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00839B - 无人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无人机的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人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无人机的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00839B
CN107000839B CN201680003293.6A CN201680003293A CN107000839B CN 107000839 B CN107000839 B CN 107000839B CN 201680003293 A CN201680003293 A CN 201680003293A CN 107000839 B CN107000839 B CN 1070008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plane
target object
tracking
offline mode
f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329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00839A (zh
Inventor
郭灼
栗培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008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08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008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083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or al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automatic pilot
    • G05D1/10Simultaneous 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hree dimensions
    • G05D1/101Simultaneous 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hree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 G05D1/106Change initiated in response to external conditions, e.g. avoidance of elevated terrain or of no-fly zone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or al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automatic pilot
    • G05D1/0011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or al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automatic pilot associated with a remote control arrangement
    • G05D1/0016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or al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automatic pilot associated with a remote control arran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operator's input devi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9/00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C39/02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use
    • B64C39/024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use of the remote controlled vehicle type, i.e. RPV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50/00Propulsion; Power supply
    • B64U50/10Propulsion
    • B64U50/19Propulsion using electrically powered m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60/00Undercarriages
    • B64U60/50Undercarriages with landing leg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or al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automatic pilot
    • G05D1/0011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or al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automatic pilot associated with a remote control arrangement
    • G05D1/0022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or al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automatic pilot associated with a remote control arran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munication link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or al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automatic pilot
    • G05D1/0011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or al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automatic pilot associated with a remote control arrangement
    • G05D1/0033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or al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automatic pilot associated with a remote control arrangement by having the operator tracking the vehicle either by direct line of sight or via one or more cameras located remotely from the vehicl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or al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automatic pilot
    • G05D1/0011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or al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automatic pilot associated with a remote control arrangement
    • G05D1/0038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or al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automatic pilot associated with a remote control arrangement by providing the operator with simple or augmented images from one or more cameras located onboard the vehicle, e.g. tele-opera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or al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automatic pilot
    • G05D1/0094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or al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automatic pilot involving pointing a payload, e.g. camera, weapon, sensor, towards a fixed or moving targe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or al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automatic pilot
    • G05D1/10Simultaneous 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hree dimens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or al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automatic pilot
    • G05D1/10Simultaneous 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hree dimensions
    • G05D1/101Simultaneous 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hree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or al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automatic pilot
    • G05D1/12Target-seeking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10/00Type of UAV
    • B64U10/10Rotorcrafts
    • B64U10/13Flying platfo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20/00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UAVs
    • B64U20/80Arrangement of on-board electronics, e.g. avionics systems or wiring
    • B64U20/87Mounting of imaging devices, e.g. mounting of gimb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2101/00UAV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or applications
    • B64U2101/30UAV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or applications for imaging, photography or videograph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2201/00UAV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light controls
    • B64U2201/20Remote contr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无人机的控制系统,通过检测对交互界面的第一操作;根据所述第一操作确定触发的无人机的飞行模式,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飞行模式飞行。克服了进行需要多次手动操作才能控制无人机按照选择飞行模式飞行的缺陷,简化了选择无人机的飞行模式的操作过程,提高了无人机飞行的控制效率。

Description

无人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无人机的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无人机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针对真实世界的应用的一些监视、搜索、拍摄任务中,可能需要检测和跟踪一个或多个物体。可以使用携带了有效载荷(例如,相机)的无人机来跟踪物体、或被控制来沿某个方向移动。跟踪和飞行导航方法可以是基于全球定位系统数据或相机视觉的。然而,跟踪/导航的实际应用的发展由于缺乏容易使用的交互控制与指导系统而已经受到阻碍。目前,需要操作员手动选择目标物体、并且手动控制无人机/相机移动到该目标物体或跟随该目标物体,控制方式复杂,对操作员要求较高,缺少容易使用的交互系统来对无人机进行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无人机的控制系统,用于简化无人机的控制方式,提高无人机飞行的操作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的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对交互界面的第一操作。
根据所述第一操作确定触发的无人机的飞行模式,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飞行模式飞行。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的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对交互界面的第一操作。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操作确定触发的无人机的飞行模式,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飞行模式飞行。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的控制设备,包括:交互界面和处理器。
