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97019A - 电极 - Google Patents
电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797019A CN106797019A CN201580045689.2A CN201580045689A CN106797019A CN 106797019 A CN106797019 A CN 106797019A CN 201580045689 A CN201580045689 A CN 201580045689A CN 106797019 A CN106797019 A CN 1067970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llector
- active material
- electrode
- electroconductive
- conduct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4—Carriers or collectors
- H01M4/66—Selection of materials
- H01M4/668—Composites of electroconductive material and synthetic resi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02—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 H01M4/0404—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by coating on electrode collec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7—Electrodes based on electro-active polym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9—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4—Electric conductive fill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4—Carriers or collectors
- H01M4/66—Selection of materia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4—Carriers or collectors
- H01M4/66—Selection of materials
- H01M4/665—Composites
- H01M4/667—Composites in the form of layers, e.g. coating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6—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arity
- H01M2004/027—Negative electrod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6—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arity
- H01M2004/028—Positive electrod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6—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arity
- H01M2004/029—Bipolar electrod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Cell Electrode Carriers And Collector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电池的耐久性的方法。本发明的电极包含具有导电性树脂层的集电体和活性物质层,所述导电性树脂层含有高分子材料及导电性填料,其中,在所述集电体及活性物质层之间具有与所述导电性填料进行电接触的导电性部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极。
背景技术
近年来,面向环境、能量问题的解决,期待各种电动汽车的普及。作为掌握这些电动汽车的普及的关键的马达驱动用电源等车载电源,深入进行二次电池的开发。但是,为了广泛地进行普及,需要将电池制成高性能,且更廉价。另外,关于电动汽车,需要使单次充电续行距离接近于汽油发动机车,期望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的电池。为了使电池为高能量密度,需要尽可能减少与电池反应不直接有关的电池部件。可以节约用于电池单电池的集电片或单电池间连接的汇流条等,作为体积效率非常好且适于车载的电池,提出了双极型的二次电池。双极型二次电池使用在一个集电体的一个表面形成正极并在另一个面形成有负极的双极型电极。而且,为对多个该双极型电极进行叠层并使正极和负极隔着含有电解质层的隔膜对置的结构。因此,该双极型二次电池由集电体和集电体之间的正极、负极及隔膜(电解质层)构成一个电池单元(单电池)。
例如,以提高每二次电池的重量的输出功率密度为目的,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使用含有高分子材料及导电性填料的集电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90649号公报(对应于US2008/0220330A1)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中,电池的耐久性、特别是电极的充放电循环耐久性不充分,要求耐久性的进一步提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电池的耐久性,特别是电极的充放电循环耐久性的技术方案。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人等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通过在具有导电性树脂层的集电体与活性物质层之间设置与所述导电性树脂层中所含的导电性填料进行电接触的导电性部件来解决上述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非扁平型(叠层型)双极型的非水电解质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基本构成的剖面概略图。图1中,10a表示锂离子二次电池;11表示正极集电体;12表示负极集电体;13表示正极活性物质层;14表示正极导电性部件;15表示负极活性物质层;16表示负极导电性部件;17表示电解质层;19表示单电池层;21表示发电元件;25表示正极集电板;27表示负极集电板;29表示电池外装材料。
图2是表示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双极型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基本构成的剖面概略图。图2中,10b表示锂离子二次电池;11表示集电体;11a表示正极侧的最外层集电体;11b表示负极侧的最外层集电体;13表示正极活性物质层;14表示正极导电性部件;15表示负极活性物质层;16表示负极导电性部件;17表示电解质层;19表示单电池层;21表示发电元件;23表示双极型电极;25表示正极集电板;27表示负极集电板;29表示电池外装材料;31表示密封部。
图3是表示电极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面概略图。图3中,40表示电极;41表示具有导电性树脂层的集电体;42表示导电性部件;43表示活性物质层。
图4是从上方45°方向对具有由含有20质量%乙炔黑的聚丙烯形成的导电性树脂层的集电体的表面进行了观察得到的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的照片。
图5是用SEM对图4所示的集电体的剖面进行了观察得到的照片。
图6是表示在具有由含有20质量%乙炔黑的聚丙烯构成的导电性树脂层的集电体的表面设有作为导电性部件的乙炔黑层的电极的剖面S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电极,其包含具有导电性树脂层的集电体和活性物质层,所述导电性树脂层含有高分子材料及导电性填料,其中,在所述集电体及活性物质层之间具有与所述导电性填料进行电接触的导电性部件。根据上述实施方式,集电体具有的导电性树脂层中的导电性填料和设置于集电体上的导电性部件进行电接触。因此,可以提高电池的耐久性、特别是电极的充放电循环耐久性。
首先,对适宜使用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进行说明,但并不仅仅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此外,在附图的说明中,对于同一要素标注相同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附图的尺寸比例为了便于说明而被夸张显示,有时与实际的比例不同。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对象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只要是使用以下说明的电极而形成的即可,关于其它构成要件,并不应该特别受限制。
例如,在以实施方式及结构区别上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于叠层型(扁平型)电池、卷绕型(圆筒型)电池等目前公知的任意实施方式及结构。通过采用叠层型(扁平型)电池结构,从而能够利用简单的热压接等密封技术长期确保可靠性,在成本方面或操作性方面是有利的。
另外,以锂离子二次电池内的电连接方式(电极结构)来看时,在非双极型(内部并列连接型)电池及双极型(内部直列连接型)电池中均可使用。
在以锂离子二次电池内的电解质层的种类进行区别时,可以用于在电解质层使用有非水性的电解液等溶液电解质的溶液电解质型电池、电解质层使用有高分子电解质的聚合物电池等现有公知的任意电解质层的类型。该聚合物电池进一步分为使用了高分子凝胶电解质(也简称为凝胶电解质)的凝胶电解质型电池、使用了高分子固体电解质(也简称为聚合物电解质)的固体高分子(全固体)型电池。
图1是示意性表示非扁平型(叠层型)双极型的非水电解质锂离子二次电池(以下,也简称为“叠层型电池”)的基本构成的剖面概略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叠层型电池10a具有如下的结构:实际上进行充放电反应的大致矩形的发电元件21被密封在作为外装体的电池外装材料29的内部。在此,发电元件21具有正极、电解质层17和负极叠层而成的结构。正极具有在正极集电体11的两面依次配置有正极导电性部件14及正极活性物质层13的结构。负极具有在负极集电体12的两面依次配置有负极导电性部件16及负极活性物质层15的结构。具体而言,依次叠层负极、电解质层及正极,使一个正极导电性部件14及正极活性物质层13和与其相邻的负极活性物质层15及负极导电性部件16隔着电解质层17对置。由此,相邻的正极、电解质层及负极构成一个单电池层19。因此,可以说通过叠层多个单电池层19,图1所示的叠层型电池10a具有电并列连接而成的构成。
此外,在位于发电元件21的两最外层的最外层正极集电体上,均仅在单面配置有正极活性物质层13,但也可以在两面设置活性物质层。即,可以将在两面具有活性物质层的集电体直接用作最外层的集电体,而不制造仅在单面设有活性物质层的最外层专用的集电体。另外,可以通过将正极和负极的配置与图1颠倒,从而使最外层的负极集电体位于发电元件21的两最外层,在该最外层的负极集电体的单面或两面配置有负极活性物质层。
正极集电体11及负极集电体12具有如下的结构:分别安装与各电极(正极及负极)导通的正极集电板25及负极集电板27,使它们夹在电池外装材料29的端部,并导出至电池外装材料29的外部。可以将正极集电板25及负极集电板27分别根据需要经由正极引线及负极引线(没有图示)通过超声波焊接或电阻焊接等安装于各电极的正极集电体11及负极集电体12。
此外,图1中,在集电体的两面配置有导电性部件,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方式,导电性部件配置于集电体的至少一个表面即可。优选导电性部件配置(形成)于集电体的两面。即,优选(a)在集电体11的两面依次形成正极导电性部件14及正极活性物质层13,和/或(b)在集电体11的两面依次形成负极导电性部件16及负极活性物质层15。另外,图1中,对于全部的集电体,设置有导电性部件,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方式。即,在叠层型电池具有多个单电池层(集电体)的情况下,对于至少一个集电体配置有导电性部件即可,但优选对于全部的集电体配置有导电性部件。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双极型非水电解质锂离子二次电池(以下,也简称为“双极型电池”)10b的基本构成的剖面概略图。图2所示的双极型电池10b具有实际上进行充放电反应的大致矩形的发电元件21密封于作为电池外装材料的层压膜29的内部的结构。
