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59413A - 一种富硒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富硒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59413A
CN107459413A CN201710749347.XA CN201710749347A CN107459413A CN 107459413 A CN107459413 A CN 107459413A CN 201710749347 A CN201710749347 A CN 201710749347A CN 107459413 A CN107459413 A CN 1074594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selenium
black fungus
pocket
aga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4934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阳永科
尹芳
陆崇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gchuan County Jin Chen Industry Ltd Co
Original Assignee
Lingchuan County Jin Chen Industry Lt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gchuan County Jin Chen Industry Ltd Co filed Critical Lingchuan County Jin Chen Industry Ltd Co
Priority to CN20171074934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59413A/zh
Publication of CN1074594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5941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60Biocides or preservatives, e.g. disinfectants, pesticides or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7/00Fertilisers based essentially on alkali or ammonium orthophosph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硒黑木耳的栽培方法,涉及黑木耳种植技术领域。所述富硒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在培养基中添加了六甲基磷酰三胺,与培养基中的亚硒酸钠结合生成有机态硒,通过将亚硒酸钠无机态硒转换成有机态硒,促进黑木耳对硒元素的吸收,达到黑木耳富集硒元素的目的;培养基中还添加了中药成分,不仅能够杀菌、防霉、驱虫,提高黑木耳的免疫力,还具有催生增产的作用,保证黑木耳的正常生长,提高成活率;该中药成分均是植物源,易分解,不会造成农药残留,科学环保,保证食用者的健康。

Description

一种富硒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黑木耳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富硒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对食用菌的栽培技术比较成熟,食用菌特别是黑木耳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受到老百姓的喜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对富硒食品的研究越来越热门,而且由于富硒食品的营养价值高备受大家追崇,经济效益也大大上升。目前富硒黑木耳的培养主要有两种方法达到硒富集:一种是向黑木耳子实体喷洒硒溶液,使用这种方法能使黑木耳含有硒元素,但是硒是以无机物的形式存在的,而不是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的,这是因为黑木耳的生长周期快,无机硒还未来得及转化成有机硒就被采摘,这将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而且也不能被人体吸收,达不到富硒食品的初衷;另一种方式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无机硒,通过黑木耳的新陈代谢作用将培养基中的无机硒转化成有机硒,但是,黑木耳生长快,将会导致富硒栽培过程中硒的利用率不高,进而达不到较好的富集效果。而且,在富硒黑木耳的栽培过程中,使用的是农药和杀虫剂对黑木耳进行病虫害防护,会导致木耳的农药残留,影响人体健康,达不到绿色食品的要求。因此,在富硒黑木耳的培养过程中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加快无机硒在黑木耳内富集,生产含有丰富有机硒成分的黑木耳,而且还不会造成硒含量过多造成硒中毒;(2)安全、有效的对黑木耳进行病虫害管理,不使用农药,生产绿色健康的富硒黑木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富硒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富硒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富硒培养基:将经过微发酵之后的培养基放入拌料机中加水进行搅拌,保证培养基的含水率为50%-60%,搅拌均匀后将培养基放入灭菌室进行灭菌,将灭菌结束后的培养基放入无菌室内进行自然冷却,当培养基温度冷却到25℃-28℃时开始进行接种;
