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67520B - 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以及冷冻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以及冷冻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67520B
CN113167520B CN201980079047.2A CN201980079047A CN113167520B CN 113167520 B CN113167520 B CN 113167520B CN 201980079047 A CN201980079047 A CN 201980079047A CN 113167520 B CN113167520 B CN 1131675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defrosting
refrigeration cycle
leakage determin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7904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67520A (zh
Inventor
吉见学
桧皮武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1675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75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675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75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24F11/36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to leakag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F24F11/42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of out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0/00Subcoolers, desuperheaters or super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25B41/24Arrangement of shut-off valves for disconnecting a part of the refrigerant cycle, e.g. an outdoor par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2Defrosting cycles
    • F25B47/022Defrosting cycles hot gas defrosting
    • F25B47/025Defrosting cycles hot gas defrosting by reversing th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25B2313/023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in paralle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9Control issues
    • F25B2313/0293Control issues related to the indoor fan, e.g. controlling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9Control issues
    • F25B2313/0294Control issues related to the outdoor fan, e.g. controlling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31Sensor arrangements
    • F25B2313/0314Temperature sensors near the indoor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04Refrigeration circuit bypassing means
    • F25B2400/0403Refrigeration circuit bypassing means for the condens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04Refrigeration circuit bypassing means
    • F25B2400/0409Refrigeration circuit bypassing means for the evapor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04Refrigeration circuit bypassing means
    • F25B2400/0411Refrigeration circuit bypassing means for the expansion valve or capillary tub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19Calculation of parame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22Preventing, detecting or repairing leaks of refrigeration fluids
    • F25B2500/222Detecting refrigerant lea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01Tim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02Compressor control
    • F25B2600/025Compressor control by controlling speed
    • F25B2600/0251Compressor control by controlling speed with on-off ope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02Compressor control
    • F25B2600/025Compressor control by controlling speed
    • F25B2600/0253Compressor control by controlling speed with variable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F25B2600/2513Expansion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02Humid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15Power, e.g. by voltage or current
    • F25B2700/151Power, e.g. by voltage or current of the compressor m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19Pressures
    • F25B2700/193Pressures of the compressor
    • F25B2700/1931Discharge press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19Pressures
    • F25B2700/193Pressures of the compressor
    • F25B2700/1933Suction press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01Temperatures in a bypas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03Temperatures near a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5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 F25B2700/21151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at the suction side of the compress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5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 F25B2700/21152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at the discharge side of the compress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6Temperatures of a condenser
    • F25B2700/21162Temperatures of a condenser of the refrigerant at the inlet of the condens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6Temperatures of a condenser
    • F25B2700/21163Temperatures of a condenser of the refrigerant at the outlet of the condens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7Temperatures of an evaporator
    • F25B2700/21174Temperatures of an evaporator of the refrigerant at the inlet of the evapor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7Temperatures of an evaporator
    • F25B2700/21175Temperatures of an evaporator of the refrigerant at the outlet of the evapora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在不需要复杂处理的情况下检测制冷剂泄漏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是冷冻循环装置(1)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包括制冷剂回路,制冷剂回路包括热源侧热交换器,作为运转模式,冷冻循环装置具有常规运转模式和除霜运转模式,在常规运转模式下,使热源侧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起作用,在除霜运转模式下,进行以常规运转模式运转时附着于热源侧热交换器的霜的除霜。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包括除霜信息获取部(82)、存储部(90)以及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除霜信息获取部获取与常规运转时间和除霜运转的次数之间的关系相关的除霜信息,存储部存储除霜信息,制冷剂泄漏判定部根据除霜信息来判定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的泄漏。

Description

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以及冷冻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冷冻循环装置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以及具有制冷剂泄漏判定功能的冷冻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冷冻循环装置中,由于经年劣化等原因,制冷剂会从制冷剂回路泄漏,相对于最初填充的制冷剂量,制冷剂回路内的制冷剂的量可能减少。
针对这样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09-115340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技术,在作为冷冻循环装置的一例的空调机中,通过制热循环进行空调机的运转,利用过冷度的值来判定制冷剂量。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09-115340号公报)公开的技术中,存在下述问题:在进行制冷剂量的判定时,需要获取室外机以及室内机的台数、室外热交换器以及室内热交换器的容积的信息,制冷剂泄漏检测的处理麻烦。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第一观点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是冷冻循环装置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冷冻循环装置包括制冷剂回路,制冷剂回路包括压缩机和第一热交换器。作为运转模式,冷冻循环装置至少具有常规运转模式和除霜运转模式。常规运转模式是使第一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运转模式。除霜运转模式是进行以常规运转模式运转时附着于第一热交换器的霜的除霜的运转模式。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包括除霜信息获取部、存储部、制冷剂泄漏判定部。除霜信息获取部获取除霜信息。除霜信息是与冷冻循环装置以常规运转模式进行运转的常规运转时间和冷冻循环装置以除霜运转模式进行运转的除霜运转的次数之间的关系相关的信息。存储部存储除霜信息获取部获取到的除霜信息。制冷剂泄漏判定部根据除霜信息对冷冻循环装置的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
在第一观点所述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中,能够在不需要进行对热交换器的容量等特别信息进行获取的复杂处理的情况下检测制冷剂泄漏。
在第一观点所述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的基础上,第二观点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还包括获取运转条件的运转条件获取部。运转条件包括冷冻循环装置以常规运转模式进行运转时的与第一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温度、与第一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湿度以及压缩机的转速中的至少一个。制冷剂泄漏判定部进一步根据运转条件对冷冻循环装置的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
在第二观点所述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中,在考虑了可能对除霜运转的频率造成影响的、常规运转时与第一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压缩机的转速的基础上,根据除霜运转的频率来判定制冷剂的泄漏。因此,在该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中,能够高精度地判定制冷剂泄漏的发生。
在第一观点或第二观点所述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的基础上,在第三观点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中,制冷剂泄漏判定部根据除霜信息,作为第一值算出构成除霜运转相对常规运转时间的频率的指标的值,或者算出构成除霜运转相对常规运转时间的频率变化的指标的值。制冷剂泄漏判定部根据将第一值与基准值比较后的结果,对冷冻循环装置的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
在第三观点所述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中,能够高精度地求出制冷剂的泄漏。
在第三观点所述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的基础上,第四观点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还包括基准值算出部。基准值算出部根据存储于存储部的以往的除霜信息算出基准值。
在第四观点所述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中,用于判定制冷剂是否泄漏的基准值通过冷冻循环装置自身的除霜信息算出,因此,能够抑制装置间的特性差异以及装置的设置环境的差异等对制冷剂的泄漏的判定造成的影响。
在第四观点所述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的基础上,在第五观点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中,基准值算出部根据从冷冻循环装置的导入时起规定期间之间存储于存储部的以往的除霜信息,算出基准值。
在第五观点所述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中,根据从由于经年劣化的原因而导致制冷剂泄漏的可能性较低的冷冻循环装置的导入时起规定期间的除霜信息算出基准值,因此,算出合适的基准值特别容易。
在第四观点所述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的基础上,在第六观点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中,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是将多个冷冻循环装置设为制冷剂泄漏判定的对象的系统。基准值算出部根据存储于存储部的多个冷冻循环装置的以往的除霜信息来算出基准值。
在第六观点所述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中,并非根据一台的冷冻循环装置的除霜信息,而是根据从多台冷冻循环装置获得的多个除霜信息来算出基准值,因此,容易得到合适的基准值。
在第六观点所述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的基础上,在第七观点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中,对于每一冷冻循环装置组,基准值算出部根据关于冷冻循环装置组包含的多个冷冻循环装置的、存储于存储部的以往的除霜信息,算出基准值。各冷冻循环装置组由与第一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气温以及湿度的条件相似的多个冷冻循环装置构成。当对多个冷冻循环装置中的一个即第一冷冻循环装置的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时,制冷剂泄漏判定部根据基于第一冷冻循环装置的除霜信息算出的第一值与基准值比较后的结果,对第一冷冻循环装置的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其中,基准值是针对与第一冷冻循环装置的第一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气温以及湿度相似的冷冻循环装置组算出的。
