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76071B - 燃料供给装置 - Google Patents

燃料供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76071B
CN107076071B CN201580059948.7A CN201580059948A CN107076071B CN 107076071 B CN107076071 B CN 107076071B CN 201580059948 A CN201580059948 A CN 201580059948A CN 107076071 B CN107076071 B CN 1070760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fuel
odd
pressurization part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599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76071A (zh
Inventor
高桥英人
大桥正治
冈园哲郎
大木浩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a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yozo Denki K K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zo Denki K K,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Kyozo Denki K K
Publication of CN1070760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60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760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60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7/00Apparatus or systems for feeding liquid fuel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to carburettors or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7/04Feeding by means of driven pumps
    • F02M37/08Feeding by means of driven pumps electrically driven
    • F02M37/10Feeding by means of driven pumps electrically driven submerged in fuel, e.g. in reservoir
    • F02M37/106Feeding by means of driven pumps electrically driven submerged in fuel, e.g. in reservoir the pump being installed in a sub-tank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7/00Apparatus or systems for feeding liquid fuel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to carburettors or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7/0011Constructional details;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y of elements of fuel systems; Materials therefor
    • F02M37/0023Valves in the fuel supply and return system
    • F02M37/0029Pressure regulator in the low pressure fuel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7/00Apparatus or systems for feeding liquid fuel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to carburettors or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7/02Feeding by means of suction apparatus, e.g. by air flow through carburettors
    • F02M37/025Feeding by means of a liquid fuel-driven jet pump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7/00Apparatus or systems for feeding liquid fuel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to carburettors or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7/04Feeding by means of driven pumps
    • F02M37/08Feeding by means of driven pumps electrically driven
    • F02M37/10Feeding by means of driven pumps electrically driven submerged in fuel, e.g. in reservoir
    • F02M37/103Mounting pumps on fuel tan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55/00Fuel-injection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el conduits or their venting means; Arrangements of conduits between fuel tank and pump F02M37/00
    • F02M55/04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s or pressure fluctuations in injection pump inlets or outlets

Abstract

燃料供给装置具备副箱(20)、泵单元(40)、喷射泵(50)以及连接泵单元与喷射泵的连接构造(60)。连接构造具有:筒状的引导部(444),设置于泵单元,向轴向的副箱的底部(20a)侧引导加压燃料;筒状的加压部(500),设置于喷射泵,相对于引导部从副箱的底部侧能够沿轴向滑动地嵌合,加压燃料从引导部引导到该加压部;缓冲部件(600),具有规定的低弹簧常数(kl),在引导部与加压部之间缓和轴向的碰撞;以及密封部件(602),具有比缓冲部件高的高弹簧常数(kh),将引导部与加压部之间沿径向密封。

