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51169A - 除湿机 - Google Patents

除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51169A
CN108151169A CN201711416393.4A CN201711416393A CN108151169A CN 108151169 A CN108151169 A CN 108151169A CN 201711416393 A CN201711416393 A CN 201711416393A CN 108151169 A CN108151169 A CN 1081511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evaporator
inlet
dehumidifier
air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163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振民
岑晓维
杨健春
程超
陈学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1639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5116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511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511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3/1405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in which the humidity of the air is exclusively affected by contact with the evaporator of a closed-circuit cooling system or heat pump circu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2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除湿机,包括除湿结构、热交换器、风轮及具吸风口和吹风口的机壳;除湿结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蒸发器;热交换器夹设于相邻两蒸发器之间,具有与蒸发器出风侧连通的第一风道及与第一风道交叉设置且与吸风口连通的第二风道;风轮,安装于吹风口,用于将从吸风口吸入至机壳内的空气通过除湿结构后从吹风口吹出机壳外。本发明技术方案采用多个蒸发器,相邻两蒸发器之间夹设热交换器,使得外界温湿的空气通过蒸发器变成干冷的气流后进入热交换器中。通过该干冷气流与热交换器中温湿空气进行热交换,使温湿空气被自然预冷,进而使得从该热交换器流出的气流在进入下一蒸发器后,只需消耗较少能量便会实现分离水蒸汽的效果。

Description

除湿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除湿机。
背景技术
潮湿的空气总会让人觉得不舒服,甚至会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一定的威胁。比如,人长期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则很容易患上风湿病。因此在空气潮湿的地区,人们需要对室内的空气进行一定程度的除湿才会达到适宜的空气湿度。
除湿机是人们经常用到的除湿工具。然而,目前的除湿机通常都是采用单个蒸发器分离空气中的水蒸气,则每个蒸发器对相同量的温湿空气进行干燥时都需要消耗同等的功率,使得除湿机的能源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除湿机,旨在解决除湿机采用单个蒸发器时能源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除湿机,包括:
机壳,具有吸风口和吹风口;
除湿结构,容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除湿结构包括相连接并形成冷媒循环回路的蒸发器组件、压缩机和冷凝器组件;所述蒸发器组件包括在所述吸风口朝所述吹风口的方向上并排间隔设置的多个蒸发器,且靠近所述吹风口的所述蒸发器的出风侧为所述冷凝器组件的进风侧;
热交换器,夹设于相邻两个所述蒸发器之间,具有与所述蒸发器的出风侧连通的第一风道以及与所述第一风道交叉设置且与所述吸风口连通的第二风道,所述热交换器用于将从所述第一进风口流入的气流与从所述第二进风口流入的气流进行热交换;及
风轮,安装于所述吹风口,用于将从所述吸风口吸入至所述机壳内的空气通过所述除湿结构进行除湿后从所述吹风口吹出到所述机壳外。
优选地,所述蒸发器设置有两个,包括安装在所述吸风口处的第一蒸发器和与所述第一蒸发器并排间隔设置的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出风侧为所述冷凝器组件的进风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相互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具有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出风侧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及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的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风道具有与所述吸风口连通的第二进风口及与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的第一出风口,且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均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进风侧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相互独立;所述第一风道具有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出风侧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及与所述第一进风口对应连通的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风道具有与所述吸风口连通的第二进风口及与所述第二进风口对应连通的第一出风口,且所述第一出风口与冷凝器的进风侧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进风侧连通。
