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59200B - 包括水平调节装置的开口机构与包括所述机构的织机 - Google Patents
包括水平调节装置的开口机构与包括所述机构的织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059200B CN107059200B CN201610932228.3A CN201610932228A CN107059200B CN 107059200 B CN107059200 B CN 107059200B CN 201610932228 A CN201610932228 A CN 201610932228A CN 107059200 B CN107059200 B CN 10705920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xis
- lever
- configuration
- shaft
- connecting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C—SHEDDING MECHANISMS; PATTERN CARDS OR CHAINS; PUNCHING OF CARDS; DESIGNING PATTERNS
- D03C5/00—Cam or other direct-acting shedding mechanisms, i.e. operating heald frames without intervening power-supplying devices
-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C—SHEDDING MECHANISMS; PATTERN CARDS OR CHAINS; PUNCHING OF CARDS; DESIGNING PATTERNS
- D03C5/00—Cam or other direct-acting shedding mechanisms, i.e. operating heald frames without intervening power-supplying devices
- D03C5/02—Cam or other direct-acting shedding mechanisms, i.e. operating heald frames without intervening power-supplying devices operated by rotating cams
-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C—SHEDDING MECHANISMS; PATTERN CARDS OR CHAINS; PUNCHING OF CARDS; DESIGNING PATTERNS
- D03C1/00—Dobbies
- D03C1/14—Features common to dobbies of different types
- D03C1/142—Leveling mechanisms
-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C—SHEDDING MECHANISMS; PATTERN CARDS OR CHAINS; PUNCHING OF CARDS; DESIGNING PATTERNS
- D03C5/00—Cam or other direct-acting shedding mechanisms, i.e. operating heald frames without intervening power-supplying devices
- D03C5/005—Leveling mech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ooms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织机的开口机构(1),该开口机构配备有用于多个摆动杠杆(26)的水平调节装置(8),摆动杠杆设置有凸轮从动件(42)并安装在杠杆的一根轴(28)上,杠杆的轴可在一个编织构造和水平调节构造之间移动,其中在编织构造中,摆动杠杆的凸轮从动件抵靠开口机构的凸轮(18),而在水平调节构造中,摆动杠杆的凸轮从动件与开口机构的凸轮分离。水平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到杠杆轴上的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开口机构还包括:可沿着固定轴线(X66)在对应于杠杆(26)轴(28)的编织构造的第一位置和对应于杠杆轴的水平调节构造的第二位置之间平移的衬垫,以及至少一个水平调节连接杆(60),该连接杆包括第一端(84)和第二端(86),第一端被安装成绕连接杆的一条平行于杠杆轴中心轴线(X28)的轴线(X84)枢转在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上,而第二端被安装成绕衬垫的一条平行于杠杆轴轴线的铰链轴线(X86)枢转在衬垫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织机的、包括水平调节装置的开口机构。最终,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这种开口机构的织机。
背景技术
在织机领域中,已知的是为织机配备一开口机构,以便通过摆动开口机构的杠杆来移动机器的综框。这些杠杆安装在一根轴上并设置有凸轮从动件,支承着开口机构的凸轮。在编织期间,织机的综框和开口机构的杠杆处于所谓的编织构造中。相反,在织机的某些维护或调节操作期间,例如当织机中发生故障或经纱断裂时,需要使机器的所有综框以及机构的杠杆,进入共享的所谓水平调节构造。
在这方面,例如FR-A-2868090中公开了,为开口机构配备水平调节装置,该水平调节装置被配置成使凸轮从动件与凸轮机械脱离。水平调节装置是杆-摇臂系统:电动机被配置成致动安装有螺母、固定到操纵臂的螺杆。操纵臂使得可以向连接到摆动杠杆轴的投梭凸轮上施加一个旋转扭矩。因此,投梭凸轮可以使杠杆的轴在编织构造和水平调节构造之间倾斜。然而,使用这种方法,电动机在编织构造和水平调节构造之间的综框内摆动。此外,这种方法导致电动机存在密封问题以及在织机中布置水平调节装置具有一定的困难。
在这方面,例如EP-A-0580528中也公开了,使用一种水平调节装置,该水平调节装置配备有投梭凸轮,该投梭凸轮固定到杠杆的轴上并铰接在千斤顶的移动杆和弓形连接杆之间。千斤顶和弓形连接杆铰接在开口机构的综框上。千斤顶被配置成使投梭凸轮旋转并使杠杆的轴在编织构造和水平调节构造之间移动。然而,这种水平调节装置需要强力致动器。千斤顶受到高应力,且必须施加相当大的力以移动杠杆的轴。此外,这种水平调节装置的操作伴随着致动器的摇动,这对开口机构的寿命是有害的。最后,这种水平调节装置还存在关于部件的尺寸、抗力性和润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更具体地旨在通过提出一种新的水平调节装置来解决这些缺点,该水平调节装置使得可以使用低功率电机。
为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织机的开口机构,该开口机构配备有用于多个摆动杠杆的水平调节装置,摆动杠杆设置有凸轮从动件并安装在杠杆的一根轴上,杠杆的轴可在编织构造和水平调节构造之间移动,其中在编织构造中摆动杠杆的凸轮从动件抵靠开口机构的凸轮,而在水平调节构造摆动杠杆的凸轮从动件与开口机构的凸轮分离。水平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到杠杆轴上的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根据本发明,开口机构还包括可沿着对应于杠杆轴的编织构造的第一位置和对应于杠杆轴的水平调节构造的第二位置之间固定轴线平移的衬垫,以及至少一个水平调节连接杆,该连接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被安装成绕连接杆的一条平行于杠杆轴中心轴线的轴线枢转在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上,第二端被安装成绕衬垫的一条平行于杠杆轴轴线的铰链轴线枢转在衬垫上。
