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14150A - 调温阀 - Google Patents

调温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14150A
CN107314150A CN201610264898.2A CN201610264898A CN107314150A CN 107314150 A CN107314150 A CN 107314150A CN 201610264898 A CN201610264898 A CN 201610264898A CN 107314150 A CN107314150 A CN 1073141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chamber
connecting portion
valve
thermostatic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648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14150B (zh
Inventor
裘浩明
尹斌
钱晓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6489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14150B/zh
Priority to US16/096,239 priority patent/US10824176B2/en
Priority to KR1020187031025A priority patent/KR102108964B1/ko
Priority to JP2018557011A priority patent/JP6684925B2/ja
Priority to EP17788624.9A priority patent/EP3450810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7/080042 priority patent/WO201718597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314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141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141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141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01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 G05D23/13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by varying the mixing ratio of two fluids having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G05D23/1306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by varying the mixing ratio of two fluids having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or liquids
    • G05D23/132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by varying the mixing ratio of two fluids having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or liquids with temperature sensing element
    • G05D23/1333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by varying the mixing ratio of two fluids having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or liquids with temperature sensing element measuring the temperature of incoming fluid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01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 G05D23/13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by varying the mixing ratio of two fluids having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G05D23/1306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by varying the mixing ratio of two fluids having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or liquids
    • G05D23/132Control of temperat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by varying the mixing ratio of two fluids having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or liquids with temperature sensing el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emperature vari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16K1/34Cutting-off parts, e.g. valve members, sea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2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lift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emperature-Responsive Valves (AREA)
