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12597A - 圆筒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圆筒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12597A
CN107112597A CN201580070747.7A CN201580070747A CN107112597A CN 107112597 A CN107112597 A CN 107112597A CN 201580070747 A CN201580070747 A CN 201580070747A CN 107112597 A CN107112597 A CN 1071125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body
wall section
thinner wall
active material
upper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074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菅谷纯
菅谷纯一
藤本洋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1125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125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7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wound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wound positive electrodes, wound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wound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elements or alloys
    • H01M4/386Silicon or alloys based on silic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52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nickel, cobalt or iron
    • H01M4/52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nickel, cobalt or iron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containing iron, cobalt or nickel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NiO2, LiCoO2 or LiCoOxF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5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ther than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sulfides, selenides, tellurides, halogenides or LiCoFy; of polyanionic structures, e.g. phosphates, silicates or borates
    • H01M4/583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 H01M4/587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7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having curved cross-section, e.g. round or ellipt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01M50/342Non-re-sealable arrangements
    • H01M50/3425Non-re-sealable arrangements in the form of rupturable membranes or weakened parts, e.g. pierced with the aid of a sharp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74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 H01M50/578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in response to press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00/00Safety devices for primary or secondary batteries
    • H01M2200/20Pressure-sensitive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Gas Exhaust Devices For Batteries (AREA)

Abstract

对于圆筒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负极活性物质包含硅化合物的情况下实现提高寿命。圆筒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包括:有底筒状的壳主体(12),其用于收容电极体(30);以及封口体(20),其用于将壳主体(12)的开口部封住。电极体(30)具有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32),负极活性物质具有含硅(Si)的化合物。封口体(20)具有电流切断机构(23),该电流切断机构(23)具有上阀体(24)和配置在上阀体(24)的下侧并与上阀体(24)接合的下阀体(26),由于在上阀体与下阀体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内的气体压力增大而切断电流路径。壳主体(12)的底部具有薄壁部(13),该薄壁部(13)形成环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底部中的除薄壁部(13)以外的部分的厚度t为0.25mm<t<0.35mm。

