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37345A - 具有多条传输线路用的共用接地触点的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多条传输线路用的共用接地触点的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37345A
CN1537345A CNA028109457A CN02810945A CN1537345A CN 1537345 A CN1537345 A CN 1537345A CN A028109457 A CNA028109457 A CN A028109457A CN 02810945 A CN02810945 A CN 02810945A CN 1537345 A CN1537345 A CN 15373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printed circuit
edge connector
pcb
eart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81094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24953C (zh
Inventor
乔治・M・哈伯德
乔治·M·哈伯德
小布里尔利
大卫·小布里尔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ublication of CN1537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373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495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495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01R24/4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 H01R24/5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mounted on a 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directly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3/00Two pol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10)把与同轴电缆(20)相关的构成和阻抗特性转换成与形成在印刷电路板(22)上的微带传输线路相关的构成和阻抗特性。该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10)包括:第一边缘连接器(16),第二边缘连接器(16),以及“C形”接地触点(30)。第一边缘连接器(16)容纳具有第一信号电位和第一接地电位的第一同轴电缆(20),并具有在内部形成的具有第一接地电位的第一槽。第二边缘连接器(16)容纳具有第二信号电位和第二接地电位的第二同轴电缆(20)。第二边缘连接器(16)具有在内部形成的具有第二接地电位的第二槽。“C形”接地触点(30)与具有第一接地电位的第一槽和具有第二接地电位的第二槽电气和机械耦合。“C形”接地触点(30)具有多个“V形”弹簧部件(32),用于当印刷电路板(22,24)设置在第一槽和第二槽内时,与印刷电路板(22,24)上的多个接地触点(28)接触。多个“C形”接地触点(30)可以使用与多个“C形”接地触点(30)整体形成为一体的延伸部件(52)电气和机械耦合在一起。延伸部件(52)具有在内部形成的凹槽(54),以便可使延伸部件(52)绕过用于承载第二信号电位的信号触点(38)。

Description

具有多条传输线路用的共用接地触点的 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具体涉及具有多条传输线路用的共用接地触点的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
背景技术
形成为同轴电缆或形成在印刷电路板上的传输线路具有传输线路的不平衡构成和阻抗特性,这在本领域是公知的。不平衡构成是指同轴电缆的外导体上的每单位面积的电荷密度小于同轴电缆的内导体上的每单位面积的电荷密度。阻抗(Z)被定义为传输线路的电感(L)除以传输线路的电容(C)的结果的平方根。
用于把一条传输线路与另一条传输线路连接的连接器需要有效保持连接器两端之间和连接器与各传输线路的接口的传输线路的不平衡构成和阻抗特性。连接器自身内或者连接器与各传输线路的接口的效率低下造成传输线路的构成和阻抗的插入损耗或劣化,导致由传输线路传送的信号的对应损耗或劣化。插入损耗可能会由于信号反射、传输线路内的电阻、信号的不合适漏泄、或者传输线路中的不合适介质特性引起的,这在本领域是公知的。而由传输线路传送的信号的这种插入损耗或劣化降低了使用该信号的系统的操作性能。
具有与同轴电缆连接的阳连接器部件和与印刷电路板连接的阴连接器部件的两部件式同轴电缆连接器在本领域是公知的。通常,阴连接器部件被软焊到印刷电路板的边缘附近的印刷电路板上。当在局部区域需要若干或多个两部件式同轴电缆连接器时,可以使用有时被称为“中间”连接器或块连接器的桥式连接器来使所有同轴电缆与多个阴连接器部件同时耦合,这在本领域是公知的。与桥式连接器相关的问题包括:在安装于桥式连接器上的多个阳连接器部件和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上的多个阴连接器部件之间不对准;为使安装于桥式连接器上的多个阳连接器部件和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上的多个阴连接器部件配合所需的插入力过大;与两部件式连接器相关的成本和重量过大;与两部件式连接器相关的可靠性和电气性能下降;以及与软焊到印刷电路板上的多个阴连接器部件相关的潜在更换或再加工问题。
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通常用于把印刷电路板互连或者用于把多根线与印刷电路板连接。当印刷电路板的边缘插入边缘连接器内时,印刷电路板上的信号触点和接地触点与边缘连接器上的信号触点和接地触点电气耦合。优选的是,边缘连接器被固定到附近壳体或者安装于印刷电路板的边缘的端板上。
采用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的同轴电缆连接器需要把形成为同轴电缆的传输线路的构成和阻抗特性转换成形成于平面印刷电路板上的传输线路的对应构成和阻抗特性。因此,采用边缘连接器的同轴电缆连接器需要提供传输线路的构成和阻抗特性的同轴-平面转换(或平面-同轴转换)。
一般,连接器也需要设计成使部件个数最少、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提高连接器组装速度、降低成本等。以下专利对在本领域公知的各种类型的连接器以及与所述各连接器相关的缺陷进行了说明。
于1986年8月12日颁发给AMP Inc.的第4,605,269号美国专利揭示了一种软焊到印刷电路板上的用于容纳多根同轴电缆的同轴连接器。然而,该专利未揭示出消除同轴连接器。
于1989年1月3 1日颁发给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California的第4,801,269号美国专利揭示了一种用于与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一起使用以便把单根同轴电缆与印刷电路板的边缘的微带线连接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然而,该专利未揭示出:如何使边缘连接器与以下部分之间实现阻抗匹配,即:微带线、与连接器外壳整体形成的接地触点、与连接器整体形成的用于把同轴连接器直接保持到印刷电路板上的机构、与多条传输线路的接地电位电气耦合的共用接地触点、或者具有与适合于容纳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的插座整体形成的弹簧指的信号触点,该各自部分均用于与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一起使用。
于1992年3月31日颁发给AMP Inc.的第5,100,344号美国专利揭示了一种软焊到印刷电路板上的BNC连接器,其中,BNC连接器适合于与装设到同轴电缆上的容纳连接器配合。然而,该专利未揭示出消除软焊到印刷电路板上的BNC连接器。
于1992年6月23日颁发给TRW Inc.的第5,123,863号美国专利揭示了一种针对小型半刚性同轴电缆的无焊料外壳互连,其中,同轴电缆与印刷电路板中的孔垂直并通过该孔延伸,以便与同微带耦合的带形电缆接触。然而,该专利未揭示出一种用于把同轴电缆装设到印刷电路板的边缘上的连接器。
于1992年12月8日颁发给E.I.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的第5,169,343号美国专利揭示了一种软焊到印刷电路板上并适合于容纳多根同轴电缆的连接器。然而,该专利未揭示出消除软焊到印刷电路板上的连接器。
于1993年1月5日颁发给W.L.Gore and Associates,Inc.的第5,176,538号美国专利揭示了一种具有多个信号触点并具有与弹簧指接地触点整体形成的接地屏蔽的多根同轴电缆用的连接器,其中,该连接器与软焊到印刷电路板上的配合连接器连接。然而,该专利未揭示出连接器和弹簧指与印刷电路板的边缘的微带直接配合。
于1993年3月2日颁发给Radiall,Rosny-sous-Bois,France的第5,190,474号美国专利揭示了装设到同轴电缆上的第一连接器和软焊到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二连接器,其中,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在电气和机械方面是为耦合和去耦而设计的。然而,该专利未揭示出消除软焊到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二连接器。
于1994年8月2日颁发给Derek Andrews的第5,334,050号美国专利揭示了一种软焊到印刷电路板上并适合于容纳多根各自同轴电缆的表面安装连接器。然而,该专利未揭示出消除软焊到印刷电路板上的表面安装连接器。
于1995年12月26日颁发给Tsan-Chi Wang的第5,478,258号美国专利揭示了一种软焊到印刷电路板上的BNC连接器,其中,BNC连接器适合于与装设到同轴电缆上的容纳连接器配合。然而,该专利未揭示出消除软焊到印刷电路板上的BNC连接器。
于1996年12月3 1日颁发给Framatome Connectors International的第5,588,851号美国专利揭示了一种用于把具有触针的多根同轴电缆与印刷电路板连接的连接器。阴接地触点部件采用接地板形成并与其形成一体。然而,该专利未揭示出连接器或接地触点部件把同轴电缆装设到印刷电路板的边缘的微带上。
于1997年3月25日颁发给Tsan-Chi Wang的第5,613,880号美国专利揭示了一种软焊到印刷电路板上的双插头BNC连接器,其中,BNC连接器适合于与装设到同轴电缆上的容纳连接器配合。然而,该专利未揭示出消除软焊到印刷电路板上的BNC连接器。
于1999年12月28日颁发给Tektronix,Inc.的第6,007,347号美国专利揭示了一种具有带绝缘剥离背部的同轴电缆并设置在印刷电路板的槽内使得剥离背部内导体位于和软焊到印刷电路板上的导电垫上的BNC连接器。该专利也揭示出选择导电垫的侧部和印刷电路板中的拉伸孔的近边缘之间的距离,以提供预定过渡阻抗。然而,该专利未揭示出消除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BNC连接器。并且,该专利未揭示出修改BNC连接器,以提供预定阻抗匹配。
于2000年4月4日颁发给Siemens的第6,045,402号美国专利揭示了一种使用焊料表面安装到印刷电路板上并适合于容纳多根同轴电缆的连接器。图5示出了整体穿心/管状穿心,其中,管端容纳同轴电缆的内导体,并且引线端使用焊料表面安装到印刷电路板上。然而,该专利未揭示出消除使用焊料表面安装到印刷电路板上的连接器。并且,该专利未揭示出整体弹簧指/管状引线,其中,弹簧指提供与印刷电路板的边缘的微带的滑动连接。
于2000年5月23日颁发给Tsan-Chi Wang的第6,065,976号美国专利揭示了一种具有容纳用的槽并软焊到印刷电路板上的T形BNC连接器,其中,BNC连接器适合于与装设到同轴电缆上的容纳连接器配合。然而,该专利未揭示出消除软焊到印刷电路板上的BNC连接器。
于2000年11月21日颁发给ProComm,Inc.的第6,149,461号美国专利揭示了一种无焊料同轴电缆终端安装装置,其中,该装置的第一部分被软焊到印刷电路板上,其他部分被组装成使同轴电缆的内导体、外导体和绝缘体得到保持。然而,该专利未揭示出消除软焊到印刷电路板上的该装置的第一部分以及组件的其他部分。