  • Details Of Valves (AREA)
  • Valve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温阀,包括内设腔的阀体,腔内设置有端盖、热动元件和第一弹簧,端盖设置有第一阀座,第一阀座设置有第一阀口,第一阀口与第二接口相对,且第一阀座围住第二接口内端口,第一阀座围住第二接口内端口部分的外壁与腔的内壁间隙配合,热动元件本体部靠近端盖的一端的外壁与阀座的内壁滑动配合;调温阀通过热动元件本体部来打开关闭第一阀口,当第一阀口关闭时,第二接口与第一接口不连通,当第一阀口打开时,第一接口通过第一阀口与第二接口连通。本发明的调温阀小型化、轻量化且具有较好稳定性。

Description

调温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温阀。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各部件之间需要及时以润滑油润滑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运行。一般的汽车中普遍采用润滑油直通冷却装置的方式来调节润滑油的问题,即不管润滑油是否需要调节都必然经过冷却装置,这样势必会导致能源的浪费,也不适用于目前大力提倡的节能减排的趋势。
在一些较为高档的汽车中,变速箱油主要通过调温阀和冷却装置组成的冷却流路来实现温度调节功能。但现有的调温阀普遍存在体积较大、占用空间大、安装不便的问题,在目前汽车空间大力提倡小型化和轻量化的背景下,也急需对调温阀进行小型化和轻量化的改造。
并且,由于汽车的运行环境复杂,在汽车由于路况不佳导致的振动下,也极易导致调温阀中的制动元件发生偏移而带来控制误差,而此时却又往往是润滑油温度急剧升高,是最需要冷却的时候。所以调温阀的稳定性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小型化、轻量化且具有较好稳定性的调温阀,包括内设腔的阀体,所述腔的一端开口,从腔的开口端向内的方向,所述腔内依次设置有端盖、热动元件和第一弹簧,所述阀体还设置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第一接口与所述腔连通,所述端盖内设置有安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设置有第一阀座,所述第一阀座设置有第一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第二接口相对,且所述第一阀座围住所述第二接口靠近所述腔的第二接口内端口,所述第一阀座围住所述第二接口内端口部分的外壁与所述腔的内壁间隙配合;
所述热动元件包括热动元件本体部,所述热动元件本体部靠近所述端盖的一端的外壁与所述阀座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调温阀通过所述热动元件本体部来打 开关闭所述第一阀口,当所述热动元件本体部关闭所述第一阀口时,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接口不连通,当所述热动元件本体部打开所述第一阀口时,所述第一接口通过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
所述端盖包括端盖主体部、欠缺部和连接部,所述欠缺部和所述连接部的内壁形成有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
所述连接部至少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阀座包括所述端盖主体部的下端部与所述欠缺部的上端面相对应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侧壁部、以及所述欠缺部的上端部,所述第一阀口通过所述端盖主体部的与所述欠缺部相对应的下端面、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侧壁、以及所述欠缺部的上端面围拢形成的通道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
所述热动元件本体部靠近所述端盖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滑动配合;当所述热动元件本体部与所述端盖相抵接或者伸入所述安装腔时,所述第一阀口关闭,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接口不连通,当所述热动元件本体部的端部远离所述端盖主体部时,所述第一阀口打开,所述第一接口通过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
所述连接部的壁厚小于端盖主体部的壁厚,所述端盖主体部的下底面靠近所述安装腔的部分形成有第三配合部;当所述热动元件本体部与所述第三配合部相抵接时,所述第一阀口关闭,当所述热动元件本体部的端部远离所述第三配合部时,所述第一阀口打开。
所述热动元件本体部包括第一外壁部和环形或者异形的端部,所述环形或者异形端部靠近所述端盖,所述第一外壁部靠近所述环形或者异形端部,所述第一外壁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的内壁相配合,所述第一外壁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滑动配合,当第一阀口关闭时,所述环形或者异形端部与第三配合部相抵接。
所述第一外壁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端盖主体部的下端面与所述欠缺部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所述欠缺部的下端面位于所述第二接口内端口的下方,所述第一 连接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壁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接口内端口的内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壁分别与所述腔的内壁间隙配合。
所述欠缺部为一具有第一缺口的扁平状结构,所述欠缺部为封闭结构或者开口结构,所述欠缺部的下端面位于所述第二接口靠近所述腔的端口的下方,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欠缺部的上端面相连接;
所述欠缺部的内侧面为一圆弧状曲面,所述欠缺部的内侧面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部分形成为所述第一配合部。
