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17708B - 定子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定子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17708B
CN107017708B CN201710055483.9A CN201710055483A CN107017708B CN 107017708 B CN107017708 B CN 107017708B CN 201710055483 A CN201710055483 A CN 201710055483A CN 107017708 B CN107017708 B CN 1070177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ipheral part
stator
salient pole
recess portion
iron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554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17708A (zh
Inventor
内海信一
仓谷大树
丸山裕司
下平英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Instrument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nkyo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kyo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kyo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177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77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177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77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6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consisting of a generally annular yoke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6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consisting of a generally annular yoke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8Sectional co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3/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13/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13/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F04D13/0606Canned motor pumps
    • F04D13/064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02K15/02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with salient poles or claw-shaped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18Windings for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2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rating in liquid or gas
    • H02K5/128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rating in liquid or gas using air-gap sleeves or air-gap disc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00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8Forming winding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or around core parts
    • H02K15/095Forming winding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or around core parts by laying conductors around salient po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子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在具有作为卷曲铁芯的定子铁芯的定子中,即使定子铁芯的凸极部的数量比较少,也能够抑制在从定子的轴向观察时由多个凸极部的末端面形成的圆的圆度下降。在所述定子中,定子铁芯(24)的外周环部(24a)由与凸极部(24b)相同数量的外周部(24e)构成,在外周部(24e)的周向上的边界的一个部位形成有接缝(24h),在外周部(24e)的周向上的边界的除了形成有接缝(24h)的一个部位以外的剩余部位形成有连接外周部(24e)的外周端彼此的连接部(24j)。在配置于接缝(24h)的两侧的外周部(24e1)的径向的外侧面形成有凹部(24k),凹部(24k)在周向上形成于和外周部(24e1)相连的凸极部(24b)与接缝(24h)之间。

Description

定子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马达等中使用的定子。并且,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所述定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马达,具有:转子和配置于转子的外周侧的圆筒状的定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马达中,定子具有:定子铁芯、以及隔着绝缘件卷绕于定子铁芯的齿部的驱动用线圈。定子铁芯通过组合在定子的周向上分割的多个分割铁芯而形成,分割铁芯具有:与定子的齿部的径向外侧端相连的外轭部。并且,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内容:定子铁芯也可以是,通过呈圆环状弯折由外轭部连成一体的带状的铁芯并连接其端部彼此,而形成的所谓的卷曲铁芯。
