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59595A - 记录介质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记录介质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59595A
CN106559595A CN201610130101.XA CN201610130101A CN106559595A CN 106559595 A CN106559595 A CN 106559595A CN 201610130101 A CN201610130101 A CN 201610130101A CN 106559595 A CN106559595 A CN 1065595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edium
reflecting member
piling device
light beam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3010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59595B (zh
Inventor
有川树郎
有川树一郎
铃木史郎
松尾俊彦
椎原务
富冈宽满
石田光行
池田孝弘
本田诚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559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595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595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595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3/00Use of control, check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devices comprising an element for sensing a variable
    • B65H43/08Photoelectric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88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to the scanning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02Pile receivers with stationary end support against which pile accumu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22Pile receivers removable or interchange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24Pile receivers multiple or compartmented, e.d. for alternate, programmed, or selective fil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3/00Use of control, check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devices comprising an element for sensing a variable
    • B65H43/06Use of control, check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devices comprising an element for sensing a variable detecting, or responding to, completion of pil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16User-machine interface; Display panels; Control consol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2Means for discharging uncollated sheet copy material, e.g. discharging rollers, exit tr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N1/00602Feed roll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N1/00615Guiding elements, e.g. pl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42Detection metho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2Piling, depiling, handling piles
    • B65H2301/421Forming a pile
    • B65H2301/4212Forming a pile of articles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50Surface of the elements in contact with the forwarded or guided material
    • B65H2404/52Surface of the elements in contact with the forwarded or guided material other geometrical properties
    • B65H2404/522Surface of the elements in contact with the forwarded or guided material other geometrical properties details of surface roughness and/or surface trea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50Surface of the elements in contact with the forwarded or guided material
    • B65H2404/53Surface of the elements in contact with the forwarded or guided material with particular mechanical, physical properties
    • B65H2404/539Surface of the elements in contact with the forwarded or guided material with particular mechanical, physical properties other
    • B65H2404/5392Surface of the elements in contact with the forwarded or guided material with particular mechanical, physical properties other reflecting particular wa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30Other features of supports for sheets
    • B65H2405/33Compartmented support
    • B65H2405/332Superposed compart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30Other features of supports for sheets
    • B65H2405/36Multiple suppor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50Occurence
    • B65H2511/51Prese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50Occurence
    • B65H2511/515Abse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5/00Physical ent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511/00 or B65H2513/00
    • B65H2515/60Optical characteristics, e.g. colour, ligh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51/00Means for control to be used by operator; User interfaces
    • B65H2551/20Display means; Information output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53/0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 B65H2553/4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using optical, e.g. photographic, elements
    • B65H2553/41Photoelectric det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53/0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 B65H2553/4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using optical, e.g. photographic, elements
    • B65H2553/41Photoelectric detectors
