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7327A - 端盖及具备该端盖的直动引导装置 - Google Patents

端盖及具备该端盖的直动引导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7327A
CN107407327A CN201680013795.7A CN201680013795A CN107407327A CN 107407327 A CN107407327 A CN 107407327A CN 201680013795 A CN201680013795 A CN 201680013795A CN 107407327 A CN107407327 A CN 1074073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ircuit
oil
end cap
recess
cov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37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07327B (zh
Inventor
深濑幸介
多治见秀幸
森山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SK Ltd
Original Assignee
NSK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SK Ltd filed Critical NSK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407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73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073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73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9/00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only linearly
    • F16C29/04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29/06Ball or roller bearings in which the rolling bodies circulate partly without carrying lo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Abstract

提供端盖和具备该端盖的直动引导装置,能够向滚动体循环路高效率地提供润滑剂。为此,被设置于直动引导装置的滑动件上的端盖(1)形成有油路(22),该油路将形成于端盖的外周面的正面供油孔(8a)和侧面供油孔(8b、8c)和方向转换路(6)连通。端盖(1)具备端盖主体(2)和被嵌入到其凹部(10)中的油路单元(4)。油路(22)由将凹部(10)和方向转换路连通的第一油路(12)、将第一油路(12)和侧面供油孔(8b、8c)连通的第二油路(16)以及将第一油路(12)和第二油路(16)连通的第三油路(20)构成。第二油路(16)和第三油路(20)在端盖主体(2)中沿着滑动件主体(120A)的移动方向重叠配置。

Description

端盖及具备该端盖的直动引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端盖及具备该端盖的直动引导装置,特别是涉及形成有油路的端盖及具备该端盖的直动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有一种直动引导装置,其具有滑动件和能够借助于滚动体而在该滑动件的长度方向上移动的滑动件,其中,在设置于滑动件的移动方向两端的端盖的两侧面设置供油口,将各供油口和端盖的左右的各滚动体循环路连接起来,构成为能够向左右的各滚动体循环路均等地提供润滑剂。
作为那样的直动引导装置,可列举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即,一种直动引导装置,其在端盖的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处连接将设置于端盖的两侧面的各供给口连接起来的油路和将左右的各滚动体循环路连接起来的油路,并将从各供给口提供的润滑剂提供到左右的各滚动体循环路。
此外,通常通用、被用于机床等中的直动引导装置通过定期地提供润滑油来确保行进寿命。该直动引导装置多在各种供油位置(正面、上面、侧面)及姿态(壁挂、垂直)下使用,谋求与供油位置及直动引导装置的姿态无关而补给稳定的润滑剂。
但是,根据供油位置及直动引导装置的姿态,由于垂力的影响,润滑不能顺利进行,特别是在油润滑的供油位置是侧面、或直动引导装置是壁挂姿态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由滚动列导致的供给量的失衡。
因此,作为解决这样的问题的直动引导装置的示例,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公开了关于能够与供油位置及直动引导装置的姿态无关地提供润滑剂的直动引导装置的技术。这些技术是如下的直动引导装置:连接将设置于端盖的各供给口连接起来的油路和将左右的各滚动体循环路连接起来的油路,并将从各供给口提供的润滑剂提供到左右的各滚动体循环路。
并且,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中,通过设置润滑剂供给用软管,并确保从供油位置到润滑剂的供给目的地(各滚动体循环路)独立的路径,从而能够与供油位置及直动引导装置的姿态无关地提供润滑剂。此外,专利文献3公开的技术也通过在油路内设置注入塞,从而确保从供油位置到润滑剂的供给目的地(各滚动体循环路)独立的路径,因此,能够与供油位置及直动引导装置的姿态无关地提供润滑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01-7351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2401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2323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直动引导装置中,润滑剂的路径从侧面供给部(喷嘴孔)暂时向上(以导轨为基准而设置有滑动件的方向)地形成。在这样的润滑剂的路径中,例如由于在油润滑的情况下逆着重力,因此,不利于流动。
特别是,在随着直动引导装置的小型化等制造尺寸小的侧板(端盖)的情况下,很难分离地形成将设置于端盖的两侧面的各供给口连接起来的油路和将左右的各滚动体循环路连接起来的油路,关于生产率及产品精度的降低,存在改进的余地。
此外,在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公开的直动引导装置中,需要按与各个供油位置及直动引导装置的姿态相匹配的规格进行准备,产生相应的库存管理费及空间。此外,还担心误安装不同规格的端盖的情况下的品质问题,存在改进的余地。
因此,本发明着眼于上述课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向滚动体循环路高效率地提供润滑剂的端盖及具备该端盖的直动引导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端盖的某一方式为,该端盖与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架设于导轨上的滑动件主体的移动方向端面接合,并且具有方向转换路,该方向转换路使形成在所述导轨与所述滑动件主体之间的负荷滚动路和滑动件主体具有的滚动体返回路连通,
所述端盖形成有油路,该油路将形成于所述端盖的外周面的正面供油孔和侧面供油孔与所述方向转换路连通,
