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97532A - 一种地夫可特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夫可特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97532A
CN106397532A CN201610789941.7A CN201610789941A CN106397532A CN 106397532 A CN106397532 A CN 106397532A CN 201610789941 A CN201610789941 A CN 201610789941A CN 106397532 A CN106397532 A CN 1063975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deflazacort
described step
reaction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8994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97532B (zh
Inventor
邓联强
李明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Yun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Yun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Yun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Yune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8994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975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975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975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975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975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JSTEROIDS
    • C07J71/00Steroids in which the cyclopenta(a)hydrophenanthrene skeleton is condensed with a heterocyclic ring
    • C07J71/0036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 ring
    • C07J71/0057Nitrogen and oxygen
    • C07J71/0068Nitrogen and oxygen at position 16(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夫可特的制备方法,包括消除、氰醇化、硅烷化、转位酯化、消除、环氧、保护、氨化、环合、水解、溴羟、脱溴、酯化等十三步化学合成反应而得到地夫可特。本发明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温和、工艺路线简单、污染低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地夫可特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甾体抗炎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夫可特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地夫可特为甾体抗炎药,为第三代糖皮质激素。具有消炎、抗过敏、增加糖原异生等作用。作用相当于泼尼龙的10-20倍,氢化可的松的40倍。用于治疗原生及和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风湿病、胶原性疾病、皮肤病、变应性疾病、眼科疾病、爆发性和播散性肺结核、造血系统疾患、溃疡性结肠炎、特发性肾病综合症、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等症。
目前工业上生产地夫可特的主要方法有二种:一种是以黄姜提取物皂素为起始原料,经过开环水解而得到双烯,双烯经过环氧水解、沃氏氧化而得到沃氏氧化物,再经过生物发酵法而得到霉菌脱氢物,霉菌脱氢物再经过氧化反应、保护、氨化、环合、还原、水解、碘化、置换而得到地夫可特。
该方法从双烯开始合成步骤为十四步化学合成。路线如下:
另一种方法是以17-a羟基黄体酮发酵后的中间体3β羟基-5a-孕甾-16-烯-11,20-二酮-3-乙酸酯为起始原料,经过溴代、环氧、叠氮化、酯化、环合、水解、保护、还原、水解、沃氏氧化、上溴、脱溴、上碘、置换共14步反应而得到地夫可特。(技术来源:《有机药物合成法》陈芬儿。第174-180页)。路线如下:
现有生产地夫可特的企业主要采用的是第一种方法。但上述方法都采用的是从黄姜开始,环境污染重,路线长,收率低,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夫可特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对黄姜的依赖和对环境的污染大的缺点。
