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79050B - 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79050B
CN106979050B CN201611093218.1A CN201611093218A CN106979050B CN 106979050 B CN106979050 B CN 106979050B CN 201611093218 A CN201611093218 A CN 201611093218A CN 106979050 B CN106979050 B CN 1069790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holder
pipe
coil
cylindr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9321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79050A (zh
Inventor
辻野一成
藤井保生
石田干夫
堀切浩次
井上胜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1009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4321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979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79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79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790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05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using a susceptor
    • H05B6/108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using a susceptor for heating a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3/00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22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the heat being derived otherwise than from the propulsion plant
    • B60H1/2215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the heat being derived otherwise than from the propulsion plant the heat being derived from electric heaters
    • B60H1/2221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the heat being derived otherwise than from the propulsion plant the heat being derived from electric heaters 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heaters for heating an intermediate liq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3/00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 F01M13/04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air before leaving crankcase, e.g. removing oi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5/00Heating, cooling, 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lubricant; Lubrication means facilitating engine starting
    • F01M5/001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5/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 F02M25/06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adding lubricant vapou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1/00Apparatus for thermally treating combustion-air,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 F02M31/02Apparatus for thermally treating combustion-air,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for heating
    • F02M31/12Apparatus for thermally treating combustion-air,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for heating electrically
    • F02M31/125Fu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1/00Water heaters, e.g. boilers, continuous-flow heaters or water-storage heaters
    • F24H1/10Continuous-flow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heat is generated only while the water is flowing, e.g. with direct contact of the water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 F24H1/101Continuous-flow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heat is generated only while the water is flowing, e.g. with direct contact of the water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 F24H1/102Continuous-flow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heat is generated only while the water is flowing, e.g. with direct contact of the water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with resistance