所述交互界面,用于检测第一操作。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操作确定触发的无人机的飞行模式,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飞行模式飞行。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的控制系统,包括:无人机和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的无人机的控制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无人机的控制系统,检测对交互界面的第一操作,通过第一操作来选择无人机的飞行模式,控制无人机按照第一操作触发的飞行模式飞行。克服了进行需要多次手动操作才能控制无人机按照选择飞行模式飞行的缺陷,简化了选择无人机的飞行模式的操作过程,提高了控制无人机的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人飞行系统100的示意性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无人机按照水平环绕跟踪模式飞行的一种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操作的一种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无人机按照垂直环绕跟踪模式飞行的一种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操作的又一种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无人机按照远离或靠近跟踪模式飞行的一种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操作的又一种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操作的又一种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无人机按照构图调整跟踪模式飞行的一种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控制装置300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控制设备400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的控制系统60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无人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无人机的控制系统。以下对本发明的描述使用无人机作为无人机的示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显而易见的是,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其他类型的无人机,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无人机。例如,无人机可以是小型或大型的无人机。在某些实施例中,无人机可以是旋翼无人机(rotorcraft),例如,由多个推动装置通过空气推动的多旋翼无人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此,无人机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无人机。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人飞行系统100的示意性架构图。本实施例以旋翼无人机为例进行说明。
无人飞行系统100可以包括无人机110、云台120、显示设备130和操纵设备140。其中,无人机110可以包括动力系统150、飞行控制系统160和机架170。无人机110可以与操纵设备140和显示设备130进行无线通信。
机架170可以包括机身和脚架(也称为起落架)。机身可以包括中心架以及与中心架连接的一个或多个机臂,一个或多个机臂呈辐射状从中心架延伸出。脚架与机身连接,用于在无人机110着陆时起支撑作用。
动力系统150可以包括电子调速器(简称为电调)151、一个或多个螺旋桨153以及与一个或多个螺旋桨153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电机152,其中电机152连接在电子调速器151与螺旋桨153之间,电机152和螺旋桨153设置在对应的机臂上;电子调速器151用于接收飞行控制系统160产生的驱动信号,并根据驱动信号提供驱动电流给电机152,以控制电机152的转速。电机152用于驱动螺旋桨旋转,从而为无人机110的飞行提供动力,该动力使得无人机110能够实现一个或多个自由度的运动。在某些实施例中,无人机110可以围绕一个或多个旋转轴旋转。例如,上述旋转轴可以包括横滚轴、平移轴和俯仰轴。应理解,电机152可以是直流电机,也可以交流电机。另外,电机152可以是无刷电机,也可以有刷电机。
飞行控制系统160可以包括飞行控制器161和传感系统162。传感系统162用于测量无人机的姿态信息,即无人机110在空间的位置信息和状态信息,例如,三维位置、三维角度、三维速度、三维加速度和三维角速度等。传感系统162例如可以包括陀螺仪、电子罗盘、惯性测量单元(英文: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简称:IMU)、视觉传感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气压计等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例如,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可以是全球定位系统(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或者。飞行控制器161用于控制无人机110的飞行,例如,可以根据传感系统162测量的姿态信息控制无人机110的飞行。应理解,飞行控制器161可以按照预先编好的程序指令对无人机110进行控制,也可以通过响应来自操纵设备140的一个或多个控制指令对无人机110进行控制。
云台120可以包括电调121和电机122。云台用于携带拍摄装置123。飞行控制器161可以通过电调121和电机122控制云台120的运动。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云台120还可以包括控制器,用于通过控制电调121和电机122来控制云台120的运动。应理解,云台120可以独立于无人机110,也可以为无人机110的一部分。应理解,电机122可以是直流电机,也可以交流电机。另外,电机122可以是无刷电机,也可以有刷电机。还应理解,云台可以位于无人机的顶部,也可以位于无人机的底部。
拍摄装置123例如可以是照相机或摄像机等用于捕获图像的设备,拍摄装置123可以与飞行控制器通信,并在飞行控制器的控制下进行拍摄。
显示设备130位于无人飞行系统100的地面端,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与无人机110进行通信,并且可以用于显示无人机110的姿态信息。另外,还可以在显示设备130上显示拍摄装置拍摄的图像。应理解,显示设备130可以是独立的设备,也可以设置在操纵设备140中。
操纵设备140位于无人飞行系统100的地面端,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与无人机110进行通信,用于对无人机110进行远程操纵。控制设备例如可以是遥控器或者安装有控制无人机的应用程序(英文:Application,简称:APP)的用户终端,由于是配置有触摸屏的终端设备,用户可以通过对终端设备的触摸屏对无人机输出飞行控制指令或者拍摄装置指令,例如遥控器、膝上型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地面控制站、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操纵设备接收用户的输入,可以指通过遥控器上的拔轮、按钮、按键、摇杆等输入装置或者用户终端上的用户界面(UI)对无人机进行操控。
应理解,上述对于无人飞行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命名仅是出于标识的目的,并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限制。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201、检测对交互界面的第一操作。
其中,交互界面是控制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用户进行交互的界面,用户可以对交互界面的操作,实现对无人机的控制,同时交互界面还可以显示无人机的飞行的所有参数,可以显示无人机拍摄的画面;当用户想要控制无人机的飞行时,用户对控制设备的交互界面进行操作,控制设备通过该交互界面检测到用户的操作,本实施例中,当用户想要对无人机的飞行模式进行选择时,用户便对交互界面进行第一操作,交互界面会对第一操作进行检测。其中控制设备可以为前述部分的操纵设备140,此处不再赘述。
S202、根据所述第一操作确定触发的无人机的飞行模式,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飞行模式飞行。
其中,无人有多种飞行模式,例如指点飞行模式,跟踪飞行模式等,不同的模式中无人机飞行轨迹、无人机的控制方式、无人机实现的功能可以不一样。用户可以通过在交互界面进行第一操作,以选择不同的飞行模式,其中,第一操作可以包含多种形式的操作,不同的操作形式可以对应不同的飞行模式,交互界面在检测到第一操作之后,控制设备会根据检测到的第一操作来确定对应的无人机的飞行模式,根据第一操作对应的无人机的飞行模式来控制无人机。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控制方法,通过检测对交互界面的第一操作,直接根据第一操作确定的无人机的飞行模式控制无人机飞行。避免了用户首先进行一次操作,将无人机的所有飞行模式都调取并显示出来,然后再进行一次操作选择无人机的飞行模式,最后点击确定,才能控制无人机按照相应的飞行模式进行飞行的情况,克服了需要进行多次手动操作才能控制无人机按照选择飞行模式飞行的缺陷,简化了选择无人机的飞行模式的操作过程,提高了控制无人机飞行的效率。
可选地,当所述第一操作为触点操作时,所述第一操作触发的飞行模式为指点飞行模式;所述指点飞行模式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朝着所述触点操作在拍摄画面中指示的方向飞行;所述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飞行模式飞行,包括: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指点飞行模式飞行。
其中,交互界面可以检测到用户的手指对其的按压或接触,当所述操作为一个触点操作时,即用户用一个手指对显示拍摄画面的交互界面进行按压或者触摸时,此时交互界面会检测到这个触点,第一操作就会触发飞行模式中的指点飞行模式,根据用户的触点可以在拍摄画面中确定飞行的方向,无人机沿着该触点确定的方向飞行,实现了无人机的定向飞行。这种对无人机的操作方法飞行简洁,实现了用户在拍摄画面中指向哪个方向,无人机就会朝哪个方向飞行。
可选地,当所述第一操作为画框操作时,所述第一操作触发的飞行模式为跟踪飞行模式;所述画框操作用于将拍摄画面中框选的对象作为跟踪的目标对象;所述跟踪飞行模式指示所述无人机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所述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飞行模式飞行,包括: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跟踪飞行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其中,交互界面可以检测到用户的手指对其的接触,当所述操作为画框操作时,即用户用一个手指对显示拍摄画面的交互界面进行按压或者触摸,并在保持按压或接触的同时拖动手指,此时在交互界面上便会形成一个矩形框,当所述矩形框框选到拍摄对象,或者由于拖动形成的矩形框覆盖了拍摄对象的部分或者整体时,无人机就会将其确定为跟踪的目标对象,此时无人机就会对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同时可以利用无人机携带的拍摄装置对其进行拍摄。
可选地,在执行S201之后,还检测对所述交互界面的第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用于确定无人机的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所述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跟踪飞行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包括: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跟踪飞行。
其中,如果用户通过第一操作画框操作选定目标对象时,无人机便对目标进行跟踪飞行,此时无人机随着目标的移动而改变自身的位置,实现对目标对象的跟踪,进一步地,跟踪飞行模式中包括多种子模式,其中每一种子模式都可以在跟踪飞行模式下实现不同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对交互界面进行第二操作来选择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保证无人机在对目标对象进行跟踪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子模式的特定功能。当交互界面检测到用户对其进行的第二操作时,控制装置就会按照第二操作触发的跟踪飞行子模式来对无人机进行控制。其中,在某些情况下,当用户界面检测到第二操作时,无人机就会按照第二操作触发的跟踪飞行的子模式一直飞行,直至接收到停止该子模式的信号;在某些情况下,当用户界面检测到第二操作时,无人机会按照第二操作触发的跟踪飞行的子模式来飞行,伴随着第二操作的操作过程改变无人机在空中的位置,直至第二操作停止操作或者第二操作失效。
相应地,S202的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为: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该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块可以为:监视(英文:watch)、跟随(英文:track)、环绕(英文:circle)、水平环绕跟踪飞行、垂直环绕跟踪飞行等;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避免了用户需要进行多次手动操作才能选择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的缺陷,简化了选择无人机的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的操作过程,提高了控制无人机飞行的效率。
可选地,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为水平环绕跟踪飞行模式,所述水平环绕跟踪模式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以目标对象为中心,保持所述无人机与所述目标对象的基本距离不变,在水平面上围绕目标对象跟踪飞行;所述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包括: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无人机按照水平环绕跟踪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其中,当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为水平环绕跟踪飞行模式,即第二操作触发的是水平环绕跟踪飞行模式,如图3所示,在水平环绕跟踪飞行模式中,无人机会保持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基本不变,无人机在某个特定的水平面上对目标对象进行环绕跟踪飞行,即无人机在如图3所示的圆形轨迹上绕着目标对象飞行;当用户在交互界面上进行第二操作,第二操作触发的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是水平环绕跟踪飞行模式时,控制装置会将第二操作转换成相应的控制杆量,控制设备会将控制杆量发送给无人机,无人机在收到所述控制杆量后,会根据所述控制杆量对无人机进行相应的控制,以此改变无人机在水平环绕目标对象飞行时的位置,即改变无人机在圆形轨迹上的位置。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还调整所述无人机的机头或者云台,使得所述无人机的摄像装置对准所述目标对象。
可选地,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用于对无人机的飞行速度、飞行方向、飞行距离、加速度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控制。
可选地,所述第二操作为至少一个触点操作且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触点向左移动;向左移动表示沿着图像坐标系的U轴的负轴方向移动;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水平环绕跟踪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包括: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以所述目标对象为中心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水平环绕飞行。
