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87530A - 热交换组件 - Google Patents

热交换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87530A
CN108087530A CN201611040046.1A CN201611040046A CN108087530A CN 108087530 A CN108087530 A CN 108087530A CN 201611040046 A CN201611040046 A CN 201611040046A CN 108087530 A CN108087530 A CN 1080875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channel
valve port
heat exchanger
auxiliary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400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87530B (zh
Inventor
裘浩明
廖志勇
罗勇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4004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87530B/zh
Priority to US16/332,333 priority patent/US11187464B2/en
Priority to EP17871049.7A priority patent/EP3543635B1/en
Priority to KR1020197010426A priority patent/KR102288080B1/ko
Priority to PCT/CN2017/086525 priority patent/WO2018090598A1/zh
Priority to JP2019515827A priority patent/JP6851469B2/ja
Publication of CN108087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875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875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875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12Cooling or heating; Control of temperature
    • F16H57/0415Air cooling or ventilation; Heat exchangers; Thermal insul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2057/02086Measures for reducing size of gearbox, e.g. for creating a more compact transmission ca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mperature-Responsive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交换组件,包括换热芯体、阀组件、转接座、以及与换热芯体相固定的安装板,阀组件设置于换热芯体的第二通道或者部分位于第二通道,所述阀组件设置有第一阀口和第一缺口,当第一阀口打开时,第三接口依次通过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一缺口和第一阀口与第四接口连通;当第一阀口关闭时,第三接口依次通过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一缺口与第五接口连通。本发明的热交换组件集成有阀组件,从而使得热交换组件同时具备热交换功能和流体流量调节和切换功能,结构紧凑,体积小,能够提高变速箱油冷却系统的小型化和集成度。

Description

热交换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交换组件。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各部件之间需要及时以润滑油润滑来保证汽车的正常运行。如果润滑油润滑性能不够好会影响汽车使用寿命。而润滑油的润滑性能和其自身的温度有很大的关联,当润滑油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时,润滑油的润滑性能会受到影响。
润滑油温度一般在正常行驶时不会过高,当车辆超负荷或在四驱模式设定在雪地行驶或越野时,车辆在液力变矩器过渡打滑状况下行驶,则可能造成变速箱油温度过高,从而失去润滑性能。
现有的变速箱油主要通过调温阀和外部冷却装置组成的冷却流路来实现温度调节功能。
但现有的调温阀需要通过管路与外部冷却装置连接,这样使零部件的布置较为复杂,占用空间较大,同时也带来外漏风险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变速箱油冷却系统的小型化和集成度,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组件,包括换热芯体、与所述换热芯体相固定的安装板,所述热交换组件还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换热芯体包括端板,所述换热芯体还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其中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流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另一端受到所述端板的阻挡,所述第二通道贯穿所述换热芯体并且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接口相连通,
所述热交换组件还包括一阀组件和一转接座,所述转接座设置有第五接口,所述阀组件设置于或者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通道,所述阀组件包括主阀体和安装在所述主阀体内的热动元件,所述主阀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五接口的内壁密封配合安装,所述主阀体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接口或者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壁密封配合安装,所述主阀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主阀体内设置有第一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位于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四接口之间,通过所述热动元件动作,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四接口不连通或者连通;
当所述第一阀口打开时,所述第三接口依次通过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一缺口和第一阀口与第四接口连通;
当所述第一阀口关闭时,所述第三接口依次通过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一缺口与第五接口连通。
所述主阀体包括外径逐渐减小的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所述转接座包括座体以及贯穿所述座体的腔,所述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之间的形成的台阶与所述贯穿座体的腔所对应的所述座体的内壁形成的台阶相靠接,所述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与所述贯穿座体的腔所对应的所述座体的内壁间隙配合。
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或第二配合部与所述座体的内壁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换热芯体还包括端板,所述端板与所述转接座相固定,所述第二配合部的下端面不超过所述端板的下端面。
