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21873B - 光学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21873B
CN107121873B CN201710091327.8A CN201710091327A CN107121873B CN 107121873 B CN107121873 B CN 107121873B CN 201710091327 A CN201710091327 A CN 201710091327A CN 107121873 B CN107121873 B CN 1071218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unit
holding portion
contact portion
optica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913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21873A (zh
Inventor
佐藤武彦
佐藤功二
浅野幸太
白石大辅
早川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121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218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218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218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2Diaphrag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2Diaphragms
    • G03B9/06Two or more co-operating pivoted blades, e.g. iris ty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 H04N23/687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by shifting the lens or sensor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1Motion detection
    • H04N23/6812Motion detection based on additional sensors, e.g. acceleration sensors

Abstract

公开了光学装置。该光学装置包括由致动器驱动的光学单元,配置成保持光学单元的保持部,以及经由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接触保持部并且经由设置在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之间的连接部接触光学单元的弹性构件。弹性构件在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之间与保持部间隔开,并且在第一接触部和连接部之间以及在连接部和第二接触部之间与光学单元间隔开。弹性构件的与接触光学单元的连接部相对的部分与所述保持部间隔开。

Description

光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诸如照相机和可互换透镜之类的光学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诸如电磁光圈单元之类的电气型光学单元的光学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上述光学装置中的致动器驱动的光学单元(诸如电磁光圈单元)不利地引起振动并且当振动在光学装置中传递时最终引起噪声。
因此,日本专利公开No.(“JP”)07-181559公开了总是与遮光片(light-shieldingblade)的表面接触并且抑制由电磁光圈单元或遮光片的移动引起的振动的具有缓冲表面的阻尼器构件。
根据在JP 07-181559中公开的配置,阻尼器构件总是与遮光片的表面摩擦地接触,并且该接触可以防止遮光片的平滑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光学装置,其被配置成保持电气型光学单元的驱动,并且防止由于光学单元的驱动引起的振动和由振动引起的噪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光学装置包括:光学单元,所述光学单元由致动器驱动;保持部,所述保持部被配置成保持光学单元;以及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经由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与所述保持部接触,并且经由设置在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之间的连接部与光学单元接触。弹性构件在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之间与所述保持部间隔开,并且在第一接触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以及在所述连接部和第二接触部之间与光学单元间隔开。弹性构件的与接触光学单元的连接部相对的部分与所述保持部间隔开。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可互换透镜中的光圈单元保持配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2A至图2C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圈单元保持配置的正视图、侧视图和后视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圈单元保持配置的截面图。
