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14116A - 一种杏鲍菇菌糠熟料袋栽草菇保湿增产技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杏鲍菇菌糠熟料袋栽草菇保湿增产技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14116A
CN107114116A CN201610884075.XA CN201610884075A CN107114116A CN 107114116 A CN107114116 A CN 107114116A CN 201610884075 A CN201610884075 A CN 201610884075A CN 107114116 A CN107114116 A CN 1071141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shroom
straw mushroom
bag
bacterium
com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8407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威
覃培升
马婷婷
韦珂
蒙健宗
钟梅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61088407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141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14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141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DIN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FERTILISERS PRODUCING CARBON DIOXIDE
    • C05D3/00Calcareous fertilisers
    • C05D3/02Calcareous fertilisers from limestone, calcium carbonate, calcium hydrate, slaked lime, calcium oxide, waste calcium produc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杏鲍菇菌糠熟料袋栽草菇保湿增产技术,涉及食用菌种植领域。杏鲍菇周年化生产的废菌糠造成污染,废菌糠可变废为宝,添加木薯渣辅料,配制低价、易得、大宗的培养料。草菇的生长喜好高温高湿。传统草菇生产方式难以处理保湿的问题,菌丝风干,不利于草菇生长。本发明提供一种稳保湿、恒高湿、缩工期、提产量、降成本的草菇生产方式。工艺流程包括:将预处理的培养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菌丝满袋后,消毒、拆袋,把裸菌包放置到培养架上,在裸菌包后覆盖一层废棉,进行出菇管理,采收加工。本发明具有稳保湿、恒高湿、缩工期、提产量、降成本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杏鲍菇菌糠熟料袋栽草菇保湿增产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种植领域,具体说,属于一种食用菌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利用杏鲍菇菌糠来作为栽培草菇培养料的主要原材料,可明显降低草菇的生产成本,同时减轻环境污染,因此用杏鲍菇菌糠熟料来栽培草菇属于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
但草菇生产有其独有特性,需要高温高湿才能够高出,维持合适的水分就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传统栽培方法中,很容易出现草菇菌丝体干燥而不能够扭结形成子实体的情况,造成减产。通过废棉的保湿,废棉与菌包下面的薄膜构成了一封闭系统,水分不容易蒸发,从而保持了适宜的湿度,有利于子实体的扭结和生长,提高了产量 。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兼顾减轻环境污染的保湿增产草菇生产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指导原则
