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90773B - 一种操作杆装配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操作杆装配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90773B
CN107390773B CN201710492096.1A CN201710492096A CN107390773B CN 107390773 B CN107390773 B CN 107390773B CN 201710492096 A CN201710492096 A CN 201710492096A CN 107390773 B CN107390773 B CN 1073907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axial direction
groove portion
circumferential surface
j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920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90773A (zh
Inventor
陆群
祖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ture automotive (Suzhou) Limited
Original Assignee
Future Automotive (suzho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ture Automotive (suzhou) Ltd filed Critical Future Automotive (su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9209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907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90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907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907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907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1/00Controlling members, e.g. knobs or handles; Assemblies or arrangements thereof; Indicating position of controlling members
    • G05G1/04Controlling members for hand actuation by pivoting movement, e.g. levers
    • G05G1/06Details of their grip par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杆装配组件,其通过在杆体轴向方向上形成可变配合公差的限位结构,实现在杆体的轴向方向上补偿由于尺寸公差的偏差区间而产生的位置偏移,从而提供具有一体化、无接缝的外表面的操作杆装配组件。

Description

一种操作杆装配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操作杆装配组件。
背景技术
在用于汽车的操作杆中,为了美观性的考虑以及提供提示性显示的需要,通常需要在操作杆杆体的外表面提供覆盖操作杆杆体的装饰件。
通常情况下,如图1所示,操作杆杆体1具有不规则的形状,其大体上为圆柱体,该圆柱体的周向表面2和端面3均需要覆盖装饰件。为了实现服帖的覆盖,装饰件大多采用分离的多件式设计,即以周向表面2和端面3连接交界处的折弯部4作为边界设置多个具有平面形状的装饰件,以多个装饰件组合的方式覆盖该圆柱体的外表面。这种多件式设计的装饰件不仅由于装饰件的形式单一而导致视觉效果不佳,而且在触感上能够明显地感觉到位于折弯部的接缝的存在,影响操作的舒适度。