    • B65H2553/414Photoelectric detectors involving receptor receiving light reflected by a reflecting surface and emitted by a separate emit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53/0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 B65H2553/4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using optical, e.g. photographic, elements
    • B65H2553/46Illumination arrang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06Office-type machines, e.g. photocopi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886Sorting or discharging
    • G03G2215/00911Detection of copy amount or presence in discharge tr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介质处理设备。该记录介质处理设备包括:壳体,该壳体容纳能够处理记录介质的处理单元,并具有部分敞开的内部空间;内部堆放器,该内部堆放器布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并允许堆放所述记录介质;光源,该光源布置在所述内部堆放器的一部分中并朝所述内部堆放器上的预定位置发射光束,所述光束通知用户所述记录介质是否堆放在所述内部堆放器上的状态;以及反射构件,该反射构件布置在所述内部堆放器的一部分上,并从所述内部堆放器横向向外地反射来自所述光源的所述光束。

Description

记录介质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记录介质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报2014-167518、平8-3391097、2005-179044、2006-259194描述了现有记录介质处理设备的实施例。
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报2014-167518(具体实施方式,图1)描述了一种内部片材输出型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箱式片材输出托盘、检测单元以及发光器。箱式片材输出托盘布置在第一主体上方的片材输出空间中,第二主体布置在片材输出空间上方。检测单元检测记录介质已输出至箱式片材输出托盘并产生检测信号。发光器布置在箱式片材输出托盘的前缘部并基于检测信号从箱式片材输出托盘的前缘部的上表面发射光。箱式片材输出托盘的前缘部向比第二主体的前表面进一步朝外的位置突出。
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报平8-339107(具体实施方式,图2)描述了一种内部片材输出型图像形成设备,其能够利用充分亮度照亮片材输出空间,从而允许用户容易地注意到已输出的片材。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布置在片材输出空间的后上部的照明灯,片材输出空间除前侧以外被壳体包围。在片材输出至片材输出托盘时照明灯自动打开,经过预定时间后自动关闭。
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报2005-179044(具体实施方式,图2)描述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布置在内部片材输出单元中的下输出托盘、上输出托盘及照明单元,并包括布置在主体中的控制器。用于照亮各个输出托盘的照明单元均包括绿光和红光。控制器能够确定片材是否已正常输出至各个输出托盘。当已正常输出片材时,控制器使绿光照亮相应一个输出托盘,在片材异常输出时,控制器使红光照亮输出托盘。
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报2006-259194(具体实施方式,图3)描述了一种内部片材输出式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图像形成单元、图像采集装置、布置在图像形成单元与图像采集装置之间的内部片材输出部、布置在内部片材输出部中的箱式片材输出托盘、片材检测单元以及发光单元。片材检测单元检测片材已输出并堆放在箱式片材输出托盘上并产生堆放通知信号。发光单元根据堆放通知信号朝箱式片材输出托盘发光,以通知用户片材堆放在箱式片材输出托盘上。
这些专利文献的每个图像形成设备(记录介质处理设备)均利用光源照亮内部片材输出托盘。然而,离开了图像形成设备的用户可能看不到该光亮。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记录介质处理设备,其包括供记录介质堆放的内部堆放器,该内部堆放器允许离开记录介质处理设备的用户视觉检查记录介质是否堆放在内部堆放器上的状态。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记录介质处理设备包括:壳体,该壳体容纳能够处理记录介质的处理单元,并具有部分敞开的内部空间;内部堆放器,该内部堆放器布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并允许堆放所述记录介质;光源,该光源布置在所述内部堆放器的一部分中并朝所述内部堆放器上的预定位置发射光束,所述光束通知用户所述记录介质是否堆放在所述内部堆放器上的状态;以及反射构件,该反射构件布置在所述内部堆放器的一部分上,并从所述内部堆放器横向向外地反射来自所述光源的所述光束。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的记录介质处理设备中,所述内部堆放器包括多个堆放构件,从而具有竖向排列的多个堆放区,并且所述反射构件布置在至少一个所述堆放构件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的记录介质处理设备中,所述反射构件具有漫反射面,该漫反射面从所述内部堆放器横向向外地漫反射来自所述光源的所述光束。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的记录介质处理设备中,所述反射构件具有反射来自所述光源的所述光束的反射面,该反射面被加工成具有小粗糙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的记录介质处理设备中,所述内部堆放器的堆放构件的一部分用作所述反射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的记录介质处理设备中,所述反射构件是半透明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根据第二方面的记录介质处理设备中,所述反射构件至少布置在所述多个堆放构件中的最上堆放构件上,并且所述反射构件是半透明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在根据第二方面的记录介质处理设备中,多个所述反射构件在所述多个堆放构件的全体上布置成面向从所述光源发射的所述光束的照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的记录介质处理设备中,所述反射构件布置在所述内部堆放器的除经常使用的标准尺寸记录介质的放置区域以外的区域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的记录介质处理设备中,所述记录介质处理设备具有传真功能,所述处理单元利用该传真功能在记录介质上形成通过通讯线路传送至此的图像,并且所述内部堆放器包括专用堆放构件,该专用堆放构件允许堆放利用所述传真功能形成有被传送的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并且所述反射构件布置在所述专用堆放构件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在根据第十方面的记录介质处理设备中,所述内部堆放器包括布置在所述专用堆放构件下方的标准装备堆放构件,所述标准装备堆放构件允许堆放已由所述处理单元形成有非传真图像的记录介质,并且所述反射构件布置在所述标准装备堆放构件上。所述专用堆放构件是任选装备并且以可移除的方式布置在竖向分隔所述内部空间的区域中,并且由半透明材料制成的反射构件布置在所述专用堆放构件上的、包括从所述光源至布置在所述标准装备堆放构件上的所述反射构件的所述光束的光路的区域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的记录介质处理设备中,所述光源发射非白光光束。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的记录介质处理设备中,该记录介质处理设备进一步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在存在与所述记录介质是否堆放在所述内部堆放器上的状态有关的一条或多条通知时,根据所述通知的内容控制来自所述光源的所述光束的发光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在根据第十三方面的记录介质处理设备中,当通知在所述内部堆放器中堆放由所述处理单元处理过的记录介质的操作正在进行中的状态时,所述控制器选择来自光源的所述光束的发光模式,在该发光模式中所述光束的亮度水平逐渐改变,使得该亮度水平重复增减。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在根据第十三方面的记录介质处理设备中,所述内部堆放器包括供堆放由所述处理单元处理过的记录介质的堆放构件,并且所述堆放构件包括能够检测所述记录介质存在与否的检测器。当所述检测器检测到所述堆放构件上存在记录介质作为所述记录介质是否堆放在所述内部堆放器上的状态时,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检测器的检测信号以预定发光模式启用所述光源。
借助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离开记录介质处理设备的用户能够视觉检查记录介质是否堆放在内部堆放器上的状态,其中该记录介质处理设备具有供堆放记录介质的内部堆放器。
借助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内部堆放器包括多个堆放构件的情况下,离开记录介质处理设备的用户能够视觉检查记录介质是否堆放在至少一个所述堆放构件上的状态。
借助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与反射构件具有不漫反射光束的反射面的情况相比,反射构件能够朝记录介质处理设备周围更宽广的区域漫反射光束。
借助本发明的第四方面,能够从反射构件向更宽广的区域反射光束,从而允许离开记录介质处理设备的用户容易地看到该光束。
