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28048A - 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428048A CN107428048A CN201680015270.7A CN201680015270A CN107428048A CN 107428048 A CN107428048 A CN 107428048A CN 201680015270 A CN201680015270 A CN 201680015270A CN 107428048 A CN107428048 A CN 10742804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gion
- resin
- post portion
- cast gate
- po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5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3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3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0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7
- 239000012783 reinforcing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4696 Poly ether ether ke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0
- 229920001707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0
- 229920002530 polyetherether keto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20000049 Carbon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734 Polyphenylene sulf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917 carbon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739 chao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365 glass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20000069 polyphenylene sulf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952 Polya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150000002825 nitril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2647 polya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1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0570 polyeth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6389 polyphenyl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150000003568 thioether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4
- RTZKZFJDLAIYFH-UHFFFAOYSA-N Diethyl ether Chemical compound CCOCC RTZKZFJDLAIYF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17435 S2 I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61 lu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914 Metallic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946381 Timon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764 inhibitory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89 potenti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92 thermoplas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38—Ball cages
- F16C33/41—Ball cages comb-shaped
- F16C33/412—Massive or moulded comb cages, e.g. snap ball cages
- F16C33/414—Massive or moulded comb cages, e.g. snap ball cages formed as one-piece cages, i.e. monoblock comb cages
- F16C33/416—Massive or moulded comb cages, e.g. snap ball cages formed as one-piece cages, i.e. monoblock comb cages made from plastic, e.g. injection moulded comb cag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025—Preventing defects on the moulded article, e.g. weld lines, shrinkage mark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046—Details relating to the filling pattern or flow paths or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moulding material in the mould cavit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7—Sprue channels ; Runner channels or runner nozzles
- B29C45/2701—Details not specific to hot or cold runner channels
- B29C45/2708—Gat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9/00—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38—Ball cages
- F16C33/41—Ball cages comb-shape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46—Cages for rollers or needles
- F16C33/49—Cages for rollers or needles comb-shap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025—Preventing defects on the moulded article, e.g. weld lines, shrinkage marks
- B29C2045/0027—Gate or gate mark lo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4—Bearings
- B29L2031/045—Bushes theref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9/00—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 F16C19/02—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ball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 F16C19/04—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ball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for radial load mainly
