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05106A - 除湿装置 - Google Patents

除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05106A
CN106605106A CN201580046048.9A CN201580046048A CN106605106A CN 106605106 A CN106605106 A CN 106605106A CN 201580046048 A CN201580046048 A CN 201580046048A CN 106605106 A CN106605106 A CN 1066051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ath
heat exchanger
body shell
suction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604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05106B (zh
Inventor
近藤广幸
藤井泰树
藤园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605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051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051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051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358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with dehumidificatio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3/1405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in which the humidity of the air is exclusively affected by contact with the evaporator of a closed-circuit cooling system or heat pump circu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28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air supply means, e.g. fan casings, internal dampers or ducts
    • F24F1/0284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air supply means, e.g. fan casings, internal dampers or ducts with horizontally arranged fan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means responsive to temperature, e.g. bimetal sp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24F2013/205Mounting a ventilator fan there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Abstract

除湿装置包括具有第1通路和与第1通路独立的第2通路,并且使在第1通路中流动的空气与在第2通路中流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11),热交换器(11)的第2通路中流动的空气量比在第1通路中流动的空气量少。因此,即使热交换器(11)的第1通路中流动的空气的温度上升,也能够使第2通路中流动的空气充分结露。作为该结果,在热交换器(11)的部分也能够结露,作为整体能够提高除湿效果。

Description

除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居住空间等的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降低居住空间的湿度降低、增加舒适性的装置,除湿装置被实用化。
作为现有的除湿装置的一个例子,包括:主体壳;设置在主体壳内的除湿部;使从空气吸入口吸入的体外壳外的空气通过除湿部后从空气吹出口吹出到主体壳外的风机。
另外,除湿部有将压缩机、散热器、膨胀器和吸热器依次连结成环状的制冷循环构成。而且,由风机从空气吸入口吸入到主体壳内的空气的一部分,经由吸热器、热交换器的第1通路、散热器从空气吹出口吹出到主体壳外。另外,由风机从空气吸入口吸入的空气的其它的部分,经由热交换器的第2通路、散热器从空气吹出口吹出到主体壳外(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
上述现有的除湿装置,使由风机从空气吸入口吸入主体壳内的空气的一部分在吸热器冷却而结露,之后,经由热交换器的第1通路、散热器从空气吹出口吹出到主体壳外。
另外,现有的除湿装置使由风机从空气吸入口吸入的空气的其它的部分通过热交换器的第2通路,经由散热器从空气吹出口吹出到主体壳外。
即,使通过热交换器的第2通路的室内空气由从吸热器流向热交换器的第1通路的空气冷却,在此结露。
但是,存在通过热交换器的第2通路的室内空气在不充分结露的状态下从空气吹出口吹出到主体壳外的问题。
