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7437A - 电磁阀和使用该电磁阀的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磁阀和使用该电磁阀的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7437A
CN107407437A CN201680016198.XA CN201680016198A CN107407437A CN 107407437 A CN107407437 A CN 107407437A CN 201680016198 A CN201680016198 A CN 201680016198A CN 107407437 A CN107407437 A CN 1074074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oil
oil circuit
accumulator
valve compon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619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07437B (zh
Inventor
野田幸裕
竹田秀
竹田秀一
小松克年
九坪博之
山口雅路
�原昌之
宫西俊二
吉井博
吉井一博
宫武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chi Fujikoshi Corp
Aisin AW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chi Fujikoshi Corp
Aisin AW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chi Fujikoshi Corp, Aisin AW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chi Fujikosh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407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74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074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74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 F16K31/0644One-way valve
    • F16K31/0655Lift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 B60K17/043Transmission unit disposed in on near the vehicle wheel, or between the differential gear unit and the wheel
    • B60K17/046Transmission unit disposed in on near the vehicle wheel, or between the differential gear unit and the wheel with planetary gearing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00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ments of the control apparatus, e.g. valve assemblies or snapfittings of valves; Arrangements of the control unit on or in the transmission gearbox
    • F16H61/0006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for transmission control, e.g. connectors, casings or circuit boar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26Generation or transmission of movements for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s
    • F16H61/36Generation or transmission of movements for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s with at least one movement being transmitted by a cab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16K1/34Cutting-off parts, e.g. valve members, seats
    • F16K1/46Attachment of sealing 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 F16K31/0644One-way valve
    • F16K31/0655Lift valves
    • F16K31/0658Armature and valve member being one single el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 F16K31/0686Braking, pressure equilibration, shock absorb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021Generation or control of line pressure
    • F16H2061/0034Accumulators for fluid pressure supply; Control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 F16H61/02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electric
    • F16H61/0251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control units, e.g. valves for converting electrical signals to fluid signals
    • F16H2061/0253Details of electro hydraulic valves, e.g. lands, ports, spools or sp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 F16H61/026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hydraulic
    • F16H61/0265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hydraulic for gearshift control, e.g. control functions for performing shifting or generation of shift signals
    • F16H61/0267Layout of hydraulic control circuits, e.g. arrangement of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该电磁阀(70)用于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50),该油压控制装置(50)具有:油泵(20),向借助油压进行动作的变速器供给油压;蓄压器(60),对由油泵(20)产生的油压进行蓄积,其中,所述电磁阀(70)具有:电磁阀主体(72),与蓄压器(60)连接,并包括油路开闭用阀元件(74),该油路开闭用阀元件(74)用于对蓄压器(60)与变速器之间的油路进行开闭;密封构件(77),设置于电磁阀主体(72)的内部,防止随着油路开闭用阀元件(74)的开闭动作引起的滑动部分的漏油;调压机构(80),设置于所述电磁阀主体(72)的内部,在电磁阀主体(72)中的所述蓄压器(60)侧的油压上升至规定的压力以上的情况下进行调压,以释放蓄压器(60)的内压。

