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41320A - 多极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多极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41320A
CN1741320A CNA2005100978693A CN200510097869A CN1741320A CN 1741320 A CN1741320 A CN 1741320A CN A2005100978693 A CNA2005100978693 A CN A2005100978693A CN 200510097869 A CN200510097869 A CN 200510097869A CN 1741320 A CN1741320 A CN 17413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terminal
contact
opposing party
contact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9786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29843C (zh
Inventor
涉谷和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ros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ros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41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413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984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984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76Coupling devices for connection between PCB and component, e.g.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2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with earth pin, blade or sock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多极连接器,在以预定的间距配置的多个一方端子装设部(11)装设一方连接端子(19),在另一方端子装设部(11-1)装设具有与一方连接端子(19)的传送路径等长的传送路径的另一方连接端子(19-1),且将一方及另一方接触端子(19、19-1)各自的引线部(22、22-1)在连接器短方向且朝相同方向延伸,一组一方及另一方接触端子(19、19-1)构成一对信号端子,另一组一方及另一方接触端子(19、19-1)构成一对接地端子,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交替地配置于连接器长度方向。采用本发明,即使连接器为多芯也不会变大,能够缩小安装面积,提升强度,使插拔对方连接器时的作业性变好。

Description

多极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为了将来自于机器本体的电气信号传达到LCD面板等电子机器所使用的多极连接器,特别涉及具有插座连接器和构成对方连接器的电缆连接器的多极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将来自于机器本体的电气信号传达到LCD面板等的多极连接器被广泛地使用。此多极连接器,由安装于LCD面板等背面的插座连接器、与来自于机器本体的配线连接的对方连接器也就是电缆连接器构成,通过将电缆连接器结合到该插座连接器,将来自于机器本体的电气信号传达到LCD面板。
先前技术的多极连接器的插座连接器具有:导电性触头、导电性接地板、保持多个触头及接地板的绝缘体、以及导电性外壳。触头是通过将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后再实施弯曲加工来制作的,具有压入部、由压入部朝一方延伸的弹簧部、以在弹簧部的自由端部弯曲的方式弯曲形成的接触部、以及由压入部朝另一方延伸的锡焊用引线部,各触头的传送路径为等长。
又,接地板具有:以在连接器的长度方向较长的尺寸从板状的连结部朝一方延伸的接地压入部;由接地压入部朝一方延伸的接地弹簧部;及以在接地弹簧部的自由端部弯曲的方式弯曲形成的接地接触部。
多个触头被压入绝缘体的触头孔,以在连接器的长度方向相互以预定间隔(结合对象为电缆连接器,故平均1mm间距)排列的状态配置固定,引线部配置于绝缘体的一侧。又,接地板从绝缘体的后侧装入,接地板的接地压入部被压入到绝缘体的接地板孔加以固定(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516163号公报
但是,上述插座连接器的多个触头是被压入到绝缘体的触头孔,以在连接器的长度方向相互地以预定间隔(平均1mm间距)排列的状态加以配置固定,且引线部配置于绝缘体的一侧,故会有下述问题点产生:当插座连接器变成多芯时,插座连接器在连接器长度方向(触头的间距方向)变大,需要增宽将此插座连接器安装到LCD面板等的安装面积,又由于插座连接器连接器的厚度与长度方向的长度成比例地减薄,故强度小,插拔电缆连接器时的作业性变差,且由于强度弱,故不易进行B to B连接或垂直安装,且只能进行水平安装,且结合对象只能是电缆连接器。
又,当今的信号高速化要求差动信号传送。差动信号传送是向2条信号配线中传送相互逆相的信号,通过取其差分,来增强抗外部干扰性。此差动信号传送的缺点是当共态成分重叠时,电磁放射噪声增加。此共态成分产生的原因之一为一对线路的终端未整合。例如,一对线路长度不一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改善以往的问题而开发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极连接器,即使连接器为多芯也不会增大,能够缩小安装面积,且提升强度使插拔对方连接器时的作业性变好,并且能够作成将基板安装到对方连接器的形态,而且可进行垂直安装,故连接方法也能多样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多极连接器具备连接器及与此连接器结合的对方连接器,连接器在设置于其绝缘盒上的连接器嵌合部具有多个接触端子,对方连接器在设置于其对方绝缘盒上的对方连接器嵌合部具有多个对方接触端子,在将对方连接器嵌合部嵌合到连接器嵌合部以使对方连接器结合到连接器时,接触端子与对方接触端子相互接触导通,其特征为:连接器嵌合部是在绝缘盒的表面侧沿连接器长度方向形成隔着嵌合凸部的2列嵌合用空间部,在嵌合凸部,沿着连接器长度方向交替地以预定的间距间隔形成在嵌合用空间部的一方开口的一方端子装设部及在嵌合用空间部的另一方开口的另一方端子装设部,在一方端子装设部中装设一方接触端子,使该接触端子的接触部露出于嵌合用空间部的一方,并且在另一方端子装设部装设具有与一方接触端子的传送路径等长的传送路径的另一方接触端子,使该接触端子的接触部露出于嵌合用空间部的另一方,并且使一方及另一方接触端子各自的引线部沿连接器短方向且朝相同方向延伸,以在连接器长度方向以预定间距排列。
