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64636B - 绞线制造装置和绞线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绞线制造装置和绞线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64636B
CN107464636B CN201710417129.6A CN201710417129A CN107464636B CN 107464636 B CN107464636 B CN 107464636B CN 201710417129 A CN201710417129 A CN 201710417129A CN 107464636 B CN107464636 B CN 1074646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wire
twisted
wire
electric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1712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64636A (zh
Inventor
间渕实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4646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646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646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646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2Stranding-up
    • H01B13/0207Details; Auxiliary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2Stranding-up
    • H01B13/0235Stranding-up by a twisting device situated between a pay-off device and a take-up device

Abstract

提供一种绞线制造装置和绞线制造方法,能够确保作业性并削减设置空间等。绞线制造装置用于将至少两条电线(101)捻合来制造绞线,被构成为包含:将两条电线(101)提升的电线提升单元;用于对两条电线(101)进行夹持和捻合的电线捻合单元(4);用于将两条电线(101)拉出到该电线捻合单元(4)侧的电线拉出单元(2)。绞线制造装置被构成为:在从电线拉出单元(2)拉出两条电线(101)时,用电线容纳部摇动装置(10)使电线拉出单元(2)的一端侧电线容纳部(12)、(14)和另一端侧电线容纳部(13)、(15)的一部分摇动。

Description

绞线制造装置和绞线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至少两条电线捻合来制造绞线的绞线制造装置和绞线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为了将搭载在汽车的设备间电气连接,在车辆布线有线束。线束包括多个子线束而构成。这样构成的线束以符合期望的电路图案的方式将子线束组合而制造。作为子线束之一,可以例举双绞线(绞线)。
在图27中,将两条电线101捻合来制造绞线102。作为用于制造该绞线102的装置,例如已知下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装置。专利文献1的绞线制造装置(电线捻合装置)被构成为包括:作业台;在该作业台上保持两条电线的一端的保持部;使保持部绕轴旋转的马达;将一条电线的另一端绕轴旋转自如地保持的单芯保持部相互并设而成的一对旋转保持部;沿着所述轴移动自如地设置的移动保持部;使该移动保持部沿着所述轴移动的驱动部;以及控制移动保持部的移动速度等的控制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770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绞线102以直线且长的状态被制造,因此,具有的问题是:为了制造这样的绞线102,必须将装置的设置空间确保为至少电线101的长度以上,即在水平方向长。另外,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在将完成的绞线102从作业台取下时,必须每次走到到绞线102的端部来进行,因此,具有的问题是:作业性变差。
