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58349A - 标签供给装置 - Google Patents

标签供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58349A
CN106458349A CN201580027206.6A CN201580027206A CN106458349A CN 106458349 A CN106458349 A CN 106458349A CN 201580027206 A CN201580027206 A CN 201580027206A CN 106458349 A CN106458349 A CN 1064583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bel
opening
main body
supply devic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272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58349B (zh
Inventor
佐佐木秀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to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to Holding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to Holdings Corp filed Critical Sato Holding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4583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83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583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83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9/00Details of labell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65C9/08Label fee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9/00Details of labell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65C9/40Controls; Safety devices
    • B65C9/42Label feed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9/00Details of labell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65C9/40Controls; Safety de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8/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optical means
    • G01V8/10Detecting, e.g. by using light barriers
    • G01V8/12Detecting, e.g. by using light barriers using one transmitter and one receiv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Labe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标签供给装置。标签位置检测部具备:传感器;支承部件,其对标签连续体的带状衬纸进行支承;以及开闭部件,其设置为相对于支承部件能够开闭。开闭部件具备:主体,其供传感器安装;以及罩,其具有贯通孔并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主体,其中,所述贯通孔使得传感器面对标签连续体的输送路径。

Description

标签供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通过将涂覆有粘接剂的标签以等间隔临时粘贴于带状衬纸而构成的标签连续体进行输送而供给标签的标签供给装置,特别是涉及具备标签位置检测部的标签供给装置,其中,该标签供给装置具有在标签连续体的输送过程中对标签的位置进行光学检测的传感器。
背景技术
JP11-199097A公开了图6及图7所示的标签供给装置Ka。标签供给装置Ka沿着标签L连接的方向对通过将涂覆有粘接剂的标签L以等间隔临时粘贴于带状衬纸D而构成的标签连续体LA进行输送而供给标签。如图7及图8所示,在标签供给装置Ka中,将使得标签连续体LA的标签L处于内侧进行卷绕而成的标签卷100安装于供给卷轴101,利用输送辊102从供给卷轴101将标签连续体LA抽出并对其进行输送,利用打印部103对标签L进行打印。
打印部103具备热敏头104以及压纸辊105,利用从带供给机构106供给的墨带107并通过热转印而对标签进行打印。在供给卷轴101与输送辊102之间配置有引导辊108。
