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35325A - 图像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35325A
CN107135325A CN201710113880.7A CN201710113880A CN107135325A CN 107135325 A CN107135325 A CN 107135325A CN 201710113880 A CN201710113880 A CN 201710113880A CN 107135325 A CN107135325 A CN 1071353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d
base portion
cable
test sec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1388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35325B (zh
Inventor
中岛和浩
川俣笵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135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353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353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353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708Size or dim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59Mounting or support of components or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29Detection means
    • H04N1/00734Optical de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42Detection methods
    • H04N1/00748Detecting edges, e.g. of a stationary she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42Detection methods
    • H04N1/0075Detecting a change in refle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本体单元和读取单元,读取单元包括:基部、支撑部、读取部和检测部,本体单元包括:图像形成单元、控制单元和盖,其中:盖具有布置在检测部的下侧的第一区域,布置在控制单元的上侧的第二区域和布置在记录头的移动范围的上侧的第三区域。第一区域具有向下凹陷的凹部,凹部的内部底表面布置在低于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的上边缘位置的位置;基部具有容纳部;并且检测部的下边缘低于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的上边缘位置。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的方面涉及图像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No.5019239(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一种图像处理设备是公知的,其设置有检测单元以检测放置在图像处理设备的支撑部上的文件的尺寸。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图像处理设备中,检测单元(尺寸传感器)布置在支撑部的下方,在靠近支撑部(压板玻璃)的周边部的位置。
发明内容
在图像处理设备中,基部从下方位置与支撑部相对以相对于支撑部具有特定的间隔,并且检测单元被容纳在支撑部和基部之间限定的空间中。然而,当设计者想要将检测单元直接布置在支撑部的中心部分下方时,检测单元相对于基部布置在上方位置,并且确保用于安装图像传感器的托架的移动空间相对于检测单元位于上方位置。此外,支撑部相对于托架的移动空间布置在上侧。在这种情形下,这些部件在高度方向上堆叠。结果,整个设备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增大,从而难以减小设备的厚度。
本申请的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其被构造成尽管在检测单元直接布置在支撑部下方的情形中也能够使得检测单元周围的构造变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含:本体单元;和读取单元,读取单元相对于本体单元设置在上侧。读取单元包含:形成读取单元的至少一个底部的基部;支撑部,支撑部具有支撑待读取对象的支撑表面,支撑部布置成与基部的内部底表面间隔开;读取部,读取部被构造成读取在由支撑部支撑的待读取对象上形成的图像,读取部布置在支撑部和基部的内部底表面之间;和检测部,检测部被构造成检测在支撑表面中设定的检测目标部分中是否存在待读取对象。本体单元包括:图像形成单元,图像形成单元具有记录头,记录头被构造成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被构造成控制读取部和图像形成单元,控制单元具有电子电路板;和盖,盖形成本体单元的上表面,盖相对于图像形成单元和控制单元布置在上侧。在盖的上表面上,盖具有相对于检测部布置在下侧的第一区域、相对于控制单元布置在上侧的第二区域和相对于记录头的移动范围布置在上侧的第三区域。第一区域具有凹部,凹部形成为向下凹陷至比第二区域的上边缘位置和第三区域的上边缘位置更低的位置,凹部的内部底表面布置在比第二区域的上边缘位置和第三区域的上边缘位置更低的位置。在基部的上表面上,基部具有容纳部,容纳部形成为向下凹陷以容纳检测部。在基部的下表面上,基部具有突出部,突出部形成为在对应于容纳部的部分处向下突出,突出部被构造成插入设置在盖的上表面上的凹部中。容纳在容纳部中的检测部的下边缘布置在比盖的第二区域的上边缘位置和第三区域的上边缘位置更低的位置。
