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74712A - 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74712A
CN106574712A CN201580044934.8A CN201580044934A CN106574712A CN 106574712 A CN106574712 A CN 106574712A CN 201580044934 A CN201580044934 A CN 201580044934A CN 106574712 A CN106574712 A CN 1065747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ft gear
indicating member
gea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stipulated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493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74712B (zh
Inventor
小岛三千夫
竹森祐郎
竹森祐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574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47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747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47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16H59/0204Selector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s with means for range selection and manual shifting, e.g. range selector with tiptron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 F16H61/02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electric
    • F16H61/0204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electric for gearshift control, e.g. control functions for performing shifting or generation of shift sign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16H2059/0221Selector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modes, i.e. input devi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16H2059/0239Up- and down-shift or range or mode selection by repeated mov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16H2059/0239Up- and down-shift or range or mode selection by repeated movement
    • F16H2059/0247Up- and down-shift or range or mode selection by repeated movement with lever or paddle behind steering whe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302/00Determining the way or trajectory to new ratio, e.g. by determining speed, torque or time parameters for shift transition
    • F16H2302/04Determining a modus for shif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50Inputs being a function of the status of the machine, e.g. position of doors or safety belts
    • F16H59/58Inputs being a function of the status of the machine, e.g. position of doors or safety belts dependent on signals from the stee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For Change-Speed Gear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其具有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自动地选择变速挡的自动变速模式和根据升挡指示单元或降挡指示单元的输出选择所述变速挡的手动变速模式,所述变速挡为规定变速挡以上时操作所述升挡指示单元的情况下,将用于维持手动变速模式的规定时间设定成比操作所述降挡指示单元情况下的规定时间短(S10~S18)。

Description

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具有自动变速模式和手动变速模式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具有自动变速器的车辆中通常根据行驶状态执行变速控制,但该控制根据预先设定的变速映射图来进行,变速的自由度少。因此一直以来,提出有除了自动变速模式外还具有手动变速模式的自动变速器,能够执行反映驾驶员的意思的变速控制。