所述主阀体还包括导流部,所述导流部位于所述第二通道中,所述导流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径。
所述主阀体还包括第三配合部和导流部,所述第三配合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配合部的外径,所述第三配合部和导流部位于所述第二通道中,并且所述第三配合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径,所述导流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径,所述导流部的外径与第二通道的内径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三配合部的外径与第二通道的内径之间的差值。
所述主阀体还包括第四配合部,所述第四配合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导流部的外径,第四配合部位于所述第四接口中,并且所述第四配合部与所述第四接口之间间隙配合,所述第四配合部与所述第四接口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转接座包括第一转接座和第二转接座,所述第一转接座包括容纳腔、以及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的所述第五接口,所述第二转接座包括所述座体和所述贯穿座体的腔,所述第五接口通过所述容纳腔与所述贯穿座体的腔连通,所述第二转接座中还设置有一卡环,通过所述卡环固定所述阀组件并限制所述阀组件的轴线位移。
所述第二转接座与所述端板焊接密封固定,所述贯穿座体的腔与所述第二通道相对应,所述第一转接座和第二转接座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第一转接座和第二转接座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第四接口的内径小于第二通道的内径,所述导流部和第四配合部之间形成的肩部与安装板相抵接或者靠接。
所述主阀体内还设置有第二阀口,所述第二阀口位于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五接口之间,通过所述热动元件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二阀口,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第五接口不连通或者连通;
当所述第二阀口关闭时,所述第一阀口打开时,所述第三接口依次通过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一缺口和第一阀口与第四接口连通,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五接口不连通;
当所述第一阀口关闭时,所述第二阀口打开,所述第三接口依次通过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一缺口和第二阀口与第五接口连通,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不连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变速箱油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油温度调节系统包括变速箱、热交换组件和油冷器,所述热交换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组件,所述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直接或者通过管路与变速箱的进出口相连通,所述油冷器的其中一条流道的出口通过管路与变速箱进口相连通,所述油冷器的流道的进口与所述第五接口相连通;
当从变速箱出口出来的冷却油进入换热芯体后的温度处于正常状态时,冷却油通过第一缺口进入阀组件,由于热动元件在第一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第一阀口处于开启状态,冷却油穿过所述第一阀口后通过第四接口和变速箱的进口流回变速箱;
当从变速箱出口出来的冷却油进入换热芯体进行热交换后的温度较高时,冷却油通过第一缺口流入阀组件,此时热动元件受热膨胀关闭第一阀口,第一阀口处于关闭状态,冷却油通过第五接口流向油冷器,流出油冷器的冷却油通过变速箱进口流回变速箱。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热交换组件,包括换热芯体、与所述换热芯体相固定的安装板,所述热交换组件还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换热芯体包括端板,所述换热芯体还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其中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流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另一端受到所述端板的阻挡,所述第二通道贯穿所述换热芯体并且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接口相连通,
所述热交换组件还包括一阀组件和一转接座,所述转接座设置有第五接口,所述阀组件设置于或者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通道,所述阀组件包括主阀体和安装在所述主阀体内的热动元件,所述主阀体包括容纳腔,所述主阀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五接口的内壁密封配合安装,所述主阀体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接口或者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壁密封配合安装,所述主阀体的容纳腔所对应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所述第二通道通过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
本发明的热交换组件集成有阀组件,从而使得热交换组件同时具备热交换功能和流体流量调节和切换功能,结构紧凑,体积小,能够提高变速箱油冷却系统的小型化和集成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阀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阀组件在第一阀口关闭、第二阀口打开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阀组件在第二阀口关闭、第一阀口打开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阀组件的主阀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阀组件的上阀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阀组件的支撑帽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阀组件的下阀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下阀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安装有阀组件的的热交换组件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剖视示意图。
图11是图10在阀组件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是具有图9热交换组件的变速箱油温度调节系统在冷却油低温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13是具有图9所示热交换组件的变速箱油温度调节系统在冷却油高温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安装有阀组件的的热交换组件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5是具有图14所示热交换组件的变速箱油温度调节系统在冷却油低温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16是具有图14所示热交换组件的变速箱油温度调节系统在冷却油高温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箭头表示流体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所述的初始形变力是指产品在未使用时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受到外力作用要产生形变时产生的压力。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本说明书所述的顶部、底部、左侧、右侧等方位名词皆按照附图相应方位关系来阐述的。