在第七观点所述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中,根据从设置场所的气温以及湿度的条件相似的多个冷冻循环装置获得的除霜信息来算出基准值,因此,容易得到合适的基准值。
在第一观点至第七观点中任一观点所述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的基础上,第八观点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还包括除霜时间信息获取部。除霜时间信息获取部获取除霜时间信息,所述除霜时间信息与冷冻循环装置以除霜运转模式进行运转的各次除霜运转的时间相关。制冷剂泄漏判定部进一步根据除霜时间信息对冷冻循环装置的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
在第八观点所述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中,除了通过除霜信息,还通过除霜时间信息来判定制冷剂泄漏,因此,能够进行高精度的制冷剂泄漏判定。
在第一观点所述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的基础上,第九观点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还包括获取运转条件的运转条件获取部。运转条件包括冷冻循环装置以常规运转模式进行运转时的与第一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温度、与第一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湿度以及压缩机的转速中的至少一个。制冷剂泄漏判定部具有识别器,所述识别器完成了除霜信息以及运转条件与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是否泄漏之间的关系的学习。制冷剂泄漏判定部通过将除霜信息获取部获取到的除霜信息以及运转条件获取部获取到的运转条件输入识别器,对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是否泄漏进行判定。
在第九观点所述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中,能够利用机器学习来高精度地进行制冷剂泄漏判定。
在第一观点所述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的基础上,第十观点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还包括除霜时间信息获取部、获取运转条件的运转条件获取部。除霜时间信息获取部获取除霜时间信息,所述除霜时间信息与冷冻循环装置以除霜运转模式进行运转的各次除霜运转的时间相关。运转条件包括冷冻循环装置以常规运转模式进行运转时的与第一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温度、与第一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湿度以及压缩机的转速中的至少一个。制冷剂泄漏判定部具有识别器,所述识别器完成了除霜信息、除霜时间信息以及运转条件与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是否泄漏之间的关系的学习。制冷剂泄漏判定部通过将除霜信息获取部获取到的除霜信息、除霜时间信息以及运转条件获取部获取到的运转条件输入识别器,对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是否泄漏进行判定。
在第十观点所述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中,能够利用机器学习来高精度地进行制冷剂泄漏判定。
在第二观点所述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的基础上,在第十一观点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中,在存储部中,多个时刻的除霜信息被分别与多个时刻中的各个时刻的一个或多个运转条件关联地存储。制冷剂泄漏判定部根据在二维以上的坐标上绘制了点的情况下的点的分布与基准分布比较后的结果,对冷冻循环装置的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其中,所述二维以上的坐标通过将构成除霜运转相对常规运转时间的频率的指标的值分配至第一轴,且分别针对运转条件之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运转条件,将第一运转条件的值分配至不同于第一轴的另一轴的方式构成,所述点是通过关于存储于存储部的多个时刻的除霜信息的、构成针对各除霜信息算出的除霜运转的频率的指标的值以及与除霜信息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第一运转条件的值来确定的。
在第十一观点所述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中,能够高精度地判定制冷剂泄漏的发生。
第十二观点的冷冻循环装置包括制冷剂回路,所述制冷剂回路包括压缩机和第一热交换器。作为运转模式,冷冻循环装置至少具有常规运转模式和除霜运转模式。常规运转模式是使第一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运转模式。除霜运转模式是进行以常规运转模式运转时附着于第一热交换器的霜的除霜的运转模式。冷冻循环装置包括除霜信息获取部、存储部、制冷剂泄漏判定部。除霜信息获取部获取除霜信息,所述除霜信息与以常规运转模式进行运转的常规运转时间和以除霜运转模式进行运转的除霜运转的次数之间的关系相关。存储部存储除霜信息获取部获取到的除霜信息。制冷剂泄漏判定部根据除霜信息,对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的冷冻循环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图1的冷冻循环装置的框图。
图3是图1的冷冻循环装置中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的流程图。
图4是冷冻循环装置以及对冷冻循环装置的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泄漏进行判定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的框图。
图5是用于说明多个冷冻循环装置组的图。
图6是冷冻循环装置以及对冷冻循环装置的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泄漏进行判定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的框图。
图7是概略性地表示图6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的处理流程的图。
图8是冷冻循环装置以及对冷冻循环装置的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泄漏进行判定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的框图。
图9是概略性地表示图8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的处理流程的图。
图10是通过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判定制冷剂是否泄漏的另一冷冻循环装置的例子。
图11是在没有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以制热运转时的热源空气的温度为横轴并以除霜运转相对该热源空气温度条件下的制热运转时间的频率为纵轴形成的图表的一例。
图12是在存在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以制热运转时的热源空气的温度为横轴并以除霜运转相对该热源空气温度条件下的制热运转时间的频率为纵轴形成的图表的一例。
图13是以冷冻循环装置的累计制热运转时间为横轴且以总除霜次数为纵轴得到的图表的一例。
图14是具有第四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的冷冻循环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5是在以外部气体温度为横轴且以除霜频率为纵轴形成的坐标上绘制有通过冷冻循环装置的实际运转得到的数据的图表的一例。
图16是在以外部气体温度为横轴且以除霜频率为纵轴形成的坐标上绘制有通过冷冻循环装置的实际运转得到的数据的图表的另一例。
图17是在以外部气体温度为横轴且以除霜频率为纵轴形成的坐标上绘制有比较用数据的图表的例子。
图18是图14的冷冻循环装置中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的流程图。
图19是在以外部气体温度为横轴且以除霜频率为纵轴形成的坐标上绘制有图16的通过冷冻循环装置的实际运转得到的数据以及图17的比较用数据的图表的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具有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的冷冻循环装置1进行说明。
(1)整体结构
图1是具有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的冷冻循环装置1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冷冻循环装置1的框图。
本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装置1是通过进行蒸气压缩式冷冻循环进行对象空间的制冷和制热的空调装置。不过,冷冻循环装置1不限定于空调装置,也可以是空调装置以外的装置,例如是供热水装置。
冷冻循环装置1主要包括一台热源单元2、并联地连接至该热源单元2的多台(本实施方式中是两台)利用单元4、5、液体制冷剂连通配管6、气体制冷剂连通配管7、控制器8(参照图1和图2)。液体制冷剂连通配管6以及气体制冷剂连通配管7是连接热源单元2与利用单元4、5的配管(参照图1)。控制器8控制热源单元2以及利用单元4、5的各种设备的动作。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器8也作为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起作用(参照图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冻循环装置1具有两台利用单元,但利用单元的台数不限定于两台。冷冻循环装置1也可具有一台或三台以上的利用单元。此外,冷冻循环装置1具有一台热源单元2,但热源单元2的台数不限定于一台。冷冻循环装置1也可具有多台并联连接的热源单元2。
热源单元2与利用单元4、5通过液体制冷剂连通配管6以及气体制冷剂连通配管7连接,构成制冷剂回路10(参照图1)。制冷剂回路10包括热源单元2的压缩机21、热源侧热交换器23以及流向切换机构22、利用单元4、5的利用侧热交换器42、52(参照图1)。优选,制冷剂回路10还包括热源单元2的过冷热交换器25和旁通膨胀阀62(参照图1)。
冷冻循环装置1中利用的制冷剂没有限定,例如是R32等氟碳化合物类的制冷剂。冷冻循环装置1中利用的制冷剂也可以是自然制冷剂。
作为运转模式,冷冻循环装置1具有制冷运转模式、制热运转模式、除霜运转模式。制热运转模式是常规运转模式的一例。制冷运转模式是使热源侧热交换器23作为冷凝器起作用,使利用侧热交换器42、52作为蒸发器起作用,对设置利用单元4、5的对象空间的空气进行冷却的运转模式。制热运转模式是使第一热交换器的一例即热源侧热交换器23作为蒸发器起作用,使利用侧热交换器42、52作为冷凝器起作用,对设置利用单元4、5的对象空间的空气进行加热的运转模式。制热运转是常规运转的一例。除霜运转模式是进行以制热运转模式运转时附着于热源侧热交换器23的霜的除霜的运转模式。
另外,在冷冻循环装置1是供热水装置的情况下,作为运转模式,冷冻循环装置1具有常规运转模式、除霜运转模式。常规运转模式是使热源侧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起作用并在利用侧热交换器中对水进行加热的运转模式。除霜运转模式是进行以常规运转模式运转时附着于热源侧热交换器的霜的除霜的运转模式。
(2)详细结构
对冷冻循环装置1的利用单元4、5、热源单元2、制冷剂连通配管6、7以及控制器8进行详细说明。
(2-1)利用单元
利用单元4、5是设置于建筑物室内等对象空间的单元。例如,利用单元4、5是设置于天花板的天花板埋入式单元。不过,利用单元4、5不限定于天花板埋入式单元,也可以是悬挂于天花板的天花板悬挂式单元、设置于墙壁的挂壁式单元、设置于地面的落地式单元。
如上所述,利用单元4、5通过液体制冷剂连通配管6以及气体制冷剂连通配管7与热源单元2连接,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一部分。
利用单元4具有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一部分的利用侧制冷剂回路10a(参照图1)。利用侧制冷剂回路10a主要具有利用侧膨胀机构41、利用侧热交换器42(参照图1)。利用单元4具有通过马达43a驱动的利用侧风扇43(参照图1)。利用单元4具有各种传感器。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单元4具有的各种传感器包括液体侧温度传感器44、气体侧温度传感器45、对象空间温度传感器46(参照图1)。利用单元4具有控制利用单元4的动作的利用侧控制部47(参照图1)。
利用单元5具有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一部分的利用侧制冷剂回路10b(参照图1)。利用侧制冷剂回路10b主要具有利用侧膨胀机构51、利用侧热交换器52(参照图1)。利用单元5具有通过马达53a驱动的利用侧风扇53(参照图1)。利用单元5具有各种传感器。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单元5具有的各种传感器包括液体侧温度传感器54、气体侧温度传感器55、对象空间温度传感器56(参照图1)。利用单元5具有控制利用单元4的动作的利用侧控制部57(参照图1)。另外,利用单元5的各部分的结构与利用单元4的对应的各部分的结构相同。因此,在下文中,仅对利用单元4的各部分进行说明,在没有特别需要的情况下,省略利用单元5的各部分的说明。
(2-1-1)利用侧热交换器
在利用侧热交换器42中,在利用侧热交换器42中流动的制冷剂与流过利用侧热交换器42的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利用侧热交换器42中,在利用侧热交换器42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对象空间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
利用侧热交换器42的一端通过制冷剂配管与液体制冷剂连通配管6连接。利用侧热交换器42的另一端通过制冷剂配管与气体制冷剂连通配管7连接。
利用侧热交换器42的类型没有限定,例如,可以是由传热管(省略图示)以及多个翅片(省略图示)构成的交叉翅片式翅片管型热交换器。
利用侧热交换器42在制冷运转时以及除霜运转时作为蒸发器起作用。利用侧热交换器42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冷凝器起作用。
(2-1-2)利用侧膨胀机构
利用侧膨胀机构41是用于对在利用侧制冷剂回路10a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和流量进行调节的机构。利用侧膨胀机构41设置于连接利用侧热交换器42的液体侧与液体制冷剂连通配管6的制冷剂配管。利用侧膨胀机构41例如是开度可变的电子膨胀阀。不过,利用侧膨胀机构41不限定于电子膨胀阀,只要适当地选择在冷冻循环装置中通常作为膨胀机构使用的机构即可。
(2-1-3)利用侧风扇
利用侧风扇43是将对象空间内的空气吸入利用单元4内并供给至利用侧热交换器42,并且将在利用侧热交换器42中与制冷剂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向对象空间吹出的机构。利用侧风扇43例如是西洛克风扇。不过,利用侧风扇43的类型不限定于西洛克风扇,只要适当选择即可。利用侧风扇43通过马达43a驱动。利用侧风扇43是通过能够改变转速的马达43a驱动而风量可变的风扇。
(2-1-4)传感器
作为传感器,利用单元4具有液体侧温度传感器44、气体侧温度传感器45、对象空间温度传感器46(参照图1)。另外,利用单元4也可不具有所有的上述传感器44~46,也可仅具有一部分。此外,热源单元2也可具有上述传感器44~46以外的传感器。
液体侧温度传感器44设置于连接利用侧热交换器42的液体侧与液体制冷剂连通配管6的制冷剂配管。液体侧温度传感器44对在利用侧热交换器42的液体侧的制冷剂配管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测量。气体侧温度传感器45设置于连接利用侧热交换器42的气体侧与气体制冷剂连通配管7的制冷剂配管。气体侧温度传感器45对在利用侧热交换器42的气体侧的制冷剂配管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测量。对象空间温度传感器46设置于利用单元4的对象空间空气的吸入口侧。对象空间温度传感器46对流入利用单元4的对象空间的空气的温度(对象空间温度Tr)进行检测。
传感器的类型没有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液体侧温度传感器44、气体侧温度传感器45以及对象空间温度传感器46是热敏电阻。
(2-1-5)利用侧控制部
利用侧控制部47对构成利用单元4的各部分的动作进行控制。
利用侧控制部47具有为了进行利用单元4的控制而设置的微型计算机和存储器等。
利用侧控制部47与利用单元4的利用侧膨胀机构41、利用侧风扇43、液体侧温度传感器44、气体侧温度传感器45以及对象空间温度传感器46以能够进行控制信号和信息的交换的方式电连接(参照图1)。此外,利用侧控制部47以能够与热源单元2的热源侧控制部37之间进行控制信号等的交换的状态通过传送线8a与热源侧控制部37连接。另外,利用侧控制部47与热源侧控制部37也可不通过物理的传送线8a连接。利用侧控制部47与热源侧控制部37也通过无线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利用侧控制部47构成为能够接收从用于操作利用单元4的遥控器(未图示)发送而来的各种信号。各种信号包括与利用单元4的运转/停止相关的信号以及与各种设定相关的信号。与各种设定相关的信号例如包括运转模式的切换信号、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的目标温度(设定温度Trs)。
利用侧控制部47以及利用单元5的利用侧控制部57、与利用侧控制部47、57通过传送线8a连接的热源单元2的热源侧控制部37协同地作为控制器8起作用。关于控制器8的功能,在后文中描述。
(2-2)热源单元
热源单元2设置于例如供冷冻循环装置1设置的建筑物的室外等。
热源单元2通过液体制冷剂连通配管6以及气体制冷剂连通配管7与利用单元4、5连接。热源单元2与利用单元4、5一起构成制冷剂回路10(参照图1)。
热源单元2具有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一部分的热源侧制冷剂回路10c(参照图1)。热源侧制冷剂回路10c主要具有压缩机21、流向切换机构22、热源侧热交换器23、热源侧膨胀机构38、储罐24、过冷热交换器25、旁通膨胀阀62、液体侧截止阀26、气体侧截止阀27(参照图1)。热源单元2具有通过马达28a驱动的热源侧风扇28(参照图1)。热源单元2具有各种传感器。关于热源单元2具有的传感器,在后文中描述。热源单元2具有热源侧控制部37(参照图1)。
此外,热源单元2具有吸入管11a、排出管11b、第一气体制冷剂管11c、液体制冷剂管11d、第二气体制冷剂管11e、旁通制冷剂管61(参照图1)。