由于本发明,水平调节装置允许使用位于综框外部的固定电动机。此外,通过使用连接杆,电机扭矩对水平调节杠杆的传递力被缩小并且大于先前解决方案的力,这允许使用低功率电动机,使得用于水平调节所需的功率相对于当前解决方案减半。水平调节连接杆具有驱动杠杆轴的较大杠杆臂,而衬垫使得可以反作用于水平调节装置的力,以便保护电机轴。该水平调节装置的体积适中。此外,令维护操作者很容易触及。
根据本发明有利但可选的方面,这种开口机构可以包括以任何技术上允许的组合考虑的以下特征中的一种或多种:
-衬垫的平移轴线垂直于衬垫上的水平调节连接杆的铰接轴线。
-在编织构造中:
-在垂直于杠杆轴中心轴线的投影平面内,垂直地连接水平调节连接杆的轴线与衬垫的铰接轴线的水平调节连接杆的纵向轴线的正交投影,
-在同一投影平面内,一条垂直地连接水平调节连接杆的轴线和杠杆轴的中心轴线的正交投影,二者限定了第一角度,该角度值在80°至100°之间,优选地等于90°,前后误差在2°以内。
-在编织构造中:
-在垂直于杠杆轴轴线的投影平面内,衬垫的平移轴线的正交投影,以及
-在同一投影平面内,垂直地连接水平调节连接杆的轴线与衬垫的铰接轴线的水平调节连接杆的纵向轴线的正交投影,
在移动平面中,限定了投梭凸轮构件的角度,该角度的值在90°至110°,优选地等于95°,前后误差在2°以内,该第二角度被限定在衬垫处于编织构造中时衬垫行程的一侧。
-杠杆的轴:
-在其每端处由限定在压板中的导槽引导着平移,
-可在编织构造和水平调节构造之间沿着每个导槽的轴线平移。
-开口机构还包括:
-侧臂,其固定到杠杆轴上并且可绕杠杆轴的中心轴线在对应于杠杆轴编织构造的第一位置和对应于杠杆轴水平调节构造的第二角位置之间旋转,以及
-至少一个连接杆,被安装成在上述臂的一端处绕臂的轴线在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上枢转,还被安装成绕综框的轴线枢转在开口机构的综框上,并且可在对应于杠杆轴编织构造的第三位置与对应于杠杆轴水平调节构造的第四位置之间移动。
-当连接杆处于第三位置时,臂的轴线与综框轴线之间的中心距离等于第一值,而当连接杆处于第四位置时,该中心距离等于第二值,第一值大于第二值。
-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被固定到可绕固定轴线旋转的连接构件,杠杆轴的中心轴线平行于但并不重合于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的旋转轴线,杠杆的轴能够在编织构造和水平调节构造之间绕水平调节凸轮构件的旋转轴线旋转。
-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包括可绕固定轴线旋转的臂,该臂平行于杠杆轴的中心轴线延伸并将杠杆的轴固定成与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一起相对于固定轴线偏心旋转。
-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是水平调节杠杆,其包括被安装成在水平调节连接杆的轴线上枢转的至少一个臂和被固定成与杠杆轴一起旋转的中心部分。
-衬垫是螺纹螺母,其安装在可绕衬垫轴线旋转的螺杆上。
-螺杆由固定在开口机构综框上的电动机绕衬垫的轴线旋转。
-衬垫浸没在开口机构综框的润滑油浴中。
最后,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如上所述开口机构的织机。
附图说明
根据下面对根据开口机构的原理对其几个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及其其它优点将更清楚地显现,但实施例仅作为示例提供并参照附图进行,其中: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开口机构的透视图,为了附图的清楚,省略了其某些部件,并且图中杠杆的轴处于编织构造中;
-图2是图1的开口机构的分解视图,其中某些部件被省略,并且图中杠杆的轴处于水平调节构造中;
-图3是沿着图1中箭头III的水平调节装置的铰接水平调节构件的视图;
-图4是图3中的平面IV-IV中的铰接水平调节构件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的平面V-V中的铰接水平调节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图1中的开口机构的侧视图;
-图7是图1中的水平调节装置的局部透视图;
-图8是类似于图6的视图,其中杠杆的轴处于水平调节构造中;
-图9是类似于图7的视图,其中杠杆的轴处于水平调节构造中;
-图10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开口机构的分解视图,其中某些部件被省略;
-图11是图10中的开口机构的水平调节杠杆和杠杆轴的透视图;
-图12是图10中的开口机构的侧视图,其中铰接水平调节构件处于编织构造中。
-图13是类似于图12的视图,其中铰接水平调节构件处于水平调节构造中;
-图14是类似于图3的、铰接水平调节构件的替代形式的视图;
-图15是铰接水平调节构件在图14的平面XV-XV中的剖视图;
-图16是铰接水平调节构件在图15的平面XVI-XVI中的剖视图;
-图17和18是根据其它实施例的开口机构所包含的杠杆轴的水平调节构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未示出的一种织机包括多个综框。机器的不同综框由利用开口机构1施加的垂直摆动运动所驱动。因此,织机包括两个工作阶段:第一所谓的编织阶段,第二所谓的水平调节阶段。
在编织阶段,开口机构1将摆动运动施加到综框。因此,织机处于编织过程中。在水平调节阶段,织机停止编织,并且综框均被布置在中性位置处,此时经纱片位于单个平面中。
凸轮机构类型的开口机构1包括综框2、凸轮组4、杠杆系统6、水平调节装置8、电机10和两个压板12。
综框2被配置成容纳开口机构1的部件并限定了供部件布置其中的支承平面P0。综框2包括基部14和盖子16。一定量的润滑油被盛在基部14中,使得开口机构1的部件浸没在润滑油浴中。
综框2的盖子16被配置为关闭开口机构1,并且因此对开口机构1的部件执行保护功能。
凸轮组4包括多个凸轮18、凸轮的轴20和致动器,其在图中未示出。每个凸轮18包括外轨道22并且安装在轴20上。附图标记X20表示轴20的纵向轴线。该轴线表示图1和图2中的轴20。轴20可绕其轴线X20旋转,并由凸轮组4的致动器驱动。因此,凸轮18也可绕轴20的轴线X20旋转。
轴20由固定到综框2的压板12支撑。具体地,每个压板12包括轴承24,而轴20布置在轴承24中。
杠杆系统6包括多个摆动杠杆26、止动器27和杠杆轴28。
杠杆26提供的数量等于织机综框的数量。例如,杠杆26的数量等于八或十,优选地等于十。
每个杠杆26使用连接杆30和弯曲杠杆32以及一组未示出的拉杆拴接到前述综框中的一个。或者,缆索将杠杆26连接到相应的综框。
每个杠杆26包括细长部分34和中心部分36。细长部分34被配置为将垂直摆动运动传递到前述连接杆30。中心部分36配备有孔38和两个凸缘40。凸缘40和中心部分36之间,凸轮从动件42安装在轭中。因此,每个杠杆26包括能够抵靠凸轮18轨道22的两个凸轮从动件42。
杠杆26安装在轴28上,其限定了平行于轴线X20的中心轴线X28。因此,杠杆的轴28可绕中心轴线X28在第一所谓的编织构造和第二所谓的水平调节构造之间移动。
轴28的编织构造对应于织机的编织阶段。具体地讲,在编织构造中,杠杆26的凸轮从动件42抵靠在凸轮18的轨道22上。