如图2所示,双极型电池10b的发电元件21具有多个双极型电极23。各双极型电极23中,在集电体11的一个表面上依次形成电结合的正极导电性部件14及正极活性物质层13,在集电体11的相反侧的面上依次形成电结合的负极导电性部件16及负极活性物质层15。各双极型电极23隔着电解质层17叠层而形成发电元件21。此外,电解质层17具有在作为基材的隔膜的面方向中央部保持电解质而成的构成。此时,各双极型电极23及电解质层17交替地层叠,使一个双极型电极23的正极导电性部件14及正极活性物质层13和与所述一个双极型电极23相邻的另一个双极型电极23的负极导电性部件16及负极活性物质层15隔着电解质层17彼此对置。即,一个双极型电极23的正极活性物质层13及正极导电性部件14和与上述一个双极型电极23相邻的其它双极型电极23的负极活性物质层15及负极导电性部件16之间夹入电解质层17而配置。
相邻的正极活性物质层13、正极导电性部件14、电解质层17、负极活性物质层15及负极导电性部件16构成一个单电池层19。因此,可以说,双极型电池10b具有由单电池层19叠层而成的构成。另外,为了电解液从电解质层17的泄漏导致的液体接界,在单电池层19的外周部配置有密封部(绝缘层)31。此外,位于发电元件21的最外层的正极侧的最外层集电体11a上,仅在单面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13。另外,位于发电元件21的最外层的负极侧的最外层集电体11b上,仅在单面形成有负极活性物质层15。但是,可以在正极侧的最外层集电体11a的两面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13。同样地,可以在负极侧的最外层集电体11b的两面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15。
并且,图2所示的双极型电池10b中,配置有正极集电板25,使其与正极侧的最外层集电体11a相邻,使其延长并从作为电池外装材料的层压膜29导出。另一方面,配置有负极集电板27,使其与负极侧的最外层集电体11b相邻,同样地,使其延长而从作为电池外装材料的层压膜29导出。
在图2所示的双极型电池10b中,通常在各单电池层19的周围设置密封部31。该密封部31是为了防止在电池内相邻的集电体11彼此之间接触,或者防止由于发电元件21上的单电池层19的端部的稍微不整齐等而发生短路而设置。通过设置这样的密封部31,可以确保长期间的可靠性及安全性,从而提供高品质的双极型电池10b。
此外,单电池层19的叠层次数根据所期望的电压而进行调节。另外,双极型电池10b中,即使尽量减薄电池的厚度也能够确保充分的输出功率时,可以减少单电池层19的叠层次数。双极型电池10b中,需要防止使用时来自外部的冲击、环境劣化。因此,可以制成将发电元件21减压封入作为电池外装材料的层压膜29中且将正极集电板25及负极集电板27取出至层压膜29的外部的结构。
此外,图2中,在集电体的两面配置有导电性部件,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方式,导电性部件配置于集电体的至少一方即可。优选导电性部件配置(形成)于集电体的两面。即,优选在集电体11的一个表面上依次形成正极导电性部件14及正极活性物质层13,在另一个面上依次形成负极导电性部件16及负极活性物质层15。另外,图2中,对于全部的集电体,设置了导电性部件,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方式。即,在叠层型电池具有多个单电池层(集电体)的情况下,对于至少一个集电体,配置了导电性部件即可,优选对于全部的集电体配置了导电性部件。
图3是表示电极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面概略图。图3所示的电极40具有:具有导电性树脂层的集电体41、形成于上述集电体41的表面上的导电性部件42、及形成于上述导电性部件42的表面上的活性物质层43。此外,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殊说明,将正极及负极集电体一并称为“集电体”,将正极及负极导电性部件称为“导电性部件”,以及将正极及负极活性物质层一并也称为“活性物质层”。因此,例如“集电体”是指正极集电体、负极集电体或正极及负极集电体的任一种。
为了提高二次电池的单位重量的输出功率密度,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使用含有高分子材料及导电性填料的集电体。但是,可知:使用了该集电体的二次电池的耐久性,特别是电极的充放电循环耐久性不充分。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详细地研究了该问题,结果,推测:含有高分子材料及导电性填料的集电体与活性物质层之间的接触电阻是一个原因。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对集电体与活性物质层的电接触进行了关注。图4是从上方45°方向对具有由含有作为导电性填料的20质量%乙炔黑的聚丙烯形成的导电性树脂层的集电体的表面进行了观察得到的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的照片。图4中,可观察到的发白的是乙炔黑,可观察到的发黑的是聚丙烯。由图4得知:在集电体的表面具有1μm左右的凹凸,在该凹凸的各处乙炔黑露出。图5是同样地用SEM对相同的集电体的剖面进行了观察得到的照片,判明:在集电体内部较多地存在乙炔黑,露出于表面的乙炔黑的比例少。根据这种观察结果,本发明的发明人推测:是否是因为具有导电性树脂层的集电体与活性物质层进行局部点接触,不能2维及3维地充分接触,因此不易进行电连接,接触电阻变大。另外推测:点接触中,由于振动等集电体从活性物质层中脱离等,从而电连接变得不稳定,有时不能维持电池的性能(耐久性差)。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在具有导电性树脂层的集电体上,设置与导电性树脂层的导电性填料进行电连接的导电性部件,集电体和导电性部件的2维的和/或3维的接触增加,电连接提高,接触电阻变小。图6是表示在具有由含有20质量%乙炔黑的聚丙烯形成的导电性树脂层的集电体的表面设有作为导电性部件的乙炔黑层的电极的一部分(电极部分)的剖面SEM照片。得知:在图6所示的电极部分中,导电性树脂层(图6的“20%AB/PP”)中的乙炔黑(AB)和设置于其表面上的乙炔黑层(图6的“AB层”)紧密地接触。通过将这种导电性部件配置于集电体和活性物质层之间,可以增加具有含有高分子材料及导电性填料的导电性树脂层的集电体和活性物质层的2维的和/或3维的接触,降低接触电阻。由此,可以提高电池的耐久性,特别是电极的充放电循环耐久性。
此外,上述为推测,本发明并不受上述限定。
以下,对上述电极进一步详细地进行说明。
[含有导电性树脂层的集电体]
上述电极包含具有导电性树脂层的集电体,所述导电性树脂层含有高分子材料及导电性填料。该高分子材料既可以为导电性高分子,也可以为不具有导电性的高分子。另外,该高分子材料可以单独使用或混合2种以上而使用。并且,该高分子材料既可以为市售品,也可以为合成品。
导电性高分子具有导电性,但对于作为电荷移动介质的离子不具有传导性的材料选择。这些导电性高分子认为是共轭的多烯类形成能量带而显示导电性。作为代表的实例,可以使用在电解电容器等中实现了实用化的多烯类导电性高分子。具体而言,可举出: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聚乙炔、聚对苯撑、聚苯撑乙烯撑、聚乙腈、聚噁二唑、或它们的混合物等。从能够在电子传导性及电池内稳定地使用的观点出发,更优选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聚乙炔。
作为不具有导电性的高分子材料的实例,可举出例如:聚乙烯(PE)(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等)、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醚腈(PEN)、聚酰亚胺(PI)、聚酰胺(PA)、聚酰胺酰亚胺(PAI)、聚四氟乙烯(PTFE)、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聚乙腈(PAN)、聚丙烯酸甲酯(P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偏二氯乙烯(PVDC)、或它们的混合物。由于这些材料的电位窗非常宽,相对于正极电位、负极电位均稳定,另外为轻质,因此,可以进行电池的高输出功率密度化。其中,从相对于使用的电解液的耐久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聚丙烯、聚乙烯等各种聚烯烃或它们的共聚物以及混合物。
所使用的导电性填料从具有导电性的材料中选择。从抑制导电性树脂层内的离子透过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对于离子不具有传导性的材料。
具体而言,可举出碳材料、铝、金、银、铜、铁、铂、铬、锡、铟、锑、钛、镍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这些导电性填料既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另外,也可以使用不锈钢(SUS)等这些合金材料。从耐腐蚀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铝、不锈钢、碳材料、镍,更优选为碳材料、镍。另外,这些导电性填料可以为在粒子类陶瓷材料或树脂材料的周围,通过镀敷等涂敷有上述所示的金属的材料。
作为上述碳材料,可举出例如选自乙炔黑、炭黑、Vulcan(注册商标)、Black Pearl(注册商标)、碳纳米纤维、科琴黑(注册商标)、碳纳米管、碳纳米角、碳纳米球、硬碳、及富勒烯中的至少1种。这些碳材料的电位窗非常宽,相对于正极电位及负极电位这两者在宽的范围内稳定,并且导电性更优异。另外,碳材料非常轻质,因此,质量最小限度地增加。并且,碳材料大多用作电极的导电助剂,因此,即使与这些导电助剂接触,材料也相同,因此接触电阻非常变低。此外,在将碳材料用作导电性填料的情况下,通过对碳材料的表面实施疏水性处理,也可以降低电解质的融合性,创建电解质不易渗入于集电体的空孔的状况。
此外,在负极活性物质的充放电电位接近于Li的析出电位的情况下,碳等导电性填料在充放电中发生Li的插入而膨胀,因此,具有使集电体损伤(对集电体给予损伤)的危险性,因此,与负极对置的集电体的导电性填料优选不发生Li化的Ni、Cu、Fe、SUS等材料。另外,可以优选使用用这些材料包覆表面而成的导电性填料。
导电性填料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适当选择粒子状、粉末状、纤维状、板状、块状、布状、或网眼状等公知的形状。例如,欲在遍及广范围赋予导电性的情况下,优选使用粒子状的导电性填料。另一方面,在欲更加提高特定方向的导电性的情况下,优选以纤维状等形状使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的导电性填料。
导电性填料的平均粒径(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0.01~10μm,更优选为0.01~3μm,进一步优选为0.01~1μm左右。此外,本说明书中,“粒径”是指导电性填料的轮廓线上的任意2点间的距离中的最大的距离L。作为“平均粒径”的值,采用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或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EM)等观察装置、作为在数~数十视野中所观察的粒子的粒径的平均值算出的值。
导电性填料为纤维状的情况下,其平均纤维长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0.1~100μm。此外,本说明书中,平均纤维长度采用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或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EM)等观察装置、作为在数~数十视野中所观察的纤维的纤维长度的平均值算出的值。另外,导电性填料为纤维状时的其平均直径也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0.01~10μm,更优选为0.01~3μm,进一步优选为0.01~1μm。
