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14434B - 透镜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透镜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14434B
CN106814434B CN201610899615.1A CN201610899615A CN106814434B CN 106814434 B CN106814434 B CN 106814434B CN 201610899615 A CN201610899615 A CN 201610899615A CN 106814434 B CN106814434 B CN 1068144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f spring
coil
messenger wire
extended portion
installation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9961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14434A (zh
Inventor
五明英幸
石黑克之
猿馆彰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Alp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Alp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Alpin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814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144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144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144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Focusing arrangements of general interest for cameras, projectors or printers
    • G03B3/10Power-operated focus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07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 G03B2205/0015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by displacing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normal to the optical axi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53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 G03B2205/0069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using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s, e.g. voice co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简化吊线的操作的透镜驱动装置。在透镜驱动装置(1)中,吊线(411、412、413、414)具有:沿光轴方向延伸的第一延设部(81)、和从第一延设部(81)的一端向与第一延设部(81)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延设部(83)。第二延设部(83)埋设于安装构件(33)的框状部(331)。第二延设部(83)具有多个弯曲部,该弯曲部埋设于安装构件(33)的框状部(331)。

Description

透镜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尤其涉及在便携式电话等上搭载的比较小型的相机中使用的透镜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便携式电话等上搭载的相机的高性能、高功能化的要求提高,因而在带有相机的便携式电话等上搭载的透镜驱动装置中,不仅要求具备焦点调节功能,还要求具备抖动修正功能。
该透镜驱动装置设置成如下的构造,即,由四根吊线支承被称为拍摄单元(可动组件)的以往的AF(自动对焦)相机组件,通过向与光轴正交的两个轴的方向驱动来修正手抖等抖动。
具体而言,四根直线状的吊线的一端固定在基体的四角,另一端插入上侧板簧的贯通孔,并通过钎焊等固定。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44924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由于吊线极其纤细,因此存在制造过程中将其向安装构件安装的作业较为困难的问题。另外,当吊线从安装构件脱离时,存在再次安装的作业花费时间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化吊线的操作的透镜驱动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具备:透镜支架,其能够保持透镜体;焦点调节机构,其使所述透镜支架沿光轴方向移动;以及抖动修正机构,其使所述透镜支架以及所述焦点调节机构沿与所述光轴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其中,所述透镜驱动装置具有多个吊线,多个所述吊线将所述焦点调节机构支承为能够沿与所述光轴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所述吊线具有:呈直线状延伸而对所述焦点调节机构进行支承的第一延设部、和从所述第一延设部的一端向与所述第一延设部不同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延设部,所述第二延设部埋设于安装构件,所述安装构件同所述透镜支架一起沿与所述光轴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