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设置响应于驾驶员的操作而输出升挡指示或降挡指示的手柄(拨片),构成为能够根据驾驶员的意思将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挡向高速侧或低速侧依次变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417320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具有自动变速模式和手动变速模式的自动变速器要求平稳地进行这些模式间的切换,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提出在按规定时间维持手动变速模式后,实施车辆的巡航行驶判定,当判断为正在进行巡航行驶时向自动变速模式切换(复原)。
此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一律不考虑车辆的行驶状况等,始终使用一样的值作为维持手动变速模式的规定时间。但是,为了提供便利性更高的自动变速器,期望想定手动变速模式实际上被使用的状况等,在考虑这一点的基础上判断向自动变速模式复原。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课题,提供具有自动变速模式和手动变速模式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在考虑所想定的状况的基础上判断从手动变速模式向自动变速模式的复原,因而便利性高。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权利要求1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构成为具有:变速器,其将装载于车辆中的驱动源的输出进行变速后传递至输出轴;升挡指示单元,其由所述车辆的驾驶员操作而输出对所述变速器的变速挡进行升挡的指示;降挡指示单元,其与所述升挡指示单元分体且间隔开地设置,并且由所述驾驶员操作而输出对所述变速器的变速挡进行降挡的指示;自动变速模式,在该自动变速模式中,根据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自动地选择所述变速挡;以及手动变速模式,在该手动变速模式中,根据所述升挡指示单元或降挡指示单元的输出选择所述变速挡,所述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具有模式维持单元,该模式维持单元在所述驾驶员操作了所述升挡指示单元或降挡指示单元时,按规定时间维持所述手动变速模式,并且在所述变速挡为规定变速挡以上时,将操作所述升挡指示单元的情况下的所述规定时间设定成比操作所述降挡指示单元的情况下的所述规定时间短。
权利要求2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构成为,所述模式维持单元将所述变速挡不足所述规定变速挡的情况下的所述规定时间设定在所述变速挡为所述规定变速挡以上的情况下的所述规定时间以下。
权利要求3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构成为,所述模式维持单元将所述变速挡为超过所述规定变速挡的第2规定变速挡以上的情况下的所述规定时间设定在所述变速挡为所述规定变速挡以上且不足所述第2规定变速挡的情况下的所述规定时间以下。
权利要求4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构成为,当所述驾驶员连续操作所述升挡指示单元或降挡指示单元时,所述模式维持单元将所述规定时间设定在最初操作所述升挡指示单元或降挡指示单元时的所述规定时间以下。
权利要求5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构成为,所述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具有检测所述车辆的方向盘的转向角的转向角检测单元,在检测出的所述转向角为规定值以上的期间,所述模式维持单元暂停所述规定时间的计时。
权利要求6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构成为,所述升挡指示单元及降挡指示单元被设在所述车辆的方向盘背面。
发明的效果
根据权利要求1构成为,在具有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自动地选择变速器的变速挡的自动变速模式和根据由驾驶员操作的升挡指示单元或降挡指示单元的输出选择变速挡的手动变速模式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中,具有模式维持单元,该模式维持单元在驾驶员操作了升挡指示单元或降挡指示单元时,按规定时间维持手动变速模式,并且在变速挡为规定变速挡以上时,将操作升挡指示单元的情况下的规定时间设定成比操作降挡指示单元的情况下的规定时间短。因此,能够根据作为驾驶员的手动变速的意图而被想定的状况判断向自动变速模式的复原,从而能够使自动变速器的便利性提高。
即,作为驾驶员希望利用手动变速模式的变速的情况,一般而言想定的是,运用发动机制动器的情况或想得到加速力的情况等,因此认为经由降挡指示单元的降挡指示正确地反映了驾驶员的变速意图,另一方面,经由升挡指示单元的升挡指示有可能是驾驶员的误操作。因此,在权利要求1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中,关于维持手动变速模式的时间(规定时间),操作升挡指示单元的情况下与指示降挡指示单元的情况下相比设定得短,使得能够进一步提前向自动变速模式复原。
权利要求2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构成为,将变速挡不足规定变速挡的情况下的规定时间设定在变速挡为规定变速挡以上的情况下的规定时间以下,即根据变速挡变更规定时间,因此除了上述效果外,还能够进一步反映驾驶员利用手动变速的意图,使自动变速器的便利性进一步提高。
权利要求3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构成为,将变速挡为超过规定变速挡的第2规定变速挡以上的情况下的规定时间设定在变速挡为规定变速挡以上且不足第2规定变速挡的情况下的所述规定时间以下,因此除了上述效果外,还能够进一步反映驾驶员利用手动变速的意图,使自动变速器的便利性进一步提高。