Description

电磁阀和使用该电磁阀的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阀和使用该电磁阀的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具有驱动阀元件来进行流路的开闭的电磁阀。这样的电磁阀被例如国际公开第2013/138144号公报公开。
在国际公开第2013/138144号公报中,公开了随着向电磁线圈在气缸内驱动可动铁片(阀元件)来开启流路的电磁阀。在该电磁阀中,在外周面安装有抑制流体(工作油)泄漏的O型圈(密封构件)的可动铁片(阀元件)被保持为,能够沿气缸内周面滑动。另外,在可动铁片上,用于向O型圈施加按压力的施力用构件与O型圈相邻地安装。并且,在通过可动铁片使流路关闭的状态下,蓄压器所蓄积的高压侧(初级侧)的流体(工作油)从可动铁片的外周面与气缸内周面之间的间隙经由施力用构件按压O型圈,从而使其截面形状变形。由此,O型圈向气缸内周面的接触力(密封性)变高,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高压流体(工作油)从可动铁片与气缸之间的间隙向低压侧(次级侧)泄漏。此外,在国际公开第2013/138144号公报所述的蓄压器用的电磁阀安装有抑制高压流体泄漏的O型圈,但一般情况下,在蓄压器用以外的以往的油路切换阀(电磁阀)、比例控制电磁阀(线性电磁阀)不会安装有这样的O型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1381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国际公开第2013/138144号公报所述的蓄压器用的电磁阀中,在随着流体(工作油)的温度上升引起的体积膨胀而高压侧(初级侧)的流体压力经由施力用构件过度地作用于O型圈(密封构件)的情况下,随着O型圈的变形而相对于气缸内周面的密封性变高,另一方面,由于O型圈过度地被按压,因此,相对于气缸内周面的摩擦力也增加。在该情况下,可能存在如下问题,即,因O型圈(密封构件)的滑动阻力的增加,即使向电磁线圈通电,可动铁片(阀元件)也无法正常地驱动。
本发明基于上述的问题而提出,其中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既能够维持密封构件的密封性,又能够使蓄压器用电磁阀的阀元件正常地驱动的电磁阀和使用该电磁阀的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电磁阀,用于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该油压控制装置具有:油泵,向借助油压进行动作的变速器供给油压;蓄压器,对由油泵产生的油压进行蓄积,其中,
所述电磁阀具有:
电磁阀主体,与蓄压器连接,并包括油路开闭用阀元件,该油路开闭用阀元件用于对蓄压器与变速器之间的油路进行开闭,
密封构件,设置于电磁阀主体的内部,防止随着油路开闭用阀元件的开闭动作引起的滑动部分的漏油,
调压机构,设置于电磁阀主体的内部,在电磁阀主体中的蓄压器侧的油压上升至规定的压力以上的情况下进行调压,以释放蓄压器的内压。
在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电磁阀中,如上所述,将调压机构设置于电磁阀主体,该调压机构在电磁阀主体中的蓄压器侧的油压上升至规定的压力以上的情况下进行调压,以释放蓄压器的内压,由此,能够防止调压机构在蓄压器蓄积规定的压力以上的油压的情况下进行动作而向电磁阀主体内的密封构件施加来自蓄压器的过剩的油压(内压)。由此,防止利用油压对密封构件过度地按压,因此,能够将滑动部分中的密封构件的滑动阻力维持在合适的范围。其结果,既能够维持密封构件的密封性,又能够使电磁阀主体的油路开闭用阀元件正常地驱动。
另外,在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的电磁阀中,通过将调压机构设置于电磁阀主体的内部,无需将这样的调压机构设置于变速器侧的油路(阀体)中或蓄压器侧的油路等。由此,能够抑制变速器(自动变速器)大型化。而且,安装现有的蓄压器就能够容易地构成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中的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具有:
油泵,向借助油压进行动作的变速器供给油压,
蓄压器,对由油泵产生的油压进行蓄积,
电磁阀,包括:油路开闭用阀元件,该油路开闭用阀元件与蓄压器连接,用于对蓄压器与变速器之间的油路进行开闭;密封构件,防止随着油路开闭用阀元件的开闭动作引起的滑动部分的漏油,
调压机构,在蓄压器内的油压上升至规定的压力以上的情况下进行调压,以释放蓄压器的内压。
在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的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中,如上所述,通过设置在蓄压器内的油压上升至规定的压力以上的情况下进行调压以释放蓄压器的内压的调压机构,能够防止调压机构在蓄压器蓄积规定的压力以上的油压(内压)的情况下进行动作而向电磁阀内的密封构件施加来自蓄压器的过剩的油压。由此,防止利用油压对密封构件过度按压,因此,能够将滑动部分中的密封构件的滑动阻力维持为合适的范围。其结果,既能够维持密封构件的密封性,又能够使电磁阀的油路开闭用阀元件正常地驱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既能够维持密封构件的密封性,又能够使电磁阀主体的油路开闭用阀元件正常地驱动。
附图说明
图1是安装有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油压控制装置的自动变速器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油压控制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油压控制装置的结构(蓄压状态)的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油压控制装置的电磁阀内的压力调整机构周围的放大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油压控制装置的结构(电磁阀:开启状态)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油压控制装置的结构(电磁阀:关闭状态)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油压控制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8是图7所示的油压控制装置中的电磁阀内的逆流防止机构周围的放大图。
图9是图7所示的油压控制装置中的电磁阀内的逆流防止机构周围的放大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油压控制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磁阀的结构的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磁阀内的油路开闭用阀元件周围的放大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油压控制装置的结构(电磁阀:开启状态)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油压控制装置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图6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油压控制装置50的结构。此外,油压控制装置50是权利要求书中的“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的一个例子。