通过该结构,接触端子(例如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的接触部的间距即使不变,也可将引线部(安装部)的间距作成接触部的间距的一半,所以即使连接器变成多芯,连接器也不会在连接器长度方向(触头的间距方向)变大,能够缩小安装面积。又由于能够增大接触端子的接触部的间距,故能够将压着型电缆连接器用于对方连接器。
又,连接器通过增加宽度方向(连接器短方向)的厚度(在宽度×间距方向总体小型化),使强度提高,使得插拔对方连接器时的作业性变好,且能够作成将基板安装到对方连接器的形态,可进行垂直安装,故连接方法也能多样化。
又,在上述本发明的多极连接器上,一组的一方及另一方接触端子构成一对信号端子,另一组的一方及另一方接触端子构成一对接地端子,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沿连接器长度方向交替配置。
通过该结构,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的接触部的间距即使不变,也可将引线部(安装部)的间距作成接触部的间距的一半,所以即使连接器变成多芯,连接器也不会在连接器长度方向(触头的间距方向)增大,能够缩小安装面积。又由于能够获取大的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的接触部的间距,故能够将压着型电缆连接器用于对方连接器。
又,在上述本发明的多极连接器中,一方及另一方接触端子具有压入安装部、此压入安装部的端侧的引线部、及朝压入安装部的前述引线部的相反侧弯曲形成的接触部,此接触部的弯曲点作为接点,在一方接触端子上,引线部相对于压入安装部大致呈直角地朝接点侧弯曲,在另一方接触端子上,引线部相对于压入安装部大致呈直角地朝接点的相反侧弯曲,一方接触端子与另一方接触端子的传送路径等长。
信号高速化产生的差动信号传送是向2条信号配线传送相互逆相的信号,通过取其差分,来增加搞外部干扰性。此差动信号传送的缺点是当共态成分重叠时,电磁放射噪声增加。此共态成分产生的原因之一是一对线路的终端未整合。例如,一对线路长度不一致,但通过将一方及另一方接触端子作成上述结构,将一方接触端子的传送路径与另一方接触端子的传送路径作成等长,能够消除一对线路长度不一致。
又,在上述本发明的多极连接器中,对方连接器嵌合部在绝缘盒的表面侧具有嵌合凹部以及隔着嵌合凹部设置的连接器短方向的一方及另一方立壁部,在一方立壁部,沿着连接器长度方向以预定间距间隔形成在嵌合凹部开口的多个一方对方端子装设部,在另一方立壁部,沿着连接器长度方向以预定间距间隔形成在嵌合凹部开口的多个另一方对方端子装设部,将一方对方接触端子装设到一方对方端子装设部,使该对方接触端子的接触部面临嵌合凹部,并且将具有与一方对方接触端子的传送路径等长的传送路径的另一方对方接触端子装设到另一方对方端子装设部,使该对方接触端子的接触部面临嵌合凹部。
通过该结构,连接器的接触端子(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的位于连接器嵌合部的接触部的间距能取得较大,作为这种连接器的对方连接器,能够构成压着型电缆连接器。
又,在上述本发明的多极连接器中,一组一方及另一方对方接触端子构成一对对方信号端子,另一组一方及另一方对方接触端子构成一对对方接地端子,对方信号端子与对方接地端子沿连接器长度方向交替配置。
通过该结构,连接器的接触端子(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的位于连接器嵌合部的接触部的间距能取得较大,作为这种连接器的对方连接器,能够构成压着型电缆连接器。
又,在上述本发明的多极连接器,其中一方及另一方接触端子为压着端子,具备:对电缆的终端部进行压着连接的压着部;安装部;及与一方及另一方接触端子的接点接触的触头部,一方及另一方对方端子装设部由在形成于一方及另一方立壁部上的、沿着连接器插拔方向的端子插入部与触头插入部构成,将插头部插入到触头插入部,并且将安装部安装到端子插入部,以将一方及另一方对方接触端子装设到一方及另一方对方端子装设部。
通过该结构,一方及另一方对方接触端子为对电缆的终端部进行压着连接的压着端子,容易将这些压着端子装设到一方及另一方对方端子装设部。
又,在上述本发明的多极连接器中,触头插入部的前端侧被封闭,在该封闭部形成一对突起插入孔,并且在触头插入部突设导引部,触头部的剖面呈コ字形,其内部作成导引槽部,并且在触头部的前端部设置一对突起部,当将一方及另一方对方接触端子装设到一方及另一方对方端子装设部时,将导引部插入导引槽部,突起部插入突起插入孔部。
通过该结构,由于触头部的剖面呈コ字形,故可提升强度,能防止触头部插入到触头插入部时所产生的弯曲或变形,能够提升组装作业性。
又,当将一方及另一方对方接触端子装设到一方及另一方对方端子装设部时,通过将导引部插入导引于导引槽部,容易将插头部插入到触头插入部。
又,通过将突起部插入到突起插入孔,当对方连接器与连接器结合时,能够防止因向内倾倒所引起的弯曲或变形。
又,在上述本发明的多极连接器中,安装部与触头部是将金属板材折弯加工而形成的,安装部具有4角框形状的封闭剖面。
通过该结构,可提升一方及另一方对方接触端子的强度,能防止触头部插入到触头插入部时所产生的弯曲或变形,能够提升组装作业性。
又,在上述本发明的多极连接器中,连接器是将密封板装设于连接器嵌合部,对方连接器的对方连接器嵌合部被密封外壳覆盖,在此密封外壳上形成接地端子接触部,将此接地端子接触部插入一方及另一方对方端子装设部内,来与对方接地端子接触。
通过该结构,仅将对方接地端子插入到一方及另一方对方端子装设部内,就能够容易使对方接触端子与密封外壳接触。
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多极连接器具备:连接器、与此连接器结合的对方连接器,连接器在设于其绝缘盒上的连接器嵌合部具有多个接触端子,对方连接器在设于其对方绝缘盒上的对方连接器嵌合部具有多个对方接触端子,在将对方连接器嵌合部嵌合到连接器嵌合部、使对方连接器与连接器结合时,使接触端子与对方接触端子相互接触导通,其特征为:连接器嵌合部是在绝缘盒的表面侧沿连接器长度方向形成隔着嵌合凸部的2列嵌合用空间部,在嵌合凸部,通过插入成形使一方接触端子露出于嵌合用空嵌部的一方,并且通过插入成形使具有与一方接触端子的传送路径等长的传送路径的另一方接触端子露出于嵌合用空间部的另一方,将一方接触端子与另一方接触端子沿着连接器长度方向交替地以预定间距间隔配置,且将一方及另一方接触端子各自的引线部在连接器短方向且朝相同方向延伸,以在连接器长度方向以预定间距排列。
通过该结构,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的接触部的间距即使不变,也可将引线部(安装部)的间距作成接触部的间距的一半,所以即使连接器变成多芯,连接器也不会在连接器长度方向(触头的间距方向)变大,能够缩小安装面积。又,由于能够增大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的接触部的间距,故能够将压着型电缆连接器用于对方连接器。
又,连接器通过增加宽度方向(连接器短方向)的厚度(在宽度×间距方向总体小型化)使强度提高,使得插拔对方连接器时的作业性变好,且能够作成将基板安装到对方连接器的形态,可进行垂直安装,故连接方法也能多样化。
