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32534B - 一种液体可得然胶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体可得然胶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32534B
CN106432534B CN201610801085.2A CN201610801085A CN106432534B CN 106432534 B CN106432534 B CN 106432534B CN 201610801085 A CN201610801085 A CN 201610801085A CN 106432534 B CN106432534 B CN 1064325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dlan
liquid
production method
product
concent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010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32534A (zh
Inventor
万丽萍
严希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Zhongke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ZHONGKE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ZHONGKE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ZHONGKE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0108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325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32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325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325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325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B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B37/00Prepar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B1/00 - C08B35/00;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B37/0006Homoglycans, i.e. polysaccharides having a main chain consisting of one single sugar, e.g. colominic acid
    • C08B37/0024Homoglycans, i.e. polysaccharides having a main chain consisting of one single sugar, e.g. colominic acid beta-D-Glucans; (beta-1,3)-D-Glucans, e.g. paramylon, coriolan, sclerotan, pachyman, callose, scleroglucan, schizophyllan, laminaran, lentinan or curdlan; (beta-1,6)-D-Glucans, e.g. pustulan; (beta-1,4)-D-Glucans; (beta-1,3)(beta-1,4)-D-Glucans, e.g. lichenan; Derivatives thereof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Jellies, Jams, And Syru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可得然胶及其生产方法,可得然胶发酵液或可得然胶粗制品用一定量的碱溶解,然后加入絮凝剂沉降一定时间后,发酵液中的微生物菌体及不溶于碱性溶液的杂质沉降至沉降罐的底部,然后收集上清碱溶液,将碱溶液用一定量的酸进行中和析出得到可得然胶凝胶,利用无菌处理的纯净水,多次水洗脱盐后,滤膜过滤浓缩至所需固含以上,加入适量的杀菌剂及防腐剂和/或采用膜过滤除菌,无菌包装。该法得到的产品凝胶强度能达到1220‑1580g/cm2以上,这一结果远远的高于可得然胶粉剂的凝胶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液体可得然胶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可得然胶工业化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体可得然胶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可得然胶(Curdlan)是一种以葡萄糖、蔗糖等糖类为原料由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sp.)