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71708A - 将动力线固定于基础部件的固定用具、固定组件以及固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将动力线固定于基础部件的固定用具、固定组件以及固定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571708A CN106571708A CN201610873239.9A CN201610873239A CN106571708A CN 106571708 A CN106571708 A CN 106571708A CN 201610873239 A CN201610873239 A CN 201610873239A CN 106571708 A CN106571708 A CN 1065717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ding
- holding appliance
- appliance
- power line
- claw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30—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on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 H02G3/32—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on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using mounting clamp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56—Manufacturing winding connections
- H02K15/0062—Manufacturing the terminal arrangement per se; Connecting the terminals to an external circuit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3/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windings
- H02K2203/06—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wiring leads, i.e. conducting wires for connecting the winding termin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将动力线固定于基础部件的固定用具、固定组件以及固定方法。提供一种既能够防止保持用具本身的大型化又能够根据需要连保持用具带动力线一起固定于基础部件的固定用具。用于将保持连接于定子线圈的多个动力线(16)而约束该多个动力线(16)的相对运动的保持用具(12)固定于电机壳体的固定用具(14)具备:供紧固于电机壳体的螺栓插通的紧固孔(30)和能够安装保持了动力线(16)的状态的保持用具(12)的安装部。安装部包括:容纳保持用具(12)的容纳空间、夹持保持用具(12)的保持爪(26)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连接于旋转电机的动力线固定于基础部件的固定用具、固定组件以及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搭载于混合动力车辆、电动汽车等电动车辆的车载旋转电机广为人知。这样的旋转电机连接有用于供给来自电源的电力的动力线。一般来说,动力线的一端与定子线圈连接,动力线的另一端与安装于电机壳体的端子台(端子板)连接。另外,在多数情况下,动力线的另一端安装有动力线侧端子,该动力线侧端子被螺栓紧固于在端子台设置的母线。
在此,在如三相电机那样具有三相的定子线圈的旋转电机的情况下,动力线也存在三相,即,存在三根。以往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为了固定这三根动力线的相对的位置,使用保持三根动力线的部件(保持用具)(例如专利文献1等)。通过使用这样的保持用具来固定三根动力线的相对位置关系,能够减少对各动力线定位所花费的工夫。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280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以往的结构中,虽然三根动力线被保持用具保持,但保持用具本身成为了浮在半空中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若受到振动等而保持用具大幅度地摆动,则会在动力线与动力线侧端子的紧固部位(凿紧部)和/或动力线与定子线圈的紧固部位(焊接部)作用有应力,有可能招致这些紧固部位的劣化。
于是,也考虑到:连保持用具带动力线一起固定于基础部件来限制其运动。但是,在保持用具设置了用于将其固定于基础部件的紧固部的情况下,会招致保持用具的大型化。这会招致保持用具的成本提高。另外,在保持用具大型化、重量变重了的情况下,在动力线的组装作业时施加于该动力线的负荷会变大,动力线的组装的作业性会恶化。而且,由于招致上述的紧固部位的劣化那样的大摆动并不是在所有的车辆、旋转电机发生,所以在所有的保持用具设置紧固部很浪费。
