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08647B - 空气调节机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08647B
CN107208647B CN201680008036.1A CN201680008036A CN107208647B CN 107208647 B CN107208647 B CN 107208647B CN 201680008036 A CN201680008036 A CN 201680008036A CN 107208647 B CN107208647 B CN 1072086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e
stabilizer
flow fan
cross flow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80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08647A (zh
Inventor
和田贤宣
山本宪昭
酒井浩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2086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86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086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86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7/00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02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having non-centrifugal stages, e.g. centripetal
    • F04D17/04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having non-centrifugal stages, e.g. centripetal of transverse-flow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41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or on a wal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50/00Geometry
    • F05D2250/50Inlet or outlet
    • F05D2250/52Outle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25Cross-flow or tangential f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在送风路径内包括横流风扇、稳定器和后引导件。稳定器包括设置于舌部侧的第1平面和设置于吹出口侧的第2平面,且具有向送风路径凹陷的凹部。并且,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构成为第2平面的长度比第1平面的长度大。由此,能够抑制稳定器附近的局部的压力上升,能够实现良好的送风性能。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横流风扇的空调机等空气调节机。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已知有具有室内单元的空气调节机,该室内单元包括: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的主体壳;设置于主体壳内供空气流动的送风路径;设置于送风路径内的横流风扇;和设置于横流风扇的上游侧的热交换器。在上述现有的空气调节机中,通过横流风扇的旋转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通过热交换器而被热交换后,从吹出口被吹出。
上述现有的室内单元为了形成通过横流风扇的旋转产生的空气的流动,具有后引导件(rear guide)和稳定器(stabilizer)。但是,作为室内单元内部中的空气的流动,存在通过横流风扇从吹出口吹出的空气的流动(主流)和在横流风扇与稳定器之间产生并在稳定器的前端涡旋状循环的空气的流动(涡流)。而且,主流经由由后引导件和稳定器构成的送风路径从吹出口吹出到室内。
在此,作为现有的室内单元的一个例子,使用图5说明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空气调节机1的室内单元2。现有的空气调节机1在主体壳3内形成有送风路径4。送风路径4内配置有热交换器5、配置在热交换器5的下游侧的横流风扇6、以及设置于横流风扇6的附近的后引导件7和稳定器8。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685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空气调节机1中,从横流风扇6吹出的主流从稳定器8的舌部8a与位于跟吹出口9之间的稳定器的平面部8b碰撞。由此,如图6所示,因主流与稳定器8的平面部8b碰撞而产生滞留点,局部压力上升而产生压力上升区域10。其结果是,从横流风扇6向吹出口9流动的主流的有效风路11狭窄化,有可能导致送风性能恶化。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现有的问题点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缓和因主流与稳定器的平面部碰撞而产生的滞留点导致的局部压力上升,从而使通过横流风扇的主流的空气量增加的空气调节机。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包括: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的主体壳;设置于主体壳内的送风路径;设置于送风路径的横流风扇;具有舌部的稳定器;和构成稳定器和送风路径的后引导件。稳定器包括设置于舌部侧的第1平面和设置于吹出口侧的第2平面。另外,稳定器具有向送风路径凹陷的凹部。第1平面的气流方向的长度L1比第2平面的气流方向的长度L2短。