所述欠缺部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一侧壁面沿着所述欠缺部的上端面方向朝向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侧壁面之间形成为所述第一阀口。
所述欠缺部为一封闭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一接口相对,所述第一缺口部与所述腔的内壁之间形成一流通通道,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流通通道连通。
所述热动元件还包括阀杆和套设在所述热动元件本体的远离所述端盖一端侧的挡片,所述腔包括靠近端盖的第一腔和容纳所述第一弹簧的第二腔,所述第一腔的内径大于第二腔的内径,所述第一腔和第二腔之间形成有一与所述第三接口连通的第二阀口,所述第一腔与第二腔之间形成有一呈台阶状的环形阀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挡片相抵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腔的底部相抵接;
所述第二阀口的内径小于所述挡片的外径,所述挡片和热动元件本体的抵近或者远离所述环形阀座来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二阀口,所述挡片抵近或者远离环形阀座的行程小于所述端盖主体部的下端面和欠缺部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
所述热动元件的阀杆的一端伸入安装腔内,从所述安装腔的开口端向内的方向,所述安装腔内依次设置有挡圈、弹簧座和第二弹簧,所述弹簧座呈帽状结构,所述阀杆伸入安装腔部分的端部位于弹簧座的内腔,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抵接与 安装腔的底部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弹簧座相抵接,所述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二弹簧的初始弹性形变力大于所述第一弹簧的最大形变力。
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呈相对设置,所述端盖主体部与所述第一缺口相对应部分设置有第二缺口部。
通过在端盖上设置第一阀座和第一阀口,可以使调温阀小型化、轻量化且具有较好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调温阀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调温阀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调温阀的端盖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端盖的主视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A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调温阀在第一阀口关闭、第二阀口打开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调温阀在第一阀口打开、第二阀口关闭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8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调温阀的端盖立体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调温阀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调温阀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调温阀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所述的初始形变力是指产品在未使用时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元件受到外力作用要产生形变时受到的压力。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本说明书所述的顶部、底部、左侧、右侧等方位名词皆按照附图相应方位关系来阐述的。
图1至图7揭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调温阀,包括内设腔21的阀体2和安 装在腔21内的热动元件3,腔21的一端开口,热动元件3通过腔21的开口端22插入腔21内。阀体2还设置有可分别与外部连通的第一接口23、第二接口24、第三接口27和第四接口28,第一接口23、第二接口24、第三接口27和第四接口28都与腔21连通。
这里应当指出,第三接口27和第四接口28也可以是合并为一个接口,即也可以只存在第三接口。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便于调温阀的管路连接和安装。
这里腔21是指阀体2这一部件上通过一系列钻孔形成的腔体,该腔体内可以设置安装零部件。
热动元件3包括热动元件本体部31、阀杆36和填充在热动元件本体内的热敏物质,热动元件本体部31包括第一外壁部311和一环形端部312,环形端部312位于靠近阀杆36的一端,第一外壁部311位于靠近环形端部312的一端,热敏物质能够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产生体积变化,使阀杆36受到力的作用,从而能够促使热动元件本体部31相对阀杆36动作或者阀杆相对于热动元件本体部31动作。
腔21的开口端22安装有端盖1,端盖1的至少一部分穿过开口端22伸入腔21,端盖1与腔21的内壁之间可以通过设置密封圈进行密封,端盖1可以通过挡圈固定。
端盖1包括端盖主体部11、欠缺部12和连接部13,其中连接部13位于端盖主体部11和欠缺部12之间,连接部13连接端盖主体部11和欠缺部12且使端盖主体部11的下端面和欠缺部12的上端面之间保持一定距离H1。
端盖主体部11内设有安装腔113,端盖主体部11的外壁上还可以形成有用于容置密封圈的凹槽112。
连接部13至少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为类似柱状的结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外壁面为一弧状曲面,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内壁面也为一弧状曲面,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 部的内壁面形成为第二配合部131。当然,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也可以是其它结构,例如,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侧壁面为圆弧面或者不规则凹凸面。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壁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接口内端口的内径。