如图7及图8所示,为了使打印部103能够在标签L的规定位置进行打印,标签供给装置Ka具备标签位置检测部110,该标签位置检测部110具有在标签连续体LA的输送过程中对标签L的位置进行光学检测的传感器。作为传感器而使用透射式传感器113以及反射式传感器114。透射式传感器113是如下传感器:具有发光部111和受光部112,使得来自发光部111的光从标签连续体LA透过并利用受光部112进行受光而对标签L之间的间隙G(图6)进行检测。反射式传感器114是对在衬纸D的背面以规定间隔标记的记号进行检测的传感器。
标签位置检测部110具备:支承部件115,其对输送的标签连续体LA的带状衬纸D进行支承;以及开闭部件116,其设置为借助铰链(hinge)而相对于支承部件115能够开闭。支承部件115形成为中空状,且在内部设置有透射式传感器113的发光部111和反射式传感器114。在支承部件115的支承面形成有使得发光部111以及反射式传感器114面对标签连续体LA的输送路径的贯通孔117、118。
另一方面,开闭部件116也形成为中空状,且在内部设置有透射式传感器113的受光部112。对于开闭部件116而言,在关闭状态下,使得受光部112通过贯通孔119而面对标签连续体LA的输送路径,在打开状态下,使得标签连续体LA的输送路径开口。
如图7所示,输送辊102设置于支承部件115的上游侧。当开闭部件116处于关闭状态时,将按压辊120按压于输送辊102。按压辊120设置于与开闭部件116同样地进行开闭的支承部件121。使得开闭部件116与支承部件121联动地开闭。
然而,在现有的标签供给装置Ka中,支承部件115与开闭部件116之间形成为标签连续体LA能够通过的间隔。然而,若为了提高传感器的检测精度而将该间隔设定为较窄,则有时因标签L在标签连续体LA中相对于衬纸D向上翻卷并附着于开闭部件116而产生卡纸。特别是由于标签连续体LA解除了使得标签L处于内侧而进行卷绕的结构,因此,标签L容易从衬纸D剥离。
在产生卡纸的情况下,将开闭部件116打开而将引起卡纸的标签L揭下并除去,并再次将标签连续体LA支承于支承部件115,使开闭部件116形成为关闭状态而重新设定。
然而,在上述现有的标签供给装置Ka中,若标签L在支承部件115与开闭部件116之间向上翻卷并附着于开闭部件116,则使开闭部件116处于打开状态而将引起卡纸的标签L揭下并除去,但在标签L靠近并附着于距铰链部较近的位置而处于装置的进深处之类的情况下,有时难以将标签L除去,从而除去作业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技术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标签供给装置中容易将引起卡纸的标签除去而提高除去作业性。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某方式,提供一种标签供给装置,其对标签连续体沿标签连接的方向进行输送而供给上述标签,其中,上述标签连续体通过将涂覆有粘接剂的上述标签以等间隔临时粘贴于带状衬纸而构成。
上述标签供给装置具备标签位置检测部。上述标签位置检测部具有:传感器,其在上述标签连续体的输送过程中对上述标签的位置进行光学检测;支承部件,其对输送的上述标签连续体的上述带状衬纸进行支承;以及开闭部件,其供上述传感器设置、且设置为相对于上述支承部件能够开闭,在关闭状态下使得上述传感器面对上述标签连续体的输送路径,在打开状态下使得上述标签连续体的上述输送路径开口。
上述开闭部件具有:主体,其供上述传感器安装;以及罩,其与上述主体一起形成对上述传感器进行收纳的收纳空间,具有表面以及贯通孔,并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上述主体,其中,在上述开闭部件处于关闭状态时在上述表面与上述支承部件的支承面之间形成有上述标签连续体能够通过的间隙,上述贯通孔使得上述传感器面对上述标签连续体的上述输送路径。
在将标签连续体设定于装置时,使开闭部件形成为打开状态,将标签连续体支承于支承部件。而且,使开闭部件形成为关闭状态,对标签连续体进行输送而供给标签。在输送过程中,在支承部件与开闭部件之间,在标签从衬纸向上翻卷并附着于开闭部件而引起卡纸的情况下,将开闭部件打开而将引起卡纸的标签除去。
也可能有时因引起卡纸的标签靠近装置的进深处而无法容易地将其除去。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从主体将罩拆下,就能够在装置外部将附着于罩的标签揭下而将其除去。附着的标签的除去变得容易,从而除去作业性得到提高。
在将标签除去之后,再次将罩安装于主体,将标签连续体支承于支承部件,从而使得开闭部件形成为关闭状态。
另外,根据其他方式,上述罩的上述表面由不会与上述标签的粘接剂粘接或难以粘接的材料形成。例如,优选通过对表面进行氟树脂涂覆、等离子体涂覆、褶皱加工等而使表面形成为凹凸状。
由此,在标签连续体的输送过程中,即使标签在支承部件与开闭部件之间从衬纸向上翻卷而欲附着于开闭部件,标签也难以附着于开闭部件。假设即使因附着并向上翻卷而产生卡纸,也能够将开闭部件打开而容易地将引起卡纸的标签除去,从而除去作业性得到提高。
即便如此,在难以除去时,也同上所述,从主体将罩拆下,在装置外部将附着于罩的标签揭下并除去。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附着的标签的除去也变得容易,从而除去作业性得到提高。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标签供给装置具备:卡止突起,其设置于上述罩的一侧缘;卡止凹部,其设置于上述主体,并供上述卡止突起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卡合;对置片,其设置于上述罩的另一侧缘,并在上述卡止突起与上述卡止凹部卡合的状态下与上述主体的一部分对置;以及固定部,其将上述对置片以能够解除的方式固定于上述主体。
