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29957B - 制冷循环装置以及制冷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制冷循环装置以及制冷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29957B
CN107429957B CN201580078277.9A CN201580078277A CN107429957B CN 107429957 B CN107429957 B CN 107429957B CN 201580078277 A CN201580078277 A CN 201580078277A CN 107429957 B CN107429957 B CN 1074299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control unit
refrigeration cycle
informa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827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29957A (zh
Inventor
铃木康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429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299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299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299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24F11/36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to leakag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f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4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one four-way val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9Control issues
    • F25B2313/0293Control issues related to the indoor fan, e.g. controlling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22Preventing, detecting or repairing leaks of refrigeration fluids
    • F25B2500/222Detecting refrigerant lea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制冷循环装置具有:制冷循环,所述制冷循环使制冷剂循环;热交换器单元,所述热交换器单元至少收容制冷循环的热交换器;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控制热交换器单元,热交换器单元具备:送风风扇;以及制冷剂检测机构,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检测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并对控制部输出检测信号,控制部构成为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使送风风扇运转,以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的时间变化从正转变成负的情况为契机使送风风扇停止。

Description

制冷循环装置以及制冷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循环装置以及制冷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制冷装置。该制冷装置具备:制冷剂检测机构,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检测制冷剂泄漏;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在制冷剂检测机构检测到制冷剂泄漏时驱动冷凝器用或者蒸发器用的送风风扇。在该制冷装置中,在发生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制冷剂被由控制部驱动的送风风扇扩散或者排气,所以防止规定部位处的制冷剂浓度的增大。控制部在检测到制冷剂泄漏而使送风风扇驱动之后,制冷剂被扩散或者排气,由此制冷剂检测机构就检测不到制冷剂,在该情况下,使送风风扇的驱动停止。另外,在该文献中记载了如下情况:既可以在检测到制冷剂泄漏之后,无论之后的检测信号如何,都由时机器将送风风扇驱动一时机间,也可以在作业员切断使通电停止的开关之前都驱动送风风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3271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制冷装置中,控制部在制冷剂检测机构检测不到制冷剂且检测信号停止时、即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为零时使送风风扇停止。因此,只要室内的制冷剂浓度不为零就继续驱动送风风扇,所以不必要的能量被消耗,存在会使用户支付不必要的电费这样的课题。另一方面,在由时机器将送风风扇驱动一时机间的情况、或者直至作业员切断使通电停止的开关为止一直都驱动送风风扇的情况下,有可能在送风风扇停止之后制冷剂仍继续泄漏。因此,存在有可能在送风风扇停止之后室内的制冷剂浓度会局部地变高这样的课题。
另外,制冷剂检测机构(例如,热线型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一旦暴露于制冷剂气氛,检测特性就会发生变化。但是,难以判断热线型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是否暴露于制冷剂气氛,所以存在有可能会继续使用检测特性发生变化的制冷剂检测机构这样的课题。
进而,在制冷剂检测机构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存在有可能会继续使用发生故障的制冷剂检测机构这样的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中的至少一个课题而作出的,其第1目的在于提供如下制冷循环装置以及制冷循环系统:即使万一制冷剂泄漏,也能够抑制制冷剂浓度局部地变高,且能够防止不必要的能量被消耗。
另外,本发明的第2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继续使用检测特性发生变化的制冷剂检测机构的制冷循环装置以及制冷循环系统。
另外,本发明的第3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继续使用发生故障的制冷剂检测机构的制冷循环装置以及制冷循环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具有:制冷循环,所述制冷循环使制冷剂循环;热交换器单元,所述热交换器单元至少收容所述制冷循环的热交换器;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热交换器单元,其中,所述热交换器单元具备:送风风扇;以及制冷剂检测机构,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检测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并将检测信号输出到所述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使所述送风风扇运转,以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的时间变化从正转变成负的情况为契机使所述送风风扇停止。
另外,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具有:制冷循环,所述制冷循环使制冷剂循环;热交换器单元,所述热交换器单元至少收容所述制冷循环的热交换器;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热交换器单元,其中,所述热交换器单元具备:送风风扇;以及制冷剂检测机构,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检测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并将检测信号输出到所述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使所述送风风扇运转,在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的时间变化为负时使所述送风风扇停止。
另外,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具有:制冷循环,所述制冷循环使制冷剂循环;热交换器单元,所述热交换器单元至少收容所述制冷循环的热交换器;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热交换器单元,其中,所述热交换器单元具有制冷剂检测机构,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检测制冷剂,所述控制部具有:控制基板,所述控制基板以不能装卸的方式连接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设于所述控制基板,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设有泄漏历史存储区域,所述泄漏历史存储区域存储表示没有制冷剂泄漏历史的状态的第1信息和表示有制冷剂泄漏历史的状态的第2信息中的任意一方,存储于所述泄漏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能够仅在从所述第1信息朝向所述第2信息的一个方向进行变更,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将存储于所述泄漏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从所述第1信息变更为所述第2信息。
另外,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具有:制冷循环,所述制冷循环使制冷剂循环;热交换器单元,所述热交换器单元至少收容所述制冷循环的热交换器;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热交换器单元,其中,所述热交换器单元具有制冷剂检测机构,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检测制冷剂,所述控制部具有:控制基板,所述控制基板以不能装卸的方式连接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设于所述控制基板,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设有故障历史存储区域,所述故障历史存储区域存储表示在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没有故障历史的状态的第1信息和表示在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有故障历史的状态的第2信息中的任意一方,存储于所述故障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能够仅在从所述第1信息朝向所述第2信息的一个方向进行变更,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发生故障时,将存储于所述故障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从所述第1信息变更为所述第2信息。
另外,本发明的制冷循环系统,具有:制冷循环装置,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具有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以及控制所述制冷循环的控制部;送风风扇,所述送风风扇由所述控制部控制;以及制冷剂检测机构,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检测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将检测信号输出到所述控制部,其中,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使所述送风风扇运转,以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的时间变化从正转变成负的情况为契机使所述送风风扇停止。
另外,本发明的制冷循环系统,具有:制冷循环装置,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具有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以及控制所述制冷循环的控制部;送风风扇,所述送风风扇由所述控制部控制;以及制冷剂检测机构,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检测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将检测信号输出到所述控制部,其中,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使所述送风风扇运转,在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的时间变化为负时使所述送风风扇停止。
另外,本发明的制冷循环系统,具有:制冷循环装置,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具有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以及控制所述制冷循环的控制部;以及制冷剂检测机构,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检测制冷剂,其中,所述控制部具有:控制基板,所述控制基板以不能装卸的方式连接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设于所述控制基板,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设有泄漏历史存储区域,所述泄漏历史存储区域存储表示没有制冷剂泄漏历史的状态的第1信息和表示有制冷剂泄漏历史的状态的第2信息中的任意一方,存储于所述泄漏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能够仅在从所述第1信息朝向所述第2信息的一个方向进行变更,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将存储于所述泄漏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从所述第1信息变更为所述第2信息。
另外,本发明的制冷循环系统,具有:制冷循环装置,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具有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以及控制所述制冷循环的控制部;以及制冷剂检测机构,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检测制冷剂,其中,所述控制部具有:控制基板,所述控制基板以不能装卸的方式连接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设于所述控制基板,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设有故障历史存储区域,所述故障历史存储区域存储表示在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没有故障历史的状态的第1信息和表示在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有故障历史的状态的第2信息中的任意一方,存储于所述故障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能够仅在从所述第1信息朝向所述第2信息的一个方向进行变更,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发生故障时,将存储于所述故障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从所述第1信息变更为所述第2信息。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万一制冷剂泄漏,也能够利用送风风扇使泄漏的制冷剂扩散,所以能够抑制制冷剂浓度局部地变高。另外,能够以制冷剂泄漏结束的情况为契机使送风风扇停止,所以能够防止不必要的能量被消耗。
另外,根据本发明,在为了对制冷剂的泄漏历史进行重置而更换控制基板时,以不能装卸的方式连接的制冷剂检测机构也会被更换,所以能够防止继续使用检测特性发生变化的制冷剂检测机构。
另外,根据本发明,在为了对制冷剂检测机构的故障历史进行重置而更换控制基板时,以不能装卸的方式连接的制冷剂检测机构也会被更换,所以能够防止继续使用发生故障的制冷剂检测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室内机1的外观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室内机1的内部构造的主视图。
图4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室内机1的内部构造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室内机1设于室内空间120的状态的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使制冷剂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室内机1泄漏时的制冷剂浓度的时间变化的例子的曲线图。
图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中由控制部30执行的制冷剂泄漏检测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状态转化的一个例子的状态转化图。
图9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制冷循环装置中由控制部30执行的制冷剂泄漏检测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室内机1使制冷剂泄漏时的制冷剂浓度的时间变化的例子的曲线图。
图1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制冷循环装置中由控制部30执行的制冷剂泄漏检测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状态转化的一个例子的状态转化图。
图1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制冷循环装置中由控制部30执行的制冷剂泄漏检测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状态转化的一个例子的状态转化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以及6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控制部30的结构的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制冷循环装置的负载单元400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18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室外机2的结构的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以及10的制冷循环系统的概略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以及10的制冷循环系统的控制部30的结构的框图。
图21是表示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制冷循环系统的室外机602使制冷剂泄漏并使换气用的送风风扇607运转时的制冷剂浓度的时间变化的例子的曲线图。
图22是表示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制冷循环系统的室外机602使制冷剂泄漏并使换气用的送风风扇607运转时的制冷剂浓度的时间变化的例子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制冷剂回路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制冷循环装置,例示出分体形式的空气调节装置。此外,在包括图1在内的以下的附图中,有时各结构部件的尺寸的关系、形状等与实际的尺寸的关系、形状等不同。
如图1所示,空气调节装置具有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40。制冷循环40具有经由制冷剂配管依次呈环状地连接压缩机3、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热源侧热交换器5(例如,室外热交换器)、减压装置6以及负载侧热交换器7(例如,室内热交换器)而成的结构。另外,空气调节装置具有例如设置在室内的室内机1(负载单元的一个例子且热交换器单元的一个例子)、和例如设置在室外的室外机2(热源单元的一个例子)。室内机1与室外机2之间经由作为制冷剂配管的一部分的延长配管10a、10b连接。