吸入管11a连接流向切换机构22与压缩机21的吸入侧(参照图1)。在吸入管11a设置有储罐24(参照图1)。排出管11b连接压缩机21的排出侧与流向切换机构22(参照图1)。第一气体制冷剂管11c连接流向切换机构22与热源侧热交换器23的气体侧(参照图1)。液体制冷剂管11d连接热源侧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与液体制冷剂连通配管6(参照图1)。液体制冷剂管11d是连接热源侧热交换器23与利用侧热交换器42、52的主制冷剂管的一例。在液体制冷剂管11d设置有热源侧膨胀机构38(参照图1)。在液体制冷剂管11d设置有过冷热交换器25(参照图1)。在液体制冷剂管11d与液体制冷剂连通配管6的连接部设置有液体侧截止阀26(参照图1)。第二气体制冷剂管11e连接流向切换机构22与气体制冷剂连通配管7(参照图1)。在第二气体制冷剂管11e与气体制冷剂连通配管7的连接部设置有气体侧截止阀27(参照图1)。旁通制冷剂管61从液体制冷剂管11d的连接在热源侧膨胀机构38与过冷热交换器25之间的部分分岔,其端部与吸入管11a连接(参照图1)。旁通制冷剂管61是将在液体制冷剂管11d中流动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向压缩机21的吸入侧引导的过冷管的一例。在旁通制冷剂管61设置有过冷热交换器25(参照图1)。旁通制冷剂管61包括第一管61a和第二管61b,其中,第一管61a连接在旁通制冷剂管61从液体制冷剂管11d分岔的分岔部与过冷热交换器25之间,第二管61b连接过冷热交换器25与吸入管11a(参照图1)。在第一管61a设置有旁通膨胀阀62(参照图1)。
下面,对热源单元2的主要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
(2-2-1)压缩机
压缩机21是将冷冻循环中的低压制冷剂从吸入管11a吸入并在未图示的压缩机构内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并且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向排出管11b排出的设备。在本实施方式中,热源单元2仅具有一台压缩机21,不过,压缩机21的台数不限定于一台。热源单元2也可具有并联连接的多台压缩机21。此外,在热源单元2以多级的方式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情况下,热源单元2也可具有串联连接的多台压缩机21。
压缩机21的类型没有限定,例如是旋转式或涡旋式等容积式压缩机。压缩机21的未图示的压缩机构通过马达21a驱动(参照图1)。压缩机构(未图示)通过马达21a驱动,在压缩机构的作用下,制冷剂被压缩。此处,马达21a是能够通过逆变器控制转速的马达。通过控制马达21a的转速(运转频率),压缩机21的容量受到控制。另外,压缩机21的压缩机构也可通过马达以外的原动机(例如,内燃机)驱动。
(2-2-2)流向切换机构
流向切换机构22是通过切换制冷剂的流向,使热源侧热交换器23的状态在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第一状态与作为冷凝器起作用的第二状态之间变更的机构。另外,当流向切换机构22将热源侧热交换器23的状态设为第一状态时,利用侧热交换器42、52作为冷凝器起作用。另一方面,当流向切换机构22将热源侧热交换器23的状态设为第二状态时,利用侧热交换器42、52作为蒸发器起作用。
流向切换机构22是将从压缩机21排出的制冷剂的流向在第一流向A与第二流向B之间进行切换的机构(参照图1中的箭头A、B)。当流向切换机构22将制冷剂的流向切换至第一流向A时,热源侧热交换器23的状态变为第一状态。当流向切换机构22将制冷剂的流向切换至第二流向B时,热源侧热交换器23的状态变为第二状态。
此处,流向切换机构22是四通换向阀。
在加热运转的一例即制热运转时,从压缩机21排出的制冷剂的流向通过流向切换机构22被切换至第一流向A。当将制冷剂的流向设定成第一流向A时,流向切换机构22使吸入管11a与第一气体制冷剂管11c连通,使排出管11b与第二气体制冷剂管11e连通(参照图1中的流向切换机构22内的虚线)。在制冷剂沿第一流向A流动时,从压缩机21排出的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10内依次流经利用侧热交换器42、52、利用侧膨胀机构41、51、热源侧膨胀机构38、热源侧热交换器23,返回至压缩机21。
在制冷运转时以及除霜运转时,从压缩机21排出的制冷剂的流向通过流向切换机构22被切换至第二流向B。当将制冷剂的流向设定成第二流向B时,流向切换机构22使吸入管11a与第二气体制冷剂管11e连通,使排出管11b与第一气体制冷剂管11c连通(参照图1中的流向切换机构22内的实线)。当制冷剂沿第二流向B流动时,从压缩机21排出的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10内依次流经热源侧热交换器23、热源侧膨胀机构38、利用侧膨胀机构41、51、利用侧热交换器42、52,返回至压缩机21。
另外,流向切换机构22不限于四通换向阀。例如,流向切换机构22也可构成为通过将多个电磁阀以及制冷剂管组合在一起而能够实现上述这样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切换。
(2-2-3)热源侧热交换器
在热源侧热交换器23中,在内部中流动的制冷剂与热源单元2的设置场所的空气(称为热源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在热源单元2设置于室外的情况下,在热源侧热交换器23中,在内部流动的制冷剂与室外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
热源侧热交换器23的一端与液体制冷剂管11d连接。热源侧热交换器23的另一端与第一气体制冷剂管11c连接。
热源侧热交换器23的类型没有限定,例如,可以是具有传热管(省略图示)以及多个翅片(省略图示)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
热源侧热交换器23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起作用。另一方面,在制冷运转时以及除霜运转时,热源侧热交换器23作为冷凝器(放热器)起作用。
(2-2-4)热源侧膨胀机构
热源侧膨胀机构38在制冷剂的流路中配置在热源侧热交换器23与利用侧热交换器42、52之间(参照图1)。具体而言,热源侧膨胀机构38配置在液体制冷剂管11d的、热源侧热交换器23与液体制冷剂管11d和旁通制冷剂管61的分岔部之间(参照图1)。
热源侧膨胀机构38进行在液体制冷剂管11d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和流量的调节。热源侧膨胀机构38例如是开度可变的电子膨胀阀。不过,热源侧膨胀机构38不限定于电子膨胀阀,只要适当地选择在冷冻循环装置中通常作为膨胀机构使用的设备即可。
(2-2-5)储罐
储罐24是具有将流入的制冷剂分成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的气液分离功能的容器。此外,储罐24是具有由于利用单元4、5的运转负载的变动等而产生的剩余制冷剂的贮存功能的容器。储罐24设置于吸入管11a(参照图1)。流入储罐24的制冷剂被分离成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集中在上部空间的气体制冷剂向压缩机21流出。
(2-2-6)过冷热交换器以及旁通膨胀阀
过冷热交换器25例如是双重管式热交换器或板式热交换器等热交换器。过冷热交换器25主要是为了对在热源侧热交换器23中冷凝且被送往利用单元4、5的制冷剂进行冷却而设置的。在过冷热交换器25中,在从液体制冷剂管11d分流而在制冷剂管61中流动且在旁通膨胀阀62中减压后的制冷剂与在液体制冷剂管11d中流动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过冷热交换器25配置在液体制冷剂管11d的、液体制冷剂管11d和旁通制冷剂管61的分岔部与液体侧截止阀26之间(参照图1)。此外,过冷热交换器25配置在旁通制冷剂管61的、旁通膨胀阀62和与吸入管11a连接的连接部之间(参照图1)。
旁通膨胀阀62是过冷膨胀阀的一例。旁通膨胀阀62设置于旁通制冷剂管61的第一管61a(参照图1)。旁通膨胀阀62对在旁通制冷剂管61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减压。此外,旁通膨胀阀62对在旁通制冷剂管6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进行调节。旁通膨胀阀62例如是能够调整开度的电子膨胀阀。不过,旁通膨胀阀62不限定于能够调整开度的电子膨胀阀,也可以是仅能够控制打开/关闭的电磁阀。另外,在旁通膨胀阀62是仅能够控制打开/关闭的电磁阀的情况下,优选,在旁通制冷剂管61设置流量调整用的毛细管。
若旁通膨胀阀62打开,则从液体制冷剂管11d分流至旁通制冷剂管61的制冷剂流入过冷热交换器25,与在液体制冷剂管11d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吸热,变为气相的制冷剂,并且流入吸入管11a。另一方面,在过冷热交换器25中与在旁通制冷剂管61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后的、在液体制冷剂管11d中流动的制冷剂在过冷热交换器25中被冷却,并且被送往利用单元4、5。
(2-2-7)液体侧截止阀以及气体侧截止阀
液体侧截止阀26是设置于液体制冷剂管11d和液体制冷剂连通配管6的连接部的阀。气体侧截止阀27是设置于第二气体制冷剂管11e和气体制冷剂连通配管7的连接部的阀。液体侧截止阀26以及气体侧截止阀27例如是手动操作的阀。
(2-2-8)热源侧风扇
热源侧风扇28是用于将热源单元2外部的热源空气吸入热源单元2内并供给至热源侧热交换器23,并且将在热源侧热交换器23中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排出至热源单元2外的风扇。
热源侧风扇28例如是螺旋桨风扇。不过,热源侧风扇28的类型不限定于螺旋桨风扇,只要适当选择即可。
热源侧风扇28通过马达28a驱动(参照图1)。虽然没有限定,但马达28a是能够通过逆变器控制转速的马达。热源侧风扇28是通过马达28a的转速控制而风量可变的风扇。
(2-2-9)传感器
在热源单元2设置有各种传感器。例如,热源单元2具有下述温度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另外,温度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的种类只要适当选择即可。
热源单元2具有的传感器包括吸入压力传感器29、排出压力传感器30、吸入温度传感器31、排出温度传感器32、热交温度传感器33、液体侧温度传感器34、液体管温度传感器35、热源空气温度传感器36、热源空气湿度传感器39、旁通温度传感器63(参照图1以及图2)。另外,热源单元2也可不具有所有的上述传感器29~36、39、63,也可仅具有一部分。此外,热源单元2也可具有上述传感器29~36、39、63以外的传感器。
吸入压力传感器29设置于吸入管11a(参照图1)。吸入压力传感器29是对吸入压力Ps进行测量的传感器。吸入压力Ps是冷冻循环的低压值。排出压力传感器30设置于排出管11b(参照图1)。排出压力传感器30是对排出压力Pd进行测量的传感器。排出压力Pd是冷冻循环的高压值。吸入温度传感器31设置于吸入管11a(参照图1)。吸入温度传感器31是对吸入温度Ts进行测量的传感器。排出温度传感器32设置于排出管11b(参照图1)。排出温度传感器32是对排出温度Td进行测量的传感器。热交温度传感器33设置于热源侧热交换器23(参照图1)。热交温度传感器33对在热源侧热交换器23内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测量。热交温度传感器33在制冷运转时对与冷凝温度Tc对应的制冷剂温度进行测量,在制热运转时对与蒸发温度Te对应的制冷剂温度进行测量。液体侧温度传感器34设置于热源侧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对制冷剂的温度Tb进行测量。当流向切换机构22将制冷剂的流向切换至第二流向B时,通过从热交温度传感器33测量的冷凝温度Tc减去液体侧温度传感器34测量的制冷剂的温度Tb,算出冷冻循环的过冷度。液体管温度传感器35配置在液体制冷剂管11d的、过冷热交换器25与液体侧截止阀26之间。液体管温度传感器35是第一温度传感器的一例。液体管温度传感器35对在液体制冷剂管11d的、过冷热交换器25与液体侧截止阀26之间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液体管温度Tlp)进行测量。当流向切换机构22将制冷剂的流向切换至第二流向B且旁通膨胀阀62被打开时,作为液体管温度Tlp,液体管温度传感器35对在过冷热交换器25中冷却且在液体制冷剂管11d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测量。例如,在制冷剂量判断用运转时,作为液体管温度Tlp,液体管温度传感器35对流过过冷热交换器25且在液体制冷剂管11d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测定。热源空气温度传感器36对热源空气的温度进行测量。热源空气湿度传感器39对热源空气的湿度进行测量。旁通温度传感器63设置于旁通制冷剂管61的第二管61b。旁通温度传感器63对在旁通制冷剂管61的第一管61a中流动且在过冷热交换器25中与在液体制冷剂管11d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并流向吸入管11a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测量。
(2-2-10)热源侧控制部
热源侧控制部37对构成热源单元2的各部分的动作进行控制。
热源侧控制部37具有为了进行热源单元2的控制而设置的微型计算机以及存储器等。
热源侧控制部37与热源单元2的压缩机21、流向切换机构22、热源侧膨胀机构38、旁通膨胀阀62、热源侧风扇28、吸入压力传感器29、排出压力传感器30、吸入温度传感器31、排出温度传感器32、热交温度传感器33、液体侧温度传感器34、液体管温度传感器35、热源空气温度传感器36、热源空气湿度传感器39以及旁通温度传感器63以能够进行控制信号和信息的交换的方式电连接(参照图1)。此外,热源侧控制部37以能够与利用单元4、5的利用侧控制部47、57之间进行控制信号等的交换的状态通过传送线8a与利用侧控制部47、57连接。
热源侧控制部37与利用单元4、5的利用侧控制部47、7通过传送线8a连接,作为进行冷冻循环装置1的动作的控制的控制器8起作用。通过热源侧控制部37以及/或者利用侧控制部47、57的微型计算机执行存储于存储器的程序,控制器8对冷冻循环装置1整体的动作进行控制。此外,控制器8还作为对冷冻循环装置1的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的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起作用。关于控制器8的功能,在后文中描述。
(2-3)制冷剂连通配管
作为制冷剂连通配管,冷冻循环装置1具有液体制冷剂连通配管6、气体制冷剂连通配管7。液体制冷剂连通配管6以及气体制冷剂连通配管7是在设置冷冻循环装置1时在冷冻循环装置1的设置场地施工的配管。对于液体制冷剂连通配管6以及气体制冷剂连通配管7而言,根据设置场所、热源单元与利用单元的组合等设置条件使用各种长度和直径的配管。
利用单元4、5的利用侧制冷剂回路10a、10b与热源单元2的热源侧制冷剂回路10c通过液体制冷剂连通配管6和气体制冷剂连通配管7连接,构成冷冻循环装置1的制冷剂回路10。
(2-4)控制器
控制器8通过将热源单元2的热源侧控制部37与利用单元4、5的利用侧控制部47、57经由传送线8a能够通信地连接而构成。通过热源侧控制部37以及利用侧控制部47、57的微型计算机执行存储于存储器的程序,控制器8进行冷冻循环装置1整体的动作的控制。
此外,控制器8还作为对冷冻循环装置1的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起作用。关于作为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的功能,与冷冻循环装置1的说明分开并在后文中描述。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器8仅是一实施例。控制器可以通过逻辑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与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器8发挥的功能相同的功能,也可通过硬件和软件的结合实现与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器8发挥的功能相同的功能。
此外,此处,热源侧控制部37和利用侧控制部47、57构成控制器8,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除了热源侧控制部37和利用侧控制部47、57或者作为热源侧控制部37和利用侧控制部47、57的替代,冷冻循环装置1还可具有下文中说明的、能够实现控制器8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且独立于热源单元2以及利用单元4、5设置的控制装置。
此外,冷冻循环装置1的控制器8也可不具有下文中说明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例如,下文中说明的控制器8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通过与设置于与冷冻循环装置1不同的场所的服务器等方式实现。换言之,控制器8的功能也可不是仅通过冷冻循环装置1实现,也可通过独立于冷冻循环装置1设置的未图示的服务器等实现。例如,作为后述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的功能也可通过独立于冷冻循环装置1设置的服务器实现。
如图2所示,控制器8与包括利用侧膨胀机构41、51、压缩机21、流向切换机构22、热源侧膨胀机构38、旁通膨胀阀62、利用侧风扇43、53和热源侧风扇28的热源单元2以及利用单元4、5的各种设备电连接。此外,如图2所示,控制器8与液体侧温度传感器44、54、气体侧温度传感器45、55、对象空间温度传感器46、56、吸入压力传感器29、排出压力传感器30、吸入温度传感器31、排出温度传感器32、热交温度传感器33、液体侧温度传感器34、液体管温度传感器35、热源空气温度传感器36、热源空气湿度传感器39以及旁通温度传感器63电连接。
作为功能部,控制器8具有设备控制部81。
设备控制部81根据控制器8接收到的各种传感器29~36、39、44~46、54~56、63的测量信号以及利用侧控制部47、57从未图示的遥控器接收到的指令等,控制设备21、22、28、38、41、43、51、53、62等的动作。关于设备控制部81对制冷运转时、制热运转时以及除霜运转时的设备21、22、28、38、41、43、51、53、62的动作的控制,在后文中描述。
(3)冷冻循环装置的动作
对制冷运转模式时、制热运转模式时以及除霜运转模式时的冷冻循环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
(3-1)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动作
若从遥控器(未图示)指示冷冻循环装置1执行制冷运转时,控制器8将冷冻循环装置1的运转模式设定成制冷运转模式。设备控制部81以使热源侧热交换器23的状态变为作为冷凝器起作用的第一状态的方式将流向切换机构22控制为图1中实线所示的状态,使压缩机21、热源侧风扇28、利用侧风扇43、53运转。
此外,在制冷运转时,设备控制部81例如以下述方式控制冷冻循环装置1的设备。
设备控制部81将热源侧膨胀机构38的一例即电子膨胀阀设为全开状态。
设备控制部81对利用侧膨胀机构41、51的一例即电子膨胀阀进行开度调节,以使利用侧热交换器42、52各自的气体侧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SHr达到规定的目标值SHrs。利用侧热交换器42、52的气体侧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SHr例如通过从气体侧温度传感器45、55的测量值减去通过吸入压力传感器29的测量值(吸入压力Ps)换算而成的蒸发温度Te的方式算出。制冷剂的过热度SHr也可通过从气体侧温度传感器45、55的测量值减去相当于蒸发温度Te的液体侧温度传感器44、54的测量值的方式算出。