相反,水平调节构造对应于织机的水平调节阶段。具体地,杠杆26的凸轮从动件42与凸轮18的轨道22分离。偶尔地,根据凸轮18相对于其背对轴线X20的布置,杠杆的两个凸轮从动件42中的一个可保持与轨道22接触。水平调节构造保证综框在这些偶尔接触下仍然在相同的高度对准。
杠杆26的止动件27具有半圆柱形状。其平行于轴线X20和X28布置。止动件27由压板12支撑,并且相对于综框2的基部14布置在一定高度处。止动件27被配置成阻止在旋转综框重量的驱动下杠杆26朝向水平调整构造倾斜。轴28也由固定到综框2的压板12支撑。具体地,每个压板12限定了轴28的导槽44。每个导槽44总体上相对于综框2的支承平面P0具有倾斜的C形。例如,槽44以一条相对于平面P0倾斜约40°的轴线X44为中心。因此,每个导槽44包括底部440,底部能够通过编织构造中的轴承接收轴28。
因此,杠杆26的轴28还可以在编织构造和水平调节构造之间沿着每个槽44的轴线X44平移。
轴28在垂直于综框2平面P0的平面P1中具有圆柱形和圆形截面。附图标记d28表示平行于平面P1测量的轴28的外径。附图标记45还表示限定了轴28端部的轴28的两个表面。
杠杆26的轴28被分成几个部分。附图标记46表示第一引导部分,附图标记48表示杠杆的支撑部分,附图标记50表示第二引导部分,附图标记52表示铰接部分。第一和第二引导部分46和50被配置成分别布置在导槽44中。部分48表示轴部分28,杠杆26安装在此处。铰接部分52被固定到开口机构1的水平调节装置8上。
轴28的部分46,48,50和52由簧环53分开。
根据附图中未示出的一个替代方案,轴28的部分被肩部分开,肩部沿着平面P1的直径大于轴28的直径d28。
水平调节装置8被配置为致动杠杆26的轴28,并且使其在编织构造和水平调节构造之间移动,绕轴线X28旋转并沿着槽44平移。
电机10是低功率异步电动机,例如低于500W。电动机10布置在与水平调节装置8相同的轴28侧。电动机10的布置不是限制性的:电动机10可以,例如,相对于轴28定位成与水平调节装置8相背对。
水平调节装置8包括铰接水平调节构件54和锁定机构56。如图1所示,构件54和机构56布置在杠杆26系统6的同一侧。具体地,构件54和机构56布置在相邻压板12的任一侧上。
水平调节装置8的位置不是限制性的。可替代地,水平调节装置8相对于轴28布置成与凸轮组4相对,或者沿着轴线X28布置在另一位置。
铰接水平调节构件54包括传动系统58、两个水平调节连接杆60和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
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传动系统58是一个螺杆系统。具体地,系统58包括螺杆64、衬垫66、下引导件68和上引导件70。
螺杆64被定位成平行于综框2的平面P0,并限定了平行于该平面P0的纵向轴线X64。螺杆64使用端件72固定到电机10的旋转轴上。因此,螺杆64可绕其轴线X64旋转。
传动系统58的衬垫66是安装在螺杆64上的螺纹螺母。衬垫66因此包括能够接收螺杆64的攻丝74和被配置成将水平调节杆60固定到衬垫66的两个侧向凸起76。
参考标号X66表示横穿螺纹攻丝74的衬垫66轴线。当衬垫66安装在螺杆64上时,轴线X64和X66重合并相对于综框2静止。螺杆64的旋转从而使衬垫66沿其轴线X66移动。因此,衬垫66可沿着其轴线X66在图6所示的对应于杠杆26轴28的编织构造的第一所谓编织位置和图8所示的对应于轴28水平调节构造的第二所谓水平调节位置之间平移。
衬垫66由铸铁制成。或者,衬垫66由钢或青铜制成。
螺杆64由两个轴承78支撑,轴承78使用销80固定到杆64上。此外,滚针轴承82被设置支承在上引导件70上,以便反作用于由螺杆64产生的轴向力。
下部引导件68和上部引导件70被配置成引导衬垫66沿着轴线X66移动,并且反作用于由杆64产生的径向力。引导件68和70是轨道,形成了供衬垫66使用的平面支撑件。它们形成了固定到综框2的直线路径。下引导件68是钢刻度梁。下引导件68和上引导件70限定了由预处理钢制成的接触表面。实际上,在衬垫66的运动期间,引导件68和70表面的良好质量使得可以优化负载下衬垫66的滑行和跨度。
螺杆64和衬垫66浸没在综框2的润滑油浴中,使得衬垫通过滑动与杆的接触在编织构造和水平调节构造之间存在油的情况下进行。
连接杆60被配置成将移动力从衬垫66传递到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在实施过程中,水平调节连接杆60能够向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提供扭矩C。每个水平调节连接杆60包括铰接到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的第一端84和铰接在衬垫66相应凸起76上的第二端86。在实施过程中,水平调节连接杆60安装在衬垫66侧向凸台76上的轭中。水平调节连接杆60使用多个螺钉和间隔件组装在一起。因此,水平调节连接杆60形成一单个刚性水平调节构件。每个连接杆60基本上沿着连接该连接杆60端部84和86的轴线X60延伸。
参考标号X84表示铰接轴线,其中水平调节连接杆60的第一端84绕该轴线铰接在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上。参考标号X86也表示铰接轴线,其中第二端86绕该轴线铰接在衬垫66上。轴线X84和X86彼此平行并垂直于衬垫66的轴线X66。因此,轴线X84和X86也平行于轴20的轴线X20和轴28的轴线X28。各轴线X60使轴线X84和X86彼此连接。
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可在分别对应于轴28的水平调节和编织构造的两个不同位置之间移动。参考标号P2表示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的移动平面。平面P2是一个几何平面,其平行于平面P1并包含在上述两个不同位置处的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的重心。
这里,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在平面P2中移动,即,其在两个不同位置之间的整个移动过程中,其重心都被包含在平面P2中。
参考标号X62表示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的纵向轴线,其垂直于平面P2并且穿过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与杠杆28轴之间连接区域的几何中心。
参考标号X62'表示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的横向轴线,其将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的轴线X84与杠杆轴的轴线X28垂直地连接。在图1至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杠杆臂88基本上沿着轴线X62'延伸,而轴线X62'属于平面P2。
如上所述,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铰接在水平调节连接杆60的第一端84上。其被固定到杠杆6的轴28上。具体地,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是水平调节杠杆,其包括杠杆臂88和中心部分90。水平臂88接合在水平调节连接杆60的第一端84之间的轭上。中心部分90包括以轴线X62为中心的中心孔92。更具体地,轴线X62垂直于中心孔92的截面,并穿过该中心孔92的截面(这里是圆形的)中心。该截面在此形成连接区。在水平调节装置8的组装构造中,轴线X62与杠杆26轴28的轴线X28重合。因此,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的轴线X62平行于凸轮18轴20的轴线X20以及水平调节连接杆60的铰接轴线X84和X86。
