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53412B - 一种起道路警示作用的防逆行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起道路警示作用的防逆行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53412B
CN109853412B CN201910273745.8A CN201910273745A CN109853412B CN 109853412 B CN109853412 B CN 109853412B CN 201910273745 A CN201910273745 A CN 201910273745A CN 109853412 B CN109853412 B CN 1098534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sector
gear
rack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7374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53412A (zh
Inventor
沈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Yunchuang Propert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Yunchuang Propert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Yunchuang Propert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Yunchuang Propert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7374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534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53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534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534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534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防逆行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道路警示作用的防逆行带,它包括扇形块、齿轮C、齿轮B、旋转阻尼器和触发块等,其中扇形块通过两端分别安装有滑块的摆轴摆动安装在外壳中且与外壳上端面的活动槽和外壳底部的支撑块配合;本发明中的防逆行带中扇形块的弧度为25度,使得汽车正向碾压扇形块时的坡度适中。扇形块上弧面两端中心连线与扇形块下端面夹角为60度,扇形块的弧面最上端与扇形块的下端面距离为150毫米‑200毫米,保证逆向行驶的车辆在扇形块高度和弧面坡度的作用下不能通过,有效发挥防逆行带的防逆行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起道路警示作用的防逆行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逆行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道路警示作用的防逆行带。
背景技术
开车行驶在路上,我们总能看到一批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群,驾驶汽车在限单向行驶的路段逆向行驶。这种行为不但妨碍正常交通秩序,而且对于逆行车辆的驾乘人员而言也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针对此种现象,出现了各种防止逆行的防逆行减速带;这些传统的防逆行减速带的内部隐藏着锯齿状的机关,打开之后这些锯齿便会立起,当车沿着正确的方向行驶时,这些锯齿便会随着汽车轮胎顺势躺下,直到汽车开过再次立起;如果逆向行驶,那么汽车轮胎便会马上被这些锯齿扎破,有效遏制了这些不良的逆行行为;但是,这些传统的防逆行带在被车辆正向碾压通过并离开时,其内部结构的相互撞击,使得其所产生的噪音很大;同时,传统防逆行带的附加减速功能使得其具有较大的设计高度,当车辆正向通过时,车辆的上下波动比较大,给驾乘人员不舒服的感觉。针对这些缺点,有必要设计一种有效避免上述缺点的防逆行带。