于是,目的在于,提供既能够防止保持用具本身的大型化又能够根据需要连保持用具带动力线一起固定于基础部件的固定用具、固定组件以及固定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固定用具,用于将保持连接于定子线圈的多个动力线而约束该多个动力线的相对运动的保持用具固定于基础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紧固(紧固连结)部,其紧固于所述基础部件;和安装部,其能够安装保持了所述动力线的状态的保持用具。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将固定用具后续安装(後付け装着)于保持用具,既能够防止保持用具本身的大型化又能够根据需要连保持用具带动力线一起固定于基础部件。
在另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部具备:容纳空间,其容纳所述保持用具;和两个以上的保持爪,其隔着所述容纳空间配置于两侧,对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的保持用具进行夹持。通过设置夹持保持用具的保持爪,能够以一次操作对保持用具进行安装。
在该情况下,希望所述两个以上的保持爪隔着所述容纳空间的较短方向在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通过在容纳空间的两侧分别设置多个保持爪,即使一部分的保持爪存在翘曲等,也能够防止其与保持用具的接触面积的急剧减少。
另外,在该情况下,希望所述安装部进一步具备引导爪,该引导爪与所述保持爪平行地延伸并且比所述保持爪长,将所述保持用具向所述容纳空间引导。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使保持用具的安装作业更简易化。另外,在该情况下,还希望所述两个以上的保持爪配置成在所述容纳空间的较长方向上的位置彼此不同。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避免从保持爪承受的应力的集中。
在另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部进一步具备嵌合部,该嵌合部为凸部或凹部,与设置于所述保持用具的凹部或凸部即被嵌合部嵌合。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保持用具与固定用具的接触面积增加,能够分散作用于保持用具的应力。
在该情况下,希望在规定的第一方向上,嵌合部与被嵌合部的嵌合比所述保持爪与所述保持用具的嵌合紧,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所述保持爪与所述保持用具的嵌合比嵌合部与被嵌合部的嵌合紧。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既能够提高保持用具的安装的作业性又能够更切实地减少保持用具相对于固定用具的不想要的运动。
另外,在该情况下,希望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所述嵌合部,在所述两个以上的嵌合部中,靠近所述紧固部的嵌合部的嵌合比其他的嵌合部的嵌合紧。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连一些的精度不均也能够吸收,能够提高保持用具的安装的作业性。
在另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保持爪在顶端具有向所述容纳空间内突出的返回部,所述固定用具具有位于所述保持爪的返回部的正上方的、截面コ字形的贯通孔。在此,“截面コ字形”不仅包括截面与コ字形完全一致的情况,还包括截面与コ字形相似的情况,只要既能够将贯通孔保持得小又能够降低型芯的翘曲、提高型芯的强度即可。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通过目视来确认保持用具与保持爪的卡合状态。另外,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使用薄型且确保了精度和/或强度的型芯来进行制造。
在另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具备绝缘壁,该绝缘壁介于从安装于所述安装部的保持用具突出的多个动力线之间。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更切实地担保动力线间的绝缘。
作为另一个本发明的固定组件,将连接于定子线圈的多个动力线固定于基础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保持用具,其保持所述多个动力线而约束该多个动力线的相对运动;和固定用具,所述固定用具具备:紧固部,其紧固于所述基础部件;安装部,其能够安装保持了所述动力线的状态的保持用具。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将固定用具后续安装于保持用具,既能够防止保持用具本身的大型化又能够根据需要连保持用具带动力线一起固定于基础部件。
作为另一个本发明的动力线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将多个动力线用保持用具保持,约束该多个动力线的相对运动的步骤;将所述多个动力线分别与对应的定子线圈以及端子台的端子连接的步骤;向固定用具安装保持了所述多个动力线的保持用具的步骤,所述固定用具具备能够安装所述保持用具的安装部和紧固于基础部件的紧固部;以及将安装了所述保持用具的固定用具的紧固部紧固于所述基础部件的步骤。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能够将固定用具后续安装于保持用具,既能够防止保持用具本身的大型化又能够根据需要连保持用具带动力线一起固定于基础部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将固定用具后续安装于保持用具,既能够防止保持用具本身的大型化又能够根据需要连保持用具带动力线一起固定于基础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使用固定组件固定动力线的状态的图。
