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67057B - 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67057B
CN110567057B CN201910830132.XA CN201910830132A CN110567057B CN 110567057 B CN110567057 B CN 110567057B CN 201910830132 A CN201910830132 A CN 201910830132A CN 110567057 B CN110567057 B CN 1105670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
conveying plate
pressure conveying
temperature
heat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3013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67057A (zh
Inventor
王卫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Fuyuan Fucoo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Fuyuan Fucoo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Fuyuan Fucoo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Fuyuan Fucoo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3013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670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670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670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670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670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5/00Making specific metal objects b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group in this subclas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7/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7/08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being otherwise bent, e.g. in a serpentine or zig-zag
    • F28D7/08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being otherwise bent, e.g. in a serpentine or zig-zag with serpentine or zig-zag configu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1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 F28F1/1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2003/14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only
    • F24F2003/144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only by condens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及其制造方法,包括进风侧换热结构、出风侧换热结构和装夹定位机构,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固定连接在装夹定位机构上,进风侧换热结构与出风侧换热结构的一端通过导流管连接,导流管上设置有膨胀阀。其制造方法包括:进风侧换热结构加工、出风侧换热结构加工、捕雾机构安装、装夹定位机构加工和微通道测试安装测试。本发明可以对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进行装夹固定,便于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的安装拆卸,维修方便,该制造方法不仅简化了微通道的制造工艺流程,而且大大提高了其加工的质量,保证微通道能稳定连续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微通道也称为微通道换热器,就是通道当量直径在10~1000的换热器。
近年来,随着居民消费意识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家用和商用除湿机的销售逐渐增加。其工作原理是:由风扇将潮湿空气抽入机内,通过热交换器,此时空气中的水分子冷凝成水珠,处理过后的干燥空气排出机外,如此循环使室内湿度保持在适宜的相对湿度。
而因环境湿度大,管翅式冷凝器中铝翅片和铜管接触位置易产生电位差,导致铜管泄漏,产品使用寿命短;微通道固定连接在除湿机内,安装拆卸维修不方便,而且一旦受外力挤压易造成微通道的变形,影响其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及其制造方法的技术方案,装夹定位机构可以对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进行装夹固定,便于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的安装拆卸,维修方便,同时防止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在工作时移动而影响其工作效率,同时可以避免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受到外界压力而发生变形,进而影响微通道的使用寿命,通过捕雾机构的设计可以使潮湿的空气冷凝后截留在捕雾网上,提高水滴的形成速度,同时减小高温高压处空气的湿度,提高空气的换热效率,该制造方法步骤简单,实用性强,不仅简化了微通道的制造工艺流程,而且大大提高了其加工的质量,保证微通道能稳定连续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侧换热结构、出风侧换热结构和装夹定位机构,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固定连接在装夹定位机构上,进风侧换热结构与出风侧换热结构的一端通过导流管连接,导流管上设置有膨胀阀,装夹定位机构包括上横梁、下横梁和立柱,两个下横梁之间通过加强板固定连接,上横梁上设置有第一水平限位机构,下横梁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二水平限位机构,上横梁通过立柱固定连接在下横梁的上方,立柱上均匀设置有升降块,升降块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托板;通过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的设计,可以使除湿机达到更好的换热效果,高温高压液体输入出风侧换热结构,再经导流管和膨胀阀转化成低温低压气体后进入进风侧换热结构,使外部的潮湿空气在进风侧换热结构的作用下冷凝成水滴,再经出风侧换热结构的高温作用形成干燥的空气,使室内的空气保持干燥,装夹定位机构可以对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进行装夹固定,便于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的安装拆卸,维修方便,同时防止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在工作时移动而影响其工作效率,同时可以避免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受到外界压力而发生变形,进而影响微通道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进风侧换热结构包括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第一汇流管和第一分流管,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与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相互平行且呈S形设置,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与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之间均匀设置有翅片,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与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汇流管和第一分流管,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和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的S形结构可以增大翅片与潮湿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第一分流管可以将低温低压液体连接输入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和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内的输液管中,第一汇流管可以将输液管内的低温低压液体输出。