本发明设计一种起道路警示作用的防逆行带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起道路警示作用的防逆行带,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下”、“上”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一种起道路警示作用的防逆行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壳、弧形导块、扇形块、滑块、弹簧A、板簧、支撑块、限位条、齿轮C、齿轮B、齿条A、传递条、齿轮A、旋转阻尼器、齿条B、滑轨、触发块,其中扇形块通过两端分别安装有滑块的摆轴摆动安装在外壳中且与外壳上端面的活动槽和外壳底部的支撑块配合;两个滑块分别滑动于外壳内壁上对称分布的两个倾斜的滑槽B中;分别位于两个滑槽B中的两个弹簧A分别对相应滑块的运动进行复位,位于外壳底部的板簧对扇形块的运动进行复位和缓冲;对称地安装在活动槽两侧的两个弧形导块分别与扇形块两侧的两个弧形导槽配合;下端分别安装有滑轨和齿条B的两个触发块分别竖直滑动于外壳上的两个滑槽A中;齿条B位于滑轨与扇形块之间;齿条A上端沿外壳长度方向水平滑动于滑轨内。
固装在外壳内壁上的定位块A上水平滑动有传递条,传递条一端竖直滑动于齿条A的侧面并带动齿条A沿滑轨水平运动;安装在外壳内的齿轮A同时与位于其侧面的齿条B和位于其下方且安装在传递条上的齿板A啮合;旋转阻尼器内圈嵌套在齿轮A所在轴上,其外圈与齿轮A固连;限位条水平滑动于固装在外壳内壁的定位块B上;限位条上具有斜面的一端与扇形块弧面上的限位槽配合;齿轮B和齿轮C同轴安装在外壳内,齿轮B与位于其侧面的齿条A配合,齿轮C与安装在限位条下端面的齿板B啮合。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扇形块一端具有摆孔,摆孔与摆轴轴承配合。保证扇形块两侧与滑块的连接点位于同一轴线,进而保证扇形块的顺利平稳摆动。齿轮A的轴孔内壁沿周向开有环槽;旋转阻尼器位于环槽内,其外圈与环槽内壁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滑槽B的内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对称地开有两个导槽B;滑块的两个侧面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导块B,两个导块B分别滑动于相应滑槽B内的导槽B中。导槽B与导块B的配合,避免滑块在滑动过程中脱离滑槽B。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弹簧A为压缩弹簧,其一端与相应滑块端面连接,另一端与滑槽B内壁连接;板簧一端与扇形块下端面连接,另一端与外壳底部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两个触发块的下端各对称安装有两个套有弹簧B的伸缩杆,伸缩杆下端与外壳底部固连,弹簧B上端与相应触发块连接,其下端与外壳底部连接。套有弹簧B的伸缩杆为对触发块沿滑槽A的运动发挥导向作用。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滑轨内壁上对称地开有两个导槽A;齿条A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安装有导块A,两个导块A分别水平滑动于两个导槽A中。导槽A与导块A的配合防止齿条A沿滑轨滑动过程中脱离滑轨。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齿条A侧面开有竖直方向的梯形导槽;传递条上竖直滑动于齿条A侧面的一端上安装有梯形导块,梯形导块竖直滑动于梯形导槽中。梯形导槽与梯形导块的配合防止传递条一端沿齿条A侧面竖直滑动过程中脱离齿条A;同时,传递条可以通过梯形导块带动齿条A沿滑轨水平滑动。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滑槽B的倾斜角度为45度。此时,扇形块受到来自轮胎的下压时,滑块的水平分力和竖直下压分力的分配较佳。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扇形块的角度为25度,使得汽车正向碾压扇形块时的坡度适中。扇形块上弧面两端中心连线与扇形块下端面夹角为60度,扇形块的弧面最上端与扇形块的下端面距离为150毫米~200毫米,保证逆向行驶的车辆在扇形块高度和弧面坡度的作用下不能通过,有效发挥防逆行带的防逆行功能。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初始状态,上述两个触发块的顶端和扇形块弧面顶端距离外壳的上端面为30毫米。提高汽车正向通过逆行带时的舒适性,同时有效降低了汽车通过时所产生的噪声。
在汽车所要通过的单行道路路口沿道路宽度方向均匀地开凿若干安装槽,若干防逆行带分别固装在若干安装槽内,且相邻的两个防逆行带之间的间距小于汽车车轮的宽度,以保证通过此处的汽车车轮碾压防逆行带。在安装槽中安装好的本发明装置中,外壳上表面与路面齐平,此时两个触发块的顶端和扇形块弧面顶端距离路面为30毫米;解除限位后的扇形块从外壳中完全向上摆出后,扇形块的弧面最上端与路面之间的距离在150毫米~200毫米,保证逆向行驶的车辆无法通过扇形块。