所述培养基的重量份原料包括土豆粉20-35份、麦麸13-18份、玉米粉10-15份、蔗糖0.5-1.5份、石膏1-2.5份、亚硒酸钠1-3份、六甲基磷酰三胺3-5份、磷酸二氢钾5-12份、硫酸镁5-12份、维生素B0.3-0.5份、中药成分8-15份;
(2)接种:将配置好的富硒培养基制成料棒,装入仅一端开口的聚丙烯料袋中,在无菌条件下,将黑木耳菌种接种在料棒上;
(3)室内发菌:将接种料袋整齐堆放在清洁、便于通风换气的发菌室内的培养架上,控制发菌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来进行发菌管理,形成木耳蕾;
(4)整地:选择地势开阔、水源充足、光线良好的种植地作为黑木耳室外栽培的培养地;将培养地整平、除草,用一层地膜覆盖在培养地的表面,在所述地膜上均匀开设有泄气孔;
(5)室外出菇栽培:将所述步骤(3)中的木耳蕾料袋移至室外,中药水对木耳蕾料袋进行喷洒,保持木耳蕾料袋的相对湿度为60%-70%;将木耳蕾料袋的开口端紧贴地膜放置,保持木耳蕾料袋处于直立状态,木耳蕾料袋成行排列;放置好木耳蕾料袋后,用草席进行覆盖,保证菌丝料袋在弱光条件下进行出菇;每天对木耳蕾料袋喷水1-2次,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为70-85%;
(6)成熟采收:当黑木耳的耳基变细,耳片0.9-1.2mm厚时采收。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灭菌方式采用常压蒸汽灭菌,灭菌温度为90℃-110℃,灭菌时间为10-12小时。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中药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粉碎混合而成:藜芦5-10份、荷叶3-8份、马桑4-8份、藿香粉20-35份、延胡索20-30份、忍冬藤10-16份、夏枯草10-15份、菊花3-6份、合欢皮3-8份、艾叶8-15份、川芎5-8份。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的发菌管理过程为:在接种后的1-8天保持发菌室内温度为21℃-23℃,空气的相对湿度为60%-70%,每天通风1-2次,每次1h-2h;在接种后的第8天后保持发菌室内温度为25℃-26℃,空气的相对湿度为60%-70%,每天通风1-2次,每次1h-2h;在接种后15天后,在培养料袋菌丝已蔓延的末端四周刺微浅孔,同时向料袋喷少量水,白天控制发菌室内温度为32-36℃,晚上控制发菌室内温度为24-25℃,反复操作3-5天,待形成木耳蕾。
进一步的,所述微浅孔的孔深为6-8m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的中药水是所述步骤(1)中的中药成分的水溶液,中药成分与水的重量份比为1:35-65。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相邻两个木耳蕾料袋之间的距离为20-2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富硒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在培养基中添加了六甲基磷酰三胺,与培养基中的亚硒酸钠结合生成有机态硒,通过将亚硒酸钠无机态硒转换成有机态硒,促进黑木耳对硒元素的吸收,达到黑木耳富集硒元素的目的;培养基中还添加了中药成分,不仅能够杀菌、防霉、驱虫,提高黑木耳的免疫力,还具有催生增产的作用,保证黑木耳的正常生长,提高成活率;该中药成分均是植物源,易分解,不会造成农药残留,科学环保,保证食用者的健康;本发明的栽培方法能够缩短黑木耳的生长周期5-10天,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提高了黑木耳的产量,大大降低了杂菌率和虫害率。经检测,本发明栽培的黑木耳硒含量在6.58-6.72mg/kg,而普通黑木耳中硒含量为0.47mg/kg;说明本发明的方法起到了富硒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富硒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富硒培养基:将经过微发酵之后的培养基放入拌料机中加水进行搅拌,保证培养基的含水率为50%-60%,搅拌均匀后将培养基放入灭菌室进行灭菌,将灭菌结束后的培养基放入无菌室内进行自然冷却,当培养基温度冷却到26℃-27℃时开始进行接种;
培养基的重量份原料包括土豆粉35份、麦麸15份、玉米粉13份、蔗糖1份、石膏1.3份、亚硒酸钠1.8份、六甲基磷酰三胺3.5份、磷酸二氢钾8份、硫酸镁5份、维生素B0.3份、中药成分15份;
(2)接种:将配置好的富硒培养基制成料棒,装入仅一端开口的聚丙烯料袋中,在无菌条件下,将黑木耳菌种接种在料棒上;
(3)室内发菌:将接种料袋整齐堆放在清洁、便于通风换气的发菌室内的培养架上,控制发菌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来进行发菌管理,形成木耳蕾;
(4)整地:选择地势开阔、水源充足、光线良好的种植地作为黑木耳室外栽培的培养地;将培养地整平、除草,用一层地膜覆盖在培养地的表面,在地膜上均匀开设有泄气孔;