借助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不阻碍在内部堆放器上堆放记录介质的操作的情况下,离开记录介质处理设备的用户能够视觉检查记录介质是否堆放在内部堆放器上的状态。
借助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与反射构件为不透明构件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反射构件的照明功能。
借助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内部堆放器包括多个堆放构件的情况下,离开记录介质处理设备的用户能够视觉检查记录介质是否堆放在最上堆放构件上的状态。此外,能够不仅照亮最上堆放构件而且也照亮下方的堆放构件。
借助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在内部堆放器包括多个堆放构件的情况下,离开记录介质处理设备的用户能够视觉检查记录介质是否堆放在各所述多个堆放构件上的状态。
借助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当在内部堆放器上堆放经常使用的标准尺寸记录介质时,堆放的记录介质不与反射构件重叠,并且离开记录介质处理设备的用户能够利用视觉清楚地检查记录介质是否堆放在内部堆放器上的状态。
借助本发明的第十方面,离开记录介质处理设备的用户能够视觉检查是否已输出了利用传真功能处理过的记录介质。
借助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在允许堆放利用传真功能处理过的记录介质的专用堆放构件是任选装备的情况下,不管记录介质处理设备是否配备有专用堆放构件,离开记录介质处理设备的用户都能够视觉检查记录介质是否堆放在内部堆放器上的状态。
借助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即使记录介质与布置在内部堆放器上的反射构件重叠,来自光源的光束也会穿过记录介质,并且用户能够视觉区分被反射构件反射的反射光束的光路与记录介质。
借助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能够根据与记录介质是否堆放在内部堆放器上的状态有关的通知内容来选择来自光源的光束的发光模式,并且用户能够借助视觉准确地检查记录介质的堆放状态。
借助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离开记录介质处理设备的用户能够通过看到预定发光模式而视觉检查记录介质在内部堆放器上的堆放操作。
借助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离开记录介质处理设备的用户能够视觉检查记录介质堆放在内部堆放器的堆放构件上。
附图说明
将基于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
图1A是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图,该图像形成设备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记录介质处理设备,并且图1B是沿图1A中的箭头IB-IB方向看到的局部立体图;
图2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外部图;
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局部立体图,示出了内部堆放器和周围区域;
图5是示出沿图4中的箭头V的方向看到的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内部堆放器的局部立体图;
图6是示意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内部堆放器如何被照亮的局部立体图;
图7是示出沿图6中的箭头VII的方向看到的内部堆放器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来自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反射构件的可视范围;
图9A示出了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用于检测第二堆放托盘上是否存在片材的检测结构的实施例,图9B示出了片材如何保持在第二堆放托盘上的实施例;
图10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11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内部堆放器的照明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图12A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内部堆放器的照明控制过程的发光模式I的图,图12B是示出该照明控制过程的发光模式II的图;
图13A至图13C示出在图像形成设备执行打印(打印开始、打印进行中、打印结束)(传真输出除外)时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内部堆放器如何被照亮的实施例;
图14A至图14C示出在图像形成设备执行传真输出(传真输出开始、传真输出进行中、传真输出结束)时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内部堆放器如何被照亮的实施例;
图15A至图15C示出在图像形成设备输出大尺寸片材(打印(传真输出除外)进行中、传真输出进行中、传真输出结束)时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内部堆放器如何被照亮的实施例;
图16A至图16C示出在图像形成设备执行打印(传真输出除外)(打印开始、打印进行中、打印结束)时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内部堆放器如何被照亮的实施例,第二堆放托盘被从该图像形成设备移除;
图17A是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局部图,示出了内部堆放器及周围区域,图17B是沿图17A中的箭头XVIIB的方向看到的局部示意部;
图18A至图18C示出了在图像形成设备执行打印(打印(传真输出除外)进行中、传真输出进行中、传真输出结束)时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内部堆放器如何被照亮的实施例;
图19A是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局部图,示出了内部堆放器及周围区域,图19B是沿图19A中的箭头XIXB的方向看到的局部示意部;
图20是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局部立体图,示出了从斜下方看到的内部堆放器;以及
图21A至图21C示出了在图像形成设备执行打印(打印(传真输出除外)进行中、传真输出进行中、传真输出结束)时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内部堆放器如何被照亮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示例性实施方式概述》
图1A是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图,该图像形成设备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记录介质处理设备。
参照图1A,记录介质处理设备包括壳体1、内部堆放器4、光源6以及反射构件7。壳体1容纳能够处理片材S的处理单元3并具有部分敞开的内部空间U。内部堆放器4布置在壳体1的内部空间中并允许已被处理单元3处理过的片材S堆放在其上。光源6布置在内部堆放器4的一部分中并朝内部堆放器4中的预定位置发射光束,该光束通知片材S是否堆放在内部堆放器4上的状态。反射构件7布置在内部堆放器4的一部分中并从内部堆放器4横向向外反射来自光源6的光束Bm。
包括用于处理片材S的处理单元3的记录介质处理设备可以是用于在片材S上形成图像并输出片材S的图像形成设备、对片材S进行后处理(穿孔、折叠、装订等)的后处理设备、或者配备有后处理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
参照图1A,作为记录介质处理设备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布置在壳体1的上部用于采集图像的图像采集单元2;布置在图像采集单元2下方作为图像形成单元的处理单元3;以及布置在图像采集单元2与处理单元3之间的内部空间U。然而,壳体1的结构不限于此,并且可酌情更改。例如,图像采集单元2不需要布置在壳体1中,作为图像形成单元的处理单元3不需要布置在内部空间U下方。
参照图1A,片材馈送器8(在当前实施例中,包括两个馈送器8a和8b)朝处理单元3馈送片材S;片材传送系统9从处理单元3朝内部堆放器4传送从片材馈送器8馈送的片材;操作单元10由用户使用来操作图像形成设备;并且控制器11控制由处理单元3、片材馈送器8以及片材传送系统9执行的图像形成操作。控制器11还控制由光源6执行的照亮内部堆放器4的操作。
图像采集单元2可以是扫描器移动式或扫描器固定式。作为图像形成单元的实施例的图像处理单元3可以是电子照相图像形成单元、静电图像形成单元、喷墨图像形成单元等中的任一种。由处理单元3形成的图像可以是单色图像、多色图像、全色图像等中的任一种。
内部空间U整体可用作内部堆放器4。然而,如图1A和1B中所示,多个堆放构件5(图1A和图1B中,两个堆放构件5a和5b)可布置成将内部空间U在竖直方向上分隔成多个区域。堆放构件5可以独立于壳体1或者与壳体1的一部分成一体。
光源6可以为任何合适装置,优选为允许容易地调整光强和发光模式的LED。为了有效地限制从光源6朝反射构件7发射的光束Bm的照射区,优选的是光源6的背侧被反射器等覆盖,从而允许调整光束Bm的照射区。
而且,布置在内部堆放器4的一部分中的反射构件7可以由任何材料制成、具有任何形状,或者可以存在任何数量的反射构件7,只要反射构件7能够从内部堆放器4横向向外反射来自光源6的光束Bm即可。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记录介质处理设备可以如下构造。
内部堆放器4可以包括多个堆放构件5(在当前实施例中,两个堆放构件5a和5b)从而使得多个堆放区竖向排列,并且反射构件7(例如,反射构件7a或7b)可以布置在至少一个堆放构件5上。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多个堆放构件5(5a和5b)提供多个堆放区并且反射构件7布置在至少一个堆放构件5(5a或5b)上,因而用户能够识别片材S是否堆放在堆放构件5上的状态。
反射构件7可以如下构造。
首先,反射构件7可具有漫反射面,其从内部堆放器4横向向外漫反射来自光源6的光束Bm。在这种情况下,该漫反射面例如为C形反射面。朝记录介质处理设备周围的宽广区域反射光束的漫反射面能够通知记录介质处理设备周围的宽广区域内的用户记录介质是否堆放在堆放构件5上的状态。