发明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多极连接器,接触端子(例如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的接触部的间距即使不变,也可将引线部(安装部)的间距作成接触部的间距的一半,所以即使连接器变成多芯,连接器也不会在连接器长度方向(触头的间距方向)变大,能够缩小安装面积。又,由于能够增大接触端子的接触部的间距,故能够将压着型电缆连接器用于对方连接器。
又,采用本发明的多极连接器时,信号高速化导致的差动信号传送向2条信号配线传送相互逆相的信号,并取其差分,由此提高抗外来干扰性。此差动信号传送的缺点是当共态成分重叠时,电磁放射噪声增加。此共态成分产生的原因之一是一对线路的终端未整合。例如,一对线路长度不一致,但通过将一方及另一方接触端子作成上述结构,将一方接触端子的传送路径与另一方接触端子的传送路径作成等长,能够消除一对线路长度不一致。
又,采用本发明的多极连接器,连接器的接触端子(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的位于连接器嵌合部的接触部的间距能取得较大,作为这种连接器的对方连接器,能够构成压着型电缆连接器。
又,采用本发明的多极连接器,一方及另一方对方接触端子为对电缆的终端部进行压着连接的压着端子,容易将这些压着端子装设到一方及另一方对方端子装设部。
又,采用本发明的多极连接器,由于触头部的剖面呈コ字形,故可提升强度,能防止触头部插入到触头插入部时所产生的弯曲或变形,能够提升组装作业性。又,当将一方及另一方对方接触端子装设到一方及另一方对方端子装设部时,通过将导引部插入导引槽部,容易将插头部插入到触头插入部。又,通过将突起部插入到突起插入孔,当对方连接器与连接器结合时,能够防止因向内倾倒所引起的弯曲或变形。
又,采用本发明的多极连接器,只是将对方接地端子插入到一方及另一方对方端子装设部内,容易使对方接触端子与密封外壳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多极连接器的插座连接器与电缆连接器的结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上述插座连接器与电缆连接器的结合状态,是在接地端子的部分切断的立体图。
图3是上述插座连接器与电缆连接器的结合状态下,是在信号端子的部分切断的立体图。
图4是上述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5是从上述插座连接器的相反侧观看的立体图。
图6是从里面侧观看上述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7是上述插座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8是上述插座连接器的其他部分的剖视图。
图9是上述插座连接器的绝缘外壳的俯视图。
图10是沿着图9的C-C线的剖视图。
图11是沿着图9的D-D线的剖视图。
图12是接触端子的侧视图。
图13是一组一方及另一方接触端子构成一对差动电送信号用信号端子的立体图。
图14是接地板的俯视图。
图15是从图14的箭号E方向观看的图。
图16是从图14的箭号E-1方向观看的图。
图17是从电缆连接器的对方连接器嵌合部侧观看的立体图。
图18是从上述电缆连接器的电缆侧观看的立体图。
图19是上述电缆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20是上述电缆连接器的绝缘外壳的侧视图。
图21是上述绝缘外壳的俯视图。
图22是沿着图20的G-G线省略了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23是从压着端子的正面侧观看的立体图。
图24是从压着端子的正面侧且从相反侧观看的立体图。
图25是从压着端子的背面侧观看的立体图。
图26是在本发明的多极连接器上,在密封外壳上形成接触片,且将此接触片插入到对方端子装设部,以与对方接地端子接触的其他状态的剖视图。
图27是以往的压着端子的立体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A…插座连接器(连接器)        B…电缆连接器(对方连接器)
F…连接器嵌合部   K…嵌合用空间部   K-1…嵌合凹部
1…绝缘外壳   3…嵌合凸部       11…一方端子装设部
11-1…另一方端子装设部     19…一方连接端子
19-1…另一方连接端子    21…压入安装部      21-1…压入安装部
22…引线部     22-1…引线部     25…接触部    25-1…接触部
26…接点       26-1…接点26     51…压着外壳  51a…一方立壁部
51b…另一方立壁部     54…一方端子装设部(一方对方端子装设部)
54-1…另一方端子装设部(另一方对方端子装设部)
56…突起插入孔部
70…接触端子(对方接触端子)    70A…信号端子(对方信号端子)
70B…接地端子(对方接地端子)    58…触头插入部    59…导引部
74…触头部    76…导引槽部    77…突起部    85…接地端子接触部
92…接地端子接触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本发明的多极连接器,是以连接器也就是插座连接器A与对方连接器也就是电缆连接器B所构成。插座连接器A是用来安装于LCD面板等的背面,与连接到来自于机器本体的配线的电缆连接器B结合,将来自于机器本体的电气信号传达到LCD面板。
【实施例】
插座连接器A是如图4及图5所示,由绝缘外壳1;设在此绝缘外壳1的连接器嵌合部F的多数个连接端子19、19-1;及密封板30所构成。
在绝缘外壳1的表面侧,如图4及图5所示,在连接器长度方向形成夹持嵌合凸部3的2列嵌合用空间部K,在嵌合用空间部K设置收容密封板30而构成的连接器嵌合部F。又,如图10所示,在嵌合凸部3的一方侧面部3a,沿着连接器长度方向以预定的间距间隔形成多数个端子装设槽部5,如图11所示,在嵌合凸部3的另一方侧面部3b,沿着连接器长度方向以预定间距间隔形成多数个端子装设槽部5-1。端子装设槽部5与端子装设槽部5-1是沿着连接器长度方向交替地以预定间距间隔加以配置。
如图10及图11所示,端子装设槽部5的前端部作成端子插入孔部7,这些端子插入孔部7是开口于嵌合凸部3的前端面部。又,同样地,端子装设槽部5-1的前端部作成端子插入孔部7-1,这些端子插入孔部7-1是开口于嵌合凸部3的前端面部,端子插入孔部7与端子插入孔部7-1是交替地配置于连接器长度方向。
又,如图10及图11所示,在绝缘外壳1的里面部,形成有与端子装设槽部5相连的端子压入孔部9;及与此端子压入孔部9相连的端子引线插入槽部10,又在绝缘外壳1的里面部,形成有与端子装设槽部5-1相连的端子压入孔部9-1;及与端子压入孔部9-1相连的端子引线插入槽部10-1,端子引线插入槽部10与端子引线插入槽部10-1是在连接器长度方向上,交替地以预定间距形成多数个。
以端子引线插入槽部10、端子压入孔部9、端子装设槽部5、端子插入孔部7构成一方端子装设部11,以端子引线插入槽部10-1、端子压入孔部9-1、端子装设槽部5-1、端子插入孔部7-1构成另一方端子装设部11-1。
又,多数个信号端子装设部11A与接地端子装设部11B,是以一方端子装设部11构成的,而信号端子装设部11A与接地端子装设部11B交替地配置。又,信号端子装设部11A-1与接地端子装设部11B-1是以另一方端子装设部11-1构成的,信号端子装设部11A-1与接地端子装设部11B-1交替地配置。