    • F24H1/105Continuous-flow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heat is generated only while the water is flowing, e.g. with direct contact of the water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with resistance formed by the tube through which the fluid flow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1/00Water heaters, e.g. boilers, continuous-flow heaters or water-storage heaters
    • F24H1/10Continuous-flow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heat is generated only while the water is flowing, e.g. with direct contact of the water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 F24H1/12Continuous-flow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heat is generated only while the water is flowing, e.g. with direct contact of the water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in which the water is kept separate from the heating medium
    • F24H1/14Continuous-flow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heat is generated only while the water is flowing, e.g. with direct contact of the water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in which the water is kept separate from the heating medium by tubes, e.g. bent in serpentine form
    • F24H1/142Continuous-flow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heat is generated only while the water is flowing, e.g. with direct contact of the water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in which the water is kept separate from the heating medium by tubes, e.g. bent in serpentine form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3/00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 F01M13/0011Breather valves
    • F01M2013/0027Breather valves with a de-icing or defrosting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3/00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 F01M13/04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air before leaving crankcase, e.g. removing oil
    • F01M2013/0472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air before leaving crankcase, e.g. removing oil using he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2250/00Electrical heat generating means
    • F24H2250/08Indu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其能够减少流体加热所需的发热源的耗电量。本发明的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中,包括散热管,所述散热管(2)的热量向通过散热管(2)的内部的流体(3)释放,其中,该装置包括对散热管(2)进行感应加热的IH线圈(4)。散热管(2)的整周被IH线圈(4)包围。IH线圈(4)支撑在散热管(2)上。另外,包括保持架(1),IH线圈(4)通过保持架(1)支撑在散热管(2)上。而且,安装有IH线圈(4)的保持架(1)装卸自如地支撑在散热管(2)上。

Description

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能够减少流体加热所需的热源的耗电量的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有关于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的发明,该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构成为包括散热管,且散热管的热量向通过散热管内部的流体释放(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上述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以简易的结构加热漏气(blowby gas)等流体。
在专利文献1的发明中,构成为由PTC加热器产生的热经由散热管向流体散热。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24566号公报(参照图1、图2)
问题点:流体加热所需的发热源的耗电量变大。
在专利文献1的发明中,散热管介于作为发热源的PTC加热器与被加热的流体之间,因此,会发生发热源到流体的热传导损失,发热源对流体加热的热效率降低,从而导致流体加热所需的耗电量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能够减少流体加热所需的发热源的耗电量。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如图1A至图1D、图3A、图3C以及图6A、图6C所示,包括散热管2,且散热管2的热量向通过该散热管2的内部的流体3释放,所述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的特征在于,
如图1A至图1D、图3A、图3C以及图6A、图6C所示,包括对散热管2进行感应加热的IH线圈4。
第一方面的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效果:能够减少流体加热所需的发热源的耗电量。
