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75506U - 用于即热式电热水龙头的接线端子 - Google Patents

用于即热式电热水龙头的接线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75506U
CN209675506U CN201920688074.7U CN201920688074U CN209675506U CN 209675506 U CN209675506 U CN 209675506U CN 201920688074 U CN201920688074 U CN 201920688074U CN 209675506 U CN209675506 U CN 2096755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ing body
connecting terminal
shell
instant electric
electric t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8807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元博
潘进军
芦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eiy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UODUN FEIYU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UODUN FEIYU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UODUN FEIYU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8807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755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755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755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即热式电热水龙头的接线端子(5.3),所述接线端子(5.3)设置在即热式电热水龙头的壳体(5.1)的外壁,所述接线端子(5.3)包括用于供电源线连接的火线接线体(5.3.1)、零线接线体(5.3.2)和地线接线体(5.3.3),所述火线接线体(5.3.1)与加热管(5.2)的火线接线端(5.2.1)连接,所述零线接线体(5.3.2)与加热管(5.2)的零线接线端(5.2.2)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使内部的用电件电连接方便的用于即热式电热水龙头的接线端子。

Description

用于即热式电热水龙头的接线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热水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即热式电热水龙头的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即热式电热水龙头可以快速地对出水进行加热,由于取用热水方便,使用已经越来越普遍,现有的即热式电热水龙头装配时,电源线的火线导线和零线导线要深入内部与加热管两端的火线接线端和地线接线端连接,并且即热式电热水龙头内部的用电件也要与电源线电连接,接线十分不便,装配效率低,容易连接出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使内部的用电件电连接方便的用于即热式电热水龙头的接线端子。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即热式电热水龙头的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设置在即热式电热水龙头的壳体的外壁,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用于供电源线连接的火线接线体、零线接线体和地线接线体,所述火线接线体与加热管的火线接线端连接,所述零线接线体与加热管的零线接线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接线端子,即热式电热水龙头内部的用电件如加热管、显示灯等可以通过导线或连接片与接线端子连接,接线端子直接与电源线连接,通过设置接线端子可以使内部的用电件的供电连接更为方便,提高装配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地线接线体通过连接件与即热式电热水龙头的外壳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件为片体,所述连接件包括与地线接线体连接的第一端和用于与外壳连接的第二端,所述即热式电热水龙头还包括用于安装加热管的壳体,所述壳体对应第二端处设有连接螺母,所述外壳对应连接螺母处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处