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97658B - 适用于微结构化光学膜的(甲基)丙烯酸苄酯单体 - Google Patents

适用于微结构化光学膜的(甲基)丙烯酸苄酯单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97658B
CN106397658B CN201610832368.3A CN201610832368A CN106397658B CN 106397658 B CN106397658 B CN 106397658B CN 201610832368 A CN201610832368 A CN 201610832368A CN 106397658 B CN106397658 B CN 1063976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h
optical film
acrylate
monomer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3236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97658A (zh
Inventor
布赖恩·V·亨特
凯尔·J·林德斯特伦
莫琳·C·尼尔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Original Assignee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7177549&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6397658(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filed Critical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Publication of CN106397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976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976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976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26Esters containing oxygen in addition to the carboxy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12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 C08F220/16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 C08F220/18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with acrylic or methacrylic acids
    • C08F220/1812C12-(meth)acrylate, e.g. lauryl (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0/10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0/10Esters
    • C08F20/12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 C08F20/16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 C08F20/18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with acrylic or methacr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12Chemical modification
    • C08J7/16Chemical modification with polymerisable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3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D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44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zirconium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Graft Or Block Polymers (AREA)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一种包括聚合的(例如微结构化)表面的光学膜,所述聚合的表面包括一种可聚合树脂组合物和包含纳米粒子可聚合树脂组合物的反应产物;至少一个第一单体,其包括至少两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和至少一个第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其具有以下结构:

Description

适用于微结构化光学膜的(甲基)丙烯酸苄酯单体
背景技术
某些微结构化的光学产品,例如U.S.2005/0148725中描述的产品,通常被称为“增亮膜”。增亮膜在许多电子产品中被用于增加背光平板显示器的亮度,所述背光平板显示器例如为液晶显示器(LCD),包括在电致发光板、膝上型计算机显示器、文字处理器、台式监视器、电视机、摄像机、以及用于汽车和飞机的显示器中所用的那些。
增亮膜有利地表现出特定的光学和物理性能,这些性能包括与所产生的亮度增益(即“增益”)有关的增亮膜折射率。亮度的改善使得电子产品更有效地工作,这通过在显示器照明中使用更低的功率、从而减少耗电、使电子产品的元件产生较低的热负荷并且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的方式实现。
已经由包含固化或聚合的高折射率单体的可聚合树脂组合物制备了增亮膜。通常采用卤化(例如溴化处理的)单体或低聚物来获得例如1.56或更大的折射率。获得高折射率组合物的另一种方式是采用包含高折射率纳米粒子的可聚合组合物。
已经用作可聚合树脂组合物中反应性稀释剂的一种常见单体为丙烯酸苯氧乙酯,其具有1.517的折射率,并在25℃下具有12厘泊的粘度。
已在美国公开No.US2010/0048802、No.US2009/0275720和No.US2009/0270576中描述了用于微结构化光学膜中的其它单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括聚合的(例如微结构化)表面的光学膜,所述聚合的表面包括可聚合树脂组合物的反应产物,所述可聚合树脂组合物包括纳米粒子;至少一个第一单体,包括至少两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和至少一个第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其具有以下结构:
其中,至少一个R1包括芳族取代基,
t是从1至4的整数;并且
R2是氢或甲基。
本发明还描述了包括(甲基)丙烯酸苄酯单体和纳米粒子的可聚合树脂组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描述的是由可聚合树脂组合物制备的(例如微结构化)光学膜。
聚合物微结构可为由基层和聚合物微结构化光学层构成的光学元件或光学产品。基层和光学层可由相同或不同的聚合物材料形成。一种具有聚合的微结构化表面的优选光学膜为增亮膜。
增亮膜通常增强照明装置的轴向亮度(在本文中称为“亮度”)。增亮膜可以是透光的微结构化薄膜。微结构化的形貌特征可为薄膜表面上的多个棱柱,使得该薄膜可用于通过反射和折射来重新导向光。棱柱的高度通常在约1微米到约75微米的范围内。当微结构化光学薄膜用于光学显示器时,例如用于膝上型计算机、手表等中的光学显示器时,微结构化光学薄膜可通过如下方式来增强光学显示器的亮度:将从显示器逸出的光限制在一对布置成与穿过该光学显示器的法线轴成所需角度的平面之内。因此,从显示器射出的超出该容许范围的光被反射回到显示器中,其中光的一部分可以“再循环”,并且以允许其从显示器逸出的角度返回到微结构化薄膜。这种循环使用是有用的,因为该光的循环使用能够使显示器所需亮度级别所需的功耗降低。
一般来讲,本发明的增亮膜包括基板(如预制聚合物膜基板)和光学层。光学层包括规则直角棱柱的线性阵列。每个棱柱都具有第一小平面和第二小平面。棱柱形成在基底上,该基底具有其上形成棱柱的第一表面和基本上平直或呈平面并且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谓直角棱柱是指顶角通常为约90°。然而,该角度可在70°至120°的范围内,并且可在80°至100°的范围内。这些顶端可为尖的、圆的、平坦的或截平的。例如,脊可以是圆形,半径在4至7至15微米的范围内。棱柱峰之间的距离(或间距)可为5至300微米。对于薄型增亮膜,间距优选地为10至36微米,更优选地为18至24微米。这对应于优选地约5至18微米、更优选地约9至12微米的棱柱高度。棱柱的面不必相同,并且棱柱也可以彼此相对倾斜。光学制品总厚度与棱柱高度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生变化。然而,通常希望使用具有明确的棱面的相对较薄的光学层。对于厚度接近1密耳(20-35微米)的基底上的薄型增亮膜,棱柱高度对总厚度的典型比率大致在0.2至0.4之间。
