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45888B - 自动化冲压设备 - Google Patents

自动化冲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45888B
CN106345888B CN201611093296.1A CN201611093296A CN106345888B CN 106345888 B CN106345888 B CN 106345888B CN 201611093296 A CN201611093296 A CN 201611093296A CN 106345888 B CN106345888 B CN 1063458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nching press
punch
board
posting
c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932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45888A (zh
Inventor
章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Jinzh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CI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CIT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CIT
Priority to CN20161109329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458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458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458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458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458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8/00Shaping by press-cutting; Perforating
    • B21D28/02Punching blanks or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obtaining scrap; Notc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8/00Shaping by press-cutting; Perforating
    • B21D28/02Punching blanks or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obtaining scrap; Notching
    • B21D28/04Centering the work; Positioning the to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unching Or Pierc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冲压设备。所述自动化冲压设备包括冲压装置以及机械手,所述冲压装置包括机台、驱动组件、两个相对设置的冲压组件以及定位框。所述两个冲压组件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抵接件、滑行件以及压缩弹簧,所述滑行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抵接件与所述压缩弹簧,所述驱动组件推抵所述抵接件,所述滑行件的两侧分别抵持所述两个冲压组件。所述自动化冲压设备的冲压精度较高,且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效率较高。

Description

自动化冲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冲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工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例如,各类汽车厂商营运而生。汽车上的一些零部件需要采用冲压设备冲槽。冲压设备一般包括冲头以及与所述冲头相对设置的模具,所述模具上形成有冲压模腔。当需要冲压时,一般先将待冲压件定位于所述模具上,然后利用冲头朝所述模具移动并穿过所述待冲压件进入所述冲压模腔中。待冲压件被所述冲头冲压形成冲槽。然而,这种冲压设备仅依靠冲头对所述待冲压件单向施力,容易使所述待冲压件整体向一侧折弯变形,进而影响冲压精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冲压精度较高的自动化冲压设备。
一种自动化冲压设备,包括冲压装置以及邻近所述冲压装置设置的机械手,所述冲压装置包括机台、驱动组件、两个相对设置的冲压组件以及定位框,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机台上并位于所述两个冲压组件之间,所述两个冲压组件均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定位框位于所述两个冲压组件之间,所述定位框上开设有两个冲压开口且所述定位框的内侧开设有固持槽,所述固持槽位于所述两个冲压开口之间,所述固持槽用于固持待冲压件的周缘并仅露出所述待冲压件的冲压部位;其中,所述两个冲压组件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抵接件、滑行件以及压缩弹簧,所述滑行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抵接件与所述压缩弹簧,所述驱动组件推抵所述抵接件,所述滑行件的两侧分别抵持所述两个冲压组件以使所述两个冲压组件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以及固定于所述驱动件上的驱