权利要求4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构成为,当驾驶员连续操作升挡指示单元或降挡指示单元时,将规定时间设定为最初操作升挡指示单元或降挡指示单元时的规定时间以下,即驾驶员连续发出换挡指示时,设定成缩短规定时间,因此除了上述效果外,还能够进一步反映驾驶员利用手动变速的意图,使自动变速器的便利性进一步提高。
权利要求5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构成为,检测车辆的方向盘的转向角,在检测出的转向角为规定值以上的期间,暂停规定时间的计时,因此除了上述效果外,还能够避免车辆在转弯中向自动变速模式复原,从而能够使自动变速器的便利性进一步提高。
权利要求6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构成为,升挡指示单元及降挡指示单元被设置在车辆的方向盘背面,因此除了具有上述效果外,在即使容易引起驾驶员误操作的情况下,也能够反映驾驶员的意图,使自动变速器的便利性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整体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的概要图。
图2A是从正面侧示出图1所示的方向盘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2B是从背面侧同样地示出图1所示的方向盘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3是用于对图1所示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的动作进行概说的说明图。
图4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用于对图4流程图所示的定时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发明的实施例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进行说明。
实施例
图1是整体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的概要图,图2是具体示出图1所示的方向盘的结构的说明图。
在图1中,标号10表示发动机(驱动源)。发动机10由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构成,装配于具有驱动轮(车轮)12的车辆14(通过发动机10、驱动轮12等局部示出车辆14)。
配置于发动机10的进气系统的节气门10a被断绝与配置在车辆驾驶席地面的油门踏板16的机械连接,而是与由电动马达等致动器构成的DBW(Drive By Wire:电传线控)机构20连接,由DBW机构20进行开闭。
发动机10的旋转经由与曲轴连接的输出轴10b而被输入到变矩器22,进而从变矩器22经由变速器输入轴24而被输入到变速机构26。另外,变速机构26与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8连接。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将变速机构26及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8总称为“自动变速器30”。
自动变速器30的动作由油压供应机构32控制。油压供应机构32向变矩器22的锁止离合器和变速机构26与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8的离合器供应油压。另外,虽然省略详细的说明,但油压供应机构32具有通过发动机10驱动而从油箱抽取工作油并向油路泵出的油压(送油)泵、以及安插于油路中的电磁阀组等。
车辆驾驶席上以驾驶员自由操作的方式设置具有例如P、R、N、D、S挡的选挡杆34和方向盘36。方向盘36上设有换挡拨片40,驾驶员能够通过手动指示升挡/降挡。
更具体而言,如图2A和图2B所示,在方向盘36的背面左右位置设有以驾驶员自由操作的方式设置的升挡开关40a和降挡开关40b。即,本实施例中升挡开关40a和降挡开关40b构成为彼此分体,并且间隔开地设置在方向盘36的背面左右。另外,图2A是从正面侧(驾驶员的位置侧)观察方向盘36的图,图2B是从背面侧(车辆前方侧)观察方向盘36的图。
驾驶员将选挡杆34操作到D挡后,操作升挡开关40a或降挡开关40b中的任一个时,车辆14转移至手动变速模式(D挡换挡拨片模式)。在手动变速模式中,每一次操作升挡开关40a,变速挡升一挡,而每一次操作降挡开关40b,变速挡降一挡,因此既是自动变速器,又能够执行与手动变速器相似的变速控制。
此外,驾驶员将选挡杆34操作到S挡后,操作升挡开关40a或降挡开关40b的情况下车辆14也转移至手动变速模式(S挡换挡拨片模式),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以下具体以D挡换挡拨片模式的情况为焦点进行说明。另外,使用换挡拨片40的变速控制原则上依据驾驶员的变速意思执行变速,但在有可能产生发动机失速或发动机过度旋转的情况下当然可以禁止变速。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那样配置换挡拨片40(更准确地说是升挡开关40a及降挡开关40b),因此驾驶员能够容易地同时进行方向盘36的操作和换挡拨片40的操作。但是另一方面,也存在驾驶员变更方向盘36的把持位置时等误操作换挡拨片40的风险。因此本实施例中,也想定发生驾驶员误操作换挡拨片40的情况,使得能够减少给予驾驶员的不适感。
返回图1继续说明,通过选挡杆34选择P或者N挡的情况下,释放前进离合器和后退制动离合器,经由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8的动力传递被切断。此外,通过变速机构26变速的发动机10的旋转(旋转驱动力)经由变速器输出轴(输出轴)42及差速机构44被传递至驱动轮12。
车辆驾驶席地板上配置有驾驶员自由操作的制动踏板46,并且驾驶员操作制动踏板46时,制动开关48输出导通信号。
在变速器输入轴24的附近设有NT传感器(转速传感器)50,通过变矩器22的涡轮转轮的转速,输出表示变速器输入轴24的转速的脉冲信号。