本发明的一种地夫可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化合物1与消除剂混合,于-40~0℃脱水反应得到化合物2;其中,化合物1与消除剂的质量比为1:1~3;
(2)将化合物2与丙酮氰醇在碱性条件、20~50℃下加成反应得到化合物3;其中,化合物2与丙酮氰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g:1~3ml;
(3)将化合物3与氯甲基二甲基氯硅烷于0~20℃反应得到化合物4;其中,化合物3与氯甲基二甲基氯硅烷的质量比为1:0.3~2;
(4)将化合物4与二异丙基氨基锂LDA于-80~0℃反应,经水解得到化合物5;其中,化合物4与LDA的质量比为1:4~6;
(5)将化合物5与醋酸钠于0~100℃消除得到化合物6;其中,化合物5与醋酸钠的质量比为1:0.5~2;
(6)将化合物6与环氧试剂于-20~0℃反应得到环氧化合物7;其中,化合物6与环氧试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g:1~3ml;
(7)将化合物7与肼基甲酸甲酯在酸性条件、0~40℃下反应得到化合物8;其中,化合物7与肼基甲酸甲酯的质量比为1:0.5~2;
(8)将化合物8与NH3于0~40℃碱性开环得到氨基醇化合物9;
(9)将化合物9与醋酐于0~30℃环合得到化合物10;其中,化合物9与醋酐的质量体积比为1g:0.5~1ml;
(10)将化合物10在酸性条件、0~40℃下,水解得到化合物11;其中,化合物10与酸的质量体积比为1g:0.5~2ml;
(11)将化合物11与溴化试剂于-10~10℃反应得到化合物12;其中,化合物11与溴化试剂的质量比为1:0.2~1;
(12)将化合物12与脱溴试剂于0~40℃反应得到化合物13;其中,化合物12与脱溴试剂的质量比为1:1~3;
(13)将化合物13与酰化试剂于0~10℃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地夫可特;其中,化合物13与酰化试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g:0.5~2ml。
所述步骤(1)中的消除剂选用硫酸、五氯化磷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步骤(2)中的碱为氢氧化钠、碳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步骤(3)中所用溶剂为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步骤(4)、(5)和(6)中所用溶剂为四氢呋喃、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步骤(6)中的环氧试剂为双氧水。
所述步骤(7)中的酸为醋酸、对甲苯磺酸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步骤(8)中所用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DMF、三氯甲烷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步骤(9)中所用溶剂为醋酐、三氯甲烷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步骤(10)中的酸为盐酸。
所述步骤(11)中的溴化试剂为二溴海因、N-溴代琥珀酰亚胺NBS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步骤(12)中的脱溴试剂为氯化铬、铬块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步骤(13)中的酰化试剂为醋酐、乙酰氯中的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有益效果
本发明以豆油下脚料中提取的植物甾醇发酵得到的产品11-羟基-1,4雄二烯二酮为起始原料,通过消除、氰醇化、硅烷化、转位酯化、消除、环氧、保护、氨化、环合、水解、溴羟、脱溴、酯化等十三步化学合成反应而得到地夫可特,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温和、工艺路线简单、污染低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化合物2的合成
方案A:
100ml二氯甲烷、20ml醋酐以及10ml浓硫酸加入反应瓶。降温至物料温度-10℃,搅拌下加入15g化合物1。控制物料温度-10±2℃,反应2小时至原料基本反应完全。10%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和,静置,分出有机层。浓缩有机层至干,甲醇结晶,过滤,干燥得14g化合物2(含量99%)。
Rf:0.50(TLC,SilicaGF254,石油醚:乙酸乙酯/2:3,uv2537A);
Ms m/z(%):282(M+,66.10),69(base);
1H-NMR(CDCl3)δ:0.91(3H,s,18-CH3),0.97~2.69(12H,m,甾体骨架氢),1.44(3H,s,19-CH3),5.59(1H,s,11-H),6.09(1H,s,4-H),6.29(1H,dd,J1=1.88HZ,J2=10.19Hz,2-H),7.19(1H,d,J=10.18Hz,1-H)。
方案B:
100ml二氯甲烷、20ml醋酐以及10ml浓硫酸加入反应瓶。降温至物料温度-5℃,搅拌下加入15g化合物1。控制物料温度0±2℃,反应2小时至原料基本反应完全。10%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和,静置,分出有机层。浓缩有机层至干,甲醇结晶,过滤,干燥得14.1g化合物2(含量98.5%)。