等微生物发酵而生产的高分子聚合物。它是一种由葡萄糖结构单元以β-1,3-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直链多糖。由于它具有在加热条件下形成凝胶的独特性质,又被称为热凝胶,在台湾地区被称为卡德兰胶。其对人体安全无毒,不溶于水但可溶于碱性溶液而形成粘稠状溶液。可得然胶作为食品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可改善产品的持水性、粘弹性、稳定性,提高产品的口感。此外,在饲料、医药、建材以及石油开发等领域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全球范围内主要发酵生产厂家为日本武田麒麟公司,国内主要生产企业有山东中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泰兴市一鸣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目前可得然胶粉末虽然已经实现规模化生产,并在食品加工行业获得广泛应用。但在生产及应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1)生产成本高及性能下降问题:发酵过程本身就是高能耗的工序,且提取过程中需要除杂沉淀,然后大量的有机溶剂酒精萃取,接着干燥,粉碎等加工步骤,工序繁杂,导致成本上升,且导致可得然胶的成胶性能损失较大,因可得然胶是热敏感性胶体,温度太高不利用可得然胶性能的稳定,正因为这样也导致可得然胶的干燥温度不能超过55℃,烘干效率低,造成了可得然胶的生产周期长,继而导致生产成本上升;2)安全防护: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得然胶粉末制剂,容易扩散,导致车间环境变恶劣,设备难以清洗;操作空间充斥粉尘,防护困难,可得然胶粉末被人体吸入后,引发过敏性反应,会损害操作人员的呼吸道器官,出现高烧、肺炎、休克等症状,对操作人员健康产生很大危害,目前为止,工厂里已经多次发生可得然胶粉末污染,引起咳嗽、发烧等过敏变态反应症状的事件;3)包装问题:可得然胶粉制剂采用真空包装,在抽真空时粉末容易吸入设备,造成一定损失;4)应用方面:众所周知,可得然胶是一种不溶于水的微生物多糖,在生产应用过程中一般需要对产品加入一定的水进行高速斩拌,形成稍粘稠液体方可使用,若不斩拌或斩拌不均匀会使可得然胶性性能降低很多,发挥不了它应起的作用,且粉末制品在投料过程中会有粉尘飞扬,污染生产设备及环境。
而目前并没有液态的微生物胶作为市售产品,普遍认为相对于固体(例如粉末状)微生物胶,液态或半固态的微生物胶面临变质较快、存储不稳定以及性能较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为解决目前可得然胶产品生产成本高且生产过程中产品凝胶性能损失较大,且应用有机溶剂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且由于产品粉状生产过程有较多粉尘污染及产品损耗,且应用过程中复水步骤麻烦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液体可得然胶及其生方法。
一种液体可得然胶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碱溶:将稀释后的可得然胶发酵液加入碱,搅拌混匀使其形成充分的碱性溶液;
沉降除杂:将碱溶步骤中的混合溶液与絮凝剂混合,此时形成固液分层,待上清液的吸光度A值为0.5~0.7时,该上清液用于进行下一步骤;
调节pH:调节沉降除杂步骤中上清液的pH值至4.0-5.0±0.02,此时可得然胶呈凝胶状析出,以凝胶混合液形式存在;
脱盐及超滤浓缩:将凝胶混合液采用超滤膜进行脱盐及超滤浓缩,形成脱盐后的质量浓度(固含)为20%~30%的可得然胶的混合溶液;
除菌:向所述质量浓度(固含)为20~30%的可得然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杀菌消毒剂和/或经过膜过滤除菌后,得到液体可得然胶。
所述碱溶步骤中,所述可得然胶发酵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常规得到的,是指含有葡萄糖等组分的培养基经过微生物发酵得到的发酵液。本发明的可得然胶发酵液可以由现有技术中的多种方法制备得到,例如:以粪产碱菌为出发菌株,用接种环挑取少许生长良好的菌落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30℃恒温培养3天。经活化后的菌种,再接入种子培养基中,30℃培养20小时,按照2.5%接种量添加到发酵培养基中,30℃培养72小时,得到可得然胶发酵液。然后测定发酵终点可得然胶的得率,加水稀释至1.8%-2.5%(w/w),得到稀释后的可得然胶发酵液。
所述碱为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加入碱的质量为可得然胶发酵液质量的1.5-2.0%(w/w)。
所述沉降除杂步骤中,为了更好地使菌体和不溶性杂质沉降,所述混合溶液中絮凝剂的含量为0.2~0.5%(w/w)。
所述絮凝剂选自聚丙烯酰胺、膨润土、硅藻土中的一种或者任意几种。
所述吸光度A值是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600nm条件下测定的数值。为达到上清液的吸光度A值为0.5~0.7,所述沉降除杂的沉降时间为36~48h。
本发明的沉降除杂时的沉降温度为25~37℃。