其中,当第二操作为至少一个触点操作且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触点向左移动,即当用户至少用一个手指按压或者触摸交互界面时,并且在保持按压或者触摸的同时,手指向左移动,其中,如图4所示,在控制设备的交互界面中,以图像坐标系来进行方向的定义,向左移动即是代表手指沿着图像坐标系的U轴的负轴方向移动,用户手指按压或触摸用户界面形成的触点X向U轴的负轴方向移动时(如图4所示的V3方向),控制设备会产生相应的控制杆量,控制设备将控制杆量发送给无人机,无人机可以根据该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以所述目标对象为中心沿逆时针(如图3所示的V1)或顺时针方向(如图3所示的V2)水平环绕飞行,其中是顺时针旋转还是逆时针旋转用户可以自己设置,在这里不做具体限定。此时,根据手指移动的方向控制无人机水平环绕飞行的方向,改变无人机在圆形轨迹上的位置。其中,此处的向左移动,并非严格的限定在与U轴平行的方向,其中移动的方向与U轴的夹角小于一定的角度阈值,都可以认为是向左移动,在这里不做具体的限定。
可选地,所述第二操作为至少一个触点操作且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触点向右移动;向右移动表示在图像坐标系中沿着图像坐标系中U轴的正轴方向移动;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水平环绕跟踪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包括: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以所述目标对象为中心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水平环绕飞行。
其中,当第二操作为至少一个触点操作且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触点向右移动,即当用户至少用一个手指按压或者触摸交互界面时,并且在保持按压或者触摸的同时,手指向右移动,其中,如图4所示,在控制设备的交互界面中,以图像坐标系来进行方向的定义方向,向右移动即是代表手指沿着图像坐标系的U轴的正轴方向移动,用户手指按压或触摸用户界面形成的触点X向U轴的正轴方向移动(如图4所示的V4方向),控制设备会产生相应的控制杆量,控制设备将控制杆量发送给无人机,无人机可以根据该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以所述目标对象为中心沿逆时针(如图3所示的V1)或顺时针(如图3所示的V2)方向水平环绕飞行,其中是顺时针旋转还是逆时针旋转用户可以自己设置,在这里不做具体限定。此时,根据手指移动的方向控制无人机水平环绕飞行的方向,改变无人机在圆形轨迹上的位置。其中,此处的向右移动,并非严格的限定在与U轴平行的方向,其中移动的方向与U轴的夹角小于一定的角度阈值,都可以认为是向右移动,在这里不做具体的限定。
可选地,本实施例还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以所述目标对象为中心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水平环绕飞行直至所述至少一个触点停止移动。当上述至少一个触点停止移动时,本实施例中控制无人机停止以目标对象为中心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水平环绕飞行。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无人机按照水平环绕跟踪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所拍摄的拍摄画面通过交互界面显示给用户。
可选地,本实施例在控制无人机按照水平环绕跟踪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时,本实施例中还调整所述无人机的机头或者云台,使得所述无人机的摄像装置对准所述目标对象。这样使得无人机一直保持跟踪拍摄目标对象的状态。
可选地,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为垂直环绕跟踪飞行模式,所述垂直环绕跟踪模式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以目标对象为中心,保持所述无人机与所述目标对象的基本距离不变,在垂直面上围绕目标对象跟踪飞行;所述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包括: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垂直环绕跟踪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其中,当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为垂直环绕跟踪飞行模式,即第二操作触发的是垂直环绕跟踪飞行模式,如图5所示,在垂直环绕跟踪飞行模式中,无人机会保持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基本不变,无人机在某个特定的垂直面上对目标对象进行环绕跟踪飞行,当用户在交互界面上进行第二操作,第二操作触发的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是垂直环绕跟踪飞行模式时,伴随着用户对交互界面进行第二操作的过程,控制设备会将第二操作转换成相应的控制杆量,控制设备会将控制杆量发送给无人机,无人机在收到所述控制杆量后,会根据所述控制杆量对无人机进行相应的控制,以此改变无人机在垂直圆弧上环绕用户飞行时的位置。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还调整所述无人机的机头或者云台,使得所述无人机的摄像装置对准所述目标对象。
可选地,所述第二操作为至少一个触点操作且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触点向上移动;向上移动表示沿着图像坐标系的V轴的负轴方向移动;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垂直环绕跟踪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包括: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以所述目标对象为中心沿远离地面的方向环绕飞行。
其中,当第二操作为至少一个触点操作且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触点向上移动,即当用户至少用一个手指按压或者触摸交互界面时,并且在保持按压或者触摸的同时,手指向上动,其中,如图6所示,在控制设备的交互界面中,以图像坐标系来进行方向的定义,向上移动即是代表手指沿着图像坐标系的V轴的负方向移动,用户手指按压或触摸用户界面形成的触点X向V轴的负轴方向移动(如图6所示的V7方向),控制设备会产生相应的控制杆量,控制设备将控制杆量发送给无人机,无人机可以根据该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以所述目标对象为中心、沿着如图5所示的圆弧形轨道朝远离地面的方向(如图5所示的V5)环绕飞行。其中,此处的向上移动,并非严格的限定在与V轴平行的方向,其中移动的方向与V轴的夹角小于一定的角度阈值,都可以认为是向上移动,在这里不做具体的限定。
可选地,所述第二操作为至少一个触点操作且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触点向下移动;向下移动表示在图像坐标系中沿着图像坐标系中V轴的正轴方向移动;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垂直环绕跟踪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包括: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以所述目标对象为中心沿靠近地面的方向环绕飞行。
其中,当第二操作为至少一个触点操作且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触点向下移动,即当用户至少用一个手指按压或者触摸交互界面时,并且在保持按压或者触摸的同时,手指向下移动,其中,如图6所示,在控制设备的交互界面中,以图像坐标系来进行方向的定义,向下移动即是代表手指沿着图像坐标系的V轴的正轴方向移动,用户手指按压或触摸用户界面形成的触点X向V轴的正轴方向移动,当手指向下移动时(如图6所示的V8方向),控制设备会产生相应的控制杆量,控制设备将控制杆量发送给无人机,无人机可以根据该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以所述目标对象为中心、沿着如图5所示的圆弧形轨道朝靠近地面的方向(如图5所示的V6)环绕飞行。其中,此处的向下移动,并非严格的限定在与V轴平行的方向,其中移动的方向与V轴的夹角小于一定的角度阈值,都可以认为是向上移动,在这里不做具体的限定。
可选地,所述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垂直环绕跟踪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包括:控制所述无人机沿远离地面的方向环绕飞行直至所述无人机位于所述目标对象的正上方;或者,控制所述无人机沿靠近地面的方向环绕飞行直至所述无人机的云台发生限位;或者,控制所述无人机沿靠近地面的方向环绕飞行直至所述无人机与地面或者地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距离。
其中,在控制无人机沿远离地面的方向飞行的过程中,当无人机飞行至该目标对象的正上方时,控制无人机停止以目标对象为中心沿远离地面的方向飞行,即使用户再将触点向上移动,本实施例也是控制无人机保持在该目标对象的正上方跟踪该目标对象飞行,不再继续飞行,因为无人机在使用装载在云台上的拍摄装置对目标对象进行跟踪时,当无人机飞到目标对象的正上方时,云台的俯仰轴会达到最大的转动角度,当无人机从前向后飞过目标对象的正上方时,无人机无法对目标对象继续跟踪。
在控制无人机沿靠近地面的方向飞行的过程中,当无人机的云台发生限位时,控制无人机停止以目标对象为中心沿靠近地面的方向飞行。即使用户再将触点向下移动,本实施例也是控制无人机保持在当前位置跟踪该目标对象飞行,一般情况下,当装载在云台上的拍摄装置的拍摄角度与水平面平行时,云台的俯仰轴会达到向上转动的最大角度发生限位,在对无人机进行特定设置后,当装载在云台上的拍摄装置向上转动,当拍摄角度与水平面达到30度时,云台的俯仰轴会发生限位,如果在俯仰轴发生限位时,无人机继续向靠近地面的方向运动,无人机的拍摄装置无法对目标对象进行跟踪和拍摄。在控制无人机向靠近地面的方向飞行的过程中,当检测到无人机与地面或地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距离时,无人机可能会有与地面或者地面障碍物碰撞的危险,此时控制无人机停止沿靠近地面的方向飞行。即使用户再将触点向下移动,本实施例也是控制无人机保持在当前位置跟踪该目标对象飞行。
可选地,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为远离跟踪飞行模式;所述远离跟踪飞行模式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沿着远离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包括: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无人机按照所述远离跟踪飞行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其中,当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为远离跟踪飞行模式,即第二操作触发的是远离跟踪飞行模式,如图7所示,在远离跟踪飞行模式中,无人机在保持对目标对象跟踪的前提下,会远离目标对象飞行,当用户在交互界面上进行第二操作,第二操作触发的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是远离跟踪飞行模式时,控制装置会将第二操作转换成相应的控制杆量,控制设备会将控制杆量发送给无人机,无人机在收到所述控制杆量后,会根据所述控制杆量对无人机进行相应的控制,以此增大无人机在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还调整所述无人机的机头或者云台,使得所述无人机的摄像装置对准所述目标对象。
可选地,所述第二操作为两个触点操作且至少一个所述触点相向移动。
其中,当第二操作为两个触点操作且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触点相向移动,即当用户至少用一个手指按压或者触摸交互界面时,交互界面上会形成与手指相对应的触点,在保持手指按压或者触摸交互界面的同时,手指之间相向移动,如图8所示,用户手指按压或触摸用户界面形成的两个触点(X1、X2)相对靠近(如图8所示的V11和V12),在两个触点相对靠近时,控制设备会产生相应的控制杆量,控制设备将控制杆量发送给无人机,无人机可以根据该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以远离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如图7所示的V9)飞行。其中,图8中以两个触点来示意性说明,两个以上的触点相向移动也可以实现该效果,在这里不作具体的限定。
可选地,所述远离跟踪飞行模式具体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沿所述无人机与所述目标对象之间的连线向远离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
其中,在用户在使用第二操作来控制无人机按照远离跟踪飞行模式飞行时,无人机确定目标对象的位置和无人机当前位置之间的连线,无人机会沿着该连线远离目标对象飞行,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无人机对目标对象的跟踪和拍摄角度不变,实现由近及远的拍摄。
可选地,所述控制无人机按照所述远离跟踪飞行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包括:控制所述无人机向远离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两个触点之间缩小的距离的N倍,所述N为正数。
其中,由于触点之间的相向移动,使得两个触点之间的距离缩小了D1,相应地,可以根据两个触点之间缩小的距离D1来控制无人机远离目标对象的距离,具体的将缩小的距离与无人机远离飞行的距离形成映射关系,具体的,当缩小的距离为D1时,本实施例控制无人机向远离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的距离为N*D1,其中N的大小可以预先设置,也可以由用户自行设置。
可选地,所述控制无人机按照所述远离跟踪飞行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包括:控制所述无人机向远离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直至所述无人机与所述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距离。
其中,由于触点之间的相向移动,使得两个触点之间的距离缩小,相应地,本实施例控制无人机向远离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当无人机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距离时,本实施例控制无人机停止向远离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其中,第二预设距离可以为用户与无人机之间的最大距离,也可以由用户自行设定,第二预设距离也可以根据目标对象在拍摄画面中的大小决定。
可选地,所述控制无人机按照所述远离跟踪飞行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包括:控制所述无人机向远离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直至所述目标对象的画面占所述交互界面或拍摄画面的比例为第一预设比例。
具体地,由于触点之间的相向移动,使得两个触点之间的距离缩小,相应地,本实施例中控制无人机向远离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目标对象在交互界面或拍摄画面中的比例会越来越小,当无人机的摄像装置拍摄到的目标对象的画面占交互界面或者拍摄画面的比例为第一预设比例时,本实施例中控制无人机停止向远离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其中,第一预设比例可以由用户设定。