由此,在对罩进行安装时,使罩的卡止突起插入于主体的卡止凹部而实现卡合,利用固定部将对置片固定于主体。另一方面,在对罩进行拆卸时,将固定部解除,将罩的卡止突起从主体的卡止凹部拔出。罩的安装、拆卸变得简单,从而作业性得到提高。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式,上述固定部具备:内螺纹,其形成于上述对置片;以及螺栓,其与上述内螺纹对应、且插通于在上述主体形成的安装孔,并具有外螺纹部和螺栓头,其中,上述外螺纹部与上述内螺纹螺合,上述螺栓头与上述外螺纹部连续、且用于用手使上述外螺纹旋转。
由此,通过用手使螺栓旋转这样简单的操作便能够进行罩的安装、拆卸,即使从这一点上来看,作业性也得到提高。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式,上述传感器是如下透射式传感器:具有发光部和受光部,并使来自上述发光部的光从上述标签连续体透过利用上述受光部对标签之间的间隙进行检测。另外,上述支承部件形成为中空状,在上述支承部件内设置有上述发光部以及受光部的任一方,在上述支承部件的上述支承面形成有使上述发光部以及受光部的上述任一方面对上述标签连续体的上述输送路径的上述贯通孔,上述发光部以及受光部的另一方设置于上述开闭部件。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标签供给装置还具备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沿上述标签连续体的宽度方向对上述受光部进行定位,上述开闭部件的上述罩的上述贯通孔遍及基于上述定位机构的上述受光部的移动范围地形成为长孔状。由此,能够与标签的宽度尺寸等匹配地将受光部定位于最佳位置。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标签供给装置还具备:输送辊,其设置于上述支承部件侧,并对上述标签连续体进行支承及输送;以及按压辊,其设置于上述开闭部件的上述主体,在上述开闭部件处于关闭状态时被按压于上述输送辊,在上述罩形成有开口,上述按压辊从该开口突出。
由此,能够利用开闭部件而通过对按压辊也进行开闭,从而与分别单独地进行开闭的情况相比,操作性得到提高。
因此,根据这些方式,在标签连续体的输送过程中,即使在支承部件与开闭部件之间因标签从衬纸向上翻卷并附着于开闭部件而产生卡纸,也能够将开闭部件打开而将引起卡纸的标签除去。
还有时因引起卡纸的标签靠近装置的进深处而不容易将其除去,此时,能够从主体将罩拆下,从而能够在装置外部将附着于罩的标签揭下而除去。附着的标签的除去变得容易,从而除去作业性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标签供给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在开闭部件的打开状态下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标签供给装置的标签位置检测部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标签供给装置的标签位置检测部中从开闭部件的主体将罩拆下后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标签供给装置的标签位置检测部的侧视剖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标签供给装置的标签位置检测部的主视剖视图。
图6是示出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标签供给装置的标签连续体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7是示出现有的标签供给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示出现有的标签供给装置的标签位置检测部的局部剖切主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标签供给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标签供给装置K沿着标签L连接的方向对标签连续体LA(参照图6)进行输送而供给标签L,其中,标签连续体LA通过将涂覆有粘接剂的标签L以等间隔临时粘贴于带状衬纸D而构成。
如图1~图5所示,标签供给装置K与图7所示的现有例相同,利用设置于机座1的输送辊2从卷绕有标签连续体LA的标签卷(未图示)将标签连续体LA抽出并对其进行输送,利用打印部4进行打印并供给标签L。按压辊3被按压于输送辊2,输送辊2被图示之外的驱动部驱动旋转而与按压辊3相互作用,由此对标签连续体LA进行输送。
打印部4具备热敏头5以及压纸辊6,并利用从带供给机构7供给的墨带8而对标签L进行打印。
在压纸辊6的下游侧设置有剥离板9,该剥离板9使带状衬纸D折返并使标签L从带状衬纸D剥离而对该标签L进行供给。折返后的带状衬纸D向标签供给装置K的下侧排出。在输送辊2的上游侧设置有引导辊2a。
如图1~图5所示,为了使打印部4能够在标签L的规定位置进行打印,标签供给装置K具备标签位置检测部10,该标签位置检测部10具有在标签连续体LA的输送过程中对标签L的位置进行光学检测的传感器。