(5)室外出菇栽培:将步骤(3)中的木耳蕾料袋移至室外,中药水对木耳蕾料袋进行喷洒,保持木耳蕾料袋的相对湿度为65%;将木耳蕾料袋的开口端紧贴地膜放置,保持木耳蕾料袋处于直立状态,木耳蕾料袋成行排列;放置好木耳蕾料袋后,用草席进行覆盖,保证菌丝料袋在弱光条件下进行出菇;每天对木耳蕾料袋喷水2次,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为80%;
(6)成熟采收:当黑木耳的耳基变细,耳片0.9-1.2mm厚时采收。
步骤(1)中的灭菌方式采用常压蒸汽灭菌,灭菌温度为110℃,灭菌时间为10小时。
步骤(1)中的中药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粉碎混合而成:藜芦8份、荷叶5份、马桑4份、藿香粉20份、延胡索25份、忍冬藤12份、夏枯草13份、菊花3份、合欢皮5份、艾叶10份、川芎6份。
步骤(3)中的发菌管理过程为:在接种后的1-8天保持发菌室内温度为23℃,空气的相对湿度为65%,每天通风2次,每次1.5h;在接种后的第8天后保持发菌室内温度为26℃,空气的相对湿度为70%,每天通风2次,每次1.5h;在接种后15天后,在培养料袋菌丝已蔓延的末端四周刺微浅孔,同时向料袋喷少量水,白天控制发菌室内温度为34℃,晚上控制发菌室内温度为24℃,反复操作3天,待形成木耳蕾。
微浅孔的孔深为6-8mm。
步骤(5)中的中药水是步骤(1)中的中药成分的水溶液,中药成分与水的重量份比为1:40。
步骤(5)中相邻两个木耳蕾料袋之间的距离为22-24cm。
本实施例生产的黑木耳含硒量为6.62mg/kg;杂菌率为0.3%,虫害率为0%。
实施例2:
一种富硒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富硒培养基:将经过微发酵之后的培养基放入拌料机中加水进行搅拌,保证培养基的含水率为50%-60%,搅拌均匀后将培养基放入灭菌室进行灭菌,将灭菌结束后的培养基放入无菌室内进行自然冷却,当培养基温度冷却到25℃-28℃时开始进行接种;
培养基的重量份原料包括土豆粉35份、麦麸13份、玉米粉10份、蔗糖0.8份、石膏2份、亚硒酸钠3份、六甲基磷酰三胺5份、磷酸二氢钾8份、硫酸镁10份、维生素B0.5份、中药成分8份;
(2)接种:将配置好的富硒培养基制成料棒,装入仅一端开口的聚丙烯料袋中,在无菌条件下,将黑木耳菌种接种在料棒上;
(3)室内发菌:将接种料袋整齐堆放在清洁、便于通风换气的发菌室内的培养架上,控制发菌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来进行发菌管理,形成木耳蕾;
(4)整地:选择地势开阔、水源充足、光线良好的种植地作为黑木耳室外栽培的培养地;将培养地整平、除草,用一层地膜覆盖在培养地的表面,在地膜上均匀开设有泄气孔;
(5)室外出菇栽培:将步骤(3)中的木耳蕾料袋移至室外,中药水对木耳蕾料袋进行喷洒,保持木耳蕾料袋的相对湿度为70%;将木耳蕾料袋的开口端紧贴地膜放置,保持木耳蕾料袋处于直立状态,木耳蕾料袋成行排列;放置好木耳蕾料袋后,用草席进行覆盖,保证菌丝料袋在弱光条件下进行出菇;每天对木耳蕾料袋喷水1次,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为70%;
(6)成熟采收:当黑木耳的耳基变细,耳片0.9-1.2mm厚时采收。
步骤(1)中的灭菌方式采用常压蒸汽灭菌,灭菌温度为90℃,灭菌时间为12小时。
步骤(1)中的中药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粉碎混合而成:藜芦10份、荷叶8份、马桑6份、藿香粉30份、延胡索25份、忍冬藤12份、夏枯草12份、菊花4份、合欢皮5份、艾叶8份、川芎6份。
步骤(3)中的发菌管理过程为:在接种后的1-8天保持发菌室内温度为22℃,空气的相对湿度为70%,每天通风1次,每次2h;在接种后的第8天后保持发菌室内温度为25℃,空气的相对湿度为65%,每天通风1次,每次2h;在接种后15天后,在培养料袋菌丝已蔓延的末端四周刺微浅孔,同时向料袋喷少量水,白天控制发菌室内温度为32℃,晚上控制发菌室内温度为25℃,反复操作5天,待形成木耳蕾。
微浅孔的孔深为6-8mm。
步骤(5)中的中药水是步骤(1)中的中药成分的水溶液,中药成分与水的重量份比为1:60。
步骤(5)中相邻两个木耳蕾料袋之间的距离为22-24cm。
本实施例生产的黑木耳含硒量为6.72mg/kg;杂菌率为0.8%,虫害率为0.1%。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1培养基中没有加入六甲基磷酰三胺。
结果:生产的黑木耳含硒量仅为0.52mg/kg;杂菌率为0.6%,虫害率为0%;说明本发明添加的六甲基磷酰三胺能将无机态硒转换成有机态硒,促进黑木耳对有机态硒的吸收,能显著提高黑木耳的含硒量。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2培养料中没有加入中药成分。
结果:生产的黑木耳含硒量为6.68mg/kg;杂菌率为8.2%,虫害率为10.7%,产量只有实施例2的62%,说明本发明添加的中药成分具有明显的杀菌、驱虫和催产作用。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变型,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富硒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富硒培养基:将经过微发酵之后的培养基放入拌料机中加水进行搅拌,保证培养基的含水率为50%-60%,搅拌均匀后将培养基放入灭菌室进行灭菌,将灭菌结束后的培养基放入无菌室内进行自然冷却,当培养基温度冷却到25℃-28℃时开始进行接种;
所述培养基的重量份原料包括土豆粉20-35份、麦麸13-18份、玉米粉10-15份、蔗糖0.5-1.5份、石膏1-2.5份、亚硒酸钠1-3份、六甲基磷酰三胺3-5份、磷酸二氢钾5-12份、硫酸镁5-12份、维生素B0.3-0.5份、中药成分8-15份;