如图10所示,在嵌合用空间部K的底面部,形成沿着连接器长度方向的密封插入槽部13,又如图9所示,在连接器嵌合部F的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两端侧,形成密封卡止部14。又,如及图4及图5所示,在绝缘外壳1的一方侧壁部1a,分别形成一对卡止用缺口部15,而在另一方侧壁部1b,分别形成一对卡止用缺口部16。又,在连接器嵌合部F的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导引孔39。
一方连接端子19是如图12及图13所示,具有压入安装部21;此压入安装部21的端侧的引线部22;及弯曲形成于压入安装部21的导线部22侧的接触部25,此接触部25的弯曲点作成接点26,在此接触部25的前端部形成与压入安装部21大致平行的插入部27。导线部22对于压入安装部21大致呈直角地朝接点26侧弯曲。
又,另一方连接端子19-1是如图12及图13所示,具有压入安装部21-1;此压入安装部21-1的端侧的引线部22-1;及朝与压入安装部21-1的引线部22-1相反侧弯曲形成的接触部25-1。在此情况,接触部25-1是朝与一方连接端子19的接触部25相反侧弯曲形成,此接触部25-1的弯曲点作成接点26-1,在此接触部25-1的前端部,形成与压入安装部21-1大致平行的插入部27-1。又,引线部22-1对于压入安装部21-1大致呈直角地朝与接点26-1相反侧弯曲。
又,一方连接端子19与另一方连接端子19-1是各自的部位的尺寸相同。即,压入安装部21与压入安装部21-1、引线部22与引线部22-1、接触部25与接触部25-1、插入部27与插入部27-1分别为相同尺寸,而接触部25与接触部25-1朝相反方向弯曲。
又,如图7所示,一方连接端子19是装设于信号端子装设部11A与接地端子装设部11B。即,一方连接端子19的压入安装部21压入到端子压入孔部9,引线部22插入到端子导线插入槽部10,接触部25插入到端子装设槽部5,插入部27插入到端子插入孔部7,接触部25的接点26突出于连接器嵌合部F的一方嵌合用空间部K内。在此情况,插入部27冲接于端子插入孔部7的外侧面部7a。
又,如图8所示,另一方连接端子19-1是装设于信号端子装设部11A-1与接地端子装设部11B-1。即,另一方连接端子19-1的压入安装部21-1压入到端子压入孔部9-1,引线部22-1插入到端子引线插入槽部10-1,接触部25-1插入到端子装设槽部5-1,插入部27-1插入到端子插入孔部7-1,接触部25-1的接点26-1突出于连接器嵌合部F的另一方嵌合用空间部K内。在此情况,插入部27-1冲接于端子插入孔部7-1的外侧面部7a-1。
又,装设于信号端子装设部11A、11A-1的一方及另一方连接端子19、19-1作为信号端子,一组的一方及另一方连接端子19、19-1以对(pair)构成差动电送用的信号端子。又,装设于接地端子装设部11B、11B-1的一方及另一方连接端子19、19-1作为接地端子,一组的一方及另一方连接端子19、19-1以组(pair)构成差动电送用接地端子。
如图14至图16所示,密封板30是将金属板弯曲成形为长度方向框状来构成的,具有相互对向的端侧密封部31与相互对向的侧面侧密封部32。如图4及图5所示,在端侧密封部31设置有锁定用孔部31A,而端侧密封部31的连接器高度方向的一方边缘部31a,弯曲形成卡止部33,又,在另一方边缘部31b,形成卡止部34。
又,侧面侧密封部32的连接器高度方向的一方边缘部32a弯曲,而在另一方边缘部32b,形成密封引线部37。且,在侧面侧密封部32的一方形成一对卡止片35,而在侧面侧密封部32的另一方形成一对卡止片36。
又,如图4及图5所示,密封板30是插入到绝缘外壳1的嵌合用空间部K,侧面侧密封部32的一方边缘部32a沿着两侧壁部1a、1b,如图4所示,卡止部33卡止于密封卡止部14,又,如图7及图8所示,另一方边缘部32b插入到密封插入槽部13,且如图4及图5所示,卡止片35卡止到卡止用缺口部15,而卡止片36卡止到卡止用缺口部16。在此情况,如图6所示,卡止部34及密封引线部37由设置于绝缘外壳1的孔部1e突出于嵌合用空间部K外。
如上述所构成的插座连接器A是将突出于其绝缘外壳1的底部的卡止部34插入到印刷配线基板的卡止用孔(均未图示),将以各连接端子19、19-1所构成的信号端子的引线部22、22-1及各连接端子19、19-1所构成的接地端子的引线部22、22-1与载置于印刷配线基板的接地图案部(未图示)的焊膏接触,通过反流将各自的引线部22、22-1锡焊至接点图案部。又,密封板30的各自的密封引线部37也同样地被锡焊。
图17至图25显示对方连接器也就是电缆连接器B。电缆连接器B是由绝缘外壳也就是压着外壳51;设置于此压着外壳51的连接器嵌合部(对方连接器嵌合部)F-1的多数个接触端子(对方接触端子)70;及密封外壳(密封构件81及密封构件82)所构成的。
即,在压着外壳51,如图20至图22所示,于其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突设握持部52,于与这些握持部52的相反侧设置导引柱53。
压着外壳51的前端侧,如图19所示,作成嵌合凹部K-1、与具有包夹嵌合凹部K-1的连接器短方向的一方及另一方立壁部51a、51b的连接器嵌合部F-1,在一方立壁部51a,于连接器长度方向以预定的间距间隔形成多数个端子装设部54,又,在另一方立壁部51b,于与端子装设部54偏移半个间距的位置形成多数个端子装设部54-1。
这些端子装设部54、54-1的前端侧是以压着外壳51的前端面部51c封闭,在压着外壳51的前端面部51c,与各自的端子装设部54、54-1对应而形成一对突起插入孔部56。又,如图19所示,端子装设部54、54-1是由端子插入部57与触头插入部58所构成,如图22所示,在触头插入部58的侧面58a突设导引部59。
如图21所示,多数信号端子装设部54A与接地端子装设部54B是以端子装设部54构成的,信号端子装设部54A与接地端子装设部54B是交替地配置。又,多数信号端子装设部54A-1与接地端子装设部54B-1是以端子装设部54-1构成的,信号端子装设部54A-1与接地端子装设部54B-1是交替地配置。
又,如图19及图20所示,在压着外壳51的一方侧面,于连接器长度方向形成有多数个开口于接地端子装设部54B的端子插入部57的开口部60,又,在压着外壳51的另一方侧面,于连接器长度方向形成有多数个开口于接地端子装设部54B-1的端子插入部57的开口部60-1。
如图23至图25所示,接触端子70为压着端子,具备压着部71、安装部72及触头部74。安装部72是四角框状的封闭剖面,在其面部72a设置卡止突起部73。
触头部74是其剖面呈コ字形状,触头部74的面部作成接触部75,触头部74的内部作成导引槽部76,又,在触头部74的前端部形成一对突起部77。
安装部72及触头部74是通过将金属板材进行折弯加工来形成的。即,安装部72是如图25所示,将金属板材72F对于面部72a呈直角地弯曲,形成一方侧面部72b,又如图23所示,将金属板材72F对于面部72a呈直角地弯曲,形成另一方侧面部72c,且如图24所示,将金属板材72F对于另一方侧面部72c呈直角地弯曲,形成与面部72a相对向的对向面部72d,将此对向面部72d的边缘部72e抵接于一方侧面部72b。
又,在触头部74,接触部75与安装部72的面部72d相连,一方侧面部74a与安装部72的另一方侧面部72c相连,将金属板材72F对于接触部75呈直角地弯曲,形成另一方侧面部74c,使此另一方侧面部74c的边缘部74e抵接于安装部72的一方侧面部72b。