连接部13的壁厚小于端盖主体部11的壁厚,从而使端盖主体部11的下底面靠近安装腔113的部分形成有第三配合部111,所述第三配合部111可以为圆环状。
欠缺部12为一具有缺口的扁平状圆环结构,欠缺部12具有一定的厚度,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一端分别与欠缺部12的上端面相连接。欠缺部12的内侧面为一圆弧状曲面,欠缺部12的内侧面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部分形成为第一配合部121。在本实施例中,欠缺部12的两个端部分别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连接,从而使第一连接部的靠近欠缺部12的一侧壁、第二连接部的靠近欠缺部12的一侧壁、端盖主体部11的下端部靠近欠缺部12的部分、以及欠缺部12的上端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部分组合形成为第一阀座,第一阀口14通过第一连接部靠近欠缺部12的一侧壁面沿着欠缺部12的上端面方向朝向第二连接部靠近欠缺部12的一侧壁面之间形成的通道与第二接口连通,第一阀口14位于第一阀座。当然,第一阀座也可以是设置在连接部和欠缺部上,而第一阀口也可以是只设置在连接部上。所以第一阀座需要满足所述第一阀座围住所述第二接口靠近所述腔的第二接口内端口,所述第一阀座围住所述第二接口内端口部分的外壁与所述腔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一阀座与所述第一接口相对应部分的外壁与所述腔的内壁之间形成有流通通道,所述流通通道与所述第一接口连通。
另外,端盖主体部11的外径、连接部13的外径和欠缺部12的外径相同,或者如本实施例,端盖主体部11、连接部12和欠缺部13的外壁为同一胚件加工而成。
如图2所示,热动元件的阀杆36的一端可伸入安装腔113内,从安装腔113 的开口端向内的方向,安装腔113内依次设置有挡圈、弹簧座35和第二弹簧34,弹簧座35呈帽状结构,阀杆36伸入安装腔113部分的端部位于弹簧座的内腔。第二弹簧34的一端抵接与安装腔113的底部相抵接,另一端与弹簧座相抵接,并且第二弹簧34处于压缩状态。
腔21包括靠近端盖1的第一腔和靠近第一弹簧33的第二腔,第一腔的内径大于第二腔的内径,第一腔和第二腔之间设置有一与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连通的第二阀口26,使第一腔与第二腔之间形成有一呈台阶状的环形阀座25。
从腔21的开口端向内的方向,腔21内依次设置有端盖1、热动元件3和第一弹簧33,第二弹簧34的初始弹性形变力大于第一弹簧33的最大形变力。端盖1与阀体2之间通过安装密封圈进行密封,端盖1通过安装挡圈固定于腔21内。端盖1的主体部11的外壁与腔21的第一腔的内壁之间间隙配合,连接部13的外壁与腔21的第一腔的内壁之间间隙配合,欠缺部12与腔21的第一腔的内壁之间间隙配合。这里应当指出,这里的间隙配合的间隙不大,当调温阀内流入润滑油时,润滑油在该间隙内可以形成油封。
如图2、6、7所示,第一阀口14与第二接口24的靠近腔21的第二接口内端部241相对应,欠缺部12的下端面122位于第二接口内端部241的下端,且第一阀座包围住第二接口内端口241,第二接口24可以通过第一阀口14与腔21相连通。
热动元件3的一端通过阀杆36与端盖1相抵接,另一端通过一套设并固定在热动元件主体31的端部的挡片32与第一弹簧33相抵接,并且第二阀口26的内径小于挡片32的外径,第二阀口26的内径大于热动元件主体与第一弹簧33相接处的外径,使挡片32和热动元件本体部31覆盖并关闭第二阀口。第一弹簧33的一端与挡片32相抵接,另一端穿过第二阀口26与第二腔的底部相抵接。这里应当指出,第一弹簧33也可以是与热动元件主体31的端部相抵接,可以在热动元件主体31的端部形成有与第一弹簧33相抵接的抵接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额外设置挡片32,不仅加工方面而且成本低。
如图所示,通过热动元件本体部31一端的挡片32和热动元件本体部31的抵近或者远离环形阀座25来关闭打开第二阀口26,挡片32抵近或者远离环形阀座25的行程为H2。
热动元件本体部31另一端的第一外壁部311可以分别与第一配合部121和第二配合部131滑动配合。这里应当指出,这里的滑动配合是指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但间隙不大,当调温阀内流入润滑油时,润滑油在该间隙内可以形成油封。
如图6所示,在正常情况下,第二阀口26处于打开状态,此时热动元件本体部31的第一外壁部311分别与第一配合部121和第二配合部131相配合,热动元件本体部31的环形端部312与第三配合部111相抵接,此时第一阀口关闭,第一接口23可以通过第二阀口26与第三接口27相连通。这里应当指出,也可以是当热动元件本体部31伸入安装腔中,热动元件本体部31与安装腔的内壁之间间隙配合,此时第一阀口关闭。
如图7所示,当从第一接口23流入腔21的流体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热动元件3中的热敏物质受热膨胀,热动元件本体部31受到阀杆36的作用力向下压缩第一弹簧33直至关闭第二阀口26。此时,第一外壁部311沿着第一配合部121和第二配合部131向第二阀口26方向滑动,环形端部312与第三配合部111分离。此时第一阀口14打开,第一接口23可以通过第一阀口14与第二接口24相连通。
如果第二阀口26关闭时,流体温度仍然上升时,由于第二弹簧34的初始弹性形变力大于第一弹簧33的最大形变力。此时可以使阀杆36向上运动压缩第一弹簧33,从而抵消热敏物质膨胀产生的作用力,防止热动元件损坏。
这里应当指出,第一外壁部311可以是与热动元件本体部的其它外壁的外径相同,也可以是如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壁部311比热动元件本体部的其它外壁的外径大。本实施例的这种设置方式,一方面是体积小减省成本和小型化,另一方面也适用于热动元件内部元件的设置。当第一外壁部311比热动元件本体部的其它 外壁的外径大时,为了使第一外壁部311与第一配合部121和第二配合部131相配合、环形端部312与第三配合部111相配合来关闭第一阀口14,第一外壁部311的高度H3大于端盖主体部11的下端面和欠缺部12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H1。为了使第一外壁部311的至少一部分始终与第一配合部121相配合,端盖主体部11的下端面和欠缺部12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H4大于挡片32抵近或者远离环形阀座25的行程为H2,可以第一配合部121和第二配合部131具有导向作用,防止热动元件3发生偏移而导致热动元件失效或者控制精度降低的问题发生,而且也能够抵消部分从第一接口23流入腔21内的流体对热动元件本体部31的冲击,也能够进一步的提高热动元件的稳定性。
