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29459B - 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以及使用其的食品用过滤器 - Google Patents

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以及使用其的食品用过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29459B
CN107429459B CN201680015024.1A CN201680015024A CN107429459B CN 107429459 B CN107429459 B CN 107429459B CN 201680015024 A CN201680015024 A CN 201680015024A CN 107429459 B CN107429459 B CN 1074294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nwoven fabric
layer
long fiber
polyester long
fiber nonwov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502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29459A (zh
Inventor
山田裕介
小尾留美名
加藤一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i Chemical Asahi Liv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Kase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Kasei Corp filed Critical Asahi Kase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429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294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294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294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3/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 D04H3/005Synthetic yarns or filaments
    • D04H3/009Condensation or reaction polymers
    • D04H3/011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9/00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39/14Other 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material ; Other filtering material
    • B01D39/16Other 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material ; Other filtering material of organic material, e.g. synthetic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9/00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39/14Other 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material ; Other filtering material
    • B01D39/16Other 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material ; Other filtering material of organic material, e.g. synthetic fibres
    • B01D39/1607Other 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material ; Other filtering material of organic material, e.g. synthetic fibres the material being fibrous
    • B01D39/1623Other 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material ; Other filtering material of organic material, e.g. synthetic fibres the material being fibrous of synthetic origin
    • B01D39/163Other 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material ; Other filtering material of organic material, e.g. synthetic fibres the material being fibrous of synthetic origin sintered or bond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7/00Packages formed by enclo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 preformed containers, e.g. boxes, cartons, sacks or bag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3/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 D04H3/08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strengthening or consolidating
    • D04H3/1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yarns or like filamentary material of substantial length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strengthening or consolidating with bonds between thermoplastic yarns or filaments produced by we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39/00Aspects relating to 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2239/04Additives and treatments of the filtering material
    • B01D2239/0407Additives and treatments of the filtering material comprising particulate additives, e.g. adsorb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39/00Aspects relating to 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2239/06Filter cloth, e.g. knitted, woven non-woven; self-supported material
    • B01D2239/065More than one layer present in the filter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39/00Aspects relating to filtering material for liquid or gaseous fluids
    • B01D2239/12Special parameters characterising the filtering material
    • B01D2239/1241Particle diame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Filtering Materials (AREA)
  • Package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提供:透明性、尺寸稳定性、漏粉性和成分提取性优异的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和使用其的食品用过滤器。本发明的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的无机系颗粒的含量为0~100ppm,10%点孔径低于1000μm,10%点孔径与2.3%点孔径之差为500以下,且单位面积重量为10~30g/m2

Description

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以及使用其的食品用过滤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明性、尺寸稳定性、漏粉性和成分提取性优异的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以及使用其的面向饮料的提取用的食品用过滤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包装材料,使用有包含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酰胺等树脂的无纺布。然而,一般为了发挥无纺布的过滤器性等遮蔽功能,要求使纤维致密,无法确认内部。另外,进行红茶、绿茶、乌龙茶等的成分提取时,作为简便的方法,大多利用茶叶袋方式。茶叶袋用途中使用的包装材料一般大多使用纸,但存在透明性差、无法可见包装材料的内容物、无法热封加工等问题。
以下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改良了透明性的茶叶袋用无纺布,但没有关于尺寸稳定性的记载,没有特别注意。进而,作为针对漏粉的评价,使用通过泡点法(JIS-K-3832)测定的最大孔径,但适于测定的孔径范围为纳米~微米级,且由于换算压力来体现孔径,因此,不是适于实际使用的茶叶的评价方法。
