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97594A - 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97594A
CN106597594A CN201610894700.9A CN201610894700A CN106597594A CN 106597594 A CN106597594 A CN 106597594A CN 201610894700 A CN201610894700 A CN 201610894700A CN 106597594 A CN106597594 A CN 1065975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saponification
duplexer
pva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9470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97594B (zh
Inventor
后藤周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5975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975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975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975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G02B5/30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including organic materials, e.g. polymeric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04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uniaxial, e.g. obliqu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偏振片为薄型的同时具有优异的质量。根据本发明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可以得到为薄型的同时具有优异的质量的偏振片。本发明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依次包括如下工序:在树脂基材上涂布含有聚乙烯醇类树脂的涂布液而形成树脂层来制作层叠体的工序;提高前述树脂层中所含的聚乙烯醇类树脂的皂化度的工序;和对前述树脂层进行染色的工序。

Description

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提出了如下方法:通过在树脂基材上涂覆聚乙烯醇水溶液来形成树脂层,对该层叠体进行拉伸、染色,由此得到偏振片(例如专利文献1)。根据这样的方法,能够得到厚度薄(例如8μm以下)的偏振片,因此,出于例如能有助于图像显示装置的薄型化而受到关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383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上述方法中使用树脂基材,因而存在在制造工艺中容易受到制约这样的问题。例如,由于上述溶液的涂覆温度因树脂基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不同而受到限制,因此在高温下的涂覆是困难的。另一方面,若降低涂覆温度,则会促进聚乙烯醇的凝胶化而变得容易在涂膜上产生杂质。另外,由于溶液的粘度上升,条纹等涂覆不良的产生也会变多。因此,由于在制造工艺中容易受到制约,因而存在得到的偏振片的质量(例如加湿可靠性)不充分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为薄型的同时具有优异的质量的偏振片。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偏振片由含有聚乙烯醇类树脂的树脂薄膜构成。聚乙烯醇类树脂的皂化度为99.5摩尔%以上,树脂薄膜的厚度为8μm以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提供一种偏振片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依次包括如下工序:在树脂基材上涂布含有聚乙烯醇类树脂的涂布液而形成树脂层来制作层叠体的工序;提高树脂层中所含的聚乙烯醇类树脂的皂化度的工序;和对树脂层进行染色的工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涂布液中所含的聚乙烯醇类树脂的皂化度低于99.5摩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皂化来提高上述树脂层中所含的聚乙烯醇类树脂的皂化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皂化使聚乙烯醇类树脂的皂化度增加0.1摩尔%以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皂化是通过使碱性溶液接触上述树脂层来进行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制造方法还包括拉伸上述层叠体的工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拉伸包括水中拉伸。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染色工序之后进行上述水中拉伸。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薄型且质量优异的偏振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部分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层叠体