即,流入到热交换器的第1通路的空气,尽管是在吸热器中结露后的空气,但是即使被吸热器冷却也不是吸热器程度的低温。因此,即使利用流入到第1通路的空气对流入到第2通路的空气进行冷却,有时也无法达到使流入到第2通路的空气结露的程度。在该情况下,存在通过第2通路的空气以未被除湿的状态释放到室内,除湿效果低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拍摄了实开昭56-20628号的申请时申请书中最开始附加的说明书的缩微胶卷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了除湿效果的除湿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除湿装置包括:具有空气吸入口和空气吹出口的主体壳;利用将压缩机、散热器、膨胀器和吸热器依次连结而成的制冷循环对上述主体壳内的空气进行除湿的除湿部;和使从上述空气吸入口吸入的主体壳外的空气通过上述除湿部后从上述空气吹出口吹出到主体壳外的风机。另外,包括具有第1通路和与上述第1通路独立的第2通路且使在上述第1通路中流动的空气与在第2通路中流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另外,包括将由上述风机从上述空气吸入口吸入到上述主体壳内的空气的一部分经由上述吸热器、上述热交换器的第1通路、上述散热器从上述空气吹出口吹出到上述主体壳外的第1除湿路径。另外,包括将由上述风机从上述空气吸入口吸入到上述主体壳内的空气的其它部分经由上述热交换器的第2通路、上述散热器从上述空气吹出口吹出到上述主体壳外的第2除湿路径。并且,构成为使在上述热交换器的上述第2通路中流动的空气量比在上述热交换器的第1通路中流动的空气量少。
根据以上特征,在热交换器的第1通路中流动的空气能够使在第2通路中流动的空气充分结露。即,在热交换器部分也能够结露,作为整体能够提高除湿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2-2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热交换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截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控制框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动作状态的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动作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截面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的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具体化的一个例子,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的范围。另外,通过所有附图,对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说明。并且,在各附图中,对与本发明无直接关系的各部分的详细,省略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50,以箱型的主体壳1为外廓,由主体壳1区分主体壳1外和主体壳1内。主体壳1的背面侧,在上部配置有空气吸入口2,在空气吸入口2的下部配置有空气吸入口3。在主体壳1与背面相对的前面侧配置有空气吹出口4。在主体壳1的上部配置有操作部25。
空气吸入口2和空气吸入口3设置成从与背面垂直的方向吸入空气的矩形的平面。
在空气吹出口4的上方设置有变更从空气吹出口4吹出的空气的方向的百叶板(louver)31。
操作部25例如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对用户显示工作模式、当前的湿度等关于除湿装置的信息。
另外,如图2所示,在除湿装置50的主体壳1内设置有空气通路34、风机6和除湿部5。
空气通路34将空气吸入口2和空气吸入口3与空气吹出口4连通。另外,空气通路34在本实施方式中,由2个除湿路径、即第1除湿路径和第2除湿路径构成,详细在后文述说。
风机6包括:电动机32和与电动机32的旋转轴连接而对空气进行吸气排气的风扇33。风机6使从空气吸入口2和空气吸入口3吸入的主体壳1外的空气通过除湿部5通过后从空气吹出口4吹出到主体壳1外。该空气的通路是空气通路34。
除湿部5由将压缩机7、散热器8、膨胀器9和吸热器10按该顺序连结成环状而成的制冷循环构成。制冷循环例如利用氟利昂替代品(HFC134a)作为制冷剂。
此外,在主体壳1内,在空气通路34的、空气吸入口2和空气吸入口3侧(空气的流动方向上游侧)设置有吸热器10。而且,在空气通路34的空气吹出口4侧(空气的流动方向下游侧)设置有散热器8。
在吸热器10与散热器8之间设置有空间,在该空间配置显热式热交换器11。
即,在主体壳1内,在从空气吸入口2和空气吸入口3向空气吹出口4连通的空气通路34的、空气吸入口2和空气吸入口3侧设置吸热器10,接着设置热交换器11,接着设置散热器8。
而且,在主体壳1内,在吸热器10和热交换器11的下方设置有漏斗状的集水部12a。并且,在集水部12a的下方以相对于主体壳1可拆装的方式配置有集水箱12b。
即,除湿装置50在吸热器10和热交换器11产生结露,将由结露产生的结露水用集水部12a收集而流入到集水箱12b。
接着,使用图3说明热交换器11的详细构造。如图3所示,热交换器11通过将形成纵向风路的合成树脂制的板体13和形成横向风路的合成树脂制的板体14交替重合多个而构成。
另外,在形成纵向风路的合成树脂制的板体13的正面,在纵向上延伸的肋15以规定间隔形成有多个且与板体13一体形成。通过肋15的一面与相邻的板体14的背面紧贴,由板体13的正面、肋15和板体14的背面形成纵向风路13a、即第2通路。
同样,在形成横向风路的合成树脂制的板体14的正面,在横方向上延伸的肋16以规定间隔形成有多个且与板体14一体形成。通过肋16的一面与相邻的板体13的背面紧贴,由板体14的正面、肋16和板体13的背面形成横向风路14a、即第1通路。
纵向风路13a和横向风路14a彼此的风路空间独立,即无空气的往来。
而且,如上述方式构成的热交换器11为长方体形状。其中,在此所谓的长方体形状并不需要严密地全部的面为长方形,另外,所有的相邻的面不需要垂直相交。即,长方体形状是在一看之下为六面体即可。
在热交换器11中,在长方体形状的相对的长边形成有第1通路用的开口部17。另外,在热交换器11中,在长方体形状的相对的短边形成有第2通路用的开口部18。即,第2通路的风路比第1通路的风路长。