- F16C19/06—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with bearing balls essentially of the same size in one or more circular rows for radial load mainly with a single row or ball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220/00—Shaping
- F16C2220/02—Shaping by casting
- F16C2220/04—Shaping by casting by injection-mould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300/00—Application independent of particular apparatuses
- F16C2300/02—General use or purpose, i.e. no use, purpose, special adaptation or modification indicated or a wide variety of uses mention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轴承用保持器,是从在成型模具内形成的大致圆环状腔室的周缘部设置的多个树脂射出浇口向所述腔室内射出熔融树脂,从而进行成型的轴承用保持器。在至少一个柱部设置能够存留熔融树脂的树脂存留部。与柱部连通的树脂存留部的连通部的截面积是树脂射出浇口的截面积的1/4以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轴承用保持器通过注塑成型来制造。具体地,如图18所示,在成型模具内形成与作为成型体的轴承用保持器对应的环状腔室140,从设置在该腔室140的周缘部的树脂射出浇口150注入熔融的树脂材料(热塑性树脂),经过冷却固化来制造轴承用保持器。
注入到腔室140的熔融树脂在腔室140内沿着周向两侧分为两股树脂流而流动,在与树脂射出浇口150在径向上相对的反对侧的位置再次汇流,相互接合,形成熔接部100W。一般而言,众所周知,如此注塑成型的轴承用树脂制保持器由于仅是熔融树脂融合一体化而成,因而熔融树脂不能进行均匀混合,在熔接部100W强度会有所下降。
此外,在熔融树脂中添加了玻璃纤维、碳纤维、金属纤维等增强纤维材料来作为强化材料的情况下,在熔接部100W,增强纤维材料相对于熔融树脂的流动方向垂直取向,因而不能实现增强效果。而且,在熔接部100W以外的部分,增强纤维材料相对于熔融树脂的流动方向平行取向,因而该部分与熔接部的强度差会增大。
这样,通过注塑成型制造的轴承用树脂制保持器,多从强度较弱的熔接部开始破损。尤其,如果熔接部形成在应力最容易集中的部位(例如,在兜孔(ポケット)中轴向的壁厚最薄的底部、圆环部与柱部相交差的角部的R部),则在该部位易于产生损伤,会损害保持器的耐久性。于是,以往进行如下所示的对策。
专利文献1的合成树脂制保持器的制造方法中,在成型模具的腔室的圆周方向的多个位置上分别设置了浇口。此外,在这些浇口之间的多个区域中,一部分区域的圆周方向距离比其他区域的圆周方向距离长。进而,在圆周方向距离较长的区域内,在注入树脂材料的汇流位置设置了树脂留存部。由此,使汇流的注入树脂材料从腔室流入到树脂留存部,实现防止熔接部强度的下降。
专利文献2的树脂制保持器中,兜孔的总数为奇数,同时,是在每个浇口之间配置的兜孔的数量为最均等的数量。树脂留存部的位置设置于在兜孔为奇数的浇口之间位于周向中央的兜孔的两侧的柱部中的任一方。由此,将在兜孔为奇数的浇口之间的区域形成的熔接部,形成于在周向上从兜孔的底部偏离的位置,实现了保持器的刚性的提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66653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0957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1记载的制造方法中,在注入树脂材料的汇流部位,即与熔接部形成位置一致的位置,设置树脂留存部。因此,在与腔室连通的树脂留存部的连通部(开口部)附近,增强纤维材料相对于树脂材料的流动方向易于垂直取向,不能得到充分的熔接部增强效果。
专利文献2记载的树脂制保持器中,在没有设置树脂留存部的、兜孔为偶数的浇口之间的区域,会形成熔融树脂仅熔接于柱部而一体化的熔接部,因此,根据使用条件的不同,有时熔接部强度有可能不充分。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强度下降的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
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构成而得以达成。
(1)一种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是从在成型金属模具内形成的大致圆环状腔室的周缘部设置的多个树脂射出浇口向上述腔室内射出熔融树脂,从而进行成型的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轴承用保持器具有:
大致圆环状的基部;
多个柱部,从上述基部在轴向上的一端侧面,在周向上以预定间隔向着轴向突出;以及
与上述柱部相同数量的兜孔,由相邻的一对上述柱部的相互对置的面和上述基部在轴向上的一端侧面形成,
在至少一个上述柱部设置能够存留上述熔融树脂的树脂存留部,
与上述柱部连通的上述树脂存留部的连通部的截面积为上述树脂射出浇口的截面积的1/4以下。
(2)如(1)所记载的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特征在于,
上述柱部为多个且为偶数个,
在上述柱部设置上述树脂射出浇口和上述树脂存留部中的任一个,
将多个上述树脂射出浇口和多个上述树脂存留部,在周向上交替地设置于多个上述柱部,
将上述树脂射出浇口配置在从上述柱部的周向中央向着周向上的一侧偏离的位置,
上述树脂存留部配置在上述柱部的周向中央。
(3)如(1)所记载的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特征在于,
上述树脂射出浇口为3个,
上述柱部为3的偶数倍个,
将相邻的上述树脂射出浇口之间的区域分别设为第1区域~第3区域时,
将3个上述树脂射出浇口分别设置在从上述柱部的周向中央向着周向上的一侧偏离的位置,以使得上述第1区域~第3区域中的上述兜孔的数量相同,
在距上述第1区域~第3区域的两端最远的上述柱部的周向中央,分别设置能够存留上述熔融树脂的树脂存留部。
(4)如(1)所记载的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特征在于,
上述树脂射出浇口为3个,
上述柱部为非3倍数的偶数个,
将相邻的上述树脂射出浇口之间的区域分别设为第1区域~第3区域时,
上述第1区域和第2区域中的上述兜孔的数量相同且为奇数个,
上述第3区域中的上述兜孔的数量为偶数个,且比上述第1区域和第2区域的上述兜孔的数量多1个或少1个,
将上述第1区域和第2区域分开的上述树脂射出浇口设置在从上述柱部的周向中央向着上述第1区域侧偏离的位置,
将上述第2区域和第3区域分开的上述树脂射出浇口设置在从上述柱部的周向中央向着上述第3区域侧偏离的位置,
将上述第3区域和第1区域分开的上述树脂射出浇口设置在从上述柱部的周向中央向着上述第1区域侧偏离的位置,
在上述第1区域~第3区域的上述柱部分别设置能够存留上述熔融树脂的树脂存留部,
将上述第1区域和第2区域中的上述树脂存留部设置于如下位置:与分别位于上述第1区域和第2区域的周向中央的上述兜孔相邻的一对上述柱部中的、一侧上述柱部的周向中央,
将上述第3区域中的上述树脂存留部设置于如下位置:位于上述第3区域的周向中央的上述柱部的周向中央。
(5)如(1)所记载的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特征在于,
上述树脂射出浇口为3个,
上述柱部为非3倍数的奇数个,
将相邻的上述树脂射出浇口之间的区域分别作为第1区域~第3区域时,
上述第1区域和第2区域中的上述兜孔的数量相同,且为偶数个,
上述第3区域中的上述兜孔的数量为奇数个,且比上述第1区域和第2区域的上述兜孔的数量多1个或少1个,
将上述第1区域和第2区域分开的上述树脂射出浇口,设置在从上述柱部的周向中央向着上述第1区域侧偏离的位置,
将上述第2区域和第3区域分开的上述树脂射出浇口以及将上述第3和第1区域分开的上述树脂射出浇口,设置在上述柱部的周向中央,
在上述第1区域~第3区域的上述柱部分别设置能够存留上述熔融树脂的树脂存留部,
