则在那里进行锁定。该锁定导致拉出型材的锁止装置的解锁,从而拉出型材通过所述杆的往回引导而往回运动到该拉出型材的拉入位置中。在DE102008063775A1中说明以根据圆珠笔原理的推推式锁定(Push-Push-Verriegelung)形式的机械实施方式。备选地说明也可以通过电磁铁实现在提升杆与拉出型材之间的锁定以及在拉出型材与车辆侧的保持装置之间的锁定。
DE102014211617A1与DE102014211619A1通过国内优先权互相关联且公开了这种遮阳卷帘的多种不同实施方式。在多种变型方案中示出设置在拉出型材上的锁止装置,该锁止装置借助提升杆的施加影响将遮阳卷帘在车辆侧保持装置中在遮蔽位置中锁定或解锁。除了机械锁定之外提出电磁锁定、液压锁定或气动锁定。公开了各种各样形状的锁止爪和锁止销,所述锁止爪和锁止销部分被弹簧加载地挤压到锁止位置中并且通过提升杆解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提升杆围绕其纵轴线转动,以便对锁止装置施加控制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在确保锁止装置可靠地工作以便将拉出型材固定在遮蔽位置中的情况下美观且紧凑地构造所述拉出型材。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遮蔽装置来解决按照本发明的任务,据此所述拉出型材构造有容纳腔室,在该容纳腔室中除了锁止装置之外设置有控制装置,利用该控制装置能影响锁止装置的位置。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遮蔽装置,所述遮蔽装置具有:卷帘幅,该卷帘幅能从拉入位置运动到遮蔽的拉出位置中;卷绕轴,所述卷帘幅以第一边缘固定在该卷绕轴上;拉出型材,所述卷帘幅以第二边缘固定在该拉出型材上;第一驱动器,该第一驱动器出于卷绕所述卷帘幅的目的而作用到卷绕轴上;提升杆,该提升杆能可脱开地设置在拉出型材上;第二驱动器,设置在拉出型材上的提升杆借助该第二驱动器使卷帘幅通过直线运动在拉入位置与拉出位置之间移动;设置在拉出型材中的锁止装置,该锁止装置用于将拉出型材锚固在车辆侧的保持装置中;容纳腔室,所述拉出型材构造有所述容纳腔室,在该容纳腔室中除了锁止装置之外设置有控制装置,利用该控制装置能影响锁止装置的位置;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一方面与锁止装置相互作用并且另一方面与提升杆相互作用,以便将锁止装置在卷帘幅的拉出位置中解锁或锁定;为了在容纳腔室内占据控制位置,所述控制装置在第一终端位置与第二终端位置之间线性可移动地支承;在第一终端位置中占据第一控制位置,而在第二终端位置中占据第二控制位置;所述控制装置具有三个控制位置;在位于各所述终端位置之间的限定的中间位置中占据第三控制位置。
通过构造在其中设置有锁止装置和控制装置的容纳腔室,所述锁止装置和控制装置能够安置在拉出型材中的外表尽可能封闭的空间中。锁止装置和控制装置紧邻地在同一个容纳腔室中的空间布置结构保证两个构件更可靠且无误差地相互作用。
此外规定:为了在容纳腔室内占据控制位置,控制装置在第一终端位置与第二终端位置之间线性可移动地支承。
通过借助线性移动来占据控制位置,确保能够使得用于控制装置的运动空间保持小,尤其是当仅能通过控制装置的线性移动到达所述控制位置时。
首先规定:在第一终端位置中占据第一控制位置,而在第二终端位置中占据第二控制位置。
然而有利地附加规定:所述控制装置具有三个控制位置,其中,在位于各所述终端位置之间的限定的中间位置中占据第三控制位置。
为了占据第一控制位置和第二控制位置,存在有控制装置的通过运动到第一终端位置或第二终端位置中而限定的位置。
为了也能够限定第三控制位置而规定:在容纳腔室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锁紧元件,所述至少一个锁紧元件将控制装置保持在限定的第三中间位置中。
此外规定:锁止装置包括锁止件以及沿锁止方向对该锁止件施加力的锁止弹簧。
通过由锁止弹簧加载锁止装置的锁止件,确保锁止元件在静止位置中占据限定的位置。对于本发明,选择锁止位置作为限定的位置,其中,原则上也考虑打开位置作为在静止状态下的限定的锁止位置。主要的优点在于:在相应地操控锁止件之后,该锁止件往回转动到其限定的初始位置中并且该锁止件作为整个系统的一部分总是能被操控从同一个限定的静止位置中出来。
此外规定:控制装置由控制弹簧保持在一终端位置中。
对于控制装置也适用的是,通过使用控制弹簧,该控制装置在静止位置中总是设置在同一个限定的终端位置中,并且因此在通过提升杆影响控制装置时基本上能从控制装置的该限定的位置出发。
此外规定:锁紧元件被锁紧弹簧加载。
上述优点也适用于被锁紧弹簧加载的锁紧元件。因为对于整个系统的控制也需要所述锁紧元件,所以对于操控锁紧弹簧具有显著优点的是,所述锁紧元件能被操控从一限定的位置中出来。优选地,锁紧元件由锁紧弹簧保持在挤出位置中。然而完全可想到的是,锁紧元件由锁紧弹簧保持在被压入的锁紧位置中。
此外规定:控制装置构造有用于提升杆的容纳部,从而提升杆能够无问题地嵌接到控制装置中以用于控制锁定和解锁。
附图说明
由以下对实施例的说明得出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其中:
图1示出按照本发明的遮蔽装置在车辆侧门中的安装情况的示意图;
图2示出按照本发明的遮蔽装置的拉出型材的分解图;
图3示出按照本发明的遮蔽装置的锁止元件的后视图;
图4示出在图3中示出的锁止元件从前面看的透视图;
图5示出锁止元件按照图3中的剖切线C-C的剖视图;
图6示出遮蔽装置的控制装置的前面的透视图;
图7示出按照图6的控制装置的后面的透视图;
图8示出按照图6的控制装置的前视图;
图9示出控制装置按照图8中的剖切线A-A的剖视图;
图10示出看到锁止装置里面时拉出型材的部分视图,其中,控制装置在中间位置中;
图11示出按照图10中的圆圈X的局部放大图;
图12示出按照图10中的剖切线B-B的剖视图;
图13示出按照图10的图示,其中,控制装置处在上方终端位置中;
图14示出按照图13中的圆圈XIII的局部放大图;
图15示出按照图13中的剖切线D-D的剖视图;
图16示出按照图10的图示,其中,控制装置处在下方终端位置中;
图17示出按照图16中的圆圈XVI的局部放大图;
图18示出按照图16中的剖切线E-E的剖视图;
图19至21示出图12、15和18中的剖视图;
图22示出按照图1的按照本发明的遮蔽装置的靠近卷绕轴设置的切换装置的示意图;
图23a至23c、24、24a、25、25a、26、26a示出切换装置与锁止装置根据控制装置不同位置的配合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按照本发明的遮蔽装置总体上设有附图标记10。
图1示出遮蔽装置10的典型的(尽管不是唯一的)安装情况。示出车辆的侧门11,该侧门设有窗口12。该窗口由窗框13限定。