第二,反射构件7可具有反射面,其反射来自光源6的光束Bm,该反射面被加工成具有小粗糙度。在这种情况下,被加工成具有小粗糙度的该反射面以适当减小的光强将光束漫反射在宽广区域上。
第三,内部堆放器4的堆放构件5的一部分用作反射构件7。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堆放构件5的一部分也用作反射构件7,反射构件7不太可能阻碍将片材S堆放在堆放构件5上的操作。
第四,反射构件7可以是半透明构件。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反射构件7是半透明构件,反射构件7具有通知功能和照明功能。通知功能是朝图像形成设备周围的区域反射来自光源6的光束Bm的一部分的功能。照明功能是透射来自光源6的光束Bm的剩余部分并照射堆放构件5的位于内部堆放器4的反射构件7(例如,反射构件7a)下方的部分(例如,堆放构件5b)。
第五,在内部堆放器4包括多个堆放构件5(例如,堆放构件5a和5b)的情况下,反射构件7至少布置在所述多个堆放构件5中最上面一个堆放构件(例如,堆放构件5a)上,并且反射构件7可以是半透明构件。在内部堆放器4包括所述多个堆放构件5的这种情况下,当反射构件7(例如,反射构件7a)布置在堆放构件5中最上面一个堆放构件(例如堆放构件5a)上并且该反射构件7(例如反射构件7a)是半透明构件时,反射构件7具有通知功能和照亮位于反射构件7下方的堆放构件5(例如,堆放构件5b)的照明功能。
第六,可在多个堆放构件5(例如,堆放构件5a和5b)全部布置有反射构件7,使所述反射构件7面向从光源6发射的光束Bm的照射范围。在反射构件7(7a和7b)布置在所述多个堆放构件5(5a和5b)上的这种情况下,有必要使来自光源6的光束Bm的照射区位于这两个反射构件7(7a和7b)上。借此,反射构件7(7a和7b)朝图像形成设备周围的区域反射光。
第七,反射构件7可以布置在内部堆放器4的除经常使用的标准尺寸片材S的放置区以外的区域上。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经常使用的标准尺寸片材S堆放在内部堆放器4上时,该标准尺寸片材S也不会与堆放构件5上的反射构件7重叠。因此,当堆放标准尺寸片材S时,来自光源6的光束Bm被反射构件7朝图像形成设备周围的区域反射。
记录介质处理设备可具有传真功能,借助该功能,被图像采集单元2采集的图像通过通讯线路被传送,并且作为图像形成单元的处理单元3形成通过通讯线路传送至此的图像。在具有传真功能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内部堆放器4可包括专用堆放构件5,该专用堆放构件允许堆放使用传真功能而形成有所传送的图像的片材S,并且反射构件7被布置在该专用堆放构件5上。在图像形成设备是具有传真功能的多功能机并包括供堆放使用传真功能处理过的片材S的专用堆放构件5的这种情况下,用户能够检查是否存在传真输出。而且,由于反射构件7布置在专用堆放构件5上,离开图像形成设备的用户能够检查光束是否从专用堆放构件5的反射构件7反射。
专用堆放构件5可以是标准装备或任选装备。在专用堆放构件5是任选装备的情况下,内部堆放器4可以如下构造:作为标准装备并允许堆放由处理单元3形成有非传真图像的片材S的堆放构件5(例如,堆放构件5b)布置在该专用堆放构件5(例如,堆放构件5a)的下方;反射构件7(例如,反射构件7b)布置在标准装备堆放构件5(5b)上;作为任选装备的专用堆放构件5可移除地布置在竖向分隔内部空间的区域中;并且由半透明材料制成的反射构件7(例如,反射构件7a)在包括来自光源6的光束至布置在标准装备的堆放构件5(5b)上的反射构件7(7b)的光路在内的区域中,布置在专用堆放构件5上。
因此,当专用堆放构件5(5a)是任选装备时,有必要使得能够在图像形成设备未配备有专用堆放构件5(5a)和图像形成设备配备有专用堆放构件5(5a)这两种情况下通知片材S是否堆放在内部堆放器4上的状态。
光源6可发射非白光光束。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清楚区分光束的颜色与通常基于白光的片材S的颜色。而且,即使当大尺寸记录介质(通常是基于白光的)与反射构件7重叠时,也能够识别穿过片材S的光束Bm被反射构件7反射的光路。
光源可如下控制。图像形成设备可包括控制器11,在存在一条或多条关于片材S是否堆放在内部堆放器4上的状态的通知时,控制器11根据通知的内容控制来自光源6的光束Bm的发光模式。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控制器11根据关于片材S是否堆放在内部堆放器4上的状态的通知内容,控制来自光源6的照明光束Bm的发光模式,因此能够通过使用不同发光模式显示通知内容。
当通知被处理单元3处理的片材S的堆放操作在内部堆放器4中正在进行的状态时,控制器11可选择来自光源6的光束Bm的发光模式,其中逐渐改变光束Bm的亮度水平,使得亮度水平反复增减。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规则的周期性发光模式显示处理单元3所处的操作状态,使得能够以令人愉悦的视觉效果让用户检查该状态。
内部堆放器4可以包括堆放构件5,由处理单元处理过的记录介质堆放在该堆放构件上,该堆放构件可包括能够检测片材S存在与否的检测器(未示出),并且当检测器检测到堆放构件上存在片材S作为片材S是否堆放在内部堆放器4上的状态时,控制器11可基于检测器的检测信号以预定发光模式启用光源6。在其中控制器11通知用户片材S堆放在内部堆放器4的堆放构件5上的这种情况下,检测器检测堆放构件5上的片材S,控制器11基于检测结果启用光源6,并且控制器11致使反射构件7反射光束Bm,从而通知图像形成设备周围区域中的用户堆放构件5上存在片材S。
以下,将详细描述图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2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20的外部图。图3是示出图像形成设备20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像形成设备的整体结构]
在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设备20是具有打印机功能、扫描仪功能、复印机功能以及传真机功能的多功能机。
参照图2和图3,图像形成设备20包括壳体21、扫描仪22、图像形成器23、内部空间24、内部堆放器25、片材馈送器26以及片材传送路径27。壳体21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作为用于采集图像的图像采集单元的实施例的扫描仪22布置在壳体21的上部分中。作为图像形成单元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器23布置在壳体21的位于扫描仪22下方的部分中,并在作为记录介质的实施例的片材S上形成图像(参见图13A至图14C)。内部空间24形成在壳体21的位于扫描仪22与图像形成器23之间的部分中。在图像形成器23已在片材S上形成图像之后,片材S被输出并堆放在内部堆放器25上。作为片材馈送单元的实施例的片材馈送器26(在当前实施例中为三个片材馈送器26a至26c)在图像形成器23下方布置在壳体21中。从片材馈送器26馈送的片材S经过沿大致竖向方向延伸的片材传送路径27、穿过图像形成器23的图像转印区朝内部堆放器25传送。
在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扫描仪22包括供放置文档的文档台81,并使用图像采集单元82采集放置在文档台81上的文档的图像。扫描仪22通过图像处理单元(未示出)向图像写入器33发送针对各色成分的图像信号。能开闭的自动文档馈送器85布置在文档台81上。当关闭时,自动文档馈送器85能够自动馈送文档。
在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器23包括图像形成单元30(具体地说是图像形成单元30a至30d)、中间转印带40、统一转印单元50以及定影单元60。图像形成单元30利用电子照相方法形成多色成分图像。由图像形成单元30形成的图像在转印到片材S之前暂时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0。统一转印单元50将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0的各色成分图像统一转印到片材S。定影单元60利用热和压力将借助统一转印单元50转印至片材S的图像定影。
各个图像形成单元30(30a至30d)包括例如感光鼓31、充电器32、图像写入器33、显影单元34、转印单元35以及清洁器36。充电器32对感光鼓31充电。作为LED阵列等的图像写入器33利用光在感光鼓31上写入静电潜像。显影单元34利用各色成分显影剂使感光鼓31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转印单元35将感光鼓31上的各色成分显影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0。清洁器36移除残留在感光鼓31上的物质。
色调剂供应单元38(38a至38d)将各色成分显影剂供应至图像形成单元30的显影单元34。在当前实施例中,各图像形成单元30(30a至30d)包括图像写入器33。另选的是,例如可使用所有图像形成单元30共用的激光扫描装置。
在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中间转印带40环绕在多个张架辊41至44上,并借助例如张架辊41旋转。中间转印带清洁器45去除残留在中间转印带40上的物质,其在中间转印带40的旋转方向上布置在统一转印单元50的下游。
统一转印单元50包括转印辊51,其面向例如用于支撑中间转印带40的张架辊42。转印辊51将中间转印带40夹持在转印辊51与张架辊42之间。当施加转印电压时,在转印辊51与张架辊42之间形成转印电场。
定影单元60在片材S的传送方向上布置在统一转印单元50下游的位置。定影单元60包括例如热定影辊61和在与热定影辊61压接触的同时旋转的压定影辊62。当具有未定影图像的片材S穿过定影辊61和62之间的间隙时,该未定影图像借助热和压力定影至片材S。
[内部堆放器]
参照图2至图4,在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壳体21包括支柱21a和上部分21b。上部分21b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支柱21a沿上部分21b的两个相邻侧面竖直伸出并支撑扫描仪22。内部空间24被扫描仪22、以及壳体21的支柱21a以及上部分21b(除支柱21a外)围绕。内部空间24用作作为片材堆放空间的内部堆放器25。
在当前实施例中,内部堆放器25包括作为壳体21的上部分21b(除支柱21a外)的第一堆放托盘101、以及布置在第一堆放托盘101与扫描仪22之间的第二堆放托盘102。内部堆放器25具有被第二堆放托盘102分开成内部空间24的上部分和下部分的用于堆放片材S的堆放区。