为了提高美观性和操作舒适度,可提供与操作杆杆体1的外形一致的装饰件覆盖组合开关杆体,以为操作杆提供一体化、无接缝的外表面,该装饰件具有与操作杆杆体一致的折弯部。其中,该装饰件的周向表面部分以及端面表面部分可通过卡接结构与操作杆杆体1锁紧连接,但由于弯折部与周向表面部分具有夹角,如果在装饰件的弯折部设置卡接结构,则其必然与周向表面部分的卡接结构的出模方向具有夹角,由于出模方向的限制,模具无法从两个方向上制造卡接结构,因此在现有的情况下,在这种具有折弯部的装饰件中,折弯部不设置与操作杆杆体锁紧连接的卡接结构。但是由于制造公差、使用时受力等原因,装饰件会受到沿操作杆杆体的轴向方向自周向表面朝向端面方向的外力(如图中箭头所示),而致使装饰件的折弯部远离操作杆杆体,导致折弯部翘起,无法实现覆盖操作杆杆体的密封效果,并且影响操作的舒适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杆装配组件,其通过在杆体轴向方向上形成可变配合公差的限位结构,实现在杆体的轴向方向上补偿由于偏差区间而产生的位置偏移,从而提供具有一体化、无接缝的外表面的操作杆装配组件。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操作杆装配组件,包括:
杆体,所述杆体具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包括位于所述杆体周面的周面槽部、位于所述杆体端面的端面槽部、以及衔接在所述周面槽部和所述端面槽部之间的过渡槽部;
装饰盖,所述装饰盖包括配合所述周面槽部的周面盖部、配合所述端面槽部的端面盖部、以及衔接在所述周面盖部和所述端面盖部之间的过渡曲棱,所述装饰盖整体容纳在所述装配槽中,以在所述杆体的端面和周面形成平滑表面;
其中,所述周面盖部远离所述过渡曲棱的一端卡接在所述周面槽部远离所述过渡槽部的一端,所述端面盖部远离所述过渡曲棱的一端卡接在所述端面槽部远离所述过渡槽部的一端;
所述周面槽部沿所述杆体轴向方向的长度具有第一尺寸公差,所述周面盖部沿所述杆体轴向方向的长度具有第二尺寸公差;并且在所述杆体的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二尺寸公差的公差范围相比于所述第一尺寸公差的公差范围具有使所述周面盖部超出所述周面槽部的偏差区间;
以及,所述装配槽开设有插孔,所述装饰盖具有朝向所述插孔突出的限位柱,并且,所述插孔与所述限位柱在所述杆体轴向方向上形成可变配合公差,以在所述杆体的轴向方向上补偿所述过渡曲棱由于所述偏差区间产生的与所述过渡槽部之间的位置偏移,所述可变配合公差与所述位置偏移的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插孔设置于所述过渡槽部,所述限位柱设置在所述过渡曲棱的朝向所述杆体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插孔和所述限位柱沿所述杆体的径向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插孔的开口面与所述杆体的轴向方向的夹角小于45°。
优选地,所述插孔在所述杆体的轴向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限位柱在所述杆体的轴向方向上的长度,并且,所述插孔包括在所述位置偏移方向上依次分布的宽孔部和窄孔部,所述限位柱包括在所述位置偏移方向上依次分布的宽柱部和窄柱部;其中,所述宽孔部与所述窄柱部和所述宽柱部之间的配合关系为间隙配合,所述窄孔部与所述宽柱部之间的配合关系为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位置偏移的方向为在所述杆体的轴向方向上自所述杆体周面朝向所述杆体端面的方向。
优选地,所述插孔与所述限位柱在所述杆体的径向方向上的宽度沿所述位置偏移的方向逐渐变小。
优选地,连接在所述插孔的在所述杆体的轴向方向上的两端之间的两侧表面为与所述杆体的轴向方向形成夹角的平面表面;
连接在所述限位柱的在所述杆体的轴向方向上的两端之间的两侧表面为与所述杆体的轴向方向形成夹角的平面表面。
优选地,连接在所述插孔的在所述杆体的轴向方向上的两端之间的两侧表面为曲面表面;
连接在所述限位柱的在所述杆体的轴向方向上的两端之间的两侧表面为曲面表面。
本实施例通过在装配组件中设置一对相互配合的插孔和限位柱,使其在杆体的轴向方向上形成可变的配合公差Δp,其中,该可变的配合公差Δp的方向与偏差区间产生的位置偏移的方向相反,从而实现对由于偏差区间产生的过渡曲棱与过渡槽部之间的位置偏移的补偿,消除该位置偏移,以提供具有一体化、无接缝的外表面的操作杆装配组件。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图1为现有的操作杆装配组件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操作杆装配组件的分解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操作杆装配组件的分解结构侧视图。
图4a至图4d为本发明中的插孔与限位柱装配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插孔的开口面的角度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 杆体