11 树脂基材
12 树脂层(偏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
A.偏振片
本发明的偏振片由含有聚乙烯醇类树脂(以下称为“PVA类树脂”)的树脂薄膜构成。作为PVA类树脂,例如可以举出:聚乙烯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乙烯醇通过对聚醋酸乙烯酯进行皂化而得到。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通过对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进行皂化而得到。
上述PVA类树脂的皂化度为99.5摩尔%以上、优选为99.8摩尔%以上。皂化度的上限值为100摩尔%。通过使偏振片中所含的PVA类树脂满足这样的皂化度,从而可以实现优异的加湿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皂化度可以以JIS K 6726-1994为基准求得。
PVA类树脂的平均聚合度可以根据目的适宜选择。平均聚合度通常为1000~10000、优选为1200~6000、进一步优选为2000~5000。需要说明的是,平均聚合度可以以JIS K 6726-1994为基准求得。
本发明的偏振片(树脂薄膜)的厚度为8μm以下、优选为5μm以下。另一方面,偏振片的厚度优选为1.0μm以上、进而优选为2.0μm以上。
偏振片代表性的是含有二色性物质。作为二色性物质的具体例,可以举出:碘、有机染料。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两种以上使用。作为二色性物质,优选使用碘。
偏振片优选在波长380nm~780nm的任意波长下显示出吸收二色性。偏振片的单体透过率优选为40.0%以上、更优选为42.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2.5%以上、特别优选为43.0%以上。偏振片的偏光度优选为99.8%以上、更优选为99.9%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9.95%以上。需要说明的是,偏光度(P)是测定单体透过率(Ts)、平行透过率(Tp)及直交透过率(Tc)并根据下式计算得到的。此处,Ts、Tp及Tc是通过JIS Z 8701的2度视野(C光源)测定并进行可见度补正后的Y值。
偏光度(P)(%)={(Tp-Tc)/(Tp+Tc)}1/2×100
B.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在树脂基材上形成含有PVA类树脂的树脂层来制作层叠体的工序、和提高树脂层中所含的PVA类树脂的皂化度的工序。具体而言,在制作层叠体的工序后进行提高PVA类树脂的皂化度的工序。由此,能够在确保PVA类树脂层的制膜性(例如防止产生杂质、条纹)的同时制造具有优异的质量(例如加湿可靠性)的偏振片。
B-1.层叠体的制作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部分截面图。层叠体10具有树脂基材11和树脂层12。层叠体10代表性的是通过在长条状的树脂基材11上形成树脂层12来制作。树脂层12是通过在树脂基材11上涂布含有PVA类树脂的涂布液并根据需要进行干燥而形成的。
作为上述树脂基材的形成材料,可以采用任意适宜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类树脂等酯类树脂、环烯烃类树脂、聚丙烯等烯烃类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及它们的共聚物树脂。
树脂基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120℃以下、进而优选为100℃以下。这是因为在拉伸层叠体时,能够在抑制树脂层(PVA类树脂)的晶化的同时确保充分的拉伸性。其结果,能够制造具有优异的偏光特性的偏振片。另一方面,树脂基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60℃以上。需要说明的是,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是以JIS K 7121为基准求得的值。
树脂基材的厚度优选为20μm~300μm、进一步优选为50μm~200μm。在树脂基材表面既可以实施表面改性处理(例如电晕处理等)也可以形成易粘接层。通过这样的处理可以得到树脂基材与树脂层的密合性优异的层叠体。
如上所述,涂布液包含PVA类树脂。涂布液中所含的PVA类树脂的皂化度优选为低于99.5摩尔%、进一步优选为99.0摩尔%以下。通过使用这种皂化度的PVA类树脂,可以充分地确保对于树脂基材的制膜性。具体而言,在树脂基材上涂布涂布液时,若涂布温度过高则可能会出现树脂基材变形等缺陷,但通过降低PVA类树脂的皂化度,能够不升高涂布液的温度地使涂布液的粘度降低,可以防止PVA类树脂的凝胶化。
上述涂布液代表性的是使上述PVA类树脂溶解于溶剂中而得到的溶液。作为涂布液中使用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水、二甲亚砜、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各种二醇类、三羟甲基丙烷等多元醇类、乙二胺、二乙烯三胺等胺类。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两种以上使用。在这些当中优选水。溶液的PVA类树脂浓度可以设定为任意适宜的值。例如,根据PVA类树脂的聚合度、皂化度等进行设定。溶液的PVA类树脂浓度例如相对于溶剂100重量份为3重量份~20重量份。
