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31190B -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清洗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清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31190B
CN107031190B CN201610827534.0A CN201610827534A CN107031190B CN 107031190 B CN107031190 B CN 107031190B CN 201610827534 A CN201610827534 A CN 201610827534A CN 107031190 B CN107031190 B CN 1070311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face
contact
ink
absorption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275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31190A (zh
Inventor
铃木繁树
原田宏司
林刚史
原和彦
小池保则
小口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106577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826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311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311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311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311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3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 B41J2/16541Means to remove deposits from wipers or scra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05Caps, spittoons or covers for cleaning or preventing drying o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3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3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 B41J2/16544Constructions for the positioning of wi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8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for paper-width or non-reciprocating print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3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 B41J2002/165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with wiping surface parallel with nozzle plate and mounted on reels, e.g. cleaning ribbon casset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cleaning fluids
    • B41J2002/16558Using cleaning liquid for wet wiping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清洗装置,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液体喷射头,其从配置于喷嘴面上的喷嘴喷射液体;吸收部件,其能够与所述喷嘴面接触,所述液体喷射装置能够实施第一接触动作与第二接触动作,所述第一接触动作为,使所述吸收部件在对应于包括所述喷嘴的开口区域在内的喷嘴区域的位置处与所述喷嘴面接触的动作,所述第二接触动作为,使所述吸收部件在对应于所述喷嘴区域以外的区域亦即非喷嘴区域的位置处与所述喷嘴面接触的动作。

Description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清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喷墨式打印机等的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种,已知有通过从形成在记录头的油墨喷出面上的喷嘴的油墨喷出口相对于纸张喷出油墨从而实施印刷的喷墨式打印机。在这种打印机之中,存在具备通过长条薄片状的油墨吸收部件来对油墨喷出面进行拂拭的头维护装置的打印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这种头维护装置具备对油墨进行吸收的油墨吸收部件、和从与油墨喷出面相接的一侧的相反侧对油墨吸收部件进行按压从而使其与油墨喷出面接触的按压部件。按压部件具备:辊部件,其通过弹性材料而形成,并在与油墨吸收部件接触的接触面上具有槽部,并且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被构成;轴部件,其对辊部件进行轴支承。
而且,在通过利用辊部件而从与记录头的油墨喷出面相接的一侧的相反侧对油墨吸收部件进行按压而使油墨吸收部件紧贴在油墨喷出面的一端部上的状态下,使辊部件向油墨喷出面的另一端部移动,由此而实施油墨喷出面的整面的油墨的拂拭。在该情况下,辊部件的槽部以避开与喷嘴的油墨喷出口相对应的位置的方式而配置。
另外,在上述那样的打印机的头维护装置中,存在有如下问题,即,当在油墨喷出面上存在凹凸(高低差)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油墨喷出面的油墨的擦除性而增大辊部件相对于油墨吸收部件的按压力时,油墨喷出面会受到损害而容易发生劣化。在该情况下,由于辊部件的槽部以避开与油墨喷出口相对应的位置的方式而配置,因此对油墨喷出面中的包括油墨喷出口区域在内的油墨喷出口周围区域所施加的按压力会增高进而使该区域特别容易发生劣化。
另外,这种问题不限于从喷嘴喷射油墨而实施印刷的喷墨式打印机,在具备通过橡胶等弹性体而将薄片状的液体吸收部件按压在配置有喷嘴的喷嘴面上并对附着于喷嘴面上的液体进行拂拭的头维护装置的液体喷射装置中也大致相同。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299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着眼于这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由对配置有喷射液体的喷嘴的喷嘴面的拂拭所导致的包括喷嘴的开口区域在内的喷嘴区域的劣化进行抑制的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清洗装置。
以下,对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及其作用效果进行记载。
解决上述课题的液体喷射装置具备:液体喷射头,其从被配置于喷嘴面上的喷嘴喷射液体;吸收部件,其与所述喷嘴面接触并能够对附着于所述喷嘴面上的所述液体进行吸收;按压部,其从所述吸收部件中的与所述喷嘴面接触的一侧的相反侧对所述吸收部件进行按压,从而使所述吸收部件与所述喷嘴面接触,所述液体喷射装置能够实施第一接触动作与第二接触动作,所述第一接触动作为,使通过所述按压部而被按压了的所述吸收部件在对应于所述喷嘴面之中的包括所述喷嘴的开口区域在内的喷嘴区域的位置处与所述喷嘴面接触的动作,所述第二接触动作为,使通过所述按压部而被按压了的所述吸收部件在对应于所述喷嘴面之中的所述喷嘴区域以外的区域亦即非喷嘴区域的位置处与所述喷嘴面接触。
根据该结构,特别是通过选择性地实施由第二接触动作实现的吸收部件的接触所完成的对喷嘴面的拂拭,从而能够在降低由于该拂拭而向喷嘴区域所施加的按压力的同时实施喷嘴面的拂拭。因此,能够抑制由对配置有喷射液体的喷嘴的喷嘴面的拂拭所导致的包括喷嘴的开口区域在内的喷嘴区域的劣化。
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优选为,在由所述第二接触动作实现的所述吸收部件的接触中,通过所述吸收部件的接触而向所述喷嘴区域施加的按压力小于通过所述吸收部件的接触而向所述非喷嘴区域施加的按压力。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减少给喷嘴区域带来的损害的同时,通过吸收部件而适当地吸收并去除附着于喷嘴面上的液体。
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吸收部件中的被按压在所述喷嘴区域上的部分的压缩率小于所述吸收部件中的被按压在所述非喷嘴区域上的部分的压缩率。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减少给喷嘴区域带来的损害的同时,通过吸收部件而适当地吸收并去除附着于喷嘴面上的液体。
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优选为,所述非喷嘴区域为与所述喷嘴区域相比而突出的突出面,所述突出面与所述喷嘴区域相比防液性较低。
根据该结构,由于液体易于在防液性相对较低的突出面上浸润扩散,因此能够通过吸收部件而高效地吸收并去除突出面上的液体。
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优选为,所述非喷嘴区域为与所述喷嘴区域相比而突出的突出面,在所述吸收部件以与所述喷嘴面接触的状态而于沿着所述喷嘴面的方向上与所述液体喷射头进行相对移动的拂拭动作中,所述喷嘴面上的所述吸收部件最后所接触到的区域亦即最后区域由所述突出面构成,在由所述第二接触动作实现的所述吸收部件的接触中,对所述最后区域所施加的按压力大于所述吸收部件与所述喷嘴区域和所述突出面双方均接触时对所述喷嘴区域所施加的按压力。
根据该结构,当从吸收部件与突出面和喷嘴区域双方均接触的状态变化为仅与最后区域的突出面接触的状态时,吸收部件中的与喷嘴区域接触的部分的压力上升。因此,能够抑制吸收部件在最后区域的突出面上未将液体擦除的情况。
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优选为,所述液体喷射头中的具有所述喷嘴的面被罩部件覆盖,所述罩部件在与所述喷嘴区域对应的部分处具有使所述喷嘴区域露出的贯穿孔。
根据该结构,仅通过将罩部件安装在液体喷射头处的较为简单的结构,就能够使在喷嘴面的拂拭时分别向喷嘴区域与非喷嘴区域施加的按压力相互不同。
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优选为,所述按压部具有能够对所述吸收部件进行按压的凸部,与如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所述凸部的尺寸短于所述所交叉的方向上的所述喷嘴区域的尺寸,所述方向为,所述吸收部件以与所述喷嘴面接触的状态而在沿着所述喷嘴面的方向上与所述液体喷射头进行相对移动的方向。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按压部的凸部而有效地对吸收部件进行按压,以使该吸收部件相对于喷嘴区域而适当地接触。