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图像处理设备,检测部的下边缘比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的上边缘位置更低。因此,与检测部布置在比盖的上边缘位置更高的位置的情形相比,能够减小设备的高度方向的尺寸,从而能够使设备变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功能设备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基部、检测部、读取部、控制单元和记录头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平面图。
图3是沿着图2中的线III-III标示的切割平面的截面图,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基部、盖、检测部、读取部、控制单元和记录头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4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检测部、压板和具有不同尺寸的待读取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平面图。
图5A是从左上侧观察的检测部的立体图。
图5B是从左下侧观察的检测部的立体图。
图6A是检测部的主视图。
图6B是检测部的仰视图。
图6C是图6A中的线VIC-VIC标示的切割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图7A是图2中的VIIA-VIIA线标示的切割部分的截面视图。
图7B是图7A中标示的VIIB部分的放大图。
图7C是图7A中标示的VIIC部分的放大图。
图7D是图7A中标示的VIID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图3中标示的VIII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描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
(多功能设备的构造)
图1所示的多功能设备1是图像处理设备的示例。多功能设备1包括本体单元2、读取单元3和自动文件馈送器4。在下文中,自动文件馈送器4被称为ADF单元4。本体单元2设置有操作面板5。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多功能装置1被置于水平表面上的状态下,与水平表面垂直相交的方向将被定义为上下方向。此外,在多功能设备1被置于于水平表面上的状态下,将设置有操作面板5的一侧定义为前侧,将前侧的相对侧定义为后侧。在从前侧观看多功能设备的状态下,多功能设备1的左表面指向的一侧被定义为左侧,并且多功能设备1的右表面指向的一侧被定义为右侧。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定义仅仅被定义为解释构成多功能设备1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因此,当多功能设备1被安装时,多功能设备1能够任意取向。
读取单元3被布置在本体单元2上。读取单元3附接到本体单元2,以能够相对于本体单元2打开和关闭。在读取单元3被关闭的状态下,本体单元2的顶表面被读取单元3覆盖。在读取单元3被打开的状态下,能够从主单元2的顶表面对本体单元2的内部结构执行维护操作。ADF单元4被布置在读取单元3上。ADF单元4附接到读取单元3,以能够相对于读取单元3打开和关闭。在ADF单元4被关闭的状态下,ADF单元4用作文件盖,其覆盖读取单元3的顶表面。
操作面板5具有用于允许用户向多功能设备1输入各种指令的输入装置(例如,触摸面板、各种类型的按钮、开关等)以及用于让用户知道多功能设备1的操作状态的输出装置。在操作面板5下方,设置有用于拾取其上已由图像形成单元形成图像的记录介质的出口端口7。在出口端口7的下方附接有容纳待供给至图像形成单元的记录介质的介质供给盒9。
如图2和图3所示,读取单元3包括基部11、支撑部13、读取部15和检测部17。本体单元2包括图像形成单元21、控制单元23和盖25。基部11是由树脂形成的模制品,其形成读取单元3的至少一个底部。在基部11的内部底表面11A上设置有向下方凹陷而形成的容纳部31。在容纳部31中容纳有检测单元17。更具体地,检测部17的传感器保持部43容纳在容纳部31的凹陷部中。向下突出的突出部33形成在基部11的下表面上对应于容纳部31的位置。例如如图3和图7所示,基部11的内部底表面11A形成为大致水平扩展,同时具有轻微的不规则性。内部底表面11A上设置有容纳部31的部分相对于内部底表面11A的其他部分大幅向下凹陷。
如图3所示,支撑部13布置为与基部11的内部底表面11A分隔。支撑部13的顶表面用作待读取对象的支撑表面。如图4所示,支撑部13从上方观察时形成为矩形形状,并且支撑部13的矩形形状的四个角的一个(图4中的左后角)的位置被定义为原始位置P0。原始位置P0用作当放置在支撑部13上的待读取对象相对于支撑部13定位时的基准点。
如图3所示,读取部15设置在支撑部13和基部11的内部底表面11A之间。读取部15被构造成读取形成在由支撑部13支撑的待读取对象上的图像。更具体地,在读取部15中,设置有图像传感器(示例性实施例中的CIS(接触图像传感器)),其具有布置在主扫描方向(在图2中的前后方向)上的多个读取元件。图像传感器安装在能够在辅助扫描方向(图2中的左右方向)上往复运动的托架上。根据该构造,读取部15能够读取待读取对象上形成的图像,同时使得布置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多个读取元件在辅助扫描方向上移动。