所述端盖具备:端盖主体,其具有所述方向转换路和所述油路的一部分;和油路单元,其具有所述油路的一部分,
所述端盖主体具有:
凹部,其形成于所述端盖主体的与所述滑动件主体接合的接合面,并且能够供所述油路单元嵌入;第一油路,其形成于所述端盖主体的与所述滑动件主体接合的接合面,并且将所述方向转换路与所述凹部连通;和
第二油路,其将第一油路与所述侧面供油孔连通,
所述油路单元具有第三油路,该第三油路在所述油路单元嵌入到所述凹部中的状态下经由所述正面供油孔将第一油路与第二油路连通,
第二油路和第三油路在所述端盖主体中沿着所述滑动件主体的移动方向重叠配置。
此外,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端盖的其它方式与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架设于导轨上的滑动件主体的移动方向端面接合,并且具有方向转换路,该方向转换路使形成在所述导轨与所述滑动件主体之间的负荷滚动路和滑动件主体具有的滚动体返回路连通,
所述端盖形成有油路,该油路将形成于所述端盖的外周面的正面供油孔和侧面供油孔与所述方向转换路连通,
所述端盖具备:端盖主体,其具有所述方向转换路和所述油路的一部分;和油路单元,其具有所述油路的一部分,
所述端盖主体具有:凹部,其形成于所述端盖主体的与所述滑动件主体接合的接合面,并且能够供所述油路单元嵌入;第一油路,其形成于所述端盖主体的与所述滑动件主体接合的接合面,并且将所述方向转换路与所述凹部连通,
所述油路单元具有:
第二油路,其将第一油路与所述侧面供油孔连通;和
第三油路,其在所述油路单元嵌入到所述凹部中的状态下经由所述正面供油孔将第一油路与第二油路连通,
第二油路和第三油路在所述端盖主体中沿着所述滑动件主体的移动方向重叠配置。
这里,在上述直动引导装置中,第二油路也可以仅由向下方倾斜的倾斜油路构成。
此外,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端盖直动引导装置的某一方式具有:导轨,其外表面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轨道侧滚动面;和滑动件,其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被架设于该导轨,具备滑动件主体和端盖,该端盖分别被设置于该滑动件主体的移动方向的两端面,
上述端盖与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架设于导轨上的滑动件主体的移动方向端面接合,并且具有方向转换路,该方向转换路使形成在所述导轨与所述滑动件主体之间的负荷滚动路和滑动件主体具有的滚动体返回路连通,
所述端盖形成有油路,该油路将形成于所述端盖的外周面的正面供油孔和侧面供油孔与所述方向转换路连通,
所述端盖具备:端盖主体,其具有所述方向转换路和所述油路的一部分;和油路单元,其具有所述油路的一部分,
所述端盖主体具有:
凹部,其形成于所述端盖主体的与所述滑动件主体接合的接合面,并且能够供所述油路单元嵌入;第一油路,其形成于所述端盖主体的与所述滑动件主体接合的接合面,并且将所述方向转换路与所述凹部连通;和
第二油路,其将第一油路与所述侧面供油孔连通,
所述油路单元具有第三油路,该第三油路在所述油路单元嵌入到所述凹部中的状态下经由所述正面供油孔将第一油路与第二油路连通,
第二油路和第三油路在所述端盖主体中沿着所述滑动件主体的移动方向重叠配置。
此外,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端盖直动引导装置的其它方式具有:导轨,其外表面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轨道侧滚动面;和滑动件,其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被架设于该导轨,具备滑动件主体和端盖,该端盖分别被设置于该滑动件主体的移动方向的两端面,
上述端盖与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架设于导轨上的滑动件主体的移动方向端面接合,并且具有方向转换路,该方向转换路使形成在所述导轨与所述滑动件主体之间的负荷滚动路和滑动件主体具有的滚动体返回路连通,
所述端盖形成有油路,该油路将形成于所述端盖的外周面的正面供油孔和侧面供油孔与所述方向转换路连通,
所述端盖具备:端盖主体,其具有所述方向转换路和所述油路的一部分;和油路单元,其具有所述油路的一部分,
所述端盖主体具有:凹部,其形成于所述端盖主体的与所述滑动件主体接合的接合面,并且能够供所述油路单元嵌入;第一油路,其形成于所述端盖主体的与所述滑动件主体接合的接合面,并且将所述方向转换路与所述凹部连通,
所述油路单元具有:
第二油路,其将第一油路与所述侧面供油孔连通;和
第三油路,其在所述油路单元嵌入到所述凹部中的状态下经由所述正面供油孔将第一油路与第二油路连通,
第二油路和第三油路在所述端盖主体中沿着所述滑动件主体的移动方向重叠配置。
这里,在上述直动引导装置中,第二油路也可以仅由向下方倾斜的倾斜油路构成。
此外,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端盖的其它方式为,与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架设于导轨上的滑动件主体的移动方向端面接合,并且具有方向转换路,该方向转换路使形成在所述导轨与所述滑动件主体之间的负荷滚动路和滑动件主体具有的滚动体返回路连通,
所述端盖形成有油路,该油路将形成于所述端盖的外周面的正面供油孔和侧面供油孔与所述方向转换路连通,
所述端盖具备:端盖主体,其具有所述方向转换路和所述油路的一部分;和油路单元,其具有所述油路的一部分,
所述端盖主体具有:
凹部,其形成于所述端盖主体的与所述滑动件主体接合的接合面,并且多个所述油路单元能够沿厚度方向重叠地嵌入于该凹部中;第一油路,其形成于所述端盖主体的与所述滑动件主体接合的接合面,并且将所述方向转换路与所述凹部连通;
第二油路,其将所述凹部与所述侧面供油孔连通;
第四油路,其将所述凹部与所述正面供油孔连通;和
第五油路,其将所述凹部与所述上面供油孔连通,
在所述油路单元的正面具有第六油路,所述第六油路将第一油路、第四油路和第五油路连通,在所述油路单元的背面具有第七油路,所述第七油路将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连通。
此外,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端盖的其它方式为,与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架设于导轨上的滑动件主体的移动方向端面接合,并且具有方向转换路,该方向转换路使形成在所述导轨与所述滑动件主体之间的负荷滚动路和滑动件主体具有的滚动体返回路连通,
所述端盖形成有油路,该油路将形成于所述端盖的外周面的上面供油孔、正面供油孔和侧面供油孔与所述方向转换路连通,
所述端盖具备:端盖主体,其具有所述方向转换路和所述油路的一部分;和多个油路单元,它们具有所述油路的一部分,
所述端盖主体具有:
凹部,其形成于所述端盖主体的与所述滑动件主体接合的接合面,并且多个所述油路单元能够沿厚度方向重叠地嵌入于该凹部中;第一油路,其形成于所述端盖主体的与所述滑动件主体接合的接合面,并且将所述方向转换路与所述凹部连通;
两个第二油路,它们将所述凹部与所述侧面供油孔连通;
第四油路,其将所述凹部与所述正面供油孔连通;和
第五油路,其将所述凹部与所述上面供油孔连通,
在所述油路单元的正面具有第六油路,所述第六油路将第一油路、第四油路和第五油路连通,在所述油路单元的背面具有第七油路,所述第七油路将两个第一油路和一个侧面的两个第二油路分别连通。
这里,在上述端盖中,也可以这样:两个所述油路单元以正面彼此对置地重叠的方式被嵌入到所述凹部中。
此外,在上述端盖中,也可以这样:设置有第六油路和第七油路中的至少任一方突出到第一油路内的延长部。
此外,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端盖直动引导装置的其它方式具有:导轨,其外表面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轨道侧滚动面;和滑动件,其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被架设于该导轨,具备滑动件主体和端盖,该端盖分别被设置于该滑动件主体的移动方向的两端面,