Description

燃料供给装置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以2014年11月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226226号为基础,在此引用其记载内容。
技术领域
本公开申请涉及在车辆中将油箱内的燃料向油箱外的内燃机侧供给的燃料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众所周知有一种燃料供给装置,在油箱内所保持的副箱内收纳泵单元,利用该泵单元对副箱内的贮存燃料进行加压并向内燃机侧排出。
作为这样设置的燃料供给装置的一种,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装置中,在副箱的底部上设置喷射泵,通过喷出从泵单元引导的加压燃料,将油箱内的贮存燃料向副箱内抽吸。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7765990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燃料供给装置中,泵单元和喷射泵被紧密地固定。因此,在伴随车辆的运行而产生的振幅较大的碰撞施加到副箱底部上的喷射泵时,在泵单元直接地承受该碰撞,从而可能会导致故障。另外,在伴随泵单元的燃料供给动作而产生的振幅较小的振动朝向副箱底部上的喷射泵直接传播时,保持副箱的油箱、进而车辆的构成要素可能振动而导致噪音。
本公开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产生故障以及噪音的燃料供给装置。
在本公开申请的第一方式中,燃料供给装置在车辆中将油箱内的燃料向上述油箱外的内燃机侧供给,具备:副箱,被保持在上述油箱内;泵单元,被收纳在上述副箱内,对上述副箱内的贮存燃料进行加压并朝向上述内燃机侧排出;喷射泵,设置在上述副箱的底部上,通过从上述泵单元引导的加压燃料的喷出,将上述油箱内的贮存燃料向上述副箱内抽吸;以及连接构造,将上述泵单元与上述喷射泵连接,上述连接构造具有:筒状的引导部,设置于上述泵单元,向轴向的上述底部侧引导加压燃料;筒状的加压部,设置于上述喷射泵,相对于上述引导部能够从上述底部侧沿着轴向滑动地嵌合,加压燃料从上述引导部引导到该加压部;缓冲部件,具有规定的低弹簧常数,在上述引导部与上述加压部之间缓和轴向的碰撞;以及密封部件,具有比上述缓冲部件高的高弹簧常数,在径向上将上述引导部与上述加压部之间密封。
在该燃料供给装置中将泵单元与喷射泵连接的连接构造中,喷射泵的加压部相对泵单元的引导部从副箱底部侧沿轴向能够滑动地嵌合。在这样的引导部与加压部的嵌合构成下,具有规定的低弹簧常数的缓冲部件在上述引导部与加压部之间缓和轴向的碰撞。因此,即使伴随车辆的运行而产生的较大振幅的碰撞施加到副箱底部上的喷射泵,该碰撞在从副箱底部侧传播到加压部时,也能够通过低弹簧常数的缓冲部件得到缓和。由此,在难以直接承受来自外部的碰撞的泵单元中,能够抑制故障的产生。
而且,根据该燃料供给装置,在引导部与加压部的嵌合构成下,具有比缓冲部件高的高弹簧常数的密封部件在径向上将引导部与加压部之间密封。由此,通过在从引导部朝向加压部的引导路线上利用能够限制燃料泄漏的高弹簧常数的密封部件,能够使伴随泵单元的燃料供给动作而产生的较小的振幅的振动在引导部与加压部之间衰减。因此,来自泵单元的振动变得难以直接传播到副箱底部上的喷射泵,因此还能够抑制由于保持副箱的油箱的振动及车辆构成要素的振动而产生噪音的状况。
另外,在本公开申请的第二方式中,加压部被插入到引导部的内周侧,在加压部上形成有从轴向的底部侧将与引导部之间的密封部件卡止的轴肩面。
在该公开申请中被插入到引导部的内周侧的加压部中,通过轴肩面,将与引导部之间的密封部件从轴向的副箱底部侧卡止。因此,根据引导部与加压部之间的密封部件,不仅能够发挥密封功能,还能够稳定地发挥振动衰减功能,因此能够确保抑制噪音产生的效果的可靠性。而且,密封部件对向引导部与其内周侧的加压部之间浸入的加压燃料发挥密封功能,因此通过该加压燃料,轴肩面经由密封部件被朝向副箱底部侧按压。由此,喷射泵能够被向副箱底部按压并定位,因此还能够确保燃料抽吸功能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关于本公开申请的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边参照附图边利用下述详细的记述,变得更明确。其附图是: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供给装置的图,是图3的I-I线剖视图。
图2是图3的II-II线剖视图。
图3是图1的III-III线剖视图。
图4是表示图1的燃料供给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放大表示图2的剖视图。
图6是图5的VI-VI线剖视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燃料供给装置的图,是图9的VII-VII线剖视图。
图8是图9的VIII-VIII线剖视图。
图9是图7的IX-IX线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图7的燃料供给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图5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图5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图5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公开申请的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存在对各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构成要素标记相同的符号,由此省略重复的说明的情况。在各实施方式中仅对构成的一部分进行说明的情况下,对于该构成的其他部分,能够应用在此之前说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构成。另外,不仅在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明示出的构成的组合,尤其是对组合没有产生障碍时,即使没有明示,也能够对多个实施方式的构成彼此进行部分地组合。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公开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供给装置1在车辆中搭载于油箱2。燃料供给装置1将油箱2内的燃料向内燃机3的燃料喷射阀直接地供给或者经由高压泵等间接地供给。在此,燃料供给装置1被搭载的油箱2利用树脂或者金属形成中空状来贮存向内燃机3侧供给的燃料。另外,作为从燃料供给装置1供给燃料的内燃机3,可以是汽油引擎,也可以是柴油引擎。另外,图1、2所示的燃料供给装置1的上下方向与水平面上的车辆的上下方向实质一致。
以下,对燃料供给装置1的构成以及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1~4所示,燃料供给装置1具备凸缘10、副箱20、调整机构30、泵单元40以及喷射泵50。
如图1所示,凸缘10利用树脂形成为圆板状,被装配于油箱2的顶板部2a。凸缘10通过在与顶板部2a之间夹入衬垫10a,将形成于顶板部2a的贯通孔2b闭塞。凸缘10一体地具有燃料供给管12以及电连接器14。
燃料供给管12从凸缘10朝向上方以及下方的两侧突出。燃料供给管12经由弯曲自如的挠性管12a与泵单元40连通。这样连通形态的燃料供给管12将利用泵单元40中的燃料泵42从油箱2内加压输送的燃料向油箱2外的内燃机3侧供给。电连接器14也从凸缘10朝向上方以及下方的两侧突出。电连接器14相对外部的控制电路(没有图示)连接燃料泵42。在这样的电连接形态下,燃料泵42通过控制电路被控制。