如图4、图5A和图5B所示,检测部17包括反射型光传感器35和保持光传感器35的保持器37。光传感器35包括光投射装置35A和光接收装置35B,并且被构造成将来自光投射装置35A的光投射到待读取对象,并且利用光接收装置35B接收从待读取对象反射的光。电缆39的一端连接到光线传感器35。保持器37包括保持电缆39的电缆保持部41和保持光传感器35的传感器保持部43。保持器37被构造成使得电缆保持部41形成为在一个方向上延伸,并且传感器保持部43在长度方向上被附接到保持器37的一端。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保持器37附接到基部11的内部底表面11A以在左右方向上延伸。传感器保持部43设置在保持器37的右端部。电缆保持部41设置成从传感器保持部43的左端向左延伸。
如图5B、图6B和图6C所示,在电缆保持部41上设置有多个(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四个)爪部45。在电缆保持部41附接至基部11的状态下,每个爪部45设置成面向内部底表面11A。如图6C所示,在设置有爪部45的部分,电缆保持部41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具有构成正方形的四边,其中三边被壁覆盖并且剩余的一边被打开。在这种构造中,电缆39通过打开侧被钩到电缆保持部41。因此,爪部45用于防止电缆39从电缆保持部41脱落。如图5B、图6B、图7A和图7C所示,在电缆保持部41上设置多个(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为六个)限制部47。在电缆保持部41被附接到基部11的状态下,每个限制部47设置成面对内部底表面11A。另一方面,在基部11的内部底表面11A上,捕获部49形成在多个位置以朝向支撑部13突出。当检测部17被附接到基部11时,每个限制部47钩接到基部11的捕获部49,如图7C所示。因此,每个限制部47阻止电缆保持部41在远离基部11的内部底表面11A的方向上偏离。
在多个限制部47中,一些(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三个)限制部47被定位为能够与电缆39接触。因此,当电缆39偏离以接近限制部47时,限制部47与电缆39接触,从而限制部47也限制电缆39相对于限制部47朝向电缆39的相对侧(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对于限制部47朝向后侧)偏离。
如图5A、图5B、图6A、图6B、图7A和图7D所示,保持器37在保持器37中设置有传感器保持部43的端部具有插入部51。插入部51形成为从传感器保持部43的右端进一步向右延伸。如图7D所示,当检测部17附接到基部11时,插入部51插入到形成在基部11的内部底表面11A上的捕获部53中。捕获部53形成在容纳部31的右端部分处以向右凹陷。在传感器保持部43容纳在容纳部31中的状态下,捕获部53通过从上方面对插入部51的衬板表面54接触插入部51,并限制插入部51朝向上方位置偏离。此外,在传感器保持部43上设置定位部55。另一方面,在容纳部31的底表面,设置有朝向传感器保持部43突出的接触部57。当检测部17附接到基部11时,插入部51插入到捕获部53,从而此后检测部17在图7D中向左滑动。由此,定位部55与形成在容纳部31的底表面上的接触部57接触,由此确定检测部17相对于基部11的相对位置。
如图5A、图5B、图6B、图7A和图7B所示,在保持器37的一端设置有螺合至基部11的螺钉紧固部59,保持器37的该一端在设置有传感器保持部43的另一端的相对侧上。当检测部17附接到基部11时,插入部51插入到捕获部53中,并且检测部17相对于基部11的相对位置由定位部55确定。此后,检测部17的螺钉紧固部59被螺合到基部11。因此,仅通过紧固一个螺钉61就能够将保持器37附接到基部11。在保持器37因此被附接到基部11后,电缆39被布置在基部11上侧的位置并由电缆保持部41覆盖。
如上构造的检测部17能够检测相对于光传感器35在上方位置的检测目标部分是否存在待读取对象。如图4所示,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由光传感器35检测的检测目标部分处在横向导向的放置在支撑部13上的具有A4尺寸的待读取对象与支撑部13重叠的范围(图4中的范围S1)和在纵向导向的放置在在支撑部13上的具有A4尺寸的待读取对象不与支撑部13重叠的范围(图4中的范围S2之外的范围)之间的重叠部分内。横向导向意指待读取对象被放置在支撑部13上使得待读取对象的长边被导向为在辅助扫描方向上,并且待读取对象的一个角被定位成与原始位置P0重合。纵向导向意指待读取对象被放置在支撑部13上使得待读取对象的长边导向为在主扫描方向上,并且待读取对象的一个角被定位成与原始位置P0重合。
如图2和图3所示,图像形成单元21具有记录头21A,其在待读取对象上形成图像。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记录头21A被构造成能够在待读取对象上以喷墨打印方式形成图像。图像形成单元21还包括驱动记录头21A进行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向记录头21A供应油墨的油墨供应机构等;然而,由于这些部件在关于喷墨型图像形成设备的领域中是已知的,因此省略其说明。控制单元23具有电子电路板23A,并且被构造成通过安装在电子电路板23A上的微控制器控制读取部15和图像形成单元21。电缆39的一端连接到电子电路板23A,电缆39的另一端连接到光传感器35。
盖25是由树脂制成的模制品,其覆盖本体单元2的至少一个上表面,并且布置在相对于图像形成单元21和控制单元23的上方位置。在盖的上表面25,设置有相对于检测部17布置在下方位置的第一区域251、相对于控制单元23布置在上方位置的第二区域252以及相对于记录头21A的移动范围布置在上方位置的第三区域253。也就是说,在前后方向上,第一区域251被布置在第二区域252和第三区域253之间。至少在第一区域251的一部分中,形成向下凹陷的凹部65。形成在基部11的下表面上的突出部33被构造成进入形成在盖25的上表面上的凹部65。
如图8所示,第一区域251中的凹部65的内部底表面65A位于高度方向上的位置H1。检测部17的保持器37的下边缘位于高度方向上的位置H2。第三区域253的上边缘位于高度方向上的位置H3。第二区域252的上边缘位于高度方向上的位置H4。布置在读取部15的移动范围的下侧的保持器37的一部分的上边缘位于高度方向上的位置H5。布置在第二区域252的上侧的基部11的内部底表面11A的一部分位于高度方向上的位置H6。
