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29363A - 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 - Google Patents

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29363A
CN111129363A CN201911253042.5A CN201911253042A CN111129363A CN 111129363 A CN111129363 A CN 111129363A CN 201911253042 A CN201911253042 A CN 201911253042A CN 111129363 A CN111129363 A CN 1111293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monium chloride
chloride battery
battery
temperature
tank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5304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华英
颜冬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shan Electric Chemical Industry Hui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shan Electric Chemical Industry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shan Electric Chemical Industry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shan Electric Chemical Industry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5304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293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29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93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5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559Terminals adapted for cells having curved cross-section, e.g. round, elliptic or button cells
    • H01M50/56Cup shaped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01M50/342Non-re-sealable arrangements
    • H01M50/3425Non-re-sealable arrangements in the form of rupturable membranes or weakened parts, e.g. pierced with the aid of a sharp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通过设置封壳套件、封盖套件、集流碳棒及包装筒体。由于负极连接孔的孔壁内设置有内螺纹,正极连接头的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当要把两个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串联连接时,仅需要把其中一个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的正极连接头旋入另一个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的负极连接孔内即可完成串联连接,无需借助连接线束即可完成;泄压环形凸条沿着圆周方向上设置有泄压划痕,当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的内压过大时,内部的气体会扯破泄压划痕,将积蓄在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内部的气体快速释放出来,完成自泄压;散热环形槽的开设,能够增强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防止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积蓄过高的热量。

Description

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 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池。电池的性 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 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 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 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