开口部17的吸热器10侧形成上游侧开口部17a,散热器8侧形成下游侧开口部17b。
开口部18的空气吸入口2侧形成上游侧开口部18a,集水部12a侧(铅垂向下方向)形成下游侧开口部18b。
接着,使用图2说明除湿装置的动作。
通过驱动风机6从空气吸入口3向主体壳1内吸入空气X。空气X经由吸热器10、热交换器11的上游侧开口部17a、横向的第1通路、下游侧开口部17b、散热器8、风机6从空气吹出口4被吹出到主体壳1外。该空气X的路径是上述的第1除湿路径。此外,空气X是被从空气吸入口2和空气吸入口3中的、空气吸入口3吸入的空气,即能够定义为吸入的空气的一部分。
而且,在这样的路径流动的空气X,首先被吸热器10冷却,产生结露。由结露的产生的结露水,如图2所示,向下方滴下,由漏斗状的集水部12a收集,流入到集水箱12b。
另外,结露产生后的干燥的空气X被从空气吹出口4吹出到主体壳1外,所以例如能够实现室内的湿度降低。
另一方面,通过驱动风机6从空气吸入口2向主体壳1内吸入空气Y。空气Y从热交换器11的上游侧开口部18a通过纵向的第2通路,经由下游侧开口部18b、散热器8、风机6从空气吹出口4被吹出到主体壳1外。该空气Y的路径是上述的第2除湿路径。此外,空气Y是从空气吸入口2和空气吸入口3中的、空气吸入口2吸入的空气,即能够定义为吸入的空气的其它部分。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空气的一部分和空气的其它部分这2个空气相加,成为被吸入到除湿装置50的空气的总量。
而且,如图3说明的方式,热交换器11的横向的第1通路(空气X的通路)和纵向的第2通路(空气Y的通路)形成交叉的结构。因此,在第1通路中流动的空气(空气X)和在第2通路中流动的空气(空气Y)能够进行热交换。
在此,热交换器11的横向的第1通路中流动的空气X如上所述,因通过吸热器10而被冷却。因此,热交换器11能够通过热交换使不通过吸热器10的第2通路中流动的空气Y的温度降低。积极地有效利用这点,利用热交换器11使第2通路中流动的空气Y产生结露。
为了产生结露,在本实施方式中,热交换器11的第2通路中流动的空气Y的量比热交换器11的第1通路中流动的空气X的量少。
具体来说,热交换器11使其第2通路(空气Y的通路)的通气阻力比第1通路(空气X的通路)的通气阻力大。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的图2所述,热交换器11为长方体形状。而且,在相对的长边如图3所示形成第1通路用的开口部17,另外,在相对的短边形成第2通路用的开口部18。通过使长边的开口部17的开口面积比短边的开口部18的开口面积大,以向风机6的空气流为视点,使第2通路的空气阻力比第1通路的空气阻力大。
而且,像这样,使热交换器11的、第2通路(空气Y的通路)的通气阻力比第1通路(空气X的通路)的通气阻力大,所以第2通路中流动的空气Y比第1通路中流动的空气X少。
因此,在第1通路中流动的冷却后的空气X将比第2通路中流动的空气X少的空气Y充分冷却,能够产生结露。
作为其结果,如图2所示,从第2通路中流动的空气Y也产生结露水。然后,结露水从第2通路向下方滴下,由漏斗状的集水部12a收集而流入到集水箱12b。
另外,在产生结露水后的干燥后的空气Y经由热交换器11的下游侧开口部18b、散热器8、风机6从空气吹出口4被吹出到主体壳1外。由此,例如能够实现室内的湿度降低。
此外,如图2所示,热交换器11的下游侧开口部18b为向散热器8侧倾斜的倾斜面。
即,使下游侧开口部18b向接着前进的散热器8侧倾斜,空气Y向散热器8侧流畅地流动。
并且,倾斜面将在第2通路内产生滴下的结露水在下游侧开口部18b进一步引导到向下方变尖的顶端部54。被引导到顶端部54的结露水与其它的结露水混合,重量变大。由此,促进结露水的滴下来更好地断水(流干),能够不出现水滴滞留而成为空气阻力的情况。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采用以上的结构,使空气X对空气Y的流量比为26对18。
即,使在热交换器11的第2通路(空气Y的通路)中流动的空气量比在热交换器11的第1通路(空气X的通路)中流动的空气量少。由此,即使在热交换器11的第1通路(空气X的通路)中流动的空气的温度比吸热器10温度稍高,也能够使在第2通路(空气B的通路)中流动的空气充分结露。作为其结果,能够在热交换器11部分结露,整体上能够提高除湿效果。
另外,通过将第1通路用的开口部17设置于相对的长边,使第2通路的通路长度比第1通路的通路长度长。由此,在第2通路中流动的空气Y由空气X冷却的冷却时间变长,能够提高除湿效率。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4、图5、图6、图7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
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51的特征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50设置有使热交换器11的第2通路中流动的空气的量增减的空气流量调节部。
具体来说,如图4所示,空气流量调节部由开闭热交换器11的第2通路的开闭部19和驱动该开闭部19的驱动部20构成。
开闭部19是配置在空气吸入口2与第2通路的上游侧开口部18a之间的、具有包含上游侧开口部18a的面积的平板。开闭部19以设置于上游侧开口部18a的与空气吸入口2相反一侧的端边的驱动部20为旋转轴可旋转地被支承。通过该旋转,开闭部19开闭热交换器11的上游侧开口部18a、即第2通路。
开闭部19位于在关闭状态下覆盖上游侧开口部18a的位置,即限制空气向热交换器11的流入。另外,开闭部19使在打开状态下靠近空气吸入口2的短边以驱动部20为旋转轴向上方抬起,由此能够使空气流入到上游侧开口部18a。
驱动部20作为开闭部19的旋转轴发挥作用,在散热器8的上端部附近以开闭部19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开闭部19。驱动部20相当于例如电动机和由电动机进行旋转驱动的齿轮。
另外,如图5所示,驱动部20与风机6和压缩机7一起与控制部21连接。
另外,在该控制部21连接有检测进入图4所示的空气吸入口3部分的空气的温度的第1温度传感器22、检测吸热器10部分的温度的第2温度传感器23、存储器24、和操作部25。