进一步,出风侧换热结构包括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第二汇流管和第二分流管,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与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相互平行且呈S形设置,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与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之间均匀设置有翅片,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汇流管和第二分流管,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的S形结构可以增大翅片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第二分流管可以将高温高压液体连接输入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内的输液管中,第二汇流管可以将输液管内的高温高压液体经导流管输入第一分流管中。
进一步,第一汇流管、第一分流管、第二汇流管和第二分流管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通孔,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输液管,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和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内的输液管与第一汇流管和第一分流管上的通孔相匹配,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内的输液管与第二汇流管和第二分流管上的通孔相匹配,通孔的设计可以使输液管内的液体快速流动,减小液体流动时的阻力。
进一步,第一汇流管的侧面上设置有低温低压输出管,第二分流管的侧面上设置有高温高压输入管,高温高压输入管用于将高温高压液体输入出风侧换热结构内,进风侧换热结构内的低温低压液体经低温低压输出管输出。
进一步,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上均设置有捕雾机构,捕雾机构包括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第二定位板通过支撑柱连接在第一定位板的下方,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之间均匀设置有捕雾网,第一定位板的顶面和第二定位板的底面上均设置有限位板,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上均匀设置有卡槽,限位板与卡槽相匹配,通过捕雾机构的设计可以使潮湿的空气冷凝后截留在捕雾网上,提高水滴的形成速度,同时减小高温高压处空气的湿度,提高空气的换热效率,限位板和卡槽的设计提高了捕雾机构与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方便安装拆卸。
进一步,膨胀阀为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或节流阀中的一种。
进一步,第一水平限位机构包括上挡板,上横梁上对称设置有第一导槽,上挡板通过第一紧固螺钉连接在第一导槽上,通过移动第一紧固螺钉可以带动上挡板水平移动,对换热结构进行限位固定,再拧紧第一紧固螺钉即可,防止换热结构在工作时移动。
进一步,第二水平限位机构包括基板、下挡板和滑块,基板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在下横梁的顶面上,基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导杆,导杆的端部连接下挡板,导杆移动连接在基板上,基板的顶面上对称设置有第二导槽,滑块通过第二紧固螺钉贯穿第二导槽连接所述导杆,通过移动滑块带动导杆水平移动,进而带动下挡板对换热结构进行限位固定,再拧紧第二紧固螺钉即可。
如上述的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进风侧换热结构加工
a、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和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的尺寸,通过浇注成型形成所需的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和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输液管与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和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一体成型,可以防止输液管发生泄漏,保证每个输液管的尺寸均匀一致,提高微通道的工作效率;
b、然后将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和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进行弯折形成S形结构,同时在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和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的侧面上均匀设置卡槽,将加工好的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和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平行放置,通过电焊机将翅片依次焊接在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与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之间,翅片呈锯齿形分布,S形结构的设计可以提高进风侧换热结构与潮湿空气的接触面积,便于微通道的安装,卡槽的设计便于对捕雾机构进行定位,提高对潮湿空气的冷凝效果,提高了除湿机的工作效率,锯齿形分布的翅片大大提高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c、接着根据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与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之间的间距确定第一汇流管与第一分流管的尺寸,通过浇注形成所需的第一汇流管和第一分流管,再根据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和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内的输液管位置沿着第一汇流管和第一分流管的侧面开设通孔,并将加工好的第一汇流管和第一分流管固定安装在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与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的两端,在连接处进行焊接密封处理,经膨胀阀将高温高压液体转化为低温低压液体后通过第一分流管将低温低压液体输入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和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上内,换热后通过第一汇流管输出,使低温低压液体能稳定连续输送;
d、最后沿着第一汇流管的外侧面开设出液孔,并制作相应的低温低压输出管,将低温低压输出管水平固定安装在出液孔上,换热后的低温低压液体经出液孔和低温低压输出管输出;
该结构的设计不仅增大了进风侧换热结构与潮湿空气的接触面积,实现更好的换热效果,而且便于捕雾机构的安装拆卸;
2)出风侧换热结构加工
a、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的尺寸,通过浇注成型形成所需的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输液管与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一体成型,可以防止输液管发生泄漏,保证每个输液管的尺寸均匀一致,提高微通道的工作效率;