导电性树脂层中的高分子材料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将导电性树脂层中的高分子材料和导电性填料的合计量设为100质量份,优选为10~95质量份,更优选为12~90质量份。
另外,导电性树脂层中的导电性填料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但是,将导电性树脂层中的高分子材料和导电性填料的总量设为100质量份,导电性填料的含量优选为5~90质量份,更优选为10~88质量份。通过将这样的量的导电性填料添加于高分子材料,可以抑制集电体的质量增加,对集电体赋予充分的导电性。
在上述导电性树脂层中,除高分子材料及导电性填料之外,可以含有其它添加剂。作为其它添加剂的实例,可举出马来酸酐改性聚丙烯等羧酸改性聚丙烯等。作为其它添加剂的添加量,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高分子材料和导电性填料的总计100质量份,优选为1~25质量份。
具有导电性树脂层的集电体的厚度优选为1~200μm,更优选为3~150μm,进一步优选为5~100μm。
具有导电性树脂层的集电体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举出例如利用挤出机等对高分子材料、导电性填料、及根据需要添加的添加剂的各成分进行熔融混练,然后,利用热压机对经过熔融混练的材料进行压延的方法。
此外,上述集电体(导电性树脂层)可以为单层结构,也可以为将由这些材料形成的层适宜组合而成的叠层结构。或者,上述集电体除上述导电性树脂层之外,还可以具有其它层。作为其它层,例如有由具有导电性的树脂形成的树脂层或金属层。从集电体的轻质化的观点出发,优选前者。另外,从遮断单电池层间的锂离子的移动的观点出发,优选后者。
[导电性部件]
该电极具有与上述集电体具有的导电性树脂层中所含的导电性填料进行电接触的导电性部件。导电性部件配置于上述集电体与活性物质层之间。通过该构成,导电性部件可以与集电体有效且稳定地进行电接触,因此,可以降低接触电阻,提高耐久性。
作为导电性部件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优选含有下述物质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导电性材料:选自离子化倾向比铁小的金属、铁、钛、锆、钽及铌中的至少一种金属,以上述金属为主成分的合金,以及导电性碳。这是因为,这些材料不易形成在其表面具有绝缘性的氧化膜,长期地维持与导电性填料的电接触。
进一步具体而言,作为上述离子化倾向比铁小的金属的具体例,可举出例如钴、镍、锡、锑、铜、银、钯、铱、铂、金等。离子化倾向比铁小的金属即使形成氧化被膜,电阻也小,因此,可以降低集电体与集电板的接触电阻。作为上述合金的实例,可举出不锈钢(SUS)等。
另外,作为上述导电性碳的具体例,可举出例如选自乙炔黑、炭黑、Vulcan(注册商标)、Black Pearl(注册商标)、碳纳米纤维、科琴黑(注册商标)、碳纳米管、碳纳米角、碳纳米球、硬碳及富勒烯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在此,导电性部件的材料优选根据正极及负极而适当选择。例如,在导电性部件为正极导电性部件的情况下,导电性部件的材料优选为选自导电性碳、钛及不锈钢中的至少1种。即,优选活性物质层为正极活性物质层、且导电性部件含有选自导电性碳、钛及不锈钢中的至少1种导电性材料。这些材料由于耐腐蚀性(耐氧化性)优异,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极的耐久性。另外,例如,在导电性部件为负极导电性部件的情况下,导电性部件的材料优选为选自镍、铜、铁及不锈钢中的至少1种。即,优选活性物质层为负极活性物质层,且上述导电性部件含有选自镍、铜、铁及不锈钢中的至少1种导电性材料。这些材料可以防止Li+的嵌入脱嵌或与Li进行合金化导致的劣化。
上述导电性材料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也可以以2种以上的混合物的方式使用。
导电性部件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适当选择粒子状、粉末状、纤维状、板状、块状、布状、或网眼状等公知的形状。
导电性部件的材料的平均粒径(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0.01~10μm,更优选为0.01~3μm,进一步优选为0.01~1μm左右。如果为这样的大小,则导电性填料可以与集电体表面的凹凸有效地接触。因此,可以更加提高集电体和导电性部件的电接触。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粒径”是指导电性填料的轮廓线上的任意2点间的距离中的最大的距离L。作为“平均粒径”的值,采用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或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EM)等观察装置,作为在数~数十视野中所观察的粒子的粒径的平均值所算出的值。此外,实施例中,将导电性部件的材料的大小作为一次粒子的标准粒径范围进行记载,但优选该标准粒径范围包含在上述平均粒径的范围。
在导电性部件的材料为纤维状的情况下,其平均纤维长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0.1~100μm。此外,本说明书中,平均纤维长度采用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或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EM)等观察装置、作为在数~数十视野中所观察的粒子的纤维长度的平均值所算出的值。另外,导电性填料为纤维状时其平均直径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0.01~10μm,更优选为0.01~3μm,进一步优选为0.01~1μm。如果为这样的大小,则导电性填料可以与集电体表面的凹凸有效地接触。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集电体和导电性部件的电接触。另外,在导电性填料为纤维状的情况下,即使少量的添加,也可以增大2维的(横方向的)电接触,因此优选。
导电性部件可以仅由上述导电性材料构成,或也可以如下述所示含有其它材料。在任意情况下,优选上述导电性部件中的导电性材料的含量比上述导电性树脂层中的导电性填料的含量多。即,导电性部件优选含有比上述导电性树脂层中的上述导电性填料的含量多的量的导电性材料。如果为这样的构成,则可以进一步提高耐久性,特别是电极的充放电循环耐久性。
另外,导电性部件除上述的导电性材料之外,可以含有高分子材料。作为导电性部件中所使用的高分子材料的实例,可举出例如: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聚乙炔、聚对苯撑、聚苯撑乙烯撑、聚乙腈、聚噁二唑等导电性高分子;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等)、聚丙烯、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醚腈、聚酰亚胺、聚酰胺、聚酰胺酰亚胺、聚四氟乙烯、苯乙烯-丁二烯橡胶、聚乙腈、聚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偏二氯乙烯等不具有导电性的热塑性高分子;环氧树脂及不饱和聚酯树脂等热固化性高分子等。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或混合2种以上而使用。
在导电性部件含有导电性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情况下,导电性材料的含量相对于导电性部件的总质量优选为20~95质量%,更优选为50~90质量%。优选上述导电性部件中的导电性材料的含量比上述导电性树脂层中的导电性填料的含量多。如果为这样的构成,则可以进一步提高耐久性,特别是电极的充放电循环耐久性。
该导电性部件设置于集电体上,但其面方向的形状既可以设置于集电体的整个面,也可以为了与导电性树脂层中所含的导电性填料进行电接触而仅设置于需要的区域。另外,既可以在面方向连续地设置,也可以局部地或间歇地设置。作为其形状,可举出网眼状、条纹状、格子状、点状、带状等各种形状。
导电性部件的厚度优选为0.01~60μm,更优选为0.1~30μm。
该电极优选如下而得到:在集电体上涂布含有导电性材料的油墨而在上述集电体上形成涂膜,从而在集电体上形成导电性部件,并在该导电性部件上形成活性物质层。另外,可以对形成于集电体上的导电性部件进一步进行热压。即,电极可以如下而得到:在集电体上涂布含有导电性材料的油墨而在上述集电体上形成涂膜,然后,进行热压,从而在集电体上形成导电性部件,并在上述导电性部件上形成活性物质层。通过含有导电性材料及溶剂的油墨的涂布而得到的导电性部件含有热固化性高分子的情况下,在该油墨中可以含有热固化性高分子的前体(具有交联点的非交联型高分子及交联剂等)。另外,作为电连接结构,优选如下而得到:在适当的基材(例如聚酰亚胺膜)上涂布含有导电性材料的油墨而形成作为导电性部件的涂膜,将上述涂膜(导电性部件)和上述集电体进行叠层,然后,通过热压等使导电性部件与集电体一体地形成,进一步从导电性部件上剥离上述基材,并且在该导电性部件上形成活性物质层。如果为这样的结构,则导电性树脂层中的导电性填料与导电性部件变得更加容易接触,接触电阻进一步降低,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耐久性,特别是电极的充放电循环耐久性。
并且,优选具有导电性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埋入于集电体具有的导电性树脂层的表面的结构、即具有从集电体具有的导电性树脂层的表面埋没于内部的结构或超过集电体具有的导电性树脂的表面而存在于上述导电性树脂层内部的结构。如果为这样的结构,则导电性树脂层中的导电性填料和导电性部件进一步变得更加容易接触,接触电阻进一步更加降低,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耐久性,特别是电极的充放电循环耐久性。
另外,该电极可以通过利用导电性粘接部件使导电性部件及集电体贴合而得到。通过用导电性粘接部件贴合,可降低接触电阻的面内偏差。并且,在导电性部件为2层以上的叠层结构的情况下,至少2层的导电性部件优选通过导电性粘接部件贴合而成。通过具有这种结构,可以降低接触电阻的面内偏差。此外,关于这些的电极中所使用的导电性粘接部件,在下述的电极的制造方法的项中进行说明。
另外,以下,对本发明的电极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中时的电极以外的构成的优选的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在电极中具有特征,其以外的构成可以与公知同样或适当修饰而使用。
(活性物质层)
活性物质层含有活性物质。在此,活性物质在充放电时吸藏、放出离子,产生电能量。活性物质有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具有在放电时吸藏离子且在充电时放出离子的组成,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具有在放电时放出离子且在充电时可以吸藏离子的组成。本方式的活性物质层在使用正极活性物质作为活性物质时,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层起作用,相反,在使用负极活性物质时,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层起作用。本说明书中,关于与正极活性物质及负极活性物质共同的事项,仅作为“活性物质”进行说明。
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可举出例如LiMn2O4、LiCoO2、LiNiO2、Li(Ni-Mn-Co)O2及这些过渡金属的一部分由其它元素取代而成的物质等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锂-过渡金属磷酸化合物、锂-过渡金属硫氧化合物等。根据情况,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的正极活性物质。从容量、输出功率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使用。更优选使用含有锂和镍的复合氧化物,进一步优选使用Li(Ni-Mn-Co)O2及这些过渡金属的一部分由其它元素取代而成的物质(以下,也简称为“NMC复合氧化物”)。NMC复合氧化物具有锂原子层和过渡金属(Mn、Ni及Co有秩序地配置)原子层隔着氧原子层而相互重叠而成的层状结晶结构,对于过渡金属M的每1原子含有1个Li原子。因此,所取出的Li量为尖晶石系锂锰氧化物的2倍,即供给能力成为2倍,能够具有高容量。