如Lu等人的美国专利No.5,175,030和Lu的美国专利No.5,183,597中所述,具有微结构的制品(例如增亮膜)可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a)制备可聚合组合物;(b)以刚刚足以填充母板腔体的量,将所述可聚合组合物沉积在母板的微结构化的模制表面负板上;(c)在预形成基部(诸如PET膜)和母板之间移动可聚合组合物的珠粒来填充腔体,所述预形成基部和母板的至少一个是柔性的;以及(d)使组合物固化。所述母板可以是金属,例如镍、镀镍铜或黄铜,或可以是聚合反应条件下稳定的热塑性材料,并且优选具有的表面能使得能干净地将聚合的材料从母板上移除。可任选将基膜的一个或多个表面上底或处理以增进光学层对基底的附着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聚合树脂组合物包含表面改性的无机纳米粒子。在这些实施例中,“可聚合组合物”是指全部组合物,即有机组分和表面改性无机纳米粒子。“有机组分”是指组合物中除了无机纳米颗粒以外的所有组分。表面处理通常吸附或以其它方式附接到无机纳米粒子的表面。当组合物不含诸如表面改性无机纳米粒子之类的无机材料时,可聚合树脂组合物和有机组分相同。
有机组分以及可聚合组合物优选地基本不含溶剂。“基本不含溶剂”是指可聚合组合物的非可聚合(例如有机)溶剂含量小于5重量%、4重量%、3重量%、2重量%、1重量%和0.5重量%。溶剂浓度可通过已知方法测定,例如气相色谱法(如ASTM D5403中所述的方法)。小于0.5重量%的溶剂浓度是优选的。
有机组分的组分含量选择成使得可聚合树脂组合物具有较低的粘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有机组分在涂敷温度下的粘度低于1000厘泊,通常低于900厘泊。有机组分在涂敷温度下的粘度可以低于800厘泊、低于700厘泊、低于600厘泊或低于500厘泊。如本文所用,使用动态应力流变仪在25mm平行板上测定(剪切速率可高达1000秒-1)粘度。此外,有机组分在涂敷温度下的粘度通常为至少10厘泊,更典型地为至少50厘泊。
涂敷温度通常在环境温度77℉(25℃)至180℉(82℃)的范围内。涂敷温度可低于170℉(77℃)、低于160℉(71℃)、低于150℉(66℃)、低于140℉(60℃)、低于130℉(54℃),或低于120℉(49℃)。有机组分可为固体或包含固体组分,条件是可聚合组合物的熔点低于涂敷温度。有机组分以及式1的第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优选在环境温度下为液体。
本文所述的第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以及有机组分的折射率为至少1.50、1.51、1.52、1.53、1.54、1.55、1.56。包括高折射率纳米粒子的可聚合组合物的折射率可高达1.70。(例如至少1.61、1.62、1.63、1.64、1.65、1.66、1.67、1.68或1.69)。在可见光光谱内的高透射比通常也是优选的。
可聚合组合物的能量固化时间尺度优选少于5分钟(如对于厚度为75微米的增亮膜来说)。可聚合组合物优选为充分地进行交联,以提供通常大于45℃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用本领域已知的方法测量,例如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调制DSC或动态力学分析法。可聚合组合物可通过常规的自由基聚合方法进行聚合。
本发明描述的光学膜由包括苄基单体的可聚合树脂组合物制备,所述单体具有以下结构:
其中,至少一个R1包括芳族取代基,
t是从1至4的整数;并且
R2是氢或甲基。
R1可包括多种芳族取代基,诸如
芳族取代基R1通常通过至少一个二价(例如亚烷基或醚)连接基粘合至苄基基团的芳族环。因此,R1的芳族环通常不稠合至芳族苄基环,如就萘基而言。在一些实施例中,芳族取代基R1通过两个或更多个二价(例如亚烷基或醚)连接基粘合至芳族苄基环。
在一些有利的实施例中,t为1。代表性的结构包括
在其它实施例中,t大于1。在一个实施例中,t为3。一个代表性的结构如下:
得自西格玛奥德里奇公司(Sigma-Aldrich)的多种芳香醇可以原料获得,所述原料可通过将所述物质与丙烯酸反应而转化成丙烯酸酯。
在可聚合树脂组合物所用的所述(甲基)丙烯酸苄酯单体的量可变化。为了提高可聚合树脂组合物的折射率,可以用低浓度,例如1重量%、2重量%、3重量%、4重量%或5重量%取代较低折射率组分的一部分。在其它实施例中,总可聚合树脂组合物(即包括纳米粒子)包括至少10重量%、15重量%、20重量%或25重量%的一个或多个根据式I的(甲基)丙烯酸苄酯单体。
可聚合树脂组合物通常包括与至少5%且至多10重量%、15重量%、20重量%或30重量%的一个或多个具有至少两个可聚合(甲基)丙烯酸酯基团的第一单体或低聚物结合的一个或多个根据式I的第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可采用具有至少两个可聚合(甲基)丙烯酸酯基团的多个第一单体和/或低聚物。
多种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为本领域已知的,其包括(例如):1,3-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1,6-己二醇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烷氧基化脂肪族二丙烯酸酯、烷氧基化环己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烷氧基化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烷氧基化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的新戊二醇羟三甲基乙酸酯二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的新戊二醇羟三甲基乙酸酯二丙烯酸酯、环己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Mn=200克/摩尔,400克/摩尔,600克/摩尔)、丙氧基化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环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在一些实施例中,具有至少两个可聚合(甲基)丙烯酸酯基团的第一单体和/或低聚物是芳族单体并可包括至少两个芳族环。第一芳族单体的分子量通常为至少350克/摩尔、400克/摩尔或450克/摩尔。
可以合成或购买具有至少两个可聚合(甲基)丙烯酸酯基团的第一单体或低聚物。第一单体或低聚物通常包含特定结构的主要部分(即至少60重量%至70重量%)。一般会认识到,通常还存在作为此类单体的合成副产品的其他反应产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聚合组合物包括至少一种根据式1的第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至少一种第一(任选地溴化处理的)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该单体的主要部分具有以下通式结构:
其中Z是独立的-C(CH3)2-、-CH2-、-C(O)-、-S-,-S(O)-或S(O)2-,每个Q是独立的O或S。L是连接基。L可独立地包含支链或直链C2-C12亚烷基基团,并且n的范围为0到10。L优选地包含支链或直链C2-C6亚烷基基团。更优选地,L为C2或C3,并且n为0、1、2或3。该亚烷基连接基的碳链可任选用一个或多个羟基基团取代。例如,L可以为-CH2CH(OH)CH2-。通常,连接基是相同的。R1独立地为氢或甲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单体是双酚二(甲基)丙烯酸酯,即双酚A二缩水甘油基醚和丙烯酸的反应产物。虽然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通常更容易获得,但认识到也可采用其他双酚二缩水甘油醚,例如双酚F二缩水甘油醚。例如,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可为四溴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和丙烯酸的反应产物。此类单体可以商品名“RDX-51027”购自美国佐治亚州士麦那的优时比公司(UCB Corporation)。该材料的主要部分包含2-丙烯酸、(1-甲基亚乙基)双[(2,6-二溴-4,1-亚苯基)氧代(2-羟基-3,1-丙二基)]酯。
一个示例性双酚-A乙氧基化二丙烯酸酯单体可以商品名“SR602”从沙多玛公司商购获得(据报导,其在20℃下具有610厘泊的粘度,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另一个示例性双酚A乙氧基化二丙烯酸酯单体可以商品名“SR601”从沙多玛购得(据报导,其在20℃下的粘度为1080厘泊,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
作为另外一种选择或除此之外,有机组分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甲基)丙烯酸酯化芳族环氧低聚物。可以商购获得多种(甲基)丙烯酸酯化芳族环氧低聚物。例如,(甲基)丙烯酸酯改性的芳族环氧树脂(为改性环氧丙烯酸酯)可以商品名“CN118”和“CN115”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埃克斯顿的沙多玛公司购得。(甲基)丙烯酸酯改性的芳族环氧低聚物(为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可以商品名“CN2204”从沙多玛购得。此外,(甲基)丙烯酸酯化芳族环氧低聚物(描述为与40%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共混的酚醛环氧丙烯酸酯)可以商品名“CN112C60”得自沙多玛。一种示例性芳族环氧丙烯酸酯可以商品名“CN 120”得自沙多玛(据供应商称,其折射率为1.5556,在65℃下的粘度为215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聚合树脂组合物包括至少一种式1的第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至少一种(例如双官能)(甲基)丙烯酸联苯酯单体,该单体的主要部分具有以下通式结构:
其中每个R1独立地为H或甲基;
每个R2独立地为Br;
m在0至4范围内;
每个Q独立地为O或S;
n在0至10范围内;
L为可任选被一个或多个羟基基团取代的C2至C12亚烷基基团;
z为芳环;和
t独立地为0或1。
在一些方面,Q优选地为O。此外,n通常为0、1或2。L通常为C2或C3。作为另外一种选择,L通常为羟基取代的C2或C3。在一些实施例中,z优选地稠合到苯基基团,从而形成联萘芯结构。