如图1、2、4所示,副箱20利用树脂形成为有底圆筒状,被保持于油箱2内。副箱20的底部20a设置于油箱2的底部2c上。在此如图2所示,底部20a中的朝向上方凹陷的凹底部20b在与底部2c之间确保流入空间22。进而在凹底部20b形成有流入口24。流入口24经由流入空间22与油箱2内连通。这样的连通形态的流入口24使利用泵单元40中的喷射泵50从油箱2内抽吸的燃料朝向副箱20内流入。这样,从流入口24流入的燃料被贮存于副箱20内。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凹底部20b上设有伞阀27,以便在来自后文详细叙述的喷射泵50的负压发挥作用时对流入口24进行开阀。
如图1所示,调整机构30由保持部件32、一对支柱34以及调整弹簧36等构成,被收纳于油箱2内。
保持部件32由树脂形成,从副箱20内向副箱20外跨越地配置。保持部件32在呈圆环板状的本体部320的周向分别各设有多个装配部322以及弹性部324而成。在此,各装配部322装配于副箱20的上部20c。另外,各弹性部324形成为圆弧板状,利用本体部320支撑下端324a,从而成为能够沿副箱20的径向进行弹性变形。
各支柱34利用金属形成为圆柱状,在凸缘10与副箱20之间沿上下方向延伸。各支柱34的上端被固定于凸缘10。另外,与所涉及的上端相比在更下方,各支柱34通过保持部件32或者副箱20沿上下方向被滑动支撑。调整弹簧36利用金属形成为螺旋弹簧状,在对应的一个支柱34的外周侧同轴配置。调整弹簧36沿上下方向被夹设在对应支柱34与副箱20之间。这样的夹设形态的调整弹簧36将副箱20的底部20a朝向油箱2的底部2c按压。
如图1~4所示,泵单元40由吸滤器(Suction filter)41、燃料泵42、过滤器外壳43以及端口部件44等构成,被收纳于油箱2内。
如图1、2、4所示,吸滤器41是例如无纺布过滤器等,被配置于副箱20内。吸滤器41被设置于副箱20的底部20a中的、将凹底部20b的外周侧包围的最深底部20d上。吸滤器41通过对从副箱20内向燃料泵42内吸入的燃料进行过滤,从而去除该吸入对象燃料中的较大的异物。
燃料泵42整体上是圆柱状的电动泵,被配置于副箱20内。燃料泵42在使其轴向沿着上下方向的状态下,与下方的吸滤器41连接。如图1所示,燃料泵42经由弯曲自如的挠性布线42a与电连接器14连接。燃料泵42通过电连接器14接受来自控制电路的驱动控制而进行动作。在此,动作中的燃料泵42将副箱20内的贮存燃料经过吸滤器41并吸入,进而根据在内部的加压程度对该吸入燃料进行调压。
燃料泵42与输出燃料的输出口420一体地具有输出阀421。在此,输出阀421为无弹簧式的单向阀,在伴随燃料泵42的动作而燃料被加压的期间进行开阀。在该开阀时,燃料从输出口420朝向过滤器外壳43内被加压输送。另一方面,在伴随燃料泵42的停止而燃料的加压停止时,输出阀421进行闭阀。在该闭阀时,向过滤器外壳43内进行的燃料的加压输送也停止。另外,从燃料泵42排出的加压燃料的压力在例如300kPa~600kPa的范围内进行可变调整。
如图1所示,过滤器外壳43利用树脂形成为中空状,从副箱20内向副箱20外跨越地配置。在过滤器外壳43的上部朝向下方的台阶面430通过在副箱20的上部20c上所装配的保持部件32中的能够弹性变形的各弹性部324的上端324b被卡止。通过这样的卡止形态,副箱20的上部20c经由保持部件32将泵单元40从轴的底部20a侧进行弹性支撑。
过滤器外壳43中的收纳部46由内筒部460和外筒部461形成为双重圆筒状,在燃料泵42的外周侧位于同轴上。通过这样的收纳部46的配置形态,过滤器外壳43的轴向沿着上下方向。收纳部46将在内筒部460以及外筒部461的上方与输出口420连通的连通室462形成为扁平形的空间状。
收纳部46还将在内筒部460与外筒部461之间与连通室462连通的收纳室463形成为圆筒空间状。收纳室463收纳有圆筒状的燃料过滤器464。燃料过滤器464为例如蜂窝过滤器等,通过对经由连通室462从输出口420向收纳室463输出的加压燃料进行过滤,去除该加压燃料中的微细的异物。
收纳部46进而将与收纳室463连通的中继通路465形成为相对上下方向倾斜的大致矩形的孔状。中继通路465与收纳室463中的向比燃料过滤器464更下方开口的燃料出口463a进行连通。通过这样的连通形态,中继通路465将由燃料过滤器464过滤并从燃料出口463a导出的燃料朝向斜上方进行引导。
如图1~3所示,过滤器外壳43中的突部47从外筒部461朝向周向的特定位置S沿径向突出。在该突部47收有燃料通路470、隔壁471、排出通路472、外部残压保持阀473、分支通路474、内部残压保持阀475以及释放通路476。换言之,突部47偏向周向的特定位置S一体地具有这些要素470、471、472、473、474、475、476。
燃料通路470形成为在突部47中以倒“U”字形延伸的空间状。燃料通路470通过隔壁471被分隔,从而在上下方向上折返。通过这样的折返形态,在燃料通路470中,从位于最上方的折返部470a的两端,上游直线部470b和下游直线部470c分别朝向下方延伸为大致矩形的孔状。
燃料通路470形成有在上游直线部470b中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开口的连通口470e。上游直线部470b经由中继通路465使连通口470e与收纳室463连通而配置于比燃料过滤器464更下游侧。通过这样的配置形态,经过中继通路465被引导的加压燃料从连通口470e朝向上游直线部470b导出。上游直线部470b形成有连通口470e的开口的外部用通路部470f、以及经由该外部用通路部470f与连通口470e连通的内部用通路部470g。
在图1所示的外部用通路部470f中,从连通口470e导出的燃料进行流入。来自连通口470e的导出燃料中的一部分在外部用通路部470f中朝向比连通口470e更上方的外部残压保持阀473侧流通。另外,与来自连通口470e的导出燃料中的向外部残压保持阀473侧的流动进行分流的燃料通过外部用通路部470f朝向下方的内部残压保持阀475折回,从而向内部用通路部470g侧流通。在此,在内部用通路部470g中朝向内部残压保持阀475侧的燃料流动与在外部用通路部470f中朝向外部残压保持阀473侧的燃料流动相比被节流。
如图2所示,排出通路472在突部47中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被形成为圆筒状。排出通路472从在燃料通路470中位于比连通口470e以及外部用通路部470f更下游侧的下游直线部470c进行分支。排出通路472通过与端口部件44中的排出端口440连通,将燃料通路470的流通燃料经过挠性管12a以及燃料供给管12朝向内燃机3侧排出。此时,在燃料通路470中,从通过排出通路472朝向内燃机3侧的供给流动中被分流的燃料向比排出通路472更下游侧流通。
如图1、2所示,外部残压保持阀473为无弹簧式的单向阀,设置于比上游直线部470b中的连通口470e更靠下游侧且比排出通路472更靠上游侧的外部用通路部470f。外部残压保持阀473在外部用通路部470f中对燃料通路470进行开闭。具体地讲,伴随燃料泵42的动作,在加压燃料从连通口470e向外部用通路部470f被导出的期间,外部残压保持阀473进行开阀。在该开阀时,向外部用通路部470f的导出燃料朝向排出通路472以及下游直线部470c的最下游端470d侧流通。另一方面,若伴随燃料泵42的停止,来自连通口470e的燃料导出停止,则外部残压保持阀473进行闭阀。在该闭阀时,朝向排出通路472以及最下游端470d侧的燃料的流通也停止,因此通过来自排出通路472的闭阀前的排出,朝向内燃机3侧供给的燃料的压力被保持。即,通过闭阀的外部残压保持阀473,对经过燃料通路470的向内燃机3侧的供给燃料发挥残压保持功能。另外,由外部残压保持阀473的残压保持功能引起的保持压力成为在燃料泵42停止时调压的压力。