(油压控制装置的概略结构)
在车辆(汽车)中安装有自动变速器100。如图1所示,自动变速器100具有:液力变矩器10,对发动机101的驱动力进行传递;机械式油泵20,借助发动机101的驱动力产生油压控制的工作压;变速机构部30,能够使用行星齿轮单元形成多个挡位;阀体40:对变速机构部30进行油压控制。并且,如图2所示,油压控制装置50起到控制向自动变速器100供给的工作油(AT流体)的油压的作用。此外,变速机构部30是技术方案中的“变速器”的一个例子。
另外,自动变速器100安装于带有怠速停止(发动机停止)功能的汽车。因此,油压控制装置50除了机械式油泵20以外,还具有蓄压器60和电磁阀70。蓄压器60具有如下功能:对由机械式油泵20产生的油压进行蓄积,并且根据需要利用一点点功耗排出所蓄积的工作油。另外,电磁阀70具有开启来自蓄压器60的油路的功能。另外,蓄压器60和电磁阀70配置于自动变速器100的下部等阀体40附近。
通过使用油压控制装置50,在从机械式油泵20未被驱动的怠速停止状态恢复时(发动机再启动),随着电磁阀70的开启动作,蓄压器60的油压经由阀体40向变速机构部30供给。由此,在自动变速器100中,在恢复时(开始行驶前)变速机构部30迅速地形成规定的挡位,而不受时间延迟影响,该时间延迟是指,直到机械式油泵20随着发动机再启动被驱动而获得规定的油压为止。
另外,如图2所示,在油压控制装置50中,机械式油泵20和阀体40经由油路1连接。在油路1上设置有用于防止工作油向机械式油泵20逆流的止回阀5。在止回阀5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设置有从油路1分叉而与电磁阀70的出口端口7b连接的油路2。另外,电磁阀70的入口端口7a和蓄压器60经由油路3连接。另外,油路2和油路3也通过分流电磁阀70的油路4连接,在油路4上设置有止回阀6。此外,止回阀6具有防止蓄压器60的油压经由油路4向油路1逆流的作用。此外,从蓄压器60经由油路3、电磁阀70、油路2以及油路1至阀体40的一连串的油路7是技术方案中的“蓄压器与变速器之间的油路”和“第二油路”的一个例子。
在此,说明油压控制装置50的作用。如图6所示,在发动机运转中,油泵20被驱动而向阀体40供给油压。另外,由机械式油泵20产生的油压也经由油路4向蓄压器60供给。此时,电磁阀70维持关闭状态,蓄压器60所蓄积的工作油的油压经由油路3施加至入口端口7a。并且,如图3所示,在发生怠速停止的情况下,油泵20停止驱动。
然后,如图5所示,在驾驶员缓和踩踏制动踏板(未图示)而发动机101(参照图1)再启动时,向电磁阀70通电,从而电磁阀70切换为开启状态。由此,蓄压器60的油压(内压)经由电磁阀70向阀体40迅速地供给。并且,如图6所示,在发动机启动后,在机械式油泵20的油压升高的时刻,停止向电磁阀70通电,从而电磁阀70切换为关闭状态。由此,油压供给源从蓄压器60切换为油泵20,以后,重新开始利用油泵20向阀体40的油压供给和向蓄压器60的蓄压。
这样,油压控制装置50起到如下辅助功能(参照图5),即,在从怠速停止恢复时的少许时间的期间,利用蓄压器60的蓄压(油压)向阀体40施加油压。另外,在该情况下,蓄压器60由于油压的排出响应性高,因此,在变速机构部30中,能够迅速地形成车辆起步用的挡位。
在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电磁阀70内部设置有调压机构80,在电磁阀70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在施加至入口端口7a侧(初级侧)的蓄压器60侧的油压上升至规定值P1以上时,该调压机构80用于使从规定值P1增加至当前的油压的蓄压器60的内压的增加部分向出口端口7b(次级侧)释放。下面,详细地说明电磁阀70的结构和调压机构80的作用。此外,规定值P1是技术方案中的“规定的压力”的一个例子。
(电磁阀的结构)
电磁阀70具有:电磁部71,电磁线圈71a卷绕于绕线管而成;主体部72,固定有固定铁芯73,并且油路开闭用阀元件(可动铁芯)74可移动地被容纳。另外,主体部72包括:阀元件容纳部75,可移动地容纳油路开闭用阀元件74;弹簧76,由压缩螺旋弹簧构成,配置于固定铁芯73与油路开闭用阀元件74之间的空间V,始终向箭头A方向对油路开闭用阀元件74施力;树脂制的O型圈77,安装于油路开闭用阀元件74。此外,主体部72和O型圈77分别是技术方案中的“电磁阀主体”和“密封构件”的一个例子。
在油路开闭用阀元件74的外周面74b形成有圆周状的槽部74c,在槽部74c内安装有O型圈77。油路开闭用阀元件74的外径比阀元件容纳部75的内径稍小,在外周面74b与阀元件容纳部75的内周面75b之间存在间隙S。由此,油路开闭用阀元件74被保持为,在O型圈77的表面具有规定的摩擦力而与内周面75b接触的状态下能够滑动。另外,通过O型圈77,使得间隙S和空间V相互隔离。
另外,阀元件容纳部75具有工作油流动的入口端口7a及出口端口7b和利用油路开闭用阀元件74进行开闭的阀座部(节流孔)7c。另外,电磁阀70安装于阀元件容纳部75构成油路7的一部分的配管构件8(用双点划线表示概略形状)。即,在阀元件容纳部75的外周面安装有O型圈9a及9b,通过O型圈9b,入口端口7a和出口端口7b相互隔开。此外,与入口端口7a连续的内部油路7d的部分沿着油路开闭用阀元件74的外周面74b圆周状地扩展,并且向上方(箭头B方向)延伸。由此,经由配管构件8从入口端口7a流入的工作油沿着油路开闭用阀元件74的外周面74b在间隙S中到处蔓延。
另外,从入口端口7a流入的工作油(油压)经由间隙S也向O型圈77的表面供给。此时,充满工作油的间隙S和容纳弹簧76的空间V被O型圈77隔开,因此,主体部72构成为,使工作油尽可能不向空间V泄漏。因此,O型圈77需要用于可靠地密封外周面74b与内周面75b之间的间隙S的接触力(密封性)。
作为电磁阀70的动作,电磁线圈71a被消磁的非励磁状态下,如图3所示,利用弹簧76的作用力对油路开闭用阀元件74向箭头A方向施力。由此,油路开闭用阀元件74的具有锥形状的阀部74a落座于阀座部7c,从而内部油路7d被关闭。并且,在电磁线圈71a被励磁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油路开闭用阀元件74通过电磁力克服弹簧76的作用力而向箭头B方向被吸引。由此,落座的阀部74a向箭头B方向移动而油路7被开启,从而入口端口7a(初级侧)和出口端口7b(次级侧)相连通。
(电磁阀中的调压机构的结构)
在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电磁阀70的主体部72内置有调压机构80。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调压机构80由如下构件构成:调压通路81,在油路开闭用阀元件74的内部延伸;金属制的球状调压用阀元件(球阀)82,用于开闭调压通路81;弹簧83,由金属制的压缩螺旋弹簧构成,对调压用阀元件82向关闭调压通路81的方向施力;保持构件84,从调压用阀元件82的相反一侧保持弹簧83。此外,调压通路81和弹簧83分别是技术方案中的“油压释放通路”和“施力构件”的一个例子。
调压通路81具有向油路开闭用阀元件74的外周面74b进行开口的开口部81a和向油路开闭用阀元件74中的阀部74a的顶端面74d进行开口的开口部81b。开口部81a比O型圈77的安装位置更靠阀部74a侧的外周面74b。另外,开口部81b在图4所示的电磁阀70(内部油路7d)被关闭的状态下,形成于与出口端口7b(次级侧)连通的位置(顶端面74d)。
另外,调压通路81由如下通路构成:第一通路81c,具有比开口部81a的开口面积大的截面面积且向箭头D方向延伸;第二通路81d,从第一通路81c的大致中间部分向箭头A方向直线地延伸。另外,由球阀构成的调压用阀元件82的直径比第一通路81c的内径小数十μm左右。并且,在调压用阀元件82和弹簧83依次插入第一通路81c的状态下,保持构件84从箭头D方向侧嵌入。此外,弹簧83被调整为,在调压用阀元件82落座于第一通路81c内的缩径部的状态下,对调压用阀元件82的作用力变为规定值P1。由此,在未向开口部81a施加油压或油压小于规定值P1的状态下,通过被弹簧83施力的调压用阀元件82,调压通路81被关闭。