图2是固定组件的立体图。
图3是保持用具的立体图。
图4是固定用具的侧视图。
图5是固定用具的正视图。
图6是用图5的A-A剖切线剖切而得到的固定组件10的剖视图。
图7是图6的B-B剖视图。
图8是说明保持爪和保持用具的形状的概略图。
图9是示出保持用具的成型所使用的模具(金属模具)的一例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固定组件,12保持用具,14固定用具,16动力线,18动力线侧端子,20插通孔,22被嵌合部,24容纳空间,26保持爪,27返回部,28引导用爪,30紧固孔,32紧固销,36贯通孔,40嵌合部,42槽,44绝缘壁,100旋转电机,102定子线圈,104电机壳体,106端子台,108紧固螺栓,110上型,112下型,114型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固定组件10固定动力线16的状态的图。另外,图2是固定组件10的立体图,图3是保持用具12的立体图。另外,图4是固定用具14的侧视图,图5是固定用具14的正视图,图6是用图5的A-A剖切线剖切而得到的固定组件10的剖视图,图7是图6的B-B剖视图。另外,以下,为了容易进行说明,将保持用具12的较长方向称为“X方向”,较短方向称为“Y方向”,与X方向和Y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Z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固定组件10将连接于三相旋转电机100的三根动力线16固定于作为基础部件的电机壳体104。在说明该固定组件10之前,简单地对动力线16进行说明。如公知的那样,动力线16是用于将定子线圈102与外部电源(未图示)连接的电缆。动力线16的一端焊接于定子线圈102,另一端连接有动力线侧端子18。动力线侧端子18是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构成的板金部件,具备供紧固螺栓108插通的插通孔18a和凿紧结合动力线16的另一端的凿紧部18b。在电机壳体104安装有端子台106,在该端子台106设置有多个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母线。动力线侧端子18通过用紧固螺栓108螺纹接合紧固于母线,从而与母线电连接,进而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固定组件10是将这样的三根动力线16在其中途(定子线圈102的端部与端子台106之间)进行保持、固定于电机壳体104的固定组件,具备保持用具12和固定用具14。如图3所示,保持用具12保持三根动力线16,约束该三根动力线16的相对的运动。保持用具12为由绝缘性的树脂形成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在保持用具12形成有三个供三根动力线16分别插通的插通孔20。三个插通孔20在X方向(保持用具12的较长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于是,通过动力线16插通在该插通孔20,三根动力线16的相对位置关系(相邻间隔)被固定。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在插通孔20内,动力线16为截面大致矩形。
另外,在保持用具12还设置有两个被嵌合部22。被嵌合部22是与设置于后述的固定用具14的嵌合部40嵌合的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被嵌合部22是设置于保持用具12的上表面的凹部。被嵌合部22(凹部)在插通孔20与插通孔20之间各设置有一个,具有在X方向上长的大致长方形的截面。
固定用具14是用于将保持了动力线16的保持用具12固定于电机壳体104的部件。该固定用具14以一次操作(one-touch)就能够后续安装于保持了动力线16的保持用具12。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固定用具14是在其底部形成有保持用具12的容纳空间24(参照图4等)的大致块状部件,具备紧固于电机壳体104的紧固部和能够安装保持用具12的安装部。紧固部具备:在固定用具14的Y方向上的一端附近、沿着Z方向贯通的紧固孔30和在该紧固孔30的附近、向Z方向下侧突出的紧固销32。固定用具14利用插通于紧固孔30的紧固螺栓螺纹接合紧固于电机壳体104。另外,在进行螺纹接合紧固时,设置于固定用具14的紧固销32插入设置于电机壳体104的销孔。利用该紧固销,可防止固定用具14以紧固螺栓为中心旋转,防止紧固螺栓的松动。
安装部具备:容纳保持用具12的容纳空间24、对保持用具12进行夹持的外侧保持爪26o和内侧保持爪26i、与保持用具12的被嵌合部22嵌合的嵌合部40等。此外,以下,在不区别外侧保持爪26o和内侧保持爪26i的情况下,省略下标i、o,仅称为“保持爪26”。