作为在制冷循环40循环的制冷剂,例如使用HFO-1234yf、HFO-1234ze等微燃性制冷剂、或者R290、R1270等易燃性制冷剂。这些制冷剂既可以被用作单一制冷剂,也可以被用作混合两种以上的制冷剂而成的混合制冷剂。以下,有时将具有微燃水平以上(例如,按照ASHRAE34的分类是2L以上)的可燃性的制冷剂称为“可燃性制冷剂”。另外,作为在制冷循环40循环的制冷剂,还能够使用具有不燃性(例如,按照ASHRAE34的分类是1)的R22、R410A等不燃性制冷剂。这些制冷剂例如具有在大气压下(例如,温度为室温(25℃))比空气大的密度。
压缩机3是对吸入的低压制冷剂进行压缩并作为高压制冷剂排出的流体机器。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在制冷运转时和制热运转时切换制冷循环40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作为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例如使用四通阀。热源侧热交换器5是在制冷运转时作为散热器(例如,冷凝器)发挥功能、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热交换器。在热源侧热交换器5中,进行在内部流通的制冷剂与由后述室外送风风扇5f吹送的空气(外部气体)的热交换。减压装置6对高压制冷剂进行减压,形成为低压制冷剂。作为减压装置6,例如使用能够调节开度的电子膨胀阀等。负载侧热交换器7是在制冷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在制热运转时作为散热器(例如,冷凝器)发挥功能的热交换器。在负载侧热交换器7中,进行在内部流通的制冷剂与由后述室内送风风扇7f吹送的空气的热交换。在此,制冷运转是指对负载侧热交换器7供给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的运转,制热运转是指对负载侧热交换器7供给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的运转。
室外机2收容有压缩机3、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热源侧热交换器5以及减压装置6。另外,室外机2收容有室外送风风扇5f,所述室外送风风扇5f对热源侧热交换器5供给外部气体。室外送风风扇5f与热源侧热交换器5对置地设置。通过使室外送风风扇5f旋转,从而生成经过热源侧热交换器5的气流。作为室外送风风扇5f,例如使用了螺旋桨式风扇。室外送风风扇5f在该室外送风风扇5f生成的气流中例如配置在热源侧热交换器5的下游侧。
在室外机2,作为制冷剂配管,配置有对气体侧(制冷运转时)的延长配管连接阀13a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进行连接的制冷剂配管、与压缩机3的吸入侧连接的吸入配管11、与压缩机3的排出侧连接的排出配管12、对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和热源侧热交换器5进行连接的制冷剂配管、对热源侧热交换器5和减压装置6进行连接的制冷剂配管、以及对减压装置6和液体侧(制冷运转时)的延长配管连接阀13b进行连接的制冷剂配管。延长配管连接阀13a由能够进行释放以及关闭的切换的二通阀构成,在其一端安装有喇叭管接头。另外,延长配管连接阀13b由能够进行释放以及关闭的切换的三通阀构成,在其一端安装有在抽真空时(在将制冷剂填充于制冷循环40的预备作业时)使用的维护口14a,在另一端安装有喇叭管接头。
在排出配管12,在制冷运转时以及制热运转时中的任意运转时,都流过由压缩机3压缩而得到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在吸入配管11,在制冷运转时以及制热运转时中的任意运转时,都流过经由了蒸发作用而得到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态制冷剂或者二相制冷剂)。对吸入配管11连接低压侧的附带喇叭管接头的维护口14b,对排出配管12连接高压侧的附带喇叭管接头的维护口14c。维护口14b、14c在空气调节装置的安装时或修理时的试运转时连接压力计,用于测量运转压力。
室内机1收容有负载侧热交换器7。另外,室内机1设置有室内送风风扇7f,所述室内送风风扇7f对负载侧热交换器7供给空气。通过使室内送风风扇7f旋转,从而生成经过负载侧热交换器7的气流。作为室内送风风扇7f,根据室内机1的形式而使用离心风扇(例如,西洛克风扇、涡轮风扇等)、横流风扇、斜流风扇、轴流风扇(例如,螺旋桨式风扇)等。本例的室内送风风扇7f在该室内送风风扇7f生成的气流中配置在负载侧热交换器7的上游侧,但也可以配置在负载侧热交换器7的下游侧。
在室内机1的制冷剂配管中的气体侧的室内配管9a中,在与气体侧的延长配管10a连接的连接部,设有用于连接延长配管10a的接头部15a(例如,喇叭管接头)。另外,在室内机1的制冷剂配管中的液体侧的室内配管9b中,在与液体侧的延长配管10b连接的连接部,设有用于连接延长配管10b的接头部15b(例如,喇叭管接头)。
另外,在室内机1设有对从室内吸入的室内空气的温度进行检测的吸入空气温度传感器91、对负载侧热交换器7的制冷运转时的入口部(制热运转时的出口部)的制冷剂温度进行检测的热交换器入口温度传感器92、对负载侧热交换器7的二相部的制冷剂温度(蒸发温度或者冷凝温度)进行检测的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93等。进而,在室内机1设有后述制冷剂检测机构99。这些传感器类将检测信号输出到对室内机1或者空气调节装置整体进行控制的控制部30。
控制部30具有具备CPU、ROM、RAM、I/O端口等的微型计算机(以下,有时称为“微机”。)。控制部30能够在与后述操作部26之间相互进行数据通信。本例的控制部30基于来自操作部26的操作信号、来自传感器类的检测信号等,控制包括室内送风风扇7f的动作在内的室内机1或者空气调节装置整体的动作。控制部30既可以设于室内机1的框体内,也可以设于室外机2的框体内。另外,控制部30也可以由设于室外机2的室外机控制部和设于室内机1且能够与室外机控制部进行数据通信的室内机控制部构成。
接下来,对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循环40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对制冷运转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1中,实线箭头表示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在制冷运转中,以如实线所示由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切换制冷剂流路、在负载侧热交换器7流过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的方式构成制冷剂回路。
从压缩机3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首先流入到热源侧热交换器5。在制冷运转中,热源侧热交换器5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即,在热源侧热交换器5,进行在内部流通的制冷剂与由室外送风风扇5f吹送的空气(外部气体)的热交换,制冷剂的冷凝热被散热到送风空气。由此,流入到热源侧热交换器5的制冷剂冷凝而成为高压的液态制冷剂。高压的液态制冷剂流入到减压装置6,被减压而成为低压的二相制冷剂。低压的二相制冷剂经由延长配管10b流入到室内机1的负载侧热交换器7。在制冷运转中,负载侧热交换器7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即,在负载侧热交换器7,进行在内部流通的制冷剂与由室内送风风扇7f吹送的空气(室内空气)的热交换,制冷剂的蒸发热从送风空气吸热获得。由此,流入到负载侧热交换器7的制冷剂蒸发而成为低压的气态制冷剂或者二相制冷剂。另外,由室内送风风扇7f吹送的空气由于制冷剂的吸热作用而被冷却。利用负载侧热交换器7蒸发的低压的气态制冷剂或者二相制冷剂经由延长配管10a以及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被吸入到压缩机3。被吸入到压缩机3的制冷剂被压缩而成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在制冷运转中,重复以上的循环。
接下来,对制热运转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1中,虚线箭头表示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在制热运转中,以如虚线所示那样由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切换制冷剂流路、在负载侧热交换器7流过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的方式构成制冷剂回路。在制热运转时,制冷剂向与制冷运转时相反的方向流过,负载侧热交换器7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即,在负载侧热交换器7,进行在内部流通的制冷剂与由室内送风风扇7f吹送的空气的热交换,制冷剂的冷凝热被散热到送风空气。由此,由室内送风风扇7f吹送的空气由于制冷剂的散热作用而被加热。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1的外观结构的主视图。图3是示意地表示室内机1的内部构造(卸下前表面面板后的状态)的主视图。图4是示意地表示室内机1的内部构造的侧视图。图4中的左方表示室内机1的前表面侧(室内空间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室内机1,例示出设在作为空气调节对象空间的室内空间的地板面上的落地式的室内机1。此外,以下的说明中的各结构部件彼此的位置关系(例如,上下关系等)原则上是设置成能够使用室内机1的状态时的位置关系。
如图2~图4所示,室内机1具备框体111,所述框体111具有纵长的长方体状的形状。在框体111的前表面下部形成有供室内空间的空气吸入的吸入口112。本例的吸入口112在框体111的上下方向比中央部靠下方,设于地板面附近的位置。在框体111的前表面上部、即高度比吸入口112高的位置(例如,框体111的上下方向中的比中央部靠上方)形成有吹出口113,所述吹出口113将从吸入口112吸入的空气吹出到室内。在框体111的前表面中的、比吸入口112靠上方且比吹出口113靠下方的位置设有操作部26。操作部26经由通信线连接于控制部30,能够在与控制部30之间相互进行数据通信。如上所述,在操作部26,通过用户的操作进行室内机1(空气调节装置)的运转开始操作、运转结束操作、运转模式的切换、设定温度以及设定风量的设定等。也可以在操作部26设有将信息报告给用户的显示部、声音输出部等。
框体111为中空的箱体,在框体111的前表面形成有前表面开口部。框体111具备相对于前表面开口部能够装卸地被安装的第1前表面面板114a、第2前表面面板114b以及第3前表面面板114c。第1前表面面板114a、第2前表面面板114b以及第3前表面面板114c都具有大致长方形平板状的外部形状。第1前表面面板114a相对于框体111的前表面开口部的下部能够装卸地被安装。在第1前表面面板114a形成有上述吸入口112。第2前表面面板114b与第1前表面面板114a的上方邻接地配置,相对于框体111的前表面开口部的上下方向中的中央部能够装卸地被安装。在第2前表面面板114b设有上述操作部26。第3前表面面板114c与第2前表面面板114b的上方邻接地配置,相对于框体111的前表面开口部的上部能够装卸地被安装。在第3前表面面板114c形成有上述吹出口113。
框体111的内部空间大体分成作为送风部的空间115a、和位于空间115a的上方并作为热交换部的空间115b。空间115a与空间115b之间由分隔部20分隔。分隔部20例如具有平板状的形状,大致配置成水平。在分隔部20至少形成有作为空间115a与空间115b之间的风路的风路开口部20a。空间115a通过将第1前表面面板114a从框体111卸下,从而在前表面侧露出,空间115b通过将第2前表面面板114b以及第3前表面面板114c从框体111卸下,从而在前表面侧露出。即,分隔部20的设置高度与第1前表面面板114a的上端(或者第2前表面面板114b的下端)的高度大致一致。在此,分隔部20既可以与后述风扇外壳108一体地形成,也可以与后述泄水盘一体地形成,还可以与风扇外壳108以及泄水盘分体地形成。
在空间115a配置有室内送风风扇7f,所述室内送风风扇7f产生从吸入口112朝向吹出口113的空气的流动。本例的室内送风风扇7f是具备未图示的马达、和连接于马达的输出轴且多个翼在周向按照等间隔配置的叶轮107的西洛克风扇。叶轮107的旋转轴(马达的输出轴)被配置成与框体111的进深方向大致平行。室内送风风扇7f的叶轮107由涡旋状的风扇外壳108覆盖。风扇外壳108例如与框体111分体地形成。在风扇外壳108的涡旋中心附近形成有吸入开口部108b,所述吸入开口部108b经由吸入口112吸入室内空气。吸入开口部108b被配置成与吸入口112对置。另外,在风扇外壳108的涡旋的切线方向,形成有将送风空气吹出的吹出开口部108a。吹出开口部108a被配置成朝向上方,经由分隔部20的风路开口部20a连接于空间115b。换言之,吹出开口部108a经由风路开口部20a与空间115b连通。吹出开口部108a的开口端与风路开口部20a的开口端之间既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经由管道部件等间接地连接。
另外,在空间115a设有电子部件箱25,所述电子部件箱25收容例如构成控制部30等的微机、各种电子构件、基板等。
在空间115b内的风路81配置有负载侧热交换器7。在负载侧热交换器7的下方设有泄水盘(未图示),所述泄水盘接收在负载侧热交换器7的表面冷凝的冷凝水。泄水盘既可以作为分隔部20的一部分形成,也可以与分隔部20分体地形成而配置在分隔部20上。
在吸入开口部108b附近且靠下方的位置设有制冷剂检测机构99。作为制冷剂检测机构99,例如使用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热线型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等气体传感器。制冷剂检测机构99例如对该制冷剂检测机构99的周围的空气中的制冷剂浓度进行检测,将检测信号输出到控制部30。在控制部30中,基于来自制冷剂检测机构99的检测信号,判定有无制冷剂泄漏。
在室内机1中有可能发生制冷剂泄漏的部位是负载侧热交换器7的钎焊部以及接头部15a、15b。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制冷剂具有在大气压下比空气大的密度。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检测机构99在框体111内设于高度比负载侧热交换器7以及接头部15a、15b低的位置。由此,至少在室内送风风扇7f停止时,制冷剂检测机构99能够可靠地检测泄漏的制冷剂。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剂检测机构99设于靠近吸入开口部108b下方的位置,但制冷剂检测机构99的设置位置也可以是其它位置。
接下来,对当在室内机1发生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制冷剂浓度将如何变化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将室内机1设于室内空间120的状态的例子的图。在图5所示的状态下,有意地使制冷剂从处于停止状态的室内机1泄漏,在位于室内机1内部且制冷剂检测机构99的设置位置附近的测量点A、和既远离室内机1也远离地板面的测量点B处测量出制冷剂浓度。
图6是表示使制冷剂从室内机1泄漏时的制冷剂浓度的时间变化的例子的曲线图。曲线图的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制冷剂浓度。实线表示测量点A的制冷剂浓度的时间变化,虚线表示测量点B的制冷剂浓度的时间变化。如图6所示,当在时刻T0在室内机1开始泄漏制冷剂时,首先,位于室内机1内部的测量点A的制冷剂浓度上升。
当测量点A的制冷剂浓度(准确地来说,由制冷剂检测机构99检测的制冷剂浓度)达到预先设定的阈值时(图6中的时刻T1),如后所述,开始室内机1的室内送风风扇7f的运转。由此,室内空间120的空气被搅拌而制冷剂扩散,所以测量点A的制冷剂浓度临时地下降(时刻T1~T2)。但是,室内机1中的制冷剂继续泄漏,所以测量点A的制冷剂浓度在时刻T2以后,再次转变成上升。
另一方面,既远离室内机1也远离地板面的测量点B的制冷剂浓度在制冷剂刚开始泄漏之后几乎不变化。但是,当室内送风风扇7f开始运转时,测量点B的制冷剂浓度急剧地上升(时刻T1~T2),当从室内送风风扇7f的运转开始起经过一时机间时,与测量点A的制冷剂浓度大致一致(时刻T2)。即,从室内机1泄漏的制冷剂由于基于室内送风风扇7f的运转得到的搅拌效果而均匀地在室内空间扩散120的整体。时刻T2以后的制冷剂浓度在室内空间120整体一边大致维持均匀的状态一边上升。
在全部量的制冷剂从室内机1泄漏完的情况、或者用于使制冷剂泄漏停止的简易处置完成的情况下,制冷剂泄漏结束(时刻T3)。当制冷剂泄漏结束时,制冷剂浓度的上升停止。另一方面,室内空间120的制冷剂通过经由了门的上下的间隙等的自然换气泄漏到室外。因此,在制冷剂泄漏结束之后,室内空间120整体的制冷剂浓度无论室内送风风扇7f是运转还是停止,都逐渐地下降(时刻T3以后)。即,在制冷剂泄漏结束之后,即使使室内送风风扇7f停止,也能够使制冷剂浓度逐渐地下降。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制冷剂泄漏结束的情况为契机使室内送风风扇7f停止。由此,能够防止不必要的能量被消耗。
当制冷剂泄漏结束时,制冷剂浓度的时间变化从正转变成负。因此,通过判定制冷剂浓度的时间变化是否从正转变成负,从而能够判定制冷剂泄漏是否结束。在此,时间变化从正转变成负不仅包括时间变化从正直接变化为负的情况,还包括时间变化从正经由0变化为负的情况。
图7是表示由控制部30执行的制冷剂泄漏检测处理(室内送风风扇7f的运转以及停止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对于图7的制冷剂泄漏检测处理而言,包括空气调节装置的运转中以及停止在内始终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反复被执行,或者仅在空气调节装置的停止中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反复被执行。图8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的状态转化的一个例子的状态转化图。
首先,初始状态的空气调节装置设为处于未发生制冷剂的泄漏的正常状态(图8的无泄漏状态)。另外,在控制部30的RAM设定有“风扇强制运转标志”以及“风扇强制运转停止标志”这两个标志区域。在初始状态下,风扇强制运转标志以及风扇强制运转停止标志都被设定为中断(OFF)。在正常状态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基于用户利用操作部26(包括遥控器)进行的操作来进行通常的运转动作以及停止动作。
在图7的步骤S1中,控制部30基于来自制冷剂检测机构99的检测信号,获取制冷剂检测机构99的周围的制冷剂浓度的信息。
接下来,在步骤S2中,判定RAM内的风扇强制运转停止标志是否被设定为中断。在风扇强制运转停止标志被设定为中断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3,在风扇强制运转停止标志被设定为接通(ON)的情况下结束处理。
在步骤S3中,判定RAM内的风扇强制运转标志是否被设定为中断。在风扇强制运转标志被设定为中断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4,在风扇强制运转标志被设定为接通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7。
在步骤S4中,判定由制冷剂检测机构99检测到的制冷剂浓度是否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在判定为制冷剂浓度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5,在判定为制冷剂浓度小于阈值的情况下结束处理。
在步骤S5中,开始室内送风风扇7f的运转(对应于图6的时刻T1)。在室内送风风扇7f已经运转的情况下,原样地继续运转。在步骤S5中,也可以使用设于操作部26的显示部(液晶画面或者LED等)、声音输出部等来将发生了制冷剂的泄漏的情况报告给用户,促使专门的维护人员进行修理。
接下来,在步骤S6中,将风扇强制运转标志设定为接通。通过将风扇强制运转标志设定为接通,从而空气调节装置的状态被设定为第1异常状态(图8的有泄漏状态1(制冷剂泄漏过程中))。之后,进入到步骤S7。
在步骤S7中,判定由制冷剂检测机构99检测到的制冷剂浓度的时间变化是否从正转变成负。在判定为制冷剂浓度的时间变化从正转变成负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8,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结束处理。此外,存在如图6所示在室内送风风扇7f刚启动之后(时刻T1~T2)由制冷剂检测机构99检测的制冷剂浓度临时地下降的情况,所以也可以从室内送风风扇7f的启动起至经过预时机间为止,不进行步骤S7的判定而结束处理。
在步骤S8中,使室内送风风扇7f停止(对应于图6的时刻T3)。在此,考虑向制冷循环40封入的制冷剂封入量、以及设置室内机1的室内空间120的容积等,在室内空间120的制冷剂浓度有可能为容许值(例如,燃烧下限浓度LFL或者缺氧容许值)以上的情况下,也可以当在步骤S7中判定为是之后进一步追加判定制冷剂浓度是否小于容许值的步骤。在设为追加了该步骤时,在判定为制冷剂浓度小于容许值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8,使室内送风风扇7f停止,在判定为制冷剂浓度为容许值以上的情况下结束处理。由此,直至制冷剂浓度小于容许值为止都继续室内送风风扇7f的运转,所以能够更加提高空气调节装置的安全性。
接下来,在步骤S9中,将风扇强制运转标志设定为中断,并且将风扇强制运转停止标志设定为接通。通过将风扇强制运转停止标志设定为接通,从而空气调节装置的状态被设定为第2异常状态(图8的有泄漏状态2(制冷剂泄漏停止))。