如图1和图2所示,阀组件包括中空的主阀体1和安装在主阀体1内的热动元件6。主阀体1的两端开口,在主阀体1内部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上阀套2和下阀套3。在主阀体1内还设置有第一弹簧4和第二弹簧5,第一弹簧4的一端与下阀套3相抵接,第一弹簧4的另一端与热动元件6的一端相抵接,第二弹簧5的一端与热动元件6的另一端相抵接,第二弹簧5的另一端与上阀套2相抵接。第一弹簧4和第二弹簧5处于压缩状态,从而热动元件6固定于主阀体1内。
如图4所示,主阀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其中第一开口11的内径大于第二开口12的内径,第二开口12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主阀体1内还设置有容纳腔15,容纳腔15位于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之间,容纳腔15的内径小于第一开口11的内径,在第一开口11和容纳腔15之间形成有台阶部,第二开口12的内径小于容纳腔15的内径,在容纳腔15与第二开口12之间形成有台阶部。
容纳腔15所对应的主阀体1的侧壁开设有第一缺口13,第一缺口13位于下阀套3的上方,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缺口13靠近第一开口11和容纳腔15之间形成有台阶部。为了使第一缺口13的开口面积较大,同时又使主阀体1较为稳固,第一缺口13包括第一子缺口131和第二子缺口132,同时在第一子缺口131和第二子缺口132之间设置有环装连接部14,其中环装连接部14可以是主阀体1的侧壁的一部分。如果不设置环装连接部14,这样,当第一缺口13较大时,第一缺口13所对应部分的主阀体13的侧壁为连接柱133,这样主阀体1的稳固性较低,而通过设置环装连接部14,可以较好提高主阀体1的稳固性。
如5所示,上阀套2呈类帽状结构,上阀套2包括外径较大的支撑部21和相对支撑部21外径较小的主体部20,所述主体部的外壁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形成流体通道。主体部20内设置有一腔,第二弹簧5容置于主体部20的腔内,主体部20的腔内还设置有一支撑帽93,支撑帽93通过第二卡扣92固定。第二弹簧5的一端与主体部20的底部23的内底面相抵接,第二弹簧5的另一端与支撑帽93相抵接。支撑部21还设置有第二阀口211,第二阀口211与主体部20的腔相对且相连通,第二阀口211可以是腔的一部分。主体部20在靠近支撑部21部分设置有第二缺口22,其中第二缺口22位于支撑帽93的下方,第二缺口22与第二阀口211相连通。这样流体在穿过第二阀口211后可以通过第二缺口22流出上阀套2。
在一些对于流体流阻变化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由于第二缺口22位于支撑帽93的下方,第二缺口22的通流面积仍然会不够大,从而会导致流阻降低较大。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的减小流阻的降低,提高流体流出上阀套的通流面积,如图6所示,还可以在支撑帽93的外延部931开设有至少一个槽口932。这样槽口932与上阀套2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供流体通过流体通道。
另外,也可以在上阀套2的主体部20的支撑帽93的上端部分开设有第三缺口232,一部分流体在通过第二阀口211后能够穿过槽口932与上阀套2的内壁之间形成的流体通道后通过第三缺口232流出上阀套2。为了提高支撑帽93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支撑帽93的行程与第三缺口232产生交叉,第三缺口232可以位于支撑帽93压缩第二弹簧5运动的最大行程时外延部931的上方。
本实施例进一步的还在主体部20的底部23开设有第三开口231,这样流体流出上阀套2的阻力进一步降低。
通过上述设置使流体能够更顺畅的流出上阀套2,降低流体流出上阀套2的流阻。
如图2所示,上阀套2的支撑部21与在第一开口11和容纳腔15之间形成有台阶部相接触,上阀套2可以通过第一卡扣91固定,支撑部与第一开口的内壁之间间隙配合。这里应当指出,上阀套2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例如铆压、螺纹连接等)固定。为了提高密封性能,还可以在支撑部21与容纳腔15的内壁之间设置密封圈。这样第一缺口13可以通过第二阀口211分别与第二缺口、第三缺口和第三开口连通。
如图2所示,下阀套3的一部分位于容纳腔15,下阀套3的另一部分位于第二开口12并且与第二开口12的内壁之间螺纹连接。
如图7所示,下阀套3包括阀座部34、弹簧支撑座33、配合部35和贯穿下阀套3的贯通孔32,阀座部34中设置有一贯穿阀座部的第一阀口31,所述第一阀口31可以为贯通孔32的一部分,相对于第一缺口,第一阀口相对远离第一开口。配合部35设置有外螺纹,可以与主阀体1的第二开口12的内螺纹相配合,从而使下阀套3固定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下阀套3的安装,还设置有凹陷于弹簧支撑部33的凹部37,凹部37可以是多边形结构,也可以是多个下凹结构,这里不做限制。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弹簧支撑部33和阀座部34之间还设置有第四缺口36。第四缺口36与配合部35相对应的贯通孔32部分相连通,即穿过第四缺口36的流体可以通过贯通孔32的下端口流出下阀套3。
如图2所示,下阀套3的配合部35与主阀体1的第二开口12通过螺纹连接固定。第一弹簧4的一端与热动元件6相抵接,另一端与弹簧支撑座33相抵接。
阀座部34的外径大于下阀套3的其它部分的外径,并且阀座部34的外径小于容纳腔15的内径,阀座部34的外壁与容纳腔15所对应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供流体流动的通道。在容纳腔15内还设置有泄压环7和第三弹簧8,所述泄压环设置有通孔,通过所述通孔,所述泄压环套设于所述下阀套,所述通孔的内径小于所述阀座部的外径,使得泄压环7可以与阀座部34相抵接,泄压环7与容纳腔15所对应的内壁之间滑动配合。第三弹簧8的一端与泄压环7相抵接,另一端与容纳腔15和第二开口12之间形成的台阶部相抵接,并且第三弹簧8处于压缩状态。在正常状态下,泄压环7在第三弹簧8的作用下与阀座部34相抵接,阀座部34的外壁与容纳腔15所对应的内壁之间形成的供流体流动的通道被泄压环7所关闭,阀座部34的外壁与容纳腔15所对应的内壁之间形成的供流体流动的通道无法与第四缺口36相连通。当流体作用在泄压环7上端面的作用力大于第三弹簧8的初始弹性形变力时,泄压环7向下运动压缩第三弹簧8,当泄压环7向下运动到与第四缺口36相交或者位于第四缺口36下方时,阀座部34的外壁与容纳腔15所对应的内壁之间形成的供流体流动的通道通过第四缺口36和第二开口12连通。
如图2和图3所示,热动元件6包括第一阀芯62和第二阀芯61,第一阀芯62与第一阀口31相对应,通过第一阀芯62可以打开关闭第一阀口31,第二阀芯61与第二阀口211相对应,通过第二阀芯61可以打开关闭第二阀口211。
并且,第二弹簧5的初始弹性形变力大于第一阀口31关闭时第一弹簧的弹性形变力,这样当第一阀口31关闭时,如果从第一缺口13流入的流体温度较高时,热动元件6内的热敏物质会继续膨胀,这时,热动元件6的顶杆开始能够向上运动压缩第二弹簧5,从而防止热敏物质过度膨胀使热动元件6损坏。
本实施例的阀组件至少包括两种状态:1、第一阀口打开,第二阀口关闭,2、第一阀口关闭,第二阀口打开。当从第一缺口13流入的流体温度较低时,热动元件6的第一阀芯62在第一弹簧4的回复力的作用下远离第一阀口31,此时第一阀口31打开,第二阀口211关闭,流体从第一缺口13流入后,能够依次通过第一阀口31、贯通孔32和第二开口12流出;当从第一缺口13流入的流体温度较高时,热动元件6受热膨胀,第一阀芯62向下运动压缩第一弹簧4,直至关闭第一阀口31,之后如果热动元件6继续膨胀,则阀杆向上运动压缩第二弹簧5,此时第一阀口关闭,第二阀口打开,流体从第一缺口13流入后,一部分流体能够依次通过第二阀口211、第二缺口22和第一开口11流出,一部分流体能够依次通过第二阀口211、第三缺口232和第三开口231流出。