并且,调压机构80构成为,在主体部72内(从入口端口7a到阀座部7c的内部油路7d的部分)的油压上升至规定值P1以上的情况下,使调压用阀元件82克服弹簧83的作用力(箭头C方向)从落座位置向开放方向(箭头D方向)移动。此时,在调压用阀元件82与第一通路81c的内周面之间产生数十μm左右的间隙。另外,通过该动作,即使电磁阀70(内部油路7d)在被关闭的状态下,主体部72中的入口端口7a(初级侧)和出口端口7b(次级侧)也经由调压通路81连通。由此,供给至入口端口7a的工作油经由调压通路81一点一点地向出口端口7b流通。其结果,由蓄压器60施加于主体部72的过剩的油压(压力)被释放。
此外,如图3所示,在随着油压的释放,蓄压器60的油压降低而小于规定值P1的时刻,通过调压用阀元件82,使得调压通路81完全被关闭。因此,在电磁阀70中,通过利用调压机构80对油压的调压功能,未超过规定值P1大小的油压总是被施加至入口端口7a(初级侧)。
因此,即使充满外周面74b与内周面75b之间的间隙S的工作油到达槽部74c而按压O型圈77,由于按压力未超过规定值P1,因此,能够防止O型圈77的截面的过度的变形(压垮)。即,防止截面的过度变形的O型圈77被保持为,相对于阀元件容纳部75的内周面75b具有合适的范围的摩擦力而能够滑动。因此,与因O型圈77的压垮引起摩擦力增加而油路开闭用阀元件74无法正常驱动的情况不同,在电磁阀70中,电磁线圈71a被励磁,油路开闭用阀元件74被顺利地驱动。
此外,在调压机构80中,即使在弹簧83最大收缩的状态下,调压用阀元件82也不会到达第一通路81c与第二通路81d的连接位置(第二通路81d的入口)。这是通过弹簧83的尺寸、弹簧常数和第二通路81d的形成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实现的。由此,能够避免调压用阀元件82在油压的调压时向箭头D方向移动而关闭第二通路81d的入口。具有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磁阀70的油压控制装置50以上述的方式构成。
(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能够获得下面的效果。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电磁阀70构成为,在主体部72设置调压机构80,在主体部72中的初级侧(从入口端口7a到阀座部7c的内部油路7d的部分)的油压上升至规定值P1以上的情况下,该调压机构80使施加于O型圈77的来自蓄压器60的油压(内压)释放。由此,能够防止调压机构80在蓄压器60蓄积有规定值P1以上的油压(内压)的情况下进行动作而向安装于油路开闭用阀元件74的O型圈77施加来自蓄压器60的过剩的油压。由此,防止利用油压对O型圈77过度按压,因此,能够将阀元件容纳部75的内周面75b中的O型圈77的滑动阻力维持在合适的范围内。其结果,既能够维持O型圈77的密封性,又能够使电磁阀70(主体部72)的油路开闭用阀元件74正常地驱动。另外,由于电磁阀70顺利地动作,因此,在从怠速停止恢复时能够进行针对阀体40的油压辅助,而不损害油压的排出响应性高的蓄压器60的特性。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调压机构80设置于电磁阀70的主体部72内,无需将这样的调压机构80设置于自动变速器100侧的阀体40等,因此,能够抑制自动变速器100(阀体40)大型化。另外,也不需要将这样的调压机构80设置于蓄压器60,因此,安装现有的蓄压器60能够容易地构成油压控制装置50。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电磁阀70构成为,将调压机构80设置于用于进行蓄压器60与阀体40之间的油路7(内部油路7d)的开闭的油路开闭用阀元件74的内部。由此,能够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油路开闭用阀元件74在其内部设置调压机构80,因此,与在阀元件容纳部75侧设置这样的调压机构的情况不同,能够获得具有调压机构80的电磁阀70而不使其大型化。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调压机构80构成为,具有:调压通路81,设置于油路开闭用阀元件74的内部,使油路开闭用阀元件74的初级侧(入口端口7a)和次级侧(出口端口7b)连接;调压用阀元件82,能够移动地配置于调压通路81的第一通路81c内,用于开闭调压通路81。并且,调压机构80构成为,在主体部72内的油压上升至规定值P1以上的情况下,通过使调压用阀元件82向开放方向(箭头D方向)移动,使油压(压力)从油路开闭用阀元件74的初级侧(入口端口7a)经由调压通路81向次级侧(出口端口7b)释放。由此,通过调压通路81内的调压用阀元件82的开闭动作,能够使主体部72内的油压经由调压用阀元件82与第一通路81c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向次级侧容易地释放。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调压机构80构成为,在调压通路81的第一通路81c内还设置有向关闭调压用阀元件82的方向(箭头C方向)施力的弹簧83。并且,在油压上升至规定值P1以上的情况下,通过调压用阀元件82克服弹簧83的作用力向开放方向(箭头D方向)移动,使油压(压力)从油路开闭用阀元件74的初级侧经由调压通路81向次级侧释放。由此,仅通过以调压用阀元件82落座于第一通路81c内的被缩径的部分的状态下的对调压用阀元件82的按压力变为规定值P1的方式预先设计弹簧83,就能够容易地进行具有调压功能的调压用阀元件82的动作。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作为蓄压器60用的控制阀的电磁阀70中设置调压机构80。由此,能够防止从怠速停止状态恢复时因O型圈77的过度的按压所引起的电磁阀70产生动作不良。因此,在怠速停止时不消耗电力,使用起到油压供给源的作用的蓄压器60,能够使自动变速器100正常地动作。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2以及图7~图9说明第二实施方式。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除了调压机构80以外将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止回阀6(参照图2)的功能内置于电磁阀270内的例子。此外,在图中,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电磁阀的结构)
如图7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油压控制装置250具有电磁阀270。在电磁阀270中,除了调压机构80以外,逆流防止机构90设置于油路开闭用阀元件(可动铁芯)274的内部。此外,油压控制装置250是技术方案中的“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的一个例子。
(逆流防止机构的结构)
详细地说,如图8所示,逆流防止机构90设置于从油路开闭用阀元件274内部的调压通路81中的第二通路81d分叉的部分。即,逆流防止机构90由油路91和金属制的球阀92构成,该油路91具有从第二通路81d分叉而在外周面74b进行开口的开口部91a,该球阀92用于开闭油路91。
在油路91中,在通向第二通路81d的连接部91b附近被缩径,在球阀92向箭头D方向移动而落座于缩径部时,油路91被关闭。另外,油路91在开口部91a侧被扩径,并且形成有限制部93,以局部地堵塞开口部91a。由此,在球阀92向箭头C方向移动而与限制部93抵接时,在球阀92与油路91的扩径部的内周面之间产生数十μm左右的间隙。
由此,在蓄压器60已经蓄积油压且电磁阀270(内部油路7d)被关闭的状态下,即使来自蓄压器60的油压施加于入口端口7a,由于球阀92落座于油路91内的缩径部而使油路91关闭,因此,工作油不会经由出口端口7b(次级侧)向油路1逆流。此外,在利用调压机构80进行油压调整时(压力释放动作时)或吸引油路开闭用阀元件274的内部油路7d被开启时,球阀92向箭头D方向移动而油路91被关闭。