根据该结构,由于吊线的第二延设部埋设于安装构件,因此无需以单体的形式操作纤细且难以操作的吊线。由此,能够简化制造工序,而且能够提高成品率。
优选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所述吊线的所述第一延设部沿所述光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延设部以与所述光轴方向交叉的方式延伸。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第二延设部不易从安装构件脱离。
优选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所述第二延设部具有多个弯曲部,该弯曲部埋设于所述安装构件。
根据该结构,即使安装构件因抖动修正而向与光轴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也能够使第二延设部不易从安装构件脱离。
优选为,在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中,所述透镜支架被上侧板簧与下侧板簧以从上下方向两侧夹持的方式支承,所述安装构件具有将所述上侧板簧固定的框状部,在所述框状部中埋设有所述吊线的所述第二延设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以比较简单的结构固定吊线。
优选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所述上侧板簧具有两个分离的第一上侧板簧与第二上侧板簧,用于产生使所述透镜支架沿光轴方向移动的电磁力的第一线圈设置在所述透镜支架上,所述第一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上侧板簧导通连接,所述第一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上侧板簧导通连接,第一所述吊线与所述第一上侧板簧导通连接,第二所述吊线与所述第二上侧板簧导通连接。
根据该结构,也能够将第一以及第二吊线用作用于向第一线圈通电的路径。
优选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所述框状部在使第一所述吊线的所述第二延设部的一部分以及第二所述吊线的所述第二延设部的一部分向外侧露出的状态下埋设第一所述吊线以及第二所述吊线,第一所述吊线的所述第二延设部的所述一部分与所述第一上侧板簧导通连接,第二所述吊线的所述第二延设部的所述一部分与所述第二上侧板簧导通连接。
根据该结构,即使将第一以及第二吊线的第二延设部埋设于安装构件的框状部,也能够将这些吊线与第一以及第二上侧板簧容易地导通连接。
优选在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中,所述透镜驱动装置具有具备多个金属构件的基体构件,所述吊线的所述第一延设部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金属构件。
根据该结构,可由能够通电的金属构件以稳定的状态支承吊线。
优选在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中,所述透镜驱动装置具备与所述安装构件一体化的磁轭,所述安装构件形成为多边形状,在该多边形的边上设有所述框状部,在所述多边形的角部具有向下方突出地设置的脚部,在对所述上侧板簧进行固定的所述安装构件的所述框状部的下表面设有第一突起部,所述第一突起部穿过所述上侧板簧的贯通部与磁轭的贯通部而将所述上侧板簧以及所述磁轭固定于所述安装构件的所述框状部,在所述脚部的对所述下侧板簧进行固定的下表面设有第二突起部,所述第二突起部穿过所述下侧板簧的贯通部而将该下侧板簧固定于所述脚部。
根据该结构,第一突起部与第二突起部均向同一方向突出,因此在制造时不需要使安装构件的朝向颠倒,因此能够提高生产性。
优选在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中,所述透镜驱动装置具有:第一线圈,其用于产生使所述透镜支架沿光轴方向移动的电磁力;磁铁,其在所述第一线圈的外侧与该第一线圈对置地设置,从而在该磁铁与在所述第一线圈中流动的电流之间通过电磁相互作用而产生形成光轴方向的所述电磁力的磁场;以及第二线圈,其供通过该第二线圈与所述磁铁产生的磁场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而形成与所述光轴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电磁力的电流流动,所述第一线圈位于所述透镜支架的外周,且与该透镜支架成为一体地移动,所述第二线圈配置在所述磁铁的下方。
根据该结构,能够以小规模的结构,通过在第一线圈中流动的电流与来自磁铁的磁场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使透镜支架沿光轴方向移动,并且能够通过在第二线圈中流动的电流与来自磁铁的磁场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使焦点调节机构整体向与光轴交叉的方向移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简化吊线的操作的透镜驱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从上方侧观察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从下方侧观察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将外壳以及柔性基板等省略后的状态下的从下方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5是用于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基体构件、下侧板簧、第一线圈、上侧板簧以及吊线所涉及的构造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上侧板簧的俯视图。