1、本技术方案的第一个指导原则是利用两种污染物作为草菇培养料的原材料,既降成本又治污。
本技术方案所述两种污染物分别是“杏鲍菇菌糠熟料”和“木薯渣”,本技术方案使用的培养料以生产杏鲍菇后所废弃的菌糠为主,还包括木薯渣废料,通过合适的配比,制成适合草菇生产的培养料。
已经知悉生产杏鲍菇的企业和生产淀粉的企业都位于同一个地域——广西南宁市明阳工业区。生产杏鲍菇的某企业每天产生6吨以上杏鲍菇废菌棒,工厂内没有更多的地方堆放这些废菌棒了,企业还需要雇人拉走。
废菌棒如果堆放在厂内一周,就会全部发霉变黑,散发臭味,空气中飘扬杂菌的孢子,造成环境恶化,影响后续生产。
为了处理废菌棒,企业出台优惠政策,利用该优惠政策可获得廉价的废菌棒,甚至是免费获得。
另外,广西南宁市明阳工业区内专门生产淀粉的某企业是亚洲最大的变性淀粉生产企业,每天产生木薯渣数百吨,这些废料除了周边的农民运走少量用来种植水果外,绝大部分由企业雇人运到十几公里外堆放。每逢下雨,污水流到农村的楼房旁,散发腐臭味,造成环境污染。
广西是种植木薯的大省(区),在生产淀粉和酒精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木薯渣,目前仅有少部分木薯渣被用作农家肥,大部分未得到有效利用,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也造成环境污染。
从前述可知,开发上述两种废料的综合利用乃共赢之举,也为获得丰富廉价原材料提供了可能,若能实现草菇培养料生产的批量化、定点化,其成本还可以大幅降低。
2、本技术方案的第二个指导原则是省略二次发酵流程以缩短草菇的生产周期。
本技术方案的另一个核心技术为菌丝在袋内发菌,省略二次发酵,这属于本技术方案的第二个指导原则。
菌丝在袋内发菌后,经过拆包,就直接进入大棚出菇管理。拆袋时可在大棚外进行,拆袋后的裸菌棒先整齐摆放在塑料筐内,满筐后再搬到大棚的菇床上,堆放、排列成一层或多层,采用直接熟料接种发菌的方式来取代生料的二次发酵,省工省时,提高转化率,缩短生长周期。
工厂化周年生产杏鲍菇仅采摘一潮菇,培养料中的营养还剩余很大一部分,每天都需要处理一批采收后的菌棒,造成大量废弃菌包堆积。
所述废弃菌包中仍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却无法有效再次利用,造成极大资源浪费,杏鲍菇废弃菌包的二次开发利用已成为杏鲍菇生产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这些杏鲍菇熟料菌糠中的绝大部分纤维素已进行过一次分解,与传统配料稻草相比,更有利于草菇生长。
分析杏鲍菇菌糠的营养成分,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木薯渣和麸皮补充碳源、氮源及调节适合的碳氮比;将菌糠和木薯渣混合均匀堆沤发酵,进一步分解纤维成分后装袋灭菌、接种栽培,通过比较各组配方的栽培效果优选配方。
本发明培养料中各种原料的比例如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算):
杏鲍菇菌渣70%-90%,木薯渣10%-20%,麦麸5%-10%,熟石灰(干基2%-5%)。
选用聚氯乙烯白色袋来装袋,其口径15-25厘米。
因菌丝在袋内已完成发菌,故不需要二次发酵。拆袋后菌棒就转入大棚进行出菇管理。由于袋装发菌速度快,大棚直接出菇时间短,所以整个生产周期至少缩短一周,拆袋后7天即可开始采收。
3、本技术方案的第三个指导原则是实行全年多潮连续批量栽培进一步提高治污能力。
“杏鲍菇菌糠熟料”和“木薯渣”这两种环境污染物不断增加,数量惊人,远远超出环境的承受能力和原有的无害化处理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治污能力,本技术方案的第三个指导原则是实行全年多潮连续批量栽培。
4、本技术方案的第四个指导原则是保持湿度,以利于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
发菌完成的菌包,消毒拆包后,转移到育菇房中。架上可以铺垫一层薄膜,裸体菌包水平放置一层,紧密铺满育菇架上;然后在菌包上面及其四周覆盖一层3厘米厚度的湿废棉,用以保湿。废棉事先用pH14石灰水浸泡1天,捞出沥干,控制废棉的pH9-11。