优选地,–Q[L-O]n C(O)C(R1)=CH2基团中的至少一个在邻位或间位被取代。更优选地,联苯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包含足够数量的邻位和/或间位(甲基)丙烯酸酯取代基,使得该单体在25℃下为液体。在一些实施例中,包含取代基的每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在邻位或间位键合到芳环基。优选地,二(甲基)丙烯酸联苯酯单体包括大量的邻位(甲基)丙烯酸酯取代基(即至少50%、60%、70%、80%、90%或95%的二(甲基)丙烯酸联苯酯单体取代基)。在一些实施例中,包含取代基的每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在邻位或间位键合到芳环基。随着间位、尤其是对位的取代基数量的增加,有机组分的粘度也可增大。此外,对位二(甲基)丙烯酸联苯酯单体在室温下是固体,即使在丙烯酸苯氧乙酯和丙烯酸四氢糠基酯中,其溶解度也很小(即小于10%)。
在美国公开No.US2008/0221291中更详细地描述了所述联苯单体。在所述文献中,描述了其它二(甲基)丙烯酸联苯酯单体。
在其它实施例中,可聚合树脂组合物包括至少一个式1的第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至少一个(例如双官能)芴(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其包括具有以下通式结构的主要部分:
其中每个Q是独立地O或S。L是二价连接基。L可独立地包括支链或直链C2-C12亚烷基基团,并且n的范围为0至10。L优选地包括支链或直链C2-C6亚烷基基团。更优选地,L为C2或C3,并且n为0、1、2或3。亚烷基连接基的碳链可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羟基基团取代。例如,L可以为-CH2CH(OH)CH2-。通常,连接基是相同的。R1独立地为氢或甲基。
在一些有利的实施例中,式1的第二单体在25℃下的粘度足够低,使得所述单体功能是用于包括至少两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的(较高粘度)芳族单体或低聚物的反应性稀释剂。式1的单体在25℃下的粘度可小于100厘泊或75厘泊或50厘泊或25厘泊。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式1的苄基单体是单独的反应性稀释剂,并且可聚合组合物不含其它一(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然后,在其它实施例中,可聚合树脂组合物包括与式1的苄基单体结合的其它单官能稀释剂。
芳族(例如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通常包括苯、枯基、联苯或萘基基团。优选的稀释剂的折射率可大于1.50、1.51、1.52、1.53、1.54或1.55。这种反应性稀释剂可为卤化的、非溴化处理的或非卤化的。
合适的单体包括苯氧基(甲基)丙烯酸酯,诸如(甲基)丙烯酸苯氧乙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2-甲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氧基乙酯;或3-羟基-2-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或苯基(甲基)丙烯酸酯;或苯硫基(甲基)丙烯酸酯,诸如苯硫基丙烯酸乙酯;或萘基(甲基)丙烯酸酯,诸如2-萘硫基丙烯酸乙酯、1-萘硫基丙烯酸乙酯、萘氧基丙烯酸乙酯、2-萘氧基丙烯酸乙酯;或(甲基)丙烯酸苄酯以及单官能联苯单体。
在一些有利的实施例中,反应性稀释剂不含萘基基团或硫原子,这是因为所述单体可引起泛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聚合组合物包含一个或多个单官能联苯单体。
单官能联苯单体包含联苯端基(其中两个苯基基团不是稠合,而是键合在一起)或包含通过连接基(如Q)接合的两个芳族基团的端基。例如,当连接基为甲烷时,端基为二苯基甲烷。作为另外一种选择,其中连接基为–(C(CH3)2-,端基为4-枯基苯基。单官能联苯单体还包含单个烯键式不饱和基团,该基团优选通过暴露于(如UV)辐射来聚合。单官能联苯单体优选包含单个(甲基)丙烯酸酯基或单个硫代(甲基)丙烯酸酯基。通常优选丙烯酸酯官能团。在一些方面,联苯基团直接接合到烯键式不饱和(例如(甲基)丙烯酸酯)基团。该类型的示例性单体为2-苯基-丙烯酸苯酯。联苯一(甲基)丙烯酸酯或联苯硫代(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可还包括可任选被一个或多个羟基基团取代的(例如1至5个碳)烷基。该类型的示例性品种为2-苯基-2-丙烯酸苯氧乙酯。
在一个实施例中,采用具有以下通式结构的单官能(甲基)丙烯酸联苯酯单体:
其中R1为H或CH3
Q为O或S;
n的范围为0至10(例如n为1、2、3、4、5、6、7、8、9或10);和
L优选地为具有1至5个碳原子的亚烷基基团(即甲烯、乙烯、丙烯、丁烯或戊烯),任选地被羟基取代。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单官能(甲基)丙烯酸联苯酯单体具有以下通式结构:
其中R1为H或CH3
Q为O或S;
Z选自–(C(CH3)2-、-CH2、-C(O)-、-S(O)-和–S(O)2-;
n的范围为0至10(例如n为1、2、3、4、5、6、7、8、9或10);和
L为有1至5个碳原子的烷基(即甲烯、乙烯、丁烯),可任选地被羟基取代。
可从日本的东亚合成有限公司(Toagosei Co.Ltd.)商购获得的一些具体单体包括:例如,可以商品名“TO-2344”获得的2-苯基-丙烯酸苯酯、可以商品名“TO-2345”获得的4-(-2-苯基-2-丙基)丙烯酸苯酯以及可以商品名“TO-1463”获得的2-苯基-2-丙烯酸苯氧乙酯。
可聚合树脂组合物还可以任选地包含最多20重量%的具有至少三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的非芳族交联剂。适用的交联剂包括例如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二戊赤藓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戊赤藓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甲基)丙烯酸甘油酯、丙氧基化三(甲基)季戊四醇丙烯酸酯和二(三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可以采用任何一种交联剂或交联剂的组合。由于甲基丙烯酸酯基团活性往往低于丙烯酸酯基团,因此所述交联剂优选不含甲基丙烯酸酯官能团。
有多种交联剂可商购获得。例如,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可以商品名“SR444”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埃克斯顿的沙多玛公司商购获得;可以商品名“Viscoat#300”从日本大阪的大阪有机化工有限公司(Osaka Organic Chemical Industry,Ltd.)商购获得;可以商品名“Aronix M-305”从东亚合成有限公司(日本东京)商购获得;以及以商品名“Etermer235”从台湾高雄的长兴化学有限公司(Eternal Chemical Co.,Ltd.)商购获得。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可以商品名“SR351”从沙多玛公司商购获得。TMPTA也可以商品名“Aronix M-309”从东亚合成有限公司商购获得。此外,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和乙氧基化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分别以商品名“SR454”和“SR494”从沙多玛公司商购获得。
然后,在一些有利的实施例中,尤其是那些含有至少30重量%、35重量%或40重量%的(例如氧化锆)纳米粒子的可聚合树脂包括少量(例如不大于5重量%)或不含交联剂。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地,光学膜的聚合的微结构化表面、可聚合树脂组合物和式1的第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基本上不含(即含有小于1重量%的)溴。在其它实施例中,结合氯的溴的总量小于1重量%。在一些方面,光学膜的聚合的微结构化表面、可聚合树脂组合物和式1的第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基本上为非卤化的(即含有小于1重量%的总的溴和氯)。
可UV固化的可聚合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光引发剂。本发明的增亮膜可以采用单种光引发剂或其共混物。一般来讲,所述光引发剂是至少部分可溶的(例如在所述树脂的加工温度下),并且在聚合后基本上无色。所述光引发剂可以是有色的(例如黄色),前提条件是所述光引发剂在经受紫外光光源照射后可基本上呈无色。
适用的光引发剂包括单酰基膦氧化物和二酰基膦氧化物。市售的单酰基膦氧化物或二酰基膦氧化物光引发剂包括可以商品名“Lucirin TPO”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的巴斯夫公司(BASF)商购获得的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膦氧化物;同样可以商品名“Lucirin TPO-L”从巴斯夫公司公司商购获得的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以及可以商品名“Irgacure 819”从汽巴特殊化学品公司(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商购获得的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氧化物。其它适宜的光引发剂包括可以商品名“Darocur 1173”从汽巴特殊化学品公司商购获得的2-羟基-2-甲基-1-苯基丙-1-酮,以及可商品名“Darocur 4265”、“Irgacure 651”、“Irgacure 1800”、“Irgacure 369”、“Irgacure 1700”和“Irgacure 907”从汽巴特殊化学品公司商购获得的其它光引发剂。