这里应当指出,也可以不设置第二弹簧,此时,热动元件的阀杆伸出热动元件外的一端与上阀套相抵接或者相固定。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弹簧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热动元件过度膨胀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泄压状态,当第一阀口31关闭时,如果流体流出阀组件后的其它外部装置或者管路阻塞时,流体无法流出阀组件,从而使流体的压力大于第三弹簧的初始弹性形变力时,泄压环7向下运动,泄压环7向下运动压缩第三弹簧8,当泄压环7向下运动到与第四缺口36相交或者位于第四缺口36下方时,流体依次通过阀座部34的外壁与容纳腔15所对应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供流体流动的通道、第四缺口36、贯通孔32和第二开口12流出。
这里应当指出,当无需泄压功能时,此时下阀套3可以与主阀体1为一个整体,即下阀套3中的阀座部34和弹簧支撑座33为主阀体1的一部分,例如可以第二开口12与容纳腔15之间的台阶部所对应的第二开口12的端部可以作为第一阀口,再在第二开口12内设置一弹簧支撑座33。
图9至图11示出了安装有上述阀组件的热交换组件,如图所示,热交换组件包括换热芯体10、与换热芯体相固定的安装板101、转接座、第一接口1041、第二接口1042、第三接口1011和第四接口1012。换热芯体10包括端板102、以及相互隔离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流动在第一流道中的流体和流动在第二流道中的流体可以进行热交换。其中第一流道与第一接口1041和第二接口1042相连通,第二流道与第三接口1011和第四接口1012相连通。
其中第一接口1041和第二接口1042通过接管的形式与外部系统相连通。第三接口1011和第四接口1012形成于安装板101,第三接口1011和第四接口1012贯穿安装板101,这样可以使安装板直接固定于变速箱,安装方便,外漏风险较小。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防止外漏风险,在安装板101的第三接口1011和第四接口1012的外周侧还分别设置有密封圈1013和密封圈1014。
第二流道包括第一通道1051和第二通道1052,第一通道1051的一端与第三接口1011相连通,第一通道1051的另一端受到端板102的阻挡,第二通道1052的一端与第四接口1012相连通,第二通道1052的另一端与转接座相连通。
如图10和图11所示,转接座包括第一转接座1031和第二转接座1032,第一转接座1031包括容纳腔1034、以及与容纳腔1034相连通的第五接口1033。第二转接座1032包括座体1036,座体1036中形成有贯穿座体1036的腔,贯穿座体1036的腔所对应的座体1036的内壁形成有台阶1035。
第二转接座1032与端板102相固定,例如通过焊接、螺纹连接等方式相密封固定。并且,贯穿座体1036的腔与第二通道1052相对应。第一转接座1031与第二转接座1032通过螺纹连接等方式相固定,并且贯穿座体1036的腔与容纳腔1034相对应,第五接口1033可以通过容纳腔1034与贯穿座体1036的腔的至少一部分相连通。所述第一转接座和第二转接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为了提高密封性能,在第一转接座1031和第二转接座1032的密封面之间还可以设置密封圈。
阀组件设置于第二通道1052,阀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通道1052,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部分位于转接座内。阀组件通过在第二转接座1032设置卡环1037固定,从而限制阀组件的轴向位移。
如图11所示,主阀体1包括外径逐渐减小的第一配合部161、第二配合部162、第三配合部163、导流部164和第四配合部165。其中第一配合部161与贯穿座体1036的腔所对应的座体1036的内壁间隙配合,并且第一配合部161与第二配合部162之间的形成的台阶与贯穿座体1036的腔所对应的座体1036的内壁形成的台阶1035相靠接。第二配合部162也与贯穿座体1036的腔所对应的座体1036的内壁间隙配合,并且第二配合部162与贯穿座体1036的腔所对应的座体1036的内壁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密封圈,以此来提高密封性能,减小内漏。
为了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防止流体从第一通道1051流向第二通道1052的过程中受到阀组件的阻隔而使流体无法均匀分布的问题发生,第二配合部162远离第一转接座的1031的端面不超过端板102,并且第三配合部163的外径小于第二通道1052的内径,这样,流体从板间通道流入第二通道1052时,所有的板间通道或者绝大部分的板间通道都可以不受的到阀组件的阻隔,所有的板间通道或者绝大部分的板间通道与第二通道1052相连通,流体能够顺畅的从板间通道流入第二通道1052,从而提高进入第一通道1051的流体在板间通道内的均匀分布,从而提高换热性能。
为了进一步的减小流体从板间通道流入第二通道1052的流阻,第三配合部163远离第一转接座的1031的端部位于第二阀口211的下方,并且该端部形成有用于支撑上阀套2的支撑部21的肩部。而导流部164位于第三配合部163和第四配合部165之间,并且,导流部164位于第二通道1052中,导流部164的外径小于第三配合部163的外径,导流部164的外径与第二通道1052的内径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三配合部163的外径与第二通道1052的内径之间的差值。而且第一缺口位于导流部164,也能够便于流体流入阀组件内。
第四配合部165伸入第四接口1012内,第四配合部165与第四接口1012间隙配合,所述第四接口的内径小于第二通道的内径,导流部164和第四配合部165之间形成的肩部与安装板相抵接或者靠接。为了降低内漏风险,提高密封性,第四配合部165与第四接口1012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密封圈。
图12和图13示出一种具有上述热交换组件的变速箱油温度调节系统,变速箱油温度调节系统包括变速箱、热交换组件、油冷器和发动机水箱(图中未示出),其中热交换组件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通过管路与发动机水箱相连通,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直接或者通过管路与变速箱的进出口相连通。油冷器的其中一个流道通过管路与热交换组件的第五接口和变速箱的进口相连通,油冷器的另一个流道可以与制冷系统(图中未示出)相连通。
当从变速箱出口出来的冷却油进入换热芯体进行热交换后的温度处于正常状态时,通过第一缺口进入阀组件的冷却油后,由于热动元件在第一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第一阀口31处于开启状态,而第二阀口211处于关闭状态,冷却油可以穿过第一阀口31后通过第四接口和变速箱的进口流回变速箱,这样完成一次循环。
当从变速箱出口出来的冷却油进入换热芯体进行热交换后的温度超过正常温度时,冷却油通过第一缺口流入阀组件,此时热动元件受热膨胀,热动元件向下运动关闭第一阀口31,此时,第一阀口31处于关闭状态,第二阀口211处于打开状态,冷却油可以穿过第二阀口211后通过第五接口流向油冷器,高温冷却油在油冷器中经过热交换降温至正常温度状态后通过变速箱进口流回变速箱,这样完成一次循环。
进一步的,当冷却油温度较高,而油冷器有发生堵塞时,此时,虽然第一阀口31处于关闭状态,但高温冷却油可以利用阀组件的泄压功能,使冷却油能够通过阀座部34的外壁与容纳腔15所对应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供流体流动的通道、第四接口和变速箱的进口流回变速箱,防止变速箱缺油损坏。
图14示出了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热交换组件,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热交换组件区别在于,在换热芯体中还设置有一与第四接口1012相连通的贯穿通道106,贯穿通道106贯穿换热芯体105,并且贯穿通道106既不与换热芯体的第一通道连通也不与第二通道连通。