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在油泵20被驱动而工作油蓄积于蓄压器60的状态下,即使电磁阀270(内部油路7d)关闭,来自油泵20的油压也经由第二通路81d和油路91对球阀92向箭头C方向按压。并且,在球阀92移动而与限制部93抵接时,工作油经由在球阀92与油路91的扩径部的内周面之间产生的间隙向入口端口7a流通(供给)。具有调压机构80和逆流防止机构90的电磁阀270以上述的方式构成。此外,第二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在利用油泵20进行蓄压时能够防止油从蓄压器60向油泵20逆流的逆流防止机构90设置于电磁阀270。由此,与在电磁阀270以外的油压路径中单独地设置止回阀6(参照图2)等的情况不同,能够获得兼具逆流防止功能的电磁阀270,因此,能够使油压控制装置250整体的结构简单化。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除了调压机构80以外,将逆流防止机构90设置于油路开闭用阀元件274的内部。由此,能够有效地使用现有的油路开闭用阀元件274在其内部设置调压机构80和逆流防止机构90,因此,能够容易地获得兼具逆流防止功能的电磁阀270而不是其大型化。此外,第二实施方式的其他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2以及图10说明第三实施方式。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在调压机构80中还设置均压用油路79来构成电磁阀370的例子。此外,在图中,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电磁阀的结构)
如图10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油压控制装置350具有电磁阀370。在电磁阀370中,在油路开闭用阀元件(可动铁芯)374的内部安装有调压机构80。并且,在电磁阀370中,除了调压机构80以外,还设置有均压用油路79。此外,油压控制装置350是技术方案中的“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的一个例子。
具体而言,油路开闭用阀元件374具有在内部延伸的均压用油路79,以使构成调压机构80的第一通路81c和固定有弹簧83的接触面374e连通。即,通过第二通路81d和均压用油路79,固定铁芯73与油路开闭用阀元件374相互相对的空间V和出口端口7b(次级侧)连通。由此,在电磁阀370关闭的状态下,出口端口7b的工作油经由第二通路81d以及均压用油路79也充满嵌入有弹簧83的空间V。因此,油路开闭用阀元件374从顶端面74d侧与接触面374e侧双方作用相同的油压,从而变为压力中立的状态。
在电磁线圈71a被励磁、油路开闭用阀元件374向箭头B方向被吸引时,空间V的工作油经由均压用油路79向出口端口7b侧被按压。另外,基于此,空间V的体积容易被缩小。由此,在电磁阀370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电磁阀70(参照图2)进行比较,使用作用力更小的弹簧83且以小型化的电磁线圈71a的小吸引力,也能够使油路开闭用阀元件374迅速地向箭头B方向驱动(移动)。
此时,O型圈77也需要可靠地密封外周面74b与内周面75b之间的间隙S的接触力。然而,O型圈77的过剩的接触力容易阻碍使用小型化的电磁线圈71a的情况下的油路开闭用阀元件374的顺利动作。
因此,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也针对这样的电磁阀370应用调压机构80。由此,即使过度地按压O型圈77的截面的规定值P1以上的油压施加于入口端口7a,调压机构80动作而使该油压释放,由此,只有小于规定值P1的压力施加于O型圈77。因此,无需损坏隔开间隙S和空间V的O型圈77的密封性,主体部72内的压力被进行调压,从而以更小的吸引力,也能够使油路开闭用阀元件374顺利地动作。
此外,在电磁阀370关闭的状态下调压机构80进行动作的情况下,工作油从第一通路81c向第二通路81d流动。即,工作油预先经由均压用油路79充满空间V,因此,压力释放时的工作油不向该方向流动。另外,在弹簧83最收缩的状态下,调压用阀元件82不会到达第一通路81c与均压用油路79的连接位置(均压用油路79的入口)。此外,第三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三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在设置有均压用油路79的电磁阀370中设置调压机构80,对主体部72内的入口端口7a的油压(压力)进行调压而以小型化的电磁线圈71a的小吸引力,也能够使油路开闭用阀元件374顺利地动作,而无需损坏隔开间隙S和空间V的O型圈77的密封性。关于这一点,将调压机构80应用于电磁阀370的意义很大。
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将均压用油路79与调压机构80中的第一通路81c连接来构成油路开闭用阀元件374。由此,能够有效地利用调压机构80的第二通路81d,将使电磁阀370的出口端口7b和空间V连通的均压用的连通路设置于电磁阀370内。在此,均压用油路79为以小型化的电磁线圈71a的小吸引力使油路开闭用阀元件374动作而设置。因此,调压机构80的部分结构(第二通路81d)有助于电磁阀370的小型化,因此,就将调压机构80设置于带有均压用油路79的电磁阀370而言,优点大。此外,第三实施方式的其他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1~图13说明第四实施方式。在该第四实施方式中,说明在具有与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的油路开闭用阀元件474中内置调压机构80的例子。此外,在图中,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电磁阀的结构)
如图11所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油压控制装置450具有电磁阀470。另外,电磁阀470的主体部472(参照图13)包括:阀元件容纳部475,将油路开闭用阀元件474以能够移动的方式容纳;弹簧476,对油路开闭用阀元件474始终向箭头B方向施力。在电磁阀470中,在电磁部71被励磁的情况下,通过使可动铁芯473和油路开闭用阀元件474一起向箭头A方向移动,油路7(内部油路7d)被开启。此外,油压控制装置450和主体部472分别是技术方案中的“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和“电磁阀主体”的一个例子。
油路开闭用阀元件474具有:阀部474a,负责内部油路7d的部分的开闭;受压部405,从阀部474a向箭头A方向延伸,并且包括外周面向油路开闭用阀元件474的轴中心缩径的部分;凹状的保持部477,在油路开闭用阀元件474的箭头A方向侧的顶端部474d的内侧保持弹簧476。此外,箭头A方向和箭头B方向分别是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方向”和“另一个方向”的一个例子。
阀元件容纳部475具有阀元件保持部475a,该阀元件保持部475a以能够往复移动的方式保持油路开闭用阀元件474的受压部405和顶端部474d。具体而言,在顶端部474d的外周部474e安装有圆周状的滑动构件478,油路开闭用阀元件474构成为,顶端部474d经由滑动构件478在阀元件保持部475a的内周面向箭头A(B)方向滑动。另外,阀元件容纳部475构成为,除了内部油路7d以外,以阀座部407c为边界,在箭头A方向侧还形成有内部油路7e。另外,内部油路7e经由形成于与阀元件容纳部475的受压部405相对的位置的端口7f,与油泵20的油压所施加的一侧的油路2连通。并且,电磁阀470(主体部472(参照图13))隔着O型圈9a~9c安装于配管构件8(双点划线)。
在此,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油路开闭用阀元件474具有:第一受压面401,在油路开闭用阀元件474向开启油路7的箭头A方向(下方向)移动时,接受油泵20(参照图13)侧的油路2的油压(主压);第二受压面402,在油路开闭用阀元件474向关闭油路7的箭头B方向(上方向)移动时,接受油泵20侧的油路2的油压(主压)。此外,第二受压面402由具有锥形状的阀部474a的箭头A方向侧的下表面构成。即,第二受压面402通过由从油路开闭用阀元件474的内径侧向外径侧向斜上方倾斜的圆周状的倾斜面402a和该圆周状的倾斜面402a的内径侧的圆周状的平坦面402b构成的下表面构成。另外,第一受压面401由在箭头A方向侧与第二受压面402相对的上表面构成。即,第一受压面401通过由从油路开闭用阀元件474的内径侧向外径侧向斜下方倾斜的圆周状的倾斜面401a构成的上表面构成。另外,以第一受压面401的受压面积Sa和第二受压面402的受压面积Sb彼此相等(Sa=Sb)的方式构成受压部405。