方案C:
100ml四氢呋喃以及15g化合物1加入反应瓶,降温至物料温度-40℃,搅拌下缓慢加入30g五氯化磷,并控制物料温度-40~-30℃,搅拌保温反应6~7小时至原料基本反应完全。将物料加入到2000ml冰水中,10%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和,搅拌1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13.8g化合物2(含量97.5%)。
实施例2
化合物3的合成
方案A:
20ml甲醇、20ml丙酮氰醇以及10g化合物2加入反应瓶。搅拌升温至40±2℃,滴加5%碳酸钾水溶液40ml,保温反应15小时至原料基本反应完全。降温至0~5℃,搅拌1小时。过滤,水洗,出料干燥得10.1g化合物3(含量97%)。
Rf:0.22(TLC,SilicaGF254,苯:丙酮/9:1,uv2537A);
Ms m/z(%):309(M+,66.10),294(M+-CH3),282(M+-HCN,21.74)
1H-NMR(CDCl3)δ:0.97(3H,s,18-CH3),1.10~2.83(12H,m,甾体骨架氢),1.43(3H,s,19-CH3),5.61(1H,d,J=5.89Hz,11-H),6.08(1H,s,4-H),6.30(1H,dd,J1=1.85HZ,J2=10.19Hz,2-H),7.22(1H,d,J=10.18Hz,1-H)。
方案B:
20ml甲醇、20ml丙酮氰醇以及10g化合物2加入反应瓶。搅拌升温至20±2℃,滴加5%碳酸钾水溶液40ml,保温反应25小时至原料基本反应完全。降温至0~5℃,搅拌1小时。过滤,水洗,出料干燥得9.8g化合物3(含量98%)。
方案C:
20ml甲醇、20ml丙酮氰醇以及10g化合物2加入反应瓶。搅拌升温至40±2℃,滴加1%氢氧化钠水溶液10ml,保温反应15小时至原料基本反应完全。降温至0~5℃,搅拌1小时。过滤,水洗,出料干燥得9.8g化合物3(含量97.5%)。
实施例3
化合物4的合成
方案A:
80ml四氢呋喃、20g化合物3加入到反应瓶,N2保护。搅拌下加入6g咪唑,降温至物料温度0℃以下,滴加8g氯甲基二甲基氯硅烷。滴毕,升温至5±2℃,保温反应2小时。滴加1%氢氧化钾水溶液50g,加水1000ml,过滤,甲醇结晶,过滤,干燥得22.3g化合物4(含量99%)。
Rf:0.63(TLC,SilicaGF254,苯:丙酮/5:1,uv2537A)。
方案B:
60ml二氯甲烷、20g化合物3加入到反应瓶,N2保护。搅拌下加入6g咪唑,降温至物料温度0℃以下,滴加8g氯甲基二甲基氯硅烷。滴毕,升温至5±2℃,保温反应2小时。滴加1%氢氧化钾水溶液50g,静置,分层,分出有机层。二氯甲烷提取,合并有机层。水洗有机层至中性,蒸馏除去二氯甲烷,甲醇结晶,过滤,干燥得22g化合物4(含量98%)。方案C:
60ml二氯甲烷、20g化合物3加入到反应瓶,N2保护。搅拌下加入6g咪唑,降温至物料温度0℃以下,滴加8g氯甲基二甲基氯硅烷。滴毕,升温至10±2℃,保温反应2小时。滴加1%氢氧化钾水溶液50g,静置,分层,分出有机层。二氯甲烷提取,合并有机层。水洗有机层至中性,蒸馏除去二氯甲烷,甲醇结晶,过滤,干燥得21.5g化合物4(含量97.5%)。
实施例4
化合物5的合成
方案A:
100ml四氢呋喃、20g化合物4加入到反应瓶,N2保护。降温至物料温度-70℃,加入0.5g三甲基氯硅烷。控制物料温度≤-50℃,缓慢加入LDA四氢呋喃溶液100g(2mol/L)。滴毕,控制物料温度-70±2℃,保温反应10小时。保温毕,缓慢加入24ml盐酸调节pH至1~2。加毕,升温至40±2℃,保温反应2小时。保温毕,20%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至6~7。静置,分层。四氢呋喃提取水层,有机层合并。浓缩,乙醇结晶,过滤,干燥得15.4g化合物5(含量99%)。
Rf:0.52(TLC,SilicaGF254,苯:丙酮/4:1,uv2537A)。
1H-NMR(CDCl3)δ:8.76(3H,s,C18-H),8.55(3H,s,C19-H),8.05(CH3COO)。方案B:
100ml四氢呋喃、20g化合物4加入到反应瓶,N2保护。降温至物料温度-70℃,加入0.5g三甲基氯硅烷。控制物料温度≤-50℃,缓慢加入LDA四氢呋喃溶液100g(2mol/L)。滴毕,控制物料温度-50±2℃,保温反应8小时。保温毕,缓慢加入24ml盐酸调节pH至1~2。加毕,升温至40±2℃,保温反应2小时。保温毕,20%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至6~7。静置,分层。四氢呋喃提取水层,有机层合并。浓缩,乙醇结晶,过滤,干燥得15g化合物5(含量98%)。
方案C:
80mlDMF、20g化合物4加入到反应瓶,N2保护。降温至物料温度-70℃,加入0.5g三甲基氯硅烷。控制物料温度≤-50℃,缓慢加入LDA四氢呋喃溶液100g(2mol/L)。滴毕,控制物料温度-50±2℃,保温反应8小时。保温毕,缓慢加入24ml盐酸调节pH至1~2。加毕,升温至40±2℃,保温反应2小时。保温毕,料液加入到2000ml冰水中,20%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至6~7。过滤,乙醇重结晶,过滤,干燥得14.9g化合物5(含量99%)。
实施例5
化合物6的合成
方案A:
30ml DMF、10g化合物5加入到反应瓶,搅拌下加入10g醋酸钠,升温至物料温度90~95℃,保温反应5小时。保温毕,料液加入到1000ml冰水中水析,过滤,干燥得9g化合物6(含量97%)。
Rf:0.31(TLC,SilicaGF254,苯:丙酮/5:1,uv2537A)。
方案B:
30ml DMF、10g化合物5加入到反应瓶,搅拌下加入10g醋酸钠,升温至物料温度80~85℃,保温反应6小时。保温毕,料液加入到1000ml冰水中水析,过滤,干燥得9.1g化合物6(含量98%)。