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圈单元的透视图。
图5是用于第一实施例的阻尼橡胶的透视图。
图6A和图6B是用于说明阻尼橡胶的挠曲(flexion)的示意图。
图7是用于第一实施例的阻尼橡胶的振动传递特性的曲线图。
图8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可互换透镜和照相机的截面图。
图9A至图9C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光圈单元保持配置的正视图、侧视图和后视图。
图10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光圈单元保持配置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给出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
第一实施例
图8示出了包括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光学装置的可互换透镜150和可拆卸地附接可互换透镜150的单透镜反光照相机(以下称为“照相机”)100的配置。
可互换透镜150包括图像拾取光学系统。在图像拾取光学系统中,L1表示第一透镜单元,并且L2表示被配置成在光轴方向上移动以用于聚焦的第二透镜单元。L3表示第三透镜单元,并且L4表示被配置成在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部分地移动(移位)并且校正由诸如手的振动之类的照相机振动引起的图像模糊的第四透镜单元。L5表示第五透镜单元。第一透镜单元L1至第五透镜单元L5在光轴方向上移动,并且提供图像拾取光学系统的倍率变化。
照相机100包括诸如CCD传感器和CMOS传感器之类的图像传感器100a。图像传感器100a对由图像拾取光学系统形成的被摄体图像进行光电转换,并输出电信号。未示出的图像处理器通过对来自图像传感器100a的电信号的各种处理生成图像信号。图像信号被显示在设置于照相机100的未示出的显示单元上,或者被记录在可从照相机100弹出的未示出的半导体存储器中。
在可互换透镜150中,附图标记101表示安装部,并且具有用于附接到照相机100的卡口(bayonet)单元。安装部101通过螺钉固定到固定筒102上。固定筒102设置有刻度窗103和未示出的开关面板。可以通过选择设置在开关面板上的开关来选择和使用自动聚焦、图像稳定和其它功能。附图标记104表示固定在安装部101和固定筒102之间的外部环。外部环104设置有铭牌105。
附图标记106表示通过螺钉固定到固定筒102上的引导筒,并且形成基部构件。凸轮筒108围绕光轴可旋转地设置在引导筒106的外周上。当凸轮筒108旋转时,交叉部在设置于凸轮筒108中的凸轮槽和在引导筒106中在光轴方向上延伸的引导槽之间移动。由于设置在用于保持第一透镜单元L1到第五透镜单元L5的保持框架等中的未示出的凸轮从动件与该交叉部接合,所以每个透镜单元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类似地,因为提供给图像模糊校正单元(图像稳定单元或防振单元)110和线性筒111的未示出的凸轮从动件与类似的交叉部接合,所以图像模糊校正单元110和线性筒111在光轴方向上移动。
作为第三透镜单元L3中的物侧(前侧)的单元的第3a透镜单元L3a由第3a单元保持框架113保持,并且作为第三透镜单元L3中的像侧(后侧)的单元的第3b透镜单元L3b由第3b单元保持框架109保持。
作为电气型光学单元(电气光学单元)的电磁光圈单元112包括光圈驱动器和光圈片,该光圈驱动器包括作为致动器的光圈致动器(诸如步进马达)。电磁光圈单元112在第3a保持框架113的后方螺钉固定到第3b单元保持框架109上。被配置成保持第五透镜单元L5的第五单元保持框架114经由第五单元保持板115螺钉固定到在后侧方向上从第3b单元保持框架109延伸的第五单元延伸部109a的后端。第3a单元保持框架113的前端与子光圈116弹性耦接,该子光圈116被配置成确定开口孔径并且在电磁光圈单元112的前端切断有害光。
图像模糊校正单元110保持作为位于第四透镜单元L4的物侧的单元的第4a透镜单元L4a,使得第4a透镜单元L4a可以在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或径向)上移动。第四透镜单元L4a由包括磁体117和线圈118的移位致动器在径向方向上驱动。被配置成保持作为位于第四透镜单元L4的像面侧的单元的第4b透镜单元L4b的第4b单元保持框架119经由加强板120被螺钉固定到图像模糊校正单元110的后端。
滤波器框架121被螺钉固定到线性筒111上。卡口单元被设置在滤波器框架121的前端处的外周上,并且内螺纹单元被设置在滤波器框架121的前端处的内圆周处。罩可以被附接到卡口单元,并且诸如光学滤波器之类的附件可以被附接到内螺纹单元。被配置成保持第一透镜单元L1的第一单元保持框架122被螺钉固定到滤波器框架121上。滤波器框架121的接触部和第一单元保持框架122的接触部中的每一个具有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斜面(bevel)形状。因此,通过旋转第一单元保持框架122并将其附接到滤波器框架121,可以相对于滤波器框架121在光轴方向上选择第一单元保持框架122的附接位置。这种配置可以校正由于制造误差引起的在广角侧和望远侧之间的焦点位置移位。