中心部分90包括狭缝94和螺钉96。狭缝94被配置为使孔92适应杠杆26轴28的直径d28。螺钉96能够紧固狭缝94,以便夹紧孔92内杠杆26的轴28。
因此,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可以与杠杆26的轴28一起绕其中心轴线X62旋转,该中心轴线X62与轴28的轴线X28重合,并且可沿着压板12的槽44平移。
在实施过程中,如上所述,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在移动平面P2中是可移动的。该平面P2对应于图4,6,8,12,13的平面。刚性水平调节构件60的中间平面等效于构成该构件的连接杆60的内表面的对称中心平面,与移动平面P2重合。由水平调节连接杆60和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形成的组件在平面P2中移动。运动平面P2垂直于支承平面P0并平行于平面P1。因此,衬垫66的平移轴线X66布置在运动平面P2中,而轴线X20,X28,X62,X84,X86垂直于运动平面P2。此外,运动平面P2被包含在轴28的两个端面45之间。轴线X60平行于运动平面P2。
水平调节连接杆60和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因此被配置成在轴28上产生扭矩C。为了使轴28绕其轴线X28从一个构造旋转到另一个构造,扭矩C是必需的。
水平调节装置8的锁定机构56被配置成将轴28和水平调节装置8锁定在编织构造和水平调节构造中。锁定机构56包括侧臂98和连接杆100。
侧臂98固定到杠杆26的轴28上。因此,侧臂98可与轴28一起绕轴28的中心轴线X28在图6所示的对应于轴28编织构造的第一所谓角位置,以及图8所示对应于轴28水平调节构造的第二所谓角位置之间旋转。侧臂98包括中心部分102和延伸部104。中心部分102绕杠杆26的轴28固定,而延伸部104径向地延伸到轴28的轴线X28并被配置成在轴线X104处铰接在连接杆100上。
连接杆100被配置成将锁定力传递到侧臂98并因此传递到轴28。连接杆100铰接在侧臂98的延伸部104和综框2压板12的固定点106之间。参考标号X106表示一条轴线,连接杆绕该轴线枢转在压板12上。连接杆100由钢制成,并在枢转轴线X104和X106之间呈新月形。因此,连接杆100可在平面P1中绕轴线X106在图6所示的对应于杠杆26轴28编织构造的第三所谓编织位置,以及图8所示对应于轴28水平调节构造的第四所谓水平调节位置之间移动。轴28的编织构造在其第三位置弹性地向连接杆100施压。参考标号e100表示在平面P1中的轴线X104和X106之间测量的中心距离。当连接杆100处于其第三位置时,中心距离e100等于第一值。当连接杆100处于其第四位置时,中心距离e100等于第二值。中心距离e100的第一值大于第二值。中心距离e100可以,例如在第三位置为201毫米,在第四位置为199毫米。由于中心距离e100在数值方面的这种差异,当处于其第三位置时,连接杆100被拉紧并构成供水平调节装置使用的弹性返回装置,能够将臂98保持在其第一角位置上,换句话说,能够将轴保持在其编织位置上。
根据图中未示出的替代方案,水平调节装置8包括布置在杠杆26系统6任一侧的两个相同的锁定机构56。
最后,开口机构1包括测量轴28位置的多个传感器107。位置传感器107是非接触式的,并且能够检测编织构造和水平调节构造中轴行进的结束以便命令电机和侧臂98在两个位置之间移动。
开口机构1的工作描述如下:
当织机在编织阶段时,杠杆26的轴28在其编织构造内。具体地讲,衬垫66处于其第一位置。因此,如图1和6所示,水平调节连接杆60垂直于综框2的平面P0。轴X60和X62'在投影平面内的正交投影垂直于杠杆轴的轴线X28,在该投影平面中限定一个角度α。该角度α被限定在这些投影之间,并且当衬垫66处于编织构造中时其在衬垫66的行进侧。角度α的值在80°至100°之间,优选地等于90°,前后误差在2°以内。这里的投影平面与预先限定的运动平面P2相结合。
在垂直于杠杆轴轴线X28的投影平面内,轴线X60和X66的正交投影在该投影平面上限定一角度β。该角度β被限定在这些投影之间,并且当衬垫66在编织构造中时其在衬垫66的行进侧。角度β的值在90°至110°之间,优选地接近95°,即,等于95°,前后误差在2°以内。在这里该投影平面与运动平面P2相结合。有利的是,接近95°的角度β使得能够使杆64的轴线X64在编织构造中位于靠近水平方向,并使一水平调节连接杆60位于接近垂直的方向,背对着杠杆轴28的解锁移动。
此外,侧臂98在其第一角位置,而连接杆100处于其第三位置。因此,轴28被支承在槽44的底部440并由锁定机构56锁定。杠杆26的凸轮从动件42与凸轮机4的凸轮18轨道22相接触。从而,轴20绕轴线X20的旋转产生被平移杠杆的26的摆动运动,该运动经由连接杆30与杠杆32,被传输至织机的综框。
为了使织机能够进入水平调节阶段,水平调节装置8被致动。电机10被通电并使螺杆64绕轴线X64旋转。该旋转产生了衬垫66从其第一位置到其第二位置的运动。衬垫沿其平移轴线X66产生力E66。
通过衬垫66所产生的力E66引起了水平调节连接杆60和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的运动。因而,水平调节连接杆60和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由衬垫66驱动,如图8所示。具体地,水平调节杠杆62绕轴线X62,以一个45°至100°之间,优选等于75°的角度旋转。
如上所述,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将扭矩C传送到轴28。轴28绕其轴线X28旋转并离开槽44的底部440从而与其分开。
轴28的旋转还使锁定机构56的侧臂98朝向其第二角度位置旋转,并使连接杆100朝其第四位置移动。
此外,由于轴28的旋转,凸轮从动件42从凸轮分离18。杠杆26抵靠在止动件27上,而织机在水平调节构造中。
接着,为了从织机的水平调节构造转到编织构造,电机10在反向旋转方向驱动螺杆64,使得可以令衬垫66从其第二位置朝向其第一位置移动。衬垫66产生力E66',其强度等于其反向力E66。力E66'被传送至连接杆60和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二者类似地产生一个扭矩C',其强度等于反向扭矩C。轴28被设置成绕其轴线X28旋转并再次到达编织构造。因此,轴28支承在槽44的底部440,凸轮从动件42再次与凸轮机4的凸轮18接触。由于水平调节铰接的几何形状,力E66和扭矩C在衬垫66在其第二和第一位置之间的整个运动过程中无法保持恒定。
图10至1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开口机构1中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元件具有相同的参考标号并且不进行详细描述,因为上面的描述也可以换位成它们的。
该第二实施例的水平调节装置8包括一个铰接构件54和连接构件108。该装置没有设置锁定机构56。
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在这里的参考标号为62'。这里的构件62'与构件62是相同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其轴线X62与轴28的中心轴线X28分开。
连接构件108包括第一臂110和第二臂112。臂110和112具有一个圆柱形部分,并且其直径基本上等于轴28的直径D28。臂110和112被布置在轴28的任一侧。具体地,臂110和112分别固定在轴28的一端45。臂110被布置在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的孔92中。臂110限定了轴线X110,其与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的轴线X62重合。轴线110相对于机构的综框是固定的。因此,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由于臂110被间接地固定在轴28上。