如上所述,NMC复合氧化物包含过渡金属元素的一部分由其它金属元素取代而成的复合氧化物。作为此时的其它元素,可举出:Ti、Zr、Nb、W、P、Al、Mg、V、Ca、Sr、Cr、Fe、B、Ga、In、Si、Mo、Y、Sn、V、Cu、Ag、Zn等。优选为Ti、Zr、Nb、W、P、Al、Mg、V、Ca、Sr、Cr,更优选为Ti、Zr、P、Al、Mg、Cr,从循环特性提高的观点出发,进一步优选为Ti、Zr、Al、Mg、Cr。
NMC复合氧化物由于理论放电容量高,因此,优选具有通式(1):LiaNibMncCodMxO2(其中,式中,a、b、c、d、x满足0.9≤a≤1.2、0<b<1、0<c≤0.5、0<d≤0.5、0≤x≤0.3、b+c+d=1。M为选自Ti、Zr、Nb、W、P、Al、Mg、V、Ca、Sr、Cr中的元素中的至少1种)表示的组成。在此,a表示Li的原子比,b表示Ni的原子比,c表示Mn的原子比,d表示Co的原子比,x表示M的原子比。从循环特性的观点出发,通式(1)中,优选为0.4≤b≤0.6。此外,各元素的组成例如可以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发光分析法进行测定。
一般而言,已知有从材料的纯度提高及电子传导性提高的观点出发,镍(Ni)、钴(Co)及锰(Mn)有助于容量及输出功率特性。Ti等取代一部分晶格中的过渡金属。从循环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过渡元素的一部分被其它金属元素取代,特别优选在通式(1)中为0<x≤0.3。通过选自Ti、Zr、Nb、W、P、Al、Mg、V、Ca、Sr及Cr中的至少1种进行固溶而使结晶结构稳定化,因此,其结果认为,即使重复进行充放电,也可以防止电池的容量降低,可实现优异的循环特性。
作为更优选的实施方式,通式(1)中,从提高容量和寿命特性的平衡的观点出发,优选b、c及d为0.49≤b≤0.51、0.29≤c≤0.31、0.19≤d≤0.21。例如,LiNi0.5Mn0.3Co0.2O2与一般的生活电池中具有成绩的LiCoO2、LiMn2O4、LiNi1/3Mn1/3Co1/3O2等相比,单位质量的容量大。另外,具有通过能够提高能量密度而可以制作小型且高容量的电池的优点,从续航行距离的观点出发,优选。此外,在容量更大的方面,LiNi0.8Co0.1Al0.1O2是更有利的,但在寿命特性上存在困难。与此相对,LiNi0.5Mn0.3Co0.2O2与LiNi1/3Mn1/3Co1/3O2具有同等优异的寿命特性。
另一方面,作为优选的负极活性物质,可举出:Si或Sn等金属;或TiO、Ti2O3、TiO2、或SiO2、SiO、SnO2等金属氧化物;Li4/3Ti5/3O4或Li7MnN等锂和过渡金属的复合氧化物;Li-Pb系合金、Li-Al系合金;Li、或石墨(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炭黑、活性炭、碳纤维、焦炭、软碳、或硬碳等碳材料等。另外,负极活性物质优选含有与锂进行合金化的元素。通过使用与锂进行合金化的元素,可以得到与碳材料相比具有高的能量密度的高容量及优异的输出功率特性的电池。这些负极活性物质可以单独使用仅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
使用上述碳材料以外的活性物质材料(以下,也称为“非碳类活性物质材料”)的情况下,优选将用碳材料包覆了该非碳类活性物质材料的表面而成的材料用作活性物质。如果为这样的方式,则在活性物质彼此间或活性物质与后述的导电助剂之间构筑导电网络,即使在使用膨胀/收缩大的活性物质的情况下,也可以确保电极内的导电通路。其结果,即使在重复进行充放电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电阻的上升。从提高电极的能量密度的观点出发,进一步优选将用碳材料对与高容量的锂进行合金化的材料进行了包覆而成的物质用作活性物质。此时的碳材料的包覆量根据非碳类活性物质材料(粒子)的粒径,使用使活性物质彼此或活性物质与导电助剂之间的电接触变得良好的量即可。优选经过包覆的活性物质相对于总质量,设为2~20质量%左右。此外,本发明中“包覆”除活性物质的整个面被碳材料包覆的方式,还包含碳材料存在(附着)于活性物质的表面的一部分的方式。
上述活性物质的平均粒径没有特别限制,从电池的高容量化、反应性、循环耐久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100μm,更优选为1~20μm。如果为这样的范围,则二次电池对在高输出功率条件下充放电时电池内部电阻的增大进行抑制,可以取出充分的电流。此外,在活性物质为2次粒子的情况下,可以说优选构成该2次粒子的1次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为10nm~1μm的范围,在本方式中,未必一定限制于上述范围。但是,根据制造方法,当然活性物质可以不是通过凝集、块状等而进行2次粒子化形成的物质。上述的活性物质的粒径及1次粒子的粒径可以使用利用激光衍射法得到的中值粒径。此外,活性物质的形状根据其种类或制造方法等,可得到的形状不同,例如,可举出球状(粉末状)、板状、针状、柱状、角状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可以为任意形状而可以没有问题地使用。优选适当选择能够提高充放电特性等电池特性的最适的形状。
本方式的活性物质层根据需要还含有导电助剂、粘合剂、电解质(聚合物基体(polymer matrix)、离子传导性聚合物、电解液等)、用于提高离子传导性的锂盐等其它的添加剂。但是,活性物质层中,可以作为活性物质起作用的材料的含量优选为85~99.5质量%。
导电助剂是指为了提高活性物质层的导电性而配合的添加物。作为导电助剂,可举出科琴黑(注册商标)、乙炔黑等炭黑、石墨、碳纤维等碳材料。活性物质层含有导电助剂时,高效地形成活性物质层的内部的导电网络,可以有助于电池的输出功率特性的提高。在此,就导电助剂的含量而言,只要可以将活性物质层的导电性提高至所期望的程度即可,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活性物质层总量(以固体成分计),优选为0.5~15质量%,更优选为1~10质量%。
粘合剂具有使活性物质、导电助剂等相互粘结,并保持活性物质层的结构及导电网络的功能。作为粘合剂所使用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但在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活性物质层中使用的情况下,优选含有水性粘合剂。水性粘合剂粘结力高,另外作为原料的水的供给容易,而且在干燥时产生的物质为水蒸气,因此,具有可以大幅度抑制对制造线的设备投资,并可以谋求环境负荷的降低的优点。
水性粘合剂是指以水作为溶剂或分散介质的粘合剂,具体而言,符合该水性粘合剂的有热塑性树脂、具有橡胶弹性的聚合物、水溶性高分子等或它们的混合物。在此,以水为分散介质的粘合剂是指包含胶乳或体现为乳胶的全部物质,与水进行乳化或悬浮于水中的聚合物,可举出例如在自乳化那样的体系中进行乳液聚合而成的聚合物胶乳类。
作为水性粘合剂,具体而言,可举出:苯乙烯类高分子(苯乙烯-丁二烯橡胶、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等)、丙烯腈-丁二烯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橡胶、(甲基)丙烯酸类高分子(聚丙烯酸乙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酸丙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橡胶)、聚甲基丙烯酸丙酯、聚丙烯酸异丙酯、聚甲基丙烯酸异丙酯、聚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丙烯酸己酯、聚甲基丙烯酸己酯、聚丙烯酸乙基己酯、聚甲基丙烯酸乙基己酯、聚丙烯酸月桂酯、聚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等)、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聚丁二烯、丁基橡胶、氟橡胶、聚氧化乙烯、聚表氯醇、聚膦腈、聚丙烯腈、聚苯乙烯、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聚乙烯基吡啶、氯磺化聚乙烯、聚酯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乙烯醇(平均聚合度优选为200~4000,更优选为1000~3000,皂化度优选为80摩尔%以上,更优选为90摩尔%以上)及其改性体(乙烯/乙酸乙烯酯=2/98~30/70摩尔比的共聚物的乙酸乙烯酯单元中的1~80摩尔%皂化物、聚乙烯醇的1~50摩尔%部分缩醛化物等)、淀粉及其改性体(氧化淀粉、磷酸酯化淀粉、阳离子化淀粉等)、纤维素衍生物(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羟基丙基纤维素、羟基乙基纤维素、及它们的盐等)、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丙烯酸(盐)、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酰胺和/或(甲基)丙烯酸盐的共聚物[(甲基)丙烯酰胺聚合物、(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盐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烷基(碳数1~4)酯-(甲基)丙烯酸盐共聚物等]、苯乙烯-马来酸盐共聚物、聚丙烯酰胺的曼尼希(Mannich)改性体、醛缩合型树脂(尿素-甲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等)、聚酰胺多胺或二烷基胺-表氯醇共聚物、聚亚乙基亚胺、酪蛋白、大豆蛋白、合成蛋白、以及甘露聚糖半乳聚糖衍生物等水溶性高分子等。这些水性粘合剂既可以单独使用仅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
从粘结性的观点出发,上述水性粘合剂优选含有选自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丙烯腈-丁二烯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橡胶及甲基丙烯酸甲酯橡胶中的至少一种橡胶类粘合剂。并且,由于粘结性良好,因此,水性粘合剂优选含有苯乙烯-丁二烯橡胶。
使用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作为水性粘合剂的情况下,从提高涂敷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组合使用上述水溶性高分子。作为优选与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组合使用的水溶性高分子,可举出:聚乙烯醇及其改性体、淀粉及其改性体、纤维素衍生物(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羟基乙基纤维素、及它们的盐等)、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丙烯酸(盐)、或聚乙二醇。其中,作为粘合剂,优选组合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和羧甲基纤维素(盐)。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和水溶性高分子的含有质量比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苯乙烯-丁二烯橡胶:水溶性高分子=1:0.1~10,更优选为0.5~2。
上述水性粘合剂的含量相对于粘合剂的总量,优选为80~100质量%,优选为90~100质量%,优选为100质量%。
另外,作为上述水性粘合剂以外的粘合剂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醚腈(PEN)、聚丙烯腈、聚酰亚胺、聚酰胺、聚酰胺酰亚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CMC)、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氯乙烯、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异戊二烯橡胶、丁二烯橡胶、乙烯-丙烯橡胶、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及其氢化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及其氢化物等热塑性高分子、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四氟乙烯(PTFE)、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聚氯三氟乙烯(PCTFE)、乙烯-氯三氟乙烯共聚物(ECTFE)、聚氟乙烯(PVF)等氟树脂、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类氟橡胶(VDF-HFP类氟橡胶)、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四氟乙烯类氟橡胶(VDF-HFP-TFE类氟橡胶)、偏二氟乙烯-五氟丙烯类氟橡胶(VDF-PFP类氟橡胶)、偏二氟乙烯-五氟丙烯-四氟乙烯类氟橡胶(VDF-PFP-TFE类氟橡胶)、偏二氟乙烯-全氟甲基乙烯基醚-四氟乙烯类氟橡胶(VDF-PFMVE-TFE类氟橡胶)、偏二氟乙烯-氯三氟乙烯类氟橡胶(VDF-CTFE类氟橡胶)等偏二氟乙烯类氟橡胶、环氧树脂等。其中,更优选为聚偏二氟乙烯、聚酰亚胺、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羧甲基纤维素、聚丙烯、聚四氟乙烯、聚丙烯腈、聚酰胺、聚酰胺酰亚胺。这些优选的粘合剂,其耐热性优异,并且电位窗非常宽,在正极电位、负极电位两者中稳定,可以用于活性物质层。这些粘合剂既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