如以上那样,在图7的制冷剂泄漏检测处理中,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的情况(即,由制冷剂检测机构99检测的制冷剂浓度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开始室内送风风扇7f的运转。因此,能够使泄漏的制冷剂扩散到室内。另外,继续室内送风风扇7f的运转,直至制冷剂泄漏结束为止。因此,即使万一制冷剂泄漏,也能够抑制制冷剂浓度在室内局部地变高。
另外,在图7的制冷剂泄漏检测处理中,能够以制冷剂泄漏结束的情况为契机使室内送风风扇7f停止。因此,能够防止不必要的能量被消耗。另外,通过室内送风风扇7f继续运转,从而能够防止使用户抱有不必要的不安。在制冷剂泄漏结束之后,通常,室内的制冷剂浓度逐渐地下降,不会再次上升。因此,还能够抑制在使室内送风风扇7f停止之后制冷剂浓度在室内局部地变高。
另外,在图7的制冷剂泄漏检测处理中,一旦将风扇强制运转标志或者风扇强制运转停止标志设定为接通,则就不会出现风扇强制运转标志以及风扇强制运转停止标志这双方都被设定为中断的情况。因此,如图8所示,一旦将空气调节装置的状态设定为有泄漏状态1或者有泄漏状态2,则只要不是维护人员进行空气调节装置的修理并在之后维护人员解除异常(将风扇强制运转停止标志设定为中断),就不会返回到无泄漏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8所示的3个状态(无泄漏状态、有泄漏状态1、有泄漏状态2)中的、能够进行通常运转的状态仅为无泄漏状态。在有泄漏状态1以及有泄漏状态2下,压缩机3处于强制停止(启动禁止)的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解除异常的方法限于只能由专门的维护人员进行的方法。由此,能够防止虽然未进行空气调节装置的修理但用户解除了异常的情况,所以能够保证空气调节装置的安全性。解除异常的方法例如限定于以下的(1)~(4)。
(1)控制部30的控制基板等的更换(在实施方式5在后面叙述基于基板更换的异常解除)
(2)专用检验器的使用
(3)操作部26(包括遥控器)的特殊操作
(4)安装于控制部30的控制基板的开关的操作
为了防止由用户进行的异常解除,期望仅能够通过(1)以及(2)进行异常解除,更期望的是仅能够通过(1)进行异常解除。
如以上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具有:制冷循环40,所述制冷循环40使制冷剂循环;设置在室内的室内机1,所述室内机1至少收容制冷循环40的负载侧热交换器7;以及控制部30,所述控制部30控制室内机1,其中,室内机1具备:室内送风风扇7f;以及制冷剂检测机构99,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99检测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对控制部30输出检测信号,控制部30构成为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使室内送风风扇7f运转,以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的时间变化从正转变成负的情况为契机使室内送风风扇7f停止。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的情况下使室内送风风扇7f运转,从而能够使泄漏的制冷剂在室内扩散。另外,继续室内送风风扇7f的运转,直至制冷剂泄漏结束为止。因此,即使万一制冷剂泄漏,也能够抑制制冷剂浓度在室内局部地变高。另外,根据该结构,能够以制冷剂泄漏结束的情况为契机使室内送风风扇7f停止,所以能够防止不必要的能量被消耗。
实施方式2.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制冷循环装置进行说明。此外,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结构而言,由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省略说明。图9是表示由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部30执行的制冷剂泄漏检测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对于图9的制冷剂泄漏检测处理而言,包括空气调节装置的运转中以及停止在内始终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反复被执行,或者仅在空气调节装置的停止中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反复被执行。图9的步骤S11~S16、S18以及S19与图7的步骤S1~S6、S8以及S9分别相同。
在图9的步骤S17中,判定由制冷剂检测机构99检测到的制冷剂浓度的时间变化是否为负(即,制冷剂浓度是否处于下降过程中)。在判定为制冷剂浓度的时间变化为负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18,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结束处理。此外,也可以与图7的步骤S7同样地,从室内送风风扇7f的启动起经过预时机间为止,都不进行步骤S17的判定而结束处理。
如上所述,当制冷剂泄漏结束时,制冷剂浓度的时间变化从正转变成负。因此,通过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判定制冷剂浓度的时间变化是否为负,从而也能够判定制冷剂泄漏是否结束。
如以上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具有:制冷循环40,所述制冷循环40使制冷剂循环;设置在室内的室内机1,所述室内机1至少收容制冷循环40的负载侧热交换器7;以及控制部30,所述控制部30控制室内机1,其中,室内机1具备:室内送风风扇7f;以及制冷剂检测机构99,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99检测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对控制部30输出检测信号,控制部30构成为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使室内送风风扇7f运转,在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的时间变化为负时使室内送风风扇7f停止。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的情况下使室内送风风扇7f运转,从而能够使泄漏的制冷剂在室内扩散。另外,继续室内送风风扇7f的运转,直至制冷剂泄漏结束为止。因此,即使万一制冷剂泄漏,也能够抑制制冷剂浓度在室内局部地变高。另外,根据该结构,能够以制冷剂泄漏结束的情况为契机使室内送风风扇7f停止,所以能够防止不必要的能量被消耗。
实施方式3.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制冷循环装置进行说明。此外,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结构而言,由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省略说明。图10是表示制冷剂从室内机1泄漏时的制冷剂浓度的时间变化的例子的曲线图,对应于图6。曲线图的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制冷剂浓度。实线表示测量点A的制冷剂浓度的时间变化,虚线表示测量点B的制冷剂浓度的时间变化。
如上所述,当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开始室内送风风扇7f的强制运转,利用显示部、声音输出部等将发生了制冷剂泄漏的情况报告给用户。当室内送风风扇7f的强制运转或制冷剂泄漏的报告被突然执行时,处于室内的用户有时会被惊到而出到室外。
如图10所示,当在制冷剂持续泄漏的过程中门被打开时,制冷剂浓度暂时下降(时刻T3~T4),而在制冷剂泄漏持续泄漏的过程中门被关闭后,制冷剂浓度又再次上升(时刻T4~T5)。之后,当制冷剂泄漏结束时,制冷剂浓度逐渐地下降(时刻T5以后)。在这样的情况下,制冷剂浓度的时间变化不仅在制冷剂泄漏结束的时机(时刻T5)从正转变成负,而且还在开始了室内送风风扇7f的运转的时机(时刻T1)和在制冷剂泄漏过程中门被打开的时机(时刻T3)从正转变成负。因此,在以制冷剂浓度的时间变化从正转变成负的情况为契机使室内送风风扇7f停止的情况下(例如,实施方式1),有可能会在制冷剂泄漏结束之前使室内送风风扇7f停止。
同样地,制冷剂浓度的时间变化不仅在制冷剂泄漏结束的时刻T5以后的期间为负,在时刻T1~T2的期间以及时刻T3~T4的期间也为负。因此,在制冷剂浓度的时间变化为负时使室内送风风扇7f停止的情况(例如,实施方式2)下,有可能会在制冷剂泄漏结束之前使室内送风风扇7f停止。
为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使室内送风风扇7f停止之后制冷剂浓度的时间变化从负转变成正的情况(制冷剂浓度上升的情况)下,使停止的室内送风风扇7f再次运转。在此,时间变化从负转变成正不仅包括时间变化从负直接变化为正的情况,还包括时间变化从负经由0变化为正的情况。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使室内送风风扇7f停止之后,在制冷剂浓度的时间变化为正时,使停止的室内送风风扇7f再次运转。
图11是表示由控制部30执行的制冷剂泄漏检测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对于图11的制冷剂泄漏检测处理而言,包括空气调节装置的运转中以及停止在内始终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反复被执行,或者仅在空气调节装置的停止中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反复被执行。图11的步骤S21~S25以及S27~S29与图7的步骤S1~S5以及S7~S9分别相同。图12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的状态转化的一个例子的状态转化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风扇强制运转停止标志被设定为接通的状态(图11的步骤S22的否;图12的有泄漏状态2)下,判定制冷剂浓度的时间变化是否从负转变成正(图11的步骤S30)。当在步骤S30中判定为制冷剂浓度的时间变化从负转变成正时进入到步骤S25,使停止的室内送风风扇7f再次开始运转。之后,在步骤S26中,将风扇强制运转停止标志设定为中断,将风扇强制运转标志设定为接通。通过将风扇强制运转标志设定为接通,从而空气调节装置的状态从图12的有泄漏状态2转化成有泄漏状态1。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30中判定为制冷剂浓度的时间变化仍旧为负或者为0时,结束处理。
如以上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中,控制部30也可以构成为以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的时间变化从负转变成正的情况为契机,使停止的室内送风风扇7f再次运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中,控制部30也可以构成为在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的时间变化为正时,使停止的室内送风风扇7f再次运转。
根据这些结构,当在制冷剂泄漏结束之前使室内送风风扇7f停止下来的情况下,能够使停止的室内送风风扇7f再次运转。
实施方式4.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制冷循环装置进行说明。此外,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结构而言,由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省略说明。如上所述,当以制冷剂浓度的时间变化从正转变成负的情况为契机使室内送风风扇7f停止时(例如,实施方式1)、或者在当制冷剂浓度的时间变化为负时使室内送风风扇7f停止的情况(例如,实施方式2)下,有可能会在制冷剂泄漏结束之前使室内送风风扇7f停止。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使室内送风风扇7f停止的条件,追加了将制冷剂浓度的时间变化为负的状态(制冷剂浓度的下降)持续预先设定的阈值时间以上的情况。阈值时间例如被设定为比图10的时刻T3~T4的期间长的时间(几秒~几分钟左右)。
图13是表示由控制部30执行的制冷剂泄漏检测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对于图13的制冷剂泄漏检测处理而言,包括空气调节装置的运转中以及停止在内始终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反复被执行,或者仅在空气调节装置的停止中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反复被执行。图13的步骤S31~S37、S39以及S40与图7的步骤S1~S9分别相同。图14是表示空气调节装置的状态转化的一个例子的状态转化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风扇强制运转标志被设定为接通的状态(图13的步骤S37;图14的有泄漏状态1)下制冷剂浓度的时间变化从正转变成负的情况下(步骤S37的是),进一步判定制冷剂浓度的下降是否持续阈值时间以上(步骤S38)。当在步骤S38中判定为制冷剂浓度的下降持续了阈值时间以上时进入到步骤S39,使室内送风风扇7f停止。之后,在步骤S40中,将风扇强制运转标志设定为中断,将风扇强制运转停止标志设定为接通。通过将风扇强制运转停止标志设定为接通,空气调节装置的状态被设定为图14的有泄漏状态2。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38中判定为制冷剂浓度的下降时间未持续阈值时间以上时,结束处理。
如以上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中,控制部30构成为在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的时间变化为负的状态持续预先设定的阈值时间以上时,使室内送风风扇7f停止。
根据该结构,能够避免在制冷剂泄漏结束之前使室内送风风扇7f停止的状况发生。
实施方式5.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制冷循环装置进行说明。此外,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除了控制部以外的结构而言,由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省略说明。图15是表示分体形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部30的结构的框图。如图15所示,控制部30具有:室内机控制部31,所述室内机控制部31搭载于室内机1,控制室内机1;室外机控制部32,所述室外机控制部32搭载于室外机2,控制室外机2;以及遥控器控制部33,所述遥控器控制部33搭载于遥控器27(或者操作部26),控制遥控器27。
室内机控制部31具有控制基板31a、以及能够经由控制线与控制基板31a进行通信的控制基板31b。室内机控制部31是能够与室外机控制部32以及遥控器控制部33进行通信的结构。在控制基板31a安装有微机34。在控制基板31b分别以不能装卸的方式安装有微机35和制冷剂检测机构99(例如,热线型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本例的制冷剂检测机构99直接安装于控制基板31b,但制冷剂检测机构99只要以不能装卸的方式连接于控制基板31b即可。例如,也可以将制冷剂检测机构99设于远离控制基板31b的位置,通过焊接等将来自制冷剂检测机构99的配线连接于控制基板31b。另外,在本例中控制基板31b与控制基板31a分开地设置,但也可以省略控制基板31b,将制冷剂检测机构99以不能装卸的方式连接于控制基板31a。
室外机控制部32具有控制基板32a。在控制基板32a安装有微机36。
遥控器控制部33具有控制基板33a。在控制基板33a安装有微机37。
室内机控制部31以及室外机控制部32经由控制线38以能够进行通信的方式连接。室内机控制部31以及遥控器控制部33经由控制线39以能够进行通信的方式连接。
安装于控制基板31b的微机35具有能够改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闪存存储器)。在该非易失性存储器设有存储制冷剂泄漏的历史的泄漏历史比特(泄漏历史存储区域的一个例子)。微机35的泄漏历史比特能够设定为“0”或者“1”。该泄漏历史比特的初始值为“0”。即,在新货状态的微机35、或没有制冷剂泄漏历史的微机35的情况下,泄漏历史比特被设定为“0”。微机35的泄漏历史比特在由制冷剂检测机构99检测到预定浓度(例如,燃烧下限浓度LFL的1/4的浓度、开始室内送风风扇7f的运转的阈值等)的制冷剂的泄漏的情况下,被从“0”改写到“1”。微机35的泄漏历史比特能够仅在从“0”朝向“1”的一个方向不可逆地改写。另外,无论有无向该微机35的电力供给,都维持微机35的泄漏历史比特。本实施方式的泄漏历史比特被设成与上述实施方式1~4的风扇强制运转标志或者风扇强制运转停止标志对应。
另外,在微机34、36、37的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易失性存储器)分别设有与微机35的泄漏历史比特对应的泄漏历史比特。微机34、36、37的泄漏历史比特能够设定为“0”或者“1”。微机34、36、37的泄漏历史比特能够在“0”以及“1”之间双向地进行改写。微机34、36、37的泄漏历史比特的值被设定为与通过通信获取的微机35的泄漏历史比特相同的值。微机34、36、37的泄漏历史比特即使切断电力供给而返回到初始值(例如“0”),当再次开始电力供给时,也会被再次设定为与微机35的泄漏历史比特相同的值。
在微机34的泄漏历史比特被设定为“0”时,室内机控制部31进行室内机1的通常控制。该状态的室内机1基于遥控器27等的操作而进行通常的运转动作以及停止动作。另一方面,当将微机34的泄漏历史比特设定为“1”时,室内机控制部31例如进行使室内送风风扇7f强制运转的控制。
在微机36的泄漏历史比特被设定为“0”时,室外机控制部32进行室外机2的通常控制。另一方面,当将微机36的泄漏历史比特设定为“1”时,室外机控制部32例如进行使压缩机3停止的控制。只要微机36的泄漏历史比特继续被设定为“1”,就继续使压缩机3停止。
在微机37的泄漏历史比特被设定为“0”时,遥控器控制部33进行遥控器27的通常控制。另一方面,当将微机37的泄漏历史比特设定为“1”时,遥控器控制部33例如在设于遥控器27的显示部显示包含异常类别或者处置方法的信息(例如,“制冷剂泄漏。向维护人员联络”等文字消息、异常代码等)。只要微机37的泄漏历史比特继续设定为“1”就继续该显示。另外,遥控器控制部33也可以使设于遥控器27的声音输出部以声音来报告包含异常类别或者处置方法的信息。
在这样的结构中,当由制冷剂检测机构99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微机35将泄漏历史比特从初始值“0”不可逆地改写为“1”。当将微机35的泄漏历史比特设定为“1”时,微机34、36、37的泄漏历史比特也从“0”改写到“1”。由此,进行室内送风风扇7f的强制运转、压缩机3的停止、向遥控器27的显示部的信息显示等。
接受了来自用户的联络的维护人员在进行制冷剂泄漏部位的修理时,将控制基板31b更换为新货。这是因为仅凭进行了制冷剂泄漏部位的修理,微机34、36、37的泄漏历史比特仍旧维持为“1”,所以无法进行空气调节装置的通常动作。制冷剂检测机构99以不能装卸的方式连接于控制基板31b,所以在更换控制基板31b时制冷剂检测机构99也被更换。
安装于更换后的控制基板31b的微机35的泄漏历史比特被设定为初始值即“0”。因此,微机34、36、37的泄漏历史比特也从“1”改写到“0”。由此,能够进行空气调节装置的通常动作。
如以上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具有:制冷循环40,所述制冷循环40使制冷剂循环;设置在室内的室内机1,所述室内机1至少收容制冷循环40的负载侧热交换器7;室外机2,所述室外机2至少收容制冷循环40的热源侧热交换器5;室内机控制部31,所述室内机控制部31控制室内机1;以及室外机控制部32,所述室外机控制部32与室内机控制部31以能够进行通信的方式连接,控制室外机2,其中,室内机1具有:室内送风风扇7f;以及制冷剂检测机构99,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99检测制冷剂,室内机控制部31具有以不能装卸的方式连接制冷剂检测机构99的控制基板(在本例中,控制基板31b)和设于控制基板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在本例中,设于微机35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设有能够设定为初始值即“0”、和“1”的泄漏历史比特,泄漏历史比特能够仅在从“0”朝向“1”的一个方向进行改写,室内机控制部31构成为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将泄漏历史比特从“0”改写到“1”,并且使室内送风风扇7f运转。另外,室外机控制部32也可以构成为在泄漏历史比特从“0”改写到“1”时使压缩机3停止。
根据该结构,制冷剂的泄漏历史被不可逆地写入到控制基板31b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为了对制冷剂的泄漏历史进行重置,需要将控制基板31b更换为没有泄漏历史的其它控制基板31b。在更换控制基板31b时,以不能装卸的方式连接的制冷剂检测机构99也会被更换。因此,能够防止继续使用因暴露于制冷剂气氛而导致检测特性发生了变化的制冷剂检测机构99。另外,在该结构中,只要不更换控制基板31b就无法再次开始空气调节装置的运转,所以能够防止由于人为失误或者故意行为而再次开始未进行制冷剂泄漏部位的修理的空气调节装置的运转。
实施方式6.