因此,本发明申请人为解决上述问题,考虑将电线的中间U形弯曲并以以往的1/2的长度来制造绞线,但本发明申请人查明了由此而具有的问题是:预先使供给到装置的电线U形弯曲,然后如果不是成为使该U形弯曲的电线拉出那样则作业性会变差。另外,查明的问题是,在拉出电线时其他电线会挂卡,其他电线被一起拉出。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绞线制造装置和绞线制造方法,能够确保作业性并削减设置空间等。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第1形态所记载的本发明的绞线制造装置用于至少将两条电线捻合来制造绞线,包括:电线捻合单元;以及电线拉出单元,用于将所述两条电线拉出到所述电线捻合单元的附近,所述电线拉出单元包含:一端侧电线容纳部,在使所述两条电线的中间所产生的U形弯曲部在所述电线捻合单元的附近露出的状态下,用于容纳从所述U形弯曲部到所述两条电线的一端侧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另一端侧电线容纳部,用于容纳从所述U形弯曲部到所述两条电线的另一端侧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以及电线容纳部摇动装置,用于使所述一端侧电线容纳部和所述另一端侧电线容纳部摇动,所述一端侧电线容纳部和所述另一端侧电线容纳部以与成为所述U形弯曲部露出侧的一端部相比另一端部为下方的方式配置,所述电线容纳部摇动装置以使所述另一端部摇动的方式配置。
第2形态所记载的本发明基于第1形态所记载的绞线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对所述两条电线进行提升的电线提升单元,所述电线提升单元包含将所述U形弯曲部搭挂并提升的电线搭挂部,所述电线捻合单元与所述电线提升单元并设并为了对所述两条电线进行夹持和捻合而具有:夹持所述两条电线的一端的一端夹持部和夹持所述两条电线的另一端的另一端夹持部;以及同方向旋转部,使所述一端夹持部和所述另一端夹持部向相同方向旋转。
另外,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第3形态所记载的本发明的绞线制造方法用于将至少两条电线捻合来制造绞线,所述绞线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电线中间搭挂工序,将所述两条电线的中间所产生的U形弯曲部搭挂在电线搭挂部;电线端部夹持工序,分别夹持所述两条电线的一端和另一端;电线提升工序,在将所述U形弯曲部搭挂在所述电线搭挂部的状态下,将所述两条电线提升;电线捻合工序,在将所述两条电线提升后捻合该两条电线,在所述电线中间搭挂工序中,在使用用于拉出所述两条电线的电线拉出单元,从该电线拉出单元拉出所述两条电线时,使所述电线拉出单元的电线容纳部的一部分摇动。
另外,关于具有以上这样的特征的本发明的作用,在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中详细说明,此处的说明省略。
发明的效果
根据第1和第3形态所记载的本发明,由于是由上述构成构成的制造装置、由上述工序构成的制造方法,因此,取得的效果是:能够利用摇动来防止在拉出电线时其他电线挂卡。因此,取得的效果是:能够确保作业性。
根据第2形态所记载的本发明,除了第1形态的效果外,还能取得如下效果。即,取得的效果是:由于制造装置使绞线的中间以U形弯曲并使绞线的制造时长度成为以往的1/2,因此,能够削减设置空间。另外,根据本发明,由于制造装置使完成的绞线的端部位置靠近,因此,取得的效果是:能够格外减轻作业者的负担,能够提高作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绞线制造装置的概要构成图。
图2是图1的绞线制造装置的下侧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图2的电线捻合单元周边的放大图。
图4是示出捻合之后的状态的电线捻合单元周边的放大图。
图5是图1的电线拉出单元的概要构成图。
图6是从图5的箭头A方向和B方向观察的图,(a)是示出上部的一端侧电线容纳部和另一端侧电线容纳部的图,(b)是示出下部的一端侧电线容纳部和另一端侧电线容纳部的图,(c)是示出配置在一端侧电线容纳部和另一端侧电线容纳部的下方的端部的状态的图。
图7是图1和图2的电线提升单元的电线提升部的图,(a)是侧视图,(b)是主视图。
图8是示出相对于图7将电线中间进行搭挂的状态的图,(a)是侧视图,(b)是主视图。
图9是从图8的箭头C方向和D方向观察的图,(a)是示出良好状态的图,(b)是示出电线重叠的不良状态的图。
图10是示出图7的电线提升部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11是图10的电线提升部的主视图。
图12是示出相对于图10将电线中间进行搭挂的状态的图。
图13是示出相对于图11将电线中间进行搭挂的状态的图。
图14是示出一端·另一端夹持部和电线端部隔板的图,(a)是夹持之前的图,(b)是夹持之后的图。
图15是示出图1和图2的带供给单元所采用的缠带工序的图。
图16是示出带供给单元所采用的缠带工序的图。
图17是示出带供给单元所采用的缠带工序的图。
图18是示出带供给单元所采用的缠带工序的图。
图19是从图18的箭头E方向观察的图。
图20是示出带供给单元所采用的缠带工序的图。
图21是示出图1至图4的电线捻合单元所采用的电线捻合工序的图。
图22是示出电线捻合单元所采用的电线捻合工序的图。
图23是示出图21和图22的电线捻合工序所采用的夹持上下位置变更部的概要图。
图24是示出图1的绞线交付单元所采用的绞线交付工序的图。
图25是示出绞线交付单元所采用的绞线交付工序的图。
图26是示出绞线交付单元所采用的绞线交付工序的图。
