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翻滚的自动调节车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调节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翻滚的自动调节车。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汽车,其驾驶室一般固定安装在车身上;如果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加速或减速就会造成驾驶室发生强烈震动;影响驾驶者驾驶的舒适度;而且目前常使用的汽车在掉落悬崖时,驾驶者常常会因为车辆翻滚而不能及时撤离;且在车辆翻滚过程中经常会被车身或外来硬物砸伤;对驾驶者生命造成影响;所以设计一种能够及时调整舒适度,且在汽车掉落悬崖过程中能够尽量发生翻滚的车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发明设计一种防止翻滚的自动调节车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防止翻滚的自动调节车,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防止翻滚的自动调节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驱动机构、滑动机构,其中滑动机构安装在驱动机构上侧。
上述驱动机构包括车身、圆弧槽、车轮、车轮安装槽、第一导槽、齿轮孔、驱动电机、第一转轴、导轨、伸缩外套、第一支撑、第二转轴、第一齿轮、第二支撑、第一弹簧、滑块、滑槽、第一导向块、第二导向块、伸缩内杆、摆动槽、第一导块,其中车身的上侧具有圆弧槽;圆弧槽的槽面的中心位置开有齿轮孔;圆弧槽槽面上位于齿轮孔的两侧开有两个对称的第一导槽;车身下端的四个角落上分别开有一个车轮安装槽,且四个车轮安装槽所处的位置左右前后相互对称;四个车轮分别安装在四个车轮安装槽内;驱动电机安装在车身内侧的下端面上;第一转轴通过第一支撑安装在车身内侧的下端面上,且第一转轴的一端与驱动电机转轴连接;第二转轴通过第二支撑安装在车身内侧的下端面上,且第二转轴的一端与第一转轴的另一端通过锥齿连接;第二转轴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与齿轮孔配合;车身内侧的下端面上安装有两个导轨,且两个导轨分别位于第一转轴的两侧;两个导轨上所安装机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任意一个;导轨上具有方形槽;方形槽的两侧对称地开有两个滑槽;伸缩外套一端的两侧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二导向块;伸缩外套通过两个第二导向块与两个滑槽的配合安装在导轨上;方形槽的两端与伸缩外套的两侧之间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一弹簧;伸缩内杆的一端安装在伸缩外套内侧;第一导块的下侧开有摆动槽;两个第一导块与两个伸缩内杆之间均通过销钉与销孔的配合连接;两个第一导块与两个第一导槽的配合安装在弧形槽内。
上述滑动机构包括转向机构、座椅、驱动壳、第三导向块、支撑柱、第二齿轮、触发齿条、驱动齿条、移动板、变速触发机构、齿条壳、移动板槽、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三支撑、第四支撑、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第三导槽、第一空腔、第二空腔、隔离板,其中驱动壳内侧安装有隔离板;隔离板与驱动壳内侧上端组成第二空腔;隔离板与驱动壳内侧下端组成第一空腔;四个座椅通过四个支撑柱安装在隔离板的上端;四个座椅前后左右相互对称;变速触发机构安装在隔离板的上端且位于四个座椅的前侧的中间位置;转向机构安装在第二空腔内侧的前端;隔离板的下端均匀地开有三个横向第三导槽;隔离板下侧左右所安装结构完全相同且相互对称;对于其中一侧;三个第三导向块均匀地安装在移动板上;移动板通过三个第三导向块与三个第三导槽的配合安装在隔离板下侧;两个驱动齿条分别安装在移动板的上侧;两个触发齿条的下端安装在第一空腔的下端面上;第三转轴通过第四支撑安装在隔离板的下侧;第四齿轮安装在第三转轴上;第四齿轮与相对应的触发齿条啮合;第四转轴通过第三支撑安装在隔离板的下侧;第三齿轮安装在第四转轴的一端;第三齿轮与相对应的第四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安装在第四转轴的另一端;且第二齿轮与相对应的驱动齿条啮合。