在侧门11上设置有遮蔽装置10。该遮蔽装置具有能从卷绕轴14中拉出的卷帘幅15,该卷帘幅在其远离卷绕轴14的边缘上具有所谓的拉出型材16。卷绕轴14支承在卷绕轴壳体17中并且设有在此未示出的第一驱动器。该第一驱动器通常是一种弹簧储能马达。
卷帘幅15能从卷绕轴14从拉入位置(在该拉入位置中卷帘幅在卷绕轴14上被卷绕)被拉出到拉出位置或遮蔽位置中。在例如在图1中示出的拉出位置或者说遮蔽位置中,卷帘幅15至少尽量遮盖窗口12。因此,根据卷帘幅15的构造至少部分保护车辆内部空间免受日光入射或不被行人看到。
拉出型材16具有锁止装置18,侧门11在窗框13的区域中具有保持装置19,卷帘幅15在其遮蔽位置中能够利用锁止装置18锚固在该保持装置中。
原则上可想到的是,卷帘幅15被手动地从拉入位置运动到其拉出位置中并且在需要时再次往回运动到拉入位置中,如这由被简单地保持的遮蔽装置10已知的那样。然而,本发明涉及一种遮蔽装置10,该遮蔽装置被马达驱动地在拉入位置与遮蔽位置之间来回移动。为此,遮蔽装置10具有优选电动的第二驱动器20,该第二驱动器作用于提升杆21。提升杆21为了保护且在必要时也为了引导而被可线性运动地保持在导向管22中。为了尽可能小地影响外观,提升杆21通常在卷帘幅15的背离在内部空间中被运送的乘客的一侧、即外侧上被引导。
如下操作按照图1的遮蔽装置10:
卷帘幅15在其拉入位置中在卷绕轴14上被卷绕,从而拉出型材16在车窗下边缘上支承在门饰板的空隙内。通过相应的操作元件运转电动机20并且使提升杆21线性向上移动,该提升杆与拉出型材16联接。由此,拉出型材16朝车窗上边缘的方向运动。固定在拉出型材16上的卷帘幅随之运动。拉出型材16的锁止装置18嵌接到窗框13的保持装置19中并且将卷帘幅15锚固在其遮蔽位置中。将提升杆21从拉出型材上脱开并且由电动机20使该提升杆向下移动,直到该提升杆到达其初始位置。在该初始位置中,提升杆隐藏在门饰板后面的导向管22中并且因此位于窗口12之外。
为了使卷帘幅15再次运动到其拉入位置中,首先通过切换脉冲由电动机20使提升杆21向上运动,直到该提升杆与拉出型材联接。将锁止装置18与保持装置19脱开。提升杆21此时向下朝卷帘幅15的拉入位置的方向运动。
第一驱动器(卷绕轴驱动器)对卷绕轴14施加与拉出方向相反定向的力。因此,卷绕轴驱动器确保,在提升杆21连同联接的拉出型材16向下运动时卷帘幅15再次被卷绕到卷绕轴14上。
在开头提及的现有技术中阐述多种可能性:提升杆21如何作用于锁止装置18,以便根据拉出型材16应该在上方窗框上在遮蔽位置中布置还是脱开而将锁止装置18与保持装置19锁定或解锁。以下描述所述遮蔽装置10具体具有什么构件和功能。
图2示出按照本发明的遮蔽装置的拉出型材16的分解图。拉出型材16首先具有第一型材轨条23以及第二型材轨条24。所述两个型材轨条也称为外型材轨条23和内型材轨条24,其中,外型材轨条23靠近车窗布置,而内型材轨条24靠近内部空间布置。所述型材轨条23、24的彼此的布置平面与卷帘幅平行地定向。组装地形成拉出型材16的型材轨条23、24在它们之间构造有容纳腔室25。
容纳腔室25用于容纳总体上用附图标记18表示的锁止装置,该锁止装置包括以转动锁止件27形式的锁止元件26。此外,在容纳腔室中设置有以切换块29形式的控制装置28以及两个以锁定爪31形式的锁紧元件30。锁止元件26配设有锁止弹簧32,控制装置28配设有两个控制弹簧33并且每个锁紧元件30配设有一个锁紧弹簧34,其中,锁止弹簧32和控制弹簧33构成为螺旋弹簧,而锁紧弹簧34构成为扭力弹簧。
所述弹簧32、33、34用于将锁止元件26、控制装置28或锁紧元件30保持在限定的运动终端位置中。
容纳腔室25构造有多个开口。第一开口是锁止开口35,转动锁止件27局部从该锁止开口中伸出,第二开口是提升杆开口36,提升杆21通过该提升杆开口能够进入到容纳腔室中。锁止开口35设置在拉出型材16的上侧上。提升杆开口36设置在拉出型材16的下侧上。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开口35和36相互对置。最后,在提升杆开口36旁的右侧和左侧分别设有一个切换开口37,所述切换开口同样能从拉出型材16的下侧接近。
内型材轨条24具有两个向上指向的且彼此间隔开距离的定心栓38,所述定心栓与在保持装置19的侧面上的定心开口配合作用,以便将锁止装置18正确地朝向保持装置19定向。
型材轨条23和24在彼此之间容纳锁止装置18的上述构件以及卷帘幅15的上边缘,从而锁止装置18以及控制装置28连同其所有组成部分设置在拉出型材16的容纳腔室25中。
在图3至5中示出以转动锁止件27形式的锁止元件26。图3示出转动锁止件的后视图,该转动锁止件首先设有明显能看到的穿通部39。锁止轴40位于所述穿通部39的下方。在穿通部39旁的右侧和左侧从转动锁止件27的本体41分别伸出一个控制栓42。所述控制栓42平行于锁止轴40定向。
在与锁止轴40相反的端部上,转动锁止件27构造有关于图3伸入到纸平面中的锁止凸起部43。该锁止凸起部尤其是能从按照图4的转动锁止件27的透视图中得出。
而图5(按照图3中剖切线C-C的剖视图)示出,穿通部39构造有环形阶梯部44。
转动锁止件27围绕锁止轴40可转动支承地设置在拉出型材16的容纳腔室25中。锁止凸起部43与车辆侧的保持装置19协同作用,以便将拉出型材16锚固在保持装置中。借助控制栓42能够通过以切换块29形式的控制装置28来影响转动锁止件27的转动运动。环形阶梯部44形成支座,用于嵌入在该支座中的锁止弹簧32。穿通部39本身容纳锁止弹簧32的支承栓。
在图6至9中以不同视图示出以切换块29形式的控制装置28。
控制装置28或者说切换块29首先构造有锁止空间45。转动锁止件27嵌入在所述锁止空间45中。锁止空间45的后壁46构造有一个锁止弹簧缩入部47以及两个切口。
在锁止空间45的右侧和左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控制弹簧容纳腔室48,控制弹簧33置入在该控制弹簧容纳腔室中。在每个控制弹簧容纳腔室48旁边分别构造有一个保持钩49。所述保持钩与在型材件23、24的侧面上的保持突出部50协同作用,以便将切换块29保持在拉出型材16的容纳腔室25中。关于这方面的详细情况将在更下面进行阐述。然后,切换块29在每个保持钩49旁边分别构造有一个锁紧支座51,该锁紧支座与以锁定爪31形式的锁紧元件30配合作用。如果从左向右观察图8中的切换块29的前视图,则得出下面的结构:
在处于外面的锁紧支座51上跟随有保持钩49,在该保持钩的旁边又设置有控制弹簧容纳腔室48。锁止空间45紧接着该控制弹簧容纳腔室,该锁止空间在竖直中轴线的区域中构造有锁止弹簧缩入部47。切换块29沿竖直中轴线成镜像对称,从而继续向右在所述锁止空间45上紧接着有控制弹簧容纳腔室48、保持钩49以及另一锁紧支座51。
切换块29构造有两个总体上用附图标记52表示的控制滑槽,所述控制滑槽分别与转动锁止件27的一个控制栓42配合作用。所述控制滑槽52在其总体上能最好地从图9中看出,图9示出按照图8中的剖切线A-A的剖视图。此外,也可以从图6至8看出控制滑槽52的一部分。控制滑槽52如下说明:
所述控制滑槽52包括倾斜于提升杆21的线性运动的提升面53包括并且锁定面54,所述提升面和锁定面被无控制面地保持的运动空间55间隔开距离。沿提升杆21的朝遮蔽位置的方向定向的运动方向,在位于下方的提升面53之后是运动空间55。然后,锁定面54位于运动空间55的上方,该锁定面本身由锁定块57构成。
最后从图9还可看出,控制装置28在其靠近提升杆21的下侧上构造有提升杆容纳部58,提升杆能够接嵌到该提升杆容纳部中,以便使卷帘幅15上下运动。
对于本发明的功能,控制装置28以具体说明的切换块29形式形成中央构件。但在本发明构思的概念中可以与所说明的切换块29的具体结构不同。然而,控制装置28无论如何需要上述控制滑槽52,该控制滑槽具有从下往上包括提升面53、运动空间55以及锁定面54的结构。也需要用于控制弹簧33的支座以及至少一个锁紧支座51。这由本发明的之后说明的功能得出。
图10、13和16分别示出第一型材轨条23的形成拉出型材16容纳腔室25的区段。形成锁止装置18的主要构件置入在容纳腔室25中。上述附图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控制装置18的位置以及其与锁止元件26以及锁紧元件30的相应的配合作用。为了示出锁止装置18的各个构件的配合作用,针对各个主图10、13和16示出局部放大图和剖视图。
如开头提及的那样,以用于轿车门11的遮蔽装置10为例并且在那里尤其是结合要遮蔽的窗口12说明本发明。由此得出,提升杆21的线性运动向上定向,以便通过对拉出型材16的作用使卷帘幅15运动到遮蔽位置中。提升杆21的线性运动向下定向,以便使提升杆21往回运动并且在需要时将卷帘幅15从其遮蔽位置或拉出位置再次移动到被卷绕在卷绕轴14上的拉入位置中。因此,开头已使用的并且接下来继续使用的术语—上或下—参考提升杆21的线性运动以及卷帘幅15的拉出位置或者说遮蔽位置以及拉入位置来理解。
在图16中,切换块29、转动锁止件27以及两个锁定爪31嵌入在第一型材轨条23的容纳腔室25中。
第一型材轨条23构造有上述保持突出部50用于固定切换块29,所述保持突出部被保持钩49从背面嵌接。控制弹簧33嵌入在相应配设的控制弹簧容纳腔室48中并且支撑在控制弹簧容纳腔室48的底面上以及支撑在型材轨条23的支座面上。所述控制弹簧在那里保持在支承芯轴59上。
切换块29以其下侧嵌入在型材轨条23的提升杆开口36中并且在容纳腔室25内在下方终端位置(在图16中示出)与上方终端位置(在图13中示出)之间可线性移动地支承。此外能够实现占据位于所述终端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图10)。
转动锁止件27设置在切换块29的锁止空间25中。转动锁止件的锁止轴40保持在由型材轨条23形成的支承壳60中。锁止轴40平行于拉出型材16的纵向延伸方向定向,这在所述实施例中表示锁止轴40平行于车辆的运动方向定向。因此,横向于拉出型材16的纵向延伸方向进行转动运动。在图10、13和16的具体实施例中,在此设置在转动锁止件27与型材轨条23之间的锁止弹簧32将转动锁止件27朝向观察者压紧到其锁止位置中。控制栓42嵌入在切换块29的相应所属的控制滑槽52中。
以锁定爪31形式的锁紧元件30放置在由型材轨条23构成的支承芯轴61上,该支承芯轴同时确定锁定爪31的实体转动轴。锁定爪31的转动平面平行于型材轨条23和24的分离面定向。构成为扭力弹簧的锁紧弹簧34设置在型材轨条23和相应的锁定爪31之间。在图10、13和16中仅可看出所述锁紧弹簧的锚固在型材轨条23中的扭力弹簧臂62。锁紧弹簧34将锁定爪31保持在远离切换块29、尤其是远离锁紧支座51的脱离位置中。这在图16中示出。该脱离位置明显地在图17中再次示出,图17是按照图16中的圆圈XVI的局部放大图。在那里示出,型材轨条23构造有用作脱离止挡部64的阶梯部63。
图18示出锁止装置18按照图16中的剖切线E-E的剖视图。从该图中尤其可得出切换块29的切换滑槽52与转动锁止件27的控制栓42之间的配合作用。由锁定块57构成的锁定面54贴靠在控制栓42上并且将转动锁止件27保持在其被弹簧加载的锁定位置中。
图16连同补充的图17和18示出在静止位置中的锁止装置18。在所述静止位置中仅弹簧32、33和34的力限定转动锁止件27、切换块29以及锁定爪31的位置。锁定爪31位于脱离位置中,转动锁止件27在锁止位置中被锁止弹簧32加载,切换块29被挤压到其下方终端位置中。在该下方终端位置中,锁定面54使转动锁止件27通过对控制栓42的作用而保持在该转动锁止件的锁止位置中。因此,下方终端位置也能够称作切换块29的锁止位置。
与本发明在所述实施例中具体示出的结构上的实现方案无关地对本发明重要的是,在锁止装置的所谓的静止位置中,锁紧元件30弹簧加载地脱离,锁止元件26弹簧加载地设置在锁止位置中并且控制装置28弹簧加载地设置在第一终端位置(锁止位置)中。
图13连同图14中的局部放大图以及图15中的剖视图基本上对应于按照图16的图示。然而,切换块29位于其上方的第二终端位置中。在所述上方终端位置中,切换块29借助提升杆21移动,该提升杆通过拉出型材16的提升杆开口36进入到切换块29的提升杆容纳部58中。通过相对于拉出型材16向上的线性运动,可线性移动地支承在拉出型材16中的切换块29在产生控制弹簧33的弹簧回位力的情况下向型材轨条23的上方止挡面运动。在此,切换块29的控制滑槽52与转动锁止件27的控制栓42配合作用。所述控制栓42由切换块29的提升面53容纳,该提升面相对于线性运动的倾斜定向使控制栓42在产生控制弹簧33的弹簧回位力的情况下克服控制弹簧33的弹簧力朝转动锁止件27的打开位置的方向挤压。通过将切换块移动到其上方的第二终端位置(也称为打开位置)中,控制滑槽52因此开放地作用于转动锁止件27。在切换块29的该打开位置中,转动锁止件27由控制滑槽52限定地保持在打开位置中。
与所述实施例的具体的结构设计无关地对于按照本发明的锁止装置18重要的是,控制装置28能通过提升杆21从该控制装置的第一终端位置(锁止位置)移动到第二终端位置(打开位置)中。在控制装置28的运动过程中,该控制装置作用于锁止元件26并且使该锁止元件运动到其打开位置中。所述第二终端位置(打开位置)克服控制弹簧33以及锁止弹簧32的弹簧力保持。
图10连同与其相配的图11(局部放大图)和12(剖视图)也基本上对应于按照图16至18的图示。然而,切换块29在此占据中间位置。
为了将切换块29引导到在图10中示出的中间位置中,首先可以从图16、即锁止装置18的中性位置或静止位置出发。通过未示出的但之后阐述的辅助工具,首先使锁定爪31在平行于型材轨条23和24的分离面的旋转平面中朝切换块29的方向运动。所述锁定爪在锁紧支座51上方抵靠在切换块29的止挡面上,这使得锁定爪31的旋转运动停止。此时,通过使提升杆21移入到切换块29的提升杆容纳部58中以及继续向上线性运动,使得切换块29朝上方的第二终端位置的方向运动。当锁定爪31贴靠在切换块29的锁紧支座51中时,所述运动结束。借助锁紧元件30——或在此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为锁定爪31——以及借助该锁紧元件到锁紧支座51中的嵌接,在提升杆21向上运动时确保切换块29的限定的稳定的中间位置。