本发明中的旋转阻尼器利用的是高黏度的阻尼油,对齿轮A的旋转产生一定的阻尼力,使得齿轮A的旋转缓慢,防止齿轮B与已经分离的齿条A快速啮合;如现有技术中的轿车里安全把手里的旋转阻尼器。
本发明中两个触发块之间的间距较小,两个触发块可以同时被同一车轮碾压。靠近扇形块的触发块与扇形块之间的间距较大,确保逆行的车辆车轮在碾压靠近扇形块的触发块时,车轮不会对扇形块绕摆轴的向上摆动形成阻碍,同时,避免车轮与触发块和扇形块同时解除造成的防逆行带内部无法复位。
本发明板簧的作用:当有汽车逆行时,车轮先压倒位于左边的触发块上,被压的触发块通过滑轨和齿条A带动同轴的齿轮B和齿轮C同步旋转,齿轮C通过齿板B带动限位条沿定位块B水平滑动,限位条具有斜面的一端滑出扇形块弧面上的限位槽并解除对扇形块的限制;在预压缩的板簧的作用下,扇形块沿其两侧弧形导槽绕摆轴向上摆动,板簧释放能量;当滑动槽两侧的两个弧形导块刚好滑出扇形块两侧的两个弧形导槽时,两个弧形导块解除对扇形块的限制,扇形块绕摆轴摆至极限位置;在被预压的两个弹簧A的作用下,扇形块整体沿滑槽B斜向上运动;两个弧形导块与扇形块两侧的弧形导槽发生错位对扇形块形成有效支撑,防止扇形块在逆行的车辆车轮的作用下使得扇形块向下摆动,保证扇形块位于最高处,使得扇形块对逆行的车辆形成有效阻挡;已经摆至最高处的扇形块在正常通过的车辆的车轮的碾压下沿滑槽B快速斜向下运动,两个弹簧A瞬间被再次压缩至初始状态,扇形块两侧的两个弧形导槽槽口瞬间分别与两个弧形导块相遇,两个弧形导块瞬间接触对扇形块的摆动限制;在汽车的作用下,扇形块绕摆轴回摆至初始位置,板簧再次被压缩至初始状态;在扇形块下摆的过程中,板簧被持续压缩并储能,板簧缓冲了扇形块的快速下摆运动,防止扇形块与支撑块发生冲击碰撞而产生噪声,进而防止汽车出现剧烈的上下震动,提高驾乘人员通过逆行带时的舒适性。
本发明中弹簧B的弹性系数要小,以保证在弹簧B的复位作用下,相应触发块受到向上复位力小,此时旋转阻尼器所产生的阻尼力能使得齿条B所在的触发块向上移动复位慢。
相对于传统的防逆行带,本发明中的防逆行带中扇形块的角度为25度,使得汽车正向碾压扇形块时的坡度适中。两个触发块的顶端和扇形块弧面顶端距离地面为30毫米及板簧的存在,有效提高汽车正向通过逆行带时的舒适性,同时有效降低汽车通过时所产生的噪声。扇形块上弧面两端中心连线与扇形块下端面夹角为60度,扇形块的弧面最上端与扇形块的下端面距离为150毫米-200毫米,保证逆向行驶的车辆在扇形块高度和弧面坡度的作用下不能通过,有效发挥防逆行带的防逆行功能;本发明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防逆行带示意图。
图2是防逆行带内部传动及其剖面示意图。
图3是齿条A、齿轮B、梯形导块及、传递条、齿板A及齿轮A配合剖面示意图。
图4是齿条A、导块A及滑轨配合剖面示意图。
图5是外壳示意图。
图6是摆轴、滑块、弹簧A及外壳配合剖面示意图。
图7是齿轮B、齿轮C、齿条A、限位条及齿板B配合剖面示意图。
图8是扇形块及弧形导块配合剖面示意图。
图9是限位条、扇形块、齿板B及齿轮C配合剖面示意图。
图10是触发块、滑轨及齿条A剖面示意图。
图11是齿轮A及旋转阻尼器配合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外壳;2、滑槽A;3、活动槽;4、滑槽B;5、导槽B;6、弧形导块;7、扇形块;8、限位槽;9、弧形导槽;10、摆孔;11、摆轴;12、滑块;13、导块B;14、弹簧A;15、板簧;16、支撑块;17、限位条;18、齿板B;19、定位块B;20、齿轮C;21、齿轮B;22、齿条A;23、梯形导槽;24、梯形导块;25、传递条;26、齿板A;27、定位块A;28、齿轮A;29、齿条B;30、滑轨;32、导槽A;33、触发块;34、导块A;35、伸缩杆;36、弹簧B;37、环槽;38、旋转阻尼器。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均为本发明实施的示意图,以便于理解结构运行原理。具体产品结构及比例尺寸根据使用环境结合常规技术确定即可。
如图1、2所示,它包括外壳1、弧形导块6、扇形块7、滑块12、弹簧A14、板簧15、支撑块16、限位条17、齿轮C20、齿轮B21、齿条A22、传递条25、齿轮A28、旋转阻尼器38、齿条B29、滑轨30、触发块33,其中如图2所示,扇形块7通过两端分别安装有滑块12的摆轴11摆动安装在外壳1中且与外壳1上端面的活动槽3和外壳1底部的支撑块16配合;如图6所示,两个滑块12分别滑动于外壳1内壁上对称分布的两个倾斜的滑槽B4中;分别位于两个滑槽B4中的两个弹簧A14分别对相应滑块12的运动进行复位;如图2所示,位于外壳1底部的板簧15对扇形块7的运动进行复位和缓冲;如图2、8所示,对称地安装在活动槽3两侧的两个弧形导块6分别与扇形块7两侧的两个弧形导槽9配合;如图2、3所示,下端分别安装有滑轨30和齿条B29的两个触发块33分别竖直滑动于外壳1上的两个滑槽A2中;齿条B29位于滑轨30与扇形块7之间;齿条A22上端沿外壳1长度方向水平滑动于滑轨30内。