附图标记123表示在其前表面上印有透镜名称等的装饰环。附图标记124表示被螺钉固定到引导筒106上的聚焦单元。聚焦单元124包括振动型马达和差动结构,并且输出对应于振动型马达中转子的旋转量的聚焦键127的旋转量和手动聚焦环125的旋转量。例如,在手动聚焦中,手动环125旋转并且聚焦键127旋转。这种配置可以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第二透镜单元L2并提供聚焦状态。
附图标记126表示用于使滑动停止并且环绕(wound)在手动环125的外周周围的聚焦橡胶。
螺钉固定在聚焦单元124的前侧上的是安装有一对抖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或陀螺仪传感器)128的陀螺基板129,传感器128被配置成检测照相机振动在水平(偏航)方向上和垂直(俯仰)方向上的角速度。
包括格雷码图案(gray code pattern)的未示出的编码器柔性基板被结合到从聚焦单元124以弧形延伸的延伸部的外周上。在聚焦单元124的前侧,在没有抖动传感器128或编码器柔性基板的相位(phase)处设置有突起,并且未示出的辊被螺钉固定到该突起上。
附图标记130表示变焦操作环。未示出的辊与变焦操作环130中的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槽接合,并且在允许变焦操作环130围绕光轴旋转的同时防止其在光轴方向上移动。凹部被形成在变焦操作环130的内圆周中,且与被螺钉固定到凸轮筒108上的未图示的变焦键接合。这种配置可以经由变焦键使凸轮筒108与变焦操作环130一体旋转。
本实施例在可互换透镜中远离照相机100(在聚焦单元124前面)设置抖动传感器128。这种配置抑制了由照相机100生成的振动(诸如当快门帘幕移动和镜子上下移动时引起的振动)被容易地传递到抖动传感器128。
由于变焦操作环130在光轴方向上被定位在没有抖动传感器128的相位处,所以可以在不增加透镜外径的情况下设置抖动传感器128。这种配置可以减小可互换透镜150的尺寸。
附图标记131表示用于使滑动停止并且环绕在变焦操作环130的外周的周围的变焦橡胶。被螺钉固定到变焦操作环130上的未示出的变焦刷在编码器柔性基板上的格雷码图案上滑动,并且用于检测变焦操作环130和编码器柔性基板之间的位置关系。
附图标记132表示内凸轮筒,未示出的辊被螺钉固定到该内凸轮筒上。该辊与设置在引导筒106中的凸轮槽和设置在凸轮槽与凸轮筒108中的线性槽接合。因此,内凸轮筒132在旋转的同时与凸轮筒108一体地在光轴方向上移动。
附图标记133表示第二单元保持框架,其被配置成保持第二透镜单元L2,并且设置在其外周部上的突起与设置在内凸轮筒132的内圆周中的凸轮槽接合。从第二单元保持框架133延伸的键部分与聚焦键127接合,使得其与聚焦键127一体地旋转。因此,当凸轮筒108旋转时(当聚焦键127停止时),第二单元保持框架133在光轴方向上移动内凸轮筒132在光轴方向上的移动量以及与内凸轮筒132中的凸轮槽的旋转相关联的接合点的光轴方向上的变化量的总量。
当聚焦键127旋转时(当凸轮筒108停止时),聚焦键127根据与内凸轮筒132中的凸轮槽的接合点在光轴方向上的变化量在旋转的同时移动。
根据本实施例的可互换透镜150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第二透镜单元L2,以便使用该机构机械地校正与特定于内聚焦的焦距的变化(倍率变化)相关联的焦点位置移位。
附图标记134表示刻度表,其被配置成与聚焦键127一起旋转作为聚焦单元124的输出,并且利用刻度窗103显示聚焦位置。
附图标记135表示主基板,其直接或经由柔性布线板与聚焦单元124、电磁光圈单元112、图像模糊校正单元110、陀螺基板129和编码器柔性基板电气连接。安装在主基板135上的诸如CPU之类的控制器控制可互换透镜150中的各种操作。更具体地,控制器根据来自照相机100的聚焦驱动命令驱动聚焦振动型马达,以在自动聚焦中获得聚焦状态。另外,控制器根据来自照相机100的光圈驱动命令驱动光圈致动器,以自动调整光量。控制器根据来自抖动传感器128的输出控制移位致动器,并且在径向方向上移动图像模糊校正单元110中的第4a透镜单元L4a以用于图像稳定。
附图标记136表示被螺钉固定到安装部101上的接触块,并且该接触块经由柔性布线板连接到主基板135。接触块136与照相机100通信,并且从照相机100接收电力供给。
附图标记137表示后盖,其与安装部101弹性地耦接并且被配置成切断有害光。附图标记138表示与后盖137弹性地耦接的保护橡胶环。
现在参考图1、图2A至2C、图3和图5,将给出对使用第3b单元保持框架109作为被配置成保持电磁光圈单元(以下简称为“光圈单元”)112的保持部的光圈单元保持结构的描述。图1示出了分解的光圈单元保持配置。图2A示出从物侧观察的光圈单元保持配置,且图2B示出从横向侧观察的光圈单元保持配置,并且图2C示出从像面侧观察的光圈保持配置。图3示出了图2C中所示的A-A截面。图5示出了后面将要描述的阻尼橡胶1的形状。
光圈单元112在圆周方向上具有三个连接销112a,并且每个连接销112用作具有前端(tip)的突起,该前端的直径大于根部的直径。三个连接销112a中的每个前端部被插入到各自用作弹性构件的三个阻尼橡胶1中的连接凹部(连接部)1b中。每个阻尼橡胶1具有整体在圆周方向上延伸并且被设置在从光轴在垂直方向上移位的位置处的弧形形状。
在圆周方向上设置在每个阻尼橡胶1的两端处的两个接触部1a(诸如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从外部径向插入到在第3b单元保持框架109的外周上被彼此间隔开的两个附接槽109a(诸如第一接收部和第二接收部)中。由此,每个阻尼橡胶1被保持和防止在光轴方向上和在光轴周围的方向上移动。在阻尼橡胶1的两个接触部1a之间设置有梁状柔性构件1c,且该梁状柔性构件1c在圆周方向上延伸。上述的连接凹部(连接部)1b在圆周方向上设置在柔性构件1c的中心。