轴28保持固定到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并且同时被安装在连接构件108的臂110和112之间,这两个臂相对于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偏心设置。事实上,轴28的中心轴线X28平行于但并不重合于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的中心轴线X62。参考标号e表示轴线X28和X62之间的中心距离。
压板12不设置有导槽44。相反,压板12各自包括一轴承114,轴28在轴承114中沿轴线X110布置。
轴28被设置成绕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的轴线X62在编织构造和水平调节构造之间旋转。事实上,轴线X28和X62之间的中心距离e允许杠杆26轴28在其运动期间行进跨越一个圆环的足够圆弧,以便使轴28的轴线X28与轴20的轴线X20分离,从而使凸轮18停止与凸轮从动件42接触。
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未示出的一个替代方案,轴28利用滚动装置如光滑轴承、滚子轴承或被布置在连接构件中的另一个旋转引导装置,被安装在连接构件108上,以使得轴28可以绕其轴线X28和绕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的轴线X62旋转。
根据水平调节装置8的铰接水平调节构件54的一个替代方案(其在图14-16中示出,并与本发明上述两个实施例均兼容),水平调节装置8的传送系统58包括单个下引导件68。衬垫66配备有两个侧叉116,被配置成接合轭中的下引导件68,从而保持衬垫66和下引导件68之间的接触。下引导件68具有I形或T形的轮廓并被固定到综框2的基部14。
根据图中未示出的另一个替代方案,引导件68和70包括滚动轴承,如钢轮,接合在两个引导件68和70之间。
根据未示出的又一个替代方案,铰接水平调节构件54包括一单个水平调节连接杆60,在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是一个水平调节杠杆时,该水平调节连接杆60带悬臂或接合在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的两个凸耳之间的轭内。
根据未示出的另一个替代方案,所考虑的锁定机构可以发生变化,侧臂98被省略。连接杆100然后直接附接到由水平调节连接杆60和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形成的组件。
根据图17所示的另一个替代方案,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由一个执行相同功能的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3代替。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3包括一个盘65,其具有例如圆形或椭圆形的基部,并包括一个以铰接轴线X84为中心的圆孔,水平调节连接杆60被安装成绕该铰接轴线X84枢转。臂120被固定到盘65,并沿纵向轴线X120延伸。轴线X120相对于机构1的综框2是固定的。参考标号X63表示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3的纵向轴线。轴线X63和X120重合。轴线X63相对于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3的功能与轴线X62相对于上述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的功能相同。先前在此描述的连接区域对应于盘65表面与臂120直接接触的部分。
连接构件121将臂120连接到杠杆28的轴上,从而使得臂120和轴28彼此平行,同时轴线X28和X120之间有一个横向偏移e'。横向偏移e'按照垂直于轴线X28和X120进行测定。这个连接构件121由扣紧装置例如被接收在连接构件121内的装配螺钉123没有自由度地固定在轴28的一端。连接构件121还被,例如利用与螺钉123相同的螺钉,没有自由度地固定在臂120的一端。因此,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3由于臂120和连接构件121被固定到轴28上。在此,臂120与连接构件121是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3的一部分。盘65和臂120有利地表示一个单件组件,其可在综框2内绕轴线X120旋转。连接构件121也可以与臂120和盘65形成单件。换句话说,盘65、臂120和连接构件121的组合形成一个摇臂,其与水平调节连接杆60绕轴线X84铰接,与杠杆26绕轴线X28铰接。
可替代地,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3不包括臂120和连接构件121。
根据图18所示的另一个替代方案,杠杆28的轴直接固定到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3',其取代了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水平调整投梭凸轮构件63'是,例如一个具有圆形基部的圆柱形投梭凸轮,这里与盘65相同。在其另一端,杠杆28的轴被固定到另一投梭凸轮构件67,例如与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3'相同。在这里这涉及到,例如FR-A-2868090所知的共享轴。然后,杠杆28的轴相对于综框2使用两个投梭凸轮构件63'和67,经由安装在综框2中的轴承被支撑。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3'可绕轴线X63'旋转,该轴线垂直于平面P2,并穿过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3'的中心。轴线X63'相对于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3'的功能与轴线X62相对于上述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的功能相同。该轴线X63'平行于轴线X28,并相对于轴线X28偏心布置。轴线X63'相对于综框2是固定的。参考标号e”表示轴线X63'和X28之间的中心距离。杠杆28的轴可绕轴线X63'在水平调节和编织构造之间旋转。这里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3'具有圆形的形状,以确保在综框2跨度内的旋转。
不考虑实施例,铰接构件54被布置成使得水平调节连接杆(一个或多个)60垂直于在编织阶段中综框2的平面P0。因此,当杠杆轴28在编织构造中时,水平调节连接杆(一个或多个)60和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63或63'限定它们之间的角度α为90°。
上面所考虑的实施例和替代方案可被组合以提供本发明的新实施例。
Claims (17)
1.一种用于织机的开口机构(1),所述开口机构配备有用于多个摆动杠杆(26)的水平调节装置(8),所述摆动杠杆设置有凸轮从动件(42)并安装在杠杆轴(28)上,所述杠杆轴可在编织构造和水平调节构造之间移动,其中:
在所述编织构造中,所述摆动杠杆的凸轮从动件抵靠开口机构的凸轮(18),而
在所述水平调节构造中,所述摆动杠杆的凸轮从动件与所述开口机构的凸轮分离,