(2)接种:将配置好的富硒培养基制成料棒,装入仅一端开口的聚丙烯料袋中,在无菌条件下,将黑木耳菌种接种在料棒上;
(3)室内发菌:将接种料袋整齐堆放在清洁、便于通风换气的发菌室内的培养架上,控制发菌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来进行发菌管理,形成木耳蕾;
(4)整地:选择地势开阔、水源充足、光线良好的种植地作为黑木耳室外栽培的培养地;将培养地整平、除草,用一层地膜覆盖在培养地的表面,在所述地膜上均匀开设有泄气孔;
(5)室外出菇栽培:将所述步骤(3)中的木耳蕾料袋移至室外,中药水对木耳蕾料袋进行喷洒,保持木耳蕾料袋的相对湿度为60%-70%;将木耳蕾料袋的开口端紧贴地膜放置,保持木耳蕾料袋处于直立状态,木耳蕾料袋成行排列;放置好木耳蕾料袋后,用草席进行覆盖,保证菌丝料袋在弱光条件下进行出菇;每天对木耳蕾料袋喷水1-2次,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为70-85%;
(6)成熟采收:当黑木耳的耳基变细,耳片0.9-1.2mm厚时采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灭菌方式采用常压蒸汽灭菌,灭菌温度为90℃-110℃,灭菌时间为10-12小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中药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粉碎混合而成:藜芦5 -10份、荷叶3-8份、马桑4-8份、藿香粉20-35份、延胡索20-30份、忍冬藤10-16份、夏枯草10-15份、菊花3-6份、合欢皮3-8份、艾叶8-15份、川芎5-8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发菌管理过程为:在接种后的1-8天保持发菌室内温度为21℃-23℃,空气的相对湿度为60%-70%,每天通风1-2次,每次1h-2h;在接种后的第8天后保持发菌室内温度为25℃-26℃,空气的相对湿度为60%-70%,每天通风1-2次,每次1h-2h;在接种后15天后,在培养料袋菌丝已蔓延的末端四周刺微浅孔,同时向料袋喷少量水,白天控制发菌室内温度为32-36℃,晚上控制发菌室内温度为24-25℃,反复操作3-5天,待形成木耳蕾。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富硒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浅孔的孔深为6-8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中药水是所述步骤(1)中的中药成分的水溶液,中药成分与水的重量份比为1:35-6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相邻两个木耳蕾料袋之间的距离为20-25cm。
CN201710749347.XA 2017-08-28 2017-08-28 一种富硒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Withdrawn CN1074594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49347.XA CN107459413A (zh) 2017-08-28 2017-08-28 一种富硒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49347.XA CN107459413A (zh) 2017-08-28 2017-08-28 一种富硒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59413A true CN107459413A (zh) 2017-12-12

Family

ID=60550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49347.XA Withdrawn CN107459413A (zh) 2017-08-28 2017-08-28 一种富硒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59413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32544A (zh) * 2018-01-31 2018-08-24 广西宜州天源绿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桑枝云耳的栽培方法
CN108727096A (zh) * 2018-03-29 2018-11-02 广西陆川和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木耳的种植培养基
CN111937672A (zh) * 2020-07-31 2020-11-17 湖南科技学院 一种木耳栽培方法
CN115918438A (zh) * 2022-12-16 2023-04-07 陕西理工大学 黑木耳新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方法
CN117063779A (zh) * 2023-09-20 2023-11-17 西北大学 一种黑木耳培养过程中提高有机硒含量同时降低铬的简易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0550A (zh) * 2012-02-21 2013-08-21 天津君保黑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黑木耳栽培方法及其培料