参照已经示意过的图15,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制冷循环装置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安装于控制基板31b的微机35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代替在实施方式5中说明的泄漏历史比特而设有存储制冷剂检测机构99的故障历史(例如,故障的有无)的故障比特(故障历史存储区域的一个例子),或者除了设有泄漏历史比特之外还设有所述故障比特。故障比特与泄漏历史比特同样地,能够设定为“0”或者“1”,其初始值为“0”。即,在新货状态的微机35、或没有制冷剂检测机构99的故障历史的微机35的情况下,故障比特被设定为“0”。在制冷剂检测机构99发生故障的情况(例如,微机35通过自诊断而检测到制冷剂检测机构99的故障的情况)下,微机35的故障比特被从“0”改写到“1”。微机35的故障比特与泄漏历史比特同样地,能够仅在从“0”朝向“1”的一个方向不可逆地进行改写。另外,无论有无向微机35的电力供给,都维持微机35的故障比特。
另外,在微机34、36、37的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易失性存储器)分别设有与微机35的故障比特对应的故障比特。微机34、36、37的故障比特能够设定为“0”或者“1”。微机34、36、37的故障比特能够在“0”以及“1”之间双向地进行改写。微机34、36、37的故障比特的值被设定为与通过通信获取的微机35的故障比特相同的值。微机34、36、37的故障比特即使切断电力供给而返回到初始值(例如“0”),当再次开始电力供给时也被再次设定为与微机35的故障比特相同的值。
与实施方式5同样地,在故障比特被设定为“0”时,室内机控制部31、室外机控制部32以及遥控器控制部33分别进行室内机1、室外机2以及遥控器27的通常控制。另一方面,当将故障比特设定为“1”时,室外机控制部32以及遥控器控制部33分别进行压缩机3的强制停止(不允许运转)、以及向遥控器27的显示部的信息显示等的控制。进而,室内机控制部31也可以进行室内送风风扇7f的强制运转的控制。
如以上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具有:制冷循环40,所述制冷循环40使制冷剂循环;设置在室内的室内机1,所述室内机1至少收容制冷循环40的负载侧热交换器7;以及控制部30,所述控制部30控制室内机1(例如,室内机控制部31),其中,室内机1具有:室内送风风扇7f;以及制冷剂检测机构99,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99检测制冷剂,控制部30具有以不能装卸的方式连接制冷剂检测机构99的控制基板(在本例中,控制基板31b)、和设于控制基板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在本例中,设于微机35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设有能够设定为初始值即“0”、和“1”的故障比特,故障比特能够仅在从“0”朝向“1”的一个方向进行改写,控制部30构成为在制冷剂检测机构99发生了故障时将故障比特从“0”改写到“1”。
根据该结构,在制冷剂检测机构99发生了故障时,制冷剂检测机构99的故障历史被不可逆地写入到控制基板31b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为了对制冷剂检测机构99的故障历史进行重置,需要将控制基板31b更换为其它控制基板31b。在更换控制基板31b时,以不能装卸的方式连接的制冷剂检测机构99也会被更换。因此,能够防止继续使用发生故障的制冷剂检测机构99。另外,在该结构中,只要控制基板31b不被更换,就无法再次开始空气调节装置的运转,所以能够防止由于人为失误或者故意行为而再次开始保持着制冷剂检测机构99发生故障的状态的空气调节装置的运转。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空气调节装置的安全性。
实施方式7.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制冷循环装置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制冷循环装置例示出热泵热水器。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此外,对于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而言,由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或者实施方式2~6中的任意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制冷剂回路图。如图16所示,热泵热水器具有使制冷剂循环地构成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310、和使水(热介质的一个例子)流通的水回路410(热介质回路的一个例子)。首先,对制冷剂回路310进行说明。制冷剂回路310具有经由制冷剂配管依次呈环状地连接压缩机203、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04、负载侧热交换器202、第1减压装置206、中压接收器205、第2减压装置207以及热源侧热交换器201而成的结构。在热泵热水器中,能够进行对流经水回路410的水进行加热的通常运转(制热供水运转)、和使制冷剂相对于通常运转反向地流通并进行热源侧热交换器201的除霜的除霜运转。另外,热泵热水器具有设置在室内的负载单元400(室内单元;热交换器单元的一个例子)、和例如设置在室外的热源单元300(室外单元;热交换器单元的一个例子)。负载单元400除了设于例如厨房、浴室、洗衣间之外,还设于处于建筑物内部的储藏室等收纳空间。
作为在制冷剂回路310循环的制冷剂,使用了上述可燃性制冷剂或者不燃性制冷剂。
压缩机203是对吸入的低压制冷剂进行压缩并作为高压制冷剂排出的流体机器。本例的压缩机203具备变频器装置等,通过使驱动频率任意地变化,从而能够使容量(每单位时间送出制冷剂的量)变化。
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04在通常运转时和除霜运转时切换制冷剂回路310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作为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04,例如使用四通阀。
负载侧热交换器202是进行流经制冷剂回路310的制冷剂与流经水回路410的水的热交换的制冷剂-水热交换器。作为负载侧热交换器202,例如使用具有通过钎焊接合多个部件而成的结构的板式热交换器(钎焊板式热交换器)。负载侧热交换器202在通常运转时作为对水进行加热的冷凝器(散热器)发挥功能,在除霜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吸热器)发挥功能。
第1减压装置206以及第2减压装置207调整制冷剂的流量,进行流入到负载侧热交换器202或者热源侧热交换器201的制冷剂的压力调整(减压)。中压接收器205在制冷剂回路310中位于第1减压装置206与第2减压装置207之间,储存剩余制冷剂。与压缩机203的吸入侧连接的吸入配管211在中压接收器205的内部通过。在中压接收器205中,进行在吸入配管211流通的制冷剂与中压接收器205内的制冷剂的热交换。因此,中压接收器205具有作为制冷剂回路310中的内部热交换器的功能。作为第1减压装置206以及第2减压装置207,例如分别使用能够通过后述控制部301的控制来使开度变化的电子膨胀阀。
热源侧热交换器201是进行流经制冷剂回路310的制冷剂与由室外送风风扇(未图示)吹送的空气(外部气体)的热交换的制冷剂-空气热交换器。热源侧热交换器201在通常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吸热器)发挥功能,在除霜运转时作为冷凝器(散热器)发挥功能。
压缩机203、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04、第1减压装置206、中压接收器205、第2减压装置207以及热源侧热交换器201收容于热源单元300。负载侧热交换器202收容于负载单元400。热源单元300与负载单元400之间由作为制冷剂配管的一部分的例如两根延长配管311、312连接。延长配管311、312与热源单元300内的制冷剂配管之间经由接头部313、314(例如,喇叭管接头)分别连接。延长配管311、312与负载单元400内的制冷剂配管(例如,通过钎焊与负载侧热交换器202接合的制冷剂配管)之间经由接头部315、316(例如,喇叭管接头)分别连接。
另外,在热源单元300设有控制部301,所述控制部301主要对制冷剂回路310(例如,压缩机203、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04、第1减压装置206、第2减压装置207、未图示的室外送风风扇等)的动作进行控制。控制部301具有具备CPU、ROM、RAM、I/O端口等的微机。控制部301能够经由控制线510与后述控制部401以及操作部501相互进行数据通信。
接下来,对制冷剂回路310的动作的例子进行说明。在图16中,用实线箭头表示制冷剂回路310中的通常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在通常运转时,以如实线所示由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04切换制冷剂流路、在负载侧热交换器202流过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的方式构成制冷剂回路310。
从压缩机203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04以及延长配管311流入到负载侧热交换器202的制冷剂流路。在通常运转时,负载侧热交换器202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即,在负载侧热交换器202中,进行流经制冷剂流路的制冷剂与流经该负载侧热交换器202的水流路的水的热交换,制冷剂的冷凝热被散热到水中。由此,流入到负载侧热交换器202的制冷剂冷凝而成为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另外,流经负载侧热交换器202的水流路的水由于来自制冷剂的散热而被加热。
由负载侧热交换器202冷凝的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经由延长配管312流入到第1减压装置206,稍微被减压而成为二相制冷剂。该二相制冷剂流入到中压接收器205,通过与流经吸入配管211的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的热交换而被冷却,成为液态制冷剂。该液态制冷剂流入到第2减压装置207,被减压而成为低压的二相制冷剂。低压的二相制冷剂流入到热源侧热交换器201。在通常运转时,热源侧热交换器201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即,在热源侧热交换器201中,进行在内部流通的制冷剂与由室外送风风扇吹送的空气(外部气体)的热交换,从送风空气吸热获得制冷剂的蒸发热。由此,流入到热源侧热交换器201的制冷剂蒸发而成为低压的气态制冷剂。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04流入到吸入配管211。流入到吸入配管211的低压的气态制冷剂通过与中压接收器205内的制冷剂的热交换被加热,吸入到压缩机203。吸入到压缩机203的制冷剂被压缩而成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在通常运转中,重复以上的循环。
接下来,对除霜运转时的动作的例子进行说明。在图16中,用虚线箭头表示制冷剂回路310中的除霜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在除霜运转时,以由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04如虚线所示切换制冷剂流路、在热源侧热交换器201流过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的方式构成制冷剂回路310。
从压缩机203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由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04流入到热源侧热交换器201。在除霜运转时,热源侧热交换器201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即,在热源侧热交换器201,进行在内部流通的制冷剂与附着于热源侧热交换器201的表面的霜的热交换。由此,附着于热源侧热交换器201的表面的霜由于制冷剂的冷凝热而被加热并融化。
接下来,对水回路410进行说明。水回路410具有储水罐251、负载侧热交换器202、泵253、辅助加热器254、三通阀255、筛网256、流量开关257、压力释放阀258以及排气阀259等经由水配管连接的结构。在构成水回路410的配管的中途设有排水口262,所述排水口262用于对水回路410内的水进行排水。
储水罐251是在内部储存水的装置。储水罐251内置与水回路410连接的盘管261。盘管261使在水回路410循环的水(热水)与储存于储水罐251内部的水进行热交换,对储存于储水罐251内部的水进行加热。另外,储水罐251内置有浸水加热器260。浸水加热器260是用于对储存于储水罐251内部的水进一步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
储水罐251内的水例如在与淋浴等连接的盥洗回路侧配管281a(去往管)流过。另外,在盥洗回路侧配管281b(返回管)也具备排水口263。在此,为了防止储存于储水罐251的内部的水被外部的空气冷却,储水罐251由隔热材料(未图示)覆盖。作为隔热材料,例如使用毛毡、Thinsulate(注册商标)、VIP(Vacuum Insulation Panel,真空隔热板)等。
泵253是对水回路410内的水提供压力来使其在水回路410内循环的装置。辅助加热器254是在热源单元300的加热能力不足的情况等下对水回路410内的水进一步进行加热的装置。三通阀255是用于使水回路410内的水分支的装置。例如,三通阀255对是使水回路410内的水流向储水罐251侧,还是使水回路410内的水流向连接设于外部的散热器、地板制热等制热设备的制热用回路侧配管282a(去往管)进行切换。在此,制热用回路侧配管282a(去往管)以及制热用回路侧配管282b(返回管)是使水在水回路410与制热设备之间循环的配管。筛网256是除掉水回路410内的水垢(堆积物)的装置。流量开关257是用于对在水回路410内循环的水的流量是否为一定量以上进行检测的装置。
膨胀罐252是用于将根据与加热等相伴的水回路410内的水的容积变化而变化的压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装置。压力释放阀258是保护装置。在水回路410的压力变高超过膨胀罐252的压力控制范围的情况下,水回路410内的水由压力释放阀258向外部放出。排气阀259是将在水回路410内产生或者混入的空气向外部放出、防止泵253空转(气蚀)的装置。手动排气阀264是用于抽掉水回路410的空气的手动阀。例如在抽除在设置施工之际充水时混入到水回路410内的空气的情况下,使用手动排气阀264。
水回路410收容于负载单元400的框体420内。另外,收容于框体420内的水回路410中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储水罐251、泵253、辅助加热器254、以及与它们连接的水配管等),被配置在设于框体420内的水回路室421(热介质回路室的一个例子)。另一方面,水回路410中的至少负载侧热交换器202(例如,仅负载侧热交换器202以及与其连接的水配管)配置于后述空气流路434。也就是说,水回路410在框体420的内部跨越水回路室421以及空气流路434这双方而配置。
负载单元400设有水回路410(例如,泵253、辅助加热器254、三通阀255等)以及对后述送风风扇435等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401(控制部的一个例子)。控制部401具有具备CPU、ROM、RAM、I/O端口等的微机。控制部401能够与控制部301以及操作部501相互进行数据通信。
操作部501能够使用户进行热泵热水器的操作及各种设定。本例的操作部501具备显示装置,能够显示热泵热水器的状态等各种信息。操作部501例如设于负载单元400的框体420的前表面中的、用户能够用手操作的高度(例如,离地板面1.0~1.5m左右)的位置(参照图17)。
除了使用图16,还使用图17对负载单元400的构造上的特征进行说明。图17是表示负载单元400的结构的主视图。在图17中,一并表示了室内的负载单元400的设置状态的例子。如图16以及图17所示,本例的负载单元400是内置储水罐251并设于室内的地板面的落地式的负载单元。负载单元400具备具有纵长的长方体状的形状的框体420。负载单元400例如设置成在框体420的背面与室内的壁面之间形成预定的间隙。框体420例如为金属制。
在框体420形成有供室内的空气吸入的吸入口431、和将从吸入口431吸入的空气吹出到室内的吹出口432。吸入口431设于框体420的侧面(在本例中,左侧面)的下部。本例的吸入口431设于高度比操作部501低的位置且为室内的地板面附近的位置。吹出口432设于框体420的侧面(在本例中,左侧面)的上部、即高度比吸入口431高的位置。本例的吹出口432设于比操作部501的高度高且为框体420的顶棚面附近的位置。在吹出口432未设有对该吹出口432进行开闭的装置。因此,在吹出口432始终形成有使空气流通的风路。
在此,吸入口431只要在框体420的下部,也可以设于前表面、右侧面或者背面。吹出口432只要在框体420的上部,也可以设于顶棚面、前表面、右侧面或者背面。
在框体420内,吸入口431与吹出口432之间由大致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管道433连接。管道433例如为金属制。在管道433内的空间形成有空气流路434,所述空气流路434是吸入口431与吹出口432之间的空气的流路。空气流路434由管道433从水回路室421隔离。水回路41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水回路室421,且负载侧热交换器202配置于空气流路434,所以在管道433形成有使水回路410的水配管贯通的贯通部436、437。空气流路434与水回路室421相比,收容构件的数量少,所以易于实现简单形状化以及小容积化。
在框体420的内部,空气流路434与水回路室421之间由管道433例如气密地隔离。由此,由管道433限制空气流路434与水回路室421之间的气体的流出流入。即使是贯通部436、437也确保了管道433的气密性。但是,空气流路434经由吸入口431以及吹出口432与框体420的外部的空间连通,水回路室421相对于框体420的外部的空间未必是密闭的。因此,空气流路434与水回路室421之间经由框体420的外部的空间未必气密地隔离。
在本例的空气流路434,不仅配置有负载侧热交换器202,还配置有对负载侧热交换器202与延长配管311、312之间进行连接的接头部315、316。在本例中,收容于负载单元400内的制冷剂回路310的结构构件的大部分(例如,全部)配置于空气流路434。由此,空气流路434还作为负载单元400的框体420内的制冷剂回路室发挥功能。负载侧热交换器202以及接头部315、316配置于空气流路434中的上部(例如,比空气流路434的上端与下端之间的中间部靠上方的位置(在本例中,比该中间部靠吹出口432侧的位置))。
另外,在空气流路434设有送风风扇435,所述送风风扇435在空气流路434生成从吸入口431朝向吹出口432的空气的流动。作为送风风扇435,使用横流风扇、涡轮风扇、西洛克风扇或者螺旋桨式风扇等。本例的送风风扇435例如与吹出口432对置地配置。送风风扇435的动作例如由控制部401控制。
在空气流路434中的比负载侧热交换器202靠下方的位置,设有用于检测制冷剂的泄漏的制冷剂检测机构440。本例的制冷剂检测机构440设于比接头部315、316靠下方的位置。制冷剂检测机构440例如对该制冷剂检测机构440的周围的空气中的制冷剂浓度进行检测,将检测信号输出到控制部401。在控制部401中,基于来自制冷剂检测机构440的检测信号,判定有无制冷剂的泄漏。作为制冷剂检测机构440,使用气体传感器(例如,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热线型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等)。
实施方式8.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制冷循环装置进行说明。图18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室外机2的结构的图。如已经叙述那样,室外机2例如收容有压缩机3、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4、热源侧热交换器5、减压装置6以及室外送风风扇5f等。在图18中图示出它们中的压缩机3以及室外送风风扇5f。另外,对室外机2连接延长配管10a、10b。延长配管10a、10b与室外机2内的制冷剂配管之间经由接头部16a、16b(例如,喇叭管接头)连接。接头部16a、16b配置于室外机2的内部。
本实施方式的室外机2(热交换器单元的一个例子)具备制冷剂检测机构98。制冷剂检测机构98例如在室外机2的内部配置于接头部16a、16b的下方。制冷剂检测机构98也可以配置于热源侧热交换器5的钎焊部的下方。作为制冷剂检测机构98,例如使用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热线型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等气体传感器。制冷剂检测机构98例如检测该制冷剂检测机构98的周围的空气中的制冷剂浓度,将检测信号输出到控制部30。在控制部30中,基于来自制冷剂检测机构98的检测信号,判定有无制冷剂的泄漏。