分支通路474形成为从在突部47中被中继通路465与其径向外侧的内部用通路部470g夹着的位置朝向端口部件44侧延伸的空间状。分支通路474分支成从作为内部用通路部470g中的与外部用通路部470f相反侧的下端向上方折回的形态。分支通路474通过与端口部件44中的喷射端口441连通,将在内部残压保持阀475中经过并从内部用通路部470g排出的燃料引导到喷射泵50。
内部残压保持阀475为弹簧施力式的单向阀,设置于分支通路474。内部残压保持阀475对通向分支通路474的燃料通路470进行开闭。具体地讲,伴随燃料泵42的动作,开阀压以上的燃料从连通口470e向通路部470f、470g被导出的期间,内部残压保持阀475进行开阀。在该开阀时,从内部用通路部470g流入分支通路474的加压燃料朝向喷射泵50侧流通。另一方面,即使在燃料泵42的动作时,若从连通口470e导出的燃料的压力小于闭阀压,或者伴随燃料泵42的停止而该导出停止,则内部残压保持阀475进行闭阀。在该闭阀时,朝向喷射泵50侧的燃料的流通也停止,因此尤其是在伴随燃料泵42的停止的情况下,输出阀421闭阀,并且收纳室463中的燃料的压力被保持。即,利用闭阀的内部残压保持阀475,对收纳室463内的滞留燃料发挥残压保持功能。另外,由内部残压保持阀475的残压保持功能引起的保持压力被设定为例如250kPa。
如图2所示,释放通路476在位于突部47中的上下方向的通路472、474之间的中间部形成为圆筒孔状。释放通路476在下游直线部470c中从比排出通路472更靠下游侧进行分支。释放通路476通过与端口部件44中的释放端口442连通,将与在比外部残压保持阀473更下游侧向内燃机3侧的供给流动进行分流的燃料引导到释放阀443。
端口部件44利用树脂形成为中空状,从副箱20内向副箱20外跨越地配置。如图2~4所示,端口部件44相对特定位置S的突部47通过焊接被接合。端口部件44从突部47向侧方伸出。端口部件44在过滤器外壳43外一体地具有排出端口440、喷射端口441、释放端口442以及释放阀443。
排出端口440在端口部件44中的上下方向的上部形成为“L”字形的空间状。排出端口440相对在突部47的侧面47a进行开口的排出通路472如图2所示那样连通。并且,排出端口440通过在与排出通路472的连通位置相反侧使最下游端朝向上方,从而与挠性管12a(参照图1)连通。这样的连通形态的排出端口440经由排出通路472与燃料通路470连通,并且经由挠性管12a以及燃料供给管12与内燃机3侧连通。由此,排出端口440对从燃料通路470向排出通路472的流通燃料,发挥向内燃机3侧的排出作用。
喷射端口441在位于端口部件44中的排出端口440的下方的下部形成为倒“L”字形的空间状。喷射端口441与在侧面47a开口的分支通路474连通,并且在与该连通位置相反的一侧与喷射泵50连通。这样的连通形态的喷射端口441经由分支通路474与内部用通路部470g连通,并且直接与喷射泵50连通。由此,喷射端口441对经过内部残压保持阀475的来自燃料通路470的排出燃料,发挥朝向喷射泵50的引导作用。
释放端口442在位于端口部件44中的上下方向的阀口440、441之间的中间部形成为阶梯式圆筒孔状。释放端口442与在侧面47a开口的释放通路476连通。并且,释放端口442在与释放通路476的连通位置相反的一侧与释放阀443连通。这样的连通形态的释放端口442经由释放通路476与燃料通路470连通,并且直接与释放阀443连通。由此,释放端口442对与在燃料通路470中向内燃机3侧的流动分流的燃料,发挥朝向释放阀443的引导作用。
释放阀443为弹簧施力式的单向阀,与释放端口442连通。释放阀443与副箱20内连通,从而能够将释放端口442的引导燃料向副箱20内排出。释放阀443对与释放端口442连通的燃料通路470进行开闭。具体地讲,不管燃料泵42的动作以及停止,从燃料通路470到内燃机3的燃料供给路线的正常状态被保持且释放端口442的压力小于开阀压的期间,释放阀443进行闭阀。在该闭阀时,通过燃料泵42的动作被调压的燃料经过排出通路472以及排出端口440被排出,因此向内燃机3侧的供给燃料的压力被确保为与燃料泵42的调压值实质相同的压力。另一方面,不管燃料泵42的动作以及停止,在从燃料通路470到内燃机3的燃料供给路线产生异常且开阀压以上的燃料从释放端口442被引导时,释放阀443进行开阀。在该开阀时,向释放阀443的引导燃料向副箱20内排出,因此向内燃机3侧的供给燃料的压力被释放。即,对向内燃机3侧的供给燃料,发挥由开阀的释放阀443引起的释放功能。另外,释放阀443的释放功能中的开阀压被设定为例如650kPa。
如图2、5所示,喷射泵50利用树脂被形成为中空状,被配置于副箱20内。喷射泵50设置于副箱20的底部20a中的凹底部20b上,与上方的泵单元40中的端口部件44连接。喷射泵50一体地具有加压部500、喷嘴部501、吸入部502以及扩散部503。
加压部500从下方进入到端口部件44内。加压部500中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孔状形成加压通路504。加压通路504在端口部件44内与喷射端口441连通。喷嘴部501中以从加压部500朝向侧方延伸的圆筒孔状形成喷嘴通路505。喷嘴通路505与加压通路504连通。由此,从内部用通路部470g经过内部残压保持阀475排出的加压燃料从引导部444的喷射端口441向加压通路504以及喷嘴通路505被顺次引导。
吸入部502通过嵌合或者轻压入而相对凹底部20b被装配。吸入部502中以向加压部500以及喷嘴部501的下方扩展的扁平形的空间状形成吸入通路506。吸入通路506与流入口24连通。扩散部503中以从喷嘴部501向侧方延伸的圆筒孔状形成扩散通路507。扩散通路507与喷嘴通路505以及吸入通路506连通,并且在与该连通位置相反的一侧与副箱20内连通。由此,引导到喷嘴通路505的加压燃料向扩散通路507喷出,从而在该喷出流的周围产生负压时,油箱2内的贮存燃料从流入口24向吸入通路506以及扩散通路507被顺次吸入。这样吸入的燃料通过扩散通路507受到扩散作用被加压输送,从而朝向副箱20内被抽吸。
接着,对将泵单元40与喷射泵50连接的连接构造60进行详细的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还将副箱20的底部20a单纯地称为底部20a。
如图2、4~6所示,连接构造60具有设置于泵单元40的引导部444、设置于喷射泵50的加压部500、缓冲部件600以及密封部件602。
如图5、6所示,引导部444形成为在泵单元40的端口部件44中朝向下方开口的圆筒状。引导部444使其轴向沿着上下方向而配置。引导部444的内周面以轴向被分为大径内周面444a、以及与其相比更上方且更小径的小径内周面444b。引导部444通过两个内周面444a、444b形成沿喷射端口441中的上下方向延伸的下游端口部441b(参照图2),从而将加压燃料朝向轴向的底部20a侧引导。
加压部500形成为在喷射泵50中朝向上方开口的圆筒状。加压部500通过使其轴向沿着上下方向配置,同轴插入到引导部444的内周侧。加压部500通过形成与下游端口部441b连通的加压通路504,使来自引导部444的引导燃料朝向轴向的底部20a侧流通。
如图5所示,在加压部500的外周面形成有支撑面500a以及宽松插入面(Looseinsertion surface)500b。支撑面500a呈规定直径的圆筒面状。支撑面500a通过同轴配置于大径内周面444a的内周侧,相对引导部444能够沿轴向滑动地从底部20a侧进行嵌合。通过这样的嵌合形态,支撑面500a从内周侧对引导部444进行滑动支撑。宽松插入面500b呈比支撑面500a更小径的圆筒面状,位于比支撑面500a更上方的位置。宽松插入面500b通过同轴配置于两内周面444a、444b的内周侧,相对引导部444隔开径向间隙441a地从底部20a侧被宽松插入。在此,加压燃料能够从喷射端口441浸入该径向间隙441a。