本发明的技术创新点一是通过摸索沉降过程中上清液的吸光度A值,来确定产品提取的时间从而确定产品纯度。
所述调节pH步骤中,将pH调节至4.0-5.0±0.02的原因一是:若中和至6.0-7.50产品呈中性可得然胶主要成分是多糖极易被微生物利用,使产品在短时间内坏掉。把产品的pH控制在4.0-5.0±0.02此时产品呈弱酸性,微生物不易利用从而抑制细菌的滋生起到杀菌的作用,且可以保证产品的性能不被破坏,后期经多次无菌水循环洗涤,完全可以将产品的pH洗至6.0-7.5。中和过程中通过控制中和液的pH来控制提取过程中外来微生物的带入,从而延长产品的保存时间。这是得到高性能液体可得然胶的技术创新点之一。
所述脱盐剂超滤浓缩步骤中,具体的步骤为:将所述凝胶混合液加入无菌纯净水洗涤,利用超滤膜过滤浓缩,控制操作温度在37℃以下,滤出液外排,浓缩过程中不断向浓缩液中添加无菌纯净水循环多次洗涤,当电导率降为500~1000μs/cm时,停止添加无菌纯净水,并继续浓缩至可得然胶最终质量浓度(固含)在20%~30%(w/w)。该质量浓度是指可得然胶液体的固形物含量在20~30%(w/w),液体中的固形物含量可采用重量法进行测定:将可得然胶液体经蒸发烘干后,不挥发的固形物残留于器皿中,用称量法测定。
根据脱盐效果来讲,所述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5000-15000D。
所述纯净水是经臭氧杀菌消毒过的无菌纯净水。
所述除菌步骤中,从杀菌效果和后期应用中允许使用量来讲,所述杀菌消毒剂的质量为其加入浓缩后溶液质量的0.4~0.5%(w/w)(优选0.5%),其杀菌消毒剂为过氧化氢和胶质银离子的混合物,两者的质量比例为1:1~2(优选为1:1)。所述杀菌消毒剂的加入时机最好是:浓缩的最后一步,因为后期在处理的过程中会有带入杂菌的危险,因此在最后一部进行加消毒剂和/或进行膜过滤。
从除菌的效果来看,所述膜过滤的孔径为0.1~0.2微米。
优选的,除菌可采用过氧化氢和胶质银离子的混合物;为了具有更好的除菌效果,杀菌消毒剂和膜过滤可以结合使用。
在所述除菌步骤的基础上,包括包装步骤,具体是:采用无菌灌装或其他相关的液体及半固体包装工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液体可得然胶,该液体可得然胶的为白色液体,其中,固形物含量为20-30%(w/w);液体的密度为1.3~1.8g/cm2(优选1.5g/cm2);粘度为60~100mPa.s(优选80mPa.s);以液体可得然胶中每克固形物计,所述液体可得然胶含量(以无水葡萄糖含量计)为96%以上(优选96%~97%),灰分含量为0.1%~1.6%(w/w)(优选0.1~0.5%),总氮含量为0.20~0.25%。
当该范围的可得然胶固形物含量的以液体存在时,液体性质非常稳定;实验验证,当固形物含量大于30%时,液体性质不稳定,容易出现染菌或沉淀的现象,从而造成可得然胶的性能显著降低。
所述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方法为:将液体可得然胶经蒸发烘干后,不挥发的固形物残留于器皿中,用称量法测定。
所述液体可得然胶含量的测定方法参照GB28304-2012中A.4,其中,在计算时将所述样品换算为液体可得然胶的固形物。
该液体可得然胶的凝胶强度达到1220-1580g/cm2,测定方法参照GB28304-2012中A.3,其中,其中,在计算时将所述样品换算为液体可得然胶的固形物。
所述灰分和总氮含量的测定,均是在计算时将样品换算成为液体可得然胶的固形物。
本发明中的液体可得然胶成胶的方法之一是:搅拌均匀后放入沸水浴中10min,在冷水中冷却至室温(25~37℃),即可成为凝胶。
使用方法是:可直接与其他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例如实施例6中在面包中的应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技术创新点一是通过摸索沉降过程中上清液的吸光度A值,来确定产品提取的时间从而确定产品纯度。二是中和过程中通过控制中和液的pH来控制提取过程中外来微生物的带入,从而延长产品的保存时间。三是后期产品除菌防腐剂的选择以及膜过滤除菌方法的使用。通过对以上三点的控制,得到了一种新的产品类型-液体可得然胶,并且意外发现该液体可得然胶的的储存稳定性好,并且具有较高的凝胶强度,可以较好的替代粉末状的可得然胶,具有一定的商业推广价值。
(2)该方法得到的是一种可得然胶含量(固含)在20-30%(w/w)的液体产品,当该范围含量的可得然胶以液体存在时,液体性质非常稳定。该类型产品的出现可以解决目前可得然胶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有机溶剂酒精,使可得然胶的成本居高不下,且有效了避免了可得然胶再生产过程中使用酒精的各种安全隐患。且可以有效的减少可得然胶性能(凝胶强度)在后期干燥、粉碎造成的损失,有效的使可得然胶的性能最优化。该法得到的产品凝胶强度达到1220-1580g/cm2以上,这一结果远远的高于可得然胶粉剂的凝胶性能。
另外,经过试验验证,本发明中的液体可得然胶产品在常温(25~37℃)储存270天后,其各个指标均合格,说明储存稳定性非常好。
附图说明
图1:沉降时间与各参数的曲线图。
图2:不同pH对产各参数的影响。
图3:本发明可得然胶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本发明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叙述的内容,任何根据本行业的常规知识所做的修订和改进均不影响本发明的权利。
本发明中产品的凝胶强度的的测定参照GB28304-2012;灰分的测量参照GB5009.4;总氮的测量参照微量凯氏定氮法GB/T609;可得然胶(以无水葡萄糖计)含量测定参照GB28304-2012。