例如,如图7所示,利用铁芯主体105形成卷曲铁芯,铁芯主体105具有:由借助连接部101相连的多个外轭部102构成的直线状的带状部分103;以及分别从多个外轭部102向与带状部分103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齿部(凸极部)104。并且,以带状部分103呈圆环状,并且凸极部104向径向的内侧突出的方式,例如按照图8A~图8C所示的顺序在连接部101依次弯折带状部分103,并连接带状部分103的两端彼此,由此形成卷曲铁芯。
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马达中,凸极部104的末端面(定子的径向的内侧面)形成为从定子的轴向观察时的形状呈圆弧状的曲面状。凸极部104的末端面配置成,在定子的周向上气隙(转子与定子的径向间隙)固定,在设计上,在从定子的轴向观察时,位于以定子的轴中心C10为中心的假想圆VC10上。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57211号公报
在按照图8A~图8C所示的顺序,依次弯折带状部分103的情况下,即使在从图8A所示的状态向图8B所示的状态第二次弯折带状部分103时、以及从图8B所示的状态向图8C所示的状态第三次弯折带状部分103时,朝向弯折方向的力也作用于从图7所示的状态向图8A所示的状态最开始被弯折的连接部101。即,即使在弯折之后,朝向弯折方向的力也对最开始被弯折的连接部101作用两次。
并且,即使在从图8B所示的状态向图8C所示的状态第三次弯折带状部分103时,朝向弯折方向的力也作用于第二次被弯折的连接部101。即,即使在弯折之后,朝向弯折方向的力也对第二次被弯折的连接部101作用一次。与此相对,在弯折之后,朝向弯折方向的力不会作用于第三次被弯折的连接部101。
通过本申请发明人的研究可知,例如在凸极部104的数量为6个的情况那样,凸极部104的数量较少的情况下,若如图8A~图8C所示那样依次弯折带状部分103,则在从定子的轴向观察时,铁芯主体105中的与分别配置于带状部分103的两端的两个外轭部102A相连的凸极部104A的末端面,从假想圆VC10上大幅偏离。
即,通过本申请发明人的研究可知,在凸极部104的数量较少的情况下,若如图8A~图8C所示那样依次弯折带状部分103,则在从定子的轴向观察时,由6个凸极部104的末端面形成的圆的圆度在凸极部104A下降。具体地说,通过本申请发明人的研究可知,如作为图8C的G部的放大图的图9所示,在从定子的轴向观察时,凸极部104A的末端面从假想圆VC10向径向外侧大幅偏离,由6个凸极部104的末端面形成的圆的圆度在凸极部104A下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子,其具有作为卷曲铁芯的定子铁芯,即使定子铁芯的凸极部的数量比较少,也能够抑制在从定子的轴向观察时,由多个凸极部的末端面形成的圆的圆度下降。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定子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定子形成为筒状,并且定子具有线圈、绝缘部件以及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具有:隔着绝缘部件卷绕有线圈的多个凸极部,定子铁芯具有:外周环部,所述外周环部形成为环状;以及多个凸极部,所述多个凸极部从外周环部朝向定子的径向的内侧突出,并且在定子的周向上以固定的间隔配置,外周环部由与多个凸极部相同数量的外周部构成,多个外周部沿着周向排列,并且在多个外周部各自的周向的中心连接有一个凸极部,在外周部的周向上的边界的一个部位形成有接缝,在外周部的周向上的边界中的除了形成有接缝的一个部位以外的剩余部位形成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外周部的径向的外侧端彼此,在将配置于接缝的两侧的外周部设为第一外周部时,在第一外周部的径向的外侧面形成有凹部,所述凹部朝向径向的内侧凹陷,凹部在周向上形成于和第一外周部相连的凸极部与接缝之间。
在本发明的定子中,外周环部由沿着定子的周向排列的多个外周部构成,在外周部的周向上的边界的一个部位形成有接缝。并且,在本发明中,在配置于接缝的两侧的第一外周部的径向的外侧面形成有朝向径向的内侧凹陷的凹部,所述凹部在周向上形成于和第一外周部相连的凸极部与接缝之间。因此,在本发明中,在通过在连接部依次弯折由借助连接部相连的多个外周部构成的带状的铁芯并最后形成接缝而制造的定子铁芯中,在弯折最后被弯折的第一外周部时,通过按压在周向上形成于和第一外周部相连的凸极部与接缝之间的凹部,能够按压更加靠近接缝的位置(即,远离连接部的位置),其结果是,能够以在从定子的轴向观察时与第一外周部相连的凸极部的末端面靠近上述假想圆VC10的方式弯折第一外周部。因此,在本发明的具有作为卷曲铁芯的定子铁芯的定子中,即使定子铁芯的凸极部的数量比较少,也能够抑制在从定子的轴向观察时由多个凸极部的末端面形成的圆的圆度下降。在所述情况下,具体能够进行如下构成:定子铁芯是层叠由磁性材料构成的薄磁性板而形成的层叠铁芯,凹部形成于第一外周部在层叠铁芯的层叠方向上的整个区域。
在本发明中,优选凹部在周向上形成于和第一外周部相连的凸极部与接缝之间的大致中心位置,形成为能够朝向径向的内侧按压的卡合部。若如此构成,则能够确保接缝与凹部的周向距离,因此,例如在焊接第一外周部的周向上的端部彼此而形成接缝的情况下,能够在利用规定的弯折用工具按压第一外周部的凹部的状态下,焊接第一外周部的周向上的端部彼此。因此,能够以在从定子的轴向观察时、与第一外周部相连的凸极部的末端面靠近上述假想圆VC10的方式弯折第一外周部,并且例如能够在利用弯折用工具按压凹部的状态下,焊接第一外周部的周向上的端部彼此。
在本发明中,例如在外周部的径向的外侧面形成有第二凹部,第二凹部朝向径向的内侧凹陷,第二凹部在外周部的周向上的中心位置形成为能够朝向径向的内侧按压的卡合部。在所述情况下,在将由借助连接部相连的多个外周部构成的带状的铁芯在连接部依次弯折时,能够通过在除了第一外周部以外的外周部按压第二凹部,来弯折带状的铁芯。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形成于第一外周部的径向的外侧面的凹部的侧面,形成为能够朝向径向的内侧按压的卡合部,且具有从定子的轴向观察时的形状为直线的两个平面。并且,在本发明中,形成于第一外周部的径向的外侧面的凹部的侧面,也可以形成为能够朝向径向的内侧按压的卡合部,并呈曲面。若如此构成,则能够防止:在利用弯折用工具按压凹部时,工具从凹部脱落。