另外,以下的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包含聚L乳酸的纤度为15~35dtex的茶叶袋用生物降解性单丝,由于纤度大因此透明性高,但存在单丝的沸水收缩率为20%以下、尺寸稳定性低的问题。
进而,以下的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包含以聚烯烃系聚合物为鞘成分、以熔点高于前述鞘成分的聚酯系聚合物为芯成分的芯鞘型的复合长纤维的热封性优异的无纺布,但尺寸稳定性低,另外,没有关于透明性的记载,没有特别注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93932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13182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438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前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透明性、尺寸稳定性、漏粉性和成分提取性优异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以及使用其的食品用过滤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深入研究并反复实验,结果发现:选定具有特定范围的钛元素含量的聚酯系树脂,从构成无纺布的纤维的结构和纤维直径、单位面积重量、热压接面积率的观点出发,进行详细的研究,可以得到纺丝性良好、作为食品用过滤器的成分提取性优异、且透明性和尺寸稳定性这两者良好的无纺布。进而,通过使用直接观察无纺布而算出的孔径作为漏粉性的评价进行定义,至此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如以下所述。
[1]一种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其无机系颗粒的含量为0~100ppm,10%点孔径低于1000μm,10%点孔径与2.3%点孔径之差为500以下,且单位面积重量为10~30g/m2
[2]根据前述[1]所述的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其热压接面积率为5~40%,且平均表观密度为0.1~0.5g/cm3
[3]根据前述[1]或[2]所述的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其平均纤维直径为13~40μm。
[4]根据前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其中,至少1层由拉曼光谱中观测到的1740cm-1附近的基于C=O基的峰宽的半值宽度的平均值为18~24cm-1的纤维构成。
[5]根据前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其中,至少1层由结晶度为30~50%的纤维构成。
[6]根据前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其中,至少1层由双折射率0.04~0.12的纤维构成。
[7]根据前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其透明性为60%以上。
[8]根据前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其沸水收缩率为2.0%以下。
[9]根据前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其质地系数为0.5~2.0。
[10]根据前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其至少1层的拉伸强度为5N/30mm以上。
[11]根据前述[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其中,至少1层含有熔点240℃以下的低熔点纤维。
[12]根据前述[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其包含通过热压接将下述a层和b层一体化而成的层叠无纺布。
a层:包含与高熔点树脂的熔点差为30℃~150℃的低熔点树脂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
b层:包含前述高熔点树脂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
[13]根据前述[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其具有前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的纤维的取向性在截面方向上不同的结构。
[14]根据前述[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其中,至少1层包含含有0~25%的间苯二甲酸的树脂。
[15]根据前述[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其中,前述无机系颗粒为氧化钛。
[16]根据前述[15]所述的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其包含钛元素含量0~0.1ppm的树脂。
[17]根据前述[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其中,形成无纺布后的树脂的IV值为0.6以上。
[18]一种食品用过滤器,其包含前述[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
发明的效果
构成本发明的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的纤维的纺丝性良好,使用包含该纤维的无纺布制造的食品用过滤器的成分提取性优异,透明性、尺寸稳定性、进而耐漏粉性也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板状的分散板等那样的控制气流的装置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为示出沸水收缩率与透明性的关系的图。
图3为示出牵伸比与取向结晶性的关系的图。
图4为示出纺丝温度与取向结晶性的关系的图。
图5为示出树脂IV值与取向结晶性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对于形成构成本实施方式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的聚酯长纤维的聚酯系树脂,作为热塑性聚酯,可以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作为代表例,可以为作为形成酯的酸成分的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等聚合或共聚而得到的聚酯。热塑性聚酯进而可以为具有生物降解性的树脂、例如聚乙醇酸、聚乳酸那样的聚(α-羟基酸)、或以它们为主要重复单元要素的共聚物。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2种以上。
本实施方式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的透明性越高(遮盖性越低)越优选,因此,热塑性合成纤维无纺布中,通常作为消光剂使用的无机系颗粒的含有率越低越优选。
作为用作消光剂的无机颗粒,为合成品和天然产物均可,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作为无机颗粒,例如可以举出氧化铝、二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镁、氧化铈、氧化钇、氧化锌和氧化铁等氧化物系陶瓷、氮化硅、氮化钛和氮化硼等氮化物系陶瓷、碳化硅、碳酸钙、硫酸铝、氢氧化铝、氢氧化镁、钛酸钾、滑石、高岭土、高岭石、地开石、珍珠石、埃洛石、叶蜡石、钛云母、蒙脱土、贝得石、绿脱石、铬膨润石、皂石、锌蒙脱石、锂蒙脱石、蛭石、铁铝蛇纹石(日文:バーチェリン)、绢云母、镁绿泥石、锰铝蛇纹石(日文:ケリアイト)、锌铝蛇纹石(日文:フレイポナイト)、镍铝蛇纹石(日文:ブリンドリアイト)、膨润土、沸石、黑云母、金云母、铁云母、富镁黑云母、针叶云母铁云母、鳞云母、多硅锂云母、白云母、绿鳞石、铁绿鳞石、铁铝绿鳞石、硅酸钙、硅酸镁、硅藻土和硅砂等陶瓷和玻璃纤维。这些无机颗粒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从对树脂的反应活性的观点出发,使用的无机颗粒优选为氧化钛、硬脂酸镁、硬脂酸钙等的非活性无机颗粒。
构成本实施方式的聚酯长纤维的聚酯系树脂的无机系颗粒的适合粒径的范围为1.0μm以下、优选为0.8μm以下、更优选为0.7μm以下。粒径超过1.0μm时,不仅作为无纺布的透明性变低,而且纺丝的稳定性也变差,因此,断头等纺丝缺陷也增加。
构成本实施方式的聚酯长纤维的聚酯系树脂中,无机系颗粒的适合含量为0~100ppm、优选为0~50ppm、更优选为0~0.1ppm。通过使纤维中的无机颗粒的含量为上述范围内,可以充分确保无纺布的透明性。进而,使用无机系颗粒作为催化剂时,通过成为上述范围内,熔融挤出时的树脂的分解反应被抑制,可以抑制断头等纺丝缺陷。
作为构成本实施方式的聚酯长纤维的聚酯系树脂中用作消光剂的无机系颗粒,从廉价且通用的方面出发,优选利用使反应活性失活的氧化钛等钛系颗粒。构成本实施方式的聚酯长纤维的聚酯系树脂中使用钛元素作为无机系颗粒时,适合的含量为0~100ppm、优选为0~50ppm、更优选为0~0.1ppm。
具体而言,优选为不添加作为消光剂使用的二氧化钛等无机系非活性颗粒的无色透明的超级明亮树脂(super bright resin),进一步优选为不使用钛化合物作为催化剂的树脂。通过不使用钛化合物作为催化剂,熔融挤出时的树脂的分解反应被抑制,可以抑制断头等纺丝缺陷。
将本实施方式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制成包装材料时的内容物的泄漏性可以由孔径的分布定义。
孔径的代表值可以由对于无纺布图像中的各孔的面积、从最大面积起向小面积依次累积时的面积率10%点处的孔径来体现,必须为1000μm以下。优选的范围为30μm以上且600μm以下、更优选的范围为40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的范围为300μm以下、最优选为250μm以下。为该范围以上时,布帛的眼变粗,因此,无法抑制内容物的漏粉。另一方面,为该范围以下时,布帛的眼变细,因此,过滤器的透明性变低。另外,过滤器的流体阻力提高,因此,作为食品用过滤器使用时提取时间变多,是不实用的。
将直径大的孔径分布从最大孔径起累积时的2.3%与10%点之差必须为0μm以上且500μm以下。优选的范围为300μm以下、更优选的范围为20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的范围为150μm以下。无纺布那样的孔径分布大的布帛的情况下,通过使直径大的孔的频率为该范围内,可以形成漏粉性优异的无纺布。进而,通过与前述10%孔径的范围组合,可以定义为了包装茶叶而最佳的孔径分布。