实施例1
可得然胶发酵液制备使用微生物发酵法,该微生物发酵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常规得到,具体如下:以粪产碱菌为出发菌株,用接种环挑取少许生长良好的菌落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30℃恒温培养3天。经活化后的菌种,再接入种子培养基中,30℃培养20小时,按照2.5%接种量添加到发酵培养基中,30℃培养72小时,得到可得然胶发酵液,发酵液经以下步骤处理得终产品,流程如图3所示。
(1)碱溶:取可得然胶发酵液,将得率加水稀释至1.8%-2.5%(w/w),得到可得然胶稀释液,然后加所述可得然胶稀释液质量的1.5%氢氧化钠,不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得粘稠均匀的碱溶液。
(2)沉降除杂:向碱溶液中加入絮凝剂,絮凝剂的浓度在0.2%-0.5%,搅拌混匀后静置沉降除杂,沉降时间为36-48h,控制温度在25~37℃;
所述絮凝剂选自聚丙烯酰胺、膨润土、硅藻土中的一种或者任意几种;
(3)中和沉淀:上述沉降完成后,形成固液分层,测定上清液吸光度A值,待A值在0.5-0.7时,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的澄清液体为可得然胶碱溶液,加入稀盐酸中和至4.0-5.0±0.02,得可得然胶凝胶溶液;
(4)脱盐及超滤浓缩:将上述凝胶混合液加入无菌纯净水洗涤,利用超滤膜过滤浓缩,控制操作温度在37℃以下,滤出液外排,浓缩过程中不断向浓缩液中添加无菌纯净水循环多次洗涤,当电导率降为500~1000μs/cm时,停止添加无菌纯净水,并继续浓缩至可得然胶最终质量浓度(固形物含量)在20-30%(w/w)以上;
(5)除菌:在纯净水洗涤最后一次时加入适量的杀菌消毒剂A物质,并采用0.1-0.22μm膜过滤除菌,无菌灌装;
(6)包装:采用无菌灌装或其他相关的液体及半固体包装工艺。
(7)得产品指标如表1。该液体可得然胶的密度为1.5g/cm2左右;粘度为80mPa.s左右。
表1终产品指标
由表1可得,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液体可得然胶的各项指标合格,以及在常温(25~37℃)条件下储存270天后,各项指标均合格,以上看出得出的液体的可得然胶产品稳定很好。
实施例2
可得然胶发酵液制备使用微生物发酵法,该微生物发酵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常规得到,具体如下:以粪产碱菌为出发菌株,用接种环挑取少许生长良好的菌落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30℃恒温培养3天。经活化后的菌种,再接入种子培养基中,30℃培养20小时,按照2.5%接种量添加到发酵培养基中,30℃培养72小时,得到可得然胶发酵液,发酵液经以下步骤处理得终产品。
(1)碱溶:取可得然胶发酵液,胶含量加水稀释至1.8%-2.0%然后加1.5%液碱,不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得粘稠均匀的碱溶液。
(2)沉降除杂:向碱溶液中加入絮凝剂,絮凝剂的浓度在0.2%-0.5%,搅拌混匀后静置沉降除杂,沉降时间为36-48h,控制温度在25~37℃;
所述絮凝剂选自聚丙烯酰胺、膨润土、硅藻土中的一种或者任意几种;
(3)中和沉淀:上述沉降完成后,形成固液分层,测定上清液吸光度A值,待A值在0.65时,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的澄清液体为可得然胶碱溶液,加入稀盐酸中和至pH4.80,得可得然胶凝胶溶液;
(4)脱盐及超滤浓缩:将上述凝胶混合液加入无菌纯净水洗涤,利用超滤膜过滤浓缩,控制操作温度在37℃以下,滤出液外排,浓缩过程中不断向浓缩液中添加无菌纯净水循环多次洗涤,当电导率降为500~1000μs/cm时,停止添加无菌纯净水,并继续浓缩至可得然胶最终质量浓度在20%以上;
(5)除菌:在纯净水洗涤最后一次时加入适量的杀菌消毒剂A物质,并采用0.1-0.22μm膜过滤除菌,无菌灌装;
(6)包装:采用无菌灌装或其他相关的液体及半固体包装工艺。
(7)得产品指标如表2。该液体可得然胶的密度为1.6g/cm2左右;粘度为90mPa.s左右。
表2终产品指标
由表2可得,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液体可得然胶的各项指标合格,以及在常温(25~37℃)条件下储存270天后,各项指标均合格,以上看出得出的液体的可得然胶产品稳定很好。
实施例3沉降上清液的吸光度A值的确定
方法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沉降时间和吸光度A值不同。
可得然胶发酵液经稀释碱溶,后加絮凝剂沉降,沉降结束的终点我们通过测定碱溶上清液的吸光度A值来确定,从而使产品的提取统一性及产品的指标稳定性。具体通过测定不同沉降时间OD600的A值来测定凝胶强度、灰分(GB5009.4)、总氮(微量凯氏定氮法GB/T609)、可得然胶含量(以无水葡萄糖计)(GB28304-2012);以申请号为201410089577.4中的实施例1中制备得到的粉末作为对照,具体数据如表3、图1。
表3沉降数值与产品指标
由表3和图1可以看出,随着沉降时间的增加产品的灰分、总氮逐步的降低,产品的含量透明度逐步上升,产品的凝胶强度先上升后下降,综合考虑A值在0.5-0.7之间,沉降时间36-48h产品的各项指标均能优于对照组,且生产周期相对较短利于成本的降低。当A值在0.3以下时产品的总氮、灰分、含量均好,但产品的凝胶强度下降较快尤其体现在产品的凝胶性能韧性方面,原因是由于可得然胶长时间的在碱性溶液中破坏了起内部的空间结合结构,因此产品的性能下降快。