解决上述课题的清洗装置具备:吸收部件,其与从配置于喷嘴面上的喷嘴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的所述喷嘴面接触,并能够对附着于所述喷嘴面上的所述液体进行吸收;按压部,其从所述吸收部件中的与所述喷嘴面接触的一侧的相反侧对所述吸收部件进行按压,从而使所述吸收部件与所述喷嘴面接触,所述清洗装置能够实施第一接触动作与第二接触动作,所述第一接触动作为,使通过所述按压部而被按压了的所述吸收部件在对应于所述喷嘴面之中的包括所述喷嘴的开口区域在内的喷嘴区域的位置处与所述喷嘴面接触,所述第二接触动作为,使通过所述按压部而被按压了的所述吸收部件在对应于所述喷嘴面之中的所述喷嘴区域以外的区域亦即非喷嘴区域的位置处与所述喷嘴面接触。
根据该结构,特别是通过选择性地实施由第二接触动作实现的喷嘴面的拂拭,从而能够在降低由于该拂拭而向喷嘴区域施加的按压力的同时实施喷嘴面的拂拭。因此,能够抑制由配置有喷射液体的喷嘴的喷嘴面的拂拭而导致的包括喷嘴的开口区域在内的喷嘴区域的劣化。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喷墨式打印机的概要结构的模式图。
图2为表示支承台与维护机构的位置关系的俯视模式图。
图3为头单元的立体图。
图4为喷嘴面的模式图。
图5为图3的剖视模式图。
图6为擦拭器单元的侧视模式图。
图7为表示图6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8为表示第二接触动作的剖视模式图。
图9为表示对喷嘴面进行拂拭时的状态的侧视模式图。
图10为表示从喷嘴面侧对拂拭喷嘴面时的状态进行观察时的模式图。
图11为表示第一接触动作的剖视模式图。
图12为表示改变例中的第一接触动作的剖视模式图。
图13为图12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4为表示改变例中的第二接触动作的剖视模式图。
图15为图14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6为表示另一的改变例中的第一接触动作的剖视模式图。
图17为表示在又一改变例中采用了分别对布片进行按压的两种不同的按压辊时的结构的剖视模式图。
图18为表示除此之外的又一改变例中的第二接触动作的剖视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而对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个示例的喷墨式打印机11具备:输送部14,其使被支承在支承台12上的纸张等记录介质13沿着支承台12的表面而向输送方向Y进行输送;印刷部15,其向被输送的记录介质13喷射作为液体的一个示例的油墨从而实施印刷。
支承台12、输送部14以及印刷部15被安装在由壳体或者框架等构成的打印机主体16上。在喷墨式打印机11中,支承台12在记录介质13的宽度方向(在图1中为与纸面正交的方向)上延伸。此外,罩17以能够进行开闭的方式而被安装在打印机主体16上。
输送部14具备:输送辊对18、19,其分别被配置在输送方向Y上的支承台12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引导板20,其被配置在输送方向Y上的输送辊对19的下游侧并且对记录介质13进行支承并引导。而且,输送部14通过使输送辊对18、19被输送电机(省略图示)驱动而夹持着记录介质13进行旋转,从而沿着支承台12的表面以及引导板20的表面而向输送方向Y输送记录介质13。
印刷部15具备:引导轴22、23,其沿着与记录介质13的输送方向Y正交(交叉)的成为记录介质13的宽度方向的扫描方向X而延伸设置;滑架25,其被该引导轴22、23引导并且能够在扫描方向X上进行往返移动。滑架25随着滑架电机24(参照图2)的驱动而在扫描方向X上进行往返移动。
在滑架25的下端部处,至少安装有一个(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具有喷射油墨的喷嘴26的液体喷射头27。即,液体喷射头27以其下表面在垂直方向Z上与支承台12隔开预定的间隔而对置的姿态被安装在滑架25上,并随着滑架电机24(参照图2)的驱动而与滑架25一起在扫描方向X上往返移动。液体喷射头27彼此以在扫描方向X上仅分开预定的距离且在输送方向Y上仅错开预定的距离的方式而配置。
另一方面,在滑架25的上侧处,安装有从墨盒30向液体喷射头27供给油墨的供给机构31的一部分。供给机构31使油墨沿着从成为墨盒30侧的上游侧朝向成为液体喷射头27侧的下游侧的供给方向A进行流动。墨盒30与供给机构31针对每种油墨而至少设置有一组(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组)。
五个墨盒30分别以自由拆装的方式而被安装在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个)安装部32上,并分别收纳不同颜色(种类)的油墨。作为一个示例而将蓝绿色(C)、品红色(M)、黄色(Y)、黑色(K),白色(W)的各个颜色的油墨收纳在各墨盒30中。通过从液体喷射头27喷射从各墨盒30被供给的油墨,从而实施对记录介质13的彩色印刷等。作为一个示例,在浓色的记录介质13的情况下实施了白色印刷(底色印刷)之后于其上实施彩色印刷。
供给机构31具备从墨盒30向液体喷射头27供给油墨的供给路径33。在供给路径33上,从上游侧起依次设置有使油墨向供给方向A流动的供给泵34、对油墨中的气泡或者异物进行捕捉的过滤器单元35、以使流动于供给路径33中的油墨的流动发生变化的方式对油墨进行搅拌的静态混合器36、对油墨进行贮留的液体贮留室37、以及对油墨的压力进行调节的压力调节单元38。
供给泵34具有泵室的容积为可变的隔膜泵40、被配置在与隔膜泵40相比靠上游侧处的吸入阀41、被配置在与隔膜泵40相比靠下游侧处的喷出阀42。吸入阀41以及喷出阀42由容许油墨向下游侧的流动而阻碍油墨向上游侧的流动的单向阀构成。
因此,供给泵34随着隔膜泵40的泵室的容积增大而通过吸入阀41从墨盒30侧对油墨进行抽吸,且随着泵室的容积减小而通过喷出阀42向液体喷射头27侧喷出油墨。此外,过滤器单元35被配置在对应于打印机主体16的罩17的位置处,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被安装于供给路径33上。而且,过滤器单元35能够通过打开罩17来进行更换。
另外,喷墨式打印机11具备控制部39,所述控制部39实施对输送辊对18、19进行驱动的输送电机(省略图示)、滑架电机24(参照图2)以及供给泵34等的驱动控制和从液体喷射头27的各喷嘴26的喷射油墨的喷射控制等。而且,液体喷射头27通过随着滑架电机24的驱动而与滑架25一起在扫描方向X上进行往返移动的同时从各喷嘴26向在支承台12上被输送的记录介质13喷射油墨来实施印刷。
如图2所示,在扫描方向X上的与支承台12的一端相邻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实施液体喷射头27的维护的维护机构43。在本实施方式中,供液体喷射头27为了实施印刷而相对于记录介质13喷射油墨、且能够对记录介质13进行输送的区域被设为输送区域PA。在该情况下,维护机构43被配置在扫描方向X上的滑架25的扫描范围内、且输送区域PA的外侧(在图2中为右侧)。
维护机构43具备在扫描方向X上从靠近输送区域PA的位置起依次并排配置的如下部件,即:具有液体容纳部44的冲洗单元45、作为清洗装置的一个示例的擦拭器单元46、以及具有两个上端开口了的有底四边箱状的盖部47的盖单元48。
在未实施印刷时或者电源切断时等,滑架25以及液体喷射头27在配置有盖单元48的初始位置HP处待机。即,在与输送方向Y正交(交叉)的扫描方向X上,液体喷射头27能够在输送区域PA与初始位置HP之间进行移动。
在两个液体喷射头27被移动到初始位置HP时,两个盖部47在上下方向上分别与两个液体喷射头27对置。各盖部47通过加盖电机49的驱动而能够在可接触到各液体喷射头27的位置与远离各液体喷射头27的位置之间进行升降。
各盖部47通过实施加盖而对各喷嘴26内的油墨的干燥进行抑制,所述加盖为,通过以包围多个喷嘴26的方式而与各液体喷射头27接触从而与各液体喷射头27形成封闭空间。在未实施印刷时等,各液体喷射头27在初始位置HP处通过各盖部47而被加盖。
在各个盖部47内,能够通过抽吸泵并经由一端侧与各盖部47连接的抽吸管(省略图示)来实施抽吸。而且,在各个液体喷射头27处于初始位置HP处并通过各个盖部47而被加盖的状态下,实施如下的所谓的头清洗,即,通过对抽吸泵50进行驱动而对各个盖部47内(封闭空间)进行抽吸,从而使各个液体喷射头27内的增粘油墨或气泡等从各喷嘴26被排出至各个盖部47内。另外,加盖电机49以及抽吸泵50通过控制部39(参照图1)而被驱动控制。
擦拭器单元46具备:擦拭盒52,其搭载有作为与液体喷射头27的下表面抵接而能够对油墨进行吸收的吸收部件的一个示例的布片51;擦拭架53,其上以拆装自如的方式而安装有擦拭盒52且呈上端开口了的有底四边箱状。擦拭器单元46通过一对轨道部54而以沿着输送方向Y能够往返移动的方式被引导。
此外,冲洗单元45利用液体容纳部4来而容纳所实施谓冲洗时被喷出的冲洗油墨,所述冲洗为,以预防或消除各个喷嘴26的堵塞等为目的而与印刷无关地从各喷嘴26喷出墨滴。另外,冲洗单元45被配置为,在图2中的右侧的液体喷射头27位于擦拭器单元46的上方时,液体容纳部44位于图2中的左侧的液体喷射头27的下方。
如图3所示,由于头单元55被安装在滑架25的下表面部上,因此所述头单元55具备用于安装在滑架25上的托架部56、和从托架部56向下方突出的长方体状的液体喷射头27。液体喷射头27具备从托架部56向下方突出的长方体状的流道形成部57、和被固定在流道形成部57的下侧处的矩形板状的头主体58。在图3中的头主体58的下表面上形成有多列(作为一个示例而为十列)喷嘴列59。
此外,在头主体58的下表面侧处,以对构成喷嘴列59的各喷嘴26(参照图4)所开口的喷嘴开口面61(本示例中为下表面)的一部分进行覆盖的方式而安装有具有多个(作为一个示例而为五个)贯穿孔60a的板状的罩部件60。多个喷嘴列59从每一个贯穿孔60a中各露出预定列数(作为一个示例而为两列)。当然,也可以针对每一喷嘴列59而设置贯穿孔60a。
在本示例中,喷嘴开口面61中的通过贯穿孔60a而露出的区域成为喷嘴区域62。即,液体喷射头27的具有喷嘴26的表面被罩部件60覆盖,所述罩部件60在对应于与喷嘴26的开口区域相邻的外侧的区域亦即喷嘴区域62的部分处具有使喷嘴区域62露出的贯穿孔60a。另外,在喷嘴区域62中包括各喷嘴26(参照图4)的开口区域。
如图4以及图5所示,罩部件60以对喷嘴开口面61中的除了通过贯穿孔60a而露出的喷嘴区域62以外的部分进行覆盖的状态,通过卡止等固定结构而被固定在液体喷射头27上。而且,如图3所示,液体喷射头27的底面整体成为作为擦拭器单元46的拂拭对象的喷嘴面63。喷嘴面63具备喷嘴区域62(即贯穿孔60a内的区域)和突出面64,所述突出面64为喷嘴区域62以外的区域亦即非喷嘴区域,并且与喷嘴区域62相比仅突出了罩部件60的厚度(在本示例中为0.1mm)的量。
因此,在喷嘴区域62与突出面64(非喷嘴区域)之间存在有高低差65。即,喷嘴面63通过在喷嘴区域62的部分处成为凹部并且在突出面64的部分处成为凸部的凹凸面而被构成。另外,罩部件60通过例如金属(例如不锈钢等)等而被构成。
如图4所示,喷嘴列59由沿着输送方向Y而以固定间距配置的多个(例如180个或者360个)喷嘴26组成。各个喷嘴列59分别喷射与墨盒30(参照图1)的油墨颜色对应的一个颜色的油墨。当然,也可以喷射CMYK这四种颜色以及白色(W)以外的颜色的油墨,例如也可以喷射浅品红色、浅蓝绿色、浅黄色、灰色、橙色等颜色的油墨。此外,液体喷射头27的颜色数量也可以为CMYK这四种颜色、CMY这三种颜色、黑色这一种颜色等。并且,在多个喷嘴列59中也可以存在不喷射油墨的空闲喷嘴列。
此外,在喷嘴开口面61上实施易于弹开油墨的防液处理(防油墨处理),并且在其表面上使防液膜66(防油墨膜)成膜。在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油墨作为一个示例而为颜料油墨。在颜料油墨中,在作为其分散介质而使用的液体中分散有多个颜料粒子。作为蓝绿色、品红色以及黄色的颜料而采用平均粒径大约为100nm的有机颜料、作为黑色的颜料而采用平均粒径大约为120nm的碳黑(无机颜料)、作为白色的颜料而采用平均粒径大约为320nm的氧化钛(无机颜料)等。