又,接触端子70是构成各自的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如图3及图19所示,信号端子70A以其压着部71连接于信号用电缆80A的终端部,又如图2所示,接地端子70B以其压着部71连接于接地用点缆80B。
然后,如图3及图19所示,信号端子70A装设于端子装设部54-1。即,触头部74插入到触头插入部58,安装部72压入到端子插入部57,卡止突起部73卡止于开口部60的缘部。在此情况,导引部59被插入到触头部74的导引槽部76,且安装部72的前端部的一对突起部77被插入到一对突起插入孔部56(参照图22及图25)。
如图2所示,接地端子70B是装设于接地端子装设部54B-1。即,触头部74插入到触头插入部58,安装部72插入到端子插入部57,卡止突起部73卡止于开口部60-1的缘部。在此情况,导引部59被插入到触头部74的导引槽部76,且安装部72的前端部的一对突起部77被插入到一对突起插入孔部56(参照图22及图25)。
再者,图27显示以往的压着端子100。此压着端子100具备压着部101、安装部102及触头部103,安装部102其剖面呈コ字形状,触头部103呈平板形状。
密封外壳是以覆盖压着外壳51的大致一半表面的一方密封构件81、与覆盖大致另一半的另一方密封构件82所构成的。一方密封构件81是如图17所示,具有覆盖压着外壳51的一方侧面的主密封部83,在此主密封部83的两侧,形成覆盖压着外壳51的握持部52的端侧密封部84。
在主密封部83,于连接器长度方向形成多数个舌片状的接地端子接触部85(参照图2),这些接地端子接触部85的前端部弯曲,将此弯曲点作为接触点86。又,在主密封部83的两侧缘部设置卡止片部87,在端侧密封部84的两侧缘部设置卡止片部88,在端侧密封部84的端缘部设置接触片部89(参照图2及图18)。
一方及另一方密封构件81、82是由连接器短方向的两方夹持压着外壳51而覆盖此压着外壳51,一方密封构件81是通过其卡止片部87卡止于压着外壳51的两端部,又,端侧密封部84的卡止片部88卡止于握持部52的两端部,来装设到压着外壳51(参照图17)。
又,另一方密封构件82是通过其卡止片部94卡止于压着外壳51的两端部,又端侧密封部91的卡止片部95卡止于握持部52的两端部,来装设到压着外壳51。又,一方及另一方密封构件81、82是在握持部52的端部,通过使相互的接触片部89、96接触,来相互地导通(参照图1)。
又,如图2所示,设置于一方密封构件81的接地端子接触部85插入到压着外壳51的开口部60,接地端子接触部85的前端部的接触点86接触于接地端子70B的安装部72的背面侧。又,设置于另一方密封构件82的多数个接地端子接触部92,虽未图示但插入到压着外壳51的开口部60-1,接地端子接触部92的前端部的接触点93接触于接地端子70B的压着部71的背面侧。
再者,接地端子接触部85、92亦可如图26所示,作成弯曲成具有优良弹性的舌片形状,将接触点86作成面形状,来与接地端子70B的安装部72的背面侧接触。
又,如图17所示,在电缆连接器B,设置有位于握持部52的外侧的锁定操作用杆97,在这些锁定操作用杆97的前端侧,设置有锁定用突起部98,这些锁定用突起部98受到锁定操作用杆97的弹力按压,由压着外壳51的侧面朝外侧突出。
其次,说明如上述结构的插座连接器A与电缆连接器B的结合及解除结合。
如图4及图5、图17及图18所示,通过将电缆连接器B的连接器嵌合部F-1嵌合到插座连接器A的连接器嵌合部F,导引柱53被插入到导引孔39,电缆连接器B的多数个信号端子的触头部74与插座连接器A的多数个信号端子的接触部25、25-1的接点26、26-1接触,又,电缆连接器B的多数个接地端子的触头部74与插座连接器A的多数个接地端子的接触部25、25-1的接点26、26-1。又,电缆连接器B的密封外壳(密封构件81、82)与插座连接器A的密封板30接触。在此状态下,锁定用突起部98被插入到锁定用孔部31A,电缆连接器B锁定于插座连接器A。
又,解除插座连接器A与电缆连接器B的结合是通过以手指按压锁定操作用杆97,使锁定用突起部98由锁定用孔部31A脱离而解除锁定,抽拔出电缆连接器B来进行的。
若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话,连接器嵌合部F是在绝缘盒1的表面侧,将夹持嵌合凸部3的2列嵌合用空间K形成于连接器长度方向而构成的,在嵌合凸部3,沿着连接器长度方向以预定的间距间隔形成有开口于嵌合用空间部K的其中一方一方端子装设部11、与开口于嵌合用空间部K的另一方另一方端子装设部11-1,在一方端子装设部11装设一方接触端子19,使该接触端子19的接触部25露出于嵌合用空间部K的其中一方,并且在另一方端子装设部11-1,装设具有与一方接触端子19的传送路径等长的传送路径的另一方接触端子19-1,使该接触端子19-1的接触部25-1露出于嵌合用空间部K的另一方,并且将一方及另一方接触端子19、19-1各自之引线部22、22-1在连接器短方向且朝相同方向延伸,而在连接器长度方向以预定间距排列,一组的一方及另一方接触端子19、19-1以对构成信号端子,另一组的一方及另一方接触端子19、19-1以对构成接地端子,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交替地配置于连接器长度方向,藉此,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的接触部25、25-1的间距,即使在该状态下,也可将引线部(安装部)22、22-1的间距作成接触部25、25-1的间距的一半,所以即使插座连接器A变成多芯,插座连接器A在连接器长度方向(触头的间距方向)也不会变大,能够缩小安装面积。又,由于能够获取大的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的接触部25、25-1的间距,故能够将压着型电缆连接器B使用成对方连接器。
又,插座连接器A通过增加宽度方向(连接器短方向)的厚度(通过宽度×间距方向使得总合小型化)使强度提高,使得插拔电缆连接器B时的作业性变好,且能够作成将基板安装到对方连接器(电缆连接器B)形态,另外由于可进行垂直安装故连接方法也能多样化。
又,若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话,一方及另一方接触端子19、19-1是具有压入安装部21、此压入安装部21的端侧的引线部22、及朝与压入安装部21的引线部22相反侧弯曲形成的接触部25,此接触部25的弯曲点作为接点26,在一方接触端子19,引线部22对于压入安装部21大致呈直角地朝接点26侧弯曲,在另一方接触端子19-1,引线部22-1对于压入安装部21-1大致呈直角地朝与接点26-1相反侧弯曲,一方接触端子19与另一方接触端子19-1的传送路径等长。
根据信号高速化的差动信号传送,是朝2条信号配线相互地传送逆相的信号,通过取其差分,来增长对于外来噪声的耐性。此差动信号传送的缺点是当共态成分重叠时,电磁放射噪声增加。此共态成分产生的原因之一,为一对线路的终端未整合。例如,一对线路长度不一致,但通过将一方及另一方接触端子19、19-1作成上述结构,将一方接触端子19的传送路径与另一方接触端子19-1的传送路径作成等长,能够消除一对线路长度不一致。