以上发明无论是单独还是组合都未讲授或提出一种具有多条传输线路用的共用接地触点的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因此,需要一种具有多条传输线路用的共用接地触点的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从而有利方面是使部件个数最少、提高可靠性、使再加工或更换最少、降低成本、减少连接器组装用的劳力等。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包括多根同轴电缆用的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的第一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前侧、顶侧和右侧透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图1所示的第一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前侧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图1和图2所示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的断面图。
图4示出了用于与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图1、图2和图3所示的第一同轴电缆连接器一起使用的形成前的共用接地触点的顶侧平面图。
图5示出了图4所示的用于与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图1、图2和图3所示的第一同轴电缆连接器一起使用的形成后的共用接地触点的前侧视图。
图6示出了图4和图5所示的用于与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图1、图2和图3所示的第一同轴电缆连接器一起使用的形成后的共用接地触点的左侧视图。
图7示出了用于与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图1、图2和图3所示的第一同轴电缆连接器一起使用的形成后的信号触点的左侧视图。
图8示出了图7所示的用于与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图1、图2和图3所示的第一同轴电缆连接器一起使用的形成后的信号触点的后侧视图。
图9示出了图7和图8所示的用于与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图1、图2和图3所示的同轴电缆连接器一起使用的形成后的信号触点的前侧视图。
图10示出了图4、图5和图6所示的用于与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图1、图2和图3所示的第一同轴电缆连接器一起使用的形成后的互连共用接地触点的前视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包括单根同轴电缆用的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并设置在印刷电路板的边缘旁边的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的顶侧、左侧和前侧透视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图11所示的与印刷电路板的边缘连接的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的顶侧、左侧和后侧透视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图11所示的未与印刷电路板的边缘连接的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的断面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图12所示的与印刷电路板的边缘连接的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的断面图。
图15示出了用于与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图11、图12、图13和图14所示的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一起使用的形成前的外壳的顶侧平面图。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图15所示的形成后的外壳的后侧视图。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图16和图17所示的形成后的外壳的左侧视图。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图15、图16和图17所示的形成后的外壳的顶侧平面图。
图19示出了用于与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图11、图12、图13和图14所示的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一起使用的绝缘体的顶侧平面图。
图2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图19所示的绝缘体的后侧视图。
图2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图19和图20所示的绝缘体的断面图。
图2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图19、图20和图21所示的绝缘体的前侧视图。
图23示出了用于与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图11、图12、图13和图14所示的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一起使用的形成前的信号触点的顶侧平面图。
图2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图23所示的形成后的信号触点的底侧平面图。
图2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图23和图24所示的形成后的信号触点的左侧视图。
图2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图23、图24和图25所示的形成后的信号触点的后侧视图。
图27示出了用于与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图11、图12、图13和图14所示的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一起使用的形成前的盖的顶侧平面图。
图2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图27所示的形成后的盖的左侧视图。
图2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包括多根同轴电缆用的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的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前侧、顶侧和右侧透视图。
图3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图29所示的与印刷电路板的边缘连接的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的断面图。
图31示出了用于与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图29和图30所示的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一起使用的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的断面图。
图3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图31所示的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的前侧视图。
图33示出了与用于与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图29和图30所示的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一起使用的块体配合的端板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A.优选实施例概述
1.第一、第二和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的一般概述
图1至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第一同轴电缆连接器10。在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同轴电缆连接器10包括无焊料印刷电路板(pcb)边缘连接器16,用于把多根同轴电缆20与一个或多个印刷电路板22和24的边缘连接。多根同轴电缆20中的各方均适合于使用例如卡口锁定连接器(BNC)那样的另一同轴连接器14和18与第一同轴电缆连接器10连接和脱离。图11至图2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54。在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中,第二同轴连接器54包括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用于把一根同轴电缆58与印刷电路板60的边缘连接。该一根同轴电缆58适合于与边缘连接器永久连接。图29至图3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在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中,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包括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116,用于把多根同轴电缆118与一个或多个印刷电路板120的边缘连接。多根同轴电缆118中的各方均适合于与边缘连接器永久连接。
一般,如图1-10、图11-28和图29-33所示,第一、第二和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中的各方均分别把形成为同轴电缆的传输线路的构成和阻抗特性转换成形成在平面印刷电路板上的传输线路的对应构成和阻抗特性。因此,一般,第一、第二和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中的各方均提供传输线路的构成和阻抗特性的同轴-平面转换(或平面-同轴转换)。
2.第一、第二和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的特点的具体概述
下表总结了在本文中针对第一、第二和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中的各方所示和所述的五个具体特点。五个特点中的各方均提供第一、第二和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的传输线路的构成和阻抗特性的同轴-平面转换(或平面-同轴转换)或者经过改进的制造和组装。该表不是把具体特点限制到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具体实施例,而是有助于澄清和了解与本文中所示和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各种实施例有关的各种特点的各种示范性组合。该表不是把相关或有利特点限制到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具体实施例。并且,如果允许或期望的话,可以把针对一个实施例所示和所述的各种特点应用于另一实施例。因此,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把多个特点和多个实施例进行组合,以生成许多不同设计。
              第一同轴电    第二同轴电    第三同轴电
               缆连接器     缆连接器       缆连接器
特点         (图1-10)     (图11-28)     (图29-33)
1.边缘连接器具    是            否            是
有多根同轴电缆            (单根同轴电缆)   (导电块体)