一次性电池是电压放电完之后,不可重复使用的电池,氯化铵电池作为一 次性电池,对于氯化铵电池来说,现有的氯化铵电池还是存在一些缺陷。首先, 现有的氯化铵电池,若要实现氯化铵电池的串联连接,现有的串联方式,是利 用连接线束把两个氯化铵电池进行首尾相连完成串联连接,但上述连接方式必 须借助连接线束这一部件,同时还需要把连接线束的端部与氯化铵电池的正极 或者负极接触方可完成串联连接,因此,上述连接方式受到的较多条件的限制, 不利于用户实现氯化铵电池之间的串联连接;此外,现有的氯化铵电池,其安 全性能有待商榷,例如,现有的氯化铵电池,倘若氯化铵电池的内压过大时, 内部的气压会把氯化铵电池撑破,导致氯化铵电池的损坏,严重时,甚至可能 会因为氯化铵电池的爆炸导致电解液的飞溅,由于电解液为化学性质的液体, 若电解液飞溅出来,一方面会污染环境,引发火灾,另一方面若电解液飞溅到 用户身上,就会对用户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再者,现有的氯化铵电池, 其散热性能并不佳,由于氯化铵电池为一次性电池,其散热性能往往被忽略, 但即使是一次电池,其在放电过程中必会产生热量,倘若氯化铵电池内部的热 量过大,就有可能导致氯化铵电池自身温度过高,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严 重时同样也会导致电池的爆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无需借助连接线束 实现串联连接的,当内压过大时能够自主释放内压的,具备自泄压功能的以及 散热性能较佳的,不容易因为自身温度过高而损坏的,使用寿命较长的防高温 新型氯化铵电池。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包括:
封壳套件,所述封壳套件包括负极罐体、封装罐体、绝缘件和负极底座, 所述负极罐体内开设有内容腔体,所述负极罐体设置于所述封装罐体内,所述 封装罐体内开设有散热环形槽,所述散热环形槽的高度为5mm~7mm,所述绝缘 件设置于所述内容腔体的底部,所述负极底座设置于所述封装罐体远离所述内 容腔体的一侧面上,所述负极底座上开设有负极连接孔,所述负极连接孔的孔 壁内设置有内螺纹;
封盖套件,所述封盖套件包括正极顶盖、密封胶圈和正极连接头,所述正 极顶盖设置于所述封装罐体上,部分所述正极顶盖向远离所述内容腔体的方向 凸出形成泄压环形凸条,所述泄压环形凸条沿着圆周方向上设置有泄压划痕, 所述密封胶圈位于所述正极顶盖和所述封装罐体之间,所述密封胶圈上设置有 若干防滑粒,且所述密封胶圈分别与所述正极顶盖和所述封装罐体紧密接触, 所述正极连接头设置于所述正极顶盖的中部位置处,所述正极连接头的侧壁上 设置有外螺纹;
集流碳棒,所述集流碳棒的一端与所述正极连接头连接,所述集流碳棒的 另一端与所述绝缘件连接;及
包装筒体,所述包装筒体套设于所述封装罐体的外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环形槽的宽度为0.5mm~0.8mm。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封壳套件还包括缓冲垫环,所述缓冲垫环设 置于所述封装罐体远离所述内容腔体的一侧面上,所述负极底座位于所述缓冲 垫环内,且所述负极底座的侧壁与所述缓冲垫环相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垫环为橡胶缓冲垫环。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件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集流碳棒的另 一端设置于所述定位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槽位于所述绝缘件的中部位置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胶圈为橡胶密封胶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包装筒体上设置有若干凹纹,相邻两个所述 凹纹之间均设置有间隔。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包装筒体上设置有3条~4条所述凹纹。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件具有圆形的横截面。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通过设置封壳套件、封盖套件、集流碳 棒及包装筒体。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负极连接孔的孔壁内设置有内螺纹, 正极连接头的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当要把两个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串联连 接时,仅需要把其中一个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的正极连接头旋入另一个防高 温新型氯化铵电池的负极连接孔内即可完成串联连接,无需借助连接线束即可 完成;此外,泄压环形凸条沿着圆周方向上设置有泄压划痕,当防高温新型氯 化铵电池的内压过大时,内部的气体会扯破泄压划痕,将积蓄在防高温新型氯 化铵电池内部的气体快速释放出来,完成自泄压;再者,散热环形槽的开设, 能够增强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即增强防高温新型氯 化铵电池的整体散热性能,防止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内部积蓄过高的热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 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 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 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电池收纳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另一视角的电池收纳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在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 