动凸轮,所述驱动凸轮推抵所述抵接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接件上形成有推抵弧面,所述驱动凸轮的周缘形成有驱动凸轮面,所述驱动凸轮面抵持所述推抵弧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抵弧面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驱动凸轮面的最大曲率半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台上设置有引导槽,所述滑行件上凸设有引导柱,所述引导柱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引导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台的顶部设置有滑轨,所述冲压组件的一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引导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滑轨的延伸方向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冲压组件包括连杆、推动轮以及冲压器具,所述连杆转动设置于所述机台的侧壁上,所述推动轮设置于所述连杆的一端,所述滑行件推抵所述连杆的另一端,所述推动轮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冲压器具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冲压器具中形成有滑行槽,所述冲压器具的底部设置有滑动部,所述推动轮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冲压器具的滑行槽中,所述滑动部滑动地配合于所述滑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杆上设置有枢轴,所述枢轴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台的侧壁上,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滑轨的一端弯折形成挡设柱。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冲压组件还包括拉簧,所述拉簧连接于所述冲压器具上并处于所述冲压器具远离所述定位框侧一侧。
由于所述定位框的固持槽可以固持所述待冲压件的周缘并仅露出所述待冲压件的周缘部位,因此当所述两个冲压组件从所述两个冲压开口进入所述定位框中对所述待冲压件进行冲压时,所述待冲压件的周缘完全固持于所述固持槽中,从而使得所述待冲压件不易因受到较大冲压力而整体变形,因而可以提高所述自动化冲压设备的冲压精度。而且由于所述定位框的两个冲压开口可以对所述两个冲压组件进行引导,因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自动化冲压设备的冲压精度。而且所述机械手可以将所述待冲压件放置于所述定位框中,也可以从所述定位框中将冲压完毕的工件取走,进而可以提高所述自动化冲压设备的冲压效率。
由于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抵接件以带动所述滑行件移动时,所述滑行件能够利用自身两侧抵持并驱动所述两个冲压组件转动,即利用一个驱动组件就能驱动两个冲压组件旋转,从而提高了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自动化冲压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推动轮侧视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定位框的剖视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联动组件、冷却组件以及施压组件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V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冲压设备。所述自动化冲压设备包括冲压装置以及邻近所述冲压装置设置的机械手,所述冲压装置包括机台、驱动组件、两个相对设置的冲压组件以及定位框,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机台上并位于所述两个冲压组件之间。例如,所述两个冲压组件均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定位框位于所述两个冲压组件之间,所述定位框上开设有两个冲压开口且所述定位框的内侧开设有固持槽,所述固持槽位于所述两个冲压开口之间,所述固持槽用于固持待冲压件的周缘并仅露出所述待冲压件的冲压部位。例如,其中,所述两个冲压组件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抵接件、滑行件以及压缩弹簧,所述滑行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抵接件与所述压缩弹簧,所述驱动组件推抵所述抵接件。例如,所述滑行件的两侧分别抵持所述两个冲压组件以使所述两个冲压组件转动。
请参阅图1,一种自动化冲压设备100,包括冲压装置10以及邻近所述冲压装置设置的机械手50,所述冲压装置包括机台11、驱动组件13、两个相对设置的冲压组件20以及定位框30,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机台上并位于所述两个冲压组件之间,所述两个冲压组件均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定位框位于所述两个冲压组件之间,所述定位框上开设有两个冲压开口311(见图3)且所述定位框的内侧开设有固持槽,所述固持槽位于所述两个冲压开口之间,所述固持槽用于固持待冲压件的周缘并仅露出所述待冲压件的冲压部位。
由于所述定位框的固持槽可以固持所述待冲压件的周缘并仅露出所述待冲压件的周缘部位,因此当所述两个冲压组件从所述两个冲压开口进入所述定位框中对所述待冲压件进行冲压时,所述待冲压件的周缘完全固持于所述固持槽中,从而使得所述待冲压件不易因受到较大冲压力而整体变形,因而可以提高所述自动化冲压设备的冲压精度。而且由于所述定位框的两个冲压开口可以对所述两个冲压组件进行引导,因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自动化冲压设备的冲压精度。而且所述机械手可以将所述待冲压件放置于所述定位框中,也可以从所述定位框中将冲压完毕的工件取走,进而可以提高所述自动化冲压设备的冲压效率。