二、本发明的多个配比组合
草菇栽培,核心技术之一为“草菇培养料”的配方。经查,目前国内和国际上常见草菇培养料的配方包括以下几种:
草菇培养料的配方之一:原料包括废棉、蔗渣、稻草,其中废棉69%-79%,稻草10%,麦皮5%-15%,石灰6%-8%,pH8-9,含水量68%-70%。
草菇培养料的配方之二:
夏季栽培适用型:废棉用量为7-8kg/平方米,麦皮用量5%;
春秋两季适用型:废棉用量为12-15kg/平方米,麦皮用量10%;
反季节栽培适用型:废棉用量为9-11kg/平方米,麦皮用量可达15%;
草菇培养料的配方之三:原料主要包括棉子壳、废棉、麦秸、稻草、玉米芯、玉米秸、花生壳。
本生产方式可根据环境和条件作出适当的调整,根据原料定点化的原则可以调整培养料中某种材料的比例;
根据所述菌袋的大小,可以调整装袋后的口径、装料高和每袋的装料干重;
码堆时可为单层、双层、多层摆放,也可以码成其他的模式。
三、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草菇生产流程
本技术方案主要按照如下生产流程来实现全年连续批量生产:
生产流程一:选定草菇菌种。
生产流程二:确定草菇培养料原料的配方,其中杏鲍菇菌糠熟料按重量计算其占比在70%-90%之间,木薯渣按重量计算其占比在10%-20%之间。
生产流程三:培养料堆料发酵,其pH值约9-11。
生产流程四: 给培养料进行拌料并装袋,可用20cm×45cm 聚丙烯塑料来分装培养料。
生产流程五:对袋内培养料进行灭菌操作,灭菌温度126℃,灭菌时间为2小时以上。
生产流程六: 以一个培养料袋为基本单位,进行草菇栽培种的接种操作,接种量为5%。
生产流程七: 在培养房中进行发菌培养,发菌完成后消毒、拆袋、转入育菇房。
生产流程八:通过码堆来实现批量生产,可以直接在菇床上码堆。
生产流程九: 出菇管理阶段,注意控温、控湿、调光、通风,防病虫害。
生产流程十: 发菌完成的菌包,消毒拆包后,转移到育菇房中。架上可以铺垫一层薄膜,裸体菌包水平放置一层,紧密铺满育菇架上;然后在菌包上面及其四周覆盖一层3厘米厚度的湿废棉,用以保湿。废棉事先用pH14石灰水浸泡1天,捞出沥干,控制废棉的pH为9-11。
生产流程十一:采收,并储藏或上市。
生产流程十二: 重复前述流程,开始下一潮草菇生产。
作为优选方案,生产流程二按照杏鲍菇菌糠60%、木薯渣20%、麸皮15%、石灰5%称取,按含水量70%加水搅拌的方式来制成草菇培养料。
作为优选方案,发菌完成的菌包,消毒拆包后,转移到育菇房中。架上可以铺垫一层薄膜,裸体菌包水平放置一层,紧密铺满育菇架上;然后在菌包上面及其四周覆盖一层3厘米厚度的湿废棉,用以保湿。废棉事先用pH14石灰水浸泡1天,捞出沥干,控制废棉的pH为9-11。这层废棉既能够保湿,促进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又能够避免好氧真菌的繁殖,从而增加产量,减少污染。
综合前述可以得知,本发明具有如下几个有益效果:
有益效果之一:大量杏鲍菇菌糠熟料有效二次利用,大大降低草菇生产成本。
有益效果之二:大量木薯渣得到有效二次利用,降成本、利环保。
有益效果之三:培养料不需要二次发酵,明显缩短生产周期。
有益效果之四:废棉保湿,使得培养料始终保持在一个较合适的水分水平以促长增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生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共公开了两个实施例,分别阐述如下:
一、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技术方案的生产流程如下:
Step 1: 选定草菇菌种,选定草菇黑优品种;
Step 2: 确定草菇培养料原料的配方,按照杏鲍菇菌糠熟料60%、木薯渣20%、麸皮15%、石灰5%称取,按含水量70%加水搅拌制成;
Step 3: 培养料堆料发酵,培养料体积为15立方米,pH值为11,期间翻堆三次;
Step 4:装袋,选用30cm×45cm 聚丙烯塑料袋来分装培养料,为提高效率,一般采用机械自动装袋;
Step 5:对袋装培养料进行灭菌操作,控制灭菌温度126℃,灭菌时间2小时;
Step 6: 以一个培养料袋为基本单位,进行草菇栽培种的接种操作,接种量为5%。
Step7:直接发菌操作,控制室温为28℃-30℃,湿度为70%,不需要二次发酵;