在本发明中,如图1A至图1D、图3A、图3C及图6A、图6C所示,包括对散热管2进行感应加热的IH线圈4,通过IH线圈4的感应加热,可将散热管2作为发热源,从而热量从发热源直接传导至流体3,没有产生从发热源到流体的热传导损失的余地,热传导效率高,发热源对流体3加热的热效率高,从而能够减少对流体3加热所需的发热源的耗电量。
(第二方面的发明)
第二方面的发明不仅具有第一方面的发明效果,还具有以下效果。
效果:能够提高流体的加热效率。
在本发明中,如图1A至图1D,图3A、图3C及图6A、图6C所示,散热管2的整周被IH线圈4包围,因此,散热管2的整周被IH线圈4感应加热,因此能够提高流体3的加热效率。
(第三方面的发明)
第三方面的发明不仅具有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发明效果,还具有以下效果。
效果:能够制止因振动导致的散热管的感应加热量的变动。
在本发明中,如图1A至图1D、图3A、图3C及图6A、图6C所示,由于IH线圈4支撑在散热管2上,因此,即使受到发动机的振动,IH线圈4和散热管2的相对配置难以产生变化,因此,能够抑制因振动导致的散热管2的感应加热量的变动。
(第四方面的发明)
第四方面的发明不仅具有第三方面的发明效果,还具有以下效果。
效果:能够抑制从IH线圈向散热管的漏电
在本发明中,如图1A至图1D、图3A、图3C及图6A、图6C所示,由于IH线圈4通过保持架1支撑在散热管2上,因此能够抑制从IH线圈4向散热管2的漏电。
(第五方面的发明)
第五方面的发明不仅具有第四方面的发明效果,还具有以下效果。
效果:能够简单地将IH线圈支撑在散热管上。
在本发明中,如图1A至图1D所示,由于安装有IH线圈4的保持架1装卸自如地支撑在散热管2上,因此,通过保持架1能够简单地将IH线圈4支撑在散热管2上。
(第六方面的发明)
第六方面的发明不仅具有第四方面或第五方面的发明效果,还具有以下效果。
效果:能够将筒状保持架和IH线圈紧凑地配置在壳状保持架内。
在本发明中,如图1A至图1D所示,由于在壳状保持架17内,散热管2从外周被筒状保持架16及其外侧的IH线圈4同心状地包围,因此,能够将筒状保持架16和IH线圈4紧凑地配置在壳状保持架17内。
(第七方面的发明)
第七方面的发明不仅具有第六方面的发明效果,还具有以下效果。
效果:壳状保持架的支撑作业变得容易。
在本发明中,如图1A至图1D所示,通过闭合在散热管2外周的两侧打开的一对半壳状部分17d、17e,所述散热管2贯通一对半壳状部分17d、17e的两个壳端壁17b、17c且被所述两个壳端壁17b、17c夹持,由此壳状保持架17支撑在散热管2上,因此壳状保持架17的支撑作业变得容易。
(第八方面的发明)
第八方面的发明不仅具有第七方面的发明效果,还具有以下效果。
效果:筒状保持架的组装作业变得容易。
在本发明中,如图1A至图1D所示,通过闭合在散热管2外周的两侧打开的一对半壳状部分17d、17e,一对半筒状部分16a、16b组装成筒状的筒状保持架16,因此,筒状保持架16的组装作业变得容易。
(第九方面的发明)
第九方面的发明不仅具有第八方面的发明效果,还具有以下效果。
效果:IH线圈的组装作业变得容易。
在本发明中,如图1A至图1D所示,通过闭合在散热管2外周的两侧打开的一对壳状体部分17d、17e,在筒状保持架16的一对半筒状部分16a、16b中的一方安装的连接器4a,与在另一方安装的连接器4b连接,被连接的多根半圆弧状的电线4c、4c形成连接的多跟电线4c、4c卷绕在筒状保持架16的外周的螺旋状的IH线圈4,因此,IH线圈的组装作业变得容易。
(第十方面的发明)
第十方面的发明不仅具有第一方面1至第九方面中任一项发明的效果,还具有以下的效果。
效果:能够提高配置IH线圈的灵活性。
在本发明中,如图2所示,散热管2由在通气室18与吸气通路19之间配置的漏气通道20的金属配管20a、20b构成,IH线圈4可安装在所述金属管20a、20b的任意位置上,因此,能够提高配置IH线圈4的灵活性。
(第十一方面的发明)
第十一方面的发明不仅包括第一方面至第九方面中任一项发明的效果,还具有以下的效果。
效果:能够提高配置IH线圈4的灵活性。
在本发明中,如图2所示,散热管2由在通气室18与吸气通路19之间配置的油气分离器21的排油通路22的金属配管22a构成,IH线圈4可安装所述金属配管22a的任意位置。因此,能够提高配置IH线圈4的灵活性。
(第十二方面的发明)
第十二方面的发明不仅包括第四方面的发明效果,还具有以下的效果。
效果:布线作业变得容易。
在本发明中,如图3A、图3C、图6A、图6C所示,IH线圈4配置在保持架1的外侧,所以无需将IH线圈4的布线从保持架1向外侧引出,因此布线工作变得容易。
(第十三方面的发明)
第十三方面的发明不仅包括第十二方面的发明效果,还具有以下的效果。
效果:维修变得容易。
在本发明中,如图3A、图3C,图6A、图6C所示,由于螺旋状的IH线圈4外套在保持架1上,所以无需将IH线圈4容纳在保持架1中,当IH线圈4故障时,不受保持架1的影响就能更换IH线圈4,因此维修变得容易。
(第十四方面的发明)
第十四方面的发明不仅包括第十三方面的发明效果,还具有以下的效果。
效果:IH线圈4对保持架的安装和拆卸变得容易。
在本发明,如图6A、图6C所示,IH线圈4容纳在线圈容纳体8中。线圈容纳体8沿着保持架1的外周弯曲的状态下,弯曲方向两端边缘部8a、8a互相对置,并具备挠性,能够装卸地安装在保持架1的外周。因此,可打开弯曲方向两端边缘部8a、8a而将线圈容纳体8安装在保持架1的外周,或者可将线圈容纳体8从保持架1的外周拆卸,IH线圈4对保持架1的安装和拆卸变得容易。
(第十五方面的发明)
第十五方面的发明不仅包括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项发明的效果,还具有以下的效果。
效果:能够提高流体的加热效率。
在本发明中,如图3A至图3C,图4A至图4D,图5A至图5E,图6A至图6C所示,散热管2包括:外管5及容纳在该外管5内的内管6,而且,利用从外管5和内管6的释放出的热量对通过散热管2内的流体3进行加热,因此,不仅能够加大对流体3的加热面积,而且能够从内管6以短距离向通过外管4的中心部的流体3散热,因此能够提高流体3的加热效率。
(第十六方面的发明)
第十六方面的发明不仅包括第十五方面的发明效果,还具有以下的效果。
效果:能够提高流体的加热效率。
在本发明中,如图4A至图4C,图5A至图5D所示,外管5和内管6的各个两端部5a、6a中的至少一个端部,从保持架1的端部1a向外侧凸出,所以流体3在保持架1外也被加热,能够提高流体3的加热效率。
(第十七方面的发明)
第十七方面的发明不仅包括第十五方面或第十六方面的发明效果,还具有以下的效果。
效果:能够提高流体的加热效率。
在本发明中,如图3B、图3C,图4C所示,从与外管5的中心轴线5b平行的方向观察,内管6由其周壁内外交替地折叠而成的放射状皱褶7构成,所以,能够加大内管6的散热面积,由此能够提高流体3的加热效率。
(第十八方面的发明)
第十八方面的发明不仅包括第十七方面的发明效果,还具有以下的效果。
效果:能够提高流体的加热效率。
在本发明中,如图4D所示,内管6的皱褶7沿着外管5的轴向延伸,并且,相对于与外管5的中心轴线5b平行的方向倾斜地交叉,因此能够较长地形成皱褶7,能够加大内管6的散热面积。另外,沿着与外管5的中心轴线5b平行的方向流入的流体3与皱褶7发生碰撞而发生偏向,在皱褶7的表面附近使流体3产生乱流,从而促进从皱褶7的表面向流体3的热传导。基于以上的理由,在本发明中,能够提高流体3的加热效率。
(第十九方面的发明)
第十九方面的发明不仅包括第十五方面或第十六方面的发明效果,还具有以下的效果。
效果:能够提高流体的加热效率。
在本发明中,如图5A至图5E所示,内管6配置有多个,并且以束状配置在外管5内,因此,能够加大内管6的散热面积,能够提高流体3的加热效率。
(第二十方面的发明)
第二十方面的发明不仅包括第十九方面19的发明效果,还具有以下的效果
效果:能够提高流体的加热效率。