例如,为了便于驱动所述两个冲压组件,所述两个冲压组件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40,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抵接件41、滑行件43以及压缩弹簧45,所述滑行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抵接件与所述压缩弹簧,所述驱动组件推抵所述抵接件,所述滑行件的两侧分别抵持所述两个冲压组件,以使所述两个冲压组件转动。由于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抵接件以带动所述滑行件移动时,所述滑行件能够利用自身两侧抵持并驱动所述两个冲压组件转动,即利用一个驱动组件就能驱动两个冲压组件旋转,从而提高了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效率。
例如,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131以及固定于所述驱动件上的驱动凸轮133,所述驱动凸轮推抵所述抵接件。所述抵接件上形成有推抵弧面,所述驱动凸轮的周缘形成有驱动凸轮面,所述驱动凸轮面抵持所述推抵弧面。所述推抵弧面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驱动凸轮面的最大曲率半径。由于所述推抵弧面的曲率半径较大,因此能够更大程度地接纳所述驱动凸轮面,使得所述驱动凸轮面上的较宽的部位也能够与所述推抵弧面形成线接触/面接触,从而提高推抵平稳性。例如,所述驱动凸轮为椭圆形凸轮,所述驱动凸轮面包括间隔设置的推抵面与收纳面,所述推抵面距离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的距离大于所述收纳面距离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的距离。因此,当所述推抵面推抵所述推抵弧面时,所述抵接件带动所述滑行件克服所述压缩弹簧的推抵力,向下移动并推抵所述两个冲压组件旋转,以进行冲压作业。当所述驱动凸轮的收纳面推抵所述推抵弧面时,所述滑行件在所述压缩弹簧的推抵下,带动所述抵接件向上移动,从而松开所述两个冲压组件,进而释放冲压完毕的工件。即所述驱动件通过驱动所述驱动凸轮旋转,并配合所述压缩弹簧的推抵力,使得所述滑行件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从而推抵所述两个冲压组件进行连续的冲压作业。
例如,为了便于引导所述滑行件沿竖直方向滑行,所述机台上设置有引导槽111,所述滑行件上凸设有引导柱431,所述引导柱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引导槽中。所述机台的顶部设置有滑轨,所述冲压组件的一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引导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滑轨的延伸方向垂直。即所述引导槽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滑轨沿水平方向延伸。由于所述滑行件上设置有引导柱,因此能够利用所述引导柱于所述引导槽中的滑动引导所述滑行件沿竖直方向滑动。
例如,为了便于进行冲压作业,每个冲压组件包括连杆21、推动轮23以及冲压器具25,所述连杆转动设置于所述机台的侧壁上,所述推动轮设置于所述连杆的一端,所述滑行件推抵所述连杆的另一端,所述推动轮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冲压器具中。例如,所述连杆邻近所述滑行件的一侧形成有推动面,所述滑行件的侧壁滑动地抵持于所述推动面上。当所述滑形件在所述抵接件的带动下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时,所述滑行件的侧壁能够横向推抵所述推动面,从而使得所述两个连杆的远离所述滑轨的一端互相远离,而所述两个连杆的另一端带动所述冲压器具互相靠近,并使得所述两个冲压器具配合进行冲压作业。
例如,为了推动所述冲压器具移动,所述冲压器具中形成有滑行槽251,所述冲压器具的底部设置有滑动部,所述推动轮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冲压器具的滑行槽中,所述滑动部滑动地配合于所述滑轨上。当所述推动轮于所述滑行槽中滑动并移动至所述滑行槽端部后,所述推动轮在所述连杆的带动下继续推抵所述冲压器具移动,以进行冲压作业。所述推动轮能够将所述连杆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往复运动,从而方便推动所述冲压器具移动。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滑动轮包括转轴部231以及设置于所述转轴部两端的挡设圆台233,所述转轴部穿设于所述滑行槽中,所述转轴部的直径小于所述滑行槽的宽度,所述两个挡设圆台分别挡设于所述冲压器具的两侧。例如,所述冲压器具的一端凸设形成有冲压部252。所述两个冲压器具的冲压部相互配合以进行冲压。例如,其中一个冲压器具的冲压部上设置有冲压尖,另一个冲压器具的冲压部上形成有冲压筒,所述冲压尖冲压进入所述冲压筒中,从而将位于所述冲压尖与所述冲压筒之间的待冲压件冲压完毕。例如,所述冲压筒的外径大于所述冲压尖的直径,所述冲压筒和所述冲压件分别从所述冲压模具的两个冲压开口中进入。例如,为了便于旋转所述连杆,所述连杆上设置有枢轴27,所述枢轴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台的侧壁上,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滑轨的一端弯折形成挡设柱28。所述两个连杆的挡设柱共同挡设于所述引导槽的一端,以防止所述滑行件滑出所述引导槽的端部。所述枢轴与所述滑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枢轴与所述滑行件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利用杠杆原理增加所述冲压器具上的冲压力。例如,为了在前后两次冲压作业中将所述两个冲压器具拉开以释放冲压好的工件,所述冲压组件还包括拉簧26,所述拉簧连接于所述冲压器具上,并处于所述冲压器具远离所述定位框的一侧。当所述压缩弹簧推动所述滑行件向上滑行,以释放所述两个连杆时,所述两个拉簧能够配合拉动所述两个冲压器具互相远离,以释放所述定位框中的待冲压件,以利于所述机械手将冲压完毕的工件取走。