所述水平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到杠杆轴上的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以及
所述开口机构的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可沿着固定轴线(X66)在对应于杠杆轴(28)的编织构造的第一位置和对应于杠杆轴的水平调节构造的第二位置之间平移的衬垫(66),以及
至少一个水平调节连接杆(60),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端(84)和第二端(86),所述第一端被安装成绕连接杆的一条平行于杠杆轴中心轴线(X28)的轴线(X84)在所述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上枢转,所述第二端被安装成绕衬垫的一条平行于杠杆轴中心轴线的铰接轴线(X86)枢转在所述衬垫(6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66)的平移轴线(X66)垂直于衬垫(66)上水平调节连接杆(60)的铰接轴线(X8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口机构(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编织构造中,
在垂直于所述杠杆轴中心轴线(X28)的投影平面内,垂直地连接水平调节连接杆(60)的轴线(X84)与衬垫(66)的铰接轴线(X86)的水平调节连接杆(60)的纵向轴线(X60)具有第一正交投影;
在同一投影平面内,垂直地连接所述水平调节连接杆(60)的轴线(X84)和所述杠杆轴中心轴线(X28)的轴线(X62')具有第二正交投影;
所述第一正交投影与第二正交投影限定了第一角度(α),该角度值在80°至1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口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α)的值等于90°,前后误差在2°以内。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口机构(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编织构造中,
所述衬垫(66)的平移轴线(X66)在垂直于杠杆轴中心轴线的投影平面内具有第三正交投影;
在同一投影平面内,垂直地连接所述水平调节连接杆(60)的轴线(X84)与所述衬垫(66)的铰接轴线(X86)的所述水平调节连接杆(60)的纵向轴线(X60)具有第一正交投影;
所述第三正交投影和所述第一正交投影在移动平面(P2)中限定了所述投梭凸轮构件的第二角度(β),该角度的值在90°至110°,所述第二角度(β)被限定在衬垫(66)处于编织构造中时衬垫行程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口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度(β)的值等于95°,前后误差在2°以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轴(28):
在其每端(45)处由限定在压板(12)中的导槽(44)引导着平移,以及
可在编织构造和水平调节构造之间沿着每个导槽(44)的轴线(X44)平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口机构(1),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侧臂(98),其固定到所述杠杆轴(28)并且可绕所述杠杆轴的中心轴线(X28)在对应于杠杆轴编织构造的第一角位置和对应于杠杆轴水平调节构造的第二角位置之间旋转,以及
至少一个连接杆(100),被安装成在所述臂(98)的一端(104)处绕臂轴线(X104)在所述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上枢转,还被安装成绕综框轴线(X106)在所述开口机构的综框(2)上枢转,并且可在对应于杠杆轴编织构造的第三位置与对应于杠杆轴水平调节构造的第四位置之间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口机构(1),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连接杆(100)处于其第三位置时,臂轴线(X104)与综框轴线(X106)之间的中心距离(e100)等于第一值,而当所述连接杆(100)处于其第四位置时,该中心距离(e100)等于第二值,所述第一值大于第二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机构(1),其特征在于:
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63;63')可绕一个固定的轴线(X110;X120;X63')旋转,
杠杆轴的所述中心轴线(X28)平行于但并不重合于所述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的旋转轴线(X110;X120;X63'),以及
杠杆轴可绕所述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的旋转轴线(X110;X120;X63')在编制构造和水平调节构造之间旋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开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63)包括可绕一固定轴线(X110;X120)旋转的臂,该臂平行于所述杠杆轴的中心轴线(X28)延伸并将所述杠杆轴(28)固定成与所述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63)一起相对于所述固定轴线(X110;X120)偏心旋转。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开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3')被直接偏心固定到杠杆轴(28)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投梭凸轮构件(62)是水平调节杠杆(62),其包括被安装成在所述水平调节连接杆(60)的轴线(X84)上枢转的至少一个臂(88)和被固定与杠杆轴(28)一起旋转的中心部分(90)。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66)是安装在螺杆(64)上的螺纹螺母,所述螺杆(64)可绕所述衬垫的轴线(X66)旋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开口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64)由固定在所述开口机构(1)综框(2)上的电动机(10)驱动而绕衬垫(66)的轴线(X66)旋转。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66)浸没在所述开口机构(1)的综框(2)的润滑油浴中。
17.一种包括开口机构(1)的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机构(1)是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FR1560370 | 2015-10-29 | ||