本示例中的油墨为水系油墨,并且在作为分散介质的水中分散有多个颜料的粒子。因此,在本示例中,防液膜66作为具有使水系油墨弹开的功能的防水膜。防液膜66例如也可以由薄膜基底层和防液膜层构成,所述薄膜基底层以包含烷基的聚硅氧烷为主材料,所述防液膜层由具有包含氟的长链高分子基的金属醇盐构成。防液膜66因反复实施对喷嘴开口面61的拂拭(擦拭)而逐渐磨损,当防液膜66损耗至一定程度以上时,其防液性会下降。另外,防液膜66既可以为防液涂敷膜,也可以为防液性的单分子膜,并且能够任意地选择其膜厚以及防液处理方法。
在防液膜66的防液性下降了的状态下,油墨雾等液体相对于喷嘴区域62的浸润角(接触角)会变小。因此,附着于喷嘴区域62中的多个墨雾将浸润扩散,从而易于生长为较大的一个墨滴(附着油墨)。因此,存在如下困扰,即,这种附着油墨会存在于喷嘴26的附近、或者堵塞一部分的喷嘴26的开口,进而向喷嘴26内流入。
此外,当在喷嘴26的附近处存在有附着油墨的状态下从喷嘴26喷射墨滴时,该被喷射出的墨滴会与附着油墨接触,从而会引发墨滴的弯曲飞行。这种墨滴的弯曲飞行成为墨滴向记录介质13上喷落的喷落位置(即印刷点形成位置)从假定位置偏离的原因,从而将导致印刷画质的下降。基于这样的理由,则需要尽可能地抑制因拂拭(擦拭)而导致的防液膜66的磨损。
另一方面,罩部件60以将金属板加工为预定形状的方式而被制造出,并且在罩部件60的表面上未实施防液处理。因此,突出面64(非喷嘴区域)与喷嘴区域62相比防液性较低。即,油墨相对于突出面64的浸润角小于油墨相对于喷嘴区域62的浸润角。
如图5所示,液体喷射头27具有在扫描方向X上以固定间距并排排列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五个)记录头67(单位头)。成为记录头67的下表面的喷嘴开口面61的边缘部被罩部件60覆盖,并且包括两列的量的喷嘴26在内的喷嘴区域62从罩部件60上穿孔而成的贯穿孔60a中露出。
各喷嘴26与穿过流道形成部57内的各个油墨流道57a连通,并且各个油墨流道57a穿过未图示的流道而与从流道形成部57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多条供给管部55a连通。各个供给管部55a经由未图示的流道而与被搭载于滑架25上的压力调节单元38(参照图1)的供给口连通。
因此,从各个压力调节单元38(参照图1)起,所对应的各个颜色油墨穿过各供给管部55a以及各油墨流道57a等而被供给至所对应的记录头67的喷嘴26。另外,液体喷射头27也可以采用由具有三列以上的喷嘴列的一个头组成的结构。
接下来,对擦拭器单元46的结构进行详细叙述。
如图6所示,擦拭器单元46具备:擦拭盒52,其搭载有与液体喷射头27的喷嘴面63抵接而能够对附着于喷嘴面63上的油墨进行吸收的布片51;擦拭架53,其上以拆装自如的方式而安装有擦拭盒52。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布片51,采用了厚度为0.34mm~0.41mm的布片。
擦拭器单元46经由固定在其下部处的引导部68而沿着一对轨道部54被引导,从而能够沿着输送方向Y而进行往返移动。在打印机主体16(参照图1)侧处,设置有作为动力源的电动机69、和对电动机69的动力进行传递的动力传递机构70。
在擦拭器单元46的侧部处设置有齿条和小齿轮机构71。齿条和小齿轮机构71具有:齿条传动部71a,其以其长度方向与输送方向Y一致的方向而被固定在擦拭架53的侧面上;小齿轮部71b,其与该齿条传动部71a啮合并且通过经由动力传递机构70而被传递的动力来进行旋转。
而且,当电动机69进行正转驱动时,小齿轮部71b进行正转,从而擦拭器单元46与齿条传动部71a一起从图6所示的退避位置起向输送方向Y下游侧(图6中的左方)前进移动。当在该前进移动之后停止了的电动机69接着进行反转驱动时,与齿条传动部71a啮合的小齿轮部71b进行反转,从而擦拭器单元46向输送方向Y上游侧(在图6中为右方)进行返回移动并恢复至图6所示的退避位置。
在擦拭盒52内,放卷轴72与收卷轴73以在输送方向Y上隔开预定的距离的状态而被轴支承。未使用的布片51以卷绕着的状态而被支承在放卷轴72上,从放卷轴72被放卷且用尽的布片51以收卷了的状态而被支承在收卷轴73上。另外,在未使用的布片51上,预先含浸有用于提高对喷嘴面63进行拂拭的拂拭性能的清洗液(例如,水等)。当然,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不在布片51上预先含浸清洗液,而在拂拭喷嘴面63之前对未使用的布片51涂敷清洗液。
如图6以及图7所示,从放卷轴72被放卷并朝向收卷轴73的处于中途的布片51从上侧卷挂在按压辊74的外周向表面上,所述按压辊74为,从形成于擦拭盒52的上表面中央部处的矩形形状的开口部52a向上方突出了一部分的作为按压部的一个示例。
按压辊74具备:圆棒状的支承轴75;以在轴线方向上成为等间隔的方式而被形成在支承轴75的周向表面上的作为凸部的一个示例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六个)圆环状的大直径部76;被形成在支承轴75的周向表面上的大直径部76彼此之间的与大直径部76相比外径较小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个)圆环状的小直径部77。因此,按压辊74的周向表面通过具有高低差的凹凸面而被构成。在该情况下,各个大直径部76与各个小直径部77的距支承轴75的周向表面的高度之差(按压辊74的周向表面的高低差)在本实施方式中被设定为0.6mm±0.1mm。
支承轴75例如通过金属或硬质的合成树脂等硬质材料而被构成,各个大直径部76以及各个小直径部77例如通过橡胶等弹性材料而被构成。各个大直径部76与各个小直径部77在支承轴75的轴线方向上无间隙地交替配置,且被形成为一体。而且,按压辊74在支承轴75上通过弹簧78而被向上方施力,从而按压辊74的各个大直径部76处于将布片51向上方按压了的状态。
因此,按压辊74能够从布片51的与喷嘴面63接触的一侧的相反侧对布片51进行按压而使布片51与喷嘴面63接触。此外,布片51的扫描方向X(支承轴75的轴线方向)的宽度与液体喷射头27的喷嘴面63的扫描方向X的宽度相比略宽。因此,能够通过布片51而对喷嘴面63的整体进行拂拭。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布片51上采用了能够对重量比为350%的液体(油墨以及清洗液)进行吸收并保持的布片。
此外,在擦拭器单元46处于前进移动结束位置的状态下,例如通过动力传递机构70内的离合器机构(省略图示)而将向小齿轮部71b传递的动力传递截断,并将收卷轴73以能够进行动力传递方式而与动力传递机构70连接。在该状态下,通过从电动机69经由动力传递机构70而被传递的动力,而使收卷轴73旋转,从而使未使用的布片51从放卷轴72被放卷,并且使已用尽的布片51通过收卷轴73而被收卷。
在此期间,滑架25(参照图2)会从液体喷射头27的喷嘴面63通过擦拭器单元46而被拂拭的位置退让。而且,当在由擦拭器单元46实施的拂拭动作结束之后电动机69进行反转驱动时,擦拭器单元46会进行返回移动,从而恢复至图6所示的退避位置。
如图8所示,在与如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大直径部76的尺寸M,与该交叉方向上的喷嘴区域62的尺寸L相比较短,所述方向为,布片51以接触喷嘴面63的状态而在沿着喷嘴面63的方向上与同液体喷射头27进行相对移动的方向。即,与输送方向Y正交的方向即扫描方向X上的大直径部76的尺寸M与扫描方向X上的喷嘴区域62的尺寸L相比较短,其中,所述输送方向Y为,布片51对喷嘴面63进行拂拭时所移动的方向。
在该情况下,优选为,扫描方向X上的喷嘴区域62的尺寸L相比于扫描方向X上的大直径部76的尺寸与相当于布片51的厚度的2倍的尺寸之和而稍长。此外,扫描方向X上的喷嘴区域62的尺寸L、扫描方向X上的贯穿孔60a的尺寸、扫描方向X上的按压辊74的小直径部77的尺寸是相同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扫描方向X上的喷嘴区域62的尺寸L被设定为6.58mm。
并且,罩部件60的扫描方向X上的喷嘴区域62彼此之间所隔着的部分的尺寸、即扫描方向X上的喷嘴区域62彼此的间隔与扫描方向X上的大直径部76的尺寸M是相同的。因此,按压辊74的六个大直径部76以隔开扫描方向X上的喷嘴区域62的尺寸L的量的间隔的方式而在扫描方向X上排列,并且五个喷嘴区域62以隔开扫描方向X上的大直径部76的尺寸M的量的间隔的方式而在扫描方向X上排列。
通过该结构,能够通过使液体喷射头27侧在扫描方向X上移动而对喷嘴面63与按压辊74的大直径部76在扫描方向X上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布片51上的卷挂在按压辊74的大直径部76上的部分选择性地对喷嘴面63中的喷嘴区域62与推碰(接触)突出面64(非喷嘴区域)。
在该情况下,如图11所示,使通过按压辊74的大直径部76而被按压的布片51在对应于喷嘴面63中的喷嘴区域62的位置处与喷嘴面63接触的动作被设为第一接触动作。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使通过按压辊74的大直径部76而被按压的布片51在对应于喷嘴面63中的喷嘴区域62以外的区域即非喷嘴区域(突出面64)的位置处与喷嘴面63接触的动作被设为第二接触动作。
接下来,对喷墨式打印机11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喷墨式打印机11中,通过交替反复地执行印字动作与输送动作来推进在记录介质13上的印刷,其中,所述印字动作为,在滑架25于扫描方向X上进行移动的中途以实施一次扫描的量的记录的方式从液体喷射头27的各喷嘴26向记录介质13喷射墨滴的动作,所述输送动作为,将记录介质13输送至接下来的印字位置的动作。在该印刷中,擦拭器单元46在图6所示的退避位置处待机。
而且,在喷墨式打印机11中,会在预定的时刻(墨盒30更换时、来自喷嘴26的油墨的喷射不良时、印刷前等)实施从喷嘴26对液体喷射头27内的油墨进行强制性地抽吸并使其排出的头清洗。在实施该头清洗的情况下,首先,通过利用滑架电机24的驱动而使滑架25以及液体喷射头27移动至配置有盖单元48的初始位置HP,之后,对加盖电机49进行驱动而使盖部47上升,从而利用盖部47来对液体喷射头27进行加盖。
接下来,当通过对抽吸泵50进行驱动而对盖部47内(密封空间)进行抽吸时,液体喷射头27内的增粘油墨或气泡等会从各喷嘴26排出到盖部47内。此时,由于盖部47内处于被从各喷嘴26被排出的油墨填满的状态,因此喷嘴面63中的对应于盖部47内的区域会浸有油墨。
而且,当预定量的油墨从各喷嘴26被排出时,抽吸泵50会停止。接下来,当将盖部47所具备的大气开放阀(省略图示)打开时,盖部47内会被实施大气开放。接下来,当通过加盖电机49的驱动而使盖部47下降时,盖部47会远离液体喷射头27。
然后,通过以预定时间来对抽吸泵50进行驱动的方式实施盖部47内的抽空(airsuction),从而使盖部47内所残留的油墨被排出。由此,头清洗完毕。当头清洗完毕之后,喷嘴面63中的对应于盖部47内的区域成为由油墨充分浸润了的状态,因此需要利用擦拭器单元46来对喷嘴面63进行拂拭以将该油墨除去。
在该情况下,由于喷嘴开口面61即喷嘴区域62被防液膜66覆盖,因此附着于喷嘴区域62的较小的墨滴(与0.1mm的高低差65相比较小的墨滴)会在盖部47远离液体喷射头27时流动。因此,喷嘴区域62以附着有较大的墨滴(0.1mm的高低差65以上的较大的墨滴)的状态残留。
然后,在利用擦拭器单元46来实施喷嘴面63的拂拭的情况下,首先,通过滑架电机24的驱动而使滑架25移动到液体喷射头27的喷嘴面63通过擦拭器单元46而被拂拭的位置处。在该情况下,使滑架25移动到由第二接触动作所实现的布片51所能够接触到的位置处,所述第二接触动作为,使通过按压辊74的大直径部76而被按压的布片51在对应于喷嘴面63中的喷嘴区域62以外的区域即非喷嘴区域(突出面64)的位置处与喷嘴面63接触的动作。
接下来,当使擦拭器单元46从退避位置起而向输送方向Y进行前进移动时,如图9以及图10所示,布片51以按照Pa位置、Pb位置、Pc位置、Pd位置的顺序进行移动的方式而对喷嘴面63整体进行拂拭。此时,由于以相对较大的压力而使布片51的被按压在按压辊74的大直径部76上的部分被按压在突出面64上,因此突出面64上的附着油墨会被布片51吸收,由此几乎可以切实地被擦除。
此时,由于施加于按压辊74的载荷为3.43N,且按压辊74发生弹性变形而与布片51接触时的接触面积为132.8mm2,因此按压辊74将布片51按压在突出面64上时的压强为25.8KPa。并且,此时,由于厚度为0.34mm~0.41mm的布片51通过按压辊74而被按压在突出面64上时的布片51的压缩量为0.07mm~0.08mm,因此布片51对突出面64拂拭时的厚度为0.26mm~0.34mm。