在各车轮12的附近设有车轮速传感器52,通过车轮的旋转速度,输出与车速(车辆14的行驶速度)成比例的脉冲信号,并且在选挡杆34的附近设有位置传感器54,输出与由驾驶员选择的P、R、N、D、S等挡(和每一速的换挡指令)相应的信号。
而且,在方向盘36的附近设有转向角传感器56,输出与驾驶员对方向盘36操作的转向量(转向角)相应的信号,并且在油门踏板16的附近设有油门开度传感器58,生成与驾驶员操作的油门开度AP相应的输出。
上述升挡开关40a等的输出被送至换挡控制器60。换挡控制器60由电子控制单元构成,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具有由CPU、ROM、RAM、I/O等构成的微机。另外,换挡控制器60相当于本发明中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另外,为了控制发动机10的动作,设有同样由电子控制单元构成的发动机控制器70。发动机控制器70具有生成表示发动机10的转速NE的输出的曲轴角传感器72、生成表示发动机10的负载PBA的输出的绝对压传感器74、以及未图示的其他传感器组,并且构成为与换挡控制器60自由通信。
换挡控制器60基于从油门开度传感器58检测出的油门开度AP和从车轮速传感器52的输出检测出的车速,按照预先设定的特性(变速映射图)来选择目标变速挡,控制应从油压供应机构32供应的油压,从而建立该目标变速挡。
此外,发动机控制器70基于从油门开度传感器58的输出检测出的油门开度AP和从曲轴角传感器72检测出的发动机转速NE,按照预先设定的特性来计算燃料喷射量(和点火正时),并且基于检测出的油门开度AP并按照预先设定的特性来计算DBW机构20的节气门开度,控制其致动器的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3对本实施例的换挡控制器60的动作进行概说。
如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当从手动变速模式向自动变速模式复原时,无论车辆14的行驶状态等如何,都将巡航行驶判定前维持手动变速模式的时间(规定时间)始终设定为固定值。
但是,作为在D挡行驶中操作换挡拨片40而向手动变速模式(D挡换挡拨片模式)转移的情况,想定转弯前或在长的下坡上运用发动机制动的情况、在上坡得到充分的加速力的情况等、操作降挡开关40b来执行降挡的情况,而在D挡行驶中操作升挡开关40a的情况较少。
即,在D挡行驶中操作了降挡开关40b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反映驾驶员的意图而选择手动变速模式,因此该情况下较久地维持手动变速模式(D挡换挡拨片模式)可以说是更符合驾驶员的意图的控制。
例如,如图3所示,以车辆14转弯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一般而言,想定驾驶员意欲在转弯前操作换挡拨片40的降挡开关40b来执行降挡(压下拨片),在该状态下(降挡的状态下)一边踩踏油门踏板一边进行转弯动作。
但是,若如现有技术那样,维持手动变速模式的规定时间(定时的值)一律设定为固定值,则存在从操作降挡开关40b起至向自动变速模式复原为止的时间短、车辆14开始转弯动作前向自动变速模式复原的情况,可能不能执行与驾驶员的意图相应的控制。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关于考虑到正确地反映驾驶员的意图的D挡行驶中的降挡指示,将维持手动变速模式的规定时间设得较长。
此外,如上所述,在D挡行驶中操作升挡开关40a的情况少,因此该情况下是驾驶员的误操作的可能性不低。因此,本实施例中,该情况下将规定时间设定得短,提前向自动变速模式复原,换言之提前解除升挡,使得能充分确保加速性能。
此外,驾驶员反复操作换挡拨片40的情况下是误操作的可能性低,因此驾驶员连续操作换挡拨片40的情况下优选维持手动变速模式。但是,如果指示连续的变速动作,则车辆14的行驶状态也大幅变化,结果是,到作为向自动变速模式复原的条件的巡航行驶开始为止,需要时间,因此可能产生使这之前维持手动变速模式的规定时间长反而不遵循驾驶员的意图的结果。因此,连续操作换挡拨片40时,将规定时间设为通常情况以下的值。
此外,一般而言,D挡换挡拨片模式大多在中速挡下使用,因此在低速挡或高速挡下的行驶中操作换挡拨片40的情况下也使得提前向自动变速模式复原。特别是,在低速挡下,有意操作换挡拨片40来进行变速的情况少,因此在低速挡下,使得更提前地向自动变速模式复原。
此外,如图3所示,不希望在车辆14的转弯中执行变速动作,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该情况下即使操作了换挡拨片40也不执行变速动作,而且不向自动变速模式复原,维持当前变速挡。
图4是用于说明参照图3所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换挡控制器60的动作的流程图,图5是用于对图4的流程图所示的定时(规定时间)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下面进行说明,在S10中,判断从转向角传感器56的输出得到的方向盘36的转向角是否不足规定值,即车辆14是否在转弯中(S:处理步骤)。
在S10中被肯定,判断为车辆14不在转弯中的情况下进入S12,判断是否操作了换挡拨片40(更正确而言,是升挡开关40a或降挡开关40b中的任一者)。
在S12中也被肯定的情况下进入S14,将自动变速器40的变速模式转移至手动变速模式(已经是手动变速模式的情况下维持),进入S16,判断这次的换挡拨片操作是否为转移至手动变速模式后初次的操作(更正确而言,是在自动变速模式下行驶中的操作,即成为向手动变速模式转移的契机的操作)。
在S16中被肯定时进入S18,选择与当前变速挡对应的初始定时(后述)作为规定时间,另一方面,在S16中被否定时、即判断为在当前手动变速模式下驾驶员连续地输入换挡指示时进入S20,选择与当前变速挡对应的通常定时(后述)(替换之前设定的定时的值)。另外,此处所谓的规定时间是在向自动变速模式转移(复原)前被计时的时间,是指在向手动变速模式转移后强制维持该手动变速模式的时间。