并且第一阀口14与第二接口24相对,可以使第一接口23与第二接口24位于同一高度,无需为了在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之间形成一阀口而使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错位设置,从而能够降低阀体2的高度,使调温阀小型化,减省成本和安装空间。
图8和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欠缺部12还包括外延部123和第一缺口部124,其中第一缺口部124为在一圆环切去一部分形成的缺口。欠缺部12可以是封闭结构,也可以是开口结构。第一缺口124与所述第一接口相对,第一缺口部124可以与腔21的内壁之间形成流通通道,从第一接口23流入的流体可以通过第一缺口部124与腔21之间形成的流通通道流向第二阀口26。
为了进一步的减小流体的压降损失,在端盖主体部11与第一缺口124相对应部分也设置有第二缺口部114。
本实施例能够进一步的提高第一外壁部311与欠缺部12之间的接触面积,能够进一步的提高热动元件3的稳定性,防止热动元件3在震动或者流体的冲击下发生偏移。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其它实施例相同或者相近似,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端盖主体部11内的安装 腔113直接与阀杆36相配合,使阀杆36的一端固定在安装腔113内。并且第一弹簧33的一端固定在热动元件本体部31的端部,而不是与挡片32相抵接。第二弹簧34套设在热动元件本体部31外,第二弹簧34的一端与第一外壁部311的端部相抵接,另一端与挡片32相抵接。挡片32也套设在热动元件31外,并且可以沿着热动元件本体外壁上下滑动。当第二阀口26关闭时,流体温度仍然上升时,热动元件3向下移动,进一步的压缩第一弹簧33,并且挡片32沿着热动元件本体滑动,挡片32压缩第二弹簧34。
并且,第二阀口26的内径大于热动元件本体部31可伸入第二阀口26部分的外径,当第二阀口关闭时,挡片32的下端面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三接口27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挡片32下端面与第三接口27相接触的面积,挡片32下端面形成有一环形区域与第三接口27相接触。
当第二阀口26关闭时,当第三接口27作为进口时,如果润滑油从第四接口流向第二接口的这一流路阻塞时,润滑油无法回油,会导致变速箱缺油而损坏。
由于挡片32下端面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三接口27相连通,润滑油从第四接口流向第二接口的这一流路阻塞时,流体的压力会升高,从而作用在挡片32下端面上的力会升高,当作用在挡片32下端面上的压力大于第二弹簧34的初始形变力时,会促使第二阀口26打开,从而能够使润滑油穿过第二阀口26和第一接口23流回变速箱。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其它实施例相同或者相近似,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图11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端盖主体部11内的安装腔113直接与阀杆36相配合,使阀杆36的一端固定在安装腔113内,没有设置第二弹簧。挡片32与热动元件本体部31为一体结构,并且挡片32的外壁与第二阀口26的内壁滑动配合,当第二阀口关闭时,挡片32可以深入第二阀口26,且可以沿着第二阀口26的内壁上下滑动。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其它实施例相同或者相近似,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 制,并且文中所出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性词汇均以附图进行描述,并非对其方位进行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调温阀,包括内设腔的阀体,所述腔的一端开口,从腔的开口端向内的方向,所述腔内依次设置有端盖、热动元件和第一弹簧,所述阀体还设置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第一接口与所述腔连通,所述端盖内设置有安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设置有第一阀座,所述第一阀座设置有第一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第二接口相对,且所述第一阀座围住所述第二接口靠近所述腔的第二接口内端口,所述第一阀座围住所述第二接口内端口部分的外壁与所述腔的内壁间隙配合;
所述热动元件包括热动元件本体部,所述热动元件本体部靠近所述端盖的一端的外壁与所述阀座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调温阀通过所述热动元件本体部来打开关闭所述第一阀口,当所述热动元件本体部关闭所述第一阀口时,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接口不连通,当所述热动元件本体部打开所述第一阀口时,所述第一接口通过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包括端盖主体部、欠缺部和连接部,所述欠缺部和所述连接部的内壁形成有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
所述连接部至少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阀座包括所述端盖主体部的下端部与所述欠缺部的上端面相对应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侧壁部、以及所述欠缺部的上端部,所述第一阀口通过所述端盖主体部的与所述欠缺部相对应的下端面、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侧壁、以及所述欠缺部的上端面围拢形成的通道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