可选地,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为靠近跟踪飞行模式;所述靠近跟踪飞行模式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向靠近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所述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包括: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靠近跟踪飞行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其中,当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为靠近跟踪飞行模式,即第二操作触发的是靠近跟踪飞行模式,如图7所示,在靠近跟踪飞行模式中,对目标对象进行靠近跟踪飞行,当用户在交互界面上进行第二操作,第二操作触发的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是靠近跟踪飞行模式时,控制装置会将第二操作转换成相应的控制杆量,控制设备会将控制杆量发送给无人机,无人机在收到所述控制杆量后,会根据所述控制杆量对无人机进行相应的控制,在对目标对象进行跟踪的同时,减小无人机在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还调整所述无人机的机头或者云台,使得所述无人机的摄像装置对准所述目标对象。
可选地,所述第二操作为两个触点操作且至少一个所述触点背向移动。
其中,当第二操作为两个触点操作且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触点背向移动,即当用户至少用一个手指按压或者触摸交互界面时,并且在保持按压或者触摸的同时,手指向背向移动,其中,如图9所示,在控制设备的交互界面中,用户手指按压或触摸用户界面形成的两个触点(X1、X2),当手指向背向移动时,触点也会随之背向移动(如图9所示的V13和V14),控制设备会产生相应的控制杆量,控制设备将控制杆量发送给无人机,无人机可以根据该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以靠近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如图7所示的V10)飞行。
可选地,所述靠近跟踪飞行模式具体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沿所述无人机与所述目标对象之间的连线向靠近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
其中,在用户在使用第二操作来控制无人机按照靠近跟踪飞行模式飞行时,无人机确定目标对象的位置和无人机当前位置之间的连线,无人机会沿着该连线靠近目标对象飞行,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无人机对目标对象的跟踪和拍摄角度不变,实现由远及近的拍摄。
可选地,所述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靠近跟踪飞行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包括:控制所述无人机向靠近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两个触点之间远离的距离的M倍,所述M为正数。
其中,由于触点之间的背向移动,使得两个触点之间的距离增大了D2,相应地,可以根据两个触点之间增大的距离D2来控制无人机靠近目标对象的距离,具体的将增大的距离与无人机靠近飞行的距离形成映射关系,具体的,当增大的距离为D2时,本实施例中控制无人机向靠近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的距离为M*D2,其中N的大小可以预先设置,也可以由用户自行设置。
可选地,所述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靠近跟踪飞行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包括:控制所述无人机向靠近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直至所述无人机与所述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距离。
具体地,由于触点之间的背向移动,使得两个触点之间的距离增大,相应地,本实施例中控制无人机向靠近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当无人机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距离时,本实施例中控制无人机停止向靠近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其中,其中,第三预设距离可以为用户与无人机之间的最近距离,也可以由用户自行设定,第三预设距离也可以根据目标对象在拍摄画面中的大小决定。
可选地,所述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靠近跟踪飞行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包括:控制所述无人机向靠近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直至所述目标对象的画面占所述交互界面或拍摄画面的比例为第二预设比例。
其中,由于触点之间的背向移动,使得两个触点之间的距离增大,相应地,本实施例中控制无人机向靠近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目标对象在拍摄画面的范围或比例会变大,当无人机的摄像装置拍摄到的目标对象的画面占交互界面(显示界面或者拍摄画面)的比例为第二预设比例时,本实施例中控制无人机停止向靠近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其中,第二预设比例可以由用户设定。
可选地,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用于对无人机的飞行速度、飞行方向、飞行距离、加速度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控制。
其中,在跟踪飞行模式中,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可以对无人机进行控制,可以改变无人机在空中的位置,第二操作可以对无人机的各种运动参数进行控制,实现对飞行方向、飞行速度、飞行距离、飞行加速度的控制。
可选地,所述控制杆量可以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触点移动的距离、移动的方向、移动的速度、移动的加速度中的一个或多个来获取。
其中,当触点随着用户的手指移动时,控制设备会产生相应的控制杆量,其中控制杆量可以根据触点移动的距离来计算,例如在图4中,当手指移动后,可以将移动后手指的位置与手指原始位置之间的距离来换算成控制杆量,在某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手指移动的速度来换算成无人机的控制杆量。在水平环绕跟踪飞行模式、垂直环绕跟踪飞行模式中,通过至少一个触点的移动方向来控制无人机运动,则触点的移动方向也可以换算成控制杆量,水平环绕跟踪飞行模式、垂直环绕跟踪飞行模式,当有多个触点时,可以将多个触点的中心点作为有效触点来计算控制杆量。
可选地,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包括: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直至所述第二操作停止操作或者失效。
其中,在用户在进行第二操作时,控制设备计算与第二操作相对应的控制杆量,当第二操作停止操作时,控制设备不再产生杆量,比如,在图4中,如果用户的手指在交互界面上停止移动,则认为第二操作停止,控制设备不再产生相应的杆量;另外,当用户的操作失效时,控制设备也不再产生杆量,例如在图5中,当装载拍摄装置的云台发生限位时,即使第二操作继续,则依然认为该操作失效,此时,控制设备也不再产生相应的控制杆量。
在某些实施例中,垂直环绕跟踪飞行模式、远离跟踪飞行、靠近跟踪飞行和水平环绕跟踪飞行模式中可以两两组合或者多个之间进行组合,即可以使用第二操作同时实现垂直环绕跟踪飞行模式、远离跟踪飞行、靠近跟踪飞行和水平环绕跟踪飞行模式中的多种,例如当第二操作为两个触点操作,且两个触点背向远离,而且两个触点向下移动,则无人机实现的运动是无人机在靠近拍摄对象的同时,无人机向靠近地面的方向飞行。垂直环绕跟踪飞行模式、远离跟踪飞行、靠近跟踪飞行和水平环绕跟踪飞行模式中对应的各自对应的第二操作可以相互组合,实现多种跟踪飞行效果。
可选地,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为构图调整飞行模式。所述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包括:根据所述第二操作在拍摄画面中确定特定范围且包括所述目标对象的目标图像;以及控制所述无人机向靠近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直至所述目标图像在拍摄画面中达到预设范围。
其中,根据第二操作,在拍摄画面中确定一个包括该目标对象的特定范围的目标图像,然后控制无人机向靠近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相应地,随着无人机靠近目标对象,目标图像占拍摄画面或交互界面中比例会越来越大,当上述特定范围在拍摄画面中达到预设范围时,控制无人机停止向靠近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这样用户可以自己选择包括目标对象的图像在拍摄画面的中大小或比例,无人机会自动飞到拍摄位置,形成用户想要的构图,避免了用户需要进行手动操作无人机,调整无人机位置才能拍出想要的构图,简要了操作过程。
可选地,所述预设范围为所述拍摄画面的范围。
其中,交互界面上显示的是拍摄画面,随着无人机向靠近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上述特定范围的目标图像在交互界面或拍摄画面上显示的比例逐渐增加,当特定范围全为拍摄画面(例如交互界面全屏显示特定范围)时,控制无人机停止向靠近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这样当用户选择了该特定范围时,无人机可以调整在空中的位置,按照用户选择的特定范围,将该范围内的图像占满整个拍摄画面,无需手动操作,对用户的操作水平要求低。
可选地,所述特定范围为与拍摄画面或交互界面等比例的矩形范围。
其中,用户在交互界面上进行第二操作,第二操作可以确定与拍摄画面或交互界面等比例的矩形,在确定了该矩形以后,无人机便会靠近目标对象跟踪飞行。
可选地,所述第二操作为两个触点操作。
其中,第二操作为两个触点操作,即用户使用两个手指触摸或按压交互界面时,如图10所示,会在交互界面上形成两个触点(X1、X2),控制设备会根据手指触摸或按压确定所述特定范围,所述特定范围是根据两个触点确定的矩形,所述矩形可以与拍摄画面或者交互界面等比例。
可选地,所述两个触点的位置为所述矩形的端点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两个触点的连线为所述矩形的对角线。
目前,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直接根据第一操作确定的飞行模式来飞行,克服了进行需要多次手动操作才能控制无人机按照选择飞行模式飞行的缺陷,简化了选择无人机的飞行模式的操作过程,提高了控制无人机飞行的效率,另外还可以根据第二操作来改变无人机在空中的位置,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便可以实现多种拍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执行时可包括如图2及其对应实施例中的无人机的控制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控制装置3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包括:检测模块301和控制模块302,其中,检测模块301,用于检测对交互界面的第一操作;控制模块3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操作确定触发的无人机的飞行模式,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飞行模式飞行。
可选地,当所述第一操作为触点操作时,所述第一操作触发的飞行模式为指点飞行模式;所述指点飞行模式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朝着所述触点操作在拍摄画面中指示的方向飞行。所述控制模块302,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指点飞行模式飞行。
可选地,当所述第一操作为画框操作时,所述第一操作触发的飞行模式为跟踪飞行模式;所述画框操作用于将拍摄画面中框选的对象作为跟踪的目标对象;所述跟踪飞行模式指示所述无人机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所述控制模块302,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跟踪飞行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可选地,所述检测模块301,还用于在检测对交互界面的第一操作之后,检测对所述交互界面的第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用于确定无人机的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所述控制模块302,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可选地,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为水平环绕跟踪飞行模式,所述水平环绕跟踪模式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以目标对象为中心,保持所述无人机与所述目标对象的距离基本不变,在水平面上围绕目标对象跟踪飞行。所述控制模块3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无人机按照水平环绕跟踪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可选地,所述第二操作为至少一个触点操作且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触点向左移动;向左移动表示沿着图像坐标系的U轴的负轴方向移动。所述控制模块3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以所述目标对象为中心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水平环绕飞行。
可选地,所述第二操作为至少一个触点操作且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触点向右移动;向右移动表示在图像坐标系中沿着图像坐标系中U轴的正轴方向移动。所述控制模块3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以所述目标对象为中心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水平环绕飞行。
可选地,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为垂直环绕跟踪飞行模式;所述垂直环绕跟踪模式用于指示无人机以目标对象为中心,保持无人机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基本不变,在垂直面上围绕目标对象跟踪飞行。所述控制模块3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垂直环绕跟踪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可选地,所述第二操作为至少一个触点操作且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触点向上移动。向上移动表示沿着图像坐标系中V轴的负轴方向移动;所述控制模块3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以所述目标对象为中心沿远离地面的方向环绕飞行。
可选地,所述第二操作为至少一个触点操作且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触点向下移动。向下移动表示沿着图像坐标系中V轴的正轴方向移动;所述控制模块3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以所述目标对象为中心沿靠近地面的方向环绕飞行。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302,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沿远离地面的方向环绕飞行直至所述无人机位于所述目标对象的正上方。或者,控制所述无人机沿靠近地面的方向环绕飞行直至所述无人机的云台发生限位。或者,控制所述无人机沿靠近地面的方向环绕飞行直至所述无人机与地面或者地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距离。