操作部25具有:设置于主体壳1的上部外表面,用户对除湿装置51例如指示变更工作模式、或者用于选择功能的例如物理开关和对用户显示关于除湿装置的信息的显示面板。
控制部21是通过从收纳有工作程序的存储器24读取工作程序进行执行,控制除湿装置51的动作的例如微型计算机。控制部21接收例如来自第1温度传感器22、第2温度传感器23的温度信号,基于此进行风机6、压缩机7、驱动部20等的动作的开-关等。以下说明控制部21进行的各处理的详细。
接着,说明基于来自各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的控制部21的处理。
在除湿装置51的启动时,由第1温度传感器22的检测的进入空气吸入口3部分的空气的温度(t1)比第1设定温度(te例如18℃)高时,控制部21进行图6的“常温”所示的动作。
即,风机6和压缩机7为开(ON)状态、即被驱动,另外,开闭部19如图4的所示进行打开动作。通过打开动作,开闭部19开放上游侧开口部18a,能够进行上述的除湿运转(图7的步骤S1、步骤S2)。
另外,由第1温度传感器22检测的进入空气吸入口3部分的空气的温度(t1)为第1设定温度(te例如18℃)以下时,控制部21进行图6的“低温”所示的动作。
即,风机6和压缩机7被驱动,另外,通过驱动部20,开闭部19进行关闭动作。通过关闭动作,开闭部19封闭上游侧开口部18a,以该状态执行除湿动作(图7的步骤S2、步骤S3)。
在该状态下,由风机6从空气吸入口3吸入的空气X首先被吸热器10冷却,所以在此产生结露。通过结露的产生而产生的结露水向下方滴下,由漏斗状的集水部12a收集,流入到集水箱12b。
另外,产生结露后的干燥后的空气X经由热交换器11的上游侧开口部17a、横向的第1通路、下游侧开口部17b、散热器8、风机6从空气吹出口4被吹出到主体壳1外。由此,例如能够实现室内的湿度降低。
但是,在设定温度以下、即低温的状态下,在吸热器10中容易产生附结霜的结霜现象。在该情况下,吸热器10的通风阻力增加,所以第1通路和第2通路中的空气阻力的平衡改变。即,空气X的风量减少,空气Y的风量增加。而且,吸热器10中的风量减少,由此进一步促进结霜。因此,在该低温的状况下,使开闭部19进行关闭动作。即通过关闭第2除湿路径,即使风机6被驱动,空气Y也不流入到热交换器11的第2通路。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将风机6的吸引力全部利用于第1路径的吸引,能够增加通过吸热器10的风量。由此,即使在结霜开始的情况下也能够增加在吸热器10流动的空气,即抑制结霜的促进,进而持续用于排除结霜的除湿运转。
在该状态下,初始运转时间(TS)例如经过25分钟时(图7的步骤S4),对检测吸热器10部分的温度的第2温度传感器23(ts)是否为第2设定温度(t0例如0.5℃)以下进行判定。此外,初始运转时间(TS)是从开始上述的“低温”所示的动作起之后的时间。
在由第2温度传感器23(ts)检测出的温度为第2设定温度(t0例如0.5℃)以下的情况下,由控制部21进行图6的“防结冰”所示的动作(图7的步骤S5、步骤S6)。
该状态是通过持续低温状态的运转,而为结霜在吸热器10表面扩展的状况,所以控制部21执行用于消除结霜的防结冰动作。
在防结冰动作中,控制部21使压缩机7停止,进而在使开闭部19关闭动作的状态下,驱动风机6(图7的步骤S6)。
在防结冰动作时,将由风机6仅从空气吸入口3吸入的空气X集中吹到吸热器10,使吸热器10表面的结霜消除。作为防结冰动作的动作时间例如是10分钟(Td:防结冰累计时间)。
而且,在经过防结冰累计时间(Td)后,控制部21取得检测吸热器10部分的温度的第2温度传感器23(ts)的温度。控制部21在第2温度传感器23(ts)检测出的温度为第2设定温度(t0例如0.5℃)以上(图7的步骤S8、步骤S9)、或者经过设定时间Td(例如10分钟)时使防结冰动作结束(图7的步骤S7、步骤S9)。
如上所述,仅通过“低温”动作下所示的用空气流量调节部调节空气量,就能够抑制结霜的促进,进而一边排除结霜一边进行除湿运转。即,即使在产生结霜的情况下也能够一边持续除湿运转一边排除结霜,能够有效地除湿。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8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
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52的特征在于,如图8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中的空气X流动的第1除湿路径和空气Y流动的第2除湿路径的基础上,设置有空气Z流动的第3除湿路径。其中,空气Z是从空气吸入口2或者3吸入的空气的另一部分。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空气的一部分、空气的其它部分、和空气的另一部分这3个空气相加,成为被吸入除湿装置52的空气的总量。换言之,空气的另一部分能够为吸入到除湿装置52的空气的总量中的、除去空气的一部分和空气的其它部分之外的部分。
由风机6从空气吸入口2或者空气吸入口3吸入的空气的另一部分(空气Z),不经由吸热器10和热交换器11而经由散热器8的上部8a从空气吹出口4被吹出到主体壳1外。
该空气Z通过的路径、即不通过吸热器10和热交换器11而仅经由散热器8从空气吹出口4向主体壳1外吹出的路径是第3除湿路径。
在此,散热器8比吸热器10的上端部和热交换器11的上端部更向铅垂上方突出。该突出部分相当于上部8a,能够为比散热器8的高度方向中心靠上的散热器8的一部分。此外,铅垂上方表示设置于能够使除湿装置52通常工作的状态时的上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气Z通过散热器8的上部8a。空气X和空气Y通过位于比空气Z所通过的散热器8的上部8a靠下侧的散热器8的其它部分。
而且,在这样的路径中流动的空气Z对散热器8的上部8a进行冷却。因此,散热器8被冷却,结果吸热器10被冷却,能够提高除湿装置52的除湿能力。
具体来说,在压缩机7中成为高温的制冷剂最开始流入到散热器8的上部8a侧。即,在散热器8中,上部8a的温度比散热器8的其它部分高。由于用空气Z冷却该温度较高的散热器8的上部8a,所以能够有效地冷却散热器8。其结果是,散热器8被冷却,吸热器10被冷却,能够提高除湿装置52的除湿能力。