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外壳、第二端、壳体并同时实现外壳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接线端子外还设有用覆盖接线端子的罩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火线接线体、零线接线体和地线接线体两端均设有接线螺孔,所述接线端子还包括接线螺钉,所述接线螺钉与接线螺孔配合以将导线连接在接线体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内胆爆炸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出水龙头,1.1-插入部,1.1.1-第二限位槽,2-流量控制组件,2.1-阀芯,2.2-把手,2.3-压盖,2.4-第三连接件,3-连接底座,3.1-进水管,3.2-连接板,3.3-第四连接件,4-外壳,4.1-连接孔,5-主体,5.1-壳体,5.1.1-限位盖,5.1.1.1-内环,5.1.1.2-外环,5.1.2-限位环,5.2-加热管,5.2.1-火线接线端,5.2.2-零线接线端,5.3-接线端子,5.3.1-火线接线体,5.3.2-零线接线体,5.3.3-地线接线体,5.4-连接件,5.4.1-第一端,5.4.2-第二端,5.5-连接螺母,5.6-罩板,5.7-上盖,5.7.1-引出管,5.8-下盖,5.9-过热保护件,5.10-连接盖,5.10.1-安装腔,5.10.2-导入管,5.10.3-导出管,5.10.3.1-第一限位槽,5.10.4-连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5所示,
一种即热式电热水龙头,包括出水龙头1、流量控制组件2,连接底座3,即热式电热水龙头还包括外壳4、设在外壳4内集成为一体且用于供水流通过并对水流进行加热的主体5,连接底座3设置在主体5底部且用于将主体5与台面固定,连接底座3包括进水管3.1,进水管3.1用于供水流进入主体5,出水龙头1设置在主体5顶部用于将水流从主体5导出,流量控制组件2设置在主体5一侧用于控制出水龙头1的出水;使主体5集成为一个整体,提高主体5的适配性,通过搭配不同造型以及尺寸的外壳4或出水龙头1或流量控制组件2或连接底座3,即可装配成多种风格以及造型的即热式电热水龙头,从而减少制造成本、提高装配效率。
其中,主体5包括壳体5.1、加热管5.2,加热管5.2设置在壳体5.1内,壳体5.1外壁嵌设有接线端子5.3,接线端子5.3包括用于供电源线连接的火线接线体5.3.1、零线接线体5.3.2和地线接线体5.3.3,加热管5.2设有火线接线端5.2.1以及零线接线端5.2.2,火线接线端5.2.1与火线接线体5.3.1通过导线连接,零线接线端5.2.2与零线接线体5.3.2通过导线连接,地线接线体5.3.3通过连接件5.4与外壳4连接;通过设置接线端子5.3,主体5内部的导线连接至接线端子5.3,即加热管5.2的火线接线端5.2.1连接至接线端子5.3的火线接线体5.3.1,加热管5.2的零线接线端5.2.2连接至接线端子5.3的零线接线体5.3.2,外壳4通过连接件5.4连接至地线接线体5.3.3,再将电源线的火线、地线、零线分别与三个接线体连接,即可实现电源线的安装,相较于常规的电源线分别与加热管5.2的接线端与外壳4连接的方式,接线更为方便、线路布局更为合理,主体5作为集成的一个整体的整体性更好。
其中,火线接线端5.2.1与火线接线体5.3.1之间、地线接线端与地线接线体5.3.3之间、零线接线体5.3.2与外壳4之间,可以通过导线连接,制造成本低,亦可以通过连接件5.4实现连接,不采用导线,便于自动化装配生产。
其中,连接件5.4包括与地线接线体5.3.3连接的第一端5.4.1和用于与外壳4连接的第二端5.4.2,壳体5.1对应第二端5.4.2处设有连接螺母5.5,外壳4对应连接螺母5.5处设有连接孔4.1,连接孔4.1处设有第一连接件5.4,第一连接件5.4连接外壳4、第二端5.4.2、壳体5.1并同时实现外壳4接地;连接件5.4将接地连接体引出至用于连接外壳4和壳体5.1的第一连接件5.4位置,通过第一连接件5.4与连接螺母5.5连接配合即可实现外壳4的接地,结构简单紧凑。
其中,主体5还包括用于覆盖接线端子5.3的罩板5.6,罩板5.6与壳体5.1通过第二连接件5.4连接;罩板5.6用于覆盖接线端子5.3,避免水汽进入而导致短路,通过第二连接件5.4连接,拆装方便。
其中,加热管5.2的火线接线端5.2.1和零线接线端5.2.2分别设置在加热管5.2的两端,加热管5.2为由火线接线端5.2.1至零线接线端5.2.2螺旋环绕的螺旋体;加热管5.2的结构采用两端设置接线端,加热管5.2体由一端向另一端螺旋环绕的螺旋体的形式,相较于现有的加热管5.2的需要其中一个接线端通过螺旋体的中间孔穿回至另一个接线端以使得两个接线端位于同一端的形式,在原有的同一端的其中一个接线端的位置可以设置其他的用电件,从而使得即热式电热水龙头的整体直径更为紧凑,并且螺旋体其中一端无需再以较大的弧度绕回至同一端,提高了良品率,减小了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
其中,主体5还包括设置在加热管5.2两端的上盖5.7、下盖5.8,上盖5.7、下盖5.8和壳体5.1构成加热腔,主体5还包括过热保护件5.9,过热保护件5.9的感应端插设在加热腔内;过热保护件5.9用于感应加热腔内的温度,一般将过热保护件5.9的熔断阈值设置为95°,当加热腔内的温度高于过热保护件5.9的阈值时,过热保护件5.9熔断以断开加热管5.2的电源,避免过热或干烧。