由此,通过横流风扇的主流沿着位于稳定器的舌部与凹部之间的第1平面流动,之后,沿着位于凹部与稳定器吹出口侧端之间的第2平面流动。其结果是,气流方向被顺畅地整流。如上所述,在现有的空气调节机中,从稳定器的舌部至稳定器吹出口侧端之间由一个平面形成。因此,从横流风扇吹出的主流与位于从稳定器的舌部至吹出口之间的稳定器的平面部碰撞而局部压力上升。由此,主流从横流风扇向吹出口流通的有效风路被狭窄化。与上述现有的空气调节机相比,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能够抑制从横流风扇向吹出口流通期间形成局部压力上升的区域,能够抑制有效风路变窄。其结果是,通过横流风扇的主流的空气量增加。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能够抑制从横流风扇向吹出口流通期间形成局部的压力上升区域,能够抑制有效风路变窄。由此,能够增加通过横流风扇的主流的空气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稳定器附近的放大截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稳定器附近的放大截面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送风路径中的压力变化的概念图。
图5是表示现有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单元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现有的空气调节机的送风路径中的压力变化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发明的空气调节机包括: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的主体壳;设置于主体壳内的送风路径;设置于送风路径的横流风扇;具有舌部的稳定器;和构成稳定器和送风路径的后引导件。稳定器包括设置于舌部侧的第1平面和设置于吹出口侧的第2平面。另外,稳定器具有向送风路径凹陷的凹部。第1平面的气流方向的长度L1比第2平面的气流方向的长度L2短。
由此,通过横流风扇的主流沿着位于稳定器的舌部和凹部之间的第1平面流动,之后沿着位于凹部和稳定器吹出口侧端之间的第2平面流动。其结果是,气流方向被顺畅地整流。因此,能够抑制从横流风扇向吹出口流通期间形成有局部压力上升的区域,能够抑制有效风路变窄。其结果是,能够增加通过横流风扇的主流的空气量。
第2发明尤其在第1发明的空气调节机中,在与横流风扇的旋转轴垂直的截面上,设通过作为稳定器的吹出口侧的端部的稳定器吹出口侧端而与舌部正切的直线为第1直线,第1直线与横流风扇的外周圆交叉。
由此,通过横流风扇的主流向横流风扇的外周圆的大致切线方向流出,所以在第1直线与横流风扇的外周圆交叉地构成的送风路径中,主流中的向凹部的气流的比例增加。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对从第1平面经由凹部向第2平面的气流进行整流。其结果是,能够增加通过横流风扇的主流的空气量。
第3发明尤其在第1发明的空气调节机中,在与横流风扇的旋转轴垂直的截面上,设横流风扇的外周圆的切线中的与舌部垂直交叉的直线为第1切线,第1平面与第1切线平行。
由此,向横流风扇的外周圆的大致切线方向流出的主流具有第1平面的法线方向的速度成分地与第1平面碰撞变得非常小,所以能够抑制第1平面中的局部的压力的上升。由此,能够增加通过横流风扇的主流的空气量。
第4发明尤其在第1发明的空气调节机中,在与横流风扇的旋转轴垂直的截面上,第1平面与舌部正切。
由此,主流中的与舌部碰撞的气流能够在稳定器的表面没有流动紊乱地、向第1平面顺畅地流动。由此,主流中的空气流动的紊乱被緩和,能够增加通过横流风扇的主流的空气量。
第5的发明尤其在第1发明的空气调节机中,在与横流风扇的旋转轴垂直的截面上,第1平面与第2平面之间通过圆弧连接。
由此,主流中的沿第1平面流动的气流经由凹部向第2平面流动时能够在稳定器的表面不扰乱流动地、顺畅地流动。由此,主流中的空气流动的紊乱被緩和,能够增加通过横流风扇的主流的空气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是一个例子,本发明不限于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100由用制冷剂配管相互连接的室外单元(未图示)和室内单元101构成。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100的室内单元101的结构的截面图。另外,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100的稳定器108的附近的放大截面图。另外,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100的稳定器108的附近的放大截面图。图1、图2、和图3表示与横流风扇107的中心轴正交的面的截面。
如图1所示,室内单元101包括:具有吸入口102和吹出口103的主体壳104;设置于主体壳104内供空气流动的送风路径105;以及设置于送风路径105的内部的热交换器106和横流风扇107。稳定器108和后引导件109构成送风路径105。
吸入口102设置于主体壳104的上表面。吹出口103设置于主体壳104的下表面侧。
热交换器106对由横流风扇107从吸入口102吸入的空气通过热交换进行加热或冷却。
横流风扇107是在将从吸入口102取入的空气送风到热交换器106后,从吹出口103吹出到室内的风机。横流风扇107以设置于主体壳104的横宽方向上的作为中心轴的旋转轴为中心可旋转。横流风扇107具有将设置于端部的端板和多个风扇体串联(串列)地连结的结构。风扇体具有在具有配置成环状的多个的翼(叶片)的叶轮的至少一方的端部安装有支承板的结构。
稳定器108配置在热交换器106的下方,且配置在横流风扇107的下方前方。后引导件109在横流风扇107的背面侧与稳定器108相对地配置。
稳定器108和后引导件109形成通过横流风扇107的旋转而产生的空气的流动。稳定器108和后引导件109与左右壁(未图示)一起构成送风路径105的吹出侧(横流风扇107的下游侧)。
稳定器108在横流风扇107的中心轴方向上遍及主体壳104或者横流风扇107的大致整个宽度地设置。稳定器108位于横流风扇107的下游附近,具有使在横流风扇107的前部附近产生的涡旋稳定的舌部108a。
另外,从作为稳定器108的下游侧的端部的稳定器吹出口侧端108d至主体壳104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与吹出口103连接的上表面105a。上表面105a相对于稳定器108弯折。
此外,所谓“稳定器”,有仅将位于横流风扇107的下游附近的用于使在横流风扇107的前部附近产生的涡旋稳定的具有弯曲面形状的舌部108a附近称为稳定器的,但是在本说明书中,也包含位于该舌部108a的下游侧的构成起到由横流风扇107输送的空气的压力恢复的作用的扩散器的上侧的壁部分(平坦部),称为“稳定器”。
舌部108a在横流风扇107的中心轴方向上遍及主体壳104或者横流风扇107的整个宽度地设置。舌部108a的主要部的与横流风扇107的中心轴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遍及主体壳104或者横流风扇107的两端相同。即,舌部108a的截面形状在舌部108a的主要部分相同即可,例如左右壁附近的端部等一部分的截面形状可以不同。