另外,相同孔面积的孔的情况下,形状优选为与正圆相比,如椭圆那样存在有长直径和短直径的形状。包装茶叶等内容物的情况下,由于不是表面光滑的圆球,因此,即使为相同孔面积,存在长直径与短直径的孔的情况下,茶叶也挂于孔周边、或不易漏出。特别是对茶叶等的漏出影响大的形状是该无纺布中所含的较大孔的形状。该孔的形状可以由从2.3%孔径至10%孔径的孔的长径的平均除以从2.3%孔径至10%孔径的孔径的平均而得到的值来表示。该值优选为1.3以上。一般如果树脂的透明性相同,则想要边保持透明性边抑制内容物的漏出时,处于折衷关系,一定面积内所含的纤维表面积、即纤维直径越细、单位面积重量越大,透明性越差,内容物的泄漏性变小。利用该关系边确保透明性边抑制内容物的泄漏性的方法之一为减少无纺布中所含的大孔径,另一个方法为使孔的形状为内容物不易漏出的形状。通过并用该二种方法,可以得到进一步满足透明性和内容物的泄漏性抑制这两者的无纺布。
本实施方式的聚酯长纤维的形状除通常的圆截面之外,还可以根据其目的和用途而选择中空截面、芯鞘型复合截面、分割型复合截面、扁平截面等任意的纤维截面形状。
本实施方式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为了形成茶叶袋等袋形状而使用,优选利用制袋机的热封加工中粘接强度高。为了得到粘接强度良好的热封性,通过在聚酯长纤维无纺布的至少一个面上层叠包含熔点240℃以下的低熔点树脂的纤维,并设置熔点差,从而热封加工时,仅使低熔点树脂成分软化或熔融,作为粘接剂发挥功能,可以有效地得到高的热封强度。
前述低熔点树脂的熔点为比高熔点树脂的熔点低30~150℃的温度,优选为低30~100℃的温度。作为低熔点树脂,例如可以举出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萘二甲酸等芳香族二羧酸、与乙二醇、二乙二醇、1,4-丁二醇、环己烷二甲醇等二醇聚合而得到的共聚聚酯系树脂、聚乳酸等脂肪族聚酯系树脂等。进而,作为纤维结构,除单成分之外,优选为鞘芯结构、并列等由2种成分形成的复合纤维结构、例如芯为高熔点、且鞘为低熔点的复合纤维结构,具体而言,优选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高熔点树脂、鞘为共聚聚酯、脂肪族聚酯等低熔点树脂。层叠低熔点纤维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使前述树脂熔融,将半熔融状态的树脂或其纤维状物涂布于无纺布的帘喷雾方式;使熔融了的树脂从喷嘴排出,涂布于无纺布的涂布方式;或,将高熔点纤维网与低熔点纤维网层叠后以热辊等进行接合得到层叠无纺布的方法等。
对于低熔点树脂,例如以对苯二甲酸为主要芳香族二羧酸作为成分时,可以使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萘二甲酸等第二种芳香族二羧酸共聚而使用。此时的第二种芳香族二羧酸相对于全部芳香族二羧酸的量为0~25%、优选为0~22%、更优选为0~18%。添加超过该范围的量时,结晶性变低,进而不会产生基于拉伸的分子取向,因此,纺丝稳定性、形成无纺布时的机械强度、尺寸稳定性变低。
本实施方式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优选可以进行超声波熔切、或热封。密封强度优选为0.1N/30mm以上、更优选为0.2N/30mm以上。可以适宜选择热封条件,例如热封的温度条件优选为比密封面的树脂的熔点低5~80℃的温度。
进而,在不有损期望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添加其他常用的各种添加成分、例如各种弹性体类等冲击性改良剂、结晶成核剂、防着色剂、抗氧化剂、热稳定剂、增塑剂、润滑剂、耐气候剂、抗菌剂、着色剂、颜料、染料等添加剂。
本实施方式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可以利用纺粘法效率好地制造。即,将前述聚酯系树脂加热熔融从喷丝头排出,使用公知的冷却装置,将所得纺出丝条冷却,以吸气机等抽吸装置进行牵引细化。接着,使从抽吸装置排出的丝条组开纤后,堆积在输送带上形成网。接着,使用经过加热的压花辊等部分热压接装置,对在该输送带上形成的网部分地实施热压接,从而可以得到长纤维纺粘无纺布。
利用纺粘法时,没有特别限定,为了提高网的均匀性,例如,通过利用日本特开平11-131355中公开的利用电晕设备等使纤维带电的方法、使用平板状的分散板等那样的控制气流的装置(参照图1)进行调整喷射器的喷出部分的气流的速度分布等使纤维开纤后吹送至网、边抑制网的飞散边层叠在捕集面的方法,从而成为进一步优选的制法。
由纺粘法得到的无纺布具有布强度强、且没有接合部的破损所导致的短纤维的脱落等物性上的特征,另外,为低成本、且生产率高,因此,可以在以卫生、土木、建筑、农业·园艺、生活材料为中心广泛的用途中使用。
本实施方式的聚酯长纤维的纤维直径为13~40μm、优选为15~40μm、更优选为18~35μm、特别优选的范围为21~30μm。纤维直径如果为13μm以上,则可以将透明性设计为充分。另外,纺丝时,纤维无法充分耐于喷射器的张力、纤维的一部分断开的担心少的纤维直径如果为40μm以下,则进行无纺布化而作为食品用过滤器时,机械强度、刚性、成分提取性、透明性、密封性优异,适合作为食品用过滤器。
本实施方式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的单位面积的表面积(即,长纤维无纺布的比表面积m2/g×单位面积重量g/m2)为1.0~3.5(m2/m2)、更优选为1.2~3.0(m2/m2)、特别优选的范围为1.3~2.7(m2/m2)。单位面积的表面积如果为3.5(m2/m2)以下,则可以将透明性设计为充分。另外,单位面积的表面积如果为1.0以上,则进行无纺布化时,可以得到充分的纤维条数,因此,作为食品用过滤器使用时,机械强度、刚性、成分提取性、密封性优异,适合作为食品用过滤器。
本实施方式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的层构成只要是以热方式/化学方式一体化而成为无纺布的方法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层叠无纺布。此时,优选形成分开各层所承担的作用的层构成。例如,通过将第1层设为热封强度高的层、其他层设为拉伸强度、刚性、尺寸稳定性等机械强度优异的层,从而可以形成制袋时所要求的密封特性优异、且机械物性也优异的无纺布。而且,将无纺布制袋为袋状的工序中,如果使用仅以1层的构成兼顾机械强度和密封特性的构成的无纺布,则利用热粘接加工制造袋物的工序中,以高温实施加热、压接处理,因此,热塑性树脂熔融并附着于制袋设备的热辊、热板加热器,引起制品品质的降低、加工速度的降低,想要改善其时,无法得到期望的密封强度。相对于此,如果为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构成,则通过将密封层配置于内表面,从而可以体现良好的密封强度、且可以在不降低品质、生产速度的情况下进行生产。
使用层叠无纺布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时,承担密封性的层的结构可以使用以纺粘法、熔喷法(melt brown method)等的单纤维结构、鞘芯结构、并列、分割割纤等包含2种成分的复合纤维结构,优选为承担密封性能的低熔点树脂配置于纤维表面的结构。例如,为芯为高熔点且鞘为低熔点的复合纤维结构,具体而言,为由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高熔点树脂、鞘为共聚聚酯、脂肪族聚酯等前述低熔点树脂构成的鞘芯结构的无纺布。
使用层叠无纺布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时,承担机械强度的层的制法没有特别限定,从生产率等观点出发,优选为纺粘法。
特别是,使用层叠无纺布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时,承担机械强度的层的制法、物性通过以前述方法生产,可以形成尺寸稳定性、机械强度更优异的无纺布。
使用层叠无纺布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时的压接方法只要可以使纤维彼此一体化而无纺布化就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使各层层叠后以热辊等进行热压接而无纺布化。通过使各层层叠后进行热压接,可以使层间的粘接强度更牢固,可以更有效地体现机械强度、密封性能。
通过使本实施方式中的层叠无纺布的层构成为前述那样的层叠构成,密封强度可以设为更适合的范围。作为具体的密封强度,为1.5N/30mm以上、优选为2.0N/30mm以上、更优选为2.5N/30mm以上。
另外,机械强度、即拉伸强度可以设为更适合的范围,其范围为15N/30mm以上、优选为20N/30mm以上、更优选为23N/30mm以上。
本实施方式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的热压接只要使无纺布的丝与丝以热压接的方法就没有特别限定,通过使无纺布通过由具有凹凸的表面结构的压花辊和平滑辊构成的一对加热辊间,形成均等地分散于无纺布整体的热压接部,从而可以适合地进行。利用压花辊进行热压接时,优选以相对于无纺布总面积为5~40%的范围内的热压接面积率进行热压接,更优选为7~30%、进一步优选为7~20%。
热压接面积率为该范围内时,可以进行纤维相互间的良好的热压接处理,在实现所得无纺布的适度的机械强度、刚性、透明性、成分提取性、尺寸稳定性的方面为优选。热压接处理温度和压力应根据供给的网的单位面积重量、速度等条件而适宜选择,不能一概限定,优选为比聚酯系树脂的熔点低10~90℃的温度,更优选为低20~60℃的温度。
前述热压接工序中除使用压花辊之外,可以利用通过使热风通过网而将丝与丝热压接的热风法。以热风法进行热压接时,在布帛表面压花形状那样的部分凹凸消失,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无纺布的外观透明感。
本实施方式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的沸水收缩率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为1.6%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特别优选的范围为0.5%以下。沸水收缩率为2.0%以下时,热成型加工等中的收缩基本没有,工序稳定性优异,另外,以暴露于接近100℃的高温环境下那样的使用形态形态保持性也优异。下限优选为0%,现实为0.2%以上。
本实施方式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的透明性优选为60%以上、更优选为6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以上。透明性低于60%时,通过无纺布不易观察到内容物的状态,变得不清楚。
本实施方式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0~30g/m2、优选为12~25g/m2。单位面积重量如果为10g/m2以上,则可以保持透明性·成分提取性且也可以充分确保机械强度。另一方面,单位面积重量如果为30g/m2以下,则可以得到透明性·成分提取性。
本实施方式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的厚度优选为0.02~0.50mm、更优选为0.03~0.30mm。单位面积重量和厚度处于该范围内时,作为食品用过滤器使用时可以得到优异的透明性、机械强度、成分提取性。