其中,下盖5.8与主体5一体式构造且加热管5.2从上盖5.7处向下装入加热腔,或者是上盖5.7与主体5一体式构造且加热管5.2从下盖5.8处向上装入加热腔;通过一体式构造,可以减小其中一端渗漏的可能,另一端通过密封之后即可将加热腔封闭,装配方便。
其中,加热管5.2的火线接线端5.2.1和零线接线端5.2.2分别设置在上盖5.7和下盖5.8上,过热保护件5.9连接在火线接线端5.2.1与火线接线体5.3.1之间的导线上或零线接线端5.2.2与零线接线体5.3.2之间的导线上,过热保护件5.9固定在上盖5.7处;加热管5.2的火线接线端5.2.1位于上盖5.7、零线接线端5.2.2设于下盖5.8、过热保护件5.9连接在火线接线端5.2.1与火线接线体5.3.1的导线上,或者是火线接线端5.2.1位于下盖5.8、零线接线端5.2.2位于上盖5.7,过热保护件5.9连接在零线接线端5.2.2与零线接线体5.3.2的导线上,过热保护件5.9的感应端插设在加热腔内且位于最先露出水面的位置,当加热腔内的温度高于过热保护件5.9的阈值时,过热保护件5.9熔断以避免过热或干烧。
其中,主体5还包括连接盖5.10,连接盖5.10设置在上盖5.7上端,连接盖5.10中空且与上盖5.7配合构成用于供线路板安装的安装腔5.10.1,上盖5.7设有用于将水流由加热腔导出的引出管5.7.1,连接盖5.10内设有与引出管5.7.1配合的导入管5.10.2,以及与出水龙头1配合连接的导出管5.10.3,导出管5.10.3与导入管5.10.2连通;连接盖5.10构成安装腔5.10.1,用于供电路板安装,亦可以供液晶显示板安装,引出管5.7.1和导入管5.10.2配合以使安装腔5.10.1与水流隔开。
其中,导出管5.10.3设置在连接盖5.10的轴线位置,导入管5.10.2与引出管5.7.1配合且偏心设置,导入管5.10.2与导出管5.10.3通过横向设置在导出管5.10.3底部的连通槽5.10.4连通;由于上盖5.7上设有火线接线端5.2.1或零线接线端5.2.2、过热保护件5.9,引出管5.7.1在上盖5.7上偏心设置以使得结构更为紧凑,而引出管5.7.1与导入管5.10.2配合,故导入管5.10.2亦偏心设置,导出管5.10.3通过连通导与设置在轴线上的导出管5.10.3连通,以使得出水龙头1的轴线与主体5的轴线一致。
其中,出水龙头1通过插入部1.1插入导出管5.10.3内且与导出管5.10.3配合,导出管5.10.3的端部内凹设有第一限位槽5.10.3.1,插入部1.1对应第一限位槽5.10.3.1内凹设有第二限位槽1.1.1,第一限位槽5.10.3.1和第二限位槽1.1.1配合构成限位腔,壳体5.1还包括限位盖5.1.1与限位环5.1.2,限位环5.1.2置入限位腔内,限位盖5.1.1内环5.1.1.1与限位环5.1.2相抵且将限位环5.1.2限位在限位腔内,限位盖5.1.1的外环5.1.1.2与连接盖5.10的外周壁卡扣连接;限位盖5.1.1将限位环5.1.2压设在第一限位槽5.10.3.1和第二限位槽1.1.1配合构成的限位腔内,且限位盖5.1.1与连接盖5.10卡扣连接,从而使得限位环5.1.2将出水龙头1和连接盖5.10相互轴向限位。
其中,流量控制组件2包括阀芯2.1和把手2.2,阀芯2.1设置在进水管3.1与主体5的连通处且通过把手2.2控制主体5的进水量,阀芯2.1外套设有压盖2.3,压盖2.3通过第三连接件5.42.4将阀芯2.1压装在壳体5.1上;通过压盖2.3将阀芯2.1安装在主体5的壳体5.1上,且通过第三连接件5.42.4紧固,相较于常规的通过外壳4将阀芯2.1限位在主体5一侧的方式,避免了在长期使用后、外壳4受到阀芯2.1的反作用力而开裂,提高了阀芯2.1连接的可靠性。
其中,连接底座3还包括连接板3.2、进水管3.1外周设有外螺纹且与壳体5.1底部的进水端通过螺纹连接,连接板3.2与进水管3.1分体式设置且通过第四连接件5.43.3固定在壳体5.1的底部;将连接板3.2与进水管3.1分体式设置,可以使得连接板3.2与进水管3.1可以选用不同的材料,以区分型号和款式,且进水管3.1与连接板3.2可以分开更换,节约维护成本。
在接线端子上的接线螺钉结构较为常规,故在附图中没有体现。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用于即热式电热水龙头的接线端子(5.3),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5.3)设置在即热式电热水龙头的壳体(5.1)的外壁,所述接线端子(5.3)包括用于供电源线连接的火线接线体(5.3.1)、零线接线体(5.3.2)和地线接线体(5.3.3),所述火线接线体(5.3.1)与加热管(5.2)的火线接线端(5.2.1)连接,所述零线接线体(5.3.2)与加热管(5.2)的零线接线端(5.2.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即热式电热水龙头的接线端子(5.3),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线接线体(5.3.3)通过连接件(5.4)与即热式电热水龙头的外壳(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即热式电热水龙头的接线端子(5.