因此,凹部65的内部底表面65A的高度位置H1低于盖25的第二区域252的上边缘的位置H4和盖25的第三区域253的上边缘的位置H3。容纳在容纳部31中的检测部17的下边缘的高度位置H2低于盖25的第二区域252的上边缘的位置H4和盖25的第三区域253的上边缘位置H3。更具体地,检测部17布置成使得保持器37的下边缘的高度位置H2低于盖25的第二区域252的上边缘的位置H4和盖25的第三区域253的上边缘的位置H3。此外,保持器37的一部分的上边缘的位置H5低于基部11的内部底表面11A的一部分的位置H6,保持器37相对于读取部15的移动范围布置在下侧,基部11的内部底表面11A相对于第二区域252布置在上侧。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多功能设备,检测部17的下边缘位于位置H2,位置H2低于盖25的上表面上的第二区域252的上边缘的位置H4以及在盖25的上表面上的第三区域253的上边缘的位置H3。因此,与检测部17布置在高于上盖25的上边缘的位置(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第二区域252的上边缘的位置H4)的位置的情形相比,能够减小设备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从而能够使设备变薄。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对于读取部15的移动范围布置在下侧的保持器37的一部分的上边缘的位置H5低于相对于第二区域252布置在上侧的基部11的内部底表面11A的一部分的位置H6。因此,能够阻止在高于相对于第二区域252布置在上侧的基部11的内部底表面11A的一部分的位置的位置运行的读取部15与保持器37接触。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检测部17相对于基部11的相对位置能够通过利用形成在保持器37的传感器保持部43的下表面上的定位部55而定位。因此,检测部17能够在设计位置精确地附接到基部11。
此外,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保持器37包括保持电缆39的电缆保持部41和保持光传感器35的传感器保持部43。电缆39布置在相对于基部11位于上侧的位置,并且电缆39在该位置由电缆保持部41覆盖。因此,电缆39能够在设计位置布线,从而可以阻止如上所述布置的电缆39抬起。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设置有用于电缆保持部41爪部45,并且将电缆39钩接至爪部45,使得电缆39难以从电缆保持器41脱离。因此,例如在组装作业期间,能够容易地处理电缆39。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设置有用于电缆保持部41的限制部47,从而能够通过将限制部47钩接到形成在基部11上的捕获部49以阻止电缆保持部41远离基部11。因此,能够阻止电缆保持部41从基部11抬起。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一些限制部47附加地限制电缆39偏离。因此,限制部47和爪部45协作地使得电缆39难以脱离电缆保持器部41。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保持器37设置有如前所述的插入部51和螺钉紧固部59。因此,通过简单地将插入部51插入到形成在基部11上的捕获部53中,然后将螺钉紧固部59螺合到基部11,能够将保持器37附接到基部11。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能够假设检测部17检测到待读取对象存在的事实对应于待读取对象具有A4尺寸并且待读取对象的长边导向为与辅助扫描方向重合的情形(后文中,称之为A4横向导向的情形),或者待读取对象具有A3尺寸的情形(后文中,称之为A3横向导向的情形)。此外,能够假设检测部17没有检测到待读取对象存在的事实对应于待读取对象具有A4尺寸并且待读取对象的长边导向为与主扫描方向重合的情形(后文中,称之为A4纵向导向的情形)。通过由读取部15开始读取待读取对象的图像,能够确定待读取对象是A4尺寸还是A3尺寸。因此,通过如上所述布置检测部17,能够在考虑读取部15的读取结果的同时,适当地区分A4横向导向的情形、A3横向导向的情形和A4纵向导向的情形。
在上文中,已经使用示例性实施例给出了关于图像处理设备的说明。然而,应当理解,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示例。也就是说,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形下以各种方式实施。
例如,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检测部17由光传感器35和保持器37形成,并且保持器37是与基部11分离地设置的分离部件。然而,能够与基部11一体地设置保持器37的对应结构,并且能够将光传感器35嵌入到与基部11一体地设置的结构中。在这种情形下,能够省略诸如定位部55的结构。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保持器37被构造成使用插入部51和螺钉紧固部59附接到基部11。然而,保持器37可被构造成利用本领域已知的另一类型的附接结构附接到基部11。
应当理解,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一个部件执行的特定功能能够由两个或更多个部件协作地执行。由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多个部件分别执行的多个功能或由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多个部件协作执行的特定功能能够由一个部件执行。能够省略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构造的一部分。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构造的至少一部分能够被添加到或替换为另一实施例的一部分。除了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外,本申请能够以各种方式实现,诸如包括上述图像处理设备作为部件的系统。