因此我们在生产中会采用A值在0.5-0.7之间开始提取,此时的沉降时间一般在36-48h左右。
实施例4中和过程中pH的控制
方法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中和沉淀时中和终点的pH不同。
酸碱中和pH至7.0左右会有凝胶析出,但通过继续加稀盐酸调节不同的pH以寻找既不影响产品性能,又能起到一定的抑菌作用的合适pH。通过测定产品的凝胶强度及酸碱中和液放置一定时间下的菌落总数,具体数据如表4、图2
表4不同pH对菌落总数的影响
由表4和图2可以看出,随着中和pH的降低产品的菌落总数、成品pH逐步减低,而产品的凝胶强度随着pH的降低是先上升后下降。综合分析来看中和pH在4.0-5.0菌落总数最少产品的指标最好,因此我们确定的pH在4.0-5.0±0.02是最佳的选择。
实施例5产品除菌防腐剂的选择
在产品除菌方面除了上述提到的通过过程中控制杂菌污染外,还有就是通过后期无菌水洗涤,并采用0.1-0.22μm超滤膜过滤除菌,另外还考察过其他的防腐杀菌剂(0.05%苯甲酸、0.1%苯甲酸钠、0.02%尼泊尔复合酯、0.03%乳酸链球菌素)按照表5中依次加入,对照分别为1:未加任何防腐剂,2:未加防腐剂但采用0.1-0.22微米膜过滤无菌灌装;实验样品开放条件下装入PET不透明的瓶子,置常温下放置270天,参照GB4789.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478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28304-2012《食品添加剂可得然胶国家标准》。实验结果如表5。
表5不同杀菌防腐措施数据表
由表3数据说明,食品防腐剂在法规允许添加量的条件下,均可以有效抑制微生物繁殖,但有些防腐剂对产品的凝胶性能影响较大且生产过程中使用较麻烦,且客户均比较反感添加防腐剂的产品,因此选用安全无残留的进口杀菌剂A,或者在工艺上采用0.1-0.2微米膜过滤除菌后无菌灌装,或者采用两者相结合的工艺。
实施例6液体可得然胶产品与粉状产品在面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将实施例1中制得的液体可得然胶产品,常温(25~37℃)放置270天后,测定其成胶1400g/cm2。用于面包烘烤制作中,以申请号为201410089577.4中的实施例3中制备得到的粉末作为对照2,该样品的具体配方及工艺如表6
表6液体可得然胶在面包制品中的应用
面包制作完成后,通过计算及仪器测定面包的比容、硬度、内聚性、弹性、胶粘性等指标。具体结果如表7。
表7液体可得然胶在面包制品中的应用结果
测定项目 液体可得然胶制品1 粉末可得然胶制品2 未加可得然胶制品3
面包比容(m3/kg) 4.86 4.62 4.23
硬度(g/cm2) 4.06 4.25 4.38
内聚性 0.56 0.40 0.25
弹性 6.68 6.2 5.86
胶黏性 1.63 1.73 1.80
咀嚼性 12.65 11.28 10.56
由表7可以看出,液体可得然胶在面包制品中的应用效果由于粉末可得然胶效果,且能很好的保持面包的蓬松度,口感绵软弹性好不黏牙。且在使用过程中液体的简单不需要提前水溶预制,简化了生产步骤,从效果上看完全能替代粉末产品,具有一定的商业推广价值。
实施例7液体可得然胶在素鲍鱼中的应用
将实施例2中制得的液体可得然胶产品,常温放置270天后测定凝胶强度1480g/cm2,用于素鲍鱼制品生产中,对照组A以申请号为201410089577.4中的实施例3中制备得到的粉末作为对照,对照组B以日本武田麒麟生产的可得然胶制品(批次:20150320,凝胶强度为660g/cm2),对照组C以泰兴市一鸣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批次:20150401,凝胶强渡为643g/cm2)以制作2000g为例:
表8液体可得然胶在素鲍鱼中的应用(单位为g)
按照上述配方制作完素鲍鱼后,测定其终产品的硬度,弹性,色泽,质地(有无气孔),口感,及冷冻后状态。具体数据如表9
表9液体可得然胶素鲍鱼应用数据
从表9可以看出,液体可得然胶的性能完全可以满足制作素鲍鱼的要求,且制作出的素鲍鱼口感外观均稍优于粉末产品,且在应用过程中不许斩拌预制减少了生产步骤节约时间及成本,因此可以替代粉末状产品,具有一定的商业推广价值。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液体可得然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碱溶:将稀释后的可得然胶发酵液加入碱,搅拌混匀使其形成充分的碱性溶液;
沉降除杂:将碱溶步骤中的混合溶液与絮凝剂混合,此时形成固液分层,待上清液的吸光度A值为0.5~0.7时,该上清液用于进行下一步骤;所述吸光度A值是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600nm条件下测定的数值;
调节pH:调节沉降除杂步骤中上清液的pH值至3.98~5.02,此时可得然胶呈凝胶状析出,以凝胶混合液形式存在;
脱盐及超滤浓缩:将凝胶混合液采用超滤膜进行脱盐及超滤浓缩,形成脱盐后的质量浓度为20%~30%的可得然胶的混合溶液;
