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92068A - 透镜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照相装置、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透镜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照相装置、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92068A
CN107092068A CN201710081825.4A CN201710081825A CN107092068A CN 107092068 A CN107092068 A CN 107092068A CN 201710081825 A CN201710081825 A CN 201710081825A CN 107092068 A CN107092068 A CN 1070920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framework
lens carrier
drive shaft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8182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92068B (zh
Inventor
郭利德
许宏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Shicoh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Shicoh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Shicoh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Shicoh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920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920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920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920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包括框体;透镜支架,搭载透镜且使所述透镜相对于所述框体移动;驱动机构,具有沿轴方向振动的驱动轴以驱动所述透镜支架;以及导向机构,对所述透镜支架的移动进行导向,所述透镜支架与所述驱动轴摩擦配合,所述驱动轴通过振动使所述透镜支架沿轴方向移动;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槽和球体,所述导向槽形成于所述透镜支架和所述框体的至少之一并沿轴方向延伸,所述球体被夹持于所述透镜支架和所述框体之间且配置于所述导向槽内。根据本发明可以减小透镜支架移动时产生的摩擦且实现良好的导向。

Description

透镜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照相装置、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照相装置、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手机或智能电话等电子设备上搭载有小型照相机。这种小型照相机中有自动对焦型。自动对焦型小型照相机中装有驱动透镜的透镜驱动装置。
现有的透镜驱动装置中,驱动轴与压电元件等的振动发生部件相连,将搭载透镜的透镜支架与该驱动轴摩擦配合(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54867号公报)。在该驱动装置中,通过振动发生部件使驱动轴振动,据此透镜支架在驱动轴的轴方向移动。驱动装置还包括在驱动轴的轴方向延伸的导向轴来稳定和引导透镜支架的移动。
但是,在现有的驱动装置中,导向轴和透镜支架之间的摩擦力很大,需要较大的驱动力来移动透镜支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照相装置、电子设备,以使得导向机构和透镜支架之间的摩擦变小,可以通过较小的驱动力来移动透镜支架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包括:框体;透镜支架,搭载透镜且使所述透镜相对于所述框体移动;驱动机构,具有沿轴方向振动的驱动轴以驱动所述透镜支架;以及导向机构,对所述透镜支架的移动进行导向,所述透镜支架与所述驱动轴摩擦配合,所述驱动轴通过振动使所述透镜支架沿轴方向移动;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槽和球体,所述导向槽形成于所述透镜支架和所述框体的至少之一并沿轴方向延伸,所述球体被夹持于所述透镜支架和所述框体之间且配置于所述导向槽内。
优选地,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吸引机构,所述吸引机构将所述透镜支架吸引至所述框体,所述球体夹持于所述透镜支架与所述框体之间。
优选地,所述吸引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透镜支架和所述框体的两者中之一的磁铁、以及设置于所述透镜支架和所述框体的两者中另一的磁性体或者另一磁铁。
优选地,从轴方向看所述框体的外形为四边形,所述透镜支架设置有透镜用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的中心作为坐标轴的中心,所述四边形的各边部在与XY轴的任一轴相平行配置时,所述驱动机构配置于其中一个象限,所述驱动轴不位于与所述吸引机构的吸引力的向量的延长线相同的象限中。
优选地,所述磁铁用作测量所述透镜支架的位置的标尺。
优选地,从轴方向看所述框体的外形为四边形,所述透镜支架设置有透镜用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的中心作为坐标轴的中心,所述四边形的各边部在与XY轴的任一轴相平行配置时,所述驱动机构配置于其中一个象限,所述导向机构配置于与所述驱动机构所配置的象限不同的象限。