上述涂布液中也可含有添加剂。作为添加剂,例如可以举出:增塑剂、表面活性剂等。作为增塑剂,例如可以举出:乙二醇、丙三醇等多元醇。作为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以举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这些添加剂可以以使得到的树脂层的均匀性、染色性、拉伸性进一步提高为目的来使用。另外,作为添加剂,例如可以举出易粘接成分。通过使用易粘接成分,能够提高树脂基材与树脂层的密合性。其结果,能够抑制例如树脂层从树脂基材上剥离等缺陷并良好地进行后述的染色。作为易粘接成分,例如使用乙酰乙酰基改性PVA等改性PVA。
作为涂布液的涂布方法,可以采用任意适宜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辊涂法、旋转涂布法、线棒涂布法、浸渍涂布法、模涂法、帘幕涂布法、喷涂法、刀片涂布法(逗号涂布法等)等。
涂布温度(例如涂布涂布液时的涂布液的温度)可以根据使用的树脂基材而设定为任意适宜的值。涂布温度例如为20℃以上、优选为50℃以上。另一方面,涂布温度相对于树脂基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例如低于Tg、优选为Tg(℃)-2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Tg(℃)-30℃以下。
在对涂布得到的涂布膜进行干燥时,其干燥温度例如为20℃以上、优选为50℃以上。另一方面,干燥温度优选为低于树脂基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进一步优选为Tg(℃)-10℃以下。
树脂层(拉伸前)的厚度优选为3μm~40μm、进一步优选为3μm~20μm、特别优选为3μm~15μm。
B-2.皂化度的調整
作为提高上述PVA类树脂的皂化度的方法,可以采用任意适宜的方法。优选采用对在树脂基材上形成的树脂层中所含的PVA类树脂实施皂化处理的方法。通过皂化处理使PVA类树脂的未皂化基团被皂化,可使皂化度上升。其结果,得到的偏振片为薄型的同时可使加湿可靠性优异。
优选通过皂化处理使树脂层中所含的PVA类树脂的皂化度增加0.1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增加0.5摩尔%以上、特别优选增加1.0摩尔%以上。皂化处理后的PVA类树脂的皂化度代表性的是超过99.0摩尔%、例如为99.3摩尔%以上、优选为99.5摩尔%以上、更优选为99.8摩尔%以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碱性溶液接触上述树脂层来实施皂化处理。作为碱性溶液的接触方法,可以采用任意适宜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对树脂层滴加、涂覆、喷雾碱性溶液的方法;使树脂层(层叠体)浸渍在碱性溶液中的方法。
作为上述碱性溶液中所含的碱性化合物,可以使用任意适宜的碱性化合物。作为碱性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等碱金属的氢氧化物;氢氧化钙等碱土类金属的氢氧化物;碳酸钠等无机碱金属盐;醋酸钠等有机碱金属盐;氨水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两种以上使用。这些当中优选碱金属的氢氧化物;进一步优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特别优选氢氧化钠。
作为碱性溶液中使用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水、乙醇、甲醇等醇、醚、苯、氯仿及它们的混合溶剂。这些当中优选使用水、醇。
碱性溶液的浓度例如为0.01N~5N、优选为0.05N~3N、进一步优选为0.1N~2.5N。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水溶液时,其浓度优选为1.0w%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w%~8w%。
碱性溶液的液温例如为20℃以上、优选为25℃~50℃。碱性溶液的接触时间例如根据树脂层的厚度、碱性溶液中所含的碱性化合物的种类、浓度而设定。接触时间例如为5秒~30分钟、优选为5秒~5分钟。
上述碱性溶液与树脂层接触后可以通过任意适宜的方法从树脂层去除。作为碱性溶液的去除方法,例如可以举出:清洗、擦拭、吸引、干燥等。优选采用基于清洗的去除。作为用于清洗的清洗液,例如使用水、甲醇、乙醇等醇。
B-3.染色
可以对上述树脂层实施染色处理。作为染色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在含有上述二色性物质的染色液中浸渍树脂层(层叠体)的方法、在树脂层上涂覆该染色液的方法、将该染色液喷雾在树脂层上的方法。优选使用在染色液中浸渍树脂层的方法。
上述染色液优选为碘水溶液。碘的配混量优选为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为0.1重量份~0.5重量份。为了提高碘相对于水的溶解度提高,优选在碘水溶液中配混碘化物。作为碘化物,例如可以举出:碘化钾、碘化锂、碘化钠、碘化锌、碘化铝、碘化铅、碘化铜、碘化钡、碘化钙、碘化锡、碘化钛等。这些当中优选为碘化钾。碘化物的配混量优选为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为0.02重量份~2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1重量份~10重量份。
染色液的染色时的液温优选为20℃~50℃。浸渍时间优选为5秒~5分钟。需要说明的是,染色条件(浓度、液温、浸渍时间)可以以最终得到的偏振片的偏光度或单体透过率在规定的范围的方式进行设定。
上述皂化优选在树脂层的染色前进行。这是为了对得到的偏振片赋予充分的偏光特性。
B-4.拉伸