切换块29到其稳定的中间位置中的移动导致切换块29的控制滑槽52与转动锁止件27的控制栓42的配合作用。控制栓42处于由控制滑槽52构成的运动空间55的区域中。只要控制栓42通过占据切换块29的限定的中间位置而位于控制滑槽52的运动空间55中,则转动锁止件27能克服控制弹簧33的弹簧力自由地运动到打开位置中并且自由地往回运动到锁止位置中。切换块29因此限定转动锁止件27的浮动位置。在该浮动位置中,转动锁止件27能够自动地滑动经过车辆侧的保持装置19的配合元件并且因此锁定在该保持装置19上。
与本实施例的具体的结构设计无关地对于本发明仅必须的是,控制装置28能够占据限定的或者说稳定的中间位置,在该中间位置中能够实现锁止元件26在锁止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转动。
图19至21示出拉出型材16的剖视图,其中,切换块29的位置不同。图19对应于按照图12的剖视图,图20对应于图18中的剖视图,图21对应于图15中的剖视图。
在图19中,切换块29位于其限定的按照图10或23c的中间位置中。控制栓42设置在控制滑槽52的运动空间55的区域中并且能够与锁止弹簧32的力相反地运动到其打开位置中。在该切换块位置(中间位置)中,拉出型材16朝车辆侧的保持装置19的方向运动。在那里,转动锁止件27可以通过朝打开方向的超行程运动而锚固在对应的元件后面。
图20示出在下方的第一终端位置中的切换块29。切换块在拉出型材16支承在切换装置70中的情况下在车辆侧的保持装置19中以及在卷帘幅15的拉入位置中被锁定后占据所述下方终端位置。在该下方终端位置(也称作锁止位置)中,锁定块57连同其锁定面54放置在转动锁止件27的控制栓42上并且将转动锁止件27保持在其锁止位置中。锁定块57防止转动锁止件27转动到其打开位置中。
在遮蔽位置中,切换块29的锁止位置具有明显的优点:有效地防止由于冲击引起转动锁止件27转动到打开位置中。所述锁止位置确保转动锁止件27无嘎嘎响地保持在拉入位置中。
在图21中,切换块29占据其上方终端位置(所谓的打开位置)。在该上方终端位置中,切换块被提升杆21反向于控制弹簧33的回位力挤压。提升面53从背面嵌接控制栓42并且将转动锁止件27在产生锁止弹簧32的回位力的情况下挤压到转动锁止件的打开位置中。切换块29在从车辆侧的保持装置19中脱开时占据该位置,以便将卷帘幅15往回引导到其拉入位置中。这尤其是在图13中以不同的视图示出。
此外,按照本发明的遮蔽装置10的一部分是切换装置,该切换装置总体上设有附图标记70并且在图22中单独示出。
切换装置70首先具有切换壳体71,切换滑块72容纳在该切换壳体中。切换滑块72能横向于提升杆21的线性运动而移动地支承并且具有两个彼此平行定向的切换销73。所述切换销73保持在切换滑块72的销空隙部74中并且能够在其相应的销空隙部74中平行于提升杆21的线性运动而上下运动。在每个销空隙部74的底面与切换销73本身之间分别保持有一个切换销弹簧75。所述切换销弹簧将相应所配设的切换销73朝向由切换滑块72构成的运动终端止挡部向上挤压。最后,切换装置70具有用于提升杆21的贯穿部76并且具有支承肩77,拉出型材16能支承在该支承肩上。
切换装置70与锁止装置18协同作用,其方式为:该锁止装置尤其是影响以锁定爪31形式的锁紧元件30的位置。切换装置70设置在侧门11的下方车窗边缘的区域中、即靠近卷绕轴设置。在卷帘幅15被卷绕在卷绕轴14上时,拉出型材16的具有锁止装置18的区段放置在切换装置的支承肩77上。现在借助图23a至26说明在切换杆的共同作用下在切换装置70和锁止装置18之间的配合作用。
图23a示出切换装置70和锁止装置18的配合作用的所谓的初始位置。切换块29位于其下方终端位置中,提升杆21与拉出型材16或与切换块29脱离。因此不存在提升杆21对切换块29的作用。拉出型材16(在此仅示出拉出型材中的型材轨条23)放置在切换装置70的支承肩77上。切换销73穿过拉出型材16的切换开口37并且因此进入到锁定爪31的运动空间中。通过在锁定爪31与所配设的切换销73之间的合适的斜面偶对,锁定爪31被切换销73朝切换块29的方向挤压到该切换块在锁紧支座51上方的止挡面上。在此,锁紧弹簧34产生抑制朝切换块29的方向运动的回位力。转动锁止件27基于切换块29的位置而锁紧在该转动锁止件的锁止位置中。为此参见按照图18的剖视图。
遮蔽装置10在卷帘幅15支承在拉入位置时具有在图23a中示出的布置结构。转动锁止件27在锁定位置中的锁紧防止由于冲击导致转动锁止件运动并且因此防止嘎嘎响噪声,所述冲击可能由例如轿车的底盘例如在不平的行车道上产生。提升杆21也被可靠地支承以克服嘎嘎响。另外,这能够通过提升杆尖端的锥形面和相应的开口形状以及提升杆贯穿部76的开口宽度的配合作用来实现。
锁止装置18的在图23c中示出的状态仅微小地不同于图23a中的图示。电动驱动器20使提升杆21向上运动,紧接着提升杆能够通过拉出型材16的提升杆开口36进入到切换块29的提升杆容纳部58中。通过提升杆21的继续向上运动,切换块29被抬起,直到锁定爪31嵌接到锁紧支座51中。以这种方式使切换块29从其下方终端位置(锁止位置)运动到所限定的中间位置中。转动锁止件27此时能在其浮动位置中自由运动并且能够克服锁止弹簧32的弹簧力从该转动锁止件的锁止位置运动到其打开位置中,并且由锁止弹簧32再次往回运动到转动锁止件的锁止位置中。按照图12的剖视图示出在切换块29与转动锁止件27之间的控制关系。
提升杆21朝侧门11的上方车窗边缘的方向的继续运动使拉出型材16(在图23c中仅示出该拉出型材中的第一型材轨条23)与切换装置70脱开,其中,切换块29的所限定的中间位置基于锁紧地保持在锁紧支座51中的锁定爪31而被保持。在到达车门侧的保持装置19时,转动锁止件27在协同作用的锁止装置上滑过,并且在此进行到打开位置中的超行程运动连同随后由于锁止弹簧32所产生的回位力的往回运动。所述转动锁止件然后位于锁止位置中并且锚固在侧门11的保持装置19中。
提升杆21到其初始位置中的往回运动导致控制弹簧33使切换块29往回运动到其下方终端位置(锁止位置)中。由此,锁定块57以其锁定面54移动到转动锁止件27的控制栓42后面,从而转动锁止件27被锁紧在其锁止位置中。在这方面参考按照图18的剖视图。锁止装置18此时具有在图16中示出的状态。在切换块29的该位置中不可能使转动锁止件27往回移位到打开位置中,因此所述锁止位置即使在车辆明显振动时也被可靠地保持。
为了使卷帘幅15再次从其遮蔽位置往回运动到其拉入位置中,首先使提升杆21朝保持装置19的方向向上移出。该提升杆穿过拉出型材16的提升杆开口36并且进入到切换块29的提升杆容纳部58中。提升杆21的继续向上定向的线性运动使得切换块29由于缺失锁定爪31的嵌接而运动到其上方的第二终端位置(打开位置)中。所述运动在产生控制弹簧33的回位力的情况下进行。切换块29的向上运动通过控制滑槽52对转动锁止件27具有控制影响。控制滑槽52的提升面53作用在转动锁止件27的控制栓42上并且使所述控制栓强制地克服锁止弹簧32的力而移位到打开位置中。因此,利用侧门11的保持装置19的锁止被脱开。拉出型材16的锁止装置18此时处于图13和15中示出的位置中。