设备控制部81对旁通膨胀阀62进行开度调节,以使过冷热交换器25的旁通制冷剂管61侧的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SHb达到规定的目标值SHbs。过冷热交换器25的旁通制冷剂管61侧的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热度SHb例如通过从旁通温度传感器63的测量值减去通过吸入压力传感器29的测量值(吸入压力Ps)算出的蒸发温度Te的方式算出。
设备控制部81控制压缩机21的运转容量,以使相当于吸入压力传感器29的测量值(吸入压力Ps)的蒸发温度Te靠近目标蒸发温度Tes。压缩机21的运转容量的控制通过马达21a的转速控制进行。
如上所述那样控制设备的动作,在制冷运转时,制冷剂以下述方式在制冷剂回路10中流动。
若压缩机21起动,则冷冻循环中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21,在压缩机21中被压缩而成为冷冻循环中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流向切换机构22被送至热源侧热交换器23,与通过热源侧风扇28供给的热源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凝,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高压的液体制冷剂在液体制冷剂管11d中流动,并流过热源侧膨胀机构38。流过热源侧膨胀机构38的制冷剂的一部分流入旁通制冷剂管61。从液体制冷剂管11d流入过冷热交换器25的制冷剂与在旁通制冷剂管61中流动且在旁通膨胀阀62中被减压至压缩机21的吸入压力附近并流入过冷热交换器25的制冷剂在过冷热交换器25中进行热交换,成为过冷状态。处于过冷状态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经由液体制冷剂连通配管6被送往利用单元4、5。另一方面,在旁通制冷剂管61中流动且在过冷热交换器25中与在液体制冷剂管11d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后的制冷剂返回至压缩机21的吸入侧。被送至利用单元4、5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在利用侧膨胀机构41、51中被减压至接近压缩机21的吸入压力附近,成为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并被送至利用侧热交换器42、52。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在利用侧热交换器42、52中与通过利用侧风扇43、53向利用侧热交换器42、52供给的对象空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气体制冷剂连通配管7被送至热源单元2,并经由流向切换机构22流入储罐24。流入储罐24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再次被吸入压缩机21。另一方面,被供给至利用侧热交换器42、52的空气的温度由于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42、52中流动的制冷剂热交换而降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42、52中被冷却后的空气吹出至对象空间。
(3-2)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动作
若通过遥控器(未图示)指示冷冻循环装置1执行制热运转,则控制器8将冷冻循环装置1的运转模式设定成制热运转模式。当冷冻循环装置1的运转模式被设定成制热运转模式时,设备控制部81将流向切换机构22控制成图1中虚线所示的状态,以使热源侧热交换器23的状态变为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第二状态。此外,在制热运转中,设备控制部81使压缩机21、热源侧风扇28、利用侧风扇43、53运转。
此外,在制热运转时,设备控制部81例如以下述方式控制冷冻循环装置1的设备。
设备控制部81对利用侧膨胀机构41、51的一例即电子膨胀阀进行开度调节,以使利用侧热交换器42、52各自的液体侧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度SCr达到规定的目标值SCrs。利用侧热交换器42、52各自的液体侧出口处的制冷剂的过冷度SCr例如通过从通过排出压力传感器30的测量值(排出压力Pd)换算而成的冷凝温度Tc减去液体侧温度传感器44、54的测量值的方式算出。
设备控制部81对热源侧膨胀机构38进行开度调节,以使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23的制冷剂减压至在热源侧热交换器23中能够蒸发的压力(冷凝压力Pe)。
设备控制部81控制压缩机21的运转容量,以使相当于排出压力传感器30的测量值(排出压力Pd)的冷凝温度Tc接近目标蒸发温度Tcs。压缩机21的运转容量的控制通过马达21a的转速控制进行。
通过上述那样控制设备的动作,在制热运转时,使制冷剂以下述方式在制冷剂回路10中流动。
若压缩机21起动,则冷冻循环中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21,在压缩机21中被压缩而成为冷冻循环中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流向切换机构22被送至利用侧热交换器42、52,与通过利用侧风扇43、53供给的对象空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凝,变成高压的液体制冷剂。向利用侧热交换器42、52供给的空气的温度由于与在利用侧热交换器42、52中流动的制冷剂热交换而上升,在利用侧热交换器42、52中被加热后的空气吹出至对象空间。流过利用侧热交换器42、52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流过利用侧膨胀机构41、51而减压。在利用侧膨胀机构41、51中减压后的制冷剂经由液体制冷剂连通配管6被送至热源单元2,并流入液体制冷剂管11d。在液体制冷剂管11d中流动的制冷剂在流过热源侧膨胀机构38时被减压至接近压缩机21的吸入压力附近,变为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23。流入热源侧热交换器23的低压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与通过热源侧风扇28供给的热源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流向切换机构22流入储罐24。流入储罐24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再次被吸入压缩机21。
(3-3)除霜运转模式时的动作
当冷冻循环装置1的运转模式处于制热运转模式时,设备控制部81在判断为规定的除霜开始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控制流向切换机构22而暂时将热源侧热交换器23的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将运转模式设定成除霜运转模式。除霜运转是用于将制热运转模式时附着于热源侧热交换器23的霜融化、去除的运转。
另外,除霜开始条件是指在该条件成立时优选进行热源侧热交换器23的除霜的条件。例如,当通过热交温度传感器33测量的制冷剂温度达到规定温度以下时,设备控制部81判断为除霜开始条件成立。用于判断除霜开始条件是否成立的阈值的制冷剂温度的规定温度例如是-5℃。此外,也可以是,当制热运转的持续时间超过规定时间时,设备控制部81判断为除霜开始条件成立。
在除霜运转时,设备控制部81例如以下述方式控制冷冻循环装置1的设备。
设备控制部81在除霜运转开始前使压缩机21暂时停止。或者,设备控制部81在除霜运转开始前使压缩机21的转速降低。然后,设备控制部81在规定的时刻将流向切换机构22从制热运转时的状态切换至与制冷运转时的状态相同的状态,使压缩机21以规定的转速运转(使除霜运转开始)。设备控制部81将压缩机21的转速控制得较高以使附着于热源侧热交换器23的霜融化。在除霜运转时,设备控制部81将热源侧风扇28的风量控制成比最大风量小的规定风量。在除霜运转时,设备控制部81使利用侧风扇43、53停止。在除霜运转刚开始后,设备控制部81将热源侧膨胀机构38以及利用侧膨胀机构41、51调节成几乎全开,随后,对膨胀机构38、41、51的开度进行适当调节。
然后,在除霜运转中,若设备控制部81判断为除霜结束条件成立,则确定结束除霜运转,恢复至制热运转。例如,在通过热交温度传感器33测量的制冷剂温度达到规定的结束判断温度以上且该状态持续了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设备控制部81判断为除霜结束条件成立。另外,除霜结束条件不限定于上述条件。例如,也可以是,若通过热交温度传感器33测量的制冷剂温度达到规定的结束判断温度以上,则设备控制部81立刻判断为除霜结束条件成立。
(4)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
当制热运转模式被选为冷冻循环装置1的常规运转模式时,控制器8作为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起作用。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冬季时,控制器8作为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起作用。
作为用作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的功能部,控制器8包括除霜信息获取部82、除霜时间信息获取部83、运转条件获取部84、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基准值算出部86以及存储部90。
(4-1)除霜信息获取部
除霜信息获取部82是获取除霜信息的功能部。
除霜信息是指与冷冻循环装置1以制热运转模式进行运转的制热运转时间和冷冻循环装置1以除霜运转模式进行运转的除霜运转的次数之间的关系相关的信息。制热运转时间是常规运转时间的一例。
除霜信息例如是冷冻循环装置1的运转历史数据。具体而言,除霜信息是能够识别冷冻循环装置1执行制热运转的日期时间以及执行除霜运转的日期时间的数据。
在另一例中,除霜信息是冷冻循环装置1的制热运转时间和除霜运转的次数的数据。具体而言,除霜信息是各日各时间段的制热运转时间和除霜运转的次数的数据。例如,除霜信息是“2018年1月10日9点~10点”的、制热运转时间是“50分钟”、除霜运转的次数是“两次”这样的数据。
在另一例中,除霜信息是冷冻循环装置1的除霜运转的频率的数据。具体而言,除霜信息是各日各时间段的除霜运转的次数除以制热运转时间得到的值。例如,除霜信息是2018年1月10日9点~10点的、除霜运转的次数(例如两次)除以制热运转时间(例如5/6小时)得到的“2.4次/小时”这样的数据。
此外,在能够推断冷冻循环装置1的每日的制热运转时间的情况下,除霜信息也可以是各日的除霜运转的执行次数。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霜信息获取部82从设备控制部81获取上文所例示的除霜信息。除霜信息获取部82获取到的信息被存储于存储部90。
(4-2)除霜时间信息获取部
除霜时间信息获取部83获取与冷冻循环装置1以除霜运转模式进行运转的各次除霜运转的时间相关的除霜时间信息。除霜运转的时间例如是从除霜运转开始到除霜结束条件成立为止的时间。
除霜时间信息例如是冷冻循环装置1的运转历史数据。具体而言,除霜时间信息是能够识别冷冻循环装置1执行除霜运转的日期时间的数据。
在另一例中,除霜时间信息是各次除霜运转的时间。具体而言,除霜时间信息是除霜运转的开始日期时间和在该日期时间开始的除霜运转的时间的数据。
在另一例中,除霜时间信息是各日各时间段的每次除霜运转的时间的平均值。具体而言,除霜时间信息是将2018年1月10日9点~10点执行的除霜运转时间的总和(例如十分钟)除以在该时间段执行的除霜运转的次数(例如两次)得到的“5分钟/次”这样的数据。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霜时间信息获取部83从设备控制部81获取上述这样的除霜时间信息。除霜时间信息获取部83获取到的信息存储于存储部90。
(4-3)运转条件获取部
运转条件获取部84对运转条件进行获取,所述运转条件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个:冷冻循环装置1以制热运转模式进行运转时的、与热源侧热交换器23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温度;冷冻循环装置1以制热运转模式进行运转时的、与热源侧热交换器23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湿度;以及冷冻循环装置1以制热运转模式进行运转时的、压缩机21的转速(马达21a的转速)。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运转条件,运转条件获取部84获取冷冻循环装置1以制热运转模式进行运转时的、与热源侧热交换器23进行热交换的热源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压缩机21的转速这些全部。
例如,运转条件获取部84以规定时间间隔(例如每一分钟)获取热源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的数据以及压缩机21的转速的数据。
在另一例中,运转条件获取部84对各日各时间段的热源空气的平均温度和平均湿度的数据以及冷冻循环装置1进行制热运转时的压缩机21的平均转速进行获取。
关于热源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例如,作为热源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运转条件获取部84获取热源空气温度传感器36的测量值和热源空气湿度传感器39的测量值。在另一例中,作为热源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运转条件获取部84也可从通过互联网等网络连接而发布气象信息的服务器(未图示)获取设置冷冻循环装置1的区域的气温和湿度。
关于压缩机21的转速,运转条件获取部84从设备控制部81获取数据。在另一例中,运转条件获取部84也可根据电流计(未图示)或电力计(未图示)的测量值来获取压缩机21的转速,其中,电流计测量向压缩机21供给的电流,电力计测量向压缩机21供给的电力。
运转条件获取部84获取到的信息存储于存储部90。
(4-4)存储部
存储部90存储除霜信息。存储部90存储除霜时间信息。存储部90存储运转条件。
存储部90优选将除霜信息和运转条件关联地存储。例如,在除霜信息是冷冻循环装置1执行制热运转的日期时间以及执行除霜运转的日期时间的信息的情况下,优选,除霜信息和运转条件以能够把握这些日期时间的运转条件的形式存储于存储部90。例如,在除霜信息是各日各时间段的制热运转时间和除霜运转的次数的数据的情况下,优选,运转条件也以各日各时间段的方式存储于存储部90。
此外,存储部90优选将除霜时间信息和运转条件关联地存储。
此外,存储部90对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进行判定时使用的基准值(第一值的基准值)以及基准时间(第一除霜时间t1以及第二除霜时间t2)进行存储。关于什么样的值作为基准值被存储于存储部90,在后文中进行说明。
另外,优选,作为初始值,在存储部90预先存储有使用冷冻循环装置1的试验机导出的基准值以及理论计算出的基准值。此外,优选,存储于存储部90的基准值通过后述的基准值算出部86算出的基准值更新。
(4-5)制冷剂泄漏判定部
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根据存储于存储部90的除霜信息来判定冷冻循环装置1的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的泄漏。
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例如以下述方式判定制冷剂的泄漏。
当规定量的除霜信息被存储于存储部90时,作为第一值,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算出构成除霜运转相对制热运转时间的频率的指标的值。例如,当规定期间的除霜信息被存储于存储部90时,作为第一值,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算出构成除霜运转相对制热运转时间的频率的指标的值。规定期间例如是一个月。不过,并不限定于此,规定期间也可以是比一个月短的期间,还可以是比一个月长的期间。
构成除霜运转相对制热运转时间的频率的指标的值例如是将规定期间的总除霜运转次数除以规定期间的总制热运转时间得到的值。构成除霜运转相对制热运转时间的频率的指标的值例如也可以是除霜运转相对规定的制热运转时间的次数。
另外,除霜运转的频率随着热源空气的温度降低而变高。除霜运转的频率随着热源空气的湿度上升而变高。除霜运转的频率随着压缩机21的转速变大、换言之随着制热负载变大而变高。由此,优选,例如在将规定期间的总除霜运转次数除以规定期间的总制热运转时间而算出构成除霜运转的频率的指标的值时,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根据运转条件对除霜运转的次数进行修正(加权)。例如,若在处于与规定的基准温度相比热源空气的温度较低而除霜运转的频率容易变高的条件时进行除霜运转,则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将除霜运转次数计为小于一次、例如0.9次。例如,若在处于与规定的基准温度相比热源空气的温度较高而除霜运转的频率容易变低的条件时进行除霜运转,则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将除霜运转次数计为大于一次、例如1.1次。关于与热源空气的湿度和压缩机21的转速对应的除霜运转次数的修正,也只要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即可。通过这样的基于运转条件进行除霜运转次数的修正,能够抑制运转条件对除霜运转的频率的的指标的算出造成的影响。另外,例如,也可以通过使用冷冻循环装置1的试验机的试验来确定根据运转条件的差异进行何种程度的修正,也可通过理论确定。
在另一例中,作为第一值算出的、构成除霜运转相对制热运转时间的频率的指标的值例如是以运转条件中的任意一者(例如,制热运转时的热源空气的温度)为横轴且以该运转条件下的除霜运转相对制热运转时间的频率为纵轴绘制了图表时的、近似直线(参照图11和图12)的斜率以及截距的值。通过将上述值用于构成除霜运转相对制热运转时间的频率的指标的值,能够以相对横轴所采用的运转条件进行修正后的形式(在不对除霜运转次数加权的情况下)算出构成除霜运转相对制热运转时间的频率的指标的值。
此外,当规定量的除霜信息被存储于存储部90时,作为第一值,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也可算出构成除霜运转相对制热运转时间的频率的变化的指标的值,以替代构成除霜运转相对制热运转时间的频率的指标的值。例如,当规定期间(例如一个月)的除霜信息被存储于存储部90时,作为构成除霜运转相对制热运转时间的频率的变化的指标的值,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算出以累计制热运转时间为横轴且以总除霜运转次数为纵轴绘制了图表时的近似直线(参照图13)的斜率。另外,优选,在算出构成除霜运转相对制热运转时间的频率的变化的指标的值的情况下,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也根据运转条件来修正除霜运转的次数。
当以上述方式算出第一值时,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将该第一值与存储于存储部90的基准值进行比较。基准值是与第一值对应的值,是在制冷剂回路10中填充有适当的制冷剂量的状态下使冷冻循环装置1运转时得到的第一值。举个具体例子,若第一值是将规定期间的总除霜运转次数除以规定期间的总制热运转时间得到的值,则基准值是将在制冷剂回路10中填充有适当的制冷剂量的状态下使冷冻循环装置1运转时得到的总除霜运转次数除以累计制热运转时间得到的值。
例如,若欲算出的第一值是将规定期间的总除霜运转次数除以规定期间的总制热运转时间得到的值,那么,当第一值与基准值相比大了规定量以上时,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判定为制冷剂正从制冷剂回路10泄漏。另外,若制冷剂从制冷剂回路10泄漏,则将规定期间的总除霜运转次数除以规定期间的总制热运转时间得到的值变大的理由如下。若制热运转时制冷剂量减少,则在作为蒸发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23中容易产生过热,过热区域的热交换性能会降低,因此,冷冻循环中的低压会降低。接着,若冷冻循环的低压降低,则在热源侧热交换器23中容易结霜。因此,冷冻循环装置1中的除霜运转的频率具有变高的倾向。