粘合剂的含量只要是可以使活性物质粘结的量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优选相对于活性物质层总量(以固体成分计)为0.5~15质量%,更优选为1~10质量%。
本方式的活性物质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适当参照关于电池的现有公知的见解,优选为10~1000μm。
(电解质层)
本方式的电解质层所使用的电解质没有特别限制,从确保上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活性物质层的离子传导性的观点出发,可使用液体电解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或离子液体电解质。
液体电解质具有作为锂离子的载体的功能。构成电解液层的液体电解质具有在作为增塑剂的有机溶剂中溶解有作为支持盐的锂盐的方式。作为所使用的有机溶剂,可例示例如: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甲乙酯等碳酸酯类。另外,作为锂盐,可同样地采用Li(CF3SO2)2N、Li(C2F5SO2)2N、LiPF6、LiBF4、LiClO4、LiAsF6、LiTaF6、LiCF3SO3等能够添加于电极的活性物质层的化合物。液体电解质可以还含有上述的成分以外的添加剂。作为这种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举出例如:碳酸亚乙烯酯、碳酸甲基亚乙烯酯、碳酸二甲基亚乙烯酯、碳酸苯基亚乙烯酯、碳酸二苯基亚乙烯酯、碳酸乙基亚乙烯酯、碳酸二乙基亚乙烯酯、乙烯基碳酸乙烯酯、1,2-二乙烯基碳酸乙烯酯、1-甲基-1-乙烯基碳酸乙烯酯、1-甲基-2-乙烯基碳酸乙烯酯、1-乙基-1-乙烯基碳酸乙烯酯、1-乙基-2-乙烯基碳酸乙烯酯、乙烯基碳酸亚乙烯酯、烯丙基碳酸乙烯酯、乙烯氧基甲基碳酸乙烯酯、烯丙氧基甲基碳酸乙烯酯、丙烯酰氧基甲基碳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碳酸乙烯酯、乙炔基碳酸乙烯酯、丙炔基碳酸乙烯酯、乙炔氧基甲基碳酸乙烯酯、丙炔氧基碳酸乙烯酯、亚甲基碳酸乙烯酯、1,1-二甲基-2-亚甲基碳酸乙烯酯等。其中,优选碳酸亚乙烯酯、甲基碳酸亚乙烯酯、乙烯基碳酸乙烯酯,更优选碳酸亚乙烯酯、乙烯基碳酸乙烯酯。这些环式碳酸酯可以单独使用仅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具有在由离子传导性聚合物形成的基体聚合物(主聚合物)中注入上述液体电解质而成的构成。在通过使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作为电解质而电解质的流动性消失,在容易遮断各层间的离子传导性方面优异。作为用作基体聚合物(主聚合物)的离子传导性聚合物,可举出例如:聚氧化乙烯(PEO)、聚氧化丙烯(PPO)、聚乙二醇(PEG)、聚丙烯腈(PAN)、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EP)、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及它们的共聚物等。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基体聚合物可以通过形成交联结构而显现优异的机械强度。为了形成交联结构,使用适当的聚合引发剂对高分子电解质形成用的聚合性聚合物(例如PEO或PPO)实施热聚合、紫外线聚合、放射线聚合、电子束聚合等聚合处理即可。
离子液体电解质为在离子液体中溶解了锂盐而成的物质。需要说明的是,离子液体是指仅由阳离子及阴离子形成的盐,且在常温下为液体的一系列的化合物。
构成离子液体的阳离子成分优选为选自取代的或非取代的咪唑鎓离子、取代的或非取代的吡啶鎓离子、取代的或非取代的吡咯鎓离子、取代的或非取代的吡唑鎓离子、取代的或非取代的吡唑啉鎓离子、取代的或非取代的吡咯烷鎓离子、取代的或非取代的哌啶鎓离子、取代的或非取代的三嗪鎓离子、及取代的或非取代的铵离子中的至少1种。
作为构成离子液体的阴离子成分的具体例,可举出:氟化物离子、氯化物离子、溴化物离子、碘化物离子等卤化物离子、硝酸根离子(NO3 -)、四氟硼酸根离子(BF4 -)、六氟磷酸根离子(PF6 -)、(FSO2)2N-、AlCl3 -、乳酸根离子、乙酸根离子(CH3COO-)、三氟乙酸根离子(CF3COO-)、甲烷磺酸根离子(CH3SO3 -)、三氟甲烷磺酸根离子(CF3SO3 -)、双(三氟甲烷磺酰基)酰亚胺离子((CF3SO2)2N-)、双(五氟乙基磺酰基)酰亚胺离子((C2F5SO2)2N-)、BF3C2F5 -、三(三氟甲烷磺酰基)碳酸根离子((CF3SO2)3C-)、高氯酸根离子(ClO4 -)、双氰胺离子((CN)2N-)、有机硫酸根离子、有机磺酸根离子、R1COO-、HOOCR1COO-、-OOCR1COO-、NH2CHR1COO-(此时,R1为取代基,为脂肪族烃基、脂环式烃基、芳香族烃基、醚基、酯基、或酰基,上述的取代基可以含有氟原子)等。
作为优选的离子液体的实例,可举出1-甲基-3-甲基咪唑鎓双(三氟甲烷磺酰基)酰亚胺、N-甲基-N-丙基吡咯啉鎓双(三氟甲烷磺酰基)酰亚胺。这些离子液体可以单独使用仅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离子液体电解质所使用的锂盐与上述的液体电解质所使用的锂盐相同。此外,该锂盐的浓度优选为0.1~2.0M,更优选为0.8~1.2M。
另外,可以在离子液体中加入如下所述的添加剂。通过含有添加剂,高速率下的充放电特性及循环特性可以进一步提高。作为添加剂的具体的实例,可举出例如:碳酸亚乙烯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γ-丁内酯、γ-戊内酯、甲基二甘醇二甲醚、环丁砜、三甲基磷酸酯、三乙基磷酸酯、甲氧基甲基乙基碳酸酯、氟化碳酸乙烯酯等。这些物质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使用添加剂时的使用量相对于离子液体优选为0.5~10质量%,更优选为0.5~5质量%。
另外,在电解质层中可以使用隔板。隔板具有保持电解质而确保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锂离子传导性的功能,以及具有作为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隔壁的功能。特别是使用液体电解质、离子液体电解质作为电解质的情况下,优选使用隔板。
作为隔板的方式,可以列举例如由对上述电解质进行吸收保持的聚合物或纤维形成的多孔片材的隔膜或无纺布隔膜等。
作为由聚合物或纤维形成的多孔片材的隔膜,例如可以使用微多孔隔膜(微多孔膜)。作为由该聚合物或纤维形成的多孔片材的具体的方式,可举出例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聚烯烃;叠层有多层这些物质的叠层体(例如具有PP/PE/PP的3层结构的叠层体等);由聚酰亚胺、芳族聚酰胺、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等烃类树脂、玻璃纤维等构成的微多孔(微多孔膜)隔膜。
作为微多孔质(微多孔膜)隔板的厚度,因使用用途而异,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地进行指定。如果示出1个实例,则在电动汽车(EV)或混合电动汽车(HEV)、燃料电池自动车(FCV)等马达驱动用二次电池等用途中,以单层或多层优选为4~60μm。上述微多孔(微多孔膜)隔膜的微细孔径优选最大为1μm以下(通常为数十nm左右的孔径)。
作为无纺布隔膜,单独或混合使用棉、人造丝、乙酸酯、尼龙、聚酯;PP、PE等聚烯烃;聚酰亚胺、芳族聚酰胺等以往公知的物质。另外,无纺布的体积密度只要根据所含浸的高分子凝胶电解质可得到充分的电池特性即可,并不应该特别受限制。并且,无纺布隔膜的厚度只要与电解质层相同即可,优选为5~200μm,特别优选为10~100μm。
[电极的制造方法]
电极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首先,在集电体上形成导电性部件之后,在该导电性部件上形成活性物质层。在此,作为在集电体上形成导电性部件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举出:1)将与集电体另行地制作的导电性部件转印于集电体上的方法;2)利用导电性粘接部件使与集电体另行制作的导电性部件与集电体贴合的方法;3)在具有导电性树脂层的集电体上涂布含有导电性材料的油墨,得到在上述集电体上形成有涂膜的叠层体的工序的方法等。对这些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1)将导电性部件转印于集电体上的方法]
本方法中,将与具有导电性树脂层的集电体另行地制作的导电性部件转印于集电体上。
作为与集电体另行地制作导电性部件的方法,可举出例如在聚酰亚胺膜等耐热性膜上涂布含有导电性材料及溶剂的油墨并进行干燥而得到的方法。另外,导电性部件含有导电性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情况下,优选采用本方法。此外,导电性部件含有导电性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将导电性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优选热塑性高分子)进行熔融混合,然后,利用热压机等对经过熔融混练的材料进行压延等方法而得到。即,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本发明的电极的制造方法,其具有以下工序:在具有导电性树脂层的集电体上涂布含有导电性材料的油墨,所述导电性树脂层含有高分子材料及导电性填料,得到在所述集电体上形成有涂膜的叠层体的工序;对上述叠层体进行热压而在集电体上形成导电性部件的工序;以及在上述导电性部件上形成活性物质层的工序。
作为上述油墨所使用的溶剂,可以使用例如丙酮等酮类、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溶剂、N-甲基-2-吡咯烷酮(NMP)、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乙酰胺(DMAc)、二甲基亚砜(DMSO)、四氢呋喃(THF)、乙腈等极性溶剂等。这些物质既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而使用。
上述油墨中的导电性材料的浓度没有特别限制。涂布方法也没有特别限制,可举出利用毛刷的涂布、棒涂法、喷涂法、丝网印刷法、喷墨法等。导电性材料的适当的涂布量因导电性材料的种类而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优选设为与活性物质层的接触电阻小且与活性物质层稍微重合,但相对于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不过厚的量。干燥温度、干燥时间没有特别限制,根据使用的溶剂在不引起材料的劣化的范围内适当确定即可。
作为使上述干燥后得到的导电性部件、或通过熔融混合及压延等而得到的导电性部件的集电体上的转印方法,可举出使用有公知的热辊装置、热压装置等的热压等方法。
在耐热性膜上制作导电性部件时,转印后,剥离耐热性膜,由此可以在集电体上形成导电性部件。
[(2)利用导电性粘接部件使导电性部件和集电体贴合的方法]
本方法中,使用导电性粘接部件将与具有导电性树脂层的集电体另行地制作的导电性部件贴合在集电体上。作为与集电体另行地制造导电性部件的方法,与上述的项中说明的内容同样,因此,在此省略说明。
导电性粘接部件包含在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能够进行热聚合的聚合基团的单体或低聚物、导电性物质、聚合引发剂等。