Step 8:通过码堆来实现批量生产,消毒拆包后,在120厘米长、80厘米宽的铁丝网上排列一个单层,纵向5层,横向10个菌包,共码堆50个菌包;以此类推,整个草菇棚内所栽培的菌包总数超过1000个;
Step 9: 出菇管理阶段,比如控制室温为29-30℃,空气湿度85-90%(删除),光照50-200lx,注意通风换气,防病虫害;
Step 10: 发菌完成的菌包,消毒拆包后,转移到育菇房中。架上可以铺垫一层薄膜,裸体菌包水平放置一层,紧密铺满育菇架上;然后在菌包面上及其四周覆盖一层3厘米厚度的湿废棉,用以保湿。废棉事先用pH14石灰水浸泡1天,捞出沥干,控制废棉的pH为9-11。这层废棉既能够保湿,促进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又能够避免好氧真菌的繁殖,从而增加产量,减少污染。
Step 11:采收,并储藏或上市;在8-14天后开始采收,一般来说,所得草菇的产量约5公斤/平方米、其生物转化率在32%以上,储藏温度控制在15-18℃;
Step 12:重复前述流程,开始下一潮草菇生产;本潮草菇采收完成后,不需要任何时间间隔,可以立即进行下一潮草菇的栽培,多潮草菇可以连续采收一个月。
二、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技术方案的生产流程如下:
Step 1: 选定草菇菌种,选定草菇黑优品种;
Step 2: 确定草菇培养料原料的配方,按照杏鲍菇菌糠熟料60%、木薯渣20%、麸皮15%、石灰5%称取,按含水量70%加水搅拌制成;
Step 3: 培养料堆料发酵,培养料体积为13.3立方米,pH值为10,期间翻堆三次;
Step 4: 给培养料进行拌料并装袋,选用20cm×45cm 聚丙烯塑料来分装培养料,为提高效率,一般采用机械自动装袋,不建议采用人工装袋;
Step 5:对袋内培养料进行灭菌操作,控制灭菌温度为126℃,灭菌时间为2小时;
Step 6: 以一个培养料袋为基本单位,进行草菇栽培种的接种操作,接种量为5%;
Step 7: 直接发菌操作,控制室温为28℃-30℃,湿度为70%,不需要二次发酵;
Step 8:通过码堆来实现批量生产,消毒拆包后,在100厘米长、70厘米宽的铁丝网上排列4个塑料周转箱(长50厘米、宽35厘米、高15厘米),塑料周转箱摆放一个单层,纵向2个菌包,横向5个菌包,共码堆40个菌包;以此类推,整个草菇棚内所栽培的菌包总数约900个;
Step 9: 出菇管理阶段,比如控制室温为28℃-30℃,光照50-200lx,注意通风换气,防病虫害;
Step 10: 发菌完成的菌包,消毒拆包后,转移到育菇房中。架上可以铺垫一层薄膜,裸体菌包水平放置一层,紧密铺满育菇架上,;然后在菌包上面及其四周覆盖一层3厘米厚度的湿废棉,用以保湿。废棉事先用pH14石灰水浸泡1天,捞出沥干,控制废棉的pH为9-11。这层废棉既能够保湿,促进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又能够避免好氧真菌的繁殖,从而增加产量,减少污染。
Step 11: 采收,并储藏或上市;在8-14天后采收,一般来说,所得草菇的产量约4.8公斤/平方米、其生物转化率在31.3%左右;
Step 12:重复前述流程,开始下一潮草菇生产;本潮草菇采收完成后,不需要任何时间间隔,可以立即进行下一潮草菇的栽培,多潮草菇可以连续采收一个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涵的前提下,完全可以进行各种非创造性改良,所得的非创造性技术方案仍然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杏鲍菇菌糠熟料袋栽草菇保湿增产技术,其特征是,
提供一种稳保湿、恒高湿、缩工期、提产量、降成本的草菇生产方式,该方式的流程为:
将建堆发酵好的培养料分装打包(袋子口径10-25厘米),常规灭菌,接种发菌;
菌丝满袋后,拆除袋子,把菌棒摆满一层到床架上,转入出菇管理,至草菇成熟期后采收保鲜及加工;
本法生产周期短,不需要二次发酵;
本方法至少同时包括如下几个技术特征:
技术特征一:采用杏鲍菇菌糠熟料作为草菇培养料的主要原材料;
技术特征二:采用木薯渣来作为草菇培养料的次要原材料;
技术特征三:发菌方式为草菇菌丝在袋内直接发菌,不需要本技术领域内常见的二次发酵,拆包后立即入菇棚开始下一步的出菇管理流程;
技术特征四:发菌完成的菌包,消毒拆包后,转移到育菇房中;
架上铺垫一层薄膜,裸体菌包水平放置一层,紧密铺满育菇架上,;然后在菌包上面及其四周覆盖一层3厘米厚度的湿废棉,用以保湿;
废棉事先用pH14石灰水浸泡1天,捞出沥干,控制废棉的pH为9-11;