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能够清楚地理解,根据本申请的图像处理设备能够具有以下构造。
在根据本申请的图像处理设备中,检测部能够包含:反射型光传感器,该反射型光传感器具有朝向待读取对象投射光的光投射装置和接收从待读取对象反射的光的光接收装置;和保持器,保持器保持所述反射型光传感器。容纳在容纳部中的检测部被布置为使得保持器的下边缘处于低于第二区域的上边缘位置和第三区域的上边缘位置的位置。
在根据本申请的图像处理设备中,相对于读取部的移动范围布置在下侧的保持器的一部分的上边缘位置能够被设置在低于布置在第二区域的上侧的基部的内部底表面的一部分的位置。
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图像处理设备,在读取部的移动范围的下方,保持器的一部分的上边缘位置能够被设置在低于布置在第二区域的上侧的基部的内部底表面的一部分的位置。因此,能够阻止在高于基部的内部底表面的相对于第二区域布置在上侧的位置的位置运行的读取部能够与保持器接触。
在根据本申请的图像处理设备中,基部的容纳部能够具有定位部,定位部形成为确定检测部相对于基部的相对位置。
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图像处理设备,能够通过使用定位部来确定检测部相对于基部的相对位置。因此,当检测部附接到基部时,检测部能够精确地附接到设计位置。
根据本申请的图像处理设备进一步能够包括电缆,电缆的一端连接到反射型光传感器并且电缆的另一端连接到电子电路板。保持器能够包括保持电缆的电缆保持部和保持反射型光传感器的传感器保持部。电缆能够布置在电缆保持部与基部之间的位置。
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图像处理设备,电缆能够在设计位置布线,从而能够阻止如此布线的电缆抬起。
在根据本申请的图像处理设备中,电缆保持部能够具有爪部,该爪部形成为钩住电缆,从而防止电缆脱离电缆保持部。
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图像处理设备,由于电缆被钩接至爪部,所以电缆难以从电缆保持部脱离。因此,例如在组装作业期间,能够容易地处理电缆。
在根据本申请的图像处理设备中,电缆保持部能够具有形成为钩接到基部的限制部,从而限制电缆保持部在离开基部的方向上偏离。
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图像处理设备,通过将限制部钩接到基部,能够防止电缆保持部远离基部。因此,能够防止电缆保持部从基部抬起。
在根据本申请的图像处理设备中,限制部能够形成为通过接触电缆以进一步限制电缆相对于限制部朝向电缆的相对侧的位置偏离。
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图像处理设备,限制部进一步限制电缆的偏离。因此,通过限制部和爪部的协作,电缆难以脱离电缆保持部。
在根据本申请的图像处理设备中,保持器能够被构造成使得电缆保持部形成为在一个方向上延伸,并且传感器保持部设置在电缆保持部的延伸形状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保持器在设置有传感器保持部的一端具有插入部,并且在设置有传感器保持部的一端的相对端设置有螺钉紧固部。插入部被插入到基部的捕获部中,螺钉紧固部被螺合到基部。保持器通过将插入部插入捕获部中然后将螺钉紧固部紧固到基部以附接到基部。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图像处理设备,通过简单地将插入部插入到捕获部中,然后将螺钉紧固部螺合到基部,能够将保持器附接到基部。
在根据本申请的图像处理设备中,支撑部从上方观察能够形成为矩形,并且原始位置被限定在支撑部的矩形的四个角中的一个角。读取部具有布置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多个读取元件。读取部被构造成在辅助扫描方向上移动多个读取元件的同时读取形成在待读取对象上的图像。检测部被布置为:当具有A4尺寸的待读取对象以具有A4尺寸的待读取对象的长边导向为对准辅助扫描方向并且待读取对象的一角位于原始位置的状态被支撑在支撑部上时,检测具有A4尺寸的待读取对象存在,并且当具有A4尺寸的待读取对象以具有A4尺寸的待读取对象的长边导向为对准主扫描方向并且待读取对象的一角位于原始位置的状态被支撑在支撑部上时,检测具有A4尺寸的待读取对象不存在。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图像处理设备,当检测到待读取对象时,能够假定检测部检测到待读取对象存在的事实对应于待读取对象具有A4尺寸和待读取对象的长边导向为与辅助扫描方向重合的情形(后文,称为A4横向导向的情形),或待读取对象具有A3尺寸(后文,称之为A3横向导向的情形)的情形。此外,能够假定检测部没有检测到待读取对象存在的事实对应于待读取对象具有A4尺寸并且待读取对象的长边导向与主扫描方向重合描的情形(后文称为A4纵向导向的情形)。通过由读取部15开始读取待读取对象的图像,能够确定待读取对象是A4尺寸还是A3尺寸。因此,通过如上所述布置检测部,能够在考虑读取部的读取结果的同时,适当地区分A4横向导向的情形、A3横向导向的情形和A4纵向导向的情形。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
本体单元;和
读取单元,所述读取单元相对于所述本体单元被设置在上侧上,
所述读取单元包含:
基部,所述基部至少形成所述读取单元的底部;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具有支撑待读取对象的支撑表面,所述支撑部被布置成与所述基部的内部底表面间隔开;
读取部,所述读取部被构造成读取形成在由所述支撑部支撑的所述待读取对象上的图像,所述读取部被布置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基部的所述内部底表面之间;和
检测部,所述检测部被构造成检测在所述支撑表面中设定的检测目标部分处是否存在所述待读取对象;
所述本体单元包含:
图像形成单元,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具有记录头,所述记录头被构造成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构造成控制所述读取部和所述图像形成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具有电子电路板;和