将上述第1区域和第2区域中的上述树脂存留部设置在分别位于上述第1区域和第2区域的周向中央的上述柱部的周向中央,
将上述第3区域中的上述树脂存留部设置于如下位置:与位于上述第3区域的周向中央的上述兜孔相邻的一对上述柱部中的、一侧上述柱部的周向中央。
(6)如(1)所记载的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特征在于,
上述树脂射出浇口为3个,
上述柱部为3的奇数倍个,
将相邻的上述树脂射出浇口之间的区域分别设为第1区域~第3区域时,
将3个上述树脂射出浇口分别设置于上述柱部,以使得上述第1区域~第3区域中的上述兜孔的数量相同,
与位于上述第1区域~第3区域的周向中央的上述兜孔相邻的一对上述柱部中,在一侧上述柱部分别设置能够存留上述熔融树脂的树脂存留部。
(7)如(6)所记载的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特征在于,
将分别设置在上述第1区域~第3区域的上述树脂存留部设置于如下位置:与位于上述第1区域~第3区域的周向中央的上述兜孔相邻的一对上述柱部中,位于周向上相同方向一侧的上述柱部。
(8)如(6)所记载的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特征在于,
将3个上述树脂射出浇口分别设置在从上述柱部的周向中央向着周向上相同方向一侧偏离的位置,
将分别设置在上述第1区域~第3区域的上述树脂存留部设置于如下位置:与位于上述第1区域~第3区域的周向中央的上述兜孔相邻的一对上述柱部中,位于与3个上述树脂射出浇口所偏离的方向为相同方向一侧的所述柱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由于树脂存留部的连通部的截面积是树脂射出浇口的截面积的1/4以下,因而在熔融树脂汇流后,熔融树脂开始向树脂存留部流入,通过在熔接部处的强制性的树脂流动,能够确实地实现对增强纤维材料的取向进行控制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冠形保持器的平面图。
图2是根据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冠形保持器的平面图。
图3是根据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冠形保持器的平面图。
图4是根据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冠形保持器的平面图。
图5是根据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冠形保持器的平面图。
图6是根据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冠形保持器的平面图。
图7是根据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冠形保持器的平面图。
图8是根据第8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冠形保持器的平面图。
图9是根据第9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冠形保持器的平面图。
图10是根据第10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冠形保持器的平面图。
图11是根据第1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冠形保持器的平面图。
图12是根据第1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冠形保持器的平面图。
图13是根据第1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冠形保持器的平面图。
图14是显示实施例1中熔融树脂流动情况的图。
图15是显示比较例1中熔融树脂流动情况的图。
图16是显示比较例2中熔融树脂流动情况的图。
图17是显示比较例3中熔融树脂流动情况的图。
图18是以往的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中所使用的成型模具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中显示本实施方式的轴承用保持器1(以后,有时会简称为保持器)。保持器1是所谓的冠形保持器,具有大致圆环状的基部10、从基部10在轴向上的一端侧面12在周向上以预定间隔向着轴向突出的多个且为偶数个(本实施方式中为14个)柱部20、以及用于保持轴承转动体(未图示)的多个且为偶数个(本实施方式中为14个)兜孔30,所述兜孔30是由相邻的一对柱部20、20的相互对置的面22、22与基部10在轴向上的一端侧面12形成。即,柱部20和兜孔30为相同的数量,且都形成为多个且为偶数个,柱部20设置在各兜孔30的周向上的两侧。
这样的保持器1的制造方法中,采用多点浇口方式的注塑成型。具体而言,从在成型模具内形成的环状腔室(未图示)的外周侧周缘部设置的多个树脂射出浇口(以下,简称为浇口)51向腔室内射出添加了增强纤维材料的熔融树脂,经冷却固化而成型保持器1。作为树脂材料,可使用例如在46尼龙、66尼龙等聚酰胺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醚腈(PEN)等树脂中,添加10~50wt%的增强纤维材料(例如,玻璃纤维、碳纤维)而成的树脂组合物。需说明的是,图1中未图示腔室,但其内部结构与保持器1的结构大致相同。
从大致圆筒状的浇道55经由各自在径向上延伸的大致圆筒状的流道53向各浇口51供给熔融树脂。浇道55在保持器1(腔室)的大致中心沿着轴向延伸,与流道53连接。因此,从浇道55供给的熔融树脂经由各流道53到达各浇口51,从各浇口51同时流入腔室内。
在与柱部20对应的位置,即,与柱部20在周向上重叠的位置上,设置浇口51和能够存留熔融树脂的树脂存留部40中的任一个。浇口51和树脂存留部40的个数分别设定为柱部20、兜孔30的个数的一半(本实施方式中为7个),多个浇口51和多个树脂存留部40在周向上交替地设置在多个柱部20上。
各浇口51配置在从柱部20的周向中央向着周向的一侧(图中为逆时针方向)偏离的位置。与此相对,各树脂存留部40配置为与柱部20的周向中央重合。需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浇口51与柱部20(腔室)的内周面连通,树脂存留部40与柱部20(腔室)的外周面连通。
在这样的结构中,从浇口51向腔室内射出并向浇口51的周向两侧流动的熔融树脂,会在相邻的浇口51的中间位置汇流。具体而言,熔融树脂在从位于相邻的浇口51的中间的位置即柱部20的周向中央向着周向的一侧偏离的位置汇流,在该汇流位置形成熔接部W。即,熔接部W形成在从柱部20的周向中央向着周向的一侧偏离的位置,树脂存留部40配置在该柱部20的周向中央。这样,熔接部W的形成位置与树脂存留部40的配置位置在周向上偏离,从而在熔接部W与树脂存留部40之间容易产生熔融树脂的圧力梯度。进而,通过因该圧力梯度而产生强制性的树脂流动,从而能够抑制在熔接部W处增强纤维材料相对于熔融树脂的流动方向垂直取向。此外,由于树脂存留部40配置在柱部20的周向中央,因而从熔接部W向着树脂存留部40在流路截面积扩大的方向上产生熔融树脂的强制性流动。因此,熔接部W处的纤维取向混乱的区域向截面积变大的部分移动,从而具有更加提高熔接部W的强度的效果。如上所述,能够控制熔接部W处的增强纤维材料的取向,提高熔接部W的强度,从而能够抑制保持器1的强度下降。
这里,将与柱部20连通且作为向腔室的开口部的、树脂存留部40的连通部42的截面积设定为浇口51的截面积的1/4以下。这样的话,在熔融树脂汇流而形成熔接部W后,熔融树脂开始向树脂存留部40流入,因而通过在熔接部W处的强制性的树脂流动,能够更加确实地实现控制增强纤维材料的取向的效果。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第2实施方式的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在柱部20的内周面设置树脂存留部40,这一点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其他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能够实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第3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第3实施方式的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在柱部20的外周面或内周面设置树脂存留部40,这一点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更具体而言,相邻的树脂存留部40在柱部20上的设置位置不同,当一个树脂存留部40设置在柱部20的外周面时,另一树脂存留部40则设置在柱部20的内周面。需说明的是,相邻的树脂存留部40并不是必须设置在柱部20的不同位置,多个树脂存留部40中,只要至少一个树脂存留部40设置在柱部20的外周面,并至少一个树脂存留部40设置在柱部20的内周面即可。其他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能够实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第4实施方式)