图27是已有例的说明所涉及的图,(a)是示出将两条电线排列的状态的图,(b)是示出绞线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绞线制造装置,2…电线拉出单元,3…电线提升单元,4…电线捻合单元,5…带供给单元,6…绞线交付单元,7…框架,8…上部侧电线拉出部,9…下部侧电线拉出部,10…电线容纳部摇动装置,11…框架,12、14…一端侧电线容纳部(电线容纳部),13、15…另一端侧电线容纳部(电线容纳部),16、17…缸,18…单元主体,19…电线提升部,20…电线搭挂部,21…提升驱动部,22…凹部,23…链条,24…电线按压部,25…电线中间隔板,26…第二电线中间隔板,27…一端夹持部,28…另一端夹持部,29…同方向旋转部,30…电线端部隔板,31…带,32…带供给部,33…带粘贴部,34…粘贴辅助部,35…带主体,36…安装板部,37…旋转轴部,38…第一コ形条,39…第二コ形条,40…粘贴块体,41…按压块体,42…缓冲材料,43…第一辅助部,44…夹持上下位置变更部,45…齿条,46…小齿轮,47…绞线临时放置钩,48…绞线转移机构部,49…钩设置部,50…旋转轴,51…转移钩,52…转移时作用部,101…电线,102…绞线,103…一端,104…另一端,105…中间,106…U形弯曲部,107…绞合部,108…端子配件,109…无扭转部,TP…带缠绕
具体实施方式
绞线制造装置用于将至少两条电线捻合来制造绞线,被构成为包含:将两条电线提升的电线提升单元;用于对两条电线进行夹持和捻合的电线捻合单元;用于将两条电线拉出到该电线捻合单元侧的电线拉出单元。绞线制造装置被构成为:在从电线拉出单元拉出两条电线时,用电线容纳部摇动装置使电线拉出单元的电线容纳部的一部分摇动。
实施例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实施例。图1是本发明的绞线制造装置的概要构成图。另外,图2是图1的绞线制造装置的下侧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图2的电线捻合单元周边的放大图;图4是示出捻合后的状态的电线捻合单元周边的放大图。另外,图5是图1的电线拉出单元的概要构成图;图6是从图5的箭头A方向和B方向观察的图。
另外,图7是图1和图2的电线提升单元的电线提升部的图;图8是示出相对于图7将电线中间搭挂的状态的图;图9是从图8的箭头C方向和D方向观察的图;图10~图13是示出图7的电线提升部的变形例的图;图14是示出一端·另一端夹持部和电线端部隔板的图。
另外,图15~图20是示出图1和图2的带供给单元所采用的缠带工序的图。另外,图21和图22是示出图1至图4的电线捻合单元所采用的电线捻合工序的图;图23是示出图21和图22的电线捻合工序所采用的夹持上下位置变更部的概要图。另外,图24~图26是示出图1的绞线交付单元所采用的绞线交付工序的图。
<关于绞线制造装置1的构成和绞线制造方法>
图1中,绞线制造装置1是用于制造绞线102(参照图4和图27)的装置被构成为包含电线拉出单元2、电线提升单元3、电线捻合单元4、带供给单元5、绞线交付单元6、对装置整体进行控制的未图示的控制单元、用于将这些各单元设置在预定位置的框架7。
作为在绞线制造装置1中采用的制造工序,可以例举电线拉出工序、电线中间搭挂工序、电线端部夹持工序、电线提升工序、电线捻合工序、缠带工序、绞线交付工序。
<关于绞线102>
图4中,绞线102是与图27的绞线102(已有例)相同的构成和构造,是通过将两条电线101捻合而制造的。另外,本实施例的电线101其条数是两条,但也可以由两条以上的条数捻合。具体而言,例如可以由四条电线、粗度不同的合计四条电线等捻合。
<关于电线拉出单元2>
在图1和图2中,电线拉出单元2从作业者所见配置在装置内侧。这样配置的电线拉出单元2被构成为按捻合的条数将电线101拉出到电线捻合单元4侧。
在图5中,本实施例的电线拉出单元2被构成为包括电线拉出用的上部侧电线拉出部8、同样电线拉出用的下部侧电线拉出部9、电线容纳部摇动装置10、框架11。上部侧电线拉出部8采用将捻合的两条中的一条电线101拉出的构成。另外,下部侧电线拉出部9也采用将捻合的两条中的另一条电线101拉出的构成。另一方面,电线容纳部摇动装置10是用于使配置在上部侧电线拉出部8和下部侧电线拉出部9的下方的部分(后述)摇动。框架11是用于将上部侧电线拉出部8、下部侧电线拉出部9、和电线容纳部摇动装置10设置在预定位置。下面,更多详细说明上述各构成。
<关于上部侧电线拉出部8>
图5和图6中,上部侧电线拉出部8被构成为:能够对于捻合的两条中的一条电线101,以将其中间105(参照图27)产生的U形弯曲部106在电线捻合单元4(参照图1和图2)侧露出的状态容纳。具体而言,被构成为包含:用于容纳从U形弯曲部106到电线101的一端103侧的部分的一端侧电线容纳部12;和用于容纳从U形弯曲部106到电线101的另一端104侧的部分的另一端侧电线容纳部13。
关于一端侧电线容纳部12和另一端侧电线容纳部13,在使U形弯曲部106的露出侧作为一端部12a、13a,并且使其相反侧(离开U形弯曲部106侧)作为另一个端部12b、13b时,配置为另一个端部12b、13b位于下方。
本实施例的一端侧电线容纳部12和另一端侧电线容纳部13分别被构成为如下部分。即,被构成的部分具有:端部相当于所述一端部12a、13a的筒状的上侧电线容纳部12c、13c(第一电线容纳部);同样端部相当于所述另一个端部12b、13b的筒状的下侧电线容纳部12d、13d(第二电线容纳部);配置在其中间的筒状的中间电线容纳部12e、13e。一端侧电线容纳部12和另一端侧电线容纳部13被形成为将筒在该长边方向三分割的形状的部分(不限于筒,例如也可以包含管这样的形状)。另外,分割的原因是为了能够对应各种电线长度。
此外,一端侧电线容纳部12和另一端侧电线容纳部13如图5所示,上侧电线容纳部12c、13c和中间电线容纳部12e、13e以在水平方向带有平缓角度的状态(在倾斜方向延伸的状态)配置形成。另外,下侧电线容纳部12d、13d以在垂直方向带有陡峭角度的状态(向下方延伸的状态)配置形成。