如图所示,为了便于贯穿通道106与外部系统连接,第二转接座1032还设置有第六接口1034,第六接口1034与贯穿通106相对设置并且第六接口1034与贯穿通道106相连通。
为了使贯通通道106不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连通,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换热芯体内设置一连接管1061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实现,例如,在组成换热芯体的板片中加工成翻孔,板片叠装后翻孔叠装在一起组成贯通通道106。
为了便于第四配合部与安装板的配合安装,同时实现贯通孔与第四接口相连通,安装板101包括第一安装板1015和第二安装板1016,其中第二安装板1016与换热芯体通过焊接相固定,第一安装板1015与第二安装板1016通过焊接相固定。第二安装板1016还设置有与贯通孔106相连接的连接孔1017,第一安装板1015设置有一凹槽1018,并且凹槽1018的两端分别连通连接孔1017和第四接口1012。
这里应当指出,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也可以合并为一个安装板,而本实施例中将安装板分为两部分,加工工艺简单。
本实施例的热交换组件的其它结构和特征与上述实施例的热交换组件相同或者相近似,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图15和图16示出了包括本实施例的热交换组件的变速箱油温度调节系统,本实施例与图12和图13示出的变速箱油温度调节系统的区别在于热交换组件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热交换组件中设置有贯通孔106,这样油冷器的出口可以直接通过贯通孔106和第四接口1012连通,这样变速箱的进口只需与第四接口1012对接即可,集成度较高,而且也能够进一步的降低外漏的风险。
其它结构和特征与图12和图13示出的变速箱油温度调节系统相同或者相近似,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并且文中所出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性词汇均以附图进行描述,并非对其方位进行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热交换组件,包括换热芯体、与所述换热芯体相固定的安装板,所述热交换组件还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换热芯体包括端板,所述换热芯体还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其中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流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另一端受到所述端板的阻挡,所述第二通道贯穿所述换热芯体并且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接口相连通,
所述热交换组件还包括一阀组件和一转接座,所述转接座设置有第五接口,所述阀组件设置于或者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通道,所述阀组件包括主阀体和安装在所述主阀体内的热动元件,所述主阀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五接口的内壁密封配合安装,所述主阀体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接口或者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壁密封配合安装,所述主阀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主阀体内设置有第一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位于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四接口之间,通过所述热动元件动作,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四接口不连通或者连通;
当所述第一阀口打开时,所述第三接口依次通过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一缺口和第一阀口与第四接口连通;
当所述第一阀口关闭时,所述第三接口依次通过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一缺口与第五接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体包括外径逐渐减小的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所述转接座包括座体以及贯穿所述座体的腔,所述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之间的形成的台阶与所述贯穿座体的腔所对应的所述座体的内壁形成的台阶相靠接,所述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与所述贯穿座体的腔所对应的所述座体的内壁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或第二配合部与所述座体的内壁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换热芯体还包括端板,所述端板与所述转接座相固定,所述第二配合部的下端面不超过所述端板的下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体还包括导流部,所述导流部位于所述第二通道中,所述导流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体还包括第三配合部和导流部,所述第三配合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配合部的外径,所述第三配合部和导流部位于所述第二通道中,并且所述第三配合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径,所述导流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径,所述导流部的外径与第二通道的内径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第三配合部的外径与第二通道的内径之间的差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体还包括第四配合部,所述第四配合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导流部的外径,第四配合部位于所述第四接口中,并且所述第四配合部与所述第四接口之间间隙配合,所述第四配合部与所述第四接口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座包括第一转接座和第二转接座,所述第一转接座包括容纳腔、以及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的所述第五接口,所述第二转接座包括所述座体和所述贯穿座体的腔,所述第五接口通过所述容纳腔与所述贯穿座体的腔连通,所述第二转接座中还设置有一卡环,通过所述卡环固定所述阀组件并限制所述阀组件的轴线位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接座与所述端板焊接密封固定,所述贯穿座体的腔与所述第二通道相对应,所述第一转接座和第二转接座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第一转接座和第二转接座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接口的内径小于第二通道的内径,所述导流部和第四配合部之间形成的肩部与安装板相抵接或者靠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体内还设置有第二阀口,所述第二阀口位于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五接口之间,通过所述热动元件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二阀口,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第五接口不连通或者连通;
