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60659B - 包装箱以及包装箱的白板 - Google Patents

包装箱以及包装箱的白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60659B
CN106660659B CN201580042062.1A CN201580042062A CN106660659B CN 106660659 B CN106660659 B CN 106660659B CN 201580042062 A CN201580042062 A CN 201580042062A CN 106660659 B CN106660659 B CN 1066606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plate
line
broken line
packing case
rear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206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60659A (zh
Inventor
绪方孝则
松浦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sin Food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ssin Foo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in Food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ssin Food Product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660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06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606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06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00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of polygonal cross-section, e.g. boxes, cartons or trays, formed by folding or erecting one or more blanks made of paper
    • B65D5/42Details of containers or of foldable or erectable container blanks
    • B65D5/44Integral, inserted or attached portions forming internal or external fittings
    • B65D5/52External stands or display elements for conten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装箱以及包装箱的白板,在店面陈列时立起的顶板上难以产生褶皱、折痕,能够美观地展示收容物。包装箱以及包装箱的白板具备底板(10)、顶板(50)、前壁(20)、后壁(30)以及对置的侧壁,顶板(50)包括与后壁(30)的上端连接设置的后顶板(501)、和借助第一折线(L51)而与后顶板(501)连接设置的前顶板(502),在第一折线(L51)的附近形成有第二折线(L52),沿第二折线(L52)折弯顶板(50)而使后顶板(501)以及前顶板(502)立起。

Description

包装箱以及包装箱的白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箱以及包装箱的白板。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能够兼用于装入包装容器的速食面、袋装点心等食品的输送及其店面展示的包装箱,已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包装箱。
通过在店面陈列时从前表面侧向后表面侧打开该包装箱的顶板,在将顶板的上部向下部的背面折叠后的状态下使后表面侧立起,由此能够将该包装箱用作陈列用的托盘。
根据该包装箱,能够利用在包装箱的表面印刷的收容物的印刷显示在店面进行引人注目的展示销售。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2-21375号公报