如图3、7所示,固装在外壳1内壁上的定位块A27上水平滑动有传递条25,传递条25一端竖直滑动于齿条A22的侧面并带动齿条A22沿滑轨30水平运动;如图2、3所示,安装在外壳1内的齿轮A28同时与位于其侧面的齿条B29和位于其下方且安装在传递条25上的齿板A26啮合;如图11所示,旋转阻尼器38内圈嵌套在齿轮A28所在轴上,其外圈与齿轮A28固连;如图2、4、9所示,限位条17水平滑动于固装在外壳1内壁的定位块B19上;如图9所示,限位条17上具有斜面的一端与扇形块7弧面上的限位槽8配合;如图4、7所示,齿轮B21和齿轮C20同轴安装在外壳1内;如图2、3、9所示,齿轮B21与位于其侧面的齿条A22配合,齿轮C20与安装在限位条17下端面的齿板B18啮合。
如图8所示,上述扇形块7一端具有摆孔10,摆孔10与摆轴11轴承配合。保证扇形块7两侧与滑块12的连接点位于同一轴线,进而保证扇形块7的顺利平稳摆动。如图11所示,齿轮A28的轴孔内壁沿周向开有环槽37;旋转阻尼器38位于环槽37内,其外圈与环槽37内壁连接。
如图5、6所示,上述滑槽B4的内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对称地开有两个导槽B5;如图6所示,滑块12的两个侧面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导块B13,两个导块B13分别滑动于相应滑槽B4内的导槽B5中。导槽B5与导块B13的配合,避免滑块12在滑动过程中脱离滑槽B4。
如图6所示,上述弹簧A14为压缩弹簧,其一端与相应滑块12端面连接,另一端与滑槽B4内壁连接;如图2所示,板簧15一端与扇形块7下端面连接,另一端与外壳1底部连接。
如图2、3、4所示,上述两个触发块33的下端各对称安装有两个套有弹簧B36的伸缩杆35,伸缩杆35下端与外壳1底部固连,弹簧B36上端与相应触发块33连接,其下端与外壳1底部连接。套有弹簧B36的伸缩杆35为对触发块33沿滑槽A2的运动发挥导向作用。
如图10所示,上述滑轨30内壁上对称地开有两个导槽A32;如图4所示,齿条A22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安装有导块A34,两个导块A34分别水平滑动于两个导槽A32中。导槽A32与导块A34的配合防止齿条A22沿滑轨30滑动过程中脱离滑轨30。
如图2、10所示,上述齿条A22侧面开有竖直方向的梯形导槽23;传递条25上竖直滑动于齿条A22侧面的一端上安装有梯形导块24,梯形导块24竖直滑动于梯形导槽23中。梯形导槽23与梯形导块24的配合防止传递条25一端沿齿条A22侧面竖直滑动过程中脱离齿条A22;同时,传递条25可以通过梯形导块24带动齿条A22沿滑轨30水平滑动。
如图5、6所示,上述滑槽B4的倾斜角度为45度。此时,扇形块7受到来自轮胎的下压时,滑块12的水平分力和竖直下压分力的分配较佳。
如图8所示,上述扇形块7的角度为25度,使得汽车正向碾压扇形块7时的坡度适中。扇形块7上弧面两端中心连线与扇形块7下端面夹角为60度,扇形块7的弧面最上端与扇形块7的下端面距离为150毫米~200毫米,保证逆向行驶的车辆在扇形块7高度和弧面坡度的作用下不能通过,有效发挥防逆行带的防逆行功能。
如图1所示,上述两个触发块33的顶端和扇形块7弧面顶端距离外壳1的上端面为30毫米。提高汽车正向通过逆行带时的舒适性,同时有效降低了汽车通过时所产生的噪声。
在汽车所要通过的单行道路路口沿道路宽度方向均匀地开凿若干安装槽,若干防逆行带分别固装在若干安装槽内,且相邻的两个防逆行带之间的间距小于汽车车轮的宽度,以保证通过此处的汽车车轮碾压防逆行带。在安装槽中安装好的本发明装置中,外壳1上表面与路面齐平,此时两个触发块33的顶端和扇形块7弧面顶端距离路面为30毫米;解除限位后的扇形块7从外壳1中完全向上摆出后,扇形块7的弧面最上端与路面之间的距离在150毫米~200毫米,保证逆向行驶的车辆无法通过扇形块7。
本发明中的旋转阻尼器38利用的是高黏度的阻尼油,对齿轮A28的旋转产生一定的阻尼力,使得齿轮A28的旋转缓慢,防止齿轮B21与已经分离的齿条A22快速啮合;如现有技术中的轿车里安全把手里的旋转阻尼器38。
本发明中两个触发块33之间的间距较小,两个触发块33可以同时被同一车轮碾压。靠近扇形块7的触发块33与扇形块7之间的间距较大,确保逆行的车辆车轮在碾压靠近扇形块7的触发块33时,车轮不会对扇形块7绕摆轴11的向上摆动形成阻碍,同时,避免车轮与触发块33和扇形块7同时解除造成的防逆行带内部无法复位。