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 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 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 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 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 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 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 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 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一实施方式中,一种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包括:封壳套件、封盖套件、 集流碳棒及包装筒体。封壳套件包括负极罐体、封装罐体、绝缘件和负极底座, 负极罐体内开设有内容腔体,负极罐体设置于封装罐体内,封装罐体内开设有 散热环形槽,散热环形槽的高度为5mm~7mm,绝缘件设置于内容腔体的底部, 负极底座设置于封装罐体远离内容腔体的一侧面上,负极底座上开设有负极连 接孔,负极连接孔的孔壁内设置有内螺纹;封盖套件包括正极顶盖、密封胶圈 和正极连接头,正极顶盖设置于封装罐体上,部分正极顶盖向远离内容腔体的 方向凸出形成泄压环形凸条,泄压环形凸条沿着圆周方向上设置有泄压划痕,密封胶圈位于正极顶盖和封装罐体之间,密封胶圈上设置有若干防滑粒,且密 封胶圈分别与正极顶盖和封装罐体紧密接触,正极连接头设置于正极顶盖的中 部位置处,正极连接头的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集流碳棒的一端与正极连接头 连接,集流碳棒的另一端与绝缘件连接;包装筒体套设于封装罐体的外壁上。 本发明的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通过设置封壳套件、封盖套件、集流碳棒及 包装筒体。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负极连接孔的孔壁内设置有内螺纹,正 极连接头的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当要把两个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串联连接 时,仅需要把其中一个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的正极连接头旋入另一个防高温 新型氯化铵电池的负极连接孔内即可完成串联连接,无需借助连接线束即可完 成;此外,泄压环形凸条沿着圆周方向上设置有泄压划痕,当防高温新型氯化 铵电池的内压过大时,内部的气体会扯破泄压划痕,将积蓄在防高温新型氯化 铵电池内部的气体快速释放出来,完成自泄压;再者,散热环形槽的开设,能 够增强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即增强防高温新型氯化 铵电池的整体散热性能,防止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内部积蓄过高的热量。
为了更好地对上述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一种防高 温新型氯化铵电池10包括:封壳套件100、封盖套件200、集流碳棒300及包 装筒体400。
如此,需要说明的是,封壳套件100和封盖套件200均起到封装和保护的 作用,防止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10的内部部件损坏;集流碳棒300起到汇集 电流的作用;包装筒体400一方面起到封装和保护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提高 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10整体美观。
请参阅图1,封壳套件100包括负极罐体110、封装罐体120、绝缘件130 和负极底座140,负极罐体110内开设有内容腔体111,负极罐体110设置于封 装罐体120内,封装罐体120内开设有散热环形槽121,散热环形槽121的高度 为5mm~7mm,绝缘件130设置于内容腔体111的底部,负极底座140设置于封 装罐体120远离内容腔体111的一侧面上,负极底座140上开设有负极连接孔 141,负极连接孔141的孔壁内设置有内螺纹141a。
如此,需要说明的是,负极罐体110作为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10的负极; 封装罐体120起到封装和保护的作用,防止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10的内部部 件损坏;绝缘件130起到绝缘隔离的作用,防止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10的正 负极接触造成短路的现象;负极底座140作为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10的输出 负极,负极底座140与负极罐体110电连接。
还需要说明的是,散热环形槽121起到散热的作用,增加防高温新型氯化 铵电池10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让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10能够快速地把 内部的热量散发至外界环境中,即增强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10的整体散热性 能,防止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10内部积蓄过高的热量。