而且在此时,如图8所示,按压辊74中的对应于贯穿孔60a的部分会成为小直径部77,并且布片51的对应于喷嘴区域62的部分几乎未被按压辊74按压,从而会回避以较强的按压力向贯穿孔60a内被按压的情况。
其结果为,以与布片51的对应于突出面64的部分接触突出面64的压力(拂拭压)相比较小的压力,而使布片51的对应于贯穿孔60a的部分与喷嘴区域62接触。即,在由第二接触动作所实现的布片51的接触中,因布片51的接触而被施加在喷嘴区域62上的按压力小于因布片51的接触而被施加在突出面64(非喷嘴区域)上的按压力。
此时,布片51的被按压在喷嘴区域62上的部分的压缩率小于布片51的被按压在突出面64(非喷嘴区域)上的部分的压缩率。而且,通过布片51以图10的位置Pc处所示的压力P1、P2而进行接触的状态下向拂拭方向亦即输送方向Y进行移动,从而喷嘴面63上的附着油墨被布片51吸收并擦除。
在此,例如,虽然在由第二接触动作所实现的布片51的接触中利用布片51来实施喷嘴面63的拂拭时,有时布片51与喷嘴区域62未完全接触,但由于附着于喷嘴区域62的墨滴的大小为高低差65(0.1mm)以上,因此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布片51也会切实地接触到附着于喷嘴区域62的墨滴。因此,附着于喷嘴区域62的墨滴通过布片51而被切实地吸收并除去。
此外,在实施由布片51所实现的喷嘴面63的拂拭的情况下,由于在布片51所吸收的油墨中存在有颜料的粒子,因此当该拂拭中的布片51在由较强的压力而与喷嘴区域62抵接的状态下进行移动时,颜料粒子会作为磨粒而发挥功能从而使喷嘴区域62遭到损害。当反复实施这种会使所述喷嘴区域62遭到损害的拂拭而使喷嘴区域62的防液性能下降时,会引发墨滴的弯曲飞行,从而会导致印刷画质的下降的担忧。
关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在由第二接触动作所实现的布片51的接触中,喷嘴面63通常通过布片51而被拂拭,即,与布片51相对于突出面64的压力相比较小的压力来对喷嘴区域62进行拂拭。因此,即使反复实施通过由第二接触动作所实现的布片51的接触而实施的喷嘴面63的拂拭,喷嘴区域62的防液性能也不易下降。其结果为,在印刷时,从个各喷嘴26被喷射出的墨滴的弯曲飞行不易发生,从而能够在比较长的期间以较高的印刷画质来进行印刷。
另外,由于在喷嘴面63上附着有印刷过程中所产生的墨雾,因此不仅在头清洗后,而且在印刷过程中,也会在由第二接触动作所实现的布片51的接触中的预定的时刻处由布片51实施喷嘴面63的拂拭。
此外,如图10的位置Pc所示,在利用布片51对喷嘴面63进行拂拭的拂拭动作中布片51与喷嘴区域62和突出面64双方均接触的区域中,布片51以压力P1而与突出面64接触且在以用与压力P1相比而较小的压力P2与喷嘴区域62接触的状态向输送方向Y进行移动。然后,在布片51与喷嘴区域62和突出面64双方均接触的区域的拂拭结束后,在布片51最后所接触到的喷嘴面63的图10所示的位置Pd处,作为喷嘴面63中的布片51最后所接触到的区域的最后区域全部成为突出面64。
因此,布片51至此为止从对喷嘴区域62进行按压的压力P2变化为更大的压力P3。即,在由第二接触动作所实现的布片51的接触中,对喷嘴面63中的最后区域所施加的按压力大于布片51与喷嘴区域62和突出面64双方均接触时被施加于喷嘴区域62的按压力。
即,当从布片51与突出面64和喷嘴区域62双方均接触的状态变化至仅与最后区域的突出面64接触的状态时,布片51中的与喷嘴区域62接触的部分的压力会上升。因此,能够抑制布片51在最后区域的突出面64上拂拭残留油墨的情况。
此外,由于突出面64与喷嘴区域62相比相对于油墨的防液性能较低,因此突出面64上的附着油墨比较容易浸润扩散。因此,突出面64上的油墨利用布片51的较广的区域而被有效地吸收。另外,在与喷嘴区域62相比突出面64的防液性能较高的情况下,从喷嘴区域62传递至高低差65(贯穿孔60a的内壁面)并向突出面64侧移动的油墨不会浸润扩散,而是会集中在高低差65附近处。
因此,在布片51中的对应于高低差65的局部的区域内集中地吸收有油墨,故此该区域的油墨吸收性能容易下降,进而容易发生高低差65附近的油墨的拂拭残留的情况。关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与喷嘴区域62相比防液性能较低的突出面64上的油墨较易浸润扩散,因此该浸润扩散了的油墨会通过布片51而在较广范围被吸收。其结果为,容易发生喷嘴面63上的高低差65附近的油墨的拂拭残留。
此外,虽然很少存在在喷嘴区域62以刺入的方式而中附着有例如细微的绒毛等的异物的情况,但在这样的情况下,由第二接触动作所实现的布片51的接触的喷嘴面63的拂拭无法除去异物。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实施通过由第一接触动作所实现的布片51的接触而实施的嘴面63的拂拭。
在该情况下,首先,使滑架25移动到由第一接触动作所实现的布片52所能够接触到的位置处,所述第一接触动作为,使通过按压辊74的大直径部76而被按压的布片51在对应于喷嘴面63中的喷嘴区域62的位置处与喷嘴面63接触的动作。接下来,当擦拭器单元46从退避位置起而向输送方向Y进行前进移动时,如图9以及图10所示,布片51以按照位置Pa、位置Pb、位置Pc、位置Pd的顺序进行移动的方式而对喷嘴面63整体进行拂拭。
此时,如图11所示,由于以相对较大的压力而使布片51的被按压在按压辊74的大直径部76上的部分被按压在喷嘴区域62上。在该情况下,由于扫描方向X上的大直径部76的尺寸M短于扫描方向X上的喷嘴区域62的尺寸L,因此布片51的被按压在大直径部76上的部分会被切实地按压在喷嘴区域62上。其结果为,喷嘴区域62上的异物与附着油墨一起几乎被切实地擦除。
以此方式,在喷墨式打印机11中,能够选择性地实施通过由第一接触动作所实现的布片51的接触而实施的喷嘴面63的拂拭与通过由第二接触动作所实现的布片51的接触而实施的喷嘴面63的拂拭。特别是,实施通过由第一接触动作所实现的布片51的接触而实施的喷嘴面63的拂拭的频率,与实施通过由第二接触动作所实现的布片51的接触而实施的喷嘴面63的拂拭的频率相比格外少。因此,能够抑制因喷嘴面63的拂拭所导致的喷嘴区域62的劣化。
根据以上所详细叙述的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效果。
(1)喷墨式打印机11能够选择性地实施通过由第一接触动作所实现的布片51的接触而实施的喷嘴面63的拂拭与通过由第二接触动作所实现的布片51的接触而实施的喷嘴面63的拂拭。因此,特别是通过选择性地实施通过由第二接触动作所实现的布片51的接触而实施的喷嘴面63的拂拭,从而能够在降低通过该拂拭而被施加到喷嘴区域62上的按压力的同时实施喷嘴面63的拂拭。因此,能够抑制由配置有喷射油墨的喷嘴26的喷嘴面63的拂拭所导致的包括喷嘴26的开口区域在内的喷嘴区域62的劣化。
(2)喷墨式打印机11在由第二接触动作所实现的布片51的接触中,通过布片51的接触而被施加到喷嘴区域62的按压力小于通过布片51的接触而被施加到突出面64(非喷嘴区域)的按压力。因此,能够降低对喷嘴区域62造成的损害并且通过布片51而对附着于喷嘴面63的油墨进行适当地吸收并除去。
(3)在喷墨式打印机11中,布片51中的被按压在喷嘴区域62上的部分的压缩率小于布片51的被按压在突出面64上的部分的压缩率。因此,能够降低对喷嘴区域62造成的损害并且通过布片51而对附着于喷嘴面63的油墨进行适当地吸收并除去。
(4)在喷墨式打印机11中,突出面64与喷嘴区域62相比防液性能较低。因此,在防液性能相对较低的突出面64上,油墨较易浸润扩散,因此能够通过布片51而以较高效率对突出面64上的油墨进行吸收并除去。
(5)喷墨式打印机11在由第二接触动作所实现的布片51的接触中,对突出面64的最后区域所施加的按压力大于布片51与喷嘴区域62和突出面64双方均接触时对喷嘴区域62所施加的按压力。因此,当从布片51与突出面64和喷嘴区域62双方均接触的状态变化至仅与最后区域的突出面64接触的状态时,布片51中的与喷嘴区域62接触的部分的压力会上升。因此,能够抑制布片51在最后区域的突出面64处拂拭残留油墨的情况。
(6)在喷墨式打印机11中,液体喷射头27的具有喷嘴26的表面被罩部件60覆盖,其中,所述罩部件60在对应于喷嘴区域62的部分具有使喷嘴区域62露出的贯穿孔60a。因此,仅通过将罩部件60安装在液体喷射头27上的比较简单的结构,就能够使喷嘴面63的拂拭时分别施加于喷嘴区域62与突出面64上的按压力互为不同。
(7)在喷墨式打印机11中,按压辊74具有能够对布片51进行按压的大直径部76,并且扫描方向X上的大直径部76的尺寸M短于扫描方向X上的喷嘴区域62的尺寸L。因此,在由第一接触动作所实现的布片51的接触中,能够以布片51与喷嘴区域62适当地接触的方式而通过按压辊74的大直径部76来对布片51进行有效地按压。
改变例
另外,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
·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也可以代替按压辊74而使用橡胶辊80来作为按压部。橡胶辊80通过如下方式而形成,即,以将圆柱状的橡胶的周向表面的圆周方向的一部分中的对应于喷嘴面63的突出面64的部分切除的方式而设置多个凹部80a。因此,在橡胶辊80的周向表面上的圆周方向的一部分上,且在其轴线方向上交替地形成有凹部80a与凸部80b。即,在橡胶辊80的周向表面上的圆周方向上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凹凸部分,而在橡胶辊80的周向表面上的形成有凹凸部分以外的部分是平坦的,而并非凹凸。然后,在实施通过由第一接触动作所实现的布片51的接触而实施的喷嘴面63的拂拭的情况下,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通过橡胶辊80的凸部80b而将布片51按压在喷嘴面63的喷嘴区域62上。另一方面,在实施通过由第二接触动作所实现的布片51的接触而实施的喷嘴面63的拂拭的情况下,将橡胶辊80从第一接触动作的状态(图12以及图13所示的状态)起旋转例如180°,从而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通过橡胶辊80的平坦的部分而将布片51按压在喷嘴面63的突出面64上。
·如图16所示,也可以在按压辊74的端部追加将外径设定得与按压辊74的大直径部76相比稍小的小型大直径部76A。而且,在实施通过由第一接触动作所实现的布片51的接触而实施的喷嘴面63的拂拭的情况下,通过小型大直径部76A而将布片51按压在形成有喷嘴列59的喷嘴区域62上,所述喷嘴列59对包含碳黑或氧化钛等的无机颜料的油墨进行喷射。如果采用该方式,则能够降低在喷嘴区域62的拂拭时因无机颜料而对喷嘴区域62造成的损害。此外,在实施通过由第二接触动作所实现的布片51的接触而实施的喷嘴面63的拂拭时,欲对突出面64切实地实施拂拭的情况下,不使用小型大直径部76A即可。即,只要以通过小型大直径部76A以外的大直径部76而使布片51按压在突出面64上的方式对按压辊74的轴线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即可。
·也可以在按压辊74的端部追加与大直径部76同一形状且与大直径部76相比硬度较低的柔软大直径部。而且,在实施通过由第一接触动作所实现的布片51的接触而实施的喷嘴面63的拂拭的情况下,通过柔软大直径部而将布片51按压在形成有喷嘴列59的喷嘴区域62上,所述喷嘴列59对包含碳黑或氧化钛等的无机颜料的油墨进行喷射。以此方式,能够在喷嘴区域62的擦拂拭时,降低因无机颜料而对喷嘴区域62造成的损害。此外,在实施通过由第二接触动作所实现的布片51的接触而实施的喷嘴面63的拂拭时,欲对突出面64实施可靠地拂拭的情况下,不使用柔软大直径部即可。即,只要以通过柔软大直径部以外的大直径部76而使布片51按压在突出面64上的方式对按压辊74的轴线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即可。
·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如图17所示,将具有按压辊74的擦拭器单元46与将擦拭器单元46的按压辊74变更为小型按压辊74A的擦拭器单元这两个擦拭器单元在扫描方向X上并排配置。在该情况下,小型按压辊74A为,将按压辊74的大直径部76变更为将外径设定得与大直径部76相比较小的小型大直径部76A的按压辊。而且,在对形成有喷射包含无机颜料的油墨的喷嘴列59的喷嘴区域62进行拂拭的情况下,使用具有小型按压辊74A的擦拭器单元,而在对形成有喷射未包含无机颜料的油墨的喷嘴列59的喷嘴区域62进行拂拭的情况下,使用具有按压辊74的擦拭器单元46。