此处,参照图5对初始定时及通常定时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通过升挡开关40a输入升挡指示的情况和通过降挡开关40b输入降挡指示的情况下使决定向自动变速模式复原的规定时间的值变化,并且转移至手动变速模式后初次操作的情况和转移至手动变速模式后第二次转移的操作的情况下使该规定时间的值变化。另外,将转移至手动变速模式后初次操作的情况下作为规定时间而被选择的值称作初始定时,将转移至手动变速模式后第二次转移的操作的情况下作为规定时间而被选择的值称作通常定时。此外,图5中初次输入降挡指示的情况下的规定时间(初始降挡定时)用向右45度的阴影线表示,初次输入升挡指示的情况下的规定时间(初始升挡定时)用向左45度的阴影线表示,有第二次以后的换挡拨片时应用的通常定时用空白表示(即在图5所示的柱形图中,从左起示出初始降挡定时、初始升挡定时、通常定时)。
具体而言,在D挡换挡拨片模式下,变速挡为规定变速挡(图5的例子中3速)以上时,将输入了降挡指示的情况下的规定时间的值设定得比输入了升挡指示的情况下的值长。
此外,如上所述,D挡换挡拨片模式大多在中速挡下使用,在低速挡或高速挡下的行驶中操作了换挡拨片40的情况下,是驾驶员的误操作的可能性高。因此本实施例中,将变速挡为第2规定变速挡(图5的例子中为5速)以上的情况下的规定时间的值设定在变速挡为规定变速挡以上且不足第2规定变速挡的情况下(图5的例子中为3、4速)的规定时间的值以下。
此外,认为驾驶员对换挡拨片40的操作为第二次以后的情况下,换言之,驾驶员连续输入了换挡指示的情况下,更加正确地反映了驾驶员的意图,另一方面,车辆的行驶状态达到巡航行驶为止的时间变长,因此换挡拨片40的操作为第二次以后的情况下(连续地操作换挡拨片40的情况下)将规定时间的值设定得较短(在初次操作的情况以下)。另外,本实施例中,对规定时间进行计时的定时由倒计时定时形成。
返回图4继续说明,在S12中被否定的情况下进入S22,判断当前手动变速模式是否为执行中。在S22中被否定的情况下、即判断为车辆14继续在自动变速模式下行驶中的情况下,跳过以下的处理,结束程序。
另一方面,在S22中被肯定的情况下进入S24,判断S18或S20中设定的定时的值是否已变为0(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在S24中被肯定的情况下进入S26,判断车辆14当前是否为巡航行驶中。S26的判断相当于判断驾驶员对车辆14是否有加速或减速的要求,具体而言,根据油门开度传感器58的输出得到的油门开度AP的变化量ΔAP在规定量以下、且制动开关48未输出导通信号的情况下,判断为车辆14在巡航行驶中。
在S26中也被肯定的情况下进入S28,从手动变速模式向自动变速模式复原。另一方面,在S24或S26中被否定的情况下,跳过上述处理,结束程序。
此外,在S10中被否定的情况下、即方向盘36的转向角为规定值以上、判断为车辆14在转弯中的情况下进入S30,维持S18或S20中设定的倒计时定时的值,换言之暂停定时的计时。此外,在S10中被肯定的期间,即使在驾驶员操作了换挡拨片40的情况下,也拒绝通过该操作输入的换挡指示(升挡指示或降挡指示)(使其无效)。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换挡控制器60)具有:变速器30(变速机构26、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8),其将装载于车辆14的发动机(驱动源。内燃机)10的输出进行变速后传递至输出轴(变速器输出轴)42;升挡指示单元(升挡指示部)(例如升挡开关40a),其由所述车辆14的驾驶员操作而输出对所述变速器30的变速挡进行升挡的指示;降挡指示单元(降挡指示部)(例如降挡开关40b),其与所述升挡开关40a分体且间隔开地设置,并且由所述驾驶员操作而输出对所述变速器30的变速挡进行降挡的指示;自动变速模式,在该自动变速模式中,根据所述车辆14的行驶状态自动地选择所述变速挡30;以及手动变速模式,在该手动变速模式中,根据所述升挡开关40a或降挡开关40b的输出选择所述变速挡30,所述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构成为,具有模式维持单元(模式維持部)(例如S18),该模式维持单元在所述驾驶员操作了所述升挡开关40a或降挡开关40b时,按规定时间维持所述手动变速模式,并且,在所述变速挡30为规定变速挡(例如3速)以上时,将操作所述升挡开关40a的情况下的所述规定时间(初始升挡定时)设定成比操作所述降挡开关40b的情况下的所述规定时间(初始降挡定时)短。因此,能够根据被想定为驾驶员的手动变速的意图的状况,判断向自动变速模式的复原,从而能够使自动变速器30的便利性提高。
即,作为驾驶员希望利用手动变速模式变速的情况,一般而言想定的是,运用发动机制动的情况或想得到加速力的情况等,因此认为经由降挡开关40b的降挡指示正确地反映了驾驶员的变速意图,另一方面,经由升挡开关40a的升挡指示是驾驶员的误操作的可能性较高。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中,作为维持手动变速模式的时间(规定时间),与指示降挡开关40b的情况下相比,在操作了升挡开关40a的情况下被设定得短,使得能够进一步提前向自动变速模式复原。
此外,所述模式维持单元构成为将所述变速挡不足所述规定变速挡的情况下的所述规定时间设定在所述变速挡为所述规定变速挡以上的情况下的所述规定时间以下(S18),即根据变速挡变更规定时间,因此除了上述效果外,还能够进一步反映驾驶员利用手动变速的意图,使自动变速器30的便利性进一步提高。
此外,所述模式维持单元构成为将所述变速挡为超过所述规定变速挡的第2规定变速挡(例如5速)以上的情况下的所述规定时间设定在所述变速挡为所述规定变速挡以上且不足所述第2规定变速挡的情况下的所述规定时间以下(S18),因此除了上述效果外,还能够进一步反映驾驶员利用手动变速的意图,使自动变速器30的便利性进一步提高。
此外,所述模式维持单元构成为当所述驾驶员连续操作所述升挡开关40a或降挡开关40b时,将所述规定时间设定在最初操作所述升挡开关40a或降挡开关40b时的所述规定时间以下,即驾驶员连续发出换挡指示时,设定成缩短规定时间(S16、S20),因此除了上述效果外,还能够进一步反映驾驶员利用手动变速的意图,使自动变速器30的便利性进一步提高。
此外,具有检测所述车辆的方向盘36的转向角的转向角检测单元(转向角传感器)56,所述模式维持单元构成为在所述检测出的转向角为规定值以上的期间,暂停所述规定时间的计时(S10、S30),因此除了上述效果外,还能够避免车辆14在转弯中向自动变速模式复原,从而能够使自动变速器30的便利性进一步提高。
此外,所述升挡开关40a及降挡开关40b构成为设置在所述车辆14的方向盘36背面,因此除了具有上述效果外,即使是容易引起驾驶员误操作的情况下,也能够反映驾驶员的意图,使自动变速器30的便利性进一步提高。
另外,自动变速器30的种类不限于有级变速器,也可以是无级变速器。