在加压部500还形成有轴肩面(Shoulder surface)500c。轴肩面500c呈在支撑面500a与宽松插入面500b之间朝向上方的圆环平面状。从该轴肩面500c,支撑面500a向轴向的底部20a侧连续,另一方面,宽松插入面500b向轴向的相反侧连续。
如图4~6所示,缓冲部件600利用金属形成为螺旋弹簧状,作为轴向变形的弹簧常数,具有规定的低弹簧常数kl。缓冲部件600同轴位于副箱20内中的加压部500的外部且引导部444的外部。该缓冲部件600在使其轴向沿着上下方向的状态下,位于引导部444的外周侧和加压部500的外周侧。如图5所示,缓冲部件600的上端600a通过引导部444中的朝向下方的圆环平面状的卡止面444c,在支撑面500a的外周侧被卡止。缓冲部件600的下端600b通过在加压部500中的朝向上方的圆环平面状的卡止面500d,在支撑面500a的外周侧被卡止。通过这样的卡止形态,缓冲部件600在引导部444与加压部500之间沿轴向被夹设,从而能够缓和轴向的碰撞。另外,在泵单元40与副箱20之间,如上所述夹设有缓冲部件600和如前述那样的各弹性部324(参照图1),从而通过副箱20将泵单元40实质上浮动支撑。
如图5、6所示,密封部件602利用橡胶形成为O环状,作为径向变形的弹簧常数,具有比缓冲部件600高的高弹簧常数kh。密封部件602同轴配置于副箱20内的加压部500的外部且引导部444的内部。该密封部件602在使其轴向沿着上下方向的状态下,在外周侧的引导部444与内周侧的加压部500之间沿径向被夹持。在此,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密封部件602同轴被压入到引导部444的大径内周面444a与加压部500的宽松插入面500b之间,从而沿径向被压缩。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密封部件602通过位于自身的下方的轴肩面500c,从底部20a侧被卡止。这样的构成的密封部件602在引导部444与加压部500之间的径向间隙441a受到加压燃料的压力,从而能够在被轴肩面500c按压的状态下,将径向间隙441a沿径向进行密封。
如图4~6所示,连接构造60还具有设置于喷射泵50的导向部508以及卡合窗部509、设置于泵单元40的卡合爪部445。
在喷射泵50中沿径向夹着加压部500的两侧分别各设有1个导向部508。各导向部508与加压部500以及引导部444同轴配置且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弧板状。各导向部508将位于自身与加压部500之间的径向间隙508b的缓冲部件600沿轴向在上下方向进行导向。在各导向部508,以沿着加压部500的轴向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矩形孔状设有卡合窗部509。
在泵单元40中引导部444的径向两侧部分分别各设有1个卡合爪部445。各卡合爪部445形成为从引导部444向径向外侧突出的钩状。各卡合爪部445分别进入到对应的卡合窗部509且在宽度方向上从两侧被夹持,从而能够在轴向上滑动。在此,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各导向部508通过吸入部502保持下端508a,从而能够在加压部500的径向上弹性变形。于是,在制造燃料供给装置1时,通过将加压部500朝向引导部444内进行插入,各导向部508通过各卡合爪部445被按压而弹性变形。其结果,各导向部508伴随各卡合窗部509向各卡合爪部445的外嵌,之后弹性复原。这样,各卡合爪部445向各卡合窗部509的卡合状态能够通过利用了各导向部508的弹性变形和弹性复原的卡扣(Snap fitting)来实现。
下面,对以上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将泵单元40与喷射泵50连接的连接构造60中,喷射泵50的加压部500相对泵单元40的引导部444从副箱20的底部20a侧沿轴向能够滑动地进行嵌合。在这样的引导部444与加压部500的嵌合构成下,具有规定的低弹簧常数kl的缓冲部件600在上述引导部444与加压部500之间缓和轴向的碰撞。因此,即使朝向底部20a上的喷射泵50施加伴随车辆的运行而产生的较大振幅的碰撞,该碰撞在从底部20a侧传播到加压部500时,也能够通过低弹簧常数kl的缓冲部件600得到缓和。由此,在难以直接承受来自外部的碰撞的泵单元40中,能够抑制故障的产生。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在引导部444与加压部500的嵌合构成下,具有比缓冲部件600高的高弹簧常数kh的密封部件602将引导部444与加压部500之间沿径向密封。由此,通过利用在从引导部444朝向加压部500的引导路线中能够限制燃料泄漏的高弹簧常数kh的密封部件602,能够使伴随泵单元40的燃料供给动作而产生的较小振幅的振动在引导部444与加压部500之间衰减。因此,来自泵单元40的振动变得难以向底部20a上的喷射泵50直接地传播,因此还能够抑制由于保持副箱20的油箱2的振动进而车辆构成要素的振动而产生噪音的状况。
进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向引导部444的内周侧插入的加压部500,通过轴肩面500c,将与引导部444之间的密封部件602从轴向的底部20a侧卡止。因此,根据引导部444与加压部500之间的密封部件602,不仅能发挥密封功能,还能稳定地发挥振动衰减功能,因此能够提高抑制噪音产生的效果的可靠性。而且,密封部件602对向引导部444与其内周侧的加压部500之间浸入的加压燃料发挥密封功能,因此通过该加压燃料,轴肩面500c经由密封部件602朝向底部20a侧被按压。由此,喷射泵50能够被向副箱20的底部20a按压并定位,因此还能够提高燃料的抽吸功能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第一实施方式的引导部444通过在加压部500中从轴肩面500c向轴向的底部20a侧连续的支撑面500a从内周侧被滑动支撑。由此,在滑动支撑位置,引导部444与加压部500的径向的位置偏移被限制,因此在该滑动支撑位置附近的轴肩面500c被卡止的密封部件602能够在上述引导部444与加压部500之间被定位。因此,根据引导部444与加压部500之间的密封部件602,不仅发挥密封功能,还能可靠且稳定地发挥振动衰减功能,能够提高抑制噪音产生的效果的可靠性。
除此之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引导部444在对自身滑动支撑的支撑面500a的外周侧卡止缓冲部件600,从而即使受到该缓冲部件600的弹性复原力,也难以相对轴向倾斜。由此,能够避免在引导部444与加压部500之间密封部件602的定位功能由于缓冲部件600的弹性复原力而被阻碍的状况。因此,在引导部444与加压部500之间,不仅发挥密封功能,还能够可靠且稳定地发挥振动衰减功能,能够提高抑制噪音产生的效果的可靠性。
除此之外,第一实施方式的缓冲部件600配置于引导部444的外部且加压部500的外部,从而不会阻碍从引导部444朝向加压部500的加压燃料的引导功能。由此,能够通过朝向加压部500引导的加压燃料的喷出,稳定地发挥燃料的抽吸功能,因此能够提高该抽吸功能的可靠性。
除此之外,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泵单元40和喷射泵50,对其中的一方的卡合窗部509,通过卡扣使其中的另一方的卡合爪部445弹性卡合,从而能够容易连接。而且,在这样连接后,卡合爪部445相对卡合窗部509能够沿轴向滑动,因此不妨碍一边使加压部500相对引导部444沿轴向滑动一边通过缓冲部件600缓和碰撞的缓冲功能。由此,对于泵单元40直接地承受碰撞而发生故障的状况,能够提高制造燃料供给装置1时的生产率,并且还能够可靠地抑制上述状况。