当所述第二阀口关闭时,所述第一阀口打开时,所述第三接口依次通过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一缺口和第一阀口与第四接口连通,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五接口不连通;
当所述第一阀口关闭时,所述第二阀口打开,所述第三接口依次通过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一缺口和第二阀口与第五接口连通,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不连通。
11.一种变速箱油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油温度调节系统包括变速箱、热交换组件和油冷器,所述热交换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组件,所述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直接或者通过管路与变速箱的进出口相连通,所述油冷器的其中一条流道的出口通过管路与变速箱进口相连通,所述油冷器的流道的进口与所述第五接口相连通;
当从变速箱出口出来的冷却油进入换热芯体后的温度处于正常状态时,冷却油通过第一缺口进入阀组件,由于热动元件在第一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第一阀口处于开启状态,冷却油穿过所述第一阀口后通过第四接口和变速箱的进口流回变速箱;
当从变速箱出口出来的冷却油进入换热芯体进行热交换后的温度较高时,冷却油通过第一缺口流入阀组件,此时热动元件受热膨胀关闭第一阀口,第一阀口处于关闭状态,冷却油通过第五接口流向油冷器,流出油冷器的冷却油通过变速箱进口流回变速箱。
12.一种热交换组件,包括换热芯体、与所述换热芯体相固定的安装板,所述热交换组件还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换热芯体包括端板,所述换热芯体还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其中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流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另一端受到所述端板的阻挡,所述第二通道贯穿所述换热芯体并且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接口相连通,
所述热交换组件还包括一阀组件和一转接座,所述转接座设置有第五接口,所述阀组件设置于或者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通道,所述阀组件包括主阀体和安装在所述主阀体内的热动元件,所述主阀体包括容纳腔,所述主阀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五接口的内壁密封配合安装,所述主阀体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接口或者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壁密封配合安装,所述主阀体的容纳腔所对应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所述第二通道通过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
CN201611040046.1A 2016-11-21 2016-11-21 热交换组件 Active CN1080875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40046.1A CN108087530B (zh) 2016-11-21 2016-11-21 热交换组件
US16/332,333 US11187464B2 (en) 2016-11-21 2017-05-31 System for adjusting temperature of transmission oil, heat exchange assembly and valve assembly
EP17871049.7A EP3543635B1 (en) 2016-11-21 2017-05-31 System for adjusting temperature of transmission oil, heat exchange assembly and valve assembly
KR1020197010426A KR102288080B1 (ko) 2016-11-21 2017-05-31 변속기 오일의 온도를 조정하기 위한 시스템, 열 교환 조립체 및 밸브 조립체
PCT/CN2017/086525 WO2018090598A1 (zh) 2016-11-21 2017-05-31 变速箱油温度调节系统、热交换组件及阀组件
JP2019515827A JP6851469B2 (ja) 2016-11-21 2017-05-31 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油の温度調節システム、熱交換アセンブリ及びバルブアセンブ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40046.1A CN108087530B (zh) 2016-11-21 2016-11-21 热交换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87530A true CN108087530A (zh) 2018-05-29
CN108087530B CN108087530B (zh) 2022-04-05

Family

ID=62170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40046.1A Active CN108087530B (zh) 2016-11-21 2016-11-21 热交换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8753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3025A (zh) * 2018-05-30 2019-12-10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阀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系统
CN110553026A (zh) * 2018-05-30 2019-12-10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阀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系统
CN110630729A (zh) * 2018-06-24 2019-12-31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调温阀
CN112431946A (zh) * 2020-09-30 2021-03-02 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流体控制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Citation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293453A1 (ru) * 1985-01-07 1987-02-28 Организация П/Я М-5273 Система стабилизации параметров фото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го преобразовател ,расположенного на космическом аппарате
JP2004150535A (ja) * 2002-10-30 2004-05-27 Jatco Ltd 油圧調整弁
CN1697946A (zh) * 2003-04-04 2005-11-16 日本恒温装置株式会社 恒温器
US20110127458A1 (en) * 2004-11-24 2011-06-02 Mark Stephen Kozdras By-Pass Valve for Heat Exchanger