用的共用接地触                                 否
     点                                    (非导电块体)
2.修改成设有边    是            是             是
缘连接器来实现
阻抗匹配
3.信号触点具有    是            是             是
与中心导体插座
整体形成的弹簧
部件
4.边缘连接器具    否            是             否
有用于把边缘连  (边缘连接器块             (边缘连接器块
接器直接固定到  体固定到壳体               体固定到印刷电
印刷电路板上的    上)                      路板端板上)
  整体机构
5.边缘连接器具     否            是             是
有与外壳整体形  (边缘连接器块
成的接地触点    体使用单独接地
                 触点)
B.第一同轴电缆连接器
1.第一同轴电缆连接器的成套组件
图1、图2和图3示出了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第一同轴电缆连接器10的相同成套组件的三个不同图,并一起予以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包括多根同轴电缆20用的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16的第一同轴电缆连接器10的前侧、顶侧和右侧透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图1所示的第一同轴电缆连接器10的前侧视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图1和图2所示的同轴电缆连接器10的断面图。
同轴电缆连接10一般包括:面板12,由阴BNC14代表的多个阴BNC,以及由边缘连接器16代表的多个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阴BNC 14从面板12的第一侧延伸。优选的是,面板12采用诸如金属那样的导电材料制成。或者,面板可以采用非导电材料制成。边缘连接器16从与面板12的第一侧对置的面板12的第二侧延伸。优选的是,如图10最佳所示,阴BNC 14和边缘连接器16采用诸如金属那样的相同导电材料整体形成为一体。或者,阴BNC 14和边缘连接器16各自可以采用诸如金属那样的导电材料单独形成,并可以与面板12单独电气和机械耦合。优选的是,面板12、阴BNC和边缘连接器16的导电材料与接地电位电气耦合。
在面板12的第一侧,由阳BNC 18代表的多个阳BNC与由同轴电缆20代表的多根同轴电缆电气和机械耦合,这在本领域是公知的。优选的是,阴BNC 14适合于与阳BNC 18电气和机械耦合和去耦,这在本领域是公知的。或者,可以使用诸如但不限于此的包括螺纹螺钉型同轴连接器那样的其他类型的同轴电缆连接器,这在本领域是公知的。优选的是,面板12承载每排16个的两排平行阴BNC 14,共计32个阴BNC 14,其中,32个阴BNC 14中的各方均分别适合于分别与32个阳BNC 18电气和机械耦合。每排16个的两排平行阴BNC 14和每排对应的两排平行边缘连接器16沿着其各自平行平面彼此偏离,以提供紧凑配置。优选的是,具有32个阴BNC 14的面板12用作诸如但不限于此的包括高清晰度电视(HDTV)视频信号路由器那样的视频信号路由器。然而,针对除了视频信号路由器以外的其他应用,可以使用第一同轴电缆连接器10来把多根同轴电缆与印刷电路板连接。
在面板12的第二侧,两排平行边缘连接器16适合于分别与两个平行印刷电路板22和24电气和机械耦合和去耦。在机械方面,各边缘连接器16均具有对置共面槽(未加编号),这些对置共面槽在各种边缘连接器16中彼此对准并适合于容纳印刷电路板22或24的边缘。在电气方面,印刷电路板22和24中的各方均具有由信号触点26代表的多个信号触点和由接地触点28代表的多个接地触点。信号触点26相对于接地触点28的配置形成印刷电路板22和24上的传输线路。优选的是,传输线路包括:形成信号触点26的薄金属带,位于在印刷电路板22和24的顶侧的形成接地触点28的两个宽金属带之间;以及金属区域,位于印刷电路板22和24的底侧,也形成采用接地平面形式的接地触点28。形成信号触点26的薄金属带的长度不是重要的,这是因为传输线路的阻抗是由薄金属带的宽度、印刷电路板22和24的介电常数以及印刷电路板22和24的厚度来决定的。形成在印刷电路板上的传输线路一般被称为微带,这在本领域是公知的。传输线路也可以被称为平面微带、平面带状线、或者共面传输线路。一般,印刷电路板上的传输线路的构成在本领域是公知的。
第一同轴电缆连接器10提供从面板12的第一侧延伸的阴BNC 14和从面板12的第二侧延伸的边缘连接器16。或者,第一同轴电缆连接器10可以构成为具有从面板12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延伸的边缘连接器16。在该情况下,第一同轴电缆连接器10的有利方面将是提供在各自具有形成在上面的传输线路的两个印刷电路板的边缘之间的连接。优选的是,两个印刷电路板是共面的,但是如果允许或期望的话,可以位于不同平面内。优选的是,印刷电路板22和24设置成彼此隔开固定距离,使得形成接地平面的接地触点28彼此面对,并因此使得形成信号触点26的薄金属带彼此面背。实质上,底部印刷电路板24相对于顶部印刷电路板22是倒装的。因此,底排边缘连接器16构成为相对于顶排边缘连接器16是倒装的,以便分别实现与底部印刷电路板24和顶部印刷电路板22的合适电气耦合。这种倒装构成的有利方面是使两个印刷电路板22和24中的各方上的传输线路之间的干扰最小。
边缘连接器16一般包括:接地触点30,具有弹簧部件32;信号触点38,具有弹簧部件34;以及绝缘体35。接地触点30优选地通过上述与阴BNC 14整体形成的边缘连接器16上的对置共面槽,与同轴电缆20的接地电位电气和机械耦合。接地触点30通过弹簧部件32,与印刷电路板22和24的接地电位电气和机械耦合。在第一同轴电缆连接器10组装到印刷电路板22和24的过程中,通过把接地触点30装配到印刷电路板22和24的边缘上作为第一步骤,然后把边缘连接器16上的对置共面槽压入装配到接地触点30上作为第二步骤,优选地使接地触点30与印刷电路板22和24机械耦合。使用该步骤顺序的有利方面是使接地触点30与印刷电路板22和24对准,而不会由于疏忽而使弹簧部件32中的一方误弯曲,尤其是当第一同轴电缆连接器10在盲装配组装中与印刷电路板22和24连接时。并且,该步骤顺序还可使接地触点30在受损情况下易于更换。因此,一旦具有弹簧部件32的接地触点30正确装配到印刷电路板22和24的边缘上,则边缘连接器16上的对置共面槽就容易与已装配到印刷电路板22和24上的接地触点30对准和装配到该接地触点30上。或者,接地触点30可以使用例如但不限于此的包括软焊或焊接那样的技术,与边缘连接器16上的对置共面槽机械耦合。在该情况下,通过把设置在边缘连接器16上的对置共面槽内的接地触点30的弹簧部件32同时与印刷电路板22和24的边缘对准和装配到该边缘上,使第一同轴电缆连接器10组装到印刷电路板22和24上。
优选的是,印刷电路板22和24的边缘渐减,以便于在接地触点30的弹簧部件32和信号触点38的弹簧部件34之间容易插入。
优选的是,如图1和图2最佳所示,接地触点30与一个以上的边缘连接器16的接地电位电气和机械耦合。接地触点30具有充分长度,足以从一个边缘连接器16中的槽桥接到邻接边缘连接器16中的邻接槽。接地触点30的长度可使接地触点30上的附加弹簧部件32沿着接地触点30的长度形成在邻接边缘连接器16之间。优选的是,附加弹簧部件32仅设置在接地触点30的一侧,该接地触点30与形成印刷电路板22和24背侧的接地平面的接地触点28电气耦合。对一个以上的边缘连接器16是共用的接地触点30的有利方面是提高接地触点30组装到印刷电路板22和24或边缘连接器16上的效率,这是因为需要形成接地触点30的单独部件较少。并且,对一个以上的边缘连接器16是共用的接地触点30的有利方面是可使用附加弹簧部件32来提高接地触点30与印刷电路板22和24电气耦合的有效性。
信号触点38由绝缘体35保持在固定位置,该固定位置大致居中在边缘连接器16中的空腔(未加编号)内。信号触点38的第一端具有弹簧部件34,并且与第一端对置的信号触点38的第二端具有插座44。弹簧部件34与印刷电路板22和24上的信号触点26电气和机械耦合。插座44与同轴电缆20的中心导体(未示出)电气和机械耦合。因此,信号触点38使来自同轴电缆20的中心导体的信号通过插座44、通过弹簧部件34、然后与印刷电路板22和24上的信号触点电气耦合。
插座44形成空腔,如图7最佳所示,该空腔具有诸如但不限于此的包括圆柱形、方形、矩形或椭圆形那样的形状,并适合于容纳同轴电缆20的中心导体。插座44可以使用诸如但不限于此的包括压接、软焊、压入装配等那样的各种技术,来与同轴电缆20的中心导体电气和机械耦合。优选的是,如图2最佳所示,同轴电缆20的中心导体被压入装配到插座44内,这是因为插座44提供在第一同轴电缆连接器10上的阴BNC 14的中心导体孔。因此,用于使信号与弹簧部件34电气耦合的相同插座44的有利方面也是用作阴BNC 14的中心导体孔,这减少部件个数、降低材料成本并缩短组装时间。
当边缘连接器16装配到印刷电路板22和24的边缘上时,印刷电路板22和24的边缘非常接近于信号触点38。弹簧部件34使传输线路的信号与印刷电路板22和24的顶部的信号触点26电气耦合,因此非常接近是有利的。然而,信号触点38也非常接近于在印刷电路板22和24的底部的形成接地平面的接地触点28,这可能会是不利的,视第一同轴电缆连接器10的具体应用而定。由于误引导到在印刷电路板22和24的底部的形成接地平面的接地触点28的信号触点38上的信号,在信号触点38和印刷电路板22和24的底部的形成接地平面的接地触点28之间可能会出现寄生电容。寄生电容改变由边缘连接器16形成的传输线路的阻抗特性。用于减少该寄生电容的技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1)减少信号触点38和/或接地触点28的面积,2)增加信号触点38和接地触点28之间的距离,以及3)减少信号触点38和接地触点28之间的介电常数。优选的是,如图3最佳所示,通过把减少信号触点38的面积和减少信号触点38和接地触点28之间的距离39进行组合来减少寄生电容。这两种技术是通过消除最接近于接地触点28的底侧的弹簧部件34附近的信号触点38的中心部42的某一部分来同时实施的。信号触点38的所消除部分有效形成弹簧部件34附近的信号触点38的中心部42的端部内的凹槽46。因此,通过修改或调整单单第一同轴电缆连接器10,而不修改或调整印刷电路板22和24,来对第一同轴电缆连接器10实施这两种技术的有利方面是减少寄生电容。
或者,寄生电容的类似减少可以使用相同技术组合,通过消除最接近于信号触点98的印刷电路板60的边缘的形成接地平面的接地触点102的一部分来实现。而且或者,寄生电容的类似减少可以使用相同技术组合,通过消除最接近于接地触点102的底侧的弹簧部件96附近的信号触点98的插座106的某一部分,并通过消除最接近于信号触点98的印刷电路板60的边缘的形成接地平面的接地触点102的一部分来实现。
注意,如果期望的话,电容的对应增加可以通过执行以下一项或多项技术来实现:1)增加信号触点98和/或接地触点102的面积,2)减少信号触点98和接地触点102之间的距离,以及3)增加信号触点98和接地触点102之间的介电常数。因此,把这三种技术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组合的有利方面是可使由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54形成的传输线路的阻抗特性得到合适调整。
并且,当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54装配到印刷电路板60的边缘上时,当形成在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54内的传输线路的构成和阻抗特性沿着印刷电路板60上的形成微带线的传输线路不延伸得足够远时,可能会在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54和印刷电路板60之间形成高电感。实质上,从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54的传输线路结构到印刷电路板60的传输线路结构的过渡不应是突然的,因此应是逐渐的,以便可使信号从一个结构传送和转移到另一结构而无显著损失或劣化。为便于信号从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54的传输线路结构逐渐传送和转移到印刷电路板60的传输线路结构而无显著损失或劣化,把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54做成沿着具有信号触点94的用于容纳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54的信号触点98的印刷电路板60的侧部外伸或延伸。如图14最佳所示,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54的信号触点98的弹簧部件96、外壳62和绝缘体66中的各方均在印刷电路板60的两端之间延伸。优选地对延伸距离进行计算和/或根据经验进行测量,以确保信号的合适逐渐传送和转移。因此,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54沿着印刷电路板60的侧部延伸的有利方面是实现信号的逐渐传送和转移以减少电感,从而实现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54和印刷电路板60之间的正确阻抗匹配。