上述层叠体可以被拉伸。作为层叠体的拉伸方法,可以采用任意适宜的方法。具体而言,可以为固定端拉伸(例如使用拉伸拉幅机的方法),也可以为自由端拉伸(例如使层叠体通过圆周速度不同的辊间进行单向拉伸的方法)。另外,可以为同时双向拉伸(例如使用同时双向拉伸机的方法)也可以为逐次双向拉伸。层叠体的拉伸可以通过一个阶段进行,也可以通过多个阶段进行。在通过多个阶段进行的情况下,后述的层叠体的拉伸倍率是各阶段的拉伸倍率的乘积。
作为层叠体的拉伸方向,可以选择任意适宜的方向。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长条状的层叠体的长度方向上进行拉伸。具体而言,在长度方向上输送层叠体,为该输送方向(MD)。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在长条状的层叠体的宽度方向上进行拉伸。具体而言,在长度方向上输送层叠体,为与该输送方向(MD)正交的方向(TD)。
层叠体优选为从原长度拉伸至4.0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倍以上。
对拉伸方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空中拉伸方式,也可以为在将层叠体浸渍在拉伸浴中的同时进行的水中拉伸方式。
层叠体的拉伸温度可以根据树脂基材的形成材料、拉伸方式等设定为任意适宜的值。在采用空中拉伸方式时,拉伸温度优选为树脂基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上、进一步优选为树脂基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10℃以上、特别优选为Tg+15℃以上。另一方面,层叠体的拉伸温度优选为170℃以下。通过在这种温度下进行拉伸,能够抑制PVA类树脂的晶化快速发展,抑制由该晶化所导致的缺陷(例如阻碍拉伸所带来的PVA类树脂的取向)。
在采用水中拉伸方式作为拉伸方式时,拉伸浴的液温优选为40℃~85℃、进一步优选为50℃~85℃。只要为这样的温度就可以在抑制PVA类树脂的溶解的同时拉伸至高倍率。具体而言,如上所述,对于树脂基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而言,考虑到与树脂层的形成的关系而优选为60℃以上。在此情况下,若拉伸温度低于40℃,则存在即使考虑由水导致的树脂基材的增塑化也无法良好地进行拉伸的担心。另一方面,拉伸浴的温度越高则PVA类树脂的溶解性越高,存在无法得到优异的偏光特性的担心。在拉伸浴中浸渍层叠体的浸渍时间优选为15秒~5分钟。
在采用水中拉伸方式的情况下,优选使层叠体浸渍在硼酸水溶液中进行拉伸(硼酸水中拉伸)。通过使用硼酸水溶液作为拉伸浴,能够赋予PVA类树脂层耐受拉伸时所施加的张力的刚性和不溶于水的耐水性。硼酸水溶液优选通过在作为溶剂的水中使硼酸和/或硼酸盐溶解而得到。硼酸浓度优选为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为1重量份~10重量份。通过将硼酸浓度设为1重量份以上,能够有效地抑制PVA类树脂的溶解。
水中拉伸优选在上述树脂层的染色之后进行。其原因在于可使拉伸性更优异。在此情况下,优选在上述硼酸水溶液中配混碘化物。其原因在于可以抑制树脂层中所含的碘的溶出。碘化物的浓度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优选为0.05重量份~1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5重量份~8重量份。
优选至少进行一次水中拉伸。通过采用水中拉伸,能够使树脂层中所含的PVA类树脂具有高的皂化度(例如99.0摩尔%以上),并同时确保染色性。具体而言,在高温(例如120℃以上)下对具有高皂化度的PVA类树脂进行拉伸时,存在拉伸后无法确保充分的染色性的担心。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层叠体在例如95℃~150℃下被空中拉伸后供于染色工序,之后通过水中拉伸进行拉伸。在此情况下,层叠体通过空中拉伸的拉伸倍率例如为1.5倍~3.5倍、优选为2.0倍~3.0倍。另外,层叠体通过水中拉伸的拉伸倍率优选为2.0倍以上。
上述皂化既可以在拉伸工序之前进行也可以在拉伸工序之后进行。皂化优选在空中拉伸之后进行。这是为了确保充足的拉伸性、染色性。
B-5.其它
可以在上述树脂层(层叠体)上实施除了上述以外的任意适宜的处理。例如可以举出:不溶化处理、交联处理、清洗处理、干燥处理。
(不溶化处理)
上述不溶化处理代表性的是通过在硼酸水溶液中浸渍树脂层来进行。特别是在采用水中拉伸方式的情况下,通过实施不溶化处理,能够赋予PVA类树脂耐水性。该硼酸水溶液的浓度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优选为1重量份~4重量份。不溶化浴(硼酸水溶液)的液温优选为20℃~40℃。不溶化处理优选在染色、水中拉伸之前进行。
(交联处理)
上述交联处理代表性的是通过在硼酸水溶液中浸渍树脂层来进行。通过实施交联处理,能够赋予PVA类树脂耐水性。该硼酸水溶液的浓度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优选为1重量份~4重量份。另外,在上述染色后实施交联处理的情况下,优选进一步配混碘化物。通过配混碘化物,能够抑制吸附在树脂层上的碘的溶出。碘化物的配混量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优选为1重量份~5重量份。碘化物的具体例如上所述。交联浴(硼酸水溶液)的液温优选为20℃~50℃。交联处理优选在水中拉伸之前进行。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依次进行染色、交联及水中拉伸。
(清洗处理)
上述清洗处理代表性的是通过在碘化钾水溶液中浸渍树脂层来进行。
(干燥处理)
上述干燥处理的干燥温度例如为30℃~100℃。
C.偏光板