此外,由于因压缩机7而成为高温的制冷剂气体化,所以通常散热器8的上部8a与压缩机7连接。然后,通过散热器8的冷却,制冷剂液化而向铅垂下方移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气Z通过上部8a,由此提高散热器8的冷却效果。但是,结构上并不限于上部8a与压缩机7连接。这样的情况下,可以使空气Z通过散热器8所具备的、压缩机7侧的连接部和膨胀器9侧的连接部中的、压缩机7侧的连接部附近。压缩机7侧的连接部的温度比膨胀器9侧的连接部的温度高,所以成为第3除湿路径通过散热器8的压缩机7侧的连接部的结构,由此空气Z能够有效地冷却散热器8。
另外,通过追加空气Z,能够增加整体的空气量(空气X+空气Y+空气Z的量)。
并且,空气Z对散热器8的上部8a进行冷却,所以与从空气吸入口2或者3吸入时相比从空气吹出口4被吹出到主体壳1外时温度上升。
上述的结果,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相比,温度更高,湿度更低,整体空气量更多的空气从空气吹出口4被吹出到主体壳1外。
因此,在利用除湿装置在居住空间等将衣物干燥的情况等下,能够提高干燥的效果。
此外,热交换器11的第2通路中流动的空气Y的量比热交换器11的第1通路中流动的空气X的量少。
在本实施方式中,还优选空气Z的量比热交换器11的第2通路中流动的空气Y的量少。具体来说,优选使空气Z的通气阻力比空气Y的通气阻力大。
根据该结构,能够充分确保有助于除湿的空气X和空气Y的量,所以能够更有效地提高除湿装置的除湿能力。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9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
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53的特征在于,如图9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的热交换器11中,将其第2通路的上游侧开口部18a做成向空气吸入口2侧倾斜的倾斜面5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体壳1内的热交换器11的上方设置有作为控制除湿装置53的运转的控制部的电路基板61。该电路基板61与热交换器11靠近地配置。
由风机6从空气吸入口2吸入到主体壳1内的空气Y,通过形成于电路基板61与热交换器11之间的间隙,从第2通路的上游侧开口部18a流入到热交换器11。然后,经由散热器8、风机6从空气吹出口4吹出到主体壳1外。另一方面,由风机6从空气吸入口3吸入到主体壳1内的空气X,通过吸热器10,从第1通路的上游侧开口部17a流入到热交换器11。之后,空气X从下游侧开口部17b流出,经由散热器8、风机6从空气吹出口4吹出到主体壳1外。此时,在热交换器11中在空气X与空气Y之间进行热交换,在第2通路产生结露。
在此,该通过第2通路的空气Y中的、通过靠近散热器8的部分的空气,由热交换器11带来的冷却的效果少,所以难以产生结露。
即,用于对通过第2通路的空气进行冷却的空气是通过第1通路的空气。而且,在第1通路中流动的空气X从位于吸热器10侧的上游侧开口部17a流入到热交换器11,从位于散热器8侧的下游侧开口部17b流出。由此,首先,将通过第2通路的靠近吸热器10的部分的空气冷却,之后,将通过第2通路的靠近散热器8的部分的空气冷却。
所以,在第1通路中流动的空气X,首先与通过第2通路的靠近吸热器10的部分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加热,在其被加热的状态下将第2通路的靠近散热器8的部分的空气冷却。由此,与通过第2通路的靠近散热器8的部分的空气的温差变小,热交换速度变慢。由于热交换速度慢所以难以被冷却,难以在第2通路产生结露。
另外,从空气吸入口2取入的空气Y在流入到热交换器11的第2通路时流动的方向急剧地变化,所以第2通路产生风量的偏差。
即,从设置于主体壳1的背面的空气吸入口2取入的空气Y在横向上流动,但是第2通路的上游侧开口部18a向纵向(铅垂上方)开口,所以空气的流动急剧地转弯。此时,因惯性而空气Y的流动产生偏向,在成为转弯的外侧的第2通路的靠近散热器8的部分流入更多的空气。而且,在第2通路的靠近散热器8的部分流动较多的空气,所以将该空气冷却至露点温度而产生结露,所以需要更多的冷却热量。但是,如上所述,通过第2通路的靠近散热器8的部分的空气难以被冷却,所以难以产生结露。
与之相对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热交换器11的上游侧开口部18a做成向空气吸入口2侧倾斜的倾斜面55,所以将通过第2通路的靠近散热器8的部分的空气冷却变得容易。以下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使第1通路的下游侧开口部17b的长边方向长度在散热器8的上部8a方向上延长。延长后的高度位于比吸热器10的下游端部(图9中的吸热器10的上方端部)高的位置即可。由此,结果上游侧开口部18a向空气吸入口2侧倾斜。于是,第2通路的靠近散热器的部分的通过长度变长,能够增长通过热交换器11的时间。由此,即使温差小而热交换速度慢,也能够进行更长时间热交换,所以作为结果能够增加热交换量。由于能够增加热交换量,所以对在第2通路的靠近散热器8的部分流动的空气的冷却量增加,能够增加结露的生成。
另外,使第1通路的下游侧开口部17b的长边方向长度延长,使上游侧开口部18a向空气吸入口2侧倾斜,所以也容易流入到第2通路的靠近吸热器10的部分,风量的偏向被缓和。即,在第2通路中从吸热器10向散热器8去、第2通路的通过长度变大,通风压损变大,所以空气Y难以流入到靠近散热器8的部分。反正,容易流入到靠近吸热器10的部分,所以第2通路中流动的风量的偏向被缓和。通过风量的偏向的缓和,在第2通路的靠近散热器8的部分流动的空气变少,为了冷却至露点温度所需的冷却热量变少。因此,能够增加在第2通路的靠近散热器8的部分流动的空气导致的结露生成。
如以上所述,能够进一步增加在热交换器11的第2通路的靠近散热器8的部分流动的空气导致的结露生成,能够进一步提高除湿性能。
(变形例)