图7是用于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吊线的形状进行说明的图。
图8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安装构件的角部从下方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9是用于对将外壳以及安装构件取下后的状态下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四角附近的结构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透镜驱动装置
3 透镜体
11 基体构件
13 第二线圈
15 金属构件
151 切口部
17 下侧板簧
21 第一线圈
23 磁铁
25 绝缘片
27 透镜支架
29 上侧板簧
129 第一上侧板簧
229 第二上侧板簧
31 磁轭
311 磁轭顶部
313 贯通部
321 切口部
361 内磁轭部
371 磁轭侧面部
373 磁轭顶部
33 安装构件(顶盖)
331 框状部
331a 第一突起部
333 脚部
333a 第二突起部
35 壳体
411、412、413、414 吊线
81 第一延设部
83 第二延设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1的从上方侧观察到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1的从下方侧观察到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1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1的将外壳35以及柔性基板8等省略后的状态下的从基体构件11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理解,在图1中示出了将透镜体3安装在透镜支架27上的状态。
如图1~图4所示,透镜驱动装置1例如具有:基体构件11、四个第二线圈13、金属构件(线支架)15、下侧板簧17、第一线圈21、四个磁铁(永久磁铁)23、绝缘片25、透镜支架27、上侧板簧29、磁轭31、安装构件(顶盖)33、外壳35以及四根吊线411、412、413、414。
透镜驱动装置1具有焦点调节功能以及抖动修正功能。
焦点调节功能是根据拍摄图像使保持透镜体3的透镜支架27沿光轴(Z方向)移动而进行焦点调节的功能,通过焦点调节机构5来实现。焦点调节机构5例如通过第一线圈21、磁铁23、磁轭31、安装构件33、下侧板簧17以及上侧板簧29等来实现。
抖动修正功能是根据由霍尔元件等检测出的位置信息对拍摄时产生的手抖等进行修正而能够拍摄不存在像抖动的图像的功能,通过抖动修正机构7来实现。抖动修正功能中,如后文所述使透镜支架27以及焦点调节机构5沿与光轴方向交叉的X、Y轴方向移动。
抖动修正机构7主要由第二线圈13、金属构件15、磁轭31、磁铁23以及吊线411、412、413、414等构成。
在透镜驱动装置1中,由金属线材构成的吊线411、412、413、414具有:沿光轴方向延伸的第一延设部81、和从第一延设部81的一端向与第一延设部81交叉(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延设部83。第二延设部83埋设于安装构件33的框状部331。
因此,在透镜驱动装置1的制造工序中,能够将吊线411、412、413、414与安装构件33一体地进行操作,从而纤细的吊线411、412、413、414的操作变得容易。
以下,对透镜驱动装置1的结构以及作用进行详细说明。
能够保持透镜体3的透镜支架27被下侧板簧17以及上侧板簧29以从Z轴方向两侧夹持的方式弹性地支承。
另外,在透镜支架27的外周固定有第一线圈21。第一线圈21通过在透镜支架27的外周卷绕导线而形成。当第一线圈21通电时,通过在第一线圈21中流动的电流与来自磁铁23的磁场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而产生使第一线圈21以及透镜支架27成为一体地沿Z轴方向(光轴方向)移动的电磁力。由此,实现焦点调节功能。
四个第二线圈13沿X、Y平面而点对称地设置在基体构件11的矩形的各边的中央附近。来自磁铁23的磁场将第二线圈13横切。因此,当第二线圈13通电时,通过在第二线圈13中流动的电流与来自磁铁23的磁场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而产生使透镜支架27以及焦点调节机构5整体上沿X、Y方向移动的电磁力。由此,实现抖动修正功能。
图5是用于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的基体构件11、下侧板簧17、第一线圈21、上侧板簧29以及吊线411、412、413、414所涉及的构造进行说明的立体图。图6是上侧板簧29的俯视图。图7是用于对吊线411、412、413、414的形状进行说明的图。图8是对安装构件33的角部从下方侧观察到的立体图。图9是用于对将外壳35以及安装构件33取下后的状态下的透镜驱动装置1的四角附近的结构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基体构件11例如通过成形绝缘性的树脂材料而构成,形成为矩形状。
在基体构件11的中央附近,在与未图示的图像传感器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圆形状的开口部。