本实施方式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的平均表观密度优选为0.10~0.50g/cm3、更优选为0.12~0.30g/cm3。平均表观密度与无纺布的刚性、透明性、漏粉性和成分提取性有关系,为上述范围时,纤维间隙为适度,因此,适合作为食品用过滤器。平均表观密度如果为0.10g/cm3以上,则可以调整纤维间隙将漏粉量抑制为适度,并且也可以使机械强度充分。另一方面,平均表观密度如果为0.50g/cm3以下,则不会过度减小纤维间隙,可以将成分提取性保持为适度,可以使制品品质充分。
本实施方式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的MD方向的拉伸强度优选为5~40N/30mm、更优选为6~40N/30mm、进一步优选为7~40N/30mm。拉伸强度为该范围以上时,制袋加工时的生产稳定性、作为食品用过滤器的使用时防破损等优异。
本实施方式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的质地系数优选为0.5~2.0、更优选为0.5~1.5。质地系数表示无纺布的均匀性,因此,与强度、刚性、透明性、漏粉性和成分提取性有关系。如果为上述范围,则无纺布的均匀性是最佳的,因此,作为食品用过滤器的强度、刚性、透明性、加工成袋形状的加工适合性和漏粉性优异。
得到本实施方式的聚酯长纤维时的纺丝温度优选为比聚酯系树脂的熔点高10~60℃的温度、更优选为高10~30℃的温度。纺丝温度如果为该范围,则没有单丝断头等的产生,取向结晶性适度,可以得到机械强度、尺寸稳定性优异的无纺布。
本实施方式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制成无纺布后的树脂的特性粘度(IV值)优选为0.6以上、更优选为0.6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7以上。将树脂粒料熔融挤出时,利用熔融时的热负荷、混炼时的剪切负荷等而树脂分解。熔融后,即制成无纺布后的树脂的IV值如果为该范围以上的情况下,则可以适合地抑制树脂的分解,可以促进纺丝时的树脂的拉伸、结晶化,因此,可以制成机械强度、尺寸稳定性优异的无纺布。
得到本实施方式的聚酯长纤维时的纺丝速度优选为3000~6000m/分钟、更优选为3500~5000m/分钟。将纺出丝条牵引细化时的牵引速度如果为上述范围内,则聚酯长纤维的取向结晶化充分,可以得到机械特性、尺寸稳定性优异的无纺布,且纺丝中产生断头的可能性少,从无纺布的生产率的方面出发也优选。
得到本实施方式的聚酯长纤维时的牵伸比优选为400~2500、更优选为700~2200。将纺出丝条牵引细化时的牵伸比如果为上述范围内,则聚酯长纤维的取向结晶化充分,可以得到机械特性、尺寸稳定性优异的无纺布,且纺丝中产生断头、热压接时产生“缠绕于辊”的可能性低,因此,从无纺布的生产率的方面出发也优选。
本实施方式的聚酯长纤维的双折射率Δn为0.04~0.12、优选为0.06~0.1。双折射率如果为该范围,则纤维的取向性适度,可以得到机械强度、尺寸稳定性优异的无纺布。
评价结晶性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利用基于DSC的结晶度测定、拉曼光谱测定法等来测定。
本实施方式的聚酯长纤维的结晶度为30~50%、优选为40~50%。结晶度如果为该范围内,则可以得到机械强度、尺寸稳定性优异的纤维。
利用拉曼光谱法实施本实施方式的聚酯长纤维的结晶性的情况下,可以以纤维截面的拉曼光谱中观测到的1740cm-1附近的基于C=O基的峰宽的半值宽度的平均值来评价。峰宽的半值宽度的平均值为18~24cm-1、优选为19~24cm-1、更优选的范围为20~23cm-1。峰宽的半值宽度的平均值如果处于该范围,则可以得到机械强度、尺寸稳定性优异的纤维。
本实施方式的聚酯长纤维可以沿纤维的半径方向形成不同的结晶性,例如可以使外周部的结晶性高、使内部的结晶性低。通过使外周部的结晶性高,不易收缩,可以形成机械强度优异的纤维,且通过使内部的结晶性低,热压接时可以充分得到纤维彼此的压接强度,其结果,可以形成机械强度、尺寸稳定性优异的无纺布。这可以通过在基于DSC的结晶度测定时评价熔融峰来确认。
图2中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的沸水收缩率与透明性的关系。增大纤维直径时,可以提高透明性,但取向结晶化不易推进,因此,沸水收缩率变大,尺寸稳定性变低。
图3和4中分别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的、牵伸比和纺丝温度、与双折射率(Δn)和结晶度所示的取向结晶性的关系。越增大牵伸比,纤维的取向结晶性越增加。另外,在粗纤维直径的纺丝条件下,使纺丝温度越低温化,冷却性越提高,从而拉伸效率越提高,可以使纤维的取向结晶化进行。
图5中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的树脂的特性粘度(IV值)与双折射率(Δn)和结晶度所示的取向结晶性的关系。通过提高树脂的IV值,树脂的取向结晶化得到促进,可以使纤维的取向结晶化进行。
为了发挥本发明的期望的效果而根据这些数据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本申请发明人等利用纺丝温度的低温化和牵伸比扩大维持粗纤维直径、且提高取向结晶性,从而达成了透明性与沸水收缩率的提高的兼顾。即,无纺布中,透明性的提高与沸水收缩率所示的尺寸稳定性的提高处于相反关系,但本发明人等通过使纤维的粗纤维直径化和取向结晶性为最佳范围,从而达成了透明性的提高和尺寸稳定性的提高的兼顾。
进而,通过使本发明中使用的树脂的特性粘度(IV值)为最佳化也可以达成取向结晶的最佳范围。用于达成本目的的IV值的范围为0.7以上、优选为0.8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72~0.8的范围。如果为在该范围内的特性粘度,则可以确保稳定的生产率而不会产生单丝断头等,且将熔融了的树脂牵引细化时,可以得到高的取向结晶性,从而可以得到更高的尺寸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本实施方式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放入至热水中时,优选不会在表面浮起而迅速沉降那样的亲水性优异。作为亲水剂,优选作为食品用使用的表面活性剂、例如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等的水溶液、乙醇溶液、或乙醇与水的混合溶液等。涂布的方法可以应用凹印辊方式、吻合辊方式、浸渍方式、喷涂方式等公知的方法。
在不有损本发明的期望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对本实施方式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赋予常用的后加工、例如消臭剂、抗菌剂等,或实施染色、防水加工、透水加工等。
本实施方式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的透明性优异,因此,内容物可以清楚可见,因此,设计性优异,且尺寸稳定性优异,因此,具有非常适合作为具有绿茶、红茶、咖啡等的食品用过滤器的特性。作为食品用过滤器,可以为平袋,为立体形状时,内容物更清晰地可见,提取可以有效地进行,故优选。作为立体形状,优选四面体形状、三角锥立体形状等。
立体形状的食品用过滤器填充被提取物并封入后密封袋而被销售,购入的消费者从袋取出而使用时,要求迅速恢复至原来的立体形状。本发明的长纤维无纺布具有弹性,具有适度的刚性,因此,可以充分满足上述那样的要求。
实施例
以下,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的任何限定。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的测定方法、评价方法等如下述。
(1)钛元素含量(ppm)
使用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制的ICP发射光谱分析装置,求出聚酯树脂中的钛元素含量。
(2)平均纤维直径(μm)
使用KEYENCE CORPORATION制的Microscope显微镜(VH-8000),将纤维的直径扩大成1000倍进行测定,以各20条的平均值求出。
(3)双折射率(Δn)
使用OLYMPUS Corporation制的BH2型偏光显微镜补偿器,利用通常的干涉条纹法,根据延迟量和纤维直径求出刚刚牵引后的纤维的双折射率。
(4)结晶度(%)
使用PerkinElmer公司制的差示扫描量热计DSC6000,使升温速度为10℃/分钟,从40℃升温至300℃,测定结晶化放热量ΔHc、结晶熔融热量ΔHm。结晶度(%)通过下述式求出:
结晶度χc(%)=(ΔHm-ΔHc)/126.4×100
*126.4J/g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完全结晶的熔融热量。
(5)半值宽度(cm-1)
使用Renishaw公司制的显微拉曼光谱装置,以激发光532nm、激发光强度10%测定光谱。求出光谱中观察到的1740cm-1附近的基于C=O基的峰宽的半值宽度。
(6)特性粘度(IV值)
依据JIS K-7367-5进行测定。
(7)单位面积重量(g/m2)
依据JIS L-1906进行测定。
(8)厚度(mm)
以JIS L-1906中规定的方法测定载荷100g/cm2的厚度。
(9)平均表观密度(g/cm3)
根据以JIS L-1906中规定的方法测定的单位面积重量和厚度求出每单位体积的质量:
平均表观密度(g/cm3)=(单位面积重量g/m2)/((厚度mm)×1000)
(10)热压接面积率(%)
取样1cm见方的试验片,以电子显微镜拍摄照片,根据该各照片测定热压接部的面积,将其平均值作为热压接部的面积。另外,在MD方向和CD方向上测定热压接部的图案的间距,根据它们的值,算出无纺布的每单位面积中热压接面积所占的比率作为热压接面积率。
(11)透明性(%)
利用Macbeth分光光度计(CE-7000A型:SAKATA INX CORPORATION制)测定反射率(L值),求出标准白板的L值(Lw0)与标准黑板的L值(Lb0)之差作为基准,由与将试样置于白板上而得到的L值(Lw)同样地置于黑板状而得到的L值(Lb),根据下述式求出透明性:
透明性(%)={(Lw-Lb)/(Lw0-Lb0)}×100
(12)沸水收缩率(%)
依据JIS L-1906,对于长25cm×宽25cm的试验片,试样的每宽1m,采集3处,浸渍于沸腾水中3分钟,自然干燥后,求出MD方向和CD方向的收缩率。算出各平均值,将MD方向和CD方向中任一者大的收缩率作为该无纺布的沸水收缩率。
(13)拉伸强度(N/30mm)
使用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Autograph AGS-5G型,以夹持长100mm、拉伸速度300mm/分钟使30mm宽的试样伸长,将所得断裂时的载荷作为强度,对于无纺布的MD方向进行5次测定,求出其平均值。
(14)质地系数
采集20cm×30cm的试验片,使用野村商事制匀度测定仪(FMT-MIII)测定器,通过CCD相机,将拍摄18cm×25cm的范围得到的透射图像分解为128×128的像素,测定各像素接收的光的强度,算出透射率。质地系数是将测定样品的各微小部位(5mm×5mm)的透射率的标准偏差(σ)除以平均透射率(E)而得到的值,表示微小单元的单位面积重量的不均,值越小,表示均匀性越高。
质地系数=σ/E×100
(15)热封强度(N/30mm)