容纳空间24是其底部完全开口的空间,具有与保持用具12对应的尺寸、形状。因此,容纳空间24成为在X方向上长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在隔着该容纳空间24的Y方向上的两侧(较短方向上的两侧)设置有多个保持爪26。该保持爪26大致区分为隔着容纳空间24设置于紧固孔30的相反侧的外侧保持爪26o和隔着容纳空间24设置于螺栓孔侧的内侧保持爪26i。外侧保持爪26o是在固定用具14的Y方向上的另一端侧(与紧固孔30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在Z方向上延伸的爪,在X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两个。另外,内侧保持爪26i是在隔着容纳空间24与外侧保持爪26o相反的一侧在Z方向延伸的爪,在X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两个。如图7所示,保持用具12插入该内侧保持爪26i和外侧保持爪26o之间,被内侧保持爪26i和外侧保持爪26o夹持。
在此,参照图8对该保持爪26的形状进行说明。图8是示意地描绘出保持爪26和保持用具12的图。如图7和图8所示那样,外侧保持爪26o和内侧保持爪26i都在其顶端(下端)具有向内突出的返回部27。另外,在Z方向上长的保持爪26具有板簧那样的性质,即,具有能够在Y方向上摆动的弹性。而且,保持爪26在其成型的过程中,成为随着接近顶端而稍稍向内侧挠曲的、缓缓的弧状。此外,在图8中,为了容易理解,强调该挠度地进行了描绘,但实际上该挠度为更小。
在无负荷状态下,内侧保持爪26i的返回部27与外侧保持爪26o的返回部27的距离D2相比保持用具12的厚度D1足够小。因此,在向容纳空间24插入保持用具12时,保持爪26因弹性变形而挠曲,扩大距离D2。另外,若保持用具12完全地容纳于容纳空间24的内部,则因保持爪26的弹性复原,距离D2变成比保持用具12的厚度D1小。其结果,返回部27支承保持用具12的底面,防止该保持用具12的落下。另外,内侧保持爪26i与外侧保持爪26o的距离D3比保持用具12的厚度D1稍小。因此,在使保持用具12容纳在了容纳空间24时,内侧保持爪26i和外侧保持爪26o根据保持用具12的厚度D1以向Y方向外侧扩大的方式进行弹性变形,同时利用弹性复原力来夹持保持用具12。利用该弹性复原力,保持用具12被保持爪26夹持,限制其在Y方向上的运动。
安装部进一步还设置有三个引导用爪28。三个引导用爪28在X方向上隔开间隔排列,在引导用爪28与引导用爪28之间设置有外侧保持爪26o。引导用爪28,与外侧保持爪26o同样,是在Z方向延伸的薄板状部位,但比外侧保持爪26o长,另外,其顶端不具有返回部27。该引导用爪28也在Z方向上长,具有能够在Y方向上摆动的弹性,具有板簧那样的性质。并且,该引导用爪28也与保持爪26同样,与隔着容纳空间24位于相反侧的壁29协同动作来夹持保持用具12。另外,不具有返回部27的引导用爪28也作为将保持用具12向容纳空间24引导的导向构件而发挥功能。
即,通常,在向固定用具14安装保持用具12时,从保持用具12的上方盖上固定用具14地、将保持用具12插入容纳空间24。此时,比较短的保持爪26的顶端难以从上侧被看到,而难以调整保持爪26与保持用具12的相对位置关系。但是,比保持爪26长的引导用爪28的顶端就算从固定用具14的上侧也比较容易看到。其结果,容易将保持用具12的位置引导至合适的位置。另外,引导用爪28与壁29之间的间隙扩大与没有返回部27相应的量,从而变得容易向该间隙插入保持用具12。插入了引导用爪28与壁29之间的保持用具12沿着引导用爪28前进,从而被向容纳空间24引导。也就是说,通过设置引导用爪28,变得易于进行保持用具12相对于固定用具14的位置等的对准,另外,也变得易于确定插入时的保持用具12的行进方向。作为结果,能够更简易地进行向固定用具14安装保持用具12的作业。
在此,从图6明确可知,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保持爪26i与外侧保持爪26o的X方向上的位置错开。这是为了在保持用具12中使压缩应力所施加的部位分散开。即,在保持用具12安装在固定用具14时,保持用具12从保持爪26承受压缩应力。在使内侧保持爪26i与外侧保持爪26o的X方向上的位置相同的情况下,成为在特定的X方向上的位置处压缩应力集中。其结果,对于保持用具12的负荷变大,招致保持用具12的劣化等。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保持爪26的X方向上的位置(容纳空间24的较长方向上的位置)错开。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保持爪26i和外侧保持爪26o分别设置多个(各两个)。通过这样地隔着容纳空间24分别在两侧设置多个保持爪26,即使对保持用具12施加XY平面内的旋转和/或扭转的力,也难以发生保持用具12相对于固定用具14的运动,可更稳定地固定保持用具1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多个保持爪26和/或引导用爪28。通过这样地设置多个爪26、28,即使在成型时一部分的爪26、28产生翘曲和/或缩痕而夹持的性能劣化了的情况下,也能够用其他的爪26、28夹持保持用具12。其结果,能够降低固定用具14整体的夹持性能的不均,能够更稳定地保持保持用具12。
如图4、图7等所示,在容纳空间24的顶面设置有两个与保持用具12的被嵌合部22嵌合的嵌合部40。在本实施方式中被嵌合部22是凹部,所以嵌合部40为与该凹部嵌合的肋(突部)。在容纳空间24容纳了保持用具12时,通过该嵌合部40与被嵌合部22嵌合,保持用具12与固定用具14的接触面积增加,能够防止应力向保持用具12的特定部位的集中。作为结果,能够有效地防止保持用具12的劣化等。