还需要说明的是,散热环形槽121的高度为5mm~7mm,散热环形槽121 的高度不宜设计过大,否则会影响封装罐体120的整体机械强度,优选为 5mm~7mm。
请参阅图1,封盖套件200包括正极顶盖210、密封胶圈220和正极连接头 230,正极顶盖210设置于封装罐体120上,部分正极顶盖210向远离内容腔体 111的方向凸出形成泄压环形凸条211,泄压环形凸条211沿着圆周方向上设置 有泄压划痕,密封胶圈220位于正极顶盖210和封装罐体120之间,密封胶圈 220上设置有若干防滑粒,且密封胶圈220分别与正极顶盖210和封装罐体120 紧密接触,正极连接头230设置于正极顶盖210的中部位置处,正极连接头230 的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231。
如此,需要说明的是,正极顶盖210起到封装和保护的作用,防止防高温 新型氯化铵电池10的内部部件损坏;密封胶圈220用于提高防高温新型氯化铵 电池10的整体密封性能,防止外界异物进入至内容腔体111内,导致防高温新 型氯化铵电池10的损坏;正极连接头230作为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10的输 出正极,起到电连接的作用。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要把两个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10串联连接时,仅需 要把其中一个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10的正极连接头230旋入另一个防高温新 型氯化铵电池10的负极连接孔141内即可完成串联连接,无需借助连接线束即 可完成,需要强调的是,若要实现N个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10的串联连接, 重复上述操作过程即可完成N个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10,串联连接效率快, 用户不需要接触任何工具即可完成对N个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10,能够大大 增加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10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泄压环形凸条211沿着圆周方向上设置有泄压划痕,当 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10的内压过大时,内部的气体会扯破泄压划痕,将积蓄 在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10内部的气体快速释放出来,完成自泄压,有效地防 止了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10因无法及时排除气体而损坏,大大提高防高温新 型氯化铵电池10的安全性能,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延长防高温新型氯化铵 电池10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1,集流碳棒300的一端与正极连接头230连接,集流碳棒300的 另一端与绝缘件130连接。
如此,需要说明的是,集流碳棒300起到汇集电流的作用,集流碳棒300 作为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10的正极,用于输出电压为外部设备供电。
请参阅图1,包装筒体400套设于封装罐体120的外壁上。
如此,需要说明的是,包装筒体400一方面起到封装和保护的作用,另一 方面起到提高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10整体美观。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1,在一实施方式中,散热环形槽121的宽度为 0.5mm~0.8mm。
如此,需要说明的是,散热环形槽121的宽度的不宜设计过大,否则会影 响封装罐体120的整体机械强度,优选为0.5mm~0.8mm。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1,在一实施方式中,封壳套件100还包括缓冲垫 环150,缓冲垫环150设置于封装罐体120远离内容腔体111的一侧面上,负极 底座140位于缓冲垫环150内,且负极底座140的侧壁与缓冲垫环150相接触。
如此,需要说明的是,缓冲垫环150起到缓冲的作用,当把两个防高温新 型氯化铵电池10串联连接时,为了防止正极连接头230在旋入负极连接孔141 时与负极底座140发生过大的物理接触,通过设置缓冲垫环150,能够有效地防 止正极连接头230在旋入负极连接孔141时与负极底座140发生过大的物理接 触,防止正极连接头230和负极底座140损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延长防高温 新型氯化铵电池10的使用寿命。具体地,缓冲垫环150为橡胶缓冲垫环。如此, 需要说明的是,缓冲垫环150的制作材料可以采用具备一定缓冲性能的材料制 作而成,优选为橡胶材质的材料制作,当然也可以选用其他具备一定缓冲性能 的材料制作缓冲垫环150。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1,在一实施方式中,绝缘件130上开设有定位槽, 集流碳棒的另一端设置于定位槽内。
如此,需要说明的是,定位槽的开设,能够对集流碳棒300起到定位的作 用,让装配人员装配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10时,能够更加方便和快速完成对 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10的装配。具体地,定位槽位于绝缘件130的中部位置 处。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1,在一实施方式中,密封胶圈220为橡胶密封胶 圈。