上述端盖与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架设于导轨上的滑动件主体的移动方向端面接合,并且具有方向转换路,该方向转换路使形成在所述导轨与所述滑动件主体之间的负荷滚动路和滑动件主体具有的滚动体返回路连通,
所述端盖形成有油路,该油路将形成于所述端盖的外周面的正面供油孔和侧面供油孔与所述方向转换路连通,
所述端盖具备:端盖主体,其具有所述方向转换路和所述油路的一部分;和多个油路单元,它们具有所述油路的一部分,
所述端盖主体具有:
凹部,其形成于所述端盖主体的与所述滑动件主体接合的接合面,并且多个所述油路单元能够沿厚度方向重叠地嵌入于该凹部中;第一油路,其形成于所述端盖主体的与所述滑动件主体接合的接合面,并且将所述方向转换路与所述凹部连通;
第二油路,其将所述凹部与所述侧面供油孔连通;
第四油路,其将所述凹部与所述正面供油孔连通;和
第五油路,其将所述凹部与所述上面供油孔连通,
在所述油路单元的正面具有第六油路,所述第六油路将第一油路、第四油路和第五油路连通,在所述油路单元的背面具有第七油路,所述第七油路将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连通。
此外,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直动引导装置的其它方式具有:导轨,其外表面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轨道侧滚动面;和滑动件,其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被架设于该导轨,具备滑动件主体和端盖,该端盖分别被设置于该滑动件主体的移动方向的两端面,
上述端盖与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架设于导轨上的滑动件主体的移动方向端面接合,并且具有方向转换路,该方向转换路使形成在所述导轨与所述滑动件主体之间的负荷滚动路和滑动件主体具有的滚动体返回路连通,
所述端盖形成有油路,该油路将形成于所述端盖的外周面的正面供油孔和侧面供油孔与所述方向转换路连通,
所述端盖具备:端盖主体,其具有所述方向转换路和所述油路的一部分;和多个油路单元,它们具有所述油路的一部分,
所述端盖主体具有:
凹部,形成于所述端盖主体的与所述滑动件主体接合的接合面,并且多个所述油路单元能够沿厚度方向重叠地嵌入于该凹部中;第一油路,其形成于所述端盖主体的与所述滑动件主体接合的接合面,并且将所述方向转换路与所述凹部连通;
两个第二油路,它们将所述凹部与所述侧面供油孔连通;
第四油路,其将所述凹部与所述正面供油孔连通;和
第五油路,其将所述凹部与所述上面供油孔连通,
在所述油路单元的正面具有第六油路,所述第六油路将第一油路、第四油路和第五油路连通,在所述油路单元的背面具有第七油路,所述第七油路将两个第一油路和一个侧面的两个第二油路分别连通。
这里,在上述直动引导装置中,也可以这样:所述端盖的两个所述油路单元以正面彼此对置地重叠的方式被嵌入到所述凹部中。
此外,在上述直动引导装置中,也可以这样:设置有所述端盖的第六油路和第七油路中的至少任一方突出到第一油路内的延长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能够提供可向滚动体循环路高效率地提供润滑剂的端盖及具备该端盖的直动引导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直动引导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端盖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后视图。
图3是示出端盖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图,(a)是油路单元的后视图,(b)是端盖主体的后视图。
图4是示出端盖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图,(a)是油路单元的侧视图,(b)是端盖主体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端盖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结构的图,(a)是示出变形例1的端盖主体的结构的后视图,(b)是示出变形例2的油路单元的结构的后视图,(c)是示出设置于壁面上的直动引导装置的第三油路的图,(d)是示出变形例3的油路单元的结构的后视图。
图6是示出端盖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后视图。
图7是示出端盖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图,(a)是油路单元的后视图,(b)是油路单元的主视图,(c)是端盖主体的后视图。
图8是示出端盖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图,(a)是油路单元的侧视图,(b)是端盖主体的侧视图。
图9是示出端盖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结构的后视图。
图10是示出端盖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后视图。
图11是示出端盖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图,(a)是油路单元的后视图,(b)是油路单元的主视图,(c)是端盖主体的后视图。
图12是示出端盖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图,(a)是油路单元的侧视图,(b)是端盖主体的侧视图。
图13是示出端盖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结构的后视图。
图14是示出直动引导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端盖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后视图。
图16是示出端盖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图,(a)是油路单元的后视图,(b)是油路单元的主视图,(c)是端盖主体的后视图。
图17是沿着图15中的XVII-XVII线的剖视图。
图18是示出在端盖的第四实施方式中在端盖主体设置有一个油路单元的结构的图,(a)是端盖的俯视图,(b)是端盖的后视图。
图19是示出在端盖的第四实施方式中在端盖主体设置有一个油路单元的结构的图,(a)是端盖的主视图,(b)是端盖的侧视图。
图20是示出在端盖的第四实施方式中在端盖主体设置有两个油路单元的结构的图,(a)是端盖的后视图,(b)是端盖的侧视图。
图21是示出在端盖的第五实施方式中在端盖主体设置有三个油路单元的结构的图,(a)是端盖的后视图,(b)是沿着(a)的XXI-XXI线的剖视图。
图22是示出端盖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油路单元的结构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说明中,对许多特定的细节进行描述,以供完全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显然,即使没有所述特定的细节也能够实施一个以上实施方式。除此以外,为了简化附图,通过简图示出了公知的结构及装置。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端盖及具备该端盖的直动引导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直动引导装置>