另外,在下侧电线容纳部12d、13d的内部容纳有在电线101的一端103和另一端104设置的端子配件108(参照图27)。在本实施例的附图(图5和图6等)中,由于为了方便,电线101的条数描绘得少,因此难以看出,但实际上容纳有几十条单位的电线101与端子配件108。因此,在只拉出一条电线101时,若容纳在下侧电线容纳部12d、13d的端子配件108彼此互相挂卡,那么有可能妨碍电线101的拉出。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了能够解决这样的互相挂卡。即,为了使下侧电线容纳部12d、13d摇动而不产生互相挂卡,具有后述电线容纳部摇动装置10。
<关于下部侧电线拉出部9>
在图5和图6中,下部侧电线拉出部9与上部侧电线拉出部8同样地构成。即,下部侧电线拉出部9被构成为:对于捻合的两条中的另一条电线101,能够以将其中间105(参照图27)产生的U形弯曲部106在电线捻合单元4(参照图1和图2)侧露出的状态容纳。具体而言,被构成为包含:用于容纳从U形弯曲部106到电线101的一端103侧的部分的一端侧电线容纳部14;和用于容纳从U形弯曲部106到电线101的另一端104侧的部分的另一端侧电线容纳部15。
关于一端侧电线容纳部14和另一端侧电线容纳部15,在使U形弯曲部106的露出侧作为一端部14a、15a,并且使其相反侧(离开U形弯曲部106侧)作为另一个端部14b、15b时,配置为另一个端部14b、15b位于下方。
本实施例的一端侧电线容纳部14和另一端侧电线容纳部15分别被构成为如下部分。即,构成的部分具有:端部相当于所述一端部14a、15a的筒状的上侧电线容纳部14c、15c(第一电线容纳部);同样端部相对于所述另一个端部14b、15b的筒状的下侧电线容纳部14d、15d(第二电线容纳部);配置在其中间的筒状的中间电线容纳部14e、15e。一端侧电线容纳部14和另一端侧电线容纳部15被形成为将筒在该长边方向三分割的形状的部分(不限于筒,例如也可以包含管这样的形状)。另外,分割的原因是为了能够对应各种电线长度。
此外,一端侧电线容纳部14和另一端侧电线容纳部15如图5所示,上侧电线容纳部14c、15c和中间电线容纳部14e、15e以在水平方向带有平缓角度的状态(在倾斜方向延伸的状态)配置形成。另外,下侧电线容纳部14d、15d以在垂直方向带有陡峭角度的状态(向下方延伸的状态)配置形成。
另外与上述同样,在下侧电线容纳部14d、15d的内部容纳有在电线101的一端103和另一端104设置的端子配件108(参照图27)。在本实施例的附图(图5和图6等)中,由于为了方便,电线101的条数描绘得少,因此难以看出,但实际上容纳有几十条单位的电线101与端子配件108。因此,在只拉出一条电线101时,若容纳在下侧电线容纳部14d、15d的端子配件108彼此互相挂卡,那么有可能妨碍电线101的拉出。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了能够解决这样的互相挂卡。即,为了使下侧电线容纳部14d、15d摇动而不产生互相挂卡,具有后述电线容纳部摇动装置10。
<关于电线容纳部摇动装置10>
在图5中,电线容纳部摇动装置10具有例如能在水平方向伸缩的2个缸16、17。电线容纳部摇动装置10被构成为能够以适当周期借助缸16、17使下侧电线容纳部12d~15d摇动。电线容纳部摇动装置10是为了利用摇动消除容纳在下侧电线容纳部12d~15d的端子配件108彼此互相挂卡而具备的(如果能解决所述互相挂卡,那么也可以采用其他装置)。
<关于电线拉出工序>
在图1和图2中,在电线拉出工序中,持有电线101的U形弯曲部106,进行从一端侧电线容纳部12、14和另一端侧电线容纳部13、15拉出该电线101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的作业。当电线101被拉出到电线捻合单元4侧时,进行下面的工序的作业。
<关于电线提升单元3>
图1和图2中,电线提升单元3是为了提升两条电线101而具备的。这样的电线提升单元3被构成为包含:单元主体18;设置在该单元主体18的正面侧的电线提升部19和电线搭挂部20;以及设置在单元主体18的背面侧的提升驱动部21。
<关于电线提升部19>
在图2和图7中,电线提升部19被形成为向正面侧(作业者侧)突出的大致方柱形的部分。在这样的电线提升部19的左右两侧部分别设置有后述的旋转轴50。另外,在突出末端部分设置有电线搭挂部20。另外,在各旋转轴50分别设置有后述的转移钩51。
<关于电线搭挂部20>
在图2和图7中,电线搭挂部20被形成为用于将电线拉出工序中拉出的两条电线101的各U形弯曲部106进行搭挂的部分。在本实施例中,电线搭挂部20被形成为圆辊状。在这样的电线搭挂部20,在一周形成有凹部22。凹部22被形成为使U形弯曲部106难以脱落的部分。
<关于提升驱动部21>
在图1和图2中,提升驱动部21被构成为包含未图示的马达、链条23等。提升驱动部21被构成为:当使马达工作时,单元主体18由于链条23等而处于上下移动的状态(电线提升部19和电线搭挂部20上下移动的状态)。
<关于电线中间搭挂工序>
在图8中,在电线中间搭挂工序中,进行将从电线拉出单元2拉出的两条电线101的各U形弯曲部106搭挂在电线搭挂部20的作业。另外,两条电线101如图9所示,在电线搭挂部20以各U形弯曲部106不交叉(在上下不重叠)的方式搭挂。这是因为若处于各U形弯曲部106交叉的状态(电线交叉的状态),则在进行捻合时扭转间距(电线间距)会改变。另外,为了不使扭转间距(电线间距)改变(为了使电线间距不紊乱),如下变形例是有效的。下面,参照图10至图13,简单说明电线提升部19的变形例。
<关于电线提升部19的变形例>
在图10至图13中,变形例的电线提升部19被构成为具有:设置在该上部的电线按压部24;和设置在下部的电线中间隔板25。