所述热动元件本体部靠近所述端盖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滑动配合;当所述热动元件本体部与所述端盖相抵接或者伸入所述安装腔时,所述第一阀口关闭,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接口不连通,当所述热动元件本体部的端部远离所述端盖主体部时,所述第一阀口打开,所述第一接口通过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温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壁厚小于端盖主体部的壁厚,所述端盖主体部的下底面靠近所述安装腔的部分形成有第三配合部;当所述热动元件本体部与所述第三配合部相抵接时,所述第一阀口关闭,当所述热动元件本体部的端部远离所述第三配合部时,所述第一阀口打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温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动元件本体部包括第一外壁部和环形或者异形的端部,所述环形或者异形端部靠近所述端盖,所述第一外壁部靠近所述环形或者异形端部,所述第一外壁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的内壁相配合,并且所述第一外壁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滑动配合,当第一阀口关闭时,所述环形或者异形端部与第三配合部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温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壁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端盖主体部的下端面与所述欠缺部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所述欠缺部的下端面位于所述第二接口内端口的下方,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壁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接口内端口的内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壁分别与所述腔的内壁间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调温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欠缺部为一具有第一缺口的扁平状结构,所述欠缺部为封闭结构或者开口结构,所述欠缺部的下端面位于所述第二接口靠近所述腔的端口的下方,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欠缺部的上端面相连接;
所述欠缺部的内侧面为一圆弧状曲面,所述欠缺部的内侧面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部分形成为所述第一配合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温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欠缺部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一侧壁面沿着所述欠缺部的上端面方向朝向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侧壁面之间形成为所述第一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温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欠缺部为一封闭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一接口相对,所述第一缺口部与所述腔的内壁之间形成一流通通道,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流通通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温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动元件还包括阀杆和套设在所述热动元件本体的远离所述端盖一端侧的挡片,所述腔包括靠近端盖的第一腔和容纳所述第一弹簧的第二腔,所述第一腔的内径大于第二腔的内径,所述第一腔和第二腔之间形成有一与所述第三接口连通的第二阀口,所述第一腔与第二腔之间形成有一呈台阶状的环形阀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挡片相抵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腔的底部相抵接;
所述第二阀口的内径小于所述挡片的外径,所述挡片和热动元件本体的抵近或者远离所述环形阀座来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二阀口,所述挡片抵近或者远离环形阀座的行程小于所述端盖主体部的下端面和欠缺部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温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动元件的阀杆的一端伸入安装腔内,从所述安装腔的开口端向内的方向,所述安装腔内依次设置有挡圈、弹簧座和第二弹簧,所述弹簧座呈帽状结构,所述阀杆伸入安装腔部分的端部位于弹簧座的内腔,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抵接与安装腔的底部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弹簧座相抵接,所述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二弹簧的初始弹性形变力大于所述第一弹簧的最大形变力。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调温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呈相对设置,所述端盖主体部与所述第一缺口相对应部分设置有第二缺口部。