光引发剂的使用浓度为约0.1重量%至约10重量%。更优选地,光引发剂的使用浓度为约0.5重量%至约5重量%。鉴于引起增亮膜的黄化变色趋势,大于5重量%通常是不利的。还可以适当地采用其他一个或多个光引发剂,这可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确定。
可以将诸如含氟表面活性剂和基于有机硅的表面活性剂之类的表面活性剂任选地掺入可聚合组合物中,以减小表面张力、改善润湿性、允许更平滑地涂布以及减少涂层缺陷等。
本文所述的式1的第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尤其可用于制备非卤化的高折射率可聚合有机组合物。可聚合组合物还包括无机纳米粒子。
表面改性的(例如胶态)纳米粒子在聚合结构中的含量可有效地提高制品或光学元件的耐久性和/或折射率。在一些实施例中,表面改性的无机纳米粒子的总量在可聚合树脂或光学制品中的含量可为至少10重量%、20重量%、30重量%或40重量%。所述浓度通常小于70重量%,并且更通常小于60重量%,以使得可聚合树脂组合物具有用于制备微结构化膜的浇注和固化工艺中的合适粘度。
对此类颗粒的大小进行选择,以避免产生显著的可见光散射。可能希望使用多种类型的无机氧化物颗粒的混合物,以便使光学性能或材料性能达到最优,并且降低组合物的总成本。经表面改性的胶态纳米颗粒可以是(例如,非缔合)初级粒度或缔合粒度大于1nm、5nm或10nm的氧化物颗粒。原生粒度或缔合粒度通常小于100nm、75nm、或50nm。通常,原生粒度或缔合粒度小于40nm、30nm、或20nm。优选的是,纳米粒子为非缔合的。可基于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这些粒子进行测量。纳米粒子可包括金属氧化物,例如氧化铝、氧化锆、二氧化钛、它们的混合物或它们的混合氧化物。表面改性的胶态纳米粒子基本上可以充分凝结。
完全凝结的纳米粒子(除二氧化硅之外)的结晶度(以分离的金属氧化物颗粒的形式测量)通常大于55%、优选大于60%,并且更优选大于70%。例如,结晶度可在至多约86%或更高的范围内。结晶度可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凝结的晶态(如氧化锆)纳米粒子具有高折射率,而非晶态纳米粒子通常具有低折射率。
氧化锆纳米颗粒和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粒度可为5至50nm、或5至15nm、或8nm至12nm。氧化锆纳米粒子在耐用制品或光学元件中的含量可为从10重量%至70重量%,或者30重量%至60重量%。在本发明的组合物和制品中所用的氧化锆可以商品名“NalcoOOSSOO8”得自纳尔科化学公司(Nalco Chemical Co.),以及以商品名“布勒氧化锆Z-WO溶胶(Buhler zirconia Z-WO sol)”得自瑞士乌茨维尔的布勒公司(Buhler AG)。
可利用美国专利No.7,241,437中所述的水热技术来制备氧化锆颗粒。纳米粒子是表面改性的。表面改性涉及到将表面改性剂附连到无机氧化物(例如氧化锆)颗粒上,以对其表面性质进行改性。对无机颗粒进行表面改性的总体目标是使得树脂的组分均匀并优选具有低粘度,以便可以将该树脂制成(例如,使用浇铸和固化方法实现)具有高的亮度改善效果的膜。
通常对纳米颗粒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其与有机基质材料的相容性。经表面改性的纳米颗粒在有机基质材料中通常是非缔合的、非团聚的或为它们的组合。所得的含有这些经表面改性的纳米粒子的光控制薄膜往往具有高透光度和低雾度。与仅包含聚合物有机材料的薄膜相比较,加入高折射率的表面改性的纳米粒子,例如氧化锆,可提高增亮膜的增益。
一元羧酸表面处理剂优选包含增容基团。一元羧酸可由式A-B表示,其中A基团是能够连接到纳米颗粒(例如氧化锆纳米颗粒或二氧化钛纳米颗粒)表面上的(例如一元羧酸)基团,并且B是包括多种不同官能团的增容基团。羧酸基团可通过吸附和/或形成离子键而连接到表面上。增容基团B通常被选择为使得其与光学制品(例如,增亮光学制品)的可聚合树脂相容。增容基团B可为反应性的或非反应性的,并且可为极性的或非极性的。
可赋予氧化锆粒子非极性特征的增容基团B包括(例如)直链或支链的芳烃或脂肪烃。具有羧酸官能团的非极性改性剂的代表性例子包括辛酸、十二烷酸、硬脂酸、油酸以及它们的组合。
可任选的是,相容性基团B可为反应性的,以使得其能与光学制品(例如,增亮光学制品)的有机基质共聚。例如,可自由基聚合的基团,如(甲基)丙烯酸酯类增容基团可与(甲基)丙烯酸酯官能性有机单体共聚,从而得到均匀性良好的增亮制品。
有利的氧化锆溶胶和表面处理在WO2010/074862中有所描述。
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将经表面改性的颗粒结合到可固化(即可聚合)的树脂组合物中。在一个优选方面,利用溶剂交换法将树脂加入到经表面改性的溶胶中,随后通过蒸发除去水和助溶剂(如果使用的话),由此将粒子分散在可聚合树脂中。蒸发步骤可通过(例如)蒸馏、旋转蒸发或烘干而实现。在另一方面,可将经表面改性的粒子萃取到与水不混溶的溶剂中,然后进行溶剂交换(如果需要的话)。此外,将表面改性的纳米粒子掺入到可聚合树脂中的另一种方法包括先将经表面改性的粒子干燥成粉末,随后再加入到树脂材料中,使得粒子分散于树脂材料中。此方法中的干燥步骤可通过适合该体系的常规方法(例如烘干或喷雾干燥)来实现。
光学层可直接与基层接触或与基层光学对准,光学层的尺寸、形状和厚度允许光学层引导或会聚光线流。光学层可具有结构化表面或微结构化表面,该表面可具有如美国专利No.7,074,463中所描述和示出的许多可用图案中的任何图案。微结构化表面可为多个沿着薄膜的长度或宽度延伸的平行纵向脊。这些脊可以由多个棱柱瑞形成。这些顶端可为尖的、圆的、平坦的或截平的。例如,脊可以是圆形,半径在4至7至15微米的范围内。
这些微结构化表面包括规则或不规则的棱柱图案,所述棱柱图案可为环形棱柱图案、立体角棱柱图案或任何其他透镜状微结构。一种有用的微结构是规则的棱柱图案,其可以起到用作增亮膜的全内反射薄膜的作用。另一种有用的微结构是立体角棱柱图案,其可以起到用作反射膜的逆向反射性薄膜或者元件的作用。又一种可用的微结构是可充当光学显示器中使用的光学元件的棱柱图案。再一种有用的微结构是可起到用于光学显示器的光学转向薄膜或者元件作用的棱柱图案。
基层可具有适用于光学产品的性质和组成,所述光学产品即设计用来控制光线流的产品。只要在光学上足够透明并且在结构上坚固得足以安装到或应用于具体的光学产品中的任何材料几乎都可用作基材。可以选择具有足够耐热和抗老化性能的基材,从而使得光学产品的性能不会随着时间而下降。
可用的基材包括例如苯乙烯-丙烯腈、乙酸丁酸纤维素、纤维素乙酸丙酸酯、三乙酸纤维素、聚醚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氨酯、聚酯、聚碳酸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基于萘二羧酸的共聚物或共混物、聚环烯烃、聚酰亚胺和玻璃。可任选地,所述基材可以包含这些材料的混合物或组合。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底可以是多层的或可包含悬浮或分散在连续相中的分散组分。
对于一些光学产品,例如具有微结构的产品,如增亮膜,优选的基材的实例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碳酸酯。可用的PET薄膜的实例包括光学级别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可得自美国特拉华州威明顿的杜邦膜公司(DuPont Films)的MELINEXTMPET。
一些基底材料可以是光学活性的,并且可用作偏振材料。已知在光学产品领域中,许多基底(本文也称为基膜或基板)可用作偏振材料。使透过薄膜的光偏振可以(例如)通过在选择性吸收透过光的薄膜材料中包含二向色偏振片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引入无机材料(例如取向的云母晶片)或者通过在连续薄膜中分散不连续相(例如分散在连续薄膜中的光调制液晶的微滴)来实现光偏振。作为另一种选择,可以用不同材料的超薄层来制备薄膜。例如,通过采用诸如拉伸薄膜、施加电场或磁场以及涂敷技术之类的方法,将薄膜内的偏振材料沿偏振方向定向。
偏振薄膜的实例包括如美国专利No.5,825,543和No.5,783,120中所描述的那些。这些偏振薄膜与增亮薄膜的组合应用已描述于美国专利No.6,111,696中。
可用作基底的偏振薄膜第二个实例是美国专利No.5,882,774中描述的那些薄膜。可商购获得的薄膜是以商品名DBEF(反射式偏光增亮薄膜)售自3M的多层薄膜。这种多层偏振光学薄膜在增亮薄膜中的应用描述于美国专利No.5,828,488中。
测量光的这种循环利用效率的通用方法是测量光学膜的增益。如本文所用,“相对增益”的定义为:光学膜(或光学膜组件)置于光箱顶部上时采用如实例中所述测试方法测得的轴上亮度与光箱顶部上不存在光学膜时测得的轴上亮度之比。该定义可概括为下列关系:
相对增益=(有光学膜时测得的亮度)/
(没有光学膜时测得的亮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描述了包括透光性(例如固化)聚合物材料的光学膜,所述材料具有微结构化表面。光学膜基本上是单片材相对增益为至少1.60的非偏振膜。相对单片材增益通常不大于2.05。因此,单片材相对增益也可以为包括在1.65、1.70、1.75、1.80、1.85和1.90或以上的相对增益值集合范围内的任何值。
在其它实施例中,根据描述,各种组件或光学膜的“叠堆”包括两个或更多个膜或由两个或更多个膜组成。每个组件包括邻近第二(例如微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光学膜的第一微结构化光学膜。