另外除此之外,第一实施方式的泵单元40不仅通过与喷射泵50中的加压部500之间的缓冲部件600从底部20a侧被弹性支撑,还通过副箱20的上部20c从该底部20a侧被弹性支撑。由此,来自泵单元40的振动难以直接地向底部20a以及上部20c传播。因此,对于由保持副箱20的油箱2的振动以及车辆构成要素的振动造成的噪音的产生,能够提高抑制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
本公开申请的第二实施方式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从图7所示的燃料泵2042排出的加压燃料的压力固定为例如400kPa。
如图7~9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燃料通路2470形成为在过滤器外壳2043的突部2047朝向上下方向直线地延伸的大致矩形的孔状。在燃料通路2470中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开口形成有连通口470e。燃料通路2470经由图7所示的中继通路465使连通口470e与收纳室463连通,从而被配置于比燃料过滤器464更下游侧。通过这样的配置形态,经过中继通路2465被引导的加压燃料从连通口470e被导出到燃料通路2470。
如图7~9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形成于燃料通路2470的外部用通路部470f以及内部用通路部470g与特定位置S的要素2472、474、2475、2476、2479一起被收于突部2047。在此,在没有设置隔壁471以及外部残压保持阀473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外部用通路部470f,来自连通口470e的导出燃料朝向比连通口470e更上方的排出通路2472侧流通。另外,对于燃料通路2470,以上说明以外的构成以在第一实施方式说明的燃料通路470的构成为基准。
如图8、10所示,排出通路2472形成为在突部2047中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设置且位于比连通口470e更上方的圆筒状。排出通路2472在燃料通路2470中的外部用通路部470f中从比连通口470e更下游侧位置进行分支。另外,对于排出通路2472,以上说明以外的构成以在第一实施方式说明的排出通路472的构成为基准。
如图7、8所示,在内部残压保持阀2475中,弹簧反力的设定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由此,在内部残压保持阀2475开阀时,从外部用通路部470f朝向排出通路2472的加压燃料的压力被调整为例如400kPa。此时,从内部用通路部470g流入到分支通路474的加压燃料朝向喷射泵50以及释放阀2479一侧流通,但是该流通在内部残压保持阀2475闭阀时被停止。其结果,由闭阀的内部残压保持阀2475的残压保持功能引起的保持压力成为例如400kPa。另外,对于内部残压保持阀2475,以上说明以外的构成以在第一实施方式说明的内部残压保持阀475的构成为基准。
如图8所示,在突部2047中的上下方向上位于排出通路2472与内部残压保持阀2475之间的中间部将释放通路2476形成为阶梯式圆筒孔状。释放通路2476在分支通路474从比内部残压保持阀2475更下游侧进行分支,并且在与该分支位置相反的一侧与释放阀2479连通。通过这样的分支以及连通形态,释放通路2476将经过内部残压保持阀2475从内部用通路部470g排出的燃料引导到释放阀2479。
如图7所示,释放阀2479为弹簧施力式的单向阀,与释放通路2476连通。释放阀2479通过与副箱20内连通,能够将释放通路2476的引导燃料向副箱20内排出。释放阀2479对经由分支通路474与释放通路2476连通的燃料通路2470进行开闭。具体地讲,不管燃料泵2042的动作以及停止,在内部残压保持阀2475闭阀且释放通路2476的压力小于开阀压的期间,释放阀2479进行闭阀。在该闭阀时,内部残压保持阀2475也处于闭阀状态,因此燃料不会向喷射泵50侧流通。另一方面,通过燃料泵2042的动作,内部残压保持阀2475开阀,从内部用通路部470g通过内部残压保持阀2475将开阀压以上的燃料排出时,释放阀2479进行开阀。在该开阀时,燃料从内部用通路部470g经过内部残压保持阀2475排出到副箱20内。其结果,朝向喷射泵50侧的燃料的压力被释放。即,对由内部残压保持阀2475进行的来自燃料通路2470的排出燃料,通过开阀的释放阀2479发挥释放功能。另外,释放阀2479的释放功能的开阀压被设定为例如50kPa。
如图8~10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没有设置释放端口442以及释放阀443的端口部件2044在上下方向上被分割成两部分。在这样的端口部件2044,位于上方的阀口形成体2044a形成排出端口2440,另一方面位于下方的阀口形成体2044b通过引导部444等形成喷射端口441。另外,对于端口部件2044,以上说明以外的构成除了排出端口2440使最下游端朝向侧方这点外,以在第一实施方式说明的端口部件44以及排出端口440的构成为基准。
在这样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也能通过与第一实施方式实质相同的连接构造60,将由要素41、2042、2043、2044等构成的泵单元40与喷射泵50连接。因此,能够发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对于本公开申请的多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公开申请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来解释,在不脱离本公开申请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应用于各种实施方式以及组合。
具体地,在与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关的变形例1中,如图11所示,还可以将引导部444插入加压部500的内周侧。在此,在图11所示的变形例1中,由加压部500的内周面形成的支撑面500a同轴配置于引导部444的外周侧,从而相对引导部444沿轴向能够滑动地从底部20a侧嵌合。另外,在图11所示的变形例1中,由加压部500的内周面形成的宽松插入面500b同轴配置于引导部444的外周侧,从而相对引导部444隔开径向间隙441a地从底部20a侧被外插。即,引导部444被宽松插入到宽松插入面500b的内周侧。进而,在图11所示的变形例1中,轴肩面500c以朝向成为副箱20的底部20a侧的下方的方式形成于引导部444。
在与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有关的变形例2中,还可以在从轴肩面500c向轴向的底部20a侧远离的位置上将支撑面500a形成得比轴肩面500c的外周缘更大径。另外,在与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有关的变形例3中,如图12所示,还可以在从支撑面500a的外周侧沿轴向离开的位置上使缓冲部件600与引导部444卡止。进而,在与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有关的变形例4中,还可以在引导部444的内部或加压部500的内部、或者这两个部444、500的内部配置缓冲部件600。
在与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有关的变形例5中,如图13所示,还可以将卡合窗部509设置于泵单元40,另一方面,与导向部508一起将卡合爪部445设置于喷射泵50。在此,在图13所示的变形例5的制造时,通过将加压部500朝向引导部444内插入,各卡合爪部445被引导部444按压,各导向部508发生弹性变形。其结果,各导向部508伴随各卡合爪部445向各卡合窗部509的进入,随后进行弹性复原。由此,在图13所示的变形例5中,各卡合爪部445向各卡合窗部509的卡合状态也能够通过利用了各导向部508的弹性变形和弹性复原的卡扣来实现。