b、然后将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进行弯折形成S形结构,同时在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的侧面上均匀设置卡槽,将加工好的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平行放置,通过电焊机将翅片依次焊接在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之间,翅片呈锯齿形分布,S形结构的设计可以提高出风侧换热结构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对空气的干燥效果,便于微通道的安装,卡槽的设计便于对捕雾机构进行定位,提高了除湿机的工作效率,锯齿形分布的翅片大大提高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c、接着根据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之间的间距确定第二汇流管与第二分流管的尺寸,通过浇注形成所需的第二汇流管和第二分流管,再根据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内的输液管位置沿着第二汇流管和第二分流管的侧面开设通孔,并将加工好的第二汇流管和第二分流管固定安装在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的两端,在连接处进行焊接密封处理,高温高压液体通过第二分流管进入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内的输液管中,经翅片换热后回流至第二汇流管中,便于统一输入导流管中,通孔便于使第二汇流管、第二分流管与输液管连通,防止造成泄漏;
d、最后沿着第二分流管的外侧面开设进液孔,并制作相应的高温高压输入管,将高温高压输入管水平固定安装在进液孔上,高温高压输入管可以将高温高压液体连续输入进风侧换热结构内;
该结构的设计,可以提高空气与出风侧换热结构的接触面积,使冷空气升温形成干燥的空气,保证室内湿度相对稳定;
3)捕雾机构安装
a、首先根据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与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之间、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与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之间的弯折角度和间距确定捕雾机构的尺寸,使捕雾机构能稳定安装在进风侧换热机构和出风侧换热机构上,防止风力的作用使捕雾机构发生晃动,影响捕雾机构的正常使用;
b、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加工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在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之间均匀安装支撑柱,使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保持平行,通过支撑柱的设计可以提高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使捕雾网可以竖直连接在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之间;
c、接着沿第一定位板的顶面和第二定位板的底面均匀安装限位板,使限位板与卡槽相匹配,通过限位板的设计提高捕雾机构的安装精度,防止捕雾机构安装后发生左右移动,提高潮湿空气的冷凝效果;
d、最后在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之间均匀安装至少一个捕雾网,使捕雾网与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保持垂直,捕雾网可以将潮湿空气冷凝后进行凝聚,便于形成液滴,减小空气中的湿度;
该结构的设计可以实现对潮湿空气冷凝后进行快速捕雾处理,将形成的液滴进行阻挡,降低空气中的湿度;
4)装夹定位机构加工
a、首先根据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的尺寸确定装夹定位机构的尺寸,并制作相应的上横梁、下横梁和立柱,对上横梁、下横梁和立柱进行打磨抛光处理,通过上横梁、下横梁和立柱的设计可以提高整个装夹定位机构的稳定性;
b、然后沿着上横梁的顶面竖直开设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一导槽,使每个第一导槽的尺寸保持一致,选取尺寸合适的上挡板,将上挡板通过第一紧固螺钉连接在第一导槽上,拧松第一紧固螺钉可以实现上挡板的左右移动,待移动至所需的位置后拧紧第一紧固螺钉即可,通过第一导槽的设计可以使上挡板在第一紧固螺钉的作用下左右移动,实现对进风侧换热结构或出风侧换热结构上部进行夹紧定位,防止进风侧换热结构或出风侧换热结构横向移动,调节方便快捷;
c、接着根据设计要求制作相应的基板,沿基板的两侧对称开设导通孔,再沿着基板的顶面竖直向下对称开设两组第二导槽,使第二导槽与导通孔连通,根据装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下挡板,将下挡板通过导杆连接在导通孔上,然后选取合适的滑块,将滑块通过第二紧固螺钉穿过第二导槽与导杆进行连接,再将基板的底面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在下横梁的顶面中心处,基板起到定位支撑的作用,使两侧的下挡板可以在导杆的作用下水平移动,实现对进风侧换热结构或出风侧换热结构下部的夹紧定位,第二导槽提高了导杆和滑块移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滑块可以经第二紧固螺钉带动导杆水平移动,使用方便;
d、最后在立柱上套接升降块,升降块的内侧面上固定安装有托板,将立柱的底端和顶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下横梁和上横梁的两侧,再将相邻两个下横梁之间通过加强板进行固定连接,升降块可以沿着立柱上下移动,满足不同尺寸大小进风侧换热结构或出风侧换热结构的支撑定位要求,通过托板可以满足对每一层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或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的支撑,使整个进风侧换热结构或出风侧换热结构受力均衡,进而防止进风侧换热结构或出风侧换热结构发生结构变形;
5)微通道测试安装测试
a、首先将加工好的捕雾机构依次安装在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上的设定位置处进行固定,增大与潮湿空气的接触面积;
b、然后根据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的尺寸调节立柱上的升降块至所需的位置,通过螺钉将升降块固定连接在所需的位置上,再将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安装至装夹定位机构内,通过升降块上的托板将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进行支撑,再通过第一水平限位机构和第二水平限位机构对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进行限位,实施对进风侧换热结构或出风侧换热结构的装夹定位;
c、接着将第一分流管和第二汇流管通过导流管进行连接,并在导流管上安装膨胀阀,实现进风侧换热结构与出风侧换热结构之间的导通;
d、最后将高温高压进液管和低温低压出液管与外部设备连通,通过连续输送高温高压液体检测微通道的密封性及其换热效率。
该制造方法步骤简单,实用性强,不仅简化了微通道的制造工艺流程,而且大大提高了其加工的质量,保证微通道能稳定连续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的设计,可以使除湿机达到更好的换热效果,高温高压液体输入出风侧换热结构,再经导流管和膨胀阀转化成低温低压气体后进入进风侧换热结构,使外部的潮湿空气在进风侧换热结构的作用下冷凝成水滴,再经出风侧换热结构的高温作用形成干燥的空气,使室内的空气保持干燥。
2、装夹定位机构可以对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进行装夹固定,便于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的安装拆卸,维修方便,同时防止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在工作时移动而影响其工作效率,同时可以避免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受到外界压力而发生变形,进而影响微通道的使用寿命。
3、通过捕雾机构的设计可以使潮湿的空气冷凝后截留在捕雾网上,提高水滴的形成速度,同时减小高温高压处空气的湿度,提高空气的换热效率,限位板和卡槽的设计提高了捕雾机构与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方便安装拆卸。
4、通过移动第一紧固螺钉可以带动上挡板水平移动,对换热结构进行限位固定,再拧紧第一紧固螺钉即可,防止换热结构在工作时移动。
5、滑块通过第二紧固螺钉贯穿第二导槽连接所述导杆,通过移动滑块带动导杆水平移动,进而带动下挡板对换热结构进行限位固定,再拧紧第二紧固螺钉即可。