如图1所示,直动引导装置100具备:导轨110,其外表面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轨道侧滚动面111;和滑动件120,其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被架设于导轨110。
滑动件120由滑动件主体120A和端盖1构成,所述端盖1分别通过接合部件122被接合于滑动件主体120A的移动方向的两端面。
滑动件主体120A的截面形状形成为U字形,在两袖部分别具有与轨道侧滚动面111对置的滑动件侧滚动面(未图示),并且具有沿滑动件主体120A的移动方向贯通两袖部的厚壁部分的滚动体返回路(未图示)。在轨道侧滚动面111与滑动件侧滚动面之间形成有负荷滚动路。
接合部件122由例如螺钉形成,其被贯穿插入到后述的两袖部侧贯通孔和油路单元安装用贯通孔中,将端盖1装卸自如地结合于滑动件主体120A。
<端盖>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端盖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用圆柱滚子作为滚动体的直动引导装置中设置的端盖为例进行说明,但直动引导装置的结构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使用钢球作为滚动体的结构。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具备左右两列滚动体循环路的直动引导装置中设置的端盖为例进行说明,但直动引导装置的结构不限于此,例如,既可以是具备左右一列滚动体循环路的结构,也可以是具备左右三列以上滚动体循环路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端盖1是上述的直动引导装置100具备的端盖,图2所示的端盖1的“背面”是指与滑动件主体120A接合的接合面。下面,以端盖1的在滑动件120相对于导轨110移动的移动方向上的两端面中与滑动件主体120A对置的(接合的)面为“背面”、以其相反侧的面为正面来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端盖1具备端盖主体2和油路单元4。
[端盖主体]
如图2、图3(b)和图4(a)所示,端盖主体2使用例如硬质的树脂材料,截面形状形成为U字形,具有方向转换路6、供油孔8、凹部10、第一油路12、贯通孔14和第二油路16。
[方向转换路]
方向转换路6在两袖部分别形成为方向转换路6a、6b,使形成在导轨110与滑动件主体120A之间的负荷滚动路与滚动体返回路连通。
[供油孔]
供油孔8形成在端盖主体2的与滑动件主体120A接合的接合面以外的外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相对于一个端盖主体2形成有三处供油孔8的情况进行说明。
三处供油孔8由如下部分构成:正面供油孔8a,其形成于端盖主体2的与滑动件主体接合的接合面相反侧的面;左侧面供油孔8b,其形成于端盖主体2的左侧面(端盖主体2的两侧面中、图2中的左侧的面);和右侧面供油孔8c,其形成于端盖主体2的右侧面(端盖主体2的两侧面中、图2中的右侧的面)。
[凹部]
凹部10形成于端盖主体2的与滑动件主体接合的接合面,形成为能够供油路单元4嵌入的形状。此外,凹部10与各供油孔8a~8c隔着形成于凹部10与各供油孔8a~8c之间的端盖主体2的薄壁部而对置,在薄壁部被除去的状态下与各供油孔8a~8c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各供油孔8a~8c中仅正面供油孔8a、即、仅配置在端盖主体2的两侧面间的供油孔8与凹部10连通的情况进行说明。
[第一油路]
第一油路12是例如形成于端盖主体2的与滑动件主体接合的接合面的凹状槽,将凹部10与分别形成于两袖部的方向转换路6连通。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将连通凹部10与方向转换路6a的第一油路12记载为第一油路12a,将连通凹部10与方向转换路6b的第一油路12记载为第一油路12b。
贯通孔14由分别形成于两袖部的两个两袖部侧贯通孔14a和两个凹部侧贯通孔(未图示)构成。各两袖部侧贯通孔14a和各凹部侧贯通孔均沿滑动件主体的移动方向贯通端盖主体2,例如,形成为能够供由螺钉形成的接合部件(未图示)贯穿插入的形状。此外,各两袖部侧贯通孔14a和各凹部侧贯通孔分别形成于与四处滑动件侧安装孔(未图示)对应的位置,所述四处滑动件侧安装孔形成于滑动件主体的移动方向端面,供接合部件的末端侧嵌合。另外,关于凹部侧贯通孔的结构,后面进行说明。
[第二油路]
如图3(b)所示,第二油路16是例如形成于端盖主体2的与滑动件主体接合的接合面的凹状槽,其将左侧面供油孔8b、正面供油孔8a和右侧面供油孔8c连通。这里,第二油路16例如由从左侧面供油孔8b向下方(导轨110所在的一侧)倾斜的倾斜油路16A、从右侧面供油孔8c向下方(导轨110所在的一侧)倾斜的倾斜油路16B以及连结油路16C构成,所述连结油路16C与正面供油孔8a连通,沿端盖主体2的宽度方向平坦地形成,并且将倾斜油路16A、16B连结起来。
[油路单元]
如图3(a)和图4(b)所示,油路单元4使用例如热塑性弹性体等树脂材料,形成为与凹部10嵌合的板形状,具有第三油路20和油路单元侧贯通孔(下面,有时称为贯通孔)14c、14d。贯通孔14d是与正面供油孔8a连通的贯通孔。
[第三油路]
第三油路20形成于油路单元4的在油路单元4嵌入到凹部10中的状态下与滑动件主体120A对置的面相反侧的面,由例如凹状槽形成。此外,第三油路20在油路单元4嵌入到凹部10中的状态下将正面供油孔8a和贯通孔14d与第一油路12a、12b连通。这里,第三油路20以在端盖主体2中沿着滑动件主体120A的移动方向与第二油路16重叠的方式配置在油路单元4。
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将连通正面供油孔8a和贯通孔14d与第一油路12a的第三油路20记载为第三油路20a,将连通正面供油孔8a和贯通孔14d与第一油路12b的第三油路20记载为第三油路20b。
因此,当油路单元4嵌入到凹部10中时,第一油路12a、第三油路20a和第二油路16a、以及第一油路12b、第三油路20b和第二油路16a连通而形成油路22,该油路22将正面供油孔8a、方向转换路6a、6b连通。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将连通正面供油孔8a和方向转换路6a的油路22记载为油路22a,将连通正面供油孔8a和方向转换路6b的油路22记载为油路22b。
油路单元侧贯通孔14c沿滑动件主体的移动方向贯通油路单元4,所述油路单元侧贯通孔14c形成于在油路单元4嵌入到凹部10中的状态下从滑动件主体的移动方向观察与凹部侧贯通孔重叠的位置。
因此,当油路单元4嵌入到凹部10中时,油路单元侧贯通孔14c与凹部侧贯通孔连通而形成油路单元安装用贯通孔。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油路和第三油路被配置成在端盖主体中沿着滑动件主体的移动方向重叠。此外,由于油路的一部分被设置在作为单元部件的油路单元,因此,油路的设计的自由度高,容易变更。特别是,具有如下优点:能够将从侧面供给孔穿过正面供给孔并直至油路单元上的方向转换路的路径配置在相同高度,也可以不从侧面供给孔向上方向形成路径。其结果是,能够提供即使小型化也能够向滚动体循环路高效率地提供润滑剂的端盖及具备该端盖的直动引导装置。
[变形例1]
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如图5(a)所示,设置于端盖主体2的第二油路16由倾斜油路16A和倾斜油路16B构成,无需如图3(b)所示地设置连结油路16C,在它们的连结部分处与正面供油孔8a连通。通过形成这样的结构,从而能够顺畅地提供润滑剂。
[变形例2]
也可以这样:如图5(b)所示,利用路径直径不同的油路20A和油路20B构成第三油路20。即,如图5(c)所示,在将直动引导装置安装于壁面上来使用的情况下,将油路20A和油路20B中位于重力方向(在图5(c)中箭头的方向)的上侧的油路(油路20B)的直径加粗。