又,若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话,连接器嵌合部(对方连接器嵌合部)F-1在绝缘盒51的表面侧具有嵌合凹部K-1、与夹持此嵌合凹部K-1的连接器短方向的一方及另一方立壁部51a、51b,在一方立壁部51a,沿着连接器长度方向以预定间距间隔形成有开口于嵌合凹部K-1的多个一方端子装设部(对方端子装设部)54,在另一方立壁部51b,沿着连接器长度方向以预定间距间隔形成有开口于嵌合凹部K-1的多个另一方端子装设部(对方端子装设部)54-1,将一方接触端子(对方接触端子)70装设到一方端子装设部54,使该接触端子70的接触部75面临嵌合凹部K-1,并且将具有与一方接触端子70的传送路径等长的传送路径的另一方接触端子(对手接触端子)70装设到另一方端子装设部54-1,使该接触端子70的接触部75面临嵌合凹部K-1,一组的一方及另一方接触端子70以对对方端子(对手信号端子)70A,另一组的一方及另一方接触端子70以对构成接地端子(对方接地端子)70B,信号端子70A与接地端子70B交替地配置于连接器长度方向,藉此,作为对于位在信号端子70A与接地端子70B的接触部75间距能取大的插座连接器A的对方连接器,能够构成压着型电缆连接器B。
又,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话,触头插入部58的前端侧被封闭,在该封闭部形成一对突起插入孔56,并且在触头插入部58突设导引部59,触头部74其剖面呈コ字形,其内部作成导引槽部76,并且在触头部74的前端部设置一对突起部77,当将一方及另一方接触端子70装设到一方及另一方对方端子装设部54、54-1时,将导引部59插入到导引槽部76,突起部77插入到突起插入孔部56。
如上所述,由于触头部74其剖面呈コ字形,故可提升强度,能防止触头部74插入到触头插入部58时所产生的弯曲或变形,能够提升组装作业性。
又,当将一方及另一方接触端子70装设到一方及另一方对方端子装设部54、54-1时,通过将导引部59插入导引于导引槽部76,可容易将插头部74插入到触头插入部58。
又,通过将突起部77插入到突起插入孔56,当电缆连接器B与插座连接器A结合时,能够防止因向内倾倒所引起的弯曲或变形。
又,若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话,由于安装部72与触头部74是将金属板材折弯加工而形成的,安装部72具有4角框形状的封闭剖面,故可谋求提升强度,能防止触头部74插入到触头插入部58时所产生的弯曲或变形,能够提升组装作业性。
又,若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话,插座连接器A是将密封板30装设于连接器嵌合部K,电缆连接器B是连接器嵌合部K-1受到密封外壳所覆盖,在此密封外壳形成接地端子接触部85、92,将此接地端子接触部85、92插入到一方及另一方端子装设部54、54-1内,来与接地端子70B接触,藉此仅以将接地端子70B插入到一方及另一方对方端子装设部54、54-1内,能够容易使接地端子70B与密封外壳接触。
再者,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嵌合凸部3,沿着连接器长度方向交替地以预定间距间隔来形成开口于嵌合用空间部K的一方多数个一方端子装设部11、与开口于嵌合用空间部K的另一方多数个另一方端子装设部11-1,将一方连接端子19装设到一方端子装设部11,将具有与一方连接端子19的传送路径等长的传送路径的另一方连接端子19-1装设到另一方端子装设部11-1,但在本发明的多极连接器,亦可在嵌合凸部3,通过插入成形来安装一方连接端子19及另一方连接端子19-1加以一体化。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是由于接触端子(例如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的接触部的间距,即使在该状态下,也可将引线部(安装部)的间距作成接触部的间距的一半,所以即使连接器变成多芯,连接器在连接器长度方向(触头的间距方向)也不会变大,能够缩小安装面积。又,具有由于能够获取大的接触端子的接触部的间距,故能够将压着型电缆连接器使用成对方连接器,且连接器通过增加宽度方向(连接器短方向)的厚度(通过宽度×间距方向使得总合小型化)使强度提高,使得插拔对方连接器时的作业性变好,且能够作成将基板安装到对方连接器形态,另外由于可进行垂直安装故连接方法也能多样化的效果,属于用来将来自于机器本体的电气信号传达到LCD面板等的电子机器,有利于具有插座连接器与构成对方连接器的电缆连接器的多极连接器等。

Claims (12)

1.一种多极连接器,具备连接器及与此连接器结合的对方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在设于其绝缘盒上的连接器嵌合部具有多个接触端子,所述对方连接器在设于其对方绝缘盒上的对方连接器嵌合部具有多个对方接触端子,在将所述对方连接器嵌合部嵌合到所述连接器嵌合部以使所述对方连接器与所述连接器结合时,各所述接触端子与各所述对方接触端子相互接触导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嵌合部是在所述绝缘盒的表面侧沿连接器长度方向形成隔着嵌合凸部的2列嵌合用空间部,
在所述嵌合凸部,沿着连接器长度方向交替地以预定的间距间隔形成在所述嵌合用空间部的一方开口的一方端子装设部及在所述嵌合用空间部的另一方开口的另一方端子装设部,
在所述一方端子装设部中装设一方接触端子,使该接触端子的接触部露出于所述嵌合用空间部的一方,并且在所述另一方端子装设部装设具有与所述一方接触端子的传送路径等长的传送路径的另一方接触端子,使该接触端子的接触部露出于所述嵌合用空间部的另一方,并且使一方及另一方接触端子各自的引线部沿连接器短方向且朝相同方向延伸,以在连接器长度方向以预定间距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一方及另一方接触端子构成一对信号端子,另一组所述一方及另一方接触端子构成一对接地端子,所述信号端子与所述接地端子沿连接器长度方向交替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方及另一方接触端子具有压入安装部、此压入安装部的端侧的引线部、及朝所述压入安装部的所述引线部的相反侧弯曲形成的接触部,此接触部的弯曲点作为接点,
在所述一方接触端子上,所述引线部相对于压入安装部大致呈直角地朝所述接点侧弯曲,在所述另一方接触端子上,所述引线部相对于所述压入安装部大致呈直角地朝所述接点的相反侧弯曲,
所述一方接触端子与所述另一方接触端子的传送路径等长。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方连接器嵌合部在所述绝缘盒的表面侧具有嵌合凹部以及隔着该嵌合凹部设置的连接器短方向的一方及另一方立壁部,
在所述一方立壁部,沿着连接器长度方向以预定间距间隔形成在所述嵌合凹部开口的多个一方对方端子装设部,在所述另一方立壁部,沿着连接器长度方向以预定间距间隔形成在所述嵌合凹部开口的多个另一方对方端子装设部,
将一方对方接触端子装设到所述一方对方端子装设部,使该对方接触端子的接触部面临所述嵌合凹部,并且将具有与所述一方对方接触端子的传送路径等长的传送路径的另一方对方接触端子装设到所述另一方对方端子装设部,使该对方接触端子的接触部面临所述嵌合凹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一方及另一方对方接触端子构成一对对方信号端子,另一组所述一方及另一方对方接触端子构成一对对方接地端子,所述对方信号端子与所述对方接地端子沿连接器长度方向交替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方及另一方接触端子为压着端子,具备:对电缆的终端部进行压着连接的压着部;安装部;及与所述一方及另一方接触端子的接点接触的触头部,