优选地,所述吸风口包括第一吸风口和第二吸风口,所述第一吸风口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进风侧连通,所述第二吸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风口的进风方向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进风方向互相垂直。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风口的进风量大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进风量。
优选地,所述风轮为轴流风轮。
优选地,所述机壳内设有固定所述除湿结构的底盘,所述底盘上设有位于所述蒸发器组件和所述热交换器下方的接水槽。
优选地,所述除湿机还包括固定所述底盘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套设有与所述支撑架滑动连接的集水箱,所述集水箱上开设有开口,所述接水槽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开口连通。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多个蒸发器,相邻两蒸发器之间夹设热交换器,使得外界温湿的空气通过蒸发器变成干冷的气流后进入热交换器中。通过该干冷气流与热交换器中温湿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得温湿空气被自然预冷,进而使得从该热交换器流出的气流在进入下一蒸发器后,只需消耗较少能量便会实现分离水蒸汽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除湿机中除湿结构与风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除湿机中除湿结构与风轮的装配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除湿机中气流的流向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除湿机中热交换器的一视角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除湿机中热交换器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除湿结构 110 蒸发器组件
111 第一蒸发器 112 第二蒸发器
120 热交换器 121 第一进风口
122 第一出风口 123 第二进风口
124 第二出风口 125 落水孔
130 冷凝器组件 140 压缩机
150 引导支架 200 风轮
300 底盘 310 接水槽
400 集水箱 500 支撑架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除湿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3,该除湿机包括具有吸风口(图中未标示)和吹风口(图中未标示)的机壳(图中未标示);相连接并形成冷媒循环回路的蒸发器组件110、压缩机140和冷凝器组件130,其用于对进入机壳内的空气进行除湿的除湿结构100;蒸发器组件110包括在吸风口朝吹风口的方向上并排间隔设置的多个蒸发器,且靠近吹风口的蒸发器的出风侧为冷凝器组件130的进风侧;相邻两个蒸发器之间夹设有热交换器120,热交换器120具有与蒸发器的出风侧连通的若干第一风道以及与第一风道交叉设置且与吸风口连通的第二风道,并用于将从第一风道内的气流与第二风道内的气流进行热交换;除湿机还包括风轮200,风轮200安装于吹风口,用于将从吸风口吸入至机壳内的空气通过除湿结构100进行除湿后从吹风口吹出到机壳外。
外界的温湿空气通过风轮200的作用从机壳的吸风口处吸进机壳内,进而通过安装在吸风口处的首个蒸发器对温湿的空气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后的液体为冷凝水,该冷凝水通过导流装置导流到集水部;同时分离后的气体为干冷的气体,该干冷的气体接着流入热交换器120与首个蒸发器的出风侧相通的若干第一风道内,并与热交换器120中进入若干第二风道内的温湿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此时第二风道内原来较温湿的空气在干冷气体的作用下自然预冷,接着该预冷后的空气沿其自身的风道被吹入下一个蒸发器内。此处蒸发器与首个蒸发器的作用相同,但是由于吹入下一个蒸发器的空气已经提前被预冷,使得该蒸发器消耗较首个蒸发器更少的能量下就能使与进入首个蒸发器相同量的空气中的水蒸气提前达到露点,从而达到气液分离的效果。接着再次进入后一个热交换器120中进行热交换,如此依次重复循环该过程,最终使得最后一个蒸发器吹出的冷空气进入冷凝器,并在冷凝器中升温至合适的温度,通过风轮200将适宜的空气从吹风口处吹出。
具体地,热交换器120中不同的风道可以相互独立,也可以相互连通。当热交换器120中的不同风道相互独立时,与吸风口连通的第二风道内的空气在与经过前一蒸发器的干冷空气进行热交换时,只能进行热量交换,而不会进行湿度交换;当热交换器120中的不同风道相互连通时,经过前一蒸发器的干冷空气会与第二风道内的空气不仅能进行热量交换,而且还能进行湿度交换。这两种风道的设置方式均能使得热交换器120的空气相比进入热交换器120之前且与外界连通的温湿空气有一定程度的降温现象,因此后一蒸发器在对该空气进行除湿时只需要消耗较少的能量就能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分离出来。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个蒸发器,相邻蒸发器之间夹设热交换器120,使得外界温湿的空气通过蒸发器变成干冷的空气后进入热交换器120中。通过该干冷空气与进入热交换器120中温湿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得原来温湿的空气在此处自然预冷,进而从该热交换器120中流出的气流在通过下一蒸发器时,只需要消耗较少的能量便会实现空气的气液分离。
请仍结合图1至图3,在能够达到充分干燥空气且能够降低能耗的基础上,考虑到除湿机在家庭生活中所占有的摆放空间,该除湿机中可设置有两个蒸发器,包括安装在吸风口处的第一蒸发器111和与第一蒸发器111并排间隔设置的第二蒸发器112,且第二蒸发器112的出风侧为冷凝器组件130的进风侧。
在以上热交换器120能够保证使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前提下,本发明提出热交换器120风道结构的其中一实施例。