图4中显示本实施方式的轴承用保持器1(以后,有时简称为保持器)。保持器1是所谓的冠形保持器,具有大致圆环状的基部10、从基部10在轴向上的一端侧面12在周向上以预定间隔向着轴向突出的多个且为3的偶数倍个(本实施方式中为12个)柱部20、以及用于保持轴承的转动体(未图示)的多个且为3的偶数倍个(本实施方式中为12个)兜孔30,所述兜孔30是由相邻的一对柱部20、20的相互对置的面22、22与基部10在轴向上的一端侧面12形成。即,柱部20与兜孔30数量相同,并且都形成为3的偶数倍个,柱部20设置在各兜孔30的周向上的两侧。
这样的保持器1的制造方法中,采用三点浇口方式的注塑成型。具体而言,从在成型模具内形成的环状腔室(未图示)的外周侧周缘部设置的3个树脂射出浇口(以下,简称为浇口)51向腔室内射出添加了增强纤维材料的熔融树脂,经冷却固化而成型保持器1。作为树脂材料,可使用例如在46尼龙、66尼龙等聚酰胺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醚腈(PEN)等树脂中,添加10~50wt%的增强纤维材料(例如,玻璃纤维、碳纤维)而成的树脂组合物。需说明的是,图4中未图示腔室,但其内部结构与保持器1的结构大致相同。
从大致圆筒状的浇道55经由各自在径向上延伸的大致圆筒状的流道53向各浇口51供给熔融树脂。浇道55在保持器1(腔室)的大致中心沿着轴向延伸,与流道53连接。因此,从浇道55供给的熔融树脂经由各流道53到达各浇口51,从各浇口51同时流入腔室内。
将相邻的浇口51之间的区域设为第1~第3区域S1~S3时,配置3个浇口51,以使得第1~第3区域S1~S3中的兜孔30的数量相同。本实施方式中,第1~第3区域S1~S3中的兜孔30的数量各自为4个。此外,3个浇口51分别设置在从柱部20的周向中央向着周向的一侧(图中为逆时针方向)偏离的位置。
在距第1~第3区域S1~S3的两端(设置浇口51的位置)最远的柱部20,设置能够存留熔融树脂的树脂存留部40。树脂存留部40与该柱部20的周向中央的外周面连通。
在这样的结构中,从浇口51向腔室内射出的熔融树脂,在距相邻的浇口51之间的第1~第3区域S1~S3的两端最远的柱部20的附近汇流,更具体而言,在从该柱部20的周向中央向着周向的一侧偏离的位置汇流,形成熔接部W。这里,由于在该柱部20的周向中央设置树脂存留部40,因而熔接部W的形成位置与树脂存留部40的配置位置在周向上偏离,在熔接部W与树脂存留部40之间容易产生熔融树脂的圧力梯度。因此,通过因该圧力梯度而产生强制性的树脂流动,从而能够抑制在熔接部W处增强纤维材料相对于熔融树脂的流动方向垂直取向。尤其,如上所述,由于熔接部W形成在从柱部20的周向中央向着周向的一侧偏离的位置,且树脂存留部40配置在该柱部20的周向中央,因而从熔接部W向着树脂存留部40在流路截面积扩大的方向上产生熔融树脂的强制性流动。因此,熔接部W处的纤维取向混乱的区域向截面积变大的部分移动,从而具有更加提高熔接部W强度的效果。如上所述,能够控制熔接部W的增强纤维材料的取向,提高熔接部W的强度,从而能够抑制保持器1的强度的下降。
这里,将与柱部20连通且作为向腔室的开口部的、树脂存留部40的连通部42的截面积设定为浇口51的截面积的1/4以下。这样的话,在熔融树脂汇流而形成熔接部W后,熔融树脂开始向树脂存留部40流入,因而通过在熔接部W处的强制性的树脂流动,能够更加确实地实现控制增强纤维材料的取向的效果。
(第5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第5实施方式的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在柱部20的内周面设置树脂存留部40,这一点与第4实施方式不同。其他构成与第4实施方式同样,能够实现与第4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第6实施方式)
图6中显示本实施方式的轴承用保持器1(以后,有时简称为保持器)。保持器1是所谓的冠形保持器,具有大致圆环状的基部10、从基部10在轴向上的一端侧面12在周向上以预定间隔向着轴向突出的非3倍数的偶数个(本实施方式中为14个)柱部20、以及用于保持轴承的转动体(未图示)的非3倍数的偶数个(本实施方式中为14个)的兜孔30,所述兜孔30是由相邻的一对柱部20、20的相互对置的面22、22与基部10在轴向上的一端侧面12形成。即,柱部20与兜孔30为相同数量,且都形成为非3倍数的偶数个,柱部20分别设置在各兜孔30的周向上的两侧。
这样的保持器1的制造方法中,采用三点浇口方式的注塑成型。具体而言,从在成型模具内形成的环状腔室(未图示)的外周侧周缘部设置的3个树脂射出浇口(以下,简称为浇口)51向腔室内射出添加了增强纤维材料的熔融树脂,经冷却固化来而成型保持器1。作为树脂材料,可使用例如在46尼龙、66尼龙等聚酰胺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醚腈(PEN)等树脂中,添加10~50wt%的增强纤维材料(例如,玻璃纤维、碳纤维)而成的树脂组合物。需说明的是,图6中未图示腔室,但其内部结构与保持器1的结构大致相同。
从大致圆筒状的浇道55经由各自在径向上延伸的大致圆筒状的流道53向各浇口51供给熔融树脂。浇道55在保持器1(腔室)的大致中心沿着轴向延伸,与流道53连接。因此,从浇道55供给的熔融树脂经由各流道53到达各浇口51,从各浇口51同时流入腔室内。
将相邻的浇口51之间的区域设为第1~第3区域S1~S3。这里,第1和第2区域S1、S2中的兜孔30的数量相同,且为奇数个,本实施方式中为5个。此外,第3区域S3中的兜孔30的数量为偶数个,且设定为比第1和第2区域S1、S2的兜孔数量多1个或少1个。本实施方式中的第3区域S3中的兜孔30的数量设定为比第1和第2区域S1、S2的兜孔30的数量少1个,为4个。
此外,3个浇口51设置为分别与从柱部20的周向中央偏离的位置连通。更具体而言,将第1和第2区域S1、S2分开的浇口51设置在从柱部20的周向中央向着第1区域S1侧偏离的位置。将第2和第3区域S2、S3分开的浇口51设置在从柱部20的周向中央向着第3区域S3侧偏离的位置。将第3和第1区域S3、S1分开的浇口51设置在从柱部20的周向中央向着第1区域侧S1偏离的位置。
在第1~第3区域S1~S3的柱部20,分别设置能够存留熔融树脂的树脂存留部40。第1和第2区域S1、S2中的树脂存留部40设置于如下位置:与位于第1和第2区域S1、S2的各周向中央的兜孔30(第3个兜孔30)相邻的一对柱部20中的、一侧柱部20的周向中央。本实施方式中,第1区域S1中的树脂存留部40设置在位于周向中央的兜孔30的逆时针方向一侧的柱部20,第2区域S2中的树脂存留部40设置在位于周向中央的兜孔30的顺时针方向一侧的柱部20。需说明的是,还可以将第1区域S1中的树脂存留部40设置在位于周向中央的兜孔30的顺时针方向一侧的柱部20,将第2区域S2中的树脂存留部40设置在位于周向中央的兜孔30的逆时针方向一侧的柱部20。此外,第3区域S3中的树脂存留部40设置在位于第3区域S3的周向中央的柱部20(第2和第3兜孔30之间的柱部20)的周向中央。需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树脂存留部40与柱部20的周向中央的外周面连通。
在这样的结构中,从浇口51向腔室内射出的熔融树脂,在距相邻的浇口51之间的第1~第3区域S1~S3的两端最远的兜孔30处汇流,形成熔接部W。第1和第2区域S1、S2中的熔接部W形成在兜孔30的周向中央部附近,第3区域S3中的熔接部W形成在从兜孔30的周向中央向着第2区域S2侧偏离的位置。这里,由于在与形成熔接部W的兜孔30相邻的柱部20设置树脂存留部40,因而熔接部W的形成位置与树脂存留部40的配置位置在周向上偏离,在熔接部W与树脂存留部40之间容易产生熔融树脂的圧力梯度。因此,通过因该圧力梯度而产生强制性的树脂流动,从而能够抑制在熔接部W处增强纤维材料相对于熔融树脂的流动方向垂直取向。尤其,如上所述,由于熔接部W形成于兜孔30,且树脂存留部40配置在与该兜孔30相邻的柱部20的周向中央,因而从熔接部W向着树脂存留部40在流路截面积扩大的方向上产生熔融树脂的强制性流动。因此,熔接部W处的纤维取向混乱的区域向截面积变大的部分移动,因而具有更加提高熔接部W的强度的效果。如上所述,能够控制熔接部W的增强纤维材料的取向,提高熔接部W的强度,从而能够抑制保持器1的强度下降。
这里,将与柱部20连通且作为向腔室的开口部的、树脂存留部40的连通部42的截面积设定为浇口51的截面积的1/4以下。这样的话,在熔融树脂汇流而形成熔接部W后,熔融树脂开始向树脂存留部40流入,因而通过在熔接部W处的强制性的树脂流动,能够更加确实地实现控制增强纤维材料的取向的效果。