如此,需要说明的是,密封胶圈220用于提高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10的 整体密封性能,防止外界异物进入至内容腔体111内,导致防高温新型氯化铵 电池10的损坏,密封胶圈220优选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当然也可以采用其 他具备密封性能的材料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1,在一实施方式中,包装筒体400上设置有若干 凹纹,相邻两个凹纹之间均设置有间隔。
如此,需要说明的是,若干凹纹的设置,能够增加包装筒体400与手之间 的摩擦力,更加方便让用户抓取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10,防止因为手滑而导 致无法稳定抓取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10。具体地,包装筒体400上设置有3 条~4条凹纹。如此,需要说明的是,凹纹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灵活设置, 优选数量为3条~4条。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1,在一实施方式中,绝缘件140具有圆形的横截 面。
如此,需要说明的是,绝缘件140具有圆形的横截面,即绝缘件140为圆 形结构,能够更加匹配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10的形状,契合度更高。
本发明的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通过设置封壳套件、封盖套件、集流碳 棒及包装筒体。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负极连接孔的孔壁内设置有内螺纹, 正极连接头的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当要把两个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串联连 接时,仅需要把其中一个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的正极连接头旋入另一个防高 温新型氯化铵电池的负极连接孔内即可完成串联连接,无需借助连接线束即可 完成;此外,泄压环形凸条沿着圆周方向上设置有泄压划痕,当防高温新型氯 化铵电池的内压过大时,内部的气体会扯破泄压划痕,将积蓄在防高温新型氯 化铵电池内部的气体快速释放出来,完成自泄压;再者,散热环形槽的开设, 能够增强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即增强防高温新型氯 化铵电池的整体散热性能,防止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内部积蓄过高的热量。
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作为电池的其中一种,在生活中,无论是遥控器或 者玩具等,都会需要用到电池,当遥控器或者玩具等电子产品不经常使用时, 通常需要把电池拆卸下来,防止在不使用遥控器或者玩具等电子产品的情况下, 还把电池置于遥控器或者玩具等电子产品内进行放电,倘若长时间不拆卸下来 的情况下,电池可能会发生损坏,甚至电池内的电解液会渗出,导致遥控器或 者玩具等电子产品损坏,因此,当遥控器或者玩具等电子产品在不需要使用电 池时,用户通常会把电池拆卸下来。但是,拆卸下来的电池如果随意放置,往 往会因为用户的随意放置,导致后期需要再次使用电池时,用户会因为一时间 找不到而犯愁,若用户停止对电池的寻找,电池很有可能因为长时间遗落在屋 内的某一角落而造成环境的污染,甚至发生泄漏电池电解液的现象,倘若年纪 较小的用户在误食电池电解液的情况下,由于电池电解液本身为化学性质的液 体,在误食的情况下会严重损害身体,例如,电池电解液导致胃穿孔等等。针 对上述问题,现有的生产商研发除了一种电池收纳盒,专门用于存放电池,但 现有的电池收纳盒都存在一些缺陷,首先,现有的电池收纳盒,当用户把电池 收纳入电池收纳盒,用户下次需要把电池从电池收纳盒取出时,用户需要打开 电池收纳盒的盒盖方可对电池的取出操作,取出操作非常的不方便,即每次用户存入电池或者取出电池都需要打开电池收纳盒的盒盖,在重复上述过程多次 后,电池收纳盒就极有可能损坏,且现有的电池收纳盒多数的盒体和盒盖多数 采用的是卡扣连接的方式,在多次存入电池或者取出电池后,设置在盒体或者 盒盖的卡扣件就极容易发生损坏,导致电池收纳盒无法对电池进行收纳,即现 有的电池收纳盒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此外,现有的电池收纳盒,多数都不 能悬挂起来,导致用户下次寻找电池收纳盒时,不容易发现电池收纳盒,用户 可能就会因为第一时间找不到电池收纳盒,而跑去商店再次购买电池,这无疑 会用户极不友好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下,本申请的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还包括电池收纳 盒,所述电池收纳盒包括收纳套件、滑动套件和吸附套件,所述收纳套件包括 收纳盒体、收纳盖体、扭簧、盖板和若干锁紧件,所述收纳盒体内开设有电池 收纳腔体,所述收纳盒体于侧壁位置处上开设有避位孔,所述收纳盒体于侧壁 位置处上还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收纳盒体于顶部位置处上开设有取放孔,所述 收纳盒体上还开设有若干锁紧孔,各所述锁紧孔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内螺纹,所 述收纳盖体上开设有若干过孔,所述扭簧设置于所述收纳盒体内,所述扭簧的 一端与所述盖板连接,所述扭簧的端部与所述盖板连接,所述扭簧用于驱动所述盖板往靠近所述取放孔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盖板闭合所述取放孔,各所述 