本发明的偏光板具有上述偏振片。关于偏光板,代表性的是,具有偏振片和在该偏振片的至少一侧配置的保护薄膜。作为该保护薄膜,可以直接使用上述树脂基材,也可以使用上述树脂基材之外的薄膜。作为保护薄膜的形成材料,例如可以举出:二醋酸纤维素、三醋酸纤维素(TAC)等纤维素类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降冰片烯类树脂等环烯烃类树脂、聚乙烯、聚丙烯等烯烃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树脂等酯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它们的共聚物树脂等。需要说明的是,“(甲基)丙烯酸类树脂”是指丙烯酸类树脂和/或甲基丙烯酸类树脂。
保护薄膜的厚度代表性的是10μm~100μm。可以对保护薄膜实施各种表面处理。保护薄膜不仅可以作为偏振片的保护薄膜发挥作用,还可以作为相位差薄膜等发挥作用。
保护薄膜代表性的是借助粘接层(具体而言为粘接剂层、粘合剂层)层叠在偏振片上。粘接剂层代表性的是由PVA类粘接剂、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形成。粘合剂层代表性的是由丙烯酸类粘合剂形成。
实施例
以下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地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各特性的测定方法如下。
1.厚度
使用数字测微计(ANRITSU CORPORATION制造、产品名“KC-351C”)进行测定。
2.玻璃化转变温度(Tg)
以JIS K 7121为基准测定。
[实施例1]
(层叠体的制作)
作为树脂基材,使用Tg75℃的非晶质的间苯二甲酸共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IPA共聚PET)薄膜(厚度:100μm)。
对树脂基材的单面实施电晕处理,在该电晕处理面上,在23℃下涂布以9:1的比例含有聚乙烯醇(聚合度4200、皂化度99.2摩尔%)及乙酰乙酰基改性PVA(聚合度1200、皂化度99.0摩尔%以上、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GOHSEFIMER Z200”)的水溶液并进行干燥,形成厚度12μm的PVA类树脂层,制作层叠体。需要说明的是,水溶液中所含的PVA类树脂的皂化度为99.3摩尔%。
(偏光板的制作)
在120℃的烘箱内将得到的层叠体在圆周速度不同的辊间沿纵向方向进行自由端单向拉伸至2.0倍(空中辅助拉伸)。
接着,使层叠体浸渍在1mol/L(1N、4w%)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10秒(皂化处理)。
接着,使层叠体在液温30℃的不溶化浴(相对于水100重量份配混硼酸4重量份而得到的硼酸水溶液)中浸渍30秒(不溶化处理)。
接着,在液温30℃的染色浴中以使得到的偏光板成为规定的透过率的方式调节碘浓度、浸渍时间并进行浸渍。在本实施例中,在相对于水100重量份配混碘0.2重量份、碘化钾1.5重量份而得到的碘水溶液中浸渍60秒(染色处理)。
接着,浸渍在液温30℃的交联浴(相对于水100重量份配混碘化钾3重量份、硼酸3重量份而得到的硼酸水溶液)中30秒(交联处理)。
之后,使层叠体浸渍在液温70℃的硼酸水溶液(相对于水100重量份配混硼酸4重量份、碘化钾5重量份而得到的水溶液)中,同时在圆周速度不同的辊间沿纵向方向以总拉伸倍率成为5.5倍的方式进行单向拉伸(水中拉伸)。
之后,使层叠体浸渍在液温30℃的清洗浴(相对于水100重量份配混碘化钾4重量份而得到的水溶液)中(清洗处理)。
清洗后,在层叠体的PVA类树脂层表面涂布PVA类树脂水溶液(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GOHSEFIMER(注册商标)Z-200”、树脂浓度:3重量%),粘贴亚克力薄膜(厚度40μm、透湿度80g/m2/24H)并在保持为60℃的烘箱中对其加热5分钟,制作了具有厚度5μm的偏振片的偏光板。
[实施例2]
(层叠体的制作)
作为树脂基材,使用Tg为约135℃的环烯烃类树脂薄膜(JSR株式会社制造,ARTON)。
在树脂基材的单面上,在80℃下涂布聚合度2400、皂化度98.0%的聚乙烯醇的水溶液并进行干燥,形成厚度12μm的PVA类树脂层,制作层叠体。
(偏光板的制作)
将得到的层叠体在160℃的加热下通过自由端单向拉伸拉伸至拉伸倍率5.0倍。拉伸处理后的PVA类树脂层的厚度为5μm(空中拉伸)。
接着,使层叠体浸渍在1mol/L(1N、4w%)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10秒(皂化处理)。
接着,使层叠体浸渍在液温30℃的染色浴中(相对于水100重量份配混碘0.5重量份、碘化钾3.5重量份而得到的碘水溶液)60秒(染色处理)。
接着,使层叠体浸渍在液温60℃的交联浴中(相对于水100重量份配混碘化钾5重量份、配混硼酸5重量份而得到的硼酸水溶液)60秒(交联处理)。
之后,使层叠体浸渍在清洗浴(相对于水100重量份配混碘化钾3重量份而得到的水溶液)中(清洗处理)。
清洗后,在层叠体的PVA类树脂层表面涂布PVA类树脂水溶液(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GOHSEFIMER(注册商标)Z-200”、树脂浓度:3重量%),粘贴亚克力薄膜(厚度40μm、透湿度80g/m2/24H)并在保持为80℃的烘箱中对其加热5分钟,制作了具有厚度5μm的偏振片的偏光板。
[比较例1]
未对层叠体实施皂化处理,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地得到偏光板。
[比较例2]
未对层叠体实施皂化处理,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相同地得到偏光板。
[比较例3]
在形成PVA类树脂层时,代替聚合度4200、皂化度99.2摩尔%的聚乙烯醇,使用聚合度4200、皂化度99.9摩尔%的聚乙烯醇(水溶液中所含的PVA类树脂的皂化度为99.9摩尔%),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地进行,尝试了偏光板的制作。
[比较例4]