优选的是,绝缘体66采用诸如但不限于此的包括Teflon等那样的合适介质材料制成。绝缘体66提供两个主要功能。绝缘体66的第一功能是把信号触点98保持在固定位置,如图13和图14所示,该固定位置大致居中在外壳62中的空腔(未加编号)内。优选的是,空腔形成为外壳62内的矩形孔。如上所述,外壳62处于接地电位。因此,与采用同轴电缆58形成的传输线路类似,具有信号电位的信号触点98大致居中在具有接地电位的外壳62内。并且,与采用同轴电缆58形成的传输线路类似,具有信号电位的信号触点98大致居中在盖64、形成接地触点的弹簧板83以及各自具有接地电位的外壳62的左右对置侧之间。因此,外壳62、盖64、和/或形成接地触点的弹簧板83提供围绕信号触点98的分布式接地电位。绝缘体66的第二功能是提供外壳62和盖64上的接地电位与信号触点98上的信号电位之间的预定介电常数。这两个主要功能中的各方的有利方面是模仿或近似于传输线路的不平衡构成和阻抗特性,以便在由同轴电缆58形成的传输线路与由印刷电路板60上的微带94形成的传输线路之间实现有效的同轴-平面(或平面-同轴)过渡。
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54在所需各部件形成或机加工之后,采用以下顺序步骤进行组装。首先,信号触点98的插座106与同轴电缆58的中心导体机械和电气耦合。第二,信号触点98设置在绝缘体66内。第三,绝缘体66设置在外壳62内,同时,同轴电缆58设置在槽78内。第四,盖64设置在外壳62上。
2.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外壳
图15、图16、图17和图18示出了用于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54一起使用的相同外壳62的四个不同图,并一起予以说明。图15示出了用于与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图11、图12、图13和图14所示的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54一起使用的形成前的外壳62的顶侧平面图。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图15所示的形成后的外壳62的后侧视图。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图16和图17所示的形成后的外壳62的左侧视图。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图15、图16和图17所示的形成后的外壳62的顶侧平面图。
以上参照图11至图14,对外壳62的各种特点和优点作了说明。图15示出了三条弯曲线104,表示外壳62的左右对置侧和底侧采用一块坯料折叠以形成外壳62的位置。
3.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的绝缘体
图19、图20、图21和图22示出了用于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54一起使用的相同绝缘体66的四个不同图,并一起予以说明。图19示出了用于与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图11、图12、图13和图14所示的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54一起使用的绝缘体66的顶侧平面图。图2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图19所示的绝缘体66的后侧视图。图2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图19和图20所示的绝缘体66的断面图。图2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图19、图20和图21所示的绝缘体66的前侧视图。
以上参照图11至图14,对绝缘体66的各种特点和优点作了说明。绝缘体66还包括孔88,用于容纳信号触点98的弹簧部件96的前端97。孔88有助于把信号触点98保持在绝缘体66内,并保护弹簧部件96的前端97以免戳到印刷电路板60的边缘内。绝缘体66的其他特点,例如空腔110和111也有助于把信号触点98设置和固定在绝缘体66内。
4.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的信号触点
图23、图24、图25和图26示出了用于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54一起使用的相同信号触点98的四个不同图,并一起予以说明。图23示出了用于与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图11、图12、图13和图14所示的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54一起使用的形成前的信号触点98的顶侧平面图。图2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图23所示的形成后的信号触点98的底侧平面图。图2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图23和图24所示的形成后的信号触点98的左侧视图。图2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图23、图24和图25所示的形成后的信号触点98的后侧视图。
以上参照图11至图14,对包括弹簧部件96、插座106、凹槽109和信号点75在内的信号触点98的各种特点和优点作了说明。
如图24最佳所示,插座106还包括形成在内部并与插座106的中心轴成角度设置的槽(未加编号)。该槽可使包括插座106在内的信号触点98采用一块坯料形成,如图23最佳所示,并可使插座106压接到同轴电缆58的中心导体上。
优选的是,在信号触点98的第一端的弹簧部件96采用倾斜阶梯状图案形成。该倾斜阶梯状图案的内部面朝凹槽109。当弹簧部件96挤压绝缘体66时,倾斜阶梯状图案向弹簧部件96提供弹性弹簧力。弹簧部件96的宽度是为与印刷电路板66上的信号触点94进行电气接触而作了合适的尺寸设定。
信号触点98的凸缘部108适合于设置在绝缘体66的空腔110内,以有助于把信号触点98设置和固定在绝缘体66内。信号触点98的插座106适合于设置在绝缘体66的空腔111内,以有助于把信号触点98设置和固定在绝缘体66内。
优选的是,信号触点98整体形成为一体,但可以包括单独部件。优选的是,信号触点98采用一块金属坯料形成,但是如果允许或期望的话,可以机加工形成。信号触点98采用诸如但不限于此的包括金属那样的合适导电材料制成,并可以采用诸如但不限于此的包括金那样的合适导电材料进行电镀。
5.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的盖
图27和图28示出了用于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54一起使用的相同盖64的两个不同图,并一起予以说明。图27示出了用于与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图11、图12、图13和图14所示的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54一起使用的形成前的盖64的顶侧平面图。图2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图27所示的形成后的盖64的左侧视图。
以上参照图11至图14,对包括略微向上弯曲的后端86在内的盖64的各种特点和优点作了说明。盖64还包括设置在后端86的角处的两个对置切口110。该两个对置切口110适合于容纳在外壳62上的两个对置接片80的下部中,以有助于把盖64固定到外壳62上。
优选的是,盖64整体形成为一体,但可以包括单独部件。优选的是,盖64采用一块金属坯料形成,但是如果允许或期望的话,可以机加工形成。盖64采用诸如但不限于此的包括金属那样的合适导电材料制成。
6.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的总结
图11至图2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54。在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中,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54包括无焊料印刷电路板(pcb)边缘连接器,用于把单根同轴电缆58与印刷电路板60的边缘连接。通过使同轴电缆58上的绝缘材料位移成与同轴电缆58的外接地导体接触,并通过把信号触点98的插座106压接到同轴电缆58的中心信号导体上,来把同轴电缆58与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54永久连接。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54的有利方面是实现传输线路的构成和阻抗特性的同轴-平面转换(或平面-同轴转换)。
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54具有上表所述的五个特点中的四个特点。这四个特点包括:对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54和/或印刷电路板60进行修改以实现阻抗匹配;信号触点98具有与插座106整体形成的弹簧部件96;保持机构与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54整体形成,用于把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54直接固定到印刷电路板60上;以及接地触点与外壳62整体形成。注意,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54不具有对多根同轴电缆是共用的接地触点30,这是因为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54仅具有一根同轴电缆。以上参照图11至图28,对第一同轴电缆连接器10的其他特点和优点作了说明。
因此,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54的有利方面是通过在同轴电缆58和形成于印刷电路板60上的微带传输线路之间设置无焊料边缘连接器,来消除通常软焊到印刷电路板上的常规同轴电缆连接器端板。第二同轴电缆连接器54的有利方面是降低连接器成本、消除印刷电路板连接器再加工、消除印刷电路板上的连接器部件、减少连接器组装用的劳力、减少插入力、提高连接器和印刷电路板之间的配合对准等。
D.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
1.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的成套组件
图29和图30示出了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的相同成套组件的两个不同图,并一起予以说明。图2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包括多根同轴电缆118用的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116的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的前侧、顶侧和右侧透视图。图3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图29所示的与印刷电路板120的边缘连接的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的断面图。
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一般包括块体114,用于承载多个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116。各边缘连接器116均具有适合于容纳形成为同轴电缆118的传输线路的后端,并具有适合于容纳形成为印刷电路板120上的微带线的传输线路的前端。或者,各边缘连接器116均可以适合于在边缘连接器116的前端和后端中的各方容纳形成为印刷电路板上的微带线的传输线路。在该情况下,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将提供两个印刷电路板的边缘之间的连接。优选的是,边缘连接器116具有矩形形状,但如果允许或期望的话,可以具有其他形状。