本发明的定子例如通过定子的制造方法制造,所述定子的制造方法具有:在连接部弯折铁芯主体的弯折工序,所述铁芯主体具有:由借助连接部相连的多个外周部构成的直线状的带状部;以及分别从外周部向与带状部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多个凸极部,所述铁芯主体在加工之后成为定子铁芯。在所述定子的制造方法中,在将配置在铁芯主体的直线状的带状部中的两端侧的两个外周部设为第一外周部时,在第一外周部的径向的外侧面形成有朝向径向的内侧凹陷的凹部,所述凹部形成于和第一外周部相连的凸极部与直线状的带状部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之间,在与凸极部相对于外周部突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时,在弯折工序中,从带状部的中心朝向两端侧按压外周部的第一方向的一侧的面,在连接部依次弯折铁芯主体,并且在按压配置在带状部的两端侧的第一外周部的第一方向的一侧的面时,通过按压凹部,使直线状的带状部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对齐,并接合为接缝,而构成具有外周环部和凸极部的定子铁芯,所述外周环部形成为环状,所述凸极部从外周环部朝向定子的径向的内侧突出。
在所述定子的制造方法中,在弯折工序中,由于在弯折配置在带状部的两端侧且最后被弯折的第一外周部时,按压凹部,因此,能够按压更加靠近接缝的位置(即,远离连接部的位置),其结果是,能够以在从定子的轴向观察时、与第一外周部相连的凸极部的末端面靠近上述假想圆VC10的方式,弯折第一外周部。因此,在利用所述定子的制造方法制造具有作为卷曲铁芯的定子铁芯的定子时,即使定子铁芯的凸极部的数量比较少,也能够抑制在从定子的轴向观察时、由多个凸极部的末端面形成的圆的圆度下降。
在本发明中,能够在外周部的径向的外侧面形成朝向径向的内侧凹陷的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位于外周部的中心位置,在弯折工序中,在按压除了配置在带状部的两端侧的第一外周部以外的外周部的第一方向的一侧的面时,通过按压第二凹部,构成形成为环状的外周环部,所述外周环部由多个外周部构成。在所述情况下,具体而言,优选的是,直线状的带状部具有6个外周部,在从带状部的中心朝向两端侧进行第一次弯折时和第二次弯折时,通过对形成于外周部的第二凹部进行按压,在连接部依次弯折铁芯主体,在第三次弯折第一外周部时,通过按压凹部,使第一外周部的两端部对齐,做成接缝。这样一来,能够抑制在从定子的轴向观察时,由6个凸极部的末端面形成的圆的圆度下降。
在本发明中,能够在多个凸极部向与带状部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铁芯主体的状态下,将绝缘部件分别安装于凸极部,并且隔着绝缘部件卷绕线圈,之后,为了使直线状的带状部成为呈环状的外周环部,通过从带状部的中心朝向两端侧按压外周部的第二凹部,在连接部依次弯折铁芯主体,并且通过对第一外周部按压凹部,使第一外周部的两端部对齐,并焊接为接缝,完成外周环部而构成定子。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在具有作为卷曲铁芯的定子铁芯的定子中,即使定子铁芯的凸极部的数量比较少,也能够抑制在从定子的轴向观察时,由多个凸极部的末端面形成的圆的圆度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装设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的泵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定子的立体图。
图3是用于图2所示的定子的定子铁芯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E部的放大图。
图5是加工之后成为图3所示的定子铁芯的铁芯主体的俯视图。
图6A~图6C是用于对图3所示的定子铁芯的形成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用于对现有技术所涉及的定子铁芯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图8A~图8C是用于对现有技术的问题进行说明的图。
图9是图8C的G部的放大图。
[符号说明]
6 定子
23 驱动用线圈(线圈)
24 定子铁芯
24a 外周环部
24b 凸极部
24e 外周部
24e1 外周部(第一外周部)
24f 凹部(第二凹部)
24h 接缝
24j 连接部
24k 凹部
24n、24p 平面
25 绝缘件(绝缘部件)
54 铁芯主体
54a 带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泵装置的概略结构)
图1是装设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6的泵装置1的剖视图。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将图1的上侧(Z1方向侧)设为“上”侧,将图1的下侧(Z2方向侧)设为“下”侧。
本实施方式的泵装置1是被称作密封泵(密封马达泵)的类型的泵,具有:叶轮2、使叶轮2旋转的马达3、以及用于控制马达3的电路板4。马达3由转子5和定子6构成。叶轮2、马达3以及电路板4配置在由机壳7和覆盖机壳7的上部的上壳8构成的壳体的内部。机壳7和上壳8通过省略图示的螺钉相互固定。
在上壳8形成有流体的吸入部8a和流体的排出部8b。在机壳7与上壳8之间形成有泵室9,所述泵室9用于使从吸入部8a吸入的流体朝向排出部8b通过。并且,在机壳7与上壳8的接合部分配置有用于确保泵室9的密闭性的密封部件(O形圈)10。机壳7具有:为了隔开泵室9与定子6而配置在泵室9与定子6之间的隔壁部件11;以及覆盖隔壁部件11的下表面以及侧面的树脂制的树脂密封部件12。
转子5具有:驱动用磁铁14、圆筒状的套筒15以及保持驱动用磁铁14和套筒15的保持部件16。保持部件16形成为带沿(flange)的大致圆筒状。驱动用磁铁14固定于保持部件16的外周侧,套筒15固定于保持部件16的内周侧。在保持部件16的配置于上侧的沿部16a固定有叶轮2。叶轮2以及转子5配置于泵室9的内部。
转子5被固定轴17支承为能够旋转。固定轴17以固定轴17的轴向与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即,上下方向是转子5的轴向。固定轴17的上端保持于上壳8,固定轴17的下端保持于机壳7。固定轴17贯穿插入于套筒15的内周侧。并且,在固定轴17安装有与套筒15的上端面抵接的推力轴承部件18。在本实施方式中,套筒15作为转子5的向心轴承发挥功能,套筒15以及推力轴承部件18作为转子5的推力轴承发挥功能。
定子6具有:作为线圈的驱动用线圈23、定子铁芯24以及作为绝缘部件的绝缘件25,整体形成为筒状。具体地说,定子6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定子6隔着隔壁部件11配置于转子5的外周侧。即,转子5配置于定子6的内周侧。并且,定子6以定子6的轴向与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即,上下方向是定子6的轴向。并且,定子6具有缠绕驱动用线圈23的端部而被电连接的端子销26。关于定子6的具体结构在后面进行叙述。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将转子5以及定子6的径向设为“径向”,将转子5以及定子6的周向(圆周向)设为“周向”。