100 装配槽
11 周面槽部
12 端面槽部
13 过渡槽部
14 插孔
141 宽孔部
142 窄孔部
143、144 插孔侧表面
20 装饰盖
21 周面盖部
211 第一卡扣件
22 端面盖部
221 第二卡扣件
23 过渡曲棱
24 限位柱
241 宽柱部
242 窄柱部
243、244 限位柱侧表面
A 位置偏移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部分,而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
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限定这些相关部分的绝对位置。
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
在本文中,“相等”、“相同”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的数值范围不仅包括其两个端点内的整个范围,也包括含于其中的若干子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杆的装饰件与杆体之间的折弯部存在接缝或者间隙的问题,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操作杆装配组件,包括:
杆体10,杆体10的表面具有装配槽100,该装配槽100包括位于杆体10的周面的周面槽部11、位于杆体10的端面的端面槽部12、以及衔接在周面槽部11和端面槽部12之间的过渡槽部13,杆体10的形状大体上为圆柱体;和
装饰盖20,装饰盖20包括配合周面槽部11的周面盖部21、配合端面槽部12的端面盖部22、以及衔接在周面盖部21和端面盖部22之间的过渡曲棱23,其中,过渡曲棱23与过渡槽部13配合,装饰盖20整体装配在装配槽100中,以使杆体10具有平滑的表面。
如图2所示,装配槽100整体上为杆体10的端面和与该端面相接的周面上向杆体10内部凹进的一个凹入面,用于将与装配槽100形状相匹配的装饰盖20整体地容纳在其中,以在杆体10的端面和周面形成平滑表面。
其中,周面盖部21的远离过渡曲棱23的一端例如通过第一卡扣件211卡接在周面槽部11的远离过渡槽部13的一端,端面盖部22的远离过渡曲棱23的一端例如通过第二卡扣件221卡接在端面槽部12的远离过渡槽部13的一端。其中,第一卡扣件211为装饰盖20提供沿着杆体10的轴向方向和径向方向的移动限制,相应地,第二卡扣件221可仅提供沿着杆体10的径向方向的移动限制,或者同时提供沿着杆体10的轴向方向和径向方向的移动限制。具体地,周面盖部21至少在其远离过渡曲棱23的一端通过第一卡扣件211与周面槽部11的远离过渡槽部13的一端卡接,而为了使周面盖部21能够稳固地与周面槽部11贴合,如图2所示,周面盖部21可在其除了与过渡曲棱23邻接的一端以外的部分增加一个或多个第一卡扣件211。同样地,端面盖部22也可在其除了与过渡曲棱23邻接的一端以外的部分增加一个或多个第二卡扣件221。
如图3所示,周面槽部11沿杆体10的轴向方向的长度L具有第一尺寸公差Δ1,周面盖部21沿杆体10的轴向方向的长度L具有第二尺寸公差Δ2;并且在杆体10的轴向方向上,为了确保装饰盖20能够装配至装配槽100,第二尺寸公差Δ2的公差范围相比于第一尺寸公差Δ1的公差范围而言,具有使周面盖部21超出周面槽部11的偏差区间。即在杆体10的轴向方向上,第二尺寸公差Δ2相对于第一尺寸公差Δ1的偏差区间使得周面盖部21的长度略大于周面槽部11的长度,以使得端面盖部22能够与端面槽部12配合。
装配槽100开设有插孔14,装饰盖20具有朝向插孔14突出的限位柱24,并且,插孔14与限位柱24在杆体10的轴向方向上形成可变配合公差Δp,以在杆体10的轴向方向上补偿由于尺寸公差的偏差区间所产生的过渡曲棱23与过渡槽部13之间的位置偏移。其中,可变配合公差Δp的方向与位置偏移的方向相反,从而能够抵消或调节该位置偏移,从而使得装饰盖20能够贴合地与装配槽100配合,在杆体10的端面和周面形成平滑表面。
在本实施例的操作杆装配组件中,理论上,装饰盖20的尺寸应当与杆体10的装配槽100的尺寸相同,但是杆体10的装配槽100和装饰盖20必然存在制造的尺寸公差,为了确保装饰盖20能够装配在装配槽100中,在杆体10的轴向方向上,与周面槽部11的长度的第一尺寸公差Δ1的覆盖范围相比,装饰盖20的周面盖部21的长度的第二尺寸公差Δ2的覆盖范围具有一偏差区间,该偏差区间使得在杆体10的轴向方向上,周面盖部21的实际长度大于周面槽部11周面槽部11的实际长度,当周面盖部21的远离过渡曲棱23的一端(可称为远端)例如通过第一卡扣件211卡接在周面槽部11的远离过渡槽部13的一端时,周面盖部21的邻近过渡曲棱23的一端(可称为近端)超出周面槽部11的邻近过渡槽部13的一端,从而使得端面盖部22能够覆盖并装配至端面槽部12。