除菌:向所述质量浓度为20~30%的可得然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杀菌消毒剂和/或经过膜过滤除菌后,得到液体可得然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碱为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加入碱的质量为稀释后的可得然胶发酵液1.5-2.0%,所述稀释后的可得然胶的质量浓度为1.8-2.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沉降除杂步骤中,所述混合形成的溶液中絮凝剂的含量为0.2~0.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沉降除杂步骤中,沉降时间为36~48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沉降除杂步骤中,沉降温度为25~37℃。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脱盐及超滤浓缩步骤中,具体的步骤为:将所述凝胶混合液加入无菌纯净水洗涤,利用超滤膜过滤浓缩,控制操作温度在37℃以下,滤出液外排,浓缩过程中不断向浓缩液中添加无菌纯净水循环多次洗涤,当电导率降为500~1000μs/cm时,停止添加无菌纯净水,并继续浓缩至可得然胶最终质量浓度在20%~3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除菌步骤中,所述杀菌消毒剂的质量为浓缩后溶液质量的0.4~0.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杀菌消毒剂为过氧化氢和胶质银离子的混合物,两者的质量比例为1:1~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除菌步骤中,膜过滤的孔径为0.1~0.2微米。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除菌步骤的基础上,包括包装步骤,具体是:采用无菌灌装或其他相关的液体及半固体包装工艺。
11.采用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生产得到的液体可得然胶产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体可得然胶产品,其特征是:该液体可得然胶产品中固形物含量为20-30%;液体的密度为1.3~1.8g/cm3;粘度为60~100mPa.s;以液体可得然胶中每克固形物计,以无水葡萄糖含量计所述液体可得然胶含量为96%以上,灰分含量为0.1%~1.6%,总氮含量为0.20~0.25%。
CN201610801085.2A 2016-09-05 2016-09-05 一种液体可得然胶及其生产方法 Active CN1064325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01085.2A CN106432534B (zh) 2016-09-05 2016-09-05 一种液体可得然胶及其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01085.2A CN106432534B (zh) 2016-09-05 2016-09-05 一种液体可得然胶及其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32534A CN106432534A (zh) 2017-02-22
CN106432534B true CN106432534B (zh) 2018-10-12

Family

ID=58164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01085.2A Active CN106432534B (zh) 2016-09-05 2016-09-05 一种液体可得然胶及其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325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70834B (zh) * 2018-08-03 2021-10-08 泰兴市东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常温贮存的素鲍鱼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56602B (zh) * 2019-07-22 2021-12-28 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一种可得然胶纯化方法及应用
CN110872360B (zh) * 2019-11-21 2020-10-09 江南大学 一种氧化可得然胶的制备方法
CN113142547B (zh) * 2021-04-20 2023-06-02 广东药科大学 一种结冷胶/可得然胶复合微生物食品胶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7074A (zh) * 2014-03-12 2014-07-02 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一种利用膜工艺分离纯化可得然胶的方法
CN103897073A (zh) * 2014-03-12 2014-07-02 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一种利用絮凝剂分离纯化可得然胶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8424A (ja) * 1988-07-05 1990-01-22 Takeda Chem Ind Ltd カードランゾルの濃縮法