上述驱动壳的下侧安装在两个第一导块上且位于圆弧槽内;驱动壳的下侧位于两个第一导块之间处具有弧形齿条;弧形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变速触发机构通过液压系统与车身内的变速系统连接;转向机构通过液压系统与车身内的转向系统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位于前后同侧的两个座椅之间均安装有一个齿条壳;齿条壳的下端与隔离板下侧相通;两个触发齿条的上端穿过两个移动板之间的缝隙和隔离板位于齿条壳内。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作为方形槽两端与伸缩外套两侧之间连接方式的替换方案为;滑块的两侧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一导向块;两个滑块均通过安装在其上的两个第一导向块与滑槽的配合安装在导轨上;两个滑块分别位于伸缩外套的两侧;两个滑块与伸缩外套的两侧之间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一弹簧。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方形槽的长度为第一弹簧长度的2.5倍;其作用是保证驱动壳在摆动过程中不会对第一弹簧产生影响;而驱动壳在恢复时第一弹簧又可以对驱动壳起到缓冲的作用。
相对于传统的自动调节车技术,本发明设计的自动调节车在加减速时能够自动调节驱动壳的摆动,使得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更加舒适;在自动调节车掉入深沟时,可以通过自身调节来防止驱动壳进行翻滚;保护了驾驶者。
本发明中驱动电机安装在车身内侧的下端面上;第一转轴的一端与驱动电机转轴连接;第二转轴的一端与第一转轴的另一端通过锥齿连接;第二转轴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齿轮;伸缩外套通过两个第二导向块与两个滑槽的配合安装在导轨上;两个滑块均通过安装在其上的两个第二导向块与滑槽的配合安装在导轨上;两个滑块与伸缩外套的两侧之间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一弹簧;伸缩内杆的一端安装在伸缩外套内侧;驱动壳的下侧安装有两个第一导块;驱动壳通过两个第一导块与第一导槽的配合安装在弧形槽上;两个第一导块与两个伸缩内杆之间均通过销钉与销孔的配合连接;驱动壳的下侧位于两个第一导块之间处具有弧形齿牙;弧形齿牙与第一齿轮啮合;当驱动电机工作时,驱动电机会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驱动壳摆动;当汽车在加速过程中,车身相对于驱动壳的移动速度较快,此时驱动壳会相对于车身向后移动;驱动壳向后移动会使得第一导块移动;第一导块移动带动伸缩内杆和伸缩外套移动;伸缩外套移动会使得第一弹簧压缩;第一弹簧压缩会给伸缩外套一个反作用力;通过此反作用力依次作用于伸缩内杆、第一导块和驱动壳,使得驱动壳摆动幅度减小;从而减小了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因为突然加速所带来的震动;使得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更加舒适;同理当汽车在减速过程中,车身相对于驱动壳的移动速度较慢,此时驱动壳会相对于车身向前移动;驱动壳向后移动会使得第一导块移动;第一导块移动带动伸缩内杆和伸缩外套移动;伸缩外套移动会使得第一弹簧压缩;第一弹簧压缩会给伸缩外套一个反作用力;通过此反作用力依次作用于伸缩内杆、第一导块和驱动壳,使得驱动壳摆动幅度