请一并参阅图3,例如,为了便于固定所述待冲压件,其中,所述定位框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机台的顶部,即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机台的滑轨上,所述定位框包括壳体31、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定位圆台32与两个固持条33,所述定位圆台上开设有辅助槽321,所述固持条上开设有容置槽331,所述两个固持条的容置槽与所述辅助槽共同形成所述固持槽,即所述辅助槽与所述两个容置槽共同围绕所述待冲压件的三个侧边,仅留下位于所述待冲压件顶部的待冲压部位暴露出来,以利于所述两个冲压器具的冲压,从而使得所述待冲压件的固定较为方便。例如,所述定位框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两个固持条与所述定位圆台围绕形成定位空间,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定位空间连通。
例如,为了便于所述两个冲压器具的冲压部的进入,所述两个冲压开口311开设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且所述两个冲压开口相对设置,即所述两个冲压开口分别开设于所述壳体的两端。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形成有圆形滑筒312,所述两个圆形滑筒朝所述壳体的内侧凸设并延伸。所述两个冲压开口分别形成于所述两个圆形滑筒的内侧,且所述两个冲压开口均为圆形开口。所述两个圆形滑筒的同轴设置,所述两个冲压开口的直径相异设置。所述定位圆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壁上,并位于所述两个圆形滑筒之间。所述辅助槽为条形槽,且所述两个辅助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圆形滑筒的轴线方向垂直。所述两个固持条设置于所述定位圆台的两侧,即设置于所述定位空间的相对两侧,所述两个固持条的中心连线与所述圆形滑筒的轴线方向垂直。所述容置槽为条形槽,且所述容置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辅助槽的延伸方向垂直。由于所述两个冲压开口的直径相异设置,而所述冲压尖直径与所述冲压筒的外径也相异设置,因此使得所述冲压尖及所述冲压筒可以分别与所述两个冲压开口相互配合,以利用所述两个滑行滑筒分别对所述冲压尖及所述冲压筒进行导向,进而提高冲压时的对位精度,提高所述自动化冲压设备的冲压精度。
请再次参阅图1,例如,所述机械手包括驱动底座51、第一轴52、第二轴53、第三轴54、第四轴55以及夹持件56。所述第一轴转动设置于所述驱动底座上,所述第二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轴上,且所述第二轴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的旋转轴线平行且间隔设置,即所述第二轴相对所述第一轴偏置。所述第三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轴上,且所述第三轴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的旋转轴线垂直,所述第四轴为摆动轴且转动连接与所述第三轴的端部上。所述夹持件设置于所述第四轴上。所述第四轴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三轴的旋转轴线及所述第二轴的旋转轴线均垂直。通过所述第一轴、第二轴、第三轴以及第四轴的设置,可以提高所述机械手的自由度,以便于利用所述夹持件夹持所述待冲压件并定位于所述定位框中。
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例如,为了便于协助所述机械手的进料作业,所述自动化冲压设备还包括联动组件60,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联动凸轮61、联动板62、联动杆63以及联动台64,所述联动凸轮与所述驱动凸轮联动,所述联动板滑动设置于所述机台上并抵持所述联动凸轮的周面,所述联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联动板与联动台,所述联动台设置于所述机械手的驱动底座的底部,从而使得所述机械手能够与所述驱动凸轮配合工作。具体地,所述驱动凸轮的一侧凸设形成所述联动凸轮,所述联动凸轮与所述驱动凸轮间隔设置且二者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联动凸轮位于所述驱动凸轮远离所述机台的一侧。例如,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联动凸轮与所述驱动凸轮间隔设置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上。例如,所述驱动件为电机,其还包括本体,所述输出轴为旋转轴且转动连接于所述本体上。例如,所述联动凸轮与所述驱动凸轮均套设于所述输出轴上,所述联动凸轮的中心开设有咬合孔,所述咬合孔的内侧周缘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咬合齿,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配合齿,所述多个咬合齿与所述多个配合齿相互咬合,即所述多个咬合齿分别插设于所述多个配合齿之间的间隙中,从而将所述联动凸轮固定于所述输出轴上。例如,所述咬合齿与所述配合齿之间形成有配合间隙,即所述咬合齿与所述配合齿之间并不完全贴合,而是存在有间隙。所述联动凸轮与所述驱动凸轮之间形成有隔离间隙,所述隔离间隙与所述配合间隙连通,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本体内部的导油通道,所述导油通道与所述隔离间隙及所述配合间隙相通。当需要润滑所述本体内部的零配件时,通过向所述导油通道的一端倒入机油,所述机油流经所述配合间隙及所述隔离间隙,最终流入所述本体内部,以对所述本体内部的零配件进行润滑,从而避免因要直接向所述本体倒入机油而碰撞到所述联动凸轮与所述驱动凸轮。