通过这样构成,从而形成即使在油循环的情况下也不会逆着重力而不利于流动的结构。此外,作为端盖1的材质,可列举POM(聚甲醛)。另一方面,作为油路单元4的材质,可列举合成树脂。作为上述合成树脂,可列举塑料和热塑性弹性体。作为上述塑料,可列举POM,作为上述热塑性弹性体,可列举有耐油性的聚酰胺类弹性体或聚苯乙烯类弹性体。
[变形例3]
也可以这样:如图5(d)所示,在第三油路20a的出口20A(第一油路12a侧)和第三油路20b的出口20B(第一油路12b侧)设置节流部。另外,也可以在出口20A、20B设置在规定的压力下打开的阀等来代替节流部。这样,通过从第三油路20内(20a、20b)被润滑油充满的状态起进一步施加压力,从而能够从出口20A、20B向第一油路12a、12b均匀地提供润滑油。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端盖及使用该端盖的直动引导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只是形成有第二油路的部位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因此,仅说明端盖,对于标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标号的相同结构,省略说明。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端盖1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与构成滚动体循环路的一部分的部件即方向转换路6连通的第一油路12和与侧面供给孔8b、8c连通的第二油路16经由正面供油孔8a或贯通孔14d而与第三油路20连结。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a)、图8(b)所示,在油路单元4的背面形成有与第一油路12连通的第三油路20。此外,如图7(b)、图8(b)所示,在油路单元4的正面形成有与侧面供给孔8b、8c连通的第二油路16。并且,如图7(c)所示,在端盖主体2的凹部10未形成油路。但是,以在凹部10的侧面开口的方式设置有联络槽17,该联络槽17在将油路单元4嵌入到凹部10中时与侧面供给孔8b、8c连通。
通过形成这样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即使小型化,也能够向滚动体循环路高效率地提供润滑剂,而且,由于在端盖主体2无需形成连结槽17以外的油路,因此,能够减少制造成本。此外,由于将和侧面供给孔8b、8c连通的联络槽17与方向转换路6之间的油路汇集成油路单元4,因此,油路形成的自由度提高。
[变形例]
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如图9所示,设置于油路单元4的第二油路16由倾斜油路16A和倾斜油路16B构成,无需如图8(b)所示地设置连结油路16C,在它们的连结部分处,所述第二油路16与贯通孔14d连通。通过形成这样的结构,能够向滚动体循环路顺畅地提供润滑剂。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端盖及使用该端盖的直动引导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只是在油路单元设置有第四油路这点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因此,仅说明端盖,对于标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标号的相同结构,省略说明。
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端盖1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与构成滚动体循环路的一部分的部件即方向转换路6连通的第一油路12和与侧面供给孔8b、8c连通的第二油路16经由正面供油孔8a或贯通孔14d而与第三油路20连结。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a)、图12(b)所示,在油路单元4的背面形成有与第一油路12连通的第三油路20。此外,如图11(b)、图12(b)所示,在油路单元4的正面形成有与侧面供给孔8b、8c连通的第二油路16。并且,如图11(c)所示,在端盖主体2的凹部10形成有第四油路18。该第四油路18也可按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二油路16相同的方式设置。此外,在将油路单元4嵌入到凹部10中时,设置于油路单元4的第二油路16和设置于凹部10的第四油路18被配置成在滑动件120的移动方向(与端盖主体2的正面和背面正交的方向)上为相同形状。即,倾斜油路16A、18A、倾斜油路16B、18B、连结油路16C、18C各自连通配置成,形成同型而在滑动件的移动方向(端盖主体2的厚度方向)上扩展。
通过形成这样的结构,由于将侧面供给孔8b、8c和贯通孔14d(正面供给孔8a)连通的油路由第二油路16和第四油路18构成,因此,即使小型化也能够向滚动体循环路进一步高效率地提供润滑剂。
[变形例]
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如图13所示,设置于端盖主体2的第二油路16由倾斜油路16A和倾斜油路16B构成,无需如图11(b)所示地设置连结油路16C,在它们的连结部分处,所述第二油路16与正面供油孔8a连通。关于这点,设置于油路单元4的第四油路18也同样,第二油路16与第四油路18为相同形状。通过形成这样的结构,能够向滚动体循环路顺畅地提供润滑剂。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具有如下结构:使与第一油路12连通的第三油路20和与左侧面供油孔8b、右侧面供油孔8c连通的第二油路16借助于正面供油孔8a而连通,并且它们配置成在滑动件120的移动方向上重叠。因此,可提供即使小型化也能够向滚动体循环路高效率地提供润滑剂的端盖及具备该端盖的直动引导装置。
本实施方式的直动引导装置适合于例如被用于机床、搬送装置等所有机械装置的直动引导装置。
下面,参照附图对端盖及具备该端盖的直动引导装置的其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四实施方式)
<直动引导装置>
如图14所示,直动引导装置100具备:导轨110,其外表面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轨道侧滚动面111;和滑动件120,其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被架设于导轨110。
滑动件120由滑动件主体120A和端盖1构成,所述端盖1分别通过接合部件122被接合于滑动件主体120A的移动方向的两端面。
滑动件主体120A的截面形状形成为U字形,在两袖部分别具有与轨道侧滚动面111对置的滑动件侧滚动面(未图示),并且具有沿滑动件主体120A的移动方向贯通两袖部的厚壁部分的滚动体返回路(未图示)。在轨道侧滚动面111与滑动件侧滚动面之间形成有负荷滚动路。
接合部件122由例如螺钉形成,其被贯穿插入到后述的两袖部侧贯通孔和油路单元安装用贯通孔中,将端盖1装卸自如地结合于滑动件主体120A。
<端盖>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端盖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用圆柱滚子作为滚动体的直动引导装置中设置的端盖为例进行说明,但直动引导装置的结构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使用钢球作为滚动体的结构。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具备左右两列滚动体循环路的直动引导装置中设置的端盖为例进行说明,但直动引导装置的结构不限于此,例如,既可以是具备左右一列滚动体循环路的结构,也可以是具备左右三列以上滚动体循环路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端盖1是上述的直动引导装置100具备的端盖,图15所示的端盖1的“背面”是指与滑动件主体120A接合的接合面。下面,以端盖1的在滑动件120相对于导轨110的移动方向上的两端面中与滑动件主体120A对置的(接合的)面为“背面”、以其相反侧的面为“正面”来进行说明。