在基体构件11的四边的各边的规定部位设有用于第二线圈13的定位的定位部。在基体构件11的下表面固定有供霍尔元件462、463安装的柔性基板8。
如图5所示,在基体构件11上通过镶嵌成形而固定金属构件15,金属构件15的切口部151位于基体构件11的四角。金属构件15通过对金属板材实施坯料加工以及折弯加工而形成。
如图4、图5以及图9所示,沿Z方向延伸的吊线411、412、413、414的第一延设部81的下端部插入并固定于金属构件15的切口部151。该固定通过焊料、导电性粘接剂等来进行。如图4所示,在切口部151的下表面形成有对吊线411、412、413、414的端部进行固定的焊料圆角153。
吊线411、412、413、414的第一延设部81呈细长的大致圆柱状而形成为直线状。吊线411、412、413、414的第一延设部81的上端部如图4所示那样埋设于安装构件33内。如后文所述,吊线411、412也用于向第一线圈21进行供电。
以下,对吊线411、412、413、414进行详细说明。
吊线411、412、413、414固定于安装构件33,将焦点调节机构5支承为能够沿X、Y方向移动。
如图7所示,吊线411、412、413、414具有:沿光轴方向(Z方向)延伸的第一延设部81、和从第一延设部81的一端(上端)向与第一延设部81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延设部8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延设部83以沿着与光轴方向正交的平面(X、Y平面)的方式延伸,且沿与第一延设部81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
第二延设部83埋设于安装构件33的框状部331内。
吊线411、412、413、414例如在通过注射成形等制造树脂制的安装构件33时埋设于安装构件33。
因此,在透镜驱动装置1的制造工序中,能够将吊线411、412、413、414与安装构件33一体地进行操作,从而由纤细的金属线材构成的吊线411、412、413、414的操作变得容易。
如图7所示,第二延设部83具有多个弯曲部,该弯曲部埋设于安装构件33的框状部331。这些多个弯曲部的弯曲方向以及长度构成为多种方式。根据该结构,第二延设部83不易从安装构件33脱离,能够在稳定的状态下将吊线411、412、413、414固定于安装构件33。
如图6所示,上侧板簧29具有由电分离的导电性的金属板构成的第一上侧板簧129与第二上侧板簧229。
安装构件33的框状部331在使吊线411的第二延设部83的一部分以及吊线412的第二延设部83的一部分向与第一上侧板簧129以及第二上侧板簧229对置的下表面露出的状态下进行埋设。
另外,吊线411的第二延设部83的一部分(从框状部331露出的露出部)与第一上侧板簧129导通连接,吊线412的第二延设部83的一部分(从框状部331露出的露出部)与第二上侧板簧229导通连接。该吊线411、412与上侧板簧129、229之间的导通连接也可以仅是机械性的压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虽未图示,然而使用了钎焊或者导电性粘接剂等接合材料。
另外,第一线圈21的一端经由电线87而通过焊料等接合材料与第一上侧板簧129导通连接,第一线圈21的另一端经由电线89而通过焊料等接合材料与第二上侧板簧229导通连接。
通过该结构,将吊线411与第一线圈21的一端导通连接,并且将吊线412与第一线圈21的另一端导通连接,从而能够经由第一以及第二吊线411、412向第一线圈21供电。
如图2、图3以及图5所示,在基体构件11的四边分别固定有细长形状的第二线圈13。通过像这样设为在基体构件11的四边固定第二线圈13的构造,从而使得第二线圈13的定位变得容易,能够简化制造工序。需要说明的是,各个第二线圈13的两端部焊接于柔性基板8的布线图案。
来自磁铁23的磁场将第二线圈13横切。因此,通过在第二线圈13中流动的电流与来自磁铁23的磁场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而产生使透镜支架27以及焦点调节机构5整体上沿X、Y方向移动的电磁力。
此处,第二线圈13在磁轭31以及磁铁23的下方(基体构件11侧)且在Z轴(光轴)方向上与该构件重合地设置。另外,第二线圈13固定于基体构件11。
像这样,通过在Z轴(光轴)方向上与磁轭31以及磁铁23重合地设置两个线圈13,从而与位于该构件的外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在磁通密度高的空间内配置第二线圈13。因此,在第二线圈13中流动的电流与磁铁23之间能够发挥较高的电磁力(推力)特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线圈13使用卷绕有导线的构件,然而也可以使用通过层叠多张形成有导电性的图案的薄膜而构成的层叠线圈。
如图2、图5以及图9所示,由金属板构成的下侧板簧17在四角具有贯通部171,贯通部171中插入有图3以及图8所示的安装构件33的第二突起部333a。在将第二突起部333a插入贯通部171的状态下,使其前端变形。由此,将下侧板簧17固定在安装构件33的脚部333。该固定通过铆接进行。铆接例如通过从前端侧压扁树脂的凸起(第二突起部333a)来进行。需要说明的是,图3以及图8中示出了将第一突起部331a、第二突起部333a压扁了的状态。
另外,下侧板簧17的内侧部分固定在透镜支架27的下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下侧板簧17以及上侧板簧29固定于同一构件即安装构件33,因此能够使得透镜支架27不易相对于光轴倾斜。
如图2、图3以及图5所示,第一线圈21呈大致矩形,且卷绕固定在透镜支架27的外周。如上所述,第一线圈21通过吊线411、412供电。
另外,在透镜支架27的外侧且磁轭31的内侧的位置设有与第一线圈21的四边部分别设有间隙地对置的四个磁铁23。
如图2以及图3所示,磁轭31在矩形的四边的各边具有:与磁铁23的侧面在抵接状态下对置地设置的磁轭侧面部371、和与磁铁23的上表面在抵接状态下对置地设置的磁轭顶部311。磁铁23与磁轭31通过粘接剂等被一体化,磁轭31与磁铁23成为一体地移动。