Description

圆筒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筒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因此被广泛地采用为便携式设备或者动力产生装置的电源。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以下内容:在圆筒形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利用封口体封住电池壳的开口部,该封口体具有电流切断机构。在由于内部短路等异常而电池内部的压力上升的情况下,电流切断机构将从电极通向上端的端子板的电流路径切断。另外,在电池内部的压力进一步上升的情况下,使构成封口体的阀体的槽断裂,由此将电池内部的气体向外部排出。由此,使得能够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0738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上述圆筒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所使用的负极活性物质,广泛使用着石墨、无定形碳等含碳材料。其理由是上述含碳材料具有与锂金属、锂合金相当的放电电位却不会生长枝晶(dendrite),因此具有安全性高并且初期效率优异、电位平坦性也好这样的优异的性质。另外,上述含碳材料还具有密度也高这样的优异的性质。然而,在使用由碳材料形成的负极活性物质的情况下,只能最多将锂嵌入成LiC6,理论容量的限度为372mAh/g,因此妨碍了电池的高容量化。
另一方面,与锂进行合金化的硅乃至硅化合物、氧化硅(SiOx、0.5≤x<1.5)与含碳材料相比每单位质量和每单位体积的能量密度更高,例如关于硅,能够最多将锂嵌入成Li4.4Si。因此,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理论容量为4200mAh/g。因此,进行了以下尝试:将硅乃至硅合金、SiOx与含碳材料一起用作圆筒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由此开发更高容量的电池。
与含碳材料相比,硅或SiOx等硅化合物由于充放电引起的体积变化较大,例如关于充电时的膨胀率(满充电时的体积/完全放电时的体积),含碳材料为约1.1,与此相对地,SiO为约2.2。因此,在使用SiOx等硅化合物和含碳材料来作为圆筒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的情况下,与仅使用含碳材料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情况相比,每次充放电循环都发生硅化合物的较大的膨胀、收缩。因而,在通常动作时的充放电时,负极板的体积膨胀率变大。由此,施加于电极面的面压力、或者电池内的内压容易增大。因此,在圆筒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存在以下可能性:存在于正极和负极内的电解液等电解质从正极和负极内被挤出,或者存在于正极与负极之间的电解液等电解质从正极与负极之间被挤出,从而充放电的循环特性下降。
另外,在电池壳的封口体包括电流切断机构的情况下,在电池长期保存或者在高温下保存时,还存在以下可能性:电池内的内压增大,因此电流切断机构发生误动作。由此,电池的寿命有可能下降。在专利文献1中没有公开用于消除这种问题的方法。
作为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圆筒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目的在于在负极活性物质包含硅化合物的情况下实现寿命的提高。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作为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圆筒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有底筒状的壳主体,其用于收容电极体;以及封口体,其用于将壳主体的开口部封住。而且,电极体是通过以使分隔件介于具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与具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之间的方式卷绕正极和负极而形成的。负极活性物质具有含硅(Si)的化合物。封口体具有电流切断机构,该电流切断机构具有上阀体和配置在所述上阀体的下侧并与所述上阀体接合的下阀体,形成经由下阀体将电极体与上阀体电连接的电流路径,上阀体和下阀体由于上阀体与下阀体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内的气体压力增大而分离来切断电流路径。壳主体的底部具有薄壁部,该薄壁部形成环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底部中的除薄壁部以外的部分的厚度t为0.25mm<t<0.35mm。
发明的效果
根据作为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圆筒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负极活性物质包含硅化合物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充放电的循环特性,并且能够抑制电流切断机构的误动作,因此能够实现寿命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圆筒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截面图。
图2是从图1的下方观察的图。
图3是表示薄壁部的其它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的一例。在实施方式中参照的附图是示意性地记载的,附图中描绘的结构要素的尺寸比率能够适当变更。具体的尺寸比率应参考以下说明来判断。此外,为了便于说明,使用“上下”作为表示方向的用语,将封口体侧称为“上”,将壳主体的底部侧称为“下”。