如图15所示,端盖1具备端盖主体2和油路单元4。
[端盖主体]
如图15、图16(c)所示,端盖主体2使用例如硬质的树脂材料,截面形状形成为U字形。端盖主体2具有方向转换路6、供油孔8、凹部10、第一油路12、贯通孔14、第二油路16、第四油路217和第五油路218。
[方向转换路]
方向转换路6分别作为方向转换路6a、6b而形成在两袖部,使形成在导轨110与滑动件主体120A之间的负荷滚动路与滚动体返回路连通。
[供油孔]
供油孔8形成在端盖主体2的与滑动件主体120A接合的接合面以外的外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针对一个端盖主体2而形成有四处供油孔8的情况进行说明。
四处供油孔8由如下部分构成:正面供油孔8a,其形成于端盖主体2的与滑动件主体接合的接合面相反侧的面;侧面供油孔8b~8e;和上面供油孔8f,其形成在端盖主体2的上表面。这里,侧面供油孔8b~8e具有:两个左侧面供油孔8b、8c,它们形成于端盖主体2的左侧面(端盖主体2的两侧面中、图15中的左侧的面);和两个右侧面供油孔8d、8e,它们形成于端盖主体2的右侧面(端盖主体2的两侧面中、图15中的右侧的面)。
[凹部]
凹部10形成于端盖主体2的与滑动件主体接合的接合面,形成为能够供在厚度方向上重叠的多个油路单元4嵌入的形状。这里,油路单元4的“厚度方向”是指将后述的正面和背面连结起来的轴向。此外,凹部10与各供油孔8a~8f隔着形成于凹部10与各供油孔8a~8f之间的端盖主体2的薄壁部而对置,在薄壁部被除去的状态下与各供油孔8a~8f连通。
[第一油路]
第一油路12是例如形成于端盖主体2的与滑动件主体接合的接合面的凹状槽,将凹部10与分别形成于两袖部的方向转换路6连通。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将连通凹部10与方向转换路6a的第一油路12记载为第一油路12a,将连通凹部10与方向转换路6b的第一油路12记载为第一油路12b。
贯通孔14由分别形成于两袖部的两个两袖部侧贯通孔14a和两个凹部侧贯通孔(未图示)构成。各两袖部侧贯通孔14a和各凹部侧贯通孔均沿滑动件主体的移动方向贯通端盖主体2,例如,形成能够供由螺钉形成的接合部件(未图示)贯穿插入的形状。此外,各两袖部侧贯通孔14a分别形成于与四处滑动件侧安装孔(未图示)对应的位置,该四处滑动件侧安装孔形成在滑动件主体的移动方向端面,供接合部件的末端侧嵌合。
[第二油路]
如图15、图16(c)所示,第二油路16是例如形成于端盖主体2的与滑动件主体接合的接合面的凹状槽,其将左侧面供油孔8b~8e与凹部10连通。具体而言,第二油路16具有将左侧面供油孔8b、8c与凹部10连通的第二油路16a和将右侧面供油孔8d、8e与凹部10连通的第二油路16b。
[第四油路]
如图15、图16(c)所示,第四油路217是例如形成于端盖主体2的与滑动件主体接合的接合面的凹状槽,其将正面供油孔8a与凹部10连通。
[第五油路]
如图15、图16(c)所示,第五油路218是例如形成于端盖主体2的与滑动件主体接合的接合面的凹状槽,其将上面供油孔8f与凹部10连通。
[油路单元]
如图15、图16(a)、(b)所示,油路单元4使用例如热塑性弹性体等树脂材料,在厚度方向上重叠多个而形成为与凹部10嵌合的板形状。如图16(a)、(b)所示,在一个油路单元4的正面4a形成有第六油路220,在一个油路单元4的背面4b形成有第七油路221。
被嵌合(容纳)在凹部10中的多个油路单元4分别使用在正面4a、背面4b形成有同样的第六油路220、第七油路221的油路单元,例如,以正面4a、4A彼此、背面4b、4B彼此对置的方式被设置在凹部10内。
[第六油路]
第六油路220在油路单元4嵌入到凹部10中的状态下,如图16(a)所示,作为将第一油路12、第四油路217和第五油路218连通的凹状槽而形成在油路单元4的正面4a。
[第七油路]
如图16(b)所示,第七油路221作为将两个第一油路12、12和一个侧面的两个第二油路16、16分别连通的凹状槽而形成在油路单元4的背面4b。
这里,如图15至图17所示,在使正面4a、4a对置地将两个油路单元4A、4B分别设置在凹部10内的形态下,对分别形成于两个油路单元4A、4B的第六油路220、第七油路221的连通形态进行说明。
如图18所示,形成于一个油路单元4A的正面4a的第六油路220a与第一油路12a、12b、第四油路217和第五油路218连通。
并且,如图19所示,形成于一个油路单元4A的背面4b的第七油路221a连通于第一油路12a和与开口于一个侧面的侧面供油孔8c连接的第二油路16a,并且连通于第一油路12b和与开口于一个侧面的侧面供油孔8b连接的第二油路16a。
如图20所示,形成于另一油路单元4B的背面4b的第七油路221a连通于第一油路12b和与开口于另一侧面的侧面供油孔8e连接的第二油路16b,并且连通于第一油路12a和与开口于另一侧面的侧面供油孔8d连接的第二油路16b。
这里,虽未图示,但在另一油路单元4B中,形成于其正面4a的第六油路220a与第一油路12a、12b、第四油路217和第五油路218连通。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在正面4a形成有第六油路220、在背面4b形成有第七油路221的相同规格的油路单元4在厚度方向上重叠地容纳在端盖主体2的凹部10中。因此,由于利用第六油路220和第七油路221使油路22的连通形态在功能上分离,因此,能够与供油位置及直动引导装置的姿态无关地提供润滑剂。此外,由于使用相同规格的油路单元4,因此,能够减少制造成本,还能够减少装配错误。并且,由于使用多个油路单元4,因此,油路的设计的自由度高,容易变更。
[变形例]
上述的结构是将第七油路221作为将两个第一油路12、12和一个侧面的两个第二油路16、16分别连通的凹状槽而形成在油路单元4的背面4b的形态,是用于达成与供油位置及直动引导装置的姿态无关地提供润滑剂的目的优选的结构。
但是,作为第七油路221的形态,作为变形例,根据端盖的设置形态及直动引导装置的设置形态,形成于油路单元4的背面4b的第七油路221将两个第一油路12、12和不论一方、另一方中的任一方的侧面的两个第二油路16、16分别连通即可。
(第五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端盖及使用该端盖的直动引导装置的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只是油路单元的数量与前述的第四实施方式不同,因此,对于标注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相同标号的相同结构,省略说明。
如图21(a)、(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端盖中,将三个油路单元4A、4B、4C设置成油路单元4A、4B的正面4a、4a彼此、油路单元4B、4C的背面4b、4b彼此朝向凹部10开口的方向而对置。
并且,在油路单元4为三个的本实施方式中也如图21(b)所示地,第一油路12被设计成将油路单元4A、4B、4C的各个第七油路221b全部连通的直径。
这样,被设置于本实施方式的端盖的油路单元4不限于上述的两个,通过将三个以上相同规格的油路单元4重叠设置,从而油路的设计的自由度高,容易变更。
(第六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端盖的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只是第七油路的形状与前述的第四实施方式不同,因此,仅对油路单元进行说明,对于标注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相同标号的相同结构,省略说明。
如图22所示,在被设置于本实施方式的端盖的油路单元4中,在第六油路220和第七油路221中的至少任一方设置有向外方突出的延长部23。在将油路单元4设置于凹部10(参照图15、图16)时,该延长部23被容纳在第一油路12内。