在磁轭31的磁轭顶部311的切口部321的两侧形成有共计八个贯通部313。使在图8所示的安装构件33的框状部331的下表面设置的第一突起部331a穿过磁轭31的贯通部313,并进行固定。由此,使磁轭31与安装构件33一体化。
该固定通过铆接进行。需要说明的是,磁轭31与安装构件33的铆接的固定部位共计八个,然而为了定位(调节晃动),也可以将至少一个位置设为通过粘接剂来固定。
此时,第一突起部331a也穿过图2以及图3所示的绝缘片25的贯通部251以及上侧板簧129、229的贯通部293而固定于磁轭31。由此,绝缘片25以及上侧板簧29在被安装构件33与磁轭31夹住的状态下固定。
另外,磁轭31的四角成为用于确保安装构件33的脚部333所处的空间的切口部321。需要说明的是,上侧板簧129、229的内侧部分固定在透镜支架27的上部。
另外,如图2以及图3所示,磁轭31具有配置在第一线圈21的内侧的内磁轭部361。
像这样,由于以由磁轭31的磁轭侧面部371与内磁轭部361夹持的方式配置第一线圈21,因此能够提高焦点调节的推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具有磁轭31,因此即使在将磁铁23兼用于焦点调节机构5与抖动修正机构7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使透镜支架27移动的推力。
如图2所示,在磁轭31的磁轭顶部311的上表面固定有绝缘片25,在绝缘片25之上固定有上侧板簧29。因此,有效地避免第一上侧板簧129与第二上侧板簧229发生短路。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取代设置绝缘片25,而在磁轭顶部311的上表面通过印刷等来形成绝缘膜。
安装构件33由绝缘性的树脂等成形为多边形状,且具有:隔着上侧板簧29以及绝缘片25而与磁轭31的磁轭顶部311重叠的框状部331、和在磁轭31的切口部321配置的脚部333。脚部333在呈多边形状(矩形状)的框状部331的角部处从框状部331向下方突出。
如上文参照图8所述那样,在安装构件33的框状部331的下表面形成有第一突起部331a,在脚部333的下表面形成有第二突起部333a。
安装构件33的第二突起部333a穿过下侧板簧17的贯通部171,从而下侧板簧17安装于安装构件33。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侧板簧29成为一体而固定在磁轭31上的安装构件33的第一突起部331a和固定在下侧板簧17的贯通部171中的安装构件33的第二突起部333a均向相同的方向(下方)突出。因此,在制造时将安装构件33向磁轭31安装的情况下不需要使构件的朝向颠倒的工序,从而能够提高生产性。另外,也能够提高制造时的定位精度。
另外,在透镜驱动装置1中,下侧板簧17以及上侧板簧29都固定于安装构件33,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定位。
以下,对透镜驱动装置1的作用进行说明。
[制造工序]
对透镜驱动装置1而言,在其制造工序中,以将吊线411、412、413、414埋入安装构件33的框状部331的方式,通过注射成形等来成形安装构件33。
而且,在将以安装构件33为中心而单元化的焦点调节机构5向基体构件11安装时,将一端(上端)埋设于安装构件33的框状部331,将在Z方向延伸的吊线411、412、413、414的第一延设部81的另一端(下端)插入金属构件15的切口部151并通过焊接来形成焊料圆角153而进行固定。由此,自动聚焦机构5被吊线411、412、413、414的第一延设部81支承为能够沿与光轴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
像这样,能够使吊线411、412、413、414与安装构件33成为一体进行操作,从而与单独操作吊线的情况相比,操作变得容易。
[焦点调节]
在焦点调节动作中,根据与经由透镜体3而入射至图像传感器的光的成像结果对应的拍摄图像,向第一线圈21供给电流以调节焦点。
然后,通过在第一线圈21中流动的电流与来自磁铁23的磁场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而产生使第一线圈21以及透镜支架27成为一体地沿光轴方向(Z轴方向)移动的电磁力。
[抖动修正]
在抖动修正动作中,根据由霍尔元件462、463等检测出的位置信息,向第二线圈13中通电。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线圈13构成为能够向沿X方向延伸的一对线圈与沿Y方向延伸的一对线圈独立地供给电流。
当第二线圈13通电时,通过在第二线圈13中流动的电流与来自磁铁23的磁场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而产生使透镜支架27以及焦点调节机构5整体上沿X、Y方向移动的电磁力。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透镜驱动装置1,以将吊线411、412、413、414的第二延设部83埋设于框状部331的方式成形安装构件33,因此不会以单体的形式操作纤细且难以操作的吊线411、412、413、414。由此,能够简化制造工序,而且能够提高成品率。
另外,根据透镜驱动装置1,将与第一延设部81大致正交地交叉的第二延设部83埋设于安装构件33。另外,在第二延设部83上形成有多个弯曲部。因此,能够使吊线41(411~414)不易从安装构件33脱离。
另外,根据透镜驱动装置1,以在使吊线411、412的第二延设部83的一部分向与第一上侧板簧129以及第二上侧板簧229对置的外侧(下表面)露出的状态下埋设的方式构成安装构件33的框状部331。由此,即使在框状部331中埋设吊线411、412,也能够将它们与第一上侧板簧129以及第二上侧板簧229通过焊接等而容易地通电连接。因此,能够经由两个吊线411、412来向第一线圈21供电。
另外,在透镜驱动装置1中,吊线41的第一延设部81的另一端通过焊接而固定于金属构件15的切口部151。
根据该结构,能够可靠地进行吊线41的支承。另外,焊料圆角153形成在金属构件15的下表面侧,因此不会妨碍吊线411、412、413、414的弹性。