对于由控制部30执行的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检测处理而言,例如在使用图7~图9以及图11~图15等说明的实施方式1~6中的任意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检测处理中,将“制冷剂检测机构99”以及“室内送风风扇7f”分别改称为“制冷剂检测机构98”以及“室外送风风扇5f”。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检测处理中,在根据来自制冷剂检测机构98的检测信号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的情况下,开始室外送风风扇5f的运转。因此,能够使泄漏的制冷剂在室外机2的设置空间(例如,屋外空间或者机器室空间等)扩散。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万一在室外机2中制冷剂泄漏,也能够抑制室外机2的设置空间中的制冷剂浓度局部地变高。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检测处理中,能够以制冷剂泄漏结束的情况为契机使室外送风风扇5f停止。因此,能够防止不必要的能量被消耗。
实施方式9.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制冷循环系统进行说明。图1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系统的概略的整体结构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制冷循环系统所包含的制冷循环装置,例示出分体形式的陈列橱。如图19所示,陈列橱具有例如设于店铺内等室内空间的室内机601(负载单元的一个例子且热交换器单元的一个例子)、和例如设于机器室空间的室外机602(热源单元的一个例子且热交换器单元的一个例子)。室内机601与室外机602之间经由延长配管10a、10b连接。在本例的室内机601未设有如对设置空间的空气进行搅拌那样的送风风扇。在室外机602设有室外送风风扇5f。
在图19中省略了图示,但控制部30具有设于室内机601的室内机控制部、以及设于室外机602且能够与室内机控制部进行数据通信的室外机控制部。室内机控制部与室外机控制部之间经由控制线603连接。
在室内空间,与陈列橱分开地设有对室内空间的空气进行搅拌的送风风扇604。送风风扇604设于陈列橱的室内机601的框体的外部。送风风扇604例如能够进行与陈列橱独立的动作。送风风扇604经由未图示的控制线与控制部30(例如,室内机控制部)连接,通过控制部30的控制进行动作。当在室内空间有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当送风风扇604进行动作时,室内空间的空气与泄漏制冷剂一起被搅拌。由此,泄漏制冷剂在室内空间扩散,所以抑制在室内空间制冷剂浓度局部地变高。即,送风风扇604作为对泄漏到室内空间的制冷剂进行稀释的泄漏制冷剂稀释机构发挥功能。
另外,在室内空间,与陈列橱分开地设有对制冷剂进行检测的制冷剂检测机构605。制冷剂检测机构605设于陈列橱的室内机601的框体的外部。制冷剂具有在大气压下比空气大的密度,所以制冷剂检测机构605例如设于室内空间的地板面附近。制冷剂检测机构605经由通信线606与控制部30(例如,室内机控制部)连接。制冷剂检测机构605对该制冷剂检测机构605的周围的空气中的制冷剂浓度进行检测,将检测信号输出到控制部30。在控制部30中,基于来自制冷剂检测机构605的检测信号,判定有无制冷剂的泄漏。
在机器室空间,与陈列橱分开地设有将机器室空间的空气排出到屋外空间的换气用的送风风扇607。送风风扇607设于陈列橱的室外机602的框体的外部(例如,机器室空间中的面向屋外空间的壁部)。送风风扇607例如能够进行与陈列橱独立的动作。送风风扇607经由未图示的控制线与控制部30(例如,室外机控制部)连接,通过控制部30的控制进行动作。当在机器室空间有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当送风风扇607进行动作时,机器室空间的空气与泄漏制冷剂一起被排出到屋外空间。由此,泄漏制冷剂被排出到屋外空间,所以抑制在机器室空间制冷剂浓度局部地变高。即,送风风扇607作为对泄漏到机器室空间的制冷剂进行稀释的泄漏制冷剂稀释机构发挥功能。
另外,在机器室空间,与陈列橱分开地设有对制冷剂进行检测的制冷剂检测机构608。制冷剂检测机构608例如设于陈列橱的室外机602的框体的外部。制冷剂具有在大气压下比空气大的密度,所以制冷剂检测机构608设于机器室空间的地板面附近。制冷剂检测机构608经由通信线609与控制部30(例如,室外机控制部)连接。制冷剂检测机构608对该制冷剂检测机构608的周围的空气中的制冷剂浓度进行检测,将检测信号输出到控制部30。在控制部30中,基于来自制冷剂检测机构608的检测信号,判定有无制冷剂的泄漏。
图2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系统的控制部30的结构的框图。如图20所示,控制部30具有:室内机控制部610,所述室内机控制部610搭载于室内机601,控制室内机601;室外机控制部611,所述室外机控制部611搭载于室外机602,控制室外机602;以及遥控器控制部612,所述遥控器控制部612搭载于遥控器27(例如,设于室内机601的操作部),控制遥控器27。
室内机控制部610经由各控制线与室外机控制部611以及遥控器控制部612以能够进行通信的方式连接。室内机控制部610具有控制基板610a。在控制基板610a安装有微机620。
室外机控制部611具有控制基板611a。在控制基板611a安装有微机621。
遥控器控制部612具有控制基板612a。在控制基板612a安装有微机622。
另外,在本例的送风风扇604搭载有对送风风扇604进行控制的送风风扇控制部613。在本例的送风风扇607搭载有对送风风扇607进行控制的送风风扇控制部614。
送风风扇控制部613经由控制线与室内机控制部610以能够进行通信的方式连接。送风风扇控制部613具有控制基板613a。在控制基板613a安装有微机623。
送风风扇控制部614经由控制线与室外机控制部611以能够进行通信的方式连接。送风风扇控制部614具有控制基板614a。在控制基板614a安装有微机624。
另外,控制部30具有对制冷剂检测机构605进行控制的传感器控制部615、以及对制冷剂检测机构608进行控制的传感器控制部616。
传感器控制部615与室内机控制部610以能够进行通信的方式连接。传感器控制部615具有控制基板615a。在控制基板615a分别以不能装卸的方式安装有微机625以及制冷剂检测机构605。
传感器控制部616与室外机控制部611以能够进行通信的方式连接。传感器控制部616具有控制基板616a。在控制基板616a分别以不能装卸的方式安装有微机626以及制冷剂检测机构608。
本例的制冷剂检测机构605、608分别直接安装于控制基板615a、616a,但制冷剂检测机构605、608只要分别以不能装卸的方式连接于控制基板615a、616a即可。例如,也可以将制冷剂检测机构605设于远离控制基板615a的位置,通过焊接等将来自制冷剂检测机构605的配线以不能装卸的方式连接于控制基板615a。对于制冷剂检测机构608而言也同样。
传感器控制部615、616的微机625、626分别具有能够改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在各个非易失性存储器,与实施方式5同样地设有存储制冷剂泄漏的历史的泄漏历史比特。泄漏历史比特能够设定为“0”或者“1”。泄漏历史比特的“0”表示没有制冷剂泄漏历史的状态,“1”表示有制冷剂泄漏历史的状态。泄漏历史比特的初始值为“0”。即,在新货状态的微机625、626、或没有制冷剂泄漏历史的微机625、626的情况下,泄漏历史比特被设定为“0”。微机625的泄漏历史比特在由制冷剂检测机构605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的情况下,被从“0”改写到“1”。微机626的泄漏历史比特在由制冷剂检测机构608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的情况下,被从“0”改写到“1”。微机625、626的泄漏历史比特都能够仅在从“0”朝向“1”的一个方向不可逆地进行改写。另外,无论有无向该微机625、626的电力供给,都维持微机625、626的泄漏历史比特。
在室内机601、室外机602以及遥控器27的微机620、621、622的存储器,分别设有与微机625的泄漏历史比特对应的第1泄漏历史比特、和与微机626的泄漏历史比特对应的第2泄漏历史比特。这些泄漏历史比特能够设定为“0”或者“1”,能够在“0”以及“1”之间双向地进行改写。微机620、621、622各自的第1泄漏历史比特的值被设定为与通过通信获取的微机625的泄漏历史比特相同的值。微机620、621、622各自的第2泄漏历史比特的值被设定为与通过通信获取的微机626的泄漏历史比特相同的值。微机620、621、622的第1泄漏历史比特以及第2泄漏比特即使切断电力供给而返回到初始值(例如“0”),当再次开始电力供给时也会被再次设定为与微机625、626的泄漏历史比特相同的值。
室内机控制部610在微机620的第1泄漏历史比特以及第2泄漏历史比特都被设定为“0”时,进行室内机601的通常控制。该状态的室内机601基于遥控器27等的操作进行通常的运转动作以及停止动作。当将微机620的第1泄漏历史比特设定为“1”时,室内机控制部610例如进行经由送风风扇控制部613使送风风扇604强制运转的控制。
室外机控制部611在微机621的第1泄漏历史比特以及第2泄漏历史比特都被设定为“0”时,进行室外机602的通常控制。当将微机621的第1泄漏历史比特或者第2泄漏历史比特被设定为“1”时,室外机控制部611例如进行使压缩机3停止的控制。只要微机621的第1泄漏历史比特或者第2泄漏历史比特继续被设定为“1”,就继续维持压缩机3的停止。另外,当将微机621的第2泄漏历史比特设定为“1”时,室外机控制部611例如进行经由送风风扇控制部614使送风风扇607强制运转的控制。此时,室外机控制部611也可以一并进行使室外送风风扇5f强制运转的控制。
遥控器控制部612在微机622的第1泄漏历史比特以及第2泄漏历史比特都被设定为“0”时,进行遥控器27的通常控制。当将微机622的第1泄漏历史比特或者第2泄漏历史比特被设定为“1”时,遥控器控制部612例如在设于遥控器27的显示部显示包含异常类别或者处置方法的信息。此时,遥控器控制部612也可以基于第1泄漏历史比特以及第2泄漏历史比特中的哪一个被设定为“1”,将制冷剂泄漏部位的信息显示于显示部。例如,在第1泄漏历史比特被设定为“1”的情况下,显示在室内机601发生了制冷剂的泄漏的意思的信息,在第2泄漏历史比特被设定为“1”的情况下,显示在室外机602发生了制冷剂的泄漏的意思的信息。另外,遥控器控制部612也可以使设于遥控器27的声音输出部以声音来报告异常类别、处置方法或者制冷剂泄漏部位的信息。
使强制运转的送风风扇604、607以及室外送风风扇5f停止的时机与实施方式1~4相同。即,构成控制部30的各控制部以制冷剂浓度的时间变化从正转变成负的情况为契机,或者,在制冷剂浓度的时间变化为负时,使送风风扇604、607以及室外送风风扇5f停止。
图21以及图22是表示使制冷剂从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系统的室外机602泄漏并使换气用的送风风扇607运转时的制冷剂浓度的时间变化的例子的曲线图。图21对应于图6,图22对应于图10。在制冷剂检测机构608的设置位置附近的测量点A、和在机器室空间中既远离室外机602也远离地板面的测量点B处测量出制冷剂浓度(参照图19)。如图21以及图22所示,制冷剂浓度分别与图6以及图10所示的曲线图同样地上升以及下降。但是,在本例中,由换气用的送风风扇607将泄漏到机器室空间的制冷剂排出到屋外空间,所以在测量点A以及B处测量的制冷剂浓度最终变为零。
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5同样地,制冷剂的泄漏历史被不可逆地写入到控制基板615a、616a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为了对制冷剂的泄漏历史进行重置,需要将控制基板615a、616a更换为没有泄漏历史的其它控制基板。在更换控制基板615a、616a时,以不能装卸的方式连接的制冷剂检测机构605、608也会被更换。因此,能够防止继续使用因暴露于制冷剂气氛而导致检测特性发生变化的制冷剂检测机构605、60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控制基板615a、616a不被更换,就无法再次开始陈列橱的运转,所以能够防止由于人为失误或者故意行为而再次开始未进行制冷剂泄漏部位的修理的陈列橱的运转。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在室内机601、室外机602以及遥控器27的微机620、621、622的存储器设有第1泄漏历史比特以及第2泄漏历史比特,但也可以在送风风扇604、607的微机623、624的存储器也设有第1泄漏历史比特以及第2泄漏历史比特。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送风风扇604、607分别具有送风风扇控制部613、614,所以送风风扇604与室内机601之间、以及送风风扇607与室外机602之间分别经由控制线连接。但是,送风风扇604、607未必需要具有控制部。在送风风扇604、607未具有控制部的情况下,例如,送风风扇604与室内机601之间、以及送风风扇607与室外机602之间分别经由电源线连接。在该情况下,通过室内机控制部610的控制基板610a中的继电器控制来进行送风风扇604的运转以及停止的控制,通过室外机控制部611的控制基板611a中的继电器控制来进行送风风扇607的运转以及停止的控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实施方式5中,作为设于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泄漏历史存储区域例示出泄漏历史比特,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非易失性存储器设有例如2比特以上的泄漏历史存储区域。泄漏历史存储区域选择性地存储表示没有制冷剂泄漏历史的状态的第1信息、和表示有制冷剂泄漏历史的状态的第2信息中的任意一方。另外,存储于泄漏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能够仅在从第1信息朝向第2信息的一个方向进行变更。控制部30(例如,传感器控制部615、616)构成为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将存储于泄漏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从第1信息变更为第2信息。
实施方式10.
参照已经示意过的图19以及图20,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的制冷循环系统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安装于控制基板615a的微机625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代替在实施方式9中说明的泄漏历史比特地设有存储制冷剂检测机构605的故障历史的故障比特,或者除了设有泄漏历史比特之外还设有存储制冷剂检测机构605的故障历史的故障比特。同样地,在安装于控制基板616a的微机626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代替在实施方式9中说明的泄漏历史比特地设有存储制冷剂检测机构608的故障历史的故障比特,或者除了设有泄漏历史比特之外还设有存储制冷剂检测机构608的故障历史的故障比特。故障比特与泄漏历史比特同样地,能够设定为“0”或者“1”,其初始值为“0”。在制冷剂检测机构605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微机625的故障比特被从“0”改写到“1”,在制冷剂检测机构608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微机626的故障比特被从“0”改写到“1”。微机625、626的故障比特与泄漏历史比特同样地,能够仅在从“0”朝向“1”的一个方向不可逆地进行改写。另外,无论有无向该微机625、626的电力供给,都维持微机625、626的故障比特。
另外,在微机620、621、622的存储器,设有与微机625的故障比特对应的第1故障比特、以及与微机626的故障比特对应的第2故障比特。这些故障比特能够设定为“0”或者“1”,能够在“0”以及“1”之间双向地进行改写。微机620、621、622的第1故障比特的值被设定为与通过通信获取的微机625的故障比特相同的值。微机620、621、622的第2故障比特的值被设定为与通过通信获取的微机626的故障比特相同的值。微机620、621、622的第1故障比特以及第2故障比特即使切断电力供给而返回到初始值(例如“0”),当再次开始电力供给时也会被再次设定为与微机625、626的故障比特相同的值。
与实施方式9同样地,在第1故障比特以及第2故障比特都被设定为“0”时,室内机控制部610、室外机控制部611以及遥控器控制部612分别进行室内机601、室外机602以及遥控器27的通常控制。
室内机控制部610当将微机620的第1故障比特或者第2故障比特设定为“1”时,例如进行使室内机601的运转停止的控制。另外,室内机控制部610也可以在微机620的第1故障比特被设定为“1”时,进行经由送风风扇控制部613使送风风扇604强制运转的控制。
室外机控制部611当将微机621的第1故障比特或者第2故障比特设定为“1”时,例如进行使压缩机3停止的控制。只要微机621的第1故障比特或者第2故障比特继续设定为“1”,就继续保持压缩机3的停止。另外,室外机控制部611也可以在微机621的第2故障比特被设定为“1”时,进行经由送风风扇控制部614使送风风扇607强制运转的控制。此时,室外机控制部611也可以一并进行使室外送风风扇5f强制运转的控制。
遥控器控制部612在微机622的第1故障比特以及第2故障比特都被设定为“0”时,进行遥控器27的通常控制。当将微机622的第1故障比特或者第2故障比特设定为“1”时,遥控器控制部612例如在设于遥控器27的显示部显示包含异常类别或者处置方法的信息。此时,遥控器控制部612也可以基于第1故障比特以及第2故障比特中的哪一个被设定为“1”,将故障部位的信息显示于显示部。例如,在第1故障比特被设定为“1”的情况下,显示室内空间的制冷剂检测机构605发生故障的意思的信息,在第2故障比特被设定为“1”的情况下,显示机器室空间的制冷剂检测机构608发生故障的意思的信息。另外,遥控器控制部612也可以使设于遥控器27的声音输出部以声音来报告异常类别、处置方法或者故障部位等信息。
如本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实施方式9所说明那样,制冷剂检测机构以及送风风扇未必需要内置于制冷循环装置的室内机或者室外机的框体。制冷剂检测机构以及送风风扇只要经由控制线等与制冷循环装置以能够进行通信的方式连接,或者经由电源线与制冷循环装置能够远程操作地连接,就也可以与制冷循环装置分开设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实施方式9中,对室内空间的空气进行搅拌的送风风扇604设于室内空间,将机器室空间的空气排出到屋外空间的换气用的送风风扇607设于机器室空间,但不限于此。例如,既可以是将室内空间的空气排出到屋外空间的换气用的送风风扇设于室内空间,也可以是对机器室空间的空气进行搅拌的送风风扇设于机器室空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实施方式6中,作为设于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故障历史存储区域,例示出故障比特,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设有2比特以上的故障历史存储区域。故障历史存储区域选择性地存储表示在制冷剂检测机构没有故障历史的状态的第1信息、以及表示在制冷剂检测机构有故障历史的状态的第2信息中的任意一方。另外,存储于故障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能够仅在从第1信息朝向第2信息的一个方向进行变更。控制部30(例如,传感器控制部615)构成为在制冷剂检测机构(例如,安装于传感器控制部615的控制基板615a的制冷剂检测机构605)发生故障时,将存储于故障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从第1信息变更为第2信息。
实施方式1~10的总结.