此外,上述的4个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空气吸入口分为2个的结构的例子。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各通路的空气量的分配利用各通路的空气阻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并不一定需要将空气吸入口分割为两个,采用一个空气吸入口也能够获得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不利用空气阻力而利用空气吸入口的开口面积对通过各通路的空气量进行分配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与各个空气量对应的多个空气吸入口。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并未记载控制部,但是也可以在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设置第二实施方式所示的控制部。在该情况下,控制部通过对压缩机、风机发送控制命令,使除湿装置动作。当然,可以将第二实施方式所示的控制部组装到第四实施方式所示的控制部。
另外,上述的4个实施方式在无矛盾的范围内可以同时实施。例如,提供设置有空气流量调节部和第3除湿路径的除湿装置的组成相当于此。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在热交换器部分也能够结露,所以作为除湿效果高的除湿装置极为有用。
附图标记说明
1 主体壳
2、3 空气吸入口
4 空气吹出口
5 除湿部
6 风机
7 压缩机
8 散热器
8a 上部
9 膨胀器
10 吸热器
11 热交换器
12a 集水部
12b 集水箱
13、14 板体
13a 纵向风路(第2通路)
14a 横向风路(第1通路)
15、16 肋
17、18 开口部
17a、18a 上游侧开口部
17b、18b 下游侧开口部
19 开闭部
20 驱动部
21 控制部
22 第1温度传感器
23 第2温度传感器
24 存储器
25 操作部
31 百叶板
32 电动机
33 风扇
34 空气通路
50、51、52、53 除湿装置。

Claims (16)

1.一种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空气吸入口和空气吹出口的主体壳;
利用将压缩机、散热器、膨胀器和吸热器依次连结而成的制冷循环对所述主体壳内的空气进行除湿的除湿部;
使从所述空气吸入口吸入的主体壳外的空气通过所述除湿部后从所述空气吹出口吹出到主体壳外的风机;
具有第1通路和与所述第1通路独立的第2通路且使在所述第1通路中流动的空气与在第2通路中流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
将由所述风机从所述空气吸入口吸入到所述主体壳内的空气的一部分经由所述吸热器、所述热交换器的第1通路、所述散热器从所述空气吹出口吹出到所述主体壳外的第1除湿路径;和
将由所述风机从所述空气吸入口吸入到所述主体壳内的空气的其它部分经由所述热交换器的第2通路、所述散热器从所述空气吹出口吹出到所述主体壳外的第2除湿路径,
构成为使在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第2通路中流动的空气量比在所述热交换器的第1通路中流动的空气量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器中,所述第2通路的通气阻力比所述第1通路的通气阻力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器中,所述第1通路与所述第2通路交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器为长方体形状,在相对的长边设置有第1通路用的开口部,并且在相对的短边设置有第2通路用的开口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通路用的下游侧开口部是向所述散热器侧倾斜的倾斜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通路用的上游侧开口部是向空气吸入口侧倾斜的倾斜面。
7.如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空气吸入口向空气吹出口的空气通路的空气吸入口侧设置所述吸热器,接着设置所述热交换器,接着设置所述散热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壳内的所述吸热器和所述热交换器的下方设置有集水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使在所述第2通路中流动的空气增减的空气流量调节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流量调节部由开闭所述第2通路的开闭部和驱动所述开闭部的驱动部构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部配置在所述空气吸入口与所述第2通路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驱动部;
所述风机;
所述压缩机;
检测进入所述空气吸入口的空气的温度的第1温度传感器;和
当由所述第1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为第1设定温度以下时利用所述驱动部使所述开闭部进行关闭动作的控制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检测所述吸热器的温度的第2温度传感器,
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第1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为所述第1设定温度以下时,在利用所述开闭部将所述热交换器的第2通路关闭的状态下驱动所述风机和所述压缩机,