此外,关于驱动源,以发动机1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是像混合动力车那样利用发动机10和电动机来行驶的类型。
标号说明
10:发动机(内燃机。驱动源);12:驱动轮;14:车辆;26:变速机构(自动变速器);28:前进后退切换机构(自动变速器);30:自动变速器;34:选挡杆;36:方向盘;40:换挡拨片;40a:升挡开关(升挡指示单元);40b:降挡开关(降挡指示单元);42:变速器输出轴(输出轴);56:转向角传感器;60:换挡控制器(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后)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具有:
变速器,其将装载于车辆中的驱动源的输出进行变速后传递至输出轴;
升挡指示单元,其由所述车辆的驾驶员操作而输出对所述变速器的变速挡进行升挡的指示;
降挡指示单元,其与所述升挡指示单元分体且间隔开地设置,并且由所述驾驶员操作而输出对所述变速器的变速挡进行降挡的指示;
自动变速模式,在该自动变速模式中,根据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自动地选择所述变速挡;以及
手动变速模式,在该手动变速模式中,根据所述升挡指示单元或降挡指示单元的输出选择所述变速挡,
所述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有模式维持单元,该模式维持单元在所述驾驶员操作了所述升挡指示单元或降挡指示单元时,按规定时间维持所述手动变速模式,并且在所述变速挡为规定变速挡以上时,将操作所述升挡指示单元的情况下的所述规定时间设定成比操作所述降挡指示单元的情况下的所述规定时间短,
所述模式维持单元将所述变速挡为超过所述规定变速挡的第2规定变速挡以上的情况下的所述规定时间设定在所述变速挡为所述规定变速挡以上且不足所述第2规定变速挡的情况下的所述规定时间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式维持单元将所述变速挡不足所述规定变速挡的情况下的所述规定时间设定在所述变速挡为所述规定变速挡以上的情况下的所述规定时间以下。
3.(删除)
4.(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驾驶员连续操作所述升挡指示单元或降挡指示单元时,所述模式维持单元将所述规定时间设定在最初操作所述升挡指示单元或降挡指示单元时的所述规定时间以下。
5.(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2和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具有检测所述车辆的方向盘的转向角的转向角检测单元,
在检测出的所述转向角为规定值以上的期间,所述模式维持单元暂停所述规定时间的计时。
6.(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2、4和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挡指示单元及降挡指示单元被设在所述车辆的方向盘背面。
说明或声明(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的内容
(1)向权利要求1补入了权利要求3中记载的技术特征“所述模式维持单元将所述变速挡为超过所述规定变速挡的第2规定变速挡以上的情况下的所述规定时间设定在所述变速挡为所述规定变速挡以上且不足所述第2规定变速挡的情况下的所述规定时间以下”。
(2)删除了权利要求3。
(3)与此相应地修改了权利要求4-6。
2、说明
补入到权利要求1中的上述技术特征没有被记载在任何对比文件中。
本发明通过该技术特征,能够进一步反映驾驶员的手动变速的意图,进一步提高自动变速器的便利性。

Claims (6)

1.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具有:
变速器,其将装载于车辆中的驱动源的输出进行变速后传递至输出轴;
升挡指示单元,其由所述车辆的驾驶员操作而输出对所述变速器的变速挡进行升挡的指示;
降挡指示单元,其与所述升挡指示单元分体且间隔开地设置,并且由所述驾驶员操作而输出对所述变速器的变速挡进行降挡的指示;
自动变速模式,在该自动变速模式中,根据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自动地选择所述变速挡;以及
手动变速模式,在该手动变速模式中,根据所述升挡指示单元或降挡指示单元的输出选择所述变速挡,
所述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有模式维持单元,该模式维持单元在所述驾驶员操作了所述升挡指示单元或降挡指示单元时,按规定时间维持所述手动变速模式,并且在所述变速挡为规定变速挡以上时,将操作所述升挡指示单元的情况下的所述规定时间设定成比操作所述降挡指示单元的情况下的所述规定时间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式维持单元将所述变速挡不足所述规定变速挡的情况下的所述规定时间设定在所述变速挡为所述规定变速挡以上的情况下的所述规定时间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式维持单元将所述变速挡为超过所述规定变速挡的第2规定变速挡以上的情况下的所述规定时间设定在所述变速挡为所述规定变速挡以上且不足所述第2规定变速挡的情况下的所述规定时间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驾驶员连续操作所述升挡指示单元或降挡指示单元时,所述模式维持单元将所述规定时间设定在最初操作所述升挡指示单元或降挡指示单元时的所述规定时间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具有检测所述车辆的方向盘的转向角的转向角检测单元,
在检测出的所述转向角为规定值以上的期间,所述模式维持单元暂停所述规定时间的计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挡指示单元及降挡指示单元被设在所述车辆的方向盘背面。