作为上述单体或低聚物的实例,可举出例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等3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等4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等。除上述之外,可举出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等单体、它们的共聚物低聚物或与丙烯腈的共聚物低聚物,但并不限定于这些。此外,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酯”是指甲基丙烯酸酯和/或丙烯酸酯。
另外,作为导电性物质,可举出:乙炔黑、科琴黑(注册商标)、炭黑、石墨、气相成长碳纤维、碳纳米管等碳材料、或金、银、铜、铝、镍、镁等金属粉末。作为聚合引发剂,可举出:过氧化二异丙苯、二叔丁基过氧化物、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苯甲酰、异丙苯过氧化氢等。
上述的单体或低聚物、导电性物质及聚合引发剂可以分别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而使用。
在这种制造方法的情况下,可降低接触电阻的面内偏差。
[(3)在集电体上涂布油墨的方法]
本方法中,在集电体上涂布含有导电性材料的油墨,在集电体上形成涂膜而得到由集电体和导电性部件构成的叠层体。此外,将得到的叠层体进一步进行热压时,导电性填料和导电性部件的电接触变得进一步高效,可以使接触电阻进一步降低,故优选。
油墨中所使用的溶剂、油墨中的导电性材料的浓度、涂布方法、干燥条件等与上述(1)的项中说明的内容同样,因此,在此省略说明。
在得到叠层体之后进行热压的情况下,热压可以使用公知的热辊装置、热压装置等进行。如果列举热压的条件的一个实例,则包含于导电性树脂层的高分子材料为聚丙烯的情况下,优选在170~200℃的温度范围内、在导电性树脂层不变薄的加压条件下进行。特别优选在比包含于导电性树脂层的高分子材料的熔点稍微高的温度下进行热压。如果为这样的温度范围,则高分子材料的至少一部分熔融,导电性树脂层中的导电性填料和导电性部件容易进行电接触,因此优选。另外,可以更容易地得到如上所述的导电性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埋入于上述导电性树脂层的表面的结构,因此优选热压。
在这些(1)~(3)的方法中,优选(1)或(3)的方法,更优选(3)的方法。即,本发明的电极的制造方法优选具有以下工序:在具有导电性树脂层的集电体上涂布含有导电性材料的油墨,所述导电性树脂层含有高分子材料及导电性填料,从而在上述集电体上形成涂膜,得到由集电体和导电性部件构成的叠层体的工序;以及在上述导电性部件上形成活性物质层的工序。进一步优选具有对上述叠层体进行热压的工序。即,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本发明的电极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工序:在具有导电性树脂层的集电体上涂布含有导电性材料的油墨,所述导电性树脂层含有高分子材料及导电性填料,得到在上述集电体上形成有涂膜的叠层体的工序;对上述叠层体进行热压而在集电体上形成导电性部件的工序;以及在上述导电性部件上形成活性物质层的工序。根据该方式,导电性树脂层中的导电性填料和导电性部件的电接触效率良好且稳定地形成,从而接触电阻更加降低,可以进一步提高耐久性。
导电性部件为2层以上的叠层结构的情况下,优选至少2层的导电性部件由导电性粘接部件贴合而成。通过使用导电性粘接部件贴合,可以降低接触电阻的面内偏差。此时所使用的导电性粘接部件可使用与上述(2)的项中说明的部件相同部件,没有特别限制。
如上述那样在集电体上形成导电性部件,然后,在导电性部件上形成活性物质层。由此,可以制造本发明的电极。在此,导电性部件上的活性物质层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同样地或适当修饰而适用公知的方法。以下,对导电性部件上的活性物质层的形成方法的优选的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下述方式。列举一个实例时,使活性物质及根据需要的粘合剂等其它成分分散于指定的分散溶剂而制备浆料,将该浆料涂布于隔膜、导电性部件或集电体上并进行干燥。在此,作为可以用作分散溶剂的溶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例如丙酮等酮类、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溶剂、N-甲基-2-吡咯烷酮(NMP)、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乙酰胺(DMAc)、二甲基亚砜(DMSO)、四氢呋喃(THF)、乙腈等极性溶剂等。这些物质既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而使用。浆液中的活性物质的浓度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活性物质层的厚度等适当选择。涂布方法也没有特别限制,可举出利用毛刷的涂布、棒涂法、喷涂法、丝网印刷法、喷涂法等。活性物质的涂布量没有特别限制。干燥温度、干燥时间没有特别限制。此外,上述干燥可以在大气压下或减压下进行。
如上述那样所制造的本发明的电极优选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并不限于叠层型的扁平形状的电池,可以是卷绕型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卷绕型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既可以为圆筒型形状的电池,也可以是使这样的圆筒型形状的电池变形而制成扁平的长方形形状等,没有特别限制。上述圆筒型的形状的电池,其外装材料可以使用层压膜,也可以使用现有的圆筒罐(金属罐)等,没有特别限制。优选用铝层压膜对发电元件进行外装。根据该方式,可以实现轻质化。
在上述锂离子二次电池中,关于电极以外的主要的构成部件(活性物质层、电解质层、集电板、引线、外装材料等),适当采用以往公知的见解。另外,上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可以通过以往公知的制造方法来制造。
具有上述电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可以优选用作电动汽车或混合电动汽车、燃料电池车或混合燃料电池自动车等要求高质量能量密度、高质量输出功率密度等的车辆驱动用电源或辅助电源。
另外,并不限定于锂离子二次电池,该电极也可以使用于其它型的二次电池、以及一次电池。
实施例
使用以下的实施例及比较例,对上述电极进一步详细地进行说明,但并不仅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及比较例。此外,以下,只要没有特殊说明,在室温(25℃)下进行操作。
制造例1:正极集电体(集电体1)的制备
如以下那样制作正极侧的具有导电性树脂层的集电体(集电体1)。即,用双螺杆挤出机,将聚丙烯(PP)(商品名“SunAllomer(注册商标)PL500A”、SunAllomer株式会社制造)75质量%、乙炔黑(AB)(DENKA BLACK(注册商标)HS-100、电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36nm)20质量%、及分散剂(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Youmex(注册商标)1001”、马来酸酐改性聚丙烯)5质量%,在180℃、100rpm、滞留时间1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熔融混练,得到集电体用材料1。此外,上述各成分的量表示混合比,聚丙烯、乙炔黑及分散剂的总计为100质量%。通过利用热压机对得到的集电体用材料1进行压延,得到厚度100μm的集电体1(也称为“20%AB-PP”)。
制造例2:负极集电体(集电体2)的制备
如以下那样制作负极侧的具有导电性树脂层的集电体(集电体2)。即,用双螺杆挤出机,使用日兴Licca株式会社制造的镍(Ni)填料T225(一次粒子的标准粒径:2.2~2.8μm)81质量%、聚丙烯(PP)(商品名“SunAllomer(注册商标)PL500A”、SunAllomer株式会社制)14质量%、及分散剂(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Youmex(注册商标)1001”、马来酸酐改性聚丙烯)5质量%,在180℃、100rpm、滞留时间1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熔融混练,得到集电体用材料2。此外,上述各成分的量表示混合比,镍(Ni)填料、聚丙烯及分散剂的总计为100质量%。通过用热压机对得到的集电体用材料2进行压延,制作厚度100μm的集电体2(也称为“81%Ni-PP”)。
实施例1:负极的制作
使日兴Licca株式会社制造的镍(Ni)填料T225(一次粒子的标准粒径:2.2~2.8μm)分散于N-甲基-2-吡咯烷酮(NMP),制备分散液。将该分散液涂布于聚酰亚胺(Kapton(注册商标)、东丽杜邦株式会社制)膜上,并使Ni填料的涂布量(面密度)为6mg/cm2,然后,在90℃下用3小时进行干燥而形成涂膜。接着,使上述涂膜贴合于集电体2的单面,在190℃下实施热压辊之后,除去聚酰亚胺膜。由此,在集电体2的单面形成了导电性部件(厚度:30μm)(叠层体1-1)。
接着,将硬碳、乙炔黑(AB)及聚偏二氟乙烯(PVdF)的90:5:5(质量比)的混合物装入于N-甲基-2-吡咯烷酮(NMP),制备浆料。此外,此时,作为硬碳,使用(株)Kureha BatteryMaterials Japan制CARBOTRON(注册商标)PS(F)。作为乙炔黑,使用电化学工业(株)制造的DENKA BLACK HS-100(注册商标)(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36nm)。将该浆液涂布于聚丙烯(PP)隔膜(厚度:25μm),并使硬碳的涂布量(面密度)为2.5mg/cm2,然后,在80℃下进行真空加热,在隔膜上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厚度:40μm)(叠层体1-2)。将该叠层体1-2配置于上述叠层体1-1的单面,使负极活性物质和导电性部件接触,其后,冲切成直径15mm的圆盘状,制作负极。作为评价用对极,使用将金属锂冲切成直径15mm的圆盘状的评价用对极。将评价用对极配置于未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的上述聚丙烯隔膜面上,使该负极与评价用对极隔着隔膜而叠层,制作电极1。将该电极1放入于硬币电池容器内,注入电解液,盖上上盖,由此制作评价用硬币电池1。此外,作为电解液,准备在碳酸乙烯酯(EC)和碳酸二甲酯(DMC)的混合溶剂(体积比1:1)中溶解有1MLiPF6而形成的溶液。
对这样得到的评价用硬币电池1,如下述进行耐久试验1。将结果示于下述表1。
[耐久性试验1]
将评价用硬币电池在45℃、利用速率0.2C的CC-CV充电对Li充电至0V,利用0.2C的CC放电进行放电至2.0V,进行充放电循环试验。基于第1个循环的容量(初期容量)及第50个循环的容量(试验后容量),求出容量维持率(%)[=(试验后容量/初期容量)×100]。
比较例1
在实施例1中,除不形成导电性部件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评价用硬币电池2。此外,本例中所制作的电极(电极2)是负极活性物质层直接形成于集电体2的两面而成的。
接着,对该评价用硬币电池2,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耐久试验1。将结果示于下述表1。
[表1]
表1.硬币电池的充放电循环耐久性
50个循环后的容量维持率(%) | |
实施例1 | 85 |
比较例1 | 78 |
由上述表1得知: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电极与在集电体和活性物质层之间不设置导电性部件的比较例1相比,充放电循环耐久性优异。
实施例2:正极的制作
制备使乙炔黑(AB)分散于N-甲基-2-吡咯烷酮(NMP)而形成的分散液(AB的浓度:20质量%)。此外,此时,作为乙炔黑,使用电化学工业(株)制造的DENKA BLACK HS-100(注册商标)(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36nm)。将该分散液涂布于聚酰亚胺(Kapton(注册商标)、东丽杜邦株式会社制造)膜上,并使乙炔黑的涂布量(面密度)为0.25mg/cm2,然后,在90℃下干燥3小时而形成涂膜。接着,使上述涂膜贴合于集电体1的单面,在180℃下实施热压辊之后,除去聚酰亚胺膜。由此,在集电体1的单面形成导电性部件(厚度:10μm)(叠层体2-1)。