请结合参照图4和图5,进一步地,为了使空气在热交换器120中实现热交换作用,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相互连通,热交换器120中第一风道(图中未标示)第一风道包括与第一蒸发器111的出风侧连通的第一进风口121及与第一进风口121对应连通的第一出风口122,第二风道包括第二进风口123及与第二进风口123对应连通的第二出风口124,且第一出风口122和第二出风口124均与第二蒸发器112的进风侧连通。
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相互连通,此时在温度和湿度方面,第一风道内的空气都从第二风道的空气中分担了一部分,使得整体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都比外界空气较低,从而实现对进入第二蒸发器112的空气进行预冷的效果,使得在对同样体积的空气进行除湿处理时,第二蒸发器112消耗的能量比第一蒸发器111消耗的能量较少。
第一风道包括与第一蒸发器111的出风侧第一进风口121及与第一进风口121对应连接的第一出风口122,使得第一风道内开始的气流为经过第一蒸发器111后的干冷空气;同时,第二风道包括与吸风口连通的第二进风口123及与第二进风口123对应连通的第二出风口124,使得第二风道与机壳的外侧连通,即第二风道内的气流开始为温湿的空气,这两股气流通过上述热交换过程在风道内进行热交换,并且第一风道的气流通过第一出风口122吹出,第二风道的气流通过第二出风口124吹出。同时第一出风口122和第二出风口124均与第二蒸发器112的进风侧连通,使得两风道吹出的气流同时流向第二蒸发器112,从而进行二次除湿,达到最终的除湿要求。
本发明还提出另一种实施例,该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相互独立,且第一出风口122与冷凝器组件130的进风侧连通;第二出风口124与第二蒸发器112的进风侧连通。
通过将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设置成相互独立的两个风道,将第一风道中的第一进风口121与第一蒸发器111的出风侧连通,第二风道中的第二进风口123与机壳外侧连通,使得第一风道内的空气为干冷的空气,第二风道内的空气为从外界吸进来的温湿的空气,两个风道内的空气在交叉处由于不会互相混合,所以在交叉处只是进行热量交换,并不进行湿度的交换,从而使得第一风道内的空气仍然是干燥的;接着,通过第一出风口122与冷凝器组件130的进风侧连通,使得第一风道内干燥的空气通过第一出风口122直接进入冷凝器组件130处进行合理的升温,最后通过风轮200将合适的空气吹出。第二风道内的空气由于与第一风道内的冷空气只进行热量的交换,第二风道内的空气在保持原来湿度的条件下,其温度仍会有所下降。接着将第二出风口124与第二蒸发器112的进风侧连通,使得第二风道内具有一定湿度的空气通过第二蒸发器112进行除湿。此时由于通过第二出风口124吹出的空气相对原来的温度有所下降,因此第二蒸发器112不需要消耗与第一蒸发器111同样的能量便可对从第二出风口124吹出的空气进行除湿处理,从而实现了减少能耗的效果。
具体地,为了保证第一出风口122的气流吹向冷凝器组件130,该除湿机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蒸发器112和冷凝器组件130之间的引导支架150,该引导支架150既能保证除湿机的密封性,又能引导第一出风口122的气流流向冷凝器组件130。
在结合以上具有两个蒸发器及热交换器具有两个进风口的前提下,上述吸风口也设置有两个,包括与第一蒸发器111的进风侧连通的第一吸风口及与第二进风口123连通的第二吸风口。这样可以使除湿机同时通过这两个吸风口向机壳内吸风,从而提高吸风效率,提升除湿效果;进一步将第一吸风口设置在靠近第一蒸发器111进风侧的位置,将第二吸风口设置在靠近第二进风口123的位置,还可以缩短气流流入除湿结构100的路径,进而提高除湿机的除湿效率。
为了保证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的空气充分进行热交换,请结合参照图3至图5,第一风道的第一进风口121的进风方向与第二进风口123的进风方向互相垂直。
第一风道内的空气与第二风道内的空气在进行热交换时,空气或两个风道需要进行充分的接触,通过将第一进风口121的进风方向与第二进风口123的进风方向设置成互相垂直的结构,使得通过第一进风口121吸进热交换器120的风在与通过第二进风口123吸进热交换器120的风进行热交换时的速率较快,从而更好地保证除湿机整体具有较高的出风速度和较好的除湿效果。
基于以上第一风道内的冷空气对第二风道内的湿热空气具有预冷作用的基础上,参照图4和图5,第一风道的第一进风口121的进风量大于第二进风口123的进风量。
通过将第一风道的第一进风口121进风量设置成大于第二进风口123的进风量,使得通过第一进风口121而进入第一风道内的干冷空气的量大于通过第二进风口123而进入第二风道内的湿热空气的量。并且当冷空气量大于一定程度湿热空气的体积时,通过二者的热交换作用,冷空气可将湿热空气进行降温,且可至一部分水蒸气形成冷凝水,从而达到在热交换器120中对部分湿热空气部分除湿的效果。
具体地,对于以上提到的热交换器120为显热交换器120,且热交换器120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定。热交换器120可以为长方体、圆柱体等形状。在第一进风口121的进风量大于第二进风口123进风量的前提下,第一进风口121的开口可以设置成大于第二进风口123的开口;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系统来控制进风量大小,使得通过第一进风口121的进风量大于通过第二进风口123的进风量。
在满足以上除湿效果的基础上,为了实现除湿机将外界空气从吸风口吸进,并通过除湿结构100经吹风口吹出的目的,参照图1和图2,除湿机上的风轮200可采用轴流风轮200、离心风轮200或贯流风轮200等。本实施例中优选轴流风轮200。
当在同功率下进行工作时,轴流风轮200相比离心风轮200和贯流风轮200的风量较大,因此采用轴流风轮200对湿热空气进行除湿处理时,能够极大地提高除湿效率。
在保证除湿机的除湿组件正常工作的基础上,机壳内固定除湿结构100的底盘300,底盘300上设有位于蒸发器组件110和热交换器120下方的接水槽310。
由于蒸发器组件110在对空气进行干燥处理时,原来温湿的空气中水蒸气被液化形成冷凝水,该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会掉落。为了避免冷凝水掉落在除湿机其他部件而使该除湿机的正常工作受到影响,有必要在机壳内设有固定除湿结构100的底盘300,且该底盘300上设有位于蒸发器和热交换器120下方的接水槽310。
具体地,蒸发器组件110可以卡插于热交换器120的两侧,且蒸发器组件110与热交换器120配合的下端开设有落水孔125,该落水孔125与上述接水槽310连通。通过将落水孔125与接水槽310连通,使得蒸发器组件110上的冷凝水可以通过该落水孔125落入蒸发器组件110下方的接水槽310中。
进一步地,除湿机还包括固定底盘300的支撑架500,支撑架500内套设有与支撑架500滑动连接的集水箱400,集水箱400上开设有开口,接水槽310底部开设有通孔,通孔与开口连通。