隔壁部件11形成为带沿的大致有底的圆筒状,具有圆筒部11b、底部11c以及沿部11d。圆筒部11b形成为圆筒状,以覆盖驱动用磁铁14的外周面的方式配置。并且,圆筒部11b以圆筒部11b的轴向与上下方向大致一致的方式配置。底部11c形成为封闭圆筒部11b的下端的大致圆板状。沿部11d以从圆筒部11b的上端向径向外侧扩展的方式形成。
在底部11c的上表面,以向上侧突出的方式形成有保持固定轴17的下端侧的轴保持部11h。在底部11c的下表面,以向下侧突出的方式形成有:用于将电路板4固定于隔壁部件11的固定用突起11j;以及用于定位电路板4的定位用突起11k。如图1所示,隔壁部件11的内侧以及上侧成为泵室9,叶轮2以及转子5配置于隔壁部件11的内侧以及上侧。隔壁部件11起到防止泵室9内的流体流入定子6的配置部位的功能。
电路板4以电路板4的厚度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固定于底部11c的下表面侧。具体地说,电路板4以被固定用突起11j和定位用突起11k定位的状态,通过拧入固定用突起11j中的螺钉34,而固定于底部11c的下表面侧。并且,在电路板4锡焊固定有端子销26的下端侧部分。
树脂密封部件12是为了完全覆盖电路板4以及驱动用线圈23等,并保护电路板4以及驱动用线圈23等不受流体的影响而设置。所述树脂密封部件12通过对安装有电路板4以及定子6的状态的隔壁部件11注射树脂材料而形成。具体地说,将安装有电路板4以及定子6的隔壁部件11配置在模具内,向所述模具内注入树脂材料并使其固化,由此形成树脂密封部件12。树脂密封部件12整体形成为大致有底的圆筒状,完全覆盖电路板4、定子6、圆筒部11b以及底部11c。并且,树脂密封部件12覆盖沿部11d的下表面。
(定子的结构)
图2是图1所示的定子6的立体图。图3是用于图2所示的定子的定子铁芯24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E部的放大图。
如上所述,定子6具有:驱动用线圈23、定子铁芯24、绝缘件25以及端子销26。定子铁芯24是层叠由磁性材料构成的薄磁性板而形成的层叠铁芯。如图3所示,所述定子铁芯24具有:形成为环状的外周环部24a;以及从外周环部24a朝向径向的内侧突出的多个凸极部24b。本实施方式的定子铁芯24具有6个凸极部24b。6个凸极部24b以等节距角(equalangularpitches)形成,在周向上以固定的间隔配置。另外,定子铁芯24所具有的凸极部24b的数量,也可以是6个以外的数量。
外周环部24a形成为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的外周面的形状呈大致圆形状、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的内周面的形状呈大致六边形的环状。外周环部24a的外周面构成定子铁芯24的外周面。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的外周环部24a的轴中心成为定子铁芯24的轴中心。并且,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的定子铁芯24的轴中心与定子6的轴中心C1一致。
外周环部24a由沿着周向排列的6个外周部24e构成。即,外周环部24a由与凸极部24b相同数量的外周部24e构成。外周环部24a的周向上的一部分、即外周环部24a的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呈大致六边形的内周面的一个顶点与和所述顶点相邻的顶点之间的部分成为一个外周部24e。即,外周环部24a的周向上的一部分、即外周环部24a的与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呈大致六边形的内周面的一个边对应的部分成为一个外周部24e。
外周部24e的径向的外侧面(外周面)形成为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的形状呈大致圆弧状的凸曲面状。外周部24e的径向的内侧面形成为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的形状呈直线状的平面状。在外周部24e的外周面形成有朝向径向的内侧凹陷的作为第二凹部的凹部24f,成为能够朝向径向的内侧按压外周部24e的卡合部。凹部24f形成于外周部24e在上下方向(即,层叠铁芯的层叠方向)上的整个区域。并且,凹部24f形成于外周部24e的周向上的中心位置(即,外周部24e的外周面的周向的中心位置)。而且,形成于外周部24e的径向的外侧面的凹部24f的侧面以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的形状呈大致圆弧状的方式形成。
凸极部24b形成于外周部24e的周向的中心。即,在6个外周部24e各自的周向的中心连接有一个凸极部24b。并且,凸极部24b由作为凸极部24b的末端部的凸极末端部24c和连接凸极末端部24c与外周环部24a的连接部24d构成。连接部24d形成为与外周部24e的径向的内侧面正交的直线状。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凸极末端部24c形成为从形成为直线状的连接部24d的末端(径向内侧端)朝向周向两侧延伸的大致圆弧状。
凸极部24b的末端面(即,凸极末端部24c的径向的内侧面)24g形成为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的形状呈圆弧状的曲面状。在设计上,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6个凸极部24b的末端面24g配置于以定子6的轴中心C1为中心的假想圆VC1(参照图3)上。并且,6个末端面24g隔着圆筒部11b与驱动用磁铁14的外周面相向。
并且,定子铁芯24是:通过在外周部24e与外周部24e的边界处弯折以直线状相连的6个外周部24e(参照图5)并连接其端部彼此,而形成的卷曲铁芯。即,定子铁芯24通过连接铁芯主体的端部彼此而形成为环状,所述铁芯主体由成为外周环部24a的带状的铁芯和从所述带状的铁芯的一个面立起的6个凸极部24b构成。因此,如图3所示,在外周部24e的周向上的6个部位的边界中的一个部位形成有接缝24h。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接缝24h处焊接带状的铁芯的端部彼此而相互固定,在接缝24h形成了焊接痕迹。
并且,在外周部24e的周向上的6个部位的边界中的除了形成有接缝24h的一个部位以外的外周部24e的剩余5个部位的边界,形成有连接外周部24e的径向的外侧端彼此的连接部24j。以下,在将配置于接缝24h的两侧的两个外周部24e与剩余四个外周部24e区别表示的情况下,将所述两个外周部24e设为“外周部24e1”。本实施方式的外周部24e1是第一外周部。
在外周部24e1的径向的外侧面,除了形成有凹部24f之外,还形成有凹部24k,所述凹部24k朝向径向的内侧凹陷,成为能够朝向径向的内侧按压外周部24e1的卡合部。凹部24k形成于外周部24e1在上下方向(即,层叠铁芯的层叠方向)上的整个区域。并且,凹部24k在周向上形成于和外周部24e1相连的凸极部24b与接缝24h之间。具体地说,凹部24k在周向上形成于和外周部24e1相连的凸极部24b与接缝24h之间的大致中心位置。并且,凹部24k形成于外周部24e1的凹部24f与接缝24h之间。