接着,将LiCoO2(日本化学工业(株)制造的CellSeed C-8G)、乙炔黑(AB)及聚偏二氟乙烯(PVdF)的90:5:5(质量比)的混合物装入于N-甲基-2-吡咯烷酮(NMP),制备浆料。此外,此时,使用作为乙炔黑的电化学工业(株)制造的DENKA BLACK HS-100(注册商标)(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36nm)。将该浆液涂布于聚丙烯(PP)隔膜(厚度:25μm)上,并使LiCoO2的涂布量(面密度)为6.5mg/cm2,然后,在80℃下进行真空加热,在隔膜上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厚度:35μm)(叠层体2-2)。将该叠层体2-2配置于上述叠层体2-1的单面,并使正极活性物质和导电性部件接触,然后,冲切成直径15mm的圆盘状,制作正极。作为负极,使用将金属锂冲切成直径15mm的圆盘状的负极。将负极配置于未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的上述聚丙烯隔膜面,使该负极和正极隔着隔膜而叠层,制作电极3。将该电极3放入于硬币电池容器内,注入电解液,盖上上盖,由此制作评价用硬币电池3。此外,作为电解液,准备在碳酸乙烯酯(EC)和碳酸二甲酯(DMC)的混合溶剂(体积比1:1)中溶解有1MLiPF6而形成的溶液。
对这样得到的评价用硬币电池3,如下述进行耐久试验2。将结果示于下述表2。
[耐久性试验2]
将评价用硬币电池在45℃、利用速率0.2C的CC-CV充电进行充电至4.2V,利用0.2C的CC放电进行放电至3.5V,进行充放电循环试验。基于第1个循环的容量(初期容量)及第50个循环的容量(试验后容量),求出容量维持率(%)[=(试验后容量/初期容量)×100]。
比较例2
在实施例2中,除不形成导电性部件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操作,制作评价用硬币电池4。此外,本例中所制作的电极(电极4)是在集电体1的两面直接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而成的。
接着,对该评价用硬币电池4,与实施例2同样地进行耐久试验2。将结果示于下述表2。
[表2]
表2.硬币电池的充放电循环耐久性
50循环后的容量维持率(%) | |
实施例2 | 89 |
比较例2 | 70 |
由上述表2得知: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电极与在集电体和活性物质层之间不设置导电性部件的比较例2相比,充放电循环耐久性优异。
本申请基于2014年8月25日所申请的日本特愿申请号2014-170646号,对其公开内容进行参照,作为整体被引入。
Claims (8)
1.一种电极,其包含具有导电性树脂层的集电体和活性物质层,所述导电性树脂层含有高分子材料及导电性填料,其中,
在所述集电体及活性物质层之间具有与所述导电性填料进行电接触的导电性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所述电极如下而得到:在所述集电体上涂布含有导电性材料的油墨而在所述集电体上形成涂膜,并且在所述导电性部件上形成活性物质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其中,所述导电性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具有超过所述导电性树脂层的表面而存在于所述导电性树脂层内部的结构。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其中,所述导电性部件含有比所述导电性树脂层中的所述导电性填料的含量多的量的导电性材料。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其中,
所述导电性部件含有选自下述组中的至少一种的导电性材料:
选自离子化倾向比铁小的金属、铁、钛、锆、钽及铌中的至少一种金属、以所述金属为主成分的合金、以及
导电性碳。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其中,所述活性物质层是正极活性物质层,且所述导电性部件含有选自导电性碳、钛及不锈钢中的至少一种导电性材料。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其中,所述活性物质层是负极活性物质层,且所述导电性部件含有选自镍、铜、铁及不锈钢中的至少一种导电性材料。
8.一种电极的制造方法,其为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的制造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在具有导电性树脂层的集电体上涂布含有导电性材料的油墨,所述导电性树脂层含有高分子材料及导电性填料,从而得到在所述集电体上形成有涂膜的叠层体的工序;以及在所述导电性部件上形成活性物质层的工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170646 | 2014-08-25 | ||
JP2014-170646 | 2014-08-25 | ||
PCT/JP2015/073462 WO2016031690A1 (ja) | 2014-08-25 | 2015-08-21 | 電極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97019A true CN106797019A (zh) | 2017-05-31 |
CN106797019B CN106797019B (zh) | 2020-11-10 |
Family
ID=55399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45689.2A Active CN106797019B (zh) | 2014-08-25 | 2015-08-21 | 电极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658674B2 (zh) |
EP (1) | EP3196963A4 (zh) |
JP (1) | JP6620102B2 (zh) |
KR (1) | KR20170037629A (zh) |
CN (1) | CN106797019B (zh) |
WO (1) | WO2016031690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10406A (zh) * | 2020-10-29 | 2021-02-02 |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 柔性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极片和电池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200220171A1 (en) * | 2015-09-30 | 2020-07-09 | Nec Energy Devices, Ltd. | Positive electrode for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and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
JP6785110B2 (ja) * | 2016-09-29 | 2020-11-18 |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用集電体及び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 |
WO2018083917A1 (ja) * | 2016-11-04 | 2018-05-11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電池用電極及び電池 |
US10840502B2 (en) | 2017-02-24 | 2020-11-17 | Global Graphene Group, Inc. | Polymer binder for lithium batter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
US11978904B2 (en) | 2017-02-24 | 2024-05-07 | Honeycomb Battery Company | Polymer binder for lithium batter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
US10985373B2 (en) | 2017-02-27 | 2021-04-20 | Global Graphene Group, Inc. | Lithium battery cathod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
US11742475B2 (en) * | 2017-04-03 | 2023-08-29 | Global Graphene Group, Inc. | Encapsulated anode active material particles,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ies containing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
US10483533B2 (en) | 2017-04-10 | 2019-11-19 | Global Graphene Group, Inc. | Encapsulated cathode active material particles,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ies containing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
US10862129B2 (en) | 2017-04-12 | 2020-12-08 | Global Graphene Group, Inc. | Lithium anode-protecting polymer layer for a lithium metal secondary batter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
JP7055059B2 (ja) * | 2017-05-23 | 2022-04-15 |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 樹脂集電体の製造方法、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用電極の製造方法、及び、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の製造方法 |
US10582631B2 (en) * | 2017-07-20 | 2020-03-03 | Apple Inc. | Housings formed from three-dimensional circuits |
US11409176B2 (en) * | 2017-12-26 | 2022-08-09 | Heliotrope Europe S.L. | Gel electrolyte precursor compositions, electrochromic devices including gel electrolyt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
US11043694B2 (en) | 2018-04-16 | 2021-06-22 | Global Graphene Group, Inc. | Alkali metal-selenium secondary battery containing a cathode of encapsulated selenium particles |
US11121398B2 (en) | 2018-06-15 | 2021-09-14 | Global Graphene Group, Inc. | Alkali metal-sulfur secondary battery containing cathode material particulates |
US10978744B2 (en) | 2018-06-18 | 2021-04-13 | Global Graphene Group, Inc. | Method of protecting anode of a lithium-sulfur battery |
US11239460B2 (en) | 2018-08-22 | 2022-02-01 | Global Graphene Group, Inc. | Method of producing electrochemically stable elastomer-encapsulated particles of cathode active materials for lithium batteries |