提升杆21现在向下往回移动,其中,卷帘幅15由卷绕轴驱动器被卷绕到卷绕轴14上。由此,拉出型材16朝拉入方向被引导并保持在提升杆21上。因为卷绕轴马达的回拉力大于控制弹簧33的回位力,所以切换块29保留在其上方终端位置中。
在该上方终端位置中,切换块碰到切换装置70,其中,一旦拉出型材16靠置在切换装置70的支承肩77上,则卷帘幅15的拉入运动结束。切换销73通过拉出型材16的切换开口37进入到构造为锁定爪31的锁紧元件30的运动空间中,其中,锁定爪31和切换销73的斜面彼此重叠。锁定面偶对导致锁定爪31朝切换块29的方向移位。然而,因为该切换块仍然位于其上方终端位置中,所以锁定爪31在锁紧支座51旁边抵靠到切换块29上。由切换销73引起的接合运动还不能完全实施。因此,构造为锁定爪31的锁紧元件30将切换销73向下挤压到切换销空隙部74中,其中,切换销弹簧75被压缩并且产生回位力。该状态在图24中示出。
提升杆21的向下的继续往回运动导致该提升杆与切换块29脱离,因此控制弹簧33将切换块29挤压到其下方终端位置中。这在图25中示出。
此时,用于锁定爪31的运动空间是空闲的。切换销弹簧75的回位力引起切换销73向上移出到锁定爪31的运动空间中并且将该锁定爪挤压到在切换块29的锁紧支座52上方的区域中。锁止装置18此时又位于已经在图23a中说明的初始位置中。
与上述实施例的具体的结构设计无关地对本发明重要的是,控制装置28借助锁紧元件30能被引导到限定的中间位置中。为此使用切换装置70,该切换装置将锁紧元件30引导到接合位置中或锁紧位置中。这允许通过提升杆21的向上运动而迫使控制装置28具有限定的中间位置。
为了能够补偿在理论的理想位置与由于外部影响而引起的实际位置之间的误差,提升杆容纳部58被制造得具有一定的过尺寸。此外,在提升杆21以及提升杆容纳部58的侧面上设有斜面,所述斜面在相互配合作用中将提升杆21可靠地引入到提升杆容纳部58中。切换开口37也可以被制造得具有一定的过尺寸。此外在前面已经提到,切换滑块72能水平地运动。如由附图可看出的那样,切换销73具有斜面。所述斜面不仅仅能用于操控锁定爪31。所述斜面连同切换滑块72的水平可运动性一起将切换销73导向切换开口37。
为了确保控制装置28的各种不同切换位置,卷帘幅15的通过第一驱动器或卷绕轴马达产生的回拉力大于控制弹簧33的弹簧力。控制弹簧33的弹簧回位力又大于切换销弹簧75的弹簧力。锁紧弹簧34的弹簧力小于切换销弹簧75的弹簧力。通过该分级的力系统确保控制单元28的可靠控制。所实现的力系统能够实现与位置无关地使用遮蔽装置10。提升杆的线性运动不必竖直地进行,该线性运动可以一样好地水平地进行。从拉入位置到遮蔽位置中的运动也可以从上到下进行。
就此而言,本发明不限于在侧门11上的窗口12的实施例,而是也可用于后窗或用于遮蔽车辆天窗。同样适合于操控货仓隔离网或货仓护板。
在本申请中示出另一发明,该另一发明的任务是更灵活地设计对锁止装置的控制,以便增大影响可能性,所述锁止装置将拉出型材保持在车辆侧的保持装置中。
该任务通过按照特征组1所述的遮蔽装置来解决。
在现有技术中,提升杆原则上与拉出型材嵌接。因为提升杆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嵌接到拉出型材中(只要存在单独的控制装置)而连续控制地起作用,所以拉出型材与提升杆的脱离能够实现与提升杆无关地影响控制装置。
因此,所述另一发明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规定,设有切换装置,该切换装置除了提升杆之外与控制装置互相作用以用于锁止,尤其是当切换装置在提升杆与拉出型材脱离的情况下起作用时。
附加的与提升杆无关地作用于控制装置的切换装置能够实现设定控制备选方案。通过所述控制备选方案能够显著改进锁止装置的功能。
因此可能的是,所述切换装置将至少一个锁紧元件挤压到锁紧位置中,锁紧元件在该锁紧位置中将控制装置保持在限定的位置中。
借助由切换装置控制的锁紧元件例如可想到的是,确定控制装置的仅通过提升杆不能获得的控制位置。
附加设有的切换装置优选支承在容纳部中,其中,所述容纳部设置用于拉出型材的在其内设置有控制装置的那个区段。然后,切换装置在一定程度上是该容纳部的一部分。
所述容纳部在车辆侧位于如下地点上,遮蔽装置、尤其是拉出型材在该地点上占据其终端位置中的一个终端位置。尤其是,所述终端位置或者是遮蔽位置。容纳部连同其切换装置这样设置,使得该切换装置在拉出型材位于遮蔽位置中时插入在该容纳部中。但优选地规定:所述容纳部连同其切换装置这样设置,使得拉出型材在其拉入位置中嵌入在该容纳部中。
规定:切换装置具有切换销,该切换销在切换位置中将锁紧元件挤压到其锁紧位置中,尤其是当控制装置在提升杆已脱离的情况下借助控制弹簧被弹性加载地挤压到容纳锁紧元件的终端位置中时。
此外规定:锁紧元件借助锁紧弹簧与其锁紧位置相反地被弹性加载。
此外,所述另一发明规定:切换销借助切换弹簧朝其切换位置的方向被弹性加载。
在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要考虑的是,控制弹簧的弹簧力大于切换弹簧的弹簧力,而切换弹簧的弹簧力大于锁紧弹簧的弹簧力。
由上述说明得出所述另一发明的其他优点以及更好地理解所述另一发明。
所述另一发明能够如下以简洁的特征组形式表征。
1.用于车辆的遮蔽装置,尤其是用于轿车车门的侧面玻璃,所述遮蔽装置具有:
卷帘幅,该卷帘幅能从拉入位置运动到遮蔽的拉出位置中;
卷绕轴,所述卷帘幅以第一边缘固定在该卷绕轴上;
拉出型材,所述卷帘幅以第二边缘固定在该拉出型材上;
第一驱动器,该第一驱动器出于卷绕所述卷帘幅的目的而作用到卷绕轴上;
提升杆,该提升杆能可脱开地设置在拉出型材上;
第二驱动器,设置在拉出型材上的提升杆借助该第二驱动器使卷帘幅通过直线运动在拉入位置与拉出位置之间移动;
配设给拉出型材的锁止装置,该锁止装置用于将拉出型材锚固在车辆侧的保持装置中;
第一控制装置,该第一控制装置一方面与锁止装置相互作用并且另一方面与提升杆相互作用,以便将锁止装置在卷帘幅的拉出位置中解锁或锁定;
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杆能在卷帘幅的拉入位置中与拉出型材脱离并且所述提升杆能运动到脱离位置中。
2.根据特征组1所述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切换装置,该切换装置除了提升杆之外与控制装置互相作用以用于锁止。
3.根据特征组2所述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在提升杆与拉出型材脱离的情况下起作用。