可选地,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为远离跟踪飞行模式;所述远离跟踪飞行模式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沿着远离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所述控制模块3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无人机按照所述远离跟踪飞行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可选地,所述第二操作为两个触点操作且至少一个所述触点相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远离跟踪飞行模式具体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沿所述无人机与所述目标对象之间的连线向远离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302,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向远离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直至所述无人机与所述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距离。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302,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向远离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直至所述目标对象的画面占所述交互界面或拍摄画面的比例为第一预设比例。
可选地,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为靠近跟踪飞行模式;所述靠近跟踪飞行模式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向靠近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所述控制模块3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靠近跟踪飞行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可选地,所述第二操作为两个触点操作且至少一个所述触点背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靠近跟踪飞行模式具体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沿所述无人机与所述目标对象之间的连线向靠近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302,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向靠近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直至所述无人机与所述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距离。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302,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向靠近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直至所述目标对象的画面占所述交互界面或拍摄画面的比例为第二预设比例。
可选地,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用于对无人机的飞行速度、飞行方向、飞行距离、加速度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控制。
可选地,所述控制杆量可以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触点移动的距离、移动的方向、移动的速度、移动的加速度中的一个或多个来获取。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302,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直至所述第二操作停止操作。
可选地,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为构图调整飞行模式。所述控制模块3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在拍摄画面中确定特定范围且包括所述目标对象的目标图像;以及控制所述无人机向靠近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直至所述目标图像在拍摄画面中达到预设范围。
可选地,所述预设范围为所述拍摄画面的范围。
可选地,所述特定范围为与拍摄画面等比例或交互界面等比例的矩形范围。
可选地,所述第二操作为两个触点操作。
可选地,所述两个触点的位置为所述矩形的端点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两个触点的连线为所述矩形的对角线。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控制设备4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设备可以包括:交互界面401和处理器402。上述的交互界面401与处理器402通过总线连接。
上述处理器402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英文: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其中,交互界面401,用于检测第一操作。
所述处理器4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操作确定触发的无人机的飞行模式,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飞行模式飞行。
可选地,当所述第一操作为触点操作时,所述第一操作触发的飞行模式为指点飞行模式;所述指点飞行模式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朝着所述触点操作在拍摄画面中指示的方向飞行。所述处理器402,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指点飞行模式飞行。
可选地,当所述第一操作为画框操作时,所述第一操作触发的飞行模式为跟踪飞行模式;所述画框操作用于将拍摄画面中框选的对象作为跟踪的目标对象;所述跟踪飞行模式指示所述无人机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所述处理器402,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跟踪飞行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可选地,所述交互界面401,还用于在检测第一操作之后检测第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用于确定无人机的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
相应地,所述处理器402,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第二操作确定的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可选地,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为水平环绕跟踪飞行模式,所述水平环绕跟踪模式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以目标对象为中心,保持所述无人机与所述目标对象的距离基本不变,在水平面上围绕目标对象跟踪飞行。所述处理器4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无人机按照水平环绕跟踪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可选地,所述第二操作为至少一个触点操作且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触点向左移动;向左移动表示沿着图像坐标系的U轴的负轴方向移动。所述处理器4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以所述目标对象为中心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水平环绕飞行。
可选地,所述第二操作为至少一个触点操作且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触点向右移动;向右移动表示在图像坐标系中沿着图像坐标系中U轴的正轴方向移动。所述处理器4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以所述目标对象为中心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水平环绕飞行。
可选地,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为垂直环绕跟踪飞行模式;所述垂直环绕跟踪模式用于指示无人机以目标对象为中心,保持无人机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基本不变,在垂直面上围绕目标对象跟踪飞行。所述处理器4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垂直环绕跟踪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可选地,所述第二操作为至少一个触点操作且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触点向上移动,向上移动表示沿着图像坐标系中V轴的负轴方向移动;
所述处理器4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以所述目标对象为中心沿远离地面的方向环绕飞行。
可选地,所述第二操作为至少一个触点操作且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触点向下移动,向下移动表示沿着图像坐标系中V轴的正轴方向移动;
所述处理器4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以所述目标对象为中心沿靠近地面的方向环绕飞行。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402,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沿远离地面的方向环绕飞行直至所述无人机位于所述目标对象的正上方。或者,控制所述无人机沿靠近地面的方向环绕飞行直至所述无人机的云台发生限位。或者,控制所述无人机沿靠近地面的方向环绕飞行直至所述无人机与地面或者地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距离。
可选地,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为远离跟踪飞行模式;所述远离跟踪飞行模式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沿着远离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所述处理器4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无人机按照所述远离跟踪飞行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可选地,所述第二操作为两个触点操作且至少一个所述触点相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远离跟踪飞行模式具体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沿所述无人机与所述目标对象之间的连线向远离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402,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向远离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直至所述无人机与所述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距离。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402,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向远离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直至所述目标对象的画面占所述交互界面或拍摄画面的比例为第一预设比例。
可选地,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为靠近跟踪飞行模式;所述靠近跟踪飞行模式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向靠近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所述处理器4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靠近跟踪飞行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可选地,所述第二操作为两个触点操作且至少一个所述触点背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靠近跟踪飞行模式具体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沿所述无人机与所述目标对象之间的连线向靠近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402,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向靠近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直至所述无人机与所述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距离。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402,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向靠近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直至所述目标对象的画面占所述交互界面或拍摄画面的比例为第二预设比例。
可选地,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用于对无人机的飞行速度、飞行方向、飞行距离、加速度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控制。
可选地,所述控制杆量可以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触点移动的距离、移动的方向、移动的速度、移动的加速度中的一个或多个获取。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402,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直至所述第二操作停止操作。
可选地,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为构图调整飞行模式。所述处理器4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在拍摄画面中确定特定范围且包括所述目标对象的目标图像;以及控制所述无人机向靠近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直至所述目标图像在拍摄画面中达到预设范围。
可选地,所述预设范围为所述拍摄画面的范围。
可选地,所述特定范围为与拍摄画面等比例或交互界面等比例的矩形范围。
可选地,所述第二操作为两个触点操作。
可选地,所述两个触点的位置为所述矩形的端点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两个触点的连线为所述矩形的对角线。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403。交互界面401、处理器402和存储器403通过总线连接。存储器403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402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403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器403用于存储执行无人机的控制方法的代码,处理器402用于调用存储器403存储的代码执行上述方案。