舌部108a的截面形成为向横流风扇107的下方突出的圆弧状(包含大致圆弧状)。
以下,说明稳定器108的形状。如图2所示,稳定器108具有相对于送风路径105凹陷的凹部108b。凹部108b遍及稳定器108的大致整个宽度地设置。凹部108b在舌部108a侧具有第1平面108c,在吹出口103侧具有第2平面108e。即,稳定器108从上游侧依次由舌部108a、第1平面108c和第2平面108e构成。而且,由第1平面108c和第2平面108e构成从送风路径105凹陷的凹部108b。
如图3所示,设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第1平面108c的长度为L1、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第2平面108e的长度为L2时,L1和L2的关系为L1<L2。即,舌部108a的第1平面108c侧的端部与凹部108b的底部之间的距离,比凹部108b的底部与稳定器吹出口侧端108d之间的距离短。
如图3所示,在与横流风扇107的中心轴正交的方向的截面上,设通过稳定器吹出口侧端108d而与舌部108a正切的直线为第1直线H1时,第1直线H1与横流风扇107的外周圆交叉。另外,设横流风扇107的外周圆的切线中的与舌部108a垂直交叉的直线为第1切线H2时,第1平面108c与第1切线H2平行(包含大致平行)。
并且,第1平面108c与舌部108a正切。另外,第1平面108c与第2平面108e之间通过圆弧连接。即,凹部108b的底部由曲面构成。
接着,说明通过横流风扇107的旋转产生的空气的流动。横流风扇107在将叶片的外周端假想地连接而成的外周圆的大致切线方向上吹出空气,产生通过横流风扇107从吹出口103吹出的流动(主流)和在横流风扇107与稳定器108之间产生呈涡旋状循环的流动(涡流)。主流和涡流以舌部108a的前端为边界划分其流动。
在主流中的、具有法线方向的速度成分地与稳定器108碰撞的流存在的情况下,在成为主流与涡流的边界的舌部108a以外的送风路径105产生滞留点,以该滞留点为中心形成有压力上升区域110(参照图4)。如果是主流中的、具有法线方向的速度成分地与稳定器108碰撞的流的比例增加的送风路径105的形状、例如横流风扇107的外周圆的切线中的、与位于比稳定器108的舌部108a靠下游侧的面交叉的切线存在的形状,则在送风路径105产生滞留点。而且,以该滞留点为中心形成压力上升区域110,会阻碍横流风扇107通风的空气的流通。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100中,稳定器108具有向送风路径105凹陷的凹部108b,在舌部108a与凹部108b之间具有第1平面108c,在凹部108b与稳定器108的稳定器吹出口侧端108d之间具有第2平面108e。而且,第1平面108c的长度L1和第2平面108e的长度L2为L1<L2。因此,在横流风扇107的外周圆的切线与位于比稳定器108的舌部108a靠下游侧的面交叉的区域中,通过横流风扇107的主流首先沿第1平面108c不使压力上升地流动,之后,沿第2平面108e流动。由此,气流方向被顺畅地整流。如上所述,通过使稳定器108的形状为适当的形状,如图4所示,能够缓和第1平面108c中的压力上升。因此,能够抑制从横流风扇107向吹出口103流通期间形成有局部压力上升的区域,能够抑制有效风路111变窄。由此,能够增加通过横流风扇107的主流的空气量。
另外,作为通过稳定器吹出口侧端108d与舌部108a正切的直线的第1直线H1,与横流风扇107的外周圆交叉。因此,是横流风扇107的外周圆的切线与位于比稳定器108的舌部108a靠下游侧的面必定交叉的形状,主流中的向凹部108b去的气流的比例增加。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对从第1平面108c经由凹部108b沿第2平面108e的气流进行整流。
并且,在横流风扇107的外周圆的切线中的作为与舌部108a垂直交叉的直线的第1切线H2,与第1平面108c平行(包含大致平行)。因此,向横流风扇107的外周圆的大致切线方向流出的主流,具有第1平面108c的法线方向的速度成分地与第1平面108c碰撞的情况变得极少。因此,能够抑制第1平面108c中的局部的压力的上升,能够进一步增加横流风扇107通风的空气量。
另外,舌部108a与第1平面108c正切,第1平面108c与第2平面108e之间通过圆弧连接。因此,主流中的与舌部108a碰撞的气流在稳定器108的表面不扰乱流动地向第1平面108c顺畅地流动,并且,经由凹部108b向第2平面108e流动时也能够顺畅地流动。因此,能够缓和主流的空气流动的紊乱,能够增加通过横流风扇107的主流的空气量。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100的结构在送风路径105从吸入口102至吹出口103之间弯折的情况下特别发挥效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能够增加通过横流风扇的主流的空气量,所以适合用于家庭用空调和工业用空调。
附图标记说明
100 空气调节机
101 室内单元
102 吸入口
103 吹出口
104 主体壳
105 送风路径
105a 上表面
106 热交换器
107 横流风扇
108 稳定器
108a 舌部
108b 凹部
108c 第1平面
108d 稳定器吹出口侧端
108e 第2平面
109 后引导件
110 压力上升区域
111 有效风路
L1 第1平面的长度
L2 第2平面的长度
H1 第1直线
H2 第1切线
H3 第1平面的延长线。

Claims (4)

1.一种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的主体壳;
设置于所述主体壳内的送风路径;
设置于所述送风路径的横流风扇;
具有舌部的稳定器;和
构成所述稳定器和所述送风路径的后引导件,
所述稳定器包括设置于所述舌部侧的第1平面和设置于所述吹出口侧的第2平面,在所述稳定器设置有向所述送风路径凹陷的凹部,
所述第1平面的气流方向的长度L1比所述第2平面的气流方向的长度L2短,
在与所述横流风扇的旋转轴垂直的截面上,设所述横流风扇的外周圆的切线中的与所述舌部垂直交叉的直线为第1切线,所述第1平面与所述第1切线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横流风扇的旋转轴垂直的截面上,设通过作为所述稳定器的所述吹出口侧的端部的稳定器吹出口侧端而与所述舌部正切的直线为第1直线,所述第1直线与所述横流风扇的外周圆交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横流风扇的旋转轴垂直的截面上,所述第1平面与所述舌部正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横流风扇的旋转轴垂直的截面上,所述第1平面与所述第2平面之间通过圆弧连接。
CN201680008036.1A 2015-12-09 2016-11-28 空气调节机 Active CN1072086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39816A JP6554665B2 (ja) 2015-12-09 2015-12-09 空気調和機