4.根据特征组2或3所述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将至少一个锁紧元件挤压到锁紧位置中,锁紧元件在该锁紧位置中将控制装置保持在限定的位置中。
5.根据特征组2至4之一所述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容纳部,该容纳部用于拉出型材的在其内设置有控制装置的那个区段,并且所述切换装置是所述容纳部的一部分。
6.根据特征组4或5所述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具有切换销,该切换销在切换位置中将锁紧元件挤压到其锁紧位置中。
7.根据特征组4至6之一所述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在提升杆已脱离的情况下借助控制弹簧被弹性加载地挤压到容纳锁紧元件的终端位置中。
8.根据特征组4至7之一所述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元件借助锁紧弹簧与其锁紧位置相反地被弹性加载。
9.根据特征组6至8之一所述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销借助切换弹簧朝其切换位置的方向被弹性加载。
10.根据特征组9所述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弹簧的弹簧力大于切换弹簧的弹簧力,而切换弹簧的弹簧力大于锁紧弹簧的弹簧力。
附图标记列表
10 遮蔽装置
11 侧门
12 窗口
13 窗框
14 卷绕轴
15 卷帘幅
16 拉出型材
17 卷绕轴壳体
18 锁止装置
19 保持装置
20 电动驱动器
21 提升杆
22 导向管
23 第一型材轨条
24 第二型材轨条
25 容纳腔室
26 锁止元件
27 转动锁止件
28 控制装置
29 切换块
30 锁紧元件
31 锁定爪
32 锁止弹簧
33 控制弹簧
34 锁紧弹簧
35 锁止开口
36 提升杆开口
37 切换开口
38 定心栓
39 穿通部
40 锁止轴
41 本体
42 控制栓
43 锁止凸起部
44 环形阶梯部
45 锁止空间
46 后壁
47 锁止弹簧缩入部
48 控制弹簧容纳腔室
49 保持钩
50 型材轨条23/24的保持突出部
51 锁紧支座
52 控制滑槽
53 提升面
54 锁定面
55 运动空间
57 锁定块
58 提升杆容纳部
59 支承芯轴
60 支承壳
61 支承芯轴
62 扭力弹簧臂
63 阶梯部
64 分离止挡部
70 切换装置
71 切换壳体
72 切换滑块
73 切换销
74 销空隙部
75 切换销弹簧
76 提升杆贯穿部
77 支承肩

Claims (10)

1.用于车辆的遮蔽装置(10),所述遮蔽装置具有:
卷帘幅(15),该卷帘幅能从拉入位置运动到遮蔽的拉出位置中;
卷绕轴(14),所述卷帘幅(15)以第一边缘固定在该卷绕轴上;
拉出型材(16),所述卷帘幅(15)以第二边缘固定在该拉出型材上;
第一驱动器,该第一驱动器出于卷绕所述卷帘幅(15)的目的而作用到卷绕轴(14)上;
提升杆(21),该提升杆能可脱开地设置在拉出型材(16)上;
第二驱动器,设置在拉出型材(16)上的提升杆(21)借助该第二驱动器使卷帘幅(15)通过直线运动在拉入位置与拉出位置之间移动;
设置在拉出型材(16)中的锁止装置(18),该锁止装置用于将拉出型材(16)锚固在车辆侧的保持装置(19)中;
容纳腔室(25),所述拉出型材(16)构造有所述容纳腔室,在该容纳腔室中除了锁止装置(18)之外设置有控制装置(28),利用该控制装置能影响锁止装置(18)的位置;
控制装置(28),该控制装置一方面与锁止装置(18)相互作用并且另一方面与提升杆(21)相互作用,以便将锁止装置(18)在卷帘幅(15)的拉出位置中解锁或锁定;
其特征在于,
为了在容纳腔室(25)内占据控制位置,所述控制装置(28)在第一终端位置与第二终端位置之间线性可移动地支承;
所述控制装置在第一终端位置中占据第一控制位置,而在第二终端位置中占据第二控制位置;
所述控制装置(28)具有三个控制位置;
在位于各所述终端位置之间的限定的中间位置中占据第三控制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纳腔室(25)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锁紧元件(30),所述至少一个锁紧元件将控制装置(28)保持在限定的第三中间位置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装置(18)包括锁止件(26)以及沿锁止方向对该锁止件(26)施加力的锁止弹簧(3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28)由控制弹簧(33)保持在一终端位置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元件(30)被锁紧弹簧(34)加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28)构造有用于提升杆(21)的容纳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28)在其第一终端位置中占据锁止位置,在所述锁止位置中,锁止装置(18)的锁止件(26)保持在其锁止位置中。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28)在其第二终端位置中占据打开位置,该控制装置作用于锁止件(26)并且使该锁止件运动到锁止件的打开位置中。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锁止件(26)在控制装置(28)的限定的中间位置中能在锁止件的锁止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遮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装置(10)用于轿车车门的侧面玻璃。
CN201710483105.0A 2016-06-24 2017-06-23 用于车辆的遮蔽装置 Active CN1075390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6111659.9A DE102016111659B4 (de) 2016-06-24 2016-06-24 Verschatt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DE102016111661.0 2016-06-24