本实施例的设备,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的控制系统6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系统包括:无人机的控制设备400和无人机500。其中,无人机的控制设备400可以采用图12所示设备实施例的结构,其对应地,可以执行本发明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内存(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5)

1.一种无人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用户对交互界面的第一操作,其中,所述交互界面显示无人机拍摄的拍摄画面;
根据所述第一操作确定触发的无人机的飞行模式,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飞行模式飞行;
当所述第一操作为触点操作时,所述第一操作触发的飞行模式为指点飞行模式;
所述指点飞行模式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朝着所述触点操作在拍摄画面中指示的方向飞行;
所述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飞行模式飞行,包括:
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指点飞行模式飞行;
当所述第一操作为画框操作时,所述第一操作触发的飞行模式为跟踪飞行模式;
所述画框操作用于将拍摄画面中框选的对象作为跟踪的目标对象;所述跟踪飞行模式指示所述无人机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所述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飞行模式飞行,包括:
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跟踪飞行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对交互界面的第一操作之后还包括:
检测对所述交互界面的第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用于确定无人机的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
所述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跟踪飞行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包括:
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为水平环绕跟踪飞行模式,所述水平环绕跟踪模式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以目标对象为中心,保持所述无人机与所述目标对象的距离基本不变,在水平面上围绕目标对象跟踪飞行;
所述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无人机按照水平环绕跟踪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为至少一个触点操作且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触点向左移动;向左移动表示沿着图像坐标系的U轴的负轴方向移动;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无人机按照水平环绕跟踪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以所述目标对象为中心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水平环绕飞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为至少一个触点操作且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触点向右移动;向右移动表示沿着图像坐标系中U轴的正轴方向移动;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无人机按照水平环绕跟踪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以所述目标对象为中心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水平环绕飞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为垂直环绕跟踪飞行模式;所述垂直环绕跟踪模式用于指示无人机以目标对象为中心,保持无人机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基本不变,在垂直面上围绕目标对象跟踪飞行;
所述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跟踪飞行子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垂直环绕跟踪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为至少一个触点操作且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触点向上移动;向上移动表示沿着图像坐标系中V轴的负轴方向移动;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垂直环绕跟踪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以所述目标对象为中心沿远离地面的方向环绕飞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为至少一个触点操作且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触点向下移动;向下移动表示沿着图像坐标系中V轴的正轴方向移动;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垂直环绕跟踪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以所述目标对象为中心沿靠近地面的方向环绕飞行。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垂直环绕跟踪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包括:
控制所述无人机沿远离地面的方向环绕飞行直至所述无人机位于所述目标对象的正上方;或者,
控制所述无人机沿靠近地面的方向环绕飞行直至所述无人机的云台发生限位;或者,
控制所述无人机沿靠近地面的方向环绕飞行直至所述无人机与地面或者地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为远离跟踪飞行模式;所述远离跟踪飞行模式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沿着远离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
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无人机按照所述远离跟踪飞行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为两个触点操作且至少一个所述触点相向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离跟踪飞行模式具体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沿所述无人机与所述目标对象之间的连线向远离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无人机按照所述远离跟踪飞行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包括:
控制所述无人机向远离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直至所述无人机与所述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距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无人机按照所述远离跟踪飞行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包括:
控制所述无人机向远离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直至所述目标对象的画面占所述交互界面或拍摄画面的比例为第一预设比例。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为靠近跟踪飞行模式;所述靠近跟踪飞行模式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向靠近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
所述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靠近跟踪飞行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为两个触点操作且至少一个所述触点背向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近跟踪飞行模式具体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沿所述无人机与所述目标对象之间的连线向靠近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靠近跟踪飞行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包括:
控制所述无人机向靠近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直至所述无人机与所述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距离。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靠近跟踪飞行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包括:
控制所述无人机向靠近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直至所述目标对象的画面占所述交互界面或拍摄画面的比例为第二预设比例。
20.根据权利要求3-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用于对无人机的飞行速度、飞行方向、飞行距离、加速度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控制。
21.根据权利要求3-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杆量可以通过至少一个触点移动的距离、移动的方向、移动的速度、移动的加速度中的一个或多个获取。
22.根据权利要求2-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包括:
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直至所述第二操作停止操作。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为构图调整飞行模式,
所述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操作在拍摄画面中确定特定范围且包括所述目标对象的目标图像;
控制所述无人机向靠近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直至所述目标图像在拍摄画面中达到预设范围。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范围为所述拍摄画面的范围。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定范围为与拍摄画面等比例或交互界面等比例的矩形范围。
26.根据权利要求23-2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为两个触点操作。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触点的位置为矩形的端点的位置。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触点的连线为矩形的对角线。
29.一种无人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对交互界面的第一操作,其中,所述交互界面显示无人机拍摄的拍摄画面;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操作确定触发的无人机的飞行模式,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飞行模式飞行;
当所述第一操作为触点操作时,所述第一操作触发的飞行模式为指点飞行模式;所述指点飞行模式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朝着所述触点操作在拍摄画面中指示的方向飞行;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指点飞行模式飞行;
当所述第一操作为画框操作时,所述第一操作触发的飞行模式为跟踪飞行模式;所述画框操作用于将拍摄画面中框选的对象作为跟踪的目标对象;所述跟踪飞行模式指示所述无人机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跟踪飞行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在检测对交互界面的第一操作之后,检测对所述交互界面的第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用于确定无人机的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为水平环绕跟踪飞行模式,所述水平环绕跟踪模式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以目标对象为中心,保持所述无人机与所述目标对象的距离基本不变,在水平面上围绕目标对象跟踪飞行;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无人机按照水平环绕跟踪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为至少一个触点操作且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触点向左移动;向左移动表示沿着图像坐标系的U轴的负轴方向移动;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以所述目标对象为中心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水平环绕飞行。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为至少一个触点操作且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触点向右移动;向右移动表示在图像坐标系中沿着图像坐标系中U轴的正轴方向移动;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以所述目标对象为中心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水平环绕飞行。
34.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为垂直环绕跟踪飞行模式;所述垂直环绕跟踪模式用于指示无人机以目标对象为中心,保持无人机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基本不变,在垂直面上围绕目标对象跟踪飞行;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垂直环绕跟踪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为至少一个触点操作且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触点向上移动;向上移动表示沿着图像坐标系中V轴的负轴方向移动;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以所述目标对象为中心沿远离地面的方向环绕飞行。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为至少一个触点操作且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触点向下移动;向下移动表示沿着图像坐标系中V轴的正轴方向移动;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以所述目标对象为中心沿靠近地面的方向环绕飞行。