·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如图18所示,在实施通过由第二接触动作所实现的布片51的接触而实施的喷嘴面63的拂拭的情况下,使按压辊74的大直径部76对布片51中的从喷嘴面63偏移的区域进行按压。在该情况下,将按压辊74的大直径部76于两端部处各配置一个,并使这两个大直径部76的间隔成为与喷嘴面63的宽度相比而稍微扩大。
·也可以实施通过第三接触动作而实施的喷嘴面63的拂拭,所述第三接触动作为,使布片51中的未被按压部按压的部分与喷嘴面63接触的动作。
·按压部并不限定于圆筒状,也可以由具有凸部的长方形形状的部件构成。即,按压部也可以由例如在平板的一方侧的表面上形成了凸部的部件构成。
·扫描方向X上的大直径部76的尺寸M并不一定需要短于扫描方向X上的喷嘴区域62的尺寸L。
·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突出面64不使用罩部件60并且以与液体喷射头27一体形成的方式而形成。在该情况下,喷嘴开口面61由凹凸面构成。
·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不设置突出面64,而对喷嘴开口面61的与喷嘴26的开口区域相邻的外侧的区域(相当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喷嘴区域62的区域)实施防液处理,并不对其外侧的区域(相当于上述实施方式的非喷嘴区域的区域)实施防液处理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喷嘴开口面61对应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作为擦拭器单元46的拂拭对象的喷嘴面63。
·在由第二接触动作所实现的布片51的接触中,对突出面64的最后区域所施加的按压力并不一定需要大于布片51与喷嘴区域62和突出面64双方接触时对喷嘴区域62所施加的按压力。
·突出面64的防液性并不一定需要低于喷嘴区域62的防液性。
·在由第二接触动作所实现的布片51的接触中,布片51中的被按压在喷嘴区域62上的部分的压缩率并不一定需要小于布片51中的被按压在突出面64上的部分的压缩率。
·在由第二接触动作所实现的布片51的接触中,通过布片51的接触而对喷嘴区域62所施加的按压力并不一定需要小于通过布片51的接触而对突出面64(非喷嘴区域)所施加的按压力。
·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液体喷射头27中,以针对每个喷嘴列59而进行加盖的方式来实施头清洗。以此方式,由于以与利用盖部47而对全部的喷嘴列59进行加盖的方式来实施头清洗的情况相比,能够将盖部设为较小,因此能够降低实施头清洗时所消耗的油墨量。
·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不预先使未使用的布片51浸有清洗液,而是设置喷射喷嘴等的清洗液涂敷机构来对喷嘴面63涂敷清洗液,从而利用布片51来对喷嘴面63进行拂拭。
·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对擦拭器单元46中的布片51的使用过的区域(对喷嘴面63进行了拂拭的区域)实施以解决喷嘴26的堵塞等为目的而与印刷无关地从液体喷射头27的喷嘴26喷出油墨的冲洗。
·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由擦拭器单元46所实现的喷嘴面63的拂拭在将擦拭器单元46停止了的状态下通过使喷嘴面63移动来实施,或者通过使擦拭器单元46以及喷嘴面63双方移动来实施。
·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喷墨式打印机11为不具备对液体喷射头27进行支承的滑架25,而具备印刷范围跨及记录介质13的宽度整体的行式头的行式头型的打印机。在该情况下,由于行式头被固定从而不会移动,因此通过使擦拭器单元移动来对喷嘴面进行拂拭。
·油墨也可以为非水系油墨。
以下对非水系油墨进行详细叙述。
在液体喷射装置中所使用的非水系油墨在组成上含有树脂而实质上不含有在一个大气压下沸点为290℃的甘油。如果油墨实质上含有甘油,则油墨的干燥性会大幅下降。其结果为,在各种介质特别是油墨非吸收性或低吸收性的介质上,不仅是图像的深浅不均较明显,而且也无法获得油墨的定影性。并且,优选为,油墨实质上不含有相当于一个大气压下的沸点为280℃以上的烷基多元醇类(除了上述甘油之外)。
在此,本说明书中的“实质上不含有”是指,不含有充分发挥出所添加的意义的量以上的意思。如果将其定量性地表述,则优选为甘油相对于油墨的总质量(质量百分比100%)而言不含有质量百分比1.0%以上,更优选为不含有质量百分比0.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不含有质量百分比0.1%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不含有质量百分比0.05%以上,尤其优选为不含有质量百分比0.01%以上。而且,最优选为不含有质量百分比0.001%以上的甘油。
接下来,对上述油墨中所含有的或者能够含有的添加剂(成分)进行说明。
1.颜色材料
油墨也可以包括颜色材料。上述颜色材料从颜料以及染料来进行选择。
1-1.颜料
通过使用颜料而作为颜色材料,从而能够提高油墨的耐光性。颜料能够使用无机颜料以及有机颜料中的任意一种。虽然作为无机颜料并未被特别地限定,但例如可列举出碳黑、氧化铁、氧化碳以及氧化硅。
虽然作为有机颜料未被特别地限定,但是例如可列举出喹吖啶酮类颜料、喹吖啶酮醌类颜料、二恶嗪类颜料、酞菁类颜料、蒽素嘧啶类颜料、蒽缔蒽酮(anthranthrone)类颜料、靛蒽醌(indanthrone)类颜料、黄烷士酮(flavanthrone)类颜料、二奈嵌苯类颜料、吡咯并吡咯二酮(diketopyrrolopyrrole)类颜料、芘酮(perinone)类颜料、喹酞酮(quinophthalone)类颜料、蒽醌(anthraquinone)类颜料、硫靛(Thioindigo)类颜料、苯并咪唑酮类颜料、异吲哚啉酮类颜料、甲亚胺(azomethine)类颜料、以及偶氮类颜料。作为有机颜料的具体示例,可列举出下述颜料。
作为在蓝色油墨中所使用的颜料,可列举出C.I.颜料蓝(Pigment Blue)1、2、3、15、15:1、15:2、15:3、15:4、15:6、15:34、16、18、22、60、65、66、C.I.还原蓝(Vat Blue)4、60。其中,优选为C.I.颜料蓝15:3以及15:4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在品红色油墨中所使用的颜料,可列举出C.I.颜料红(Pigment Re d)1、2、3、4、5、6、7、8、9、10、11、12、14、15、16、17、18、19、21、22、23、30、31、32、37、38、40、41、42、48(Ca)、48(Mn)、57(Ca)、57:1、88、112、114、122、123、144、146、149、150、166、168、170、171、175、176、177、178、179、184、185、187、202、209、219、224、245、254、264、C.I.颜料紫罗兰19、23、32、33、36、38、43、50。其中,优选为,含有选自C.I.颜料红122、C.I.颜料红202、以及C.I.颜料紫罗兰19中的一种以上。
作为在黄色油墨中所使用的颜料,可列举出C.I.颜料黄(Pigment Yell ow)1、2、3、4、5、6、7、10、11、12、13、14、16、17、24、34、35、37、53、55、65、73、74、75、81、83、93、94、95、97、98、99、108、109、110、113、114、117、120、124、128、129、133、138、139、147、151、153、154、155、167、172、180、185、213。其中,优选为,含有选自C.I.颜料黄74、155、以及213中的一种以上。
另外,作为绿色油墨或橙色油墨等的被用于上述以外的颜色的油墨的颜料,可列举出现有公知的颜料。
为了能够抑制喷嘴中的堵塞、且使喷出稳定性更加良好,颜料的平均粒径优选为250nm以下。另外,本说明书中的平均粒径以体积为基准。作为测定方法,例如能够通过以激光衍射散射法为测定原理的粒度分布测定装置来进行测定。作为粒度分布测定装置,例如可列举出以动态光散射法为测定原理的粒度分布仪(例如,日机装株式会社(NikkiSoCo.,Ltd.)制的麦奇克(Microtrac)UPA)。
1-2.染料
作为颜色材料而能够使用染料。作为染料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酸性染料、直接染料、反应性染料、以及碱性染料。颜色材料的含量相对于油墨的总质量(质量百分比100%)而言,优选为质量百分比0.4~12%,进一步优选为质量百分比2%以上质量百分比5%以下。
2.树脂
油墨含有树脂。通过使油墨含有树脂,从而将在介质上形成树脂被膜,其结果为,使油墨充分地定影于介质上,从而主要发挥使图像的耐擦性良好的效果。因此,树脂乳液优选为热可塑性树脂。为了获得不易引起喷嘴的堵塞,并且具有介质的耐擦性的有利的效果,则树脂的热变形温度优选为40℃以上,更优选为60℃以上。
在此,本说明书中的“热变形温度”设为,由玻璃转换温度(Tg)或者最低成膜温度(Minimum Film Forming Temperature;MFT)所表示的温度值。即,“热变形温度为40℃以上”是指,Tg或MFT中的任意一个为40℃以上即可。另外,由于MFT一方与Tg相比易于掌握树脂的再分散性的优劣,因此该热变形温度优选为由MFT所表示的温度值。如果为在树脂的再分散性方面较优异的油墨,则将因油墨不粘着而不易使喷嘴堵塞。
虽然作为上述热可塑性树脂的具体示例未被特别地限定,但是可列举出聚(甲基)丙烯酸酯或其共聚物、聚丙烯腈或其共聚物、聚氰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酰胺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等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聚异丁烯以及聚苯乙烯和它们的共聚物,石油树脂、香豆酮-茚树脂以及萜烯树脂等聚烯烃类聚合物,聚醋酸乙烯酯或其共聚物、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醛以及聚乙烯醚等乙酸乙烯酯类或乙烯醇类聚合物,聚氯乙烯或其共聚物、聚偏二氯乙烯(polyvinylidene chloride)、氟树脂以及氟橡胶等含卤素类聚合物,聚乙烯咔唑、聚乙烯吡咯烷酮或其共聚物、聚乙烯基吡啶以及聚乙烯基咪唑等含氮乙烯类聚合物,聚丁二烯或其共聚物、聚氯丁二烯以及聚异戊二烯(丁基橡胶)等二烯烃类聚合物,其他的开环聚合型树脂、缩合聚合型树脂以及天然高分子树脂。
树脂的含量相对于油墨的总质量(质量百分比100%)而言,优选为质量百分比1~30%,更优选为质量百分比1~5%。在含量处于上述范围内时,能够使所形成的最终图像的光泽性以及耐擦性更为优异。此外,作为也可以在上述油墨中含有的树脂,例如,可列举出树脂分散剂、树脂乳液以及蜡等。
2-1.树脂乳液
油墨也可以包含树脂乳液。在对介质进行加热时,树脂乳液优选为通过与蜡(乳液)一起形成树脂被膜而使油墨充分地定影于介质上,从而发挥使图像的耐擦性良好的效果。根据上述的效果,在以含有树脂乳液的油墨来对介质进行了印刷的情况下,油墨尤其在油墨非吸收性或者低吸收性的介质上耐擦性较为优异。
此外,作为粘合剂而发挥功能的树脂乳液在油墨中以乳液状态而被含有。通过使作为粘合剂而发挥功能的树脂以乳液状态而被包含在油墨中,从而易于将油墨的粘度调节为在喷墨记录方式中较为适当的范围,且能够提高油墨的保存稳定性以及喷出稳定性。
