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20855B - 热转印片 - Google Patents

热转印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20855B
CN107020855B CN201611224763.XA CN201611224763A CN107020855B CN 107020855 B CN107020855 B CN 107020855B CN 201611224763 A CN201611224763 A CN 201611224763A CN 107020855 B CN107020855 B CN 1070208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d resin
polyester based
resin
coloring layer
hot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2476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20855A (zh
Inventor
今仓柚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208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208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208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208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82Contact thermal transfer or sublimation processes
    • B41M5/392Additives, other than colour forming substances, dyes or pigments, e.g. sensitisers, transfer promoting agents
    • B41M5/395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e.g. bin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4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backcoat, intermediate, or covering layers, e.g. for thermal transfer dye-donor or dye-receiver sheets; Heat,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e registration layers or compositions; Special originals for reproduction by thermography
    • B41M5/42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 B41M5/44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82Contact thermal transfer or sublimation processes
    • B41M5/38207Contact thermal transfer or sublima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41M5/385 - B41M5/395
    • B41M5/38214Structural details, e.g. multilayer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02Dye diffusion thermal transfer printing (D2T2)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06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relating to melt (thermal) mass transf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30Thermal donors, e.g. thermal ribb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38Intermediate layers; Layers between substrate and imaging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40Cover layers; Layers separated from substrate by imaging layer; Protective layers; Layers applied before imag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hermal Transfer Or Thermal Recor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热转印片,其耐有机溶剂性和细线印刷性优异,并且可以防止转印不良的发生。本发明的热转印片的特征在于,其依次具备基材、着色层和粘接层,着色层包含着色剂、聚酯系树脂A和聚酯系树脂B,聚酯系树脂A的数均分子量为15000以上,聚酯系树脂B的数均分子量为5000以下,在着色层中,聚酯系树脂A与聚酯系树脂B的含量比(聚酯系树脂A/聚酯系树脂B)以质量基准计为2/3以上9/1以下,粘接层包含聚酯系树脂。