CN201610264898.2A 2016-04-26 2016-04-26 调温阀 Active CN1073141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64898.2A CN107314150B (zh) 2016-04-26 2016-04-26 调温阀
US16/096,239 US10824176B2 (en) 2016-04-26 2017-04-11 Thermostatic valve
KR1020187031025A KR102108964B1 (ko) 2016-04-26 2017-04-11 서모스태틱 밸브
JP2018557011A JP6684925B2 (ja) 2016-04-26 2017-04-11 サーモスタチックバルブ
EP17788624.9A EP3450810B1 (en) 2016-04-26 2017-04-11 Thermostatic valve
PCT/CN2017/080042 WO2017185972A1 (zh) 2016-04-26 2017-04-11 调温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64898.2A CN107314150B (zh) 2016-04-26 2016-04-26 调温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14150A true CN107314150A (zh) 2017-11-03
CN107314150B CN107314150B (zh) 2019-09-17

Family

ID=60160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64898.2A Active CN107314150B (zh) 2016-04-26 2016-04-26 调温阀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824176B2 (zh)
EP (1) EP3450810B1 (zh)
JP (1) JP6684925B2 (zh)
KR (1) KR102108964B1 (zh)
CN (1) CN107314150B (zh)
WO (1) WO201718597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3025A (zh) * 2018-05-30 2019-12-10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阀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系统
CN112049920A (zh) * 2019-06-06 2020-12-08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调温阀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系统
CN112747166A (zh) * 2019-10-29 2021-05-04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阀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03976B2 (ja) * 2016-05-31 2020-12-23 ジャージャン サンフア オートモーティヴ コンポーネンツ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サーモスタチックバルブ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27372A (ja) * 1997-02-14 1998-08-25 Calsonic Corp サーモスタット弁装置
JPH11117743A (ja) * 1997-10-16 1999-04-27 Giichi Kuze 自動車エンジンの高冷却効率のワックス型 サーモスタット
CN1549958A (zh) * 2002-06-24 2004-11-24 ӡ�����Ƽ��ɷ����޹�˾ 混合阀
US20070164123A1 (en) * 2006-01-19 2007-07-19 Behr Thermot-Tronik Gmbh Thermostatic valve for connecting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with an oil cooler
DE102007039495A1 (de) * 2007-08-21 2009-02-26 Otto Egelhof Gmbh & Co. Kg Ventilelement sowie thermostatische Regeleinrichtung zur Regelung eines Massenstromes
CN103573993A (zh) * 2012-08-07 2014-02-12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换热回路的调温器
CN103574264A (zh) * 2012-08-07 2014-02-12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换热回路的调温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43370Y2 (zh) * 1981-05-07 1988-11-11
JP2552030Y2 (ja) * 1990-03-07 1997-10-27 日本サーモスタット株式会社 温度調整弁
JPH03116985U (zh) 1990-03-15 1991-12-03
DE29619609U1 (de) * 1996-11-12 1997-01-16 Behr Thermot Tronik Gmbh & Co Thermostatventil
US7540431B2 (en) * 2004-11-24 2009-06-02 Dana Canada Corporation By-pass valve for heat exchanger
US8141790B2 (en) 2008-11-21 2012-03-27 Dana Canada Corporation Thermal bypass valve with pressure relief capability
JP4892606B2 (ja) * 2009-05-29 2012-03-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ーモバルブ
ITMI20100321U1 (it) * 2010-10-22 2012-04-23 Caleffi Spa Dispositivo termostatico valvolare anticondensa per impianti termici.