KR20040020178A (ko) * 2002-08-29 2004-03-09 이중헌 커들란을 이용한 인공토양 조성물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7074A (zh) * 2014-03-12 2014-07-02 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一种利用膜工艺分离纯化可得然胶的方法
CN103897073A (zh) * 2014-03-12 2014-07-02 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一种利用絮凝剂分离纯化可得然胶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32534A (zh) 2017-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32534B (zh) 一种液体可得然胶及其生产方法
CN102876748B (zh) 酶切法制备寡聚透明质酸盐的方法及所得寡聚透明质酸盐和其应用
CN107446825B (zh) 一株银耳菌株及其应用
CN109207384A (zh) 改性酵母细胞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994395B (zh) 一株出芽短梗霉及其应用
CN101781627A (zh) 海水蛭弧菌微生态制剂的制备与应用
Afreen et al. Production of bacterial cellulose from Acetobacter Xylinum using fruits wastes as substrate
CN111235065A (zh) 一株具有高效降解水产养殖水体中饲料淀粉功能的贝莱斯芽孢杆菌d1及其应用
CN102181385A (zh) 甲醛生物降解剂及其制备方法
Green The soluble ferments and fermentation
CN109294961B (zh) 一株防治荔枝霜疫病的生防菌株pnc25及其应用
CN107760740A (zh) 一种高纯度魔芋甘露大糖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4774327A (zh) 一种植物乳杆菌hb13-2及其应用
RU2523606C1 (ru) ШТАММ Gluconacetobacter sucrofermentans -ПРОДУЦЕНТ БАКТЕРИАЛЬНОЙ ЦЕЛЛЮЛОЗЫ
RU2568605C1 (ru) ШТАММ БАКТЕРИИ Komagataeibacter xylinus - ПРОДУЦЕНТ БАКТЕРИАЛЬНОЙ ЦЕЛЛЮЛОЗЫ
CN110982711B (zh) 一种开放式生产木霉固体菌种的方法
CN102874912B (zh) 复合菌种煤炭生物絮凝剂及其净化煤泥水的方法
CN106821935A (zh) 从鲎试剂废料中提取抑菌组合物制备化妆品的方法
CN112143669B (zh) 一株蓝菌藻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
RU2681499C1 (ru) Питательная среда плотная на основе вторичного продукта гидролизата говяжьего мяса для культивирования микроорганизмов
CN111471199A (zh) 基于细菌纳米纤维素的食品包装膜的制备方法
CN114456953B (zh) 一种虎奶菇菌核的平板培养方法
CN109439554B (zh) 一种空间富硒酵母以及富硒产品
CN102960179A (zh) 一种用生料培养基制作液体菌种的工艺
WO2023022080A1 (ja) 新規微生物、新規微生物等を含有する抗ホワイトスポットウイルス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抗ホワイトスポットウイルスの防除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824

Address after: 261205 No. 36 hi tech two road, hi tech Zone, Weifang, Shandong

Applicant after: SHANDONG ZHONGKE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34000 Tonghua medical high tech Zone, Tonghua, Jilin, 1-1

Applicant before: TONGHUA ANBAI BIO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SHANDONG ZHONGKE BIO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2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12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2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3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