FR1560370A FR3043097B1 (fr) | 2015-10-29 | 2015-10-29 | Mecanique d'armure comportant un dispositif de nivelage et metier a tisser comportant une telle mecanique d'armur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059200A CN107059200A (zh) | 2017-08-18 |
CN107059200B true CN107059200B (zh) | 2020-06-30 |
Family
ID=54708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932228.3A Active CN107059200B (zh) | 2015-10-29 | 2016-10-31 | 包括水平调节装置的开口机构与包括所述机构的织机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873961B2 (zh) |
EP (1) | EP3162932B1 (zh) |
JP (1) | JP6901255B2 (zh) |
KR (1) | KR102583400B1 (zh) |
CN (1) | CN107059200B (zh) |
BR (1) | BR102016025230B1 (zh) |
FR (1) | FR3043097B1 (zh) |
MX (1) | MX35820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3054245B1 (fr) * | 2016-07-22 | 2018-08-31 | Staubli Faverges | Machine de formation de la foule et metier a tisser comprenant une telle machine. |
FR3111361B1 (fr) * | 2020-06-11 | 2022-07-29 | Staubli Sa Ets | Levier de sortie à galets suiveurs de mécanique d’armure à cames et son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machine de formation de la foule équipée d’un tel levier et métier à tisser équipé d’une telle machine |
CN112095200B (zh) * | 2020-09-22 | 2022-01-14 | 青海德瑞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 | 一种纺织用新型旋转式多臂机 |
CN112663198B (zh) * | 2020-12-17 | 2022-03-04 | 陈逸川 | 适用于多种门幅的凸轮开口装置 |
FR3121152B1 (fr) * | 2021-03-24 | 2024-05-03 | Staubli Sa Ets | Mécanisme de tirage pour la commande de cadres de lisses d’un métier à tisser et métier à tisser comprenant un tel mécanisme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9103167U1 (de) * | 1990-03-19 | 1991-06-13 | Kabushiki Kaisha Toyoda Jidoshokki Seisakusho, Kariya, Aichi | Vorrichtung zum Einstellen eines Webschafts eines Webstuhls |
EP0580528A1 (fr) * | 1992-07-10 | 1994-01-26 | S.A. DES ETABLISSEMENTS STAUBLI (France) | Dispositif niveleur pour les mécaniques à cames destinées à la formation de la foule sur les machines à tisser |
FR2868090A1 (fr) * | 2004-03-29 | 2005-09-30 | Staubli Faverges Sca | Dispositif de nivelage, mecanique d'armure a came incorporant un tel dispositif et metier a tisser d'une telle mecanique |
CN101220540A (zh) * | 2007-01-12 | 2008-07-16 | 施托布利法韦日公司 | 凸轮机构,织机及凸轮与凸轮机构滚子的分离方法 |
CN201952565U (zh) * | 2011-01-27 | 2011-08-31 | 台州聚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凸轮开口装置的自动平综机构 |
CN203360710U (zh) * | 2013-03-27 | 2013-12-25 | 必佳乐(苏州工业园区)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凸轮开口机构的手动平综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152353B1 (zh) * | 1971-09-06 | 1974-08-19 | Caen Adolphe Andre | |
US4694866A (en) * | 1986-05-05 | 1987-09-22 | Kuo Ching Huang | Shedding device for a circular weaving machine |
JPS6359438A (ja) * | 1986-08-25 | 1988-03-15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積極ドビ−機 |
JPH0754305Y2 (ja) * | 1992-07-08 | 1995-12-18 | 株式会社山田ドビー | 積極カム機のレベリング装置 |
SE9900791D0 (sv) * | 1999-03-03 | 1999-03-03 | Iro Patent Ag | Method for monitoring weft yarn run/stop conditions |
DE50109794D1 (de) | 2000-08-28 | 2006-06-22 | Smit S P A Unipersonale Schio | Webmaschinengetriebe |
FR2868089B1 (fr) | 2004-03-29 | 2006-06-09 | Staubli Faverges Sca | Came complementaire pour mecanique d'armure de metier a tisser et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
-
2015
- 2015-10-29 FR FR1560370A patent/FR3043097B1/fr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6
- 2016-10-26 US US15/334,534 patent/US9873961B2/en active Active
- 2016-10-26 MX MX2016014078A patent/MX358204B/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6-10-27 BR BR102016025230-0A patent/BR102016025230B1/pt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6-10-27 JP JP2016210223A patent/JP6901255B2/ja active Active