然而,根据所述以往的包装箱,在将顶板的上部向下部的背面折叠时,沿着折线将上盖板的上部折为两折,并且一边使顶板的上部弯曲一边卡止于槽部。因此,顶板的印刷显示部分容易产生褶皱、折痕,存在美观性降低这一课题。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解决所述的课题,其课题在于提供在店面陈列时顶板上难以产生褶皱、折痕而能够美观地展示收容物的包装箱以及包装箱的白板。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解决这种课题的本发明的包装箱具备底板、顶板、前壁、后壁以及对置的侧壁,所述顶板包括与所述后壁的上端连接设置的后顶板、和借助第一折线而与所述后顶板连接设置的前顶板。在所述第一折线的附近形成有第二折线,沿所述第二折线折弯所述顶板而使所述后顶板以及所述前顶板立起。
根据本发明的包装箱,能够在使后顶板以及前顶板立起的店面陈列时,将后顶板与前顶板一边沿第一折线折弯,一边利用第二折线折为两折。即,能够通过第一折线以及第二折线这两个折线来吸收立起时产生的前顶板的变形(弯曲)。
另外,优选在所述后壁设有用于将所述前顶板卡止的切口部。通过设置切口部,能够适当地维持前顶板的立起状态。
另外,也可以在所述前壁设置成为将所述顶板开封时的切断位置的前切割线,并且在所述后壁设置成为将所述顶板开封时的切断位置的后切割线。而且,优选在沿所述后切割线将所述顶板开封时,由所述后切割线所具备的凹状部形成所述切口部。这样一来,能够在顶板的开封操作中形成切口部,从而在店面陈列时不花费工夫。
另外,本发明的包装箱的白板具备底板、顶板、前壁、后壁以及对置的侧壁,所述包装箱的白板的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包括与所述后壁的上端连接设置的后顶板、和借助第一折线而与所述后顶板连接设置的前顶板,在所述第一折线的附近形成有第二折线,沿所述第二折线折弯所述顶板而使所述后顶板以及所述前顶板立起。
根据本发明的白板,在店面陈列中的使后顶板以及前顶板立起时,能够将后顶板与前顶板一边沿第一折线折弯,一边利用第二折线折为两折。即,通过第一折线以及第二折线这两个折线来吸收立起时产生的前顶板的变形(弯曲)。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包装箱以及包装箱的白板,在店面陈列时立起的顶板上难以产生褶皱、折痕,能够美观地展示收容物。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包装箱的图,(a)是从前壁侧观察到的立体图,(b)是从后壁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2是一个实施方式的包装箱的展开图。
图3是主要部分的放大说明图。
图4是从前侧观察使一个实施方式的包装箱的后壁、顶板以及前壁立起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包装箱的开封操作的图,(a)是示出从后壁侧开始开封的状态的立体图,(b)是示出从左右侧壁以及前壁开封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的(a)是示出使顶板立起时的状况的立体图,(b)是示出在后壁处使顶板立起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阶段性地示出使顶板立起时的状况的图,(a)是示出将顶板略微抬起的状态的立体图,(b)是示出前顶板沿第二折线开始折弯的状态的立体图,(c)是示出在第二折线的基础上使顶板沿第一折线开始折弯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的(a)是示出前顶板沿第一折线以及第二折线折为两折并重叠于后顶板的状态的立体图,(b)是示出前顶板卡止于切口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从后侧观察使前顶板卡止于切口部的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10是将顶板切离而用作托盘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以图1的(a)、(b)所示的包装箱1的状态为基准。
如图1的(a)、(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包装箱1具备底板10、前壁20、后壁30、对置的左侧壁40A和右侧壁40B、以及顶板50。在底板10的后缘部(后端)连接设置有后壁30,在后壁30的上缘部(上端)连接设置有顶板50。另外,在顶板50的前缘部(前端)连接设置有前壁20。左侧壁40A包括与底板10的左缘部连接设置的左下侧壁10A、和与顶板50的左缘部连接设置的左上侧壁50A。另外,右侧壁40B包括与底板10的右缘部连接设置的右下侧壁10B、和与顶板50的右缘部连接设置的右上侧壁50B。
包装箱1形成有被上述的要素包围而成的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是用于对收容物C即装入包装容器的速食面(参照图5的(b))、袋装点心等食品进行收容的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收容物C以上表面C1(参照图6的(a))朝向顶板50侧的方式收容在包装箱1内,且收容物C的上表面C1成为开封的一侧。