Description

热转印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转印片,更详细而言,涉及耐有机溶剂性和细线印刷性优异、并且可以防止拖尾(尾引き)等转印不良的发生的热转印片。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使用热转印片的印相方式,已知下述热熔融转印方式:即,使颜料或染料等着色剂分散于蜡或树脂等中而得到着色层,使该着色层负载于塑料膜等基材上而得到热转印片,利用该热转印片,通过热敏头等加热器件根据图像信息来施加能量,将着色层转印至纸或塑料片等被转印体上。通过热熔融转印方式形成的印刷图像的浓度高、清晰性优异,适合于文字、线条画等2值图像的记录。
另外,根据热熔融转印方式,可以利用计算机和热转印打印机简单地将以收件人姓名、顾客信息、编号、条形码等属性信息为代表的可变信息输出、记录到被转印体上。
对于这样的热转印片,要求具有对被转印体的高粘接性和细线印刷性。另外,还要求可防止转印时的拖尾等转印不良的发生。
为了满足该要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热转印片,其在支撑体上依次具备剥离层、着色层和粘接层,粘接层包含玻璃化转变温度为70℃以上80℃以下的聚酯系树脂。
另外,对于这样的热转印片来说,在使用异丙醇(IPA)之类的有机溶剂的环境下使用时,要求通过转印着色层而形成的文字等不会因使用该有机溶剂而被消去,即具有耐有机溶剂性。
但是,对于包括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热转印片在内的现有的热转印片来说,粘接层与被转印体的粘接性以及粘接层与着色层的密合性不充分,有机溶剂会渗入它们之间,其耐有机溶剂性存在改善的余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211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人这次发现,通过在基材上设置以特定的比例包含数均分子量为15000以上的聚酯系树脂和数均分子量为5000以下的聚酯系树脂的着色层、以及包含聚酯系树脂的粘接层,可以显著提高热转印片的耐有机溶剂性。
此外发现,若利用该热转印片,可以进行不发生模糊(かすれ)、变形(つぶれ)的细线印刷,即,可以提高细线印刷性,并且还可以防止拖尾等转印不良的发生。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有机溶剂性和细线印刷性优异、并且可防止拖尾等转印不良的发生的热转印片。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热转印片的特征在于,其依次具备基材、着色层和粘接层,
着色层包含着色剂、聚酯系树脂A和聚酯系树脂B,
聚酯系树脂A的数均分子量为15000以上,
聚酯系树脂B的数均分子量为5000以下,
着色层中的聚酯系树脂A与聚酯系树脂B的含量比(聚酯系树脂A/聚酯系树脂B)以质量基准计为2/3以上9/1以下,
粘接层包含聚酯系树脂。
上述方式中,着色层中的聚酯系树脂A与聚酯系树脂B的含量比(聚酯系树脂A/聚酯系树脂B)以质量基准计优选为1/1以上4/1以下。
上述方式中,着色层的厚度优选为0.2μm以上0.8μm以下。
上述方式中,粘接层中包含的聚酯系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2000以上25000以下。
上述方式中,优选在基材与着色层之间进一步具备剥离层。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通过转印着色层而形成的文字等不会被有机溶剂消去的、具有高耐有机溶剂性的热转印片。
此外,可以提供一种细线印刷性优异、并且可以防止拖尾等转印不良的发生的热转印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热转印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是示出在实施例的细线印刷性评价中使用的印刷图案的图。
图3是示出在实施例的拖尾评价中使用的印刷图案的图。
图4是示出在实施例的耐有机溶剂性评价中使用的印刷图案的图。
符号说明
1 基材
2 着色层
3 粘接层
4 剥离层
5 背面层
10 热转印片
具体实施方式
(热转印片)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热转印片10依次具备基材1、着色层2和粘接层3。
另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热转印片10也可以在基材1与着色层2之间具备剥离层4。
此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热转印片10也可以在基材1的与设有着色层2的面相反的面具备背面层5。
下面,对本发明的热转印片所具备的各层进行说明。
(基材)
作为基材,只要是现有公知的具有某种程度的耐热性和强度的基材就可以为任一种,可以举出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1,4-聚环亚己基二亚甲基对苯二甲酸酯膜、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膜、聚苯硫醚膜、聚苯乙烯(PS)膜、聚丙烯(PP)膜、聚砜膜、芳纶膜、聚碳酸酯膜、聚乙烯醇膜、赛璐玢、乙酸纤维素等纤维素衍生物、聚乙烯(PE)膜、聚氯乙烯膜、尼龙膜、聚酰亚胺膜、离聚物膜等树脂膜等。
为了提高与相邻的层的密合性,上述基材可以实施表面处理。作为上述表面处理,可以适用电晕放电处理、火焰处理、臭氧处理、紫外线处理、放射线处理、粗糙化处理、化学药品处理、等离子体处理、接枝化处理等公知的树脂表面改性技术。本发明中,在上述表面处理中,从成本低的方面出发,优选电晕处理或等离子体处理。上述表面处理可以仅进行1种,也可以进行2种以上。