作为树脂乳液并不限定于以下的物质,例如,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丙烯腈、氰基丙烯酸脂、丙烯酰胺、烯烃、苯乙烯、醋酸乙烯酯、氯乙烯、乙烯醇、乙烯醚、乙烯吡咯烷酮、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咔唑、乙烯基咪唑、以及偏二氯乙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氟树脂、以及天然树脂。其中,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及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系树脂中的任意一个,更优选为丙烯酸系树脂以及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系树脂中的任意一个,进一步优选为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类树脂。此外,上述的共聚物可以是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交替共聚物以及接枝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形态。
为了使油墨保存稳定性以及喷出稳定性更好,树脂乳液的平均粒径优选为5nm~400nm的范围,更优选为20nm~300nm的范围。树脂中的树脂乳液相对于油墨的总质量(质量百分比100%)而言,优选为质量百分比0.5~7%的范围内。若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则能够降低固体成分浓度,因此能够使喷出稳定性更好。
2-2.蜡
油墨也可以包含蜡。通过使油墨包含蜡,从而使油墨成为在油墨非吸收性以及低吸收性的介质上的油墨的定影性变得更优异的油墨。在蜡中,更优选为乳液类型的蜡。作为上述蜡并不限定于以下物质,例如,可列举出聚乙烯蜡、石蜡以及聚烯烃蜡,其中优选为后文所述的聚乙烯蜡。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蜡”主要是指,使用后文所述的表面活性剂而使固体蜡颗粒在水中分散的蜡。
通过使上述油墨包含聚乙烯蜡,从而能够使油墨的耐擦性优异。为了使油墨的保存稳定性以及喷出稳定性更好,聚乙烯蜡的平均粒径优选为5nm~400nm的范围内,更优选为50nm~200nm的范围内。
聚乙烯蜡的含量(以固体量换算)相对于油墨的总质量(100质量%)而言,相互独立地,优选为质量百分比0.1~3%的范围内,更优选为质量百分比0.3~3%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为质量百分比0.3~1.5%的范围内。若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则在油墨非吸收性或者低吸收性的介质上也能够使油墨良好地固化、定影,并且使油墨的保存稳定性以及喷出稳定性更优异。
3.表面活性剂
油墨也可以包含表面活性剂。作为表面活性剂并不限定于以下物质,例如,可列举出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具有在介质上使油墨均匀扩散的作用。因此,在使用包含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的油墨来实施印刷的情况下,可获得几乎没有洇散的高清晰的图像。作为这种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并未被限定于以下物质,例如,可列举出硅系、聚氧乙烯烷基醚系、聚氧丙烯烷基醚系、多环苯基醚系、山梨糖醇衍生物、以及氟系的表面活性剂,其中,优选为硅系表面活性剂。
为了使油墨的保存稳定性以及喷出稳定性更好,表面活性剂的含量相对于油墨的总质量(质量百分比100%)而言,优选为质量百分比0.1%以上且质量百分比3%以下的范围内。
4.有机溶剂
油墨也可以包含公知的挥发性的水溶性有机溶剂。但是,如上所述,优选为,油墨实质上不包含作为有机溶剂的一种的甘油(一个大气压下的沸点为290℃),此外,实质上不包含在相当于一个大气压下的沸点在280℃以上的烷基多元醇类(除了上述的甘油)。
5.非质子性极性溶剂
油墨也可以包含非质子性极性溶剂。通过使油墨含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从而使油墨中所包含的上述的树脂粒子溶解,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印刷时的喷嘴的堵塞。此外,由于具有使氯乙烯等的介质溶解的性质,因此提高了图像的紧贴性。
关于非质子性极性溶剂,并不被特别限定,优选为包含选自吡咯烷酮类、内酯类、亚砜类、咪唑啉酮类、环丁砜类、尿素衍生物、二烷基酰胺类、环状醚类、酰胺醚类中的一种以上。作为吡咯烷酮类的代表例而存在有2-吡咯烷酮、N-甲基-2-吡咯烷酮、N-乙基-2-吡咯烷酮,作为内酯类的代表例而存在有γ-丁内酯、γ-戊内酯、ε-己内酯,作为亚砜类的代表例而存在有二甲基亚砜、四亚甲基亚砜。
作为咪唑啉酮类的代表例而存在有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作为环丁砜类的代表例而存在有环丁砜、二甲基环丁砜,作为尿素衍生物的代表例而存在有二甲基尿素、1,1,3,3-四甲基尿素。作为二烷基酰胺类的代表例而存在有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作为环醚类的代表例而存在有1,4-二氧六环、四氢呋喃。
在上述物质中,从上述的效果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为吡咯烷酮类、内酯类、亚砜类、酰胺醚类,而最优选为2-吡咯烷酮。上述的非质子性极性溶剂的含量相对于油墨的总质量(质量百分比100%)而言,优选为质量百分比3~30%的范围内,更优选为处于质量百分比8~20%的范围内。
6.其他的成分
在油墨中,除了上述的成分以外,还可以含有防腐剂、防锈剂以及螯合剂等。
接下来,对混合于第二液体的表面活性剂的成分进行说明。
作为表面活性剂,可使用烷基胺盐类以及季铵盐类等的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二烷基磺基琥珀酸盐类、烷基萘磺酸盐类以及脂肪酸盐类等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烷基二甲基氧化胺、烷基羧酸甜菜碱(alkylcarboxybetain e)等的两性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烷基醚类、烷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类、乙二醇类以及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类等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等,但在这其中,特别优选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者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含量相对于第二液体的总质量而言,优选为质量百分比0.1~5.0%。并且,从起泡性以及起泡后的消泡性的观点出发,表面活性剂的含量相对于第二液体的总质量而言,优选为质量百分比0.5~1.5%。另外,表面活性剂可以仅为一种,也可以为两种以上。此外,第二液体中所含有的表面活性剂优选为与油墨(第一液体)中所含有的表面活性剂相同,例如在油墨(第一液体)中所含有的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作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虽然并不限定于以下物质,但可列举出例如硅系、聚氧乙烯烷基醚系、聚氧丙烯烷基醚系、多环苯基醚系、山梨糖醇衍生物以及氟系的表面活性剂,其中,优选为硅系表面活性剂。
特别是,为了使刚使用了罗斯迈尔斯法(ROSS-Miles法)而起泡后以及起泡5分钟后的气泡高度处于所述范围(刚起泡后的气泡高度为50mm以上,起泡5分钟后的气泡高度为5mm以下),则作为表面活性剂而使用了将环氧乙烷(EO)以添加摩尔数4~30的方式附加到乙炔二醇而成的加合物,并优选为使该加合物的含量相对于洗涤液总重量而为重量百分比0.1~3.0%。并且,为了使刚使用了罗斯迈尔斯法而起泡后以及起泡5分钟后的气泡高度处于所述优选的范围(刚起泡后的气泡高度为100mm以上,起泡5分钟后的气泡高度为5mm以下),则使用将环氧乙烷(EO)以添加摩尔数10~20的方式附加到乙炔二醇而成的加合物,并优选为使该加合物的含量相对于洗涤液总重量而为重量百分比0.5~1.5%。但是,当乙炔二醇的环氧乙烷加合物的含量过多时,有可能会达到临界胶束浓度从而导致乳化。
表面活性剂具有在记录介质上使水性油墨容易浸润扩散的功能。本发明中所能够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并未被特别限制,能够使用二烷基磺基琥珀酸盐类、烷基萘磺酸盐类、以及脂肪酸盐类等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烷基醚类、烷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类、乙二醇类以及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类等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烷基胺盐类、以及季铵盐类等的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硅类表面活性剂;氟类表面活性剂等。
另外,表面活性剂具有根据洗涤液(第二液体)与凝集物之间的表面活性效果而将凝集物细分化并使其分散的效果。此外,由于具有使洗涤液的表面张力下降的作用,因此洗净液会较为容易地侵入到凝集物与液体喷射面之间,从而具有容易使凝集物从液体喷射面剥离的效果。
如果表面活性剂为在同一分子中具备亲水部与疏水部的化合物,则均可适当地使用。作为具体示例,优选为下述式(I)~(IV)中所表示的化学式。即,可列举出下述式(I)的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类表面活性剂、式(II)的乙二醇类表面活性剂、下述式(III)的聚氧乙烯烷基醚类表面活性剂及式(I V)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烷基醚类表面活性剂。
化学式1
(R可以为支链,碳原子数6~14的烃链,K:5~20)
化学式2
(M,n≦20,0<M+n≦40)
化学式3
R-(OCH2CH2)nH…(III)
(R可以为支链,碳原子数6~14的烃链,n为5~20)
化学式4
(R为碳原子数6~14的烃链,M、n为20以下的数)
虽然除所述式(I)~(IV)的化合物以外,还能够使用例如二乙二醇单苯基醚、乙二醇单苯基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二乙二醇单苯基醚、二乙二醇单丁醚、丙二醇单丁基醚、四乙二醇氯苯醚等的多元醇的烷基以及芳基醚类、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等的非离子类表面活性剂、氟系表面活性剂、乙醇、2-丙醇等的低级醇类,但特别优选为二乙二醇单丁醚。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液体喷射装置也可以为喷射或喷出油墨以外的其他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另外,作为从液体喷射装置成为微小量的液滴而被喷出的液体的状态,也包括粒状、泪状、丝状后拉出尾状物的液体的状态。此外,在此所说的液体只需要为能够被液体喷射装置喷射的材料即可。例如,物质为液相时的状态下的材料即可,其包括粘性较高或较低的液状体、溶胶、凝胶水、其他的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融液)这样的流状体。此外,不仅是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液体,还包括在溶剂中溶解、分散或混合有由颜料或金属粒子等的固体物构成的功能材料的粒子的液体。作为液体的代表例,可列举如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水系油墨、非水系油墨、油性油墨、凝胶油墨、热溶性油墨等的各种液体组成物或液晶等。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具体示例,例如为,对液晶显示器、EL(电致发光)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滤色器的制造等所使用的以分散或溶解的形式而含有电极材料或颜色材料等的材料的液体进行喷射的液体喷射装置。此外,也可以为喷射被用于生物芯片制造的生体有机物的液体喷射装置、作为精密移液管而被使用并喷射作为试样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印染装置或者微型分液器等。并且,也可以为向钟表或照相机等精密机械精确地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形成被用于光通信元件等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向基板上喷射紫外线硬化树脂等的透明树脂液的液体喷射装置。此外,也可以为,为了对基板等进行蚀刻而喷射酸或碱等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