所谓邻近是指充分地靠近。邻近可包括第一微结构化光学膜与第二光学膜接触,通过例如将薄膜仅堆叠在一起的方式,或者可通过多种方式将薄膜附接在一起。可通过机械方式、化学方式、热方式或它们的组合来附接薄膜。化学方式包括多种压敏粘合剂、溶剂型粘合剂和热熔粘合剂,以及在暴露于热、水分或辐射时交联的两部分固化性粘合剂组合物。热方式包括例如热压印辊、射频(RF)焊接和超声焊接。光学膜可(例如连续地)跨越膜的整个平面附着,仅在选择的点处附着或仅在边缘处附着。作为另外一种选择,可以由空气界面将邻近的光学膜彼此间隔开。可以通过增加一层或两层光学膜周边处的厚度,例如通过涂覆粘合剂,来形成空气界面。当膜堆叠而不是层合在一起时,光学膜之间的空气界面可以仅有几微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微结构化光学膜邻近第二微结构化光学膜。在这些组件中,底部膜的微结构化表面优选设置为邻近顶部膜的非结构化表面。对于采用棱柱微结构化膜的实施例,膜的棱柱沿一个主要方向大致平行地定向,棱柱由凹槽间隔开。通常优选的是,将叠堆中的第二(例如底部)微结构化光学膜的棱柱(或凹槽)对齐,以使得所述棱柱基本垂直于第一(例如顶部)膜的棱柱。然而,也可以采用其他定向方式。例如,第二光学膜的棱柱可以相对于第二光学膜的棱柱设置成使凹槽或棱柱相交成约70°至约120°的角度。
在一个实施例的组件中,第一微结构化的基本上非偏振的光学膜邻近第二微结构化的基本上非偏振的光学膜。这种组件的增益为至少2.50。第一光学膜可与第二光学膜相同或不同。例如,第二光学膜可以具有不同的基层组合物、不同的微结构化表面组合物和/或可以具有不同的表面微结构。这种组件的相对增益通常小于3.32。因此,所述组件的相对增益也可以为包括在2.55、2.60、2.65、2.70、2.75、2.80、2.85、2.90或以上的相对增益值集合范围内的任何值。
对于以下给出定义的术语,以这些定义为准,除非在权利要求书或在本说明书中的其他部分另外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本文所用的术语“微结构”是如美国专利No.4,576,850中定义和解释的。因此,“微结构”是指表面的构造,所述构造描绘或表征出带有所述微结构的制品所具有的预定的所需用途或功能。从剖面来看,在所述制品的表面上形成的诸如凸起和凹陷之类的不连续物会偏离穿过微结构的平均中心线,使得中心线以上的表面轮廓所包围的总面积等于该线以下的总面积,其中所述中心线与制品的标称表面(具有微结构)基本平行。在该表面的代表性特征长度(例如,1-30cm)上,采用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测得的所述偏离高度通常为约+/-0.005至+/-750微米。所述平均中心线可为平的、凹的、凸的、非球面的或它们的组合。其中所述偏离的程度较低(如,从+/-0.005微米至+/-0.1微米或优选+/-0.05微米),并且所述偏离出现的频率低或次数少(即,表面没有任何显著的不连续物)的制品是具有微结构的表面基本上为“平坦”或“平滑”表面的那些,此类制品可用作(例如)精密光学元件或具有精密光学界面的元件,例如眼科镜片。其中所述偏离程度较低并且频繁出现的制品包括那些具有防反射微结构的制品。具有如下特点的制品是诸如逆向反射立体角片、线性菲涅耳透镜、光盘和增亮膜之类的制品,所述的特点为:所述偏离的程度较高,例如从+/-0.1至+/-750微米,并且该偏离归因于包括多个有效不连续物的微结构,所述有效不连续物相同或不同的,并且以随机或有序的方式在空间上分开或相连。具有微结构的表面可同时包含偏离程度较低和偏离程度较高的有效不连续物。具有微结构的表面可包含外来的或无效的不连续物,只要它们的数量或类型不显著干扰或不会不利地影响所述制品的预定所需用途即可。
“折射率”或“折射指数”是指某一种材料(例如单体)的绝对折射率,它被理解为电磁辐射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该辐射在该材料中的速度的比值。折射率可使用已知方法测得,并且通常使用阿贝(Abbe)折射计或博士伦(Bausch and Lomb)折射计(目录号33.46.10)(可商购自例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的飞世尔器械公司(FisherInstruments))在可见光区域内测量。通常可以理解的是,所测得的折射率可能会因仪器而有一定程度的变化。
“(甲基)丙烯酸酯”既指丙烯酸酯化合物,也指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
本文中的术语“纳米颗粒”被定义为直径小于约100nm的颗粒(初级粒子或缔合的初级粒子)。
“经表面改性的胶态纳米颗粒”是指这样的纳米颗粒,其中每个纳米颗粒都具有经改性的表面,从而使得这些纳米颗粒可提供稳定的分散体。
本文中的术语“稳定的分散体”定义为一种分散体,在该分散体中胶态纳米粒子在环境条件下,例如在室温(约20至22℃)、大气压力以及无极端电磁力存在的条件下静置一段时间(例如约24小时)后不会团聚。
“聚集”是指初级粒子之间的强烈缔合作用,所述初级粒子可以通过化学键相互结合。很难实现将聚集体分解成较小的粒子。
“凝聚”是指初级粒子之间的弱缔合作用,它们可以通过电荷或极性保持在一起,并且可分解成较小的个体。
“原生粒度”是指单个(非聚集、非团聚)粒子的平均直径。
以端点表述的数值范围包括归入该范围内的所有数值(例如,1至5包括1、1.5、2、2.75、3、3.80、4和5)。
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这”包括复数指代,除非内容清楚指示其他含义。因此,例如,包含“化合物”的组合物这一表达方式包括两种或更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除非本文内容以其他方式明确指出,否则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或”一般以包括“和/或”的意义使用。
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所用的表示成分含量、性质量度等的所有数字在所有情况下都用词语“约”来修饰。
不应当认为本发明仅局限于本文所述的具体例子,相反,应当理解到,本发明涵盖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阐述的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一旦阅读本说明书后,本发明适用的多种修改形式、等同工艺和各种结构将是显而易见的。
实例中使用的材料
3-苯氧基丙烯酸苄酯单体(“PBA”)的合成
向配有架空搅拌器、温度探针、加热壁炉架和迪安斯脱克分水器的500ml 3颈圆底烧瓶加入100.0克3-苯氧基苄醇。37.79克丙烯酸、155.6克环己烷、0.04050克4-羟基TEMPO(Prostab抑制剂)、0.04050克4-甲氧基苯酚和1.296克甲磺酸。透光混合物在搅拌下加热至84℃并收集随时间冷凝得到的水。在10小时后,保留了~1.9%原料。将反应用250ml的15%碳酸钠清洗,用250ml DI水清洗3次,用MgSO4干燥,过滤并在真空中浓缩以恢复浅黄色低粘度液体。115克3-苯氧基丙烯酸苄酯(90.56%产率)。在25℃下,折射率为1.5648且粘度为16厘泊。3-苯氧基丙烯酸苄酯具有以下结构:
如WO2010/074862中所述,制备ZrO2溶胶并将其表面改性。所述表面处理包含以下化合物的混合物。
组合物1
将以下加入容器中:
90.0份ZrO2溶胶(40.8重量%的ZrO2)
39.0份1-甲氧基-2-丙醇
17.1份HEAS(1-甲氧基-2-丙醇中的50%)
3.9份DCLA-SA(1-甲氧基-2-丙醇中的50%)
9.6份PEA
6.4份SR601
16.1份oPPA(2-苯基-丙烯酸苯酯)
通过真空蒸馏去除水和醇,随后加入蒸汽,然后进一步真空蒸馏,以使得所得复合树脂分散体为大约:
46.3份ZrO2
10.8份HEAS
2.5份DCLA-SA
12.2份PEA
8.1份SR601
20.3份oPPA(2-苯基-丙烯酸苯酯)
组合物2
将以下加入圆底烧瓶中:
50.0份ZrO2溶胶(41.5重量%的ZrO2)
58份1-甲氧基-2-丙醇
9.75份HEAS(1-甲氧基-2-丙醇中的50%)
2.37份DCLA-SA(1-甲氧基-2-丙醇中的50%)
8.96份PBA
2.26份BPDA-1
1小片ProStab 5198
通过真空蒸馏去除水和醇,随后加入蒸汽,然后进一步真空蒸馏,以使得所得复合树脂分散体为大约:
55.0份ZrO2
12.8份HEAS
3.0份DCLA-SA
23.4份PBA
5.8份BPDA-1
0.005份Prostab5198
组合物3
将以下加入圆底烧瓶中:
50.0份ZrO2溶胶(41.5重量%的ZrO2)
67份1-甲氧基-2-丙醇
9.80份HEAS(1-甲氧基-2-丙醇中的50%)
2.25份DCLA-SA(1-甲氧基-2-丙醇中的50%)
9.32份PBA
9.32份EM2206(A-BPEF和oPPEA的40:60共混物,购自台湾的长兴化学公司)
1小片ProStab 5198
通过真空蒸馏去除水和醇,随后加入蒸汽,然后进一步真空蒸馏,以使得所得复合树脂分散体为大约:
46.0份ZrO2
10.8份HEAS
2.5份DCLA-SA
20.4份PBA
20.4份EM2206
0.005份Prostab5198
在每种可聚合树脂中加入0.36重量%的Darocure 1173光引发剂和0.40重量%的Lucirin TPO光引发剂。
使用博士伦折射计(CAT No.33.46.10)测量每种最终共混物的折射率。使用可得自美国特拉华州纽卡斯尔的热分析仪器公司(TA Instruments)的AR 2000流变仪,在50℃下报告粘度。结果总结在表1中。
表1–树脂组合物数据
<u>组合物</u> <u>折射率</u> <u>在50℃下的粘度(厘泊)</u>
组合物1 1.626 未测量,约300
组合物2 1.653 4659
组合物3 1.637 355
光学膜样品的制备
使用可聚合树脂组合物1-3制备增亮膜样品。将约3克温树脂施加到2密耳带底漆的PET(聚酯)膜(可以商品名“Melinex 623”得自杜邦)并紧贴带有90/24图案的微结构化工具(与市售的Vikuiti TBEF-90/24相似)放置。让PET、树脂和工具穿过设定在大约150℉的热层合机,得到厚度均匀的样品。将包含该薄膜并且涂覆有树脂样品的模具以50fpm的速度穿过具有两个600W/10in D型灯泡的Fusion UV处理器,以固化薄膜。从模具上取下PET和固化的树脂,然后将其切割成样品。用于评估薄膜的测试方法如下:
增益测试方法