而且,如图4所示,形成于外周部24e1的径向的外侧面的凹部24k的侧面是,由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的形状呈直线的两个平面24n、24p和平滑地连接平面24n与平面24p的曲面24r所构成。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平面24n和平面24p形成的角度θ(参照图4)为140°左右。曲面24r平滑地连接平面24n的径向内侧端与平面24p的径向内侧端。并且,平面24n配置于周向上的接缝24h侧,平面24p配置于周向上的凸极部24b侧。平面24n相对于外周部24e的径向的外侧面的倾斜角度,比平面24p相对于外周部24e的径向的外侧面的倾斜角度平缓。即,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平面24n与平面24p非对称。
绝缘件25用树脂等绝缘性材料形成。所述绝缘件25安装于每一个凸极部24b,定子6具有6个绝缘件25。并且,绝缘件25形成为在两端具有沿部的带沿的筒状,以绝缘件25的轴向与定子6的径向一致的方式安装于凸极部24b。绝缘件25由可在上下方向上分割的第一绝缘件30和第二绝缘件31构成,通过将配置于下侧的第一绝缘件30和配置于上侧的第二绝缘件31组合,而形成绝缘件25。
端子销26的上端侧部分压入固定于第一绝缘件30,端子销26的下端侧部分从第一绝缘件30向下侧突出。驱动用线圈23由导线构成,所述导线由铝合金或铜合金组成。所述驱动用线圈23隔着绝缘件25卷绕于凸极部24b。驱动用线圈23的一端部缠绕固定于两个端子销26中的一个端子销26,驱动用线圈23的另一端部缠绕固定于两个端子销26中的另一个端子销26,所述两个端子销26固定于第一绝缘件30。
(定子的制造方法)
图5是加工之后成为图3所示的定子铁芯24的铁芯主体54的俯视图。图6A~图6C是用于对图3所示的定子铁芯24的形成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如下制造定子6。首先,在加工之后成为定子铁芯24的铁芯主体54(参照图5)上,安装绝缘件25。如图5所示,铁芯主体54具有:由借助连接部24j相连的6个外周部24e构成的直线状的带状部54a;以及分别从6个外周部24e向与带状部54a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6个凸极部24b。在铁芯主体54中,在外周部24e形成有凹部24f。并且,配置在铁芯主体54的两端的两个外周部24e成为外周部24e1,在外周部24e1形成有凹部24k。
之后,将端子销26压入固定于绝缘件25,将驱动用线圈23隔着绝缘件25卷绕于凸极部24b,并且将驱动用线圈23锡焊固定于端子销26。
之后,在连接部24j依次弯折铁芯主体54,使直线状的带状部54a成为呈环状的外周环部24a,并且使凸极部24b向外周环部24a的径向的内侧突出(弯折工序)。具体地说,按照图6A~图6C所示的顺序,从带状部54a的中心朝向两端侧弯折三次带状部54a。并且,在将与凸极部24b相对于外周部24e突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时,在弯折工序中,按压外周部24e的第一方向侧的面,在连接部24j弯折铁芯主体54。
具体地说,在弯折工序中,在第一次弯折带状部54a时,从图6A的箭头所示的方向向凹部24f按压弯折用工具(弯折用工具,省略图示),利用弯折用工具按压凹部24f,而弯折带状部54a,在第二次弯折带状部54a时,从图6B的箭头所示的方向向凹部24f按压弯折用工具,利用弯折用工具按压凹部24f,而弯折带状部54a。另外,在弯折工序中,使用与凸极部24b的末端面24g抵接的圆柱状的工具60。
并且,在弯折工序中,在第三次弯折带状部54a时,从图6C的箭头所示的方向向凹部24k按压弯折用工具,利用弯折用工具按压凹部24k,而弯折带状部54a。即,在弯折工序中,在按压配置在带状部54a的两端侧的外周部24e1的第一方向侧的面时,按压凹部24k,在按压除了外周部24e1以外的外周部24e的第一方向侧的面时,按压凹部24f。另外,在图6A~图6C中,省略了驱动用线圈23、绝缘件25以及端子销26的图示。
之后,通过焊接等连接带状部54a的端部彼此,而形成接缝24h。例如,通过激光焊接而连接带状部54a的端部彼此,而形成接缝24h。若带状部54a的端部彼此相连,则完成定子6。另外,若完成定子6,则将隔壁部件11的圆筒部11b插入于定子6的内周侧。之后,将电路板4固定于隔壁部件11,并且将端子销26锡焊固定于电路板4。并且,之后,以覆盖定子6以及电路板4的方式形成树脂密封部件12。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以上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配置于接缝24h的两侧的两个外周部24e1形成有凹部24k,所述凹部24k在周向上形成于和外周部24e1相连的凸极部24b与接缝24h之间。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制造定子6时的弯折工序中,在按压外周部24e1的第一方向侧的面时,按压凹部24k。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弯折工序中的最后被弯折的外周部24e1进行弯折时,对形成于靠近接缝24h的位置(即,远离连接部24j的位置)的凹部24k进行按压。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过如图6A~图6C所示那样在连接部24j依次弯折由借助连接部24j相连的6个外周部24e构成的带状部54a,来形成接缝24h而制造的定子铁芯24中,即使凸极部24b的数量比较少,也能够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使与外周部24e1相连的凸极部24b的末端面24g靠近假想圆VC1(参照图3)。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作为卷曲铁芯的定子铁芯24的凸极部24b的数量比较少,也能够抑制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由6个末端面24g形成的圆的圆度下降。
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24k在周向上,形成于和外周部24e1相连的凸极部24b与接缝24h之间的大致中心位置。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确保接缝24h与凹部24k的周向距离。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通过激光焊接而连接外周部24e1的周向上的端部彼此而形成接缝24h的情况下,能够在利用弯折用工具按压外周部24e1的凹部24k的状态下,向外周部24e1的周向上的端部照射激光。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使与外周部24e1相连的凸极部24b的末端面24g靠近假想圆VC1,并且,例如能够在利用弯折用工具按压凹部24k的状态下,向外周部24e1的周向上的端部照射激光,焊接外周部24e1的周向上的端部彼此。