具体地说,在当前实施例中,第二堆放托盘102可移除地附接至壳体21的支柱21a并用作用于传真输出的专用堆放托盘。
壳体21的支柱21具有输出开口111和112,片材S通过这些开口输出至第一堆放托盘101和第二堆放托盘102。第一堆放托盘101和第二堆放托盘102分别包括定位壁108(参见图9A)、倾斜部101a和102a以及延伸部101b和102b。定位壁108均能够定位片材S的朝向输出开口111和112的一端。倾斜部101a和102a以大角度从定位壁108斜对角延伸。延伸部101b和102b以比倾斜部101a和102a小的角度从倾斜部101a和102a的上端延伸。
参照图4和图7,第一堆放托盘101与壳体21的上部分21b(除支柱21a外)一体形成,从而在操作面板90略向后的位置向上成台阶。
参照图4至图6,在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大致矩形的支撑台21c布置在壳体21的支柱21a的不支撑扫描仪22的部分上。支撑台21c邻近扫描仪22的文档台81布置,从而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延伸。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面板90布置在支撑台21c上。
侧堆放托盘28从壳体21侧向伸出。侧堆放托盘28允许已由图像形成器23形成有图像的片材S堆放,侧堆放托盘28为侧堆放器的实施例。
[片材传送系统]
参见图3,在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片材传送路径27包括第一传送路径271、第二传送路径272以及第三传送路径273。第一传送路径271穿过图像形成器23朝内部堆放器25的第一堆放托盘101传送由片材馈送器26(具体地是是片材馈送器26a至26c中第一个)馈送的片材S。从第一传送路径271分支出来的第二传送路径272朝内部堆放器25的第二堆放托盘102传送片材S。从第二传送路径272分支出来的第三传送路径273将片材S传送至作为侧堆放器的实施例的侧堆放托盘28。
片材传送系统70传送从片材馈送器26馈送的片材S,该片材传送系统70布置在片材传送路径27中。片材传送系统70包括适当数量的传送辊71、配准辊72、输出辊73至75、第一切换门76以及第二切换门77。传送辊71布置在片材传送路径27的预定距离处。配准辊72在片材S的传送方向上在统一转印单元50上游的位置布置在片材传送路径27中,其在调整片材S的位置之后将片材S传送至统一转印区。输出辊73至75布置在第一传送路径271至第三传送路径273的出口附近,朝第一堆放托盘101、第二堆放托盘102以及侧堆放托盘28输出片材S。第一切换门76有选择地在第一传送路径271与第二传送路径272之间切换。第二切换门77有选择地在第二传送路径272与第三传送路径273之间切换。
[内部堆放器的照明机构]
参照图4至图8,在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内部堆放器25包括用于照明内部堆放器25的照明机构120。
在当前实施例中,照明机构120包括光源121、第一反射构件131以及第二反射构件132。光源121布置在壳体21的支撑台21c的一部分中。第一反射构件131布置在第一堆放托盘101的延伸部101b的在操作面板90附近的部分中,从内部空间24横向向外反射从光源121发射的光束Bm。第二反射构件132布置在第二堆放托盘102的延伸部102b的在操作面板90附近的部分中,从内部空间24横向向外反射从光源121发射的光束Bm。
<光源>
作为光源121,使用能够发射诸如非白光(例如蓝光)的照明LED 122。LED 122布置在外壳123中,并且在外壳123中LED 122的背侧覆盖有反射器124,其作为反射板的实施例。
光源121以预定照射范围α朝第一堆放托盘101和第二堆放托盘102的延伸部101b和102b的在操作面板90附近的边缘发射光束Bm。
<第一反射构件>
如以上所述,在当前实施例中,第一堆放托盘101在从台阶部21d向后的位置一体形成在壳体21的上部分21b(除支柱21a外)上,台阶部21d为上部分21b的在操作面板90附近的下部分。参照图4至图7,第一反射构件131一体形成在第一堆放托盘101和台阶部21d之间的边界附近。
在当前实施例中,第一反射构件131包括倾斜部133,该倾斜部133相对于水平面以预定角度(在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40°至50°的范围内)朝台阶部21d向下倾斜。倾斜部133的表面被加工成具有小的粗糙度134。必要时,台阶部21d可加工成具有小的粗糙度。
<第二反射构件>
参照图4至图7,在当前实施例中,第二堆放托盘102包括不透明构件103和半透明构件104。不透明构件103是延伸部102b的除布置在操作面板90附近的大致矩形区以外的区域中的部分。半透明构件104布置在该大致矩形区中。半透明构件104包括沿着不透明构件103的下表面延伸的大致L形附接件105。半透明构件104包括沿不透明构件103的下表面延伸的大致L形附接件105。通过利用紧固件106(例如螺钉)固定附接件105而将半透明构件104附接至不透明构件103。
第二反射构件132是半透明构件104,其也作为第二堆放托盘102的一部分。半透明构件104的在操作面板90附近的部分具有弯曲的反射面136。半透明构件104的包括反射面136的部分被加工成具有小粗糙度表面137。
<通过光源对照射区进行照射>
参照图4至图7,在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来自光源121的光束Bm对照射区R2进行照射,照射区R2包括第二反射构件132的反射面136的一部分。在当前实施例中,照射区R2包括面向第二反射构件132的区域以及不面向第二反射构件132的区域。因此,来自光源121的光束Bm照亮包括第二反射构件132的一部分的区域。光束Bm的一部分穿过第二反射构件132(其为半透明构件104),照射第二反射构件132下方的区域。光束Bm的另一部分不穿过第二反射构件132而直接照射第二反射构件132下方的区域。光束Bm的其余部分从内部空间24横向向外地被第二反射构件132的反射面136反射。
在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来自光源121的光束Bm的穿过第二反射构件132的部分照射包括第一反射构件131的倾斜部133在内的区域。光束Bm的不穿过第二反射构件132的另一部分直接照射包括第一反射构件131的倾斜部133以及面向倾斜部133的台阶部21d在内的区域。这两个区域相当于第一反射构件131的照射区R1。因此,来自光源121的光束Bm照亮包括第一反射构件131的倾斜部133在内的区域,并且光束Bm的一部分从内部空间24横向向外地被第一反射构件131的倾斜部133反射。
<第一反射构件和第二反射构件的可视范围>
图8示出了第一反射构件131和第二反射构件132的可视范围。
参照图8,第一反射构件131和第二反射构件132能够以具有角度θ的可视范围(在当前实施例中在120°至180°的范围内)从内部空间24横向向外地漫反射从光源121发射的光束Bm,并且能够适当地改变光束Bm的可达到距离L。
第一种情况是其中存在第二反射构件132(在图8中表示为“存在出口2”)并且作为光源121的LED 122的发光强度设定在中间水平(中)的情况。在该情况下,第二反射构件132反射的光束Bm的可达到距离L为L3(例如15m)以上。
第二种情况是其中不存在第二反射构件132(在图8中表示为“不存在出口2”)并且作为光源121的LED 122的发光强度设定在低水平(低)的情况。在该情况下,第一反射构件131反射的光束Bm的可达到距离L在L1(例如5m)至L2(例如10m)的范围内。
第三种情况是其中不存在第二反射构件132(在图8中表示为“不存在出口2”)并且作为光源121的LED 122的发光强度设置在高水平(高)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被第一反射构件131反射的光束Bm的可达到距离L在L2(例如10m)至L3(例如15m)的范围内。
[检测第二堆放托盘上是否存在片材]
参照图9A,在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堆放托盘102包括用于检测是否存在片材S的检测器140。检测器140布置在检测孔141的背侧,检测孔141形成在第二堆放托盘102的倾斜部102a的邻近定位壁108的角部附近的区域中。检测器140从发光元件143发射光,光穿过检测孔141。当第二堆放托盘102上存在片材S从而检测孔141被闭合时,检测器140接收到从片材S反射的光,从而检测出存在片材S。
[第二堆放托盘的片材输出位置]
参照图9B,在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堆放托盘102的尺寸设定成使其能够保持最大尺寸(例如,JIS A3大小)片材Smax(在图9B中以双点划线示出)。第二堆放托盘102能够将常用的标准尺寸(例如JIS A4大小)片材S1(在图9B中以点划线示出)保持在与倾斜部102a对应的区域上。因此,在当前实施例中,当使用标准尺寸片材S1时,片材S1不与第二堆放托盘102的第二反射构件132重叠,并且不阻塞从光源121朝向照射区R2的光束Bm。
[控制器]
参照图10,在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设备20包括控制器150。控制器150是包括CPU、ROM、RAM和I/O端口的微型计算机。ROM存储图像形成单元30(30a至30d)所用的图像形成程序、片材传送系统70所用的片材传送控制程序、以及照明机构120所用的照明控制程序,以控制内部堆放器25的照明(参见,例如图11)。当控制器150通过I/O端口接收到来自操作面板90的输入信号、来自检测器140的检测信号以及来自传真收发器160的收发信号时,控制器150利用CPU执行对应的控制程序。然后,控制器150通过I/O端口向图像形成单元30、片材传送系统70、照明机构120以及传真收发器160发送必要控制信号。
[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
接下来,描述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
在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控制器50使得图像形成设备能够以多种模式形成图像,例如打印模式、复印模式以及传真输出模式。
例如,在打印模式中,响应于从通过LAN与图像形成设备20相连的客户端接收到的打印指令,控制器150通过执行预定图像形成程序以及片材传送控制程序来控制图像形成单元30(30a至30d)以及片材传送系统70。然后,控制器150致使形成有图像的片材S堆放在例如内部堆放器25的第一堆放托盘101上。
在复印模式中,控制器150读取扫描仪22采集的图像,基于读取的图像执行一系列图像形成程序和片材传送控制程序。接着,控制器150致使形成有图像的片材S堆放在例如内部堆放器25的第一堆放托盘101上。
在传真输出模式中,控制器150基于由传真收发器160接收到的图像信号执行一系列图像形成程序和片材传送控制程序。然后,控制器150致使形成有图像的片材S堆放在例如内部堆放器25的第二堆放托盘102(其在当前实施例中被选择为用于传真输出的专用托盘)上。