理论上,装饰盖20的尺寸应当与杆体10的装配槽100的尺寸相同,则装饰盖20的过渡曲棱23可贴合装配槽100的过渡槽部13。但是由于该偏差区间的存在,在周面盖部21的远端卡接至周面槽部11时,周面盖部21的近端会超出周面槽部11的范围,同时端面盖部22的远离过渡曲棱23的一端卡接至周面槽部11,致使装饰盖20的过渡曲棱23不能贴合过渡槽部13,而是在杆体10的轴向方向上与过渡槽部13存在位置偏移,从而使得装饰盖20在过渡槽部13处产生翘起。
本实施例通过在装配组件中设置一对相互配合的插孔14和限位柱24,使其在杆体10的轴向方向上形成可变的配合公差Δp,其中,该可变的配合公差Δp的方向与偏差区间产生的位置偏移的方向相反,从而实现对由于偏差区间产生的过渡曲棱23与过渡槽部13之间的位置偏移的补偿。其中,由于第一尺寸公差Δ1和第二尺寸公差Δ2均为覆盖一定范围的公差带,导致其偏差区间的范围也并不固定。本实施例利用一对相互配合的插孔14和限位柱24在杆体10的轴向方向上形成可变的配合公差Δp,使得配合公差Δp也能够覆盖一定的尺寸范围,从而根据偏差区间的实际尺寸和方向对其实现对过渡曲棱23和过渡槽部13之间的位置偏差的动态补偿,以消除第一尺寸公差Δ1和第二尺寸公差Δ2之间的偏差区间产生的位置偏差,从而使得过渡曲棱23能够贴合过渡槽部13,避免装饰盖20在过渡槽部13处产生翘起,以提供具有一体化、无接缝的外表面的操作杆装配组件。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对相互配合的插孔14和限位柱24实现对过渡曲棱23和过渡槽部13之间的位置偏差的补偿,与例如第一卡扣件211和第二卡扣件221的卡接结构相比,第一限位柱24的柱形结构的结构简单,其出模方向不会增加其所位于的装饰盖20的出模复杂度,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过渡曲棱23处设置卡接件所导致的装饰盖出模困难的问题。
优选地,插孔14和限位柱24沿杆体10的径向方向延伸,其必然与第一卡扣件211和第二卡扣件221的其中至少一个沿相同方向延伸,这样,限位柱24的引入不会为装饰盖20增加另外的出模方向要求,不仅在杆体10的轴向方向实现对位置偏移的补偿,而且不会提高装饰盖20的制造难度和复杂度。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a中所示,插孔14在杆体10的轴向方向上的长度大于限位柱24在杆体10的轴向方向上的长度。并且,插孔14包括在位置偏移方向上依次分布的宽孔部141和窄孔部142,限位柱24也包括在位置偏移方向上依次分布的宽柱部241和窄柱部242;其中,宽孔部141与窄柱部242和宽柱部241之间的配合关系均为间隙配合,窄孔部142与宽柱部241之间的配合关系为过盈配合。其中,位置偏移的方向为在杆体10的轴向方向上自杆体10的周面朝向杆体10的端面的方向,图中以箭头A表示。
如图4a和图3所示,在杆体10的轴向方向上,插孔14的长度L1大于限位柱24的长度L2,使得限位柱24在插孔14中具有沿杆体10的轴向方向的自由度,其可如图中分别以实线和虚线表示的在插孔14中移动,进一步地,沿着杆体10的轴向方向,插孔14和限位柱24的宽度是不同的,通过限位柱24在插孔14中沿杆体10的轴向方向的移动,可使限位柱24的宽柱部241与插孔14的不同位置——宽孔部141和窄孔部142配合,以动态地补偿偏差区间造成的位置偏移,使得当周面盖部21的远端固定至周面槽部11时,周面盖部21的近端能够与周面槽部11的近端对准,以使过渡曲棱23能够贴合过渡槽部13,防止翘起的产生。
具体地,插孔14和限位柱24的配合对位置偏移的补偿主要通过窄孔部142与宽柱部241之间的过盈配合而限定,其中,宽孔部141与窄柱部242和宽柱部241之间的配合关系均为间隙配合,使得限位柱24的整体可在宽孔部141的范围内具有沿杆体10的轴向方向的自由度,而当宽柱部241移动至窄孔部142的范围内时,窄孔部142通过与宽柱部241的过盈配合而限定限位柱24的位置,阻止其在偏差区间的作用下的周面盖部21的近端超出周面槽部11的近端,从而实现对该偏差区间的补偿,使得过渡曲棱23能够贴合过渡槽部13,防止翘起的产生。
从力学角度上分析,在装饰盖20的周面盖部21和端面盖部22分别通过卡扣件与装配槽100卡接后,由于偏差区间造成的位置偏移使得周面盖部21受到沿杆体10的轴向方向的自杆体10的周面朝向端面的外力,致使过渡曲棱23偏离过渡槽部13。该外力驱使限位柱24在插孔14中沿着位置偏移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宽柱部241移动至窄孔部142的范围内,窄孔部142通过与宽柱部241的过盈配合而限定限位柱24的位置,并通过宽柱部241向周面盖部21施加于该位置偏移方向相反的预紧力,以消除该位置偏移,从而实现对该偏差区间的补偿,使得过渡曲棱23能够贴合过渡槽部13,防止翘起的产生。当位置偏移越大时,造成周面盖部21受到自杆体10的周面朝向端面的外力越大,对应地,由于力的反作用原理,通过插孔14与限位柱24的可变配合公差而实现的预紧力也越大。这样,插孔14与限位柱24的这种柱与孔的配合在杆体10的轴向方向上能够形成类似具有拉紧功能的倒扣结构的作用,即位置偏移越大,对应产生的预紧力越大,从而越能够将装饰盖20在折弯处——过渡曲棱23和过渡槽部13的配合处贴近装配槽100,以实现动态地补偿由于偏差区间而产生的位置偏移,和防止装饰盖20在折弯处产生的翘起。