在形成PVA类树脂层时,代替聚合度2400、皂化度98.0%的聚乙烯醇,使用聚合度4200、皂化度99.9摩尔%的聚乙烯醇,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相同地进行,尝试了偏光板的制作。
(参考例1)
将以9:1的比例含有聚乙烯醇(聚合度4200、皂化度99.9摩尔%)及乙酰乙酰基改性PVA(聚合度1200、皂化度99.0摩尔%以上、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GOHSEFIMER Z200”)的水溶液(80℃)以干燥后的厚度为12μm的方式、在80℃气氛下涂布在加热至80℃的金属板上,从而得到PVA类树脂膜。
对得到的PVA类树脂膜实施各种处理,尝试制作了偏振片,但在水中拉伸时树脂膜断裂。
评价了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偏振片的皂化度和加湿可靠性。评价结果与制作条件一同示于表1。
1.皂化度的测定方法
将对所得的偏振片(PVA)切割出规定的部分而得到的切断片浸渍在重水中并加热,将使切断片溶解而得到的测定用样品供于1H-NMR测定。测定条件如下。
·装置:1H-NMR(Bruker Biospin、AVANCE III-400)
·观测频率:400MHz
·化学位移基准:TSP-d4(0.00ppm)
·测定溶剂:重水
·测定温度:80℃
使用经辨识归属后的各峰面积并根据下述式(1)、(2)求出未皂化基团强度[VAc]及皂化基团强度[VOH],根据下述式(3)求出皂化度。
未皂化基团[VAc]=(3.9-4.1ppm峰面积)/3…(1)
皂化基[VOH]={(1.6-1.9ppm峰面积)-(2.1ppm峰面积×2/3)}/2…(2)
100:(皂化度)=[VOH]+[VAc]:[VOH]…(3)
2.加湿可靠性的评价方法
从得到的偏振片上剥离树脂基材,借助粘合剂使树脂基材的剥离面粘贴在玻璃板上而得到样品。刚粘贴后的透过率(Ts)为42.5%。将该样品在温度85℃、湿度85%的环境下放置240小时,测定在加湿环境下放置前后的偏振片的偏光度的变化量(ΔP)。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测定机使用分光透过率计(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制造、产品名“DOT-3C”)。
[表1]
※由于变化量大而设为放置时间120小时的变化量
分别对实施例1和比较例1以及实施例2和比较例2进行比较时,实施例的偏振片是薄型的且加湿可靠性优异。
比较例3、4中,在树脂基材上涂布含有PVA类树脂的水溶液时发生凝胶化,在后面的拉伸工序中产生了很多会成为断裂的原因所导致的缺陷,无法良好地形成树脂层。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表中的“染色性”,在另行将染色浴的碘浓度设为0.5重量%、将在染色浴中的浸渍时间设为60秒时,只要得到的偏振片的单体透过率(Ts)为42.0%以下就判断为“良好”。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偏振片适合作为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移动电话、数字照相机、摄像机、便携式游戏机、车载导航系统、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表、微波炉等的液晶面板、有机EL装置的防反射膜使用。

Claims (8)

1.一种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其依次包括如下工序:
在树脂基材上涂布含有聚乙烯醇类树脂的涂布液而形成树脂层来制作层叠体的工序;
提高所述树脂层中所含的聚乙烯醇类树脂的皂化度的工序;和
对所述树脂层进行染色的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涂布液中所含的聚乙烯醇类树脂的皂化度低于99.5摩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皂化来提高所述树脂层中所含的聚乙烯醇类树脂的皂化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所述皂化使聚乙烯醇类树脂的皂化度增加0.1摩尔%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皂化是通过使碱性溶液接触所述树脂层来进行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拉伸所述层叠体的工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拉伸包括水中拉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染色工序之后进行所述水中拉伸。
CN201610894700.9A 2015-10-14 2016-10-13 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65975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02797 2015-10-14
JP2015202797 2015-10-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97594A true CN106597594A (zh) 2017-04-26
CN106597594B CN106597594B (zh) 2021-09-10

Family

ID=58550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94700.9A Active CN106597594B (zh) 2015-10-14 2016-10-13 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734745B2 (zh)