在与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有关的变形例6中,还可以如图11那样不设置导向部508、卡合窗部509和卡合爪部445的组。另外,在与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有关的变形例7中,还可以将泵单元40的一部分固定于副箱20。在这样的变形例7中,也能够在泵单元40与喷射泵50之间的碰撞以及振动的传播路线上期待本公开申请的作用效果。
本公开申请以实施例为基准进行了说明,但是应理解为本公开申请并不限定于该实施例、构造。本公开申请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变形例、等同范围内的变形。除此之外,各种各样的组合、方式,进而在它们中仅包括一个要素、其以上或者其以下的其他组合、方式也落入到本公开申请的范畴、思想范围中。

Claims (5)

1.一种燃料供给装置(1),在车辆中将油箱(2)内的燃料向上述油箱外的内燃机(3)侧供给,具备:
副箱(20),被保持在上述油箱内;
泵单元(40),被收纳在上述副箱内,对上述副箱内的贮存燃料进行加压并朝向上述内燃机侧排出;
喷射泵(50),设置在上述副箱的底部(20a)上,通过从上述泵单元引导的加压燃料的喷出,将上述油箱内的贮存燃料向上述副箱内抽吸;以及
连接构造(60),将上述泵单元与上述喷射泵连接,
上述连接构造具有:
筒状的引导部(444),设置于上述泵单元,向轴向的上述底部侧引导加压燃料;
筒状的加压部(500),设置于上述喷射泵,相对于上述引导部能够从上述底部侧沿着轴向滑动地嵌合,加压燃料从上述引导部引导到该加压部;
缓冲部件(600),具有规定的低弹簧常数(kl),在上述引导部与上述加压部之间缓和轴向的碰撞;以及
密封部件(602),具有比上述缓冲部件高的高弹簧常数(kh),在径向上将上述引导部与上述加压部之间密封,
上述缓冲部件被配置在上述引导部的外周侧且上述加压部的外周侧,
上述加压部(500)被插入到上述引导部的内周侧,
在上述加压部(500)的外周面形成有支撑面(500a),
上述引导部(444)由上述支撑面(500a)从内周侧滑动支撑,
上述引导部(444)在上述支撑面(500a)的外周侧卡止上述缓冲部件(6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其中,
在上述加压部上形成有从轴向的上述底部侧将与上述引导部之间的上述密封部件卡止的轴肩面(500c)。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其中,
上述支撑面(500a)从上述轴肩面向轴向的上述底部侧连续。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其中,
上述连接构造具有:
卡合窗部(509),被设置在上述喷射泵和上述泵单元中的一方;以及
卡合爪部(445),被设置在上述喷射泵和上述泵单元中的另一方,通过卡扣,相对于上述卡合窗部能够沿着轴向滑动地进行卡合。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其中,
上述泵单元由上述副箱的上部(20c)从上述底部侧弹性支撑。
CN201580059948.7A 2014-11-06 2015-11-02 燃料供给装置 Active CN1070760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26226 2014-11-06
JP2014226226A JP6331980B2 (ja) 2014-11-06 2014-11-06 燃料供給装置
PCT/JP2015/005506 WO2016072086A1 (ja) 2014-11-06 2015-11-02 燃料供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6071A CN107076071A (zh) 2017-08-18
CN107076071B true CN107076071B (zh) 2019-11-05

Family

ID=55908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59948.7A Active CN107076071B (zh) 2014-11-06 2015-11-02 燃料供给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054089B2 (zh)
JP (1) JP6331980B2 (zh)
CN (1) CN107076071B (zh)
DE (1) DE112015005042T5 (zh)
WO (1) WO20160720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48868B2 (ja) * 2013-11-05 2017-12-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燃料供給装置
JP6354463B2 (ja) * 2013-11-05 2018-07-1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燃料供給装置
US10549631B2 (en) 2016-03-30 2020-02-04 Walbro Llc Fuel pump assembly with removable and/or movable supports
US10259313B2 (en) * 2016-03-30 2019-04-16 Walbro Llc Fuel pump assembly with removable supports
JP2018053857A (ja) * 2016-09-30 2018-04-05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ポンプユニット
JP6918733B2 (ja) * 2018-03-28 2021-08-11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タンク用蓋
JP6968738B2 (ja) 2018-03-28 2021-11-17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タンク用蓋
JP7103038B2 (ja) * 2018-08-01 2022-07-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燃料供給装置
JP2020041479A (ja) * 2018-09-11 2020-03-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燃料供給装置
JP7083734B2 (ja) * 2018-10-15 2022-06-13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供給装置
WO2021029394A1 (ja) * 2019-08-09 2021-02-18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供給装置
JP7221169B2 (ja) * 2019-08-29 2023-02-13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通路構造