技术特征五:栽培方式为:棚内栽培、批量栽培、出菇快、转化率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杏鲍菇菌糠熟料袋栽草菇保湿增产技术,其特征是,
杏鲍菇周年化生产的废弃菌糠形成污染源,利用其部分纤维素已经被杏鲍菇菌丝分解形成菌丝体蛋白的特点,添加木薯渣废料,配制成低成本的草菇生产培养料;
其特征是使用废料,变废为宝,且属于特色资源产业链产生的废料,来源广泛易得,价格低廉,运输路途短;
所述技术特征一属于采用杏鲍菇菌糠熟料来作为草菇培养料的主要原材料,按重量计算所占培养料的比例在60%-90%之间;
所述技术特征二属于采用木薯渣来作为草菇培养料的次要原材料,按重量计算所占培养料的比例在10%-2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杏鲍菇菌糠熟料袋栽草菇保湿增产技术,其特征是,
可有效减少人工:
草菇棚一般为20平方米的泡沫塑料棚,棚内设置4-5层的层床,左右各有一排,中间为过道;
床式栽培方式需要把发酵好的原料上架,以及完成栽培采收后的废料下架,二者均需要大量的人工;
棚内闷热、狭窄,劳动效率低下,本发明先在棚外码到塑料筐内,再整筐摆到架子上堆放,效率提高很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杏鲍菇菌糠熟料袋栽草菇保湿增产技术,其特征是,
生产周期短,不需要二次发酵:
床式栽培的流程是培养料上架后,进行二次发酵,即加热大棚至60-70度,维持8-12小时;然后在二次发酵后料温下降至30多度后进行接栽培种;
本法不需要二次发酵,因为菌丝在袋中已经发菌完成,拆袋之后菌棒就转入大棚进行出菇管理;
由于袋装发菌速度快,大棚直接出菇时间短,所以整个生产周期至少缩短一周,拆袋后7天即可开始采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杏鲍菇菌糠熟料袋栽草菇保湿增产技术,其特征是,
把菌袋摆满一层到床架上:
本法的核心是菌丝在袋内发菌,避免二次发酵,拆包后直接进入大棚出菇管理;
拆袋时可以在大棚外面进行,拆袋后的裸菌棒先放置在塑料筐内,满筐后再搬到大棚的培养架上面,排成一层或是其他形状;
先放到塑料筐再摆放到培养架上或是直接放置到培养架上都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杏鲍菇菌糠熟料袋栽草菇保湿增产技术,其特征是,
恒高湿保湿:
发菌完成的菌包,消毒拆包后,转移到育菇房中;
架上先铺垫一层薄膜,裸体菌包水平放置一层,紧密铺满育菇架;然后在菌包面上及其四周覆盖一层3厘米厚的湿废棉,用以保湿;
废棉事先用pH14石灰水浸泡1天,捞出沥干,控制废棉的pH为9-11。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杏鲍菇菌糠熟料袋栽草菇保湿增产技术,其特征是,
其生产流程如下:
Step 1: 选定草菇菌种,比如选定草菇黑优品种;
Step 2: 确定草菇培养料原料的配方,比如按照杏鲍菇菌糠熟料60%、木薯渣20%、麸皮15%、石灰5%称取,按含水量70%加水搅拌制成;
Step 3: 培养料堆料发酵,比如培养料体积为15立方米,pH值为11,期间翻堆三次;
Step 4:装袋,比如选用20cm×45cm 聚丙烯塑料袋来分装培养料,为提高效率,一般采用机械自动装袋;
Step 5:对袋装培养料进行灭菌操作,比如控制灭菌温度为126℃,灭菌时间为2小时;
Step 6: 以一个培养料袋为基本单位,进行草菇栽培种的接种操作,接种量为5%,铺满袋料面;
Step 7: 直接发菌操作,比如控制室温为28℃-30℃,湿度为70%,不需要二次发酵;
Step 8:通过码堆来实现批量生产,比如消毒拆包后,在长120厘米、宽80厘米的铁丝网架上排列一个单层,纵向5层,横向10个菌包,共码堆50个菌包;以此类推,整个草菇棚内所栽培的菌包总数超过1000个;
Step 9: 出菇管理阶段,比如控制室温为30℃-33℃,空气湿度80%,光照50-200lx,注意通风换气及防病虫害;
Step 10: 发菌完成的菌包,消毒拆包后,转移到育菇房中;
架上铺垫一层薄膜,裸体菌包水平放置一层,紧密铺满育菇架,然后在菌包面上及其四周覆盖一层3厘米厚的湿废棉,用以保湿;
废棉事先用石灰水浸泡3天,提前1天捞出沥干,控制废棉的pH为9-11,弱碱;
Step 11:采收,并储藏或上市;在8-14天后开始采收,一般来说,所得草菇的产量约5公斤/平方米、其生物转化率在32%以上;储藏温度控制在15-18℃.