减小;从而减小了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因为突然加速所带来的震动;使得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更加舒适;本发明设计的滑块的作用是;当驱动壳在摆动过程中会依次带动第一导块、伸缩内杆和伸缩外套移动;如果第一弹簧直接安装在伸缩外套与方形槽之间;伸缩外套在移动过程中就会拉动第一弹簧,使得第一弹簧处于拉伸状态;而拉伸状态下的第一弹簧在驱动壳的恢复过程中就会给驱动壳提供一个拉力;使得驱动壳恢复速度较快产生,振动进而影响驾驶者的舒适度;所以本发明通过滑块来保证驱动壳在摆动过程中不会对第一弹簧产生影响;而驱动壳在恢复时第一弹簧又可以通过滑块对驱动壳起到缓冲的作用。
本发明中隔离板的下端均匀地开有三个第三导槽;隔离板下侧左右所安装结构相互对称;对于其中一侧;三个第三导向块均匀地安装在移动板上;移动板通过三个第三导向块与三个第三导槽的配合安装在隔离板下侧;两个驱动齿条分别安装在移动板的上侧;两个触发齿条的下端安装在第一空腔的下端面上;两个触发齿条的上端穿过两个移动板之间的缝隙和隔离板位于齿条壳内;第四齿轮与相对应的触发齿条啮合;第三齿轮安装在第四转轴的一端;第三齿轮与相对应的第四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安装在第四转轴的另一端,且第二齿轮与相对应的驱动齿条啮合;当驱动壳受到较大撞击时,驱动壳会带动触发齿条向上移动;触发齿条移动带动第四齿轮转动;第四齿轮转动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转动带动第四转轴转动;第四转轴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驱动齿条移动;驱动齿条移动带动移动板移动;当移动板移动到驱动壳外侧时,可以通过两侧的移动板来加大驱动壳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得驱动壳在翻滚过程中受到地面的阻力加大;防止驱动壳继续翻滚,防止驾驶者受伤。
当驾驶者驾驶本发明设计的自动调节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不慎掉入悬崖时,驱动电机感应自动调节车的变化开始工作,通过驱动电机使得第一齿轮驱动驱动壳向后摆动;当自动调节车与地面发生接触时,驱动壳在惯性的作用下会向前摆动;在摆动过程中驱动壳依次通过第一导块、伸缩内杆和伸缩外套压缩第一弹簧;通过第一弹簧的反作用力减小驱动壳的惯性力;防止其飞出车身外侧;但是如果惯性力较大时;第一弹簧就会被损坏;起不到作用;这时驱动壳就会沿着弧形槽方向摔落到地面;当地面与驱动壳下侧接触时;地面会挤压驱动壳使得驱动壳向上移动;驱动壳移动会带动触发齿条向上移动;触发齿条移动带动第四齿轮转动;第四齿轮转动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转动带动第四转轴转动;第四转轴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驱动齿条移动;驱动齿条移动带动移动板移动;当移动板移动到驱动壳外侧时,通过两侧的移动板来加大驱动壳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得驱动壳在翻滚过程中受到地面的阻力加大;防止驱动壳继续翻滚,防止驾驶者受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整体部件分布示意图。
图2是车身结构示意图。
图3是滑动机构安装示意图。
图4是第一齿轮安装示意图。
图5是导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7是第一导块安装示意图。
图8是驱动壳安装示意图。
图9是导轨安装示意图。
图10是驱动电机安装示意图。
图11是驱动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座椅安装示意图。
图13是移动板安装示意图。
图14是移动板结构示意图。
图15是第二齿轮安装示意图。
图16是第三导槽结构示意图。
图17是第三导向块安装示意图。