符号说明
11: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个示例的喷墨式打印机;12:支承台;13:记录介质;14:输送部;15:印刷部;16:打印机主体;17:罩;18:输送辊对;19:输送辊对;20:引导板;22:引导轴;23:引导轴;24:滑架电机;25:滑架;26:喷嘴;27:液体喷射头;30:墨盒;31:供给机构;32:安装部;33:供给路径;34:供给泵;35:过滤器单元;36:静态混合器;37:液体贮留室;38:压力调节单元;39:控制部;40:隔膜泵;41:吸入阀;42:喷出阀;43:维护机构;44:液体容纳部;45:冲洗单元;46:作为清洗装置的一个示例的擦拭器单元;47:盖部;48:盖单元;49:加盖电机;50:抽吸泵;51:作为吸收部件的一个示例的布片;52:擦拭盒;52a:开口部;53:擦拭架;54:轨道部;55:头单元;55a:供给管部;56:托架部;57:流道形成部;57a:油墨流道;58:头主体;59:喷嘴列;60:罩部件;60a:贯穿孔;61:喷嘴开口面;62:喷嘴区域;63:喷嘴面;64:作为非喷嘴区域的一个示例的突出面;65:高低差;66:防液膜;67:记录头;68:引导部;69:电动机;70:动力传递机构;71:齿条和小齿轮机构;71a:齿条传动部;71b:小齿轮部;72:放卷轴;73:收卷轴;74:作为按压部的一个示例的按压辊;74A:作为按压部的一个示例的小型按压辊;75:支承轴;76:作为凸部的一个示例的大直径部;76A:作为凸部的一个示例的小型大直径部;77:小直径部;78:弹簧;80:橡胶辊;80a:凹部;80b:凸部;A:供给方向;HP:初始位置;L:尺寸;M:尺寸;P1:压力;P2:压力;P3:压力;PA:输送区域;Pa~Pd:位置;X:扫描方向;Y:输送方向;Z:垂直方向。
本申请参考并援引了于2015年9月1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185755号的所有公开内容。

Claims (10)

1.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液体喷射头,其从被配置于喷嘴面上的喷嘴喷射液体;
吸收部件,其与所述喷嘴面接触并能够对附着于所述喷嘴面上的所述液体进行吸收;
按压部,其从所述吸收部件中的与所述喷嘴面接触的一侧的相反侧对所述吸收部件进行按压,从而使所述吸收部件与所述喷嘴面接触,
所述按压部具有凸部和凹部,该凸部能够对所述吸收部件进行按压,
所述液体喷射装置能够实施第一接触动作与第二接触动作,
所述第一接触动作为,使通过所述凸部而被按压了的所述吸收部件在对应于所述喷嘴面之中的包括所述喷嘴的开口区域在内的喷嘴区域的位置处与所述喷嘴面接触,而且所述凹部与所述吸收部件不接触的动作,
所述第二接触动作为,使通过所述凸部而被按压了的所述吸收部件在对应于所述喷嘴面之中的所述喷嘴区域以外的区域亦即非喷嘴区域的位置处与所述喷嘴面接触的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第二接触动作实现的所述吸收部件的接触中,通过所述吸收部件的接触而向所述喷嘴区域施加的按压力小于通过所述吸收部件的接触而向所述非喷嘴区域施加的按压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部件中的被按压在所述喷嘴区域上的部分的压缩率小于所述吸收部件中的被按压在所述非喷嘴区域上的部分的压缩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喷嘴区域为与所述喷嘴区域相比而突出的突出面,
所述突出面与所述喷嘴区域相比防液性较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喷嘴区域为与所述喷嘴区域相比而突出的突出面,
在所述吸收部件以与所述喷嘴面接触的状态而于沿着所述喷嘴面的方向上与所述液体喷射头进行相对移动的拂拭动作中,所述喷嘴面中的所述吸收部件最后所接触到的区域亦即最后区域由所述突出面构成,
在由所述第二接触动作所实现的所述吸收部件的接触中,对所述最后区域所施加的按压力大于所述吸收部件与所述喷嘴区域和所述突出面双方均接触时对所述喷嘴区域所施加的按压力。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喷射头中的具有所述喷嘴的面被罩部件覆盖,所述罩部件在与所述喷嘴区域对应的部分处具有使所述喷嘴区域露出的贯穿孔。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如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所述凸部的尺寸短于所述交叉的方向上的所述喷嘴区域的尺寸,所述方向为,所述吸收部件以与所述喷嘴面接触的状态而在沿着所述喷嘴面的方向上与所述液体喷射头进行相对移动的方向。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接触动作中,所述吸收部件在与所述喷嘴区域相对应的位置上与所述喷嘴面不接触。
9.一种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吸收部件,其与从配置于喷嘴面上的喷嘴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的所述喷嘴面接触,并能够对附着于所述喷嘴面上的所述液体进行吸收;
按压部,其从所述吸收部件中的与所述喷嘴面接触的一侧的相反侧对所述吸收部件进行按压,从而使所述吸收部件与所述喷嘴面接触,
所述按压部具有凸部和凹部,该凸部能够对所述吸收部件进行按压,
所述清洗装置能够实施第一接触动作与第二接触动作,
所述第一接触动作为,使通过所述凸部而被按压了的所述吸收部件在对应于所述喷嘴面之中的包括所述喷嘴的开口区域在内的喷嘴区域的位置处与所述喷嘴面接触,而且所述凹部与所述吸收部件不接触的动作,
所述第二接触动作为,使通过所述凸部而被按压了的所述吸收部件在对应于所述喷嘴面之中的所述喷嘴区域以外的区域亦即非喷嘴区域的位置处与所述喷嘴面接触的动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接触动作中,所述吸收部件在与所述喷嘴区域相对应的位置上与所述喷嘴面不接触。
CN201610827534.0A 2015-09-18 2016-09-14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清洗装置 Active CN1070311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65774.1A CN110682689B (zh) 2015-09-18 2016-09-14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清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85755 2015-09-18
JP2015185755A JP6620484B2 (ja) 2015-09-18 2015-09-18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65774.1A Division CN110682689B (zh) 2015-09-18 2016-09-14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清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31190A CN107031190A (zh) 2017-08-11
CN107031190B true CN107031190B (zh) 2019-11-22

Family

ID=5680239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65774.1A Active CN110682689B (zh) 2015-09-18 2016-09-14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清洗装置
CN201610827534.0A Active CN107031190B (zh) 2015-09-18 2016-09-14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清洗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65774.1A Active CN110682689B (zh) 2015-09-18 2016-09-14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清洗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9809029B2 (zh)
EP (1) EP3144152B1 (zh)
JP (1) JP6620484B2 (zh)
CN (2) CN1106826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44307B2 (ja) * 2012-12-04 2016-12-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6558435B2 (ja) * 2015-03-26 2019-08-1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測色装置および測色方法
JP6620484B2 (ja) 2015-09-18 2019-12-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7073746B2 (ja) * 2018-01-29 2022-05-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吐出ヘッドの洗浄装置及び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US10759170B2 (en) 2018-01-30 2020-09-01 Riso Kagaku Corporation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JP7013939B2 (ja) 2018-02-27 2022-02-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ヘッド清掃装置及び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JP6852774B2 (ja) * 2019-11-06 2021-03-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7404897B2 (ja) * 2020-01-30 2023-12-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液体噴射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JP2021123086A (ja) 2020-02-10 2021-08-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液体噴射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US20220009234A1 (en) * 2020-07-13 2022-01-13 Georgia-Pacific Corrugated Llc Printhead cleaning systems and methods