优选的是,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针对共计14根同轴电缆118,承载沿着块体114的宽度的2根同轴电缆118和沿着块体114的长度的7根同轴电缆118。沿着块体114的宽度的每对2根邻接同轴电缆118与相同印刷电路板120连接。沿着块体114的长度的7根同轴电缆118中的各方均与7个不同的均平行印刷电路板120连接。优选的是,18个单独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设置成彼此接近,以便针对设置成沿着各印刷电路板120彼此邻接的总共36根同轴电缆来形成同轴电缆的扩展阵列。因此,用于应用的同轴电缆的总矩阵是36根同轴电缆与7个印刷电路板120中的各方的各印刷电路板120耦合,共计252根同轴电缆与7个印刷电路板耦合。使用这252根同轴电缆的优选应用是因特网信号路由器。根据允许或期望,其他应用可以在不同数量的印刷电路板上使用不同阵列的同轴电缆。
在块体114的前侧,两排平行边缘连接器116适合于分别与两个平行印刷电路板120电气和机械耦合和去耦。在机械方面,边缘连接器116中的各方均具有对置共面槽130,该对置共面槽130在邻接边缘连接器116之间彼此对准,并适合于容纳印刷电路板120的边缘。优选的是,印刷电路板120的边缘渐减,以有助于在接地触点126和信号触点124之间容易插入。在电气方面,各印刷电路板120均具有由信号触点136代表的多个信号触点和由接地触点138代表的多个接地触点。信号触点136相对于接地触点138的配置形成印刷电路板120上的传输线路。优选的是,传输线路包括:形成信号触点136的金属薄带,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20的顶侧的形成接地触点138的两个金属宽带之间;以及金属区域,位于印刷电路板120的底侧,也形成采用接地平面形式的接地触点138。形成信号触点136的金属薄带的长度是不重要的,这是因为传输线路的阻抗是由金属薄带的宽度、印刷电路板120的介电常数以及印刷电路板120的厚度来决定的。形成在印刷电路板上的传输线路一般被称为微带,这在本领域是公知的。传输线路也可以被称为平面微带、平面带状线、或者共面传输线路。一般,印刷电路板上的传输线路的构成在本领域是公知的。
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一般包括:外壳128,绝缘体132,信号触点124和接地触点126。外壳128、绝缘体132、信号触点124和接地触点126一起提供各同轴电缆118用的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116。一般,绝缘体132承载信号触点124,并且外壳128承载绝缘体132和接地触点126。
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的主要特点包括:当块体114导电时,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具有多根同轴电缆118用的共用接地触点126;对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和/或印刷电路板120进行修改以实现阻抗匹配;信号触点124具有与适合于容纳同轴电缆118的中心触点140的插座150整体形成的弹簧部件125;以及接地触点126与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的外壳128整体形成。注意,当块体114不导电时,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不具有多根同轴电缆118用的共用接地触点126。并且注意,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不具有与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整体形成的用于把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直接固定到印刷电路板120上的保持机构。而是,通过把块体114装设到安装于印刷电路板120的边缘的端板122上,使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贴着印刷电路板120固定。
各边缘连接器116均设置在形成于块体114内的适合于容纳边缘连接器116的对应孔154内。边缘连接器116从块体114的后侧插入孔154内并通过块体114按压。边缘连接器116具有从边缘连接器116的顶侧和底侧延伸的接片148。接片148具有与其相关的弹性弹簧或偏置力。当边缘连接器116通过块体114按压时,接片148向内产生由孔154的顶侧和底侧施加的定向力,以使接片148大致向内弯曲并与边缘连接器116的顶侧和底侧齐平。当接片脱离孔154的顶部和底部边缘156时,接片上的偏置力使接片在向外方向延伸成与孔154的顶部和底部边缘156邻接,以防止边缘连接器116退出孔154。并且,边缘连接器116包括设置在边缘连接器116的顶侧和底侧的凸缘146,该凸缘146与形成在块体114内的止动器158啮合,以防止边缘连接器116通过孔154延伸得太远。因此,边缘连接器116上的接片148和凸缘146分别与块体114内的边缘156和止动器158合作把边缘连接器116保持在块体114内。
优选的是,块体114和端板122采用诸如但不限于此的包括塑料那样的非导电材料制成,但也可以采用诸如但不限于此的包括金属那样的导电材料制成。块体114和端板122的材料取决于应用要求,该应用要求但不限于此的包括信号频率、屏蔽要求等。
优选的是,接地触点126与外壳128整体形成为一体,但如果允许或期望的话,可以采用单独部件制成。优选的是,接地触点126具有与信号触点124的宽度相等的宽度,但也可以做成具有与外壳128的底侧的宽度大致相同的宽度。优选的是,外壳128采用诸如但不限于此的包括金属那样的导电材料制成。接地触点126优选地通过压接管129,与同轴电缆118的接地电位144电气和机械耦合,压接管129把同轴电缆的接地导体144贴着外壳128按压。接地触点126通过弹簧部件32,与印刷电路板22和24上的接地触点138电气和机械耦合。因此,使接地触点126与外壳128成为整体的有利方面是减少部件个数、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缩短组装时间等。
信号触点124由绝缘体132保持在固定位置,该固定位置大致居中在边缘连接器116中的空腔(未加编号)内。信号触点124的第一端具有弹簧部件125,并且与第一端对置的信号触点124的第二端具有插座150。弹簧部件125与印刷电路板120上的信号触点136电气和机械耦合。插座150与同轴电缆118的中心导体140电气和机械耦合。因此,信号触点124使来自同轴电缆118的中心导体140的信号通过插座150、通过弹簧部件124、然后与印刷电路板120上的信号触点136电气耦合。
插座150形成空腔,如图30和图31最佳所示,该空腔具有诸如但不限于此的包括圆柱形、方形、矩形或椭圆形那样的形状,并适合于容纳同轴电缆118的中心导体。插座150可以使用诸如但不限于此的包括压接、软焊、压入装配等那样的各种技术,与同轴电缆118的中心导体140电气和机械耦合。优选的是,同轴电缆118的中心导体140压接到插座150上,以便把插座150永久装设到同轴电缆118的中心导体140上。因此,用于使信号与弹簧部件125电气耦合的相同插座150的有利方面是也用作中心导体装设机构,这减少部件个数、降低材料成本并缩短组装时间。
当边缘连接器116装配到印刷电路板120的边缘上时,印刷电路板120的边缘非常接近于信号触点124。弹簧部件125使传输线路的信号与印刷电路板120的顶部的信号触点136电气耦合,因此非常接近是有利的。然而,信号触点124也非常接近于印刷电路板120的底部的形成接地平面的接地触点138,这可能会是不利的,视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的具体应用而定。由于误引导到印刷电路板120的底部的形成接地平面的接地触点138的信号触点124上的信号,在信号触点124和印刷电路板120的底部的形成接地平面的接地触点138之间可能会出现寄生电容。寄生电容改变由边缘连接器116形成的传输线路的阻抗特性。用于减少该寄生电容的技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1)减少信号触点124和/或接地触点138的面积,2)增加信号触点124和接地触点138之间的距离,以及3)减少信号触点124和接地触点138之间的介电常数。优选的是,如图30最佳所示,通过把减少信号触点124的面积和增加信号触点124和接地触点138之间的距离39进行组合来减少寄生电容。这两种技术是通过消除最接近于接地触点138的底侧的弹簧部件125附近的信号触点124的插座150的某一部分来同时实施的。插座150的所消除部分有效形成弹簧部件125附近的信号触点124内的凹槽。使印刷电路板120与外壳128的左右对置侧的前端(未加编号)对接也可用来保持信号触点124和接地触点138之间的预定距离39。因此,通过修改或调整单单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而不修改或调整印刷电路板120,来对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实施这两种技术的有利方面是减少寄生电容。
或者,寄生电容的类似减少可以使用相同技术组合,通过消除最接近于信号触点124的印刷电路板120的边缘的形成接地平面的接地触点138的一部分来实现。而且或者,寄生电容的类似减少可以使用相同技术组合,通过消除最接近于接地触点138的底侧的弹簧部件125附近的信号触点124的插座150的某一部分,并通过消除最接近于信号触点124的印刷电路板120的边缘的形成接地平面的接地触点138的一部分来实现。
注意,如果期望的话,电容的对应增加可以通过执行以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来实现:1)增加信号触点124和/或接地触点138的面积,2)减少信号触点124和接地触点138之间的距离,以及3)增加信号触点124和接地触点138之间的介电常数。因此,把这三种技术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组合的有利方面是可使由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形成的传输线路的阻抗特性得到合适调整。
并且,当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装配到印刷电路板120的边缘上时,当形成在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内的传输线路的构成和阻抗特性沿着印刷电路板120上的形成微带线的传输线路不延伸得足够远时,可能会在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和印刷电路板120之间形成高电感。实质上,从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的传输线路结构到印刷电路板120的传输线路结构的过渡不应是突然的,因此应是逐渐的,以便可使信号从一个结构传送和转移到另一结构而无显著损失或劣化。为便于信号从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的传输线路结构逐渐传送和转移到印刷电路板120的传输线路结构而无显著损失或劣化,把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做成沿着具有信号触点136的用于容纳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的信号触点124的印刷电路板120的侧部外伸或延伸。如图30最佳所示,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的信号触点124的弹簧部件125、边缘连接器116和绝缘体132中的各方均在印刷电路板120的两端之间延伸。优选地对延伸距离进行计算和/或根据经验进行测量,以确保信号的合适逐渐传送和转移。因此,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沿着印刷电路板120的侧部延伸的有利方面是实现信号的逐渐传送和转移以减少电感,从而实现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和印刷电路板120之间的正确阻抗匹配。
优选的是,绝缘体132采用诸如但不限于此的包括Teflon等那样的合适介质材料制成。绝缘体132提供两个主要功能。绝缘体132的第一功能是把信号触点124保持在固定位置,如图29和图30最佳所示,该固定位置大致居中在外壳128中的空腔(未加编号)内。优选的是,空腔形成为外壳128内的矩形孔。如上所述,外壳128处于接地电位。因此,与采用同轴电缆118形成的传输线路类似,具有信号电位的信号触点124大致居中在具有接地电位的外壳128内。因此,外壳128和/或接地触点30提供围绕信号触点124的分布式接地电位。绝缘体132的第二功能是提供外壳128上的接地电位与信号触点124上的信号电位之间的预定介电常数。这两个主要功能中的各方的有利方面是模仿或近似于传输线路的不平衡构成和阻抗特性,以便在由同轴电缆118形成的传输线路和由印刷电路板120上的微带136形成的传输线路之间实现有效的同轴-平面(或平面-同轴)过渡。