如图2所示,包装箱1使用将一片片材剪下而得到的白板S形成。
白板S由在两片衬纸之间贴合加工为波状的芯部而成的瓦楞纸片构成。在白板S的表面实施有与收容物的广告相关的显示(印刷、未图示)。在形成白板S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意的方法预先印刷成为表面侧的表侧衬底,并依次贴合芯部、背侧衬底而形成,另外,也可以在进行贴合而形成瓦楞纸片之后,在表面侧实施印刷等。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对表侧衬底以及背侧衬底这双方实施印刷等。另外,也可以在形成瓦楞纸片之后在两面上实施印刷等。需要说明的是,白板S也可以仅在顶板50的表面实施印刷等。
图2所示的白板S配置为能够看到背面侧。而且,通过从将白板S配置为能够看到背面侧的状态起,在各折线(包括切入线所具备的折线)处以90度的角度进行凹折,由此形成图1的(a)、(b)所示的包装箱1。而且,在包装箱1的表面显示广告。
白板S的各折线(划线)为按入白板S的背面而形成的线状的槽(按压划线)。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白板S更容易折弯,也能够根据需要沿着按压划线形成例如虚线状的切口。
如图2所示,底板10形成为长方形,左右方向的长度形成得比前后方向的长度大。左下侧壁10A与底板10的左缘部借助折线L11而连接设置。另外,右下侧壁10B与底板10的右缘部借助折线L12而连接设置。
在底板10的前缘部借助折线L13而连接设置有涂胶边缘13。在折线L13处形成有虚线状的切口L13a(参照图4)。如图1的(a)所示,涂胶边缘13贴合于前壁20的前表面。涂胶边缘13的上缘部13e沿着前壁20所具备的下侧前切割线L8(以与下侧前切割线L8重叠的方式)配置。
如图2所示,后壁30与底板10的后缘部借助折线L1而连接设置。在折线L1处形成有虚线状的切口L1a(参照图4)。在后壁30的左右缘部形成有与折线L1正交的折线L2、L3。而且,在后壁30的左缘部借助折线L2而连接设置有左后翼31,在右缘部借助折线L3而连接设置有右后翼32。左后翼31是与左下侧壁10A以及左上侧壁50A的背面重叠的部位。右后翼32是与右下侧壁10B以及右上侧壁50B的背面重叠的部位。
在后壁30的上缘部形成有与折线L1平行的折线L4,沿着折线L4形成有上侧后切割线L41。上侧后切割线L41由切入线构成,能够在该位置切离。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沿着折线L4的虚线状的切入线、以及自折线L4倾斜的倾斜状的切入线。如图1的(b)所示,上侧后切割线L41沿着后壁30与顶板50的边界的棱线从后壁30的左端延伸至右端。
另外,如图2所示,在后壁30形成有沿左右方向(长度方向)延伸的下侧后切割线L42。下侧后切割线L42由切入线构成,能够在该位置切离。需要说明的是,该切入线能够由被称为孔眼线(日文:ミシン線)的不连续的切入线、被称为拉链(日文:ジッパ一)的呈钩状的不连续的切入线等构成(以下相同)。
如图2所示,下侧后切割线L42具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线部L42a、与横线部L42a的两端部连续的凹状部L42b、L42b、以及与凹状部L42b、L42b连续的台阶横线部L42c、L42c。
横线部L42a形成为与折线L4(上侧后切割线L41)平行。如后述那样,在店面陈列时的将包装箱1用作顶板50切离后的托盘时,将横线部L42a切断(参照图10)。需要说明的是,如后述那样,在店面陈列时将顶板50立起而使用的情况下,横线部L42a不切断而与后壁30相连(参照图9)。
如图3所示,凹状部L42b具备倾斜部L42b1、与倾斜部L42b1连续的底部L42b2、以及与底部L42b2连续的立起部L42b3。倾斜部L42b1朝随着接近后壁30的右缘部(在左侧为左缘部)而接近折线L1侧(后壁30的下部侧)的方向倾斜。台阶横线部L42c、L42c在后壁30形成于比横线部L42a高的位置。如图1的(b)所示,台阶横线部L42c、L42c和右上侧壁50B与右下侧壁10B的对接部位(左上侧壁50A与左下侧壁10A的对接部位)相通。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在右后翼32(左后翼31)形成有与台阶横线部L42c连续的切入部L42c1。
凹状部L42b在店面陈列时如后述那样被切断,由此形成切口部47(参照图5的(a))。通过形成切口部47,从而如图8的(a)所示,在与切口部47、47相邻的后壁30的角部附近,由于切口部47、47的切口而形成相对朝向上方突出的突出壁部48、48。如后述那样,前顶板502的前端部502a的左右的角部附近由突出壁部48、48支承。
在后壁30的左右部分形成有与上侧后切割线L41以及下侧后切割线L42正交的纵切割线L43、L43。纵切割线L43、L43由虚线状的切入线构成,能够在该位置切离。