优选地,插孔14与限位柱24在杆体10的径向方向上的宽度沿位置偏移的方向逐渐变小,以沿着位置偏移的方向依次形成插孔14的宽孔部141和窄孔部142,以及限位柱24的宽柱部241和窄柱部242。插孔14与限位柱24的宽度逐渐变小可形成宽孔部141和窄孔部142的逐步过渡,从而用于适应更宽范围的位移补偿。
如图4a和4b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插孔14与限位柱24的宽度逐渐变小可在连接在插孔14的两端之间的两侧表面143、144形成为与杆体10的轴向方向形成夹角的平面表面,这里指的插孔14的两端是指其在杆体10的轴向方向上的两端。对应地,连接在限位柱24的两端之间的两侧表面243、244也形成为与杆体10的轴向方向形成夹角的平面表面。
也就是说,插孔14与限位柱24通过面向杆体10的背离端面一侧的一对斜面143与243以及144与244的配合,以形成宽孔部141和窄孔部142的逐步过渡,面与面的配合用于提高插孔14与限位柱24的接触面积,从而为补偿位置偏移提供足够的预紧力。
在本实施例中,插孔14与限位柱24的截面形状可实现为等腰梯形或者三角形的形状。
如图4c和4d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插孔14与限位柱24的宽度逐渐变小可在连接在插孔14的两端之间的两侧表面143、144形成为曲面表面,对应地,连接在限位柱24的两端之间的两侧表面243、244为曲面表面,该曲面表面的曲率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而进行调整。
在以上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插孔14设置于过渡槽部13,限位柱24设置在过渡曲棱23的朝向杆体10的一侧,从而在最需要加强补偿效果的弯折处——过渡曲棱23与过渡槽部13的配合处提供对位置偏移的动态补偿。
在本实施例中,插孔14和限位柱24沿杆体10的径向方向延伸,以利用其在杆体10的轴向方向上的可变配合公差Δp提供位置偏移的补偿,并且提供在杆体10的轴向方向上的预紧力。
当插孔14设置于过渡槽部13、限位柱24设置在过渡曲棱23的朝向杆体10的一侧时,插孔14的开口必然与杆体10的轴向方向形成夹角,结合图3和图5所示,为了保证插孔14和限位柱24具有足够的接触面积,以在杆体的轴向方向上提供足够的预紧力,插孔14的开口面与杆体10的轴向方向的夹角α小于45°,从而避免由于偏差区间造成的位置偏移过大、沿自杆体10的周面朝向端面的外力过大而导致限位柱24脱离与插孔14的配合。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方式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案或变更,如特征的组合、分割或重复,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操作杆装配组件,包括:
杆体(10),所述杆体(10)具有装配槽(100),所述装配槽(100)包括位于所述杆体(10)周面的周面槽部(11)、位于所述杆体(10)端面的端面槽部(12)、以及衔接在所述周面槽部(11)和所述端面槽部(12)之间的过渡槽部(13);
装饰盖(20),所述装饰盖(20)包括配合所述周面槽部(11)的周面盖部(21)、配合所述端面槽部(12)的端面盖部(22)、以及衔接在所述周面盖部(21)和所述端面盖部(22)之间的过渡曲棱(23),所述装饰盖(20)整体容纳在所述装配槽(100)中,以在所述杆体(10)的端面和周面形成平滑表面;
其特征在于,所述周面盖部(21)远离所述过渡曲棱(23)的一端卡接在所述周面槽部(11)远离所述过渡槽部(13)的一端,所述端面盖部(22)远离所述过渡曲棱(23)的一端卡接在所述端面槽部(12)远离所述过渡槽部(13)的一端;
所述周面槽部(11)沿所述杆体(10)轴向方向的长度具有第一尺寸公差(Δ1),所述周面盖部(21)沿所述杆体(10)轴向方向的长度具有第二尺寸公差(Δ2);所述第二尺寸公差(Δ2)的公差范围相比于所述第一尺寸公差(Δ1)的公差范围具有使所述周面盖部(21)超出所述周面槽部(11)的偏差区间;