方案C:
100ml四氢呋喃、10g化合物5加入到反应瓶,搅拌下加入10g醋酸钠,升温至物料温度80~85℃,保温反应6小时。保温毕,料液加入到1000ml冰水中水析,过滤,干燥得8.5g化合物6(含量95.5%)。
实施例6
化合物7的合成
方案A:
100ml四氢呋喃、20g化合物6,搅拌溶解。降温至物料温度-10℃,滴加40ml 30%双氧水。滴毕,控制物料温度-10~-5℃,保温反应至原料基本反应完全。保温毕,料液加入到1000ml冰水中,氨水调节pH至8左右,过滤,水洗,出料,干燥得20.2g化合物7(含量96.5%)。
Rf:0.42(TLC,SilicaGF254,苯:丙酮/5:1,uv2537A)。
方案B:
100ml四氢呋喃、20g化合物6,搅拌溶解。降温至物料温度-10℃,滴加40ml 30%双氧水。滴毕,控制物料温度-20~-15℃,保温反应至原料基本反应完全。保温毕,料液加入到1000ml冰水中,氨水调节pH至8左右,过滤,水洗,出料,干燥得20g化合物7(含量97.5%)。
方案C:
80mlDMF、20g化合物6,搅拌溶解。降温至物料温度-10℃,滴加40ml 30%双氧水。滴毕,控制物料温度-20~-10℃,保温反应至原料基本反应完全。保温毕,料液加入到1000ml冰水中,氨水调节pH至8左右,过滤,水洗,出料,干燥得18.5g化合物7(含量95%)。
实施例7
化合物8的合成
方案A:
20ml冰乙酸、20ml饮用水以及10g肼基甲酸甲酯加入到反应瓶。搅拌下加入10g化合物7。控制物料温度25±2℃,保温反应20小时至原料基本反应完全。过滤,丙酮重结晶,得12g化合物8(含量98%)。
Rf:0.33(TLC,SilicaGF254,苯:丙酮/5:1,uv2537A)。
方案B:
20ml冰乙酸、20ml饮用水以及10g肼基甲酸甲酯加入到反应瓶。搅拌下加入10g化合物7。控制物料温度30±2℃,保温反应20小时至原料基本反应完全。过滤,丙酮重结晶,得11.8g化合物8(含量97.5%)。
方案C:
80ml二氯甲烷、10ml饮用水、10g肼基甲酸甲酯以及10g化合物7加入到反应瓶。搅拌下加入0.5g甲苯磺酸PTS,控制温度25±2℃,保温反应10小时至原料基本反应完全。静置,分层,二氯甲烷提取,有机层合并,水洗有机层。蒸馏除去二氯甲烷,丙酮结晶,过滤,干燥得12.1g化合物8(含量98.5%)。
实施例8
化合物9的合成
方案A:
100mlDMF、20g化合物8加入到反应瓶,控制物料温度25±2℃,通入NH3 20小时至原料反应完全。冰乙酸中和,加入100ml饮用水,降温至物料温度0~5℃,搅拌析晶1小时,过滤,水洗,出料,干燥得20g化合物9(含量98%)。
Rf:0.37(TLC,SilicaGF254,甲醇:乙酸乙酯:氨水/100:1:1,uv2537A)。
方案B:
100mlDMF、20g化合物8加入到反应瓶,控制物料温度20±2℃,通入NH3 25小时至原料反应完全。冰乙酸中和,加入100ml饮用水,降温至物料温度0~5℃,搅拌析晶1小时,过滤,水洗,出料,干燥得20.2g化合物9(含量98.5%)。
方案C:
200ml三氯甲烷、20g化合物8加入到反应瓶中。控制物料温度25±2℃,通入NH3 30小时至原料反应完全。冰乙酸中和,加入100ml饮用水。静置,分层,三氯甲烷提取水层,有机层合并。浓缩干三氯甲烷,甲醇结晶得19g化合物9(含量99%)。
实施例9
化合物10的合成
方案A:
20ml醋酸、10ml醋酐以及10g化合物9加入到反应瓶中。控制物料温度20±2℃保温反应4小时。加20ml饮用水,10%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至6~7,降温至0~5℃,搅拌析晶1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10.3g化合物10(含量96%)。
Rf:0.31(TLC,SilicaGF254,甲醇:乙酸乙酯:氨水/100:1:1,uv2537A)。
方案B:
20ml醋酸、10ml醋酐以及10g化合物9加入到反应瓶中。控制物料温度25±2℃保温反应4小时。加20ml饮用水,10%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至6~7,降温至0~5℃,搅拌析晶1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10.2g化合物10(含量95.6%)。
方案C:
40ml三氯甲烷、10ml醋酐以及10g化合物9加入到反应瓶中。控制物料温度20±2℃保温反应5小时。加100ml饮用水,10%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至6~7。静置,分层,三氯甲烷提取水层,有机层合并。浓缩干三氯甲烷,加水,搅散,过滤,干燥得10.5g化合物10(含量96.5%)
实施例10
化合物11的合成
方案A:
50ml甲醇、50ml饮用水以及10g化合物10加入到反应瓶中。控制物料温度≤10℃,缓慢加入10ml 20%盐酸,并控制物料温度0~10℃,保温反应10小时。氨水调节pH至中性,过滤,甲醇重结晶得7g化合物11(含量98.5%)。
Rf:0.52(TLC,SilicaGF254,甲醇:乙酸乙酯:氨水/100:1:1,uv2537A)。
方案B:
50ml甲醇、50ml饮用水以及10g化合物10加入到反应瓶中。控制物料温度≤20℃,缓慢加入10ml 20%盐酸,并控制物料温度10~20℃,保温反应10小时。氨水调节pH至中性,过滤,甲醇重结晶得7.3g化合物11(含量98%)。
方案C:
50ml甲醇、50ml饮用水以及10g化合物10加入到反应瓶中。控制物料温度≤30℃,缓慢加入10ml 20%盐酸,并控制物料温度20~30℃,保温反应10小时。氨水调节pH至中性,过滤,甲醇重结晶得6.5g化合物11(含量95%)。
实施例11
化合物12的合成
方案A:
300ml丙酮、10g化合物11加入到反应瓶,搅拌溶解。降温至物料温度5±2℃,滴加1%高氯酸30ml。滴毕,分四次加入5g二溴海因,每次间隔30分钟。加毕,控制物料温度0~5℃,搅拌保温反应2小时至原料基本反应完全。冰乙酸中和,浓缩至小体积,降温至0~5℃,搅拌析晶1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9.5g化合物12(含量98%)。
Rf:0.22(TLC,SilicaGF254,甲醇:乙酸乙酯:氨水/100:1:1,uv2537A)。
方案B:
300ml丙酮、10g化合物11加入到反应瓶,搅拌溶解。降温至物料温度0±2℃,滴加1%高氯酸30ml。滴毕,分四次加入5g二溴海因,每次间隔30分钟。加毕,控制物料温度-5~0℃,搅拌保温反应2小时至原料基本反应完全。冰乙酸中和,浓缩至小体积,降温至0~5℃,搅拌析晶1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9.7g化合物12(含量99%)。
方案C:
300ml丙酮、10g化合物11加入到反应瓶,搅拌溶解。降温至物料温度0±2℃,滴加1%高氯酸30ml。滴毕,分四次加入4gN-溴代琥珀酰亚胺NBS,每次间隔30分钟。加毕,控制物料温度-5~0℃,搅拌保温反应2小时至原料基本反应完全。冰乙酸中和,浓缩至小体积,降温至0~5℃,搅拌析晶1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9.3g化合物12(含量97%)。
实施例12
化合物13的合成
方案A:
铬试剂配制:20g氯化铬,20ml乙醇、20ml饮用水以及2g锌粉加入到反应瓶。室温搅拌,加入10ml盐酸,搅拌30分钟,备用。
10g化合物12溶于200ml乙醇中,加入1g巯基乙酸。控制物料温度10±2℃,加入铬试剂,并控制物料温度10±2℃,保温反应30分钟。保温毕,浓缩回收乙醇,降温至物料温度0~5℃,搅拌析晶1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8g化合物13(含量96%)。
Rf:0.53(TLC,SilicaGF254,甲醇:乙酸乙酯:氨水/100:1:1,uv2537A)。
方案B:
铬试剂配制:20g氯化铬,20ml乙醇、20ml饮用水以及2g锌粉加入到反应瓶。室温搅拌,加入10ml盐酸,搅拌30分钟,备用。
10g化合物12溶于200ml乙醇中,加入1g巯基乙酸。控制物料温度20±2℃,加入铬试剂,并控制物料温度20±2℃,保温反应30分钟。保温毕,浓缩回收乙醇,降温至物料温度0~5℃,搅拌析晶1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8.1g化合物13(含量97%)。
方案C:
铬试剂配制:15g氯化铬,20ml乙醇、20ml应用水加入到反应瓶。升温至50~60℃,滴加盐酸30ml,滴毕,保温搅拌反应1小时。备用。
10g化合物12溶于200ml乙醇中,加入1g巯基乙酸。控制物料温度20±2℃,加入铬试剂,并控制物料温度20±2℃,保温反应30分钟。保温毕,浓缩回收乙醇,降温至物料温度0~5℃,搅拌析晶1小时。过滤,水洗,干燥得7.5g化合物13(含量96.5%)。
实施例13
地夫可特合成
方案A:
20ml醋酐、20g化合物13加入到反应瓶,搅拌下加入1g对甲苯磺酸(PTS)。升温至物料温度50~55℃,保温反应2小时。保温毕,降温至物料温度0~5℃,搅拌析晶2小时。过滤,水洗。甲醇/乙酸乙酯重结晶得17g地夫可特(含量99%)。
Mp:255℃。Rf:0.65(TLC,SilicaGF254,甲醇:乙酸乙酯:氨水/100:1:1,uv2537A)。
方案B:
20ml醋酐、20g化合物13加入到反应瓶,搅拌下加入1g对甲苯磺酸(PTS)。升温至物料温度40~45℃,保温反应2小时。保温毕,降温至物料温度0~5℃,搅拌析晶2小时。过滤,水洗。甲醇/乙酸乙酯重结晶得17.1g地夫可特(含量99.4%)。Mp:255℃。
方案C:
60ml三氯甲烷、10ml吡啶、20g化合物13加入到反应瓶中。升温至物料温度40~45℃,缓慢滴加10ml乙酰氯,滴毕,保温反应2小时。静置,分层,三氯甲烷提取,有机层合并,水洗有机层。浓缩三氯甲烷,甲醇/乙酸乙酯重结晶,得16.9g地夫可特(含量99%)。Mp:255℃。

Claims (10)

1.一种地夫可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化合物1与消除剂混合,于-40~0℃脱水反应得到化合物2其中,化合物1与消除剂的质量比为1:1~3;
(2)将化合物2与丙酮氰醇在碱性条件、20~50℃下加成反应得到化合物3其中,化合物2与丙酮氰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g:1~3ml;
(3)将化合物3与氯甲基二甲基氯硅烷于0~20℃反应得到化合物4其中,化合物3与氯甲基二甲基氯硅烷的质量比为1:0.5~2;
(4)将化合物4与二异丙基氨基锂LDA于-80~0℃反应,经水解得到化合物5其中,化合物4与LDA的质量比为1:4~6;
(5)将化合物5与醋酸钠于0~100℃消除得到化合物6其中,化合物5与醋酸钠的质量比为1:0.5~2;
(6)将化合物6与环氧试剂于-20~0℃反应得到环氧化合物7其中,化合物6与环氧试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g:1~3ml;
(7)将化合物7与肼基甲酸甲酯在酸性条件、0~40℃下反应得到化合物8其中,化合物7与肼基甲酸甲酯的质量比为1:0.5~2;
(8)将化合物8与NH3于0~40℃碱性开环得到氨基醇化合物9
(9)将化合物9与醋酐于0~30℃环合得到化合物10其中,化合物9与醋酐的质量体积比为1g:0.5~1ml;
(10)将化合物10在酸性条件、0~40℃下,水解得到化合物11其中,化合物10与酸的质量体积比为1g:0.5~2ml;
(11)将化合物11与溴化试剂于-10~10℃反应得到化合物12其中,化合物11与溴化试剂的质量比为1:0.2~1;