<关于电线按压部24>
在图10至图13中,电线按压部24被构成为具有旋转轴24a、平板部24b、按压部24c。电线按压部24是为了将各U形弯曲部106不交叉地搭挂在电线搭挂部20的凹部22后,将该各U形弯曲部106从上方按压而设置的。电线按压部24对于提升时的防止电线脱落、防止松开是有效的。
<关于电线中间隔板25>
图10至图13中,电线中间隔板25被构成为具有旋转轴25a、平板部25b、隔板部25c。电线中间隔板25是使各U形弯曲部106不交叉地搭挂在电线搭挂部20的凹部22而设置的。隔板部25c被形成为能够将各U形弯曲部106在前后隔开。电线中间隔板25通过使用其来避免电线交叉,结果是,具有扭转间距(电线间距)不会改变这样的优点。
另外,可以说在电线中间隔板25的下方设置第二电线中间隔板26也是有效的。第二电线中间隔板26被形成为能够将电线101在左右隔开。以上这样的电线按压部24、电线中间隔板25以及第二电线中间隔板26虽然未特别图示,但被构成为:在电线捻合时从电线101离开。
<关于电线提升工序>
在图1至图3中,电线提升工序是将各U形弯曲部106以搭挂在电线搭挂部20的状态进行提升的工序,分为:在进行后述的电线端部夹持工序之前,使电线搭挂部20向上方移动到适当高度的第一次提升工序;和在进行后述的电线端部夹持工序后,为了对两条电线101施加适当的张力,进一步向上方移动的第二次提升工序(分开的工序是一个例子。另外,图2、图4和图21(a)示出对于两条电线101施加有适当张力的状态)。
<关于电线捻合单元4>
在图1至图4中,电线捻合单元4是为了对两条电线101进行夹持和捻合而具备的。电线捻合单元4与电线提升单元3并设。这样的电线捻合单元4被构成为包含一端夹持部27、另一端夹持部28、同方向旋转部29。
<关于一端夹持部27、另一端夹持部28和同方向旋转部29>
在图2和图3中,一端夹持部27被构成为能够夹持两条电线101的一端103。另外,另一端夹持部28也同样被构成为能够夹持两条电线101的另一端104。同方向旋转部29被构成为能够使一端夹持部27和另一端夹持部28在相同方向旋转。
在以上这样的电线捻合单元4的工序中,进行电线端部夹持工序、电线捻合工序。
<关于电线端部夹持工序>
在图2和图3中,在电线端部夹持工序中,进行将两条电线101的一端103和另一端104分别夹持在一端夹持部27和另一端夹持部28的作业。
另外,在捻合的电线条数比本实施例多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图14所示的电线端部隔板30。电线端部隔板30被形成为板状,使得能够将一端夹持部27和另一端夹持部28的附近的电线101的排列分别隔开为预定的电线排列(构成为在电线捻合时分离)。通过使用电线端部隔板30,从而具有如下优点:能够以正确的电线配置进行捻合、防止电线间距的紊乱。
<关于电线捻合工序>
在图2至图4中,在电线捻合工序中使同方向旋转部29工作,并使一端夹持部27和另一端夹持部28在相同方向旋转。在两条电线101产生扭转,由于该扭转,在预定范围形成绞合部107。当形成了绞合部107,则捻合完成。在本实施例中,在该捻合时,同时实施防止散开用的带缠绕TP(以下说明带缠绕TP)。
<关于带供给单元5>
在图1至图4中,带供给单元5是为了实施带缠绕TP而具备的。带供给单元5与电线捻合单元4并设。这样的带供给单元5被构成为包含:供给防止散开的带31的带供给部32;将带31的一部分粘贴在两条电线101的预定位置的带粘贴部33;以及在两条电线101的捻合当中辅助带31的其余部分的粘贴的粘贴辅助部34。
<关于带供给部32>
在图2和图15中,带供给部32是所谓的带分配器,被构成为能够从2个排列的环状的带主体35以预定长度来供给带31。
<关于带粘贴部33>
在图2至图4中,带粘贴部33是使用设置在框架7的一对安装板部36来安装的。带粘贴部33被构成为包含:两对旋转轴部37;相对于这两对旋转轴部37中一者的一对旋转轴部37旋转自如地安装的第一コ形条38;相对于另一者的一对旋转轴部37旋转自如地安装的第二コ形条39;以及使这些第一コ形条38和第二コ形条39旋转移动(参照图16的点划线)的未图示的驱动部。
第一コ形条38从作业者所见配置在跟前侧。另外,第二コ形条39配置在里侧。
在第一コ形条38设置有多个粘贴块体40。该粘贴块体40形成在能够将作业者从带供给部32拿来的带31放置的部分(能够进行吸进、吸附等的部分)。另外,形成在能够将带31的一部分粘贴在两条电线101的预定位置(一端103和另一端104的附近)的部分(能够按压的部分)。
另一方面,在第二コ形条39设置有多个按压块体41。该按压块体41形成在:在带31粘贴时,承受来自粘贴块体40的按压力并使得电线101不会被压入的部分。在按压块体41设置有缓冲材料42。
<关于粘贴辅助部34>
在图2至图4中,粘贴辅助部34在本实施例中被构成为能够由带粘贴部33兼用。设置在第一コ形条38的粘贴块体40被用作粘贴辅助部34的第一辅助部43。该第一辅助部43形成在:在使两条电线101旋转时,能够按压(贴近)粘贴在预定位置的带31的部分。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不将第二コ形条39的按压块体40用作粘贴辅助部34。假设,在将其作为粘贴辅助部34使用的情况下,将按压块体40称为第二辅助部。
<关于缠带工序>
下面,参照图15至图20来说明带供给单元5所采用的缠带工序。在该工序中,从上述构成的说明可知,在一端103和另一端104附近的预定位置进行带31的缠绕。缠带工序包含带供给工序、带粘贴工序、粘贴辅助工序,利用捻合时的旋转进行带31的缠绕。进行带31的缠绕后,则能够防止将两条电线101捻合之后的散开。