作为传感器而使用透射式传感器S。透射式传感器S具有发光部Sa和受光部Sb,使来自发光部Sa的光从标签连续体LA透过并利用受光部Sb进行受光,从而对标签L之间的间隙G进行检测。
标签位置检测部10具备:支承部件11,其设置于输送辊2的下游侧、且对输送的标签连续体LA的带状衬纸D进行支承;以及开闭部件20,其设置为相对于支承部件11经由铰链而能够开闭。支承部件11形成为中空状,并在内部设置有透射式传感器S的发光部Sa。在支承部件11的支承面12设置有贯通孔13,发光部Sa与该贯通孔13面对。在支承部件11的下游侧设置有引导辊14、15。
在开闭部件20设置有透射式传感器S的受光部Sb。对于开闭部件20而言,在关闭状态下,使得受光部Sb面对标签连续体LA的输送路径,即,使得受光部Sb与标签连续体LA对置,在打开状态下,使得标签连续体LA的输送路径开口。
详细而言,开闭部件20具有:主体21,其供受光部Sb安装;以及罩50。罩50与主体21共同形成对受光部Sb进行收纳的收纳空间22,该罩50具有表面51,该表面51在开闭部件20处于关闭状态时与支承部件11的支承面12之间形成能够供标签连续体LA通过的间隙e。
主体21具备:基板23;下垂板24,其从基板23的周围向下延伸、且一部分被切除;以及敞开口25,其向下侧敞开。如图3所示,主体21的宽度方向一端由转动轴27支承为相对于在机座1设置的安装部件26而能够转动。在转动轴27设置有始终对主体21向打开方向施力的螺旋弹簧28。
锁定机构30是在开闭部件20处于关闭状态时相对于机座1将主体21锁定的机构。如图2及图3所示,锁定机构30具备:一对卡合片32,它们设置于主体21的宽度方向另一端、且在前端具有卡合爪31;以及一对卡合孔33,它们设置于机座1、且通过与各卡合片32卡合而实现锁定。卡合片32的另一端设置为经由转动轴34而相对于主体21能够转动,并通过转动轴34的转动而与卡合孔33卡合。在转动轴34设置有螺旋弹簧35,该螺旋弹簧35始终对卡合片32向使其相对于主体21与卡合孔33卡合的方向施力。在转动轴34设置有操作把手36,该操作把手36克服螺旋弹簧35的作用力而使转动轴34向使得卡合片32从卡合孔33解除的方向转动。
在主体21的基板23的上游侧下部设置有在开闭部件20处于关闭状态时被按压于输送辊2的按压辊3。如图3及图4所示,按压辊3以相对于主轴3a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有多个。主轴3a的两端以相对于输送辊2能够前进后退的方式经由引导部件37而设置于主体21。在主体21与主轴3a之间设置有将按压辊3向输送辊2侧施力而使其与该输送辊2接触的弹簧38。
在主体21的基板23的下游侧下部设置有:受光部Sb;以及定位机构40,其沿标签连续体LA的宽度方向对受光部Sb进行定位。定位机构40具备:螺轴41,其架设于主体21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下垂板24;螺合件(コマ)42,其设置有受光部Sb并与螺轴41螺合,通过螺轴41的旋转而移动;以及手柄43,其使螺轴41旋转。
罩50具备:覆盖板52,其将主体21的敞开口25覆盖;以及侧板53,其在覆盖板52的前后方向上突出设置,并沿着主体21的前后方向上的下垂板24的外侧。在覆盖板52形成有开口54,按压辊3从该开口54突出。在罩50形成有贯通孔55,该贯通孔55在开闭部件20处于关闭状态时使得透射式传感器S的受光部Sb面对标签连续体LA的输送路径。贯通孔55遍及基于定位机构40的受光部Sb的移动范围地形成为长孔状。受光部Sb通过贯通孔55而接受来自发光部Sa的光。
罩50形成为相对于主体21能够装卸。具体而言,在罩50的覆盖板52的宽度方向一侧缘设置有卡止突起56,在主体21的宽度方向一端的下垂板24设置有卡止凹部57,罩50的卡止突起56以能够装卸的方式与该卡止凹部57卡合。而且,在罩50的覆盖板52的宽度方向另一侧缘设置有对置片58,该对置片58在卡止突起56与卡止凹部57卡合的状态下与主体21的基板23的宽度方向另一端侧背面的一部分对置,并设置有以能够解除的方式将对置片58固定于主体21的固定部60。对置片58经由立起片59而与覆盖板52一体地折弯形成。
如图3及图5所示,固定部60具备:内螺纹61,其形成于对置片58;安装孔62,其设置于主体21的基板23、且与内螺纹61对应;以及螺栓65,其具有外螺纹部63以及螺栓头64,其中,所述外螺纹部63插通于安装孔62、且与内螺纹61螺合,所述螺栓头64与外螺纹部63连续、且用于凭借手而使外螺纹部63旋转。安装孔62形成为比外螺纹部63的最大直径小的直径。外螺纹部63的与螺栓头64相邻的基端部形成为比外螺纹部63的最大直径小的直径,外螺纹部63的基端部插通于安装孔62。因此,螺栓65被保持为在螺合解除时难以从安装孔62脱离而不会从主体21脱离。对螺栓头64实施滚花加工以便容易用手进行操作。
并且,罩50的表面51由不会与标签L的粘接剂粘接或难以粘接的材料形成。例如,优选通过对表面进行氟树脂涂覆、等离子体涂覆、褶皱加工等而使表面形成为凹凸状。
因此,当利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标签供给装置K供给标签L时变为如下情况。
首先,将标签连续体LA设定于装置。具体而言,使开闭部件20形成为打开状态,将标签连续体LA支承于支承部件11,使开闭部件20形成为关闭状态。由于在开闭部件20的主体21设置有按压辊3,因此,按压辊3也能够同时开闭,从而与分别单独地进行开闭的情况相比,操作性得到提高。
使定位机构40的手柄43旋转,从而使受光部Sb移动而将其定位于适当的位置。能够与标签L的宽度尺寸等匹配地将受光部Sb定位于最佳位置。
接下来,对标签连续体LA进行输送而供给标签L。在输送过程中,即使在支承部件11与开闭部件20之间标签L从带状衬纸D向上翻卷并附着于开闭部件20,由于罩50的表面51由不会与标签L的粘接剂粘接或难以粘接的材料形成,因此也难以附着。