另外,优选,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进一步根据除霜时间信息来判定冷冻循环装置1的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的泄漏。在制冷剂从制冷剂回路10泄漏而导致制冷剂量减少的情况下,作为蒸发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23的结霜和除霜的形态会发生变化。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根据由于上述结霜和除霜的形态变化而产生的除霜时间的变化来判定冷冻循环装置1的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的泄漏。
例如,在存储部90存储有第一除霜时间t1和第二除霜时间t2。第一除霜时间t1是在制冷剂回路10中填充有适当的制冷剂量的状态下使冷冻循环装置1运转的情况下的除霜运转的时间。第二除霜时间t2是在制冷剂回路10的制冷剂量相对于适当的制冷剂量正在减少的状态下使冷冻循环装置1运转的情况下的除霜运转的时间。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通过对除霜时间信息获取部83获取到的且存储于存储部90的除霜时间信息与第一除霜时间t1以及第二除霜时间t2进行比较,对冷冻循环装置1的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另外,除霜运转前的制热运转时的运转条件以及除霜运转时的热源空气的温度等会对除霜运转的时间造成影响。为此,优选,除霜时间信息通过除霜运转前的制热运转时的运转条件以及除霜运转时的热源空气的温度等修正。
如此一来,不仅根据除霜信息,还根据除霜时间信息来判定制冷剂从制冷剂回路10的泄漏,由此,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能够高精度地判定制冷剂泄漏。
关于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判定制冷剂泄漏的判定方法,在后文中采用流程图进行更详细说明。
(4-6)基准值算出部
如前文所述,在存储部90预先存储有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使用的第一值的基准值。预先存储于存储部90的基准值通常不是通过作为制冷剂泄漏的判定对象的冷冻循环装置1的实际运转得到的数据。
因此,优选,基准值算出部86根据存储于存储部90的以往的除霜信息算出基准值,将已经存储于存储部90的第一值的基准值更新为新算出的基准值。通过上述方式构成,能够抑制各冷冻循环装置1的特性的差异以及各冷冻循环装置1的设置环境的差异等对制冷剂的泄漏判定造成的影响。
例如,基准值算出部86根据从冷冻循环装置1的导入时起到某一期间之间存储于存储部90的以往的除霜信息算出基准值,将已经存储于存储部90的第一值的基准值更新为新算出的基准值。例如,基准值算出部86根据在由于经年劣化的原因而导致制冷剂泄漏的可能性较低的冷冻循环装置1的导入的第一年存储于存储部90的除霜信息算出基准值,将已经存储于存储部90的第一值的基准值更新为新算出的基准值。另外,除了被使用的除霜信息是在导入的第一年存储于存储部90的除霜信息这一点以外,基准值算出部86算出第一值的基准值的方法与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算出第一值的方法是相同的。
此外,如前文所述,在存储部90预先存储有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使用的、在制冷剂回路10中填充有适当的制冷剂量的状态下使冷冻循环装置1运转时的第一除霜时间t1。预先存储于存储部90的基准值通常不是通过作为制冷剂泄漏的判定对象的冷冻循环装置1的实际运转得到的数据。
因此,基准值算出部86根据存储于存储部90的以往的除霜时间信息算出第一除霜时间t1,将已经存储于存储部90的第一除霜时间t1更新为新算出的第一除霜时间t1。通过上述方式构成,能够抑制各冷冻循环装置1的特性的差异以及各冷冻循环装置1的设置环境的差异等对制冷剂的泄漏判定造成的影响。
例如,基准值算出部86根据从冷冻循环装置1的导入时起到某一期间之间存储于存储部90的以往的除霜时间信息算出第一除霜时间t1,将已经存储于存储部90的第一除霜时间t1更新为新算出的第一除霜时间t1。例如,基准值算出部86根据在由于经年劣化的原因而导致制冷剂泄漏的可能性较低的冷冻循环装置1的导入的第一年存储于存储部90的除霜时间信息算出第一除霜时间t1,将已经存储于存储部90的第一除霜时间t1更新为新算出的第一除霜时间t1。
(5)制冷剂泄漏判定方法
关于基于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的制冷剂泄漏判定方法,参加图3的流程图进行说明。
在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中,在规定的时刻,除霜信息获取部82获取除霜信息(步骤S1)。此外,在规定的时刻,运转条件获取部84获取运转条件(步骤S2)。此外,在规定的时刻,除霜时间信息获取部83获取除霜时间信息(步骤S3)。另外,步骤S1~步骤S3不需要以该顺序执行,此外,执行步骤S1~步骤S3的时刻也可以是不同的时刻。例如,也可以是,步骤S1一小时进行一次,步骤S2和S3一日进行一次。通过上述步骤获取到的除霜信息、运转条件以及除霜时间信息被存储于存储部90。
在步骤S4中,对在存储部90中是否存储有规定量的信息进行判断。例如,在步骤S4中,在执行上一次后述的步骤S7的处理后,对一个月的除霜信息、运转条件以及除霜时间信息是否存储于存储部90进行判断。在步骤S4中,若判定在存储部90存储有规定量的信息,则进入步骤S5,若判定在存储部90未存储有规定量的信息,则返回步骤S1。
在步骤S5中,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根据存储于存储部90的规定量的除霜信息(例如,一个月的除霜信息)算出第一值。关于基于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的第一值的算出,已经进行了说明,因此,此处省略详细说明。另外,在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算出第一值时,优选,根据基于存储于存储部90的运转条件修正后的除霜信息算出第一值。
接着,在步骤S6中,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对在步骤S5中算出的第一值与存储于存储部90的第一值的基准值进行比较。
接着,在步骤S7中,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根据算出的第一值与基准值的比较结果来判定制冷剂的泄漏。
例如,若第一值是将规定期间的总除霜运转次数除以规定期间的总制热运转时间得到的值,那么,在第一值比基准值大了规定量以上时,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判定制冷剂正从制冷剂回路10泄漏(步骤S11),结束制冷剂泄漏判定处理。在制冷剂泄漏判定处理结束后,再次返回步骤S1~步骤S3来获取除霜信息、运转条件、除霜时间信息,若这些信息的量达到规定量,则再次进行制冷剂是否正在泄漏的判定。
另外,优选,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包括与控制器8电连接的通知部9(参照图2)。若在步骤S11中判定制冷剂正在泄漏,则通知部9对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的判定结果(制冷剂泄漏)进行通知。通知部9例如是警告灯或显示器。此外,通知部9也可以是向冷冻循环装置1的用户以及进行冷冻循环装置1的维护的作业人员的移动电话等发送警报信号的发送部,还可以是发出警告声的扬声器。
例如,当第一值是以进行制热运转时的热源空气的温度为横轴且以该条件下的除霜运转相对制热运转时间的频率为纵轴绘制了图表时的近似直线的斜率以及截距的值时,在这些值如图12所示的那样与图11所示的基准值之差较大的情况下,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判定制冷剂正从制冷剂回路10泄漏。
此外,例如,当第一值是以累计制热运转时间为横轴且以总除霜运转次数为纵轴时的近似直线的斜率时,在斜率相对于基准值大了规定量以上的情况下,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判定制冷剂正从制冷剂回路10泄漏(参照图13)。
在步骤S7中,在判定为不存在制冷剂的泄漏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8。
在步骤S8中,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对除霜时间信息获取部83获取到的存储于存储部90的除霜时间信息与上述第一除霜时间t1以及第二除霜时间t2进行比较。
在步骤S9中,根据步骤S8中的比较结果,对冷冻循环装置1的制冷剂回路10中是否存在制冷剂泄漏进行判定。在判断为制冷剂正在泄漏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1。另一方面,在判断为制冷剂未泄漏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0,最终判定不存在制冷剂的泄漏,结束制冷剂泄漏判定。在制冷剂泄漏判定处理结束后,再次返回步骤S1~步骤S3来获取除霜信息、运转条件、除霜时间信息,若这些信息的量达到规定量,则再次进行制冷剂是否正在泄漏的判定。
另外,图3所示的流程图仅是制冷剂泄漏判定方法的流程图的一例。例如,在图3所示的流程图中,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在根据除霜信息判断为不存在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根据除霜时间信息判定是否存在制冷剂泄漏。
不过,并不限定于此,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在根据除霜信息判断为正在发生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也可根据除霜时间信息判定是否存在制冷剂泄漏。此外,也可以是,当根据除霜时间信息也判定存在制冷剂泄漏时,换言之,在两次制冷剂泄漏判定中均判定为存在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最终判定为存在制冷剂泄漏。
此外,也可以是,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先根据除霜时间信息进行是否存在制冷剂泄漏的判定,在其结果是判定为不存在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根据除霜信息判定是否存在制冷剂泄漏。或者,还可以是,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先根据除霜时间信息进行是否存在制冷剂泄漏的判定,在判断为存在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根据除霜信息进一步判定是否存在制冷剂泄漏,当根据除霜信息也判定为存在制冷剂泄漏时,最终判定为存在制冷剂泄漏。
(6)特征
(6-1)
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是冷冻循环装置1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冷冻循环装置1包括制冷剂回路10,该制冷剂回路10包括压缩机21和作为第一热交换器的一例的热源侧热交换器23。作为运转模式,冷冻循环装置1至少具有作为常规运转模式的一例的制热运转模式、除霜运转模式。制热运转模式是使热源侧热交换器23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运转模式。除霜运转模式是进行在以制热运转模式进行运转时附着于热源侧热交换器23的霜的除霜的运转模式。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包括除霜信息获取部82、存储部90、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除霜信息获取部82获取除霜信息。除霜信息是与冷冻循环装置1以制热运转模式进行运转的制热运转时间和冷冻循环装置1以除霜运转模式进行运转的除霜运转的次数之间的关系相关的信息。制热运转时间是常规运转时间的一例。存储部90存储除霜信息获取部82获取到的除霜信息。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根据除霜信息对冷冻循环装置1的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
在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中,能够在不需要进行获取热交换器的容量等特别信息的复杂处理的情况下检测制冷剂泄漏。
此外,本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根据冷冻循环装置1为了发挥其功能而进行的除霜运转的频率,对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因此,在本冷冻循环装置1中,由于也可不进行制冷剂量判定运转这样的用于制冷剂的泄漏判定的特殊运转,因此,能够抑制制热运转的中断时间的增加,能够对制冷剂泄漏的发生进行判定。
(6-2)
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包括获取运转条件的运转条件获取部84。运转条件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个:冷冻循环装置1以制热运转模式进行运转时的、与热源侧热交换器23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温度;冷冻循环装置1以制热运转模式进行运转时的、与热源侧热交换器23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湿度;以及冷冻循环装置1以制热运转模式进行运转时的、压缩机21的转速。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运转条件包括冷冻循环装置1以制热运转模式进行运转时的、与热源侧热交换器23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温度以及湿度、压缩机21的转速。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进一步根据运转条件对冷冻循环装置1的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中,在考虑可能对除霜运转的频率造成影响的、在制热运转时与热源侧热交换器23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压缩机21的转速的基础上,根据除霜运转的频率判定制冷剂的泄漏。因此,在该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中,能够高精度地判定制冷剂泄漏的发生。
(6-3)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中,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根据除霜信息,作为第一值算出构成除霜运转相对常规运转时间的频率的指标的值,或者算出构成除霜运转相对常规运转时间的频率的变化的指标的值。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根据将第一值与基准值进行比较后的结果,对冷冻循环装置1的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
通过上述结构,在本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中,能够高精度地求出制冷剂的泄漏。
(6-4)
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包括基准值算出部86。基准值算出部86根据存储于存储部90的以往的除霜信息算出基准值。
此处,由于用于判定是否存在制冷剂泄漏的基准值通过冷冻循环装置1自身的除霜信息算出,因此,能够抑制装置之间的特性差异以及装置的设置环境的差异等对制冷剂泄漏的判定造成的影响。
(6-5)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中,基准值算出部86根据从冷冻循环装置1的导入时起规定期间之间存储于存储部90的以往的除霜信息,算出基准值。例如,基准值算出部86根据在冷冻循环装置1的导入的第一年存储于存储部90的以往的除霜信息,算出基准值。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中,根据从由于经年劣化的原因而导致制冷剂泄漏的可能性较低的冷冻循环装置1的导入时起规定期间的除霜信息算出基准值,因此,特别容易算出适合的基准值。
(6-6)
上述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包括除霜时间信息获取部83。除霜时间信息获取部83获取与冷冻循环装置1以除霜运转模式进行运转的各次除霜运转的时间相关的除霜时间信息。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进一步根据除霜时间信息对冷冻循环装置1的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
在本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中,除了根据除霜信息以外,还根据除霜时间信息判定制冷剂泄漏,因此,能够进行高精度的制冷剂泄漏判定。
<第二实施方式>
关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A,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图4是冷冻循环装置1以及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A的框图。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冷冻循环装置1的控制器8不具有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与控制器8通过互联网等网络NW连接的服务器200作为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A起作用。此外,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针对装设有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的冷冻循环装置1判定制冷剂泄漏,不过,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A将多个冷冻循环装置1设为制冷剂泄漏判定的对象。
关于冷冻循环装置1,除了控制器8不具有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这一点以及控制器8通过网络NW与服务器200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这一点以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此处省略说明。
此外,除了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A以及基准值算出部86A的处理的一部分以外,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A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大致相同。因此,关于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A,除了上述区别点以外的说明基本省略。