另外,通过设置这样的嵌合部40,能够对利用保持爪26不能充分地限制的保持用具12的Y方向上的运动进行限制。即,保持爪26与保持用具12的嵌合在X方向上紧,在Y方向上松。因此,只用保持爪26不能充分地限制保持用具12的Y方向上的运动。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与保持用具12的被嵌合部22嵌合的嵌合部40,也限制保持用具12的Y方向上的运动。嵌合部40与被嵌合部22的嵌合在Y方向上紧,但在X方向上松。通过这样地使X方向上的嵌合松,能够比较容易地将被嵌合部22嵌合于嵌合部40。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设置两个嵌合部40,但使这两个嵌合部40的嵌合不同。即,如图6所示,在将与紧固孔30比较近的嵌合部40设为“主嵌合部40m”、剩下的嵌合部40设为“副嵌合部40s”的情况下,副嵌合部40s与被嵌合部22的嵌合比主嵌合部40m与被嵌合部22的嵌合松。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即使在成型的过程中产生由翘曲和/或缩痕等引起的一些尺寸误差,也能够用副嵌合部40s与被嵌合部22的松的嵌合来将该误差吸收。作为结果,能够防止固定用具14向保持用具12的组装性的下降。
在此,从图3明确可知,动力线16从保持了动力线16的保持用具12的上表面突出。如图6所示,为了避免该动力线16与固定用具14干涉,在固定用具14还形成有分别容纳各动力线16的槽42。在槽42与槽42之介有由树脂构成的壁44。该壁44作为确保动力线16与动力线16之间的绝缘的绝缘壁而发挥功能。通过存在这样的绝缘壁44,可更切实地担保动力线16间的绝缘。即,在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向保持用具12后续安装固定用具14的情况下,有可能因在该作业时所发生的冲击等导致动力线16的覆膜损伤。但是,通过使动力线16间介有绝缘壁,即使动力线16的覆膜损伤了,也能够使动力线16间切实地绝缘。
在此,如图2所示,在固定用具14中保持爪26的正上方位置,形成有大致コ字形的贯通孔36。参照图9对设置这样的贯通孔36的理由进行说明。图9是示出固定用具14成型所使用的模具110、112、114的一例的图。在图9中,双点划线示出用这些模具110、112、114成型的固定用具14的形状。本实施方式的固定用具14利用使用了图9所示的上型110和下型112的注射模塑成型而形成。不过,保持爪26的返回部27那样的沉割(under cut)形状只用上型110和下型112无法成型,需要型芯114。在此,在对返回部27的形状进行成型的情况下,型芯114只要做成具有与返回部27的突出量相当的厚度的平板状即可。但是,型芯114由于与其长度相比其厚度非常薄,所以在仅为平板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精度(翘曲)和/或强度的问题。当然,可以通过使型芯114比必要程度还厚来担保其精度和/或强度,但在该情况下,形成于成型品(固定用具14)的贯通孔36变大,会影响固定用具14的强度等。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型芯114为截面コ字形,既将贯通孔36保持得小,又降低该型芯114的翘曲,另外,提高型芯114的强度。于是,通过使用这样的型芯114,在成型了的固定用具14中的保持爪26的正上方位置形成大致コ字形的贯通孔36。在此,由于该贯通孔36位于保持爪26的正上方,所以在从上侧窥视贯通孔36时,能够看得到保持爪26的返回部27附近。因此,该贯通孔36能够利用于对保持爪26与保持用具12的卡合状态的目视确认。
接着,对使用了这样的固定组件10的动力线16的固定(组装)的流程进行说明。在固定动力线16时,首先,将没有与定子线圈102、端子台106连接的未连接的动力线16组装到保持用具12。具体而言,例如,将未连接的动力线16插通到保持用具12的插通孔20,其后,对插通孔20的两端进行热填缝(heat caulk)等,防止动力线16的脱落。另外,作为另一个例子,也可以将三个动力线16在保持用具12的模具内进行定位,在该状态下,向模具内注射树脂,成型保持用具12,并且对动力线16进行树脂造型固定。
在三个动力线16被保持用具12保持后,将各动力线16连接于定子线圈102以及端子台106的母线。即,动力线16的连接作业在未向保持用具12安装固定用具14的状态下进行。因此,与在安装了固定用具14的状态下进行的情况相比,对动力线16施加的负荷小,容易处理动力线16。
在将动力线16连接于定子线圈102和端子台106后,接着,若有需要,则向保持用具12安装固定用具14。此外,根据搭载的车辆和/或旋转电机100的种类,也有很多时候不需要固定用具14。即,在比较而言可以缩短动力线16的情况下和/或预想到振动的影响小的情况下,无需将保持用具12固定于电机壳体104。在该情况下,无需向保持用具12安装固定用具14。
另一方面,在动力线16某种程度上长,另外,预想到某种程度上的振动的影响的情况下等,希望将保持用具12固定于电机壳体104。这是因为在动力线16振动了的情况下,在动力线16与定子线圈102的焊接部、和/或动力线16与动力线侧端子18的连接部(凿紧部18b)会作用有应力,有可能这些焊接部和/或凿紧部18b发生劣化。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向保持用具12后续安装固定用具14,经由该固定用具14将保持用具12固定于电机壳体104。
具体而言,将固定用具14从保持用具12的上侧盖上,将保持用具12向容纳空间24插入。并且,将保持用具12用保持爪26夹持的同时使保持用具12的下端卡定于保持爪26的返回部27。另外,同时,向保持用具12的被嵌合部22嵌合固定用具14的嵌合部40。由此,保持用具12被安装于固定用具14。其后,将固定用具14的紧固销32插入电机壳体104的销孔,并且使用紧固螺栓将固定用具14螺纹接合紧固于电机壳体104。由此,保持了动力线16的保持用具12固定于电机壳体104,从而限制保持用具12的运动,进而限制动力线16的运动。于是,作为结果,能够降低作用于焊接部和/或凿紧部18b的应力。