本发明板簧15的作用:当有汽车逆行时,车轮先压倒位于左边的触发块33上,被压的触发块33通过滑轨30和齿条A22带动同轴的齿轮B21和齿轮C20同步旋转,齿轮C20通过齿板B18带动限位条17沿定位块B19水平滑动,限位条17具有斜面的一端滑出扇形块7弧面上的限位槽8并解除对扇形块7的限制;在预压缩的板簧15的作用下,扇形块7沿其两侧弧形导槽9绕摆轴11向上摆动,板簧15释放能量;当滑动槽两侧的两个弧形导块6刚好滑出扇形块7两侧的两个弧形导槽9时,两个弧形导块6解除对扇形块7的限制,扇形块7绕摆轴11摆至极限位置;在被预压的两个弹簧A14的作用下,扇形块7整体沿滑槽B4斜向上运动;两个弧形导块6与扇形块7两侧的弧形导槽9发生错位对扇形块7形成有效支撑,防止扇形块7在逆行的车辆车轮的作用下使得扇形块7向下摆动,保证扇形块7位于最高处,使得扇形块7对逆行的车辆形成有效阻挡;已经摆至最高处的扇形块7在正常通过的车辆的车轮的碾压下沿滑槽B4快速斜向下运动,两个弹簧A14瞬间被再次压缩至初始状态,扇形块7两侧的两个弧形导槽9槽口瞬间分别与两个弧形导块6相遇,两个弧形导块6瞬间接触对扇形块7的摆动限制;在汽车的作用下,扇形块7绕摆轴11回摆至初始位置,板簧15再次被压缩至初始状态;在扇形块7下摆的过程中,板簧15被持续压缩并储能,板簧15缓冲了扇形块7的快速下摆运动,防止扇形块7与支撑块16发生冲击碰撞而产生噪声,进而防止汽车出现剧烈的上下震动,提高驾乘人员通过逆行带时的舒适性。
本发明中弹簧B36的弹性系数要小,以保证在弹簧B36的复位作用下,相应触发块33受到向上复位力小,此时旋转阻尼器38所产生的阻尼力能使得齿条B29所在的触发块33向上移动复位慢。
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在初始状态,位于活动槽3内的扇形块7的下端面与安装在外壳1底部的支撑块16接触,板簧15被压缩,两个弹簧A14被压缩,两个滑块12分别与两个滑槽B4的上端具有一定距离;限位条17上具有斜面的一端位于扇形块7弧面上的限位槽8内,四个弹簧B36未受外力压缩;齿条A22与齿轮B21啮合,两个弧形导块6分别位于扇形块7两侧的两个弧形导槽9的顶端。
当有汽车正向通过已安装好的处于初始状态的防逆行带时,车轮首先碾压扇形块7,由于支撑块16对扇形块7的支撑作用,扇形块7保证静止不动;当继续行进的车轮完全碾压靠近扇形块7的触发块33时,车轮脱离扇形块7,靠近扇形块7的触发块33被车轮瞬间压入相应的滑槽A2中,安装在触发块33下端面的两个伸缩杆35收缩,两个弹簧B36被压缩;靠近扇形块7的触发块33通过齿条B29带动齿轮A28旋转;此时,在车轮强大的重压下,齿轮A28中的旋转阻尼器38所产生的阻尼作用小,靠近扇形块7的触发块33能快速向下移动;齿轮A28通过齿板A26快速带动传递条25沿定位块A27上的滑孔水平滑动;传递条25通过梯形导块24带动齿条A22沿滑轨30水平滑动;齿条A22与齿轮B21快速脱离并分开一段距离,齿轮B21与同轴的齿轮C20不发生旋转;通过齿板B18与齿轮C20连接的限位条17不发生运动,限位条17上具有斜面的一端位于扇形块7弧面上的限位槽8内并对扇形块7保持限制;当车轮开始碾压另一个触发块33时,安装在此触发块33下端面的两个伸缩杆35被压缩,相应的两个弹簧B36被压缩;此时,车轮不再完全碾压靠近扇形块7的触发块33,由于此时的旋转阻尼器38作用,所以靠近扇形块7的触发块33在两个弹簧B36的复位作用下沿滑槽A2向上缓慢运动一小段距离,靠近扇形块7的触发块33通过齿轮A28、齿板A26、传递条25和梯形导块24带动齿条A22沿滑轨30缓慢回滑一小段距离,齿条A22依然与齿轮B21相距一定距离,车轮依然对靠近扇形块7的触发块33进行不完全碾压;当汽车完全碾压另一个触发块33时,车轮依然对靠近扇形块7的触发块33不完全碾压,与靠近扇形块7的触发块33相邻的触发块33通过滑轨30带动齿条A22沿相应滑槽A2向下运动至极限位置,相应的两个弹簧B36被压缩至极限位置;梯形导块24向上相对滑动至梯形导槽23上端一定位置;当车轮离开远离扇形块7的触发块33时,在两个相应的弹簧B36的复位作用下,此触发块33通过滑轨30和导块A34带动齿条A22向上瞬间运动至初始竖直位置;与此同时,在相应的两个弹簧B36的复位作用下,靠近扇形块7的触发块33通过齿条B29、齿轮A28、齿板A26、传递条25和梯形导块24缓慢带动齿条A22沿滑轨30向其初始水平位置运动;当齿条A22在滑轨30和相应触发块33的带动下相向运动至初始竖直位置后,齿条A22才缓慢地靠近齿轮B21并与之重新啮合,传递条25、齿条B29及相应触发块33复位。
当汽车逆行至处于初始状态的防逆行带上时,车轮首先完全碾压远离扇形块7的触发块33,触发块33通过滑轨30带动齿条A22沿相应滑槽A2向下运动至极限位置;两个相应的弹簧B36被压缩,两个相应伸缩杆35被压缩;齿条A22通过与之啮合的齿轮B21带动同轴的齿轮C20同步旋转;齿轮C20通过与之啮合的齿板B18带动限位条17沿定位块B19水平滑动,限位条17上具有斜面的一端瞬间滑出扇形块7弧面上的限位槽8并解除对扇形块7的限制;在预压缩的板簧15的作用下,扇形块7沿摆轴11瞬间向上摆动至最高处,同时活动槽3两侧的两个弧形导块6滑出扇形块7两侧的弧形导槽9,两个弧形导块6解除对扇形块7的限制;在两个被预压的弹簧A14的作用下,两个滑块12沿滑槽B4斜向上快速滑动,两个滑块12通过摆轴11带动扇形块7具有摆孔10一端快速斜向上运动;如图2所示,扇形块7整体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使得两个弧形导块6与两个弧形导槽9的槽口错位;当两个弹簧A14完全释放能量时,扇形块7上的两个弧形导槽9槽口远离两个弧形导块6,两个弧形导块6完全与扇形块7下端面接触,使得两个弧形导块6对扇形块7沿摆轴11向下的摆动形成限制。