服务器200是通过网络NW与冷冻循环装置1的控制器8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的计算机。另外,图4中,服务器200仅与控制器8连接。不过,并不限于上述形态,服务器200也可与各种传感器29~36、39、44~46、54~56、63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网络NW直接连接。此外,服务器200也从各种传感器29~36、39、44~46、54~56、63的一部分或全部直接获取各种测量值,以替代通过控制器8从各种传感器29~36、39、44~46、54~56、63的一部分或全部获取各种测量值。服务器200主要包括CPU、RAM、ROM、硬盘等外部存储装置。通过CPU执行存储于ROM或外部存储装置等的各种程序,服务器200作为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A起作用。
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A从多个冷冻循环装置1获取除霜信息、除霜时间信息、运转信息并存储至存储部90。在存储部90中,以能够区分是从哪一冷冻循环装置1发送而来的信息的方式存储除霜信息、除霜时间信息、运转信息。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中,在存储部90预先存储有第一值的初始基准值、第一除霜时间t1以及第二除霜时间t2。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A的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A采用最初开始利用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A时为了判定制冷剂泄漏而预先存储的第一值的初始基准值、第一除霜时间t1以及第二除霜时间t2。不过,在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A中,若多个冷冻循环装置1的除霜信息以及除霜时间信息存储于存储部90,那么,优选,基准值算出部86A根据存储于存储部90的多个冷冻循环装置1的以往的除霜信息算出第一值的基准值。此外,优选,基准值算出部86A根据存储于存储部90的多个冷冻循环装置1的以往的除霜时间信息,算出第一除霜时间t1。此外,存储于存储部90的第一值的基准值以及第一除霜时间t1被更新为通过基准值算出部86A算出的值。
在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A中,基准值算出部86A实际根据冷冻循环装置1的除霜信息,特别是根据并非从一台而是从多台冷冻循环装置1得到的多个除霜信息,算出基准值,因此,能够容易地得到适合的基准值。此外,在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A中,基准值算出部86A根据实际的冷冻循环装置1的除霜时间信息,特别是根据并非从一台而是从多台冷冻循环装置1得到的多个除霜时间信息算出第一除霜时间t1,因此,能够容易地得到适合的基准值。并且,在本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A中,在追加了构成制冷剂泄漏判定的对象的冷冻循环装置1的情况下,即使该冷冻循环装置1的除霜信息以及除霜时间信息并非充分或完整,也能够使用比较合适的基准值进行制冷剂泄漏判定。
优选,对于每一冷冻循环装置组G1、G2、……、GN,基准值算出部86A根据存储于冷冻循环装置组G1、G2、……、GN所包含的多个的冷冻循环装置1的存储部90的以往的除霜信息,算出基准值(参照图5)。各冷冻循环装置组G1、G2、……、GN由与热源侧热交换器23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气温以及湿度的条件相似的多个冷冻循环装置1构成。例如,各冷冻循环装置组G1、G2、……、GN由设置于气象条件几乎没有差异的相同用地内或相同地区内的多个冷冻循环装置1构成。不过,构成各冷冻循环装置组G1、G2、……、GN的多个冷冻循环装置1并不限定于设置于相同用地内或地区内的冷冻循环装置1。
此外,优选,在对多个冷冻循环装置1中的一个即第一冷冻循环装置C的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时,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A以下述方式进行判定。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A根据第一冷冻循环装置C的除霜信息算出第一值。接着,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A根据对算出的第一值与基准值算出部86A针对冷冻循环装置组G1(参照图5)算出的基准值进行比较后的结果,对第一冷冻循环装置C的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冷冻循环装置组G1是与第一冷冻循环装置C的热源侧热交换器23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气温以及湿度相似的冷冻循环装置组。
另外,虽然省略了说明,但关于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A根据除霜时间信息判定制冷剂的泄漏的情况,也同样如此。
在本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中,根据从设置场所的气温以及湿度的条件相似的多个冷冻循环装置1得到的除霜信息算出基准值,因此,能够容易地得到合适的基准值。此外,在本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中,根据从设置场所的气温以及湿度的条件相似的多个冷冻循环装置1得到的除霜时间信息算出基准值,因此,能够容易地得到合适的基准值。
<第三实施方式>
关于第三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B,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图6是冷冻循环装置1以及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B的框图。
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是,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与冷冻循环装置1的控制器8通过互联网等网络NW连接的服务器200作为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B起作用。此外,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是,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B将多个冷冻循环装置1设为制冷剂泄漏判定的对象。
第三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B通过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B执行的处理与通过第二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A的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A执行的处理不同。此外,第三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B不具有基准值算出部86A,在存储部90未存储第一值的基准值以及第一除霜时间t1和第二除霜时间t2。此处,主要对与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B和这些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A的区别点相关的事项进行说明,关于共通点,省略说明。
作为与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A的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A的主要区别点,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B具有识别器851,该识别器851完成了除霜信息、除霜时间信息以及运转条件与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是否泄漏之间的关系的学习(参照图6)。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B通过将除霜信息、除霜时间信息以及运转条件等输入识别器851,对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参照图7)。
识别器851以针对包括与除霜信息、除霜时间信息以及运转条件相关的信息的输入,对制冷剂回路10中制冷剂是否泄漏进行输出的方式进行学习。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B通过将包括与除霜信息、除霜时间信息以及运转条件相关的信息的输入输入至识别器851,对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是否泄漏进行判定。另外,对于输入而言,也可进一步采用上述信息以外的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识别器851通过机器学习完成学习。此处,机器学习是指计算机能够在没有规则基础的情况下(即使未预先提供用于判断的规则)根据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学习并自主地找到用于判断的规则的技术、手段。
识别器851例如通过监督学习完成学习。监督学习是指通过提供将输入和与之对应的输出的正确答案关联的大量数据(教师数据)而使识别器851进行学习的机器学习的一种手段。
教师数据的输入是除霜信息、运转条件以及除霜时间信息。
教师数据的输出的正确答案例如是制冷剂量是否为适当的制冷剂量或者制冷剂量是否正在泄漏(与适当的制冷剂量相比是否正在减少)。另外,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B也可不仅对制冷剂量是否正在泄漏进行判断,而且还逐级地判断制冷剂量的减少。另外,在该情况下,教师数据中的输出的正确答案例如也可以是制冷剂量为适当的制冷剂量的百分之几这样的值。
对于教师数据,采用(针对制冷剂量是适当的制冷剂量的情况以及制冷剂量比适当的制冷剂量少的情况)通过改变制冷剂量使冷冻循环装置1的试验机实际运转得到的除霜信息、除霜时间信息、运转条件的值。此外,在服务器200与多个冷冻循环装置1通过网络NW连接的情况下,教师数据也可以是通过制冷剂量已知(制冷剂是否泄漏已知)的多个冷冻循环装置1的实际运转得到的数据。
识别器851采用的学习算法例如是神经网络。对于学习算法,也可采用其他公知的机器学习算法(例如,支持向量机、线性判别分析等)。学习算法也可以是向深度学习那样机器自动提取特征量的算法。此外,学习算法还可以是人进行特征量的提取的机器学习算法。当除霜信息、除霜时间信息、运转条件被存储于存储部90时,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B将这些值输入,并使用学习完成的识别器851来判断是否存在制冷剂泄漏。
在本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A中,能够使用完成了与逆循环运转相关的信息和制冷剂回路10的制冷剂量之间的关系的学习的识别器851,高精度地进行制冷剂量的判断。
另外,此处,对服务器200作为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B起作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不过,作为其替代,冷冻循环装置1的控制器8也可包括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B,该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B作为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B起作用,且具有识别器851(省略图示)。此外,此时,冷冻循环装置1的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B也可对包括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B的冷冻循环装置1的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而非对多个冷冻循环装置1的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B具有完成了除霜信息、除霜运转时间信息以及运转条件与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是否泄漏之间的关系的学习的识别器851。不过,并不限定于此,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也可如图8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C那样,具有完成了除霜信息以及运转条件与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是否泄漏之间的关系的学习的识别器852。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C的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通过将除霜信息获取部82获取到的除霜信息以及运转条件获取部84获取到的运转条件输入识别器852,对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参照图9)。除了所使用的输入以外,识别器852与识别器851是相同的,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第四实施方式>
参照图14~图19,对基于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的制冷剂泄漏判定方法的另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4是具备第四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D的冷冻循环装置1的框图。图15是在以外部气体温度为横轴且以除霜频率为纵轴的坐标上绘制通过冷冻循环装置1的实际运转得到的数据而形成的图表的一例。图16是在以外部气体为横轴且以除霜频率为纵轴的坐标上绘制通过冷冻循环装置1的实际运转得到的数据而形成的图表的另一例。图17是在以外部气体温度为横轴且以除霜频率为纵轴的坐标上绘制后述的比较用数据而形成的图表的例子。图18是冷冻循环装置1中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的流程的例子。图19是在以外部气体温度为横轴且以除霜频率为纵轴的坐标上绘制图16的通过冷冻循环装置1的实际运转得到的数据以及图17的比较用数据而形成的图表的例子。
冷冻循环装置1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D以外的部分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冷冻循环装置1相同,因此,此处,省略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D以外的说明。
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相同的是,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D针对装设有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D的冷冻循环装置1判定制冷剂泄漏。不过,并不限定于此,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D也可采用与此处说明的制冷剂泄漏判定方法相同的手段,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A相同地判定多个冷冻循环装置1的制冷剂泄漏判定。
作为功能部,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D包括除霜信息获取部82、除霜时间信息获取部83、运转条件获取部84、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D以及存储部90。除了不具有基准值算出部86这一点以及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D执行的处理与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的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执行的处理不同这一点以外,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D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大致相同。此处,关于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D,主要对与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的区别点进行说明,对于与相同点相关的说明,只要没有必要,就省略。
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D根据除霜信息以及运转条件,以下述方式对冷冻循环装置1的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
作为前提,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存储部90中,多个时刻(日期时间)的除霜信息分别与多个时刻各自的一个或多个运转条件关联地存储。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存储部90中,多个时刻(日期时间)的除霜信息分别与获得各除霜信息的时刻的、冷冻循环装置1以制热运转模式进行运转时的各种运转条件关联地存储。存储于存储部90的信息的内容没有限定,例如,在存储部90中存储有下述这样的数据:2019年2月1日的9点到10点之间的外部气体温度(热源空气温度)是X℃,外部气体湿度(热源空气湿度)是Y%,压缩机21的转速为Zrpm,同日同时间段的、将除霜运转的次数除以制热运转时间得到的值是α次/小时。将除霜运转的次数除以制热运转时间得到的值(在后文中,也称为除霜频率)是除霜信息的一例。除霜信息的种类没有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除霜信息设为除霜频率。另外,除霜信息不限定于除霜频率,只要是能够算出构成除霜运转相对制热运转时间的频率的指标的值的信息即可。
此外,作为前提,在存储部90中,作为比较用数据,使已知不存在制冷剂泄漏的测试用的冷冻循环装置运转而获取到的多个时刻的除霜信息分别和获得各除霜信息的时刻的运转条件彼此关联地存储。另外,在存储部90中,作为比较用数据,也可以是理论算出或通过模拟的方式得到的运转条件和与该运转条件对应的假定不存在制冷剂泄漏的状态的情况下的除霜信息(例如,除霜频率)关联地存储。此外,在存储部90,作为比较用数据,还可以是在制冷剂泄漏的可能性较低的冷冻循环装置1的导入的第一年使冷冻循环装置1实际运转而获取到的除霜信息和运转条件彼此关联地存储。此外,也可以是,在存储部90中,预先存储有使测试用的冷冻循环装置运转而获取到的比较用数据,然后,替换成在导入的第一年使冷冻循环装置1实际运转而获取到的比较用数据。
在上述前提下,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D例如按照图18这样的流程图判定制冷剂的泄漏。