图18是触发齿条安装示意图。
图19是驱动壳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0是滑动机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1是调节车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车身;2、车轮;3、驱动机构;4、车轮安装槽;5、齿轮孔;6、第一导槽;7、驱动电机;8、第一转轴;9、导轨;10、伸缩外套;11、第一支撑;12、第二转轴;13、第一齿轮;14、第二支撑;15、第一弹簧;16、滑块;17、滑槽;18、第一导向块;19、第二导向块;20、伸缩内杆;21、摆动槽;22、第一导块;23、转向机构;24、座椅;25、第三导向块;26、支撑柱;27、第二齿轮;28、触发齿条;30、驱动齿条;31、移动板;32、变速触发机构;33、齿条壳;34、移动板槽;35、第三齿轮;36、第四齿轮;37、第三支撑;38、第四支撑;39、第三转轴;40、第四转轴;41、第三导槽;42、第一空腔;43、第二空腔;44、隔离板;45、圆弧槽;46、方形槽;47、驱动壳;48、滑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它包括驱动机构3、滑动机构48,其中滑动机构48安装在驱动机构3上侧。
如图9所示,上述驱动机构3包括车身1、圆弧槽45、车轮2、车轮安装槽4、第一导槽6、齿轮孔5、驱动电机7、第一转轴8、导轨9、伸缩外套10、第一支撑11、第二转轴12、第一齿轮13、第二支撑14、第一弹簧15、滑块16、滑槽17、第一导向块18、第二导向块19、伸缩内杆20、摆动槽21、第一导块22,其中如图2所示,车身1的上侧具有圆弧槽45;圆弧槽45的槽面的中心位置开有齿轮孔5;圆弧槽45槽面上位于齿轮孔5的两侧开有两个对称的第一导槽6;车身1下端的四个角落上分别开有一个车轮安装槽4,且四个车轮安装槽4所处的位置左右前后相互对称;四个车轮2分别安装在四个车轮安装槽4内;如图10所示,驱动电机7安装在车身1内侧的下端面上;如图4所示,第一转轴8通过第一支撑11安装在车身1内侧的下端面上,且第一转轴8的一端与驱动电机7转轴连接;第二转轴12通过第二支撑14安装在车身1内侧的下端面上,且第二转轴12的一端与第一转轴8的另一端通过锥齿连接;第二转轴12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齿轮13,且第一齿轮13与齿轮孔5配合;如图3所示,车身1内侧的下端面上安装有两个导轨9,且两个导轨9分别位于第一转轴8的两侧;两个导轨9上所安装机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任意一个;如图5所示,导轨9上具有方形槽46;方形槽46的两侧对称地开有两个滑槽17;如图7所示,伸缩外套10一端的两侧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二导向块19;伸缩外套10通过两个第二导向块19与两个滑槽17的配合安装在导轨9上;方形槽46的两端与伸缩外套10的两侧之间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一弹簧15;伸缩内杆20的一端安装在伸缩外套10内侧;第一导块22的下侧开有摆动槽21;两个第一导块22与两个伸缩内杆20之间均通过销钉与销孔的配合连接;两个第一导块22与两个第一导槽6的配合安装在弧形槽内。
如图11所示,上述滑动机构48包括转向机构23、座椅24、驱动壳47、第三导向块25、支撑柱26、第二齿轮27、触发齿条28、驱动齿条30、移动板31、变速触发机构32、齿条壳33、移动板槽34、第三齿轮35、第四齿轮36、第三支撑37、第四支撑38、第三转轴39、第四转轴40、第三导槽41、第一空腔42、第二空腔43、隔离板44,其中如图16所示,驱动壳47内侧安装有隔离板44;隔离板44与驱动壳47内侧上端组成第二空腔43;隔离板44与驱动壳47内侧下端组成第一空腔42;如图12所示,四个座椅24通过四个支撑柱26安装在隔离板44的上端;四个座椅24前后左右相互对称;变速触发机构32安装在隔离板44的上端且位于四个座椅24的前侧的中间位置;转向机构23安装在第二空腔43内侧的前端;隔离板