如图3所示,纵切割线L43具备上侧纵线部L43a、与上侧纵线部L43a连续的半圆状部L43b、以及与半圆状部L43b连续的下侧纵线部L43c。纵切割线L43形成在将包装箱1开包时(进行店面陈列时)使用的捏持部45(参照图5的(a))的一侧。
下侧纵线部L43c的下端与下侧后切割线L42的横线部L42a的端部(凹状部L42b的倾斜部L42b1的上端部)连接。在半圆状部L43b的内侧形成有折线L46a。折线L46a与上侧纵线部L43a以及下侧纵线部L43c形成于同一直线上。
另外,在纵切割线L43的侧方形成有折线L44。折线L44与凹状部L42b的立起部L42b3形成于同一直线上。折线L44与纵切割线L43平行。
捏持部45是在将包装箱1开包时由手指把持的部分。捏持部45以上侧后切割线L41、纵切割线L43、凹状部L42b以及折线L44包围出的范围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后切割线L41以及下侧后切割线L42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的“后切割线”。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以左侧的捏持部45的纵切割线L43为边界,在比该纵切割线L43靠左侧的部分,切入线形成为反向(倾斜状的切入线为反向)。由此,在比纵切割线L43靠左侧的部分,容易捏持捏持部45而向左方向进行开封操作。
顶板50由位于后壁30侧的后顶板501、和位于前壁20侧的前顶板502构成。后顶板501与前顶板502被前顶部502的后缘部的第一折线L51、L51以及半圆形状的圆弧状切入线51a划分。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折线L51、L51与折线L4平行,沿顶板50的左右方向配置在同一直线上。另外,在后顶板501中,在第一折线L51、L51附近的位置形成有分别与第一折线L51、L51平行的第二折线L52、L52。第二折线L52、L52配置为其一端与圆弧状切入线51a的圆弧部分相接,且沿左右方向配置在同一直线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折线L52、L52不需要一定与第一折线平行地设置,也可以设置为相对于第一折线L51、L51具有角度。
圆弧状切入线51a的左端与左侧的第一折线L51连接,圆弧状切入线51a的右端与右侧的第一折线L51连接。在前顶板502具备由圆弧状切入线51a切离的半圆形状的广告部51,前顶板502在后述的店面陈列时兼具广告功能。顶板50能够以第二折线L52、L52以及圆弧状切入线51a为边界,折弯为后顶板501与前顶板502(能够两折)(参照图6的(a)、(b)、图8的(b))。
在将顶板50折为两折时,广告部51能够与前顶板502成为一体而立起。(参照图6的(b)、图8的(b))。
在顶板50的左缘部形成有与折线L4正交的折线L6,沿着折线L6形成有左切割线L6a。左切割线L6a由切入线构成,能够在该位置切离。左上侧壁50A借助该左切割线L6a而与顶板50的左缘部连接设置。如图1的(a)所示,左切割线L6a沿着左侧壁40A与顶板50的边界的棱线从左侧壁40A的前端延伸至后端。需要说明的是,左切割线L6a的切入线的朝向(倾斜状的切入线的朝向,以下相同)与从后壁30的左侧的捏持部45的左侧连续的切入线的朝向相同。
另外,如图2所示,在顶板50的右缘部形成有与折线L4正交的折线L7,沿着折线L7形成有右切割线L7a。右上侧壁50B借助该右切割线L7a而与顶板50的右缘部连接设置。如图1的(b)所示,右切割线L7a沿着右侧壁40B与顶板50的边界的棱线从右侧壁40B的前端延伸至后端。右切割线L7a的切入线的朝向与从后壁30的上侧后切割线L41连续的切入线的朝向相同。
前壁20与顶板50的前缘部借助折线L5而连接设置。在顶板50的前缘部沿着折线L5形成有上侧前切割线L5a。上侧前切割线L5a由切入线构成,能够在该位置切离。如图1的(a)所示,上侧前切割线L5a沿着前壁20与顶板50的边界的棱线从前壁20的左端延伸至右端。上侧前切割线L5a的切入线的朝向与从右上侧壁50B的右切割线L7a连续的切入线的朝向相同。
如图2所示,在前壁20的左缘部借助折线L9而连接设置有左前翼21,在前壁20的右缘部借助折线L10而连接设置有右前翼22。左前翼21是与左下侧壁10A以及左上侧壁50A的背面重叠的部位。右前翼22是与右下侧壁10B以及右上侧壁50B的背面重叠的部位。在左前翼21以及右前翼22形成有切入部L8b1、L8b1。另外,在左前翼21的折线L9的大致上半部侧形成有虚线状(穿孔状)的切入部L9a。
如图2所示,在前壁20形成有沿左右方向(长度方向)延伸的下侧前切割线L8。下侧前切割线L8由切入线构成,能够在该位置切离。下侧前切割线L8的切入线的朝向与上侧前切割线L5a的切入线的朝向相同。
下侧前切割线L8具备横线部L8a、与横线部L8a的两端部连续的倾斜部L8a1、L8a1、以及与倾斜部L8a1、L8a1连续的台阶横线部L8b、L8b。