37.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无人机沿远离地面的方向环绕飞行直至所述无人机位于所述目标对象的正上方;或者,
控制所述无人机沿靠近地面的方向环绕飞行直至所述无人机的云台发生限位;或者,
控制所述无人机沿靠近地面的方向环绕飞行直至所述无人机与地面或者地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距离。
38.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为远离跟踪飞行模式;所述远离跟踪飞行模式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沿着远离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无人机按照所述远离跟踪飞行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为两个触点操作且至少一个所述触点相向移动。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离跟踪飞行模式具体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沿所述无人机与所述目标对象之间的连线向远离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
41.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向远离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直至所述无人机与所述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距离。
42.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向远离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直至所述目标对象的画面占所述交互界面或拍摄画面的比例为第一预设比例。
43.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为靠近跟踪飞行模式;所述靠近跟踪飞行模式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向靠近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靠近跟踪飞行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为两个触点操作且至少一个所述触点背向移动。
45.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近跟踪飞行模式具体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沿所述无人机与所述目标对象之间的连线向靠近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
46.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向靠近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直至所述无人机与所述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距离。
47.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向靠近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直至所述目标对象的画面占所述交互界面或拍摄画面的比例为第二预设比例。
48.根据权利要求31-4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用于对无人机的飞行速度、飞行方向、飞行距离、加速度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控制。
49.根据权利要求31-4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杆量可以通过至少一个触点移动的距离、移动的方向、移动的速度、移动的加速度中的一个或多个来获取。
50.根据权利要求30-4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直至所述第二操作停止操作。
5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为构图调整飞行模式,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在拍摄画面中确定特定范围且包括所述目标对象的目标图像;以及控制所述无人机向靠近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直至所述目标图像在拍摄画面中达到预设范围。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范围为所述拍摄画面的范围。
53.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定范围为与拍摄画面等比例或交互界面等比例的矩形范围。
54.根据权利要求51-5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为两个触点操作。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触点的位置为矩形的端点的位置。
56.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触点的连线为矩形的对角线。
57.一种无人机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交互界面和处理器;
交互界面,用于显示无人机拍摄的拍摄画面并检测用户的第一操作;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操作确定触发的无人机的飞行模式,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飞行模式飞行;
当所述第一操作为触点操作时,所述第一操作触发的飞行模式为指点飞行模式;所述指点飞行模式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朝着所述触点操作在拍摄画面中指示的方向飞行;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指点飞行模式飞行;
当所述第一操作为画框操作时,所述第一操作触发的飞行模式为跟踪飞行模式;所述画框操作用于将拍摄画面中框选的对象作为跟踪的目标对象;所述跟踪飞行模式指示所述无人机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跟踪飞行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互界面,还用于在检测第一操作之后检测第二操作;
所述第二操作用于确定无人机的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第二操作确定的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为水平环绕跟踪飞行模式,所述水平环绕跟踪模式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以目标对象为中心,保持所述无人机与所述目标对象的距离基本不变,在水平面上围绕目标对象跟踪飞行;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无人机按照水平环绕跟踪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为至少一个触点操作且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触点向左移动;向左移动表示沿着图像坐标系的U轴的负轴方向移动;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以所述目标对象为中心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水平环绕飞行。
61.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为至少一个触点操作且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触点向右移动;向右移动表示在图像坐标系中沿着图像坐标系中U轴的正轴方向移动;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以所述目标对象为中心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水平环绕飞行。
62.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为垂直环绕跟踪飞行模式;所述垂直环绕跟踪模式用于指示无人机以目标对象为中心,保持无人机与目标对象的距离基本不变,在垂直面上围绕目标对象跟踪飞行;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垂直环绕跟踪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63.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为至少一个触点操作且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触点向上移动;向上移动表示沿着图像坐标系中V轴的负轴方向移动;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以所述目标对象为中心沿远离地面的方向环绕飞行。
64.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为至少一个触点操作且基于所述至少一个触点向下移动;向下移动表示沿着图像坐标系中V轴的正轴方向移动;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以所述目标对象为中心沿靠近地面的方向环绕飞行。
65.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无人机沿远离地面的方向环绕飞行直至所述无人机位于所述目标对象的正上方;或者,
控制所述无人机沿靠近地面的方向环绕飞行直至所述无人机的云台发生限位;或者,
控制所述无人机沿靠近地面的方向环绕飞行直至所述无人机与地面或者地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距离。
66.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为远离跟踪飞行模式;所述远离跟踪飞行模式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沿着远离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无人机按照所述远离跟踪飞行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67.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为两个触点操作且至少一个所述触点相向移动。
68.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离跟踪飞行模式具体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沿所述无人机与所述目标对象之间的连线向远离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
69.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向远离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直至所述无人机与所述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距离。
70.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向远离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直至所述目标对象的画面占所述交互界面或拍摄画面的比例为第一预设比例。
71.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为靠近跟踪飞行模式;所述靠近跟踪飞行模式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向靠近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靠近跟踪飞行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
72.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为两个触点操作且至少一个所述触点背向移动。
73.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近跟踪飞行模式具体用于指示所述无人机沿所述无人机与所述目标对象之间的连线向靠近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
74.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向靠近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直至所述无人机与所述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距离。
75.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向靠近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直至所述目标对象的画面占所述交互界面或拍摄画面的比例为第二预设比例。
76.根据权利要求59-75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操作产生的控制杆量用于对无人机的飞行速度、飞行方向、飞行距离、加速度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控制。
77.根据权利要求59-75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杆量可以通过至少一个触点移动的距离、移动的方向、移动的速度、移动的加速度中的一个或多个获取。
78.根据权利要求58-75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按照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跟踪飞行直至所述第二操作停止操作。
7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飞行模式的子模式为构图调整飞行模式,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操作在拍摄画面中确定特定范围且包括所述目标对象的目标图像;以及控制所述无人机向靠近所述目标对象的方向飞行,直至所述目标图像在拍摄画面中达到预设范围。
80.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范围为所述拍摄画面的范围。
81.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定范围为与拍摄画面等比例或交互界面等比例的矩形范围。
82.根据权利要求79-81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为两个触点操作。
83.根据权利要求8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触点的位置为矩形的端点的位置。
84.根据权利要求8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触点的连线为矩形的对角线。
85.一种无人机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人机;
如权利要求57-84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的控制设备。