盖,所述盖形成所述本体单元的上表面,所述盖相对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和所述控制单元被布置在上侧上,
其中:
在所述盖的上表面上,所述盖具有相对于所述检测部被布置在下侧上的第一区域、相对于所述控制单元被布置在上侧上的第二区域和相对于所述记录头的移动范围被布置在上侧上的第三区域;
所述第一区域具有凹部,所述凹部形成为向下凹陷至比所述第二区域的上边缘位置和所述第三区域的上边缘位置低的位置,所述凹部的内部底表面被布置在比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上边缘位置和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上边缘位置低的位置;
在所述基部的上表面上,所述基部具有容纳部,所述容纳部被形成为向下凹陷,以容纳所述检测部;
在所述基部的下表面上,所述基部具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被形成为在对应于所述容纳部的部分向下突出,所述突出部被构造成插入所述凹部中,所述凹部被设置在所述盖的所述上表面上;并且
容纳在所述容纳部中的所述检测部的下边缘被布置在比所述盖的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上边缘位置和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上边缘位置低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检测部包含:
反射型光传感器,所述反射型光传感器具有朝向所述待读取对象投射光的光投射装置和接收从所述待读取对象反射的光的光接收装置;和
保持器,所述保持器保持所述反射型光传感器,
其中容纳在所述容纳部中的所述检测部被布置为使得所述保持器的下边缘处于比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上边缘位置和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上边缘位置低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相对于所述读取部的移动范围被布置在下侧上的所述保持器的一部分的上边缘位置被设置在比所述基部的被布置在所述第二区域的上侧上的一部分所述内部底表面低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基部的所述容纳部具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形成为确定所述检测部相对于所述基部的相对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含电缆,所述电缆具有连接到所述反射型光传感器的一端和连接到所述电子电路板的另一端,
其中:
所述保持器包括保持所述电缆的电缆保持部和保持所述反射型光传感器的传感器保持部;并且
所述电缆被布置在相对于所述基部位于上侧的位置,并且被所述电缆保持部覆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电缆保持部具有爪部,所述爪部形成为使所述电缆被钩至所述爪部,从而阻止所述电缆从所述电缆保持部脱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电缆保持部具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形成为被钩至所述基部,从而限制所述电缆保持部在远离所述基部的方向上偏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限制部形成为通过接触所述电缆,以进一步限制所述电缆朝向相对于所述限制部的所述电缆的相对侧上的位置偏离。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
所述保持器被构造成使得所述电缆保持部形成为在一个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传感器保持部被设置在所述电缆保持部的延伸形状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
所述保持器在设置有所述传感器保持部的一端具有插入部,所述插入部被插入到所述基部的捕获部中,并且所述保持器在设置有所述传感器保持部的所述一端的相对端具有螺钉紧固部,所述螺钉紧固部被螺合到所述基部;并且
通过将所述插入部插入所述捕获部中,然后将所述螺钉紧固部螺合到所述基部,所述保持器被附接到所述基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
所述支撑部从上侧观察时被形成为矩形形状,原始位置被限定在所述支撑部的所述矩形形状的四个角中的一个角;
所述读取部具有布置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多个读取元件,所述读取部被构造成在辅助扫描方向上移动所述多个读取元件的同时,读取形成在所述待读取对象上的图像;并且
所述检测部被布置为:
当具有A4尺寸的所述待读取对象在具有A4尺寸的所述待读取对象的长边导向为与所述辅助扫描方向重合并且所述待读取对象的一角位于所述原始位置的状态下被支撑在所述支撑部上时,检测所述具有A4尺寸的待读取对象存在;
当具有A4尺寸的所述待读取对象在具有A4尺寸的所述待读取对象的所述长边导向为与所述主扫描方向重合并且所述待读取对象的一角位于所述原始位置的状态下被支撑在所述支撑部上时,检测所述具有A4尺寸的待读取对象不存在。
CN201710113880.7A 2016-02-29 2017-02-28 图像处理设备 Active CN1071353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37244 2016-02-29
JP2016037244A JP6740637B2 (ja) 2016-02-29 2016-02-29 画像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35325A true CN107135325A (zh) 2017-09-05