橡胶按压构件2中的环部从后侧通过两个螺钉3附接到被配置成保持三个阻尼橡胶1的第三单元保持框架109。在光轴方向上延伸到前侧的两个延伸部2a被设置在橡胶按压构件2中的环部的外周边缘上的三个点中的每一个处。当橡胶按压构件2通过螺钉3被固定(耦接)到第3b单元保持框架109时,每个延伸部2a被设置成在径向方向上将附接槽109a中的入口部与附接槽109a的外部隔离,并且将接触部1a按压在阻尼橡胶1中。由此,阻尼橡胶1中的两个接触部1a与附接槽109a的底表面和在其径向方向上的内侧和外侧上的延伸部2a接触(被保持在二者之间)。因此,阻尼橡胶1(两个接触部1a)被保持并防止了相对于第3b单元保持框架109在光轴方向上、在围绕光轴方向的方向上和在径向方向上移动。当第一保持部表示第三单元保持框架109时,第二保持部对应于橡胶按压构件2。
图4示出了光圈单元112。光圈单元112包括光圈驱动器(光圈致动器)112b和包括作为遮光构件的多个光圈片112c的光圈片单元。连接销112a被设置在光圈单元112的后面上,并且如之后所述的那样在圆周方向上的三个点处(在围绕光轴的120°的等角度间隔处)向后侧突起。三个连接销112a与光轴等距离。当通过未示出的柔性基板将电压施加到光圈驱动器112b时,光圈片112c被打开和关闭。通过光圈驱动器112b驱动光圈片112c可能引起来自光圈单元的振动。
现在参照图5,将给出对阻尼橡胶1的形状的详细描述,并且参照图6A和图6B,将给出对阻尼橡胶1的挠曲的描述。
如图5中所示,本实施例在光轴方向上布置光圈单元112、阻尼橡胶1和第3b单元保持框架109。如上所述,接触部1a在阻尼橡胶1的两端处在圆周方向上插入到设置在第3b单元保持框架109中的附接槽109a中。梁状柔性构件1c被设置成在圆周方向上连接这些接触部1a。接触部1a具有在纵向方向和与纵向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从柔性构件1c突起到第3b透镜保持框架109的腿的形状。
光圈单元中的连接销112a被插入(接合)到连接凹部1b中,并且连接凹部1b被设置在柔性构件1c的圆周方向的中心处。连接凹部1b在第3b单元保持框架109一侧的后部具有比连接凹部1b的前部大的宽度(内径),以便与连接销112a的大的直径前端部接合。因此,当连接销112a在径向方向上插入连接凹部1b中时,防止了在光轴方向和径向方向上的相互的相对运动。换句话说,阻尼橡胶1中的连接凹部1b的附近和连接销112a可以在光轴方向或径向方向上一体地移动。
本实施例将阻尼橡胶1布置在与光轴等距离的位置处,或者被布置成以便对应于连接销112a在圆周方向上的三个点处的布置(围绕光轴以120°的等间隔布置)。光圈单元经由三个阻尼橡胶1由第3b单元保持框架109保持。
例如,如从径向方向观察的图6A中所示,当在光轴方向上在光圈单元112中发生振动时,振动从连接销112a传递到阻尼橡胶1中的连接凹部1b,并且使阻尼橡胶1中的柔性构件1c在光轴方向上弯曲(如双点划线所示)。虽然图6A示出了柔性构件1c向第3b单元保持框架109一侧弯曲,但是柔性构件1c可以向相反侧弯曲。这是因为接触部1a具有上述腿的形状,并且柔性构件1c(连接凹部1b)经由连接销112a与光圈单元112间隔开,并且与光圈单元112连接。换句话说,这是通过在柔性构件1c和第3b单元保持框架109之间形成的空间S以及在柔性构件1c和光圈单元112之间形成的空间S来实现的。柔性构件1c弯曲,并且轻柔地吸收光圈单元112的振动。因此,可以获得高的阻尼效果(振动衰减效果)。
如果柔性构件1c在没有这些空间的情况下与第3b单元保持框架109和光圈单元112接触,则柔性构件1c压缩地或拉伸地变形并且不弯曲。在这种情况下,阻尼橡胶1的刚度高于本实施例的刚度,并且不能获得充分的阻尼效果。
如从光轴方向观察的图6B中所示,当在径向方向上在光圈单元112中发生振动时,振动从连接销112a传递到阻尼橡胶1中的连接凹部1b,并且阻尼橡胶1中的柔性构件1c如双点划线所示的那样在径向方向上弯曲。虽然图6B示出了柔性构件1c在径向方向上向内侧弯曲,但是柔性构件1c可以在径向方向上向外弯曲。这通过在柔性构件1c和第3b单元保持框架109之间形成的空间S和在径向方向上形成在柔性构件1c外侧的空间S来实现的。与接触部1a接触的台109b被形成在设置于第3b单元保持框架109中的附接槽109a中,以在柔性构件1c和第3b单元保持框架109之间形成空间S。
因此,阻尼橡胶1包括在相互不同的位置处与第3b单元保持框架109接触的两个腿状接触部1a、以及在这些接触部1a之间经由空间S远离第3b单元保持框架109和光圈单元112的柔性构件1c。阻尼橡胶1包括在柔性构件1c延伸的纵向方向上在与接触部1a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处耦接到光圈单元112(连接销112a)的连接凹部1b。
图7示出了阻尼橡胶1的振动传递特性。当阻尼橡胶1用于人类通常对其声学高度敏感的1000Hz或者更高范围时,共振倍率(其为共振对挠曲量的振幅倍率)变得被充分地减小到或等于或低于-20dB,并且阻尼橡胶1提供高的阻尼效果。用于放大振动的Q值位于150Hz附近并且大约为7dB。然而,人类可听度对200Hz或更低的范围较不敏感,并且该Q值不防止噪声降低。因此,阻尼橡胶1对高于200Hz的频率的共振倍率小于对低于200Hz的频率的共振倍率。
用于阻尼橡胶1的材料可以是例如丁基橡胶和丁腈橡胶。阻尼橡胶1的形状被适当地选择,并且可以根据光圈单元112的自身重量来选择材料。由此,在非振动状态下,阻尼橡胶1由于光圈单元112的自重而弹性变形,并且防止了光圈单元112在光轴位置移动,并且可以在振动状态下获得高的阻尼效果。
本实施例设置阻尼橡胶1以使得其在光轴方向上与光圈单元112和第3b单元保持框架109对准。这种配置可以防止可互换透镜150在径向方向上增大其尺寸,并且提供具有高阻尼效果的阻尼橡胶1。
第二实施例
图9A和图9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光圈单元保持配置。在图9A和图9B中,光圈单元112'的基本结构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光圈单元112的基本结构相同。然而,本实施例在光圈单元112'的外周表面上在圆周方向上以等间隔布置的三个点处提供三个连接销112a',使得这些连接销112a'在径向方向上向外突起。阻尼橡胶11在光圈单元112'的外周上在圆周方向上以等间隔布置在三个点处。连接销112a'与阻尼橡胶11的内圆周耦接,并且阻尼橡胶11的外周在圆周方向的两端处与圆柱形保持部20接触。