如以上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具有:制冷循环(例如,制冷循环40、制冷剂回路310),所述制冷循环使制冷剂循环;热交换器单元(例如,室内机1、室外机2、负载单元400、热源单元300),所述热交换器单元至少收容制冷循环的热交换器(例如,负载侧热交换器7、202、热源侧热交换器5、201);以及控制部(例如,控制部30、301、401),所述控制部控制热交换器单元,其中,热交换器单元具备:送风风扇(例如,室内送风风扇7f、室外送风风扇5f、送风风扇435);以及制冷剂检测机构(例如,制冷剂检测机构98、99、440),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检测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将检测信号输出到控制部,控制部构成为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使送风风扇运转,以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的时间变化从正转变成负的情况为契机使送风风扇停止。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具有:制冷循环(例如,制冷循环40、制冷剂回路310),所述制冷循环使制冷剂循环;热交换器单元(例如,室内机1、室外机2、负载单元400、热源单元300),所述热交换器单元至少收容制冷循环的热交换器(例如,负载侧热交换器7、202、热源侧热交换器5、201);以及控制部(例如,控制部30、301、401),所述控制部控制热交换器单元,其中,热交换器单元具备:送风风扇(例如,室内送风风扇7f、室外送风风扇5f、送风风扇435);以及制冷剂检测机构(例如,制冷剂检测机构98、99、440),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检测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将检测信号输出到控制部,控制部构成为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使送风风扇运转,在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的时间变化为负时使送风风扇停止。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中,控制部也可以构成为以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的时间变化从负转变成正的情况为契机,使停止的送风风扇再次运转。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中,控制部也可以构成为在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的时间变化为正时,使停止的送风风扇再次运转。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中,控制部也可以构成为在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的时间变化为负的状态持续预先设定的阈值时间以上时,使送风风扇停止。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中,控制部也可以构成为从送风风扇的启动起至经过预时机间为止,不进行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的时间变化是否从正转变成负的判定。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中,控制部也可以构成为从送风风扇的启动起至经过预时机间为止,不进行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的时间变化是否为负的判定。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中,热交换器也可以是制冷循环的负载侧热交换器(例如,负载侧热交换器7、202)。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中,热交换器也可以是制冷循环的热源侧热交换器(例如,热源侧热交换器5、201)。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中,也可以是控制部30具有以不能装卸的方式连接制冷剂检测机构99的控制基板31b、以及设于控制基板31b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设有泄漏历史存储区域,所述泄漏历史存储区域存储表示没有制冷剂泄漏历史的状态的第1信息(例如,泄漏历史比特的“0”)、和表示有制冷剂泄漏历史的状态的第2信息(例如,泄漏历史比特的“1”)中的任意一方,存储于泄漏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能够仅在从第1信息朝向第2信息的一个方向进行变更,控制部30构成为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将存储于泄漏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从第1信息变更为第2信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中,也可以是控制部30具有以不能装卸的方式连接制冷剂检测机构99的控制基板31b、以及设于控制基板31b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设有故障历史存储区域,所述故障历史区域存储表示在制冷剂检测机构99没有故障历史的状态的第1信息(例如,故障比特的“0”)、和表示在制冷剂检测机构99有故障历史的状态的第2信息(例如,故障比特的“1”)中的任意一方,存储于故障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能够仅在从第1信息朝向第2信息的一个方向进行变更,控制部30构成为在制冷剂检测机构99发生了故障时,将存储于故障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从第1信息变更为第2信息。
上述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具有:制冷循环(例如,制冷循环40、制冷剂回路310),所述制冷循环使制冷剂循环;热交换器单元(例如,室内机1、室外机2、负载单元400、热源单元300),所述热交换器单元至少收容制冷循环的热交换器(例如,负载侧热交换器7、202、热源侧热交换器5、201);以及控制部(例如,控制部30、301、401),所述控制部控制热交换器单元,其中,热交换器单元具有对制冷剂进行检测的制冷剂检测机构99,控制部具有以不能装卸的方式连接制冷剂检测机构99的控制基板31b、以及设于控制基板31b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设有泄漏历史存储区域,所述泄漏历史存储区域存储表示没有制冷剂泄漏历史的状态的第1信息(例如,泄漏历史比特的“0”)、和表示有制冷剂泄漏历史的状态的第2信息(例如,泄漏历史比特的“1”)中的任意一方,存储于泄漏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能够仅在从第1信息朝向第2信息的一个方向进行变更,控制部构成为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将存储于泄漏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从第1信息变更为第2信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中,也可以是热交换器单元还具有送风风扇(例如,室内送风风扇7f、室外送风风扇5f、送风风扇435),控制部构成为在存储于泄漏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从第1信息变更为第2信息时使送风风扇运转。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也可以还具备至少收容制冷循环的压缩机的室外机(例如,室外机2、热源单元300),控制部30包括具有控制基板31b和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第1控制部(例如,室内机控制部31)、以及与第1控制部以能够进行通信的方式连接并对室外机进行控制的第2控制部(例如,室外机控制部32),在第2控制部的存储器设有与设于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泄漏历史存储区域对应的泄漏历史存储区域,在设于第2控制部的存储器的泄漏历史存储区域中,存储与存储在设于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泄漏历史存储区域中的信息相同的信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中,第2控制部也可以构成为当存储在设于第2控制部的存储器的泄漏历史存储区域中的信息从第1信息变更为第2信息时,使压缩机停止。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也可以还具备包括报告信息的显示部或者声音输出部的操作部(例如,操作部26、遥控器27),控制部30包括具有控制基板31b和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第1控制部(例如,室内机控制部31)、以及与第1控制部以能够进行通信的方式连接并对操作部进行控制的第3控制部(例如,遥控器控制部33),在第3控制部的存储器设有与设于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泄漏历史存储区域对应的泄漏历史存储区域,在设于第3控制部的存储器的泄漏历史存储区域中,存储与存储在设于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泄漏历史存储区域中的信息相同的信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中,第3控制部也可以构成为当存储在设于第3控制部的存储器的泄漏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从第1信息变更为第2信息时,使操作部报告包含异常类别或者处置方法的信息。
上述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具有:制冷循环(例如,制冷循环40、制冷剂回路310),所述制冷循环使制冷剂循环;热交换器单元(例如,室内机1、室外机2、负载单元400、热源单元300),所述热交换器单元至少收容制冷循环的热交换器(例如,负载侧热交换器7、202、热源侧热交换器5、201);以及控制部(例如,控制部30、301、401),所述控制部控制热交换器单元,其中,热交换器单元具有对制冷剂进行检测的制冷剂检测机构99,控制部具有以不能装卸的方式连接制冷剂检测机构99的控制基板31b、以及设于控制基板31b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设有故障历史存储区域,所述故障历史区域存储表示在区域存储制冷剂检测机构99没有故障历史的状态的第1信息(例如,故障比特的“0”)、和表示在制冷剂检测机构99有故障历史的状态的第2信息(例如,故障比特的“1”)中的任意一方,存储于故障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能够仅在从第1信息朝向第2信息的一个方向进行变更,控制部构成为在制冷剂检测机构99发生了故障时,将存储于故障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从第1信息变更为第2信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中,也可以是热交换器单元还具有送风风扇(例如,室内送风风扇7f、室外送风风扇5f、送风风扇435),控制部构成为在存储于故障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从第1信息变更为第2信息时,使送风风扇运转。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也可以还具备至少收容制冷循环的压缩机的室外机(例如,室外机2、热源单元300),控制部30包括具有控制基板31b和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第1控制部(例如,室内机控制部31)、以及与第1控制部以能够进行通信的方式连接并对室外机进行控制的第2控制部(例如,室外机控制部32),在第2控制部的存储器设有与设于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故障历史存储区域对应的故障历史存储区域,在设于第2控制部的存储器的故障历史存储区域中,存储与存储在设于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故障历史存储区域中的信息相同的信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中,第2控制部也可以构成为当存储在设于第2控制部的存储器的故障历史存储区域中的信息从第1信息变更为第2信息时,使压缩机停止。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也可以还具备包括报告信息的显示部或者声音输出部的操作部(例如,操作部26、遥控器27),控制部30包括具有控制基板31b和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第1控制部(例如,室内机控制部31)、以及与第1控制部以能够进行通信的方式连接并对操作部进行控制的第3控制部(例如,遥控器控制部33),在第3控制部的存储器设有与设于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故障历史存储区域对应的故障历史存储区域,在设于第3控制部的存储器的故障历史存储区域中,存储与存储在设于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故障历史存储区域中的信息相同的信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中,第3控制部也可以构成为当存储在设于第3控制部的存储器的故障历史存储区域中的信息从第1信息变更为第2信息时,使操作部报告包含异常类别或者处置方法的信息。
上述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系统具有:制冷循环装置,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具有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40以及控制制冷循环40的控制部30;送风风扇(例如,送风风扇604、607),所述送风风扇由控制部30控制;以及制冷剂检测机构(例如,制冷剂检测机构605、608),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检测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对控制部30输出检测信号,其中,控制部30构成为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使送风风扇运转,以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的时间变化从正转变成负的情况为契机使送风风扇停止。
上述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系统具有:制冷循环装置,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具有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40以及控制制冷循环40的控制部30;送风风扇(例如,送风风扇604、607),所述送风风扇由控制部30控制;以及制冷剂检测机构(例如,制冷剂检测机构605、608),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检测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对控制部30输出检测信号,其中,控制部30构成为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使送风风扇运转,在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的时间变化为负时使送风风扇停止。
上述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系统具有:制冷循环装置,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具有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40以及控制制冷循环40的控制部30;以及制冷剂检测机构(例如,制冷剂检测机构605、608),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检测制冷剂,其中,控制部30具有以不能装卸的方式连接制冷剂检测机构的控制基板(例如,控制基板615a、616a)、以及设于控制基板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设有泄漏历史存储区域,所述泄漏历史存储区域存储表示没有制冷剂泄漏历史的状态的第1信息(例如,泄漏历史比特的“0”)、和表示有制冷剂泄漏历史的状态的第2信息(例如,泄漏历史比特的“1”)中的任意一方,存储于泄漏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能够仅在从第1信息朝向第2信息的一个方向进行变更,控制部30构成为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将存储于泄漏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从第1信息变更为第2信息。
上述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系统具有:制冷循环装置,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具有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40以及控制制冷循环40的控制部30;以及制冷剂检测机构(例如,制冷剂检测机构605、608),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检测制冷剂,其中,控制部30具有以不能装卸的方式连接制冷剂检测机构的控制基板(例如,控制基板615a、616a)以及设于控制基板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设有故障历史存储区域,所述故障历史存储区域存储表示在制冷剂检测机构没有故障历史的状态的第1信息(例如,故障比特的“0”)和表示在制冷剂检测机构有故障历史的状态的第2信息(例如,故障比特的“1”)中的任意一方,存储于故障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能够仅在从第1信息朝向第2信息的一个方向进行变更,控制部30构成为在制冷剂检测机构发生故障时,将存储于故障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从第1信息变更为第2信息。
其它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制冷循环装置例举了空气调节装置、热泵热水器以及陈列橱,但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冷却器等其它制冷循环装置。
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能够相互组合而实施。
附图标记说明
1:室内机;2:室外机;3:压缩机;4: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5:热源侧热交换器;5f:室外送风风扇;6:减压装置;7:负载侧热交换器;7f:室内送风风扇;9a、9b:室内配管;10a、10b:延长配管;11:吸入配管;12:排出配管;13a、13b:延长配管连接阀;14a、14b、14c:维护口;15a、15b、16a、16b:接头部;20:分隔部;20a:风路开口部;25:电子部件箱;26:操作部;27:遥控器;30:控制部;31:室内机控制部;31a、31b:控制基板;32:室外机控制部;32a:控制基板;33:遥控器控制部;33a:控制基板;34、35、36、37:微机;38、39:控制线;40:制冷循环;81:风路;91:吸入空气温度传感器;92:热交换器入口温度传感器;93: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98、99:制冷剂检测机构;107:叶轮;108:风扇外壳;108a:吹出开口部;108b:吸入开口部;111:框体;112:吸入口;113:吹出口;114a:第1前表面面板;114b:第2前表面面板;114c:第3前表面面板;115a、115b:空间;120:室内空间;201:热源侧热交换器;202:负载侧热交换器;203:压缩机;204: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05:中压接收器;206:第1减压装置;207:第2减压装置;211:吸入配管;251:储水罐;252:膨胀罐;253:泵;254:辅助加热器;255:三通阀;256:筛网;257:流量开关;258:压力释放阀;259:排气阀;260:浸水加热器;261:盘管;262、263:排水口;264:手动排气阀;281a、281b:盥洗回路侧配管;282a、282b:制热用回路侧配管;300:热源单元;301:控制部;310:制冷剂回路;311、312:延长配管;313;314、315、316:接头部;400:负载单元;401:控制部;410:水回路;420:框体;421:水回路室;431:吸入口;432:吹出口;433:管道;434:空气流路;435:送风风扇;436、437:贯通部;440:制冷剂检测机构;501:操作部;510:控制线;601:室内机;602:室外机;603:控制线;604:送风风扇;605:制冷剂检测机构;606:通信线;607:送风风扇;608:制冷剂检测机构;609:通信线;610:室内机控制部;610a:控制基板;611:室外机控制部;611a:控制基板;612:遥控器控制部;612a:控制基板;613、614:送风风扇控制部;613a、614a:控制基板;615、616:传感器控制部;615a、616a:控制基板;620、621、622、623、624、625、626:微机。

Claims (25)

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具有:
制冷循环,所述制冷循环使制冷剂循环;
热交换器单元,所述热交换器单元至少收容所述制冷循环的热交换器;以及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热交换器单元,
其中,
所述热交换器单元具备:送风风扇;以及制冷剂检测机构,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检测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并将检测信号输出到所述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使所述送风风扇运转,以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的时间变化从正转变成负的情况为契机使所述送风风扇停止。
2.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具有:
制冷循环,所述制冷循环使制冷剂循环;
热交换器单元,所述热交换器单元至少收容所述制冷循环的热交换器;以及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热交换器单元,
其中,