关于步骤S1~S4的处理,由于与针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说明的图3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S4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步骤S15中,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D的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D在二维以上的坐标上绘制点,其中,所述二维以上的坐标通过将构成除霜运转相对制热运转时间的频率的指标的值分配至第一轴,且分别针对运转条件之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运转条件,将第一运转条件的值分配至不同于第一轴的另一轴的方式构成,所述点是通过关于存储于存储部90的多个时刻的除霜信息(规定量的信息)的、构成针对各除霜信息算出的除霜运转的频率的指标的值以及与除霜信息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第一运转条件的值来确定的。另外,此处的“构成针对除霜信息算出的除霜运转的频率的指标的值”这一说法包括除霜信息原封不动地被使用的情况。
具体而言,在步骤S15中,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D如图15和图16那样在二维的坐标上绘制点(实际运转数据的点),其中,所述二维的坐标通过将除霜频率分配至纵轴且将运转条件之中的一个运转条件即外部气体温度(热源空气温度)的值分配至横轴的方式构成,所述点是通过关于存储于存储部90的多个时刻的除霜信息的、针对各除霜信息算出的除霜频率以及与除霜信息关联的外部气体温度来确定的。
此外,在步骤S15中,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D如图17那样在将除霜频率设为第一轴且将运转条件之中的一个种类即外部气体温度(热源空气温度)的值设为第二轴的坐标上绘制比较用数据的点以用于比较。
接着,在步骤S16中,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D对图表中的实际运转数据的点的分布与比较用数据的点的分布进行比较。比较用数据的点的分布是基准分布的一例。然后,在步骤S17中,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D根据实际运转数据的点的分布与基准分布的比较结果来判定制冷剂的泄漏。
概念而言,在步骤S16中,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D通过比较实际运转数据的点的集合(集群)的分布与比较用数据的点的集合的分布,对两个分布是否相似进行判断。接着,在步骤S17中,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D在两个分布不相似的情况下判定为存在制冷剂的泄漏,在两个分布不相似的情况下判定为制冷剂正在泄漏。
作为判定手段的具体例,在步骤S16中,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D针对比较用数据的点的分布进行主成分分析,求出第一主成分轴(参照图19)。此外,在步骤S16中,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D算出比较用数据的点的分布的标准差σ。此外,在步骤S16中,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D求出坐标上的实际运转数据的点的分布的重心位置(参照图19)。此外,在步骤S16中,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D求出比较用数据的点的分布的第一主成分轴与实际运转数据的点的分布的重心位置之间的距离d(参照图19)。
此外,在步骤S16中,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D对距离d的值是否为比较用数据的标准差σ的三倍以上进行判断。此外,在距离d的值为比较用数据的点的分布的标准差σ的三倍以上的情况下(例如,在实际运转数据的点的分布为图16那样的分布的情况下),在步骤S17中,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D判定为存在制冷剂的泄漏,并进入步骤S11进行处理。此外,在距离d的值小于比较用数据的点的分布的标准差σ的三倍的情况下(例如,在实际运转数据的点的分布为图15那样的分布的情况下),在步骤S17中,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D判定为不存在制冷剂的泄漏,并进入步骤S8进行处理。
关于图18中的步骤S8~步骤S11的处理,由于与针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说明的图3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8~S11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另外,关于步骤S8以及步骤S9的处理(总而言之,是基于除霜时间信息的制冷剂泄漏的判定),也可省略。
另外,在上文的说明中,记载了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D制作出图表的内容,不过,该记载仅仅是为了促进理解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D所执行的处理的记载。因此,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D实际也可不制作出图表,而是单纯通过计算算出上述距离d和标准差σ,通过比较实际运转数据的点的分布与比较用数据的点的分布,对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
此外,基于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D的实际运转数据的点的分布与比较用数据的点的分布的比较不限定于上述方法。例如,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D也可根据实际运转数据的点的分布的重心位置与比较用数据的点的分布的重心位置之间的距离是否为规定的阈值以上来判定制冷剂的泄漏。此外,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D还可根据实际运转数据的点所存在的范围与比较用数据的点所存在的范围以何种程度重合来判定制冷剂的泄漏。
此外,在上文的说明中,以第一运转条件是外部气体温度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不过,第一运转条件也可以是外部气体湿度,还可以是制热运转过程中的压缩机21的转速。
此外,在上文的说明中,对下述情况进行了例示:第一运转条件仅为一个种类(外部气体温度),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D根据在二维的坐标上绘制的实际运转数据的点的分布与基准分布比较后的结果来判定冷冻循环装置1的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的泄漏,所述二维的坐标通过将除霜频率的值分配至纵轴且将外部气体温度的值分配至横轴的方式构成。不过,并不限定于此,第一运转条件也可以是多个种类。
例如,第一运转条件也可以是外部气体温度以及外部气体湿度这两个种类。例如,也可以是,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D根据在三维的坐标上绘制了点的情况下的点的分布以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方法和基准分布比较后的结果,对冷冻循环装置1的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其中,所述三维的坐标通过将除霜频率的值分配至Z轴、将外部气体温度的值分配至X轴且将外部气体湿度的值分配至Y轴的方式构成,所述点是通过关于存储于存储部90的多个时刻的除霜信息的、针对各除霜信息算出的除霜频率以及与除霜信息关联的外部气体温度和外部气体湿度来确定的。在第一运转条件为三个种类以上的情况下,也同样如此。
<变形例>
对于上文中说明的各实施方式,能够在彼此不矛盾的范围与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行适当组合。
下面,示出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另外,下文的多个变形例也可在彼此不矛盾的范围内适当组合。
(1)变形例A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除霜信息获取部82从冷冻循环装置1的控制器8获取除霜运转信息。此外,除霜时间信息获取部83从冷冻循环装置1的控制器8获取除霜运转时间信息。
不过,并不限定于此,除霜信息获取部82也可根据未图示的相机拍摄的图像信息来获取除霜信息。例如,除霜信息获取部82也可根据设置于冷冻循环装置1且示出运转状态的遥控器的显示部的图像或设置于冷冻循环装置1且示出运转状态的显示灯的图像来获取除霜信息。
在另一例中,除霜信息获取部82还可根据未图示的麦克风获取的声音信息来获取除霜信息。例如,除霜信息获取部82还可根据冷冻循环装置1的热源单元2的压缩机21和流向切换机构22的动作声音来获取除霜信息。
在另一例中,除霜信息获取部82还可利用未图示的外设的传感器(例如温度传感器和电流计等)来检测制热运转和除霜运转的执行。
另外,相机、麦克风、外设传感器等也可以是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所具有的结构。此外,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也可构成为从外部的相机、麦克风、外设传感器接收图像信息、声音信息、测量信号等。
(2)变形例B
上述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装置1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对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不过,并不限定于此,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还可对制冷剂量正以何种程度泄漏进行判定。
例如,举一例进行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的存储部90中,也可存储有与制冷剂的减少量对应的多个第一值的基准值。例如,在存储部90中,以适当的制冷剂量时的第一值的基准值、相对于适当的制冷剂量的制冷剂的减少量为10%时的第一值的基准值以及相对于适当的制冷剂量的制冷剂的减少量为20%时的第一值的基准值的方式存储多个基准值。此外,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也可根据基于除霜信息获取到的第一值与多个基准值的比较结果来逐级地判断制冷剂的泄漏量。例如,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也可确定与算出的第一值最接近的基准值,将与该基准值对应的制冷剂的减少量判断为制冷剂的泄漏量。
(3)变形例C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针对作为冷冻循环装置1的一例的空调装置,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根据与制热运转时间和用于热源侧热交换器23的除霜的除霜运转的次数之间的关系相关的除霜信息,来判定冷冻循环装置1的制冷剂泄漏。
不过,制冷剂泄漏的判定对象的冷冻循环装置也可以是图10那样的冷冻循环装置300。在图10的冷冻循环装置中,对于与冷冻循环装置1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
冷冻循环装置300是通过利用单元304的利用侧热交换器342对箱内进行冷却的冷冻设备。冷冻循环装置300包括制冷剂回路310,制冷剂回路310包括热源单元302的压缩机21以及作为第一热交换器的一例的利用侧热交换器342。作为运转模式,冷冻循环装置300具有冷却模式和除霜运转模式,其中,冷却模式是使利用侧热交换器342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常规运转模式的一例,除霜运转模式是进行以冷却模式运转时附着于利用侧热交换器342的霜的除霜的运转模式。关于冷冻循环装置300的结构以及动作,省略详细说明。
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相同的是,冷冻循环装置300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包括除霜信息获取部82、存储部90、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除霜信息获取部82获取除霜信息,该除霜信息与冷冻循环装置1以冷却运转模式进行运转的常规运转时间和冷冻循环装置1以除霜运转模式进行运转的除霜运转的次数之间的关系相关。存储部90存储除霜信息获取部82获取到的除霜信息。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根据除霜信息对冷冻循环装置1的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另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是,冷冻循环装置300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也可具有除霜时间信息获取部83、运转条件获取部84、基准值算出部86。此外,对于冷冻循环装置300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也可使用第二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A或第三实施方式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B、100C。
通过将本公开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和制冷剂泄漏判定方法应用至上述这样的冷冻循环装置300,也能够在不需要进行对热交换器的容量等特别信息进行获取的复杂处理的情况下检测制冷剂泄漏。
(4)变形例D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进行使制冷剂的流向与常规运转时的流向反向的方式在制冷剂回路10中循环的逆循环除霜运转以作为除霜运转的冷冻循环装置1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冷冻循环装置也可以是进行使制冷剂的流向与常规运转时的流向同向的方式在制冷剂回路10中循环的正循环除霜运转以作为除霜运转的冷冻循环装置1。
<附记>
上文说明的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的结构还可在彼此不矛盾的范围内适当组合。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能够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本公开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形态和细节的各种变更。
符号说明
1、300冷冻循环装置
10、310制冷剂回路
21压缩机
23热源侧热交换器(第一热交换器)
82除霜信息获取部
83除霜时间信息获取部
84运转条件获取部
85、85A、85B、85C、85D制冷剂泄漏判定部
86、86A基准值算出部
90存储部
100、100A、100B、100C、100D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
342利用侧热交换器(第一热交换器)
851、852识别器
C第一冷冻循环装置
G1、G2、……、GN冷冻循环装置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15340号公报。

Claims (13)

1.一种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100A、100B、100C、100D),所述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是冷冻循环装置(1、300)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所述冷冻循环装置包括制冷剂回路(10、310),所述制冷剂回路包括压缩机(21)和第一热交换器(23、342),作为运转模式,所述冷冻循环装置至少具有常规运转模式和除霜运转模式,在所述常规运转模式下,使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起作用,在所述除霜运转模式下,进行以所述常规运转模式运转时附着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霜的除霜,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包括:
除霜信息获取部(82),所述除霜信息获取部获取除霜信息,所述除霜信息与所述冷冻循环装置以所述常规运转模式进行运转的常规运转时间和所述冷冻循环装置以所述除霜运转模式进行运转的除霜运转的次数之间的关系相关;
存储部(90),所述存储部存储所述除霜信息获取部获取到的所述除霜信息;以及
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85A、85B、85C、85D),所述制冷剂泄漏判定部根据所述除霜信息对所述冷冻循环装置的所述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还包括运转条件获取部(84),所述运转条件获取部对运转条件进行获取,所述运转条件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冷冻循环装置以所述常规运转模式进行运转时的、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温度;所述冷冻循环装置以所述常规运转模式进行运转时的、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湿度;以及所述冷冻循环装置以所述常规运转模式进行运转时的、所述压缩机的转速,
所述制冷剂泄漏判定部进一步根据所述运转条件对所述冷冻循环装置的所述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100A),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85A)根据所述除霜信息,作为第一值算出构成所述除霜运转相对所述常规运转时间的频率的指标的值,或者算出构成所述除霜运转相对所述常规运转时间的频率变化的指标的值,根据将所述第一值与基准值进行比较后的结果,对所述冷冻循环装置的所述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还包括基准值算出部(86、86A),所述基准值算出部根据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以往的所述除霜信息算出所述基准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准值算出部根据从所述冷冻循环装置的导入时起规定期间之间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以往的所述除霜信息,算出所述基准值。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A),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是将多个所述冷冻循环装置作为制冷剂泄漏判定的对象的系统,