因此,在电磁阀470中,使油路开闭用阀元件474向箭头A方向移动的力Fa(主压中的向下方向按压第一受压面401(倾斜面401a)的分力)和使油路开闭用阀元件474向箭头B方向移动的力Fb(主压中的向上方向按压第二受压面402(倾斜面402a及平坦面402b)的分力)始终彼此相等地(Fa=Fb)施加于油路开闭用阀元件474的受压部405。即,在受压部405中,其外周面形成为缩径形状,以使力Fa和力Fb的方向相反,大小相同。
由此,如图13所示,在Fa=Fb的状态(参照图12)下,油路2的油压作用于受压部405的第一受压面401和第二受压面402,因此,在油路2产生油压(主压)期间,油路开闭用阀元件474变为能够向箭头A方向和箭头B方向中的任一方向移动的中立状态。因此,随着向电磁阀470通电,油路开闭用阀元件474立即向箭头A方向移动,而不受油路2的油压的影响。由此,蓄压器60的油压经由电磁阀470(内部油路7d及7e)向阀体40迅速地供给。另外,即使在随着蓄压器60的油压的供给而油路2的油压(主压)上升的情况下,由于主压均等地作用于第一受压面401和第二受压面402(Fa=Fb),因此,能够避免因油路2的油压上升引起油路开闭用阀元件474向关闭内部油路7d的方向(箭头B方向)移动。
另外,如图11所示,调压机构80的第二通路81d在受压部405的内部向箭头A方向延伸,并在保持部477进行开口。由此,在电磁阀470中,在利用阀部474a使内部油路7d关闭的状态(非励磁状态)下,在主体部472内(从入口端口7a到阀座部407c为止的内部油路7d的部分)施加的蓄压器60侧油压上升至规定值P1以上的情况下,随着调压用阀元件82的打开,入口端口7a和出口端口7b经由第二通路81d连通。此外,第四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四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受压部405设置于油路开闭用阀元件474,该受压部405包括:第一受压面401,在油路开闭用阀元件474向箭头A方向移动时接受油路2的主压;第二受压面402,在油路开闭用阀元件474向箭头B方向移动时接受油路2的主压。并且,第一受压面401的受压面积Sa和第二受压面402的受压面积Sb彼此相等。由此,在油路2中产生主压期间,能够容易地将油路开闭用阀元件474维持为能够向箭头A方向和箭头B方向中的任一方向移动的中立状态。因此,随着向电磁阀470通电,能够使油路开闭用阀元件474向箭头A方向可靠地移动,而不受油路2的油压的影响。此外,即使在随着蓄压器60的油压的供给而油路2的油压(主压)上升的情况下,由于主压均等地作用于第一受压面401和第二受压面402(Fa=Fb),因此,能够避免因油路2的油压上升引起油路开闭用阀元件474向关闭内部油路7d的方向移动。此外,第四实施方式的其他效果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1以及图14说明第五实施方式。在该第五实施方式中,说明将调压机构580与电磁阀570分别单独设置的例子。此外,在图中,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图14所示,第五实施方式的油压控制装置550具有电磁阀570。另外,在电磁阀570中,在主体部572内所保持的油路开闭用阀元件574内未设置有调压机构80(参照图11)。另一方面,在油压控制装置550中,在从油路3分叉的油路501上设置有调压机构580。此外,调压机构580具有主体部581,主体部581的内部结构与调压机构80(参照图11)相同。此外,油压控制装置550和主体部572分别是技术方案中的“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和“电磁阀主体”的一个例子。另外,电磁阀570内的包括内部油路7d的油路3的部分和油路501是技术方案中的“第一油路”的一个例子。
由此,在油压控制装置550中,在电磁阀570中的蓄压器60侧的油压上升至规定值P1以上的情况下,外部连接的调压机构580进行动作,从而向入口端口7a供给的工作油经由调压通路81向储油部(未图示)一点一点地流通。因此,蓄压时从蓄压器60施加于电磁阀570的过剩的油压(蓄压器60的内压)被释放。此外,调压机构580以外的包括油路开闭用阀元件574(受压部405)的电磁阀570的结构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的电磁阀470相同。
(第五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蓄压器60与电磁阀570之间的油路501上设置调压机构580,该调压机构580与电磁阀570分别单独设置。由此,既能够维持O型圈77的密封性,又能够使电磁阀570的油路开闭用阀元件74正常地驱动,从而能够使电磁阀570顺利地动作,并且在从怠速停止恢复时能够对阀体40进行油压辅助。
[变形例]
应当理解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全部方面均为例示,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技术方案示出,而非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而且,包括与技术方案均等的意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变形例)。
例如,在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适用于具有由行星齿轮单元(变速齿轮)构成的变速机构部30的自动变速器100的油压控制装置50(250、350、450、550),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即,也可以将本发明适用于向不使用变速齿轮也能够无级地变速的无级变速器(CVT)供给油压的油压控制装置。变速器可以是纵置发动机用或横置发动机用中的任一种。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中,将调压机构80设置于电磁阀70(270、370、470)中的油路开闭用阀元件74(274、374、474)内,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电磁阀70的阀元件容纳部75设置“油压释放通路”和“调压用阀元件”,在油路开闭用阀元件74关闭的状态下,在油压在规定值P1以上的情况下,使入口端口7a和出口端口7b连通来释放油压。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将保持构件84只嵌入第一通路81c来保持弹簧83,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保持构件84的外周面和第一通路81c的内周面分别形成螺旋槽,能够根据保持构件84的拧入量(紧固量)调整内部的弹簧83的作用力。由此,即使在根据安装的O型圈77的材质等需要变更压力释放用的规定值P1的情况下,也能够提供如下的蓄压器用的电磁阀,即,无需更换弹簧83也能够容易地应对释放压设定值的变更。
另外,上述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使调压通路81的开口部81a和油路91的开口部91a在油路开闭用阀元件274的外周面74b的相同一侧进行开口,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相对于开口部81a,开口部91a也可以在外周面74b的相反一侧进行开口。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使用球状的调压用阀元件82构成调压机构80(580),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圆锥形装的滚针或伞形状的提动头,也可以使用一对半球形状部设置于两端部且纵向截面呈椭圆形状(轨道形状)的“调压用阀元件”。