KR20220040066A (ko) * 2020-09-23 2022-03-3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연료펌프 리저버의 연료 충진 장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42654Y (zh) * 2003-09-10 2004-09-22 余连生 一种防漏油双向减震器
CN1661224A (zh) * 2004-02-26 2005-08-31 株式会社电装 具有副箱和喷嘴的燃料供给装置
CN101985275A (zh) * 2009-07-28 2011-03-16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燃料箱用管连接体
CN102299448A (zh) * 2010-05-28 2011-12-28 株式会社山武 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69061A (en) * 1996-04-01 1998-06-23 Denso Corporation Fuel supply system having a suction filter in a sub-tank
JP3820579B2 (ja) * 1997-12-02 2006-09-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燃料供給装置
US6260543B1 (en) * 2000-05-19 2001-07-17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Fuel delivery module with integrated filter
JP3833449B2 (ja) * 2000-07-25 2006-10-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燃料供給装置
JP2002221111A (ja) * 2001-01-24 2002-08-09 Calsonic Kansei Corp 燃料供給装置
JP3987728B2 (ja) * 2001-01-24 2007-10-10 株式会社ニフコ 燃料供給装置
WO2003078823A1 (fr) * 2002-03-18 2003-09-25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limentation en combustible
DE102004021919A1 (de) 2004-05-04 2005-12-01 Robert Bosch Gmbh Vorrichtung zum Fördern von Kraftstoff aus einem Vorratsbehälter zu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JP2007231764A (ja) * 2006-02-28 2007-09-13 Denso Corp 燃料供給装置
DE102008000437A1 (de) 2008-02-28 2009-09-03 Robert Bosch Gmbh Vorrichtung zum Fördern von Kraftstoff
DE102012200590A1 (de) 2012-01-17 2013-07-18 Robert Bosch Gmbh Vorrichtung zum Fördern von Kraftstoff
DE102012200588A1 (de) 2012-01-17 2013-07-18 Robert Bosch Gmbh Vorrichtung zum Fördern von Kraftstoff
US9416759B2 (en) 2012-05-16 2016-08-16 Robert Bosch Gmbh Fuel feed device with integrated vertical ejector pump
US9435304B2 (en) 2012-08-27 2016-09-06 Robert Bosch Gmbh Diesel fuel pump module
JP6354463B2 (ja) 2013-11-05 2018-07-1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燃料供給装置
JP6318987B2 (ja) * 2013-11-05 2018-05-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燃料供給装置
JP6476722B2 (ja) * 2014-10-13 2019-03-0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燃料供給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42654Y (zh) * 2003-09-10 2004-09-22 余连生 一种防漏油双向减震器
CN1661224A (zh) * 2004-02-26 2005-08-31 株式会社电装 具有副箱和喷嘴的燃料供给装置
CN101985275A (zh) * 2009-07-28 2011-03-16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燃料箱用管连接体
CN102299448A (zh) * 2010-05-28 2011-12-28 株式会社山武 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31980B2 (ja) 2018-05-30
DE112015005042T5 (de) 2017-08-17
WO2016072086A1 (ja) 2016-05-12
CN107076071A (zh) 2017-08-18
US10054089B2 (en) 2018-08-21
US20170314522A1 (en) 2017-11-02
JP2016089746A (ja) 2016-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76071B (zh) 燃料供给装置
JP6311537B2 (ja) 燃料供給装置
JP6318987B2 (ja) 燃料供給装置
CN105705764B (zh) 燃料供给装置
CN105705765B (zh) 燃料供给装置
WO2016031238A1 (ja) 燃料供給装置
JP2015148214A (ja) バルブ構造体及び燃料供給装置
US10578063B2 (en) Relief valve and fuel supplying system
US20200361308A1 (en) Venting device for venting a motor vehicle tank
CN101410612A (zh) 燃料喷射装置
CN202325936U (zh) 带安全装置的燃油泵总成
KR20150076726A (ko) 맥동 방지용 밸브부가 설치된 연료펌프모듈용 연결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1

Address after: Aichi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AISA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ddress before: Aichi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DENSO Corp.

Patentee before: KYOSAN DENKI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