优选地,设置两个以上的所述导向机构以包围所述透镜支架。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使所述驱动轴振动的振动发生部件。
优选地,所述振动发生部件包括压电薄板和固定于所述压电薄板至少一面的弹性薄板。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照相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所述透镜支架上装配有透镜,轴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摄像元件,所述摄像元件接收透过所述透镜的被摄体的光线。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所述的照相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设置框体;设置搭载透镜的透镜支架,使透镜可相对于所述框体移动;设置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具有沿轴方向振动的驱动轴以驱动所述透镜支架;以及设置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对所述透镜支架的移动进行导向,设置所述驱动机构步骤中,包括:为使所述透镜支架通过所述驱动轴的振动沿轴方向移动,使所述透镜支架与所述驱动轴摩擦配合;设置所述导向机构的步骤中,包括:设置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形成于所述透镜支架或所述框体的至少之一并沿轴方向延伸;及设置球体,所述球体被夹持于所述透镜支架和所述框体之间且配置于所述导向槽内。
优选地,设置所述导向机构的步骤中,进一步包括:设置吸引机构,所述吸引机构将所述透镜支架吸引至所述框体,所述球体夹持于所述透镜支架与所述框体之间。
优选地,所述吸引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透镜支架和所述框体的两者之一的磁铁、以及设置于所述透镜支架和所述框体的两者另一的磁性体或者另一磁铁。
优选地,设置驱动轴,从轴方向看所述框体的外形为四边形,所述透镜支架设置有透镜用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的中心作为坐标轴的中心,所述四边形的各边部在与XY轴的任一轴相平行配置时,所述驱动机构配置于其中一个象限,所述驱动轴不位于与所述吸引机构的吸引力的向量的延长线相同的象限中。
优选地,从轴方向看所述框体的外形为四边形,所述透镜支架设置有透镜用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的中心作为坐标轴的中心,所述四边形的各边部在与XY轴的任一轴相平行配置时,所述驱动机构配置于其中一个象限,所述导向机构配置于与所述驱动机构所配置的象限不同的象限。
优选地,设置两个以上的所述导向机构以包围所述透镜支架。
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照相装置、电子设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透镜支架或框体的至少一方形成有沿轴方向延伸的导向槽,球体被夹持于透镜支架与框体之间并配置于导向槽内,球体被限制于导向槽内移动实现导向作用;球体与导向槽及框体或透镜支架之间为滚动配合,能够避免或极大程度降低导向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必要的摩擦,并可通过提供一较小的驱动力即可实现透镜支架相对于框体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透镜驱动装置实施例的主视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透镜驱动装置的后视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透镜驱动装置的分解图。
图4是图2所示透镜驱动装置去除第二框体后的俯视图。
图5是图2所示透镜驱动装置去除第二框体后的后视立体图。
图6是图2所示透镜驱动装置去除第二框体后、且采用分离式结构的第一框体的后视立体图。
图7是图2所示透镜驱动装置去除第二框体后、且采用一体式结构的第一框体的后视图。
图8是建立XY坐标轴示意相对于驱动轴设置位置所建议的导向机构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9(a)和(b)示出了导向机构中未配置吸引机构的情况下导向机构的配置示意图。
图10是图2所示透镜驱动装置中球体在导向槽内一实施形态的配置示意图。
图11是图2所示透镜驱动装置中球体在导向槽内另一实施形态的配置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简单说明,参见图1至图7,透镜驱动装置可以包括:框体、透镜支架2、驱动机构以及导向机构,其中该框体包括第一框体1和第二框体3。
透镜支架2可以用于搭载透镜,并使透镜可相对于框体移动。透镜的轴为光轴,图1的上方为被摄体侧,作为光轴方向的前方,下方为摄像元件侧,作为光轴方向的后方。
驱动机构可以包括驱动轴22,驱动轴22被支撑于框体。通过如后所述的方式将驱动轴22固定于振动发生部件25上,来使得驱动轴22可以沿轴方向振动,进而驱动透镜支架2,使得驱动支架2沿轴方向移动。具体而言,透镜支架2与驱动轴22之间可以为摩擦配合,驱动轴22通过振动的方式使透镜支架2沿轴方向移动。其中,轴方向通常指安装后的透镜的光轴方向。
导向机构,用于对透镜支架2的移动进行导向。该导向机构可以包括导向槽26、球体27和受力面101。如图5所示,导向槽26形成于透镜支架2上,受力面101形成于第一框体1上,球体27置于导向槽26中并且夹持在导向槽26和受力面101之间。导向槽26可以形成于第一框体1上,受力面101可以形成在透镜支架2上。导向槽26沿驱动轴22的轴方向延伸。
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中,通过使导向机构具有透镜支架2或者框体的至少一方上形成的轴方向延伸的导向槽26、和夹持在透镜支架2和框体间且配置在导向槽26中的球体27的结构,可以通过小的摩擦力来导向透镜支架2,进而可以通过小的驱动力来移动透镜支架2。