在由所述第2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为第2设定温度以下时,在利用所述开闭部将所述热交换器的第2通路关闭的状态下驱动所述风机并使所述压缩机停止。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使由所述风机从所述空气吸入口吸入到所述主体壳内的空气的另一部分不经由所述吸热器和所述热交换器而经由所述散热器从所述空气吹出口吹出到所述主体壳外的第3除湿路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第3除湿路径通过散热器的压缩机侧的连接部。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3除湿路径中流动空气量比在所述第2通路中流动的空气量少。
CN201580046048.9A 2014-08-29 2015-07-29 除湿装置 Active CN1066051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75258 2014-08-29
JP2014175258 2014-08-29
JP2014-196571 2014-09-26
JP2014196571 2014-09-26
JP2014-241072 2014-11-28
JP2014241072 2014-11-28
PCT/JP2015/003808 WO2016031139A1 (ja) 2014-08-29 2015-07-29 除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05106A true CN106605106A (zh) 2017-04-26
CN106605106B CN106605106B (zh) 2020-01-17

Family

ID=55399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6048.9A Active CN106605106B (zh) 2014-08-29 2015-07-29 除湿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2) JP6754948B2 (zh)
KR (1) KR20170048365A (zh)
CN (1) CN106605106B (zh)
TW (1) TWI674382B (zh)
WO (1) WO201603113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13010A (zh) * 2017-10-20 2020-05-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14341560A (zh) * 2019-09-17 2022-04-1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带有除湿功能的热交换型换气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38855B2 (ja) * 2017-02-23 2020-01-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除湿機
WO2018154838A1 (ja) * 2017-02-23 2018-08-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除湿機
JP7429835B2 (ja) * 2019-03-26 2024-02-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調湿機能付き熱交換形換気装置
JP7285410B2 (ja) * 2019-01-25 2023-06-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除湿機能付き熱交換形換気装置
JP7285409B2 (ja) * 2019-01-17 2023-06-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除湿機能付き熱交換形換気装置
JP6653428B1 (ja) * 2018-12-14 2020-02-2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除湿機能付き熱交換形換気装置
JP6653431B1 (ja) * 2019-06-27 2020-02-2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除湿機能付き熱交換形換気装置
WO2020121598A1 (ja) * 2018-12-14 2020-06-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除湿機能付き熱交換形換気装置
JP2020121247A (ja) * 2019-01-29 2020-08-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JP7308386B2 (ja) * 2019-03-15 2023-07-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JP7308385B2 (ja) * 2019-03-15 2023-07-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JP2021036178A (ja) * 2019-08-30 2021-03-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除湿機能付き熱交換形換気装置
JP7194882B2 (ja) * 2019-12-23 2022-12-2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除湿機能付き熱交換形換気装置
JP7291876B2 (ja) * 2019-12-23 2023-06-1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JP7129603B2 (ja) * 2019-12-23 2022-09-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除湿機能付き熱交換形換気装置