(12)将化合物12与脱溴试剂于0~40℃反应得到化合物13其中,化合物12与脱溴试剂的质量比为1:1~3;
(13)将化合物13与酰化试剂于0~10℃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地夫可特;其中,化合物13与酰化试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g:0.5~2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夫可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消除剂选用硫酸、五氯化磷中的一种或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夫可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碱为氢氧化钠、碳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夫可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用溶剂为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步骤(4)、(5)和(6)中所用溶剂为四氢呋喃、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一种或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夫可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的环氧试剂为双氧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夫可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的酸为醋酸、对甲苯磺酸中的一种或两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夫可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所用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DMF、三氯甲烷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步骤(9)中所用溶剂为醋酐、三氯甲烷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步骤(10)中的酸为盐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夫可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中的溴化试剂为二溴海因、N-溴代琥珀酰亚胺NBS中的一种或两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夫可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中的脱溴试剂为氯化铬、铬块中的一种或两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夫可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3)中的酰化试剂为醋酐、乙酰氯中的一种或两种。
CN201610789941.7A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地夫可特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63975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89941.7A CN106397532B (zh)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地夫可特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89941.7A CN106397532B (zh)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地夫可特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97532A true CN106397532A (zh) 2017-02-15
CN106397532B CN106397532B (zh) 2017-10-17

Family

ID=58001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89941.7A Active CN106397532B (zh) 2016-08-30 2016-08-30 一种地夫可特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9753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84714A (zh) * 2018-03-13 2018-09-04 岳阳环宇药业有限公司 地夫可特的制备工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8032A (zh) * 2008-11-13 2009-04-29 湖南甾体化学品有限公司 地夫可特的合成方法