接着,对各部分的构成进行详细地说明。如图5所示,导向机构的导向槽26的底端还可以形成有用以防止球体27从底部脱落的止挡部262。而且,如后所述,如图1所示,第二框体3的止挡片34设置在导向槽26的顶部,将球体27封闭在顶部和底端之间。如图5所示,导向槽26形成于透镜支架2的靠近第一框体1的一侧。但是,为了能够夹持球体27,导向槽26也可以形成于第一框体1的靠近透镜支架2的一侧。导向槽26还可以同时分别形成于透镜支架2和第一框体1上,形成于透镜支架2上的导向槽26和形成于第一框体1上的导向槽26对向设置并相互配合以夹持球体27。
球体27被配置于导向槽26内、并被夹持于透镜支架2和第一框体1之间。通过球体27的滚动和导向槽26的限位作用,实现了透镜支架2相对于第一框体1的移动的导向。通过设置球体27和导向槽26来代替现有技术中所需要的导向轴方式的引导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小摩擦。同时,对于导向机构而言,仅通过球体27使透镜支架2和第一框体1相接触,避免了不必要的摩擦。
优选地,导向机构中的球体27采用不导磁材料制成,例如采用如不导磁的不锈钢球体27或者塑料球体27等,以避免后述的导向机构中的吸引机构对采用导磁材料制成的球体27产生吸引作用,使得球体27在导向时出现偏移或者滚动困难等问题。
透镜支架2在驱动轴22驱动下相对于第一框体1沿轴方向移动时,由于球体27的滚动被限制在沿轴方向延伸的导向槽26内,进而可以保证透镜支架2移动的直线性;而且相较于现有技术借助导向轴和导向套之间通过滑动配合对透镜支架2的移动进行导向,该导向机构利用球体27与导向槽26的滚动配合对透镜支架2进行导向,极大地避免了导向过程中不必要的摩擦,可以减小从驱动轴22施加的驱动力的减小,且能够提高移动精度。
优选地,如图4和5所示,导向槽26为V型槽。将导向槽26设置为V型槽,可以适用多种尺寸的球体27,且相较于其它形式的导向槽26而言,球体27与V型槽的接触的点更少,摩擦力也更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导向机构进一步包括吸引机构。吸引机构将透镜支架2吸引至第一框体1,以产生一定的预紧力使球体27始终能够被夹持于透镜支架2与第一框体1之间而不会从两者中脱离。另外,通过设置吸引机构将透镜支架2和第一框体1吸引到一起以夹持球体27,使得透镜支架2与第一框体1之间不需要接触也可以夹紧球体27,也减少了导向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必要的松动。而且,优选地吸引机构靠近球体27进行设置。
优选地,吸引机构包括磁性体28和磁性体29。其中,磁性体28设置于透镜支架2上,磁性体29设置于第一框体1上。利用磁性体28和磁性体29之间的磁力将透镜支架2与第一框体1吸附在一起,进而起到夹持球体27的作用。
优选地,磁性体28、29的一个可以为磁铁,而另一个为可以由磁铁可吸引材料制成的磁性体。或者磁性体28、29均为磁铁。当然,为了利用由磁铁制成的两个磁性体28、29之间产生的磁力将透镜支架2与第一框体1吸附在一起以夹持球体27,该由磁铁制成的两个磁性体28、29相向的两部分的磁极呈相反设置。
举例而言,可以将装配于透镜支架2上的由磁铁制成的磁性体28朝向设置于第一框体1上的磁极设置为N极,则装配于第一框体1上的由磁铁制成的磁性体29朝向设置于透镜支架2上的磁极设置为S极,进而使得该由磁铁制成的两个磁性体28、29之间成为相互吸引的关系。
更优选地,磁性体28、29可以用作测量透镜支架2的位置的标尺,具体的,磁性体28为磁铁时,使该磁铁的磁极在光轴方向的前后不同。例如,光轴方向的前方为N极,后方为S极。这样,测量框体上的某一点的磁通量,透镜支架2相对于框体沿光轴方向直线移动时,该点的磁通量会随着透镜支架2的移动发生变化,通过对该磁通量的变化进行测量即可测量出透镜支架2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为了测量由于透镜支架2相对于第一框体1直线移动时的磁通量的变化,可以在与磁性体28对应的位置来安装磁性传感器。该磁性传感器可以为霍尔传感器或MR传感器。利用磁性传感器来精确测量透镜支架2相对于第一框体1所移动的微小位移量。而且,由于传感器位于框体侧,因此传感器的布线也比较容易。
可以将透镜支架2的整体作为磁性体28,来与磁性体29相互吸引。也可以将下面所说明的分离式第一框体1的夹持壁12’的全体作为磁性体29。
第一框体1包括用于承载透镜支架2的基座11、和用于与透镜支架2一起夹持球体27的夹持壁12,上述受力面101形成在该夹持壁12的透镜支架侧的一面上。
参见图3和图6,该夹持壁12也可以与基座11为分离式结构,该夹持壁12可通过如拼接、插接、卡接、螺接等方式安装于基座11上。另外,可以如图7所示,该夹持壁12’可以与基座11’为一体式结构,夹持壁12’和基座11’设计成一体式结构可以简化结构,以提高结构的可靠性。
在透镜支架2的相反侧的夹持壁12的一面开设开槽121,磁性体29可简便快速地装配于该夹持壁12上的开槽121内。相应地,在透镜支架2正对夹持壁12上所设置磁性体29的位置开设有另一开槽201,磁性体28快速安装于该另一开槽201内。
驱动机构还可以包括振动发生部件25,该振动发生部件25用于使驱动轴22沿轴方向振动。其中,振动发生部件25可以包括压电薄板251、和固定于压电薄板251至少一面的弹性薄板252,驱动轴22固定于振动发生部件25上,并且优选地固定于弹性薄板252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薄板252的一面固定有压电薄板251,作为所谓的单压电晶片,但是弹性薄板252的两面也可以固定有压电薄板251,作为所谓的双压电晶片。而且,可以不必是薄板状振动发生部件25,可以是将压电体层叠的所谓的层叠型。驱动轴22穿过第一框体1上设置的贯通孔102,进一步穿过第二框体3上设置的贯通孔323。接着,如后所述,通过粘合剂321将驱动轴22粘合固定于贯通孔中。粘合剂321可以为树脂,因为具有柔软性,因此可以将驱动轴22以轴方向振动可能地固定于框体上。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还可以包括一用于支撑透镜支架2的支撑机构,该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槽202、支撑板23以及弹性板24。
其中,支撑槽202形成于透镜支架2上且沿轴方向延伸;支撑板23包括槽状部231和板状部232,槽状部231与支撑槽202形状相适配并贴合于支撑槽202,板状部232通过螺接、卡接等方式固定于透镜支架2上;弹性板24的一端亦可通过螺接、卡接等方式固定于透镜支架2或板状部232上,弹性板24的另一端弹性可分离地抵接于槽状部231上方,并与槽状部231一起形成用于夹持驱动轴22的夹持部。驱动轴22与夹持部之间摩擦配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允许的情况下,其它方式的支撑机构也可以被使用。