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4)为片体,所述连接件(5.4)包括与地线接线体(5.3.3)连接的第一端(5.4.1)和用于与外壳(4)连接的第二端(5.4.2),所述即热式电热水龙头还包括用于安装加热管(5.2)的壳体(5.1),所述壳体(5.1)对应第二端(5.4.2)处设有连接螺母(5.5),所述外壳(4)对应连接螺母(5.5)处设有连接孔(4.1),所述连接孔(4.1)处设有第一连接件(5.4),所述第一连接件(5.4)连接外壳(4)、第二端(5.4.2)、壳体(5.1)并同时实现外壳(4)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即热式电热水龙头的接线端子(5.3),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5.3)外还设有用覆盖接线端子(5.3)的罩板(5.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即热式电热水龙头的接线端子(5.3),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线接线体(5.3.1)、零线接线体(5.3.2)和地线接线体(5.3.3)两端均设有接线螺孔,所述接线端子(5.3)还包括接线螺钉,所述接线螺钉与接线螺孔配合以将导线连接在接线体上。
CN201920688074.7U 2019-05-14 2019-05-14 用于即热式电热水龙头的接线端子 Active CN2096755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88074.7U CN209675506U (zh) 2019-05-14 2019-05-14 用于即热式电热水龙头的接线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88074.7U CN209675506U (zh) 2019-05-14 2019-05-14 用于即热式电热水龙头的接线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75506U true CN209675506U (zh) 2019-11-22

Family

ID=68575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88074.7U Active CN209675506U (zh) 2019-05-14 2019-05-14 用于即热式电热水龙头的接线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755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83533U (zh) 基于电磁加热的二合一新型烟草烟具及其烟具主机平台
CN106979050B (zh) 发动机的流体加热装置
CN209675506U (zh) 用于即热式电热水龙头的接线端子
WO2021109908A1 (zh) 咖啡机锅炉加热器及咖啡机
CN209818896U (zh) 即热式电热水龙头
CN106558465B (zh) 一种一体化陶瓷电阻继电器盒
CN209818895U (zh) 用于即热式电热水龙头的加热结构
CN210035853U (zh) 用于即热式电热水龙头的一体式内胆
CN206462858U (zh) 温控器的安装结构和烹饪器具
CN211738205U (zh) 一种应用于接驳式电热水龙头中的加热水箱
CN208720497U (zh) 一种用途可转换的多功能加热模组
CN113499011A (zh) 加热泵和洗涤电器
CN106091350A (zh) 一种发热体装置
CN220459175U (zh) 一种风冷式水加热器
CN216699395U (zh) 一体式内胆的走线结构
CN220728519U (zh) 一种加热器及洗地机
CN217464544U (zh) 加热装置
CN216531816U (zh) 液体恒温加热器
EP4243568A1 (en) Electric heating device
CN213090119U (zh) 一种一头进水一头出水的热水器
CN220911666U (zh) 热水器
RU193213U1 (ru) Подогреватель воздуха
CN208890542U (zh) 一种泵用电源接线
CN220471872U (zh) 电热水器
CN212805917U (zh) 一种ptc发热装置和加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1

Address after: 315000 DASONG salt farm, Zhanqi Town, Yinzhou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No. 55-18, Zhanwang Road, Yin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Patentee after: Ningbo Feiyu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000 building 002 (9-1), No. 555, north section of Century Avenue, Yinzhou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INGBO SUODUN FEIYU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