CN103965277A (zh) * 2014-05-19 2014-08-06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一种从甾醇发酵物合成二氟波尼酯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8032A (zh) * 2008-11-13 2009-04-29 湖南甾体化学品有限公司 地夫可特的合成方法
CN103965277A (zh) * 2014-05-19 2014-08-06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一种从甾醇发酵物合成二氟波尼酯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IANGIACOMO NATHANSOHN ET AL.: "STERIODS POSSESSING NITROGEN ATOMS.IV FURTHER STUDIES ON THE SYNTHESIS OF [17a,16a-d]-OXAZOLINO-CORTICOIDS", 《STERIODS》 *
陈芬儿: "《有机药物合成法》", 30 April 1999,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84714A (zh) * 2018-03-13 2018-09-04 岳阳环宇药业有限公司 地夫可特的制备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97532B (zh) 2017-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10775A (zh) 17α-羟基黄体酮的合成方法
CA2948585A1 (en) Cholane derivatives for use in the treatment and/or prevention of fxr and tgr5/gpbar1 mediated diseases
IL42779A (en) 17alpha-acyloxy-3-oxo-androst-4-ene 17beta-carboxylic acid esters
CN104327142B (zh) 一种16ɑ-甲基甾族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6397532B (zh) 一种地夫可特的制备方法
CN108610324A (zh) 一种硫酸乙烯酯的制备方法
Cui et al. A facile and efficient synthesis of some (6E)-hydroximino-4-en-3-one steroids, steroidal oximes from Cinachyrella spp. sponges
CN103923145A (zh) 一种醋酸可的松重要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6046099B (zh) 甾体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592339A (zh) 雌甾-4,9-二烯-3,17-二酮的制备方法
CN102863386B (zh) 一种塞来昔布的制备方法
CN106518944B (zh) 甲基泼尼松的制备方法
CN108070013B (zh) 21-卤代甾族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3059096A (zh) 具有[17a,16a-d]噁唑啉结构的地夫可特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CN110453242A (zh) 一种电化学合成吴茱萸次碱的方法
JP2000508333A (ja) 新規なステロイド、それらの薬剤としての用途、それらの製造方法、この方法の中間体及びそれらを含有する薬剤組成物
WO2017207648A1 (en) Process and intermediat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obeticholic acid and derivatives thereof
CN105399790B (zh) 一种3‑酮‑4‑雄烯‑17β羧酸的合成方法
Kratena et al. Synthesis of a human long-term oxymetholone metabolite
CN105566437B (zh) 一种8dm衍生物及利用其合成糠酸莫米松的方法
CN102603844B (zh) 一种倍他米松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3601786A (zh) 甲基泼尼松龙关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9206467B (zh) 一种丙酸氯倍他索的制备方法
CN106674102A (zh) 一种卤代喹啉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7472A (zh) D)-2-苄基-n,n-二甲基氮杂环丙烷基-1-磺酰胺合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43000 Jinggang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xi Yuneng Pharmaceut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343100 Jinggang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XI YUNENG PHARMACEUTIC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