使用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Autograph AGS-5G型,将30mm宽的试样的热封部分沿约50mm上下方向剥离并安装,以夹持长50mm、拉伸速度100mm/分钟进行伸长,将所得断裂时的载荷作为强度,对于无纺布的MD方向进行5次测定,求出其平均值。热封条件为密封温度210℃、密封时间1秒、压力0.5MPa、密封面积7mm×25mm。
(16)牵伸比
由下述式算出牵伸比:
牵伸比=纺丝速度(m/分钟)/排出线速度(m/分钟)
排出线速度(m/分钟)=单孔排出量(g/分钟)/{熔融密度(g/cm3)×[纺丝嘴直径(cm)/2]2×π}
*聚酯的熔融密度:使用1.20g/cm3
(17)聚酯长纤维无纺布的单位面积的表面积
根据长纤维无纺布的比表面积m2/g×单位面积重量g/m2求出。
长纤维无纺布的比表面积(m2/g)以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的自动比表面积测定机GEMINI 2360求出。另外,比表面积低于0.1m2/g时,根据下述式求出。
表面积(m2/m2)=4×单位面积重量(g/m2)/树脂的密度(g/cm3)/纤维直径(μm)
为2种以上的片时,纤维直径将各纤维直径的表面积加合。
(18)10%孔径
从1个样品切出2cm见方的试样10张,利用SEM观察用的离子溅射装置进行铂蒸镀,在透射光下、以100倍的倍率拍摄1个试样中10处的无纺布图像。对于图像,用图像解析软件将无纺布部分二值化为黑色、孔部分二值化为白色,将图像中的全部孔的面积和最长直径数值化。图像解析软件使用Asahi Kasei Engineering Corporation制“A像君(日文:A像くん)(TM)”。将1个样品图像中的、全部孔从最大面积至小面积依次排列并累积,根据达到至全部孔面积的10%的点的孔面积,作为与该面积相等的面积的圆的直径,由下述式求出孔径。
孔径(μm)=((4×S)/π)^0.5
上述式中,S表示孔面积(μm^2)、“^0.5”表示“0.5的乘方”。
(19)2.3%孔径
代替上述10%孔径,根据达到至全部孔面积的2.3%的点的孔面积求出孔径。
(20)长径/孔径
将1个样品图像中的、全部孔从最大面积至小面积依次排列并累积,求出从达到至全部孔面积的2.3%的孔至达到至10%的孔之间所含的全部孔的、长径的平均和孔径的平均,根据下述式求出。
长径/孔径=长径的平均/孔径的平均
[实施例1]
将钛元素含量为0ppm、特性粘度(IV)为0.8、熔点为247℃的聚酯系树脂供给至常用的熔融纺丝装置,以275℃熔融,从具有圆形截面的纺丝孔的喷丝头以纺丝速度4500m/分钟、且牵伸比2120进行熔融纺丝,得到纤维直径为20.5μm的聚酯长纤维。接着,使用控制平板状的气流的分散装置〔平板相对于长丝的倾斜角为4°〕将该纤维进行开纤分散制作单位面积重量12g/m2的网,在压花辊与平滑辊间,以热压接面积率15%进行部分热压接,由此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1。
[实施例2]
实施例1中以聚酯长纤维的纤维直径成为25.7μm的方式进行纺丝,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1。
[实施例3]
实施例1中以聚酯长纤维的纤维直径成为30.0μm的方式进行纺丝,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1。
[实施例4]
实施例3中,使用IV值为0.8、氧化钛含量为12ppm的树脂,除此之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1。
[实施例5]
实施例3中,使用IV值为0.8、氧化钛含量为70ppm的树脂,除此之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1。
[实施例6]
实施例3中,使用IV值为0.72、氧化钛含量为0ppm的树脂,除此之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1。
[实施例7]
实施例3中,使用IV值为0.77、氧化钛含量为0ppm的树脂,除此之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1。
[实施例8]
实施例3中,以聚酯长纤维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成为20g/m2的方式进行纺丝,除此之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1。
[实施例9]
实施例1中以纺丝速度3770m/分钟、牵伸比707进行熔融纺丝,以聚酯长纤维的纤维直径成为34.9μm的方式进行纺丝,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1。
[实施例10]
实施例2中,以聚酯长纤维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成为20g/m2的方式进行纺丝,以平滑辊进行整面热压接,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1。
[实施例11]
将钛元素含量为0ppm、特性粘度(IV)为0.8、熔点为246℃的聚酯系树脂供给至常用的熔融纺丝装置,以275℃熔融,从具有圆形截面的纺丝孔的喷丝头以纺丝速度4000m/分钟、且牵伸比942进行熔融纺丝,得到纤维直径为30.1μm的聚酯长纤维。接着,使用控制平板状的气流的分散装置〔平板相对于长丝的倾斜角为4°〕将该纤维进行开纤分散,制作单位面积重量20g/m2的网,在压花辊与平滑辊间,以热压接面积率5%进行部分热压接,由此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1。
[实施例12]
将钛元素含量为0ppm、特性粘度(IV)为0.8、熔点为246℃的聚酯系树脂供给至常用的熔融纺丝装置,以275℃熔融,从具有圆形截面的纺丝孔的喷丝头以纺丝速度4000m/分钟、且牵伸比942进行熔融纺丝,得到纤维直径为30.0μm的聚酯长纤维。接着,将该纤维进行开纤分散,制作单位面积重量12g/m2的网,在压花辊与平滑辊间,以热压接面积率15%进行部分热压接,由此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1。
[实施例13]
将钛元素含量为0ppm、特性粘度(IV)为0.8、熔点为246℃的聚酯系树脂供给至常用的熔融纺丝装置,以275℃熔融,从具有圆形截面的纺丝孔的喷丝头以纺丝速度4000m/分钟、且牵伸比942进行熔融纺丝,使用控制平板状的气流的分散装置〔平板相对于长丝的倾斜角为4°〕,将纤维直径为26.7μm的聚酯长纤维进行开纤分散,制作单位面积重量18g/m2的网。接着,将钛元素含量为12ppm、特性粘度(IV)为0.65、熔点为217℃的聚酯系树脂供给至常用的熔融纺丝装置,以275℃熔融,从具有圆形截面的纺丝孔的喷丝头以纺丝速度4150m/分钟、且牵伸比412进行熔融纺丝,使用控制平板状的气流的分散装置〔平板相对于长丝的倾斜角为4°〕,将纤维直径为15μm的聚酯长纤维进行开纤分散,制作单位面积重量3g/m2的网。将双层的网在压花辊与平滑辊间,以热压接面积率15%进行部分热压接,由此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1。
[实施例14]
将钛元素含量为0ppm、特性粘度(IV)为0.8、熔点为246℃的聚酯系树脂供给至常用的熔融纺丝装置,以275℃熔融,从具有圆形截面的纺丝孔的喷丝头以纺丝速度4000m/分钟、且牵伸比942进行熔融纺丝,使用控制平板状的气流的分散装置〔平板相对于长丝的倾斜角为4°〕,将纤维直径为24.6μm的聚酯长纤维进行开纤分散,制作单位面积重量10g/m2的网。接着,将钛元素含量为12ppm、特性粘度(IV)为0.65、熔点为254℃的聚酯系树脂作为芯,将钛元素含量为12ppm、特性粘度(IV)为0.65、熔点为217℃的聚酯系树脂作为鞘,供给至常用的熔融纺丝装置,以275℃熔融,从具有圆形截面的纺丝孔的喷丝头以纺丝速度4500m/分钟、且牵伸比895进行熔融纺丝,使用控制平板状的气流的分散装置〔平板相对于长丝的倾斜角为4°〕,将纤维直径为20μm的聚酯长纤维进行开纤分散,制作单位面积重量8g/m2的网。将双层的网在压花辊与平滑辊间,以热压接面积率15%进行部分热压接,由此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1。
[实施例15]
实施例1中以聚酯长纤维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成为18g/m2的方式进行纺丝,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1。
[实施例16]
实施例2中,以聚酯长纤维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成为18g/m2的方式进行纺丝,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1。
[实施例17]
实施例3中,以聚酯长纤维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成为18g/m2的方式进行纺丝,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1。
[实施例18]
实施例1中以聚酯长纤维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成为18g/m2的方式,形成第一层的无纺布。在其上,使用IV值0.65、钛含量0ppm、熔点217℃的PET树脂,在纺丝温度260℃、加热空气500Nm3/hr/m的条件下进行纺丝,将所得纤维直径10μm的熔喷无纺布以单位面积重量5g/m2吹送至上述纺粘无纺布上,得到无纺布的层叠体。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1。
[实施例19]
实施例2中,以聚酯长纤维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成为18g/m2的方式,形成第一层的无纺布。在其上,使用IV值0.65、钛含量0ppm、熔点217℃的PET树脂,在纺丝温度255℃、加热空气400Nm3/hr/m的条件下进行纺丝,将所得纤维直径15μm的熔喷无纺布以单位面积重量4g/m2吹送至上述纺粘无纺布上,得到无纺布的层叠体。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1。
[实施例20]
实施例3中,以聚酯长纤维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成为18g/m2的方式,形成第一层的无纺布。在其上,使用IV值0.65、钛含量0ppm、熔点217℃的PET树脂,在纺丝温度265℃、加热空气1000Nm3/hr/m的条件下进行纺丝,将所得纤维直径7μm的熔喷无纺布以单位面积重量4g/m2吹送至上述纺粘无纺布上,得到无纺布的层叠体。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1。
[实施例21]