横线部L8a以及台阶横线部L8b、L8b形成为与折线L5(上侧前切割线L5a)平行。倾斜部L8a1将横线部L8a与台阶横线部L8b连结。在后述的店面陈列中的对顶板50进行分离时,这样的下侧前切割线L8与上侧前切割线L5a一起分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前切割线L5a以及下侧前切割线L8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的“前切割线”。
需要说明的是,左上侧壁50A与左下侧壁10A在包装箱1的左侧部的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对接(参照图1的(a))。另外,右上侧壁50B与右下侧壁10B在包装箱1的右侧部的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对接(参照图1的(b))。
接下来,对由图2所示的白板S组装图1的(a)、(b)所示的包装箱1的顺序的一例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4所示,将后壁30沿折线L1相对于底板10折弯90度,使顶板50以及前壁20一体地立起。
然后,将后壁30的左后翼31以及右后翼32沿折线L2、L3相对于后壁30折弯90度。
接着,将顶板50沿折线L4相对于后壁30折弯90度,并且将前壁20沿折线L5相对于顶板50折弯90度。
然后,将前壁20的左前翼21以及右前翼22沿折线L9、L10相对于前壁20折弯90度。
接下来,将左下侧壁10A沿折线L11相对于底板10折弯90度,使之与左后翼31以及左前翼21的表面重叠并用未图示的粘接剂粘接。同样地,将左上侧壁50A沿折线L6相对于顶板50折弯90度,使之与左后翼31以及左前翼21的表面重叠并用未图示的粘接剂粘接。
另外,将右下侧壁10B沿折线L12相对于底板10折弯90度,使之与右后翼32以及右前翼22的表面重叠并用未图示的粘接剂粘接。同样地,将右上侧壁50B沿折线L7相对于顶板50折弯90度,使之与右后翼32以及右前翼22的表面重叠并用未图示的粘接剂粘接。
然后,将涂胶边缘13沿折线L13相对于底板10折弯90度,用粘接剂粘接于前壁20的前表面。
这样一来,如图1的(a)、(b)所示,包装箱1的组装结束。
需要说明的是,收容物C能够在组装包装箱1的中途的任一状态下,从开口的口部收容于包装箱1内。
另外,也能够利用围绕(wrap-around)方式,在底板10上放置收容物C之后如所述那样进行组装,由此包围收容物C而组装包装箱1。
接下来,对将包装箱1用作店面陈列用的箱(托盘)时的顺序进行说明。
首先,进行将顶板50开封的操作。先用手指(未图示)按压位于后壁30的右侧的纵切割线L43的半圆状部L43b而从半圆状部L43b插入手指,捏持住捏持部45并向后方牵拉。这样一来,捏持部45的周围的纵切割线L43、上侧后切割线L41以及凹状部L42b被切断,捏持部45借助折线L44而向后方被拉起。
然后,如图5的(a)所示,捏持捏持部45而进行牵拉,将捏持部45的右侧的上侧后切割线L41以及台阶横线部L42c切断,从而将后壁30的左上侧部分从后壁30以及顶板50切离。之后,在右侧部切断右切割线L7a,将右上侧壁50B从顶板50切离。此时,右上侧壁50B在包装箱1的右侧部仅于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与右下侧壁10B对接,因此容易切离。
之后,对捏持部45进行进一步牵拉,在前壁20侧沿着上侧前切割线L5a以及下侧前切割线L8将前壁20的上部从前壁20以及顶板50切离。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前壁20的左前翼21形成有切入部L9a,因此在该切入部L9a(左前角部),能够将从捏持部45连续地切离出的切断片(后壁30的左上部侧的切断片、右上侧壁50B的切断片以及前壁20的上部侧的切断片)一次切下。
然后,与前述同样地,能够从位于后壁30的左侧的纵切割线L43的半圆状部L43b插入手指,对捏持部45进行牵拉,将后壁30的左上部侧从后壁30以及顶板50切离。之后,在左侧部将左切割线L6a切断,将左上侧壁50A从顶板50切离。在该情况下,左上侧壁50A也在包装箱1的左侧部仅于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与左下侧壁10A对接,因此容易切离。
如图5的(b)所示,通过这样切离,留出后壁30(后壁30未图示)而将顶板50开封。
然后,如图6的(a)所示,抬起顶板50,以前顶板502与顶板50的后顶板501的背面重叠的方式将顶板50折为两折。
而且,如图6的(b)所示,将前顶板502的前端部502a(参照图6的(a))插入后顶板501的背面与在底板10上排列的收容物C之间。如图9所示,前顶板502的前端部502a卡止于通过切离捏持部45而形成的切口部47。由此,广告部51保持为立起的状态。
接下来,对将顶板50折为两折时的作用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图7~图9中省略收容物C的表示。
首先,如图7的(a)所示,将顶板50的前侧略微抬起。然后,如图7的(b)所示,从顶板50的背面侧例如用手指轻轻敲击圆弧状切入线51a的顶部侧,将广告部51的顶部侧从后顶板501切离。