JP2015-239816 2015-12-09
PCT/JP2016/004974 WO2017098693A1 (ja) 2015-12-09 2016-11-28 空気調和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08647A CN107208647A (zh) 2017-09-26
CN107208647B true CN107208647B (zh) 2019-04-30

Family

ID=59012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8036.1A Active CN107208647B (zh) 2015-12-09 2016-11-28 空气调节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554665B2 (zh)
CN (1) CN107208647B (zh)
DE (1) DE112016005642T5 (zh)
WO (1) WO20170986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26318A (zh) * 2018-06-19 2018-08-21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风道结构及空调器
JP2020204430A (ja) * 2019-06-17 2020-12-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10671747A (zh) * 2019-11-04 2020-01-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53141A (ja) * 1997-03-13 1998-09-2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JP3978878B2 (ja) * 1998-07-27 2007-09-19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JP2000074477A (ja) * 1998-09-01 2000-03-14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JP3788575B2 (ja) * 2000-12-15 2006-06-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3593106B2 (ja) * 2001-03-26 2004-11-24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室内ユニット及び空気調和機
JP5369141B2 (ja) * 2011-06-10 2013-12-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6429204B2 (ja) * 2014-03-28 2018-11-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WO2016067408A1 (ja) * 2014-10-30 2016-05-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6634704B2 (ja) * 2015-05-29 2020-01-2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クロスフローファン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6005642T5 (de) 2018-08-30
CN107208647A (zh) 2017-09-26
JP2017106358A (ja) 2017-06-15
JP6554665B2 (ja) 2019-08-07
WO2017098693A1 (ja) 2017-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9032C (zh) 离心式风扇以及使用该离心式风扇的空调机
JP5178816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7208647B (zh) 空气调节机
CN105509280B (zh) 空气整流装置及空调器
CN105546648B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JP6223596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CN105546780A (zh) 空气整流装置及空调器
EP2472125A2 (en) Axial flow fan and out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CN104981365A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室外冷却单元
JP6547132B2 (ja) 空気調和機
US10976061B2 (en)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JP2011122517A (ja) 多翼遠心ファン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JP6444528B2 (ja) 軸流ファン、及び、その軸流ファンを有する空気調和装置
CN205448209U (zh) 空气整流装置及空调器
US11187239B2 (en) Propeller fan, air-sending device,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JP2015124986A (ja) 空調室内機
JP2006258344A (ja) 空気調和機
EP2345814B1 (en) Cross-flow fan and air conditioner equipped therewith
CN208382343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EP2280176B1 (en) Cross flow fan and air conditioner equipped with same
JP2015124985A (ja) 空調室内機
JP5506821B2 (ja) 空気調和機
JP2016145661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7490066B (zh) 室内机和空调系统
CN112555993B (zh) 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