图1是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圆筒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圆筒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具备电池壳11以及收容在电池壳11内的电极体30及电解质。以下,圆筒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仅称为二次电池10。
电池壳11包括:壳主体12,其是有底圆筒状且金属制的容器;以及封口体20,其用于将设置于壳主体12的一端(图1的上端)的开口部封住。利用壳主体12和封口体20将电池壳11的内部密封。
壳主体12具有凸部15,该凸部15是将筒部12a的一端侧部分(图1的上侧部分)在整个圆周从外侧向内侧挤压而形成的。而且,封口体20被放在壳主体12中的凸部15的上表面。
通过对以铁为主要成分的金属的板(金属板)实施包括深冲加工的冲压加工而使壳主体12形成为具有底部的筒状。例如壳主体12由对钢板实施镀镍得到的镀镍钢板形成,且通过实施冲压加工而形成为有底筒状。壳主体12也可以由不具有镀镍的单纯的钢板形成。
在壳主体12的底部即底板部12b形成有薄壁部13。在后面记述底板部12b和封口体20。
电极体30具有将正极31和负极32隔着分隔件33卷绕而成的卷绕型结构。具体地说,电极体30是以使分隔件33介于正极31与负极32之间的方式呈螺旋状卷绕正极31和负极32而形成的。
对正极31安装有正极引线34,对负极32安装有负极引线35。二次电池10具备配置在电极体30与封口体20之间、更详细地说是配置在电极体30与凸部15之间的上部绝缘板40。另外,二次电池10具备配置在电极体30与壳主体12的底板部12b之间的下部绝缘板41。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正极引线34穿过上部绝缘板40的贯通孔40a而延伸至封口体20侧,负极引线35穿过下部绝缘板41的外侧而延伸至壳主体12的底板部12b侧。
关于二次电池10,例如体积能量密度为650Wh/L以上。在能量密度这样高的电池中,充放电时的电极体30的体积变化大。在二次电池10中,正极活性物质使用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活性物质使用能够吸存、释放锂离子的材料,电解质使用非水系电解质。
[正极]
正极31由正极集电体和形成在正极集电体上的正极复合材料层构成。关于正极集电体,能够使用在正极31的电位范围内稳定的金属箔例如铝箔、或者将该金属配置在表层而形成的膜。正极复合材料层包含正极活性物质。正极复合材料层优选除了包含正极活性物质以外,还包含导电材料和粘结材料。在正极集电体的两面涂布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粘结材料的正极复合材料浆料并使涂膜干燥之后,进行轧制来在集电体的两面形成正极复合材料层,由此能够制作正极31。
用于正极活性物质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优选为Ni相对于除Li以外的金属元素的总量的含量为80mol%以上。作为优选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具体例,能够列举出在放电状态或未反应状态下表示为通式LiaNixM1-xO2(0.9≤a≤1.2、0.8≤x<1、M为从包括Co、Mn、Al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元素)的复合氧化物。即使在复合氧化物中,Ni-Co-Mn系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除了输出特性以外再生特性也优异,因此是优选的。Ni-Co-Al系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由于容量高且输出特性优异,因此更为优选。此外,作为金属元素M,例如也可以含有除镍(Ni)、钴(Co)、锰(Mn)以外的过渡金属元素、碱金属元素、碱土金属元素、第12族元素、除铝(Al)以外的第13族元素以及第14族元素。
关于包含导电材料的正极复合材料层,使用导电材料是为了提高正极复合材料层的导电性。作为导电材料的例子,能够列举出炭黑(CB)、乙炔黑(AB)、科琴黑、石墨等碳材料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关于包含粘结材料的正极复合材料层,使用粘结材料是为了维持正极活性物质与导电材料之间的良好的接触状态且提高正极活性物质等对正极集电体的表面的粘着性。作为粘结材料的例子,能够列举聚四氟乙烯(PTFE)、聚偏氟乙烯(PVdF)等氟系树脂、聚丙烯腈(PAN)、聚酰亚胺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烯烃类树脂等。另外,也可以同时使用这些树脂以及羧甲基纤维素(CMC)或其盐(CMC-Na、CMC-K、CMC-NH4等,或者也可以是部分中和型的盐)、聚氧化乙烯(PEO)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负极]
负极32由负极集电体和形成在负极集电体上的负极复合材料层构成。负极集电体能够使用在负极32的电位范围内稳定的金属箔例如铜箔、或者将该金属配置于表层而形成的膜。负极复合材料层包含负极活性物质。负极复合材料层优选除了包含负极活性物质以外,还包含粘结材料。在负极集电体的两面涂布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和粘结材料的负极复合材料浆料并使涂膜干燥之后,进行轧制来在集电体的两面形成负极复合材料层,由此能够制作负极32。
能够使用能够使锂离子嵌入和脱嵌的材料来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具体地说,负极活性物质包含硅化合物,该硅化合物是含有硅(Si)的化合物。负极活性物质优选具有含Si的化合物和石墨等碳材料。与石墨等碳材料相比,Si能够吸存更多的锂离子,因此通过将Si应用于负极活性物质,能够实现电池的高容量化。
优选的硅化合物是表示为SiOx(0.5≤x≤1.5)的硅氧化物。另外,硅化合物优选为由碳材料覆盖粒子表面。
另外,在负极活性物质中,从更有效地实现电池的高容量化的方面出发,硅化合物的含量的比例优选为相对于负极活性物质的总质量的4质量%以上。