KR20110138982A (ko) * 2010-06-22 2011-12-2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연료 전지용 수소 공급 시스템의 릴리프 밸브 어셈블리
US20120061048A1 (en) * 2010-09-10 2012-03-15 Mahle Filter Systems Japan Corporation Oil cooler
CN102414416A (zh) * 2009-05-06 2012-04-11 奥迪股份公司 冷却剂回路的防失效转动调节器
US20130042927A1 (en) * 2011-08-19 2013-02-2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alve configured for regulating the flow of fluid from a transmission to a fluid cooler
DE102011120206A1 (de) * 2011-12-05 2013-06-06 Audi Ag Kühlmittelkreislauf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DE102012202373A1 (de) * 2012-02-16 2013-08-22 Joma-Polytec Gmbh Verbrühschutzeinrichtung
EP2751397A1 (de) * 2011-08-31 2014-07-09 Ino8 Pty Ltd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leckagedetektion eines fahrzeug-schmiersystems
CN104279306A (zh) * 2014-10-11 2015-01-1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变速箱单元的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
CN104344063A (zh) * 2013-08-01 2015-02-11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器
DE102013215749A1 (de) * 2013-08-09 2015-02-12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Fertigung eines Thermostatventils und Thermostatventil
CN104420971A (zh) * 2013-08-28 2015-03-18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变速器机油的温度控制布置以及用于控制变速器机油的温度的方法
CN104500826A (zh) * 2014-11-27 2015-04-08 天津博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水阀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4806739A (zh) * 2014-01-27 2015-07-29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变速器系统及调温旁通阀
CN104822975A (zh) * 2012-08-07 2015-08-05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器
CN105090426A (zh) * 2014-05-20 2015-11-25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包括热力阀的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
GB2528680A (en) * 2014-07-28 2016-02-03 Jaguar Land Rover Ltd Transmission heat exchange system
US20160047459A1 (en) * 2015-10-30 2016-02-18 Air International Thermal Systems R & D (Shanghai) Co., Ltd Temperature-regulating Valve of Transmission Oil Cooling System in A Passenger Car
WO2016035910A1 (ko) * 2014-09-05 2016-03-10 주식회사 코렌스 트랜스미션 오일 바이패스 조립체
WO2016091484A1 (de) * 2014-12-11 2016-06-16 Eagleburgmann Germany Gmbh & Co. Kg Durchflusssperrventil
CN205559858U (zh) * 2016-04-26 2016-09-07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调温阀
CN105952935A (zh) * 2016-05-12 2016-09-21 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 一种液/气动高压卸压阀
WO2016151040A1 (en) * 2015-03-24 2016-09-29 Jaguar Land Rover Limited Heat exchange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293453A1 (ru) * 1985-01-07 1987-02-28 Организация П/Я М-5273 Система стабилизации параметров фото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го преобразовател ,расположенного на космическом аппарате
JP2004150535A (ja) * 2002-10-30 2004-05-27 Jatco Ltd 油圧調整弁
CN1697946A (zh) * 2003-04-04 2005-11-16 日本恒温装置株式会社 恒温器
US20110127458A1 (en) * 2004-11-24 2011-06-02 Mark Stephen Kozdras By-Pass Valve for Heat Exchanger
CN102414416A (zh) * 2009-05-06 2012-04-11 奥迪股份公司 冷却剂回路的防失效转动调节器
KR20110138982A (ko) * 2010-06-22 2011-12-2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연료 전지용 수소 공급 시스템의 릴리프 밸브 어셈블리
US20120061048A1 (en) * 2010-09-10 2012-03-15 Mahle Filter Systems Japan Corporation Oil cooler
US20130042927A1 (en) * 2011-08-19 2013-02-2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alve configured for regulating the flow of fluid from a transmission to a fluid cooler
EP2751397A1 (de) * 2011-08-31 2014-07-09 Ino8 Pty Ltd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leckagedetektion eines fahrzeug-schmiersystems
DE102011120206A1 (de) * 2011-12-05 2013-06-06 Audi Ag Kühlmittelkreislauf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DE102012202373A1 (de) * 2012-02-16 2013-08-22 Joma-Polytec Gmbh Verbrühschutzeinrichtung
CN104822975A (zh) * 2012-08-07 2015-08-05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器
CN104344063A (zh) * 2013-08-01 2015-02-11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器