另外,根据需要,基材可以在其单面或双面具备底涂层(primer layer)。底涂层也可以涂布形成。另外,底涂层还可以如下形成:例如在塑料膜的熔融挤出的成膜时,在未拉伸膜上涂布底涂液,之后再进行拉伸处理。该底涂层例如可以由以下的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形成。
作为有机材料,可以举出聚酯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醚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聚乙烯基系树脂、纤维素系树脂和聚烯烃系树脂等。
作为无机材料,可以举出二氧化硅(胶体二氧化硅)、氧化铝或氧化铝水合物(氧化铝溶胶、胶体氧化铝、阳离子性铝氧化物或其水合物、假勃姆石等)、硅酸铝、硅酸镁、碳酸镁、氧化镁和氧化钛等胶体状无机颜料超微粒等。
除此以外,还可以使用具有由有机钛酸酯(例如四(2-乙基己基)钛酸酯、双(乙基-3-氧丁醇-01、03)双(2-丙醇)钛、或异丙基三异硬脂酰钛酸酯)形成、或者由钛醇盐(例如,四异丙醇钛、或四正丁醇钛)形成的无机主链的聚合物作为底涂层的材料。
基材的厚度优选为2μm以上25μm以下、更优选为3μm以上10μm以下。
(着色层)
着色层包含着色剂、数均分子量(Mn)为15000以上的聚酯系树脂A(下文中,有时称为高分子量聚酯系树脂)和Mn为5000以下的聚酯系树脂B(下文中,有时称为低分子量聚酯系树脂)。
另外,着色层可以包含2种以上的聚酯系树脂A,也可以包含2种以上的聚酯系树脂B。
聚酯系树脂A的Mn更优选为15000以上400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000以上25000以下。
聚酯系树脂B的Mn更优选为2000以上5000以下。
着色层通过包含具有上述Mn的聚酯系树脂A和聚酯系树脂B,从而可以防止热转印时拖尾等的发生,同时可以提高热转印片的耐有机溶剂性。
Mn是根据JIS K 7252-1(2008年)、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通过聚苯乙烯换算得到的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聚酯系树脂”是指通过将多元羧酸和多元醇缩聚而得到的包含酯基的聚合物,可以举出例如PET、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环己烷二亚甲基对苯二甲酸酯和PEN等。
另外,作为多元羧酸,可以举出例如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2,6-萘二羧酸、己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酸、壬二酸、十四烷二酸、环己烷二羧酸等。
另外,作为多元醇,可以举出例如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新戊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癸二醇、2-乙基-丁基-1-丙二醇、双酚A等。
另外,聚酯系树脂也可以将上述的多元羧酸和多元醇共聚3种以上而成,可以为与二乙二醇、三乙二醇、聚乙二醇等单体或聚合物的共聚物。
此外,本说明书中,聚酯系树脂还包括其改性物。作为聚酯系树脂的改性物,可以举出例如氨基甲酸酯改性聚酯系树脂等。
着色层中的聚酯系树脂A与聚酯系树脂B的含量比(聚酯系树脂A/聚酯系树脂B)以质量基准计优选为2/3以上9/1以下。更优选为1/1以上4/1以下。通过使着色层以上述的比例包含聚酯系树脂A和聚酯系树脂B、即包含高分子量聚酯系树脂和低分子量聚酯系树脂,从而可以防止热转印时的拖尾等的发生,同时可以进一步提高热转印片的耐有机溶剂性。
聚酯系树脂A和B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20℃以上90℃以下、更优选为50℃以上80℃以下。
通过使着色层中包含的聚酯系树脂A和聚酯系树脂B的Tg为上述数值范围,可以使热转印片的转印性良好,同时可以充分抑制粘连的发生。
Tg可以根据JIS K 7121(2012年)、基于利用DSC(差示扫描量热测定)的热量变化的测定(DSC法)来求出。
着色层中的聚酯系树脂A和聚酯系树脂B的总含量优选为30质量%以上9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40质量%以上70质量%以下。
通过使着色层中包含的聚酯系树脂A和聚酯系树脂B的总含量为上述数值范围,可以进一步提高与粘接层的密合性,因而可以提高耐有机溶剂性和耐擦伤性。另外,可以实现高的印刷密度。
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着色层可以包含其它树脂。作为这样的树脂,可以举出例如丙烯酸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乙烯基系树脂、纤维素系树脂、三聚氰胺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苯乙烯系树脂等。
从实现高耐有机溶剂性的方面来看,着色层中的其它树脂的含量优选为2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质量%以下、最优选不含有。
作为着色层中包含的着色剂,可以根据所要求的色调等从炭黑、无机颜料、有机颜料或染料中适当选择使用。例如,在条形码印刷的情况下,特别优选具有充分的黑色浓度、不会因光、热等而变色、褪色的着色剂。作为这样的着色剂,可以举出例如灯黑等炭黑、石墨、苯胺黑染料等。另外,在要求彩色印刷的情况下,使用其它彩色的染料或颜料。
着色层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包含无机微粒、有机微粒、脱模剂、分散剂、抗静电剂等添加剂。