例如,所述输出轴的直径沿远离所述本体一端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导油通道设置于所述输出轴的表面上,且所述导油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输出轴的轴线方向平行。例如,所述导油通道为导油槽或者导油管,所述导油通道的横截面为三角形,且所述导油通道的端部凸设于所述输出轴的端部。当需要向所述驱动件的本体中倒入机油时,可以将机油倒入所述导油通道处于所述输出轴端部的位置,所述机油自所述输出轴较高位置的端部沿着所述导油通道流向所述联动凸轮的配合间隙中,而所述联动凸轮在转动过程中,所述咬合齿与所述配合齿之间的距离不断变化,即所述咬合齿与所述配合齿不断贴合与分离,从而驱动所述配合间隙中的机油流出,提供动力给所述机油,使所述机油通过所述配合间隙流入所述驱动件的本体内部。
例如,所述联动板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与所述联动凸轮之间,并抵持于所述联动凸轮的顶部。所述联动杆的一端形成有弯曲缓冲段631,所述弯曲缓冲段连接于所述联动板的表面,所述定位框固定于所述弯曲缓冲段上。当所述联动凸轮抵持所述联动杆向上移动时,所述弯曲缓冲段带动所述定位框脱离所述滑轨上升,以使所述定位框上的两个冲压开口对准所述两个冲压器具的冲压部。同时,因为所述定位框脱离所述滑轨,从而避免所述两个冲压器具在冲压行程中产生震动并通过所述滑轨传递至所述定位框上,进而提高所述自动化冲压设备的冲压精度。而所述弯曲缓冲段具有缓冲作用,能够减小所述联动凸轮因自身转动所带来的轻微的不平稳的震动。当所述定位框脱离所述滑轨时,可以利用所述机械手将所述待冲压件置入所述定位框中,从而避免所述机械手因距离所述滑轨太近而碰撞到所述滑轨,例如,所述机械手的驱动底座设置于所述联动台上,当所述联动杆的弯曲缓冲段带动所述定位框上升时,所述机械手也上升,当所述机械手定位待冲压件时,所述机械手与所述定位框相对静止,无需考虑所述弯曲缓冲段的移动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便于所述机械手对待冲压件的定位。例如,当所述联动凸轮驱动所述定位框上升时,所述驱动凸轮同时驱动所述两个冲压器具进行冲压作业,此时不利于所述机械手放置待冲压工件。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所述驱动凸轮包括两个所述推抵面,所述两个推抵面相对设置,所述联动凸轮包括两个推出面,所述两个推出面相对设置。所述两个推出面用于推动所述联动板上升。所述两个推抵面的中心连线与所述两个推出面的中心连线之间形成夹角,例如,所述夹角为5-15度。具体为:所述联动凸轮与所述驱动凸轮于所述机台侧面上的投影不重叠。在所述两个冲压器具抵达所述待冲压工件之前,所述定位框距离所述机台最远,此时机械手将工件放置于所述定位框中,当所述定位框带动所述待冲压件下降预设高度时,所述两个冲压器具才进入所述定位框中,对所述待冲压件进行冲压。例如,为更大程度地保证所述待冲压件的冲压精度,所述两个推出面之间形成有保持面,所述保持面为圆形面。当所述机械手将所述待冲压件放置于所述定位框后,所述定位框下降预设位置,此时所述保持面推抵所述联动板,从而使得所述联动板不会相对所述机台上下移动,即所述定位框保持静止。此时所述两个冲压器具对所述定位框中的工件进行冲压。例如,所述联动凸台的一侧设置有站立平台,所述站立平台上开设有安放槽,所述安放槽上设置有座椅,检修人员可以坐在所述座椅上并随着所述联动凸台上下移动,以观测所述定位框中的机构是否发生破损。例如,所述驱动底座上设置有多个定位杆,所述多个定位杆凸伸于所述安放槽中并固定于所述座椅的底部,以对所述座椅进行固定。
例如,为了便于在冲压时对所述定位框中的工件进行冷却,所述自动化冲压设备还包括冷却组件70,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储存体71、冷却管72以及多个夹设支架。所述储存体设置于所述联动凸台上,所述冷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储存体,另一端悬置于所述定位框的进料口上,并对准所述进料口。所述多个夹设支架间隔设置于所述机台上并夹设所述冷却管,从而固定所述冷却管。在冲压过程中,所述储存体中可以挤压出冷却液,所述冷却液沿所述冷却管流动并喷出至所述冷却框中,以对所述待冲压工件进行冷却和润滑。例如,所述冷却液中含有机油成分。例如,为了便于挤压所述储存体,所述储存体包括筒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筒体上的挤压部713,所述筒体固定于地板上,所述挤压部抵持于所述联动凸台上,所述联动凸台能够挤压所述挤压部,从而使得其中的冷却液挤出至所述冷却管中。而为了提高所述冷却液的流出速度,所述自动化冲压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台上的施压组件80,所述施压组件包括两个施压杆81以及拉力弹簧83,所述两个施压杆分别抵持于所述联动凸轮的两侧,所述施压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滑轨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两个施压杆滑动设置于所述机台的侧壁上。所述拉力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与所述两个施压杆,以使所述两个施压杆相互靠近并保持与所述联动凸轮相抵压。所述冷却管上设置有加压部721,所述加压部为矩形体且抵持于所述两个施压杆之间。当所述联动凸轮的推出面带动所述定位框上移时,所述联动杆带动所述联动凸台抵持所述储存体,使得所述储存体中的冷却液流入所述冷却管中,同时所述两个施压杆刚好沿着所述联动凸轮的周面离开所述两个推出面并进一步互相靠近,所述两个施压杆在所述拉力弹簧的拉扯下挤压所述冷却管的加压部,从而使得所述冷却管中的冷却液中加速流出,即在所述定位框中的待冲压件还未被冲压时,利用所述冷却液对所述待冲压件进行浇洒,以便进行冷却和润滑。例如,所述加压部处于所述冷却管远离所述储存体的一端。
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还包括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所形成的能够实施的技术方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