所述基准值算出部(86A)根据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多个所述冷冻循环装置的以往的所述除霜信息,算出所述基准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对于每一冷冻循环装置组(G1、G2、……、GN),所述基准值算出部根据关于所述冷冻循环装置组包含的多个所述冷冻循环装置的、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以往的所述除霜信息,算出所述基准值,其中,所述冷冻循环装置组由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器的空气的气温以及湿度的条件相似的多个所述冷冻循环装置构成,
当对多个所述冷冻循环装置中的一个即第一冷冻循环装置(C)的所述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时,所述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A)根据基于所述第一冷冻循环装置的所述除霜信息算出的所述第一值与所述基准值比较后的结果,对所述第一冷冻循环装置的所述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其中,所述基准值是针对与所述第一冷冻循环装置的所述第一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气温以及湿度相似的所述冷冻循环装置组(G1)算出的。
8.如权利要求1、2、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还包括除霜时间信息获取部(83),所述除霜时间信息获取部获取除霜时间信息,所述除霜时间信息与所述冷冻循环装置以所述除霜运转模式运转的各次除霜运转的时间相关,
所述制冷剂泄漏判定部进一步根据所述除霜时间信息,对所述冷冻循环装置的所述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还包括除霜时间信息获取部(83),所述除霜时间信息获取部获取除霜时间信息,所述除霜时间信息与所述冷冻循环装置以所述除霜运转模式运转的各次除霜运转的时间相关,
所述制冷剂泄漏判定部进一步根据所述除霜时间信息,对所述冷冻循环装置的所述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B),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还包括运转条件获取部(84),所述运转条件获取部对运转条件进行获取,所述运转条件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冷冻循环装置以所述常规运转模式进行运转时的、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温度;所述冷冻循环装置以所述常规运转模式进行运转时的、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湿度;以及所述冷冻循环装置以所述常规运转模式进行运转时的、所述压缩机的转速,
所述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B)具有识别器(851),所述识别器完成了所述除霜信息以及所述运转条件与所述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是否泄漏之间的关系的学习,所述制冷剂泄漏判定部通过将所述除霜信息获取部获取到的所述除霜信息以及所述运转条件获取部获取到的所述运转条件输入所述识别器,对所述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是否泄漏进行判定。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100C),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还包括:
除霜时间信息获取部(83),所述除霜时间信息获取部获取除霜时间信息,所述除霜时间信息与所述冷冻循环装置以所述除霜运转模式运转的各次除霜运转的时间相关;以及
运转条件获取部(84),所述运转条件获取部获取运转条件,所述运转条件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冷冻循环装置以所述常规运转模式进行运转时的、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温度;所述冷冻循环装置以所述常规运转模式进行运转时的、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湿度;以及所述冷冻循环装置以所述常规运转模式进行运转时的、所述压缩机的转速,
所述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C)具有识别器(852),所述识别器完成了所述除霜信息、所述除霜时间信息以及所述运转条件与所述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是否泄漏之间的关系的学习,所述制冷剂泄漏判定部通过将所述除霜信息获取部获取到的所述除霜信息、所述除霜时间信息获取部获取到的所述除霜时间信息以及所述运转条件获取部获取到的所述运转条件输入所述识别器,对所述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是否泄漏进行判定。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存储部中,多个时刻的所述除霜信息被分别与所述多个时刻中的各个时刻的一个或多个所述运转条件关联地存储,
所述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D)根据在二维以上的坐标上绘制了点的情况下的所述点的分布与基准分布比较后的结果,对所述冷冻循环装置的所述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其中,所述二维以上的坐标通过将构成所述除霜运转相对所述常规运转时间的频率的指标的值分配至第一轴,且分别针对所述运转条件之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运转条件,将所述第一运转条件的值分配至不同于所述第一轴的另一轴的方式构成,所述点是通过关于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所述多个时刻的所述除霜信息的、构成针对各所述除霜信息算出的所述除霜运转的频率的指标的值以及与所述除霜信息关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运转条件的值来确定的。
13.一种冷冻循环装置(1、300),所述冷冻循环装置包括制冷剂回路(10、310),所述制冷剂回路包括压缩机(21)和第一热交换器(23、342),作为运转模式,所述冷冻循环装置至少具有常规运转模式和除霜运转模式,在所述常规运转模式下,使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起作用,在所述除霜运转模式下,进行以所述常规运转模式运转时附着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霜的除霜,其特征在于,
除霜信息获取部(82),所述除霜信息获取部获取除霜信息,所述除霜信息与以所述常规运转模式进行运转的常规运转时间和以所述除霜运转模式进行运转的除霜运转的次数之间的关系相关,
存储部(90),所述存储部存储所述除霜信息获取部获取到的所述除霜信息;以及
制冷剂泄漏判定部(85),所述制冷剂泄漏判定部根据所述除霜信息,对所述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定。
CN201980079047.2A 2018-11-29 2019-11-29 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以及冷冻循环装置 Active CN1131675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23022 2018-11-29
JP2018223022 2018-11-29
PCT/JP2019/046885 WO2020111264A1 (ja) 2018-11-29 2019-11-29 冷媒漏洩判定システム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67520A CN113167520A (zh) 2021-07-23
CN113167520B true CN113167520B (zh) 2022-04-29

Family

ID=69568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9047.2A Active CN113167520B (zh) 2018-11-29 2019-11-29 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以及冷冻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346570B2 (zh)
EP (1) EP3889523B1 (zh)
JP (1) JP6652219B1 (zh)
CN (1) CN113167520B (zh)
WO (1) WO20201112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31198B2 (en) 2019-09-05 2022-01-25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frigerant leak detection in a climate control system
CN111928448A (zh) * 2020-07-20 2020-11-13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制冷剂泄漏双模判断方法和装置
CN113623818B (zh) * 2021-07-26 2022-10-18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制热模式缺氟检测方法、装置、空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808466B2 (en) * 2022-01-04 2023-11-07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Air conditioner with variable speed compressor and variable speed fan
EP4399455A1 (en) * 2022-02-07 2024-07-17 Vertiv S.r.l. Apparatus for the climate control of an environment, particularly for data centers or the like,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the emissions and consumption of such an apparatus
WO2023175755A1 (ja) * 2022-03-16 2023-09-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調システム
US12117191B2 (en) 2022-06-24 2024-10-15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Climate control system with improved leak detector
CN115540200A (zh) * 2022-08-26 2022-12-3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检测冷媒异常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CN115435471B (zh) * 2022-09-16 2024-06-28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空调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空调器
CN116498892B (zh) * 2023-06-30 2023-08-29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lng空温式气化器排雾防结霜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13831A (ko) * 2010-08-06 2012-02-15 위니아만도 주식회사 냉매 리크 검지 방법
CN102597658A (zh) * 2009-10-27 2012-07-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泵
WO2017056394A1 (ja) * 2015-09-30 2017-04-0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JP2018091502A (ja) * 2016-11-30 2018-06-1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23529A (ja) * 1992-10-08 1994-05-0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冷凍ユニットにおける冷媒の漏洩診断装置
US6260365B1 (en) * 2000-01-07 2001-07-17 Traulsen & Company, Inc. Control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refrigeration and freezer units
US7082380B2 (en) * 2002-11-22 2006-07-25 David Wiebe Refrigeration monitor
US7490477B2 (en) 2003-04-30 2009-02-17 Emerson Retail Servic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 condenser of a refrigeration system
JP2006329551A (ja) * 2005-05-27 2006-12-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蔵庫の霜取り制御装置
JP5164527B2 (ja) * 2007-11-02 2013-03-21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5541945B2 (ja) * 2010-02-25 2014-07-09 中野冷機株式会社 ガス漏れ検知方法
JP6073651B2 (ja) 2012-11-09 2017-02-01 サンデ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JP6099608B2 (ja) * 2014-09-25 2017-03-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WO2016157538A1 (ja) * 2015-04-03 2016-10-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US10859299B2 (en) * 2016-11-16 2020-12-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refrigerant leakage detection method
CN110375466B (zh) * 2018-04-13 2022-10-28 开利公司 用于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制冷剂泄露的检测装置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7658A (zh) * 2009-10-27 2012-07-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泵
KR20120013831A (ko) * 2010-08-06 2012-02-15 위니아만도 주식회사 냉매 리크 검지 방법
WO2017056394A1 (ja) * 2015-09-30 2017-04-0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JP2018091502A (ja) * 2016-11-30 2018-06-1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89523B1 (en) 2024-08-21
US20210356155A1 (en) 2021-11-18
WO2020111264A1 (ja) 2020-06-04
CN113167520A (zh) 2021-07-23
EP3889523A4 (en) 2022-04-06
US11346570B2 (en) 2022-05-31
JP6652219B1 (ja) 2020-02-19
EP3889523A1 (en) 2021-10-06
JP2020094796A (ja) 2020-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67520B (zh) 制冷剂泄漏判定系统以及冷冻循环装置
EP3026371B1 (e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JP3852472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EP2012079A1 (en) Air conditioner
EP1942307A2 (en)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refrigerant quantity
JP6911883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の性能劣化診断システム
US20110197607A1 (en) Refrigerating cycle device
EP2354724A2 (en)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ir conditioner
WO2005121664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US12013139B2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management device, and connection pipe
AU2009263631A1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refrigerant quantity determination method
JPWO2019053858A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および冷凍装置
CN109073304B (zh) 制冷装置
JP6490237B2 (ja) 冷媒量管理装置及び冷媒量管理システム
US20190011157A1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WO2020111241A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及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JP6537629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13574326B (zh) 装置评价系统和装置评价方法
US11965665B2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JP7488478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及び冷媒漏洩を判定する方法
EP4343235A1 (en) Refrigerant leakage detection system
JP2022118482A (ja) 冷凍装置及び冷媒量判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