US11043662B2 (en) | 2018-08-22 | 2021-06-22 | Global Graphene Group, Inc. | Electrochemically stable elastomer-encapsulated particles of cathode active materials for lithium batteries |
US11223049B2 (en) | 2018-08-24 | 2022-01-11 | Global Graphene Group, Inc. | Method of producing protected particles of cathode active materials for lithium batteries |
US10971724B2 (en) | 2018-10-15 | 2021-04-06 | Global Graphene Group, Inc. | Method of producing electrochemically stable anode particulates for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ies |
JP2020068064A (ja) * | 2018-10-22 | 2020-04-30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二次電池用負極 |
US10971725B2 (en) | 2019-01-24 | 2021-04-06 | Global Graphene Group, Inc. | Lithium metal secondary battery containing elastic polymer foam as an anode-protecting layer |
CN110190282B (zh) * | 2019-04-22 | 2020-11-13 | 深圳烯湾科技有限公司 | 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2349910B (zh) | 2019-04-28 | 2022-03-08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负极集流体、负极极片、电化学装置、电动汽车及消费类电子产品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88491A (zh) * | 2009-04-09 | 2012-03-21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二次电池用集电体及使用其的二次电池 |
CN102511098A (zh) * | 2010-01-29 | 2012-06-20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双极型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集电体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195564A (ja) * | 1985-02-25 | 1986-08-29 | Toshiba Battery Co Ltd | 積層乾電池 |
US4877695A (en) * | 1988-09-28 | 1989-10-31 |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 Non-aqueous electrochemical cell |
US5464706A (en) * | 1994-03-02 | 1995-11-07 | Dasgupta; Sankar | Current collector for lithium ion battery |
US5824120A (en) * | 1996-04-10 | 1998-10-20 | Valence Technology, Inc. |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adhesion promoters for current collectors |
JP2000357517A (ja) * | 1999-06-14 | 2000-12-2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電極とこれを用いた電池及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
JP4767428B2 (ja) * | 2000-03-07 | 2011-09-07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
DE10232379B4 (de) * | 2002-07-17 | 2006-09-14 | Dilo Trading Ag | Elektrisch leitfähiger Haftvermittler, Elektrode,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sowie Sekundärbatterie |
US20050048367A1 (en) * | 2003-07-29 | 2005-03-0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electrode material for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
JP5098150B2 (ja) | 2004-12-07 | 2012-12-12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バイポーラ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00456533C (zh) * | 2005-11-14 | 2009-01-28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二次电池 |
US8771877B2 (en) * | 2006-12-28 | 2014-07-08 |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for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JP5434089B2 (ja) * | 2009-01-22 | 2014-03-05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双極型二次電池用の集電体 |
JP5359562B2 (ja) * | 2009-05-28 | 2013-12-04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双極型電池用集電体 |
JP5177301B2 (ja) * | 2009-11-20 | 2013-04-03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双極型二次電池用集電体 |
JP2011253804A (ja) | 2010-05-07 | 2011-12-15 | Nissan Motor Co Ltd | 電極構造体、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双極型電池 |
JP6127968B2 (ja) * | 2011-05-23 | 2017-05-17 | 株式会社カネカ | 導電性フィルム、これを用いた集電体、電池および双極型電池 |
JP6361955B2 (ja) | 2013-01-11 | 2018-07-25 |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 蓄電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2015
- 2015-08-21 WO PCT/JP2015/073462 patent/WO201603169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8-21 KR KR1020177004608A patent/KR20170037629A/ko active Search and Examination
- 2015-08-21 EP EP15835162.7A patent/EP3196963A4/en active Pending
- 2015-08-21 JP JP2016545479A patent/JP6620102B2/ja active Active
- 2015-08-21 US US15/506,514 patent/US10658674B2/en active Active
- 2015-08-21 CN CN201580045689.2A patent/CN10679701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88491A (zh) * | 2009-04-09 | 2012-03-21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二次电池用集电体及使用其的二次电池 |
CN102511098A (zh) * | 2010-01-29 | 2012-06-20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双极型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集电体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10406A (zh) * | 2020-10-29 | 2021-02-02 |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 柔性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极片和电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196963A1 (en) | 2017-07-26 |
US20170279125A1 (en) | 2017-09-28 |
JPWO2016031690A1 (ja) | 2017-07-13 |
US10658674B2 (en) | 2020-05-19 |
WO2016031690A1 (ja) | 2016-03-03 |
JP6620102B2 (ja) | 2019-12-18 |
CN106797019B (zh) | 2020-11-10 |
KR20170037629A (ko) | 2017-04-04 |
EP3196963A4 (en) | 2017-07-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797019A (zh) | 电极 | |
CN106797046B (zh) | 叠层型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4145364B (zh) | 层叠结构电池 | |
KR101560509B1 (ko) | 쌍극형 리튬 이온 이차 전지용 집전체 | |
CN104106158B (zh) | 双极型电极及使用其的双极型锂离子二次电池 | |
CN105051961B (zh) |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 |
JP5292676B2 (ja) | 双極型電池用電極 | |
CN108140802B (zh) | 电极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6165160A (zh) |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 |
CN106797033A (zh) | 电连接结构 | |
CN102687317A (zh) | 双极型二次电池用集电体 | |
KR20140079712A (ko) | 2차 전지 | |
CN105229839A (zh) | 非水电解质类二次电池 | |
KR20140016809A (ko) | 적층 구조 전지 | |
JP5417867B2 (ja) | 双極型二次電池 | |
KR20130105448A (ko) | 적층 구조 전지 | |
CN105103363B (zh) |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 |
JP5768483B2 (ja) | 電気デバイスに用いられる電極 | |
CN111937210B (zh) | 电池的制造方法 | |
JP2012253000A (ja) | 電極 | |
JP5577964B2 (ja) |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