当车轮继续完全碾压靠近扇形块7的触发块33时,此触发块33通过齿条B29带动齿轮A28快速旋转,此时在车轮强大的重压下,齿轮A28中的旋转阻尼器38所产生的阻尼作用小,齿轮A28通过齿板A26、传递条25和梯形导块24带动齿条A22沿滑轨30快速远离齿轮B21;继续行进的车轮没有脱离靠近扇形块7的触发块33时就已经与绕摆轴11上摆至极限位置的扇形块7的弧面相遇并相互作用;由于两个弧形导块6对扇形块7绕摆轴11下摆的限制,所以扇形块7对车轮的行进形成有效阻碍;然后汽车正向行驶,碾压触发块33的车轮离开扇形块7并反向碾过靠近扇形块7的触发块33,使得此触发块33通过齿条B29、齿轮A28、齿板A26、传递条25和梯形导块24带动齿条A22沿滑轨30运动至距离齿轮B21最远处;当车轮离开靠近扇形块7的触发块33时,在相应的两个弹簧B36的复位作用下,此时的旋转阻尼器38发挥阻尼作用,靠近扇形块7的触发块33通过齿条B29、齿轮A28、齿板A26、传递条25和梯形导块24带动齿条A22沿滑轨30向其初始水平位置缓慢运动;当车轮碾过远离扇形块7的触发块33时,在相应的两个弹簧B36的作用下,此触发块33通过滑轨30和导块A34带动齿条A22快速向上运动至其初始竖直位置;然后齿条A22在旋转阻尼器38的作用下缓慢靠近齿轮B21并与之重新啮合;此时,扇形块7仍然位于其最高处对逆行车辆形成阻碍。
只有当有正向行驶的车辆通过时,车轮碾压扇形块7;在车自重的作用下,扇形块7连同两个滑块12沿滑槽B4斜向下运动,两个弹簧A14被重新压缩,扇形块7上的两个弧形导槽9快速与两个弧形导块6靠近;当两个滑块12斜向下滑动至初始位置时,扇形块7上的两个弧形导槽9槽口正好分别与两个弧形导块6相对;在车轮的碾压下,两个弧形导块6同时进入两个弧形导槽9内,扇形块7沿摆轴11快速向下摆动;如图2所示,当扇形块7与限位条17上的斜面相遇时,扇形块7通过斜面作用于限位条17,使得限位条17沿定位块B19上的滑孔向左滑动;限位条17通过齿板B18、齿轮C20、齿轮B21带动齿条A22沿相应滑槽A2向下运动至极限位置,与齿条A22相对的两个弹簧B36被压缩;当扇形块7摆至初始位置时,板簧15被压缩至初始状态;此时,限位条17与扇形块7上的限位槽8相对,在两个与齿条A22相对的两个弹簧B36的复位作用下,齿条A22通过齿轮B21、齿轮C20、齿板B18带动限位条17运动至初始位置并恢复对扇形块7的限制。
当车轮离开扇形块7时,开始依次碾压两个触发块33;此时,防逆行带的内部工作流程如上所述正向通过防逆行带的车辆车轮碾压两个触发块33的工作原理,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的防逆行带中扇形块7的角度为25度,使得汽车正向碾压扇形块7时的坡度适中。两个触发块33的顶端和扇形块7弧面顶端距离地面为30毫米及板簧15的存在,相比较于传统防逆行带中防逆行尖板高于路面150毫米-200毫米的设计,使得本发明防逆行带在汽车正向通过逆行带时的舒适性一定程度提高,同时有效降低汽车通过时所产生的噪声。扇形块7上弧面两端中心连线与扇形块7下端面夹角为60度,扇形块7的弧面最上端与扇形块7的下端面距离为150毫米-200毫米,保证逆向行驶的车辆在扇形块7高度和弧面坡度的作用下不能通过,有效发挥防逆行带的防逆行功能。

Claims (10)

1.一种起道路警示作用的防逆行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壳、弧形导块、扇形块、滑块、弹簧A、板簧、支撑块、限位条、齿轮C、齿轮B、齿条A、传递条、齿轮A、旋转阻尼器、齿条B、滑轨、触发块,其中扇形块通过两端分别安装有滑块的摆轴摆动安装在外壳中且与外壳上端面的活动槽和外壳底部的支撑块配合;两个滑块分别滑动于外壳内壁上对称分布的两个倾斜的滑槽B中;分别位于两个滑槽B中的两个弹簧A分别对相应滑块的运动进行复位,位于外壳底部的板簧对扇形块的运动进行复位和缓冲;对称地安装在活动槽两侧的两个弧形导块分别与扇形块两侧的两个弧形导槽配合;下端分别安装有滑轨和齿条B的两个触发块分别竖直滑动于外壳上的两个滑槽A中;齿条B位于滑轨与扇形块之间;齿条A上端沿外壳长度方向水平滑动于滑轨内;
固装在外壳内壁上的定位块A上水平滑动有传递条,传递条一端竖直滑动于齿条A的侧面并带动齿条A沿滑轨水平运动;安装在外壳内的齿轮A同时与位于其侧面的齿条B和位于其下方且安装在传递条上的齿板A啮合;旋转阻尼器内圈嵌套在齿轮A所在轴上,其外圈与齿轮A固连;限位条水平滑动于固装在外壳内壁的定位块B上;限位条上具有斜面的一端与扇形块弧面上的限位槽配合;齿轮B和齿轮C同轴安装在外壳内,齿轮B与位于其侧面的齿条A配合,齿轮C与安装在限位条下端面的齿板B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道路警示作用的防逆行带,其特征在于:上述扇形块一端具有摆孔,摆孔与摆轴轴承配合;齿轮A的轴孔内壁沿周向开有环槽;旋转阻尼器位于环槽内,其外圈与环槽内