使用得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查茨沃思的图片研究公司(Photo Research Icn)的具有MS-75镜头的SpectraScanTMPR-650光谱色度计测量膜的光学性能。将膜放置在漫透射中空光箱的顶部上。光箱的漫透射和漫反射可以描绘为朗伯模式。光箱是六面的中空立方体,尺寸为大约12.5cm×12.5cm×11.5cm(长×宽×高),其由厚度为约6mm的PTFE漫射板制成。选择该光箱的一面作为样品表面。中空光箱的样品表面处的漫反射率测定值为约0.83(例如在400-700nm波长范围内平均为约83%,采用下述方法测量)。在增益测试过程中,该光箱通过位于光箱底部的约1cm的圆孔从内部照明(该光箱的底部与样品表面相对,光线从内部照向样品表面)。用稳定的宽带白炽灯光源提供这种照明,所述光源与用于引导光的光纤束(带有延伸的约1cm直径光纤束的Fostec DCR-II,得自美国马萨诸塞州马尔伯勒和美国纽约州奥本的肖特-福斯泰克有限公司(Schott-Fostec LLC))相连。在样品箱和照相机之间设置标准的线性吸收型偏振器(例如Melles Griot 03FPG 007)。将照相机聚焦在离相机镜头距离约34cm的光箱样品表面上,并且将吸收偏振片置于距离照相机镜头约2.5cm处。在将偏振器就位处并且不设置样品薄膜的情况下,照亮的光箱的亮度为>150cd/m2。在样品薄膜平行于光箱样品表面放置(样品薄膜通常与光箱接触)时,用PR-650测量垂直入射到光箱的样品表面平面上的样品亮度。通过将样品亮度与以相同方式测得的单独光箱的亮度相比较来计算相对增益。整个测定过程都在暗室内进行,以消除杂散光源。
相对增益=(有光学膜时测得的亮度)/
(没有光学膜时测得的亮度)
用直径为15.25cm(6英寸)的涂有Spectralon的积分球、稳定的宽带卤素光源和为光源供电的电源,测量光箱的漫反射率,积分球、光源和电源均由美国新罕布什尔州萨顿的蓝菲光学公司(Labsphere)提供。积分球有三个开口,一个开口为进光口(直径为2.5cm),一个是沿第二轴呈90度的检测器口(直径为2.5cm),第三个开口是沿第三轴(即与前两个轴都垂直的轴)呈90度的样品口(直径为5cm)。PR-650分光色度计(同上)聚焦在离其约38cm的检测器口上。积分球的反射效率采用由蓝菲光学公司提供的校准用反射率标准片(SRT-99-050)进行计算,该标准片具有约99%的漫反射率。该标准片由蓝菲光学公司进行校准,并且可查阅NIST标准(SRS-99-020-REFL-51)。积分球的反射效率计算如下:
球体亮度比=1/(1-R球体xR标准)
在这种情况下,球体亮度比是用参考样品遮住样品口之后在检测器口处测得的亮度除以没有遮住样品口时在检测器口处测得的亮度所得的比值。当该亮度比和校准用标准片的反射效率(R标准片)已知时,即可求得积分球的反射效率R球体。然后再将该值用于类似的公式中,以测量样品(在这种情况中为PTFE光箱)的反射效率:
球体亮度比=1/(1-R球体xR样品)
这时,所测得的球体亮度比为样品位于样品口时的检测器亮度除以没有样品时测得的亮度所得到的比值。由于从以上实验已得知R球体,因此可计算R样品。按4nm的波长间距计算这些反射率,并且记录这些反射率在400-700nm波长范围内的平均值。
用与吸收型偏振器的透光轴平行地对齐的样品棱柱测量表2中的单片材相对增益。用其中棱柱彼此垂直排列的两个叠堆的棱柱片材测量表2中的交叉片材相对增益。交叉片材相对增益结果是以下两种构造的亮度的平均值:1)顶部的片材棱柱垂直于吸收型偏振器的透光轴排列,和2)顶部的片材棱柱平行于吸收型偏振器的透光轴排列。
表2:增亮膜结果

Claims (15)

1.一种光学膜,包括预制聚合物膜基板和聚合的微结构化光学层,所述聚合的微结构化光学层包括规则直角棱柱或者顶角在80°至100°的范围内的棱柱的线性阵列,并且棱柱峰之间的距离在5至300微米的范围内,其中,所述聚合的微结构化光学层包括可聚合树脂组合物的反应产物,所述可聚合树脂组合物包括:
10重量%至70重量%的纳米粒子;
至多30重量%的第一单体,其包括至少两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
所述第一单体是具有以下通式的芴(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其中每个Q是独立地O或S,L是二价连接基,并且n的范围为0至10,R1独立地为氢或甲基;和
至少一个第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其具有以下结构:
其中R1为
t是1,并且
R2是氢或甲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第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是所述可聚合树脂组合物的单独的反应性稀释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可聚合树脂组合物还包含一个或多个单官能联苯单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可聚合树脂组合物不含其它单(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单体的折射率为至少1.5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单体在25℃下的粘度小于100厘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可聚合树脂包括至多15重量%的一个或多个包括至少两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的第一单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包括至少两个(甲基)丙烯酸酯基团的第一单体的分子量为至少450克/摩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可聚合树脂组合物是非卤化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纳米粒子的折射率为至少1.6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纳米粒子包括氧化锆。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可聚合树脂包括至少40重量%的纳米粒子。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光学膜是增亮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增亮膜具有至少1.75的单片材相对增益。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R2是氢。
CN201610832368.3A 2011-05-13 2012-04-25 适用于微结构化光学膜的(甲基)丙烯酸苄酯单体 Active CN1063976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485853P 2011-05-13 2011-05-13
US61/485,853 2011-05-13
CN201280022270.1A CN103502330A (zh) 2011-05-13 2012-04-25 适用于微结构化光学膜的(甲基)丙烯酸苄酯单体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2270.1A Division CN103502330A (zh) 2011-05-13 2012-04-25 适用于微结构化光学膜的(甲基)丙烯酸苄酯单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97658A CN106397658A (zh) 2017-02-15
CN106397658B true CN106397658B (zh) 2019-12-10

Family

ID=4717754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32368.3A Active CN106397658B (zh) 2011-05-13 2012-04-25 适用于微结构化光学膜的(甲基)丙烯酸苄酯单体
CN201280022270.1A Pending CN103502330A (zh) 2011-05-13 2012-04-25 适用于微结构化光学膜的(甲基)丙烯酸苄酯单体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2270.1A Pending CN103502330A (zh) 2011-05-13 2012-04-25 适用于微结构化光学膜的(甲基)丙烯酸苄酯单体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3) US9880322B2 (zh)
EP (2) EP3795619A1 (zh)
JP (4) JP2014516094A (zh)
KR (1) KR102040799B1 (zh)
CN (2) CN106397658B (zh)
SG (1) SG194729A1 (zh)
TW (2) TWI644935B (zh)
WO (1) WO2012158317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40799B1 (ko) * 2011-05-13 2019-11-06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컴파니 미세구조화 광학 필름에 적합한 벤질 (메트)아크릴레이트 단량체
EP2898356B1 (en) 2012-09-20 2017-02-0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icrostructured film comprising nanoparticles and monomer comprising alkylene oxide repeat units
CN103553920A (zh) * 2013-09-26 2014-02-05 上海维凯化学品有限公司 苯氧基苄基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
JP6346739B2 (ja) * 2013-09-30 2018-06-20 新日鉄住金化学株式会社 アクリレート化合物、アクリル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硬化物並びに光学材料
US20160297946A1 (en) * 2013-12-12 2016-10-13 Nagase Chemtex Corporation Composite resin composition and same resin composition production method