锁紧件的端部上均设置有外螺纹,各所述锁紧件的端部用于一一对应穿设各所 述过孔,且各所述锁紧件的端部一一对应螺合于各所述锁紧孔内;所述滑动套 件包括引导滑轨、滑板、L型容置板、限位板、传输滑轮、滑块、传输滑带、卡 扣长条、缓冲垫板和捏持件,所述引导滑轨设置于所述电池收纳腔体的底部, 所述滑板设置于所述引导滑轨上,且所述滑板能够相对所述引导滑轨滑动,所 述L型容置板设置于所述滑板上,所述L型容置板上开设有若干电池底部容置 孔,所述限位板设置于所述滑板上,所述限位板与所述L型容置板连接,所述 限位板上开设有若干电池限位孔,各所述电池限位孔的中心轴线一一对应与各 所述电池底部容置孔的中心轴线相重合,所述传输滑轮转动安装于所述收纳盒 体上,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滑动槽内,且所述滑块能够沿着所述滑动槽滑动, 所述滑块于侧壁位置处上设置有若干卡扣半圆凸,所述传输滑带与所述传输滑 轮传动连接,所述传输滑带的一端与所述L型容置板连接,所述传输滑带的另 一端穿设所述避位孔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卡扣长条设置于所述收纳盒体上, 所述卡扣长条于临近所述滑动槽的侧面位置处上设置有若干卡扣齿牙,各所述 卡扣齿牙用于一一对应与各所述卡扣半圆凸相卡接,所述缓冲垫板设置于所述 电池收纳腔体的底部位置处,所述缓冲垫板用于抵持所述L型容置板,所述捏 持件设置于所述滑块上,所述捏持件上设置有若干防滑凸纹,相邻两个所述防 滑凸纹之间均设置有间隔;所述吸附套件包括吸附件、铁片、粘接层和防粘层, 所述吸附件设置于所述收纳盒体远离所述电池收纳腔体的一侧面上,所述铁片 设置于所述粘接层的一侧面上,所述防粘层设置于所述粘接层远离所述铁片的 一侧面上,所述吸附件用于吸附所述铁片。
为了更好地对电池收纳盒进行说明,请一并参阅图2、图3和图4,在一实 施方式中,电池收纳盒500包括收纳套件510、滑动套件520和吸附套件530, 收纳套件510包括收纳盒体511、收纳盖体512、扭簧、盖板513和若干锁紧件 514,收纳盒体511内开设有电池收纳腔体,收纳盒体于侧壁位置处上开设有避 位孔,收纳盒体511于侧壁位置处上还开设有滑动槽5111,收纳盒体于顶部位 置处上开设有取放孔5112,收纳盒体511上还开设有若干锁紧孔5113,各锁紧 孔5113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内螺纹,收纳盖体512上开设有若干过孔5121,扭簧 设置于收纳盒体511内,扭簧的一端与盖板513连接,扭簧的端部与盖板513 连接,扭簧用于驱动盖板513往靠近取放孔5112的方向移动,以使盖板513闭 合取放孔5112,各锁紧件514的端部上均设置有外螺纹,各锁紧件514的端部 用于一一对应穿设各过孔5121,且各锁紧件514的端部一一对应螺合于各锁紧 孔内;滑动套件520包括引导滑轨、滑板521、L型容置板522、限位板523、 传输滑轮524、滑块525、传输滑带526、卡扣长条527、缓冲垫板528和捏持 件529,引导滑轨设置于电池收纳腔体的底部,滑板521设置于引导滑轨上,且 滑板521能够相对引导滑轨滑动,L型容置板522设置于滑板521上,L型容置 板522上开设有若干电池底部容置孔5221,限位板523设置于滑板522上,限 位板523与L型容置板522连接,限位板523上开设有若干电池限位孔5231, 各电池限位孔5231的中心轴线一一对应与各电池底部容置孔5221的中心轴线 相重合,传输滑轮524转动安装于收纳盒体511上,滑块525设置于滑动槽5111 内,且滑块525能够沿着滑动槽5111滑动,滑块525于侧壁位置处上设置有若干卡扣半圆凸5251,传输滑带526与传输滑轮524传动连接,传输滑带526的 一端与L型容置板522连接,传输滑526带的另一端穿设避位孔与滑块525连 接,卡扣长条527设置于收纳盒体511上,卡扣长条527于临近滑动槽5111的 侧面位置处上设置有若干卡扣齿牙5271,各卡扣齿牙5271用于一一对应与各卡 扣半圆凸5251相卡接,缓冲垫板528设置于电池收纳腔体的底部位置处,缓冲 垫板528用于抵持L型容置板522,捏持件529设置于滑块525上,捏持件529 上设置有若干防滑凸纹5291,相邻两个防滑凸纹5291之间均设置有间隔;吸附 套件530包括吸附件531、铁片532、粘接层533和防粘层534,吸附件531设 置于收纳盒体511远离电池收纳腔体的一侧面上,铁片532设置于粘接层533 的一侧面上,防粘层534设置于粘接层533远离铁片532的一侧面上,吸附件 531用于吸附铁片532。
如此,当用户需要存放电池时,用户驱动滑块525往靠近卡扣长条527的 方向移动,在传输滑带526带动下,滑板521会往靠近取放孔5112的方向移动, 当滑板521抵持盖板513时,盖板513会因与滑板521接触而往远离取放孔5112 的方向移动,此时,即打开了盖板513,用户此时能够把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 10穿设电池限位孔5231放入电池底部容置孔5221内,而后,驱动滑块525往 远离卡扣长条527的方向移动,滑板521即复位到原处,完成对防高温新型氯 化铵电池10的存放存放,防止用户随意放置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10而需要 用到时找不到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10。
还需要说明的是,若干锁紧件514的设置、若干锁紧孔5113以及若干过孔 5121的开设,能够让收纳盖体512采用螺接的方式安装在收纳盒体511上,当 电池收纳盒500损坏时,用户可以很方便地打开收纳盖体512对电池收纳盒500 进行维护。
还需要说明的是,卡扣长条527的设置以及滑块525的设置,由于卡扣长 条527上设置有若干卡扣齿牙5271,滑块525上设置有若干卡扣半圆凸5251, 当滑块525滑入卡扣长条527时,设置在滑块525上的卡扣半圆凸5251能够与 卡扣齿牙5271相卡接,将滑块525固定在某一位置处,让用户的手不需要一直 按压滑块525。