在包含粘结材料的负极复合材料层中,粘结材料与正极31的情况同样地能够使用氟系树脂、PAN、聚酰亚胺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烯烃类树脂等。在使用水系溶剂调制负极复合材料浆料的情况下,优选使用丁苯橡胶(SBR)、CMC或其盐、聚丙烯酸(PAA)或其盐(PAA-Na、PAA-K等,或者也可以是部分中和型的盐)、聚乙烯醇(PVA)等。
[分隔件]
能够使用具有离子透过性和绝缘性的多孔性片材来作为分隔件33。作为多孔性片材的具体例,例如能够列举出微多孔薄膜、织布、无纺布。作为分隔件33的材质,优选的是聚乙烯、聚丙烯等烯烃类树脂、纤维素等。分隔件33也可以是具有纤维素纤维层和烯烃类树脂等热可塑性树脂纤维层的层叠体。
若考虑抑制在高温条件下放电时因正极31发热而引起分隔件33的劣化,优选的是在与正极31相向的分隔件33的表面形成有耐热层。耐热层例如由工程塑料等耐热性优异的树脂、陶瓷等无机化合物等构成。作为构成耐热层的树脂的具体例,能够列举出脂肪族类聚酰胺、芳香族类聚酰胺(芳纶)等聚酰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聚酰亚胺等聚酰亚胺树脂等。作为无机化合物的例子,能够列举出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等。特别是优选氧化铝、氧化钛以及勃姆石,更优选氧化铝和勃姆石。也可以使用两种以上的无机粒子来作为耐热层。在产生了微小短路的情况下,会流通短路电流而产生热,但是通过设置耐热层,能够改善分隔件33的耐热性,从而减轻由于热引起的分隔件33的熔融。
[电解质]
电解质例如是包含非水系溶剂和溶解于非水系溶剂的电解质盐的非水电解质。非水电解质并不限定于作为液体电解质的非水电解液,也可以是采用了凝胶状聚合物等的固体电解质。
作为非水系溶剂,例如能够使用链状碳酸酯、环状碳酸酯等。作为链状碳酸酯的例子,能够列举出碳酸二乙酯(DEC)、碳酸甲乙酯(MEC)、碳酸二甲酯(DMC)等。作为环状碳酸酯的例子,能够列举出碳酸亚丙酯(PC)、碳酸亚乙酯(EC)、碳酸亚乙烯酯(VC)等。特别地,作为低粘度、低融点且锂离子传导率高的非水系溶剂,优选使用链状碳酸酯和环状碳酸酯的混合溶剂。另外,也能够使用氟代碳酸亚乙酯(FEC)等氟化环状碳酸酯。
为了提高输出,能够向上述溶剂添加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丙酸甲酯、丙酸乙酯、γ-丁内酯等含酯的化合物等。另外,也能够使用氟化链状碳酸酯、氟丙酸甲酯(FMP)等氟化链状羧酸酯等。
为了提高循环性,能够向上述溶剂添加丙烷磺内酯等含有磺基的化合物、1,2-二甲氧基乙烷、1,2-二乙氧基乙烷、四氢呋喃、1,3-二恶烷、1,4-二恶烷、2-甲基四氢呋喃等含醚的化合物等。
也能够向上述溶剂添加丁腈、戊腈、正庚腈、丁二腈、戊二腈、己二腈、庚二腈、1,2,3-丙三甲腈、1,3,5-戊三甲腈等含腈的化合物、二甲基甲酰胺等含酰胺的化合物等。还能够使用以氟原子替换它们的氢原子的一部分所得到的溶剂。
溶解于非水系溶剂的电解质盐优选为锂盐。作为锂盐的例子,能够列举出LiBF4、LiClO4、LiPF6、LiAsF6、LiSbF6、LiAlCl4、LiSCN、LiCF3SO3、LiC(C2F5SO2)、LiCF3CO2、Li(P(C2O4)F4)、Li(P(C2O4)F2)、LiPF6-x(CnF2n+1)x(1<x<6,n为1或2)、LiB10Cl10、LiCl、LiBr、LiI、氯硼烷锂、低级脂肪族羧酸锂、Li2B4O7、Li(B(C2O4)2)[二草酸硼酸锂(LiBOB)]、Li(B(C2O4)F2)等硼酸盐类、LiN(FSO2)2、LiN(C1F2l+1SO2)(CmF2m+1SO2){l、m为1以上的整数}等酰亚胺盐类等。关于锂盐,可以单独使用它们中的一种,也可以多种混合使用。从离子传导性、电化学稳定性等观点出发,至少优选使用它们中的含氟锂盐,例如优选使用LiPF6。锂盐的浓度优选设为每一升非水溶剂0.8mol~1.8mol。
[壳主体的底板部]
图2是从图1的下方观察得到的图。壳主体12的底板部12b具有形成环的至少一部分的形状的薄壁部13。在图2中,以点状背景示出薄壁部13。具体地说,薄壁部13形成为以底板部12b的中心O为中心的圆环的整个圆周。在底板部12b的下侧面中的与薄壁部13对应的部分形成圆环状的凹部即刻印部14,由此构成薄壁部13。底板部12b由薄壁部13以及除薄壁部13以外的部分即薄壁部13以外的主体部12c构成,薄壁部13的厚度小于主体部12c的厚度。设置这样的薄壁部13是为了在电池壳11的内部的气体压力增大的情况下破裂来将内部的气体排出到外部从而确保优异的安全性。
另外,底板部12b的主体部12c的厚度t为0.25mm<t<0.35mm。
另外,关于薄壁部13,优选的是,规定为具有最小厚度的部分的直径L(图2)相对于构成壳主体12的筒部12a的外径D(图1)满足0.4<L/D<0.7的关系。如果L/D小于0.4,则即使电池壳11的内部的气体压力增大,薄壁部13也难以破裂,难以确保将电池内部的气体排出到外部的功能。另外,如果L/D大于0.7,则存在罐形式的电池壳11发生变形的担忧。
图3示出了薄壁部13的两个其它例子。在图3的(a)所示的薄壁部13的其它例子中,仅形成为以底板部12b的中心O为中心的圆环的一部分。即,薄壁部13形成为圆弧状的C字形。因此,通过厚度大的连结部16将薄壁部13的内周侧和外周侧连结。图3的(a)的薄壁部13的情况也与图2的薄壁部13同样,在内部的气体压力增大的情况下破裂来将电池壳11的内部的气体排出到外部。
在图3的(b)所示的薄壁部13的其它例子中,以隔着底板部12b的中心O的方式在底板部12b的中心O的两侧形成两个薄壁部13。各薄壁部13具有由圆弧和将圆弧两端连接的直线构成的环状。两个薄壁部13具有关于中心O对称的形状。此外,薄壁部13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图2、图3所示的形状。例如,由薄壁部13形成一部分或全部的环并不限定于圆环,也可以是矩形等多边形。
[封口体]
返回图1,封口体20经由衬垫42安装于壳主体12的开口部,由此确保电池壳11内部的密闭性。凸部15隔着衬垫42对封口体20进行支承。
封口体20包括作为顶板的盖21、作为底板的过滤件(filter)22以及电流切断机构(CID机构)23。另外,电流切断机构23由上阀体24、绝缘构件25以及下阀体26构成。电流切断机构23配置在盖21与过滤件22之间,形成将上阀体24和下阀体26电连接的电流路径。而且,电流切断机构23会由于电池壳11内的气体压力增大而如后述那样切断电流路径。
盖21、过滤件22、上阀体24以及下阀体26由金属形成。盖21是上端被封住的圆筒状,在下端形成整个圆周向外的凸缘21a。在盖21的上端部形成盖开口21b。