DE102013215749A1 (de) * 2013-08-09 2015-02-12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Fertigung eines Thermostatventils und Thermostatventil
CN104420971A (zh) * 2013-08-28 2015-03-18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变速器机油的温度控制布置以及用于控制变速器机油的温度的方法
CN104806739A (zh) * 2014-01-27 2015-07-29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变速器系统及调温旁通阀
CN105090426A (zh) * 2014-05-20 2015-11-25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包括热力阀的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
GB2528680A (en) * 2014-07-28 2016-02-03 Jaguar Land Rover Ltd Transmission heat exchange system
WO2016035910A1 (ko) * 2014-09-05 2016-03-10 주식회사 코렌스 트랜스미션 오일 바이패스 조립체
CN104279306A (zh) * 2014-10-11 2015-01-1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变速箱单元的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
CN104500826A (zh) * 2014-11-27 2015-04-08 天津博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水阀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WO2016091484A1 (de) * 2014-12-11 2016-06-16 Eagleburgmann Germany Gmbh & Co. Kg Durchflusssperrventil
WO2016151040A1 (en) * 2015-03-24 2016-09-29 Jaguar Land Rover Limited Heat exchange system
US20160047459A1 (en) * 2015-10-30 2016-02-18 Air International Thermal Systems R & D (Shanghai) Co., Ltd Temperature-regulating Valve of Transmission Oil Cooling System in A Passenger Car
CN205559858U (zh) * 2016-04-26 2016-09-07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调温阀
CN105952935A (zh) * 2016-05-12 2016-09-21 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 一种液/气动高压卸压阀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NONYMOUS: "《IP.COM非专利全文库》", 7 January 2011, IP.COM *
杨曙东等: "基于ANSYS的大通径滑阀式换向阀配合间隙设计", 《船舶工程》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3025A (zh) * 2018-05-30 2019-12-10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阀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系统
CN110553026A (zh) * 2018-05-30 2019-12-10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阀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系统
CN110553025B (zh) * 2018-05-30 2023-06-27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阀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系统
CN110630729A (zh) * 2018-06-24 2019-12-31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调温阀
US11280423B2 (en) 2018-06-24 2022-03-22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Temperature thermostatic valve
CN112431946A (zh) * 2020-09-30 2021-03-02 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流体控制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87530B (zh) 2022-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87530A (zh) 热交换组件
CN103806999B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04822976B (zh) 一种调温器及调温器组件
EP2884134B1 (en) Thermoregulator
CN104344063B (zh) 一种调温器
CN107304844B (zh) 一种调温器及一种温控系统
JP2015212574A (ja) 車両用バルブ
CN103574264B (zh) 一种用于换热回路的调温器
KR102380176B1 (ko) 밸브 조립체, 열교환 조립체, 및 기어박스용 오일온도조절 시스템
CN107448641A (zh) 调温阀
US10047648B2 (en) Oil cooler for vehicle having bypass valve operated by temperature of working fluid
CN106704686B (zh) 温控阀及变速箱温控系统
CN106246953A (zh) 用于车辆的阀
CN102954199B (zh) 一种自动变速箱油冷却系统
JP6851469B2 (ja) 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油の温度調節システム、熱交換アセンブリ及びバルブアセンブリ
CN108087531A (zh) 热交换组件
CN108087532A (zh) 热交换组件
CN101187351B (zh) 燃料泵
CN106704685A (zh) 温控阀及变速箱温控系统
CN103574265B (zh) 一种用于换热回路的调温器
CN109937317A (zh) 一种调温阀、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组件
CN106151473A (zh) 调温器
CN107304834A (zh) 一种温控系统
CN206398157U (zh) 一种阀体
CN106286787A (zh) 调温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9

Assignee: Shaoxing Sanhua Automotive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90000290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Heat exchange modul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405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0228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