44的下端均匀地开有三个横向第三导槽41;如图13所示,隔离板44下侧左右所安装结构完全相同且相互对称;对于其中一侧;如图14所示,三个第三导向块25均匀地安装在移动板31上;移动板31通过三个第三导向块25与三个第三导槽41的配合安装在隔离板44下侧;如图18所示,两个驱动齿条30分别安装在移动板31的上侧;两个触发齿条28的下端安装在第一空腔42的下端面上;第三转轴39通过第四支撑38安装在隔离板44的下侧;第四齿轮36安装在第三转轴39上;第四齿轮36与相对应的触发齿条28啮合;第四转轴40通过第三支撑37安装在隔离板44的下侧;第三齿轮35安装在第四转轴40的一端;如图15所示,第三齿轮35与相对应的第四齿轮36啮合;第二齿轮27安装在第四转轴40的另一端;且第二齿轮27与相对应的驱动齿条30啮合。
如图8所示,上述驱动壳47的下侧安装在两个第一导块22上且位于圆弧槽45内;驱动壳47的下侧位于两个第一导块22之间处具有弧形齿条;弧形齿条与第一齿轮13啮合。
上述变速触发机构32通过液压系统与车身1内的变速系统连接;转向机构23通过液压系统与车身1内的转向系统连接。
如图17所示,上述位于前后同侧的两个座椅24之间均安装有一个齿条壳33;齿条壳33的下端与隔离板44下侧相通;两个触发齿条28的上端穿过两个移动板31之间的缝隙和隔离板44位于齿条壳33内。
上述作为方形槽46两端与伸缩外套10两侧之间连接方式的替换方案为;如图6所示,滑块16的两侧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一导向块18;两个滑块16均通过安装在其上的两个第一导向块18与滑槽17的配合安装在导轨9上;两个滑块16分别位于伸缩外套10的两侧;两个滑块16与伸缩外套10的两侧之间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一弹簧15。
上述方形槽46的长度为第一弹簧15长度的2.5倍;其作用是保证驱动壳47在摆动过程中不会对第一弹簧15产生影响;而驱动壳47在恢复时第一弹簧15又可以对驱动壳47起到缓冲的作用。
综上所述:
本发明设计的自动调节车在加减速时能够自动调节驱动壳47的摆动,使得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更加舒适;在自动调节车掉入深沟时,可以通过自身调节来防止驱动壳47进行翻滚;保护了驾驶者。
本发明中驱动电机7安装在车身1内侧的下端面上;第一转轴8的一端与驱动电机7转轴连接;第二转轴12的一端与第一转轴8的另一端通过锥齿连接;第二转轴12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齿轮13;伸缩外套10通过两个第二导向块19与两个滑槽17的配合安装在导轨9上;两个滑块16均通过安装在其上的两个第二导向块19与滑槽17的配合安装在导轨9上;两个滑块16与伸缩外套10的两侧之间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一弹簧15;伸缩内杆20的一端安装在伸缩外套10内侧;驱动壳47的下侧安装有两个第一导块22;驱动壳47通过两个第一导块22与第一导槽6的配合安装在弧形槽上;两个第一导块22与两个伸缩内杆20之间均通过销钉与销孔的配合连接;驱动壳47的下侧位于两个第一导块22之间处具有弧形齿牙;弧形齿牙与第一齿轮13啮合;如图19a所示,当驱动电机7工作时,驱动电机7会带动第一转轴8转动;第一转轴8带动第二转轴12转动;第二转轴12带动第一齿轮13转动;第一齿轮13带动驱动壳47摆动;如图19b所示,当汽车在加速过程中,车身1相对于驱动壳47的移动速度较快,此时驱动壳47会相对于车身1向后移动;驱动壳47向后移动会使得第一导块22移动;第一导块22移动带动伸缩内杆20和伸缩外套10移动;伸缩外套10移动会使得第一弹簧15压缩;第一弹簧15压缩会给伸缩外套10一个反作用力;通过此反作用力依次作用于伸缩内杆20、第一导块22和驱动壳47,使得驱动壳47摆动幅度减小;从而减小了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因为突然加速所带来的震动;使得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更加舒适;如图19c所示,同理当汽