将钛元素含量为0ppm、特性粘度(IV)为0.8、熔点为247℃的聚酯系树脂供给至常用的熔融纺丝装置,以275℃熔融,从具有圆形截面的纺丝孔的喷丝头以纺丝速度4500m/分钟、且牵伸比230进行熔融纺丝,得到纤维直径为14μm的聚酯长纤维。接着,使用控制平板状的气流的分散装置〔平板相对于长丝的倾斜角为4°〕将该纤维进行开纤分散,制作单位面积重量7.5g/m2的网。接着,将钛元素含量为0ppm、特性粘度(IV)为0.65、熔点为254℃的聚酯系树脂作为芯,将钛元素含量为0ppm、特性粘度(IV)为0.65、熔点为217℃的聚酯系树脂作为鞘,供给至常用的熔融纺丝装置,以275℃熔融,从具有圆形截面的纺丝孔的喷丝头以纺丝速度4500m/分钟、且牵伸比380进行熔融纺丝,使用控制平板状的气流的分散装置〔平板相对于长丝的倾斜角为4°〕,将纤维直径为14μm的聚酯长纤维进行开纤分散,制作单位面积重量7.5g/m2的网。将双层的网在压花辊与平滑辊间,以热压接面积率15%进行部分热压接,由此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2。
[实施例22]
将钛元素含量为12ppm、特性粘度(IV)为0.8、熔点为247℃的聚酯系树脂供给至常用的熔融纺丝装置,以275℃熔融,从具有圆形截面的纺丝孔的喷丝头以纺丝速度4500m/分钟、且牵伸比590进行熔融纺丝,得到纤维直径为20.1μm的聚酯长纤维。接着,使用控制平板状的气流的分散装置〔平板相对于长丝的倾斜角为4°〕将该纤维进行开纤分散,制作单位面积重量7.5g/m2的网。接着,将钛元素含量为0ppm、特性粘度(IV)为0.65、熔点为254℃的聚酯系树脂作为芯,将钛元素含量为0ppm、特性粘度(IV)为0.65、熔点为217℃的聚酯系树脂作为鞘,供给至常用的熔融纺丝装置,以275℃熔融,从具有圆形截面的纺丝孔的喷丝头以纺丝速度4500m/分钟、且牵伸比380进行熔融纺丝,使用控制平板状的气流的分散装置〔平板相对于长丝的倾斜角为4°〕,将纤维直径为14μm的聚酯长纤维进行开纤分散,制作单位面积重量7.5g/m2的网。将双层的网在压花辊与平滑辊间,以热压接面积率15%进行部分热压接,由此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2。
[实施例23]
将钛元素含量为12ppm、特性粘度(IV)为0.8、熔点为247℃的聚酯系树脂供给至常用的熔融纺丝装置,以275℃熔融,从具有圆形截面的纺丝孔的喷丝头以纺丝速度4500m/分钟、且牵伸比740进行熔融纺丝,得到纤维直径为24.6μm的聚酯长纤维。接着,使用控制平板状的气流的分散装置〔平板相对于长丝的倾斜角为4°〕将该纤维进行开纤分散,制作单位面积重量7.5g/m2的网。接着,将钛元素含量为0ppm、特性粘度(IV)为0.65、熔点为254℃的聚酯系树脂作为芯,将钛元素含量为0ppm、特性粘度(IV)为0.65、熔点为217℃的聚酯系树脂作为鞘,供给至常用的熔融纺丝装置,以275℃熔融,从具有圆形截面的纺丝孔的喷丝头以纺丝速度4500m/分钟、且牵伸比380进行熔融纺丝,使用控制平板状的气流的分散装置〔平板相对于长丝的倾斜角为4°〕,将纤维直径为14μm的聚酯长纤维进行开纤分散,制作单位面积重量7.5g/m2的网。将双层的网在压花辊与平滑辊间,以热压接面积率15%进行部分热压接,由此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2。
[实施例24]
将钛元素含量为0ppm、特性粘度(IV)为0.8、熔点为247℃的聚酯系树脂供给至常用的熔融纺丝装置,以275℃熔融,从具有圆形截面的纺丝孔的喷丝头以纺丝速度4500m/分钟、且牵伸比550进行熔融纺丝,得到纤维直径为20.1μm的聚酯长纤维。接着,使用控制平板状的气流的分散装置〔平板相对于长丝的倾斜角为4°〕将该纤维进行开纤分散,制作单位面积重量10g/m2的网。接着,将钛元素含量为0ppm、特性粘度(IV)为0.65、熔点为254℃的聚酯系树脂作为芯,将钛元素含量为0ppm、特性粘度(IV)为0.65、熔点为217℃的聚酯系树脂作为鞘,供给至常用的熔融纺丝装置,以275℃熔融,从具有圆形截面的纺丝孔的喷丝头以纺丝速度4500m/分钟、且牵伸比450进行熔融纺丝,使用控制平板状的气流的分散装置〔平板相对于长丝的倾斜角为4°〕,将纤维直径为16μm的聚酯长纤维进行开纤分散,制作单位面积重量5g/m2的网。将双层的网在压花辊与平滑辊间,以热压接面积率15%进行部分热压接,由此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2。
[实施例25]
将钛元素含量为0ppm、特性粘度(IV)为0.8、熔点为247℃的聚酯系树脂供给至常用的熔融纺丝装置,以275℃熔融,从具有圆形截面的纺丝孔的喷丝头以纺丝速度4500m/分钟、且牵伸比590进行熔融纺丝,得到纤维直径为20.1μm的聚酯长纤维。接着,使用控制平板状的气流的分散装置〔平板相对于长丝的倾斜角为4°〕将该纤维进行开纤分散,制作单位面积重量7.5g/m2的网。接着,将钛元素含量为0ppm、特性粘度(IV)为0.65、熔点为254℃的聚酯系树脂作为芯,将钛元素含量为0ppm、特性粘度(IV)为0.65、熔点为217℃的聚酯系树脂作为鞘,供给至常用的熔融纺丝装置,以275℃熔融,从具有圆形截面的纺丝孔的喷丝头以纺丝速度4500m/分钟、且牵伸比450进行熔融纺丝,使用控制平板状的气流的分散装置〔平板相对于长丝的倾斜角为4°〕,将纤维直径为16μm的聚酯长纤维进行开纤分散,制作单位面积重量7.5g/m2的网。将双层的网在压花辊与平滑辊间,以热压接面积率15%进行部分热压接,由此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2。
[实施例26]
将钛元素含量为0ppm、特性粘度(IV)为0.8、熔点为247℃的聚酯系树脂供给至常用的熔融纺丝装置,以275℃熔融,从具有圆形截面的纺丝孔的喷丝头以纺丝速度4500m/分钟、且牵伸比740进行熔融纺丝,得到纤维直径为24.6μm的聚酯长纤维。接着,使用控制平板状的气流的分散装置〔平板相对于长丝的倾斜角为4°〕将该纤维进行开纤分散,制作单位面积重量7.5g/m2的网。接着,将钛元素含量为0ppm、特性粘度(IV)为0.65、熔点为254℃的聚酯系树脂作为芯,将钛元素含量为0ppm、特性粘度(IV)为0.65、熔点为217℃的聚酯系树脂作为鞘,供给至常用的熔融纺丝装置,以275℃熔融,从具有圆形截面的纺丝孔的喷丝头以纺丝速度4500m/分钟、且牵伸比450进行熔融纺丝,使用控制平板状的气流的分散装置〔平板相对于长丝的倾斜角为4°〕,将纤维直径为16μm的聚酯长纤维进行开纤分散,制作单位面积重量7.5g/m2的网。将双层的网在压花辊与平滑辊间,以热压接面积率15%进行部分热压接,由此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2。
[实施例27]
将钛元素含量为12ppm、特性粘度(IV)为0.8、熔点为247℃的聚酯系树脂供给至常用的熔融纺丝装置,以275℃熔融,从具有圆形截面的纺丝孔的喷丝头以纺丝速度4500m/分钟、且牵伸比590进行熔融纺丝,得到纤维直径为20.1μm的聚酯长纤维。接着,使用控制平板状的气流的分散装置〔平板相对于长丝的倾斜角为0°〕,将该纤维进行开纤分散,制作单位面积重量7.5g/m2的网。接着,将钛元素含量为0ppm、特性粘度(IV)为0.65、熔点为254℃的聚酯系树脂作为芯,将钛元素含量为0ppm、特性粘度(IV)为0.65、熔点为217℃的聚酯系树脂作为鞘,供给至常用的熔融纺丝装置,以275℃熔融,从具有圆形截面的纺丝孔的喷丝头以纺丝速度4500m/分钟、且牵伸比450进行熔融纺丝,使用控制平板状的气流的分散装置〔平板相对于长丝的倾斜角为0°〕,将纤维直径为16μm的聚酯长纤维进行开纤分散,制作单位面积重量7.5g/m2的网。将双层的网在压花辊与平滑辊间,以热压接面积率15%进行部分热压接,由此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2。
[实施例28]
使控制平板状的气流的分散装置的平板相对于长丝的倾斜角为0°,除此之外,利用与实施例22同样的方法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1。
[实施例29]
将使用低熔点树脂的层由鞘芯结构形成并列结构,除此之外,利用与实施例21同样的方法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2。
[实施例30]
将使用低熔点树脂的层由鞘芯结构形成并列结构,除此之外,利用与实施例24同样的方法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2。
[实施例31]
将使用低熔点树脂的层由鞘芯结构形成并列结构,除此之外,利用与实施例22同样的方法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2。
[实施例32]
使各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为6g/m2,除此之外,利用与实施例21同样的方法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2。
[实施例33]
使各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为6g/m2,除此之外,利用与实施例22同样的方法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2。
[实施例34]
使各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为6g/m2,除此之外,利用与实施例23同样的方法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2。
[实施例35]
将钛元素含量为0ppm、特性粘度(IV)为0.8、熔点为247℃的聚酯系树脂供给至常用的熔融纺丝装置,以275℃熔融,从具有圆形截面的纺丝孔的喷丝头以纺丝速度4500m/分钟、且牵伸比590进行熔融纺丝,得到纤维直径为20.1μm的聚酯长纤维。接着,使用控制平板状的气流的分散装置〔平板相对于长丝的倾斜角为4°〕将该纤维进行开纤分散,制作单位面积重量12g/m2的网。接着,将钛元素含量为0ppm、特性粘度(IV)为0.65、熔点为254℃的聚酯系树脂作为芯,将钛元素含量为0ppm、特性粘度(IV)为0.65、熔点为217℃的聚酯系树脂作为鞘,供给至常用的熔融纺丝装置,以275℃熔融,从具有圆形截面的纺丝孔的喷丝头以纺丝速度4500m/分钟、且牵伸比450进行熔融纺丝,使用控制平板状的气流的分散装置〔平板相对于长丝的倾斜角为4°〕,将纤维直径为16μm的聚酯长纤维进行开纤分散,制作单位面积重量6g/m2的网。将双层的网在压花辊与平滑辊间,以热压接面积率15%进行部分热压接,由此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2。
[实施例36]
使各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为9g/m2,除此之外,利用与实施例25同样的方法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2。
[实施例37]
使各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为9g/m2,除此之外,利用与实施例21同样的方法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1。
[实施例38]