下面,简要地说明为了使透镜支架2相对于框体进行移动的工作原理。
反复施加脉冲电压于振动发生部件25中的压电薄板251时,压电薄板251反复伸缩,则振动发生部件25例如会反复做变形为突出状和急速恢复为原来的平板状的动作。伴随以上动作,驱动轴22亦会沿轴方向反复做微小的往返移动,即进行振动。例如,振动发生部件25向上变形为突出状时,透镜支架2由于被支撑机构支撑,通过夹持部与驱动轴22发生摩擦接触,因此透镜支架2会与驱动轴22一起移动。另一方面,振动发生部件25欲急速恢复时,驱动轴22亦反方向高速移动,透镜支架2因其高速而无法追随驱动轴22的动作,无法返回原来的位置而停留在当前位置。因此,透镜支架2通过一个动作而根据振动发生部件25的变形幅度大小程度进行移动。通过反复施加脉冲电压力来重复进行如此移动动作,可使透镜支架2移动至所希望的位置。当振动发生部件25向下变形为突出状时,也是相同原理,该情况下透镜支架2反向移动。
而且,构成第一框体1一部分的基座11上设置有尺寸与透镜支架2上设置的用于搭载透镜的贯通孔21的中心和尺寸相当的另一贯通孔14,以用于透过被摄体的光线。
较佳地,可以在基座11上的贯通孔14的周缘设置一个连续的、或两个以上间隔设置的定位块13,以便无倾斜地将透镜支架2搭载于基座11上。
透镜驱动装置的框体还包括一个装配于第一框体1外侧的第二框体3。其中,第二框体3包括沿轴方向延伸并设置于第一框体1中夹持壁12外侧的第一挡壁31,第一挡壁31上方沿垂直于轴方向的方向延伸形成有第二挡壁32,第二挡壁32的位置高度高于透镜支架2的位置高度,允许透镜支架2可以在与两者的高度差相当的范围内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框体3和第一框体1分别形成,但是也可以一体地形成。而且,第一框体1和第二框体3也可以通过其他分隔体进行分开。
如前所示,第二挡壁32上沿垂直于轴方向的方向延伸形成止挡片34,该止挡片34的形状与导向槽26形状相契合。将第二框体3安装到第一框体1时,止挡片34插入导向槽26并与导向槽26之间留有间隙,大致可闭合导向槽26顶部,以防止装配于导向槽26内的球体27从导向槽26顶部脱离。
其中,第二挡壁32上还形成有供驱动轴22穿过的贯通孔323。驱动轴22的前端插入贯通孔323中,通过粘合剂321进行粘合固定。驱动轴22不固定于贯通孔102中。这样,驱动轴22可以被振动自由且稳固地固定于框体。另外,驱动轴22可以在贯通孔323和贯通孔102中通过橡胶轴衬分别固定于框体上。此时,优选地是,贯通孔323的橡胶轴衬和驱动轴22粘合固定,贯通孔102的橡胶轴衬和驱动轴22不粘合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驱动轴22与吸引机构的相对位置关系优选为,将驱动轴22设置成远离吸引机构的吸引方向的延长线(即吸引向量的延长)的位置。以防止吸引机构产生的吸引力使透镜支架2以驱动轴22为中心进行转动。
从轴方向方向观看第一框体1外形时,第一框体1的外形大致呈四边形。透镜支架2上设置有用于搭载透镜的呈圆形的贯通孔21。以该贯通孔21的中心作为坐标轴(XY坐标轴)的中心,四边形的各边部在与XY坐标轴的任一轴相平行的配置时,驱动机构配置于其中一个象限。
以驱动机构中的驱动轴22设置于第二象限为例,同时通过对球体27的设置位置、及吸引机构在该球体27所设置位置处的吸引力方向来详细说明驱动机构与导向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吸引机构与球体27邻接设置的情况下进行说明。
参见图8,代表第一框体1的四边形的四边部L1~L4首尾相接,其中,大圆代表驱动轴22,小圆代表球体,箭头A-D代表吸引力方向,距离A-D分别表示驱动轴22与箭头A-D(即吸引力的向量)的延长线的距离。图8中示出了驱动轴22设置于第二象限且位于边部L1时。
如图8所示,优选地,可以将导向机构设置在第一象限、第三象限和/或第四象限内。导向机构设置于第一象限时,因为与吸引力方向的距离D离驱动轴22位置很远,可以将位于第一象限内的球体D设置于边部L2上,也就是说,吸引力D的向量的延长线不存在于第二象限中。导向机构设置于第三象限时,因为与吸引力方向的距离A离驱动轴22位置很远,可以将位于第三象限内的球体A设置于边部L1上,也就是说,吸引力A的向量的延长不存在于第二象限。导向机构设置于第四象限时,因为与吸引力方向的距离B离驱动轴22位置很远,可以将位于第四象限内的球体B设置于边部L4上,也就是说,吸引力B的向量的延长线不存在于第二象限。因为与吸引力方向的距离C离驱动轴22位置同样很远,也可以将位于第四象限内的球体C设置于边部L3上,也就是说,吸引力C的向量的延长线不存在于第二象限。
上述实施例中,导向机构通常可以仅设置为一个,按照如上所述建议的方式进行设置。当然,导向机构也可以设置为包围透镜支架2的两个以上,并可以按照所述建议的方式进行设置,以更好地对透镜支架2进行导向。
具体而言,当导向机构设置为两个以上时,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进行说明。
全部导向机构均配置有吸引机构时,完全按照如上所建议的方式在特定的位置进行设置。建议将各导向机构配置于不同于驱动机构所配置的象限,并建议将导向机构配置在其吸引力延长线远离驱动轴22的位置进行设置。
如图9(a)和(b)所示,导向机构中未配置吸引机构的情况下,优选地将导向机构围绕透镜支架2进行配置。在图9(a)和(b)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框体的第一框体1构成为围绕透镜支架2,含有球体27的导向机构配置在四个角上。这样,即便没有吸引机构,也可以阻止透镜支架2的倾斜。而且,因为没有吸引机构,吸引机构的抵抗力不会抵消驱动机构的驱动力,可以有效地使用驱动力。而且,在图9(b)的示例中,将第一框体1的一部分作为可动部103,可以调整透镜支架2和球体27之间的间隔。通过这种结构,可以更稳定地进行导向。该可动部103可以由弹簧等构成,来按压图9(b)右侧的球体27。
而且,上述实施方式中,同一导向机构的轴方向中球体27的数量不做限制,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及以上,球体27的数量具体可以根据其自身的尺寸和导向槽26的长度进行设计。
优选地,同一导向机构中,球体27的数量通常设计为两个以上。使透镜支架2在相对于框体直线移动过程中,透镜支架2与第一框体1之间能够同时与两个以上的球体27保持抵接,且该两个抵接于透镜支架2和第一框体1之间的球体27的大小相同,进而使吸引机构产生的吸引力能够均匀作用在多个球体27上,防止透镜支架2可能出现以其中一个球体27作为转轴而发生转动的问题。