过滤件22具有相对于轴向倾斜的锥状的筒部22a,过滤件22具有下端被封住的形状。在过滤件22的上端形成整个圆周向外的凸缘22b。在过滤件22的下端部形成过滤件开口22c。
在盖21的凸缘21a与过滤件22的凸缘22b之间夹持上阀体24、绝缘构件25以及下阀体26的外周部。上阀体24形成为圆板状。下阀体26也形成为圆板状,并配置在上阀体24的下侧。在下阀体26的中央部形成向上侧突出的电流切断阀26a,通过焊接将电流切断阀26a接合于上阀体24的下表面的中央部。电流切断阀26a的上表面为平坦面。在上阀体24和下阀体26中,在自电流切断阀26a的接合部去向外侧的部分分别形成未图示的薄壁部。各阀体24、26的薄壁部的形状与图2或图3的(a)所示的形状相同。绝缘构件25形成为圆环状,被夹持在上阀体24和下阀体26的外周部之间。由此,盖21经由电流切断机构23与过滤件22电连接。
正极引线34通过焊接连接于过滤件22的下表面。由此,盖21与正极31连接而成为正极端子。另一方面,负极引线35通过焊接连接于壳主体12的底板部12b的内表面。由此,壳主体12与负极32连接而成为负极端子。
上阀体24和下阀体26使过滤件22的下侧空间相对于电池壳11的外部而言密封。关于上阀体24和下阀体26,在由于因内部短路引起的发热而内部的气体压力上升的情况下,上阀体24和下阀体26的薄壁部破裂。而且,在上阀体24和下阀体26分别形成未图示的阀孔。由此电池壳11内部的气体被排出。这样,电流切断机构23也具有排出高压气体的安全阀的功能。
另外,在下阀体26的薄壁部破裂之后而上阀体24的薄壁部破裂之前,由于上阀体24与下阀体26之间所形成的空间27内的气体压力增大,上阀体24与下阀体26在电流切断阀26a的接合部处分离。由此,将上阀体24与下阀体26连接的电流路径被切断,将正极31与盖21电连接的电流路径也被切断。因此,能够确保优异的安全性。
另外,电流切断机构23在上阀体24与下阀体26之间的空间27内的气体压力为规定的切断压力以上时切断将上阀体24与下阀体26连接的电流路径。另外,切断压力优选为12kgf/cm2以上且14kgf/cm2以下。如果切断压力小于12kgf/cm2,则电流切断阀26a容易进行动作,另外,如果切断压力大于14kgf/cm2,则即使在电池的内压上升的情况下,也难以发挥作为切断阀的功能,从而并不理想。
[绝缘板]
上部绝缘板40如上述那样设置在电极体30与凸部15之间。通过使上部绝缘板40的外周部的上表面与凸部15相对,来阻止上部绝缘板40向封口体20侧移动。
也可以将纤维强化酚醛树脂作为主要成分来构成上部绝缘板40。通过将纤维强化酚醛树脂作为主要成分,能够得到高强度且耐热性高的绝缘板。此外,上部绝缘板40也可以含有例如二氧化硅、粘土、云母等纤维以外的增强材料以及酚醛树脂以外的耐热性高的树脂(例如环氧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作为上部绝缘板40所含的纤维,能够例示硼纤维、芳纶纤维、玻璃纤维等。特别优选玻璃纤维,优选的构成材料的一例是玻璃纤维增强酚醛树脂(玻璃酚醛(glass phenol))。
上部绝缘板40的贯通孔40a是为了使正极引线34穿过且使由包括电极体30的发电元件产生的气体通过而设置的。此外,关于下部绝缘板41,也能够使用与上部绝缘板40相同的绝缘板。
[本公开的效果]
如上述那样,构成电池壳11的壳主体12的底板部12b的厚度t为0.25mm<t<0.35mm,并且在底板部12b形成薄壁部13。由此,在电池壳11的内部的气体压力有增大趋势的情况下,底板部12b容易向外侧膨胀,因此能够使内部的容积变大。因此,在长时间使用二次电池10的情况下,或者在高温条件下使用二次电池10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对正极31和负极32的电极面施加的压力和二次电池10内的气体压力的上升。因而,在负极活性物质包含硅化合物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充放电的规定循环中的电池容量的维持率即循环特性。另外,能够在长期保存或者在高温下保存时抑制电流切断机构23的误动作。其结果,能够实现二次电池10的寿命提高。另外,由于规定底板部12b的厚度t为0.25mm<t,因此壳主体12的筒部12a的厚度也大体上大于0.25mm。由此,能够确保筒部12a的强度,因此在对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来将金属板加工成筒状以制造壳主体12的情况下,能够确保筒部12a的制造上的临界厚度以上。
实验例
以下通过实验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公开,但是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这些实验例。
<实验例1>
<实验例1-1>
[正极的制作]
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将100质量份的表示为LiNi0.91Co0.06Al0.03O2的锂镍钴铝复合氧化物、1质量份的乙炔黑(AB)以及1质量份的聚偏氟乙烯(PVdF)混合,再添加适量的N-甲基-2-吡咯烷酮(NMP),来调制出正极复合材料浆料。接着,将该正极复合材料浆料涂布于厚度为14μm的由铝箔构成的正极集电体的两面并使其干燥。将干燥后的上述正极集电体切成规定的电极尺寸,并使用辊进行轧制使得正极复合材料密度成为3.6g/cc,从而制作出在正极集电体的两面形成有正极复合材料层的正极31。
[负极的制作]
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将93质量份的石墨粉末、7质量份的粒子表面被碳覆盖的氧化硅(SiO)、1质量份的羧甲基纤维素(CMC)以及1质量份的丁苯橡胶(SBR)混合,再添加适量的水,来调制出负极复合材料浆料。接着,将该负极复合材料浆料涂布于厚度为7μm的由铜箔构成的负极集电体的两面并使其干燥。将干燥后的上述负极集电体切成规定的电极尺寸,并使用辊进行轧制使得复合材料密度成为1.65g/cc,从而制作出在负极集电体的两面形成有负极复合材料层的负极32。另外,将负极活性物质中的氧化硅(SiO)的含量设为7质量%。
[非水电解液的调制]
将碳酸亚乙酯(EC)、碳酸二甲酯(DMC)以及碳酸甲乙酯(MEC)以20:75:5的体积比混合。使LiPF6溶解于该混合溶剂以使LiPF6的浓度成为1.4mol/L,从而调制出非水电解液。
[电池的制作]
对正极31安装铝制的正极引线34,对负极32安装镍制的负极引线35。而且,通过将正极31和负极32隔着分隔件33卷绕成螺旋状而制作出卷绕型的电极体30。关于分隔件33,使用在聚乙烯制的微多孔膜的单面形成有使聚酰胺和氧化铝的填料分散而成的耐热层所得到的分隔件。将电极体30收容于外径为18.2mm、高度为65mm的壳主体12,并在注入上述非水电解液之后,利用衬垫42和封口体20将壳主体12的开口部密封从而制作出18650型且体积能量密度为760Wh/L的二次电池10。二次电池10具有图1和图2所示的结构。