6、该制造方法步骤简单,实用性强,不仅简化了微通道的制造工艺流程,而且大大提高了其加工的质量,保证微通道能稳定连续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及其制造方法微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捕雾机构与进风侧换热结构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捕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装夹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中第二水平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风侧换热结构;2-出风侧换热结构;3-装夹定位机构;4-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5-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6-翅片;7-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8-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9-膨胀阀;10-第一汇流管;11-第一分流管;12-第二分流管;13-第二汇流管;14-低温低压输出管;15-高温高压输入管;16-导流管;17-捕雾机构;18-第一定位板;19-第二定位板;20-限位板;21-捕雾网;22-上横梁;23-下横梁;24-加强板;25-立柱;26-升降块;27-托板;28-第二水平限位机构;29-上挡板;30-第一导槽;31-第一紧固螺钉;32-基板;33-连接块;34-下挡板;35-导杆;36-第二导槽;37-滑块;38-输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为本发明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包括进风侧换热结构1、出风侧换热结构2和装夹定位机构3,进风侧换热结构1和出风侧换热结构2固定连接在装夹定位机构3上,进风侧换热结构1包括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4、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5、第一汇流管10和第一分流管11,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4与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5相互平行且呈S形设置,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4与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5之间均匀设置有翅片6,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4与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汇流管10和第一分流管11,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4和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5的S形结构可以增大翅片6与潮湿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第一分流管11可以将低温低压液体连接输入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4和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5内的输液管38中,第一汇流管10可以将输液管38内的低温低压液体输出。
出风侧换热结构2包括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7、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8、第二汇流管13和第二分流管12,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7与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8相互平行且呈S形设置,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7与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8之间均匀设置有翅片6,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7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汇流管13和第二分流管12,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7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8的S形结构可以增大翅片6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第二分流管12可以将高温高压液体连接输入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7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8内的输液管38中,第二汇流管13可以将输液管38内的高温高压液体经导流管16输入第一分流管11中。
第一汇流管10、第一分流管11、第二汇流管13和第二分流管12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通孔,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4、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5、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7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8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输液管38,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4和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5内的输液管38与第一汇流管10和第一分流管11上的通孔相匹配,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7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8内的输液管38与第二汇流管13和第二分流管12上的通孔相匹配,通孔的设计可以使输液管38内的液体快速流动,减小液体流动时的阻力,第一汇流管10的侧面上设置有低温低压输出管14,第二分流管12的侧面上设置有高温高压输入管15,高温高压输入管15用于将高温高压液体输入出风侧换热结构2内,进风侧换热结构1内的低温低压液体经低温低压输出管14输出。
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4、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5、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7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8上均设置有捕雾机构17,捕雾机构17包括第一定位板18和第二定位板19,第二定位板19通过支撑柱连接在第一定位板18的下方,第一定位板18与第二定位板19之间均匀设置有捕雾网21,第一定位板18的顶面和第二定位板19的底面上均设置有限位板20,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4、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5、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7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8上均匀设置有卡槽,限位板20与卡槽相匹配,通过捕雾机构17的设计可以使潮湿的空气冷凝后截留在捕雾网21上,提高水滴的形成速度,同时减小高温高压处空气的湿度,提高空气的换热效率,限位板20和卡槽的设计提高了捕雾机构17与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4、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5、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7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8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方便安装拆卸。