KR (1) KR102391552B1 (zh)
CN (1) CN106597594B (zh)
TW (1) TWI71645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9125A (zh) * 2017-07-25 2020-04-03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层叠体
CN111149028A (zh) * 2017-09-28 2020-05-12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涂布液的制造方法、起偏镜的制造方法及涂布液的制造装置
CN111183378A (zh) * 2017-10-03 2020-05-19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及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5569A (zh) * 2002-08-02 2005-09-28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振薄膜的制造方法和由该方法制得的偏振薄膜以及光学薄膜
CN101687403A (zh) * 2007-06-26 2010-03-31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透明硬涂膜,使用其的防反射薄膜,偏光板,及显示装置
CN102844687A (zh) * 2010-03-31 2012-12-2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403587A (zh) * 2011-03-03 2013-11-20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偏振膜的制造方法、偏振膜用聚乙烯醇类树脂、偏振膜用聚乙烯醇类树脂溶液、偏振膜及偏振片
CN104520738A (zh) * 2012-08-07 2015-04-15 东洋纺株式会社 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偏光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19324B1 (zh) * 1970-09-17 1975-07-05
JPS4913497B1 (zh) * 1970-12-30 1974-04-01
JPS5819767B2 (ja) * 1975-04-28 1983-04-20 株式会社クラレ センイジヨウ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ルケイソセイブツノ レンゾクテキセイゾウホウ
JP3505968B2 (ja) * 1997-07-31 2004-03-15 住友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4279944B2 (ja) 1999-06-01 2009-06-17 株式会社サンリッツ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2005270907A (ja) * 2004-03-26 2005-10-06 Toyo Ink Mfg Co Ltd ガスバリア性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4851491B2 (ja) * 2008-05-20 2012-01-1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473840B2 (ja) * 2010-09-08 2014-04-1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4335084B (zh) * 2012-04-13 2018-09-07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偏振元件及偏振片
JP2013242341A (ja) * 2012-05-17 2013-12-05 Sekisui Chem Co Ltd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樹脂フィルム材料、偏光フィルム及び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KR101498822B1 (ko) * 2012-11-16 2015-03-0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박형 편광자의 제조 방법,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박형 편광자 및 편광판
KR102173669B1 (ko) * 2013-03-18 2020-11-03 미쯔비시 케미컬 주식회사 편광판용 적층체, 편광판용 적층체의 제조방법, 및 편광판
JPWO2015133160A1 (ja) * 2014-03-03 2017-04-0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機能性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JP6152128B2 (ja) * 2015-02-16 2017-06-2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子の製造方法
JP6351559B2 (ja) * 2015-09-28 2018-07-0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子、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5569A (zh) * 2002-08-02 2005-09-28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振薄膜的制造方法和由该方法制得的偏振薄膜以及光学薄膜