另外,将壳主体12的底板部12b的厚度t设为0.3mm,通过在底板部12b形成刻印部14而形成了薄壁部13。另外,关于薄壁部13,规定为具有最小厚度的部分的直径L与构成壳主体12的筒部12a的外径D满足0.4<L/D<0.7的关系,更具体地说,规定为L/D为0.5。
<实验例1-2>
将壳主体12的底板部的厚度t设为0.4mm。其它结构与实验例1-1相同。
关于实验例1-1、1-2的各电池,对初期底部膨胀进行了评价,并且对0.5It-1.0It下的充放电循环特性进行了评价。在表1中示出了评价结果。关于初期底部膨胀,在各电池中,在以规定充电电流进行规定时间的充电之后,以规定放电电流进行规定时间的放电,将该循环设为一个循环而进行了一个循环。
然后,测定了一个循环后的电池的全长。然后,求出从该全长减去在进行充放电循环之前预先测定出的初期的电池的全长所得到的值,来作为初期底部膨胀的量。
[循环充放电容量维持率的测定]
关于如上述那样得到的、实验例1-1~2所涉及的各电池,在25℃的恒温槽中,以0.5It(=1700mA)的恒定电流进行充电直到电池电压达到4.2V为止,并且在电池电压达到4.2V之后,以4.2V的恒定电压进行充电直到电流值变为0.02It(=68mA)为止。之后,以1It(=3400mA)的恒定电流进行放电直到电池电压变为2.5V为止。将以上过程设为第一个循环的充放电,测定出此时的放电容量来作为初始容量。
接着,关于测定出初始容量的各电池,重复进行上述的充放电循环,测定第400个循环的放电容量,基于下述的计算式(1)计算出400个循环后的容量维持率。将得到的结果汇总在表2中示出。
容量维持率(%)=(400个循环后的放电容量/初始容量)×100···(1)
[表1]
如表1所示,通过将底板部12b的厚度t设为0.3mm并形成薄壁部13(有刻印),能够产生初期底部膨胀(参照实验例1-1)。另外,在实验例1-1中,能够得到良好的充放电循环特性(在400个循环下容量维持率为61%)。另一方面,在将底板部12b的厚度t设为0.4mm的情况下,没有产生初期底部膨胀(参照实验例1-2)。另外,在实验例1-2中,充放电的循环特性变低(在400个循环下容量维持率为44%)。
<实验例2>
<实验例2-1>
使用实验例2-1至2-11进行了实验例2。实验例2-1的结构与实验例1-1相同。在实验例2中,作为评价项目,进行了以下的“高温保存试验”。在以下的表2中,示出发生了电流切断的情况的电池的个数。另外,还求出了电流切断机构23的切断压力。
[高温保存试验的测定]
在25℃的恒温槽中,以0.3It(=1020mA)的恒定电流进行充电直到电池电压达到4.2V为止,并且在电池电压达到4.2V之后,以4.2V的恒定电压进行充电直到电流值变为0.02It(=68mA)为止。之后,将电池在80℃的恒温槽中保管了三天,评价了电流切断机构23是否发生了电流切断来作为“保存特性”。进行评价的电池的个数设为三个。
<实验例2-2>
在实验例2-2中,将正极活性物质中的过渡金属中的Ni的含量设为88mol%。其它结构与实验例1-1相同。
<实验例2-3>
在实验例2-3中,将电流切断压力设为12.0kgf/cm2。其它结构与实验例1-1相同。
<实验例2-4>
在实验例2-4中,将电流切断压力设为12.5kgf/cm2。其它结构与实验例1-1相同。
<实验例2-5>
在实验例2-5中,将电流切断压力设为13.5kgf/cm2。其它结构与实验例1-1相同。
<实验例2-6>
在实验例2-6中,将电流切断压力设为14.0kgf/cm2。其它结构与实验例1-1相同。
<实验例2-7>
在实验例2-7中,底板部12b的厚度t为0.28mm。其它结构与实验例2-1相同。
<实验例2-8>
在实验例2-8中,底板部12b的厚度t为0.32mm。其它结构与实验例2-1相同。
<实验例2-9>
在实验例2-9中,将负极活性物质中的SiO的比例设为4质量%。其它结构与实验例2-1相同。
<实验例2-10>
在实验例2-10中,底板部12b的厚度t为0.4mm。其它结构与实验例2-1相同。
<实验例2-11>
在实验例2-11中,底板部12b的厚度t为0.3mm,与实验例2-1相同,但是在底板部12b没有形成刻印,从而没有形成薄壁部13。其它结构与实验例2-1相同。在表2中示出了实验例2-1至实验例2-11中的评价结果。
[表2]
如表2所示,在将底板部12b的厚度t规定为0.25mm<t<0.35mm并形成有薄壁部13(有刻印)的实验例2-1至实验例2-9中,能够产生初期底部膨胀。另外,在实验例2-1至实验例2-9中,发生了电流切断的电池的个数较少为0个~1个,呈现出良好的结果。另一方面,在使底板部12b的厚度t增大为0.4mm的实验例2-10中,没有产生初期底部膨胀,而且发生了电流切断的电池的个数为3个。另外,在底板部12b没有形成刻印部从而没有形成薄壁部的实验例2-11的情况下,也没有产生初期底部膨胀,并且发生了电流切断的电池的个数为3个。由此,能够确认出以下情况:即使在底板部12b的厚度t满足0.25mm<t<0.35mm的情况下,如果在底板部12b不存在薄壁部,则也无法得到本公开的效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能够期待本发明展开为例如便携式电话、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便携式信息终端的驱动电源、电动汽车、HEV、电动工具之类的面向高输出的驱动电源、蓄电相关的电源。
附图标记说明
10:圆筒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二次电池);11:电池壳;12:壳主体;12a:筒部;12b:底板部;12c:主体部;13:薄壁部;14:刻印部;15:凸部;16:连结部;20:封口体;21:盖;21a:凸缘;21b:盖开口;22:过滤件;22a:筒部;22b:凸缘;22c:过滤件开口;23:电流切断机构;24:上阀体;25:绝缘构件;26:下阀体;26a:电流切断阀;27:空间;30:电极体;31:正极;32:负极;33:分隔件;34:正极引线;35:负极引线;40:上部绝缘板;40a:贯通孔;41:下部绝缘板;42:衬垫。

Claims (6)

1.一种圆筒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
有底筒状的壳主体,其用于收容电极体;以及
封口体,其用于将所述壳主体的开口部封住,