[内部堆放器的照明控制]
在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控制器150还在图像形成模式中执行内部堆放器的照明控制,如图11所示。
参照图11,当正在执行图像形成程序时,控制器150确定打印进行中(在打印模式、复印模式以及传真输出模式中的任一模式中)。在打印期间,控制器150以模式I启用照明LED 122,其作为内部堆放器25的照明机构120的光源。当打印结束时,控制器150停用照明LED 122。
在发光模式I结束之后,控制器150通过检测片材检测器140的输出来判断用于传真输出的专用堆放托盘(在当前实施例中为第二堆放托盘102)上是否存在片材S。如果第二堆放托盘102上存在片材S,则控制器150以模式II启用照明LED 122。随后,在启用照明LED 122后经历预定时间tm时,控制器150停用照明LED 122。在当前实施例中,在发光模式II启用后经过了预定时间tm时,停用LED 122。然而,这并非限制。另选的是,可以以预定间隔检测是否存在片材S,并且LED 122可持续启用直至片材S被取出第二堆放托盘102。进一步另选的是,在重复检测是否存在片材S预定次数之后,不管是否存在片材S都停用照明LED 122。
以下将描述启用照明LED 122的发光模式I和II。
参照图12A,在发光模式I中,从照明LED 122发射的光的强度以预定周期tc增减,强度从零逐渐增加至高水平,然后逐渐从高水平减小至零。因此,在发光模式I中,以规则周期模式改变照明LED 122的亮度水平来通知图像形成设备周围的用户打印进行中。
在该实施例中,照明LED 122的发光强度的峰值为高水平。然而,这并非限制。另选的是,发光强度的峰值可以是预定的中间水平(中)。最小值可以是不为零的低水平。
参照图12B,在发光模式II中,从照明LED 122发射的光的强度是恒定的(例如,在中间水平),并且当经过预定时间tm时停用照明LED 122。
之后,描述内部堆放器25的照明控制的具体实施例。
<打印模式>
参照图13A,当选择在标准尺寸S上形成图像的打印模式时,控制器150以模式I开始启用照明机构120的光源121。参照图13B,在打印进行中,光源121持续以模式I被启用。参照图7,此时,来自光源121的光束Bm照射第二反射构件132的照射区R2以及第一反射构件131的照射区R1。参照图13C,在打印结束时控制器150停用光源121。
在该状态下,来自光源121的光束Bm照射第一反射构件131的照射区R1以及第二反射构件132的照射区R2。而且,光束Bm的一部分从内部空间24横向向外地被第一反射构件132的倾斜部133漫反射,并且光束Bm的另一部分从内部空间24横向向外地被第二反射构件132的反射面136漫反射。
在当前实施例中,第二反射构件132的照射区R2的面积小于第一反射构件131的照射区R1的面积。而且,照射区R2与光源121之间的距离小于照射区R1与光源121之间的距离。因此,被第二反射构件132的反射面136反射的光束Bm的强度高于被作为第一反射构件131的反射面的倾斜部133反射的光束Bm的强度。因此,被第二反射构件132的反射面136反射的光束Bm到达比第一反射构件131的倾斜部133反射的光束Bm所能到达的远的位置。由于第二反射构件132的反射面136以及第一反射构件131的倾斜部133分别被加工成具有小粗糙度表面137和134,光束Bm被漫反射并散射而黯淡地照明较宽区域。因此,借助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离开图像形成设备20的用户能够看到来自第二反射构件132的光束Bm强,来自第一反射构件131的光束Bm暗。此时,用户能够意识到打印进行中,这是因为光束Bm以发光模式I发射。
<传真输出模式>
参照图14A,当选择在标准尺寸片材S上形成图像的传真输出模式时,控制器150开始以模式I启用照明机构120的光源121。参照图14B,在传真输出模式进行中,控制器150持续以模式I启用光源121。
在该状态下,与打印模式形成对比,片材S被堆放在第二堆放托盘102上。与在打印模式中一样,来自光源121的光束Bm照射第一反射构件131的照射区R1以及第二反射构件132的照射区R2。而且,光束Bm的一部分从内部空间24横向向外地被第一反射构件131的倾斜部133漫反射,并且光束Bm的另一部分从内部空间24横向向外地被第二反射构件132的反射面136漫反射。因此,在当前实施例中,在传真输出模式中,内部堆放器25的照明机构120与在打印模式中一样发挥作用。
然而,传真输出模式与打印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当传真输出结束时控制器150检测第二堆放托盘102上是否存在片材S。若存在片材S,控制器150以模式II启用光源121。因此,光束Bm以恒定强度持续从第一反射构件131和第二反射构件132被反射,直至经过预定时间。因此,离开图像形成设备20的用户能够看到具有模式II的光束Bm,并意识到作为打印输出而输出的片材S还未从第二堆放托盘102移除。
在当前实施例中,光束Bm的一部分被第一反射构件131反射,光束Bm的另一部分被第二反射构件132反射。然而,这并非作为限制。例如,通过调整从光源121发射的光束Bm的强度,可以使光束Bm的从第一反射构件131反射的部分的强度充分减小,使得仅光束Bm的被第二反射构件132反射的所述另一部分能被看到。
<最大尺寸片材输出模式>
参照图15A,当选择在最大尺寸片材Smax上形成图像的打印模式时,控制器150开始以模式I启用照明机构120的光源121。在打印进行中,控制器150持续以模式I启用光源121。参照图7,此时,来自光源121的光束Bm照射第二反射构件132的照射区R2并照射第一反射构件131的照射区R1。
在这种状态下,由于形成有图像的片材Smax被堆放在第一堆放托盘101上,即使片材Smax被放置成与第一堆放托盘101的第一反射构件131重叠,来自光源121的光束Bm也会从内部空间24横向向外地被第二反射构件132的反射面136反射。因此,用户能够看到被第二反射构件132反射的具有模式I的光束Bm,并且能够意识到在最大尺寸片材Smax上打印正在进行中。
参照图15B,当选择在最大尺寸片材Smax上形成图像的传真输出模式时,控制器150开始以模式I启用照明机构120的光源121。在传真输出进行中,控制器150持续以模式I启用照明机构120的光源121。参照图7,此时,来自光源121的光束Bm照射第二反射构件132的照射区R2。
在这种状态下,作为传真输出而输出的片材Smax堆放在第二堆放托盘102上。因此,参照图9B,片材Smax被放置成与第二堆放托盘102的第二反射构件132重叠。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片材Smax因其大尺寸而刚度相对较低,因此片材Smax的与第二反射构件132重叠的部分沿第二反射构件132的反射面136翘曲。因此,具有非白光颜色的来自光源121的光束Bm(在当前实施例中为蓝色)从内部空间24横向向外地被沿第二反射构件132的反射面136延伸的片材Smax反射。因此,用户能够通过看到被第二反射构件132的反射面136延伸的片材Smax反射的具有模式I的光束Bm而意识到至最大尺寸片材Smax的传真输出正在进行中。在当前实施例中,由于来自光源121的大部分光束Bm都被片材Smax反射,来自光源121的光束Bm到达第一反射构件131的照射区R1的光量小到可忽略。
当传真输出结束时,控制器150检测第二堆放托盘102上是否存在片材Smax。若存在片材Smax,则控制器150开始以模式II启用光源121,并且持续以恒定水平启用光源121,直至经过预定时间tm。在这种情况下,片材Smax被放置成与第二堆放托盘102的第二反射构件132重叠。如以上所述,片材Smax的与第二反射构件132重叠的部分沿第二反射构件132的反射面136翘曲。因此,如以上所述,来自光源121的光束Bm从内部空间24横向向外地被沿着第二反射构件132的反射面136延伸的片材Smax反射。因此,远离图像形成设备20的用户能够看到具有模式II的光束Bm并且意识到作为传真输出而输出的最大尺寸片材Smax还未从第二堆放托盘102移除。在当前实施例中,由于来自光源121的大部分光束Bm都被片材Smax反射,来自光源121的光束Bm到达第一反射构件131的照射区R1的光量小到可忽略。
[不具有第二堆放托盘的实施例]
在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堆放托盘102可移除地安装在内部堆放器25中。因此,当例如使用侧堆放托盘28进行传真输出时,用户可以移除第二堆放托盘102。
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堆放器25仅具有第一堆放托盘101。
参照图16A,当选择在标准尺寸片材S上打印图像的打印模式时,控制器150开始以模式I启用照明机构120的光源121。参照图16B,在打印正在进行中,控制器150持续以模式I启用光源121。此时,来自光源121的光束Bm照射第一反射构件131的照射区R1。参照图16C,当打印结束时,控制器150停用光源121。
因此,在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堆放托盘102可移除地安装在内部堆放器25中,并且在安装有第二堆放托盘102或者移除第二堆放托盘102的情况下,都能执行内部堆放器25的照明控制。
《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7A和图17B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一部分。
参照图17A和图17B,内部堆放器25的照明机构120包括光源121和反射构件170。光源121布置在壳体21的支撑台21C的一部分上。反射构件170布置在第二堆放托盘102的延伸部102b的接近操作面板90的部分上。反射构件170从内部空间24横向向外地反射从光源121发射的光束Bm。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相同的元件用相同标号表述,并将省略这些元件的详细说明。
在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堆放托盘102是不透明构件。第二堆放托盘102的延伸部102b的接近操作面板90的部分还用作反射构件170。反射构件170具有反射面171,该反射面171形成在包括用来自光源121的光束Bm照射的照射区R在内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上,具有比其它部分高的反射率。反射面171例如被加工成具有小粗糙度表面172。边缘部173在反射面171的位于内部空间24外侧附近的端部中形成为向下弯曲或倾斜。
在当前实施例中,来自光源121的光束Bm几乎完全被第二堆放托盘102的反射构件170反射,从而到达第一堆放托盘101的光束Bm的光量小到可忽略。
参照图18A,在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打印模式中,控制器(未示出)致使打印用的片材S(在当前实施例中为标准尺寸片材)堆放在内部堆放器25的第一堆放托盘101上,并作为内部堆放器25的照明控制以模式I启用光源121。此时,来自光源121的光束Bm照亮第二堆放托盘102的反射构件170的照射区R并且被反射面171反射。具体地说,由于反射面171具有小粗糙度表面172,来自反射面171的光束Bm的一部分被漫反射及散射,光束Bm的另一部分从内部空间24横向向外地被反射面171的边缘部173反射。