接着,用手指捏持切离后的广告部51的顶部,将广告部51向上方拉起。这样一来,伴随着拉起的操作,广告部51从后顶板501朝向圆弧状切入线51a的端部逐渐切离。在该过程中,在切离的位置靠近第二折线L52、L52时,如图7的(b)所示,前顶板502沿着第二折线L52、L52相对于后顶板501折弯。即,在将广告部51向上方拉起时,作用于前顶板502的力由于第二折线L52、L52的折弯而适当地分散。由此,前顶板502的弯曲得以防止,前顶板502的左右侧缘部502b也维持为直线状。
然后,在将广告部51进一步向上方拉起时,如图7的(c)所示,广告部51的切离位置到达圆弧状切入线51a的端部,形成在所述的基于第二折线L52、L52的折弯的基础上,前顶板502沿第一折线L51、L51折弯的状态。即,在将广告部51向上方拉起时,作用于前顶板502的力由于第一折线L51、L51以及第二折线L52、L52的前后两个折弯而适当地分散。由此,前顶板502的弯曲得到进一步防止,前顶板502的左右侧缘部502b也维持为直线状。
然后,如图8的(a)所示,形成顶板50沿着第一折线L51、L51折为两折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在像这样沿第一折线L51、L51折为两折的状态下,形成前顶板502的前端部502a配置在比收容物C的上表面C1(参照图6的(b))靠上方的位置的位置关系。即,能够不干涉收容物C(不与收容物C抵接)地在收容物C的上方进行折为两折时的操作。从而,在折为两折时的操作中,能够将与收容物C抵接而使收容物C倾倒、或包装损伤的情况防患于未然。
然后,如图8的(a)中的箭头所示,使前顶板502相对于后顶板501向下方滑动移动,如图8的(b)所示,使前顶板502的前端部502a卡止于后壁30的切口部47、47。在该情况下,通过前后两个的第一折线L51、L51以及第二折线L52、L52使作用于前顶板502的力适当地分散,其结果是,前顶板502的弯曲得以防止。即,通过前后两个的第一折线L51、L51以及第二折线L52、L52灵活地保持两折状态,并且前顶板502沿大致垂直方向滑动移动。由此,能够将前顶板502适当地插入后顶板501与收容物C之间的狭小空间。另外,能够适当地防止在插入时前顶板502上产生褶皱、折痕的情况。
通过以上这样做,能够将包装箱1用作使广告部51立起的陈列用的托盘。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包装箱1,能够在使后顶板501以及前顶板502立起的店面陈列时,将后顶板501与前顶板502一边沿第一折线L51、L51折弯,一边利用第二折线L52、L52适当地折为两折。即,能够通过第一折线L51、L51以及第二折线L52、L52这两个折线来适当地吸收立起时产生的前顶板502的变形(弯曲)。
因此,得到在店面陈列时顶板50上难以产生褶皱、折痕,且能够美观地展示收容物C的包装箱1。
另外,由于顶板50在沿第二折线L52、L52折为两折并由前顶板502覆盖后壁30的下侧后切割线L42的状态下,覆盖后壁30的背面的较宽范围,因此能够美观地展示收容物C。
另外,由于在后壁30设有用于将前顶板502卡止的切口部47、47,因此能够适当地维持前顶板502的立起状态。即,由于在将前顶板502向切口部47、47插入的同时,前端部502a的左右的角部附近由与切口部47、47相邻的突出壁部48、48支承,因此能够与白板S的刚性无关地以立起状态固定。
另外,由于涂胶边缘13从前壁20的前表面侧粘贴于前壁20,因此作为前壁20的加强件发挥功能。由此,能够通过切离时发生作用的力来适当地防止前壁20断裂的情况。
另外,由于涂胶边缘13的上缘部13e沿着前壁20的下侧前切割线L8(以与下侧前切割线L8重叠的方式)配置,因此作为将前壁20的上部切离时的规尺发挥功能。从而,容易进行切离操作。
另外,在沿后切割线将顶板50开封时,切口部47、47由后切割线的下侧后切割线L42所具备的凹状部L42b、L42b形成,因此在店面陈列时不花费工夫。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白板S,能够在店面陈列时将后顶板501与前顶板502一边沿第一折线L51、L51折弯,一边利用第二折线L52、L52适当地折为两折。即,能够通过第一折线L51、L51以及第二折线L52、L52这两个折线来适当地吸收立起时产生的前顶板502的变形(弯曲)。
从而,得到在店面陈列时顶板50上难以产生褶皱、折痕,且能够美观地展示收容物C的包装箱1。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没有限定为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进行变更。
如图10所示,所述实施方式的包装箱1通过沿着后壁30的下侧后切割线L42对上部侧进行切离,能够作为无广告部51的托盘而展示使用。