着色层的厚度优选为0.2μm以上0.8μm以下、更优选为0.3μm以上0.7μm以下。
通过使着色层的厚度为上述数值范围,可以提高细线印刷性。
着色层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形成:根据需要将上述材料溶解于丙酮、甲基乙基酮、甲苯、二甲苯等适当的溶剂中制成着色层用涂布液,利用凹版涂布机、辊涂机、线棒等惯用的适当印刷方法、涂布方法将其涂布到基材上,接着加热至30℃以上80℃以下的温度,进行干燥,由此可以形成着色层。
(粘接层)
粘接层设置于着色层上,包含聚酯系树脂。
通过使粘接层包含聚酯系树脂,与被转印体和着色层的粘接性得到改善,可以提高耐有机溶剂性。
粘接层中包含的聚酯系树脂的Mn优选为2000以上25000以下、更优选为3000以上20000以下。
通过使粘接层中包含的聚酯系树脂的Mn为上述数值范围,可以维持热转印片的转印性,同时可以提高耐有机溶剂性和耐擦伤性。
另外,聚酯系树脂的Tg优选为20℃以上90℃以下、更优选为50℃以上80℃以下。
通过使聚酯系树脂的Tg为上述数值范围,可以使热转印片的转印性良好,同时可以充分抑制粘连的发生。
粘接层中的聚酯系树脂的含量优选为50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70质量%以上100质量%以下。
通过使粘接层中的聚酯系树脂的含量为上述数值范围,可以进一步提高与被转印体的粘接性和与着色层的密合性,可以提高耐有机溶剂性。
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粘接层可以包含其它树脂。
作为这样的树脂,可以举出例如丙烯酸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乙烯基系树脂、纤维素系树脂、三聚氰胺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苯乙烯系树脂等。
粘接层的厚度优选为0.1μm以上0.6μm以下、更优选为0.2μm以上0.5μm以下。
通过使粘接层的厚度为上述数值范围,可以提高细线印刷性。
粘接层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形成:根据需要将上述材料溶解于丙酮、甲基乙基酮、甲苯、二甲苯等适当的溶剂中制成粘接层用涂布液,利用凹版涂布机、辊涂机、线棒等惯用的适当印刷方法、涂布方法将其涂布到基材上,接着加热至30℃以上80℃以下的温度,进行干燥,由此可以形成粘接层。
(剥离层)
剥离层是根据希望配置于基材与着色层之间、在热转印时与着色层等一同被转印至被转印体上的层。
剥离层可以包含例如纤维素系树脂、乙烯基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硅酮系树脂、氟系树脂、硅酮蜡、氟改性树脂或蜡等。作为蜡,可以举出例如微晶蜡、巴西棕榈蜡、石蜡、费-托蜡、各种低分子量聚乙烯、日本蜡、蜂蜡、鲸蜡、白蜡、羊毛蜡、虫胶蜡、小烛树蜡、矿脂、部分改性蜡、脂肪酸酯、脂肪酸酰胺等。其中,通过使用巴西棕榈蜡,可以更良好地进行从基材的剥离,细小的细线等也可以干净地剥离,同时热敏头的热良好地传递至着色层,可以在被转印体上进行良好的转印。
剥离层的厚度优选为0.4μm以上1.2μm以下、更优选为0.5μm以上1.0μm以下。通过使剥离层的厚度为上述数值范围,可以提高在表面具有凹凸的被转印体上的印刷性,同时可以防止拖尾的发生。
剥离层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形成:根据需要将上述材料溶解于丙酮、甲基乙基酮、甲苯、二甲苯等适当的溶剂中制成剥离层用涂布液,利用凹版涂布机、辊涂机、线棒等惯用的适当印刷方法、涂布方法将其涂布到基材上,接着加热至30℃以上80℃以下的温度,进行干燥,由此可以形成剥离层。
(背面层)
本发明中,背面层5是根据希望为了防止热转印时来自基材的背面侧(基材的未设置着色层的一侧)的加热导致的发粘或褶皱的产生等不良影响而设置的层。通过设置背面层,即便在将耐热性差的塑料膜作为基材的热转印片中也可以不产生发粘而进行热转印,会产生塑料膜所具有的难以断开、加工容易等优点。
背面层可以包含粘合剂树脂,可以举出例如纤维素系树脂、苯乙烯系树脂、乙烯基系树脂、聚酯系、聚氨酯系树脂、硅酮改性氨基甲酸酯系树脂、氟改性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和丙烯酸系树脂等。在上述树脂中,从防止热敏头与背面层的热粘、碎屑产生的方面来看,优选使用苯乙烯系树脂,具体而言优选使用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树脂。
另外,也可以包含通过使用异氰酸酯化合物等而可固化的双液固化型的树脂作为粘合剂树脂。作为这样的树脂,可以举出聚乙烯醇缩乙醛系树脂或聚乙烯醇缩丁醛系树脂等。
作为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现有公知的物质,它们之中,希望使用芳香族系异氰酸酯的加合物。作为芳香族系聚异氰酸酯,可以举出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或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与2,6-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1,5-萘二异氰酸酯、联甲苯胺二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反式-环己烷-1,4-二异氰酸酯、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三(异氰酸酯苯基)硫代磷酸酯,特别优选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或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与2,6-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