(第7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第7实施方式的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在柱部20的内周面设置树脂存留部40,这一点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其他构成与第6实施方式同样,能够实现与第6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第8实施方式)
图8中显示本实施方式轴承用保持器1(以后,有时简称为保持器)。保持器1是所谓的冠形保持器,具有大致圆环状的基部10、从基部10在轴向上的一端侧面12在周向上以预定间隔向着轴向突出的非3倍数的奇数个(本实施方式中为13个)柱部20、以及用于保持轴承的转动体(未图示)的非3倍数的奇数个(本实施方式为13个)兜孔30,所述兜孔30是由相邻的一对柱部20、20的相互对置的面22、22与基部10在轴向上的一端侧面12形成。即,柱部20和兜孔30为相同数量,且都形成为非3倍数的奇数个,柱部20设置在各兜孔30的周向上的两侧。
在这样的保持器1的制造方法中,采用三点浇口方式的注塑成型。具体而言,从在成型模具内形成的环状腔室(未图示)的外周侧周缘部设置的3个树脂射出浇口(以下,简称为浇口)51向腔室内射出添加了增强纤维材料的熔融树脂,经冷却固化而成型保持器1。作为树脂材料,可使用例如在46尼龙、66尼龙等聚酰胺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醚腈(PEN)等树脂中,添加10~50wt%的增强纤维材料(例如,玻璃纤维、碳纤维)而成的树脂组合物。需说明的是,图8中未图示腔室,但其内部结构与保持器1的结构大致相同。
从大致圆筒状的浇道55经由各自在径向上延伸的大致圆筒状的流道53向各浇口51供给熔融树脂。浇道55在保持器1(腔室)的大致中心沿着轴向延伸,与流道53连接。因此,从浇道55供给的熔融树脂经由各流道53到达各浇口51,从各浇口51同时流入腔室内。
将相邻的浇口51之间的区域设为第1~第3区域S1~S3。这里,第1和第2区域S1、S2中的兜孔30的数量相同,且为偶数个,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此外,第3区域S3中的兜孔30的数量为奇数个,且设定为比第1和第2区域S1、S2的兜孔数量多1个或少1个。本实施方式中的第3区域S3中的兜孔30的数量设定为比第1和第2区域S1、S2的兜孔30的数量多1个,为5个。
此外,3个浇口51分别设置为在第1~第3区域S1~S3中与柱部20连通。更具体而言,将第1和第2区域S1、S2分开的浇口51设置在从柱部20的周向中央向着第1区域S1侧偏离的位置。将第2和第3区域S2、S3分开的浇口51以及将第3和第1区域S3、S1分开的浇口51设置在柱部20的周向中央。
在第1~第3区域S1~S3的柱部20,分别设置能够存留熔融树脂的树脂存留部40。第1和第2区域S1、S2中的树脂存留部40设置于如下位置:位于第1和第2区域S1、S2的各周向中央的柱部20(第2个和第3个兜孔30之间的柱部20)的周向中央。此外,第3区域S3中的树脂存留部40设置于如下位置:与位于周向中央的兜孔30(第3个兜孔30)相邻的一对柱部20中的、一侧柱部20的周向中央。本实施方式中,第3区域S3中的树脂存留部40设置在位于周向中央的兜孔30的顺时针方向一侧的柱部20。需说明的是,也可以将第3区域S3中的树脂存留部40设置在位于周向中央的兜孔30的逆时针方向一侧的柱部20。本实施方式中的树脂存留部40与柱部20的周向中央的外周面连通。
在这样的结构中,从浇口51向腔室内射出的熔融树脂,在距相邻的浇口51之间的第1~第3区域S1~S3的两端最远的兜孔30处汇流,形成熔接部W。第1区域S1中的熔接部W形成在从兜孔30的周向中央向着第2区域S2侧偏离的位置,第2区域S2中的熔接部W形成在从兜孔30的周向中央向着第3区域S3侧偏离的位置,第3区域S3中的熔接部W形成在兜孔30的周向中央部附近。这里,由于在与形成熔接部W的兜孔30相邻的柱部20设置树脂存留部40,因而熔接部W的形成位置与树脂存留部40的配置位置在周向上偏离,在熔接部W与树脂存留部40之间容易产生熔融树脂的圧力梯度。因此,通过因该圧力梯度而产生强制性的树脂流动,从而能够抑制在熔接部W处增强纤维材料相对于熔融树脂的流动方向垂直取向。尤其,如上所述,由于熔接部W形成于兜孔30,且树脂存留部40配置在与该兜孔30相邻的柱部20的周向中央,因而从熔接部W向着树脂存留部40在流路截面积扩大的方向上产生熔融树脂的强制性流动。因此,熔接部W处的纤维取向混乱的区域向截面积变大的部分移动,因而具有更加提高熔接部W的强度的效果。如上所述,能够控制熔接部W的增强纤维材料的取向,提高熔接部W的强度,从而能够抑制保持器1的强度下降。
这里,将与柱部20连通且作为向腔室的开口部的、树脂存留部40的连通部42的截面积设定为浇口51的截面积的1/4以下。这样的话,在熔融树脂汇流而形成熔接部W后,熔融树脂开始向树脂存留部40流入,因而通过在熔接部W处的强制性的树脂流动,能够更加确实地实现控制增强纤维材料的取向的效果。
(第9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第9实施方式的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在柱部20的内周面设置树脂存留部40,这一点与第8实施方式不同。其他的构成与第8实施方式同样,能够实现与第8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第10实施方式)
图10中显示本实施方式的轴承用保持器1(以后,有时简称为保持器)。保持器1是所谓的冠形保持器,具有大致圆环状的基部10、从基部10在轴向上的一端侧面12在周向上以预定间隔向着轴向突出的多个且为3的奇数倍个(本实施方式中为15个)柱部20、以及用于保持轴承的转动体(未图示)的多个且为3的奇数倍个(本实施方式中为15个)兜孔30,所述兜孔30是由相邻的一对柱部20、20的相互对置的面22、22与基部10在轴向上的一端侧面12形成。即,柱部20与兜孔30为相同数量,且都形成为3的奇数倍个,柱部20设置在各兜孔30的周向上的两侧。
在这样的保持器1的制造方法中,采用三点浇口方式的注塑成型。具体而言,从在成型模具内形成的环状腔室(未图示)的内周侧周缘部设置的3个树脂射出浇口(以下,简称为浇口)51向腔室内射出添加了增强纤维材料的熔融树脂,经冷却固化而成型保持器1。作为树脂材料,可使用例如在46尼龙、66尼龙等聚酰胺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醚腈(PEN)等树脂中,添加10~50wt%的增强纤维材料(例如,玻璃纤维、碳纤维。)而成的树脂组合物。需说明的是,图10中未图示腔室,但其内部结构与保持器1的结构大致相同。
从大致圆筒状的浇道55经由各自在径向上延伸的大致圆筒状的流道53向各浇口51供给熔融树脂。浇道55在保持器1(腔室)的大致中心沿着轴向延伸,与流道53连接。因此,从浇道55供给的熔融树脂经由各流道53到达各浇口51,从各浇口51同时流入腔室内。
将相邻的浇口51之间的区域设为第1~第3区域S1~S3时,配置3个浇口51以使得第1~第3区域S1~S3中的兜孔30的数量相同。本实施方式中,第1~第3区域S1~S3中的兜孔30的数量分别为5个。此外,3个浇口51分别设置在柱部20的周向中央。
与位于第1~第3区域S1~S3的周向中央的兜孔30(第3个兜孔30)相邻的一对柱部20中,在一侧柱部20的周向中央分别设置能够存留熔融树脂的树脂存留部40。树脂存留部40与该柱部20的周向中央的外周面连通。需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分别设置在第1~第3区域S1~S3的3个树脂存留部40,设置于如下位置:与位于第1~第3区域S1~S3的周向中央的兜孔30相邻的一对柱部20中,位于周向上的相同方向一侧(图中为逆时针方向侧)的柱部20。由此,对于熔融树脂的流动方向、树脂存留部40的痕迹、树脂射出浇口51的痕迹,在周向上形成良好的平衡,所制造的轴承用保持器1也成为高品质。
在这样的结构中,从3个浇口51向腔室内射出的熔融树脂,在相邻的浇口51的周向中央,即位于第1~第3区域S1~S3的周向中央的兜孔30的周向中央汇流,形成熔接部W。这里,由于与该兜孔30相邻的一对柱部20中,在一侧柱部20的周向中央设置树脂存留部40,因而熔接部W的形成位置与树脂存留部40的配置位置在周向上偏离,在熔接部W与树脂存留部40之间容易产生熔融树脂的圧力梯度。因此,通过因该圧力梯度而产生强制性的树脂流动,从而能够抑制在熔接部W处增强纤维材料相对于熔融树脂的流动方向垂直取向。
尤其,由于熔接部W形成于兜孔30的周向中央,且树脂存留部40配置在与该兜孔30相邻的柱部20的周向中央,因而从熔接部W向着树脂存留部40在流路截面积扩大的方向上产生熔融树脂的强制性流动。因此,熔接部W处的纤维取向混乱的区域移截面积大的部分移动,因而具有更加提高熔接部W的强度的效果。如上所述,能够控制熔接部W的增强纤维材料的取向,提高熔接部W的强度,从而能够抑制保持器1的强度下降。