通过设置集水箱400,且集水箱400上开设开口;接水槽310底部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与集水箱400上的开口连通,使得接水槽310中的水可通过通孔,经集水箱400的开口流入集水箱400内。集水箱400套设于固定底盘300的支撑架500内,且与支撑架500滑动连接,使得当集水箱400内的冷凝水满时,用户可以直接从支撑架500内拉出集水箱400以倒掉冷凝水重新供冷凝水流入,从而实现集水箱400的循环多次利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具有吸风口和吹风口;
除湿结构,容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除湿结构包括相连接并形成冷媒循环回路的蒸发器组件、压缩机和冷凝器组件;所述蒸发器组件包括在所述吸风口朝所述吹风口的方向上并排间隔设置的多个蒸发器,且靠近所述吹风口的所述蒸发器的出风侧为所述冷凝器组件的进风侧;
热交换器,夹设于相邻两个所述蒸发器之间,具有与所述蒸发器的出风侧连通的若干第一风道以及与所述第一风道交叉设置且与所述吸风口连通的若干第二风道,所述热交换器用于将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内的气流进行热交换;及
风轮,安装于所述吹风口,用于将从所述吸风口吸入至所述机壳内的空气通过所述除湿结构进行除湿后从所述吹风口吹出到所述机壳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设置有两个,包括安装在所述吸风口处的第一蒸发器和与所述第一蒸发器并排间隔设置的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出风侧为所述冷凝器组件的进风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相互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具有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出风侧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及与所述第一进风口对应连通的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风道具有与所述吸风口连通的第二进风口及与所述第二进风口对应连通的第一出风口,且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均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进风侧连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相互独立;所述第一风道具有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出风侧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及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的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风道具有与所述吸风口连通的第二进风口及与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的第一出风口,且所述第一出风口与冷凝器的进风侧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进风侧连通。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口包括第一吸风口和第二吸风口,所述第一吸风口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进风侧连通,所述第二吸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的进风方向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进风方向互相垂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的进风量大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进风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为轴流风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设有固定所述除湿结构的底盘,所述底盘上设有位于所述蒸发器组件和所述热交换器下方的接水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机还包括固定所述底盘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套设有与所述支撑架滑动连接的集水箱,所述集水箱上开设有开口,所述接水槽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开口连通。
CN201711416393.4A 2017-12-22 2017-12-22 除湿机 Pending CN1081511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16393.4A CN108151169A (zh) 2017-12-22 2017-12-22 除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16393.4A CN108151169A (zh) 2017-12-22 2017-12-22 除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51169A true CN108151169A (zh) 2018-06-12

Family

ID=62464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16393.4A Pending CN108151169A (zh) 2017-12-22 2017-12-22 除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5116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37647A (zh) * 2018-09-14 2019-01-18 浙江佳中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除湿机内的除湿结构
CN110567057A (zh) * 2019-09-04 2019-12-13 浙江富源制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及其制造方法