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在所需各部件形成或机加工之后,采用以下顺序步骤进行组装。首先,信号触点124的插座150与同轴电缆118的中心导体140机械和电气耦合。第二,信号触点124设置在绝缘体132内。第三,绝缘体132设置在外壳128内,同时,外壳128设置在同轴电缆118的绝缘体142和同轴电缆118的接地导体144之间。第四,压接套管或带129设置在同轴电缆118的接地导体144的上面并压接成使外壳128和同轴电缆118的接地导体144之间产生可靠的电气和机械连接。第五,如上所述,边缘连接器116被压入装配到块体114中的孔154内。
块体114也包括一个或多个孔(未示出)。该孔可使块体114机械固定到安装于印刷电路板120上的端板122上,或者可使其他结构把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保持在印刷电路板120的边缘上,并使用诸如但不限于此的包括螺钉、夹等那样的固定器使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与印刷电路板120的边缘正确对准,这在本领域是公知的。
2.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的边缘连接器
图31和图32示出了用于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一起使用的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116的两个不同图,并一起予以说明。图31示出了用于与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图29和图30所示的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一起使用的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116的断面图。图3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图31所示的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116的前侧视图。
以上参照图29和图30,对包括外壳128、信号触点124、绝缘体132和接地触点126在内的边缘连接器116的各种特点和优点作了说明。边缘连接器116与图29和图30所示相同,但从其上取下了同轴电缆118。图31也包括形成为单独部件而不形成为外壳128的整体部分的压接套管或带129。
3.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的端板和块体
图33示出了与用于与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图29和图30所示的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一起使用的块体11配合的端板122的断面图。端板122和块体114与图29和图30所示相同,但从其上取下了边缘连接器116。
以上参照图29和图30,对包括块体114上的边缘156和止动器158在内的块体114和端板122的各种特点和优点作了说明。端板122也包括槽152,如图33最佳所示,该槽152适合于容纳印刷电路板120。端板122还包括孔150,如图33最佳所示,该孔150适合于容纳边缘连接器116。
4.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的总结
图28至图3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在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中,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包括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116,用于把多根同轴电缆118与印刷电路板120的边缘连接。通过把信号触点124的插座150压接到同轴电缆118的中心信号导体140上,并通过把压接套管129压接到同轴电缆118的接地导体144上,使同轴电缆120适合于与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永久连接。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的有利方面是实现传输线路的构成和阻抗特性的同轴-平面转换(或平面-同轴转换)。
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具有上表所述的五个特点中的四个特点。这四个特点包括:当块体114是导电时,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具有多根同轴电缆118用的共用接地触点126;对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和/或印刷电路板120进行修改以实现阻抗匹配;信号触点124具有与适合于容纳同轴电缆118的中心触点140的插座150整体形成的弹簧部件125;以及接地触点126与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的外壳128整体形成。以上参照图28至图33,对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的其他特点和优点作了说明。
因此,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的有利方面是通过在同轴电缆118和形成于印刷电路板120上的微带传输线路之间设置无焊料边缘连接器,来消除通常软焊到印刷电路板上的常规同轴电缆连接器端板。第三同轴电缆连接器112的有利方面是降低连接器成本、消除印刷电路板连接器再加工、消除印刷电路板上的连接器部件、减少连接器组装用的劳力、减少插入力、提高连接器和印刷电路板之间的配合对准等。
因此,尽管以上参照本发明的各种说明性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说明,然而本发明的意图不在于使本发明受限于这些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可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中规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所揭示的主题进行变动、修改和组合。

Claims (13)

1.一种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包括:
第一、第二和第四至第七传输线路,各自均具有各自信号电位和接地电位;
第一边缘连接器,适合于提供第一传输线路,其中,第一边缘连接器适合于容纳第四传输线路,并适合于容纳形成在第一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五传输线路,并且其中,第一边缘连接器适合于使第四信号电位通过第一信号电位与第五信号电位电气耦合,并适合于使第四接地电位通过第一接地电位与第五接地电位电气耦合;
第二边缘连接器,适合于提供第二传输线路,其中,第二边缘连接器适合于容纳第六传输线路,并适合于容纳形成在第二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七传输线路,并且其中,第二边缘连接器适合于使第六信号电位通过第二信号电位与第七信号电位电气耦合,并适合于使第六接地电位通过第二接地电位与第七接地电位电气耦合;以及
第一接地触点,形成为与第一边缘连接器、第二边缘连接器、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中的各方脱离的独立部件,适合于与第一边缘连接器和第二边缘连接器机械耦合,并适合于使第一接地电位与第二接地电位电气耦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其中,第四传输线路和第六传输线路还分别包括:
第一同轴电缆和第二同轴电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其中,第一同轴电缆和第二同轴电缆适合于分别与第一边缘连接器和第二边缘连接器电气和机械耦合和脱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其中,第五传输线路和第七传输线路还分别包括:
第一微带传输线路和第二微带传输线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其中,第一边缘连接器具有在内部形成的具有第一接地电位的第一槽,并且其中,第二边缘连接器具有在内部形成的具有第二接地电位的第二槽,并且其中,第一槽和第二槽适合于容纳第一接地触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其中,第一接地触点具有“C形”图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其中,第一接地触点还包括:
至少一个弹簧部件,适合于与第五接地电位和第七接地电位中的至少一方电气耦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其中,该至少一个弹簧部件设置在第一接地触点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其中,该至少一个弹簧部件设置在第一接地触点的对置两端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还包括:
第三边缘连接器,适合于提供具有第三信号电位和第三接地电位的第三传输线路,其中,第三边缘连接器适合于容纳具有第八信号电位和第八接地电位的第八传输线路,并适合于容纳形成在第三印刷电路板上的具有第九信号电位和第九接地电位的第九传输线路,并且其中,第三边缘连接器适合于使第八信号电位通过第三信号电位与第九信号电位电气耦合,并适合于使第八接地电位通过第三接地电位与第九接地电位电气耦合;
第二接地触点,形成为与第二边缘连接器、第三边缘连接器、第二印刷电路板和第三印刷电路板中的各方脱离的独立部件,适合于与第二边缘连接器和第三边缘连接器机械耦合,并适合于使第二接地电位与第三接地电位电气耦合;以及
第一延伸部件,适合于使第一接地触点与第二接地触点电气和机械耦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其中,第一延伸部件具有在内部形成的凹槽,以便可使第一延伸部件绕过第二边缘连接器的用于承载第二信号电位的第二信号触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其中,第一延伸部件与第一接地触点和第二接地触点整体形成为一体单元。
13.一种电子组件,包括:
第一、第二和第四至第七传输线路,各自均具有各自信号电位和接地电位;
第五传输线路,形成在第一印刷电路板上;
第七传输线路,形成在第二印刷电路板上;以及
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包括:
第一边缘连接器,适合于提供第一传输线路,其中,第一边缘连接器适合于使第四信号电位通过第一信号电位与第五信号电位电气耦合,并适合于使第四接地电位通过第一接地电位与第五接地电位电气耦合;
第二边缘连接器,适合于提供第二传输线路,其中,第二边缘连接器适合于使第六信号电位通过第二信号电位与第七信号电位电气耦合,并适合于使第六接地电位通过第二接地电位与第七接地电位电气耦合;以及
第一接地触点,形成为与第一边缘连接器、第二边缘连接器、第一印刷电路板和第二印刷电路板中的各方脱离的独立部件,适合于与第一边缘连接器和第二边缘连接器机械耦合,并适合于使第一接地电位与第二接地电位电气耦合。
CNB028109457A 2001-04-20 2002-04-19 具有多条传输线路用的共用接地触点的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495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9/839,501 2001-04-20
US09/839,501 US6468089B1 (en) 2001-04-20 2001-04-20 Solder-less printed circuit board edge connector having a common ground contact for a plurality of transmission lines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037792A Division CN100553041C (zh) 2001-04-20 2002-04-19 具有多条传输线路用的共用接地触点的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37345A true CN1537345A (zh) 2004-10-13