即便如此,有时也因标签L从带状衬纸D向上翻卷并附着于开闭部件20而产生卡纸,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将开闭部件20打开即可。若拉动锁定机构30的操作把手36,则卡合片32从卡合孔33脱离,开闭部件20被螺旋弹簧28的作用力向上顶起而形成为打开状态,从而使得标签连续体LA的输送路径开口。在该状态下将引起卡纸的标签L除去,由于罩50的表面51由不会与标签L的粘接剂粘接或难以粘接的材料形成,因此,容易将标签L除去,从而除去作业性得到提高。
有时还因引起卡纸的标签L靠近装置的进深处而不容易将其除去。在这样的情况下,从主体21将罩50拆下。如图3所示,用手使螺栓65的螺栓头64旋转而使螺栓65的外螺纹部63从内螺纹61脱离,从而使得对置片58从主体21脱离,并且将卡合突起56从卡合凹部57拔出。由此,能够在装置外部将附着于罩50的标签L揭下而除去。附着的标签L的除去变得容易,从而除去作业性得到提高。
在将标签L除去之后,再次将罩50安装于主体21。在该情况下,使罩50的卡止突起56插入于主体21的卡止凹部57而实现卡合,使对置片58与主体21对置,使螺栓65的螺栓头64旋转而使得外螺纹部63与内螺纹61螺合。
通过用手使螺栓65旋转这样简单的操作便能够进行罩50的安装、拆卸,因此作业性得到提高。然后,同上所述,再次将标签连续体LA支承于支承部件11,使开闭部件20形成为关闭状态,对装置进行驱动而供给标签L。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实施方式不过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应用例而已,其主旨并非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限定为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传感器而使用了透射式传感器S,但不必限定于此,也可以设为反射式传感器。在该情况下,能够改变为开闭部件20所具有的受光部Sb而设置反射式传感器。
虽然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标签供给装置K具备打印机功能,但不必限定于此。例如,标签供给装置K可以是输送并供给已经对标签L打印完毕的标签连续体LA的类型的装置、或者是具备将标签L粘贴于物品的标签粘贴功能等的各种标签供给装置。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4年5月26日向日本国专利厅申请的日本特愿2014-107670号的优先权,并通过参照的方式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并入本说明书。

Claims (7)

1.一种标签供给装置,其对标签连续体沿标签连接的方向进行输送而供给所述标签,其中,所述标签连续体通过将涂覆有粘接剂的所述标签以等间隔临时粘贴于带状衬纸而构成,其中,
所述标签供给装置具备标签位置检测部,
所述标签位置检测部具有:
传感器,其在所述标签连续体的输送过程中对所述标签的位置进行光学检测;
支承部件,其对输送的所述标签连续体的所述带状衬纸进行支承;以及
开闭部件,其供所述传感器设置、且设置为相对于所述支承部件能够开闭,在关闭状态下使得所述传感器面对所述标签连续体的输送路径,在打开状态下使得所述标签连续体的所述输送路径开口,
所述开闭部件具有:
主体,其供所述传感器安装;以及
罩,其与所述主体一起形成对所述传感器进行收纳的收纳空间,具有表面以及贯通孔,并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所述主体,其中,在所述开闭部件处于关闭状态时在所述表面与所述支承部件的支承面之间形成有所述标签连续体能够通过的间隙,所述贯通孔使得所述传感器面对所述标签连续体的所述输送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罩的所述表面由不会与所述标签的粘接剂粘接或难以粘接的材料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标签供给装置,其中,
还具备:
卡止突起,其设置于所述罩的一侧缘;
卡止凹部,其设置于所述主体,并供所述卡止突起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卡合;
对置片,其设置于所述罩的另一侧缘,并在所述卡止突起与所述卡止凹部卡合的状态下与所述主体的一部分对置;以及
固定部,其将所述对置片以能够解除的方式固定于所述主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标签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固定部具备:
内螺纹,其形成于所述对置片;以及
螺栓,其与所述内螺纹对应、且插通于在所述主体形成的安装孔,并具有外螺纹部和螺栓头,其中,所述外螺纹部与所述内螺纹螺合,所述螺栓头与所述外螺纹部连续、且用于用手使所述外螺纹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标签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传感器是如下透射式传感器:具有发光部和受光部,使来自所述发光部的光从所述标签连续体透过并利用所述受光部对标签之间的间隙进行检测,