Step 12:重复前述流程,开始下一潮草菇生产;本潮草菇采收完成后,不需要任何时间间隔,可以立即进行下一潮草菇的栽培,多潮草菇可以连续采收一个月。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杏鲍菇菌糠熟料袋栽草菇保湿增产技术,其特征是,
生产流程如下:
Step 1: 选定草菇菌种,比如选定草菇黑优品种;
Step 2: 确定草菇培养料原料的配方,比如按照杏鲍菇菌糠熟料60%、木薯渣20%、麸皮15%、石灰5%称取,按含水量70%加水搅拌制成;
Step 3: 培养料堆料发酵,比如培养料体积为13.3立方米,pH值为10,期间翻堆三次;
Step 4: 给培养料进行拌料并装袋,比如选用20cm×45cm 聚丙烯塑料来分装培养料,为提高效率,一般采用机械自动装袋,不建议采用人工装袋;
Step 5:对袋内培养料进行灭菌操作,比如控制灭菌温度为126℃,灭菌时间为2小时;
Step 6: 以一个培养料袋为基本单位,进行草菇栽培种的接种操作,接种量为5%,铺满袋料面;
Step 7: 直接发菌操作,比如控制室温为28℃-30℃,湿度为70%,不需要二次发酵;
Step 8:通过码堆来实现批量生产,比如消毒拆包后,在100厘米长、70厘米宽的铁丝网上排列4个塑料周转箱(长50厘米、宽35厘米、高15厘米),塑料周转箱摆放一个单层,纵向2个菌包,横向5个菌包,共码堆40个菌包;以此类推,整个草菇棚内所栽培的菌包总数约900个;
Step 9: 出菇管理阶段,比如控制室温为28-30℃,空气湿度80%,光照50-200lx,注意通风换气及防病虫害;
Step 10: 发菌完成的菌包,消毒拆包后,转移到育菇房中;
架上铺垫一层薄膜,裸体菌包水平放置,紧密铺满育菇架子上;然后在菌包面上及其四周覆盖一层3厘米厚度的湿废棉,用以保湿;
废棉事先用pH14石灰水浸泡1天,捞出沥干,控制废棉的pH为9-11,弱碱;
Step 11: 采收,并储藏或上市;在8-14天后采收,一般来说,所得草菇的产量约4.8公斤/平方米、其生物转化率在31.3%左右,储藏温度控制在15-18℃;
Step 12:重复前述流程,开始下一潮草菇生产;本潮草菇采收完成后,不需要任何时间间隔,可以立即进行下一潮草菇的栽培,多潮草菇可以连续采收一个月;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杏鲍菇菌糠熟料袋栽草菇保湿增产技术,其特征是,
所述Step 8码堆方式为:先在草菇棚外将菌包码放到所述塑料周转箱内,再搬入草菇棚内,放置在网架上,操作方便效率高;
所述Step 10采收方式为:先将待采收草菇连同所在塑料周转箱搬到草菇棚外,再进行采收,操作方便效率高。
CN201610884075.XA 2016-10-11 2016-10-11 一种杏鲍菇菌糠熟料袋栽草菇保湿增产技术 Pending CN1071141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84075.XA CN107114116A (zh) 2016-10-11 2016-10-11 一种杏鲍菇菌糠熟料袋栽草菇保湿增产技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84075.XA CN107114116A (zh) 2016-10-11 2016-10-11 一种杏鲍菇菌糠熟料袋栽草菇保湿增产技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14116A true CN107114116A (zh) 2017-09-01

Family

ID=59717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84075.XA Pending CN107114116A (zh) 2016-10-11 2016-10-11 一种杏鲍菇菌糠熟料袋栽草菇保湿增产技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1411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0072A (zh) * 2020-08-13 2020-10-27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草菇的熟料周年化栽培及智能管控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6413A (zh) * 2014-06-30 2014-11-05 广西南宁北部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利用木薯渣、桑杆和甘蔗叶生产草菇的方法
CN104396568A (zh) * 2014-12-03 2015-03-11 富顺县原野食用菌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草菇栽培技术