此外,在设置了树脂射出浇口51、树脂存留部40的部位的附近,虽然没有设置有熔接部W的部位的程度,但与其他部位相比强度会稍微有所下降。但是,本实施方式中,这些树脂射出浇口51、树脂存留部40配置在壁厚较大的柱部20的周向中央,因而能够维持轴承用保持器1的强度。
这里,将与柱部20连通且作为向腔室的开口部的、树脂存留部40的连通部42的截面积设定为浇口51的截面积的1/4以下。这样的话,在熔融树脂汇流而形成熔接部W后,熔融树脂开始向树脂存留部40流入,因而通过在熔接部W处的强制性的树脂流动,能够更加确实地实现控制增强纤维材料的取向的效果。
(第11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第11实施方式的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在柱部20的内周面设置树脂存留部40,这一点与第10实施方式不同。其他的构成与第10实施方式同样,能够实现与第10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第12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第12实施方式的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3个浇口51分别设置在从柱部20的周向中央向着周向上的相同方向一侧(图中为逆时针方向一侧)偏离的位置,这一点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此外,分别设置在第1~第3区域S1~S3中的树脂存留部40设置于如下位置:与位于第1~第3区域S1~S3的周向中央的兜孔30(第3个兜孔30)相邻的一对柱部20中,位于与3个浇口51的偏离方向(图中为逆时针方向一侧)为相同方向一侧的柱部20的周向中央。由此,对于熔融树脂的流动方向、树脂存留部40的痕迹、树脂射出浇口51的痕迹,在周向上形成良好的平衡,所制造的轴承用保持器1也会成为高品质。
在这样的结构中,从3个浇口51向腔室内射出的熔融树脂,在相邻的浇口51的周向中央,即位于第1~第3区域S1~S3的周向中央的兜孔30处汇流,形成熔接部W。熔接部W形成于从兜孔30的周向中央(底部)向着3个浇口51所偏离的方向(图中为逆时针方向一侧)偏离的位置。因此,能够防止在作为壁厚较薄部分的兜孔30的底部形成熔接部W。
这里,由于树脂存留部40设置在与形成熔接部W的兜孔30相邻的一对柱部20中的一侧柱部20的周向中央,因而熔接部W的形成位置与树脂存留部40的配置位置在周向上偏离,在熔接部W与树脂存留部40之间容易产生熔融树脂的圧力梯度。因此,通过因该圧力梯度而产生强制性的树脂流动,从而能够抑制在熔接部W处增强纤维材料相对于熔融树脂的流动方向的垂直取向。
此外,与形成熔接部W的兜孔30相邻的一对柱部20中,在位于与3个浇口51所偏离的方向(图中为逆时针方向一侧)为相同方向一侧的柱部20设置树脂存留部40,树脂存留部40配置在与熔接部W接近的柱部20。因此,从熔接部W向着树脂存留部40在流路截面积扩大的方向上产生熔融树脂的强制流动。因此,熔接部W处的纤维取向混乱的区域向截面积变大的部分移动,因而具有更加提高熔接部W的强度的效果。
另一方面,考虑如下的情形:与形成熔接部W的兜孔30相邻的一对柱部20中,在位于与3个浇口51所偏离的方向(图中为逆时针方向侧)相反方向一侧的柱部20设置树脂存留部40,树脂存留部40配置在距熔接部W较远的柱部20。这种情形下,在树脂存留部40与熔接部W之间,存在兜孔30中壁厚最薄的部分、即兜孔底,因此,在从熔接部W向着树脂存留部在流路截面积缩小的方向上产生熔融树脂的强制性流动。因此,熔接部W处的纤维取向混乱的区域向截面积小的部分移动,因而,相比于上述的树脂存留部40配置在与熔接部W接近的柱部20的情形,提高熔接部W的强度的效果有可能会差。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控制熔接部W的增强纤维材料的取向,提高熔接部W的强度,从而能够抑制保持器1的强度下降。
(第13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第13实施方式的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在柱部20的内周面设置树脂存留部40,这一点与第12实施方式不同。其他的构成与第12实施方式同样,能够实现与第12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实施例)
接着,关于树脂存留部40的连通部42的截面积与树脂射出浇口51的截面积之间的关系,对其解析结果进行说明。
使用东丽工程(株)制的树脂流动解析软件“3D TIMON”,对如图14~17和表1所示的实施例1和比较例1~3中,将腔室60设为简单的单纯圆环模型,将树脂射出浇口51的直径(截面积)设为定值,并改变树脂存留部40的连通部42的直径(截面积)时的熔融树脂G的流动情况进行解析。
表1
如图15~17的比较例1~3所示,连通部42的截面积相对于树脂射出浇口51的截面积的比率为0.44~1.00时,在熔融树脂G彼此汇流之前,熔融树脂G就开始向树脂存留部40流入。这种情况下,在熔融树脂G汇流后在熔接部W处引起强制性的树脂流动的效果小,难以实现控制熔接部W处的增强纤维材料的取向的效果。
另一方面,如图14的实施例1所示,在截面积的连通部42的截面积相对于树脂射出浇口51的比率为0.25时,在熔融树脂G汇流之前,熔融树脂G不会流入树脂存留部40。因此,在熔融树脂G汇流而形成熔接部W之后,在熔接部W处引起强制性的树脂流动的效果大,能够实现控制熔接部W处的增强纤维材料的取向的效果。
由此可知,在树脂存留部40的连通部42的截面积为树脂射出浇口51的截面积的1/4以下时,在熔融树脂G汇流之前,熔融树脂G不会流入树脂存留部40,能够实现控制熔接部W处的增强纤维材料的取向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可以进行适当的变形、改良等。
例如,能够存留熔融树脂的树脂存留部不一定要设置于多个柱部,只要设置于至少一个柱部即可。
本发明的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不仅可以适用于上述的冠形保持器,还能够适用于梳形保持器等各种各样的保持器。
此外,本发明的轴承用保持器的强度下降少且耐久性优异,因而适合用于滚动轴承。即,这样的滚动轴承由于具备内轮、外轮、在内轮和外轮之间设置的多个转动体以及将转动体在兜孔中可自由转动地保持的耐久性优异的轴承用保持器,因而能够满足高速旋转、高负荷等要求。
本申请基于2015年3月13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050957,其内容作为参考引入于此。
符号说明
1:轴承用保持器,10:基部,12:在轴向上的一端侧面,20:柱部,22:对置的面,30:兜孔,40:树脂存留部,42:连通部,51:树脂射出浇口,53:流道,55:浇道,60:腔室,G:熔融树脂,S1~S3:区域,W:熔接部。
Claims (8)
1.一种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是从在成型模具内形成的大致圆环状腔室的周缘部设置的多个树脂射出浇口向所述腔室内射出熔融树脂,从而进行成型的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用保持器具有:
大致圆环状的基部;
多个柱部,从所述基部在轴向上的一端侧面,在周向上以预定间隔向着轴向突出;以及
与所述柱部相同数量的兜孔,由相邻的一对所述柱部的相互对置的面和所述基部在轴向上的一端侧面形成,
在至少一个所述柱部设置能够存留所述熔融树脂的树脂存留部,
与所述柱部连通的所述树脂存留部的连通部的截面积为所述树脂射出浇口的截面积的1/4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柱部为多个且为偶数个,
在所述柱部设置所述树脂射出浇口和所述树脂存留部中的任一个,
将多个所述树脂射出浇口和多个所述树脂存留部,在周向上交替地设置于多个所述柱部,
将所述树脂射出浇口配置在从所述柱部的周向中央向着周向上的一侧偏离的位置,
所述树脂存留部配置在所述柱部的周向中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射出浇口为3个,
所述柱部为3的偶数倍个,
将相邻的所述树脂射出浇口之间的区域分别设为第1区域~第3区域时,
将3个所述树脂射出浇口分别设置在从所述柱部的周向中央向着周向上的一侧偏离的位置,以使得所述第1区域~第3区域中的所述兜孔的数量相同,
在距所述第1区域~第3区域的两端最远的所述柱部的周向中央,分别设置能够存留所述熔融树脂的树脂存留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射出浇口为3个,
所述柱部为非3倍数的偶数个,
将相邻的所述树脂射出浇口之间的区域分别设为第1区域~第3区域时,
所述第1区域和第2区域中的所述兜孔的数量相同且为奇数个,
所述第3区域中的所述兜孔的数量为偶数个,且比所述第1区域和第2区域的所述兜孔的数量多1个或少1个,
将所述第1区域和第2区域分开的所述树脂射出浇口设置在从所述柱部的周向中央向着所述第1区域侧偏离的位置,