CN201680003293.6A 2016-12-01 2016-12-01 无人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无人机的控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0008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108260 WO2018098784A1 (zh) 2016-12-01 2016-12-01 无人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无人机的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00839A CN107000839A (zh) 2017-08-01
CN107000839B true CN107000839B (zh) 2019-05-03

Family

ID=59431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329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000839B (zh) 2016-12-01 2016-12-01 无人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无人机的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317502A1 (zh)
CN (1) CN107000839B (zh)
WO (1) WO20180987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7361A (zh) * 2016-04-18 2016-08-17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飞行方向控制方法、装置及其无人机
KR20180068411A (ko) * 2016-12-14 2018-06-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인 비행 전자 장치의 운행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JP7050006B2 (ja) * 2017-06-28 2022-04-07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移動体制御装置、移動体制御方法、及び学習方法
WO2019029551A1 (en) * 2017-08-10 2019-02-14 Hangzhou Zero Zero Technology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VOIDING OBSTACLES IN AIR SYSTEMS
CN114205536A (zh) * 2017-12-29 2022-03-1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获取方法、控制终端、飞行器及系统
EP3737082A4 (en) * 2018-01-05 2020-12-23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OF CONTROL OF TILT-TILT, TILT-TILT, AND MACHINE-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O2019140686A1 (zh) * 2018-01-22 2019-07-25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跟随控制方法、控制终端及无人机
CN113835437A (zh) * 2018-01-31 2021-12-24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可移动平台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9165588A1 (zh) * 2018-02-28 2019-09-06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的教学方法和无人机的遥控器
WO2019183746A1 (zh) * 2018-03-26 2019-10-0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的跟踪处理方法及控制终端
WO2019183789A1 (zh) * 2018-03-27 2019-10-0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和无人机
CN110771137A (zh) * 2018-05-28 2020-02-0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延时拍摄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8854031A (zh) * 2018-05-29 2018-11-23 深圳臻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通过无人摄影技术分析运动数据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709797A (zh) * 2018-06-29 2020-01-1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可移动平台的操控方法、装置及可移动平台
CN110730899B (zh) * 2018-08-23 2024-01-16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平台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032184B (zh) * 2018-09-05 2021-07-09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飞行器的飞行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飞行控制系统
CN109976370B (zh) * 2019-04-19 2022-09-30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立面环绕飞行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069071B (zh) * 2019-05-15 2022-06-14 深圳铂石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导航方法与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4126964A (zh) * 2020-03-31 2022-03-0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可移动平台的控制方法、装置、可移动平台及存储介质
WO2021217380A1 (zh) * 2020-04-27 2021-11-04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的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2141122A1 (zh) * 2020-12-29 2022-07-0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的控制方法、无人机及存储介质
WO2022141311A1 (zh) * 2020-12-30 2022-07-0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控制方法、装置、无人机、终端、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6051628B (zh) * 2023-01-16 2023-10-27 北京卓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7893933A (zh) * 2024-03-14 2024-04-16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用于输变电设备的无人巡检故障检测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9327A (zh) * 2012-08-07 2012-11-2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手势的移动机器人控制方法
CN104828256A (zh) * 2015-04-21 2015-08-12 杨珊珊 一种智能多模式飞行拍摄设备及其飞行控制方法
CN105630341A (zh) * 2015-12-23 2016-06-01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触控显示方法及无人机
CN105700543A (zh) * 2016-04-01 2016-06-22 成都云图秀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飞行装置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航拍无人机
CN105867362A (zh) * 2016-04-20 2016-08-17 北京博瑞爱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和无人驾驶飞行器的控制系统
CN105955292A (zh) * 2016-05-20 2016-09-2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飞行器飞行的方法、移动终端、飞行器及系统
WO2016150987A1 (en) * 2015-03-25 2016-09-29 Prox Dynamics As Path-based flight maneuver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21339B2 (en) * 2008-09-09 2013-08-27 Aeryon Lab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recting unmanned vehicles
US8977407B2 (en) * 2009-05-27 2015-03-10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Adaptive user interface for semi-automatic operation
CN104781781B (zh) * 2014-11-14 2018-06-05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物体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设备
CN105549604B (zh) * 2015-12-10 2018-01-2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飞行器操控方法和装置
CN105391939B (zh) * 2015-11-04 2017-09-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无人机拍摄控制方法和装置、无人机拍摄方法和无人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9327A (zh) * 2012-08-07 2012-11-2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手势的移动机器人控制方法
WO2016150987A1 (en) * 2015-03-25 2016-09-29 Prox Dynamics As Path-based flight maneuvering system
CN104828256A (zh) * 2015-04-21 2015-08-12 杨珊珊 一种智能多模式飞行拍摄设备及其飞行控制方法
CN105630341A (zh) * 2015-12-23 2016-06-01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触控显示方法及无人机
CN105700543A (zh) * 2016-04-01 2016-06-22 成都云图秀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飞行装置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航拍无人机
CN105867362A (zh) * 2016-04-20 2016-08-17 北京博瑞爱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和无人驾驶飞行器的控制系统
CN105955292A (zh) * 2016-05-20 2016-09-2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飞行器飞行的方法、移动终端、飞行器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00839A (zh) 2017-08-01
WO2018098784A1 (zh) 2018-06-07
US20190317502A1 (en) 2019-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00839B (zh) 无人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无人机的控制系统
US1016870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easy-to-use release and auto-positioning for drone applications
CN109074168A (zh) 无人机的控制方法、设备和无人机
US9947230B2 (en) Planning a flight path by identifying key frames
US9928649B2 (en) Interface for planning flight path
EP3299920B1 (e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based on no-head mode
US9703288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erial system control
CN106796728A (zh) 生成三维点云的方法、装置、计算机系统和移动设备
JP2014212479A (ja)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8475074A (zh) 云台随动控制方法及控制设备
CN109154815A (zh) 最高温度点跟踪方法、装置和无人机
US20200169666A1 (en) Target observation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system
CN108496151A (zh) 用于操纵可移动装置的方法和设备
CN108731681A (zh) 旋翼无人机领航方法、相关计算机程序、电子设备和无人机
WO2018112848A1 (zh) 飞行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06348922U (zh) 一种体感遥控器
WO2018113078A1 (zh) 一种无人机无头模式的飞行控制方法及无人机
US20200249703A1 (e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ontrol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10109475A (zh) 一种无人机控制方法与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61631A (zh) 无人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和无人机
CN105459116A (zh) 一种基于磁强计的机器人遥操作装置及方法
CN108885463A (zh) 无人机的远程控制方法、设备和系统
US20210181769A1 (en) Movable platform control method, movable platform, terminal device, and system
CN108521806A (zh) 一种航向修正方法、设备及飞行器
WO2018086138A1 (zh) 航道规划方法、控制端、飞行器及航道规划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