CN201580044934.8A 2014-09-01 2015-08-28 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Active CN1065747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77216 2014-09-01
JP2014177216 2014-09-01
PCT/JP2015/074441 WO2016035711A1 (ja) 2014-09-01 2015-08-28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74712A true CN106574712A (zh) 2017-04-19
CN106574712B CN106574712B (zh) 2018-09-07

Family

ID=55439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4934.8A Active CN106574712B (zh) 2014-09-01 2015-08-28 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95049B2 (zh)
JP (1) JP6359108B2 (zh)
CN (1) CN106574712B (zh)
WO (1) WO201603571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36262A (zh) * 2018-08-17 2020-02-25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档位切换方法、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26689B2 (en) * 2017-06-28 2022-05-10 Jatco Ltd Shifter abnormality diagnosis device and shifter abnormality diagnosis method
DE112018003090T5 (de) * 2017-07-26 2020-03-26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Getriebesteuervorrichtung
CN111868417B (zh) * 2018-03-16 2022-02-22 加特可株式会社 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DE102019117632A1 (de) * 2019-07-01 2021-01-07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Steuereinheit und Verfahren zur Bereitstellung eines manuellen Schaltmodus
KR20220126563A (ko) * 2021-03-09 2022-09-1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전자식 변속기구의 오조작 방지방법 및 시스템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99716A (ja) * 2008-06-10 2009-12-24 Toyota Motor Corp 無段変速機
JP4417319B2 (ja) * 2005-11-08 2010-02-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変速制御装置
JP4417320B2 (ja) * 2005-11-08 2010-02-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変速制御装置
CN102537311A (zh) * 2010-12-24 2012-07-04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驱动力控制装置
CN103016708A (zh) * 2011-09-21 2013-04-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变速控制装置
CN103381817A (zh) * 2012-05-02 2013-11-06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控制装置
CN104514873A (zh) * 2013-10-01 2015-04-15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控制自动换挡变速器的方法和设备
CN104747705A (zh) * 2013-12-27 2015-07-01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无级变速器的变速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96498B2 (ja) * 1994-05-02 2001-08-06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車両用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4300728B2 (ja) * 2001-10-17 2009-07-22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変速操作装置
JP4239925B2 (ja) * 2004-08-06 2009-03-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変速制御装置
JP4113173B2 (ja) * 2004-09-29 2008-07-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5136231B2 (ja) * 2008-06-12 2013-02-0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変速制御装置
JP5316184B2 (ja) * 2009-04-09 2013-10-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変速制御装置