通过形成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在第一油路12、第六油路220和第七油路221中流动的润滑剂受到惯性而从油路单元4与端盖主体2之间的间隙泄漏。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通过使设置于端盖主体的凹部中的油路单元为相同规格的多个油路单元,并在它们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形成第六油路和第七油路,从而能够与供油位置及姿态无关地高效率地提供润滑剂。
本实施方式的直动引导装置适合于例如被用于机床、搬送装置等所有机械装置的直动引导装置。
以上参照特定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并非要通过这些说明来限定发明。通过参照本发明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各种变形例的同时还了解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因此,应理解为权利要求书还包罗了本发明的范围和主旨中包括的这些变形例或实施方式。
标号说明
1 端盖
2 端盖主体
4 油路单元
6 方向转换路
8 供油孔
8a 正面供油孔
8b 侧面供油孔(侧面供油孔)
8c 侧面供油孔(侧面供油孔)
10 凹部
12 第一油路
14d 油路单元侧贯通孔
16 第二油路
20 第三油路
217 第四油路
218 第五油路
220 第六油路
221 第七油路
22 油路
100 直动引导装置
111 轨道侧滚动面
110 导轨
120 滑动件
120A 滑动件主体

Claims (9)

1.一种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盖与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架设于导轨上的滑动件主体的移动方向端面接合,并且具有方向转换路,该方向转换路使形成在所述导轨与所述滑动件主体之间的负荷滚动路和滑动件主体具有的滚动体返回路连通,
所述端盖形成有油路,该油路将形成于所述端盖的外周面的正面供油孔和侧面供油孔与所述方向转换路连通,
所述端盖具备:端盖主体,其具有所述方向转换路和所述油路的一部分;和油路单元,其具有所述油路的一部分,
所述端盖主体具有:
凹部,其形成于所述端盖主体的与所述滑动件主体接合的接合面,并且能够供所述油路单元嵌入;
第一油路,其形成于所述端盖主体的与所述滑动件主体接合的接合面,并且将所述方向转换路与所述凹部连通;和
第二油路,其将第一油路与所述侧面供油孔连通,
所述油路单元具有第三油路,该第三油路在所述油路单元嵌入到所述凹部中的状态下经由所述正面供油孔将第一油路与第二油路连通,
第二油路和第三油路在所述端盖主体中沿着所述滑动件主体的移动方向重叠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其中,
第二油路仅由向下方倾斜的倾斜油路构成。
3.一种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盖与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架设于导轨上的滑动件主体的移动方向端面接合,并且具有方向转换路,该方向转换路使形成在所述导轨与所述滑动件主体之间的负荷滚动路和滑动件主体具有的滚动体返回路连通,
所述端盖形成有油路,该油路将形成于所述端盖的外周面的正面供油孔和侧面供油孔与所述方向转换路连通,
所述端盖具备:端盖主体,其具有所述方向转换路和所述油路的一部分;和油路单元,其具有所述油路的一部分,
所述端盖主体具有:凹部,其形成于所述端盖主体的与所述滑动件主体接合的接合面,并且能够供所述油路单元嵌入;和第一油路,其形成于所述端盖主体的与所述滑动件主体的接合面,并且将所述方向转换路与所述凹部连通,
所述油路单元具有:
第二油路,其将第一油路与所述侧面供油孔连通;和
第三油路,其在所述油路单元嵌入到所述凹部中的状态下经由所述正面供油孔将第一油路与第二油路连通,
第二油路和第三油路在所述端盖主体中沿着所述滑动件主体的移动方向重叠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盖,其中,
第二油路仅由向下方倾斜的倾斜油路构成。
5.一种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盖与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架设于导轨上的滑动件主体的移动方向端面接合,并且具有方向转换路,该方向转换路使形成在所述导轨与所述滑动件主体之间的负荷滚动路和滑动件主体具有的滚动体返回路连通,
所述端盖形成有油路,该油路将形成于所述端盖的外周面的正面供油孔和侧面供油孔与所述方向转换路连通,
所述端盖具备:端盖主体,其具有所述方向转换路和所述油路的一部分;和油路单元,其具有所述油路的一部分,
所述端盖主体具有:
凹部:其形成于所述端盖主体的与所述滑动件主体接合的接合面,并且多个所述油路单元能够沿厚度方向重叠地嵌入该凹部中;第一油路,其形成于所述端盖主体的与所述滑动件主体接合的接合面,并且将所述方向转换路与所述凹部连通,
第二油路,其将所述凹部与所述侧面供油孔连通;
第四油路,其将所述凹部与所述正面供油孔连通;和
第五油路,其将所述凹部与所述上面供油孔连通,
在所述油路单元的正面具有第六油路,所述第六油路将第一油路、第四油路和第五油路连通,在所述油路单元的背面具有第七油路,所述第七油路将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连通。
6.一种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盖与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架设于导轨上的滑动件主体的移动方向端面接合,并且具有方向转换路,该方向转换路使形成在所述导轨与所述滑动件主体之间的负荷滚动路和滑动件主体具有的滚动体返回路连通,
所述端盖形成有油路,该油路将形成于所述端盖的外周面的上面供油孔、正面供油孔和侧面供油孔与所述方向转换路连通,
所述端盖具备:端盖主体,其具有所述方向转换路和所述油路的一部分;和多个油路单元,它们具有所述油路的一部分,
所述端盖主体具有:
凹部,其形成于所述端盖主体的与所述滑动件主体接合的接合面,并且多个所述油路单元能够沿厚度方向重叠地嵌入于该凹部中;第一油路,其形成于所述端盖主体的与所述滑动件主体接合的接合面,并且将所述方向转换路与所述凹部连通;
两个第二油路,它们将所述凹部与所述侧面供油孔连通;
第四油路,其将所述凹部与所述正面供油孔连通;和
第五油路,其将所述凹部与所述上面供油孔连通,
在所述油路单元的正面具有第六油路,所述第六油路将第一油路、第四油路和第五油路连通,在所述油路单元的背面具有第七油路,所述第七油路将两个第一油路和一个侧面的两个第二油路分别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端盖,其中,
两个所述油路单元以正面彼此对置地重叠的方式被嵌入到所述凹部中。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端盖,其中,
所述端盖设置有第六油路和第七油路中的至少任一方突出到第一油路内的延长部。
9.一种直动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动引导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端盖。
CN201680013795.7A 2015-03-09 2016-03-09 端盖及具备该端盖的直动引导装置 Active CN1074073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45997 2015-03-09
JP2015045997 2015-03-09
JP2015106597 2015-05-26
JP2015-106597 2015-05-26