另外,根据透镜驱动装置1,通过在基体构件11的四边的中央附近配置第二线圈13,使得第二线圈13的定位变得容易,能够简化制造工序。
另外,根据透镜驱动装置1,与上侧板簧29成为一体而固定在磁轭31上的安装构件33的第一突起部331a和固定在下侧板簧17的贯通部171中的安装构件33的第二突起部333a均向相同的方向(下方)突出。因此,在制造时将安装构件33向磁轭31安装的情况下不需要使构件的方向颠倒的工序,从而能够提高生产性。另外,也能够提高制造时的定位精度。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
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或其等同的范围内,对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进行各种变更、组合、亚组合以及替换。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使第一线圈21与透镜支架27成为一体地沿光轴方向移动的情况,然而可以设为使磁铁与透镜支架27成为一体地移动的结构。
另外,例示了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吊线411、412、413、414具有沿光轴方向延伸的第一延设部81和向与其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延设部83的情况,然而第一延设部81与第二延设部83形成的角度也可以是90度以外的角度,第一延设部81也可以沿光轴方向以外的方向延伸设置。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使用具有多个弯曲部的第二延设部83的情况,然而也可以使用不存在弯曲部的直线状的第二延设部83。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使用四根吊线411、412、413、414的情况,然而吊线的数量并不特别限定。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使第一上侧板簧129与第二上侧板簧229物理性地分离的情况,然而只要电分离则也可以构成为一个组件。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焦点调节机构5与抖动修正机构7共用磁铁23的情况,然而也可以设为与各自对应地使用不同的磁铁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磁轭以及安装构件为矩形的情况,然而本发明的磁轭以及安装构件只要是多边形即可而不特别限定。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具有磁轭的情况,然而也可以设为不具备磁轭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设为使在安装构件33的框状部331的上表面安装上侧板簧29的突起向上方突出的结构。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使用吊线的透镜驱动装置。

Claims (6)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具备:透镜支架,其能够保持透镜体;焦点调节机构,其使所述透镜支架沿光轴方向移动;以及抖动修正机构,其使所述透镜支架以及所述焦点调节机构沿与所述光轴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其中,
所述透镜驱动装置具有多个吊线,多个所述吊线将所述焦点调节机构支承为能够沿与所述光轴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
所述吊线具有:呈直线状延伸而对所述焦点调节机构进行支承的第一延设部、和从所述第一延设部的一端向与所述第一延设部不同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延设部,
所述第二延设部埋设于安装构件,所述安装构件同所述透镜支架一起沿与所述光轴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
所述透镜支架被上侧板簧与下侧板簧以从上下方向两侧夹持的方式支承,
所述安装构件具有将所述上侧板簧固定的框状部,
在所述框状部中埋设有所述吊线的所述第二延设部,
所述上侧板簧具有两个分离的第一上侧板簧与第二上侧板簧,
用于产生使所述透镜支架沿光轴方向移动的电磁力的第一线圈设置在所述透镜支架上,所述第一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上侧板簧导通连接,所述第一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上侧板簧导通连接,
第一所述吊线与所述第一上侧板簧导通连接,第二所述吊线与所述第二上侧板簧导通连接,
所述框状部在使第一所述吊线的所述第二延设部的一部分以及第二所述吊线的所述第二延设部的一部分向外侧露出的状态下埋设第一所述吊线以及第二所述吊线,
第一所述吊线的所述第二延设部的所述一部分与所述第一上侧板簧导通连接,第二所述吊线的所述第二延设部的所述一部分与所述第二上侧板簧导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吊线的所述第一延设部沿所述光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延设部以与所述光轴方向交叉的方式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延设部具有多个弯曲部,该弯曲部埋设于所述安装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透镜驱动装置具有具备多个金属构件的基体构件,
所述吊线的所述第一延设部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金属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透镜驱动装置具备与所述安装构件一体化的磁轭,