CN105254439A (zh) * 2015-11-23 2016-01-20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利用多种废料制备草菇三级种培养基的配方及制作方法
CN105359833A (zh) * 2015-12-10 2016-03-02 何寒 可直接在栽培房内下料、灭菌、接种及培养出菇的一种草菇栽培方法
CN105481523A (zh) * 2014-09-18 2016-04-13 青岛诚一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草菇栽培基及其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6413A (zh) * 2014-06-30 2014-11-05 广西南宁北部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利用木薯渣、桑杆和甘蔗叶生产草菇的方法
CN105481523A (zh) * 2014-09-18 2016-04-13 青岛诚一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草菇栽培基及其栽培方法
CN104396568A (zh) * 2014-12-03 2015-03-11 富顺县原野食用菌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草菇栽培技术
CN105254439A (zh) * 2015-11-23 2016-01-20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利用多种废料制备草菇三级种培养基的配方及制作方法
CN105359833A (zh) * 2015-12-10 2016-03-02 何寒 可直接在栽培房内下料、灭菌、接种及培养出菇的一种草菇栽培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0072A (zh) * 2020-08-13 2020-10-27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草菇的熟料周年化栽培及智能管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87787B (zh) 一种利用葡萄蔓屑栽培金福菇、大杯蕈珍稀食用菌的方法
CN103392501B (zh) 一种桑枝栽培秀珍菇及调控出菇时间的方法
CN102613001B (zh) 利用修剪的芒果枝叶为主要原料在芒果树底栽培平菇的方法
CN101785393A (zh) 一种茶园和食用菌复合生态生产体系的方法
CN103704024A (zh) 杂木屑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
CN105165513B (zh) 一种果园套种香菇的生产方法
CN106234034A (zh) 一种双孢菇工业化培育方法
CN103583225A (zh) 一种利用木薯杆栽培优质高产秀珍菇的方法
CN103650922A (zh) 玉米秸秆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
CN102612983A (zh) 一种农作物长秸秆立体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CN104115667A (zh) 利用金针菇栽培废料栽培双孢菇的方法
CN111527980B (zh) 一种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培育方法
CN107173049A (zh) 一种杏鲍菇菌糠熟料袋栽草菇量产模式
CN102612999A (zh) 一种秀珍菇、平菇立体袋栽方法
CN108094048A (zh) 一种羊肚菌的培养料及栽培方法
CN105684733A (zh) 袋栽金针菇培育方法
CN106818207A (zh) 一种金针菇的袋栽直生法
CN107211729A (zh) 一种木耳的驯化及其利用农作物秸秆栽培方法
CN103283491A (zh) 一种调控平菇出菇时间的栽培方法
CN102884946A (zh) 利用餐厨垃圾栽培白灵菇的方法
CN104186202A (zh) 一种工厂化生产香菇透气菌包的方法
CN102503664B (zh) 以饲料废料为主料的食用菌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73760A (zh) 一种利用木腐菌渣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的方法
CN107079708A (zh) 一种杏鲍菇菌糠熟料袋栽草菇量产模式
CN103125266A (zh) 银耳短段木熟料层架栽培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