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24k的侧面由两个平面24n、24p和平滑地连接平面24n与平面24p的曲面24r构成。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弯折工序中,能够防止:在利用弯折用工具按压凹部24k时,工具从凹部24k脱落。
(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在不变更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凹部24k在周向上,形成于和外周部24e1相连的凸极部24b与接缝24h之间的大致中心位置。除此之外,凹部24k例如既可以在周向上形成于比和外周部24e1相连的凸极部24b与接缝24h之间的大致中心位置靠接缝24h侧的位置,又可以形成于与外周部24e1相连的凸极部24b侧。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凹部24k的侧面由两个平面24n、24p和曲面24r构成,但是也可以使凹部24k的侧面整体成为曲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外周部24e1形成有凹部24f,但是也可以不在外周部24e1形成凹部24f。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在包括外周部24e1在内的6个外周部24e形成凹部24f。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定子铁芯24是层叠铁芯,但是只要定子铁芯24是卷曲铁芯,则定子铁芯24也可以不是层叠铁芯。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马达3在泵装置1中使用,但是马达3也可以在除了泵装置1以外的装置中使用。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定子6在马达3中使用,但是定子6也可以在发电机中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形成为筒状,并且所述定子具有线圈、绝缘部件以及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具有:隔着所述绝缘部件卷绕有所述线圈的多个凸极部,
所述定子铁芯具有:外周环部,所述外周环部形成为环状;以及所述多个凸极部,所述多个凸极部从所述外周环部朝向所述定子的径向的内侧突出,并且在所述定子的周向上以固定的间隔配置,
所述外周环部由与所述多个凸极部相同数量的外周部构成,
所述多个外周部沿着所述周向排列,并且在所述多个外周部各自的所述周向的中心连接有一个所述凸极部,
在所述外周部的所述周向上的边界的一个部位形成有接缝,
在所述外周部的所述周向上的边界中的除了形成有所述接缝的一个部位以外的剩余部位形成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外周部的所述径向的外侧端彼此,
在将配置于所述接缝的两侧的所述外周部设为第一外周部时,
在所述第一外周部的所述径向的外侧面形成有凹部,所述凹部朝向所述径向的内侧凹陷,
所述凹部在所述周向上形成于和所述第一外周部相连的所述凸极部与所述接缝之间;
在所述外周部中,至少在除了所述第一外周部之外的所述外周部的所述径向的外侧面形成有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朝向所述径向的内侧凹陷,
所述第二凹部在所述外周部的所述周向上的中心位置,形成为能够朝向所述径向的内侧按压的卡合部;
其中,形成于所述第一外周部的所述径向的外侧面的所述凹部的侧面,形成为能够朝向所述径向的内侧按压的卡合部,且呈曲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在所述周向上形成于和所述第一外周部相连的所述凸极部与所述接缝之间的中心位置,并形成为能够朝向所述径向的内侧按压的卡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所述第一外周部的所述径向的外侧面的所述凹部的所述侧面,形成为能够朝向所述径向的内侧按压的所述卡合部,且还具有从所述定子的轴向观察时的形状为直线的两个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铁芯是层叠由磁性材料构成的薄磁性板而形成的层叠铁芯,
所述凹部形成于所述第一外周部在所述层叠铁芯的层叠方向上的整个区域。
5.一种定子的制造方法,所述定子形成为筒状,并且所述定子具有线圈、绝缘部件以及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具有:隔着所述绝缘部件卷绕有所述线圈的多个凸极部,所述定子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预先制作铁芯主体,所述铁芯主体具有:直线状的带状部,所述带状部由借助连接部相连的多个外周部构成;以及多个凸极部,所述多个凸极部分别从所述外周部朝向与所述带状部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
在将配置在所述铁芯主体的所述直线状的带状部中的两端侧的两个所述外周部设为第一外周部时,在所述第一外周部的径向的外侧面形成有朝向所述径向的内侧凹陷的凹部,所述凹部形成于和所述第一外周部相连的所述凸极部与所述直线状的带状部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之间,
在所述外周部中,至少在除了所述第一外周部之外的所述外周部的外侧面形成有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朝向所述外周部的中心位置的内侧凹陷,
其中,形成于所述第一外周部的所述径向的外侧面的所述凹部的侧面,形成为能够朝向所述径向的内侧按压的卡合部,且呈曲面,
所述定子的制造方法具有:在所述连接部弯折所述铁芯主体的弯折工序,
在将与所述凸极部相对于所述外周部突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时,在所述弯折工序中,从所述带状部的中心朝向两端侧按压除了所述第一外周部以外的所述外周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所述第二凹部,在所述连接部依次弯折所述铁芯主体,并且