其中,同一导向机构中球体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所有球体273可以采用相同大小。如图10所示,为了保证各球体273均能够良好地滚动实现导向功能,优选地在导向槽26内形成多个沿垂直于轴方向的方向延伸的隔断261,相邻球体273之间利用隔断261进行分离设置,进而防止相邻球体273之间由于相互接触从而导致球体273在导向槽26内滚动不顺畅的问题。
另外,同一导向机构中球体的数量设置为三个以上时,所有球体在导向槽26内可以连续(即相互接触)的排列,但采用大小球体271、272交错设置的方式进行排列。通过在两个相邻的大球体271之间设置小球体272,能够使得与导向槽26接触的各大球体271均能够顺畅地在同一方向滚动,如图11所示。
在同一导向机构中球体的数量设置为三个以上这一实施例中,大球体271的大小相同,以实现良好的导向作用。小球体272的大小小于大球体271的大小,优选为小球体272的大小全部相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照相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项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透镜支架2上装配有透镜,轴方向的后侧设置有摄像元件,摄像元件接收透过透镜的被摄体的光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项实施方式的照相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参阅图12,该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设置框体;
步骤S2,设置搭载透镜的透镜支架,使透镜可相对于框体移动;
步骤S3,设置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具有沿轴方向振动的驱动轴以驱动透镜支架;以及
步骤S4,设置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对透镜支架的移动进行导向,
其中,在设置驱动机构步骤,即步骤S3中,包括:为使透镜支架通过驱动轴的振动沿轴方向移动,使透镜支架与驱动轴摩擦配合;
在设置导向机构的步骤,即步骤S4中,包括:设置导向槽,导向槽形成于透镜支架或框体的至少之一并沿轴方向延伸;及设置球体,球体被夹持于透镜支架和框体之间且配置于导向槽内。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并不是按照以上顺序执行,可以以任意的顺序执行。
在步骤S3中,还可以包括:设置驱动轴,从轴方向看所述框体的外形为四边形,所述透镜支架设置有透镜用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的中心作为坐标轴的中心,所述四边形的各边部在与XY轴的任一轴相平行配置时,所述驱动机构配置于其中一个象限,所述驱动轴不位于与所述吸引机构的吸引力的向量的延长线相同的象限中。
在步骤S4中,还可以包括:设置吸引机构,吸引机构将透镜支架吸引至框体,球体夹持于透镜支架与框体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吸引机构由磁铁和磁性体(或另一磁铁)构成。具体的,吸引机构包括设置于透镜支架和框体两者中其中之一的磁铁、以及设置于透镜支架和框体两者中另一的磁性体或者另一磁铁。
从轴方向看框体的外形为四边形,透镜支架设置有透镜用的贯通孔,贯通孔的中心作为XY坐标轴的中心,四边形的各边部在与XY坐标轴的任一轴相平行配置时:将驱动机构配置于其中一个象限,将导向机构配置于与驱动机构所配置的象限不同的象限。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导向作用,在步骤S4中,还可以包括:设置两个以上的导向机构以包围透镜支架。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体;
透镜支架,搭载透镜且使所述透镜相对于所述框体移动;
驱动机构,具有沿轴方向振动的驱动轴以驱动所述透镜支架;以及
导向机构,对所述透镜支架的移动进行导向,
所述透镜支架与所述驱动轴摩擦配合,所述驱动轴通过振动使所述透镜支架沿轴方向移动;
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槽和球体,所述导向槽形成于所述透镜支架和所述框体的至少之一并沿轴方向延伸,所述球体被夹持于所述透镜支架和所述框体之间且配置于所述导向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吸引机构,所述吸引机构将所述透镜支架吸引至所述框体,所述球体夹持于所述透镜支架与所述框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引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透镜支架和所述框体的两者中之一的磁铁、以及设置于所述透镜支架和所述框体的两者另一的磁性体或者另一磁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轴方向看所述框体的外形为四边形,所述透镜支架设置有透镜用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的中心作为坐标轴的中心,所述四边形的各边部在与XY轴的任一轴相平行配置时,所述驱动机构配置于其中一个象限,所述驱动轴不位于与所述吸引机构的吸引力的向量的延长线相同的象限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铁用作测量所述透镜支架的位置的标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轴方向看所述框体的外形为四边形,所述透镜支架设置有透镜用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的中心作为坐标轴的中心,所述四边形的各边部在与XY轴的任一轴相平行配置时,所述驱动机构配置于其中一个象限,所述导向机构配置于与所述驱动机构所配置的象限不同的象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两个以上的所述导向机构以包围所述透镜支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使所述驱动轴振动的振动发生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发生部件包括压电薄板和固定于所述压电薄板至少一面的弹性薄板。