进风侧换热结构1与出风侧换热结构2的一端通过导流管16连接,导流管16上设置有膨胀阀9,膨胀阀9为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或节流阀中的一种。
装夹定位机构3包括上横梁22、下横梁23和立柱25,两个下横梁23之间通过加强板24固定连接,上横梁22上设置有第一水平限位机构,第一水平限位机构包括上挡板29,上横梁22上对称设置有第一导槽30,上挡板29通过第一紧固螺钉31连接在第一导槽30上,通过移动第一紧固螺钉31可以带动上挡板29水平移动,对换热结构进行限位固定,再拧紧第一紧固螺钉31即可,防止换热结构在工作时移动。
下横梁23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二水平限位机构28,第二水平限位机构28包括基板32、下挡板34和滑块37,基板32通过连接块33固定连接在下横梁23的顶面上,基板3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导杆35,导杆35的端部连接下挡板34,导杆35移动连接在基板32上,基板32的顶面上对称设置有第二导槽36,滑块37通过第二紧固螺钉贯穿第二导槽36连接所述导杆35,通过移动滑块37带动导杆35水平移动,进而带动下挡板34对换热结构进行限位固定,再拧紧第二紧固螺钉即可,上横梁22通过立柱25固定连接在下横梁23的上方,立柱25上均匀设置有升降块26,升降块26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托板27;通过进风侧换热结构1和出风侧换热结构2的设计,可以使除湿机达到更好的换热效果,高温高压液体输入出风侧换热结构2,再经导流管16和膨胀阀9转化成低温低压气体后进入进风侧换热结构1,使外部的潮湿空气在进风侧换热结构1的作用下冷凝成水滴,再经出风侧换热结构2的高温作用形成干燥的空气,使室内的空气保持干燥,装夹定位机构3可以对进风侧换热结构1和出风侧换热结构2进行装夹固定,便于进风侧换热结构1和出风侧换热结构2的安装拆卸,维修方便,同时防止进风侧换热结构1和出风侧换热结构2在工作时移动而影响其工作效率,同时可以避免进风侧换热结构1和出风侧换热结构2受到外界压力而发生变形,进而影响微通道的使用寿命。
如上述的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进风侧换热结构1加工
a、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4和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5的尺寸,通过浇注成型形成所需的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4和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5,输液管38与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4和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5一体成型,可以防止输液管38发生泄漏,保证每个输液管38的尺寸均匀一致,提高微通道的工作效率;
b、然后将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4和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5进行弯折形成S形结构,同时在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4和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5的侧面上均匀设置卡槽,将加工好的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4和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5平行放置,通过电焊机将翅片6依次焊接在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4与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5之间,翅片6呈锯齿形分布,S形结构的设计可以提高进风侧换热结构1与潮湿空气的接触面积,便于微通道的安装,卡槽的设计便于对捕雾机构17进行定位,提高对潮湿空气的冷凝效果,提高了除湿机的工作效率,锯齿形分布的翅片6大大提高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c、接着根据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4与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5之间的间距确定第一汇流管10与第一分流管11的尺寸,通过浇注形成所需的第一汇流管10和第一分流管11,再根据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4和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5内的输液管38位置沿着第一汇流管10和第一分流管11的侧面开设通孔,并将加工好的第一汇流管10和第一分流管11固定安装在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4与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5的两端,在连接处进行焊接密封处理,经膨胀阀9将高温高压液体转化为低温低压液体后通过第一分流管11将低温低压液体输入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4和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5上内,换热后通过第一汇流管10输出,使低温低压液体能稳定连续输送;
d、最后沿着第一汇流管10的外侧面开设出液孔,并制作相应的低温低压输出管14,将低温低压输出管14水平固定安装在出液孔上,换热后的低温低压液体经出液孔和低温低压输出管14输出;
该结构的设计不仅增大了进风侧换热结构1与潮湿空气的接触面积,实现更好的换热效果,而且便于捕雾机构17的安装拆卸;
2)出风侧换热结构2加工
a、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7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8的尺寸,通过浇注成型形成所需的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7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8,输液管38与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7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8一体成型,可以防止输液管38发生泄漏,保证每个输液管38的尺寸均匀一致,提高微通道的工作效率;
b、然后将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7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8进行弯折形成S形结构,同时在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7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8的侧面上均匀设置卡槽,将加工好的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7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8平行放置,通过电焊机将翅片6依次焊接在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7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8之间,翅片6呈锯齿形分布,S形结构的设计可以提高出风侧换热结构2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对空气的干燥效果,便于微通道的安装,卡槽的设计便于对捕雾机构17进行定位,提高了除湿机的工作效率,锯齿形分布的翅片6大大提高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c、接着根据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7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8之间的间距确定第二汇流管13与第二分流管12的尺寸,通过浇注形成所需的第二汇流管13和第二分流管12,再根据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7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8内的输液管38位置沿着第二汇流管13和第二分流管12的侧面开设通孔,并将加工好的第二汇流管13和第二分流管12固定安装在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7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8的两端,在连接处进行焊接密封处理,高温高压液体通过第二分流管12进入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7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8内的输液管38中,经翅片6换热后回流至第二汇流管13中,便于统一输入导流管16中,通孔便于使第二汇流管13、第二分流管12与输液管38连通,防止造成泄漏;