图9C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阻尼橡胶11。阻尼橡胶11基本上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阻尼橡胶1的形状类似的形状。换句话说,阻尼橡胶11包括在不同位置处与保持部20接触的两个腿状接触部11a,以及在接触部11a之间延伸并且经由空间S远离保持部20和光圈单元112'的柔性构件11c。阻尼橡胶11还包括连接凹部11b,光圈单元112'(连接销112a')在柔性构件11c延伸的纵向方向上在与接触部11a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处与该连接凹部11b耦接。阻尼橡胶11的阻尼效果类似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阻尼橡胶1的阻尼效果。
本实施例将阻尼橡胶11设置在光圈单元112'的外周上,并且将保持部20设置在阻尼橡胶11的外周上。换句话说,光圈单元112'、阻尼橡胶11和保持部20在与光轴方向正交的径向方向上彼此对准。这种配置可以避免可互换透镜的长度在光轴方向上增加,并且提供具有高阻尼效果的阻尼橡胶11。
第三实施例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光圈单元保持配置。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阻尼橡胶1和11中的接触部1a和11a具有相对于柔性构件1c和11c朝向保持部109和20延伸的腿的形状,并且在柔性构件和保持部之间形成空间S。
然而,如在图10中所示的阻尼橡胶31中,接触部31a可以不相对于柔性构件31c朝向保持部(第3b单元保持框架109')突起,并且第3b单元保持框架109'的与柔性构件31c相对的部分可以具有凹部109c以形成空间S。在这种情况下,如双点划线所示,柔性构件31c可以由于光圈单元112的振动而弯曲,并且可以提供高的阻尼效果。
虽然每个实施例讨论了光圈单元作为电气型光学单元的示例,但是每个实施例中描述的阻尼橡胶(弹性构件)可以用于除了光圈单元之外的光学单元(诸如图像模糊校正单元)。
根据每个实施例,弹性构件的柔性构件的挠曲可以吸收由于驱动光学单元引起的振动并且抑制由于振动生成噪声。
虽然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赋予最宽泛的解释,以包括所有这样的修改以及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1)

1.一种光学装置,包括:
光学单元,所述光学单元包括能移动构件和驱动所述能移动构件的致动器;
保持部,所述保持部被配置成保持光学单元;以及
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具有各自与所述保持部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以及设置在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之间并连接至光学单元的柔性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部在连接位置处连接到光学单元,使得在柔性部和光学单元之间形成第一空间,并且在柔性部和保持部之间形成第二空间以便包括与连接位置相对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在包括所述光学装置的光轴方向和与所述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在内的两个正交方向上保持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
其中所述弹性构件保持所述光学单元以便在所述两个正交方向上形成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包括:
第一保持部,所述第一保持部包括第一接收部和第二接收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在所述光轴方向上插入到所述第一接收部中,所述第二接触部在所述光轴方向上插入到所述第二接收部中;以及
第二保持部,所述第二保持部与所述第一保持部耦接以遮蔽所述第一接收部和所述第二接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单元、所述弹性构件和所述保持部被布置在所述光学装置的光轴方向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单元、所述弹性构件和所述保持部被布置在与所述光学装置的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对高于200Hz的频率的共振倍率比对低于200Hz的频率的共振倍率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单元是被配置成通过经由所述致动器驱动作为能移动构件的遮光构件来调整光量的光圈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单元包括作为能移动构件的至少一个光学构件,所述至少一个光学构件被配置成通过所述致动器在垂直于预定轴的方向上移动,
其中所述弹性构件被设置于在垂直于所述预定轴的方向上从所述光学单元移位的位置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单元包括作为能移动构件的至少一个光学构件,所述至少一个光学构件被配置成通过所述致动器在垂直于预定轴的方向上移动,