DE102016111661.0A DE102016111661B4 (de) 2016-06-24 2016-06-24 Verschatt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DE102016111659.9 2016-06-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9074A CN107539074A (zh) 2018-01-05
CN107539074B true CN107539074B (zh) 2020-04-24

Family

ID=60675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83105.0A Active CN107539074B (zh) 2016-06-24 2017-06-23 用于车辆的遮蔽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661638B2 (zh)
CN (1) CN1075390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29049B2 (ja) * 2015-11-18 2020-01-15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ェード装置
CN108540612B (zh) * 2018-05-18 2019-12-20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便携式通讯设备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23824A2 (de) * 2000-02-09 2001-08-16 BOS GmbH & Co. KG Seitenfensterrollo
CN101302917A (zh) * 2007-03-09 2008-11-12 博斯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可自动操作的侧窗卷帘
DE202011103679U1 (de) * 2011-07-25 2012-01-27 Macauto Industrial Co., Ltd. Sonnenblendenanordnung mit einem Verriegelungsmechanismus
DE102011006994A1 (de) * 2010-04-19 2012-04-19 Macauto Industrial Co., Ltd. Halbautomatische Sonnenblendenvorrichtung
CN102644435A (zh) * 2011-02-16 2012-08-22 皇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半自动式遮阳帘
CN202573731U (zh) * 2012-04-06 2012-12-05 昆山皇田汽车配件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遮阳帘缓升装置
TW201336706A (zh) * 2012-03-14 2013-09-16 Macauto Ind Co Ltd 遮陽簾緩升裝置
CN203902219U (zh) * 2013-07-23 2014-10-29 皇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遮阳帘装置
CN104369644A (zh) * 2013-06-28 2015-02-25 博斯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玻璃表面区域的遮蔽设备
KR101601497B1 (ko) * 2014-10-02 2016-03-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롤러블라인드 커튼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84757A (en) 1985-02-25 1986-04-29 Amp Incorporated Assembly for connecting electrical connectors to flat multiconductor cable
DE8528869U1 (zh) * 1985-10-10 1989-03-09 Seitz, Eugen, 7152 Aspach, De
KR20000020306U (ko) * 1999-05-03 2000-12-05 소대섭 자동차용 차양막의 고정구조
DE10020212B4 (de) * 2000-04-25 2004-02-19 Bos Gmbh & Co. Kg Seitenfensterrollo mit Schlitzabdeckung
DE10151872B4 (de) * 2001-10-24 2007-10-04 Bos Gmbh & Co. Kg Geteiltes Fensterrollo für Kraftfahrzeuge
DE202006011248U1 (de) * 2006-07-19 2006-09-21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Coburg Fensterrolloanordnung für Kraftfahrzeuge sowie Fahrzeugtür
KR20090060963A (ko) * 2006-09-29 2009-06-15 브로제 파르쪼이크타일레 게엠베하 운트 코. 카게, 코부르크 차량용 블라인드
DE102007016154A1 (de) * 2007-03-21 2008-09-25 Bos Gmbh & Co. Kg Seitenfensterrollo mit anscharniertem Zugstab und rechteckigem Tragstab
DE202007016327U1 (de) * 2007-07-20 2008-02-07 Bos Gmbh & Co. Kg Beschattungsrollo mit Rolloverriegelung
DE102007045414A1 (de) * 2007-09-21 2009-04-02 Bos Gmbh & Co. Kg Seitenfensterrollo mit Einlaufhilfe
DE102008063775A1 (de) 2008-12-18 2010-07-01 Audi Ag Fahrzeugfensterrollo
KR101218999B1 (ko) 2010-06-17 2013-01-0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US8646828B2 (en) * 2010-08-30 2014-02-11 Honda Motor Co., Ltd. Sunshade assembly for a vehicle