WO2013027294A1 (ja) * 2011-08-25 2013-02-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17319B2 (ja) * 2005-11-08 2010-02-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変速制御装置
JP4417320B2 (ja) * 2005-11-08 2010-02-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変速制御装置
JP2009299716A (ja) * 2008-06-10 2009-12-24 Toyota Motor Corp 無段変速機
CN102537311A (zh) * 2010-12-24 2012-07-04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驱动力控制装置
CN103016708A (zh) * 2011-09-21 2013-04-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变速控制装置
CN103381817A (zh) * 2012-05-02 2013-11-06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控制装置
CN104514873A (zh) * 2013-10-01 2015-04-15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控制自动换挡变速器的方法和设备
CN104747705A (zh) * 2013-12-27 2015-07-01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无级变速器的变速控制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36262A (zh) * 2018-08-17 2020-02-25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档位切换方法、装置
CN110836262B (zh) * 2018-08-17 2021-09-07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档位切换方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35711A1 (ja) 2016-03-10
CN106574712B (zh) 2018-09-07
JP6359108B2 (ja) 2018-07-18
US20170284537A1 (en) 2017-10-05
US10295049B2 (en) 2019-05-21
JPWO2016035711A1 (ja) 2017-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74712A (zh) 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CN102211578B (zh) 汽车运行方法
US6507780B2 (en) Controller for the drive train of a motor vehicle
EP3381739A1 (en) Electric-vehicle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CN105431340B (zh) 混合动力车辆及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方法
CN101379322A (zh) 车辆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CN101874173B (zh) 自动变速器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8725421B (zh) 车辆的驱动力控制装置
US9434373B2 (e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ontrol device
WO1986004865A1 (e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vehicles
US7101313B2 (en) Motor vehicle powertrain control method for low traction conditions
CN108533734B (zh) 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控制装置
CN101797919B (zh) 车辆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及车辆驱动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09103170A (ja) 車載有段自動変速機の変速制御装置
JP2009085328A (ja) 車両の制御装置
CN100436788C (zh) 内燃发动机的燃料切断控制系统
CN105905115A (zh) 用于减少由机动车辆的发动机使用的燃料量的方法
CN107061550A (zh) 用于车辆的控制器以及用于车辆的控制方法
CN100470098C (zh) 车辆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控制装置和变速控制方法
CN105723129A (zh) 车辆的控制系统
EP1674755B1 (en) Automatic shift control apparatus
CN109854732B (zh) 车辆的控制装置
CN104736823A (zh) 车辆用驱动装置
US9217502B2 (en) Electronic transmission control system
WO2013073057A1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の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