另外,上述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带有均压用油路79的油路开闭用阀元件374只设置调压机构80,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即,也可以将上述第二实施方式所示的逆流防止机构90增加至油路开闭用阀元件374来构成电磁阀370。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五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适用于全闭时不通电的常闭型电磁阀,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即,也能够将本发明适用于全开时不通电的常开型电磁阀。由此,在阀元件(可动铁芯)从励磁时(通电时)油路关闭的状态被消磁而通过弹簧力向开启油路的方向驱动时,密封构件的滑动阻力不会过大,从而能够使阀元件正常地驱动。
附图标记的说明:
3、501 油路(第一油路)
7 油路(蓄压器与变速器之间的油路、第二油路)
20 油泵
30 变速机构部
40 阀体
50、250、350、450、550 油压控制装置(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
60 蓄压器
70、270、370、470、570 电磁阀
71 电磁部
72、472、572 主体部(电磁阀主体)
74、274、374、474、574 油路开闭用阀元件
75、475 阀元件容纳部
77 O型圈(密封构件)
79 均压用油路
80、580 调压机构
81 调压通路(油压释放通路)
82 调压用阀元件
83 弹簧(施力构件)
90 逆流防止机构
100 自动变速器
401 第一受压面
402 第二受压面
405 受压部

Claims (13)

1.一种电磁阀,用于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该油压控制装置具有:油泵,向借助油压进行动作的变速器供给油压;蓄压器,对由所述油泵产生的油压进行蓄积,其中,
所述电磁阀具有:
电磁阀主体,与所述蓄压器连接,并包括油路开闭用阀元件,该油路开闭用阀元件用于对所述蓄压器与所述变速器之间的油路进行开闭,
密封构件,设置于所述电磁阀主体的内部,防止随着所述油路开闭用阀元件的开闭动作引起的滑动部分的漏油,
调压机构,设置于所述电磁阀主体的内部,在所述电磁阀主体中的所述蓄压器侧的油压上升至规定的压力以上的情况下进行调压,以释放所述蓄压器的内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中,
所述调压机构设置于所述油路开闭用阀元件的内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其中,
所述调压机构包括:
油压释放通路,设置于所述油路开闭用阀元件的内部,使所述油路开闭用阀元件的初级侧和次级侧连接,
调压用阀元件,能够移动地配置于所述油压释放通路内,用于开闭所述油压释放通路;
所述调压机构构成为,在所述电磁阀主体中的所述蓄压器侧的油压上升至规定的压力以上的情况下,通过使所述调压用阀元件向开放方向移动,来使所述蓄压器的内压从所述油路开闭用阀元件的初级侧经由所述油压释放通路向次级侧释放。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阀,其中,
所述电磁阀主体还包括逆流防止机构,该逆流防止机构设置于所述电磁阀主体的内部,防止在利用所述油泵蓄压时油从所述蓄压器向所述油泵逆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阀,其中,
所述逆流防止机构与所述调压机构一起设置于所述油路开闭用阀元件的内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阀,其中,
所述调压机构还包括施力构件,该施力构件向关闭方向对所述调压用阀元件施力,
所述调压机构构成为,在所述电磁阀主体中的所述蓄压器侧的油压上升至规定的压力以上的情况下,通过使所述调压用阀元件克服所述施力构件的作用力向开放方向移动,来使所述蓄压器的内压从所述油路开闭用阀元件的初级侧经由所述油压释放通路向次级侧释放。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阀,其中,
所述油路开闭用阀元件具有:
第一受压面,在所述油路开闭用阀元件向开启所述油路的一个方向移动时,接受所述油泵侧的油压,
第二受压面,在所述油路开闭用阀元件向关闭所述油路的另一个方向移动时,接受所述油泵侧的油压,
所述第一受压面的受压面积与所述第二受压面的受压面积相等。
8.一种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其中,
具有:
油泵,向借助油压进行动作的变速器供给油压,
蓄压器,对由所述油泵产生的油压进行蓄积,
电磁阀,包括:油路开闭用阀元件,该油路开闭用阀元件与所述蓄压器连接,用于对所述蓄压器与所述变速器之间的油路进行开闭;密封构件,防止随着所述油路开闭用阀元件的开闭动作引起的滑动部分的漏油,
调压机构,在所述蓄压器内的油压上升至规定的压力以上的情况下进行调压,以释放所述蓄压器的内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调压机构设置于所述蓄压器与所述电磁阀之间的第一油路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调压机构设置于所述电磁阀的内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油路开闭用阀元件构成为,对所述蓄压器与所述变速器之间的第二油路进行开闭,
所述调压机构设置于所述油路开闭用阀元件的内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调压机构包括:
油压释放通路,设置于所述油路开闭用阀元件的内部,使所述油路开闭用阀元件的初级侧和次级侧连接,
调压用阀元件,能够移动地配置于所述油压释放通路内,用于开闭所述油压释放通路;
所述调压机构构成为,在所述电磁阀中的所述蓄压器侧的油压上升至规定的压力以上的情况下,通过使所述调压用阀元件向开放方向移动,来使所述蓄压器的内压从所述油路开闭用阀元件的初级侧经由所述油压释放通路向次级侧释放。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调压机构还包括施力构件,该施力构件向关闭方向对所述调压用阀元件施力,
所述调压机构构成为,在所述电磁阀中的所述蓄压器侧的油压上升至规定的压力以上的情况下,通过使所述调压用阀元件克服所述施力构件的作用力向开放方向移动,来使所述蓄压器的内压从所述油路开闭用阀元件的初级侧经由所述油压释放通路向次级侧释放。
CN201680016198.XA 2015-03-30 2016-03-04 电磁阀和使用该电磁阀的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 Active CN1074074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68475 2015-03-30
JP2015-068475 2015-03-30
PCT/JP2016/056717 WO2016158200A1 (ja) 2015-03-30 2016-03-04 電磁弁およびこの電磁弁を用いた変速機の油圧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7437A true CN107407437A (zh) 2017-11-28
CN107407437B CN107407437B (zh) 2019-11-15

Family

ID=57005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6198.XA Active CN107407437B (zh) 2015-03-30 2016-03-04 电磁阀和使用该电磁阀的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174860B2 (zh)
JP (1) JP6419946B2 (zh)
CN (1) CN107407437B (zh)
DE (1) DE112016000653T5 (zh)