d、最后沿着第二分流管12的外侧面开设进液孔,并制作相应的高温高压输入管15,将高温高压输入管15水平固定安装在进液孔上,高温高压输入管15可以将高温高压液体连续输入进风侧换热结构1内;
该结构的设计,可以提高空气与出风侧换热结构2的接触面积,使冷空气升温形成干燥的空气,保证室内湿度相对稳定;
3)捕雾机构17安装
a、首先根据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4与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5之间、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7与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8之间的弯折角度和间距确定捕雾机构17的尺寸,使捕雾机构17能稳定安装在进风侧换热机构和出风侧换热机构上,防止风力的作用使捕雾机构17发生晃动,影响捕雾机构17的正常使用;
b、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加工第一定位板18和第二定位板19,在第一定位板18与第二定位板19之间均匀安装支撑柱,使第一定位板18与第二定位板19保持平行,通过支撑柱的设计可以提高第一定位板18与第二定位板19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使捕雾网21可以竖直连接在第一定位板18与第二定位板19之间;
c、接着沿第一定位板18的顶面和第二定位板19的底面均匀安装限位板20,使限位板20与卡槽相匹配,通过限位板20的设计提高捕雾机构17的安装精度,防止捕雾机构17安装后发生左右移动,提高潮湿空气的冷凝效果;
d、最后在第一定位板18与第二定位板19之间均匀安装至少一个捕雾网21,使捕雾网21与第一定位板18和第二定位板19保持垂直,捕雾网21可以将潮湿空气冷凝后进行凝聚,便于形成液滴,减小空气中的湿度;
该结构的设计可以实现对潮湿空气冷凝后进行快速捕雾处理,将形成的液滴进行阻挡,降低空气中的湿度;
4)装夹定位机构3加工
a、首先根据进风侧换热结构1和出风侧换热结构2的尺寸确定装夹定位机构3的尺寸,并制作相应的上横梁22、下横梁23和立柱25,对上横梁22、下横梁23和立柱25进行打磨抛光处理,通过上横梁22、下横梁23和立柱25的设计可以提高整个装夹定位机构3的稳定性;
b、然后沿着上横梁22的顶面竖直开设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一导槽30,使每个第一导槽30的尺寸保持一致,选取尺寸合适的上挡板29,将上挡板29通过第一紧固螺钉31连接在第一导槽30上,拧松第一紧固螺钉31可以实现上挡板29的左右移动,待移动至所需的位置后拧紧第一紧固螺钉31即可,通过第一导槽30的设计可以使上挡板29在第一紧固螺钉31的作用下左右移动,实现对进风侧换热结构1或出风侧换热结构2上部进行夹紧定位,防止进风侧换热结构1或出风侧换热结构2横向移动,调节方便快捷;
c、接着根据设计要求制作相应的基板32,沿基板32的两侧对称开设导通孔,再沿着基板32的顶面竖直向下对称开设两组第二导槽36,使第二导槽36与导通孔连通,根据装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下挡板34,将下挡板34通过导杆35连接在导通孔上,然后选取合适的滑块37,将滑块37通过第二紧固螺钉穿过第二导槽36与导杆35进行连接,再将基板32的底面通过连接块33固定连接在下横梁23的顶面中心处,基板32起到定位支撑的作用,使两侧的下挡板34可以在导杆35的作用下水平移动,实现对进风侧换热结构1或出风侧换热结构2下部的夹紧定位,第二导槽36提高了导杆35和滑块37移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滑块37可以经第二紧固螺钉带动导杆35水平移动,使用方便;
d、最后在立柱25上套接升降块26,升降块26的内侧面上固定安装有托板27,将立柱25的底端和顶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下横梁23和上横梁22的两侧,再将相邻两个下横梁23之间通过加强板24进行固定连接,升降块26可以沿着立柱25上下移动,满足不同尺寸大小进风侧换热结构1或出风侧换热结构2的支撑定位要求,通过托板27可以满足对每一层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4、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5、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7或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8的支撑,使整个进风侧换热结构1或出风侧换热结构2受力均衡,进而防止进风侧换热结构1或出风侧换热结构2发生结构变形;
5)微通道测试安装测试
a、首先将加工好的捕雾机构17依次安装在进风侧换热结构1和出风侧换热结构2上的设定位置处进行固定,增大与潮湿空气的接触面积;
b、然后根据进风侧换热结构1和出风侧换热结构2的尺寸调节立柱25上的升降块26至所需的位置,通过螺钉将升降块26固定连接在所需的位置上,再将进风侧换热结构1和出风侧换热结构2安装至装夹定位机构3内,通过升降块26上的托板27将进风侧换热结构1和出风侧换热结构2进行支撑,再通过第一水平限位机构和第二水平限位机构28对进风侧换热结构1和出风侧换热结构2进行限位,实施对进风侧换热结构1或出风侧换热结构2的装夹定位;
c、接着将第一分流管11和第二汇流管13通过导流管16进行连接,并在导流管16上安装膨胀阀9,实现进风侧换热结构1与出风侧换热结构2之间的导通;
d、最后将高温高压进液管和低温低压出液管与外部设备连通,通过连续输送高温高压液体检测微通道的密封性及其换热效率。
该制造方法步骤简单,实用性强,不仅简化了微通道的制造工艺流程,而且大大提高了其加工的质量,保证微通道能稳定连续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发明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6)

1.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侧换热结构、出风侧换热结构和装夹定位机构,所述进风侧换热结构和所述出风侧换热结构固定连接在所述装夹定位机构上,所述进风侧换热结构与所述出风侧换热结构的一端通过导流管连接,所述导流管上设置有膨胀阀,所述装夹定位机构包括上横梁、下横梁和立柱,两个所述下横梁之间通过加强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横梁上设置有第一水平限位机构,所述下横梁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二水平限位机构,所述上横梁通过所述立柱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横梁的上方,所述立柱上均匀设置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托板;通过托板对每一层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的支撑,使整个进风侧换热结构或出风侧换热结构受力均衡,进而防止进风侧换热结构或出风侧换热结构发生结构变形;所述进风侧换热结构包括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第一汇流管和第一分流管,所述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与所述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相互平行且呈S形设置,所述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与所述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之间均匀设置有翅片,所述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与所述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汇流管和所述第一分流管;所述出风侧换热结构包括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第二汇流管和第二分流管,所述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与所述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相互平行且呈S形设置,所述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与所述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之间均匀设置有所述翅片,所述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所述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