- 2016-10-28 EP EP16196162.8A patent/EP3162932B1/fr active Active
- 2016-10-28 KR KR1020160142141A patent/KR10258340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6-10-31 CN CN201610932228.3A patent/CN10705920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9103167U1 (de) * | 1990-03-19 | 1991-06-13 | Kabushiki Kaisha Toyoda Jidoshokki Seisakusho, Kariya, Aichi | Vorrichtung zum Einstellen eines Webschafts eines Webstuhls |
EP0580528A1 (fr) * | 1992-07-10 | 1994-01-26 | S.A. DES ETABLISSEMENTS STAUBLI (France) | Dispositif niveleur pour les mécaniques à cames destinées à la formation de la foule sur les machines à tisser |
FR2868090A1 (fr) * | 2004-03-29 | 2005-09-30 | Staubli Faverges Sca | Dispositif de nivelage, mecanique d'armure a came incorporant un tel dispositif et metier a tisser d'une telle mecanique |
CN101220540A (zh) * | 2007-01-12 | 2008-07-16 | 施托布利法韦日公司 | 凸轮机构,织机及凸轮与凸轮机构滚子的分离方法 |
CN201952565U (zh) * | 2011-01-27 | 2011-08-31 | 台州聚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凸轮开口装置的自动平综机构 |
CN203360710U (zh) * | 2013-03-27 | 2013-12-25 | 必佳乐(苏州工业园区)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凸轮开口机构的手动平综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162932B1 (fr) | 2018-09-12 |
FR3043097A1 (fr) | 2017-05-05 |
US20170121865A1 (en) | 2017-05-04 |
MX358204B (es) | 2018-08-09 |
KR102583400B1 (ko) | 2023-10-04 |
BR102016025230B1 (pt) | 2022-06-07 |
KR20170051342A (ko) | 2017-05-11 |
EP3162932A1 (fr) | 2017-05-03 |
US9873961B2 (en) | 2018-01-23 |
CN107059200A (zh) | 2017-08-18 |
MX2016014078A (es) | 2017-04-28 |
BR102016025230A2 (pt) | 2017-05-02 |
JP2017082382A (ja) | 2017-05-18 |
FR3043097B1 (fr) | 2017-12-22 |
JP6901255B2 (ja) | 2021-07-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59200B (zh) | 包括水平调节装置的开口机构与包括所述机构的织机 | |
KR101662180B1 (ko) | 쉐드-포머 장치 및 그러한 장치가 설치된 자카드 유형 직기 | |
US7610939B2 (en) | Jacquard machine | |
US5341850A (en) | Heddle frame levelling apparatus for a rocking lever cam drive | |
CN106662182B (zh) | 盘式制动器装置和用于轨道车辆的盘式制动器 | |
CS275707B6 (en) | Double-lifting jacquard machine with an open shed | |
JPH07214625A (ja) | プラスチック射出成形機用の重い大形金型を装備するための型締め装置 | |
US5390556A (en) | Control system for the rectilinear vertical reciprocating movement in a needling machine | |
CN111793875B (zh) | 梭口形成装置和包括所述装置的提花织机 | |
CN108263435B (zh) | 道岔锁定装置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 |
US7900803B2 (en) | Apparatus for the intermittent supply of a semi-finished material in the form of a band or a wire to a press | |
KR100597518B1 (ko) | 경사직기 | |
JP5325423B2 (ja) | 織機のヒ口を形成するカム機構、織機とカム機構のローラからカムを離脱させる方法 | |
CN112692113B (zh) | 多驱组合式折弯机 | |
CN102363822B (zh) | 双缸叉臂式无料钟高炉布料器 | |
US20210332515A1 (en) | Control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movement of the needles of a needleloom, notably of an elliptical needleloom, and needle loom comprising such a device | |
KR20210059661A (ko) | 쉐드 형성 기계 또는 모션 전달 시스템을 위한 베어링, 이러한 베어링을 포함하는 종광 모션 레버 및 이러한 레버 또는 이러한 베어링을 포함하는 쉐드 형성 기계 | |
CN109023753B (zh) | 梭刺绣机 | |
EP0393750A2 (en) | Main lever for a rotary dobby operating at high speed | |
KR20140083371A (ko) | 5방향 궤도분기기 | |
CN109940807A (zh) | 模杆翻转装置 | |
RU2805407C1 (ru) | Шиберный затвор | |
JP4637875B2 (ja) | 転換鎖錠装置用クランク装置 | |
CN117661174A (zh) | 梭口形成装置及装备有该装置的提花织机 | |
US20170274569A1 (en) | Movable platen support apparatus, movable platen, mold opening/closing apparatus and molding apparatu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