在本发明中,如图5E所示,内管6相对于与外管5的中心轴线5b平行的方向倾斜地交叉,因此,能够较长地形成内管6,能够加大内管6的散热面积。另外,沿着与外管5的中心轴线5b平行的方向流入的流体3,与内管6碰撞而发生偏向,在内管6的表面附近使流体3产生乱流,从而促进从内管6的表面向流体3的热传导。基于以上理由,能够提高流体3的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A是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的侧视图,图1B是图1A的B-B剖面图,图1C是图1A的C-C剖面图,图1D是图1B的D-D剖面图。
图2是组装有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的发动机示意图。
图3A是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的纵剖侧视图,图3B是将散热管从图3A的B方向观察的向视图,图3C是图3A的C-C剖面图。
图4A是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端部的纵剖侧视图,图4B是第二变形例的端部的纵剖侧视图,图4C是第三变形例的端部的纵剖侧视图,图4D是与图1B对应的第四变形例的散热管的图。
图5A是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基本例和变形例的与图1B对应的基本例的散热管的图,图5B是第一变形例的端部的纵剖侧视图,图5C是第二变形例的端部的纵剖侧视图,图5D是第三变形例的端部的纵剖侧视图,图5E是与图3B对应的变形例的散热管的图。
图6A是说明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的纵剖侧视图,图6B是将散热管从图6A的B方向观察的向视图,图6C是图6A的C-C剖面图,图6D是线圈容纳体的展开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保持架
1a 端部
2 散热管
3 流体
4 IH线圈
4a 连接器
4b 连接器
4c 电线
5 外管
5a 端部
5b 中心轴线
6 内管
6a 端部
7 皱褶
8 线圈容纳体
8a 端边缘部
16 筒状保持架
16a 半筒状部分
16b 半筒状部分
17 壳状保持架
17a 壳周壁
17b 壳端壁
17c 壳端壁
17d 半壳状部分
17e 半壳状部分
17f 铰链
17g 卡合部
18 通气室
19 吸气通路
20 漏气通路
20a 金属配管
20b 金属配管
21 油气分离器
22 排油通路
22a 金属配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至图6D是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的图,在各个实施方式中,对立式柴油机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进行说明。
对图1A至图1D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上述流体加热装置构成为包括散热管2,散热管2的热量向通过散热管2的内部的流体3释放。
流体3是漏气3a。
该流体加热装置包括对散热管2进行感应加热的IH线圈4,因此,利用IH线圈4的感应加热,能够将散热管2作为发热源,从该发热源直接向流体3传导热,没有产生从发热源到流体的热传导损失的余地,热传导效率高,发热源对流体3加热的热效率高,由此能够减少对流体3加热所需的发热源的耗电量。
散热管2是输送漏气3a、排泄油3b、液体燃料等流体3的散热输送管。
散热管2是钢制管道。
散热管2也可以是铜制、铝制等其他金属制的管道。
IH是感应加热的简称,感应加热是指,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流通电流发热来加热。
上述流体加热装置包括:电源9、及将电源9与IH线圈4电连接的通电电路10。通电电路(10)包括:按键开关11、计时器12、及IH控制电路13。在将按键开关11切换到发动机运转位置11a的发动机运转过程中,一直到计时器12的设定时间结束,电源9对IH线圈4进行通电,由此,散热管2被感应加热。
IH控制电路13包括:将高频电力传送到IH线圈4的变频电路部、及控制变频电路部的控制部。
电源9是电池。
在上述流体加热装置中,由于散热管2的整周被IH线圈4所包围,因此,散热管2整周被IH线圈4感应加热,从而能够提高流体3的加热效率。
在上述流体加热装置中,由于IH线圈4支撑在散热管2上,因此,即使受到发动机的振动,IH线圈4与散热管2的相对配置也难以产生变化,从而能够抑制因振动引起的散热管2的感应加热量的变动。
上述流体加热装置包括保持架1,且IH线圈4通过保持架1支撑在散热管2上,因此,在该流体加热装置中,能够抑制从IH线圈4向散热管2的漏电。
保持架1是合成树脂制的电绝缘体。
在该流体加热装置中,由于安装有IH线圈4的保持架1拆卸自如地支撑在散热管2上,因此,通过该保持架1能够简单地将IH线圈4支撑在散热管2上。
在该流体加热装中,保持架1包括:壳状保持架17和筒状保持架16。
壳状保持架17包括:筒状的壳周壁17a、及设置在其轴向两端部的壳端壁17b、17c。在两个壳端壁17b、17c贯通有散热管2,并壳状保持架17通过两个壳端壁17b、17c支撑在散热管2上。
筒状保持架16在壳状保持架17内安装在壳状保持架17上。
IH线圈4在壳状保持架17内安装在筒状保持架16上。
在壳状保持架17内,散热管2从外周被筒状保持架16及其外侧的IH线圈4同心状地包围。
因此,在该流体加热装置中,筒状保持架16和IH线圈4紧凑地支撑在壳状保持架17内。
壳状保持架17和筒状保持架16是合成树脂制的电绝缘体。
壳状保持架17和筒状保持架16都是合成树脂制的既电绝缘又热绝缘的绝缘体。
如图1D所示,在散热管2与筒状保持架16之间设置有隔热空气层1b,在筒状保持架16与壳状保持架17的周壁17a之间设置有另外的隔热空气层1c,IH线圈4被容纳在后者的隔热空气层1c内。
在上述流体加热装置中,壳状保持架17具有:沿着其轴向分割的一对半壳状部分17d、17e、将一对半壳状部分17d、17e连接成使所述一对半壳状部分(17d、17e)能够开闭的铰链17f、及将一对半壳状部分17d、17e保持在闭合状态的卡合部17g。
在上述流体加热装置中,通过闭合在散热管2外周的两侧打开的一对半壳状部分17d、17e,所述散热管2贯通一对半壳状部分17d、17e的两个壳端壁17b、17c且被所述两个壳端壁17b、17c夹持,从而壳状保持架17支撑在散热管2上,因此,壳状保持架17的支撑作业变得容易。
在该流体加热装置中,筒状保持架16包括:沿着该筒状保持架(16)的轴向分割的一对半筒状部分16a、16b。
筒状保持架16的一对半筒状部分16a、16b分别安装在壳状保持架17的一对半壳状部分17d、17e。
在该流体加热装置中,通过闭合在散热管2外周的两侧打开的一对半壳状部分17d、17e,一对半筒状部分16a、16b组装成筒状的筒状保持架16,因此,筒状保持架16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
如图1C所示,筒状保持架16的一对半筒状部分16a、16b,通过一对安装板16c、16d分别安装在一对半壳状部分17d、17e上。一对安装板16c、16d都是合成树脂制的电热绝缘体。
在该流体加热装置中,IH线圈4由分别安装在半筒状部分16a、16b的周向的各端部上的一对连接器4a、4b和设置在一对连接器4a、4b之间的多个半圆弧状电线4c构成。
通过闭合在散热管2外周的两侧打开的一对半壳状部分17d、17e,安装在筒状保持架16的一对半筒状部分16a、16b中一方的连接器4a和安装在另一方的连接器4b连接,被链接的多个半圆弧状的电线4c、4c形成卷绕在筒状保持架16的外周的螺旋状的IH线圈4。
因此,在该流体加热装置中,IH线圈4的组装作业变得容易。
所接合的一对连接器4a、4b的一方是螺栓型连接器,另一方是螺母型连接器。
如图1A至图1D所示,一对连接器4a、4b中的一方是螺栓型连接器,另一方是螺母型连接器,在螺旋状IH线圈4的一端部设置有与电源9的阳极电连接的正极(+)侧端子4d,在另一端部设置有通过地线与电源9的阴极电连接的负极(-)侧端子4e。