10.一种照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
所述透镜支架上装配有透镜,轴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摄像元件,所述摄像元件接收透过所述透镜的来自被摄体的光线。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相装置。
12.一种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设置框体;
设置搭载透镜的透镜支架,使透镜可相对于所述框体移动;
设置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具有沿轴方向振动的驱动轴以驱动所述透镜支架;以及
设置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对所述透镜支架的移动进行导向,
设置所述驱动机构步骤中,包括:为使所述透镜支架通过所述驱动轴的振动沿轴方向移动,使所述透镜支架与所述驱动轴摩擦配合;
设置所述导向机构的步骤中,包括:设置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形成于所述透镜支架或所述框体的至少之一并沿轴方向延伸;及设置球体,所述球体被夹持于所述透镜支架和所述框体之间且配置于所述导向槽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置所述导向机构的步骤中,进一步包括:设置吸引机构,所述吸引机构将所述透镜支架吸引至所述框体,所述球体夹持于所述透镜支架与所述框体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引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透镜支架和所述框体的两者中之一的磁铁、以及设置于所述透镜支架和所述框体的两者中另一的磁性体或者另一磁铁。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置驱动轴,从轴方向看所述框体的外形为四边形,所述透镜支架设置有透镜用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的中心作为坐标轴的中心,所述四边形的各边部在与XY轴的任一轴相平行配置时,所述驱动机构配置于其中一个象限,所述驱动轴不位于与所述吸引机构的吸引力的向量的延长线相同的象限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轴方向看所述框体的外形为四边形,所述透镜支架设置有透镜用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的中心作为坐标轴的中心,所述四边形的各边部在与XY轴的任一轴相平行配置时,所述驱动机构配置于其中一个象限,所述导向机构配置于与所述驱动机构所配置的象限不同的象限。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置两个以上的所述导向机构以包围所述透镜支架。
CN201710081825.4A 2016-02-17 2017-02-15 透镜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照相装置、电子设备 Active CN1070920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27743 2016-02-17
JP2016027743A JP6617395B2 (ja) 2016-02-17 2016-02-17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92068A true CN107092068A (zh) 2017-08-25
CN107092068B CN107092068B (zh) 2023-09-12

Family

ID=5964613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79386.3A Active CN107092069B (zh) 2016-02-17 2017-02-14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与电子设备
CN201720136958.2U Active CN206450888U (zh) 2016-02-17 2017-02-15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电子设备
CN201710081825.4A Active CN107092068B (zh) 2016-02-17 2017-02-15 透镜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照相装置、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79386.3A Active CN107092069B (zh) 2016-02-17 2017-02-14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与电子设备
CN201720136958.2U Active CN206450888U (zh) 2016-02-17 2017-02-15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617395B2 (zh)
KR (3) KR102039392B1 (zh)