KR101776834B1 (ko) * 2012-08-07 2017-09-08 쯔지앙 산후아 오토모티브 컴포넌츠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온도 조절기 및 온도 조절기 부품
EP2884134B1 (en) * 2012-08-07 2017-03-01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Thermoregulator
CN103573958B (zh) * 2012-08-07 2016-04-20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换热回路的调温器组件
CN102954199B (zh) * 2012-11-28 2016-03-30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变速箱油冷却系统
CN105697748B (zh) * 2015-02-04 2017-11-21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调温器
CN204943001U (zh) * 2015-02-04 2016-01-06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调温器
KR102103337B1 (ko) * 2016-04-21 2020-04-23 쯔지앙 산후아 오토모티브 컴포넌츠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서모스탯 및 온도 제어 시스템
CN205559858U (zh) * 2016-04-26 2016-09-07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调温阀
CN205559961U (zh) * 2016-04-26 2016-09-07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调温阀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27372A (ja) * 1997-02-14 1998-08-25 Calsonic Corp サーモスタット弁装置
JPH11117743A (ja) * 1997-10-16 1999-04-27 Giichi Kuze 自動車エンジンの高冷却効率のワックス型 サーモスタット
CN1549958A (zh) * 2002-06-24 2004-11-24 ӡ�����Ƽ��ɷ����޹�˾ 混合阀
US20070164123A1 (en) * 2006-01-19 2007-07-19 Behr Thermot-Tronik Gmbh Thermostatic valve for connecting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with an oil cooler
DE102007039495A1 (de) * 2007-08-21 2009-02-26 Otto Egelhof Gmbh & Co. Kg Ventilelement sowie thermostatische Regeleinrichtung zur Regelung eines Massenstromes
CN103573993A (zh) * 2012-08-07 2014-02-12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换热回路的调温器
CN103574264A (zh) * 2012-08-07 2014-02-12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换热回路的调温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3025A (zh) * 2018-05-30 2019-12-10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阀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系统
CN112049920A (zh) * 2019-06-06 2020-12-08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调温阀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系统
CN112747166A (zh) * 2019-10-29 2021-05-04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阀组件
CN112747166B (zh) * 2019-10-29 2022-11-01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阀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85972A1 (zh) 2017-11-02
EP3450810A4 (en) 2019-12-11
CN107314150B (zh) 2019-09-17
US20190163212A1 (en) 2019-05-30
EP3450810B1 (en) 2021-10-13
JP2019515216A (ja) 2019-06-06
JP6684925B2 (ja) 2020-04-22
US10824176B2 (en) 2020-11-03
EP3450810A1 (en) 2019-03-06
KR20180125571A (ko) 2018-11-23
KR102108964B1 (ko) 2020-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14150A (zh) 调温阀
CN205559858U (zh) 调温阀
CN104822976A (zh) 一种调温器及调温器组件
CN101680565B (zh) 用于流体流量调节的节温组件及制造这种组件的方法
CN107448641A (zh) 调温阀
TW287220B (en) A controller
CN202074048U (zh) 一种互换式气动单向阀
CN205559961U (zh) 调温阀
CN102312998A (zh) 一种车用变速箱调温器
CN102312997A (zh) 一种车用变速箱调温器
CN204805711U (zh) 用于控制阀的控制构件的保持器、控制构件组件和控制阀
CN102536383A (zh) 油分离器单元
CN104806678A (zh) 一种手动调节阻尼可调减振器
JP6851469B2 (ja) 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油の温度調節システム、熱交換アセンブリ及びバルブアセンブリ
CN103511646A (zh) 恒温受控阀,尤其是散热器阀
CN104919235A (zh) 热电偶器件和结合热电偶器件的热敏阀
CN108087530A (zh) 热交换组件
CN109869494B (zh) 电子膨胀阀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US20050274583A1 (en) Tension spring arrangement
CN106151473A (zh) 调温器
JP2009074596A (ja) 液体ダンパー装置
CN108087531A (zh) 热交换组件
CN204805573U (zh) 小扭矩调节阀、截止阀的启闭机构
CN108087532A (zh) 热交换组件
CN206398157U (zh) 一种阀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