汇流管和所述第二分流管;所述第一水平限位机构包括上挡板,所述上横梁上对称设置有第一导槽,所述上挡板通过第一紧固螺钉连接在所述第一导槽上;所述第二水平限位机构包括基板、下挡板和滑块,所述基板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横梁的顶面上,所述基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的端部连接所述下挡板,所述导杆移动连接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基板的顶面上对称设置有第二导槽,所述滑块通过第二紧固螺钉贯穿所述第二导槽连接所述导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管、所述第一分流管、所述第二汇流管和所述第二分流管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所述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所述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所述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输液管,所述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和所述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内的所述输液管与所述第一汇流管和所述第一分流管上的所述通孔相匹配,所述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所述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内的所述输液管与所述第二汇流管和所述第二分流管上的所述通孔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管的侧面上设置有低温低压输出管,所述第二分流管的侧面上设置有高温高压输入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所述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所述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所述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上均设置有捕雾机构,所述捕雾机构包括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通过支撑柱连接在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下方,所述第一定位板与所述第二定位板之间均匀设置有捕雾网,所述第一定位板的顶面和所述第二定位板的底面上均设置有限位板,所述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所述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所述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所述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上均匀设置有卡槽,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卡槽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阀为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或节流阀中的一种。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进风侧换热结构加工
a、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和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的尺寸,通过浇注成型形成所需的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和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输液管与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和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一体成型;
b、然后将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和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进行弯折形成S形结构,同时在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和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的侧面上均匀设置卡槽,将加工好的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和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平行放置,通过电焊机将翅片依次焊接在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与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之间,翅片呈锯齿形分布;
c、接着根据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与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之间的间距确定第一汇流管与第一分流管的尺寸,通过浇注形成所需的第一汇流管和第一分流管,再根据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和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内的输液管位置沿着第一汇流管和第一分流管的侧面开设通孔,并将加工好的第一汇流管和第一分流管固定安装在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与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的两端,在连接处进行焊接密封处理;
d、最后沿着第一汇流管的外侧面开设出液孔,并制作相应的低温低压输出管,将低温低压输出管水平固定安装在出液孔上;
2)出风侧换热结构加工
a、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的尺寸,通过浇注成型形成所需的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输液管与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一体成型;
b、然后将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进行弯折形成S形结构,同时在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的侧面上均匀设置卡槽,将加工好的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平行放置,通过电焊机将翅片依次焊接在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之间,翅片呈锯齿形分布;
c、接着根据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之间的间距确定第二汇流管与第二分流管的尺寸,通过浇注形成所需的第二汇流管和第二分流管,再根据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内的输液管位置沿着第二汇流管和第二分流管的侧面开设通孔,并将加工好的第二汇流管和第二分流管固定安装在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和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的两端,在连接处进行焊接密封处理;
d、最后沿着第二分流管的外侧面开设进液孔,并制作相应的高温高压输入管,将高温高压输入管水平固定安装在进液孔上;
3)捕雾机构安装
a、首先根据第一低温低压输送板与第二低温低压输送板之间、第一高温高压输送板与第二高温高压输送板之间的弯折角度和间距确定捕雾机构的尺寸;
b、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加工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在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之间均匀安装支撑柱,使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保持平行;
c、接着沿第一定位板的顶面和第二定位板的底面均匀安装限位板,使限位板与卡槽相匹配;