WO2016160252A1 (en) 2015-03-30 2016-10-0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icrostructured optical film comprising low refractive index layer disposed on base film substrate
JP6589151B2 (ja) * 2015-11-19 2019-10-16 協立化学産業株式会社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高屈折性樹脂硬化体
JP6548030B2 (ja) * 2015-12-08 2019-07-24 協立化学産業株式会社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を用いた凹凸膜付き基材の製造方法
JP6022094B1 (ja) * 2016-01-22 2016-11-09 共栄社化学株式会社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その硬化物及びレンズシート
JP2019052196A (ja) * 2016-01-27 2019-04-04 Agc株式会社 硬化性組成物、硬化物、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物品
FI3411437T3 (fi) 2016-02-04 2023-01-31 Nanokomposiittiformulaatioita optisiin sovelluksiin
JP6870620B2 (ja) * 2016-02-05 2021-05-12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光拡散剤、光拡散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体
EP3507337A4 (en) * 2016-08-30 2020-04-08 Henkel IP & Holding GmbH LIGHT-STABLE ADHESIVE COMPOSITIONS HAVING HIGH REFRACTIVE INDEX AND ASSEMBLIES, ARTICLES AND LIGHT-EMITTING ELEMENTS
JP7076888B2 (ja) * 2016-12-29 2022-05-30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可撓性ナノ粒子光学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
KR102533500B1 (ko) * 2016-12-29 2023-05-16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컴파니 경화성 고굴절률 잉크 조성물 및 잉크 조성물로부터 제조된 물품
WO2019026889A1 (ja) * 2017-08-01 2019-02-07 大阪ガス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単官能性(メタ)アクリレート及び硬化性組成物
CN111247460A (zh) 2017-08-29 2020-06-05 艾利丹尼森公司 用于基于投影机的显示系统的回射片
WO2019194198A1 (ja) 2018-04-02 2019-10-10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光ファイバのセカンダリ被覆材料及び光ファイバ
US11914186B2 (en) 2018-04-16 2024-02-27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ptical fiber
CN112424245A (zh) 2018-07-12 2021-02-26 3M创新有限公司 包含苯乙烯-异丁烯嵌段共聚物和烯键式不饱和单体的组合物
JP6784416B2 (ja) * 2019-03-18 2020-11-11 協立化学産業株式会社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高屈折性樹脂硬化体
US20200339828A1 (en) * 2019-04-26 2020-10-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hotocurable composition
WO2020234776A1 (en) 2019-05-22 2020-11-2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Composition comprising styrene isoprene block copolymer and ethylenically unsaturated monomer
US11766822B2 (en) 2019-08-20 2023-09-2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icrostructured surface with increased microorganism removal when cleaned, articles and methods
CN110951047B (zh) * 2019-11-22 2022-06-10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改性环氧丙烯酸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989445A (zh) * 2020-08-25 2023-04-18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光路控制构件及包括该光路控制构件的显示装置
WO2022123440A1 (en) 2020-12-11 2022-06-1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 of thermoforming film with structured surface and articles
CN113583539B (zh) * 2021-08-11 2022-05-10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光学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89593B2 (ja) * 1989-05-24 1999-05-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学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とその応用装置
CN102046585A (zh) * 2008-04-29 2011-05-04 3M创新有限公司 含有芴醇(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光学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76850A (en) 1978-07-20 1986-03-18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Shaped plastic articles having replicated microstructure surfaces
SU763342A1 (ru) * 1979-01-04 1980-09-15 Институт химии Уральского научного центра АН СССР Метакриловый эфир 1-оксиметилдибензофурана в качестве мономера дл синтеза (со)полимеров,используемых в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 органического стекла
US5175030A (en) 1989-02-10 1992-12-29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Microstructure-bearing composite plastic articles and method of making
US5183597A (en) 1989-02-10 1993-02-02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Method of molding microstructure bearing composite plastic articles
JPH04178976A (ja) 1990-11-14 1992-06-25 Tosoh Corp 光磁気ディスクからのデータ読取方法
JPH06134772A (ja) 1992-10-23 1994-05-17 Hitachi Ltd 光学部品
US5882774A (en) 1993-12-21 1999-03-16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Optical film
US5828488A (en) 1993-12-21 1998-10-27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 Reflective polarizer display
JPH0925438A (ja) 1995-07-07 1997-01-28 Nitto Kasei Co Ltd 防汚塗料用樹脂
US5783120A (en) 1996-02-29 1998-07-21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Method for making an optical film
US5825543A (en) 1996-02-29 1998-10-20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Diffusely reflecting polarizing element including a first birefringent phase and a second phase