所述一方及另一方对方端子装设部由在形成于所述一方及另一方立壁部上的、沿着连接器插拔方向的端子插入部与触头插入部构成,将所述插头部插入到所述触头插入部,并且将所述安装部安装到所述端子插入部,以将所述一方及另一方对方接触端子装设到所述一方及另一方对方端子装设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插入部的前端侧被封闭,在该封闭部形成一对突起插入孔,并且在所述触头插入部突设导引部,
所述触头部的剖面呈コ字形,其内部作成导引槽部,并且在所述触头部的前端部设置一对突起部,
当将所述一方及另一方对方接触端子装设到所述一方及另一方对方端子装设部时,将所述导引部插入导引槽部,将所述突起部插入所述突起插入孔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触头部是将金属板材折弯加工而形成的,所述安装部具有4角框形状的封闭剖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是将密封板装设于所述连接器嵌合部,所述对方连接器的所述对方连接器嵌合部被密封外壳覆盖,
在此密封外壳上形成接地端子接触部,将此接地端子接触部插入所述一方及另一方对方端子装设部内,以与所述对方接地端子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是将密封板装设于所述连接器嵌合部,所述对方连接器的所述对方连接器嵌合部被密封外壳覆盖,
在此密封外壳上形成接地端子接触部,将此接地端子接触部插入所述一方及另一方对方端子装设部内,以与所述对方接地端子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是将密封板装设于所述连接器嵌合部,所述对方连接器的所述对方连接器嵌合部被密封外壳覆盖,
在此密封外壳上形成接地端子接触部,将此接地端子接触部插入所述一方及另一方对方端子装设部内,以与所述对方接地端子接触。
12.一种多极连接器,具备:连接器、与此连接器结合的对方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在设于其绝缘盒上的连接器嵌合部具有多个接触端子,所述对方连接器在设于其对方绝缘盒上的对方连接器嵌合部具有多个对方接触端子,在将所述对方连接器嵌合部嵌合到所述连接器嵌合部、以使所述对方连接器与所述连接器结合时,使各所述接触端子与各所述对方接触端子相互接触导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嵌合部是在所述绝缘盒的表面侧沿连接器长度方向形成隔着嵌合凸部的2列嵌合用空间部,
在所述嵌合凸部,通过插入成形使所述一方接触端子露出于所述嵌合用空嵌部的一方,并且通过插入成形使具有与所述一方接触端子的传送路径等长的传送路径的另一方接触端子露出于所述嵌合用空间部的另一方,将所述一方接触端子与所述另一方接触端子沿着连接器长度方向交替地以预定间距间隔配置,且将所述一方及另一方接触端子各自的引线部在连接器短方向且朝相同方向延伸,以在连接器长度方向以预定间距排列。
CNB2005100978693A 2004-08-27 2005-08-29 多极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984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48896 2004-08-27
JP2004-248896 2004-08-27
JP2004248896A JP4215696B2 (ja) 2004-08-27 2004-08-27 多極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41320A true CN1741320A (zh) 2006-03-01
CN100429843C CN100429843C (zh) 2008-10-29

Family

ID=35406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9786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9843C (zh) 2004-08-27 2005-08-29 多极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029334B2 (zh)
EP (1) EP1630900A3 (zh)
JP (1) JP4215696B2 (zh)
KR (1) KR20060050650A (zh)
CN (1) CN100429843C (zh)
TW (1) TWI26724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1708A (zh) * 2015-10-07 2017-04-1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将动力线固定于基础部件的固定用具、固定组件以及固定方法
CN110401074A (zh) * 2019-06-30 2019-11-01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多极连接器
CN113169483A (zh) * 2018-12-27 2021-07-23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多极连接器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23923A (ja) 2006-05-31 2007-12-13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コネクタ
JP2008008779A (ja) * 2006-06-29 2008-01-17 Fujitsu Hitachi Plasma Display Ltd 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点灯検査装置
CN201018053Y (zh) * 2007-01-22 2008-02-0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KR101113525B1 (ko) * 2009-09-02 2012-02-29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체결 가이드를 구비한 커넥터 장치
TW201240222A (en) * 2011-03-18 2012-10-01 Ant Prec Industry Co Ltd Thin plug connector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US8727809B2 (en) * 2011-09-06 2014-05-20 Samtec, Inc. Center conductor with surrounding shield and edge card connector with same