所述支承部件形成为中空状,在所述支承部件内设置有所述发光部以及受光部的任一方,在所述支承部件的所述支承面形成有使所述发光部以及受光部的所述任一方面对所述标签连续体的所述输送路径的所述贯通孔,所述发光部以及受光部的另一方设置于所述开闭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标签供给装置,其中,
还具备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沿所述标签连续体的宽度方向对所述受光部进行定位,
所述开闭部件的所述罩的所述贯通孔遍及基于所述定位机构的所述受光部的移动范围地形成为长孔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标签供给装置,其中,
还具备:
输送辊,其设置于所述支承部件侧,并对所述标签连续体进行支承及输送;以及
按压辊,其设置于所述开闭部件的所述主体,在所述开闭部件处于关闭状态时被按压于所述输送辊,
在所述罩形成有开口,所述按压辊从该开口突出。
CN201580027206.6A 2014-05-26 2015-05-18 标签供给装置 Active CN1064583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07670 2014-05-26
JP2014107670A JP6408789B2 (ja) 2014-05-26 2014-05-26 ラベル供給装置
PCT/JP2015/064190 WO2015182420A1 (ja) 2014-05-26 2015-05-18 ラベル供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8349A true CN106458349A (zh) 2017-02-22
CN106458349B CN106458349B (zh) 2019-08-09

Family

ID=54698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27206.6A Active CN106458349B (zh) 2014-05-26 2015-05-18 标签供给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144546B2 (zh)
EP (1) EP3150500B1 (zh)
JP (1) JP6408789B2 (zh)
CN (1) CN106458349B (zh)
WO (1) WO201518242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47871A (zh) * 2022-10-25 2022-12-09 苏州德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贴条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132369A1 (de) * 1991-09-28 1993-04-01 Minnesota Mining & Mfg Vorrichtung zum bedrucken und ausgeben von auf einem traegermaterialstreifen haftenden etiketten
CN2246124Y (zh) * 1995-09-08 1997-01-29 上海富士机械印刷有限公司 自动贴标机
CN1201435A (zh) * 1995-10-31 1998-12-09 穆尔商用表格有限公司 无衬标签分割器
JPH11199097A (ja) * 1998-01-07 1999-07-27 Toshiba Tec Corp プリンタ
US6127678A (en) * 1997-11-24 2000-10-03 Datamax Corporation Adjustable sensor assembly for printers
JP2002179306A (ja) * 2000-12-12 2002-06-26 Alps Electric Co Ltd ラベルプリンタ
CN101585426A (zh) * 2008-05-23 2009-11-25 上海科识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附码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WO2013096439A1 (en) * 2011-12-22 2013-06-27 Datamax-O'neil Corporation Media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3282279A (zh) * 2010-12-27 2013-09-04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标签粘贴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8356Y2 (zh) * 1987-07-20 1993-05-17
JP3891371B2 (ja) * 1998-01-07 2007-03-14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2005178309A (ja) * 2003-12-24 2005-07-07 Sato Corp 印字媒体用センサー支持装置