1.一种自动化冲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压装置以及邻近所述冲压装置设置的机械手,所述冲压装置包括机台、驱动组件、两个相对设置的冲压组件以及定位框,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机台上并位于所述两个冲压组件之间,所述两个冲压组件均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定位框位于所述两个冲压组件之间,所述定位框上开设有两个冲压开口且所述定位框的内侧开设有固持槽,所述固持槽位于所述两个冲压开口之间,所述固持槽用于固持待冲压件的周缘并仅露出所述待冲压件的冲压部位;
其中,所述两个冲压组件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抵接件、滑行件以及压缩弹簧,所述滑行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抵接件与所述压缩弹簧,所述驱动组件推抵所述抵接件,所述滑行件的两侧分别抵持所述两个冲压组件以使所述两个冲压组件转动,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以及固定于所述驱动件上的驱动凸轮,所述驱动凸轮推抵所述抵接件,所述抵接件上形成有推抵弧面,所述驱动凸轮的周缘形成有驱动凸轮面,所述驱动凸轮面抵持所述推抵弧面,所述推抵弧面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驱动凸轮面的最大曲率半径,所述机台上设置有引导槽,所述滑行件上凸设有引导柱,所述引导柱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引导槽中,所述机台的顶部设置有滑轨,所述冲压组件的一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引导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滑轨的延伸方向垂直,每个冲压组件包括连杆、推动轮以及冲压器具,所述连杆转动设置于所述机台的侧壁上,所述推动轮设置于所述连杆的一端,所述滑行件推抵所述连杆的另一端,所述推动轮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冲压器具中,所述冲压器具中形成有滑行槽,所述冲压器具的底部设置有滑动部,所述推动轮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冲压器具的滑行槽中,所述滑动部滑动地配合于所述滑轨上,所述连杆上设置有枢轴,所述枢轴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台的侧壁上,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滑轨的一端弯折形成挡设柱,所述枢轴与所述滑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枢轴与所述滑行件之间的距离,所述冲压组件还包括拉簧,所述拉簧连接于所述冲压器具上并处于所述冲压器具远离所述定位框侧一侧;
所述自动化冲压设备还包括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联动凸轮、联动板、联动杆以及联动台,所述联动凸轮与所述驱动凸轮联动,所述联动板滑动设置于所述机台上并抵持所述联动凸轮的周面,所述联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联动板与联动台,所述联动台设置于所述机械手的驱动底座的底部,所述联动凸轮与所述驱动凸轮间隔设置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上,所述驱动件为电机,其还包括本体,所述输出轴为旋转轴且转动连接于所述本体上,所述联动凸轮与所述驱动凸轮均套设于所述输出轴上,所述联动凸轮的中心开设有咬合孔,所述咬合孔的内侧周缘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咬合齿,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配合齿,所述多个咬合齿与所述多个配合齿相互咬合,所述多个咬合齿分别插设于所述多个配合齿之间的间隙中,所述咬合齿与所述配合齿之间形成有配合间隙,所述联动凸轮与所述驱动凸轮之间形成有隔离间隙,所述隔离间隙与所述配合间隙连通,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本体内部的导油通道,所述导油通道与所述隔离间隙及所述配合间隙相通,所述输出轴的直径沿远离所述本体一端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导油通道设置于所述输出轴的表面上,且所述导油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输出轴的轴线方向平行。
CN201611093296.1A 2016-12-01 2016-12-01 自动化冲压设备 Active CN1063458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93296.1A CN106345888B (zh) 2016-12-01 2016-12-01 自动化冲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93296.1A CN106345888B (zh) 2016-12-01 2016-12-01 自动化冲压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45888A CN106345888A (zh) 2017-01-25
CN106345888B true CN106345888B (zh) 2018-03-27

Family