CN100524953C CN100524953C (zh) 2009-08-05

Family

ID=2527989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0377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3041C (zh) 2001-04-20 2002-04-19 具有多条传输线路用的共用接地触点的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
CNB0281094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4953C (zh) 2001-04-20 2002-04-19 具有多条传输线路用的共用接地触点的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0377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3041C (zh) 2001-04-20 2002-04-19 具有多条传输线路用的共用接地触点的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468089B1 (zh)
EP (1) EP1413010B1 (zh)
CN (2) CN100553041C (zh)
DE (1) DE60209480T2 (zh)
WO (1) WO2002089265A2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6115A (zh) * 2009-04-13 2012-03-28 泰科电子公司 射频电子系统和用于射频电子系统的连接组件
CN103066428A (zh) * 2012-12-19 2013-04-24 镇江日鑫电子有限公司(中外合资) 插孔连接器座体
CN106716144A (zh) * 2014-11-03 2017-05-24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无焊测试夹紧装置
CN111527650A (zh) * 2018-05-31 2020-08-11 株式会社Lg化学 印刷电路板(pcb)直接连接器
CN111557065A (zh) * 2018-06-22 2020-08-18 株式会社Lg化学 用于连接器的端子和包括该端子的连接器
CN112840513A (zh) * 2019-08-20 2021-05-25 株式会社Lg化学 Fpcb连接器、包括该fpcb连接器的电池模块和电池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65804B2 (en) * 2001-05-11 2004-07-20 Thomson Licensing S. A. Printed circuit interface to an I/O connector
US6710604B2 (en) * 2002-01-04 2004-03-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irectly injecting a test signal into a cable
US6935866B2 (en) * 2002-04-02 2005-08-30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Card edge coaxial connector
JP3801546B2 (ja) * 2002-08-07 2006-07-26 Smk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付き同軸コネクタ
US6692262B1 (en) * 2002-08-12 2004-02-17 Huber & Suhner, Inc. Connector assembly for coupling a plurality of coaxial cables to a substrate while maintaining high signal throughput and providing long-term serviceability
JP3947122B2 (ja) * 2003-03-24 2007-07-1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機器のシールドケースへの電線接続構造
US6921272B2 (en) * 2003-05-12 2005-07-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positive contact force in an electrical assembly
US20040242062A1 (en) * 2003-06-02 2004-12-02 Hughes Karin R.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cables and cable connectors
US6863548B1 (en) * 2003-06-04 2005-03-08 Inphi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edge launch adapters
US6811405B1 (en) * 2003-12-09 2004-11-02 Chung-Chuan Huang Cable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circuit board
WO2005076414A1 (en) * 2004-02-02 2005-08-18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a cable to a circuit board
GB2430315B (en) * 2004-04-15 2007-08-08 Thomson Licensing Sa Improved I/O cards and card arrangements for I/O devices
FR2870048B1 (fr) * 2004-05-10 2006-12-01 Radiall Sa Connecteur coaxial pour carte de circuit imprime
US7186927B2 (en) 2004-07-30 2007-03-06 Bae Systems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Systems Integration Inc. High frequency via with stripped semi-rigid cable
US7180009B2 (en) * 2004-07-30 2007-02-20 Bae Systems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Systems Inteegration Inc. Transmission line with stripped semi-rigid cable
US6945795B1 (en) * 2004-12-09 2005-09-20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c. Quadrax interconnect grounding
US7278879B2 (en) * 2005-08-03 2007-10-09 Leviton Manufacturing Co., Inc. Connector isolation station system
US7234967B2 (en) * 2005-11-15 2007-06-26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Multi-port RF connector
DE202006000720U1 (de) * 2006-01-17 2006-04-20 Receptec Gmbh HF-Stecker-Befestigungsmittel
US7500855B2 (en) * 2006-10-30 2009-03-10 Emerson Network Power Connectivity Solutions Coaxi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self-aligning, self-fixturing mounting terminals
CN101281233B (zh) * 2007-04-05 2012-01-1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测试系统
US7766696B2 (en) * 2007-07-26 2010-08-03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US8115107B2 (en) * 2007-08-22 2012-02-14 Treadyn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shielded cables to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ies
US7425153B1 (en) * 2007-09-25 2008-09-16 D'addario & Company, Inc. Electronic connector
EP2238651A2 (en) * 2008-02-01 2010-10-13 Raytheon Company Radio frequency connector
DE202008014542U1 (de) * 2008-11-03 2009-01-29 Rosenberger Hochfrequenztechnik Gmbh & Co. Kg Steckverbinder für Schaltungsplatinen
US7713067B1 (en) * 2009-03-03 2010-05-11 Bomar Interconnect Products, Inc. Connector with a conductive shell with an extension to stradle a circuit board
US8105092B2 (en) * 2009-05-06 2012-01-31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connectors mounted to a circuit board
US8079869B2 (en) * 2009-07-21 2011-12-20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axial connector array and plug removal tool
US7988463B2 (en) * 2009-08-04 2011-08-02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retaining a print circuit board at a middle highness
US8282402B2 (en) * 2009-12-23 2012-10-09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Card-edge connector
US20110207372A1 (en) * 2010-02-22 2011-08-25 Ideal Industries,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Push-In Termination
JP5088427B2 (ja) * 2011-03-02 2012-12-05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US8371864B2 (en) * 2011-05-17 2013-02-12 Gigalane Co. Ltd. Grounding unit for high-frequency connector and high-frequency connector module having the same
JP5943788B2 (ja) * 2012-09-13 2016-07-0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ドエッジ型同軸コネクタ
CN103969570A (zh) * 2013-01-28 2014-08-0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测试治具