CN101687403A (zh) * 2007-06-26 2010-03-31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透明硬涂膜,使用其的防反射薄膜,偏光板,及显示装置
CN102844687A (zh) * 2010-03-31 2012-12-2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403587A (zh) * 2011-03-03 2013-11-20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偏振膜的制造方法、偏振膜用聚乙烯醇类树脂、偏振膜用聚乙烯醇类树脂溶液、偏振膜及偏振片
CN104520738A (zh) * 2012-08-07 2015-04-15 东洋纺株式会社 偏振片保护用聚酯薄膜、偏光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9125A (zh) * 2017-07-25 2020-04-03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层叠体
CN110959125B (zh) * 2017-07-25 2022-03-18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层叠体
CN111149028A (zh) * 2017-09-28 2020-05-12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涂布液的制造方法、起偏镜的制造方法及涂布液的制造装置
CN111149028B (zh) * 2017-09-28 2022-04-05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涂布液的制造方法、起偏镜的制造方法及涂布液的制造装置
CN111183378A (zh) * 2017-10-03 2020-05-19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及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CN111183378B (zh) * 2017-10-03 2022-09-27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及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97594B (zh) 2021-09-10
JP6734745B2 (ja) 2020-08-05
JP2017076116A (ja) 2017-04-20
KR102391552B1 (ko) 2022-04-27
TWI716454B (zh) 2021-01-21
KR20170044037A (ko) 2017-04-24
TW201731661A (zh) 2017-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02928B2 (ja) 積層体、延伸積層体、延伸積層体の製造方法、それらを用いた、偏光膜を含む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膜
CN104155713B (zh) 偏光膜
KR101175700B1 (ko) 박형 고기능 편광막의 제조방법
KR101804604B1 (ko) 박형 편광막의 제조 방법
KR101260695B1 (ko) 편광판용 접착제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편광판
CN103108738A (zh) 薄型偏光膜的制造方法
TWI586533B (zh) 偏光板及偏光板之製造方法
CN103080791B (zh) 薄型偏光膜的制造方法
CN105891931A (zh)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TW201411204A (zh) 偏光板之製造方法
JP2015094907A (ja) 偏光膜および偏光膜の製造方法
CN106597594A (zh) 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JP2015121720A (ja) 偏光板およ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CN106104327B (zh) 叠层体、拉伸叠层体、拉伸叠层体的制造方法、使用它们制造包含偏振膜的光学膜叠层体的方法、及偏振膜
CN106104326B (zh) 叠层体、拉伸叠层体,拉伸叠层体的制造方法、使用它们制造包含偏振膜的光学膜叠层体的方法、及偏振膜
TWI570462B (zh)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ptical laminated body
JP2015121719A (ja) 偏光板およ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TW201902713A (zh) 積層體、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偏光板及偏光板之製造方法
CN108541235A (zh) 层叠体及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JP2014115673A (ja) 積層体
WO2019188735A1 (ja) 偏光子の製造方法
KR20150122934A (ko) 접착제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