如图2所示,具备流体加热装置的发动机,包括:气缸体23、安装在气缸体23的上部的气缸头24、安装在气缸头24的上部的气缸头罩25、设置在气缸头罩25的通气室18、与气缸头24连接的吸气通路19和排气通道26、与吸气通路19连接的空气净化器27、及设置在气缸体23的下部的油底壳28。在通气室18与吸气通路19之间设有漏气通路20,在漏气通路20的途中配置有油气分离器21。
漏气通路20中,第一金属配管20a设置在通气室18的漏气通路出口18a与油气分离器21的漏气通路入口21a之间,第二金属配管20b设置在油气分离器21的漏气通路出口21b与吸气通路19的漏气通路入口19a之间。
在该流体加热装置中,通过在金属配管20a、20b的任意位置,闭合金属配管20a、20b外周两侧的一对半筒状部分16a、16b,IH线圈4通过保持架1安装在金属配管20a、20b的任意位置上。
因此,在该流体加热装置中,IH线圈4的配置灵活性高。
在这种情况下,被加热的流体3是漏气3a。
如图2所示,该第一实施方式的流体加热装置,也可适用于配置在通气室18与吸气通路19之间的油气分离器21的排油通路22上,在该情况下,散热管2由排油通路22的金属配管22a构成,与漏气通路20的金属配管20a、20b同样地,IH线圈4可安装在排油通路22的金属配管22a的任意位置上。
因此,在该流体加热装置中,IH线圈4的配置灵活性高。
在这种情况下,被加热的流体3是排泄油3b。
排油通路22的金属配管22a配置在油气分离器21的排油出口21c与油盘28的排油入口28a之间。
下面,说明图3A至图3C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基本例。
如图3A、图3C所示,IH线圈4配置在保持架1的外侧。因此,在该基本例中,没有必要将布线从保持架1内向保持架1外引出,从而布线作业变得容易。另外,在该基本例中,当IH线圈4故障时,能够在保持架1的外面更换IH线圈4,所以修理也变得容易。
如图3A、图3C所示,螺旋状的IH线圈4外套在保持架1上。因此,散热管2整周被IH线圈4感应加热,从而能够提高散热管2的加热效率。
如图3A、图3C所示,IH线圈4被圆筒形罩14覆盖。保持架1包括筒状保持架16和一对圆弧形的隔离物15、15。筒状保持架16外套固定在散热管2上。隔离物15具备弹性和挠性,并沿着筒状保持架16的外周圆弧状弯曲,弯曲方向的两端部15a、15a相对置,两端部15a、15a对抗弹性力打开,通过利用弹性力使两端部15a、15a靠近而被安装在筒状保持架16的外周,或者,能够从筒状保持架16的外周拆卸。
构成保持架1的筒状保持架16和一对圆弧状的隔离物15、15均是合成树脂制的电热绝缘体
如图3A至图3C所示,散热管2包括:外管5、及容纳在该外管5内的内管6,通过散热管2内的流体3利用从外管5和内管6散发的热加热。
因此,在该流体加热装置中,不仅能够加大流体3的散热面积,而且从内管6以短距离向通过外管4的中心部的流体3散热,因此,能够提高流体3的加热效率。
如图3A至图3C所示,从与外管5的中心轴线5b的平行的方向观察时,内管6由其周壁内外交替地折叠而成的放射状皱褶7构成。所以,能够加大内管6的散热面积,从而提高流体3的加热效率。
如图3B、图3C所示,外管|5是圆管。
在图3A至图3C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基本例中采用了以下构成。
内管6仅用一根,且与外管5同心状地配置。在外管5的轴向延伸的皱褶7,朝向与外管5的中心轴线5b平行的方向。
外管5和内管6的各个端部5a、6a,均未从保持架1的端部1a,即从筒状保持架16的端部16a向外侧凸出。
外管5和内管6是钢制管。
外管5和内管6也可以是铜制或铝制等的其他金属制管。
图3A至图3C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基本例的其他结构,与图1A至图1D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图3A至图3C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标注与图1A至图1D相同的符号。
说明图4A至图4C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至第三变形例。
图3A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基本例中,外管5和内管6的各个端部5a、6a,均未从保持架1的端部1a,即从筒状保持架16的端部16a向外侧凸出。
与此相对,图4A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中,外管5和内管6的同一侧的一端部5a、6a从保持架1的一端部1a向外侧凸出。图4B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中,只有外管5的一端部5a从保持架1的一端部1a向外侧凸出。图4C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中,只有内管6的一端部6a从保持架1的一端部1a向外侧凸出。
在本发明中,外管5和内管6的各个两端部5a、6a中,至少一个端部从保持架1的端部1a向外侧凸出即可。
图4A至图4C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至第三变形例的其他结构,与图3A至图3C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基本例相同。
说明图4D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
在图3A至图3C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基本例,以及图4A至图4C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至第三变形例中,在外管5的轴向上延伸皱褶7朝向与外管5的中心轴线5b平行的方向。
对此,在图4D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中,相对于与外管5的中心轴线5b平行的方向,在外管5的轴向上延伸的皱褶7倾斜地交叉。
该皱褶7,以外管5的中心轴线5b为中心,被拧成螺旋状。皱褶7也可不拧成螺旋状而笔直地形成。
图4D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的其他结构,与图3A至图3C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基本例相同。
图4D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的结构,可以与图4A至图4C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至第三变形例的结构组合使用。
在图3A至图3C,图4A至图4D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基本例和各个变更例中,由内外管构成的散热管2的结构,可以应用于图1A至图1D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中。
说明图5A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基本例。
在图3A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基本例中,仅使用了一根内管6,且与外管5同心状地配置。
对此,在图5A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基本例中,多根内管6以束状配置在外管5内。
内管6均为圆管。