以及,所述装配槽(100)开设有插孔(14),所述装饰盖(20)具有朝向所述插孔(14)突出的限位柱(24),并且,所述插孔(14)与所述限位柱(24)在所述杆体(10)轴向方向上形成可变配合公差(Δp),以在所述杆体(10)的轴向方向上补偿所述过渡曲棱(23)由于所述偏差区间产生的与所述过渡槽部(13)之间的位置偏移,所述可变配合公差(Δp)与所述位置偏移的方向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杆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14)设置于所述过渡槽部(13),所述限位柱(24)设置在所述过渡曲棱(23)的朝向所述杆体(10)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作杆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14)和所述限位柱(24)沿所述杆体(10)的径向方向延伸。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作杆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14)的开口面与所述杆体(10)的轴向方向的夹角小于45°。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作杆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14)在所述杆体(10)的轴向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限位柱(24)在所述杆体(10)的轴向方向上的长度,并且,所述插孔(14)包括在所述位置偏移方向上依次分布的宽孔部(141)和窄孔部(142),所述限位柱(24)包括在所述位置偏移方向上依次分布的宽柱部(241)和窄柱部(242);其中,所述宽孔部(141)与所述窄柱部(242)和所述宽柱部(241)之间的配合关系为间隙配合,所述窄孔部(142)与所述宽柱部(241)之间的配合关系为过盈配合。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操作杆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偏移的方向为在所述杆体(10)的轴向方向上自所述杆体(10)周面朝向所述杆体(10)端面的方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操作杆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14)与所述限位柱(24)在所述杆体(10)的径向方向上的宽度沿所述位置偏移的方向逐渐变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操作杆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连接在所述插孔(14)的在所述杆体(10)的轴向方向上的两端之间的两侧表面(143、144)为与所述杆体(10)的轴向方向形成夹角的平面表面;
连接在所述限位柱(24)的在所述杆体(10)的轴向方向上的两端之间的两侧表面(243、244)为与所述杆体(10)的轴向方向形成夹角的平面表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操作杆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连接在所述插孔(14)的在所述杆体(10)的轴向方向上的两端之间的两侧表面(143、144)为曲面表面;
连接在所述限位柱(24)的在所述杆体(10)的轴向方向上的两端之间的两侧表面(243、244)为曲面表面。
CN201710492096.1A 2017-06-26 2017-06-26 一种操作杆装配组件 Active CN1073907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92096.1A CN107390773B (zh) 2017-06-26 2017-06-26 一种操作杆装配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92096.1A CN107390773B (zh) 2017-06-26 2017-06-26 一种操作杆装配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90773A CN107390773A (zh) 2017-11-24
CN107390773B true CN107390773B (zh) 2019-03-08

Family

ID=60332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92096.1A Active CN107390773B (zh) 2017-06-26 2017-06-26 一种操作杆装配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9077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920430U (zh) * 2014-07-08 2014-11-05 宁波明佳汽车内饰有限公司 汽车换挡手柄