在图15中,在带供给工序中,从带供给部32以预定的长度供给带31。而且,作业者直接拿着该带31如图16所示例如吸附在粘贴块体40(使带31的黏着层为上,并且使非黏着层吸附在粘贴块体40。另外,以带31不会掉落的程度松缓吸附即可)。
图16中,在带粘贴工序中,沿着图中的圆弧状的点划线使粘贴块体40和按压块体41如图17所示那样移动,成为用这些粘贴块体40和按压块体41夹入两条电线101的预定位置的状态。此时,带31的一部分粘贴在所述预定位置。带31的一部分粘贴在所述预定位置后,如图18所示使按压块体41返回到原来的位置(也可以不返回而移至下面的工序)。
在图18和图19中,在粘贴辅助工序中,将留在两条电线101的预定位置的粘贴块体40用作粘贴辅助部34的第一辅助部43。而且,使同方向旋转部29工作后,则利用捻合的旋转来进行带31的缠绕。由于第一辅助部43在两条电线101旋转时以按压(贴近)带31的方式进行作用,因此,如图20所示,带31可靠地缠绕,由此,成为实施了带缠绕TP的状态(参照图20和图4)。
根据带供给单元5,能够利用将两条电线101捻合时的旋转,缠绕防止散开的带31。即,能够实施带缠绕TP。根据这样的带供给单元5,作业性当然好。
<关于有效的捻合>
下面,一边参照图21至图23,一边说明有效的捻合。在电线捻合工序中,依次进行以下的第一工序~第四工序。
首先,在第一工序中,使一端夹持部27和另一端夹持部28中的任意一者在预定方向进行旋转(此处,使另一端夹持部28在预定方向进行旋转)。由此,在电线搭挂部20的一侧形成绞合部107(参照图21(a)~(b)、图23)。接下来,在第二工序中,使另一端夹持部28的位置变化到上方,并且使一端夹持部27的位置变化到下方。由此,使得第一工序中挂在电线搭挂部20的U形弯曲部106的位置偏移。换言之,无扭转部109的位置偏移(参照图21(c)、图22(a))。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一端夹持部27和另一端夹持部28的位置上下变化,采用图23所示的夹持上下位置变更部44。夹持上下位置变更部44是作为电线捻合单元4的构成之一而具备的。夹持上下位置变更部44被构成为包含:与电线搭挂部20(凹部22)的周向的长度一致地在上下方向移动的一对齿条45;与该一对齿条45啮合的小齿轮46;和未图示的驱动机构。无扭转部109的位置由于偏移,从而能够在之后的工序中在无扭转部109可靠地施加扭转。
接下来,在第三工序中,使一端夹持部27在预定方向进行旋转(与另一端夹持部28相同的方向进行旋转)。由此,在电线搭挂部20的另一侧也形成绞合部107(参照图22(a)~(b))。最后,在第四工序中,将一端夹持部27和另一端夹持部28的位置返回原来。由此,第三工序中形成的绞合部107在电线搭挂部20的两侧以均等长的度状态配置。
<关于绞线交付单元6>
图1中,绞线交付单元6是为了进行对捻合之后的绞线102(完成的绞线102)的交付而具备的。绞线交付单元6与电线提升单元3并设(以分为电线提升部19与框架7的上部的状态配设)。这样的绞线交付单元6被构成为包含:一对绞线临时放置钩47;和用于对于该一对绞线临时放置钩47转移完成的绞线102的绞线转移机构部48。
<关于一对绞线临时放置钩47>
在图1和图24中,一对绞线临时放置钩47配设在电线提升部19的上方(配设在电线搭挂部20的上方)。具体而言,在框架7的上部配置板状的钩设置部49,并以分别从该钩设置部49的前表面突出的状态设置。一对绞线临时放置钩47形成为自由端如图示那样的向下的大致L形的棒形。这样的一对绞线临时放置钩47被形成为能够搭挂预定数量(例如1批)的完成的绞线102。
<关于绞线转移机构部48>
在图1和图24中,绞线转移机构部48被构成为能够将完成的绞线102转移到一对绞线临时放置钩47。本实施例的绞线转移机构部48被构成为包括一对旋转轴50、一对转移钩51、转移时作用部52。
<关于一对旋转轴50和一对转移钩51>
在图1、图7和图24中,一对旋转轴50配设在电线提升部19的左右两侧部。一对旋转轴50旋转自如,并被形成为圆柱状。对于这样的一对旋转轴50分别设置有转移钩51。一对转移钩51在本实施例中,被形成为圆棒如图1所示那样弯曲的状态。一对转移钩51被形成为能够挂卡完成的绞线102的形状,另外,被形成为能够进行捞起的形状。
<关于转移时作用部52>
在图1和图24中,转移时作用部52被构成为能够使一对转移钩51分别旋转移动。具体而言,具有:设置在钩设置部49侧的支持部52a;形成为从该支持部52a垂下的形状的一对平板部52b;和分别设置在一对平板部52b的下端的圆盘状(辊状)的一对钩抵接部52c而构成。一对钩抵接部52c配设在一对转移钩51的端部抵接的位置。
<关于绞线交付工序>
下面,参照图24至图26来说明绞线交付单元6所采用的绞线交付工序。
在图24中,在将完成的绞线102搭挂在电线搭挂部20的状态下,使电线提升部19向上方移动(解除端部的夹持,用电线提升单元3向上方移动)时,转移钩51的后端逐渐靠近转移时作用部52,然后,转移钩51的后端与转移时作用部52抵接时,如图25所示,转移钩51以旋转轴50为中心进行旋转。此时,绞线102被转移钩51捞起。
电线提升部19继续向上方移动时,绞线102如图26所示被转移钩51交付给绞线临时放置钩47侧。在绞线临时放置钩47绞线102被交付了预定的数量后,作业者将绞线102捆扎例如收纳在箱子中,由此例如完成1批的制造。
<关于绞线制造装置1和制造方法的效果>
以上,如参照图1至图27说明的那样,根据绞线制造装置1和制造方法,由于构成和构造的装置、方法是将绞线102的制造所需的空间不仅在已有例这样的水平方向而且在铅垂方向进行确保,因此与已有例相比,能够格外缩短装置全长。