US7375151B2 (en) 1998-10-21 2008-05-20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Highly-resilient thermoplastic compositions
WO2002028813A1 (en) 2000-09-30 2002-04-11 Loctite Low shrinkage thermosetting resi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for
US6963001B2 (en) 2000-09-30 2005-11-08 Henkel Corporation Low shrinkage thermosetting resi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for
US6864019B2 (en) 2002-06-27 2005-03-08 Imation Corp. Recording material formulations for holographic media
US7074463B2 (en) 2003-09-12 2006-07-1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Durable optical element
US7282272B2 (en) * 2003-09-12 2007-10-1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nanoparticles
US7241437B2 (en) 2004-12-30 2007-07-1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Zirconia particles
JP5018025B2 (ja) 2006-11-08 2012-09-05 住友大阪セメント株式会社 表面修飾酸化ジルコニウム粒子分散液及び透明複合体、光学部材並びに発光素子封止用組成物、発光素子
TW200900723A (en) * 2007-02-27 2009-01-0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Brightness enhancing film comprising nanocomposite structure having improved crack resistance
US20080221291A1 (en) * 2007-03-07 2008-09-1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icrostructured optical films comprising biphenyl difunctional monomers
KR101494026B1 (ko) * 2007-03-09 2015-02-16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컴파니 미세구조화 광학 필름에 적합한 트라이페닐 단량체
CN101627064A (zh) * 2007-03-09 2010-01-13 3M创新有限公司 包含联苯双官能单体的微结构化光学薄膜
US8986812B2 (en) 2007-07-09 2015-03-2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Thin microstructured optical films
US20090275720A1 (en) 2008-04-30 2009-11-0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rtho-benzylphenol mono(meth)acrylate monomers suitable for microstructured optical films
WO2009148818A1 (en) 2008-06-03 2009-12-1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ptical films comprising phenyl ethylene (meth)acrylate monomers
US8343622B2 (en) * 2008-07-01 2013-01-0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Flexible high refractive index hardcoat
JP5343492B2 (ja) * 2008-09-30 2013-11-1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シート
JP2010126670A (ja) 2008-11-28 2010-06-10 Sanyo Chem Ind Ltd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
JP2010186979A (ja) * 2008-12-03 2010-08-26 Fujifilm Corp インプリント用硬化性組成物、パターン形成方法およびパターン
CN102282486B (zh) 2008-12-15 2013-10-09 3M创新有限公司 包含表面处理物的高折射率无机氧化物纳米粒子、可聚合树脂和制品
JP4645925B2 (ja) 2009-03-31 2011-03-09 Dic株式会社 (メタ)アクリル酸エステル誘導体
JP5508754B2 (ja) 2009-04-15 2014-06-04 共栄社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材料用樹脂組成物
KR102040799B1 (ko) * 2011-05-13 2019-11-06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컴파니 미세구조화 광학 필름에 적합한 벤질 (메트)아크릴레이트 단량체
EP2898356B1 (en) 2012-09-20 2017-02-0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icrostructured film comprising nanoparticles and monomer comprising alkylene oxide repeat units
JP6134772B1 (ja) 2015-12-10 2017-05-24 株式会社栗本鐵工所 押込装置及び混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89593B2 (ja) * 1989-05-24 1999-05-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学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とその応用装置
CN102046585A (zh) * 2008-04-29 2011-05-04 3M创新有限公司 含有芴醇(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光学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76966A (ja) 2021-11-11
EP2707424A2 (en) 2014-03-19
KR102040799B1 (ko) 2019-11-06
CN106397658A (zh) 2017-02-15
US20180106928A1 (en) 2018-04-19
EP2707424B1 (en) 2020-10-28
EP3795619A1 (en) 2021-03-24
EP2707424A4 (en) 2015-07-29
SG194729A1 (en) 2013-12-30
TW201302816A (zh) 2013-01-16
JP2017125197A (ja) 2017-07-20
JP2020007551A (ja) 2020-01-16
TW201800430A (zh) 2018-01-01
JP7228628B2 (ja) 2023-02-24
US9880322B2 (en) 2018-01-30
JP6944976B2 (ja) 2021-10-06
WO2012158317A3 (en) 2013-03-14
US20240084061A1 (en) 2024-03-14
TWI629288B (zh) 2018-07-11
CN103502330A (zh) 2014-01-08
JP6556773B2 (ja) 2019-08-07
US20140058038A1 (en) 2014-02-27
WO2012158317A2 (en) 2012-11-22
JP2014516094A (ja) 2014-07-07
KR20140030238A (ko) 2014-03-11
TWI644935B (zh) 2018-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97658B (zh) 适用于微结构化光学膜的(甲基)丙烯酸苄酯单体
US9164195B2 (en) Methods of making microstructured optical films comprising biphenyl difunctional monomers
US9885807B2 (en) Triphenyl monomers suitable for microstructured optical films
US7981986B2 (en) Optical films comprising fluorenol (meth)acrylate monomer
JP2010520938A (ja) ビフェニル二官能性モノマーを含む微細構造化光学フィルム
US20090275720A1 (en) Ortho-benzylphenol mono(meth)acrylate monomers suitable for microstructured optical films
US8080608B2 (en) Optical films comprising phenyl ethylene (meth)acrylate monom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