CN112880068A (zh) * 2021-01-27 2021-06-01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除湿机
CN115355573A (zh) * 2022-08-25 2022-11-18 伊岛电器(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进风方式的除湿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77270A5 (en) * 1988-02-25 1991-04-30 Robert Wetzler De-humidifying and heating apparatus - has housing having air inlet and outlet, and evaporator, 2 fans, and condenser arranged in flow produced by fans
CN203183896U (zh) * 2013-04-26 2013-09-11 临安市诺顿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中高压冷冻式干燥机
CN103316568A (zh) * 2013-06-18 2013-09-25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组合式压缩空气深冷除湿机
CN203413729U (zh) * 2013-08-16 2014-01-29 杭州高振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除湿机
CN206037370U (zh) * 2016-07-08 2017-03-22 友隆电器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除湿装置
CN207763138U (zh) * 2017-12-22 2018-08-2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77270A5 (en) * 1988-02-25 1991-04-30 Robert Wetzler De-humidifying and heating apparatus - has housing having air inlet and outlet, and evaporator, 2 fans, and condenser arranged in flow produced by fans
CN203183896U (zh) * 2013-04-26 2013-09-11 临安市诺顿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中高压冷冻式干燥机
CN103316568A (zh) * 2013-06-18 2013-09-25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组合式压缩空气深冷除湿机
CN203413729U (zh) * 2013-08-16 2014-01-29 杭州高振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除湿机
CN206037370U (zh) * 2016-07-08 2017-03-22 友隆电器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除湿装置
CN207763138U (zh) * 2017-12-22 2018-08-2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37647A (zh) * 2018-09-14 2019-01-18 浙江佳中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除湿机内的除湿结构
CN109237647B (zh) * 2018-09-14 2024-02-23 浙江星光电科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除湿机内的除湿结构
CN110567057A (zh) * 2019-09-04 2019-12-13 浙江富源制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及其制造方法
CN110567057B (zh) * 2019-09-04 2023-07-11 浙江富源制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及其制造方法
CN112880068A (zh) * 2021-01-27 2021-06-01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除湿机
CN115355573A (zh) * 2022-08-25 2022-11-18 伊岛电器(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进风方式的除湿机
CN115355573B (zh) * 2022-08-25 2024-02-23 伊岛电器(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进风方式的除湿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51169A (zh) 除湿机
CN205878336U (zh) 恒温恒湿组合型风管式室内机
CN108167970A (zh) 除湿机
CN206410246U (zh) 除湿空调一体机
CN207486957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9855395A (zh) 一种空气热泵烘干箱主机
CN207763138U (zh) 除湿机
CN207763111U (zh) 除湿机
CN207763136U (zh) 除湿机
CN207501295U (zh) 除湿机
CN106016514A (zh) 温湿度弱关联控制单元式空调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07688307U (zh) 除湿机
CN108151165A (zh) 除湿机
CN207688290U (zh) 除湿机
CN207763135U (zh) 除湿机
CN207688288U (zh) 除湿机
CN206739500U (zh) 平面辐射空调机组
CN207763137U (zh) 除湿机
CN208113188U (zh) 一种数据中心下送风列间空调及冷却系统
CN207865602U (zh) 组合式空调
CN207688314U (zh) 除湿机
CN207688308U (zh) 除湿机
CN207094881U (zh) 一种带除湿新风功能的中央空调系统
CN206410297U (zh) 一种空调末端装置
CN205939425U (zh) 风机盘管机组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