从以上的说明明确可知,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用于将保持用具12固定于电机壳体104的固定用具14后续安装于保持用具12。因此,动力线16与定子线圈102以及动力线16与端子台106的连接作业等,能够在无固定用具14、容易进行动力线16的处理的状态下进行。作为结果,能够防止动力线连接的作业性恶化。另外,由于能够后续安装固定用具14,所以在无需保持用具12的固定的车型和/或旋转电机100的情况下,可以省略固定用具14。作为结果,能够根据车型和/或旋转电机100的种类选择合适的结构。
此外,至此说明了的结构是一个例子,只要至少具备能够向保持了动力线16的状态下的保持用具12后续安装的固定用具14即可,其他的结构可以进行适当地变更。例如,固定用具14不限于用保持爪26夹持,也可以利用其他的手段安装到保持用具12。例如,也可以是在固定用具14形成与保持用具12对应的孔、向该孔压入保持用具12的结构等。不过,若考虑作业性,则希望固定用具14是以一次操作就能够安装保持用具12的结构。在此,“以一次操作就能够安装”是指不使用特别的夹具等,而通过进行一个动作就能够安装。作为一个动作的种类,例如可举出“按压”、“插入”、“旋转”、“拉拽”等。另外,若只通过保持爪26就能够得到足够的保持力,则可以省略嵌合部4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嵌合部40设为凸部,被嵌合部22设为凹部,但也可以与此相反。另外,供固定用具14安装的基础部件不限于电机壳体,也可以是旋转电机100的定子芯等。
Claims (12)
1.一种固定用具,用于将保持连接于定子线圈的多个动力线而约束该多个动力线的相对运动的保持用具固定于基础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紧固部,其紧固于所述基础部件;和安装部,其能够安装保持了所述动力线的状态的保持用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具备:容纳空间,其容纳所述保持用具;和两个以上的保持爪,其隔着所述容纳空间配置于两侧,对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的保持用具进行夹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以上的保持爪隔着所述容纳空间的较短方向在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固定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还具备引导爪,该引导爪与所述保持爪平行地延伸并且比所述保持爪长,将所述保持用具向所述容纳空间引导。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中所述的固定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以上的保持爪配置成在所述容纳空间的较长方向上的位置彼此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中所述的固定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还具备嵌合部,该嵌合部为凸部或凹部,与设置于所述保持用具的凹部或凸部即被嵌合部嵌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用具,其特征在于,在规定的第一方向上,嵌合部与被嵌合部的嵌合比所述保持爪与所述保持用具的嵌合紧,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所述保持爪与所述保持用具的嵌合比嵌合部与被嵌合部的嵌合紧。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固定用具,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所述嵌合部,在所述两个以上的嵌合部中,靠近所述紧固部的嵌合部的嵌合比其他的嵌合部的嵌合紧。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中所述的固定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爪在顶端具有向所述容纳空间内突出的返回部,
所述固定用具具有位于所述保持爪的返回部的正上方的、截面コ字形的贯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中所述的固定用具,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绝缘壁,该绝缘壁介于从安装于所述安装部的保持用具突出的多个动力线之间。
11.一种固定组件,将连接于定子线圈的多个动力线固定于基础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保持用具,其保持所述多个动力线而约束该多个动力线的相对运动;和
固定用具,所述固定用具具备:紧固部,其紧固于所述基础部件;以及安装部,其能够安装保持了所述动力线的状态的保持用具。
12.一种动力线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将多个动力线用保持用具保持,约束该多个动力线的相对运动的步骤;
将所述多个动力线分别与对应的定子线圈以及端子台的端子连接的步骤;
将保持了所述多个动力线的保持用具安装于固定用具的步骤,所述固定用具具备能够安装所述保持用具的安装部和紧固于基础部件的紧固部;以及
将安装了所述保持用具的固定用具的紧固部紧固于所述基础部件的步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199270A JP6354726B2 (ja) | 2015-10-07 | 2015-10-07 | 動力線を基盤部材に固定する固定アセンブリ、および、固定方法 |