因此,离开图像形成设备的用户能够看到具有模式I的光束Bm的从反射构件170的边缘部173反射的另一部分,并意识到打印正在进行中。
参照图18B,在传真输出模式中,控制器(未示出)致使传真输出用的片材S(在当前实施例中为标准尺寸片材)堆放在内部堆放器25的第二堆放托盘102上并作为内部堆放器25的照明控制以模式I启用光源121。此时,与打印模式中一样,来自光源121的光束Bm照射第二堆放托盘102的反射构件170的照射区R并且光束Bm的一部分被反射面171反射。因此,离开图像形成设备的用户能够看到具有模式I的光束Bm的从反射构件170的边缘部173反射的部分,并意识到传真输出正在进行中。
参照图18C,当传真输出结束时,作为内部堆放器25的照明控制,控制器(未示出)利用片材检测器140检测第二堆放托盘102上是否存在片材S。如果存在片材S,控制器以模式II启用光源121。在该状态下,离开图像形成设备的用户能够看到具有模式II的光束Bm的从反射构件170的边缘部173反射的部分,并意识到作为传真输出的片材S还未从第二堆放托盘102移除。
《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9A、图19B和图20示出了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一部分。
参照图19A、图19B和图20,内部堆放器25的照明机构120包括光源121和反射构件180。光源121布置在壳体21的支撑台21c的一部分上。独立于第一堆放托盘101的反射构件180布置在壳体21的台阶部上。反射构件180从内部空间24横向向外地反射从光源121发射的光束Bm。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同的元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并省略对这些元件的详细描述。
在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反射构件180在包括被来自光源121的光束Bm照射的照射区R在内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上具有反射面181,其具有高反射率。反射面181例如被加工成具有小粗糙度表面182。边缘部183在反射面181的接近内部空间24外侧的端部上形成为向下弯曲或倾斜。
在当前实施例中,光源121以预定照射范围β发射光束Bm,使得光束Bm沿朝向反射构件180但不延伸穿过第二堆放托盘102的光路传播,反射构件180布置在壳体21的台阶部21d上。
参照图21A,在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打印模式中,控制器(未示出)致使片材S(在当前实施例中为标准尺寸片材)堆放在内部堆放器25的第一堆放托盘101上,并且作为内部堆放器25的照明控制,以模式I启用光源121。此时,来自光源121的光束Bm照射布置在壳体21的台阶部21d上的反射构件180的照射区R,并且光束Bm的一部分被反射面181反射。具体地说,由于反射面181具有小粗糙度表面182,光束Bm的该部分被反射面181漫反射,光束Bm的另一部分从内部空间24横向向外地被反射面181的边缘部183反射。
因此,离开图像形成设备的用户能够看到具有模式I的光束Bm的被反射构件180的边缘部183反射的另一部分,并意识到打印正在进行中。
参照图21B,在传真输出模式中,控制器(未示出)致使传真输出用的片材S(在当前实施例中为标准尺寸片材)堆放在内部堆放器25的第二堆放托盘102上并作为内部堆放器25的照明控制以模式I启用光源121。此时,与打印模式中一样,来自光源121的光束Bm照射布置在壳体21的台阶部21d上的反射构件180的照射区R,并且光束Bm的一部分被反射面181反射。因此,离开图像形成设备的用户能够看到具有模式I的光束Bm的从反射构件180的边缘部183反射的部分,并意识到传真输出正在进行中。
参照图21C,当传真输出结束时,作为内部堆放器25的照明控制,控制器(未示出)利用片材检测器140检测第二堆放托盘102上是否存在片材S。如果存在片材S,控制器以模式II启用光源121。在该状态下,离开图像形成设备的用户能够看到具有模式II的光束Bm的从反射构件180的边缘部183反射的部分,并意识到作为传真输出的片材S还未从第二堆放托盘102移除。
在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堆放托盘102不具有反射构件。然而,例如第二堆放托盘102可具有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类似的第二反射构件132。
为说明和描述之目的提供了对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以上描述。并不旨在穷举本发明或者将本发明限制于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多个变型和变更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所选择和描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其实际应用,因此使得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及适合于所构想的具体应用的各种变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理应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

Claims (15)

1.一种记录介质处理设备,该记录介质处理设备包括:
壳体,该壳体容纳能够处理记录介质的处理单元,并具有部分敞开的内部空间;
内部堆放器,该内部堆放器布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并允许堆放所述记录介质;
光源,该光源布置在所述内部堆放器的一部分中并朝所述内部堆放器上的预定位置发射光束,所述光束通知用户所述记录介质是否堆放在所述内部堆放器上的状态;以及
反射构件,该反射构件布置在所述内部堆放器的一部分上,并从所述内部堆放器横向向外地反射来自所述光源的所述光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内部堆放器包括多个堆放构件,从而具有竖向排列的多个堆放区,并且所述反射构件布置在至少一个所述堆放构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反射构件具有漫反射面,该漫反射面从所述内部堆放器横向向外地漫反射来自所述光源的所述光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反射构件具有反射来自所述光源的所述光束的反射面,该反射面被加工成具有小粗糙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内部堆放器的堆放构件的一部分用作所述反射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反射构件是半透明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介质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反射构件至少布置在所述多个堆放构件中的最上堆放构件上,并且所述反射构件是半透明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介质处理设备,其中,多个所述反射构件在所述多个堆放构件的全体上布置成面向从所述光源发射的所述光束的照射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反射构件布置在所述内部堆放器的除经常使用的标准尺寸记录介质的放置区域以外的区域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处理设备,其中,所述记录介质处理设备具有传真功能,所述处理单元利用该传真功能在记录介质上形成通过通讯线路传送至此的图像,并且
其中,所述内部堆放器包括专用堆放构件,该专用堆放构件允许堆放利用所述传真功能形成有被传送的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并且所述反射构件布置在所述专用堆放构件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记录介质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内部堆放器包括布置在所述专用堆放构件下方的标准装备堆放构件,所述标准装备堆放构件允许堆放已由所述处理单元形成有非传真图像的记录介质,并且所述反射构件布置在所述标准装备堆放构件上;并且
其中,所述专用堆放构件是任选装备并且以可移除的方式布置在竖向分隔所述内部空间的区域中,并且由半透明材料制成的反射构件布置在所述专用堆放构件上的、包括从所述光源至布置在所述标准装备堆放构件上的所述反射构件的所述光束的光路的区域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光源发射非白光光束。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处理设备,该记录介质处理设备进一步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在存在与所述记录介质是否堆放在所述内部堆放器上的状态有关的一条或多条通知时,根据所述通知的内容控制来自所述光源的所述光束的发光模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记录介质处理设备,其中,当通知在所述内部堆放器中堆放由所述处理单元处理过的记录介质的操作正在进行中的状态时,所述控制器选择来自光源的所述光束的发光模式,在该发光模式中所述光束的亮度水平逐渐改变,使得该亮度水平重复增减。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记录介质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内部堆放器包括供堆放由所述处理单元处理过的记录介质的堆放构件,并且所述堆放构件包括能够检测所述记录介质存在与否的检测器;并且
其中,当所述检测器检测到所述堆放构件上存在记录介质作为所述记录介质是否堆放在所述内部堆放器上的状态时,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检测器的检测信号以预定发光模式启用所述光源。
CN201610130101.XA 2015-09-28 2016-03-08 记录介质处理设备 Active CN1065595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90260A JP6657711B2 (ja) 2015-09-28 2015-09-28 記録材処理装置