KR102447906B1 (ko) * 2021-03-09 2022-09-27 주식회사 아이콘 제습기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20628U (zh) * 1979-07-24 1981-02-24
JPS5746734U (zh) * 1980-08-29 1982-03-15
JPH09296952A (ja) * 1996-05-07 1997-11-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除湿装置
JP2002286269A (ja) * 2001-03-23 2002-10-03 Misawa Homes Co Ltd 換気ユニットおよび換気システム
JP2004309072A (ja) * 2003-04-10 2004-11-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熱交換換気装置及び熱交換器
CN1714259A (zh) * 2002-12-12 2005-12-28 蒙特斯公司 干燥制冷除湿系统
JP2011147836A (ja) * 2010-01-19 2011-08-04 Panasonic Corp 除湿装置
WO2013073165A1 (ja) * 2011-11-16 2013-05-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給排型換気装置
CN103968475A (zh) * 2013-01-24 2014-08-0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20628U (zh) * 1979-07-24 1981-02-24
JPS5746734U (zh) * 1980-08-29 1982-03-15
JPH09296952A (ja) * 1996-05-07 1997-11-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除湿装置
JP2002286269A (ja) * 2001-03-23 2002-10-03 Misawa Homes Co Ltd 換気ユニットおよび換気システム
CN1714259A (zh) * 2002-12-12 2005-12-28 蒙特斯公司 干燥制冷除湿系统
JP2004309072A (ja) * 2003-04-10 2004-11-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熱交換換気装置及び熱交換器
JP2011147836A (ja) * 2010-01-19 2011-08-04 Panasonic Corp 除湿装置
WO2013073165A1 (ja) * 2011-11-16 2013-05-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給排型換気装置
CN103968475A (zh) * 2013-01-24 2014-08-0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13010A (zh) * 2017-10-20 2020-05-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14341560A (zh) * 2019-09-17 2022-04-1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带有除湿功能的热交换型换气装置
CN114341560B (zh) * 2019-09-17 2024-03-1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带有除湿功能的热交换型换气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54948B2 (ja) 2020-09-16
KR20170048365A (ko) 2017-05-08
TWI674382B (zh) 2019-10-11
JP2020116580A (ja) 2020-08-06
TW201616061A (zh) 2016-05-01
CN106605106B (zh) 2020-01-17
JPWO2016031139A1 (ja) 2017-06-15
WO2016031139A1 (ja) 2016-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05106A (zh) 除湿装置
CN105228726B (zh) 除湿装置
JP6723948B2 (ja) 一体型空気調和機
CN101660814B (zh) 一体型空调机
CN105307880B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KR101949984B1 (ko) 백연 저감 냉각탑
JP2016075441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7405977A (zh) 车辆用空调单元
CN104105612A (zh) 车用空调装置
CN105526638B (zh) 除湿机
CN106765648A (zh) 除湿空调一体机
JP4880377B2 (ja) 空気調和機
TW201522875A (zh) 除濕裝置
CN106152339A (zh) 用于车辆的除湿器
CN108151169A (zh) 除湿机
CN205332415U (zh) 一种可调节除霜量的低温除湿机
CN206861731U (zh) 一种除湿机
JP7308386B2 (ja) 除湿装置
TW538220B (en) Dehumidifier
KR101554788B1 (ko) 제습기
JP2015013253A (ja) 除湿機
CN106949564A (zh) 一种除湿机
JP6022387B2 (ja) 除湿機
KR101582399B1 (ko) 제습기
JP6251884B2 (ja) 除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3702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