PCT/JP2016/001304 WO2016143342A1 (ja) 2015-03-09 2016-03-09 エンドキャップ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直動案内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7327A true CN107407327A (zh) 2017-11-28
CN107407327B CN107407327B (zh) 2019-08-30

Family

ID=56880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3795.7A Active CN107407327B (zh) 2015-03-09 2016-03-09 端盖及具备该端盖的直动引导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443535B2 (zh)
CN (1) CN107407327B (zh)
WO (1) WO201614334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4550A (zh) * 2022-06-06 2022-07-05 河北维迪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直线导轨滑块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80111A (en) * 1996-11-12 1999-11-0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Linear guide device of solid lubrication type
JP2000170764A (ja) * 1998-12-09 2000-06-20 Koyo Seiko Co Ltd 直動型ガイド装置
CN203214612U (zh) * 2013-03-22 2013-09-25 常州市中锐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具有长效润滑效果的直线导轨
CN203532543U (zh) * 2013-10-15 2014-04-09 青岛祥银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直线导轨滑块用上防尘及直线导轨滑块
CN103765024A (zh) * 2012-08-27 2014-04-30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端盖、具有端盖的直动引导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84072B2 (ja) * 2005-03-02 2009-12-16 上銀科技股▲分▼有限公司 リニア・ガイド・ウェイの潤滑装置
JP2008133836A (ja) * 2006-11-27 2008-06-12 Nsk Ltd エンドキャップ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直動案内装置
JP2008164160A (ja) * 2006-12-05 2008-07-17 Nsk Ltd リニアガイド装置のエンドキャップ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80111A (en) * 1996-11-12 1999-11-0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Linear guide device of solid lubrication type
JP2000170764A (ja) * 1998-12-09 2000-06-20 Koyo Seiko Co Ltd 直動型ガイド装置
CN103765024A (zh) * 2012-08-27 2014-04-30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端盖、具有端盖的直动引导装置
CN203214612U (zh) * 2013-03-22 2013-09-25 常州市中锐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具有长效润滑效果的直线导轨
CN203532543U (zh) * 2013-10-15 2014-04-09 青岛祥银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直线导轨滑块用上防尘及直线导轨滑块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4550A (zh) * 2022-06-06 2022-07-05 河北维迪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直线导轨滑块
CN114704550B (zh) * 2022-06-06 2022-08-12 河北维迪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直线导轨滑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43535B2 (ja) 2018-12-26
WO2016143342A1 (ja) 2016-09-15
JPWO2016143342A1 (ja) 2017-09-28
CN107407327B (zh) 2019-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03199B1 (en) Linear guide device
CN101907128B (zh) 运动引导装置
CN202646384U (zh) 具有润滑系统的线性滑轨
JP2008082433A (ja) 直動案内ユニット
US20060023980A1 (en) Rolling guide unit
JP4838179B2 (ja) 直動案内ユニット
TW201344072A (zh) 具有潤滑系統之線性滑軌
CN107407327A (zh) 端盖及具备该端盖的直动引导装置
CN104334362B (zh) 书写工具
US5582486A (en) Oil supplying structure for linear guide apparatus
CN208268228U (zh) 直线运动滑块
JP5050843B2 (ja) リニアガイド装置
JP5550918B2 (ja) 直動案内ユニット
JP2015224713A (ja) 直動転がり案内ユニット
WO2006068340A1 (en) Slider and linear sliding ball bearing in use with the slider
JP2007032724A (ja) 直動案内ユニット
JP4957381B2 (ja) 直動案内装置用スライダおよび直動案内装置
ITFI20000004A1 (it) Un sistema di lubrificazione a grasso, per alberi cardanici telescopici ed altri complessi meccanici
KR101915958B1 (ko) 리니어 모션 가이드 장치
JP2008133836A (ja) エンドキャップ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直動案内装置
JP2008291967A (ja) 直動案内装置用エンドキャップおよび直動案内装置
JP5131225B2 (ja) 直動案内装置
JP2002147453A (ja) 潤滑油供給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直線運動装置
JP2005221008A (ja) 直動案内装置
JP2017032058A (ja) 直動案内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