所述热交换器单元具备:送风风扇;以及制冷剂检测机构,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检测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并将检测信号输出到所述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使所述送风风扇运转,在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的时间变化为负时使所述送风风扇停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以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的时间变化从负转变成正的情况为契机,使停止的所述送风风扇再次运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的时间变化为正时使停止的所述送风风扇再次运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的时间变化为负的状态持续预先设定的阈值时间以上时使所述送风风扇停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所述热交换器是所述制冷循环的负载侧热交换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所述热交换器是所述制冷循环的热源侧热交换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具有:控制基板,所述控制基板以不能装卸的方式连接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设于所述控制基板,
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设有泄漏历史存储区域,所述泄漏历史存储区域存储表示没有制冷剂泄漏历史的状态的第1信息和表示有制冷剂泄漏历史的状态的第2信息中的任意一方,
存储于所述泄漏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能够仅在从所述第1信息朝向所述第2信息的一个方向进行变更,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将存储于所述泄漏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从所述第1信息变更为所述第2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具有:控制基板,所述控制基板以不能装卸的方式连接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设于所述控制基板,
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设有故障历史存储区域,所述故障历史存储区域存储表示在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没有故障历史的状态的第1信息和表示在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有故障历史的状态的第2信息中的任意一方,
存储于所述故障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能够仅在从所述第1信息朝向所述第2信息的一个方向进行变更,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发生故障时,将存储于所述故障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从所述第1信息变更为所述第2信息。
10.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具有:
制冷循环,所述制冷循环使制冷剂循环;
热交换器单元,所述热交换器单元至少收容所述制冷循环的热交换器;以及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热交换器单元,
其中,
所述热交换器单元具有制冷剂检测机构,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检测制冷剂,
所述控制部具有:控制基板,所述控制基板以不能装卸的方式连接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设于所述控制基板,
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设有泄漏历史存储区域,所述泄漏历史存储区域存储表示没有制冷剂泄漏历史的状态的第1信息和表示有制冷剂泄漏历史的状态的第2信息中的任意一方,
存储于所述泄漏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能够仅在从所述第1信息朝向所述第2信息的一个方向进行变更,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将存储于所述泄漏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从所述第1信息变更为所述第2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所述热交换器单元还具有送风风扇,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存储于所述泄漏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从所述第1信息变更为所述第2信息时使所述送风风扇运转。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者1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所述制冷循环装置还具备室外机,所述室外机至少收容所述制冷循环的压缩机,
所述控制部包括:第1控制部,所述第1控制部具有所述控制基板和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以及第2控制部,所述第2控制部以能够进行通信的方式与所述第1控制部连接并控制所述室外机,
在所述第2控制部的存储器设有与设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所述泄漏历史存储区域对应的泄漏历史存储区域,
在设于所述第2控制部的所述存储器的所述泄漏历史存储区域中,存储有与存储在设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所述泄漏历史存储区域中的信息相同的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所述第2控制部构成为当存储在设于所述第2控制部的所述存储器的所述泄漏历史存储区域中的信息从所述第1信息变更为所述第2信息时,使所述压缩机停止。
14.根据权利要求10或者11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所述制冷循环装置还具备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具备报告信息的显示部或者声音输出部,
所述控制部包括:第1控制部,所述第1控制部具有所述控制基板和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以及第3控制部,所述第3控制部以能够进行通信的方式与所述第1控制部连接并控制所述操作部,
在所述第3控制部的存储器设有与设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所述泄漏历史存储区域对应的泄漏历史存储区域,
在设于所述第3控制部的所述存储器的所述泄漏历史存储区域中,存储有与存储在设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所述泄漏历史存储区域中的信息相同的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所述第3控制部构成为当存储在设于所述第3控制部的所述存储器的所述泄漏历史存储区域中的信息从所述第1信息变更为所述第2信息时,使所述操作部报告包含异常类别或者处置方法的信息。
16.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具有:
制冷循环,所述制冷循环使制冷剂循环;
热交换器单元,所述热交换器单元至少收容所述制冷循环的热交换器;以及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热交换器单元,
其中,
所述热交换器单元具有制冷剂检测机构,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检测制冷剂,
所述控制部具有:控制基板,所述控制基板以不能装卸的方式连接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设于所述控制基板,
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设有故障历史存储区域,所述故障历史存储区域存储表示在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没有故障历史的状态的第1信息和表示在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有故障历史的状态的第2信息中的任意一方,
存储于所述故障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能够仅在从所述第1信息朝向所述第2信息的一个方向进行变更,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发生故障时,将存储于所述故障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从所述第1信息变更为所述第2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所述热交换器单元还具有送风风扇,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存储于所述故障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从所述第1信息变更为所述第2信息时,使所述送风风扇运转。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者17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所述制冷循环装置还具备室外机,所述室外机至少收容所述制冷循环的压缩机,
所述控制部包括:第1控制部,所述第1控制部具有所述控制基板和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以及第2控制部,所述第2控制部以能够进行通信的方式与所述第1控制部连接并控制所述室外机,
在所述第2控制部的存储器设有与设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所述故障历史存储区域对应的故障历史存储区域,
在设于所述第2控制部的所述存储器的所述故障历史存储区域中,存储有与存储在设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所述故障历史存储区域中的信息相同的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所述第2控制部构成为当存储在设于所述第2控制部的所述存储器的所述故障历史存储区域中的信息从所述第1信息变更为所述第2信息时,使所述压缩机停止。
20.根据权利要求16或者17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所述制冷循环装置还具备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具备报告信息的显示部或者声音输出部,
所述控制部包括:第1控制部,所述第1控制部具有所述控制基板和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以及第3控制部,所述第3控制部以能够进行通信的方式与所述第1控制部连接并控制所述操作部,
在所述第3控制部的存储器设有与设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所述故障历史存储区域对应的故障历史存储区域,
在设于所述第3控制部的所述存储器的所述故障历史存储区域中,存储有与存储在设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所述故障历史存储区域中的信息相同的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所述第3控制部构成为当存储在设于所述第3控制部的所述存储器的所述故障历史存储区域中的信息从所述第1信息变更为所述第2信息时,使所述操作部报告包含异常类别或者处置方法的信息。
22.一种制冷循环系统,具有:
制冷循环装置,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具有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以及控制所述制冷循环的控制部;
送风风扇,所述送风风扇由所述控制部控制;以及
制冷剂检测机构,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检测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将检测信号输出到所述控制部,
其中,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使所述送风风扇运转,以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的时间变化从正转变成负的情况为契机使所述送风风扇停止。
23.一种制冷循环系统,具有:
制冷循环装置,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具有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以及控制所述制冷循环的控制部;
送风风扇,所述送风风扇由所述控制部控制;以及
制冷剂检测机构,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检测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将检测信号输出到所述控制部,
其中,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使所述送风风扇运转,在泄漏的制冷剂的浓度的时间变化为负时使所述送风风扇停止。
24.一种制冷循环系统,具有:
制冷循环装置,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具有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以及控制所述制冷循环的控制部;以及
制冷剂检测机构,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检测制冷剂,
其中,
所述控制部具有:控制基板,所述控制基板以不能装卸的方式连接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设于所述控制基板,
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设有泄漏历史存储区域,所述泄漏历史存储区域存储表示没有制冷剂泄漏历史的状态的第1信息和表示有制冷剂泄漏历史的状态的第2信息中的任意一方,
存储于所述泄漏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能够仅在从所述第1信息朝向所述第2信息的一个方向进行变更,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将存储于所述泄漏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从所述第1信息变更为所述第2信息。
25.一种制冷循环系统,具有:
制冷循环装置,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具有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以及控制所述制冷循环的控制部;以及
制冷剂检测机构,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检测制冷剂,
其中,
所述控制部具有:控制基板,所述控制基板以不能装卸的方式连接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设于所述控制基板,
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设有故障历史存储区域,所述故障历史存储区域存储表示在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没有故障历史的状态的第1信息和表示在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有故障历史的状态的第2信息中的任意一方,
存储于所述故障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能够仅在从所述第1信息朝向所述第2信息的一个方向进行变更,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所述制冷剂检测机构发生故障时,将存储于所述故障历史存储区域的信息从所述第1信息变更为所述第2信息。
CN201580078277.9A 2015-04-03 2015-11-27 制冷循环装置以及制冷循环系统 Active CN1074299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PCT/JP2015/060669 2015-04-03
PCT/JP2015/060669 WO2016157538A1 (ja) 2015-04-03 2015-04-03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PCT/JP2015/083331 WO2016157615A1 (ja) 2015-04-03 2015-11-27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及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29957A CN107429957A (zh) 2017-12-01
CN107429957B true CN107429957B (zh) 2019-12-27

Family

ID=57005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8277.9A Active CN107429957B (zh) 2015-04-03 2015-11-27 制冷循环装置以及制冷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458689B2 (zh)
EP (9) EP3527916B1 (zh)
JP (4) JPWO2016157538A1 (zh)
CN (1) CN107429957B (zh)
AU (2) AU2015389752B2 (zh)
WO (2) WO20161575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16157538A1 (ja) * 2015-04-03 2017-04-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6253853B1 (ja) * 2016-03-10 2017-12-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8779949B (zh) * 2016-03-23 2020-11-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制冷循环装置
JP6380500B2 (ja) * 2016-10-17 2018-08-2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CN106766436A (zh) * 2016-12-28 2017-05-31 山东艾欧罗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能热水器的除霜装置及其除霜方法
US11118821B2 (en) * 2017-01-19 2021-09-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US11802700B2 (en) * 2017-04-06 2023-10-31 Carrier Corporation Moderate-to-low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value refrigerant leak detection
CN107560098B (zh) * 2017-10-30 2020-03-17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WO2019097607A1 (ja) * 2017-11-15 2019-05-23 日立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空調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US11280507B2 (en) 2017-11-16 2022-03-22 Hitachi-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Inc. Air-conditioner
US20190186769A1 (en) * 2017-12-18 2019-06-20 Heatcraft Refrigeration Products Llc Cooling system