图5A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基本例的其他结构,与图3A至图3C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基本例相同。在图5A中,对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基本例相同的部件,标注与图3B相同的符号。
对图5B至图5D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至第三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5A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基本例中,与图3A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基本例相同地,外管5和内管6的各端部5a、6a均从保持架1的端部1a,即从筒状保持架16的端部16a向外侧凸出。
对此,在图5B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中,外管5和内管6的同一侧的一端部5a、6a从保持架1的端部1a向外侧凸出。在图5C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中,仅外管5的一端部5a从保持架1的端部1a向外侧凸出。图5D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中,仅内管6的一端部6a从保持架1的端部1a向外侧凸出。
在本发明中,外管5和内管6的各两端部5a、6a中,至少有一个端部从保持架1的端部1a向外侧凸出即可。
图5B至图5D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至第三变形例的其他结构,与图3A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基本例相同。
图5E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
在图5A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基本例,以及图5B至图5D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至第三变形例中,内管6的方向与外管5的中心轴线5b平行。
对此,在图5E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中,内管6相对于与外管5的中心轴线5b平行的方向倾斜地交叉。
该内管6以外管5的中心轴线5b为中心被拧成螺旋状。内管6也可以不拧成螺旋状而笔直地形成。
图5E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的其他结构,与图5A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基本例相同。
图5E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的结构,可以与图5B至图5D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至第三变形例的结构组合使用
说明图6A至图6D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
如图6A、图6C、图6D所示,IH线圈4容纳于线圈容纳体8内。如图6C所示,线圈容纳体8在沿着保持架1的外周弯曲的状态下,弯曲方向两端边缘部8a、8a相对置,具备挠性,并可拆卸地安装在保持架1的外周。因此,通过打开弯曲方向两端边缘部8a、8a,可将线圈容纳体8安装在保持架1的外周,或者,可将线圈容纳体8从保持架1的外周拆卸,因此,在保持架1上安装、拆卸IH线圈4变得容易。
线圈容纳体8由具备弹性的合成树脂制造,如图6D所示,展开时为矩形,如图6C所示,沿着保持架1的外周弯曲成圆弧状,弯曲方向的两端边缘部8a、8a相对置,通过对抗弹性力将两端边缘部8a、8a打开,利用弹性力使两端边缘部8a、8a靠近,从而安装在保持架1的外周,或对抗弹性将两端边缘部8a、8a打开,从而从保持架1的外周拆卸。
IH线圈4埋设在线圈容纳体8内。保持架1由筒状保持架16构成,筒状保持架16外套固定在散热管2上。
图6A至图6D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与图3A至图3C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基本例结构相同,在图6A至图6D中,对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基本例相同的部件标注与图3A至图3C相同的符号。
图3A至图6D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的基本例和各变形例的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将保持架1的一端部1a插入图2所示的油气分离器21的漏气通路入口21a,另一端部1a连接从发动机的通气装置(未图示)引出的漏气导入管(未图示),加热从通气装置18向油气分离器21导入的漏气3a,从而在发动机冷起动时或之后的预热运转中,防止漏气3a所含的水分在油气分离器21上结冰,因此能够应用于防止漏气通路20堵塞的用途中。另外,将保持架1的一端部1a插入油气分离器21的漏气出口21b上,另一端部1a上连接与吸气通路19连通的漏气导出管(未图示),加热从油气分离器21向吸气通路19导出的漏气3a,由此在发动机冷起动时或之后的预热运转中,防止漏气3a所含的水分结冰,因此能够应用于防止漏气通路20堵塞的用途中。另外,该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可配置在漏气通路20的途中的任意位置上。
另外,在图3A至图6D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的各基本例和各变形例的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中,将保持架1的一端部1a插入燃料供给泵(未图示)的燃料入口,在另一端部1a上连接从发动机的燃料罐(未图示)引出的燃料导入管,加热从燃料罐向燃料供给泵导入的燃料,由此在发动机冷起动或之后的预热运转中,防止燃料在燃料供给泵中结冰,因此能够应用于防止燃料路径堵塞的用途中。另外,将保持架1的一端部1a插入燃料供给泵(未图示)的燃料出口上,另一端部1a上连接与柴油发动机的燃料喷射泵(未图示)连通的燃料导出管,加热从燃料供给泵向燃料喷射泵导出的燃料,从而在发动机冷起动或之后的预热运转中,防止燃料中所含的水分结冰,因此能够应用于防止燃料路径堵塞的用途中。另外,该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可配置在燃料供给泵的途中等燃料路径中的任意位置上。图1A至图1D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也能够用作燃料加热装置。

Claims (14)

1.一种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包括散热管(2),所述散热管(2)的热量向通过该散热管(2)的内部的流体(3)释放,
所述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对散热管(2)进行感应加热的IH线圈(4),
保持架(1)包括壳状保持架(17)和筒状保持架(16),
壳状保持架(17)包括筒状的壳周壁(17a)和在该壳周壁(17a)的轴向两端设置的壳端壁(17b、17c),在两个壳端壁(17b、17c)贯通有所述散热管(2),壳状保持架(17)通过两个壳端壁(17b、17c)支撑在所述散热管(2)上,
筒状保持架(16)在壳状保持架(17)内安装在壳状保持架(17),