d、最后在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之间均匀安装至少一个捕雾网,使捕雾网与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保持垂直;
4)装夹定位机构加工
a、首先根据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的尺寸确定装夹定位机构的尺寸,并制作相应的上横梁、下横梁和立柱,对上横梁、下横梁和立柱进行打磨抛光处理;
b、然后沿着上横梁的顶面竖直开设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一导槽,使每个第一导槽的尺寸保持一致,选取尺寸合适的上挡板,将上挡板通过第一紧固螺钉连接在第一导槽上,拧松第一紧固螺钉实现上挡板的左右移动,待移动至所需的位置后拧紧第一紧固螺钉即可;
c、接着根据设计要求制作相应的基板,沿基板的两侧对称开设导通孔,再沿着基板的顶面竖直向下对称开设两组第二导槽,使第二导槽与导通孔连通,根据装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下挡板,将下挡板通过导杆连接在导通孔上,然后选取合适的滑块,将滑块通过第二紧固螺钉穿过第二导槽与导杆进行连接,再将基板的底面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在下横梁的顶面中心处;
d、最后在立柱上套接升降块,升降块的内侧面上固定安装有托板,将立柱的底端和顶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下横梁和上横梁的两侧,再将相邻两个下横梁之间通过加强板进行固定连接;
5)微通道测试安装测试
a、首先将加工好的捕雾机构依次安装在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上的设定位置处进行固定;
b、然后根据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的尺寸调节立柱上的升降块至所需的位置,通过螺钉将升降块固定连接在所需的位置上,再将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安装至装夹定位机构内,通过升降块上的托板将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进行支撑,再通过第一水平限位机构和第二水平限位机构对进风侧换热结构和出风侧换热结构进行限位;
c、接着将第一分流管和第二汇流管通过导流管进行连接,并在导流管上安装膨胀阀;
d、最后将高温高压进液管和低温低压出液管与外部设备连通,通过连续输送高温高压液体检测微通道的密封性及其换热效率。
CN201910830132.XA 2019-09-04 2019-09-04 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105670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30132.XA CN110567057B (zh) 2019-09-04 2019-09-04 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30132.XA CN110567057B (zh) 2019-09-04 2019-09-04 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67057A CN110567057A (zh) 2019-12-13
CN110567057B true CN110567057B (zh) 2023-07-11

Family

ID=68777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30132.XA Active CN110567057B (zh) 2019-09-04 2019-09-04 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6705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3418A (zh) * 2009-07-21 2011-02-02 江森自控楼宇设备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热泵的微通道换热器
KR101053172B1 (ko) * 2011-01-31 2011-08-02 (주)바오텍 열교환기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06514572U (zh) * 2016-12-30 2017-09-22 杭州三花家电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微通道换热器及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CN108151169A (zh) * 2017-12-22 2018-06-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
CN108167952A (zh) * 2017-12-21 2018-06-1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利用冷凝水降低环境温升的除湿机
CN208155117U (zh) * 2018-03-12 2018-11-27 杭州三花家电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换热器、换热设备及换热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3418A (zh) * 2009-07-21 2011-02-02 江森自控楼宇设备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热泵的微通道换热器
KR101053172B1 (ko) * 2011-01-31 2011-08-02 (주)바오텍 열교환기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06514572U (zh) * 2016-12-30 2017-09-22 杭州三花家电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微通道换热器及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CN108167952A (zh) * 2017-12-21 2018-06-1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利用冷凝水降低环境温升的除湿机
CN108151169A (zh) * 2017-12-22 2018-06-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除湿机
CN208155117U (zh) * 2018-03-12 2018-11-27 杭州三花家电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换热器、换热设备及换热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67057A (zh) 2019-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21042A (zh) 冷冻式压缩气体干燥机
CN104296425A (zh) 热交换器
CN1975311A (zh) 分液式空气冷凝器
CN205279817U (zh) 板式冷却器、板式除湿装置
CN110567057B (zh) 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及其制造方法
CN210568903U (zh) 一种除湿机用微通道
CN1227488C (zh) 冷冻装置的冷凝水盘的结构
CN105698359A (zh) 分段式换热器及制冷装置
EP2124010A2 (en) Refrigeration-based compressed-gas dryer with improved heat exchangers
CN203216313U (zh) 带有扩展水膜板的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
CN105547020A (zh) 板式除湿装置及除湿方法
KR100622453B1 (ko) 증발냉각식 열교환유닛
CN215864785U (zh) 夹片式换热器
CN110567195B (zh) 一种无热阻分液头式微通道及其制造方法
CN104976820A (zh) 换热器组件及其应用
CN103983127A (zh) 冷却器
CN208606319U (zh) 一种高效的冷风机
CN210261650U (zh) 一种脱丁烷塔底油分馏系统
RU150604U1 (ru) Теплообме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205897899U (zh) 微通道换热器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RU2623351C1 (ru) Конденсатор-испаритель
CN215930594U (zh) 一种发电站用的燃煤机组凝汽器
CN210374178U (zh) 一种高效率的蒸发器以及制冷系统
CN102692137A (zh) 一种风冷式管式冷凝装置
CN215447507U (zh) 一种高效闭式蒸发空冷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