JP2015-199270 | 2015-10-0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571708A true CN106571708A (zh) | 2017-04-19 |
CN106571708B CN106571708B (zh) | 2019-03-29 |
Family
ID=57209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873239.9A Active CN106571708B (zh) | 2015-10-07 | 2016-09-30 | 将动力线固定于基础部件的固定用具、固定组件以及固定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0439466B2 (zh) |
EP (1) | EP3154164B1 (zh) |
JP (1) | JP6354726B2 (zh) |
CN (1) | CN106571708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84058A (zh) * | 2018-07-24 | 2020-02-1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母线单元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173700B2 (ja) * | 2019-01-18 | 2022-11-16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クランプ治具 |
JP7447617B2 (ja) * | 2020-03-30 | 2024-03-12 | 株式会社アイシン | 回転電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41320A (zh) * | 2004-08-27 | 2006-03-01 |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 多极连接器 |
CN104064497A (zh) * | 2013-03-21 | 2014-09-24 |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 分批式立式基板处理装置和基板保持用具 |
CN104253503A (zh) * | 2013-06-25 | 2014-12-31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电机、尤其是电动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141226Y2 (zh) * | 1972-04-22 | 1976-10-07 | ||
JPH073810Y2 (ja) * | 1987-10-22 | 1995-01-30 | 国産電機株式会社 | 磁石発電機用電機子 |
JPH0680363U (ja) * | 1993-04-15 | 1994-11-08 | 東芝機器株式会社 | 電動機 |
US5762507A (en) * | 1995-07-31 | 1998-06-09 | Yazaki Corporation | Connector for wire and flat cab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KR100543096B1 (ko) * | 2003-11-28 | 2006-01-20 | 삼성광주전자 주식회사 | 모터 |
US7607220B2 (en) * | 2004-03-22 | 2009-10-27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s in a hybrid electro-mechanical transmission |
JP2005318726A (ja) * | 2004-04-28 | 2005-11-10 | Nissan Motor Co Ltd | 電動機の固定子保持構造 |
JP2007068259A (ja) * | 2005-08-29 | 2007-03-15 | Hino Motors Ltd | 交流回転機の配線接続構造 |
JP5014065B2 (ja) * | 2007-11-01 | 2012-08-29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圧縮機 |
JP2013058387A (ja) | 2011-09-08 | 2013-03-28 | Denso Corp | 端子台ユニット |
JP5852489B2 (ja) * | 2012-03-26 | 2016-02-03 |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 電動機 |
JP5998871B2 (ja) | 2012-11-22 | 2016-09-28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
JP2014128095A (ja) | 2012-12-26 | 2014-07-07 | Toyota Motor Corp | 動力線固定部材 |
CN204216711U (zh) * | 2014-11-28 | 2015-03-18 | 浙江松田汽车电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汽车雨刮的无刷电机 |
-
2015