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道路警示作用的防逆行带,其特征在于:上述滑槽B的内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对称地开有两个导槽B;滑块的两个侧面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导块B,两个导块B分别滑动于相应滑槽B内的导槽B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道路警示作用的防逆行带,其特征在于:上述弹簧A为压缩弹簧,其一端与相应滑块端面连接,另一端与滑槽B内壁连接;板簧一端与扇形块下端面连接,另一端与外壳底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道路警示作用的防逆行带,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触发块的下端各对称安装有两个套有弹簧B的伸缩杆,伸缩杆下端与外壳底部固连;弹簧B上端与相应触发块连接,其下端与外壳底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道路警示作用的防逆行带,其特征在于:上述滑轨内壁上对称地开有两个导槽A;齿条A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安装有导块A,两个导块A分别水平滑动于两个导槽A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道路警示作用的防逆行带,其特征在于:上述齿条A侧面开有竖直方向的梯形导槽;传递条上竖直滑动于齿条A侧面的一端上安装有梯形导块,梯形导块竖直滑动于梯形导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道路警示作用的防逆行带,其特征在于:上述滑槽B的倾斜角度为45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道路警示作用的防逆行带,其特征在于:上述扇形块的角度为25度,扇形块上弧面两端中心连线与扇形块下端面夹角为60度,扇形块的弧面最上端与扇形块的下端面距离为150毫米~200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道路警示作用的防逆行带,其特征在于:在初始状态,上述两个触发块的顶端和扇形块弧面顶端距离外壳的上端面为30毫米。
CN201910273745.8A 2019-04-07 2019-04-07 一种起道路警示作用的防逆行带 Active CN1098534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73745.8A CN109853412B (zh) 2019-04-07 2019-04-07 一种起道路警示作用的防逆行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73745.8A CN109853412B (zh) 2019-04-07 2019-04-07 一种起道路警示作用的防逆行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53412A CN109853412A (zh) 2019-06-07
CN109853412B true CN109853412B (zh) 2020-11-24

Family

ID=66903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73745.8A Active CN109853412B (zh) 2019-04-07 2019-04-07 一种起道路警示作用的防逆行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534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4837A (zh) * 2019-06-18 2019-08-20 张家港保税区康华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警示的智能关卡装置
CN111455888B (zh) * 2020-04-16 2021-09-21 南京六合高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施工使用的智能警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64361A2 (de) * 1994-01-19 1995-07-26 GRIWE Innovative Umformtechnik GmbH Strassenschwellenanordnung
US5984570A (en) * 1998-03-13 1999-11-16 Parashar; Amish Self energized automatic surface marker