WO (1) WO20161582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11964B2 (ja) * 2015-05-28 2019-05-1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流体制御装置
JP6369502B2 (ja) 2016-05-19 2018-08-0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装置
JP6369503B2 (ja) * 2016-05-19 2018-08-0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装置
JP6330849B2 (ja) * 2016-05-19 2018-05-3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装置
JP6369504B2 (ja) * 2016-05-19 2018-08-0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装置
JP6369501B2 (ja) 2016-05-19 2018-08-0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装置
CN107747639A (zh) * 2017-11-16 2018-03-02 南通精维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海上风力发电机的泄压结构
CN113738884A (zh) * 2021-09-16 2021-12-03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一种带单向阀的柴油断油电磁阀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41565A (ja) * 1991-11-12 1993-06-08 Aisan Ind Co Ltd 圧力制御機構を備えた電磁弁
CN101551008A (zh) * 2008-03-31 2009-10-07 加特可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用阀装置
CN102197246A (zh) * 2009-03-10 2011-09-21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
JP2014122664A (ja) * 2012-12-20 2014-07-03 Honda Motor Co Ltd 変速機の油圧制御装置及び原動機の自動停止始動装置
CN104145145A (zh) * 2012-03-15 2014-11-12 博格华纳公司 单向压力激活的活塞密封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03483A (en) * 1995-12-11 1997-02-18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Solenoid valve
US7182413B2 (en) * 2003-06-13 2007-02-27 Kelsey-Hayes Company Valve seat for a control valve in a vehicle brake system
KR100839715B1 (ko) * 2007-05-02 2008-06-19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측면 유로 입구 타입 솔레노이드 밸브
KR101168505B1 (ko) * 2008-05-29 2012-07-30 아이신에이더블류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전자기 밸브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41565A (ja) * 1991-11-12 1993-06-08 Aisan Ind Co Ltd 圧力制御機構を備えた電磁弁
CN101551008A (zh) * 2008-03-31 2009-10-07 加特可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用阀装置
CN102197246A (zh) * 2009-03-10 2011-09-21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
CN104145145A (zh) * 2012-03-15 2014-11-12 博格华纳公司 单向压力激活的活塞密封件
JP2014122664A (ja) * 2012-12-20 2014-07-03 Honda Motor Co Ltd 変速機の油圧制御装置及び原動機の自動停止始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58200A1 (ja) 2016-10-06
US10174860B2 (en) 2019-01-08
US20180058604A1 (en) 2018-03-01
DE112016000653T5 (de) 2017-12-14
JPWO2016158200A1 (ja) 2017-10-19
JP6419946B2 (ja) 2018-11-07
CN107407437B (zh) 2019-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07437A (zh) 电磁阀和使用该电磁阀的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
CN103821707B (zh) 组合阀
US8636483B2 (en) Pump apparatus,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vehicle
JP5158201B2 (ja) 駆動装置および車両
US9528600B2 (en) Hydraulic control device and vehicle control device
KR101490915B1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압공급시스템
US8251194B2 (en) Solenoid valve
US8596440B2 (en) Engine start stop applications for solenoid pumps
KR101703621B1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압공급시스템
US9151395B2 (en) Oil pressure control device
CN102132076A (zh) 可变压缩比发动机液压单元的带有升降球的电液阀
CN101627213B (zh) 液压系统
CN103047409A (zh) 用于存储液压流体的设备
JP2016211657A (ja) スプールバルブ
CN102588579B (zh) 尤其在车辆自动变速箱中的阀门装置
CN107237901B (zh) 电磁阀
CN106460762A (zh) 用于机动车辆燃料喷射系统的蓄压器装置,及用于操作所述类型的蓄压器装置的方法
JP2015113929A (ja) 電磁弁およびブレーキユニット
KR101749821B1 (ko) 펌프 이원화 방식 유압제어 시스템 및 이를 적용한 자동변속기
US20070228816A1 (en) Brake fluid pressure controller for vehicle
WO2016010164A1 (ja) 液圧制動装置
JP2005282825A (ja) 潤滑システム及び潤滑油供給装置
JP5195346B2 (ja) 動力伝達装置およびこれを搭載する車両
US8241179B2 (en) Hydraulic control apparatus of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of hybrid vehicle
JP5195343B2 (ja) 動力伝達装置およびこれを搭載する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