其中所述弹性构件被设置于在垂直于所述预定轴的方向上从所述保持部移位的位置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单元包括作为能移动构件的至少一个光学构件,所述至少一个光学构件被配置成通过所述致动器在垂直于预定轴的方向上移动,
其中所述预定轴平行于所述光学装置的光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构件布置在围绕所述光学装置的光轴的三个位置处,并且,
所述光学单元被保持部和弹性构件保持。
CN201710091327.8A 2016-02-24 2017-02-21 光学装置 Active CN1071218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32706 2016-02-24
JP2016032706A JP6758855B2 (ja) 2016-02-24 2016-02-24 光学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21873A CN107121873A (zh) 2017-09-01
CN107121873B true CN107121873B (zh) 2020-07-24

Family

ID=59631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91327.8A Active CN107121873B (zh) 2016-02-24 2017-02-21 光学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310357B2 (zh)
JP (1) JP6758855B2 (zh)
CN (1) CN1071218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71723A1 (ja) * 2018-03-06 2019-09-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ユニット
CN110941074B (zh) * 2018-09-21 2023-04-07 佳能株式会社 配备有旋转环的摄像设备、光学装置和配件装置
TWI747501B (zh) * 2020-09-16 2021-11-21 大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驅動模組與電子裝置
WO2022070855A1 (ja) * 2020-09-29 2022-04-07 株式会社ニコン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44471A (en) * 1982-03-12 1984-04-24 Polaroid Corporation Variable focus lens system employing elastomeric lens
US5708865A (en) * 1993-12-14 1998-01-13 Nikon Corporation Camera having anti-vibration function with improved connection and placement of anti-vibration components
JP2004118115A (ja) * 2002-09-27 2004-04-15 Canon Inc 光学機器
JP2004246172A (ja) * 2003-02-14 2004-09-02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撮像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JP2006011202A (ja) * 2004-06-29 2006-01-12 Konica Minolta Photo Imaging Inc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851813A (zh) * 2005-04-22 2006-10-25 株式会社日立媒介电子 光拾取器
JP2008003409A (ja) * 2006-06-23 2008-01-10 Canon Inc 光学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67259A (ja) * 1992-08-24 1994-03-11 Canon Inc 光学機器
US5502524A (en) 1993-10-27 1996-03-26 Eastman Kodak Company Aperture/shutter mechanism with damping member
JP2002287196A (ja) * 2001-03-28 2002-10-03 Tamron Co Ltd 画像安定化装置におけるブレ補正光学装置
JP4649136B2 (ja) * 2003-07-31 2011-03-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露光装置及び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DE102004042365A1 (de) * 2003-09-12 2005-04-14 Siemens Ag Röntgendetektor
JP4706899B2 (ja) * 2005-02-15 2011-06-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制御装置及びレンズ駆動制御方法、撮像装置
CN2862108Y (zh) * 2005-12-26 2007-01-24 宁波广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码相机镜头组件的调焦机构
JP5125830B2 (ja) * 2008-07-11 2013-01-23 株式会社ニコン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カメラ