IT202100025493A1 (it) * 2021-10-07 2023-04-07 New System Srl Stazione di tappatura
CN116061569B (zh) * 2023-03-21 2024-01-26 北京中程志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机的喷墨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57270A1 (en) * 2004-01-20 2005-07-27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Inkjet printer
JP2008229962A (ja) * 2007-03-19 2008-10-02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ヘッドメンテナンス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1804730A (zh) * 2009-02-12 2010-08-18 索尼公司 液体排出设备
CN103029441A (zh) * 2011-09-28 2013-04-1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CN103625117A (zh) * 2012-08-22 2014-03-1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头清洗装置以及液滴喷出装置
CN104070812A (zh) * 2013-03-27 2014-10-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擦拭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01434B2 (ja) * 2004-01-20 2010-07-14 コニカミノルタエムジー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5041823B2 (ja) * 2006-02-28 2012-10-03 エスアイアイ・プ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ヘッド
JP5377188B2 (ja) * 2009-09-24 2013-12-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ヘッド清掃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438632B2 (ja) 2010-08-31 2014-03-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
JP5698567B2 (ja) * 2010-08-31 2015-04-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液滴吐出ヘッド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JP2012143947A (ja) * 2011-01-11 2012-08-02 Sii Printek Inc 液体拭取り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5822733B2 (ja) * 2012-01-13 2015-11-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ノズル面清掃装置および画像記録装置
JP6015118B2 (ja) * 2012-05-16 2016-10-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4069309A (ja) 2012-09-27 2014-04-21 Sumitomo Heavy Ind Ltd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ノズルヘッドの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6070084B2 (ja) 2012-11-07 2017-02-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6194576B2 (ja) * 2012-11-16 2017-09-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6044307B2 (ja) * 2012-12-04 2016-12-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US8894180B2 (en) * 2013-01-17 2014-11-2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Guide for a wiping assembly
US9676195B2 (en) * 2014-02-18 2017-06-1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head wiping
JP6620484B2 (ja) 2015-09-18 2019-12-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57270A1 (en) * 2004-01-20 2005-07-27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Inkjet printer
JP2008229962A (ja) * 2007-03-19 2008-10-02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ヘッドメンテナンス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1804730A (zh) * 2009-02-12 2010-08-18 索尼公司 液体排出设备
CN103029441A (zh) * 2011-09-28 2013-04-1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CN103625117A (zh) * 2012-08-22 2014-03-1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头清洗装置以及液滴喷出装置
CN104070812A (zh) * 2013-03-27 2014-10-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擦拭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809029B2 (en) 2017-11-07
EP3144152A1 (en) 2017-03-22
CN110682689B (zh) 2021-01-19
CN110682689A (zh) 2020-01-14
CN107031190A (zh) 2017-08-11
US20170080714A1 (en) 2017-03-23
US20180037030A1 (en) 2018-02-08
EP3144152B1 (en) 2021-03-17
US10005284B2 (en) 2018-06-26
JP6620484B2 (ja) 2019-12-18
JP2017056696A (ja) 2017-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31190B (zh)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清洗装置
JP4100986B2 (ja) インク、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記録ユニット、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吐出の安定化方法
US10639901B1 (en) Maintenance method of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05904852B (zh) 液体喷射装置
JP6848248B2 (ja) キャップ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H08281968A (ja) 吐出部、吐出部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カートリッジ、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プリント物
JP201019499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画像形成方法
KR20110047271A (ko) 잉크용 세정액
JP200731371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用洗浄液
JP2017159492A (ja) 液体噴射装置
KR100808250B1 (ko) 잉크조성물, 이를 포함한 잉크조성물 카트리지
JP201701927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852774B2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2008184249A (ja) 液滴吐出装置
JP201907301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11907219B (zh) 液体喷射装置、液体喷射装置的维护方法
JP6915707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21000759A (ja) 廃液収集装置、液体噴射装置、液体噴射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CN113199869B (zh) 液体喷射装置和液体喷射装置的维护方法
JP6158000B2 (ja) インク、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ヘッド、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17720837A (zh) 油墨组、水性维护液、清洗方法、图像形成系统及图像形成方法
JP6171458B2 (ja) 記録装置
JP2001164161A (ja) インクセット、これを用い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記録ユニット及びブリードの緩和方法
JP2016043656A (ja) 液体吐出記録装置および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2020175582A (ja) 液室ユニット、液体噴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