CN (3) CN10709206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8377A (zh) * 2018-01-19 2019-07-26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5268006A (zh) * 2021-04-14 2022-11-01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17395B2 (ja) * 2016-02-17 2019-12-11 新シコー科技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6767958B2 (ja) * 2017-10-10 2020-10-14 新思考電機有限公司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102585027B1 (ko) * 2018-08-16 2023-10-0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JP7097664B2 (ja) * 2019-06-01 2022-07-08 エーエーシー オプティックス 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ピーティーイー リミテッド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レンズユニット
KR102319598B1 (ko) 2019-12-30 2021-11-0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KR20210143018A (ko) * 2020-05-19 2021-11-2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기기
KR102432247B1 (ko) * 2020-09-29 2022-08-16 자화전자(주) 카메라 액추에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 굴절식 카메라 모듈
KR20220166130A (ko) * 2021-06-09 2022-12-16 자화전자(주) 카메라 액추에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 굴절식 카메라 모듈
CN115348384B (zh) * 2022-02-28 2023-12-26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照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17864A (ja) * 2003-04-17 2004-11-11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06235583A (ja) * 2005-01-27 2006-09-07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撮像ユニット
JP2006259583A (ja) * 2005-03-18 2006-09-28 Sony Corp レンズ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CN101726825A (zh) * 2008-10-15 2010-06-09 三星Techwin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单元以及包括该透镜驱动单元的相机模块
WO2013118503A1 (ja) * 2012-02-10 2013-08-1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レンズアクチュエータ
CN204790148U (zh) * 2015-06-01 2015-11-18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头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6450888U (zh) * 2016-02-17 2017-08-29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88972A (ja) * 1992-04-07 1993-11-05 Ricoh Co Ltd レンズの保持装置
JPH0961692A (ja) * 1995-08-29 1997-03-07 Koshina:Kk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3246857B2 (ja) * 1995-10-17 2002-01-15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レンズ固定装置
US6172822B1 (en) * 1998-02-25 2001-01-09 High End Systems, Inc. Lens holder
JP2006154433A (ja) * 2004-11-30 2006-06-15 Sharp Corp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その組み立て方法
KR101268983B1 (ko) 2005-05-03 2013-05-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경통 모듈
JP2007127926A (ja) * 2005-11-07 2007-05-24 Shicoh Eng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
KR100835097B1 (ko) * 2006-06-07 2008-06-0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렌즈 이송장치
JP4893633B2 (ja) * 2008-01-09 2012-03-07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胴及び撮像装置
JP5295875B2 (ja) 2008-11-06 2013-09-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並びに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レンズ位置決め方法