将所述第2区域和第3区域分开的所述树脂射出浇口设置在从所述柱部的周向中央向着所述第3区域侧偏离的位置,
将所述第3区域和第1区域分开的所述树脂射出浇口设置在从所述柱部的周向中央向着所述第1区域侧偏离的位置,
在所述第1区域~第3区域的所述柱部分别设置能够存留所述熔融树脂的树脂存留部,
将所述第1区域和第2区域中的所述树脂存留部设置于如下位置:与分别位于所述第1区域和第2区域的周向中央的所述兜孔相邻的一对所述柱部中的、一侧所述柱部的周向中央,
将所述第3区域中的所述树脂存留部设置于如下位置:位于所述第3区域的周向中央的所述柱部的周向中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射出浇口为3个,
所述柱部为非3倍数的奇数个,
将相邻的所述树脂射出浇口之间的区域分别设为第1区域~第3区域时,
所述第1区域和第2区域中的所述兜孔的数量相同,且为偶数个,
所述第3区域中的所述兜孔的数量为奇数个,且比所述第1区域和第2区域的所述兜孔的数量多1个或少1个,
将所述第1区域和第2区域分开的所述树脂射出浇口设置在从所述柱部的周向中央向着所述第1区域侧偏离的位置,
将所述第2区域和第3区域分开的所述树脂射出浇口以及将所述第3区域和第1区域分开的所述树脂射出浇口设置在所述柱部的周向中央,
在所述第1区域~第3区域的所述柱部分别设置能够存留所述熔融树脂的树脂存留部,
将所述第1区域和第2区域中的所述树脂存留部设置在分别位于所述第1区域和第2区域的周向中央的所述柱部的周向中央,
将所述第3区域中的所述树脂存留部设置于如下位置:与位于所述第3区域的周向中央的所述兜孔相邻的一对所述柱部中的、一侧所述柱部的周向中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射出浇口为3个,
所述柱部为3的奇数倍个,
将相邻的所述树脂射出浇口之间的区域分别设为第1区域~第3区域时,
将3个所述树脂射出浇口分别设置于所述柱部,以使得所述第1区域~第3区域中的所述兜孔的数量相同,
与位于所述第1区域~第3区域的周向中央的所述兜孔相邻的一对所述柱部中,在一侧所述柱部分别设置能够存留所述熔融树脂的树脂存留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分别设置在所述第1区域~第3区域的所述树脂存留部设置于如下位置:与位于所述第1区域~第3区域的周向中央的所述兜孔相邻的一对所述柱部中,位于周向上相同方向一侧的所述柱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3个所述树脂射出浇口分别设置在从所述柱部的周向中央向着周向上相同方向一侧偏离的位置,
将分别设置在所述第1区域~第3区域的所述树脂存留部设置于如下位置:与位于所述第1区域~第3区域的周向中央的所述兜孔相邻的一对所述柱部中,位于与3个所述树脂射出浇口所偏离的方向为相同方向一侧的所述柱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050957A JP6222146B2 (ja) | 2015-03-13 | 2015-03-13 | 軸受用保持器の製造方法 |
JP2015-050957 | 2015-03-13 | ||
PCT/JP2016/057859 WO2016148088A1 (ja) | 2015-03-13 | 2016-03-11 | 軸受用保持器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28048A true CN107428048A (zh) | 2017-12-01 |
Family
ID=56919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15270.7A Pending CN107428048A (zh) | 2015-03-13 | 2016-03-11 | 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80056561A1 (zh) |
EP (1) | EP3257651B1 (zh) |
JP (1) | JP6222146B2 (zh) |
CN (1) | CN107428048A (zh) |
WO (1) | WO2016148088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19042A (zh) * | 2018-03-30 | 2020-11-10 | Ntn株式会社 | 树脂制保持器以及滚动轴承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073586A1 (ja) * | 2017-10-13 | 2019-04-18 | 株式会社プラモール精工 | ゲートブッシュ |
JP7155601B2 (ja) * | 2018-05-16 | 2022-10-19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転がり軸受用樹脂製保持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転がり軸受 |
TWI688716B (zh) * | 2019-08-08 | 2020-03-21 | 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保持器及軸承 |
CN113021817B (zh) * | 2021-03-15 | 2022-09-20 | 山东金帝精密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多规格塑料保持架制作过程系统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129227A (ja) * | 1983-12-19 | 1985-07-1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樹脂成形用射出成形金型 |
JPH06285911A (ja) * | 1993-02-04 | 1994-10-11 |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 樹脂成形金型及びウエルドライン補強方法 |
EP0879687A1 (en) * | 1997-05-19 | 1998-11-25 | Koyo Seiko Co., Ltd. | Die and method for molding cage out of synthetic resin |
CN101489754A (zh) * | 2006-07-19 | 2009-07-22 | 三井-杜邦聚合化学株式会社 | 合成树脂中空体的制造方法 |
CN101749324A (zh) * | 2008-12-11 | 2010-06-23 | 潘冬东 | 一种轴承保持器 |
CN102066079A (zh) * | 2008-06-16 | 2011-05-18 | 宝理塑料株式会社 | 注射成型品的制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590225A (en) * | 1987-06-04 | 1996-12-31 | Nippon Seiko Kabushiki Kaisha | Plastic holder for bearing |
JP2002122148A (ja) * | 2000-10-17 | 2002-04-26 | Nsk Ltd | 転がり軸受 |
US7559555B2 (en) * | 2003-05-29 | 2009-07-14 | Ntn Corporation | Resin seal ring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
US7586881B2 (en) * | 2004-02-13 | 2009-09-08 | Broadcom Corporation |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greenfield preamble formats |
DE102007061589B4 (de) * | 2007-01-29 | 2017-06-22 | Nsk Ltd. | Kugellager und Halterungskonstruktion |
JP5428839B2 (ja) * | 2009-04-17 | 2014-02-26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合成樹脂製保持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転がり軸受 |