其中,所述电极体是通过以使分隔件介于具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与具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之间的方式卷绕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而形成的,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具有含硅即Si的化合物,
所述封口体具有电流切断机构,该电流切断机构具有上阀体和配置在所述上阀体的下侧并与所述上阀体接合的下阀体,形成经由所述下阀体将所述电极体与所述上阀体电连接的电流路径,所述上阀体与所述下阀体由于所述上阀体与所述下阀体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内的气体压力增大而分离来切断所述电流路径,
所述壳主体的底部具有薄壁部,该薄壁部形成环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所述底部中的除所述薄壁部以外的部分的厚度t为0.25mm<t<0.3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主体由以铁为主要成分的金属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筒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中,含硅的化合物的含量的比例为相对于负极活性物质的总质量的4质量%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圆筒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流切断机构在所述上阀体与所述下阀体之间的空间内的气体压力为切断压力以上时切断所述电流路径,
所述切断压力为12kgf/cm2以上且14kgf/cm2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圆筒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壁部形成为环状或圆弧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筒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壁部的直径L与构成所述壳主体的筒部的外径D满足0.4<L/D<0.7的关系。
CN201580070747.7A 2014-12-25 2015-12-17 圆筒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Pending CN10711259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62915 2014-12-25
JP2014-262915 2014-12-25
PCT/JP2015/006292 WO2016103656A1 (ja) 2014-12-25 2015-12-17 円筒形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12597A true CN107112597A (zh) 2017-08-29

Family

ID=56149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0747.7A Pending CN107112597A (zh) 2014-12-25 2015-12-17 圆筒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338463A1 (zh)
JP (1) JPWO2016103656A1 (zh)
CN (1) CN107112597A (zh)
WO (1) WO2016103656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94491A (zh) * 2017-10-23 2020-05-22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圆筒形电池
CN111492528A (zh) * 2017-12-28 2020-08-0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WO2022177376A1 (ko) 2021-02-19 2022-08-25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배터리, 그리고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자동차
WO2024000176A1 (zh) * 2022-06-28 2024-01-0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9363A (zh) * 2019-12-09 2020-05-08 金山电化工业(惠州)有限公司 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
WO2021166631A1 (ja) * 2020-02-19 2021-08-2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円筒形電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92334A (ja) * 1995-09-21 1997-04-0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密閉型非水二次電池
JP2006073308A (ja) * 2004-09-01 2006-03-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
JP2010212228A (ja) * 2009-02-13 2010-09-24 Hitachi Maxell Ltd 非水二次電池
CN104126238A (zh) * 2012-09-24 2014-10-29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封闭式二次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06697B2 (ja) * 2006-06-16 2009-08-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