车在减速过程中,车身1相对于驱动壳47的移动速度较慢,此时驱动壳47会相对于车身1向前移动;驱动壳47向后移动会使得第一导块22移动;第一导块22移动带动伸缩内杆20和伸缩外套10移动;伸缩外套10移动会使得第一弹簧15压缩;第一弹簧15压缩会给伸缩外套10一个反作用力;通过此反作用力依次作用于伸缩内杆20、第一导块22和驱动壳47,使得驱动壳47摆动幅度减小;从而减小了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因为突然加速所带来的震动;使得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更加舒适;本发明设计的滑块16的作用是;当驱动壳47在摆动过程中会依次带动第一导块22、伸缩内杆20和伸缩外套10移动;如果第一弹簧15直接安装在伸缩外套10与方形槽46之间;伸缩外套10在移动过程中就会拉动第一弹簧15,使得第一弹簧15处于拉伸状态;而拉伸状态下的第一弹簧15在驱动壳47的恢复过程中就会给驱动壳47提供一个拉力;使得驱动壳47恢复速度较快产生,振动进而影响驾驶者的舒适度;所以本发明通过滑块16来保证驱动壳47在摆动过程中不会对第一弹簧15产生影响;而驱动壳47在恢复时第一弹簧15又可以通过滑块16对驱动壳47起到缓冲的作用。
本发明中隔离板44的下端均匀地开有三个第三导槽41;隔离板44下侧左右所安装结构相互对称;对于其中一侧;三个第三导向块25均匀地安装在移动板31上;移动板31通过三个第三导向块25与三个第三导槽41的配合安装在隔离板44下侧;两个驱动齿条30分别安装在移动板31的上侧;两个触发齿条28的下端安装在第一空腔42的下端面上;两个触发齿条28的上端穿过两个移动板31之间的缝隙和隔离板44位于齿条壳33内;第四齿轮36与相对应的触发齿条28啮合;第三齿轮35安装在第四转轴40的一端;第三齿轮35与相对应的第四齿轮36啮合;第二齿轮27安装在第四转轴40的另一端,且第二齿轮27与相对应的驱动齿条30啮合;当驱动壳47受到较大撞击时,驱动壳47会带动触发齿条28向上移动;触发齿条28移动带动第四齿轮36转动;第四齿轮36转动带动第三齿轮35转动;第三齿轮35转动带动第四转轴40转动;第四转轴40转动带动第二齿轮27转动;第二齿轮27转动带动驱动齿条30移动;驱动齿条30移动带动移动板31移动;当移动板31移动到驱动壳47外侧时,可以通过两侧的移动板31来加大驱动壳47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得驱动壳47在翻滚过程中受到地面的阻力加大;防止驱动壳47继续翻滚,防止驾驶者受伤。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0a、21a所示,当驾驶者驾驶本发明设计的自动调节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不慎掉入悬崖时,如图20b、21b所示,驱动电机7感应自动调节车的变化开始工作,通过驱动电机7使得第一齿轮13驱动驱动壳47向后摆动;如图20c、21c所示,当自动调节车与地面发生接触时,驱动壳47在惯性的作用下会向前摆动;在摆动过程中驱动壳47依次通过第一导块22、伸缩内杆20和伸缩外套10压缩第一弹簧15;如图20d所示,通过第一弹簧15的反作用力减小驱动壳47的惯性力;防止其飞出车身1外侧;如图21d所示,但是如果惯性力较大时;第一弹簧15就会被损坏;起不到作用;这时驱动壳47就会沿着弧形槽方向摔落到地面;当地面与驱动壳47下侧接触时;地面会挤压驱动壳47使得驱动壳47向上移动;驱动壳47移动会带动触发齿条28向上移动;触发齿条28移动带动第四齿轮36转动;第四齿轮36转动带动第三齿轮35转动;第三齿轮35转动带动第四转轴40转动;第四转轴40转动带动第二齿轮27转动;第二齿轮27转动带动驱动齿条30移动;驱动齿条30移动带动移动板31移动;如图21e所示,当移动板31移动到驱动壳47外侧时,通过两侧的移动板31来加大驱动壳47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得驱动壳47在翻滚过程中受到地面的阻力加大;防止驱动壳47继续翻滚,防止驾驶者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