还需要说明的是,捏持件529的设置,且捏持件529上设置有若干防滑凸 纹5291,能够增加捏持件529与手之间的摩擦力,让用户更好驱动滑块525移 动;此外,缓冲垫板528的设置,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L型容置板522 与收纳盒体511之间的接触力过大而损坏;再者,吸附套件530的设置,当用 户需要悬挂电池收纳盒500时,撕下防粘层534,将粘接层533对准待粘接物体, 把铁片532粘接在待粘接物体上,而后,把吸附件531对准铁片532即悬挂电 池收纳盒500,让用户能够很容易发现电池收纳盒500。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 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 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 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封壳套件,所述封壳套件包括负极罐体、封装罐体、绝缘件和负极底座,所述负极罐体内开设有内容腔体,所述负极罐体设置于所述封装罐体内,所述封装罐体内开设有散热环形槽,所述散热环形槽的高度为5mm~7mm,所述绝缘件设置于所述内容腔体的底部,所述负极底座设置于所述封装罐体远离所述内容腔体的一侧面上,所述负极底座上开设有负极连接孔,所述负极连接孔的孔壁内设置有内螺纹;
封盖套件,所述封盖套件包括正极顶盖、密封胶圈和正极连接头,所述正极顶盖设置于所述封装罐体上,部分所述正极顶盖向远离所述内容腔体的方向凸出形成泄压环形凸条,所述泄压环形凸条沿着圆周方向上设置有泄压划痕,所述密封胶圈位于所述正极顶盖和所述封装罐体之间,所述密封胶圈上设置有若干防滑粒,且所述密封胶圈分别与所述正极顶盖和所述封装罐体紧密接触,所述正极连接头设置于所述正极顶盖的中部位置处,所述正极连接头的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
集流碳棒,所述集流碳棒的一端与所述正极连接头连接,所述集流碳棒的另一端与所述绝缘件连接;及
包装筒体,所述包装筒体套设于所述封装罐体的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环形槽的宽度为0.5mm~0.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壳套件还包括缓冲垫环,所述缓冲垫环设置于所述封装罐体远离所述内容腔体的一侧面上,所述负极底座位于所述缓冲垫环内,且所述负极底座的侧壁与所述缓冲垫环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环为橡胶缓冲垫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集流碳棒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定位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位于所述绝缘件的中部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圈为橡胶密封胶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筒体上设置有若干凹纹,相邻两个所述凹纹之间均设置有间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筒体上设置有3条~4条所述凹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具有圆形的横截面。
CN201911253042.5A 2019-12-09 2019-12-09 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 Pending CN1111293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53042.5A CN111129363A (zh) 2019-12-09 2019-12-09 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53042.5A CN111129363A (zh) 2019-12-09 2019-12-09 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29363A true CN111129363A (zh) 2020-05-08

Family

ID=70497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53042.5A Pending CN111129363A (zh) 2019-12-09 2019-12-09 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29363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40120A (ja) * 1997-07-24 1999-02-12 Nec Shizuoka Ltd コイン型電池の収納構造
WO2013042640A1 (ja) * 2011-09-21 2013-03-28 エクセルギー工学研究所株式会社 積層電池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組電池
CN204949514U (zh) * 2013-04-07 2016-01-13 吉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烟盒及其支架结构
CN205958858U (zh) * 2016-08-30 2017-02-15 重庆蓝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现实眼镜
US20170194620A1 (en) * 2016-01-06 2017-07-06 Samsung Sdi Co., Ltd. Secondary battery
CN107359296A (zh) * 2017-07-24 2017-11-17 山东高佳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模块及其泄压装置