除了上述成分以外,背面层还可以添加无机或有机的微粒以进行润滑性的辅助性调整。作为无机微粒,可以举出例如滑石、高岭土等粘土矿物、碳酸钙、碳酸镁等碳酸盐、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氢氧化物、硫酸钙等硫酸盐、二氧化硅等氧化物、石墨、硝石、氮化硼等无机微粒。作为有机微粒,可以举出由丙烯酸树脂、特氟隆(注册商标)树脂、硅酮树脂、月桂酰树脂、酚醛树脂、缩醛树脂、聚苯乙烯树脂、尼龙树脂等构成的有机树脂微粒;或使它们与交联剂反应而得到的交联树脂微粒等。在上述无机或有机微粒中,可以适当地使用滑石。
背面层的厚度优选为0.03μm以上1.0μm以下、更优选为0.05μm以上0.5μm以下。通过使背面层的厚度为上述数值范围内,可以维持来自热敏头的热传递以达到充分的印刷密度,同时可以防止发粘或褶皱的产生等不良情况。
背面层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形成:将上述材料溶解于丙酮、甲基乙基酮、甲苯、二甲苯等适当的溶剂中制成背面层用涂布液,利用凹版涂布机、辊涂机、线棒等惯用的适当印刷方法、涂布方法将其涂布到基材上,接着加热至30℃以上110℃以下的温度,进行干燥,由此可以形成背面层。
(其它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热转印片也可以在基材与剥离层之间具备脱模层。脱模层是指热转印时留在基材上的层。
另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热转印片也可以具备用于提高任意层间的粘接性的中间层。
本发明中,热转印片所具备的各层的厚度利用树脂包埋法来测定。
具体而言,利用环氧树脂包埋切割后的热转印片(试验片)后,通过超薄切片法(利用切片机和金刚石切割器进行切割)在试验片的厚度方向形成切断面,对该切割面进行离子溅射(日立高新技术公司制造、商品名:E-1045、靶材:Pt、电流:15mA、10秒)后,通过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日立高新技术公司制造、商品名:S-4800I型、加速电压:3.0kv、发射电流:10μA、工作距离:8mm、检测器:Mix)取得试验片的截面图像,由该图像进行计测。
实施例
接着,举出实施例来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特别声明,则份或%为质量基准。
实施例1
在厚度4.5μm的已进行了易粘接处理的PET膜的基材片的一个面涂布下述组成的背面层用涂布液,使涂布量以固体成分换算计为0.3g/m2,使其干燥而形成背面层。需要说明的是,背面层的厚度为0.3μm。
<背面层用涂布液>
接着,在基材片的与设有背面层的一侧相反的面的一部分涂布下述组成的剥离层用涂布液,使干燥涂布量为0.6g/m2,进行干燥而形成剥离层。需要说明的是,所形成的剥离层的厚度为0.6μm。
<剥离层用涂布液>
·巴西棕榈蜡 100份
·水 450份
·IPA 450份
在如上所述形成的剥离层上涂布下述组成的着色层用涂布液,使干燥涂布量为0.45g/m2,进行干燥而形成着色层。高分子量聚酯系树脂(A1)与低分子量聚酯系树脂(B1)的混配比(A1/B1)为1/1。需要说明的是,所形成的着色层的厚度为0.4μm。
<着色层用涂布液>
在如上所述形成的着色层上涂布下述组成的粘接层用涂布液,使干燥涂布量为0.3g/m2,进行干燥而形成粘接层,制作出热转印片。需要说明的是,所形成的粘接层的厚度为0.3μm。
<粘接层用涂布液>
实施例2
将着色层用涂布液中包含的聚酯系树脂B1变更为聚酯系树脂B2(Mn:3000、Tg:5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出热转印片。
实施例3
将着色层用涂布液中包含的聚酯系树脂A1的混配量变更为53.36份,将聚酯系树脂B1的混配量变更为13.34份,使高分子量聚酯系树脂(A1)与低分子量聚酯系树脂(B1)的混配比(A1/B1)为4/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出热转印片。
实施例4
将着色层用涂布液中包含的聚酯系树脂B1变更为聚酯系树脂B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制作出热转印片。
实施例5
将着色层用涂布液中包含的聚酯系树脂A1的混配量变更为26.68份,将聚酯系树脂B1的混配量变更为40.02份,使高分子量聚酯系树脂(A1)与低分子量聚酯系树脂(B1)的混配比(A1/B1)为2/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出热转印片。
实施例6
将着色层用涂布液中包含的聚酯系树脂A1的混配量变更为60.03份,将聚酯系树脂B1的混配量变更为6.67份,使高分子量聚酯系树脂(A1)与低分子量聚酯系树脂(B1)的混配比(A1/B1)为9/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出热转印片。
实施例7
将粘接层用涂布液中包含的聚酯系树脂X变更为聚酯系树脂Y(Mn:8000、Tg:77℃),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出热转印片。
实施例8
将粘接层用涂布液中包含的聚酯系树脂X变更为聚酯系树脂Z(Mn:18000、Tg:67℃),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出热转印片。
实施例9
如下变更着色层用涂布液的组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出热转印片。高分子量聚酯系树脂(A1和A3)与低分子量聚酯系树脂(B1)的混配比((A1+A3)/B1)为2/1。
<着色层用涂布液>
实施例10