在按压配置在所述带状部的两端侧的所述第一外周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面时,通过按压所述凹部,使所述直线状的带状部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对齐,并接合为接缝,而构成具有外周环部和所述凸极部的定子铁芯,所述外周环部形成为环状,所述凸极部从所述外周环部朝向所述定子的所述径向的内侧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在所述直线状的带状部的长度方向上形成于和所述第一外周部相连的所述凸极部与所述端部之间的中心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线状的带状部具有6个所述外周部,
在从所述带状部的中心朝向两端侧进行第一次弯折时和第二次弯折时,通过对形成于所述外周部的所述第二凹部进行按压,在所述连接部依次弯折所述铁芯主体,并且,
在第三次弯折所述第一外周部时,通过按压所述凹部,使所述第一外周部的所述两端部对齐,做成所述接缝。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凸极部向与所述带状部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所述铁芯主体的状态下,将所述绝缘部件分别安装于所述凸极部,并且隔着所述绝缘部件卷绕所述线圈,
之后,为了使所述直线状的带状部成为呈环状的所述外周环部,通过从所述带状部的中心朝向两端侧按压所述外周部的第二凹部,在所述连接部依次弯折所述铁芯主体,并且通过对所述第一外周部按压所述凹部,使所述第一外周部的所述两端部对齐,并焊接为所述接缝,完成所述外周环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所述第一外周部的所述径向的外侧面的所述凹部,形成为还具有两个平面的凹部。
CN201710055483.9A 2016-01-28 2017-01-24 定子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70177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13902 2016-01-28
JP2016013902A JP2017135861A (ja) 2016-01-28 2016-01-28 ステータおよび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17708A CN107017708A (zh) 2017-08-04
CN107017708B true CN107017708B (zh) 2019-09-17

Family

ID=5789069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55483.9A Active CN107017708B (zh) 2016-01-28 2017-01-24 定子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CN201720095210.2U Active CN206498263U (zh) 2016-01-28 2017-01-24 定子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95210.2U Active CN206498263U (zh) 2016-01-28 2017-01-24 定子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91084B2 (zh)
EP (1) EP3200320B1 (zh)
JP (1) JP2017135861A (zh)
CN (2) CN1070177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56580B2 (ja) * 2015-09-30 2019-08-0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モータおよび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17135861A (ja) 2016-01-28 2017-08-03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および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19068570A (ja) * 2017-09-29 2019-04-25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及び、ステータ
JP2019068568A (ja) * 2017-09-29 2019-04-25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及び、ステータ
JP7035418B2 (ja) * 2017-09-29 2022-03-15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及び、ステータ
US11456629B2 (en) * 2017-12-07 2022-09-27 Kyocera Industrial Tools Corporation Stator with divided cores connected circumferentially
JP6951980B2 (ja) * 2018-01-29 2021-10-20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重心位置調整部材を備える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の重心位置調整部材の固定方法
JP2019176542A (ja) * 2018-03-27 2019-10-10 株式会社ミツバ 電動モータ
EP3745559B1 (en) * 2019-05-27 2022-03-09 Magnax Bv Stator for an axial flux machine
JP7084451B2 (ja) * 2020-08-11 2022-06-14 シナノケンシ株式会社 固定子コア及びモータ
DE102021106186A1 (de) * 2021-03-15 2022-09-15 Ebm-Papst Mulfingen Gmbh & Co. Kg Modular aufgebautes, segmentiertes Statorpake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16715U (zh) * 2010-01-29 2010-10-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铁芯及细桥链式铁芯
CN103812236A (zh) * 2012-11-12 2014-05-21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定子及其制造方法和具有该定子的电动机、压缩机