另外,所述实施方式的白板S在底板10的前缘部连接设置涂胶边缘13,在顶板50的前缘部连接设置前壁20,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底板10的前缘部连接设置前壁20,在顶板50的前缘部连接设置涂胶边缘13。另外,所述实施方式的白板S在底板10的前缘部连接设置涂胶边缘13,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前壁20的前缘部连接设置涂胶边缘13。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广告部51示出了半圆形状的广告部,但并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在顶板50的折弯时立起而进行显示,则能够采用各种形状。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以底板10以及顶板50为长方形状的包装箱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底板10以及顶板50设为正方形状、多边形状(例如,六边形、八边形状等)而构成包装箱1。
附图标记说明
1 包装箱
10 底板
20 前壁
30 后壁
40A 左侧壁(侧壁)
40B 右侧壁(侧壁)
45 捏持部
47 切口部
50 顶板
51 广告部
51a 圆弧状切入线
501 后顶板
502 前顶板
L5a 上侧前切割线(前切割线)
L8 下侧前切割线(前切割线)
L51 第一折线
L52 第二折线
L41 上侧后切割线(后切割线)
L42 下侧后切割线(后切割线)
L42b 凹状部
S 白板

Claims (2)

1.一种包装箱,其具备底板、顶板、前壁、后壁以及对置的侧壁,所述包装箱的特征在于,
所述顶板包括与所述后壁的上端连接设置的后顶板、和借助第一折线而与所述后顶板连接设置的前顶板,
在所述第一折线的附近形成有第二折线,
沿所述第二折线折弯所述顶板而使所述后顶板以及所述前顶板立起,
在所述后壁设有用于将所述前顶板卡止的切口部,
在所述前壁设有成为将所述顶板开封时的切断位置的前切割线,
在所述后壁设有成为将所述顶板开封时的切断位置的后切割线,
所述后切割线具备凹状部,
在沿所述后切割线将所述顶板开封时,由所述凹状部形成所述切口部。
2.一种包装箱的白板,其具备底板、顶板、前壁、后壁以及对置的侧壁,所述包装箱的白板的特征在于,
所述顶板包括与所述后壁的上端连接设置的后顶板、和借助第一折线而与所述后顶板连接设置的前顶板,
在所述第一折线的附近形成有第二折线,
沿所述第二折线折弯所述顶板而使所述后顶板以及所述前顶板立起,
在所述后壁设有用于将所述前顶板卡止的切口部,
在所述前壁设有成为将所述顶板开封时的切断位置的前切割线,
在所述后壁设有成为将所述顶板开封时的切断位置的后切割线,
所述后切割线具备凹状部,
在沿所述后切割线将所述顶板开封时,由所述凹状部形成所述切口部。
CN201580042062.1A 2014-08-06 2015-08-03 包装箱以及包装箱的白板 Active CN1066606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60481 2014-08-06
JP2014160481A JP6397255B2 (ja) 2014-08-06 2014-08-06 包装箱および包装箱のブランクシート
PCT/JP2015/071963 WO2016021553A1 (ja) 2014-08-06 2015-08-03 包装箱および包装箱のブランクシ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60659A CN106660659A (zh) 2017-05-10
CN106660659B true CN106660659B (zh) 2019-06-04

Family

ID=55263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2062.1A Active CN106660659B (zh) 2014-08-06 2015-08-03 包装箱以及包装箱的白板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397255B2 (zh)
CN (1) CN106660659B (zh)
BR (1) BR112017002415B1 (zh)
SG (1) SG11201700709UA (zh)
WO (1) WO20160215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0401A (zh) * 2018-01-26 2018-06-01 浙江新振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展示包装盒
JP7184684B2 (ja) * 2019-03-19 2022-12-06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包装箱、該包装箱のブランクシート、および包装体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88120U (ja) * 1984-05-23 1985-12-13 近畿印刷株式会社 デイスプレイ兼用箱