所述IH线圈(4)在壳状保持架(17)内安装在筒状保持架(16),
在壳状保持架(17)内,所述散热管(2)从外周被筒状保持架(16)及其外侧的所述IH线圈(4)同心状地包围,
在散热管(2)与筒状保持架(16)之间设置有第一隔热空气层(1b),在筒状保持架(16)与壳状保持架(17)的周壁(17a)之间设置有第二隔热空气层(1c),在第二隔热空气层(1c)内设置有IH线圈(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管(2)的整周被所述IH线圈(4)包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安装有所述IH线圈(4)的所述保持架(1)装卸自如地支撑在所述散热管(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状保持架(17)包括:
沿着所述壳状保持架(17)的轴向分割的一对半壳状部分(17d、17e)、
将一对半壳状部分(17d、17e)连接成使所述一对半壳状部分(17d、17e)能够开闭的铰链(17f)、
将一对半壳状部分(17d、17e)保持在闭合状态的卡合部(17g),
通过闭合在所述散热管(2)外周的两侧打开的一对半壳状部分(17d、17e),所述散热管(2)贯通一对半壳状部分(17d、17e)的所述两个壳端壁(17b、17c)且被所述两个壳端壁(17b、17c)夹持,所述壳状保持架(17)支撑在所述散热管(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状保持架(16)包括沿着该筒状保持架(16)的轴向分割的一对半筒状部分(16a、16b),
所述筒状保持架(16)的一对半筒状部分(16a、16b)分别安装在所述壳状保持架(17)的一对所述半壳状部分(17d、17e),
通过闭合在所述散热管(2)外周的两侧打开的一对所述半壳状部分(17d、17e),一对半筒状部分(16a、16b)组装成筒状的所述筒状保持架(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IH线圈(4)由在所述半筒状部分(16a、16b)的周向的各端部上分别安装的一对连接器(4a、4b)和在一对连接器(4a、4b)之间跨设的多根半圆弧状的电线(4c)构成,
通过闭合在所述散热管(2)外围的两侧打开的一对所述半壳状部分(17d、17e),在所述筒状保持架(16)的一对所述半筒状部分(16a、16b)中的一方安装的连接器(4a),与在另一方安装的连接器(4b)连接,被连接的多根电线(4c)形成卷绕在所述筒状保持架(16)的外周的螺旋状的所述IH线圈(4)。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管(2)由在通气室(18)与吸气通路(19)之间配置的漏气通路(20)的金属配管(20a、20b)构成,所述IH线圈(4)安装在所述金属配管(20a、20b)的任意位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管(2)由在通气室(18)与吸气通路(19)之间配置的油气分离器(21)的排油通路(22)的金属配管(22a)构成,所述IH线圈(4)安装在所述金属配管(22a)的任意位置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管(2)包括外管(5)及容纳于该外管(5)内的内管(6),
利用从外管(5)和内管(6)释放出的热量对通过所述散热管(2)的内部的所述流体(3)进行加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管(5)和所述内管(6)的各个两端部(5a、6a)中的至少一个端部,从所述保持架(1)的端部(1a)向外侧凸出。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与所述外管(5)的中心轴线(5b)平行的方向观察,所述内管(6)由其周壁内外交替地折叠而成的放射状皱褶(7)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管(6)的所述皱褶(7)沿着所述外管(5)的轴向延伸,并相对于与所述外管(5)的中心轴线(5b)平行的方向倾斜地交叉。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者10所述的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管(6)配置有多个,并以束状配置在所述外管(5)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管(6)相对于与所述外管(5)的中心轴线(5b)平行的方向倾斜地交叉。
CN201611093218.1A 2016-01-19 2016-12-01 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 Active CN1069790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07918 2016-01-19
JP2016-007918 2016-01-19
JP2016110093A JP6543218B2 (ja) 2016-01-19 2016-06-01 エンジンの流体加熱装置
JP2016-110093 2016-06-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79050A CN106979050A (zh) 2017-07-25
CN106979050B true CN106979050B (zh) 2020-10-27

Family

ID=57394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93218.1A Active CN106979050B (zh) 2016-01-19 2016-12-01 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524314B2 (zh)
EP (1) EP3196067B1 (zh)
CN (1) CN1069790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43218B2 (ja) * 2016-01-19 2019-07-10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エンジンの流体加熱装置
CN109812358A (zh) * 2017-11-21 2019-05-28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系统
CN108386292B (zh) * 2018-03-09 2019-11-08 南京隆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发动机气缸体
CN110541742B (zh) * 2018-05-29 2021-12-2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油气除湿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0671168A (zh) * 2019-10-25 2020-01-10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机油乳化的曲轴箱通风加热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29913A (en) * 1991-03-26 1994-07-19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Oil vapor separator system for the engine of a gas heat pump air conditioner