US20060180737A1 (en) * 2004-10-08 2006-08-17 Datama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 label edge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132369A1 (de) * 1991-09-28 1993-04-01 Minnesota Mining & Mfg Vorrichtung zum bedrucken und ausgeben von auf einem traegermaterialstreifen haftenden etiketten
CN2246124Y (zh) * 1995-09-08 1997-01-29 上海富士机械印刷有限公司 自动贴标机
CN1201435A (zh) * 1995-10-31 1998-12-09 穆尔商用表格有限公司 无衬标签分割器
US6127678A (en) * 1997-11-24 2000-10-03 Datamax Corporation Adjustable sensor assembly for printers
JPH11199097A (ja) * 1998-01-07 1999-07-27 Toshiba Tec Corp プリンタ
JP2002179306A (ja) * 2000-12-12 2002-06-26 Alps Electric Co Ltd ラベルプリンタ
CN101585426A (zh) * 2008-05-23 2009-11-25 上海科识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附码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03282279A (zh) * 2010-12-27 2013-09-04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标签粘贴装置
WO2013096439A1 (en) * 2011-12-22 2013-06-27 Datamax-O'neil Corporation Media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47871A (zh) * 2022-10-25 2022-12-09 苏州德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贴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08789B2 (ja) 2018-10-17
US10144546B2 (en) 2018-12-04
CN106458349B (zh) 2019-08-09
WO2015182420A1 (ja) 2015-12-03
EP3150500A1 (en) 2017-04-05
JP2015224035A (ja) 2015-12-14
EP3150500B1 (en) 2022-11-23
EP3150500A4 (en) 2018-01-31
US20170066548A1 (en) 2017-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43810B2 (en) Correction system with rubber elastic tension element for a gear mechanism correction tape
KR101831773B1 (ko) 탄성체 롤러
WO2006015327A3 (en) Dispenser for rolled materials
WO2009050796A1 (ja) 紙葉類収納繰出装置
CN101282840B (zh) 用于层压机的膜装载设备
WO2016072106A1 (ja) プリンタ
EP1995698A3 (en) Cash handling system
CN104417104B (zh) 墨带盒和打印设备
CN107081969A (zh) 打印机
CN106458349A (zh) 标签供给装置
KR102296437B1 (ko) 서멀 프린터에서 박리지가 없는 라벨의 말려듦 방지 장치 및 라벨 선단 세팅 방법
WO2004065072A3 (en) Transfer devices
KR101166079B1 (ko) 자동 라벨 분리기
JP4665672B2 (ja) ラベルプリンタ
JP2007168871A (ja) ラベル貼付装置及びラベル貼付方法
JP2011148639A (ja) ラベルプリンタ
CN206436658U (zh) 打印传纸装置及便携式热敏打印机
TW200738077A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JP6795280B2 (ja) プリンタ
JP5172560B2 (ja) ラベル供給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5792970B2 (ja) 携帯式台紙なしラベル貼付け機のラベル保持装置およびラベル保持方法
JP2006069035A (ja) 塗膜転写具
JP5390176B2 (ja) ラベル貼付け装置におけるラベルガイド機構およびその幅ガイド部材
JP4669261B2 (ja) タックラベラー
JP5693300B2 (ja) 携帯式台紙なしラベル貼付け機のラベル保持装置およびラベル保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