CN107135325B CN107135325B (zh) 2021-04-06

Family

ID=59679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13880.7A Active CN107135325B (zh) 2016-02-29 2017-02-28 图像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063726B2 (zh)
JP (1) JP6740637B2 (zh)
CN (1) CN1071353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40637B2 (ja) * 2016-02-29 2020-08-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CN108584515B (zh) * 2018-06-20 2019-11-05 林毅 一种可转换排纸路径的前端进纸前端出纸的打印机
JP1653659S (zh) * 2019-08-07 2020-04-13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91719B1 (en) * 1997-12-17 2004-09-1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connectable to the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EP1638309A1 (en) * 2004-09-21 2006-03-2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909584A (zh) * 2005-08-03 2007-02-07 株式会社理光 有助于有效利用空间的成像设备
CN102263878A (zh) * 2010-05-25 2011-11-30 Nec爱克赛斯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设备
CN103210635A (zh) * 2010-11-15 2013-07-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复合装置
JP2013157928A (ja) * 2012-01-31 2013-08-15 Canon Inc 読取装置
CN103369179A (zh) * 2012-03-29 2013-10-2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
CN104519217A (zh) * 2013-09-27 2015-04-1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51921A (ja) * 2001-08-06 2003-02-21 Canon Inc 画像読取記録装置
JP2007155793A (ja) * 2005-11-30 2007-06-21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737415B2 (ja) * 2005-12-28 2011-08-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4737414B2 (ja) * 2005-12-28 2011-08-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4207079B2 (ja) * 2006-10-25 2009-01-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045774B2 (ja) * 2010-03-12 2012-10-1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携帯機検知システム
JP5370306B2 (ja) * 2010-07-29 2013-12-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5640551B2 (ja) * 2010-08-23 2014-12-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06348A (ja) * 2011-06-24 2013-01-10 Brother Industries Ltd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JP5348211B2 (ja) * 2011-08-31 2013-11-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5409753B2 (ja) * 2011-11-30 2014-02-0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701250B2 (ja) * 2012-05-31 2015-04-1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060542B2 (ja) * 2012-07-06 2017-01-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6051686B2 (ja) * 2012-08-29 2016-12-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924201B2 (ja) * 2012-09-07 2016-05-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6045554B2 (ja) * 2014-11-25 2016-12-1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6424641B2 (ja) * 2015-01-15 2018-11-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6493249B2 (ja) * 2016-02-25 2019-04-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6740637B2 (ja) * 2016-02-29 2020-08-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2017208590A (ja) * 2016-05-16 2017-11-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91719B1 (en) * 1997-12-17 2004-09-1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connectable to the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EP1638309A1 (en) * 2004-09-21 2006-03-2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909584A (zh) * 2005-08-03 2007-02-07 株式会社理光 有助于有效利用空间的成像设备
CN102263878A (zh) * 2010-05-25 2011-11-30 Nec爱克赛斯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设备
CN103210635A (zh) * 2010-11-15 2013-07-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复合装置
JP2013157928A (ja) * 2012-01-31 2013-08-15 Canon Inc 読取装置
CN103369179A (zh) * 2012-03-29 2013-10-2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
CN104519217A (zh) * 2013-09-27 2015-04-1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157919A (ja) 2017-09-07
US20170251120A1 (en) 2017-08-31
CN107135325B (zh) 2021-04-06
US10063726B2 (en) 2018-08-28
JP6740637B2 (ja) 2020-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35325A (zh) 图像处理设备
JP7005290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CN100535773C (zh) 包括整理器的多功能外围设备
US8514469B1 (en) Sheet media stack imaging system
US9026690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connection receiving portion for external storage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display panel
US10506118B2 (en) Image output device, multi-function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odule and related image output method
JP2019115043A (ja) 原稿読取装置
EP1813993A1 (en) Auto document feeder paper feed tray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US8040576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US9832330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JP4650197B2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読取方法
JP4715674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4941667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US20070237561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ensing a print area using a hand-held printer
JP6547708B2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621479B2 (en) Illumination source
JP3802252B2 (ja) 画像読み取りヘッド、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JP6443076B2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15129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337798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5326839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2208907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S63191470A (ja) 読取装置
JP2008075855A (ja) ハウジング取付構造及びハウジング構造並びに電子機器
JP2019136890A (ja) 表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