TWM429189U (en) * 2011-10-14 2012-05-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9660389B2 (en) * 2014-05-26 2017-05-23 Apple Inc. Additional ground paths for connectors having reduced pin counts
JP6765243B2 (ja) * 2016-07-14 2020-10-07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10357A (en) * 1993-02-22 1994-05-10 Berg Technology, Inc. Blade-like terminal having a passive latch
JPH0794248A (ja) * 1993-09-24 1995-04-07 Kel Corp 電気コネクタ
US5478248A (en) * 1993-12-17 1995-12-26 Berg Technology, Inc. Connector for high density electronic assemblies
JP3685210B2 (ja) * 1994-11-11 2005-08-17 ケル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5915976A (en) * 1997-02-06 1999-06-29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High speed connector
JP3277154B2 (ja) * 1998-05-06 2002-04-22 ケル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6464537B1 (en) * 1999-12-29 2002-10-15 Berg Technology, Inc. High speed card edge connectors
TW540187B (en) * 2000-09-29 2003-07-01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and female connector
JP2003168519A (ja) * 2001-11-30 2003-06-13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コネクタ
EP1516395B1 (en) * 2002-06-21 2007-05-30 Molex Incorporated High-density, impedance-tuned connector having modular construction
JP3516163B1 (ja) 2003-04-24 2004-04-0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1708A (zh) * 2015-10-07 2017-04-1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将动力线固定于基础部件的固定用具、固定组件以及固定方法
CN106571708B (zh) * 2015-10-07 2019-03-2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将动力线固定于基础部件的固定用具、固定组件以及固定方法
CN113169483A (zh) * 2018-12-27 2021-07-23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多极连接器组
CN113169483B (zh) * 2018-12-27 2023-07-07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多极连接器组
CN110401074A (zh) * 2019-06-30 2019-11-01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多极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60050650A (ko) 2006-05-19
TWI267241B (en) 2006-11-21
EP1630900A2 (en) 2006-03-01
US7029334B2 (en) 2006-04-18
JP2006066291A (ja) 2006-03-09
TW200608645A (en) 2006-03-01
JP4215696B2 (ja) 2009-01-28
EP1630900A3 (en) 2008-03-26
CN100429843C (zh) 2008-10-29
US20060046577A1 (en) 2006-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41320A (zh) 多极连接器
CN1315233C (zh) 具有挠曲能力的高密度连接器组件
CN1279657C (zh) 插座端子及其与插头端子的连接结构
JP4333884B2 (ja) コネクタ
TWI489708B (zh) Multi-pole plug
JP5594053B2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組立体
CN1139157C (zh) 连接器
CN1537345A (zh) 具有多条传输线路用的共用接地触点的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
CN1925235A (zh) 连接器、连接器用插座、及连接器用插头
CN1819368A (zh) 连接器
TW200824192A (en) Electric connector
CN1331857A (zh) 带有磁性滤波部分和/或可视指示器的组合式连接器组件
CN1515051A (zh) 具有集成电力触点的矩阵式连接器
JP2000323233A (ja) コネクタ装置
WO2007046488A1 (ja)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CN1525607A (zh) 插头和接口部件
CN1244189C (zh) 屏蔽连接器
CN101416358A (zh) 电路板连接器的外壳
CN113629454A (zh) 连接器装置
JP2007317554A (ja)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システム
CN1320701C (zh) 具有可动接点对准构件的连接器
JP2005116447A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電子機器
CN201829647U (zh) 电连接器
CN1691435A (zh) 同轴连接器
CN210779301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29

Termination date: 2011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