JP2007218120A (ja) * 2006-02-14 2007-08-30 Honda Motor Co Ltd ブリーザ装置付きエンジン
DE102006058881A1 (de) * 2006-12-13 2008-06-19 Siemens Ag Düsenbaugruppe für ein Einspritzventil und Einspritzventil
CN103016099A (zh) * 2012-12-25 2013-04-03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曲轴箱通风加热系统
CN204061021U (zh) * 2014-03-31 2014-12-31 石河子开发区建通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带多用途冬季机械启动加热器的发动机
CN104500173A (zh) * 2014-12-25 2015-04-08 绵阳新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增压汽油机曲轴箱窜气加热管路
JP2015151063A (ja) * 2014-02-18 2015-08-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138246A (en) 1975-05-26 1976-11-29 Fumihiro Horie Engine combustion mode
WO2007109715A1 (en) * 2006-03-21 2007-09-27 Continental Automotive Systems Us, Inc. Fuel injector with inductive heater
EP2078331A4 (en) * 2006-10-13 2017-06-21 Black & Decker, Inc. Anchoring system for a stator housing assembly having an overmolding; power tool with same
JP2009277547A (ja) * 2008-05-15 2009-11-26 Omron Corp 電磁誘導加熱式流体加熱装置
US8342425B2 (en) * 2008-12-03 2013-01-01 Continental Automotive Systems Us, Inc. Multi-point low pressure inductively heated fuel injector with heat exchanger
CN201359330Y (zh) * 2008-12-31 2009-12-09 珠海慧生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超导超音频电暖器
JP2011027007A (ja) * 2009-07-23 2011-02-10 Nippon Soken Inc 内燃機関の燃料加熱装置
JP5537279B2 (ja) 2010-06-18 2014-07-02 日本パイオニクス株式会社 配管の加熱装置
KR101059744B1 (ko) * 2011-01-13 2011-08-26 한국기계연구원 고주파 유도가열을 이용한 자동차 매연 저감 장치
JP5650634B2 (ja) 2011-12-13 2015-01-07 明生 松本 ブローバイガスヒーター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29913A (en) * 1991-03-26 1994-07-19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Oil vapor separator system for the engine of a gas heat pump air conditioner
JP2007218120A (ja) * 2006-02-14 2007-08-30 Honda Motor Co Ltd ブリーザ装置付きエンジン
DE102006058881A1 (de) * 2006-12-13 2008-06-19 Siemens Ag Düsenbaugruppe für ein Einspritzventil und Einspritzventil
CN103016099A (zh) * 2012-12-25 2013-04-03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曲轴箱通风加热系统
JP2015151063A (ja) * 2014-02-18 2015-08-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システム
CN204061021U (zh) * 2014-03-31 2014-12-31 石河子开发区建通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带多用途冬季机械启动加热器的发动机
CN104500173A (zh) * 2014-12-25 2015-04-08 绵阳新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增压汽油机曲轴箱窜气加热管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208651A1 (en) 2017-07-20
EP3196067B1 (en) 2019-04-24
US10524314B2 (en) 2019-12-31
CN106979050A (zh) 2017-07-25
EP3196067A1 (en) 2017-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79050B (zh) 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
KR101372256B1 (ko) 냉각수 가열식 히터
US7537000B2 (en) Engine with breather apparatus
US10520218B2 (en) Fluid heating device for engine
KR102381086B1 (ko) 냉각수 히터
WO2011086909A1 (ja) 加熱装置
WO2013157430A1 (ja) 加熱装置
WO2011086911A1 (ja) 加熱装置
EP2734007B1 (en) Electrical heating device and equipment with pluggable heating module
JP6543218B2 (ja) エンジンの流体加熱装置
KR102587588B1 (ko) 냉각수 히터
KR100749044B1 (ko) 축열층 안정 고주파 유도가열 보일러장치
KR200404664Y1 (ko) 유도가열장치
JP4683484B2 (ja) ブリーザ装置付きエンジン
JP6621733B2 (ja) エンジンの流体加熱装置
CN109904974A (zh) 一种水冷电机套筒
CN215062826U (zh) 即热式电加热装置及燃气热水器
CN108729979A (zh) 集成加热功能的快插接头
KR20100097847A (ko) 고주파 유도가열 방식을 이용한 온수보일러
KR101084770B1 (ko) 기체연료 공급시스템용 가열장치
CN219063784U (zh) 电辅加热装置和具有其的燃气热水器
JP2018105168A (ja) エンジンの流体加熱装置
CN209675506U (zh) 用于即热式电热水龙头的接线端子
CN109904975A (zh) 一种新型水冷电机的后盖
KR102077475B1 (ko) 냉각수 가열식 히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