将剥离层的厚度变更为1.0μm,将着色层的厚度变更为0.8μm,将粘接层的厚度变更为0.2μm,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出热转印片。
实施例11
将着色层的厚度变更为0.2μm,将粘接层的厚度变更为0.4μm,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出热转印片。
实施例12
如下变更着色层用涂布液的组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出热转印片。高分子量聚酯系树脂(A2)与低分子量聚酯系树脂(B1)的混配比(A2/B1)为1/1。
<着色层用涂布液>
实施例13
如下变更着色层用涂布液的组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出热转印片。高分子量聚酯系树脂(A3)与低分子量聚酯系树脂(B1)的混配比(A3/B1)为1/1。
<着色层用涂布液>
比较例1
如下变更着色层用涂布液的组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出热转印片。
<着色层用涂布液>
比较例2
将着色层用涂布液中包含的聚酯系树脂B1变更为聚酯系树脂B3(Mn:8000、Tg:65℃),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出热转印片。
比较例3
将着色层用涂布液中包含的聚酯系树脂B1变更为聚酯系树脂B3(Mn:8000、Tg:65℃),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制作出热转印片。
比较例4
将着色层用涂布液中包含的聚酯系树脂A1的混配量变更为20.1份,将聚酯系树脂B1的混配量变更为46.69份,使高分子量聚酯系树脂(A1)与低分子量聚酯系树脂(B1)的混配比(A1/B1)为3/7,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出热转印片。
比较例5
如下变更着色层用涂布液的组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出热转印片。
<着色层用涂布液>
关于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热转印片,进行以下的试验,并进行评价。各试验的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细线印刷性》
作为打印机,使用Zebra Technologies株式会社制造标签打印机Zebra96XiIII(热敏头600dpi(点/英寸)),以印刷速度4IPS(英寸/秒)、印刷能量20至30的范围每1阶段地进行印刷。作为被转印体,使用银色的PET标签(Avery Dennison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72826),另外,作为印刷图案,印刷了包含1网点(dot)的细线的桩(picket)条形码(参照图2)。通过目视评价印刷物。评价基准如下。
(评价基准)
3:印刷能量为2个以上,可以进行无模糊/变形的细线印刷。
2:印刷能量为1个,可以进行无模糊/变形的细线印刷。
1:不存在可印刷的能量范围,发生了模糊/变形,无法进行细线印刷。
《拖尾》
作为打印机,使用东芝泰格株式会社制造的标签打印机TEC B-SX5T,以印刷速度76.2mm/秒(3IPS)、印刷能量0进行印刷。作为被转印体,使用白色的PET标签(AveryDennison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72825),印刷了梯(ladder)条形码(参照图3)。
对于使用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热转印片得到的印刷物,利用条形码检查器QuickCheck 850(Honeywell株式会社制造)评价了拖尾的有无。
评价基准如下。
(评价基准)
3:无拖尾,由条形码检查器得到的判定结果为A或B。
2:发生了少许拖尾,由条形码检查器得到的判定结果为C或D。
1:发生了拖尾,由条形码检查器得到的判定结果为F或无法判定。
《耐有机溶剂性(耐IPA性)》
使用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热转印片,利用Zebra105SL打印机(Zebra Technologies株式会社制造)在白色的PET标签(被转印体、Avery Dennison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72825)上印刷桩(picket)条形码(参照图4)。此时,印刷速度为4IPS、印刷能量为26。
接下来,对于被转印体的印刷面,使用染色坚牢度摩擦试验机FR-2S型(Suga TestInstruments Co.,Ltd.制造、依据JIS L 0849(2013年)的摩擦试验机II型),利用渗入了0.5cc异丙醇(IPA)的棉布以负荷800g在印刷面进行100个来回的摩擦。
对于摩擦后的印刷面的状态,利用条形码检查器Quick Check 850(Honeywell株式会社制造)进行耐有机溶剂性评价,评价基准如下。
需要说明的是,在确认了摩擦前的条形码检查器的评价结果均为A判定后,再实施耐有机溶剂性评价。
(评价基准)
3:摩擦后由条形码检查器得到的判定结果为A判定。
2:摩擦后由条形码检查器得到的判定结果为B或C判定。
1:摩擦后由条形码检查器得到的判定结果为D判定以下。
【表4】
表4 细线印刷 拖尾 耐有机溶剂性
实施例1 3 3 3
实施例2 3 3 3
实施例3 3 3 3
实施例4 3 3 3
实施例5 3 3 2
实施例6 3 2 3
实施例7 3 3 3
实施例8 3 3 3
实施例9 3 3 3
实施例10 2 3 3
实施例11 2 3 3
实施例12 3 3 3
实施例13 3 3 3
比较例1 3 3 1
比较例2 3 1 3
比较例3 3 1 3
比较例4 3 3 1