CN106134756A (zh) * 2015-04-03 2016-11-23 池州市德丰菌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富硒锌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CN106718069A (zh) * 2017-01-21 2017-05-31 陆川县米场镇合美种养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一种富硒黑木耳的种植方法
CN106888799A (zh) * 2017-01-20 2017-06-27 陆川县新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一种富硒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0550A (zh) * 2012-02-21 2013-08-21 天津君保黑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黑木耳栽培方法及其培料
CN106134756A (zh) * 2015-04-03 2016-11-23 池州市德丰菌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富硒锌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CN106888799A (zh) * 2017-01-20 2017-06-27 陆川县新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一种富硒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CN106718069A (zh) * 2017-01-21 2017-05-31 陆川县米场镇合美种养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一种富硒黑木耳的种植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32544A (zh) * 2018-01-31 2018-08-24 广西宜州天源绿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桑枝云耳的栽培方法
CN108727096A (zh) * 2018-03-29 2018-11-02 广西陆川和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木耳的种植培养基
CN111937672A (zh) * 2020-07-31 2020-11-17 湖南科技学院 一种木耳栽培方法
CN115918438A (zh) * 2022-12-16 2023-04-07 陕西理工大学 黑木耳新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方法
CN115918438B (zh) * 2022-12-16 2024-05-14 陕西理工大学 黑木耳新品种的栽培方法
CN117063779A (zh) * 2023-09-20 2023-11-17 西北大学 一种黑木耳培养过程中提高有机硒含量同时降低铬的简易方法
CN117063779B (zh) * 2023-09-20 2024-04-02 西北大学 黑木耳培养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58483B (zh) 一种高寒高海拔地区羊肚菌多层基料种植方法
CN107459413A (zh) 一种富硒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CN104885786B (zh) 一种尖顶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方法
CN101743849A (zh) 榆黄蘑复合优化栽培方法
CN104041330A (zh) 松杉灵芝仿野生木段栽培方法
CN103918475A (zh) 秀珍菇盆景式栽培的方法及用于栽培秀珍菇的培养基
CN106888799A (zh) 一种富硒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CN107371785A (zh) 一种人工栽培羊肚菌综合利用的方法
CN105613042A (zh) 一种羊肚菌的液体菌种繁育方法和工厂化栽培方法
CN103891524A (zh) 灵芝盆景式栽培的方法及用于栽培灵芝的培养基
CN102173886A (zh) 一种平菇栽培基质及其发酵菌剂与应用
CN108887078A (zh) 一种林下种植羊肚菌高产方法
CN103238468A (zh) 一种无公害草菇高产栽培方法
CN105940952A (zh) 一种香菇栽培方法
CN104303823A (zh) 一种橡胶林下栽培鹿角灵芝的方法
CN107439226A (zh) 一种羊肚菌室内栽培的方法
CN105766385A (zh) 一种提高马铃薯脱毒原原种产量的植保方法
CN113170702A (zh) 一种羊肚菌多季种植方法及其应用
CN108450230A (zh) 一种平菇的栽培方法
CN105557309A (zh) 一种玉木耳大棚吊袋小孔单片栽培方法
CN103858677B (zh) 一种鸡腿菇轻简化栽培方法
CN107079711A (zh) 一种羊肚菌的栽培方法
CN109566299A (zh) 一种高产菠菜栽培方法
CN104303825A (zh) 一种富硒茶树菇栽培的方法
CN102893805A (zh) 一种使白灵菇高产的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2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