US20170338463A1 (en) * 2014-12-25 2017-11-23 Sanyo Electric Co., Ltd. Cylindrical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CN107808945A (zh) * 2017-10-19 2018-03-16 金山电化工业(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螺纹串联的特种电池
CN107814100A (zh) * 2017-10-31 2018-03-20 李建南 一种带有烟头回收收纳盒的烟盒
CN207474510U (zh) * 2017-11-29 2018-06-08 临沂华太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防漏液干电池
CN208173748U (zh) * 2018-05-10 2018-11-30 深圳市逸尘运动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散热锂电池
CN209009308U (zh) * 2018-11-30 2019-06-21 四川绿鑫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装扣式电池的收纳盒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40120A (ja) * 1997-07-24 1999-02-12 Nec Shizuoka Ltd コイン型電池の収納構造
WO2013042640A1 (ja) * 2011-09-21 2013-03-28 エクセルギー工学研究所株式会社 積層電池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組電池
CN204949514U (zh) * 2013-04-07 2016-01-13 吉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烟盒及其支架结构
US20170338463A1 (en) * 2014-12-25 2017-11-23 Sanyo Electric Co., Ltd. Cylindrical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US20170194620A1 (en) * 2016-01-06 2017-07-06 Samsung Sdi Co., Ltd. Secondary battery
CN205958858U (zh) * 2016-08-30 2017-02-15 重庆蓝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现实眼镜
CN107359296A (zh) * 2017-07-24 2017-11-17 山东高佳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模块及其泄压装置
CN107808945A (zh) * 2017-10-19 2018-03-16 金山电化工业(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螺纹串联的特种电池
CN107814100A (zh) * 2017-10-31 2018-03-20 李建南 一种带有烟头回收收纳盒的烟盒
CN207474510U (zh) * 2017-11-29 2018-06-08 临沂华太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防漏液干电池
CN208173748U (zh) * 2018-05-10 2018-11-30 深圳市逸尘运动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散热锂电池
CN209009308U (zh) * 2018-11-30 2019-06-21 四川绿鑫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装扣式电池的收纳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56584B2 (en) Waterproof battery case
US7277272B2 (en) Portable DVD player with built-in battery
US20200365835A1 (en) Button-type battery
CN111129363A (zh) 防高温新型氯化铵电池
CN111106358A (zh) 新型无铅氯化锌电池
CN209016168U (zh) 一种防爆锂电池
CN109788701A (zh) 一种固定网络终端的防护壳
CN203456529U (zh) 一种防爆电源控制箱
CN213042997U (zh) 电池包箱体、电池包及车辆
CN201804935U (zh) 电池安全阀
CN212368531U (zh) 一种包袋
CN211776802U (zh) 一种耐火防震公司用保险柜
CN218182256U (zh) 一种抗摔防漏电的碳性电池
CN208657189U (zh) 一种物流车机舱电源盒
CN205863233U (zh) 便于翻转片抵接的电池顶盖
CN213535790U (zh) 一种防潮茶叶罐
CN220375264U (zh) 一种用于电池箱的密封结构
CN218850180U (zh) 一种电源箱
CN210535748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的防水装置
CN211456762U (zh) 一种防摔型移动电源外壳
CN213621347U (zh) 一种带有减震功能的锂电池储存箱
CN212155406U (zh) 一种六角螺母帽
CN211830303U (zh) 手机充电防爆盒
CN219342156U (zh) 一种透析用水微生物污染检测设备
CN211124633U (zh) 箱式plc训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811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