US20120186759A1 (en) * 2011-01-25 2012-07-26 Paul Lin Sunshade Assembly for a Side Window of a Vehicle
DE102011003390A1 (de) * 2011-01-31 2012-08-02 Macauto Industrial Co., Ltd. Sonnenblendenanordnung mit einer Puffereinheit
US20130020040A1 (en) * 2011-07-20 2013-01-24 Paul Lin Sunshade Assembly Having a Locking Mechanism
DE102013016047A1 (de) 2013-09-27 2015-04-02 Macauto Industrial Co., Ltd. Fensterrollo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r Bewegung eines solchen Fensterrollos
JP6629049B2 (ja) * 2015-11-18 2020-01-15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ェー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23824A2 (de) * 2000-02-09 2001-08-16 BOS GmbH & Co. KG Seitenfensterrollo
CN101302917A (zh) * 2007-03-09 2008-11-12 博斯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可自动操作的侧窗卷帘
DE102011006994A1 (de) * 2010-04-19 2012-04-19 Macauto Industrial Co., Ltd. Halbautomatische Sonnenblendenvorrichtung
CN102644435A (zh) * 2011-02-16 2012-08-22 皇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半自动式遮阳帘
DE202011103679U1 (de) * 2011-07-25 2012-01-27 Macauto Industrial Co., Ltd. Sonnenblendenanordnung mit einem Verriegelungsmechanismus
TW201336706A (zh) * 2012-03-14 2013-09-16 Macauto Ind Co Ltd 遮陽簾緩升裝置
CN202573731U (zh) * 2012-04-06 2012-12-05 昆山皇田汽车配件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遮阳帘缓升装置
CN104369644A (zh) * 2013-06-28 2015-02-25 博斯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玻璃表面区域的遮蔽设备
CN203902219U (zh) * 2013-07-23 2014-10-29 皇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遮阳帘装置
KR101601497B1 (ko) * 2014-10-02 2016-03-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롤러블라인드 커튼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9074A (zh) 2018-01-05
US20170368918A1 (en) 2017-12-28
US10661638B2 (en) 2020-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32718B2 (en) Shading device for a glass surface region of a motor vehicle
CN102883986B (zh) 电梯门联接器组件
CN103459735B (zh) 车门装置
US20090020236A1 (en) Shading roller blind having a roller blind lock
CN107539074B (zh) 用于车辆的遮蔽装置
DE69835724T2 (de) Verriegelungsmechanismus eines Türschlosses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108625693B (zh) 具有防拍击闩锁机构的车辆关闭闩锁组件
US20090267383A1 (en) Sliding Door Roller Bracket Track Extension with Interlock
CN107539075B (zh) 用于车辆的遮蔽装置
CN104903526B (zh) 包括多点锁定驱动器的自锁闭合装置
US20060118253A1 (en) Low cost garage door lock
KR101273515B1 (ko) 자동차 트렁크 리드 랫치 어셈블리
US8177298B2 (en) Loading flap for a vehicle seat
EP3543071B1 (en) Guide rail arrangement
KR101134381B1 (ko) 슬라이딩 도어의 연료도어 충돌방지장치
CN116263066A (zh) 用于门操作组件的制止器部件
CN103362377A (zh) 车辆车门手动锁定组件
CN115199158A (zh) 用于车门的机械紧急闩锁释放系统和方法
CN108699863B (zh) 滑动元件
KR102634391B1 (ko) 슬라이딩 도어의 일체형 도어 래치 어셈블리
AU2020419575A1 (en) Door apparatus and parking apparatus equipped therewith
KR100704477B1 (ko) 로드 플로어 래치
CN107399663B (zh) 手拉门门锁
GB2124692A (en) Fastening for sliding doors, windows or the like
KR102544933B1 (ko) 차량용 트레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