JP2009302019A (ja) * 2008-06-17 2009-12-24 Panasonic Corp 密閉型電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92334A (ja) * 1995-09-21 1997-04-0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密閉型非水二次電池
JP2006073308A (ja) * 2004-09-01 2006-03-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
JP2010212228A (ja) * 2009-02-13 2010-09-24 Hitachi Maxell Ltd 非水二次電池
CN104126238A (zh) * 2012-09-24 2014-10-29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封闭式二次电池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94491A (zh) * 2017-10-23 2020-05-22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圆筒形电池
CN111194491B (zh) * 2017-10-23 2022-10-2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圆筒形电池
CN111492528A (zh) * 2017-12-28 2020-08-0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CN111492528B (zh) * 2017-12-28 2023-10-27 松下新能源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WO2022177376A1 (ko) 2021-02-19 2022-08-25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배터리, 그리고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자동차
WO2024000176A1 (zh) * 2022-06-28 2024-01-0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338463A1 (en) 2017-11-23
JPWO2016103656A1 (ja) 2017-10-05
WO2016103656A1 (ja) 2016-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42573B (zh)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CN110431692A (zh) 二次电池
CN107112597A (zh) 圆筒形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US20180040899A1 (en) Positive electrode for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electrode for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and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CN107925125A (zh)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KR20150126820A (ko) 리튬이온 이차전지
JP2019029205A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及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CN102005606B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
JP2018014160A (ja) 円筒形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2019160777A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JP5279567B2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CN105409047A (zh) 锂二次电池及锂二次电池用电解液
JP2004303437A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2015015087A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JP2013098027A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JP2019212608A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JP6691906B2 (ja) 二次電池
CN110061189A (zh) 锂二次电池
JP2012014973A (ja) 二次電池用電解質組成物および二次電池
CN109273673A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及使用其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09792048A (zh)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
EP3576186B1 (en)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JP2017016950A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JP6392566B2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CN112470323B (zh) 锂二次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