US11365335B2 (en) 2017-12-18 2022-06-21 Daikin Industries, Ltd. Composition comprising refrigerant, use thereof, refrigerating machine having sam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id refrigerating machine
US11493244B2 (en) 2017-12-18 2022-11-08 Daikin Industries, Ltd. Air-conditioning unit
US11549041B2 (en) 2017-12-18 2023-01-10 Daikin Industries, Ltd. Composition containing refrigerant, use of said composition, refrigerator having said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id refrigerator
WO2019124145A1 (ja) * 2017-12-18 2019-06-2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US11441802B2 (en) 2017-12-18 2022-09-13 Daikin Industries, Lt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US11820933B2 (en) 2017-12-18 2023-11-21 Daikin Industries, Ltd.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US11506425B2 (en) 2017-12-18 2022-11-22 Daikin Industries, Ltd.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US11549695B2 (en) 2017-12-18 2023-01-10 Daikin Industries, Ltd. Heat exchange unit
US11906207B2 (en) 2017-12-18 2024-02-20 Daikin Industries, Ltd.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US11435118B2 (en) 2017-12-18 2022-09-06 Daikin Industries, Ltd. Heat source unit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US11441819B2 (en) 2017-12-18 2022-09-13 Daikin Industries, Ltd.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BR112020010634A2 (pt) 2017-12-18 2020-11-10 Daikin Industries, Ltd. composição compreendendo refrigerante, uso da mesma, máquina de refrigeração tendo a mesma, e método para operação da dita máquina de refrigeração
EP3730593A4 (en) 2017-12-18 2021-10-27 Daikin Industries, Ltd. REFRIGERATION OIL FOR REFRIGERANT OR REFRIGERANT COMPOSITION, METHOD OF USING REFRIGERATION OIL, AND REFRIGERATION OIL USE
WO2019130383A1 (ja) * 2017-12-25 2019-07-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AU2018422256B2 (en) * 2018-05-10 2021-11-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efrigerant leakage determination device,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refrigerant leakage determination method
JP7085405B2 (ja) * 2018-05-15 2022-06-16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熱源システム、制御装置、熱源システム運転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895019B (zh) * 2018-09-12 2021-03-12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空调
CN113167520B (zh) * 2018-11-29 2022-04-29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以及冷冻循环装置
WO2020152765A1 (ja) * 2019-01-22 2020-07-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US11686491B2 (en) * 2019-02-20 2023-06-27 Johnson Controls Tyco IP Holdings LLP Systems for refrigerant leak detection and management
ES2969543T3 (es) 2019-03-05 2024-05-21 Daikin Ind Ltd Dispositivo de aire acondicionado
JP7484082B2 (ja) * 2019-03-13 2024-05-16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CN110044007A (zh) * 2019-04-29 2019-07-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的制冷剂泄漏检测方法、系统及空调
CN110107984A (zh) * 2019-04-29 2019-08-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的冷媒泄漏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EP3760955B1 (en) 2019-07-02 2024-09-18 Carrier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hazard detection system for a transport refrigeration system
CN114364932A (zh) * 2019-09-04 2022-04-1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压缩机单元及冷冻装置
US11231198B2 (en) 2019-09-05 2022-01-25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frigerant leak detection in a climate control system
CN110538480B (zh) * 2019-09-25 2024-09-17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凝系统及冷凝方法
JP6978696B2 (ja) * 2019-09-30 2021-12-0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換気システム
US11408624B2 (en) * 2019-10-15 2022-08-09 Carrier Corporation Refrigerant leak detection
EP3875861B1 (en) * 2020-03-06 2023-05-17 Daikin Industries, Ltd. Air-condition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ir-conditioner
CN113757911A (zh) * 2020-06-03 2021-12-0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自清洁控制系统、方法及空调器
US11131471B1 (en) 2020-06-08 2021-09-28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Refrigeration leak detection
JP7457969B2 (ja) * 2020-06-11 2024-03-2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US11885516B2 (en) * 2020-08-07 2024-01-30 Copeland Lp Refrigeration leak detection
US11754324B2 (en) 2020-09-14 2023-09-12 Copeland Lp Refrigerant isolation using a reversing valve
US11940188B2 (en) 2021-03-23 2024-03-26 Copeland Lp Hybrid heat-pump system
EP4269905A1 (de) * 2022-04-28 2023-11-01 Weiss Technik GmbH Prüfkammer und verfahren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00396A (ja) * 1993-04-19 1994-10-28 Toshiba Corp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80823A (zh) * 1996-10-18 1998-05-0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制冷装置
JPH10300294A (ja) * 1997-04-30 1998-11-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Hc冷媒を用い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226668A (zh) * 1998-02-13 1999-08-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可燃致冷剂循环致冷装置致冷剂泄漏报警装置
CN1643316A (zh) * 2002-08-19 2005-07-20 株式会社东芝 压缩机的制冷剂洩漏检测装置
CN103221751A (zh) * 2010-12-03 2013-07-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CN104487790A (zh) * 2012-07-23 2015-04-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制冷空调装置、制冷剂泄漏探测装置以及制冷剂泄漏探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80534A (ja) * 1986-05-30 1987-12-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の異常検知装置
JPH01114999A (ja) * 1987-10-29 1989-05-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異常検出装置
JPH05187680A (ja) * 1992-01-09 1993-07-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故障診断装置
JPH06221641A (ja) * 1993-01-28 1994-08-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自己診断装置
US6046054A (en) * 1994-02-19 2000-04-04 Capteur Sensors & Analysers, Ltd. Semiconducting oxide gas sensors
JP3291407B2 (ja) * 1995-01-31 2002-06-1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冷房装置
JP3790561B2 (ja) * 1995-02-23 2006-06-28 ホシザキ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の異常確認装置
JPH08327195A (ja) 1995-05-29 1996-12-13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凍装置
US5918475A (en) * 1995-10-11 1999-07-06 Denso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using a flammable refrigerant
JPH09180080A (ja) * 1995-12-26 1997-07-11 Hochiki Corp HClセンサ
US6401467B1 (en) * 2000-05-01 2002-06-11 Technology Licensing Corporation Ice thickness control system and sensor probe for ice-making machines
JP3386780B2 (ja) * 2000-06-05 2003-03-17 松下冷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3708405B2 (ja) * 2000-06-19 2005-10-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可燃性冷媒使用の家電機器
JP4599699B2 (ja) * 2000-09-26 2010-12-1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EP1321723B1 (en) * 2000-09-26 2013-11-06 Daikin Industries, Ltd. Air conditioner
JP4271459B2 (ja) * 2002-05-15 2009-06-03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空調装置
JP5109590B2 (ja) * 2007-10-31 2012-12-2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調湿装置
JP2010007048A (ja) * 2008-05-29 2010-01-14 Sanyo Chem Ind Ltd 低複屈折性透明樹脂組成物
EP2535651B1 (en) 2010-02-10 2021-04-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Building comprising an air conditioner
EP2759787B1 (en) * 2011-09-13 2019-07-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Heat pump device
JP2014224612A (ja) * 2011-09-16 2014-12-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2013250038A (ja) * 2012-06-04 2013-12-12 Daikin Industries Ltd 冷凍装置管理システム
JP5818849B2 (ja) * 2013-08-26 2015-11-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および冷媒漏洩検知方法
JP5812081B2 (ja) * 2013-11-12 2015-11-1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室内機
JP6020534B2 (ja) * 2014-10-31 2016-11-0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6336121B2 (ja) 2014-11-25 2018-06-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WO2016157538A1 (ja) * 2015-04-03 2017-04-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17026014A1 (ja) * 2015-08-07 2017-02-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00396A (ja) * 1993-04-19 1994-10-28 Toshiba Corp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80823A (zh) * 1996-10-18 1998-05-0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制冷装置
JPH10300294A (ja) * 1997-04-30 1998-11-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Hc冷媒を用い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226668A (zh) * 1998-02-13 1999-08-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可燃致冷剂循环致冷装置致冷剂泄漏报警装置
CN1643316A (zh) * 2002-08-19 2005-07-20 株式会社东芝 压缩机的制冷剂洩漏检测装置
CN103221751A (zh) * 2010-12-03 2013-07-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CN104487790A (zh) * 2012-07-23 2015-04-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制冷空调装置、制冷剂泄漏探测装置以及制冷剂泄漏探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76140A3 (en) 2018-11-28
US10458689B2 (en) 2019-10-29
EP3517858A1 (en) 2019-07-31
CN107429957A (zh) 2017-12-01
JP6116738B2 (ja) 2017-04-19
AU2015389752A1 (en) 2017-07-13
EP3517857A1 (en) 2019-07-31
JP2016197006A (ja) 2016-11-24
US20180094844A1 (en) 2018-04-05
JPWO2016157538A1 (ja) 2017-04-27
EP3147595B1 (en) 2018-06-20
JP6033993B1 (ja) 2016-11-30
JPWO2016157615A1 (ja) 2017-04-27
AU2015389752B2 (en) 2018-09-13
EP3435007A1 (en) 2019-01-30
JP2017015393A (ja) 2017-01-19
EP3376140B1 (en) 2019-12-25
EP3270077A1 (en) 2018-01-17
EP3517857B1 (en) 2020-08-12
EP3435007B1 (en) 2020-02-26
EP3527916B1 (en) 2020-08-12
AU2018211274B2 (en) 2019-07-04
JP6198922B2 (ja) 2017-09-20
AU2018211274A1 (en) 2018-08-16
EP3147595A1 (en) 2017-03-29
EP3147595A4 (en) 2017-09-06
WO2016157615A1 (ja) 2016-10-06
EP3376140A2 (en) 2018-09-19
EP3270077B1 (en) 2019-01-02
EP3339768A1 (en) 2018-06-27
WO2016157538A1 (ja) 2016-10-06
EP3517858B1 (en) 2020-07-29
EP3339768B1 (en) 2019-05-15
EP3660420A1 (en) 2020-06-03
EP3527916A1 (en) 2019-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29957B (zh) 制冷循环装置以及制冷循环系统
CN107923684B (zh) 制冷循环装置以及制冷循环系统
JP6289757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及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CN108369048B (zh) 制冷循环装置
WO2018158912A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及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CN109073306B (zh) 制冷循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