ID=57862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93296.1A Active CN106345888B (zh) 2016-12-01 2016-12-01 自动化冲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458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69418B (zh) * 2019-12-18 2021-05-21 苏州璟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冲压弯折打孔模具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22253A (en) * 1970-12-22 1973-03-27 Aida Eng Ltd Double stroke-double blow header
DE4411121C1 (de) * 1994-03-30 1995-03-23 Behrens Ag C Revolverschneidpresse
CN203680833U (zh) * 2013-11-11 2014-07-02 西安志越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凸轮驱动式双工位冲压装置
CN204817663U (zh) * 2015-05-29 2015-12-02 安徽中鼎精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悬置骨架对冲孔模具
CN105458059A (zh) * 2014-08-13 2016-04-06 青岛百键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小管径金属管的双贯线冲剪装置
CN205553287U (zh) * 2016-03-10 2016-09-07 衢州福创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对位压入式冲床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22253A (en) * 1970-12-22 1973-03-27 Aida Eng Ltd Double stroke-double blow header
DE4411121C1 (de) * 1994-03-30 1995-03-23 Behrens Ag C Revolverschneidpresse
CN203680833U (zh) * 2013-11-11 2014-07-02 西安志越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凸轮驱动式双工位冲压装置
CN105458059A (zh) * 2014-08-13 2016-04-06 青岛百键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小管径金属管的双贯线冲剪装置
CN204817663U (zh) * 2015-05-29 2015-12-02 安徽中鼎精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悬置骨架对冲孔模具
CN205553287U (zh) * 2016-03-10 2016-09-07 衢州福创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对位压入式冲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45888A (zh) 2017-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497559U (zh) 汽车逆变器壳体一体化铆压装配系统
CN113263094A (zh) 一种金属冲压成型装置
CN106345888B (zh) 自动化冲压设备
CN107379600B (zh) 一种曲柄压力机
CN112139490A (zh) 粉末药型罩自动旋压成型装置
CN109079707A (zh) 管与环的扣压装置
CN206838852U (zh) 液压式多模组合冲样机
CN106734504B (zh) 自动化冲槽装置
CN219004436U (zh) 冷镦机动模的导向机构
CN211027731U (zh) 冲孔压力机的冲头导向机构
US5466207A (en) Die change apparatus for reciprocating press
CN209598039U (zh) 一种自动上料的开式压力机
CN116673370A (zh) 一种扁管弯管机头结构
CN216370006U (zh) 预锻模具结构
CN101862780A (zh) 机械式管件端部成型机
CN108080508A (zh) 一种钣件送料与落料装置
CN109927102B (zh) 一种3d模型后期处理设备
CN219769181U (zh) 双冲头联动机构
CN109692903B (zh) 冲压模具设备的冲压机构
CN216027635U (zh) 一种顶出装置送料机构及折弯机
CN110842087A (zh) 气缸驱动式侧整形下模机构
CN201735660U (zh) 一种机械式管件端部成型机
CN220073151U (zh) 一种锻件锻造模具
CN210412093U (zh) 一种精密压力机
CN214321689U (zh) 链条露铆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2

Address after: 241000 No.39, Yinhu North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ng Xiujie

Address before: 213164 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2 Wujin Road, Changzhou,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6

Address after: 519000 workshop 1-2, No. 10, Jinhu Road, Sanzao Town, Jinwan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hai Jinzhi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41000 No. 39, Yinhu North Road, Wuh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ang Xiuji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