CN105009018A (zh) * 2013-01-18 2015-10-28 株式会社万 中空操作杆及其制造方法
CN205971132U (zh) * 2016-08-16 2017-02-22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车辆内饰件与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16885B2 (ja) * 2001-06-01 2007-05-23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シフトノブ装着構造
JP6300689B2 (ja) * 2014-09-25 2018-03-28 株式会社ユーシン ノブの取付構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9018A (zh) * 2013-01-18 2015-10-28 株式会社万 中空操作杆及其制造方法
CN203920430U (zh) * 2014-07-08 2014-11-05 宁波明佳汽车内饰有限公司 汽车换挡手柄
CN205971132U (zh) * 2016-08-16 2017-02-22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车辆内饰件与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90773A (zh) 2017-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096482A1 (en) Bumper fixture, and bumper mounting structure
CN101688579A (zh) 一种防震装置
CN104421259A (zh) 弹性可变形对准紧固件和系统
US9882295B2 (en) Connector
CN104728225A (zh) 弹性平均对准系统和方法
US11014502B2 (en) Insert-molding of lens into rear view mirror housing
CN103671444B (zh) 将附件固定在车辆车身上的固定部件和相应的固定结构
KR20140143722A (ko) 밀봉 플러그
CN102463877B (zh) 用于车辆的遮光板
KR100880844B1 (ko) 인서트 몰딩 형식의 볼조인트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7390773B (zh) 一种操作杆装配组件
KR100474292B1 (ko) 이동 단말기의 폴더
CN100559676C (zh) 外壳
CN113631361A (zh) 重叠内装部件
WO2018105086A1 (ja) 冷蔵庫の扉及びこの扉を備えた冷蔵庫
CN105492256A (zh) 用于机动车辆翼子板的、配备有紧固装置的装饰嵌条
KR20220002599U (ko) 다각형 커넥터
CN211982260U (zh) 电子控制单元及其壳体
JP6565504B2 (ja) ハーネス固定構造
CN210686563U (zh) 一种嵌入安装有金属装饰框的层板框结构
KR101990434B1 (ko) 차량용 조립부품의 결합구조
CN220253084U (zh) 一种防变形按键面板
US20210362647A1 (en) Grommet
JP2004047277A (ja) リテーナ付きハウジング構造
CN206100696U (zh) 移动终端的盖体、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09

Address after: 215100 No. 78 Keling Road, Suzhou High-tech Zone,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Future automotive (Suzhou) Limited

Address before: 101300 the 4 Building (1) of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Zone, Renjun North Street, Renhe Town, Shunyi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CHANGCHENG HUAG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