所述安装构件形成为多边形状,在该多边形的边上设有所述框状部,在所述多边形的角部具有向下方突出地设置的脚部,
在对所述上侧板簧进行固定的所述安装构件的所述框状部的下表面设有第一突起部,
所述第一突起部穿过所述上侧板簧的贯通部与磁轭的贯通部而将所述上侧板簧以及所述磁轭固定于所述安装构件的所述框状部,
在所述脚部的对所述下侧板簧进行固定的下表面设有第二突起部,
所述第二突起部穿过所述下侧板簧的贯通部而将该下侧板簧固定于所述脚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透镜驱动装置具有:
第一线圈,其用于产生使所述透镜支架沿光轴方向移动的电磁力;
磁铁,其在所述第一线圈的外侧与该第一线圈对置地设置,从而在该磁铁与在所述第一线圈中流动的电流之间通过电磁相互作用而产生形成光轴方向的所述电磁力的磁场;以及
第二线圈,其供通过该第二线圈与所述磁铁产生的磁场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而形成与所述光轴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电磁力的电流流动,
所述第一线圈位于所述透镜支架的外周,且与该透镜支架成为一体地移动,
所述第二线圈配置在所述磁铁的下方。
CN201610899615.1A 2015-10-30 2016-10-14 透镜驱动装置 Active CN1068144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13759 2015-10-30
JP2015-213759 2015-10-30
JP2015223029A JP6549020B2 (ja) 2015-10-30 2015-11-13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15-223029 2015-11-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14434A CN106814434A (zh) 2017-06-09
CN106814434B true CN106814434B (zh) 2019-08-16

Family

ID=58710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99615.1A Active CN106814434B (zh) 2015-10-30 2016-10-14 透镜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549020B2 (zh)
CN (1) CN1068144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89149B2 (ja) * 2017-07-31 2022-06-22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CN114035296B (zh) * 2021-04-28 2023-12-22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驱动和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37549A (ja) * 2010-08-03 2012-02-23 Sharp Corp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2012093558A (ja) * 2010-10-27 2012-05-17 Sharp Corp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102472944A (zh) * 2009-08-21 2012-05-23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的抖动校正装置
CN102955324A (zh) * 2011-08-24 2013-03-06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透镜架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附带摄像机的便携终端
CN104423012A (zh) * 2013-08-27 2015-03-18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镜头驱动装置和包括该镜头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
JP2015055776A (ja) * 2013-09-12 2015-03-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50895B2 (ja) * 2009-06-09 2013-11-2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KR101148581B1 (ko) * 2010-11-03 2012-05-2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손떨림 보정 기능이 구비된 영상촬상 장치
KR101184812B1 (ko) * 2011-03-02 2012-09-2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손떨림 보정용 서스펜션 와이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영상 촬상 장치
JP2015143722A (ja) * 2012-05-16 2015-08-0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レンズアクチュエータ