比较例5 3 1 3

Claims (5)

1.一种热转印片,其为依次具备基材、着色层和粘接层的热转印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着色层包含着色剂、聚酯系树脂A和聚酯系树脂B,
所述聚酯系树脂A的数均分子量为15000以上,
所述聚酯系树脂B的数均分子量为5000以下,
以质量基准计,所述着色层中的所述聚酯系树脂A与所述聚酯系树脂B的含量比、即聚酯系树脂A/聚酯系树脂B为2/3以上9/1以下,
所述粘接层包含聚酯系树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片,其中,在所述着色层中,以质量基准计,所述聚酯系树脂A与所述聚酯系树脂B的含量比、即聚酯系树脂A/聚酯系树脂B为1/1以上4/1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转印片,其中,所述着色层的厚度为0.2μm以上0.8μm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转印片,其中,所述粘接层中包含的聚酯系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以上25000以下。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转印片,其中,在所述基材与所述着色层之间进一步具备剥离层。
CN201611224763.XA 2016-01-06 2016-12-27 热转印片 Active CN1070208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01258A JP6587143B2 (ja) 2016-01-06 2016-01-06 熱転写シート
JP2016-001258 2016-01-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20855A CN107020855A (zh) 2017-08-08
CN107020855B true CN107020855B (zh) 2019-04-16

Family

ID=59098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24763.XA Active CN107020855B (zh) 2016-01-06 2016-12-27 热转印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56803B2 (zh)
JP (1) JP6587143B2 (zh)
CN (1) CN107020855B (zh)
FR (1) FR3046381B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059039A (ja) * 2017-09-25 2019-04-1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シート
WO2019176323A1 (ja) * 2018-03-16 2019-09-1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シート、中間転写媒体と熱転写シートの組合せ、印画物の製造方法、及び加飾物
KR102418729B1 (ko) * 2018-07-30 2022-07-11 다이니폰 인사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열전사 시트
JP6773146B2 (ja) * 2019-01-24 2020-10-2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シート
CN111696424A (zh) * 2020-05-15 2020-09-22 广东万昌科艺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标签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12064B (zh) * 2021-12-27 2023-10-27 湖南鼎一致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打印的热转印树脂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28355B (zh) * 2021-12-27 2024-01-12 湖南鼎一致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多类型基材的树脂色带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60584A (ja) * 1988-12-14 1990-06-20 Ricoh Co Ltd 感熱転写記録媒体
JPH11321116A (ja) * 1998-05-08 1999-11-24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記録媒体
JP2001018544A (ja) * 1999-07-12 2001-01-23 Sony Chem Corp 熱転写記録媒体
CN1302392A (zh) * 1999-04-02 2001-07-04 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干式调色剂
JP2002137553A (ja) * 2000-10-31 2002-05-14 Fujicopian Co Ltd 熱転写記録媒体
CN1694817A (zh) * 2002-09-10 2005-11-09 优泊公司 熔融热转印记录纸
CN101058266A (zh) * 2007-05-25 2007-10-24 昆山传艺塑胶有限公司 免涂装热转印纸的制造方法及其转印方法