将钛元素含量为12ppm、特性粘度(IV)为0.8、熔点为247℃的聚酯系树脂供给至常用的熔融纺丝装置,以305℃熔融,从具有圆形截面的纺丝孔的喷丝头以纺丝速度4500m/分钟、且牵伸比230进行熔融纺丝,得到纤维直径为10μm的聚酯长纤维。接着,使用控制平板状的气流的分散装置〔平板相对于长丝的倾斜角为4°〕将该纤维进行开纤分散,制作单位面积重量7.5g/m2的网。接着,将钛元素含量为0ppm、特性粘度(IV)为0.65、熔点为254℃的聚酯系树脂作为芯,将钛元素含量为0ppm、特性粘度(IV)为0.65、熔点为217℃的聚酯系树脂作为鞘,供给至常用的熔融纺丝装置,以275℃熔融,从具有圆形截面的纺丝孔的喷丝头以纺丝速度4500m/分钟、且牵伸比380进行熔融纺丝,使用控制平板状的气流的分散装置〔平板相对于长丝的倾斜角为4°〕,将纤维直径为14μm的聚酯长纤维进行开纤分散,制作单位面积重量7.5g/m2的网。将双层的网在压花辊与平滑辊间,以热压接面积率15%进行部分热压接,由此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2。
[实施例39]
使各层的纤维直径为13μm,除此之外,利用与实施例32同样的方法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2。
[比较例1]
实施例1中使聚酯系树脂的钛元素含量为3000ppm,以聚酯长纤维的单位面积重量成为20.0g/m2的方式进行纺丝,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但无纺布的透明性低,无法得到作为食品用过滤器的充分的透明性。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3。
[比较例2]
实施例1中使以牵伸比545进行熔融纺丝而得到的聚酯长纤维的纤维直径为12.0μm,以聚酯长纤维的单位面积重量成为20g/m2的方式进行纺丝,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但无纺布的透明性低,无法得到作为食品用过滤器的充分的透明性。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3。
[比较例3]
使用钛元素含量为12ppm、特性粘度(IV)为0.65、熔点为253℃的聚酯系树脂,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3。
[比较例4]
使用钛元素含量为12ppm、特性粘度(IV)为0.65、熔点为253℃的聚酯系树脂,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3。
[比较例5]
使用钛元素含量为12ppm、特性粘度(IV)为0.65、熔点为253℃的聚酯系树脂,除此之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3。
[比较例6]
使用钛元素含量为12ppm、特性粘度(IV)为0.65、熔点为253℃的聚酯系树脂,除此之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3。
[比较例7]
使用钛元素含量为0ppm、特性粘度(IV)为0.65、熔点为253℃的聚酯系树脂,除此之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3。
[比较例8]
将钛元素含量为0ppm、特性粘度(IV)为0.8、熔点为246℃的聚酯系树脂供给至常用的熔融纺丝装置,以295℃熔融,从具有圆形截面的纺丝孔的喷丝头以纺丝速度4000m/分钟、且牵伸比191进行熔融纺丝,得到纤维直径为30.3μm的聚酯长纤维。接着,使用控制平板状的气流的分散装置〔平板相对于长丝的倾斜角为4°〕将该纤维进行开纤分散,制作单位面积重量20/m2的网,在压花辊与平滑辊间,以热压接面积率15%进行部分热压接,由此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但无法得到作为食品用过滤器的充分的尺寸稳定性。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3。
[比较例9]
比较例8中,使以牵伸比345进行熔融纺丝而得到的聚酯长纤维的纤维直径为50.0μm,以聚酯长纤维的单位面积重量成为20g/m2的方式进行纺丝,但辊上的收缩大,无法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3。
[比较例10]
实施例3中,以聚酯长纤维的单位面积重量成为40g/m2的方式制作网,除此之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但无纺布的透明性低,无法得到作为食品用过滤器的充分的透明性。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3。
[比较例11]
使树脂的钛含量为3000ppm,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1同样地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3。
[比较例12]
使树脂的IV值为0.7,除此之外,与比较例11同样地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3。
[比较例13]
将钛元素含量为0ppm、特性粘度(IV)为0.65、熔点为254℃的聚酯系树脂作为芯,将钛元素含量为0ppm、特性粘度(IV)为0.65、熔点为217℃的聚酯系树脂作为鞘,供给至常用的熔融纺丝装置,以275℃熔融,从具有圆形截面的纺丝孔的喷丝头以纺丝速度4500m/分钟进行熔融纺丝,使用控制平板状的气流的分散装置〔平板相对于长丝的倾斜角为4°〕,将纤维直径为14μm的聚酯长纤维进行开纤分散,将单位面积重量15g/m2的网在压花辊与平滑辊间,以热压接面积率15%进行部分热压接,由此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以下的表3。需要说明的是,进行所得无纺布的热封时,密封机中剧烈地产生树脂污染。
[比较例14]
使各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0g/m2,除此之外,利用与实施例21同样的方法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表3。
[比较例15]
使各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为4g/m2,除此之外,利用与实施例26同样的方法得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将所得无纺布的物性示于表3。
[表1]
Figure GDA0001404275470000331
[表2]
Figure GDA0001404275470000341
[表3]
Figure GDA0001404275470000351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的透明性、尺寸稳定性、漏粉性、和成分提取性优异,因此,可以适合作为食品用过滤器利用。

Claims (18)

1.一种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其无机系颗粒的含量为0~100ppm,10%点孔径低于1000μm,10%点孔径与2.3%点孔径之差为500μm以下,且单位面积重量为10~30g/m2,聚酯长纤维无纺布的单位面积的表面积为1.0~3.5m2/m2,从2.3%孔径至10%孔径的孔的长径的平均除以从2.3%孔径至10%孔径的孔径的平均而得到的值为1.3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其热压接面积率为5~40%,且平均表观密度为0.1~0.5g/cm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其平均纤维直径为13~4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其中,至少1层由拉曼光谱中观测到的1740cm-1附近的基于C=O基的峰宽的半值宽度的平均值为18~24cm-1的纤维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其中,至少1层由结晶度为30~50%的纤维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其中,至少1层由双折射率0.04~0.12的纤维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其透明性为60%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其沸水收缩率为2.0%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其质地系数为0.5~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其至少1层的拉伸强度为5N/30mm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其中,至少1层含有熔点240℃以下的低熔点纤维。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其包含通过热压接将下述a层和b层一体化而成的层叠无纺布,
a层:包含与高熔点树脂的熔点差为30℃~150℃的低熔点树脂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
b层:包含所述高熔点树脂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其具有所述聚酯长纤维无纺布的纤维的取向性在截面方向上不同的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其中,至少1层包含含有0~25%的间苯二甲酸的树脂。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其中,所述无机系颗粒为氧化钛。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其包含钛元素含量0~0.1ppm的树脂。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其中,形成无纺布后的树脂的特性粘度即IV值为0.6以上。
18.一种食品用过滤器,其包含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
CN201680015024.1A 2015-04-03 2016-03-31 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以及使用其的食品用过滤器 Active CN1074294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77130 2015-04-03
JP2015-077130 2015-04-03
PCT/JP2016/060739 WO2016159266A1 (ja) 2015-04-03 2016-03-31 単層又は複層ポリエステル長繊維不織布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食品用フィルタ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29459A CN107429459A (zh) 2017-12-01
CN107429459B true CN107429459B (zh) 2020-04-14

Family