JP2015-190260 2015-09-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59595A true CN106559595A (zh) 2017-04-05
CN106559595B CN106559595B (zh) 2018-12-28

Family

ID=58408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30101.XA Active CN106559595B (zh) 2015-09-28 2016-03-08 记录介质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944489B2 (zh)
JP (1) JP6657711B2 (zh)
CN (1) CN10655959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3300A (zh) * 2018-10-18 2020-04-28 夏普株式会社 原稿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3352787A (zh) * 2020-03-05 2021-09-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14074484A (zh) * 2020-08-17 2022-02-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157203A1 (en) * 2016-12-05 2018-06-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7031163B2 (ja) * 2017-08-08 2022-03-0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168577A (ja) * 2018-03-23 2019-10-0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202839B2 (ja) * 2018-10-17 2023-01-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原稿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375467B2 (ja) 2019-10-29 2023-11-08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4072409A1 (en) * 2022-09-30 2024-04-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dia detection sensor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79044A (ja) * 2003-12-24 2005-07-07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CN1725116A (zh) * 2004-07-20 2006-01-25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6259194A (ja) * 2005-03-17 2006-09-28 Ricoh Co Ltd 紙有通知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90153916A1 (en) * 2007-12-18 2009-06-18 Borsuk John E Media output option lighting system
CN102004407A (zh) * 2009-08-31 2011-04-06 夏普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CN102761676A (zh) * 2011-04-26 2012-10-31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JP2014167518A (ja) * 2013-02-28 2014-09-1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39107A (ja) 1995-06-12 1996-12-2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70323A (ja) * 2008-09-18 2010-04-02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複合機
JP5531775B2 (ja) * 2010-05-20 2014-06-25 カシオ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多機能型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79044A (ja) * 2003-12-24 2005-07-07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CN1725116A (zh) * 2004-07-20 2006-01-25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6259194A (ja) * 2005-03-17 2006-09-28 Ricoh Co Ltd 紙有通知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90153916A1 (en) * 2007-12-18 2009-06-18 Borsuk John E Media output option lighting system
CN102004407A (zh) * 2009-08-31 2011-04-06 夏普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CN102761676A (zh) * 2011-04-26 2012-10-31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JP2014167518A (ja) * 2013-02-28 2014-09-1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3300A (zh) * 2018-10-18 2020-04-28 夏普株式会社 原稿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3352787A (zh) * 2020-03-05 2021-09-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13352787B (zh) * 2020-03-05 2022-12-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14074484A (zh) * 2020-08-17 2022-02-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065828A (ja) 2017-04-06
CN106559595B (zh) 2018-12-28
JP6657711B2 (ja) 2020-03-04
US20170088387A1 (en) 2017-03-30
US9944489B2 (en) 2018-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59595A (zh) 记录介质处理设备
US783116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therefor
JP374814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5557427A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means for detecting sheet thickness
JP202018329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28390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36474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531775B2 (ja) 多機能型画像形成装置
US8355182B2 (en) Image scanner and copier
US20060285901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2300907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160607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4699276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CN111796496B (zh) 纸张忘取报告装置及原稿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4380520B2 (ja) 固有情報読取装置及び方法
JP421983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1182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0224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64222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20120215A (ja) 複合機
JPH035323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8635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87983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5335906A (ja) 排紙処理装置
JP2004334047A (ja) 原稿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その原稿画像読取装置を具備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