另外,根据绞线制造装置1和制造方法,由于构成和构造的装置、方法是将两条电线101的一端103和另一端104配置在接近位置来制造的,因此,完成的绞线102的端部位置接近,不需要每次走到已有例这样的端部位置,结果,能够格外减轻作业者的负担。
另外,根据绞线制造装置1和制造方法,由于电线拉出单元2中具有摇动的功能,因此,能够防止在拉出电线101时其他电线挂卡,由此能够确保作业性。
因此,从以上可知,根据本发明的绞线制造装置1和制造方法,能够确保作业性并削减设置空间等。
本发明当然在不改变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实施。

Claims (3)

1.一种绞线制造装置,用于至少将两条电线捻合来制造绞线,其特征在于,
包括:
电线捻合单元;以及
电线拉出单元,用于将所述两条电线拉出到所述电线捻合单元的附近,
所述电线拉出单元包含:
一端侧电线容纳部,在所述两条电线的中间所产生的U形弯曲部在所述电线捻合单元的附近露出的状态下,用于容纳从所述U形弯曲部到所述两条电线的一端侧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另一端侧电线容纳部,用于容纳从所述U形弯曲部到所述两条电线的另一端侧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以及
电线容纳部摇动装置,用于使所述一端侧电线容纳部和所述另一端侧电线容纳部摇动,
所述一端侧电线容纳部和所述另一端侧电线容纳部以与成为所述U形弯曲部露出侧的一端部相比另一端部为下方的方式配置,
所述电线容纳部摇动装置以使所述另一端部摇动的方式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线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含对所述两条电线进行提升的电线提升单元,
所述电线提升单元包含将所述U形弯曲部搭挂并提升的电线搭挂部,
所述电线捻合单元与所述电线提升单元并设并为了对所述两条电线进行夹持和捻合而具有:夹持所述两条电线的一端的一端夹持部和夹持所述两条电线的另一端的另一端夹持部;以及
同方向旋转部,使所述一端夹持部和所述另一端夹持部向相同方向旋转。
3.一种绞线制造方法,用于将至少两条电线捻合来制造绞线,所述绞线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
电线中间搭挂工序,将所述两条电线的中间所产生的U形弯曲部搭挂在电线搭挂部;
电线端部夹持工序,分别夹持所述两条电线的一端和另一端;
电线提升工序,以将所述U形弯曲部搭挂在所述电线搭挂部的状态,将所述两条电线提升;
电线捻合工序,在将所述两条电线提升后捻合该两条电线,
在所述电线中间搭挂工序中,在使用用于拉出所述两条电线的电线拉出单元,从该电线拉出单元拉出所述两条电线时,使所述电线拉出单元的电线容纳部的一部分摇动。
CN201710417129.6A 2016-06-06 2017-06-06 绞线制造装置和绞线制造方法 Active CN1074646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12408 2016-06-06
JP2016112408A JP6356732B2 (ja) 2016-06-06 2016-06-06 ツイスト線製造装置、及びツイスト線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64636A CN107464636A (zh) 2017-12-12
CN107464636B true CN107464636B (zh) 2019-04-16

Family

ID=60546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17129.6A Active CN107464636B (zh) 2016-06-06 2017-06-06 绞线制造装置和绞线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356732B2 (zh)
CN (1) CN1074646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S64875B1 (sr) * 2018-01-12 2023-12-29 Komax Holding Ag Uređaj i postupak za obradu većeg broja električnih vodova
CN110265194B (zh) * 2019-06-19 2021-05-25 江苏恩达通用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精密仪器仪表用屏蔽型软电缆的车床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35283A (ja) * 1999-07-23 2001-02-0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ツイスト電線製造装置
JP2003217371A (ja) * 2002-01-23 2003-07-31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ツイストペア電線の製造方法とその装置
JP2004227850A (ja) * 2003-01-21 2004-08-12 Yazaki Corp 電線供給棚