CN101650538A (zh) * 2007-12-17 2010-02-1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显影剂及使用它们的装置和设备
CN102950924A (zh) * 2012-11-22 2013-03-06 福州艾瑞数码影像有限公司 电脑切割热转印膜
CN204506172U (zh) * 2015-01-19 2015-07-29 广东希贵光固化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热转印用转印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88396A (ja) * 2004-09-21 2006-04-06 Oji Paper Co Ltd 熱転写受容シート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60584A (ja) * 1988-12-14 1990-06-20 Ricoh Co Ltd 感熱転写記録媒体
JPH11321116A (ja) * 1998-05-08 1999-11-24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記録媒体
CN1302392A (zh) * 1999-04-02 2001-07-04 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干式调色剂
JP2001018544A (ja) * 1999-07-12 2001-01-23 Sony Chem Corp 熱転写記録媒体
JP2002137553A (ja) * 2000-10-31 2002-05-14 Fujicopian Co Ltd 熱転写記録媒体
CN1694817A (zh) * 2002-09-10 2005-11-09 优泊公司 熔融热转印记录纸
CN101058266A (zh) * 2007-05-25 2007-10-24 昆山传艺塑胶有限公司 免涂装热转印纸的制造方法及其转印方法
CN101650538A (zh) * 2007-12-17 2010-02-1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显影剂及使用它们的装置和设备
CN102950924A (zh) * 2012-11-22 2013-03-06 福州艾瑞数码影像有限公司 电脑切割热转印膜
CN204506172U (zh) * 2015-01-19 2015-07-29 广东希贵光固化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热转印用转印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190203A1 (en) 2017-07-06
JP6587143B2 (ja) 2019-10-09
CN107020855A (zh) 2017-08-08
FR3046381A1 (fr) 2017-07-07
JP2017121734A (ja) 2017-07-13
US9956803B2 (en) 2018-05-01
FR3046381B1 (fr) 2021-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20855B (zh) 热转印片
AU612861B2 (en) Heat transferable laminate
CN106976330B (zh) 热转印片
JP2008213199A (ja) 熱収縮性積層フィルム、熱収縮性積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容器、容器の製造方法
US6753050B1 (en) Image transfer sheet
JP3923793B2 (ja)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物
CN108025578A (zh) 热转印片
JP6717205B2 (ja) 感熱転写記録媒体
CN102019783A (zh) 热敏转写图像接受片材
CN103578351A (zh) 粘合标签和标签发行装置
JP2010253892A (ja) 熱転写受容シート
US10696075B2 (en) Film media kit
JP2011062893A (ja) レンチキュラーレンズシート
US20050031808A1 (en) Releasing composition, thermal transfer recording medium, and thermal transfer protective film
JP7202495B1 (ja) 水性ニス組成物、キット、印刷層付き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201180A (ja) 熱転写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CN107690682A (zh) 用于高温应用的标签和标记
JP4344570B2 (ja) 溶融熱転写記録用紙
JP6756128B2 (ja) 熱転写シート
JP2011201181A (ja) 熱転写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JP2017154393A (ja) 熱転写シート
US10166804B2 (en) Printable recording media
JP2013146877A (ja) 熱転写シート及び熱転写シートを使用する画像形成方法
KR19990053056A (ko) 열전사형 화상보호 필름
CN117207695A (zh) 一种能够适应多种基材打印的彩色热转印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