CN103647127B (zh) * 2013-12-09 2017-02-01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将同轴电缆耦接至带状线的连接器
JP2015210888A (ja) * 2014-04-24 2015-11-24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コンタクト
US9601852B2 (en) 2014-11-10 2017-03-21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Edge-mounted coaxial connector
EP3285338A4 (en) * 2015-04-14 2018-11-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ulti-pole connector, connector device, case, and method of connecting cable to multi-pole connector
US9680268B1 (en) 2016-05-18 2017-06-13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Llc Genderless electrical connectors
JP6776137B2 (ja) * 2017-01-27 2020-10-2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EP3635818A1 (en) * 2017-04-17 2020-04-15 Tektronix, Inc. Cable connector to pcb interconnect
US10044155B1 (en) 2017-05-10 2018-08-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a device to a plurality of pads arranged at different radial distances from the source
US10868375B2 (en) * 2017-07-07 2020-12-15 J.S.T. Corporation Non-staggered dual Row SMT connector
US10243290B2 (en) * 2017-07-17 2019-03-26 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Electric connect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production method
US10348039B1 (en) * 2018-03-30 2019-07-0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nnector shielding
CN111342249B (zh) * 2018-12-19 2023-03-14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同轴电缆的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84650A (en) * 1961-12-20 1965-05-18 Rca Corp Circuit supporting apparatus
GB1245493A (en) * 1968-03-11 1971-09-08 Texas Instruments Inc Connector
US4605269A (en) 1984-06-20 1986-08-12 Amp Incorporated Printed circuit board header having coaxial sockets therein and matable coaxial plug housing
US4801269A (en) 1987-07-31 1989-01-31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Coaxial connector for use with printed circuit board edge connector
US5169343A (en) 1990-11-29 1992-12-08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Coax connector module
US5100344A (en) 1991-03-25 1992-03-31 Amp Incorporated Coaxial connector with aeromedial dielectric
FR2677816B1 (fr) 1991-06-17 1995-04-28 Radiall Sa Connecteur coaxial pour le raccordement d'un cable coaxial a une carte imprimee de circuit electronique.
US5123863A (en) 1991-07-15 1992-06-23 Trw Inc. Solderless housing interconnect for miniature semi-rigid coaxial cable
US5176538A (en) 1991-12-13 1993-01-05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Signal interconnector module and assembly thereof
NL9200272A (nl) 1992-02-14 1993-09-01 Du Pont Nederland Coax-connectormodule voor montage op een plaat met gedrukte bedrading.
US5478258A (en) 1993-12-20 1995-12-26 Wang; Tsan-Chi BNC connector and PC board arrangement
NL9400321A (nl) 1994-03-03 1995-10-02 Framatome Connectors Belgium Connector voor een kabel voor hoogfrequente signalen.
US5613880A (en) 1995-07-28 1997-03-25 Wang; Tsan-Chi Dual-plug BNC connector
US5788510A (en) * 1997-06-02 1998-08-04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Socket having a staggered conductive path through multiple memory modules
TW364685U (en) 1997-11-06 1999-07-11 Insert Entpr Co Ltd Cable connector
DE19753839C1 (de) 1997-12-04 1999-04-29 Siemens Ag HF-Koaxial-Winkelsteckverbinderteil sowie Verfahren zur Fertigung
TW456074B (en) * 1998-02-17 2001-09-21 Advantest Corp IC socket
US6007347A (en) 1998-05-20 1999-12-28 Tektronix, Inc. Coaxial cable to microstrip connection and method
US6149461A (en) 1999-12-09 2000-11-21 Procomm, Inc. Solderless coaxial cable termination mounting device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6115A (zh) * 2009-04-13 2012-03-28 泰科电子公司 射频电子系统和用于射频电子系统的连接组件
CN103066428A (zh) * 2012-12-19 2013-04-24 镇江日鑫电子有限公司(中外合资) 插孔连接器座体
CN106716144A (zh) * 2014-11-03 2017-05-24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无焊测试夹紧装置
CN106716144B (zh) * 2014-11-03 2019-07-23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无焊测试夹紧装置
CN111527650B (zh) * 2018-05-31 2021-10-08 株式会社Lg化学 印刷电路板(pcb)直接连接器
US11114786B2 (en) 2018-05-31 2021-09-07 Lg Chem, Ltd. PCB direct connector
CN111527650A (zh) * 2018-05-31 2020-08-11 株式会社Lg化学 印刷电路板(pcb)直接连接器
CN111557065A (zh) * 2018-06-22 2020-08-18 株式会社Lg化学 用于连接器的端子和包括该端子的连接器
US11114787B2 (en) 2018-06-22 2021-09-07 Lg Chem, Ltd. Terminal for connector mounted to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connector supporting said terminal
CN111557065B (zh) * 2018-06-22 2021-12-10 株式会社Lg化学 用于连接器的端子和包括该端子的连接器
CN112840513A (zh) * 2019-08-20 2021-05-25 株式会社Lg化学 Fpcb连接器、包括该fpcb连接器的电池模块和电池组
CN112840513B (zh) * 2019-08-20 2023-03-31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Fpcb连接器、包括该fpcb连接器的电池模块和电池组
US11996643B2 (en) 2019-08-20 2024-05-28 Lg Energy Solution, Ltd. FPCB connector, and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2089265A2 (en) 2002-11-07
CN100553041C (zh) 2009-10-21
DE60209480T2 (de) 2006-10-26
CN101013780A (zh) 2007-08-08
US20020177332A1 (en) 2002-11-28
WO2002089265A3 (en) 2004-02-12
DE60209480D1 (de) 2006-04-27
EP1413010B1 (en) 2006-03-01
EP1413010A2 (en) 2004-04-28
US6468089B1 (en) 2002-10-22
CN100524953C (zh) 2009-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37345A (zh) 具有多条传输线路用的共用接地触点的无焊料印刷电路板边缘连接器
CN1302582C (zh) 挠性连接器盖罩组件装配装置
CN1279657C (zh) 插座端子及其与插头端子的连接结构
CN101960674B (zh) 减少串话失真的高速电连接器
CN1515051A (zh) 具有集成电力触点的矩阵式连接器
CN101043112A (zh) 用于电连接器的串扰减小
CN1739223A (zh) 具有漏电接地结构的高密度连接器组件
CN1586026A (zh) 用于电连接器的串扰减小
CN1375119A (zh) 阻抗调谐的连接器
CN1452800A (zh) 阻抗调谐的终端组件及结合该组件的连接器
CN1647325A (zh) 有源局域网连接器
CN1647323A (zh) 具有层叠结构的高速电缆连接器
CN1328713A (zh) 高强度电连接器
CN1902784A (zh) 电连接器
CN1244189C (zh) 屏蔽连接器
CN211858887U (zh) 一种5g天线单元及5g天线
CN1759507A (zh) 具有接地端子的电连接器
CN1624989A (zh) 连接器
CN211208719U (zh) Lga插座
CN101617445B (zh) 表面安装连接器
CN219998568U (zh) 一种插板型hdmi公头连接器
US7086868B2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CN218997150U (zh) 电连接器
CN220324750U (zh) 电连接器结构
US20230163533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