CN1577640A (zh) * 2003-06-25 2005-02-0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JP2015053170A (ja) * 2013-09-06 2015-03-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線撚り合わせ装置
CN204516491U (zh) * 2015-03-12 2015-07-29 国网河北盐山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双绞线绕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52901B2 (ja) * 1998-03-19 2004-08-1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線束端末揃え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35283A (ja) * 1999-07-23 2001-02-0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ツイスト電線製造装置
JP2003217371A (ja) * 2002-01-23 2003-07-31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ツイストペア電線の製造方法とその装置
JP2004227850A (ja) * 2003-01-21 2004-08-12 Yazaki Corp 電線供給棚
CN1577640A (zh) * 2003-06-25 2005-02-0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JP2015053170A (ja) * 2013-09-06 2015-03-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線撚り合わせ装置
CN204516491U (zh) * 2015-03-12 2015-07-29 国网河北盐山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双绞线绕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220322A (ja) 2017-12-14
CN107464636A (zh) 2017-12-12
JP6356732B2 (ja) 2018-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64636B (zh) 绞线制造装置和绞线制造方法
CN108141118A (zh) 波形绕组绕线装置
US10640921B2 (en) Twisted wire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1924314B (zh) 电线保持杆搬运装置及电线组制造方法
DE102017206142A1 (de) Anlage sowie Verfahren zum automatisierten Bestücken von Steckergehäusen mit Leitungselementen
DE202013009153U1 (de) Vorrichtung zur automatischen Befestigung von Clips
CN105437530A (zh) 管状外装部件安装装置及带管状外装部件的电线模块的制造方法
CN106169339B (zh) 绞合电线制造装置和绞合电线制造方法
CN106169338B (zh) 绞合线制造装置及绞合线制造方法
CN105849824A (zh) 电线排出装置
CN106205881B (zh) 带供给单元和卷带方法
CN107123484B (zh) 扭绞设备、串联扭绞设备和用于装配扭绞头的方法
CN207719047U (zh) 线包整理装置
EP1342248B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kabelbäumen und anlage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CN107465066B (zh) 绞合线制造装置和绞合线制造方法
US5951329A (en) Multiple harness tied up into a bundle, a method of and an apparatus for tying the harness
CN111886660B (zh) 电线绞合装置及绞合电线的制造方法
JP6280948B2 (ja) テープ供給ユニット及びテープ巻き方法
JP2577171B2 (ja) 針金付き荷札製造方法
CN215326083U (zh) 一种线束加工辅助装置
DE2261291A1 (de) Tragelement aus gebuendelten draehten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CN106463213B (zh) 外装部件安装装置和外装部件安装方法
US604041A (en) Machine for making wire fencing
CN107615407A (zh) 带端子电线制造系统
JPH0825529A (ja) 針金付き荷札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