JP2010243985A (ja) * 2009-04-10 2010-10-28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レンズ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481242B2 (ja) * 2014-10-29 2019-03-13 新シコー科技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206489312U (zh) * 2016-02-17 2017-09-12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与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17864A (ja) * 2003-04-17 2004-11-11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06235583A (ja) * 2005-01-27 2006-09-07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撮像ユニット
JP2006259583A (ja) * 2005-03-18 2006-09-28 Sony Corp レンズ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CN101726825A (zh) * 2008-10-15 2010-06-09 三星Techwin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单元以及包括该透镜驱动单元的相机模块
WO2013118503A1 (ja) * 2012-02-10 2013-08-1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レンズアクチュエータ
CN204790148U (zh) * 2015-06-01 2015-11-18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头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6450888U (zh) * 2016-02-17 2017-08-29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8377A (zh) * 2018-01-19 2019-07-26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0058377B (zh) * 2018-01-19 2024-04-09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5268006A (zh) * 2021-04-14 2022-11-01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183393B1 (ko) 2020-11-27
CN107092069B (zh) 2023-06-09
CN107092068B (zh) 2023-09-12
JP2017146441A (ja) 2017-08-24
KR102039392B1 (ko) 2019-11-04
KR20170096949A (ko) 2017-08-25
KR102071953B1 (ko) 2020-03-02
CN206450888U (zh) 2017-08-29
CN107092069A (zh) 2017-08-25
KR20200011533A (ko) 2020-02-03
JP6617395B2 (ja) 2019-12-11
KR20190124190A (ko) 2019-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50888U (zh)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电子设备
CN100403774C (zh) 影像感测模块
US9134503B2 (en) VCM OIS actuator module
JP4702629B2 (ja) ムービングマグネット形リニアスライダ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工作機械
US7535661B2 (en) Inertial drive actuator
JP5814543B2 (ja) 駆動装置、レンズ鏡筒及びレンズ鏡筒を有する光学機器
EP1814318A3 (en) Image blur correction apparatus, lens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US20100039718A1 (en) Lens module
US20080197949A1 (en) Actuator Assembly, Method of Driving an Actuator Assembly and Apparatus for Driving an Actuator Assembly
CN104460179A (zh) 保持机构、驱动装置和模糊校正装置
JP2013041026A (ja) 手振れ抑制装置
JP5185640B2 (ja) 慣性駆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17111183A (ja) 手振れ補正装置
CN102437706B (zh) 驱动物体直线运动的装置的实现方法和直线电动机
CN1916695A (zh) 影像感测模块
US7486881B2 (en) Image detection module
CN101512408A (zh) 透镜驱动装置和照相机以及带照相机的移动电话
JP2016144257A (ja) 磁石装置
US20210075941A1 (en) Lens Driving Device, Camera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5851210B2 (ja) 慣性駆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CN2810059Y (zh) 影像感测模块
US7480449B2 (en) Image detection module
US20230375900A1 (en) Camera actuator
JP2009027769A (ja) 位置決め装置
CN102195438A (zh) 实现驱动物体直线运动装置的方法与直线电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