KR101343197B1 (ko) * 2012-09-07 2013-12-1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CN204129406U (zh) * 2014-10-28 2015-01-28 佛山华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相机抖动补正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2944A (zh) * 2009-08-21 2012-05-23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的抖动校正装置
JP2012037549A (ja) * 2010-08-03 2012-02-23 Sharp Corp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2012093558A (ja) * 2010-10-27 2012-05-17 Sharp Corp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102955324A (zh) * 2011-08-24 2013-03-06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透镜架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附带摄像机的便携终端
CN104423012A (zh) * 2013-08-27 2015-03-18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镜头驱动装置和包括该镜头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
JP2015055776A (ja) * 2013-09-12 2015-03-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083805A (ja) 2017-05-18
JP6549020B2 (ja) 2019-07-24
CN106814434A (zh) 2017-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75942B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CN113759489B (zh) 透镜移动装置及包括该透镜移动装置的相机模块
JP6074402B2 (ja) 3d立体回路構造の端子脚に板バネが結合された構造
JP5948520B2 (ja) 3d弾性支持構造を有する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07664897B (zh)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该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7664896B (zh)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该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WO2016157885A1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CN106371188B (zh) 透镜驱动装置
CN107402428B (zh)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其制造方法
CN106772911B (zh) 镜头驱动模块
JP2006338004A (ja) モバイル用アクチュエータ(ActuatorforMobileTerminal)
CN109154709B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US11281019B2 (en) Lens driving device
KR20170138672A (ko) 조립성이 향상된 ois 카메라 모듈
CN106814434B (zh) 透镜驱动装置
JP2016020992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08572425B (zh)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组件、以及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US11962883B2 (en) Lens driving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 mounting device
CN108072962A (zh) 透镜驱动装置
CN117192722A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108445692B (zh) 驱动机构
JP2018017944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17167193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12859281A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US20240176096A1 (en) Optical element driving apparatus,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equipped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Alpine Alpine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Alps Electric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