- 2015-10-07 JP JP2015199270A patent/JP6354726B2/ja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9-30 CN CN201610873239.9A patent/CN106571708B/zh active Active
- 2016-10-04 EP EP16192143.2A patent/EP3154164B1/en active Active
- 2016-10-05 US US15/285,917 patent/US10439466B2/en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11-28 US US16/202,286 patent/US11108299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41320A (zh) * | 2004-08-27 | 2006-03-01 |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 多极连接器 |
CN104064497A (zh) * | 2013-03-21 | 2014-09-24 |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 分批式立式基板处理装置和基板保持用具 |
CN104253503A (zh) * | 2013-06-25 | 2014-12-31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电机、尤其是电动机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84058A (zh) * | 2018-07-24 | 2020-02-1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母线单元 |
CN110784058B (zh) * | 2018-07-24 | 2021-12-24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母线单元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439466B2 (en) | 2019-10-08 |
US11108299B2 (en) | 2021-08-31 |
US20190097490A1 (en) | 2019-03-28 |
JP6354726B2 (ja) | 2018-07-11 |
US20170104384A1 (en) | 2017-04-13 |
EP3154164B1 (en) | 2020-06-24 |
CN106571708B (zh) | 2019-03-29 |
JP2017073887A (ja) | 2017-04-13 |
EP3154164A1 (en) | 2017-04-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571708A (zh) | 将动力线固定于基础部件的固定用具、固定组件以及固定方法 | |
JP5790628B2 (ja) | 電池パック | |
JP5626047B2 (ja) | 機器用コネクタ | |
US20120075810A1 (en) | Method of producing electronic module, and electronic module | |
JP6554136B2 (ja) | 電気接続箱、および電気接続箱とプロテクタとの接続構造 | |
JP5299699B2 (ja) | 電気接続箱 | |
CN102751632A (zh) | 地面电源插座装置 | |
JP2017028760A (ja) | 電気接続箱用ブラケッ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ブラケット付電気接続箱 | |
CN201816190U (zh) | 一种可精确定位的塑模排气装置 | |
GB2448537A (en) | Surface mounted housing for connector | |
KR101909248B1 (ko) | 버스바조립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102035124B (zh) | 一种便携式半刚电缆弯曲工具 | |
CN208169257U (zh) | 用于将照明装置的电子控制壳体组装在照明装置的壁上的组装系统和照明装置 | |
CN109923365B (zh) | 用于机器主体的结构元件上的功能元件的支承和振动过滤的组件及其相关功能元件 | |
JP2009262714A (ja) | 車両用エアダムスカートの取付構造 | |
JP3981235B2 (ja) | 電気接続箱 | |
JP3116827U (ja) | 線材保持具 | |
JP4527600B2 (ja) | 回転電機のコイル接続部絶縁構造 | |
CN106060205A (zh) | 螺母在面壳上的固定结构及移动终端 | |
JP4450377B2 (ja) | 電子機器の筐体構造 | |
CN210606966U (zh) | 一种尺寸可调的变压器绕线治具 | |
CN205086827U (zh) | 汽车线束保险盒安装结构 | |
JP2021106478A (ja) | プロテクタ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の配索方法 | |
CN106193802B (zh) | 防盗门门框锁盒 | |
CN106001225A (zh) | 一种弹簧杆预装结构、冲压刀头及加工治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