JP2012219917A (ja) * | 2011-04-08 | 2012-11-12 | Nsk Ltd | 樹脂部材、軸受用保持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5768486B2 (ja) * | 2011-05-12 | 2015-08-26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軸受用樹脂製保持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13024262A (ja) * | 2011-07-15 | 2013-02-04 | Nsk Ltd | 転がり軸受用樹脂製保持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13046982A (ja) * | 2011-08-29 | 2013-03-07 | Nsk Ltd | 円環状樹脂製品の製造方法、転がり軸受用樹脂保持器、転がり軸受、及び成形金型 |
JP5928122B2 (ja) * | 2012-04-20 | 2016-06-01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射出成形用金型及び樹脂製保持器の製造方法 |
JP2015224664A (ja) * | 2014-05-26 | 2015-12-14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転がり軸受用保持器の製造方法 |
JP6299529B2 (ja) * | 2014-08-29 | 2018-03-28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軸受用保持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6413730B2 (ja) * | 2014-12-11 | 2018-10-31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軸受用保持器の製造方法 |
JP6413729B2 (ja) * | 2014-12-11 | 2018-10-31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軸受用保持器の製造方法 |
JP6405973B2 (ja) * | 2014-12-11 | 2018-10-17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軸受用保持器の製造方法 |
JP6413728B2 (ja) * | 2014-12-11 | 2018-10-31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軸受用保持器の製造方法 |
-
2015
- 2015-03-13 JP JP2015050957A patent/JP6222146B2/ja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3-11 US US15/557,617 patent/US2018005656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6-03-11 EP EP16764918.5A patent/EP3257651B1/en active Active
- 2016-03-11 WO PCT/JP2016/057859 patent/WO201614808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3-11 CN CN201680015270.7A patent/CN10742804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129227A (ja) * | 1983-12-19 | 1985-07-1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樹脂成形用射出成形金型 |
JPH06285911A (ja) * | 1993-02-04 | 1994-10-11 |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 樹脂成形金型及びウエルドライン補強方法 |
EP0879687A1 (en) * | 1997-05-19 | 1998-11-25 | Koyo Seiko Co., Ltd. | Die and method for molding cage out of synthetic resin |
CN101489754A (zh) * | 2006-07-19 | 2009-07-22 | 三井-杜邦聚合化学株式会社 | 合成树脂中空体的制造方法 |
CN102066079A (zh) * | 2008-06-16 | 2011-05-18 | 宝理塑料株式会社 | 注射成型品的制造方法 |
CN101749324A (zh) * | 2008-12-11 | 2010-06-23 | 潘冬东 | 一种轴承保持器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19042A (zh) * | 2018-03-30 | 2020-11-10 | Ntn株式会社 | 树脂制保持器以及滚动轴承 |
CN111919042B (zh) * | 2018-03-30 | 2022-07-26 | Ntn株式会社 | 树脂制保持器以及滚动轴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257651A1 (en) | 2017-12-20 |
JP6222146B2 (ja) | 2017-11-01 |
EP3257651B1 (en) | 2022-11-16 |
JP2016168779A (ja) | 2016-09-23 |
WO2016148088A1 (ja) | 2016-09-22 |
US20180056561A1 (en) | 2018-03-01 |
EP3257651A4 (en) | 2018-05-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28048A (zh) | 轴承用保持器的制造方法 | |
JP5768486B2 (ja) | 軸受用樹脂製保持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8779804A (zh) | 轴承用保持架的制造方法 | |
JP2015197210A (ja) | 軸受用保持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5825186B2 (ja) | 玉軸受用合成樹脂製保持器の製造方法 | |
CN108884871A (zh) | 轴承用树脂制保持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滚动轴承 | |
JP2017125560A (ja) | アンギュラ玉軸受用合成樹脂製保持器、及び射出成形用金型、並びにアンギュラ玉軸受用合成樹脂製保持器の製造方法 | |
CN104675894B (zh) | 啮合橡胶关节其及制作方法 | |
JP2015224664A (ja) | 転がり軸受用保持器の製造方法 | |
JP2013046982A (ja) | 円環状樹脂製品の製造方法、転がり軸受用樹脂保持器、転がり軸受、及び成形金型 | |
US20220388209A1 (en) | Bearing cag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 |
JP2019199915A (ja) | 転がり軸受用樹脂製保持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転がり軸受 | |
JP6299529B2 (ja) | 軸受用保持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16114101A (ja) | 軸受用保持器の製造方法 | |
JP2014118988A (ja) | 円すいころ軸受用保持器の製造方法、円すいころ軸受用保持器、及び円すいころ軸受 | |
JP6988509B2 (ja) | 軸受用保持器の製造方法 | |
JP6413729B2 (ja) | 軸受用保持器の製造方法 | |
JP6451190B2 (ja) | 軸受用保持器の製造方法 | |
JP6578827B2 (ja) | 軸受用保持器の製造方法 | |
JP2016080050A (ja) | 軸受用樹脂製保持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14142033A (ja) | 転がり軸受用合成樹脂製保持器の製造方法 | |
JP6413730B2 (ja) | 軸受用保持器の製造方法 | |
JP2015075201A (ja) | 軸受用樹脂製保持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5928122B2 (ja) | 射出成形用金型及び樹脂製保持器の製造方法 | |
JP6658841B2 (ja) | 軸受用保持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