CN206498263U (zh) * 2016-01-28 2017-09-15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定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08891B (en) * 2000-02-21 2002-11-01 Misubishi Electric Corp Stator iron core of electric mo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lectric motor, and compresor
JP3590622B2 (ja) * 2002-05-16 2004-11-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角度検出器
WO2008139531A1 (ja) * 2007-04-27 2008-11-20 Mitsui High-Tec, Inc. 積層鉄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948474B2 (ja) * 2008-05-16 2012-06-06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電動機
JP2010057211A (ja) 2008-08-26 2010-03-11 Nippon Densan Corp モータ
WO2012105262A1 (ja) * 2011-02-03 2012-08-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モータのステータおよびモータ
CN103023165B (zh) * 2011-09-21 2017-10-31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电机定子铁芯结构及定子形成方法
JP2014050187A (ja) * 2012-08-30 2014-03-17 Asmo Co Ltd ステータ、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及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6200720B2 (ja) * 2013-01-28 2017-09-20 アスモ株式会社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及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JP6649733B2 (ja) * 2015-09-30 2020-02-19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モータおよびポン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16715U (zh) * 2010-01-29 2010-10-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铁芯及细桥链式铁芯
CN103812236A (zh) * 2012-11-12 2014-05-21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定子及其制造方法和具有该定子的电动机、压缩机
CN206498263U (zh) * 2016-01-28 2017-09-15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定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00320A1 (en) 2017-08-02
US20170222500A1 (en) 2017-08-03
CN206498263U (zh) 2017-09-15
EP3200320B1 (en) 2020-04-29
US10291084B2 (en) 2019-05-14
JP2017135861A (ja) 2017-08-03
CN107017708A (zh) 2017-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17708B (zh) 定子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JP6649733B2 (ja) ステータ、モータおよびポンプ装置
CN102801225B (zh) 电动机芯、定子、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JP6350666B2 (ja) ステータ製造方法及びステータ
CN101728888B (zh) 用于电机线圈的配线部件
JP6098589B2 (ja) 回転電機ステータ
KR20170017912A (ko) 전기 기계의 고정자
JP2011151933A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JP2016093055A (ja) ステータコアアセンブリ
US20200280232A1 (en) Transducer for converting between electrical energy and mechanical energy
JP2016046867A (ja) 回転電機ステータ
JP5622663B2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11286B2 (ja) 回転電機及び界磁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US7716810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commutator
CN108028560A (zh) 定子、马达以及泵装置
JP2007097239A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とその製造方法
JP6922118B2 (ja) 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CN108123580A (zh) 定子的制造方法、定子以及马达
CN108886304A (zh) 电动马达用定子的制造方法、电动马达的制造方法、电动马达用定子以及电动马达
CN109510332A (zh) 定子、马达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JP6811781B2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359857B2 (ja) コイル、および回転電機
CN110140280A (zh) 旋转电机的定子和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
JP6514978B2 (ja) ステータ、モータおよび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CN110462979A (zh) 电动马达用定子和电动马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