US7969667B2 (en) 2008-07-30 2011-06-28 Olympus Imaging Corp. Lens assembly
JP5284715B2 (ja) 2008-07-30 2013-09-11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レンズ組立体
JP2010087048A (ja) 2008-09-29 2010-04-15 Canon Inc 光学要素の支持構造、それを用いた露光装置及び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2011090250A (ja) * 2009-10-26 2011-05-06 Canon Inc 光学装置、それを用いた露光装置及び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2012194377A (ja) * 2011-03-16 2012-10-11 Nikon Corp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44471A (en) * 1982-03-12 1984-04-24 Polaroid Corporation Variable focus lens system employing elastomeric lens
US5708865A (en) * 1993-12-14 1998-01-13 Nikon Corporation Camera having anti-vibration function with improved connection and placement of anti-vibration components
JP2004118115A (ja) * 2002-09-27 2004-04-15 Canon Inc 光学機器
JP2004246172A (ja) * 2003-02-14 2004-09-02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撮像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JP2006011202A (ja) * 2004-06-29 2006-01-12 Konica Minolta Photo Imaging Inc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851813A (zh) * 2005-04-22 2006-10-25 株式会社日立媒介电子 光拾取器
JP2008003409A (ja) * 2006-06-23 2008-01-10 Canon Inc 光学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21873A (zh) 2017-09-01
JP2017151234A (ja) 2017-08-31
US10310357B2 (en) 2019-06-04
US20170242318A1 (en) 2017-08-24
JP6758855B2 (ja) 2020-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14802B2 (en) Lens apparatus and camera
CN107121873B (zh) 光学装置
US7603030B2 (en) Optical apparatus for correcting the movement of a focusing lens in accordance with a change in focal length
KR20130073465A (ko) 카메라 모듈
US7016123B2 (en) Lens apparatus and image taking apparatus
JP2016062096A (ja) レンズ鏡筒
US7574121B2 (en) Imaging device having an optical image stabilizer
JPH1090744A (ja) ブレ補正装置
JP5043318B2 (ja) 光学機器
US10921543B2 (en) Lens barrel and optical apparatus
JP2007193126A (ja) 撮像装置及びカメラ
JP5219425B2 (ja) レンズ鏡筒
JP5484141B2 (ja) 撮像装置
US9268112B2 (en) Lens barrel
JP2017106950A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光学機器
JP2009169102A5 (zh)
JP2009169102A (ja) リードスクリューを用いた鏡枠移動装置
JP2023179154A (ja) レンズ鏡筒及び光学機器
JP2023179213A (ja) レンズ鏡筒及び光学機器
KR101402207B1 (ko) 렌즈 이동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촬상 장치
JP2023110540A (ja) レンズ鏡筒、光学機器、およ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JPH07218952A (ja) レンズ鏡筒
JP2017098721A (ja) 撮像素子の調整機構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影装置
JP2007047651A (ja) 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光学機器
JPH07218803A (ja) レンズ鏡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