CN201163589Y (zh) * 2008-03-21 2008-12-10 青岛特锐德电气有限公司 齿轮齿条式隔离开关
CN208701528U (zh) * 2018-06-19 2019-04-05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车库用防逆行减速带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45956B2 (en) * 2013-01-25 2015-09-29 Gustomsc Resources B.V. Torque sharing drive and torque sharing proces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64361A2 (de) * 1994-01-19 1995-07-26 GRIWE Innovative Umformtechnik GmbH Strassenschwellenanordnung
US5984570A (en) * 1998-03-13 1999-11-16 Parashar; Amish Self energized automatic surface marker
CN201163589Y (zh) * 2008-03-21 2008-12-10 青岛特锐德电气有限公司 齿轮齿条式隔离开关
CN208701528U (zh) * 2018-06-19 2019-04-05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车库用防逆行减速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53412A (zh) 2019-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53412B (zh) 一种起道路警示作用的防逆行带
CN109208503B (zh) 一种道路桥梁安防装置
CN110106801A (zh) 一种基于非牛顿流体的可防止逆行的道路减速带
CN111155427B (zh) 一种桥梁撞击缓冲安全防护栏
CN106364444A (zh) 车辆乘员防甩出装置及汽车
CN111074770B (zh) 一种双重减震式可拓宽桥面的桥梁护栏
CN113581142A (zh) 一种便携式新能源汽车车挡装置
CN203658029U (zh) 一种用于汽车安全带角度试验的牵引装置
CN218406769U (zh) 一种机械式立体停车库
CN114109086B (zh) 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公交候车亭
CN109208972A (zh) 一种立体车库
CN213653302U (zh) 一种机动车辆失控阻拦设备
CN205975404U (zh) 一种道路限高门
CN111455844B (zh) 一种防止车辆翻滚的桥梁护栏
CN111501546B (zh) 一种路桥用碰撞减震护栏
CN209163568U (zh) 一种立体车库
CN215104833U (zh) 一种可实现过往机动车缓和沉降的减速带
CN112173926B (zh) 电梯轿底结构
CN210310609U (zh) 一种车辆防侧翻制动装置
CN112627607B (zh) 一种存车平台左右平移传动装置
CN217756380U (zh) 一种用于建筑电梯轿厢的减震装置
CN220469503U (zh) 一种停车设备专用限位机构
CN214330212U (zh) 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道路防护装置
CN215564850U (zh) 一种由偏心轮机构驱动的阻车装置
CN115257817B (zh) 一种无人驾驶的横向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05

Address after: No. 39, Pingshan North Road, Gulou District,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1000

Applicant after: Xuzhou yunchuang Property Servi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Jiangsu city of Suzhou province Xiangcheng District 215131 yuan and street Wankelong mall 1 room 49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GAOJING TEZH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