JP2000190955A (ja) * 1998-12-24 2000-07-11 Rengo Co Ltd 包装展示兼用箱
JP3947446B2 (ja) * 2002-09-06 2007-07-18 麒麟麦酒株式会社 包装箱
CN201784846U (zh) * 2010-08-13 2011-04-06 中山中荣纸类印刷制品有限公司 产品展示盒
JP2012101847A (ja) * 2010-11-15 2012-05-31 Rengo Co Ltd 包装展示兼用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8864A (en) * 1923-08-10 1924-07-17 William Bamber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cardboard boxes
GB498309A (en) * 1937-07-05 1939-01-05 Norman Victor Watson Improvements in and connected with cartons adapted for display purposes
US2339180A (en) * 1942-05-22 1944-01-11 C A Briggs Company Combined container and display stand for lollipops
JPS5558917U (zh) * 1978-10-16 1980-04-22
JP2005053560A (ja) * 2003-08-06 2005-03-03 Kirin-Asupro Sales Corp 包装箱
JP3150672U (ja) * 2009-03-09 2009-05-28 株式会社ゼンショー 薄型内容物用収納容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88120U (ja) * 1984-05-23 1985-12-13 近畿印刷株式会社 デイスプレイ兼用箱
JP2000190955A (ja) * 1998-12-24 2000-07-11 Rengo Co Ltd 包装展示兼用箱
JP3947446B2 (ja) * 2002-09-06 2007-07-18 麒麟麦酒株式会社 包装箱
CN201784846U (zh) * 2010-08-13 2011-04-06 中山中荣纸类印刷制品有限公司 产品展示盒
JP2012101847A (ja) * 2010-11-15 2012-05-31 Rengo Co Ltd 包装展示兼用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21553A1 (ja) 2016-02-11
JP2016037295A (ja) 2016-03-22
JP6397255B2 (ja) 2018-09-26
BR112017002415A2 (pt) 2017-11-28
BR112017002415B1 (pt) 2022-06-14
CN106660659A (zh) 2017-05-10
SG11201700709UA (en) 2017-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74389B2 (en) Corrugated hutch
CN106660656B (zh) 被构造成具有双重打开功能的纸盒
JP3197408U (ja) 包装展示兼用箱
JP6503883B2 (ja) 包装箱
JP2006111342A (ja) 易開封性紙ケース
PH12016501417B1 (en) Box for packaging and display
CN106660659B (zh) 包装箱以及包装箱的白板
CN209410599U (zh) 陈列箱
JP2018193114A (ja) 包装箱
JP6268321B1 (ja) 箱用シート
JP5372424B2 (ja) 易廃棄機能付包装用箱
JP3183777U (ja) 陳列兼用段ボール箱用シート及び陳列兼用段ボール箱
JP7174394B2 (ja) 解体機能付き包装用箱
JP6167255B1 (ja) 箱用シート
JP4708225B2 (ja) 把手孔構造および該把手孔構造を用いた包装箱
JP3189192U (ja) 包装展示兼用箱
JP7218248B2 (ja) 包装箱
JP3217919U (ja) 容器
JP2007069929A (ja) 段ボール板製包装箱
JP2012076791A (ja) ジッパー及びそれを使用した紙カートン
JP2005104549A (ja) 紙製収納箱
JP7203634B2 (ja) 包装箱
JP2009132427A (ja) 包装箱
JP4620273B2 (ja) 表示パネル付き易開封性カートン
JP2007320566A (ja) 立上片付ケー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3360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