ID=57005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5024.1A Active CN107429459B (zh) 2015-04-03 2016-03-31 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以及使用其的食品用过滤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2) JP6657189B2 (zh)
KR (1) KR101952528B1 (zh)
CN (1) CN107429459B (zh)
GB (1) GB2555721B (zh)
TW (1) TWI624571B (zh)
WO (1) WO20161592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16047A1 (ja) * 2017-05-20 2018-11-29 大紀商事株式会社 抽出用シート材、抽出用フィルター及び抽出用バッグ
US20220097342A1 (en) * 2019-03-22 2022-03-31 Asahi Kasei Kabushiki Kaisha Nonwoven Fabric for Sterilization Packaging Material
CN111729403B (zh) * 2019-03-25 2022-07-12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过滤材料及其用途
CN110079890A (zh) * 2019-04-26 2019-08-02 绍兴喜能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组分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89245A (zh) * 2019-10-14 2019-12-20 南昌蒸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密闭式自加热容器
JP6775863B1 (ja) * 2020-06-19 2020-10-28 大紀商事株式会社 抽出用シート材
KR102497942B1 (ko) 2021-11-12 2023-02-09 주식회사 제이케이상사 친환경 생분해성 부직포 필터 제조 방법
CN114762783B (zh) * 2022-03-23 2024-04-02 杭州诗蓝过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复合液体过滤材料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4970A (zh) * 2009-09-30 2014-01-01 株式会社Adeka 聚酯纤维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8414B2 (ja) * 1986-12-26 1996-02-28 旭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成型性複合シ−ト
JP2520888B2 (ja) * 1986-12-26 1996-07-31 旭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熱成型用積層体シ−トとその製造方法
JPH1143855A (ja) 1997-05-26 1999-02-16 Unitika Ltd 複合長繊維不織布からなる包材
JP2001131826A (ja) 1999-10-27 2001-05-15 Nippon Ester Co Ltd ティーバッグ用生分解性モノフィラメント
JP2001146671A (ja) * 1999-11-16 2001-05-29 Toyobo Co Ltd 長繊維不織布
JP4209629B2 (ja) * 2002-04-23 2009-01-14 日本バイリーン株式会社 あぶらとりシート
JP3939326B2 (ja) 2002-07-01 2007-07-04 旭化成せんい株式会社 不織布及びティーバッグ
JP2007152216A (ja) * 2005-12-05 2007-06-21 Toray Ind Inc フィルター用不織布
JP5030427B2 (ja) * 2006-01-25 2012-09-19 旭化成せんい株式会社 袋体
EP1977884B1 (en) * 2006-01-25 2019-08-28 Asahi Kasei Kabushiki Kaisha Heat-bondable laminated nonwoven fabric
JP4944545B2 (ja) * 2006-08-30 2012-06-06 旭化成せんい株式会社 食品用フィルター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食品封入袋体の製法
JP5064898B2 (ja) * 2007-06-11 2012-10-31 旭化成せんい株式会社 食品向けフィルタ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食品封入袋体
JP4866794B2 (ja) * 2007-06-14 2012-02-01 旭化成せんい株式会社 食品用フィルタ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食品封入袋体
JP4916984B2 (ja) * 2007-09-19 2012-04-18 株式会社クラレ 不織布
JP5315776B2 (ja) * 2008-04-30 2013-10-16 静岡県 ドリップ式ティーバッグ
TWI618279B (zh) * 2012-04-04 2018-03-11 Asahi Kasei Fibers Corp 分隔件材料
EP2899777B1 (en) * 2012-09-19 2017-11-08 Asahi Kasei Kabushiki Kaisha Separa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lithium ion secondary cell
WO2014097462A1 (ja) * 2012-12-20 2014-06-26 大紀商事株式会社 抽出用フィルターおよび抽出用バッグ
JP2015076416A (ja) * 2013-10-04 2015-04-20 旭化成せんい株式会社 不織布、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セパレータ、並びに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4970A (zh) * 2009-09-30 2014-01-01 株式会社Adeka 聚酯纤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01716072D0 (en) 2017-11-15
WO2016159266A1 (ja) 2016-10-06
KR20170117525A (ko) 2017-10-23
JP6898482B2 (ja) 2021-07-07
GB2555721A (en) 2018-05-09
TWI624571B (zh) 2018-05-21
KR101952528B1 (ko) 2019-02-26
JP2020073751A (ja) 2020-05-14
JP6657189B2 (ja) 2020-03-04
TW201643289A (zh) 2016-12-16
JPWO2016159266A1 (ja) 2017-11-16
CN107429459A (zh) 2017-12-01
GB2555721B (en) 2021-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29459B (zh) 单层或多层聚酯长纤维无纺布以及使用其的食品用过滤器
KR101858371B1 (ko) 섬유 시트
RU2435882C2 (ru) Облегченный фильерный нетканый материал с особыми механическими свойствами
WO2004003277A1 (ja) 不織布及びティーバッグ
KR100452179B1 (ko) 정밀도가높은실린더형필터
JP6731064B2 (ja) 生分解性不織布
US8308833B2 (en) Nonwoven fabric for filters
EP3155147A2 (en) Multi-die melt blowing system for forming co-mingled structures and method thereof
WO2018216047A1 (ja) 抽出用シート材、抽出用フィルター及び抽出用バッグ
JP6239337B2 (ja) ポリエステル長繊維不織布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食品用フィルター
EP3730285A1 (en) Multilayer sound absorbing material
WO2019116000A1 (en) Nonwoven fabric
JP6936615B2 (ja) ポリフェニレンサルファイド不織布
CN113906176B (zh) 熔喷非织造布、过滤器及熔喷非织造布的制造方法
JP2015074842A (ja) 生分解性長繊維不織布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食品用フィルター
EP3781286B1 (en) High burst strength wet-laid nonwoven filtration media and its use
JP5267809B2 (ja) フィルター基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フィルター
CN107530607A (zh) 过滤器
KR101242687B1 (ko) 폴리에스테르계 부직포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5857645B2 (ja) 複合化シート及び該複合化シートを含む製品
JP2018003238A (ja) ポリエステル長繊維不織布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食品用フィルター
JP5689626B2 (ja) 湿式短繊維不織布
JP6997527B2 (ja) ポリフェニレンサルファイド不織布
KR100557401B1 (ko) 태섬도 폴리프로필렌 스판본드 부직포의 제조방법 및그로부터 제조된 부직포
JP4746226B2 (ja) 印刷基材用不織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06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Mitsui Chemical Asahi Living Material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Japa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ASAHI KASEI Kabushiki Kaisha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Jap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